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1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

   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

   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障碍。从类别上讲,心理障碍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性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厌学。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

   第二,逆反易怒。由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而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有些小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他们喜欢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映。

   第四,是不良品行。一些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斗狠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小学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他们在社会中不断成长,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而言造成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心理等四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家长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受压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第二,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也开始流行起来,孩子生日讲排场,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将艰苦朴素等优良作风抛之脑后。

   第三,学生心理因素。新时期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如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吵闹。

   第四,教育因素。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他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影响他们一辈子。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给小学生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写给老师的话》等题目,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 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 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 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2]肖汉仕著:《学校心理教育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林建华主编:《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田学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7期

   [6]曹建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之审视》,《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覃奇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初探》,《广西教育》2005年第1期

   [8]周觉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途径》,《黑龙江教育》2004年第4期

篇2

(一)研究对象

选取江西省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共计518名学生展开调查,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年龄10~14周岁,平均年龄11.6岁,男女学生分别为337人与181人。问卷回收518份,回收率为100%,最后获得有效问卷501份,有效率为96.71%。其中,按性别统计,男生共计325份,占64.9%;女生共计176份,占35.1%。按年级统计,四年级有160份,占31.9%;五年级有169份,占33.7%;六年级有172份,占34.4%。

(二)研究工具与方式

本研究采用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等在1991年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进行检测,该量表广泛适用于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MHT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是: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倾向、D自责倾向、E过敏倾向、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各分量表及总量表均是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信度较高,其各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在0.84和0.88之间,分半信度值在0.635和0.809之间,量表结构效度良好。测量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协助下,使用规定的书面指导语和口头指导语指导学生测验,现场发放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二级计分方法,计算出每位被测者的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所得数据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进行了主成因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MHT测验当中,若总量表得分≥65分,表示该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认为其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表2不难得出,在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501名合格被测高年级学生当中,存在着26名有较为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被测学生的5.19%。在MHT测验当中,若分量表得分≥8分,表示该名学生在该项内容上存在适应不良,需对其进行特别心理辅导。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人数达247人次,比例为49.31%。各分量表得分超过8分的人数由多至少依次排序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分析表3中数据不难看出,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男女生在MHT测验的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均低于女生,且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这几个方面更是趋于显著,这说明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在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均存在一定差异。四年级学生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吓倾向分量表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且呈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在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的得分稍稍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但并无显著差异;六年级学生在MHT总量表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且呈显著差异。

三、讨论

篇3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取随机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青岛、泰安、济南三地,选取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独立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大一、大二、大三本科生共3378人(男1662,女1716;文科1851人,理科1527人;大一1917人,大二854人,大三607人),以每月家庭提供生活费低于200元为特困生,约占13%;高于200元为非贫困生,约占77%。

(二)方法。

SCL-90量表,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十个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状况。在评分规则方面,SCL-90采用5级评分制,现有两种记分法:“1-5”制,其中,1分表示没有该情况;2分表示在频度和强度上较强;3分表示中等;4分表示较重;5分为严重。得分越高,心理障碍越严重。

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量被试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其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就越高。

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九个因子得分分别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项得分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

(二)各类群体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从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班干部四个维度,对贫困大学生的SCL-90得分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班干部四个维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总体来看贫困女大学生的SCL-90得分均高于贫困男大学生。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得分女生普遍高于男生。

城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普遍高于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得分。其中,强迫症状、敌对情绪得分城市贫困大学生显著高于农村贫困大学生。

独生、非独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独生的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普遍高于来自非独生的贫困大学生得分。其中敌对情绪得分差异显著。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不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普遍高于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得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得分差异显著

三、分析与讨论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项指标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比非贫困生严重,尤其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方面,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和自尊的过强心理矛盾性,使其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贫困生渴望得到群体的接纳,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这种矛盾心理容易引起他们情绪情感出现强烈的波动,并引发同他人的冲突,给人难以相处的感觉。贫困生的家庭负担都很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而人际关系的紧张以及不能调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交织在一起,使贫困生产生持久的抑郁、焦虑体验,损害了他们的正常活动,导致心理疾病。为此,我们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更加关注并加大扶持力度,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及时的干预:1.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从实际需要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数据库,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同时增加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生提供更多自立、自助的机会,尝试建立起一套依靠政府、学校、学生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要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探索设立专门用于奖励优秀贫困生的奖学金;2.加强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构建全方位危机干预网络。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生存状况,定期开展贫国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做到关注其动态、研究其心理、分析其特点、把握其需求,及时捕捉他们的异常行为、异常情绪。同时,积极开展团体辅导结合个人谈心、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邮件咨询、QQ咨询、电话咨询、与家长配合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为贫困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积极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在新生进校之初应为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通过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心理测量工具,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大致的了解,并在大学四年中进行跟踪测量,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动态,确定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和范围。

(二)不同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 ; 心理健康 ;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然而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大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已是社会心理的“晴雨表”。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仅非常敏感,还有许多特殊问题,作为高等教育新形式的独立学院,其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困惑的原因更值得社会各界认真研究,在此将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想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汇总

随着近几年全国各地一些与大学生相关的重大恶性犯罪事件的发生。如北大学子向黑熊泼硫酸案件、马加爵杀人案件、“我爸是李刚”案件、药家鑫撞人后刺杀案件。无不给予全国高校教育者当头一棒,让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给予莫大的重视。作为独立学院的三本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更为突出。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各高校迫切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为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的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随机整班抽样的方式,对综合性大学2800名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2800份,收回2595份,其中有效问卷2401份。调查报告显示:16.37%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34.9%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属心理健康者仅为48.73%;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中,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学生中,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

二、三本的出现以及生源分析

独立学院是指近年来一些普通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以公立高校(母体)在多年办学实践中积淀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如声誉、师资、设备、图书资料等为后援,以政府财政拨款外的社会资源为主要经费来源的民办机制的办学形式。独立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原则是“积极支持、规范管理”。独立学院的招生计划由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安排,按国家普通高校三类本科招生,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将获得获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

三、结合实际说明三本学生心理困惑的特点及应对方法

作为一名政治辅导员,工作中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常能遇到一些心理困惑较严重的学生,通过与其交流我发现,三本学生除了普遍存在心理困惑以外还有一些独特之处。如大部门学生会因为自己没有考上二本或一本学校而失落、有的会因此而自暴自弃,甚至厌学。

随波逐流是三本学生一个普遍情况,在高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宿舍对其影响很明显,如有一个人喜欢睡懒觉或者泡网吧,该宿舍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有类似恶习,从而迟到或旷课。尤其理工类课程本身较难,前面缺的课程比较多后面就无法跟上。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会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和生活安排,但有些则是破罐子破摔任其发展,直到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多门课程亮红灯才知道后悔。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老师一般在初期都是找其谈话劝导其调整学习生活习惯,但是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只能是给予处分。

篇5

关键词:公共管理视域;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了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然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相关的研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应用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管理实践缺乏预期的成果。本文试从学校教育、社会引导、家庭关怀等方面入手,对开展大学生心理问题管理教育引导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研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心理健康管理的内涵界定不统一;心理健康管理缺乏系统化的体系;理论层面研究相对薄弱;实践应用层面缺乏实效性等。从公共管理视域的角度探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现状主要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内容、措施、机制、人员、理论、目标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对于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及监督管理的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研究大多是微观的,仅仅是对浅层次的分析,缺少宏观性、前瞻性和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化和系统性。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要全面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有效管理,发挥其预防、矫正和发展的功能,就要整理、合并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合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组织管理机制,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不仅能彼此分工,且能密切关联,协调合作。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角度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定期检查和科学的督导模式,更缺乏实质性的评估,使得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收效较小。而且,很多社会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由于其功能设施简单,加之缺乏专业的、稳定的人才队伍,其功能也不被社会的认可。由此可见,如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并且逐步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督导制度,进行校级之间的交流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级心理健康管理机构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并进一步加强对其相关的评价和监督机制。以此达成心理健康管理的内外和谐一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管理体系。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体制流于形式。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质管理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其自身发展也不平衡,大学生初入校园,对于大学生活并不能完全适应,另外,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将与高中阶段不一样,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焦躁、压抑和郁闷等症状。基于这种状况,学校的心理健康管理基本上采取“就症状解决问题”的方式,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主要以柔性管理为主,管理松散,工作时被动且缺乏严谨性,管理机构很难达成其功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高校心理健康管理机构的工作处于形式化状态,只是象征性地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非正式的调查,汇总出一份学校心理评估报告给上级主管部分,事实上却并没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引导措施;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这些现象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成效的羁绊。第二,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队伍中人数较少,且年龄趋于年轻化、不稳定,心理健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强。具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构的成员设置数量较少,其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校外心理顾问、心理咨询中心,以及心理关爱站、心理辅导机构等,这些心理职能部门的队伍规模却较小,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在美国大学校园,心理咨询师与大学生的比例为1:476,我国指导性的建议比例是1:4000,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人员严重匮乏。此外,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从业人员年龄偏于年轻化,其经验比较欠缺,专业素养也相对较低,而且,从业人员对于职业的认同感不强,缺乏荣誉感和成就感,导致稳定性较低,离职率较高。第三,学校管理与社会工作环境衔接不足。人们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社会属于一个系统,具备宏观环境和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等,这些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状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新生入学后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转移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毕业生又将从这个熟悉的环境转入另一个陌生的职场环境中。这种环境的变迁随时随地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大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化,大学生要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心态,并达到社会化的标准要求。同时,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价值观的并存加快了社会化的进程。基于这种背景,大学生在离开校园后,就需要立即去适应社会,这个时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最多的时候,所以,该阶段,大学生需要将心理状态调整至最佳状态,从而避免各种心理障碍的出现。而现阶段,我国高校与社会环境缺乏良好的过渡和衔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干扰.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对策途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的结果既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将成为相关心理健康管理机构的重点,只有寻找到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管理对策途径,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新世纪高素质人才。

1.以学校教育为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管理的基础保障。大学生阶段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在这个时期,大学生不仅要接受新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而且要面临独立人格的养成,为成为一个社会人奠定基础。在大学校园里,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责任将由学校承担。首先,大学老师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和引导。虽然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大学生与高中生的差别并不是一下子就拉开的。尤其是高三到大一的转型,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帮助他们度过远离家庭的适应期,帮助他们从一开始就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避免心理问题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大学阶段将是大学生知识获取、能力提升、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同时,这一时期,大学生也将面临着同社会的接触,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问题。因此,大学在安排学生学习生活的时候,可以多组织一些互动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是校内的文艺汇演、社团活动,也可以走出校园,与社会对接,例如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或者公益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让他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坦然面对社会和生活。第三,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心理咨、心理问题诊断等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反观、自我调节。第四,挑选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跟大学生朝夕相处,对于同学的状况耳熟能详,选好了班干部就意味着在大学生中多了知心人,学生干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问题的介入将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诱因也是来自大学生活,比如不善交际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家庭条件困难,引发的自卑;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形成的焦虑以及失恋带来的失落等等。如果能够从学生干部里面培养几个“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引导同学间相互交流,及时帮助化解情绪压力,在平等交流中、在理解性的劝说中,许多情绪性的很郁结容易得到化解。第五,正确引导学生正视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不要回避就医。一方面,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在为学生做好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另一方面,也要树立心理疾病也是人体疾病的一个方面,没有什么不可见人的,在积极接受医生治疗。

2.以社会为引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保障。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极大地挑战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当前,大学生所承受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扰成为其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面对不良的社会风气、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对贫困的家境等问题,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心理落差和心理失衡。因此,如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复杂的社会生活,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引导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通常而言,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由亲朋好友、老师及周围其他人员组成,一旦发现大学生有心理困扰、心理问题,社会支持体系就能够及时地帮助他们化解心中的困扰,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比如,要灌输主流价值观,从正面进行宣传教育,社会存在一些丑恶、黑暗的现象,但毕竟为数不多,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即便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各种贷款资助、基金救助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力量的援助。正面的宣传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看到社会真善美的一面,激发向善、向美的意愿,可以减少因心理问题导致的犯罪现象发生。第二,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缺乏监督的信息,为了换取点击量、关注率的猎奇信息等,都对缺乏辨别能力和成熟心智的大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受到的负面影响太大。看到别人炫富,就以为生活原本可以很享受;看到别人拼爹,就抱怨自己投错了胎等等,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作祟,导致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情绪焦躁。第三,社会要通过对奋斗者的认可,对拼搏者的嘉奖帮助大学生树立勤奋进取的信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遥远,中华民族的复新之路还任重道远,没有有抱负的一代学子的加入,国家的明天有何希望?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目标,将自身的学习生涯置于社会和国家大背景下去衡量,放下“小我”、树立“大我”,放下情绪性的哀伤和暂时的挫折感,用明确的学习目标发展目标战胜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带来的困扰,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远大理想抱负。

篇6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发生改变,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在校园户外活动的载体,高校外部空间不仅要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也要保证心理需求,为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的高校外部空间营造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空间对心理影响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其研究薄弱处,拟结合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外部空间;心理健康;高校规划

1前言

校园空间的面貌随着每个时代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和渗透所改变,高校外部空间的发展总趋势强调独特性、自然性和人文性,以此熏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个性。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日益提高和多样化,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也成为高校规划的重点之一。

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研究

2.1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经历几个世纪的积累和演进,国外高校的建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大量新建和扩建高校校园,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也呈多元化、多层次、多风格的局面,强调其功能性和灵活性。在对高校外部空间规划设计时,除了注重本学科的知识运用,还与别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同时强调将历史、校园文脉和地域性特色引入校园规划设计中。美国著名建筑理论专家理查德•道贝尔的《校园规划》(CampusPlanning)、《校园建筑》(CampusArchitecture)、《校园景观》(CampusLandscape)三部校园规划著作,提炼了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各种矛盾,系统和详细地研究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美国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查尔斯•摩尔的《校园与社区》(CampusandCommunity)一书提出,校园规划不以追求严谨的院落式空间布局为目的,而是从人的需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美国建筑学者保罗•V.特纳的《校园:一个美国设计的传统》(Campus:AnAmericanPlanningTradition)运用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把建筑思潮、设计风格、大学传统等诸多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美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影响进行梳理。在国内,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多是借鉴西方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尤其近现代,许多高校盲目地照抄西方校园规划,而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精神。许多学校出现“巨尺度”或是被遗忘、浪费的“空间”等问题。(见图1)当代,许多高校外部空间出现以下问题:(1)外部空间面貌趋同,不能体现校园自有的文化特征;(2)外部空间规模尺度失衡,其设计方法简单粗略,空间感受不舒适;(3)外部空间交往范围缺失,许多空间被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4)外部空间设计缺少对人的感知考虑,只注重“二维”层面的设计美感;(5)外部空间的交通问题,车行步行流线安排不妥当,停车空间存在不足。对于以上问题,众多建筑师和规划师也在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我国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何镜堂院士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在《现在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一文中何镜堂院士提出了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的整体性、空间的多样性、尺度的人文性、场所的文化性、景观的生态性。这些原则为营造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大学空间起指导作用。在该引导下,国内诸多学者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放在对空间人文性和生态性探讨研究,并且引入地域性的概念,旨在营造宜人且富有文化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在基于大学生心理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中,主要强调空间的开放性,重点对交流空间的设计研究,多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对空间所承载的功能进行研究,如休憩空间、学习空间、过渡空间等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良好的可交流性。而对于个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尺度、色彩等方面研究,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比较缺乏。

2.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

在对高校外部空间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以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类,在明确研究范围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让读者了解高校外部空间的功能和性质。笔者总结对高校外部空间的几种分类方法和切入点:

(1)按活动类型划分:主要分为效率空间,如通达空间、功能性空间;松散空间包括静态的活动空间、具有标志性的空间;半效率、半松散空间主要是过渡性空间。该种分类方法旨在区别高校外部不同空间的使用频率,对高校外部空间动与静的规划起到参考作用。

(2)按功能类别划分:主要有驻留性空间(广场、绿地、庭院),交通性空间(校园入口、车行通道),非功能性空间(原始环境、预留发展用地、建筑之间空地等)。该种分类方法较为宏观,对校园的总体规划有一定帮助。

(3)按总体结构地位划分:校园级(中心广场、公共绿地),组团级(学院广场、建筑群体),建筑级(建筑之间庭院、建筑入口广场、建筑围合空间等)。属于宏观的分类,针对校园的整体规划。

(4)按用地性质划分:包括教学区外部空间、生活区外部空间、自然绿地、交通空间。不同性质的校园外部空间承担的功能存在差别,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区别对待。由以上的高校外部空间分类方法来看,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功能、用地性质等方面切入,注重研究不同性质的外部空间,其承担的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做到空间的动静结合与区分。且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多从宏观出发,以高校整体规划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缺少一个适当空间的分类研究。笔者认为,从人的心理学角度出发,对空间的研究需从微观入手,关注其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受。由此,高校外部空间的尺度、色彩、围合度等空间要素应列入研究对象。在对心理学、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空间研究中也提到空间要素的重要性,但缺少对研究的空间从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分类。且学者们过多地将目光放在学生交流下的高校外部空间研究,对于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研究比较缺乏。

3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研究

人的心理在大学时代存在着特殊性。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结果表明,22岁为智力发育的顶点,之后进入衰退。赫洛克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成熟期大约在23岁,也就是大学时期。智力的发育和情绪的成熟,导致大学生对融入大学地迫切期待,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同时又容易偏激,常有片面性和认识模糊等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三个时期的心理状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三个时期分别是入学阶段、稳定阶段和准备就业阶段。入学阶段,大学生需要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的改变,会让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缺乏归属感;进入稳定阶段后,大学生基本适应校园环境,他们会选择自认为舒适的环境进行活动;准备就业阶段是大学生由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阶段,他们既想融入社会,又产生畏惧和抗拒心理,这个时候校园环境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显得十分重要。据相关调查表明,全国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相对于初中生的13.76%和高中生的18.79%,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病率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两大影响因素:自身的矛盾与外界环境。自身矛盾包括生理基本成熟与思想尚未成熟之间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期望被理解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增强与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偏低的矛盾;思维能力增强与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之间的矛盾;感情强烈丰富与自控能力差之间的矛盾。外界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在校期间,学校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占主要地位。在以往研究中对于学校因素,总结其构成的主要要素为校园里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心理卫生教育和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中空间的营造和设计对大学生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空间营造给大学生带来归属感,同时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保障其私密性的需求。

4空间对人类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4.1空间要素对人类心理影响研究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空间要素为理论基础,研究者们从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空间尺度则是研究的重点,人在大尺度的空间中会显得十分渺小,从而产生遥不可及和敬畏的心理。宜人的空间尺度让人产生亲切感,从生理到心理都会感到舒适。而人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息息相关,所以,人体尺度是设计空间环境的尺度基础。过小的尺度空间使人产生压抑感,甚至带来舒展不开或者呼吸困难的错觉。在外部空间的广场设计上,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认为,12m~24m为亲切宜人尺度,以往围合成功的广场不超过135m。除了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以及围合度都是影响人心理的要素。空间的色彩和质感较为直观,给人的视觉刺激最大。不同的颜色质感也能让处在空间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如蓝色给人平静和冷静,红色则带给人热情、激情。空间中不同的质感给人在心理上产生空间的分隔,如在地面铺装不同的材质会暗示空间功能或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心理上也产生分隔感。

4.2人类心理对空间反作用研究

从心理角度来说,首先是人的心理需求。在基于生理需求之上不同的人,或是人的不同的活动类型,产生出各种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对于不同空间的需求。如两个人在约会或是一个人安静学习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围合感强、私密性好的空间;几个人的小型会议可能需要一个相对开放,但有一定围合感的空间;而多人的公共交流场所,则需要开放性强、交流通畅的空间。其次,研究者从人的视觉和知觉方面,对人的心理和空间之间联系进行研究。同济大学包蓓蓓在《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研究》中,将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的视觉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以视距和景物高度的比例为量化基础,分析了不同比例的区间内,人对景物观赏的状况以及会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视点与观赏对象之间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旨在为景观设计中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相关数据。笔者认为,该种量化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建筑内外部空间设计中,对空间尺度色彩围合度等要素与人的心理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满足人们心理健康需求的空间提供参考数据。心理学家还提出人类具有心理空间,在人的心理空间里存在着心理尺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斯坦利•霍尔提出心理尺度表现为人际距离:关系密切的人际距离为150mm~600mm;人类个体的人际距离为600mm~1200mm;社交的人际距离为1200mm~3600mm;公众场合中,人际距离为3600mm以上。以上数据为研究不同功能、不同性质下的空间设计尺度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当人处在建筑中,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就会相互作用。建筑空间可以看作实质的物理空间,物理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理空间的变化,而有时候人的心理作用于物理空间的空间要素,使其满足自身心理需求。浙江大学吴琼在《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中,对建筑空间作用于人的心理而产生的心理空间定义为建筑心理空间,并详细阐述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作用,更直观地描述人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中视觉知觉受到的影响。

5结语

近几年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者们引入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提出诸多建设理想高校外部空间的理论,为今后高校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空间与人的心理关系中,已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高校外部空间设计,除了注重生态性和人文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十分重视。对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探究,研究者们多从宏观的大环境出发,以人的行为心理学为切入点。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细化到空间要素对人心理影响理论的应用还相对缺乏,且对于大学生心理疾病或心理健康和校园环境结合的研究以心理学专业的研究者为多数,而重点放在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要继续探讨。

作者:吕茜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5(9):4-10.

[5]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建筑师,2004(1):38-45.

[6]黄翼,吴硕贤.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J].城市规划,2014(4):85-91.

[7]张健,马瑞.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J].中华建筑,2008,26(7):200-205.

[8]龚志东.当代中国高校校园建筑开放空间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9]欧克男.高校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10]俞涛.校园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1]龙敏.我国新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2]李煦.当代高校外部空间整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13]孙莞.基于个人行为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4]吴琼.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5]包蓓蓓.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感受尺度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

[16]杜恩龙,毛航峰,张东栋.浅析建筑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空间[J].城市建筑,2013(14):36.

[17]吴文澎.高校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8]周剑锋.浅谈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影响[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作者简介:欧晓霞(1980-),女,山东平度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王崇(1981-),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 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课题(项目编号:C-2-9、B-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203-02

民族院校大学生不仅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希望。如何帮助民族院校大学生克服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心理焦虑、心理障碍、心理失衡等问题,加强改进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民族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影响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1.就业困难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全国大学持续扩招,全球经济不景气,使本就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迫使大学生毕业时不得不直面激烈的竞争。民族院校大部分学生认为,无论是学校牌子还是个人水平,与其他普通高校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在就业的竞争中均处于劣势,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毕业即失业。对于心理承受力较差、心理适应力弱的学生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现实。恐惧、焦虑、烦躁的情绪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处境无能为力,对前途失去希望,更有甚者认为生存没有意义。

2.经济压力大

民族院校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家庭贫困、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给他们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贫困背景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显,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敏感、自卑、性格孤僻、内心孤独失落、自我封闭、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此外,受社会上“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学生常有“学而无用,金钱才是硬道理”的想法,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

3.学业压力大

民族院校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刺激。考研的学生不仅要上辅导班、听讲座,还要上专业课,选择毕业即就业的学生要准备考取各行业的资格等级证书,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紧、压力大。另外,来自家庭的中国式“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要求和期盼,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具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4.沉迷网络

当代社会,网络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冲击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互联网给人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经受多方压力的大学生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体验着一种情感,使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得到了一种逃避的方式,以屏幕为界面来回避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一些学生对游戏、网聊、网恋钟情和迷恋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各民族院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受教育观念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这项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重治疗、轻预防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上都基本沿袭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1]侧重于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干预,而非积极的引导。心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本体,而是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其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略了学生潜在的积极特质,偏离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与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相对薄弱

高校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班导师完成。他们在心理健康咨询方法的运用以及咨询经验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正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规律,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另外,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没有专项资金培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使其无法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课程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普遍借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实际教育过程表面化、形式化,导致学生仅将心理课程作为拿学分和高成绩的捷径,这与开设心理课程的预期目的,即教育学生“自爱、自重、自珍”背道而驰。

三、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日常教育、课堂教学、心理问题筛查、危机干预、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需要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在高校经费中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办公场所、设备有保障,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待遇有保障。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

民族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民族院校可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2]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各高校应按照规定的师生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用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发展空间吸纳专业人才;二是加大培训辅导员、班导师等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力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毕竟只占少数,学生很少去心理咨询室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班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其有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建立四级心理健康干预网络

高校教师工作繁忙,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有限,不能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也不可能帮助所有的学生。要使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开展,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校应成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干预网络。在宿舍和班级选出心理委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课程培训,让他们成为教师的助手,及时向导师、辅导员反映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导师、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报告院心理咨询中心,由专业心理教育者帮助其解决;同时,学校的心理教育措施又可以通过学院、班级、宿舍贯彻落实到每一名学生。

4.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特质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3]民族院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各项才能;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给予学生尊重与理解,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管理风格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形成自主品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客观的评价过去,积极的接纳现实,乐观的展望未来,使学生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5.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民族院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普及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避免形式化、简单化。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心理训练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完善心理机能,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6.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

民族院校的生源约60%是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民族传统文化构成的核心,是民族成员所共有的区分事物好与坏、对与错,并决定可行或不可行的基本评价体系。[4]当本民族的价值观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产生差异时,学生很可能产生困惑、无所适从的感觉,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专业心理人员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应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时,应充分考虑到各民族学生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格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周炎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7):50.

[2]张姣妹.浅议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今日民族(调查·探讨),2008,(12):51.

篇8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恶性事件逐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检测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变性、急迫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发性、偶然性等,使心理健康评估工作上升为一个比较困难的课题。对此,笔者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子的基础上,细致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变化状况,成立一个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体系,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处于20岁左右,从心理意义来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阶段。他们在与其他青年具有共性心理特点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显然又不能与社会上其他青年完全画等号。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监测工作,一般采用测量数据的方式,测量的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改变[1],尤其是受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的影响而改变。具体结合我国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充分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指人的一系列能力的综合,包括适应力、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其他实践活动能力,包括在通过经历提高理解的能力,接触和记忆相关知识的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通过逻辑思维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面对正常生活、学习及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同时也是顺利适应生活变化的过程中所必需的心理素质,基于此,对大学生的智力状况进行评估,很重要的一点是其是否能够顺利将自我效能发挥出来,能否将这种效能感转化为求知欲。

2.拥有健全的意志。意志指人有目的地采取某些行为而进行的选择、判断及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主性、决断力、自控力等方面都能够以较高水平方式呈现。这一类大学生在自己参加的活动中都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快速地做出判断并合理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挫折和难题,尤其是能采取正确的反应形式,在自身行动中做到有的放矢。

3.完善的人格特征。人格是人比较确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完善一致的人格,个体的想法和行动契合一致。完整的人格应当包含人格各要素的完整统一;自我同一性的统一,自我意识完善,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并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目标和行动相统一,实现人格完整。

4.稳定的情绪。特点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正向情绪多于负面情绪、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活泼、富有能量;有效控制与调节自身的情绪,合理释放和控制自身情绪,自我情绪的释放符合自身期望和社会要求两个方面,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能够恰当地表达情绪,情绪反应控制在合理范畴内。

5.能够做到合理自我评价。合理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解析及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认知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尤其是当面对逆境时,能够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坚持自信、自强、自尊、自制、自爱适度,面对现实,努力进取。

6.良好的社会适应。学生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自己的适应力,尤其是需要为将来走向社会增加砝码;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了解社会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社会的特征,结合自己的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7.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具体包括:能够顺利和人交往并具有比较广泛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过程中有理、有据、有节,做到不卑不亢;能够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坚持正确看待团队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正向引导多于负向引导,提高交往的效果。

8.心理活动与大学生实际年龄相符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但是心理年龄和实际行为相符合是一个重要的标尺。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实际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心理健康的持续过程是阶段性的,这就好比是一条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包括上中下河段的情况,有的人心智在源头,有的人在河口位置,然而大部分学生都处于河流的中间位置,也就是缓冲地带,每一地带的学生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出现心理问题实属正常,不必太大惊小怪,需要大学生们正常面对。与此同时,这就需要我们对这部分学生要多多关注。某些大学生出现小的心理问题实属正常,可以自己调节和控制。二是整体性特征。在对心理问题研究过程中,需要从内外两个角度对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从这个过程来看,正常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表明他们在反应自己的心理活动能够在通常意义的范畴内进行,符合世界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这些表明,心理健康起源与认知,归属为人的意志,这两个因素通过情感因素进行连接。从心理问题的建构上来说,当某个人的心理活动并非按照该运转程序运行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每个人的角度出发,每个人的性格都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稳定,不会轻易随着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个人之间的差异来看,每个人都在群体中体现了自身心理的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并不能完全导致群体的恶性发展。三是发展性。实际上,病态的心理可能在每个人实际生活中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亦可能不会产生任何变化。

二、当代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1.学习压力问题。学业是大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阶段不同于高中及初中阶段,需要大学生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尤其是需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某些大学生在脱离了老师及家长的管教后就会产生心理不适应症状。而且大学阶段学习科目纷繁复杂,注重综合实力的培养,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在这个过程中,加上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合理调试就很可能产生出一系列问题。这些负面情绪如果达不到合理宣泄和疏导就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业的不利因素。

2.人际沟通问题。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在老师和父母的百般溺爱下成长。这就造就了一些大学生不懂为人处世之道、坚持自我为主,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肆意妄为。当离开父母的温柔怀抱自己独立面对世界时,表现出孤独、无助。原本以为与人交往会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但现实情况是交往过程中双方都暴露出许多缺点。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音符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激增,如近些年大学生情绪失控造成的恶性案件案例日益增多,造成的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现象也与日俱增。

3.个人感情问题。大学生已经年满十八周岁,性意识已经成熟,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希望得到异性青睐,但是又羞于与异性进行交往。尤其是我国对性教育的不适当,使得许多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许多学生苦恼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有的同学深深陷入暗恋的境地不能自拔;更有同学因为处理各种恋爱纠纷而身心俱疲。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合理释放就必然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4.现实经济问题。大学里的学生大多来自于祖国的各地,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了各地贫富差异明显,大学生的经济差异也就很明显。本来在初高中时大家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到了大学以后差异就显现出来。一部分人过着优越的生活,拿着高额的生活费,而有一部分人甚至还需要靠自己打工维持生计。这种差异就很可能对生活困难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危机,造成不利于成长成才的后果。

5.就业选择问题。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大潮的席卷,精英教育逐步变成了大众化教育,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大学生被推向社会,就业难成为大学生一大问题。然而家人对大学生的巨额投入尤其对农村地区家庭影响深远,他们在毕业后生存都不能维持的现状与他们背负家庭或者整个家族的巨大期望之间的冲突成为主要矛盾,这也造就了他们心理上产生不健康情绪。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型的评估

心理健康问题是存在连续性的,对其评估工作也是一个持续的评估,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形成心理问题的成因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的基本程序。(1)首先需要与被评估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开展评估工作的基础。假如被评估者拒绝配合相关的评估工作或者拒不接受安排将使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其二评估者难以正确区分被评估者在此过程中的真伪。(2)着重倾听。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首先要倾听被评估者关于其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现状等情况、存在的困难及将来的计划等情况。如果有条件,需要了解其对自身成长环境及自我心理应对机制的看法。(3)合理进行心理评估。有些大学生存在逃避的心理和不敢面对的情况,对心理评估产生抗拒。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和系统的检测方法,减少他们的抗拒心理,如条件允许可通过房树人投射测试、MMPI心理测试等心理测验,通过这些测试间接地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4)与被评估者密切接触者的访谈。与被评估者的父母、老师、同学等人访谈,能有效了解被评估者的心理变化,这些资料对调查研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过程。(1)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基本过程,诸如问题开始的时间,变化的频率、趋势等信息。(2)在认知方面:如有被侵犯行为,则要确定其描述是在生理、心理或者社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的关系。假设同时有多个认知反应存在,根据主次标出顺序。(3)在情感方面:需要具体描述情绪的反应,焦虑和恐惧,失望和绝望等信息。(4)在行为方面:要确定和描述是否有接近、回避、失去能动性的情况。(5)在生理变化方面包括:身体的心脑血管、肠胃系统和休息情况。

3.认真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原因。(1)诱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客观原因,或者是主观想象,这些诱发因素既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可能仅仅是影响因素。因此,心理健康问题评估必须合理分清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原因的主次方面。(2)内因。大学生的某些消极心理,特别是其中的负面心理品质是造成自杀行为高发的诱发因素,大学生人生观、性格、心理承受力及处事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是影响大学生产生此类行为的核心因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造成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工作必须认真分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3)外因。外界环境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力量,是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是人的不健康心理对外部环境不适应的恶性表现。目前大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包括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外部的压力等。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需要掌握心理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

四、高校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立与实践探索

1.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研究。从1990年以后开始,我国逐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工作,并对干预模式做了大量研究。香港大学陈丽云老师提出身心综合辅导模式,即通过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来综合调整人们出现的心理危机状况。台湾省高校普遍开展了“团体咨商”活动,经实践证明其很有成效。许若兰进行了部分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她认为开展心理测试、团体辅导、开设心理讲座、个别辅导和心理训练的综合性教育模式对于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症状有明显效果[2]。李敏、胡华在了解了学习医学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确定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中,能明显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思想情况、人际关系中的猜疑、厌恶等因子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下降[3]。徐波研究认为,通过体育锻炼,也能有效调节情绪,起到增强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俞少华研究认为,心理卫生教育、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高文凤研究证实,读书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5]。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首先是以目前大学具有的教学管理为平台,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及心理素质;二是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调节大学生的心态,增强其自信;三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反应情绪、提高大学生意志力、降低应激反应概率;四是通过书本及网络知识的相关阅读治疗,起到相对的引领和平衡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高校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体系基本上由四个阶段组成。在每个阶段,其评估条件与要求存在差异,评估标准与方法也不尽相同。(1)预防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指导;认真梳理并重点帮扶心理困难同学。评估的目的主要是梳理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心理健康问题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学生骨干、辅导员、主管领导的作用,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3)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及时针对危机处理的源头及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评估目的主要是判断心理健康问题根源及影响因素。(4)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本着帮助学生最终恢复正常学习生活的标准,从学生身体和精神上进行帮扶。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判断帮扶后学生经历创伤的过程,为心理危机处理后的持续援助提供依据。

篇9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保障机制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酝酿、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和思想上的细微波动都会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材埋下不可估量的伏笔。然而,心理活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诸多心理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补救,加之升学压力、制度缺位等因素制约,致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处于放任自流、无序发展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快速腾飞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充斥的信息量更加庞大,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更加多样、深刻。如何从现实情境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各方资源条件,构建涵盖健康心理培育、心理问题预警及疏导的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对促进中学教育事业发展、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机制

建立健全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应当遵循“以攻为守,防治并重”的原则,在课堂讲授、课外活动、课后阅读等各教育环节,积极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培育勇于面对问题、承担责任的心理品质,传授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方法,并在班级和校园里营造良好的风气风尚,从而帮助每个中学生在内心世界塑造起一道坚强稳固的心灵屏障。

1.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社会变革的深化,信息量爆炸、价值观多元化趋势在社会各领域日益凸显,从意识流涌动的复杂社会环境的现实出发,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对培育当代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教育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首先,应当凝炼当代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考虑时代特征与个体差异,大力宣扬那些能够让中学生准确把握、最大限度激发潜能的价值取向,在传递诚信、勤奋等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将团队协作、竞争创新等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融入教育范畴。其次,应当注重教育方式的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当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大为拓展,互联网、电视、手机等早已演变为实质上的“第二课堂”,不仅侵占中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深刻改变着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习惯。应当借新兴技术之力将心理教育从学校延伸至日常生活,让中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课堂”上得到感化和浸润。最后,应当引入激励机制,对那些积极向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从而发挥“榜样”力量,促使更多的中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

2.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

具有民主、开放、自由、信任、理解氛围的班集体,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这样的班级氛围不仅是培育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环境基础,而且是指引他们进行自我调节、获得精神支撑的源泉。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得益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时习,能够让大多数心理问题在初露端倪之际被及时地矫正和化解,最终将整个班集体打造成一个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自我修复的心理生态系统。

班级活动无疑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有效途径,是传递关爱和智慧的有形载体。要适时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点拨学生、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自我。例如,定期举办主题班会,一同讨论心理困惑,分享经验心得;观看心理教育方面的电影、视频,撰写读后感作自我剖析,并与同学、老师交流互动;举办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情景话剧等活动,让心理健康话题以委婉、生动、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轻松、温馨的气氛中,大家共同面对、共同思考、共同分担心理问题。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机制

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常常导致心理干预的滞后,使问题不断积累并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在积极营造健康心理环境的同时,必须建立能够持续、全面反映中学生心理状况的预警机制,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救助。

1.搭建和创新中学生心理交流平台

心理预警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敞开心扉,倾诉心声”,让学生敢于交流、乐于交流、主动交流。首先,应当培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老师严肃、说教的传统作风,站在学生的角度,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沟通艺术,不断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取得他们的信任,培养他们的交流意愿,促进他们心理情感的自然流露。其次,应当积极搭建和开辟新的心理交流渠道。例如,许多老师采用“写周记”的方式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周记”是中学生倾诉心声、表达困惑的窗口;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经验丰富、学有专长、和蔼可亲的老师担任心理辅导员,让他们成为学生心灵世界的“避风港”;举办“心理健康宣传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同学、老师掌握较为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如何更好地面对、缓解心理问题;利用电子邮件、论坛等互联网技术,打造当代中学生乐于尝试和接受的心理交流新平台,借助文字、视频等载体将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现在“阳光”之下。最后,探讨建立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将每位中学生的基本情况、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等信息记录在案[2],运用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分析、评判,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作出预测,并给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心理干预方案。

2.呵护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

学校、家庭、社会是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构成要素,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现实来源,也是修补他们心灵创伤、化解他们内心迷茫的通道所在。一方面,应当有力、有序地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让同学、朋友、父母和其他社会爱心人士一同成为中学生的心灵守护者,让每一份理解、鼓励、尊重、温暖都成为遏制、化解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良药。另一方面,学校作为该体系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应当提供给家庭和社会参与其中的广阔平台,通过班级活动、家长座谈会、社会实践、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多角度、多渠道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物质、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取得大家的支持和适时反馈,从而形成一个能够敏锐捕捉中学生心理信息、层层警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大限度排除中学生的心理困扰,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三、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机制

中学生容易出现学业、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在利用各种方式培育其健康心理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建立及时、有效的疏导机制,对那些心理波动较大的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救助。研究表明,强化受访者的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心理治疗[3]。因此,在疏导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自我调节为主,心理干预为辅”的原则,并将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理念贯穿始终。

1.倡导朋辈与专家并重的心理辅导

作为同龄人和生活伙伴,同学、朋友因为有着相似的心理体验和成长环境,更容易产生默契感和认同感,从而为心理辅导奠定信任与沟通的基础。而班主任以其亦师亦友的角色性质,往往会对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发挥关键作用。或是细微的言行举止,或是平等温馨的交谈,都可能于不经意间化解学生郁积的心理困扰。此外,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在作息间歇、寝室、教室进行,在辅导时间、空间和形式上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够保证心理辅导的随时开展和持续跟进。

然而,朋辈心理辅导有其局限性,遇到较为棘手的心理问题还需寻求专家帮助。由于地区、校情差异,当前普遍开展专业心理辅导的难度较大。随着我国开设心理学等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相关专业人才日益充沛,可以尝试建立以“关爱中学生心理健康”为主旨的非政府组织,在中学与高校、中学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让更多从事心理健康事业的在校学生、研究人员、社会人士走进中学,给予中学生更加科学专业的心理辅导,共同为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举办心理辅导的知识讲座和培训

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更多关注,不少中学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等专门机构,旨在引导和培育中学生的健康心理。然而,这些机构的心理辅导员往往由其他老师兼职担任,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心理辅导流于“谈话”、“聊天”等形式,难以进入深层次的心理干预。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从“中学生心理特点”、“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分析”等方面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心理辅导员在较短时间、以较好效果掌握倾听、评判、沟通、调节等心理辅导技巧,并注重实际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形成研究成果,供大家交流、探讨。

总之,为了保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平稳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成长阶段,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努力,将关爱付诸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预警、疏导的各个环节,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心理素养和自我调节能力出发,着眼于及时发现、化解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积极增强心理辅导效果,逐步形成领导有力、重点突出、制度完善、科学有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为推进中学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莉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教育探索,2005,(10):93-94.

[2]张冬梅.大学班主任如何成为有效的心理辅导者[J].教育探索,2007,(7):98-99.

[3]任娜.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中小学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3):53-56.

篇10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 心理健康 现状 心理问题 途径

一、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现状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但要和其他学生一样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而且要承担大量的社会工作;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领导者,直接与学生打交道,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质量。

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培养过程中,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学生干部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桥梁,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够有效帮助学校顺利开展各种学生管理工作,同时通过对学生干部队的正确培养和引导,也能从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高校学生培养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

但是,随着社会的改变,高校学生工作复杂化,高校学生干部也面临着许多的压力和挑战,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有更多人关心学生干部的成长,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的帮助。

二、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常见心理问题

通过对一些学生干部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他们一般在强迫、人际关系、焦虑三项指标上分值偏高。通过谈话了解到,学生干部大多有精神压力比较大、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具体问题集中在以下五点:

1.学习压力大。学生干部大都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各类活动、比赛中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承载着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和信任。在高校,各种奖学金评比和部分评优活动对成绩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成绩不好就无法获得相应的荣誉。学生干部更加期待通过获得荣誉来肯定自己。但作为学生干部,有许多工作在身,尤其是组织各种各样的班级、院级、校级的活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当他们考试不理想时,便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学习没有信心。许多学生干部在临考前,都有考试焦虑的现象,有些还会伴有躯体症状,如失眠、呕吐等。

2.角色冲突。学生干部是在学生这个团体中产生的,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干部。很多时候他们也会有普通学生的一面,比如想逃课、谈恋爱、抽烟、睡懒觉等,但是作为学生干部,他们又必须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品格高尚、严守纪律等,这两个角色之间常常发生冲突。从角色内冲突来看,老师和同学对学生干部的期待有时是不一致的,比如老师期待学生干部能够组织好学校要求的一些活动,但同学则有可能要求学生干部帮助他们去逃避一些他们不愿参加的活动;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学生干部的期待不一样,以及学生干部希望得到同学的肯定和支持,但结果不如意等原因也会产生角色冲突,令学生干部有不良的情绪感受。

3.组织结构上缺乏科学性。学生组织归属于管理学角度的非正式组织。在组织结构上缺乏科学性,表现在横向分工不科学、纵向层级不科学、组织制度庸俗化等方面。横向分工不科学,是指学生工作内部分工不同,各部门工作的压力差异过大。纵向层级不科学,即非领导层感到工作零散、空洞,而许多实际的事情集约在领导层。组织制度庸俗化表现在学生工作的文山会海。开会无疑是现实社会中惯用的组织方式,学生组织继承这一方式的同时,也将会议的低效率、形式主义等糟粕沿袭。

4.人际关系敏感绩效反馈。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和普通学生之间的桥梁,要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有些工作会使学生干部两头为难。学生干部的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存在着师生关系、学生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及与非干部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由于工作的缘故,学生干部与辅导员关系最密切,既要向老师汇报情况,又要完成很多老师布置的工作。学生毕竟又不同于职员,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所以他们常常会感到紧张。学生干部之间在共同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因意见不合而发生矛盾冲突;在校级的学生组织和社团中,学生干部来自不同的院系,彼此既有合作共事,又有为维护自己院系荣誉而冲突的时候。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的关系更加微妙。如果得不到大部分同学的拥护,他们就无法成为干部,但是成为干部,就担负了管理同学的责任,在工作中难免得罪同学,使这些人厌恶和疏远自己,因而感到苦恼。

5.过于在意他人评价而心理失调。学生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因为顺应家长或老师的要求,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为了得到肯定和接受,他们可能否定自己的真实感受,容易把家长和老师的价值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把他人倡导的角色当成自己的角色,失去对自己的认同,出现心理失调。他们经常错误地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优秀,自己应该把学习和工作都做好,不能有失误等。他们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失误,一旦出现失误则容易沮丧、灰心。学生干部在做工作时,难免会得罪部分同学,所以,有可能在评奖评优时,他们所得到的成绩和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这时,有些学生干部就会意志消沉,认为还是不当学生干部好。

三、培养学生干部健康心理的途径

1.帮助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观点。学生干部既希望有优秀的成绩,又希望把工作做好,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就处于双趋冲突之中,体验到痛苦的压力。要减小压力,学生干部需要做好以下五点:一是要纠正错误的认知,正确评估学习和工作的难度,不要夸大困难。二是增强对压力事件的“可控感”,我们可以用一些成功的学生干部事例来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对学习和工作的信心。三是能够正确“归因”,认识到失误是自己没有很好地掌握方法。四是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相对降低压力事件的强度,因此要鼓励他们学会倾诉,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五是通过文体活动来释放压力情绪。

2.建立学生干部心理档案。形成一套心理问题的发现、调适和追踪的有效辅导机制。对每个学生干部,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掌握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心理测试数据、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状况,对于重点对象重点关注,必要时请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干预;对学生干部,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不良的变化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定期进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他们理顺工作与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在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帮助他们摆脱强迫和焦虑带来的影响,以保证学生工作的良好发展。

3.完善学生组织的配套制度建设。学生组织是自我管理的组织,然而学生干部在管理水平上毕竟不成熟,从而导致了在机制上的不成熟。这体现在没有明确的绩效标准、人事匹配制度不够、缺乏明确而合理的工作分工等。除了将学生干部在评优评先上的加分事项制度化、坚持人事匹配制度、优化学生干部甄选模式外,更要注重学生工作分工的合理化,不断探索最适合本校、本院系的组织结构。

4.提升学生组织的学习督导职能。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干部也不例外。很多高校将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进入学生干部队伍的门槛。正因为如此,能够当选为学生干部的学生课业成绩不会太差,学习在他们内心的分量不会太低,这类学生就是角色冲突压力的高发群体。学生组织应建立起关心与监督学生干部学习的长效机制,指导老师、处于领导层的学生干部都应主动了解其下属的学习状态,定期谈话、汇报,促进其与专业课老师的沟通了解。

5.恰用情感投入的钥匙。大学生感情丰富,情绪体验强烈。一些被他们的情感接受了的东西,能最强烈、最牢固地树立在他们心中,进而激发出自觉行动的意向。学生干部进入学生组织,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偏失其进入时的初始愿望,情绪容易波动,内心常陷入迷惘。这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未成型有关。因此,教育工作应多从宏观做起,从未来的打算、人生的定位等问题谈起,也可以谈学生组织的机制问题,其目的在于给学生干部一个心理暗示,让他们感受到自身是受关注的,同时被寄予厚望,这时消极的心理压力就会转化为正面的心理动力。

四、结语

影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教育者只有全面细致地研究与分析诸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防患于未然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使那些心理健康的学生干部保持良好状态,心理失调的学生干部恢复心理平衡,从而保证学生干部顺利地完成学业,更好地服务学生,健康地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吴长法.113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校医,2009.2.

[2]杨好宁.谈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J].时代经贸,2006,(23).

[3]李月发.广西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