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有效教学 实践
引言
化学是一门非常讲究实用性的科学,化学课程本身应该是比较有趣味性的,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初中化学课程都脱离化学本身的趣味性,更偏重理论和公式应用。严重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随之影响应有的课程学习效果。初中化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也是今后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所以应用有效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1.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思维模式不断影响,老师应该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将课堂教学主体变成学生[1]。人都有一种固有思维,就是“我的事”和“别人要我做的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是“别人要我做的事”,那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因为学生在其中感受不到自己的主体作用。所以,在课程设置和规划上,老师应该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将课堂主动权和主体交给学生,使其拥有学习是“我的事”的意识。
2.正确的育人观念。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一个传授者,还是一个反馈者。正确的育人观念不仅是简单地将知识点交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教导学生,以及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初中化学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讲都是新鲜的,本身学生带着一定兴趣和求知欲,所以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求知欲望,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方式,通过正确的育人观念达到同学生的教学共鸣[2]。正确的育人观念是老师较好执行自己教学理念的关键前提,死记硬背不是目的,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才是最终目标。
3.重视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很多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是经过充分教学实践逐渐总结归纳形成的,所以老师要转变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本身的观念,而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教学过程经验总结上。对学生每一阶段学习进程、近一阶段教学成果和学生家长教学反馈等及时总结,不仅是对教育学生的态度负责,还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不断经验总结中,老师同学生之间、老师同家长之间都达到一种有据可依的交流,对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1.通过联系生活培养兴趣。初中化学是一门同现实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初中化学知识解答。化学知识的不断研究和拓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生活质量水平。如为什么全球气候会变暖、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食盐为什么可以让菜变咸等问题,都是初中化学知识可以解释的化学现象。如果老师将生活中这些实例联系课本知识点,可以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
2.通过设置悬念培养兴趣。化学现象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现象,很多是无法用肉眼观察的,这就给充满好奇心的学生留下了可以培养兴趣的空间。如无水硫酸铜本身是白色粉末,遇到水之后就会让水变成蓝色。这样的化学现象有很多,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化学作用引发的颜色变化。如果设置好恰当悬念,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主动了解这一知识点,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3.通过适当激励培养兴趣。初中化学学习是系统性非常强的课程,从开始的元素周期表到后面各类复杂的化学反应式,都需要一个个知识点积累连接起来。开始学习阶段,老师应该用适当激励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学生课上讲的某一现象,老师用化学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这种留心观察生活的行为进行鼓励,肯定学生努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其学习兴趣,对其他学生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注重理论同实验的紧密结合
1.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初中化学课程趣味性更多地体现在化学实验上,因此理论课程不应该在全部化学课时中占有太大比重,而且大部分理论知识都可以在实验课程上讲解。单纯的化学理论和知识点讲解是非常乏味的,学生对一些相似符号的不同组合很难产生深刻记忆。如果将这些枯燥的符号用有趣生动的实验表现出来,那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并掌握这些知识。而且化学反应的不同情景是学生区别不同化学方程式的最佳记忆方式。
2.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虽然化学实验本身是比较有趣的,但是同课本知识一样的实验很难提起学生更多兴趣。如果老师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增加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实验就会获得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很多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就是因为有十分具有趣味性的实验课程,如果所有实验都是书本上学生了解的内容,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实验会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应用化学公式的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4]。
3.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时间。在老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更期待的不是实验结果,而是自己实验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所以老师简单快速地演示实验并讲解完知识点和要点后,要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实验。学生只有经过动手实验后,才会深刻记住每一个实验环节的重点和知识点,并对后续知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结语
在初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教学效果。初中化学本身具有别的学科不具备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化学教学这一优势,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初中化学教学起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聪.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J].中学教学,2015(08).
[2]王敏.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析[J].学术研究,2012(06).
篇2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 微课 功能 作用
所谓微课主要是指微型课程,是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全面记录课堂内外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其集结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是当前新型的高效教学形式。在初中化学课堂引入微课,能够全面反映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并且将整个课件提供给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微课的功能与作用。下面就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合理引入微课教学,便于学生直接观察化学现象
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也非常重视。但是,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常为了学生能够方便地观察化学现象,需要将部分实验装置的位置抬高,或者直接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但是,由于当前各个班级的人数都较多,而实验仪器较少,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展示时间内难以清晰地观察到实验过程,影响对相关化学知识点的理解,进而影响整个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然而,通过利用微课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等信息技术向学生全面清晰地展示化学实验过程,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反复进行播放,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清晰地掌握实验现象,最大限度地强化初中化学实验演示的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例如:在组织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验证物质酸碱性的实验时,由于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一旦沾上便会伤害皮肤,因此,老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会说话的酸碱指示剂》的微课,即模拟不同酸碱的声音,生动有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模仿微课讲述,积极投入到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
部分化学实验发生错误时会产生较强的危险性,但是又要求学生掌握。例如:在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加热时,当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之后所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时,便很容易导致试管爆炸;在制取氧气之后,如果先将酒精灯熄灭,再将导管移出,便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而发生炸裂的现象;在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中,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就会产生较大危害性等。因此,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较好地预防危险,而且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化学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二、采取科学讲解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普遍的一种讲授法,也就是老师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合理导入知识讲解过程,并且坚持以教学视频作为主要载体,以口头讲授作为重要手段,从而全面地完成化学公式、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其中,通常利用微课进行讲授需要下列两个步骤:
一是热身处理。热身活动是初中化学新课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热身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情绪,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全面具体地介绍NaCl及Na■CO■的组成和两种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以及CO■■的检验手段等知识点,让学生透过微课视频进行学习,无需老师进行专门指导,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
二是知识呈现。知识呈现是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重点所在。其中,主要利用微课视频讲授部分基础的化学知识,而老师只负责进行难题解答。同时,在该知识呈现的环节中,老师还需要利用微课视频合理引入与讲授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化学中的盐和食用盐的区别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使用什么方法剔除可溶性的MgCl■、CaCl■等杂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进行思考,从而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其他互动活动,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辅助讲解重难点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初中化学部分知识较抽象,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因此通过将微课合理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地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内容时,由于氧分子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性,但是人呼吸的主要气体就是氧气,因此对氧气并不陌生。然而,氧分子与氢分子组合成水分子,而学生对水分子的组成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分子,老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微课演示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即水分子分裂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且原子再重新组合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这样学生利用微课观察这样的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该知识点,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思想不断革新的背景下,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辅助化学教学,让其真正为优化初中化学课堂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然而,这需要初中化学老师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深入探究微课如何让初中化学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途径,以便推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的实践,就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衍接过渡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化学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建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看学习新课的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困难,因为大多高中老师都是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有的教师认为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不是不断地重复。
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衍接,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摸索出几条经验。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的做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看千遍不如练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的时候,通过老师及时引导,学生会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篇4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初中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51-02
初中教学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非常看好,为此很多中学都出台了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教育计划大纲。因此,这也给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初中化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掘学生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进行研究。
1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带来的改变
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动、积极并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的时间太少。虽说这种教学方式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会下降,学习非常被动,对化学这门非常具有趣味性的学科的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认为化学这门课程太过于枯燥乏味,从而大大降低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后,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多起来,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获得以前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的化学知识体验,让化学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学习才能变得更主动,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今天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教师一起营造出一个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1]。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教学本就是由“教”和“学”两个部分组成的,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整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提问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平常的互动。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问内容太过随意;提问方式过于单调;提问信息过于繁杂;提问的差异性不足。这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出现。
有的化学实验没办法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演示,可这个实验又非常重要,不能明白这个化学实验的意义就很难理解其理论知识。这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重难点制作成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的重难点与化学实验的步骤就容易得多。这种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还让这些初中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化学实验的过程呈现在初中生面前,让学生知道这个化学实验的具体做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等,视频教学可以加强初中生的记忆,因此,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率。
2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初中化学理论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开端,初中生只有很好地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才能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实验也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初中生对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好,那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难免会出现差错,而有的化学实验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此,在学习做化学实验之前一定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如一些实验中操作不当或失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也应加强对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当然,教师在教授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要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初中生,比如运用多媒体将知识点列举制作成一个PPT。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隐藏在课本里的,即使教师将这些知识点都给学生讲解一遍,一些学生还是觉得无法掌握到课本里的知识重点。而PPT的形式可以将课本里重要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出来,学生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然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初中生去自己发掘信息技术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有电脑。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利用互联网如何进行化学知识的网络搜索,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以后在家上网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一幕,达到带动初中生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受阻时懂得利用互联网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化学教学视频,初中生在放假之余可以通过这些视频来提前学习即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也是一种预习功课的方式[2]。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以前很多中学存在偏重于理论成绩而轻视化学实验的观念,觉得化学实验是可有可无的。一节课下来如果做实验的话,就要耗掉很长时间,还有课前实验仪器的准备时间等,根本没有时间讲课本里要考试的理论知识。所以一些中学的化学教师上课只知道照本宣科、主讲考试重点并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公式。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应该打破。
学校应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为有效实验教学开展条件。为此学校自身也应开发一些化学实验,建立多媒体教室,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摩实验,这虽然也没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验,却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要比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要强,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实验前仪器设备的准备时间。
在实验装置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国家推行新课改,中学教育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非常频繁,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初中生自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实验装置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初中化学课本里的化学实验有限,为了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去设计一些新的化学实验,那么第一步将要做的就是设计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时时加以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去设计化学实验装置,以便于设计出一个全新的化学实验。通过信息技术了解与实验装置相关的化学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装置的设计是检验初中生学习化学效果的一个手段,通过检验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学生也应知道信息技术在整个实验设计中起到的作用[3]。
3 结语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理想,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其特别的教学手法将初中化学知识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课本中的重难点也进行了非常直观的输出。因此,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隋旭东.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3(2):207.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元素符号 化学学习思维 实验教学
1、引言
化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由于在小学以及初中低年级中没有接触过任何化学的基础课程,因此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吃力,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教育经历深刻的认识到,如果初中化学知识储备不足,那么对于学生高中甚至大学期间的化学学习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讨厌化学,最终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从教学的本质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
初中化学是学生认识化学的开始,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实际教学出发,认为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教学途径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1 从元素符号入手,夯实学生基础
化学元素符号是学生认识化学的开始,也是所有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认识清楚各个化学符号的意思。在初中化学中,课本后面都附有完整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只需要记住前20位的化学符号就可以了。但是,从学生学习的长远出发,应当尽可能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有的化学符号。对于化学教师而言,通过顺口溜、歌曲的形式让学生牢记化学元素及其符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化学元素符号相对应的另一个化学基本知识点是也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物质反应及物质结合的基础,将化合价与元素符号对应教学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化学基础。例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是O,可以形象的跟学生说当我们张嘴呼吸的时候,嘴的形状的一个圆圈,我们所吸进去的是氧气,所以,氧的元素符号是O,我们不能一次就完成呼吸,所以氧气的符号必须是O2,并且只有氧气的化合价是0价不掺带杂质的时候我们呼吸才是安全的,所以氧气中氧的化合价是0。可以依次类推,单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元素的化合价都是0。
2.2 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触化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认识化学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的教学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仅仅将实验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用来验证理论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否定了化学实验的价值,因此也是很多学生无法通过实验掌握化学知识。例如,以基本的酸和铁反应为例,通过试验学生能够明白,基本的酸和铁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并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很多教师当实验到了这个阶段时候就结束了。其实这个试验可以进行深入的延伸,例如相同质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哪一个产生的氢气多,为什么?适量的稀硫酸、稀盐酸和足量的铁反应,哪一个产生的氢气多?像这样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且能够有效的联系基本的化学理论方程式进行试验和理论的较差验证。另外,实验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小问题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用醋消除水壶中的水垢等。
2.3 强化化学语言,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思维
要学好一门课程,必须具有课程的语言及学习思维,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化学知识的初中学生而言,建立化学学习思维无疑更加困难,这对于化学教师教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实践教学,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应用化学语言,建立化学学习思维。第一,抽象问题具体化。在初中化学中,很多名词过于抽象,学生很难一下子接受,例如“物质的量”。这一个名词是经常出现在化学知识中的基本单位,同样它也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的物理量之一。从定义而言,它是一定数目的集合体,而从本质上,它仅仅是一个比值。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一名词,应当从它的定义入手,并且将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明确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前后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形成有效的知识链条,才能让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学习思维。第二,鼓励学生使用化学语言。初中化学知识很多都可以用化学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例如最基本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在描述过程中,要让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这样不仅能够加深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第三,前后知识串联,形成有效的学习体系。初中化学的基本内容并不多,但是如果将每个知识点进行孤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内容过于零散,不利于知识体系建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的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明确前后内容的关联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建立化学学习思维。
3、结语
在初中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化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层层递进,从基础的夯实到思维的养成整个学习过程,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地位不能改变,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最大的学习帮助。
参考文献
[1] 于润清.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略议[J]. 青海教育,2009,9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要点
初中化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知识点进行积极探讨,不仅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其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1]。下面,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几个要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在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过程中小组中各人员有明确地分工,以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为目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要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行合理引导,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参与其中,针对学生所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引导,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能有明确的方向,进行更好地学习[2]。
二、明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目标
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使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时候,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每个小组的情况对小组确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才能根据目标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分析,查找相关资料,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的教学中有“乳化现象”这一知识点,在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明确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为“什么叫做乳化现象”,然后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讨论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乳化现象之后结合生活实际对乳化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根据探究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地分组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特点,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初中化学是一门抽象性地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抽象的思维能力和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的能力。另外,在化学学习中,有些学生对文字理解能力比较好,有的学生擅长实验,而有的学生擅长推理,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3]。
四、建立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适当评价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比较叛逆,且自尊心比较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对学习和老师都会产生抗拒心理,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会产生自卑心理,如果再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放弃学习,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适当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对小组中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让小组成员之间多交流沟通,促进其相互学习。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要对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运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为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王莉秋.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137.
篇7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1.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1)在实验中激发学生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化学有了兴趣,自然就会主动去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慢慢地,就会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十分有益,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我们知道,初中化学是学生的化学启蒙教学,我们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并且善于学习。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许多初三学生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心,都希望能够有效地学习化学,也希望在学习中亲手做化学实验。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布置的化学实验,并且,鼓励他们对实验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就能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多动手,亲自实验,并且观察实验现象,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进一步被调动,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2)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当处于期待和困惑的状态时,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就会一直维持下去。这里我们拿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来阐述这个问题:对于铁的性质的研究。可以提前一周就将实验布置下去,让学生回家各自做实验,等到上课时,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并且一起讨论总结实验结果,最终明确“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够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个事实。通过课堂上的实验结果对比,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我们可以对实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讨,最后教师做出总结。这样一来,课堂的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其综合能力更能大大增强。
2.教学的精心设计和组织
(1)精心讲课。因为,课时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注重讲解基础知识,没有必要对知识进行过多的拓展,这样就可以把省下来的时间去做练习和检测题,这就需要化学教育工作者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快速切入主题。如在讲解化学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引用一些与之相关的小故事来讲解,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化学课堂更具趣味性,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还能更加牢固,记忆也会更为深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游戏,花几分钟的时间检测一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精于练习。学生的练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需要用好练习册,做好练习题;练习要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可以自己精心挑选一些经典练习题,课后及时布置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完新知识后就能及时回顾和训练。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练习题的检查工作,对于错得较多的问题要着重讲解;遇到不会做题的同学,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帮助,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化学产生畏惧心理,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
(3)勤于检测。学生在刚学完新的知识点后,可能对这些知识点还十分生疏,这时候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检测题,上课后对学生的做题结果进行打分,并且详细讲解。当然,这样的检测题不需要太难,太难容易导致学生对化学失去信心,主要是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多做这样的检测题,我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利于下一步的教学安排,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哪些知识点学习方面还较为困难,从而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新课标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便是积极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习兴趣培养,最终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结果的有效化。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措施一、微课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适用范围
微课教学方式可以将复杂的文字描述以简短的视频方式进行剪辑制作,生动地展示了初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将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难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1.使用微课展现初中化学中讲述性强的知识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化学知识概念以及需要学生理解的文字性内容非常多,对于初学者来说,初中化学教师仅仅采用语言讲述的方式无法使学生理解,为此,借助微课的方式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视频,利用化学实验的方式向学生证实化学概念以及原理等等,这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提高的同时对于化学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
2.利用微课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初中化学课本中描述了许多不好理解的化学反应以及化学现象,对于想象力差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为此,利用微课方式将化学知识转化成图片或者是动画的形式,有助于将抽象的化学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例如,在学习水分子变化这一化学反应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化学反应的动画制作,在微课中演示水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以及新物体的形成,在动画播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水分子的运动以及演变这一抽象的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便于理解,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形式。
3.利用微课演示化学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过程
初中化学阶段学习到的化学反应以及相应的化学方法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使初中生对于化学反应的过程有全新的认识,化学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讲解,将化学实验过程制作成简单、方便的微课,并使用文字或者是声音进行辅助讲解,向学生演示化学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化学中的粉尘爆炸知识的时候,学生无法参与到这类危害性较大的实验之中,使用微课的方式给学生演示粉尘爆炸的实验,从听觉以及视觉的角度丰富学生对于粉尘爆炸实验的认识,不仅给学生安全的化学学习环境,还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形式更丰富,提升化学学习的趣味性。
二、优化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用直观、生动的微课进行初中化学知识难点的讲解
化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且难以理解的,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来具体化抽象的化学知识,将许多严谨的化学知识理论与活泼的微课教学形式联系在一起,将化学实验与微课的形式结合在一起,通过微课实验来优化化学知识概念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化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知识点,拓展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更帮助学生避开了危险的化学实验。并且,利用微课帮助化学教师节省了语言讲述,不仅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对于所学习到的化学知识也有更深刻的认识。
2.在制作微课的时候重点演示化学实验以及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注意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在进行一些化学实验的时候会用到一些高危险性以及高腐蚀性的药品,不仅对学生的安全有一定的影响,还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化学试验对于完善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借助微课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讲解空气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展示五氧化二磷的燃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避开了氧化燃烧过程中出现的强腐蚀性酸性气体,还使学生不会受到难闻气体的侵害。用微课视频进行实验过程的演示,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多次观看以及学习,优化化学实验学习的质量,也方便了学生日后化学知识的复习。
3.在网络平台上分享学习,强化师生间的沟通
微课是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分享学习的,初中化学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不仅可以在课堂讲解时使用,还可以为学生分享一些复习资料或者是一些重点的习题练习,在任何的地点以及时间,学生都可以对微课的视频内容进行学习与深度分析,了解到其中构建的化学知识结构。不仅如此,在观看微课视频的时候,学生还可以在互动的网络平台上向化学教师提问,师生互动增强,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后续教学计划的安排,优化日后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
总之,化学是一门知识结构复杂的学科,为了夯实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教师应当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微课向学生展示难以理解以及十分抽象的化学知识,活跃初中化学课堂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概述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和谐的双边关系,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初中化学科目的学习乐趣,从各个角度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优化初中化学科目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如何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首先需要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创新能力情况等方面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喜好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班级学生的整体性格较为活泼,喜欢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积极迎合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面,要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化学知识的抽象性降低,增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讲解氧化铜(CuO)时,可以用“同学们是否见过铜生锈了的样子呢?生锈了的铜是什么颜色的呢?”之类的话题将化学物质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谈论的兴趣。
(三)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对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需要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对重点知识点进行不断的温习和重复,将相似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攻克知识细节。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金属氯化物溶液进行总结,氯化铁(FeCl3)溶液是黄色的,氯化亚铁(FeCl2)的溶液颜色是浅绿色,绿化铜(CuCl2)的颜色是浅蓝色的;教师引导学生要对黑色物质进行总结,初中常见的黑色物质有碳单质(C)、氧化铁(Fe3O4)、氧化亚铁(FeO)等。
(四)在理论、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化学知识、能力的学习,从而在探索化学问题方面的创造性发展。化学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将化学理论与化学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在化学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篇10
(2)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高中老师都是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部分老师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性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 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quot;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 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 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依老师的指导及时去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例如就有高二的学生进行连续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时,还存在采用初中老师严格要求的分步计算法慢慢求解,却置高中老师教的利用关系式快速算法而不顾等问题。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quot;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