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篇1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教师的个人素质。作为音乐课堂的领导者,小学音乐教师对音乐的把握,对教学的理解直接决定了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水平。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教学本质的游离。

随音乐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课堂上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把整个课堂塑造得应接不暇。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多教学活动可以参与,有很多教学亮点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点。在练唱时,学生情绪高昂;在识音时,学生莫名的兴奋。可以说,每一个新奇教学方法的引入都能为音乐课堂带来一个点。但音乐并不是一个表演性教学,归根到底需要学生沉下心来细品每一个音和细究每一个发声部分,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到音乐教学的精髓。正因如此,当下小学音乐教学的不足就在于过于新奇的教学活动设计让教学的本质产生的游离。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闹一阵,叫一阵,但真正学到的音乐知识并不多。

2.喧宾夺主的教学过程。

由于越来越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对学生天性的解放上,音乐课堂的教学主体也顺其自然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过去,音乐课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领唱,学生跟唱,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发音方法进行演唱。而现在,由于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侧重,音乐课堂上教师担心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于是便把教学主导地位过渡给了学生。一方面,学生的参与性上涨,课堂气氛活跃。但另一方面,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容易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课堂纪律涣散,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来唱,甚至还认为这样才叫唱出了个性,唱出了感觉。实际上,课堂秩序的失控无法让教师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再个性的音乐也需要扎实的音乐素养作底子。没有这些底子,学生的音乐水平与素养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而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与角色扮演时,借此机会聊天的学生非常多。从根本上来说,当学生还不具备自主讨论音乐问题的能力时,过于散漫自由的教学氛围无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3.有待提高的教学意识。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也直接影响到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很多小学音乐教师认为小学音乐很容易教,只需要教会学生唱几首歌就可以了。再加上有些教师自身的声乐基础知识与器乐演奏方面的水平并不高,在教学时依赖于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甚至是直接拿视频或者音频作配乐让学生进行练声与演唱。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意义,教师也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发声错误,更遑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了。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专业性知识理解度不足,如果教师一味以专业性强的枯燥讲解来教学,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教师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生动而准确的教学语言、细致而到位的练唱练耳都需要教师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水平。

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1.善于利用音乐教材。

自课程标准以后,小学音乐教材就迎来了改变。一方面是音乐专业类知识的内容调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需要学习太多过于专业的音乐知识,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来设计符合学生审美趣味的音乐教学流程。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空间增大,也就从侧面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教材专业性音乐知识的减少并不意味着音乐教学难度的降低。只有在全面理解与掌握教材内涵后,才能从音乐中挖掘时代意义,进而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一册第六课的“劳动”主题里,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而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情感动员。如引入《大家来劳动》与《洗手绢》两首歌来让学生感受劳动中的气氛。让学生讲一讲这些歌曲里表达出的意思,让学生联系自己洗东西时的感受来贴合这些歌曲。接下来,教师可以根据这两首歌的音乐特点,用相关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一起来试着表现这首歌。越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与歌曲的距离就越近,也就能最快地体会到“劳动”的情感与音乐表达方式。当然,要结合教材,更要结合现实。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学校参加大扫除活动时的感受、劳动后的心理情绪等等,还可以引申到谈一谈五一劳动节,讲一点过去劳动的故事与音乐,如绣花、拉纤、锄地等。播放此类音乐片段给学生听,打开学生的耳朵,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同一主题下不同劳动的音乐表达,进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

2.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越强的专业素质越能塑造出高质量的音乐课堂。一方面要从自身的声乐理论知识方面入手进行加强,并提高自身的器乐演奏技能。另一方面,在音乐的文化性上,作为教师应兼收并汇,提升自身的音乐境界与视野。小学音乐教学,主要集中在声乐理论教学与声乐技能教学两方面。在教学时,不仅要应用到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还涉及到了教学水平、职业操守等方面。一个拥有良好音乐素养的音乐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因为小学音乐教师在于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去主动接触音乐。但一个没有一定专业能力的音乐教师是教不好小学音乐的。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辨别能力,教师所讲的就是金科玉律,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一生对于音乐的认同度。所以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作为教师,应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素质,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正确感知,感受到音乐中的真善美。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感受为重的原则。教学语言应浅显易懂,比喻生动有趣,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专业词汇。而在声乐训练时,多示范、多引导才能让学生逐渐找到音乐的感觉。正确认识学生的音乐水平,更要正确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在保证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纪律与课堂发言规定,以保证学生能在安静的环境下听清音与音间的区别,沉下心来品味不同音乐表现方式带来的不同情绪与感受。如在教学中,当教师使用木鱼或者三角铁等很少看见的乐器进行演奏示范时,学生们会非常好奇,甚至课堂纪律都会涣散。这就体现出了音乐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握力,也就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来说,当课堂气氛比较严肃时,教师才会取出这类乐器进行演奏示范,并且在拿出乐器后不会直接进行演奏,而是先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去演奏,然后才通过示范与指点让学生逐渐掌握不同器乐的演奏要点。这样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只做讲解或教学语言似说明书一般枯燥,也避免了乐器只拿在教师手里,学生只能干看着却不能尝试的现象。因此,当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也能保持,进而达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

3.优化音乐多媒体教学。

目前的小学音乐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主要是通过播放视频、音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听力练耳。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音乐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清,造成了音乐课教学的重点偏离。例如,教师一节课完全依靠多媒体进行音乐播放,让学生跟着音乐一遍遍练歌。这样的教学完全不顾音乐教学的实质,因为多媒体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电子设备播放出来的音乐其音质远远达不到演奏乐器所出来的音质。学生长期在这样的音乐教学下,只能是逐渐丧失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进行音乐多媒体教学时,应侧重使用其资料搜索功能,而非其音乐播放功能。

三、总结

篇2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质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76-02

就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要全面、深入的推进素质教育,小学音乐课堂不仅仅是为了将课本上的知识和技能向学生传输和传递,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艺术素质,这只有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来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爱音乐和享受音乐。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想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欢乐的过程中学习,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萌发愿学、爱学的想法,从而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自身的身份转换为学生的朋友,打入学生的圈子中,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游戏和表演中,让学生信任自己,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而消除学生在教学中的压抑感;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克服害羞、胆怯、怕出丑的心理,如果学生在表演或表达中显得呆板,要给予鼓励和耐心辅导,如果发现有同学有取笑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要委婉的指出并给予纠正,让学生感到回答错误不重要,只要下次努力就行,从而让学生在课上积极大胆发言。同时也可以让教学变得更趣味性,以学生的音乐理想、兴趣、情感情绪以及目标作为切入点,音乐教师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各式各样充满趣味的手段,灵活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

音乐的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它是生活艺术的提升与概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会和音乐有所关联的,高音、低音,还有乐音和噪音,例如火车鸣笛声,汽车的喇叭声、时钟的滴答声等,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声音联系起来,就能形成旋律,所以,教师可以将音乐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引入适宜的音乐素材,将生活中能够为教学所用的地方加以运用,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音乐、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以学生现实生活为教学内容的主要源泉,充分将教材内容中所含有的生活材料挖掘出来,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并进行二度来发和创造,让教学内容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学生在学习常用速度标记之前,即慢速、中速和快速,教师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音乐速度,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提出自己所找到的音乐速度有哪些,再通过三个音乐片段,让学生判断这三个音乐片段分别是哪种速度。亦或者在节奏训练的时候,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哪些声音时有节奏的,比如马蹄声、心跳等等,然后再向学生讲授有关节奏的知识。这样,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直接向学生展示音乐的无处不在,促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生活和自然,并且在音乐的潜移默化中,将自身的素质和知识加以提升,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特色教学

教师需要不断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用有趣的、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出音乐的内涵与魅力。在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理论讲解的时候,将理论知识加入到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趣味,从而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实现寓教于乐和寓教于趣的教学目标。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如果能将歌曲背后的故事充分了解了,那么就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教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简述这首歌曲的由来,以及这其中所蕴含的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真实含义与意义,进而使得学生认真的学习这首歌曲,并且将慷慨激昂的情绪带入到演唱中,从而更快的让学生学会这首歌曲。同时也可以将音乐元素融入到教学中,通过音乐的速度变化、旋律等向学生传达教师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例如在教学的不同环节编配出相应的音乐旋律,例如在组织学生坐好的时候,就可以用“so so so| do-|| ”提醒学生,如果是友好提示,那么就用高音区弹奏,如果课堂纪律不好,强调纪律则用低音区,通过这样含蓄的方式向学生表达教师的意思,凸显出音乐课堂的不同,进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乐于配合教师所下达的指令,从而继续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信息手段,让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将学生带入到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里面,进而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音乐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利于学习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利用趣味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巨大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进而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实现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其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美云.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1:89.

[2]晏然.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J].大众文艺,2014,05:223-224.

篇3

关键词:音乐教学 开心讲课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造适宜学习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动机和意识的产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语言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和发展, 不仅依赖于学生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 而且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活动氛围和环境, 音乐教师便是音乐活动心理氛围的营造者。例如, 我在教一年级“大家来劳”一课时, 把提前录好的本班同学大扫除的录像播放给同学们看, 大家在录像里看到熟悉的面孔或者是自己忙碌的身影后, 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 然后, 我让他们跟随歌曲的旋律模仿录像里学生的动作, 有擦桌子的、有拖地的、有擦玻璃的, 等等。学会演唱歌曲后, 再边唱边做律动, 尤其是唱到嗨哟加把劲哟, 嗨哟加把劲哟, 嗨哟里格嗨哟嗬嗬这句劳动号子时,学生便自发地攥紧小拳头帮忙加油鼓劲, 这样学生们会感到很亲切, 思维也因此而活跃起来, 兴趣也随之被激发起来了,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整节课都进行的很顺利。在音乐课上学会了这首歌曲, 到了音乐活动课堂上学生能根据自己平时大扫除时的体验, 创编出新的歌词, 如把我们大家来劳动改成我们大家来扫地(拖地、擦窗、擦桌等) , 并且不再是单纯的做律动, 而是投入到真正的劳动中, 伴随着自己的歌声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三、以学生做表演,开启学生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音乐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完善

要是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材,就要有高素质的师资。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材、人材的成长靠教育。”可见,培育人材的关键在于师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自身要有高素质。因为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形象应该很完美,应该是世间万物,无所不晓,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老师一定能迎刃而解,如果回答不出,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老师在学生中就会失去份量,对教学带来很多麻烦。因此,老师要给学生一桶水,自身非得要有一桶水的功夫,这就是说,作为音乐教师,要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加强业务进修,吹、拉、弹、唱,样样要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恰到好处,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俯拾便是,才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五、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结束语

总之,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主导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性质, 学生永远是学习主人; 教师只能指导学生学习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学生在教师有效指导下更好地学习。应着眼于教而落脚于学, 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形成学习内在的诱因或动力, 成功地由教向学过渡, 帮助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使教学最终达到不教之境。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秋芳.现代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浅谈[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6)

篇4

1 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像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像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3 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纸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篇5

一、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

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贴于

五、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篇6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质量;音乐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让音乐的内容更形象、直观,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掌握音乐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创建课堂氛围,使学生同音乐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的熏陶,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同时也为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以下简要探讨了调动音乐课堂氛围的方法,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创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

想要调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授课的主体,老师一直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担当的是教育者的角色,在讲台上单调、乏味的进行讲解,学生在台下枯燥的听讲。尽管教师感觉自己教授的很努力,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其实这是由于教师观念的错误导致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要求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作为课程开展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旁起引导、辅助的作用。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音乐课堂的氛围。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教师应善于利用音乐中的旋律、内容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更自主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音乐方面的知识。唯有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创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才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教学方法,调动音乐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成长。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讲,其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统一目标开展的。想要增强教学的高效性,创建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就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及素养。音乐能力指的是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音乐素养指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等。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具体、层次分明、操作性强。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唯有培养及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扎实的掌握音乐知识。所以,在进行小学音乐课程讲解时,教师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从心里热爱音乐。在课程讲解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赏析一些优美、动听的旋律。在选取音乐时,以学生的角度出发,选取简单、欢快、学生们喜爱的作品。如果有能力,教师还可以将课程内容中的演唱刻录成光盘,应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进而让学生更加近距离的感受音乐,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夏日泛舟海上”课程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些大海的图片,视频,然后播放歌曲的原音,让学生从歌曲中感受所表达的情感。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进而让学生更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增强学生的体验可以调动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好奇心与兴趣,更好的学习音乐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音乐中快乐的内容。学生在参与到音乐体验活动中以后,可以亲身体会音乐的情感,同音乐融为一体,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对真正含义的理解。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帮助学生同音乐建立情感。小学生尽管年龄很小,但想象力却十分丰富,教师应帮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感受音乐中的欢快。

五、建立课堂教学评估体系

课堂教学评估体系指的是教师对小学音乐课堂小学生的信息进行判定、分析及评价。在音乐课程讲解中,假如教师能够利用欣赏的目光鼓励学生,同学们就可以更主动、积极的表现自己。教师应多利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另外,评价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利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师生评价等方法进行。同时,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而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更积极主动的进行课程学习,为以后的音乐发展奠定基础,完善自身成长。

六、总结

总而言之,调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氛围,增强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同学生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不但要求教师发挥好引导、帮助的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奠定扎实基础,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音乐教学传统模式内容单一、手法单调、信息量少、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宽度,竭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听、读的形式,学生也因此获得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极大地开拓了音乐视野,丰富了音乐知识,身心受到熏陶。

一、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整节课就是播放乐曲,偶尔简单讲解。这就使得每到上音乐课,学生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就想到音乐课就是听听乐曲而已,简直就是催眠曲。对于乐曲表达的情感、乐器种类与配合等等,学生不甚了了。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效果则不一样,不仅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能很快就调动起来,而且教师的劳动量减轻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通过多媒体辅助,再现乐队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服装道具、演员的动作表情等,有了音乐再现,视听俱佳,一切都变得通俗易懂,学生自然能够静下心来,投入到课堂氛围中去。此时此刻,学生会对乐曲每一乐段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内容有较深的理解,真正实现“心赏”,用心来体会。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论文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尾声三部分片断音乐的教学论文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蒙、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有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自然地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三、让音乐美熏陶学生,让德育潜移默化

音乐教学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音乐课上教师不仅要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还要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1.设身处地,以情感人。如欣赏《铁蹄下的歌女》,可以制作、演示课件,可以放映影音作品,新旧对比,引导学生感悟:不同时期的歌女,生活境况截然不同,只有社会主义的今天,歌唱演员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社会建设。

2.身临其境,感悟哲理。如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师可以演示“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的背景,播放作品,设计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氛围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激发并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强烈情怀。

3.寻找美感,净化心灵。如欣赏冼星海《保卫黄河》,播放相关资料片,再现作品宏阔的场面,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全方位感受乐曲磅礴的气势,感受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让美的教育、美的熏陶震撼心灵,热爱美、追求美,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情油然迸发。

四、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根据主体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现有水平去实施教学计划。音乐教学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吹拉弹唱是音乐实践活动的表现方式,只有通过实践的表现活动,学生才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实践表现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表的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才能提高音乐的思维能力,才能达到音乐内涵的理解。创作活动也是提高音乐智能的教学方法。创作就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不同的学习层次有不同的创作方法。例如,小学低年级可能通过律动、游戏、简单的打击乐等活动方式进行创作,中年级可以利用旋律性乐器(如:口琴、竖笛等)进行创作,高年级可以用唱歌与写谱、编配伴奏等方式进行创作。但无论怎样,创作活动只是当作提高认知水平、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为目的。在多角色的活动中,课堂才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之中,教育目标才能达到,素质教育得以体现。因此,小学音乐课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在反复欣赏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把美传递给学生,树立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美的信心。

五、把思维的时空留给学生,启发学生主动地发展

篇8

1 让充分的课前准备成为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教材是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音乐课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研究文本并充分理解,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确定教学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课前准备要将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真正吃透教材,充分掌握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学生需要掌握,才能更好地将教材内容完整地诠释给学生,让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并很好地吸收,所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2 让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现代音乐教育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格局,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与教师的单向活动方式,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变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课改的实施,如何使音乐教学更高效是达到新课改教育目标的热门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主动的“学”的目标,让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3 让恰当的教学方法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

3.1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当教师在课堂上拥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时,学生也会被深深感染,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如利用VCD片、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手段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在地板上画上五条线代表五线谱,让学生像跳格子一样,在上面边唱边跳,这样识谱既好玩又有趣,学生易于接受,识谱能力在玩中得到了提高。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方法中的重点,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3.2 运用灵活的课堂语言。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个性的特点,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这样在整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3 充分利用课堂评价。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4 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篇9

【关键词】 越位综合 无边拓展 音乐性 培养能力 主动学习

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切合学生生活的音乐实践活动,并适时把握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和活动内容与形式的音乐性、艺术性,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活动,并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这就真正体现了音乐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1.注重音乐课堂的“音乐性”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也付诸于实践。音乐课与其它课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音乐课的音乐性。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在动听的音乐中完成的,充满丰富的音乐语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性”是指课堂内为了学习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掌握音乐作品而进行的二度创作为主线而展开的。怎样才能把握住课堂内的音乐性,而不至于偏离主题是每位音乐教师都在进行探索研究之中。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从而才能引导学生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让其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做到以乐怡性,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音乐视听觉的艺术”。这句化流行了很久,但依旧显示着它真理的魅力。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唱歌、演奏乐器、识谱等等均离不开听觉的主导,音准、节奏感、声音表现力等诸因素也都需要听觉来鉴定和调整。因此,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于听,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它方面技能的基础。就是说:首先是研究教会学生听音乐的方法与过程,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有须依赖于听觉。研究训练与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的方法与过程,不仅对于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音乐是听觉艺术。虽然音乐学科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向学生传授,但音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只能靠想象力去再创造。

我对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从“听”入手的。精心安排“听”的内容,要使学生由浅入深的听;有成就感的听;听的懂的听。例如:在上《剪羊毛》一课时,我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资源,从网上下载了一首合唱曲《剪羊毛》,这首合唱曲声部和谐均衡;音色优美;充满了浪漫的幻想色彩。而课本中的范唱歌曲却速度稍快、充满激情,完全是一位活泼自豪的小男孩手持羊毛剪兴奋工作的素描。同一首歌曲,不同的艺术处理,得来是不同的审美体验和享受。而这一切又源于音色、速度、力度、和声、配器等不同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

3.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表现能力

如何把一首歌(曲)正确而完美地唱出来,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功。如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咬字吐字、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到好处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等,从而把歌(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再现,这就是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外,还应结合听音练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研究首先要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对音乐活动有兴趣上。如:欣赏《牧童短笛》时,精心绘制了画面:两个小牧童在两只水牛的背上,小女孩面带微笑的倾听小男孩吹笛,碧绿的河水,微风轻拂柳枝。学生直观的感受画面,耳边聆听着贺绿汀的钢琴曲,学生已经融入画面之中;再让学生参与模拟画面参与表演。这时,他们的想象已经达到了超越自我的境界。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注重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参与、自主练习、自我教育完善。如歌曲《小鸭子》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唱歌,在学生歌词不熟练时即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通过唱、动(动作创编)这一安排实际上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练习、自我教育完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为学生学习音乐的活动,不仅受到原有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的制约还受到学习动机、兴趣和价值观念的推动和支配。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和接受能力,力求知识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的方法;音乐教学活动必须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出发点,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积极探索音乐领域的奥秘和规律的方法与过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的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评价等。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篇10

摘要:音乐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要重视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高校音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教学设施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教学质量

高校音乐教育是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能够陶冶大学生群体的情操,能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品德与性格,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高等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教学模式、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但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主要是由国家财政部门来承担。这些有限的资金被高校教学管理进行合理的运用。由于音乐教学配套设施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因此一般院校的购置能力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教学实践。

1.2音乐师资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高校教育中,有一种错误的教育思想认知就是“重视专业教育,轻视素质教育”。这就导致了一些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一直停滞不前,加上院校领导的不重视,让一部分音乐教师不愿意或者没有机会去进行更高层次的进修,导致很多专业知识在教学工作上难以胜任,这就使得音乐教育受到了影响。

1.3音乐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改变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在音乐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一直处在分离状态。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占据课堂为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一样,音乐教学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不可取。如果学生缺乏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只是把目光停留在流行歌曲的范围,没有具有对优秀的声乐作品鉴赏的能力,这样的审美素养实在令人担忧。

1.4音乐教学理论课程有待进一步增加

纵观音乐教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在这类学科的课程中,那些涉及音乐技能类的课程相对比较多,理论课程显得不是那么充分。而音乐教育是属于理论性质的学科,在培养这个专业的学生时,不能忽视理论课程的教学,要参照音乐学院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但是不能完全照搬,要改变课程设置中音乐学理论相对较少的状况。

2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教学设施投入

要积极转变院校管理人员的理念,重视音乐教学,认识音乐教学在学生成长以及专业能力提高中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提高音乐教学成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本着全面、合理以及科学的态度,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所收获。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都要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在音乐教学中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为学生打造适合年龄特点的特殊音乐课堂,促进在校园内形成一种艺术文化氛围。明确音乐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身心愉悦感,还要培养其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其思想情感的表达提供新的方式。因此,高校音乐教学要加大对基本设施的投入力度,虽然普通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满足音乐理论教学课程的需要,但是那些实践性突出的课程就显得有些欠缺。因此,学校要及时购买相应的教学设备,这是硬件设施方面的保障,定期保养那些相对比较昂贵的音乐教学器具,让音乐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从而满足音乐教学的需求。

2.2通过培训和自我完善,提高教学水平

要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有所收获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障。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要具备基本的能力,要能运用音乐器具来教授学生,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广泛学习包括美学、文学以及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审美趣味,注重创新,培养自身驾驭作品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也就是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具备一桶水的水平。学校要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来吸引更多优秀音乐教师的加盟,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让音乐教师定期参加培训,或者请优秀教师来学校开展讲座,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能力,为有效性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还应要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要强化对专业技能的学习,要会基本的吹拉弹唱,还要提高知识的广度与宽度,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良好的结合,使教学能够得心应手,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保障教学质量。

2.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音乐教学成效

兴趣能够对一个人的认知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当我们对某个事物感兴趣的时候,情绪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训练模式来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要能运用那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技术来提高音乐教学的成效,还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训练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而让学生产生对音乐学习的新鲜感,增加他们的学习动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学容量得到扩展,把原本枯燥的音乐课变得生动起来。我们以音乐鉴赏课为例,可以先欣赏作品,再去鉴赏作品,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有色、有形的画面所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还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的共鸣。在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讲解的时候,从分析其结构以及曲调等入手,还要阐述音乐作品产生的背景,让学生从音乐中体会作品的文化内涵,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带来的不同情感。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时候,用多媒体播放西北地区的图片和视频,目的是要告诉学生这首西北民歌展示的是西北少数民族的地域与性格特点,让学生感受作品高亢奔放的气势,西北人民的豪爽与洒脱也被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降低了学生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2.4把握知能关系,优化知能统一

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标准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教学,实现二者的融合。因此,在具体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明确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把知识与技能都当作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教学,转变传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不对等的状况,要科学地统筹两者的地位,结合具体实际,做到需要增加的就增加、需要删减的就删减、需要拓展的就拓展、需要压缩的就压缩,从而优化知能统一。

3结语

新时期,高校音乐教学在开展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本着科学的态度改革创新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在学习与欣赏中升华情感。从而培养出健康、积极向上、具备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也要培养出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较高的演唱水平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春玲,乔孟涛.提高高校音乐类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2).

[2]…阮中秋.有关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