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真正意义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辩论的真正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辩论的真正意义

篇1

【关键词】双黄连;清开灵注射剂;辩证论治;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42-01

纵观诸多文献报道;双黄连、清开灵使用之处,大多是发热一症,中医论发热,大概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内伤发热又有阴阳而异,外感发热的内在病机是:邪正交争,此邪气可以是寒邪,也可以是温邪,而临床使用双黄连、清开灵却存在误区,以此作为退热消炎药用。

双黄连、清开灵配伍皆是寒凉之品。双黄连:金银花、连翘、黄芩。清开灵组成:胆酸、珍珠母、猪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金银花。双黄连适用于:外感风热,的发热、咳嗽、咽痛,功能是清热解毒、清宣风热,属于清热平剂。清开灵:用于热病的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功能: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属于清热的重剂。

温热大师叶天士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染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等,他指出温邪从口鼻而人,犯于人体肺卫,病程传遍中有顺传与逆传的不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所以清开灵也只能用于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营血阶段。

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太阴之为病,脉不缓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温病是温邪引起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具有温热性质特点,在概念上与伤寒有所区别,在卫气营血辨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焦辨证体系。

外感温热邪引起的温病与外感寒邪引起的伤寒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的区别,所采用的治法方法也截然不同。因此必须严加区分。如温病中的风温与伤寒,虽然都容易发生在冬春季节,但二者在因症脉治方面则各不相同: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而引起,初起属表热证,临床见证有发热较甚,恶风寒较轻,口微渴,咳嗽痰粘,喉咙疼痛,苔薄白或黄腻,舌边尖红,脉浮数等,治宜辛凉解表,以疏泄风热;伤寒是寒风病邪而引起,初起属表寒证,临床见证有发热较轻,恶寒较甚,口不渴,无汗,咳嗽痰稀,身体骨节疼痛,苔薄白,舌质正常,脉象浮紧等,治宜辛温解表,以发散风寒。

清开灵、双黄连针之阴寒药性运用伤寒表证有遏制阳气之弊,使气机不能升降邪无出路,有引邪入里,变证百生之害。固有表证都不可妄图寒凉之品退热消炎,因此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输液不懂辩证论治最好不要用,不然适得其反。

篇2

辩论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研究的意义与目标

目前针对干部培训的研究工作还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尤其是心理学课堂要实现心理的解压和宣泄,再获得克服职业倦怠的积极动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还处于比较混乱的摸索期,最主要的是普通的心理调适方法对于干部培训的目标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略显苍白,因此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用通过课堂辩论的组织和实施,实现心理的理智回归和获得积极情绪的效果。

1.以辩论式教学体现干部培训的新精神

内部培训的参训学员是具有相当社会阅历和经验的成人,有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更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辩论教学的组织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创设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平等对话平台,在民主氛围中激发学习动力,在互助互学中提高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以辩论式教学提高参训学员的人文素养

辩论式教学使学员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辩论使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整合后被激活。让生命的光辉在课堂中闪烁,在此意义上培养的人才的特质是积极乐观、敢于挑战困难,应变能力强的、自信的心理健康人才。

3.以辩论式教学为平台提升税务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辩论式教学中技巧地设计敏感以及税务干部普遍关心的话题。参训学员辩论中透析出问题的本质,从而释放平衡了内心压力。根据美国的霍桑实验,通过倾述意见和建议进行宣泄本身就会提高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履职效能。

二、研究方法

1.理论依据

墨子《小取篇》有一段关于“辩”的概括论述。提出了“辩”的目标与任务,第一通过“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说明“辩”解决认识和现实问题。第二通过“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情,论求群言之比,”指明“辩”的任务要求及完成任务时所应达到的水平。并提出“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述故,以类取,以类予”的“辩”的方法,最后,以“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说明辩的态度,要求辩者要有自觉的精神,要多多要求自己。墨子的理论清晰地为辩论的目标、意义、方法和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2.研究原则

(1)提供平等机会原则

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场”中,教师与学员共同营造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打破参训干部在社会角色中心理对行为控制的影响,促进学员可以尽快放下已有的社会角色定位,从意识上实现从干部到学员的转变,从而从心理上产生学员之间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都有充分表现自身情感、意志、能力的参与机会。

(2)多边互动原则

辩论课堂教学在活动关系网上营造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多边互动格局。通过观点的正方、反方的对抗设置,分设正方队、反方队,分别设置各四名主辩手和助理辩手,还设多名评委点评辩方观点的环节,因此,课堂活动中每个学员都有角色,都有担当,实现多边互动全员参与的热烈场面。

(3)循序渐进原则

辩论式教学的实践,也应符合人对技能掌握的规律,即循序渐进的原则。干部心理培训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基本上每次课的学员年龄、性别、层次、教学目标都不同,其可变性本身就对教师的应对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何况把辩论赛这种对抗成分特别高的内容再加到实践教学中,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但这种应对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要有循序渐进的心理准备,才能实现课堂驾驭能力的真正提升。

三、构建与操作

1.引导学员获得辩题的原则与途径

按照墨子的理论,辩题必须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实际意义,或宣泄、或明是非、或得真理,因此辩题是否能够引发热议是关键,根据实践辩题的选择应该遵循切合教学内容、反映学科知识和增进社会热点认识的教育性原则;既有共识点又有争论点的可辨性原则;在理论、事实和逻辑等方面没有倾向性的公平性原则;适用于培训对象接受能力的适宜性原则。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教师与主办方联系围绕培训目标而定。二是让学员自主出题,围绕学员关心的热点确立题目。三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自行出题。

2.辩论式教学的活动形式的实际操作

辩论式教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以一种逐步探索,循序渐进的态度实施着,目前经历了二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阶段

目标:了解学员的参与热情。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工作性质学员的需要,积累课堂即兴组织辩论式教学的组织经验,积累学员感兴趣的辩题。

效果的总结与分析:由于注重了辩论式教学实施的时机,学员对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激发了发言动机,出现了热烈参与的场面。辩论话题与学员的工作联系紧密,感触颇深,实际案例比比皆是,实现了教学目标,积累了良好的教学组织经验。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

目标:尝试组织形式对辩论效果的影响。加强辩题的对立性,让辩论更有对抗性,提升学员体验合作学习的效果。

效果的总结与分析:更加规范的组织模式,鼓动了学员的参与热情,学员积极参与并表现出认真对待的态度。带班的领导普遍比较重视在辩论中干部的应变能力和辩驳能力的表现。也突显出来部分辩手敏捷的思绪和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辩题的对抗性深挖出问题的本质,实现了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学效果。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的力量和效果。体验个人与集体,集体与组织的协调配合与力量的巨大。

四、研究成效

辩论式教学培养了参训学员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升华并深化了课题。激活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员的参训积极性。最主要的是让学员在课堂上理清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课堂上能够从心理上得到理智的宣泄和释放。实现了参训学员参训方式的转变,创建了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支持的辩论式教学模式,推进了心理学科的教学改革,望对同类培训教学课堂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辩论 逻各斯 真理 回归 辩证法

一、语言的本体论地位

辩论,又称论辩,一般认为,辩论是指持不同见解之人彼此通过言辞阐述理由,进行辩驳争论。由于辩论首先是通过言辞进行的,因而,语言是辩论得以展开的前提条件。然而,对于语言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从根本上决定了语言在辩论中的地位和辩论目的的实现。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历来视语言为表意的工具,从来没有把语言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这与古希腊历来对于语言的重视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逻各斯的规定性

在古希腊人那里,语言乃是逻各斯(logos)。逻各斯是什么呢?逻各斯就是语言的本质。据说,逻各斯这个词最早是赫拉克利特使用的。他把逻各斯当作世界万物的尺度。这也就是说,逻各斯意在划界,它要界分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区别,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的尺度,同时也是它事物不成为这个事物的尺度。因此,一个事物只有遵循逻各斯的要求,才能成为这个事物,才能保有成为此事物的本质。在此意义上,逻各斯就是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的规定性。

逻各斯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有它自己的逻各斯。语言也是一种事物,因此语言也有语言的逻各斯。不过,只有人类才有语言。语言是区分神人、区分的标志。语言是人说出来的,但是是语言规定人的存在,而不是人规定语言的存在。因为,支配语言的是语言背后的逻各斯,规定语言本质的是逻各斯而不是人。所以,对于人来说,语言具有本体论的地位。在此意义上,是语言说人,是语言来言说人的本质,而不是人说语言。逻各斯支配语言,语言支配人,因此,人在说语言的时候,必须遵循逻各斯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的言说要符合逻各斯所开辟的道路,而逻各斯所开辟的道路,就是真理的道路。

(二)真理的追求

逻各斯是通达真理的道路,逻各斯就是真理。真理与意见相对。无论真理还是意见,都是人利用自己的理性能力表达出来的。人是理性动物,人追求真理是有可能的。人通过语言把真理说出来。但人往往不能辨识真理,因此,人经常说出来的不过是意见。而且,意见往往会与真理相混淆,人们却以为自己说出来的是真理。所以,真理就要在人的言说中把自己显露出来。人通过语言言说,把各自的意见表达出来,通过辩论讨论意见,从而在意见与意见的交锋中,真理逐渐显露出来。

因此,语言的真正目的和存在根据,乃是真理。基于语言的媒介,真理显现出来了。但只有遵循了辩证法的要求,真理才能在人的言说中展露。因此,真理、语言与辩证法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人在言说时不能乱说,只有遵循逻各斯的要求才能言说出真理。所以,逻各斯是言说语言的内在要求。即只有在遵循逻各斯,也就是遵循逻辑的基础上,人们之间的辩论才是有意义的。而通过语言进行辩论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哲学的本质是“爱智”,是一种追求智慧的行动。如同哲学一样,辩论的本质是“爱真理”,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行动。

二、法科学生辩论能力培养的缺陷

(一)选题失当

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论技巧,各组织者一般都会设定选题。但是,许多选题只适宜于进行辩论游戏,而无助于学生辩论能力的培养。如“大学期间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期间谈恋爱弊大于利)”、“应先成家后立业(应先立业后成家)”、“爱情是自私的(爱情是无私的)”,这样的论题,无论是肯定的命题还是否定的命题,支持任何一种意见的个案都是无限的。因而从论据的选取上说,任何一方在逻辑上都无法真正得到论证,也无法真正反驳对方的论题。

(二)指导教师指引方向失误

一般在法科学生辩论能力的培养中,都会有相关老师的指导。但是,指导老师的方向性错误,可能会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误入歧途。从辩论的角度来看,谈论者之间必须在同一个层面上谈论问题。否则,当两者自说自话,最终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从辩论的形式要求看,是没有遵循辩证法要求的结果。这就要求辩论必须严格遵循辩论规则,特别是辩证法的要求。

(三)辩论规则的违背

辩论时必须遵循辩论规则。这里所说的辩论规则,主要是指辩证法。古希腊时的辩证法要求辩论双方首先有一个辩论的共同起点。也就是说,不论辩论中的任何一方,提出任何命题,首先要求自己和对方应该就共同的逻辑起点达成共识。只有在共识的基础上,真正的辩论才能够展开。然而,很多法科学生在进行辩论的过程中,往往注意哗众取宠,注重舞台效果,而不遵循逻辑的要求。因此,辩论获胜的一方,往往是胜在技巧上,而非是对问题本身有什么实质性的认识推进。造成的结果是,以技巧妨害了对问题实质的探究。

(四)背离正义道路

中国传统上历来反对以“技”害“道”。在当前法科学生的辩论中,以“技”害“道”实为祸不浅。不遵循辩证法要求进行辩论,不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致使辩论技巧畸形发达,离真理越远。法学是世俗之学,以满足社会秩序的维持及人与人之间基本欲望为基本要务。然而,法学这门实践学问,同时有基本的正义价值作支撑。对于学习法律者而言,法律不仅是谋生之职业,还是社会之公器。法科学生学习法律,不但要学“技”,还要学“道”,法科学生所追求的是依循法学方法,将正义等价值实现于法律案件,从而合乎正义地解决法律问题。为达到此目的,学习辩论技巧,必须有所持,有所守,哲学要追求真正,法学必得追求正义。

三、回归辩论的本质

在古希腊哲学中,辩论的本质是逻各斯。逻各斯是通过语言进行辩论的实质规定性,辩证法则是通过语言进行辩论的形式规定性。而辩论的目的,则是追求真理。辩论的研习对于法学来说必不可少,不过法科学生的辩论练习要想走上正途,就必须回归辩论的本质规定性。

首先,选题要导向现实法律实践。法学首先是实践的学问,它以解决法律争端为目标。法科学生辩论能力的培养,要以回应现实法律要求为指向。这在辩论选题上,便要求以现实生活中的疑难案例为根本出发点。所以,为增强实践性,必须有意识地从现实法律案件开始磨炼法科学生的辩论能力。因为,在现实法律案件中培养辩论能力,对法科学生提出了法学方法论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法学辩论的法学技术含量。

篇4

一、让辩论激活历史课堂

首先,适量的课前调查研究是激活历史课堂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必须对每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较为详细地调查和了解,调查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和侧重点,了解他们对辩论比赛的兴趣和熟悉程度。经过一番调查和了解,我们发现,学生主要通过阅读书籍、旅游、上网、观看影视剧等方式对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事件特别感兴趣。同时,我们还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普遍观看过国际大专华语辩论赛和浙江卫视周末版等电视台实况转播的中学生辩论赛。同学们为选手仪态端庄、落落大方的辩论风格所沉迷,为选手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的辩论语言所折服,为选手扬长避短、机智灵活的辩论技巧所倾倒,因而,他们对各种辩论的兴趣都很高,这些都为我们把辩论带入课堂、激活课堂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和实践平台。

其次,适中的辩题是激活历史课堂的基础。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为把辩论引入历史课堂营造了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外部环境。在确定辩论题目时,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

1.可辩性。即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辩题,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太高了,辩手的实际水平达不到,无法辩好。反之,太低了,没有可钻研之处,辩手辩起来不过瘾,观众同学听起来也很枯燥。因此,设置的辩题要难易适中,让辩手感觉有值得钻研和辩驳之处,促使双方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有一种立即投入到辩论中交锋的冲动和欲望。

2.公平性。即辩题双方不存在一头重一头轻、一边难一边易的情况,而是基本公平。当然,任何辩题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只要不是明显有偏重就可以了。

3.可听性。即不仅要从辩手的角度去考虑,还要从观众同学的角度去考虑。教师应该设置那些不仅让观众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之后有思考价值的辩题。太深奥的学术问题、高难问题,不仅辩手不容易辩,听众听起来也沉闷、吃力。太直露、太浅白的琐屑问题,无意义或意义不大的生活问题,观众听起来也觉得乏味,甚感无聊。

4.指导性。即辩题能够对辩手、观众在学习、生活、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或某一方面的正确导向作用。那种只停留在斗斗嘴皮、练练口舌层次上的“辩论”只是一种肤浅的争论,不能真正激起学生的辩论兴趣。

再次,适当的辩论方式是激活历史课堂的有效途径。

历史课堂的辩论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即一般性辩论和专题式辩论。一般性辩论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某些历史现象产生疑问并发表议论时,有人附和,有人反对,由此带有很大随机性而产生的辩论。它没有固定的人数,也没有一定的规则,是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观点的对立,自发产生的,它主要依靠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灵敏的反应。

专题式辩论是历史课堂辩论中最有意义的辩论方式。它是教师有组织有准备的一种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按预定的程序来进行的。一般来说,正反双方的四个辩手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还有各司其职的主持人、计时员、记录员和评审员。它实际上是一种由辩论双方围绕同一辩题来陈述自己的观点,抨击对方观点的一种团体演讲比赛。这种辩论,由于双方当面交锋,短兵相接,因此,它最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容易对观众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当然,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一般性辩论和专题式辩论结合起来进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用播放录像、诗歌朗诵、屏幕投影等方式来创设、营造历史氛围和辩论情境,相信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适时的引导、评价和总结是让辩论激活历史课堂的终极目标

不管哪种方式的辩论赛一定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辩论之前要加强指导,以教材为中心,规范学生的辩论方法和手段,防止学生在辩论中进行人身攻击和纯粹的狡辩。辩论结束以后,应该请正、反双方的辩手代表分别谈谈辩论中的得与失。最后,要由教师这个策划组织者对整场辩论赛进行客观公正地点评。点评内容一般包括是否审题立场清晰、论据充分合理、推理严密有力、辩驳技巧卓有成效和仪态是否沉稳端庄等方面。教师在点评总结时,应该以鼓励性、赞赏性的语言为主,对辩论中的精彩之处更要特别提出来加以肯定,借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再现历史

1.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学习历史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权利。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为此,教师要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创造、思考。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篇5

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BP辩论的规则和流程;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辩论的发言时间;尽可能使全班同学参与到辩论中。

【关键词】英国议会制辩论(BP辩论);口语教学目标;口语能力;培养途径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形式日益丰富,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课堂早已司空见惯。2010年5月,第十四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首次使用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掀起了全国范围内对英国议会制辩论的学习热潮。本文将介绍英国议会制辩论的概况,分析将此模式应用于口语教学的意义以及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国议会制辩论简介

英国议会制辩论(以下简称为BP辩论)主要模仿英国下议院的辩论模式,是目前国际校际英语辩论赛通用的一种模式。每次可参与8人,更适合应用于班型较大的大学英语课堂。将BP辩论作为一种口语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口语教学质量。

1、BP辩论流程

BP辩论由正反双方组成,每方有两队,每队两人,正反方队员交替发言。正反方的一队均负责开篇陈述,二队均负责总结陈词。每位选手都有明确的称呼和职责。正方一队一辩的职责是展开辩题,并给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下定义。正反方一号之后的辩手都要延伸之前辩手的观点,正反方的最后一位辩手称为党鞭,其职责是总结己方观点,驳斥对方观点,不能提出新的立论点。

2、BP辩论规则

BP辩论的辩题在辩论开始十五分钟前公布,各队当场抽签决定各自的立场,辩手们在十五分钟内利用纸媒资料准备发言内容。每位辩手有七分钟的发言时间,其中第二至六分钟内,对方辩手可以要求质询(POI),正在发言的辩手可以接受或回绝质询。如果接受质询,提问辩手有十五秒钟时间质询,提问与回答的时间均计入发言辩手的七分钟内。POI是BP辩论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位辩手在POI中的表现均被列入裁判员的考量范围,是辩手们展示个人风采的最佳时机,也是BP辩论过程中最有乐趣的部分。

二、英语口语教学目标及存在问题

1、英语口语教学目标

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必然是培养学生具有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本语言技能,更应该帮助他们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独立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就现实生活中的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其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和一定的深度及角度。

2、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多局限于演练日常生活中常见话题的表达,重点演练交际用语,这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无法帮助学生表达更深刻,更有内涵的观点。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们就某一话题发表观点时词穷,觉得无从下手,或内容不够深刻,逻辑性欠佳,缺乏思维的深度和角度。这反映出我们在口语课堂上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忽略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值得探讨并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外语班型较大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兼顾到全部的学生,确保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口语活动。而学生之间由于口音重或发音不够标准,经常存在互相之间听不懂的情况,这也影响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积极性,英语课堂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

三、实施BP辩论教学模式的意义

BP辩论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英语口语竞技形式,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来发挥其压倒性的优势,完善口语教学。它既可以解决大学英语课堂费时低效的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BP辩论的辩题往往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话题,学生们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必然要想方设法收集相关信息,关注社会现状,开拓视野,改变他们以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储备知识。

其次,对于每个辩手而言,发言的过程是他们在所准备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兴演讲与即兴辩论完美结合的过程。POI是BP辩论的亮点,要求辩手倾听、听懂发言辩手的观点并及时做出反应,或驳斥,或质询。而发言的辩手也必须及时回应,这要求辩手具有即兴演讲的能力。每个辩手的发言都是一次演讲,这要求辩手们掌握演讲的要素和艺术,展示个人风采与良好的风度。

辩手之外的学生可以作为裁判来参与辩论过程。与传统的辩论不同,BP辩论的裁判们不仅仅是坐在那里旁观,他们要记录每位选手的观点并点评,做出的裁判要有理有据。裁判们实际上是整场辩论中最辛苦的参与者,对学生的听力和速记都有很高要求,因此BP辩论可以让全班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POI和评委的工作均要求学生之间互相能够理解对方的发言,这有助于学生们学会认真倾听,适应不同口音的英语。

同时,在BP辩论的评判标准中,辩手的观点内容要比语音面貌更重要。这会激发学生提高他们的思维框架,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度和角度,考虑问题更加深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BP辩论,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与演练,同学们都认为BP辩论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模式,他们分析问题更具有条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角度,并且一改过去无话可说的局面。在经过学习之后,学生们可以滔滔不绝地对给定话题发表观点。对语言内容的重视也激励语音面貌差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他们不再为自己的语音语调或口音感到自卑,不再像过去那样安静地听其他同学发言。有了发言的意图,他们更加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观点的表达,提高了学生们在口语活动中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此外,辩论的过程离不开辩手之间的互助合作,没有良好的分工合作就无法呈现精彩的辩论过程,这是培养学生们团队合作能力和塑造班级凝聚力的良好机会。在激烈辩论的同时保持理性,时刻做到有风度、有礼貌,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四、将BP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协助者应充分了解BP辩论的规则和流程,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使学生充分熟悉辩论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思维框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针对给定话题发表有深刻的见解。初始阶段应循序渐进,选择学生们熟悉的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收集资料和组织语言的时间。

其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辩论的发言时间。在初

始阶段,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每人发言七分钟,可以将发言时间压缩至一半,随着学生的进步再逐渐增至七分钟。

最后,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使全班同学参与到辩论中。辩手之外的同学可以分担裁判长、裁判员等身份,要求他们对于辩手的发言进行点评。教师应力求使全班同学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加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培养具有跨文化说服能力的英语使用者,利用BP辩论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是口语教学中值得推行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第十六届“外研社-亚马逊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比赛章程.2012.3.

[2]高建平.辩论式教学在英语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4.

[3]任亮娥.英国议会制辩论及其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5.

[4]史航. 辩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

[5]王琪.活用议会制辩论规则组织英语口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1.15.

[6]周峰,胡卫平,陈一稀.议会制英语辩论与高级英语口语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篇6

辩论的前世今生

苏格拉底

史上最出名的擅长辩论的人,恐怕就是苏格拉底了吧!这位古希腊三贤之一,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师公,一生都在致力于将真理愈辩愈明。他每天走在街上见到人就和人家辩论,搞得大家都闻苏格拉底色变,远远见到他便赶紧躲开。

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

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苏格拉底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我们从他的这些辩论的经历也可以看出,他奠定了西方哲学中大家对广泛流传的这些概念和人们行为的一个认知,告诉人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人们崇尚的东西,人们所做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到底有何意义。这,也是辩论的意义吧!

中国古代的辩论

在中国,辩论的历史可谓久矣。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们所做的,就类似于辩论,都是说服人的艺术。苏秦合纵,说服六国国君联合对抗秦国,配六国相印,说明了他口才的强大。张仪连横,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六国各个击破,将楚怀王玩得团团转,最后客死秦国。纵横家的手段,无非晓以利害,将事情层层剖解,将利弊展开,让国君选择有利的一面。

战国时代诸国争雄,百家争鸣,各个领域皆有开创性的人物,他们的各种学说纷呈,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导致各流派之间的辩论。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必然引起思想界的激烈冲突。如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人,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学和雄辩演讲能力,进可以得卿相,退可以著书立说,成为当时学术界、政治界最活跃的人物。其中孟子是当时著名的雄辩大师。他好辩又善辩,有很高的论辩技巧。能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善设机巧,层层紧逼,步步追问,表现出强有力的气势和严密的逻辑力量。孟子的论辩简练、明快而又有极强的说服力,可称得上是雄辩。孟子的雄辩一是得力于严密的逻辑力量,二是得力于磅礴的气势。还有赵国平原君门客公孙龙作为战国诸子百家中名家的代表人物,因其“白马非马”论,使得公孙龙以诡辩著称。

狮城舌战

上述是历史上关于辩论的记载。而离我们较近的真实可观的并造成较大影响的,无疑是1993年的狮城舌战。1993年,在之前三届亚洲大专辩论赛的基础上,新加坡广播局扩大了参赛范围,举办了首届国际大专中文辩论赛,代表中国大陆参赛的是复旦大学辩论队(一辩姜丰、二辩严嘉、三辩季翔、四辩蒋昌建)。复旦大学辩论队舌战狮城,力挫群雄。决赛辩题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复旦大学为反方,沉着应战,在立论中从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分别阐述辩题,即在事实层面肯定人性本恶的同时,在价值层面积极强调教化对转变人性的巨大作用。决赛中,复旦大学发挥出色,最终以五比零的绝对优势战胜了台湾大学。点评嘉宾杜维明给予了复旦大学辩论队极高的评价。而复旦四辩蒋昌建在结辩陈词最后的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注定用它寻找光明”也成为了华语辩坛不朽的经典。

1993年的这场辩论赛,可谓是一场经典赛,社会反响极为热烈,许多人都为之振奋。赛后不久,央视就播出了国辩全部7场赛事的实况录像。随后,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狮城舌战: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纪实与评析》一书,被誉为“辩论圣经”。

后来,央视的《12演播室》节目将几位辩手请到演播室,与观众见面,一夜之间他们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8年后,身为武汉大学辩论队主力的周玄毅,就是那场国辩最忠实的听众之一。在他看来,1993年的国辩真是开了眼界。“在公开平台上针锋相对的大学生展开辩论,成了一件开天辟地的新鲜事。大多数国人从来不知道,人居然还能这么说话。”中国大学生在国际舞台上洒脱的表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国人“讷言敏行”的传统印象,展现出了大国国民不凡的形象,那次辩论赛在当时,被看作是社会开放的缩影。

至此,一股辩论热潮在全国掀起,辩论成了上世纪90年代高校的“流行文化”,班级之间、系科之间、社团之间纷纷举行辩论会,参与辩论或者去听辩论成为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国辩”已远离大众的视线和媒体的焦点,主要是因为社会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辩论与演讲也渐渐淡出中学校园。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好事,说明辩论回归到了常态。

篇7

关键词:习明纳 进化 讨论课 辩论课

习明纳最早源自拉丁文的Seminarium,原意为“苗圃”、“发祥地”,本文中使用的习明纳一词源于德语词“Seminar”,本意为“研讨课”或“讨论课”。进化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在生物学界,进化是针对种群而非个体而言的,变化必须被传递到下一代,是在一个种群中导致延续多代的可遗传变化的过程。本文中的进化是指习明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笔者将习明纳定义为一种组织化、制度化,旨在促进师生思想交融,以发现真理、完善真理为目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习明纳有5个基本特点: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成员的指导者;被指导的多数成员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近;以探讨学问钻研科学为目的;思维发散、发言自由;能够实现教学相长。习明纳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其方向是更加自由的形式与更富有探索的精神。

一、种源期

种源是指一个事物的起源或一个事物开始出现的源头。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而在高等教育史上,欧美教育史家一致认为古希腊教育是奠定欧洲教育发展的最早的基柱之一。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兴起了智者运动,其足迹遍布古希腊各地,对当时希腊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雅典的民主政治对智者教育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语言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所有那些原来由国王解决的属于最高领导权范围的涉及全体人民利益的问题,现在都应提交给论辩的艺术,通过论战来解决。”智者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即训练公民和政治家。他们试图在修辞技巧的帮助下,通过辩论疑难问题来促进知识的发展。提到智者,就不得不提到“古希腊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教学方式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利用产婆术的方法实施问答法教学,他的教学没有固定场所,几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施教,在教学及研究中,他主张自由地追随一种论点,而不论其引向何方。

师承柏拉图的亚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阴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

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城出现了由希罗主持的工艺习明纳,这也是习明纳一词最早出现的地方,不到一个世纪,亚历山大城就成为了应用数学的权威所在地。

拜占庭时期,君士坦丁堡大学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且几乎是始终存在的高等教育机构。君士坦丁堡的教授们认为:“探索和传播真理的人首先必须是了解和掌握所有知识的人,因此在大学里学习必须是全面的,无所不包的。”他们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人,教学方法以讨论为主。

由古希腊以及拜占庭的教育模式中我们发现,当时的讨论课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实际上也与现代习明纳在内涵上有了相当程度的契合(见下表)。虽然古希腊时期的讨论课的理论界定比较模糊,其内涵也因学者的不同而不同,但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几千年前的先哲们能够采用这样一种方式进行教学,无疑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而拜占庭作为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古希腊文化正是在拜占庭帝国得以保存并传播到欧洲的。

二、孕育期

孕育比喻从既存事物中培养新生事物。中世纪大学是古典大学和现代大学之间的过渡阶段,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授课”和“组织辩论”,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听课”和“参加辩论”。辩论是中世纪大学中的常课,是讲授的必要补充,其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扫清修业中遇到的困难,也给学生提供运用辩证法的实践。辩论深受宗教的影响,必须以《圣经》、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作为不允许怀疑和超越的真理的“最高标准”。在中世纪人们的心目中,“辩论”是大学的一项重要活动,没有“辩论”就不能称其为大学,辩论也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各个学院,辩论由教师组织实施,辩论的主题可以是任何想辩论的内容。当时,由巴黎大学所建立的标准化的辩论程序为当时大多数大学所遵循。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发现,中世纪大学的辩论是古希腊以及拜占庭时期讨论课的改良和发展,已经有了具体的程序和详实的内容,

地位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辩论也在形式和规则上向着现代习明纳更近了一步,为习明纳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习明纳进化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极其重要的一环。但当时处于一个宗教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时期,它的思想发展和潜在能量发挥受到了束缚,使得辩论课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但是其优秀的基因得以保留,

为日后的蜕变储备了充足的能量。

三、蜕变期

蜕变指人物或者事情发生质变。18世纪后半期,当时在启蒙运动和新人文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德国大学形成了尊重自由的学术风气,引入现代科学和哲学,注重研究和教授的价值,开始摆脱宗教束缚,以恢复大学的学术和科学地位。德国天主教各邦普遍实施了大学改革运动,为19世纪德国大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现代意义的习明纳最早见于18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中,格斯纳于1737年在哥根廷大学创办哲学习明纳,第一个将习明纳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入大学教学,语言学家海涅在哥根廷大学创办第一个语言学习明纳。1820年柏林大学有医学、神学、哲学等习明纳。海德堡大学等也随后建立了多个习明纳,培养了众多学者,此外教授们的大量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全欧洲的赞扬。

此时习明纳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讨论,讨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教学和培养人才,由于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还增添了科学研究,追求“纯粹的知识”的内容,因此柏林大学使习明纳第一次具有了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职能。此外,讨论的气氛更为活跃,形式更为灵活,不再拘泥于答辩者和反驳者之分,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发挥,使其有了学术自由的精神。若把柏林大学的习明纳与中世纪大学的辩论课进行比较,就更能发现它的实质性进步(见上表)。也即从柏林大学开始,人们开始真正用Seminar一词代替原来大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的名称Disputation这个词。从而习明纳完成了自身进化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开始真正为世界所认识,为世界所接受,开始向全世界迈进。

四、走向世界

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进化,习明纳终于在近代德国完成了其进化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高等学校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培养出一大批世界级顶尖的人才,为德国在19世纪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起了世界其他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纷纷派学者和学生前往德国学习,一时间德国大学精英荟萃,思想云集、融会贯通,为习明纳添加了丰富的内容,推动了习明纳的发展。这些学者和学生回国后将其运用到本国的教育实践当中,使习明纳这种形式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得以广泛传播。从181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约有一万名美国人赴德留学,他们将德国大学先进的思想和制度移植到新世界,为美国高等教育最终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1870年哈佛大学率先引进“习明纳”,曾在柏林大学学习的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在19世纪70年代将习明纳引入哈佛大学,随即习明纳便成为美国研究生院最普遍的教学形式,并使哈佛大学“成为教师和许多精挑细选的优秀学生的集合地。在这里,创造性的研究方法被阐明,有创造能力的人员被训练,科学独立的精神被灌输。”19世纪90年代,霍尔在克拉克大学建立了著名的心理学习明纳,康奈尔大学校长怀特也大胆引进了德国的习明纳与科学研究程序,随后明尼苏达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深受康奈尔大学的影响,也都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从此,美国的研究生院中普遍采用了习明纳的教学方法。189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评论道:“习明纳是轮中之轴,是生活实际的中心,现代大学创造力的源泉。如果缺少了这种教学方法,大学将是不完整的,有了这种教学方法,并加以恰当运用,大学才能实现其宗旨。”

习明纳为全世界带来了优秀的教学理念,其进化的脚步也没有停止:一方面由于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职能,其学术自由的精神,及其在高校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令世界上很多公司、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对这种形式趋之若鹜,于是习明纳被引入各种行业与各种形式的思维、理念和文化相嫁接,扩充了其应用领域;另一方面,当今的世界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令很多前人无法想象的事情成为了现实,人类的思维、观念也随之日新月异,为习明纳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习明纳的加入也使“于新思想中产生新思想”这样的良性循环成为可能。

五、结束语

篇8

辩题的选择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选题时除对知识容量、辩题难易等诸多因素加以考虑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切合点较密切的辩题。这样既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深入,又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选择较为中性的辩题。就辩题的内容而言,要使双方在辩论过程中辩得起来、辩得公平,尽可能选择没有定向性的辩题。如“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近朱者是否赤,近墨者是否黑”,“漂亮是否是资本”,“个人命运是否由个人掌握”等等。这样,双方辩手不仅有可辩之处,而且辩得精彩纷呈。

3.要选择让学生感兴趣的辩题。只有选择富有创意的、学生感兴趣的辩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

4.辩题尽可能简单明了。因为过于冗长的辩题,让辩手觉得拗口,听众听得难受,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辩论课的操作过程

1.首先将教材编排的有关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将必讲的哲学原理做到清晰的阐述和分析,把适合作辩论内容的教材内容留给学生,并向学生征集辩题。

2.在全班竞选主持人,主持辩论课。

3.以小组为单位,选出四位辩手,通过抽签选定正、反辩论方。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大多数学生的参与,要求其余同学做为正、反双方的助阵团,参与自由辩论,给整个辩论的过程起到真正意义的“助阵”,因而迭起。

4.辩论过程分主持人的开场白阶段,正、反双方主辨手观点陈述阶段,全组成员参与的自由辩论阶段,正、反双方一辩的总结陈词阶段及教师的小结等五个阶段。

三、教学效果

1.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进行一场成功的辩论赛,首先要准备大量的必备的材料,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关资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必须运用古今中外的例子进行论证,学生由此增长了见识,强化了记忆,拓宽了知识面。

2.突出了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表现出的机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维、沉着的应变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其次,辩论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拓展和迁移。因为学生首先要找出论点与论据中的逻辑关系,在处理论据时,要注意区分有利的、不利的和两可的,主要的、次要的和附加的,还要考虑论据是否清楚、真实,能否为同学和教师所接受、理解等。这个筛选、甄别的过程是对以上两种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最后,辩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辩手要想辩得精彩,往往需要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搜集、占有新资料,有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和新视角,表达方式上运用新策略和新词汇,通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由联想等方式达到预期的目的。

3.有助于高中学生“学习团队”的构建。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教学必然会产生超越教师个人灌输知识的功能。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逐渐构建团结向上的“学习团队”。

4.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辩论赛引入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课程中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展示,使学生逐步具有社会交往合作沟通、理性对话等能力,使之成为新时代的文明人。

四、教学反思

1.这种课型比备一般课要费时、费力,要求师生均做到充分的准备,尤其老师思想上要有转变,如要有自主变革的意识,要做有心人,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要怕失败。

2.当辩论过程中出现停顿或互不相让等情况时,教师可灵活处理,把问题抛给观众学生回答,既可缓解辩手的紧张情绪,又可扩大参与面。

3.教师的总结陈词是带有全局性的总结,它既不代表一方的观点,也不单是分析赛情、点评赛况,而应该代表一节课的小结。因此,它在课堂辩论中起着导向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除了要做充分的准备外,还应具有灵活应变的能力。

篇9

汉语的特性决定了其文本意义表述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接受美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召唤结构”,由于学生认识上的个性差异和阅读经验的不同,在阅读教学的进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也往往有较大差异,让学生辩论求真,或各抒心灵、多元解读,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临场答辩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同学们课堂中的辩论越激烈,思维就越活跃,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教会学生说话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采用巧妙的辩论 , 不仅适应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 , 更使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因此,辨论应该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实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转变观念,正确定位,变过去的前台表演者为幕后的服务者。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既宽松又有竞争的情景,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同时能不断地激励他们去思考、去参与。

(1)教师是舵手但不保守。

当前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越来越得到教师们的重视。因为,大家知道: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也只是学海中学生前进的导向和航标,真正要远航的主体还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需抛掉保守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把握好航向,做好舵手。

(2)教师是导演同时也是参与者

可见,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的“说”搭建好舞台,充当好导演。 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作俯视状。教师应成为学生积极的辩友。当学生的辩论钻入死胡同时,要迅速地将他们从死胡同中引领出来;当学生的辩论浮于表面时,教师应以自身丰富的知识、深遽的思想和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影响学生。

(3)教师要做好一个精彩的总结者

课堂辩赛的总结陈词与一般辩赛略有不同,它除了由正反方各自进行本局部的总结外,主要的是作为主席的教师所担任的全局性的总结陈词,它既不代表一方的观点,也不单是分析赛情、点评赛况,而应该代表一节课的小结。因此,它在课堂辩赛中起着导向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节辩赛课“收”得怎样,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总结陈词的效果

二、既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为目的,又要侧重团队的合作评价.

传统的经典的辩论赛是一场场精英比赛,我们班的辩论赛评分标准侧重团队合作,共有六项,而且提前发给学生。还有,尤其注意强调在场全体学生的参与,并对听众也有评分考核。这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我侧重于选择这种模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做了一些修改。

三、从课堂教学中寻找辩题.

课本的篇目是编者精心选择的,既照顾到人文精神,又更大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从课堂教学中寻找辩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愚公移山》一课教学中我设计辩论题目:愚公“愚”还是“不愚”。《杨修之死》:杨修该不该被处死?《鱼我所欲也》:我们该舍生取义还是舍义取生?

四、辩论前的组织与指导,要精细,要注意预设策略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我要求所有学生认真思考,两天内到我这报名参加正方或反方,报名时还要简明阐述自己的理由。结果,正方只有五人,反方却有十人。我注意到,这五人全是男生,而且成绩还不错,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他们的阐述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他们自己。反方,男女生各五名,有几个也是用自身来作证明的。

第二,要注意兼顾公平性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原则。我根据对双方平时的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观察,初选了每方四人的名单,并拿给他们(15人)讨论,我坦陈了我的看法,学生也表现得很坦诚。最后,定下了正方四名男生,反方男女生各两名。

第三,为了落实小的合作与大团体的合作精神。除了给予一些辩论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外,我要求他们在辩论前至少相互交流两次,充分了解对方的论据,并要给对方一次指导,填写好交流表,辩论课评分时要作为一个依据。后来,他们不仅这么做了,并且还提前搞了一个片段演习。

五、辩论课堂学生听众的参与,要突出听众的主体地位

学会提问,我在课堂结束前十五分钟内特意安排了十分钟的听众与选手的交流时间,可以问正方或反方一个问题,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

篇10

生活中,总有人喜欢事事争出个输赢,好像唯有赢了才能让自己痛快,我想问:赢了又怎样?有多少真正在赢了之后,获得自己曾想要的一切呢?回头来看,很多时候,我们赢得争论,却也失去了很多,尤其是在与亲人的争论中。

有一对夫妇,因为厨房的布置而意见不和,一个晚上都在争论。妻子比较善言,丈夫比较木讷,可想而知,妻子最后赢了。二人在客厅沉默了许久,丈夫突然发话了:“我们如此争吵,现在你赢了,但我们一个晚上的好氛围完全破坏了,有什么意义呢?”

是啊!有什么意义呢?赢了又怎样?这种赢与输又有怎样的区别?还不是一样的伤人又伤己,有何意义?可是,人就是如此,宁愿回头来问自己有没有意义,把所有参与者都伤了一个遍,也要在那时争一个赢,图一时口快。

生活中,能够让我们争赢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少是因为你绝对占理了,就连是非辩论都没有一个绝对的输赢定准,更何况是我们平日生活里的鸡毛蒜皮了。多数时候,我们能够赢,那是,那个输的人,他不愿意再狠狠来伤害彼此。

不要以为赢有多么了不起,赢了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