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文笔记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课文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课文笔记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 课堂教学 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1-0028-02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特点,明确提出要在学生语文的审美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加大教育力度,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按照高中新课程的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强化以下几个意识。

一、文本解读意识

解读文本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和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鉴赏作品的价值取向、表现手法以及构思和语言,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也是阅读教学追求的境界。对此,语文教师必须要从人文角度出发,以开放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带给学生对语文的独特感悟与个性化体验。同时,语文教师还必须对教材内容的用意与价值导向作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理解,用发展的教育眼光去对教材内容进行透析,做好应对一切教学事件的准备工作,最大限度挖掘教材中体现的人文价值与教学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和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要注重语言运用训练,将语言运用的训练提升到一个人文的高度,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课堂互动意识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说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与文本内容、作者以及教师间的多方对话,要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心灵和思想的活动。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起学生与其他各方,尤其是与作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联系,并形成一种思想层面的交流。语文教师在这个关系网中,应该作为一个中间人,让学生和文本内容通过教师展开实质性的对话。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作为学生的激励者、点拨者、引导者与启发者。开展学生和教师以及文本内容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能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教师作为主体,要立足一个“导”字,而学生作为主体,则体现为一个“动”字。这样全方位的有效“互动”才能实现,互动面越广,互动层次越深,课堂教学就越有效,课堂教学就越有生命力。

语文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不是简单地追求活动的频繁,也不能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判断尺度,而要充分考虑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构建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关键在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各种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及个人见解。

三、拓展延伸意识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要在“应用、拓展”能力上有所发展。课堂拓展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最具生命力的部分。语文不仅是读书、识字,所以对语文教学进行拓展十分必要,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让他们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与发展。

教学中应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立足于课本,联系对比,由此及彼,化有限为无限;要有充足的背景材料,适时引用;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总而言之,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注重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

四、质疑探究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在注重学生判断、感受、观察以及分析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同时,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以使他们对语文学习、问题思考的兴趣与探究意识得到增强。不要否定学生对于事物的质疑,相反要给予相应的鼓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文中不合常理、常情、常态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质疑、释疑中的曲折、反复、失败与成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探究,首先要求教师结合阅读文本,设计出能解答文本核心内容的“钥匙”性质的问题,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探究,为学生提供探究阅读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再次,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同时,探究能力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意识

高中语文《课标》还指出,对于语文课程评价不应当只是作为反应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标尺,更应当将其作为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对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进行完善的一个重要参考,以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了语文教学评价是多向的师生互动评价的性质,注重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作出评价;鼓励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学会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地对其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把对自我的判断和评价以及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反馈给学生,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六、生活应用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多以“读书识字”为主,这在一方面的确使学生的某些能力得到了培养,但另一方面却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实践与应用受到了阻碍。要改变这样的教学局限性,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需要将教学场所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地方,让学生面对社会、面对自然,加强自身对语文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增强自身对生活的感悟,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学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转机与挑战,要想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必须要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思想,以新《课标》为指导,更新教学意识,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使命[J].青海教育,2012,(1-2):51.

篇2

一、必须打破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老师在课堂上多用传统教学手段,如“填鸭式”和“满堂灌”,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基本都按照高考的答题标准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来锁定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目标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和学习语文的热情。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与传统的主要靠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教师应通过师生互动和开展探究学习等方法,将教学要点设计成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另一方面,关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要遵循全面和渐进的原则,设计循序渐进的探究题,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逐层深入,靠学生和小组间的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再巧妙及时地加以引导,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有差异,学生并不可能只依靠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与探究就可以达成学习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一方面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只有其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学生才会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联系起来。

二、教法陈旧,应融合现代教学工具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受语文高考题型的影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用讲授的方法来讲解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模式。课堂教学中,“牵牛式”的提问有余,“开放式”的设计不足;“自以为是”式的课文剖析有余,“举一反三”式的能力训练不足。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必然的趋势,教师要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和图像资料都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不仅增添了丰富的教学资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情感性和生动性的基础。

当然,多媒体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但它不能代替老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长期使用课件上课让学生对课件产生依赖感,学生忘记了自己学习的最根本目的是学知识,而不是欣赏课件。学生的思维被课件统一,师生双方缺乏互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很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让学生强化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其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特别要删掉学生和教师读来生厌的文章,要增加进教师与学生都十分喜欢的好文章,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将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有机融为一体,这也可以称作是一种立体教学理念。而在课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舒缓学生的身心,而且能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补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四、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学习十要求: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报纸杂志常翻阅、看书买书做书虫、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学习十要求一、学习十要求: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二、具体要求:

(一)练好语文基本功

1、开口说准常见的字词读音,并坚持学会说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

2、掌握常用汉字部首的形和义,学会辨识并消灭作业及作文中的错别字。

3、正确理解和使用常见词语(成语)和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4、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语言要确切、得体。

5、正确使用标点,熟记课本中的相关文化知识。

6、能分析单句的主要成分,了解几种常见的复句。

7、注重书写练习,练就一手端正而潇洒的字。

(二)优秀诗文勤记诵

1、早读时要多读书,动手写,用心记,勤引用,将小学阶段背诵过的诗词和初中阶段背诵过的诗文,全部再作为早读课朗读、熟记的主要内容。

2、按学习要求熟读、背诵高中课本里优美的诗文及要求背诵的课文。

3、熟读并识记至少50首唐宋诗词,100条名句。

(三)报纸杂志常翻阅

1、做一个勤奋的阅读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健康的报纸杂志。

2、欣赏报纸杂志中一些文章,甚至标题,如《中国青年报》、《南京日报》、《语文报?高中版》、《作文点评报》、《读者》、《中学生》、《语文月刊》等。

3、养成剪报和摘抄的好习惯,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精神食粮。

(四)看书买书做书虫

1、努力培养自己爱读书的习惯,克服惰性,陶冶情操。

2、开阔自己的眼界,多进阅览室,多去图书馆,多逛书店,学习课外知识。

3、做一只“书虫”,丰富自己的小书柜,有条件可以配备《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字典》、《古汉语字典》、《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语文演义》以及“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文史方面的书。

(五)语文笔记贵坚持

语文笔记自然有许许多多值得记的东西,如:语文知识点(含各知识点的概念、运用实例、高考例题等),诗词名句、对联、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可包括同学写的优秀作文)及写作技巧归纳,错别字、病句搜集,文学常识……

(六)课外练笔不放松

1、多写作,勤练笔,有模仿,有创新,力求“思如泉涌”。

2、练笔的题材不限,内容不限,文体不限。

3、全班传阅,交流经验。

(七)生活处处皆学问

关注校园里的墙报,街上的招牌,旅游景点里的楹联,报纸上的广告,庙宇里的碑文……因为它们往往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比如报纸上的广告,其用语既要精练又要引人注目,甚至有时还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另外看电视、听广播,开校会,乃至听其他人聊天,也一样可以从中学到不少语文知识。

(八)他山之石把玉攻

1、学会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相互探讨。

2、平时就应多向身边的人请教,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从而取人所长,补己之短。

3、借人所长,为己所用。

比如其他同学的作文,应该多借来看看,尤其是老师推荐的范文,更应该反复品味,以学习他人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

4、其他同学的笔记也应该经常借阅,你一定会发现里面有许多使你获益良多的知识。

(九)基础知识早复习

1、熟悉并了解高考语文的知识点、考点,加强学习的针对性。

2、基础知识的复习要“长流水,不断线”,贯穿整个高中学习过程。

(十)课本学习贯始终

1、坚持课前预习,把握专题及课文最基本的信息,并加以理解。

2、课后坚持整理课文中的相关语文知识,包括写作素材,汇编成基础知识集。

3、重温各个专题的学习要点,围绕相关知识点进一步深化理解课文内容。

4、揣摩体味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

高一学好语文的方法和技巧一、重视教材、预习到位

在经过中考之后,都有这样一个感悟,语文学科分数的区分度不高,差别不大,很多人认为翻来覆去的研习课本,没有多大用处,又有人听说高考语文以课外内容为主,以知识的牵移和运用为重点,课本学不学好不重要,不需要全力投入。

殊不知,这些想法是很幼稚的,我们即将使用的教科书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对高考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它虽不等于全部的出题内容,但却是个范本,是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学到知识规律是重点,通过大量纯正优美的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是难点。这确实需要同学们在思想上重视它,在实践中琢磨切磋。

二、动脑动手、相辅相成

所谓动脑动手就是勤思考、多练习。易于思考,乐于表达。我们所用的新教材基本有两个特点:一是选作教材的编著理念相对超前,道德说教相对减少,而人文因素相对增加;二除课本之外,还有读本,阅读量较大。可见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三、精积细累、咬文嚼字

从高一就达到一个共识,文科的学习方法唯有两字——积累。语文知识广博,短时间里绝难有大的突破。而盲目的摘抄积累是不行的,必须要仔细、要反复、要记牢。举个例子: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的知识,这样才能具备从同一实词或虚词的若干义项中选择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

高一学好语文的三多方法一、多读书。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人头脑充实”,可见,读书对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就学习语文而言,广泛的阅读,更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大大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拓宽和活跃我们的思路,而且,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将学会分析和鉴赏,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还可开创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

经常读书的同学不但写作水平高,而且语文成绩大多名列前茅。事实证明,要想学好语文,不读书是万万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

二、多动笔。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还要多动笔,养成记日记和摘抄读书笔记的习惯。把平日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在阅读过程中,把书中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等摘抄下来,建立起自己的语文知识仓库,时间久了,语文能力就会在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说起来就“出口成章”,写起来就“下笔成文”。不会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三、多实践。

篇4

学生们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学习语文,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可见,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这三关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必须度过的难关。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经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和探索,我简单就在教学活动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谈一下我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两点思考。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1. 给学生个支点,让他们学好文言文。这个支点就是一本《古代汉语字词典》、一本语文书和一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这个支点的建立,可以帮助同学们自主学习文言文,同学们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找到成功的感觉。比如,在教学《苏武传》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这句话对学生来讲很难,但是借助参考书,学生自主研讨,划分了句子成分,找到了像“‘以中郎将’是介词结构做状语,‘匈奴使留在汉者’是定语后置句式”这样的一个隐含的句法成分规律之后,学生能够很快给出正确的翻译。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尝到了甜头,自然地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 不仅重视文言知识,更要注重文章内容,灵活设计课堂。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我给了学生自导自演学习文章的机会。自导自演时,加深了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也让学生牢记了烛之武这样一个“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的经典人物。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阅读兴趣。

3. 小组竞争,强化阅读兴趣。小组竞争阅读,竞争翻译,这些竞争机制的引入让学生们不断地体验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让同学们从“怕”文言文,到“爱”文言文。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文言文阅读,同样,也适合其他内容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中学生能够通过三年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读懂浅易文言文。基于这样一个要求,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重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的讲授。面对这样的一个挑战,学生很茫然。

1.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习惯。以课本为基础,多读、多诵、多背。课前诵读是每一节语文课的必修内容,学生们放声朗读,给整个课堂营造了一种非常好的文学氛围。大约4分钟的文言文阅读既不会影响正课的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坚实的文言语感。

2. 语法教学经常化,语法学习主动化。所谓经常化,是指无论是讲读课还是习题课,只要是文言文阅读课,我都会带领我的学生们温习语法知识,不断地补充我们的语法基础知识功底。所谓主动化,是指多给学生时间,多给学生机会,多让学生锻炼。对于一些难点较多的句子,教师应当给予点拨,对于一些语法简单的句子,学生应自主翻译,不懂得地方相互研讨。这样,将语法教学渗透到日常学习当中去。

3. 实词、虚词总结规范化。经常组织学生利用课上或课下的时间总结课文当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时还会颇富创造性地给学生拓展延伸的空间。

4. 文言笔记随时写,文言成绩步步高。教导学生多做文言文笔记,将日常学习当中总结的知识写到笔记本上,将遇到的困惑写到笔记本上,将困惑的解决方案写到笔记本上。这样,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就已经成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经典财富。

篇5

【关 键 词】残缺 心理 问题 补充 兴趣 指导 【内容摘要】针对高一学生语法知识残缺的问题,老师要适当补充;针对学生进高一后感觉语文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的问题,老师要讲明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同时激发兴趣、调动激情;授之方法,让学生循序渐进;课外延伸,使之综合提高。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心理因素,老师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在高一年级的学习既是其初中学习的飞跃,又是其高中学习的起点与基础,在客观上起着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与过渡作用。能否搞好高一年级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成败。那么,作为主要课程的语文学科,其教学又该如何搞好这一衔接与过渡呢? 俗话说“对症下药”,在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发现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以下几个不利因素: 一是语法知识的残缺。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高中语文更是如此:课文赏析、作业练习、测验考试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语法。《语文教学大纲》(高中部分)中明确规定:“中学阶段,要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虽然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正式出现,但由于近几年部分地区特别是山区中考语文不涉及语法知识,致使这些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甚至删除了语法内容。因而学生进入高一遇到语法问题时自然感到困难重重。特别是学习文言文时遇到词的活用现象、特殊句式问题,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墨者黑也”。语法知识的残缺已明显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障碍。 二是学习容量的加大。学生进入高一,课程明显增多,一般由初三的六门课程猛增到高一的十一门。作为主要课程的语文,其教材内容也增多,篇幅加长。如仅高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就包括诵读课文24课共40篇文章,复背课文24课共50首诗,浏览课文 40篇文章,另外还有文言常识8则,文言练习8次共72道题。 就是高级中学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虽然课文较实验教材少,但与初中相比,篇幅明显加长。如的《包身工》,有6000多字,刘白羽的《长江三峡》、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各有3000多字,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赤壁之战》也均有2500字以上。同时,高中阶段作业、考试容量加大,向课外延伸多,各级统考语文试题中单是阅读类就有科技说明文阅读、一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等。面对如此诸多内容,学生思想准备不足,不能一下子适应教学,当在情理之中。 三是学习要求的提高。《大纲》要求:“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能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句通畅。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些要求,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达到的,也非一日之功效。学生必须有孜孜不倦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句话,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对高一年级的学生,确实是一个挑战。 四是不良心理的影响。学生进入高中,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心理障碍。如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加大,考试成绩的失败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努力了但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片面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背与不背一个样”,反正考试时“课内知识少,课外知识多”,加上课程多任务重,他们对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赏析、预习与复习这些必要环节常常“从简从略”,对背诵、作文等必须完成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所有这些,如不及时矫正,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在高一正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不利因素,并进行认真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教学实效,使学生打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针对语法知识残缺的问题,教师在高一第一学期就要给学生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内容。词的构成、词类划分、短语分类、句子成份、单句与复句、常见的语病、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的活用及特殊句式等必须补充,并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其中词性中的能愿动词、介词、副词的语法特征,句子成份中的连动句、兼语句、双宾句,复句中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文言文中的词的活用等是难点,必须反复练习,学生方能摸清规律。这样,在高一第一学期学生全面接触了解语法知识后,第二学期就可以巩固并系统化了,学生进入高二高三碰到语法问题,自然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二、针对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的问题,教师可具体从四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明确要求,有的放矢。学生刚进高一,好奇心强,学习热情高。教师就要趁此给学生讲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写作、说话及基础知识方面的具体目标。如高一年级在阅读方面要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要培养自学能力,能阅读分析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要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事常见的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写作方面要养成练笔习惯,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说话方面要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途述事件,说明事物,阐述观点;基础知识方面要了解并掌握基本课文涉及的着名作家作品等。明确了具体要求,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点滴知识的积累,注重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第二,激发兴趣,调动激情。学习要求高不可怕,怕的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注入式、填鸭式,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新颖活泼的开场白,提问激疑,讨论释疑,小组间竞赛;课文比较欣赏,摸拟课文片段即兴与作,围绕某一题目迅速想象或联想等等,力争调动学生多方感官,使之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 第三,讲究方法,循序渐进。高中语文内容多,容量大,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如学习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中第一单元的记叙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让学生明确阅读分析游记可从三方面入手:①记叙顺序和观察的角度;②重点描写的内容及文章中心;③赏析重点词句。有了这把钥匙,学生再分析《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等游记,就能举一反三,寻找正确的途径。 写作方面可让学生分阶段进行训练,先写一般记叙文,再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逐渐培养选择、组织材料的能力,和根据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等

方法表达中心的能力。为了达到生动具体的写作效果,教师可让学生有侧重地训练描写,如在周记、作业中训练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或当堂快速作文,在全班讲评交流,以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说话方面一是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讲多说,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中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复述情节,课后介绍课外书籍,围绕中心发言辩论等。二是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使学生逐渐做到多讲、爱讲、讲好。 第四,课外延伸,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单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仅有的语文教材也是杯水粒栗。《大纲》明确提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指导。”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如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笔记或办黑板报,提高写作能力;举办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会、朗诵会,培养说话能力。特别是整理语文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收集成语俗语、名言警句、精美片段、文学常识等,让他们写写读读,反复品味,一段时间后他们自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说话、写作也不会文思枯竭,搜索枯肠了。 三、针对学生不良心理因素,教师要深入学生,热情关怀,将个别交谈与整体教育相结合,耐心疏导,促其矫正。如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佳,灰心丧气,教师可找出其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肯定鼓励,给他们以信心;同时要求学生分析考试中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得失,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克服马虎粗心或基础掌握不牢的毛病;有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不学,考试成绩差不多”,或者有“不必抓基础,考试凭运气”的想法,教师可分析近几年语文统考、高考试卷结构和分数比例,让学生明确语文基础不能丢,该记该背的不能忽视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作文靠天才”,对作文畏之如虎,教师可在布置作文时给予适当指导,在评改作文时作好记载,便于有针对性地评讲,在讲评作文时比较优秀作文与不合格作文,让学生在鉴别中明确写作要领,达到提高写作的目的。 总之,实施高一语文教学,既要紧扣《大纲》和教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又要面对现实,“瞻前顾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认真搞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与过渡,才能较好完成高一语文教学任务,为高二高三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大部分高中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浓,阅读能力较差,阅读水平参差不齐。为此,加强对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研究也就有着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在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有效策略,探讨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方法,为我国在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然而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总体而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阅读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目前我国高中语文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上比较死板,毫无创新性,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第二,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例如,有些学生习惯性地用手指、笔和尺子等学习工具进行阅读,这些不良阅读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第三,贫乏的语文阅读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是建立在语文阅读背景知识基础上的,语文老师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于语文阅读背景知识的介绍,导致学生语文阅读出现问题。

二、高中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一)转变高中语文教师观念,形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我国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死板,毫无创新性,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高中语文老师的培训与教导,转变教师的观念,构建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很多学生在阅读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对学生阅读方式方法方面的培训,帮助保护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思维方式,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二)建立健全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现在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采用满堂灌的形式,一般情况下老师在讲台上进行课文讲解,学生在讲台下记录课文笔记,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枯燥无味、毫无生机。学校应该建立健全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评价,提高老师语文阅读教学的责任心。同时,鼓励学生、老师以及学校领导对语文老师的检查力度,保证老师在多人的监督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老师语文阅读教学的力度和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阅读教学联系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是以服务于实践和生活为目的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高中语文老师在对语文阅读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使语文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做到语文阅读理论学习服务于生活与实践,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语文阅读学习的真正意义。另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充分地运用现代技术,采取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声音、画面和文字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激情。多媒体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要恰当、合理,合理的运用好多媒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语文阅读学习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进行独立阅读。老师在充当领导者的同时,也是引导者和交流者,对学生进行阅读内容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积极、开放的平台中提高阅读能力。对阅读教学环节合理的设计,包括文本内容的解析和阅读结果的预设等,这是有效的阅读教学的必然过程。我国在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此,高中语文教研人员应该深入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为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篇7

一、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方面,当然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新课标听力教学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 

很多高中英语教师不能把长期听力教学目标与单一听力教学目标较好地联系起来。对新课标中听力要求逐渐提高的事实没有全面把握,所以没有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梯度的系统安排,教师没有做到对听力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导致教师所选的听力材料忽难忽易,缺乏系统性,让学生无法适应,更不用说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了。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听力技能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高中教师仍偏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听说能力的锻炼。 

(二)教师听力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明确具体,可以实现,并且可以检测。教学目标设定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英语听力教学的成败。教师应注意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尽量具体到某个训练技巧甚至某个知识点。只有这样经历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对于听力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仅仅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或者提升学生的听力技巧,教学目标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训练方式过于单一 

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英语听力训练模式过于单一。目前很多中学都通过做考试模拟题的方式进行听力训练,即每次教师将听力材料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播放的内容进行作答,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对答案,教师重新播放一次听力材料。这种训练方式过于简单而机械,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得不到教师的指导,教师没有向学生讲解做听力练习时的注意点。并且这种训练模式完全以考试为目标,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而且这种训练模式过于枯燥,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也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四)学生词汇量不足,且存在语音和语速障碍 

学生自身的不足也是导致英语听力能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辨别单词的发音,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单词的意思。在听的时候,如果遇到生词,特别是对关键词汇比较陌生,将大大影响听力效果。很多学生词汇量过小,没有牢记学过的单词,导致听力理解效果不佳。另外学生也存在着语音和语速障碍,在学习英语口语的时候,有些学生没有障碍单词正确的发音,导致听到此单词的时候,不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在课堂上,教师讲课时,语音一般较慢,英语课文朗读带的速度也比较慢,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很难适应语速较快的材料,难以招架,特别是遇到连读、弱读、重读、爆破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时,跟不上理解不了。 

二、提升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要加深对听力教学的理解,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一定要加深对听力教学要求的理解,听力教学不是简单的听,而是与说、读和写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英语教学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听的训练要与说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高考的要求,确定听力教学的目标,比如说理解一些日常性的交际用语,推测话语背后的含义等等。 

(二)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英语教学中,听力材料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听力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选择那些紧扣教材内容,并与高考接轨的听力材料。高中课本里的文章涉及面广、语言地道、文笔流畅,极大地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了加强他们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同时提高他们对这类题材的听力能力。同时与高考接轨的阅读材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听力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丰富听力教学模式 

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丰富听力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规范性的模仿,有必要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为其示范。对于学生来说,听力能力培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听音、辨音能力。掌握好了单词发音,语调的特点,以及英美发音上的不同,听力就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其次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基本掌握文章大意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文章出现的关键词,用英文解释或肢体语言,让学生做出猜测。对于比较重要的句型或者难点理解,老师可以反复播放或者借助其他教学媒体,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听力内容。再次,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听力技巧,在学生做完听力练习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以让学生把握听力理解的要点。 

篇8

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熠熠生辉。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上所选的篇章大多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但是如此优美的文章,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究其原因,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致。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课上记翻译,课后背笔记。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记个不停。长期以往,在学生眼中,文言文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变得面目可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便会荡然无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老师易教,让学生乐学。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有了一点浅见。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1.1以经典的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学生们也非常熟悉和喜爱三国里的人物。在讲《隆中对》时,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评析历史事件。一开课,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为诸葛亮的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有为曹操评反的,有为二乔命运担忧的。好像故事就发生在昨天。在讲《木兰诗》时,让学生讲讲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因为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兴趣很浓,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

1.2以文中成语名句引出课文。导入《桃花源记》的时候,我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状态,学生众说纷纭,最后我总结道:“这就是你们的世外桃源。”然后我由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引入新课,效果颇佳。文言文中的成语名句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1.3借助多媒体,用图像或声音资料引出课文。《出师表》一文,我截取三国演义的片段导入,学生们看得如此如醉,引入课文,也就水到渠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核舟》一文,我搜索了“核舟”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栩栩如生的图片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愚公移山》一文,我用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曲《愚公移山》导入,此歌已概括了此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学起来就轻松易懂。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讨论导入,名言警句导入等,只要能让学生平静的水面产生涟漪,不拒绝文言文的方法,都是可取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正如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2朗读教学,不可忽略

首先,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从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他们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地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效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再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总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古之良训。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才能培养语感,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愿意读,也喜欢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多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

3理解内容,尤其重要

3.1积累文言知识: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后,要学生深入学习,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在最初学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同学学习文言知识的方法:注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词义的差异、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让学生心中有数,从中摸索出规律。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讲授过的方法,布置小组成员每人一段或二段,先独立思考完成应积累的文言知识的归纳,然后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对照纠正。全班交流时采取竞赛的方式,让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小组的成果。说得不够或不完整的,其它小组补充。

开始学生会找得较少,错漏也会较多。但我不急于批评,而是肯定他们的成果,并进行表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竞争、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赏析精彩片段:古文的写景、叙事非常精炼,抒情议论典雅隽永,手法巧妙,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辅导学生欣赏、品位时,要指导一些切入点:

(1)写景的,要注意写景的方法、描写的手法、情景的交融、修辞的运用等。例如《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一带的天下独绝的奇山奇水。除了会欣赏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及作用外,还要从如何抓住写作方法来分析。写水的“异”是从水的色、深、清、急来表现。山的“奇”是通过以动写静,以声写静,写出群山的高、密、幽深、寂静的特征。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慕之情。

(2)写人叙事的,要注意叙事的顺序、叙事要素的交代、人物的描写、表情达意的重点句等。如《五柳先生传》,先说“传”,作者用勾画点染之法描写了主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质朴自然、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后说“赞”,采用与古人做比拟的手法,从侧面反映了五柳先生对黑暗现实的厌弃态度。文章的构思及写人手法就值得品味。

(3)议论的,要弄清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特别是论证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在进谏中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相类似处进行类比,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今后写议论文,如何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通过赏析、品味,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探讨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好途径。但教师不能包办,要放手给学生去感受、训练,能力才能不断的增强。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3品味高尚情操。海德格尔有句话:“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传承着古人的精髓。作者往往在记事、写景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在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时,一定要结合重点句、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生平来把握,才能准确地把握。例如在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操。如果我们只凭文章的内容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他的生平:他年少有大志,生活虽贫苦,却刻苦读书,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从小就立下“不能够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在他的从政生涯中也始终践行这一信念。天圣七年因上书请章南犬太后还政退位,因此被贬离京城,三年后才回来。景三年向宋仁字进《百官图》捐斥宰相吕夷,又遭贬斥。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这厚重的一生,才能承载这一高尚的情操。

4熟读背诵,传承文化

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传承中国古文化之精髓,这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根本之所在,但怎么去传承它,背诵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可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是因为文言文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加之一些同学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近些年来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4.1还原式。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是几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深一层掌握文意,还能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文之美。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公与刿的三问三答一段,学生不易记诵,但通过翻译还原这种方式,学生之间尝试互相问答,很快便诵之如流水。

4.2问答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如在教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第三小节时,可设置四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记诵:“滁人游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太守在野外以何宴请众宾?众宾欢饮又是怎样的热闹场景?太守醉态如何?”用几个简单有趣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记诵课文的积极性,又化繁为简,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将课文记住,而且对内容理解得也更深入了。

4.3连贯式。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教师诵出上句,学生很自然地接出下句。

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平日的写作中尽可能多地引用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为我们的作文添彩。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无疑是作文“出彩”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之一。

篇9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97-01

一、课前创设好的氛围

走进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如果在开课前利用多媒体先把音乐、美术、美术和表演根据要求适当的引入课堂去,其效果会迥然不同的,而且语文课程会充满活力和情趣的。如:讲《荷花淀》,以优美典雅的古筝曲《渔舟唱晚》导入课文,学生便联想起夕阳西下的白洋淀澄净如镜的画面,饶有兴致地走进课文去领略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

讲《孔雀东南飞》,适时放一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设一种朦胧神秘、崇高华妙的梦幻氛围,使学生对刘兰芝、焦仲卿的坚贞爱情产生同情,展开联想,让思维的泉水奔涌而出。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你的课成功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二、课中教师展示好的外形

教师在上课前,最好是修饰一下自己,理理发,沐浴一下。一是显得干净利索,二是显得对学生尊敬,假如你有一张年轻人追逐迷恋的明星脸,多少会有助于马到成功,假如你不幸长得没有什么特点,那么,你至少要在休息好的前提下,做到精神焕发。最忌讳的是老师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还有很多的神秘感,上来就讲课,学生也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课前准备非常重要。首先关系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老师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畅通了,圆满了,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八九要散伙,老师课前当然与见面相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中的奥妙,许多相通的地方。

三、授课中要有好的态度

教师首先要摆正心态,和学生拉近距离,搞好关系。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要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的心态和状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牢牢吸引住学生,要叫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心悦诚服。教师应努力做到情绪饱满,文采飞扬,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语气要温和,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努力感染学生,使他们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如上课时精神饱满,自豪自信;教态和蔼可亲、自然大方;板书清晰美观、富有哲理;教学民主开发、引人入胜;善于及时调动学生的情感,用激情唤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美的手势等);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久而久之,学生就喜欢上语文课,喜爱语文课,对学好语文有了很大的信心。这些准备又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定要精心准备,一炮打响,让学生在很高的层面上重新认识语文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此并死心塌地的爱上语文,这便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步——甚至是一多半了。

四、讲授内容要有好的语言

语言最好是本着幽默、风趣的路子走,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切忌大话、空话、假话,叫人厌烦。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立规矩,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过于严肃的老师,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师生关系。

如教授《古都的秋》类似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求他们尽量读出句子中蕴含的情调:或舒缓,或深沉,或急促,或豪迈……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领会其意境美,思考其语句中的意蕴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言情景使学生能迅速“披文入境”,陶醉于课文中。采用的方法有饶有情趣的导语,表情丰富的朗读等。如:

讲戴望舒《雨巷》,摒弃了烦琐的分析,带领学生一字一顿,低沉幽怨的反复吟诵,师生如临奇境,如见其人,仿佛步入了“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仿佛遇见了那位有着“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学生深深陶醉其中,进入课文意境。

我们带领学生亲眼目睹荆轲刺秦王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聆听到舒婷那发自肺腑的对祖国的挚爱之声,沉醉于“康桥”那“柔波”里的“艳影”……情动于衷而形显于外,师生一起走进作家内心深处,体悟作品的灵性之光,感悟学习语文的快乐。

五、课堂讲练要有好的方法

我们知道用典是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手段,苏轼也好辛弃疾也好都喜欢使用古人的事迹来“浇自己的块垒”,尤其是辛弃疾更是喜欢使用典故,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五个典故来抒发自己的壮志未展的情怀,但过多地使用却妨碍了一般读者对词人感情的理解和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生了阅读上的隔阂。明白了这两点我们就会发现的这首词虽然是用旧的词牌,但使用的大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表述上直白浅显,很容易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高昂的斗志和炽热革命情怀。对这种“形式是旧的表述方式和内容却是新的”情况,有的美学家用了一个非常形象比喻,叫做“旧瓶装新酒”。

既然有“旧瓶”,那有没有“新瓶”呢?当然有,虽然“新瓶”实际上并不一定新,但对于我们说见到的比较晚,还是应该当“新的”来接受。比如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什么要选这一首来说呢?是因为《再别康桥》和《沁园春·长沙》都是写故地重游、都是即景抒情、抒情都比较自然真挚。形式上的差异也是一目了然的,这一点咱不用说了。在抒情风格上,《再别康桥》可要算是“婉约派”了。但不管哪一派,作为诗歌的表现手法来说都还有着明显的共同之处。我们知道新诗应该具备“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这三条特征。其实这三条特征并不只是新诗的专利,比如《沁园春·长沙》中具备不具备“建筑美”呢?这一条是肯定的,它的词牌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自成体系的“建筑物”;绘画美方面《再别康桥》中有“云彩”、“青莛”、“彩虹”、青草、“星辉斑斓”,而《沁园春·长沙》中也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碧透”、“争流”等动静结合的描绘;音乐美方面,《再别康桥》舒缓轻柔,通过“来”、“彩”、“娘”、“漾”、“摇”、“草”、“箫”、“桥”等韵脚 的变幻把诗人的喜爱,留恋之情缓缓展现,《沁园春·长沙》慷慨激昂,在押韵上从开始一路到底(“秋”、“透”、“流”、“由”、“稠”、“遒”、“否”、“候”、“舟”)连绵高亢,一气呵成!那么,新诗具备的这三条特征从何而来呢?我们只要考察一下古诗中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二乙胺基色俱全”的诗句,就不难得出结论了。其实,无论是旧体诗还是新诗,都是要抒发感情的,都是包含醉人之意的甘醇:无论“旧瓶”,不是“新瓶”都是要为诗人抒感服务的,都是用来盛酒的容器。对于它们的共性,我们是可以从安们都要使用意象来传情,都要注意诗句节奏的变化来调节情绪、都要使用押韵的手段使诗句朗朗上口方面看到的。旧体诗是这样,新诗是这样,即便是现在流行歌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篇10

Part 1

总是没办法定格记忆里每个炎热的夏季,仿佛黏稠的时间不停缠住我们的感念没有出路。遥远的歌声在六年里刻下最真挚的回忆,而我们只需要轻易地回眸就能发现哪些是单独属于我们之间的秘密,哪些是共同营造的彼此。

所以有时候我也不确定我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开始留意起夏季的。也许是那时候搬去新教学楼的兴奋时候;也许是当初过六一儿童节的调皮时候;也许是女孩子们喜欢满操场飞奔的肆意时候;也许是每一季开学的新鲜时候;也许,是你转来的时候。那么,夏天才开始渐渐,渐渐,绚烂起来。

时间被推回至九年前张扬的深夏。小学三年级。你就是那个时候来的。细节不记得,我只记得你被老师安排和我坐在一起。你拿着书包过来,看也没有看我。我们同桌的日子就这么开始了。

你很安静。是男生里少有的腼腆。有张娃娃脸。好像,一开始也不太爱说话。每天到教室的时候就乖乖掏出铅笔盒和书本。换位置坐到窗边的时候也会看着不大的操场发呆很久。那时候的我也不太爱说话。于是我们就这么不痛不痒地坐了将近半学期。基本上是没什么交流。

不记得哪次因为什么你对我笑,你笑起来很可爱,后来我们就开始说话。有时候是你问课表,有时候是我问作业,最多的还是互相问题目的答案。我的数学一直很蹩脚,于是你也会埋头算一些我不会的题目然后再告诉我答案。那时候我对数学后知后觉但却觉得你说答案的时刻真是帅呆了,比数学还要帅。

再然后我们好得变本加厉。不太爱说话的我也会和你偷偷在班主任的课小声说上一阵话,安静的你也会因为彼此本子里红对钩的多少而和我争执。我开始觉得这很有趣。我想你也是这么觉得。然后同桌之间最亲密无间的时候终于到来。我们的革命感情就是在数次伟大的考试中建立起来的。

你会张望我试卷上的甸子,乱的时候不管长短一概全抄;

我会观摩你试卷上的数字,急的时候无论对错统统收罗。

发下来的成绩当然是皆大欢喜。于是我们更加默契连说也不用说就会在下一次考试里通气,趁老师没看见捂着嘴拼命地笑。

你是我小学里坐得最久的一个同桌。有些细节你还记得不记得呢。想起来我也会笑。我们也会因为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可是不说话没多久就又开始讲个不停。现在想来,真是小孩子。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你有些近视。你开始问我借眼镜。抄写黑板上的题目变为你借我的眼镜然后顺便把我那份也抄下来。学校看电影的时候你也会隔好几排向我借眼镜。那时候我戴镜片很大的娃娃镜,我从来没有和你说过其实你戴那种眼镜也超级可爱。但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需要而没有借你。眼镜一直在传递,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两个都是在看不清楚的情况里。

很快就到了最后一年。

我会应你的要求替你做一些在你看来很无聊的作业,每次学校发的期末手册前面关于拼音词语造句的几页全是由我代劳。你也会按我的章法帮我在美术课上画掉一些色彩,一学期的画纸上纷然的色泽一半都有你改工后的“真迹”。你的体育一直很好,而我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体育那栏上面永远无情地写着不及格。我一直问你借橡皮。借了一块又一块。白的,蓝的,彩色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有香味的,有各种水果动物造型的……我都记不清楚到底问你借了多少橡皮。我也总是搞不清楚你到底哪来那么多的橡皮。

后来有女生喜欢你,你的抽屉里放满了奇形怪状的卡片。都知道那是因为你和那时刚出道的谢霆锋很像。可是你却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受欢迎,永远是羞涩地笑着。

最后的时光里,我依然帮你做无聊的语文作业,你也依然把一块一块的橡皮在我抬手的时候放到我手里。我依然只能羡慕深受体育老师青睐的你,你也依然做我美术课的。最愉悦的关于长大的记忆里有你很深的影子。乐此不疲的依然里,我们毕业了。

如同你来时的深夏时节,我进了W中而你进了s中。听说你和小学班里的谁谁谁分在一个班级。

我坐在w中时也会想,脾气很好的你会和谁坐同桌,会不会还有那么多橡皮能放进新同桌手里。

Part 2

依然是同一个季节。夏天阳光深邃。我想我大概就是那时候开始爱上看天空的。时间和云朵全部飘在头顶,那个时候我的心会变得很清澈。

安说,也许只有在颠沛流离之后,才能重新印证时间在内心留下的痕迹。

我在想,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在我心里留下痕迹的。那份特殊的感情印证了我们的青春,在我们身上刻上粗糙但无法磨灭的印记。有时候一想起来,仍然会为那时候幼稚的情节而泪流满面;有时候一想起来,仍然会怀念那段质朴的回忆且开怀大笑;有时候一想起来,觉得对深深照顾我的你总有说不出的歉疚;有时候一想起来,就是你惶惑地喊我的名字然后红了眼睛的样子。

五年前的夏天。你款款来到我身边。带着独特的,我不可抗拒的魅力。我记得那天下午的班会课窗外阳光很好,老师指定我坐到你身边。于是我拖着书包走向你的位置。一步,又一步。

我看着你,心里很是忐忑。同班都快两年的我们,居然彼此是那么陌生。我有些僵硬地对你笑笑,而你除了客气地给我让些空间连看也没看我一眼我真是有些沮丧。

女孩子之间总是不太讲话好像总有些说不过去。我也很想开口。可是看你冷淡的样子,我又有些却步。后来我们熟悉以后你才告诉我其实一开始你不愿意和我坐所以才不太说话的。

总有那么一个过程。然后才开始彼此的成长和交付。

一开始的我们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说话,没有过多的交集。有时候我想你到底是怎么看我的,有时候我想你是不是不想和我说话。有时候想着想着我就会自己害怕起来。青春时期的我们总是很小心翼翼,想要进入对方的生活又怕受伤害。

后来你说其实我们虽然慢了点,可是却那么好起来了。我想是吧。然后我抬头看你亮晶晶的眼眸,你忽然对我笑了。

早上你起床总是很晚,一大早来总免不了要赶作业。于是,帮你赶前一天来不及写的作业成了我一段时间内的功课。还好我到得很早。早读前不交作业,准备草稿本,成了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洗礼。我会习惯的在你赶作业的时候提醒你老师已经走到哪了,于是你风风火火地赶快将书拿起来。偶尔我也会提醒在“虞美人”早读课里偷吃早点的你要小心地凛然的眼神,于是你赶紧胡吃海塞―,气把脸涨的通红然后善意的对我笑笑接着就是猛地咳嗽。“虞美人”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而你后来总是耻笑我居然那么喜欢他。无数个早读的日子过去,我们终于熟悉起来。

我们像酸溜溜的文人一样,每隔几天往对方抽屉里塞一封信。有时候我们彼此也会弄点小情小调,会把信纸折的花里胡哨直到折不回去。然后互相指责对方手笨之后既而央求对方教会自己各种信纸的折叠方法。

写满三十封信的时候也是我们要真刀真枪进^最后复习阶段的时候了。记得那 天收到最后一封信你问我说,你知道这是我们的第几封信了吗。我使劲揉着因为熬夜而通红的双眼摇摇头,又摇了摇头。你说这是第三十封了。其实换作我,我一定会有些失落的。女孩子间连这种最起码的默契也没有我一定会失落死的。可是你没有。我记得说完那句话早操的音乐响了,你迅速站起来,然后对我狂笑说,这是你的学号哦。

我知道你一定有些难受。可是你的背影比你知道自己二模后在年级段的排名位置时还要潇洒。潇洒得一塌糊涂。我简直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你的潇洒才能摆脱心里长久以来的内疚感。

接着。考试开始刺激所有人的心。晚上我会熬夜搞那些僵持的数理化但是早上考试仍然搞不清楚昨天才弄明白的题目怎么早上就不认识了。于是看着我发呆对着试卷的时候你会趁老师不注意迅速把解法和过程详细地写给我。语文考试铁定不复习的我难得能在“虞美人”出的古文试卷拿高分你却一直不想搞明白那些拗口的语句究竟是什么注解。任由冒号后面一片空白。

几次模拟考的成绩让所有人都很失望。尽管试卷太难可是你也依然保持乐观的情绪。当我悄悄地发现你的变化却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了。总是很晚到的你早上会早我一步进教室替我准备好我爱的语文资料,只等着我到帮我交掉作业。害怕背英语课文的你中午会替我在MRS林地方占好背英语的位置。总是快挨到第三节课我才看见你默默地移动细碎的步伐跟在仍然人潮涌动的背英语的壮大队伍后面。有时候我的眼睛会突然模糊一下,然后我抹了抹眼睛发现你终于站在老师面前开始背了。晚上习惯早走的你也会执拗地陪我到很晚然后拉我去学校后门那里吃完六只煎饺再和我一起回家。

那段时间我们说话越来越少。直到考试之前我生病。你才突然急起来。我听过有史以来你最认真的一次唠叨。不记得喝药的我让你很是光火,终于心疼地骂我说夏天只有傻瓜才会感冒。看着每天定时课桌上的一小瓶药水我突然觉得同桌之间的友情竟是那么凝重。原来说不太愿意和我坐的你也开始习惯照顾我这个。

终于我们毕业了。我记得你陪我度过那段隐涩的时光;我记得你说过我像单细胞;我记得你曾经说不愿意和我坐同桌;我记得你在四楼的天台里抱着哭泣的我见证我的蜕变;我记得我坐在你旁边一遍又一遍地唱《那些花儿》。

那些我们在一起的光阴,终于,在你对我说“以后要是感冒了,就打电话找我骂你”的语气里落下了帷幕。

Part 3

刚完结掉的夏天一直没有机会认真的体会过它的美丽。高考后的我们还来不压感受这个特殊的夏天,一直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这个时候。那些漫不经心的草长莺飞总是挽住我们匆忙的脚步提醒我们的成长。

总是到过去了才要后悔。后悔和你坐的时间太短,短到只有半个学期。后悔棋艺不精总是被你甩巴掌,一直叫嚷要翻身的我只在一节数学课短暂地赢了三次。后悔总爱和你耍脾气,却总是不记得在下次生气时想到上次你是怎么逗我的。后悔一直没有和你讨论完的关于哆啦A梦的结局……

不服气总是孤单坐着的我终于和班主任叫板希望由你做我的同桌。那时候什么也阻挡不了要一个同桌的决心。两次谈话之后你终于成了我口下的“战利品”。我和你的这一桌成了班级里为数不多的男女同桌。计算着文科班男女失调的比例和你我坐在一起的几率我真是庆幸得要死。

于是过了三天,我们短暂却轰轰烈烈的同桌生涯开始了。

以前我们有曾经坐过前后桌,你总爱喊我“元宝”然后问我有没有纸巾。可是真正坐了同桌我才发现你取外号的本事真是大到让我刮目相看。但总是紧张的气氛却也因为你的话而缓解很多。

刚和我坐的时候你就发现我有幻听。上课常常要问你是不是听见什么声音,你总是说没有啊然后转头问别人有没有之后就是狠狠地瞪我两眼。上帝作证我可真没那心。几次之后你就替我改名。“你幻听啊”再加一个你标准的摇头及蛊惑的笑我完全没办法招架。晚上补习的我总是对食物的味道尤其敏感。常隔很远我就闻到什么香甜的味道然后一副的模样。你总说哪有啊。证实后也不得不对我另眼相看。于是“狗鼻子”应运而生了。留着全额刘海儿的我总是遭到你的耻笑,好像只有你女友的发型才是全世界第一。你就会时常变化叫我的词汇,有时候是西瓜太妞,有时候是马桶盖头。除了接受我的白眼你别无选择。我对这款发型的忠诚度简直就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考试之前说一些让对方漏气的话成了我们的习惯。成绩下来后总是在同个档次徘徊的泄气也会被接连你的话打击。而你总是扬言数学到时候要考120分,文综你要考250分。我于是泼你冷水说语文你去考360吧,最好英语也是780。这样就最好。不知道是不是被分数刺激太多,你居然拿着数学试卷上鲜红的43分乐开了怀。

我们都会在沮丧的时候叹息感慨自身天大的不幸。然后想象六月后的美好来以此阻止老师疯狂的咒骂和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把我们逼疯。

自习课讨论题目说着说着就会变成昨天你几点睡觉的早上几点起来啊诸如此类无聊的问题。你说我还用得着看书么不就是随便考考,我用崇拜的眼光看你。我以为全世界的试卷在你看来不过一堆废纸。可是摸着总是只有几十分的数学试卷你也会皱起眉头来。然后在每一次的考试后红着眼睛说:下次是要努力了啊……意犹未尽的感叹句我一直觉得你是有这个实力的。终于在某次模拟综合后老师兴奋地宣布你的分数是文科班的第一名。我盯着你,眼里都快要喷出嫉妒的火来你却说一般一般啦让人直想掐死你。

某次数学考试的失败我依然记得。你先告诉老师说我的答案之所以和你的一样是因为你告诉我的。对你的爱面子容忍许久的我终于决定不理睬你。

周日回去补课我连正眼都没看你。只是一张一张拉着纸巾盒里的纸巾和自己过不去。我想就当做我没有这个同桌吧反正这么久我也一个人坐过来了。你却偷偷塞字条给我说你是不是生气了。如果我的话说得不对那么我向你道歉。我突然有些后悔我的沉默是不是不应该,我回给你说:毕竟是我选择和你做同桌的。

风波过后小微说我不懂事,她告诉我说等到真正毕业了你就会觉得后悔了。所以我开始想怎样不至于将来太后悔。你说钻石楼的蛋挞比KFC的好吃很多,于是我晚自习之前特地跑去买了一大盒。你说丹麦蓝罐的饼干不错于是我拿了一盒到学校看你心满意足地吃。你上完体育课要用纸巾我也总是及时买好放在抽屉里。你说我像赵匡胤喊我元宝我也不再生气然后回你一句我告你爸去。

你的分寸是我欣赏的部分。有时候你也会和我聊起爱情这个话题。我不得不承认你的话真是精辟。我曾经问你喜欢对方要不要确定对方的态度再表白,你说是你表白又不是对方。反应过来的我一直为这句话暗自叫好。觉得你就是情圣:43分算什么,排名不好算什么。这些才是人生至理啊。

可惜再至理的人生到了这个六月我们还是不得不低头。只剩一个月的时候所有老师都会在同一时刻出现。黑板上再没有精彩的消息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跑不完的实验教室和听不完的公开课。其实也不算公开课,我们都会心照不宣地拿了笔和本子就直奔对面五楼做让我们害怕的数学试卷,并且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天。

N份早点的早晨,找不到英语试卷的早晨,互相吐槽的早晨,大骂老师没有水准的早晨就这样在几场雨之后安静下来。一天一本书厚度的试卷和我印给你的若干张政治地理历史资料让你再也不敢想象六月八号之后的事。

到现在我仍然想象不出你是如何拿出了那么多勇气。我看见的全是你拿着地图或者笔记专注的背影。

可以说的细节还有很多。哗啦一下,高中也结束了。我们就毕业了。

我想你一定会记得老爱和你抬杠的我,一定会记得老爱拿你爸压你的我,一定会记得书本笔记上贴满了哆啦A梦照片的我。

那么谢谢你陪我走过最后拼搏的时光,谢谢你给我关于同桌最完整的回忆。

尾声

同桌是我们学生时代最最温柔的记忆。也有很多微小的习惯都是从那时候养成的。无论怎么样,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一直陪伴我们的同桌此刻一定也觉得因为有过那些记忆而觉得幸福起来。

也许他们会惊诧你现在的变化,却一直记得你曾经的糗事。时间太长也许真的不太记得同桌具体的模样。可是总是能最快的从人群的声音里辨别哪个是过去最爱欺负自己的同桌。一提起考试就会忍不住说起以前你是不是很爱偷看我的试卷。

其实都很深刻。他们总是见证着某个时刻我们鲜活的足迹。直至地老人荒。

番外篇之主人公有话要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姚 祯

我是个喜欢回忆的人,可记忆力爱和自己作对。很多事都已经淡出了我的脑海了。可每当看见抽屉里那些静静沉睡的信时,又想起了我们当时的傻。我们是同桌,也一起上学放学。可那时我们还坚持每天写信,很好奇我们一天差不多十多个小时在一起,却为什么还有写不完的信。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其实自己也是一个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人。

不经意间,脑中会忽闪而过你那时的样子。一直相信缘分,缘分让我们在一个班,缘分让我们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成了同桌成了朋友。一直还记得我们那个靠窗的座位,你用手托着脑袋傻傻的笑,让我想用书狠狠地砸向你的脑袋。

傻傻,单纯的你,有着丰富的思想和出众的文笔,却做事不经大脑,直到受伤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我于是习惯叫你“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有些事过去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去想了,记住有些事情,是不能回首的,一经回首,全部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