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英汉翻译文化差异形成原因关联
1.前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文化的承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翻译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或交际活动,即communication,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一个涉及信源、信宿、信号、信道、噪音等要素,以及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其原则是在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内容和功能不变。美国一名著名翻译理论家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然而,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及政策法规,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很难找到准确对等的词汇、源语文化内涵的缺失或译文含义完全背道而驰的冲突等不完全对等的现象。这就需要翻译者博采众多翻译原则之长,阅读多国文化、生活、风俗及法规的不同之处,科学、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翻译出更多符合译文读者国家社会习惯的作品。
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活环境不同导致文化差异。英汉这两种文化各具特色,是大相径庭的两种语言,其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存在着一定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而汉民族生活在亚洲大陆,因此英语中的习语常常涉及水和船,而汉语习语却离不开土。如形容花钱大手大脚,英语表达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水),汉语则为“挥金如土”。在方面也有差异,西方人信仰上帝,中国人信仰菩萨、“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因此中国人说“菩萨保佑”、“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西方人则说Go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因生存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差异,如在汉语中的“开门见山”和英语中的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写),all at sea(不知所措),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
3.文化差异的表现与英汉互译
由于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因此语言的使用须遵循文化规则。原文的形象意义在译入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的或者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如politician(“政客”,贬义)和statesman(“政治家”,褒义),但其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存在较大差异,这时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形象的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
3.1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指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因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历史典故,以及带有很深文化底蕴的文化信息,译者翻译时必须深刻了解这些典故及文化信息,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的真正含义。以下是几个汉译英的例子:
(1)Among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
A: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B:盲人国中,独眼为王。
译文A是典型的意译,地道的汉语表达读起来通俗易懂,甚至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在读翻译作品。但译文B同样可以顺畅地传达这层意思,同时由于它属于一种较为新鲜的表达方式,因此读者会在耳目一新的同时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在惊鸿一瞥中领略到异域文化的某些风格特色。
3.2心理思维文化差异与翻译
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使用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必然深刻地影响与思维方式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中西方所倡导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汉英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而且影响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从而影响英汉翻译实践活动。
由于英语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注重抽象思维,这使得在英语当中抽象表达法的使用相当普遍。而汉民族缺乏英语抽象表达的手段,词语也没有形态变化,这样就使得英语中的大量抽象名词找不到对应的汉语来翻译。相反,汉语中许多表示具体的词也难以在英文中得以体现。如果生拉硬套地翻译,将抽象概念直译出来,译文效果将会不尽人意。下面的句子:
For example,great efforts are made by the American tobacco industry to sell cigarette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where U.S.tobacco export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7 percent in 1974.
在该句中,最难处理的词汇之一就是effort一词,若把great efforts直译为“巨大的努力”,那么译文应为“例如,美国烟草工业为在中东和北非推销香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样处理虽然也行得通,但给人冗长累赘之感,如果把“great efforts”转译为动词“力图”,译文就通顺多了。因此,比较理想的译文应为:“例如,美国烟草工业就力图在中东和北非推销香烟,在这些地区,美国烟草的出口量在1974年增加了27%以上。”
英汉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还导致了英汉语言习语表达上的差异。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而语言当中的习语又常常跟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所处的地域和固有的生活习俗联系在一起。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地理位置和生活习俗上相距遥远,人们的生活经历、物质环境及社会渊源相差甚远,这就必然导致国家间或民族间的个性差异。因此,这种个性差异使得各民族自己的语言更具有丰富、浓厚的民族特色。比如,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中,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或者轻松愉快的事情”之意。但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而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人们的生活中的,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食品,一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吃到。但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正是由于这种饮食风俗习惯的不同,汉英习语在表达同一种源于饮食文化的意义时,才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翻译过程也是一定程度上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过程。
3.3文化差异与词汇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成分,是语言系统赖于存在的支柱。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
汉语中的表亲关系径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区别甚严,既要道出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英语cousin一词笼而统之。同样,英语中的uncle和aunt在汉语中亦无外延相同的对应词。此外,汉语中有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您”,而英语中却无“你”的尊称形式。这些谦词是汉民族“满招损、谦受益”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词汇上的反映。
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词汇空缺现象十分普遍。但是,词汇空缺只是文化的一滴水,更能反映文化差异的是不胜枚举的词汇意义。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总是存在着词汇对应关系,双语词典的编辑和跨文化交流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条件之上。但是,对应并非就是“对等”。即使概念意义或认识意义相同,但由于文化不同,包括生活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其包含的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和联想意义也会有极大差异。
首先,英语中有些词具有某种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对应词则无该种意义。例如,propaganda常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意义;英语中的gay一词的本意为“cheerful,merry,happy”,但在今天谈艾滋病色变的美国,gay会使人联想到同性恋,而汉语的“开心、快乐”就不会使人产生这种联想。
其次,有时汉语词汇具有某种文化意义,而英语的对应词则没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如“松”在汉文化中象征“长寿”、“骨气”、“气节”,而英语pine则不带这种含义,它只表示一种树木而已。
另外,有时英汉对应词各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如英语中的dragon的文化意义为“怪物、魔鬼、凶残”等,它是一种令人憎恶的怪兽,是恶魔的象征、邪恶的代表。《圣经》中撒旦就被称为dragon。在西方国家中,凶暴的女人被称为dragon,而汉语的“龙”字的隐含意义则恰恰相反,“龙”在汉民族文化中历来都是“神圣、高贵、珍异、吉祥、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我国古代,“龙”是传说中的“上天”的神物,所以皇帝自喻为龙。可见,英汉民族对于同一事物“龙”所赋予的感彩截然相反。因此,“望子成龙”就须译成hope that hi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如果忽视英语文化差异,机械地将其译成hope that his son will beome a dragon,那就变得不可思议了。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给人带来的联想也是截然不同的。
4.结语
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源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系统,而且需要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的渊源与发展,最大程度地了解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使得“完全对等的等值翻译”不可能完全实现。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译入语和源语最大限度的等值,不仅能忠实地表达原文语言层面的含义,而且能够传神地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疏通交际渠道,增进文化交流与沟通,了解中西方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把握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针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译文读者的理解水平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避免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缺失,力求实现翻译中的文化“传真”。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邓炎昌等.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杨磊.论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9.
[5]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1993.
篇2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跨文化 文化氛围 渗入形式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人们更多的是强调如何在高考中取得英语高分,却忽视英语文化教学。英语与汉语一样,是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而传承下来的沟通交流工具,它有其特有的文化底蕴,我们必须尊重它并且合理地利用它。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高中教学中的跨文化思想的教学。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教学的重要性
霍夫斯坦特曾经说:“文化是生长在同一个环境中人们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程序。”因此,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的心理程序是有差异的,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提到的文化差异。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形成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从而更好地与国际友人进行沟通交流。
例如,在中国,与人见面打招呼时经常会说“饭吃过了吗”、“去哪儿”、“今年贵庚”,等等,这是中国人见面时最传统的问候语。但是如果在国外,你见面打招呼时说:“How old are you?”人家会觉得你非常不礼貌,冒犯了人家的隐私。在国外,与熟人打招呼,可以直接用“Hello”或者“Hi”,与陌生人打招呼,可以使用“Nice to meet you”等,这些是国外的礼貌用语。
跨文化思想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沟通交流中,很多情况下,还体现在英语试卷中的常识判断上,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将跨文化思想渗入其中至关重要。
二、在英语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就如上述霍夫斯坦特所说的,环境影响人的心理,所以,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感知国外的文化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想是相当有益的。那么,怎样才能营造这种文化氛围呢?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摆上一些国外原版的书籍与杂志供学生课外阅读,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对国外文化的了解,还能够扩大学生的单词量与知识面。除了摆放书籍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国外的影片,更直观地将国外的一些文化特点传输给学生。
三、将跨文化思想渗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具体形式
1.感知国外文化的特点与标志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适当讲一些国外的具体标志建筑与人物,也可以将国外的标志与中国的标志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帮助学生感知文化的差异。例如,教师可以将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与法国的莫泊桑进行比较,也可以将中国的故宫与法国的凡尔赛宫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在比较中找出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2.探讨单词的深刻含义
英语单词与汉语词语一样,都是经历了长久变化而形成的,英语主要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语,是一种日耳曼的方言,而如今使用的英语中,还包括了许多对其他语言的吸收及新造语,如包括一些拉丁语。但是,英语单词的组成并不是无迹可寻,它具有一定的内在含义与组成规律。英语单词的内在含义在很多情况下与中文相差甚远,这个时候,就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该单词在该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比如,英语中的dog,大家都知道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是“狗”,狗在国内很多情况下是骂人的话,当别人说你是“lucky dog”时,你可否愿意?其实在国外,“lucky dog”是夸你幸运的意思。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单词的具体含义,很多情况下会分不清别人是在夸奖你,还是在辱骂你。又比如,国内可以将儿子称作为“犬子”,但是如果你用“dogson”表述,国外的人会摸不着头脑,不了解你想要表述的具体含义。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国内与国外的差异也是相当显著的,它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见面时的招呼用语,对人的称呼、称谓,对人表示关心时所使用的方式,等等。如国外友人见面聊天时,基本上不会有很多的寒暄问候。他们的聊天,在一般情况下,都会直入主题,在国内,则反之。又比如在称谓上,国内亲戚的名称很多,姑姑、婶婶、姨妈,等等,这些在国外都被称为“aunt”,而叔叔、舅舅、姑父等都被称为“uncle”。而表示关心的方式,差别更大,国外特别注重隐私,所以即使是关心,也不能问人家的年龄、婚姻状况、宗教与工作等,这些问题在国内,其实可谓是司空见惯。
四、拓宽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途径
当前多数高中所聘用的英语教师主要是中国人,而国人即使教学水平再高,也很难通过自身体现出文化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都可以聘用一些国外的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所传递的气息而感知文化的差异。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发。
五、结语
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而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就要对国外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本文对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及跨文化教学的具体形式与途径加以论述,希望通过这些论述,提高高中英语教师对跨文化教学的重视,从而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宝军.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03.
篇3
[关键词]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工作群体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87-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酒店在各国市场的开拓,极大地推动了跨国酒店的成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管理的问题,尤其是跨国酒店(集团)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使酒店的经营不但赢来更多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其中包括对多元文化群体的管理。对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在了解多元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对人的管理。本文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工作群体的影响分析,为跨国酒店中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有效管理提出个人见解。
1 跨国酒店
跨国酒店(集团)是连锁的酒店,它在本国或者世界各地拥有、经营、管理的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酒店,使用统一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标准联合经营所形成的经营方面的联合体,国内外跨国酒店的合作联盟发展存在着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连锁性质的饭店物业投资和经营管理;二是连锁性质的酒店管理;三是上述两者的融合;四是一些综合性旅游饭店集团或者是旅游企业集团;五是饭店在营销管理上自愿进行联合的等。比如美国豪斯万豪集团、美国万豪国际集团等,都是跨国酒店。
2 多元文化的界定
随着全球文化(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同质性在不断地增加,对文化的差异坚持可能也在相对增加,多元文化暴露出其中的不足,它和跨国企业的利益、狭隘的族群及民族主义相互挂钩,使其容易成为管理的空洞的形式与口号,应化解其中的矛盾,尽可能地超越它的局限性。不同质的文化经常会表现出一些错综复杂的局面,多元文化又被称之为交叉性文化管理,主要涉及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因此,多元文化条件下如何去克服异质的文化冲突,那么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不同的文化氛围当中,能够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最合理的企业资源,然后最大程度地去利用企业人力资源,从而更快的提高企业的综合价值。跨国酒店经营的跨国文化冲突就表现出一些非线性的特征,比如在心理、情感和思想观念上,都渗进了一些员工激励、领导职权和人力资源的相关决策等。
3 多元文化工作群体
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由主体、客体、媒介三部分组成:
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主体是工作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包括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其主体就是人。
多种文化背景是多元文化工作群体构成的客体,根据文化的性质差异可以将文化分为管理文化、历史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据地域差别又可以分为母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等。
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媒介包括语言文字、行为方式、沟通手段等。
4 多元文化对工作群体的影响
4.1 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对工作群体的消极影响
4.1.1 文化差异是工作群体管理的最大障碍
跨国酒店(集团)工作群体成员的不同文化背景成为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原因。文化差异会造成文化冲突,所谓的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括在一个群体内部由于成员分属不同文化、教育、权力背景的阶层而产生的冲突。如果对广泛存在于多元文化工作群体中的种族优越感不恰当地运用管理习惯,对不同的感性认识、沟通误会、文化态度差异等缺乏有效管理,就会造成工作群体市场机会的损失和组织的低效。在工作群体中,管理者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成员。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有着不同的需要、期望和工作动机,因而在工作中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表现,从而增加了工作中意义的不明确性和复杂性,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4.1.2 多元文化会造成沟通不畅
多元文化会造成工作群体内部成员沟通不畅,运行效率低下。在横向沟通方面,由于跨国酒店集团东道国与集团总部的地域空间距离,及不同地域带来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变得更加困难;在纵向沟通方面,也由于层级较多而增加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过滤的可能性,加之不同文化背景成员间对同一命令的理解也不同,易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对称或失真而导致沟通不畅,也造成工作群体运行的低效率。
4.1.3 损害工作群体决策有效性
首先,多元文化对工作群体的影响较为直观地表现为工作群体每个成员对于目标的发展、工作价值、经营理念等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期望,在理解整个工作群体的战略目标或工作群体的经营理念及价值取向时,各个成员会以其本身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等,对工作群体做出有差异甚至是误导性质的期望评价。这些迥异的甚至是错误的期望与评价必然会导致其对整个工作群体的工作目标和经营理念的误解。
其次,由于工作群体成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往往由于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等,对同一事物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在决策时或贯彻执行决策时,会持己见,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分析及解决问题,导致难以达成统一意见的决策,或在实施决策过程中持不一致的原则和方法,这样也会导致决策制定迟缓,浪费精力与时间,预定的决策目标也较难地去实现。
4.2 多元文化对跨国酒店工作群体的积极影响
跨国酒店的多元文化对工作群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在资源获取方面,可促使酒店工作群体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中聘用成员充实当地工作群体人力资源的能力;系统灵活方面,提高了酒店工作群体在面临多种需求和环境变化时的灵活应变能力;解决问题方面,可以更广阔的视角范围和更严格的分析提高酒店工作群体制定决策的能力;在创造性方面,视角的多样性和减少一致性的要求可以提高酒店工作群体的创造力。
对于跨国酒店的工作群体的成员来讲,多元文化具有如下积极影响:
4.2.1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多元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存在使得酒店企业工作群体在进行决策时,通过成员间的持续争论和广泛交流,形成群体智慧,产生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形成网络性决策思路,从而对某一问题的把握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同时,由于对决策制定的广泛参与,成员对形成的决策方案达成了一致的理解,从而可以提高决策的执行水平。
4.2.2 提高工作群体的竞争力
多元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虽然使工作群体的工作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但更为其带来了优势。一方面,酒店工作群体中的多元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使管理者意识到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懂得其重要意义,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更恰当地理解异地、异邦消费的需求,制定出针对本工作群体目标市场的具鲜明区域特点的战略,提高工作群体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使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成员在沟通交流中观点与认识互补,不断改进管理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4.2.3 实现企业价值观的整合,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
文化的摩擦与融合总是相伴而生的,贯穿于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发展过程的始终,在群体内部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交往和学习,取长补短,逐渐认可、接受对方文化,从而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核心,直接决定了企业其他层面的文化,在多元文化企业中,价值观如果没有整合好,就会导致管理问题的出现。因此,企业价值观的整合,其他问题的文化摩擦就会得到快速的解决。
多元文化的整合与重塑可以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并赋予全新的内容,同时各个部门还需要积极地进行倡导学习,不断地通过批评和信息的反馈,才能达到企业价值观的相互认同。多元文化可以大力弘扬企业的创新精神,真正引导企业员工冲出更高层的文化融合,找到文化的契合点,发挥企业多元文化的优势,真正实现企业价值观的整合。
4.2.4 利用多元文化获得竞争优势
不同文化相遇,当一文化中的某种有用的价值为另一文化所不具备时,这种有用的文化价值就必然会被另一文化所汲取、融合、利用和发挥。当不同个性的文化相处时,文化因子必然会互相吸引、溶化、调和以致发生从形式到内容的变化,并逐步统合为一种新型文化。新的文化体系具有新的内容、性质和功能,产生竞争优势。因此,多元文化带来文化冲突的同时也能够为跨国酒店工作群体带来多样性优势。
5 对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管理策略
跨国酒店(集团)多元文化群体管理策略的要旨在于,管理者能够非常有效地了解所要管理的文化群体的文化根基,以及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群体成员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差异。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在了解文化根基的基础上,正视多元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以便于酒店企业管理者有针对性利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多元文化工作群体成员,在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1 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
跨国酒店在扩张过程中,应该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全面分析、整理,在对各种文化差异充分尊重的基础上逐渐磨合并形成企业的文化认同,最终形成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共享的文化。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发展有赖于各层次管理人员与员工的理解与沟通。
首先,要理解各自本身的文化。理解自身文化能够促使自我意识的形成,这种自我意识是交往中识别与其他文化异同的不可或缺的参照系统。
其次,要理解他文化。理解他文化,有一个“文化移情”的过程,一方面要摆脱本土文化的约束,以他文化为参照系统审视本土文化;另一方面以客观立场对待他文化。这样,在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中形成集中各文化优势的、自成一体的企业成员共享的文化成果。
5.2 开展多元文化培训
在多元文化工作群体中开展多元文化培训的内容可包括:地异质文化的敏感训练、语言学习、冲突的沟通处理等。且须明确培训目标,使成员审视自我在不同文化背景成员心目中的表现形象,梳理管理的具体行为规范,打破不同文化背景成员心中的文化障碍,强化合作与联系。培训形成可灵活多样,可将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集合起来开展座谈与讨论、演讲与报告、示范演练、重复性技能比赛等。
5.3 实施管理本土化战略
本土化有两层意义:一是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在逐步消除文化摩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当地文化的适应性;二是多元文化工作群体以其特有的异域文化影响所在地的文化环境,显示一个组织对多元文化的巨大包容能力,以此吸引优秀的人才,增强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竞争力。
科学的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当是与群体的本土化进程一致的。本土化进程并非一味迎合所在地通用的管理风格,而是在坚持原企业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对当地成员思维方式的理解及对他们某些习惯的尊重。尽可能地聘用本地成员及本地管理人员,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多元文化带来的冲突,优化了人才配置,使业务更加顺利开展。
管理本土化使更多的跨国酒店企业意识到对于在异地经营、投资及管理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5.4 文化渗透策略
文化渗透策略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观察和培育的过程。由于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母国文化和所在地文化的巨大差异,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迫使当地成员服从母国的管理模式。而可行的方式是用母国的文化对子文化工作群体的当地成员进行逐步、渐进的文化渗透,使母国文化不断深入人心,使工作群体所在地成员逐渐适应这种母国文化并慢慢地成为该文化的执行者或维护者。文化渗透成功,通常会为工作群体带来的利益是巨大和持续的。
5.5 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
跨国酒店集团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活动时,由于其母国文化和工作群体所在地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而酒店集团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由这种文化差异形成的完全不同于母国的管理环境,此时,多元文化工作群体所采用的管理策略通常是借助比较中性的、与母国文化已达成一定程度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工作群体所在地的子文化群体进行控制管理。采用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母国文化与当地文化发生直接冲突,也可避免资金的浪费。
6 结 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好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没有真正的生命力,没有文化的企业虽然可以成长,但是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是无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和新型的生产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保持适度冲突水平的工作群体中,能唤起必要的工作群体变革,使工作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提高工作群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工作绩效。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跨国酒店集团的管理人员要学会把文化差异作为工作群体的一种优势加以利用,正视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及这种差异对管理的影响,选择符合工作群体自身特点、适合工作群体发展的管理模式,从而使不同的文化达到最佳的结合,使工作群体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及活力。
参考文献:
[1]赖辛格·托纳.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朱路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刚.跨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展望[J].河南机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1).
[3]刘中艳.旅游饭店集团化跨文化管理战略[J].集团研究,2003(8).
篇4
2001年10月经过18个月的谈判,阿尔卡特在支付了3.12亿美元的现金后拥有新成立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50%+1股的股份;
2003年11月21日 中国香港 雅虎以纯现金方式收购香港3721网络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份,并与北京3721科技有限公司结成技术同盟;
2003年12月5日德隆旗下的沈阳合金投资有限公司提示性公告,称该公司独资收购美国MURRAY集团全部资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
同月11日 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巴黎欧莱雅在巴黎和北京同时宣布欧莱雅正式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
2004年1月29日 TCL国际与全球“彩电之父”法国汤姆逊完成跨国购并之旅……
一时间,中外企业间的购并市场风起云涌。
购并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据调查,全球过去20几年中有65%的购并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有85%的CEO承认管理风格和公司文化差异是造成购并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中外企业在购并以及之后的整合过程中发现企业文化上的差异是顺利实现购并目标最大的、也是天然的障碍。
思维方式的不同
国内企业华立集团在收购了美国飞利浦公司的全球研发中心后成立了新的项目小组,负责人是名外国专家。为了表示对项目的关注,华立董事局总裁汪力成每天打电话向他询问项目的进程,同这名外国专家进行沟通。可是一个星期之后,这名专家却提出了辞呈,理由是没有得到信任。这就是双方认识上的差异:在国内企业中,最高管理者每日的沟通是赏识的表示,但在国外却被理解成不信任。
所以企业在购并整合中不能忽视双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不同。意识决定行为,意识上的差异导致双方在同一问题上认识的不同,最终导致整合“事倍功半”,双方陷入互相指责的境地。
治理理念的差异
受传统价值理念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员工治理上更注重以“情”治人: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维系着企业的运转,公司规章制度在制定时更多的考虑感性因素,以“情”治人是企业的一大特色;而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则更注重“法”治: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最根本的。在员工治理上,理性因素占绝对统治地位。因此,在企业购并后的整合中,情治与法治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无论是走出去的企业还是引进来的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
曾有国外企业A收购了国内企业B,之后在整合中出于精简机构的需要将取消原企业的副经理一职。消息一传出,这些副经理们纷纷动用各种关系进行游说,甚至威胁将带走一部分业务骨干。最终购并方没有妥协,坚决裁掉了这几名副经理。但是在之后新企业的运行中却发现员工“遵规守纪”意识加强了,但是工作效率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缺乏原有的凝聚力。究其原因发现是新企业的做法让中国的员工觉得人人自危,而在国外员工看来裁员却是剩余员工动力的源泉。这就是企业在购并后整合中碰到的治理理念差异带来的问题。
主动与被动的矛盾
不论是原先企业内部整合还是国内企业之间的购并整合都存在员工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矛盾,但是在跨国购并整合中这一矛盾更加尖锐:习惯“上传下达”工作方式的国内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已被固化,他们认为只要执行上级的指令就是尽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让他们习惯于被动的工作方式;但在国外企业中,员工更习惯于主动的工作方式:他们会将个人的观点溶入日常工作指令中,追求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最佳结合点。这种工作方式上的差异导致在跨国购并整合中出现了中方领导常发出“外国员工不好管理”的感叹,而外方管理者却认为“中方的员工没有个性,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
实现“文化整合”
如何解决整合中文化差异形成的障碍呢?
在跨国购并整合中,走出国门的海尔的成功经验对后来者应该有重要的意义:立志进入世界500强的海尔通过购并、独资进入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育健全的市场,和东南亚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如果单纯照般照抄青岛海尔的成功经验成本太高,而完全按照当地的习惯办事又会为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海尔的解决方法是:在输出资本的同时输出文化——将青岛海尔的先进积极企业文化与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相结合,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文化整合”,创造出新的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
以一个美国海尔子公司为例:为了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降到最低,海尔在海外的企业都是雇佣当地的员工,任命当地的管理人员。在激励员工制度上,青岛海尔的做法是将干好和干不好的员工的名单一起公布,但是在美国就不行了,当地的员工不同意。怎么办呢?最后子公司的管理者想出了一个方法:采用玩具熊和玩具猪——干好的得到玩具熊,干不好的得到玩具猪。这样既体现了海尔“赏罚分明”的特点又得到当地员工的支持,顺利解决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
反面教材则是肯得基“两进”香港市场的例子:肯得基很早就对香港市场虎视眈眈了,在它第一次进入香港时,完全照搬自己在西方的做法,没有注意到香港人的饮食习惯与东方传统饮食是一致的——排斥非常油腻的食品,所以肯得基进军香港市场的第一次行动以失败告终。到了第二次进军香港的时候,肯得基对自己的食品做了改变:在保持肯得基全球同一形象的前提下,结合香港人的口味开发香港肯得基的特色食品,让肯得基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可以看出在第二次进军香港时常的时候,肯得基改变的不仅仅是食谱,而且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适合香港人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两种文化的融合。
从海尔和肯得基的例子我们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是企业购并整合的天然障碍,实现文化融合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5
关键词:性别差异;语音语调;词汇;句法
一、引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女权运动如火如荼,她们强烈要求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应享有平等权利,并认为语言中存在大量歧视女性的现象。由此,自六十年代中期起,语言学家们开始对语言和性别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将语言研究与更普遍的社会生活规则和象征体系联系起来,描绘妇女生活中的语言和妇女的语言现象,注重先前语言研究中所忽略的问题:即语言产生及运用中的性别因素,语言和性别的内在关系。短短几年内,美国就同时有三本系统论述英语性别差异的专著问世(Thorne &Henley 1975;Key 1975; Bodine 1977:104)。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试图找出造成各种差异的潜在原因(Thorne &Henley1975;Kramer 1975;Platt &Platt 1975;Esposito 1979;Spender 1980;Finegan 1987)。社会语言学所考察的性别差异现象,主要是因为社会结构、文化传统、语用心理等因素引起的“社会性别”现象(Rubin& Nelson 1983;Sachs 1975;Kuwabara et al 1984)。目前,男女性别差异研究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中最核心内容之一。
二、女性语言特点
女性语言的特点可以从音韵、词汇及句法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语音语调上,女性在语言上发音更加标准。语言学家Trugill(1972)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男性把词尾ing发为不标准的前鼻音|in|,而女性发后鼻音|i|的机会较男性多得多。因而可以体现女性的发音比男性标准。Edelsky(1979)采用征询法,发现当采访者为女性时,女子使用升调的机会要比男性多的多。回答问题时,也经常用带有疑问、征询的升调,而男性一般用语气坚决、肯定的降调来回答。Lakoff(1973)认为,上述调型反映出女子英语语气犹豫不决、体贴尊重对方的心理特征。
第二、词汇选择上,首先,女性经常使用一些夸张意味的形容词。如“adorable,divine,gorgeous,charming”等形容词,而男性则比较少用。表达同样心情,女性会说“What a devine idea!”而男性则会说“What a terrific idea”;其次,女性多使用感彩强烈的副词。许多研究表明,女性在语言中频繁地使用如so,such,quite,terribly,vastly等副词。与男性惯用词相比,上述词显得软弱无力,没有实在意义。再次,女性擅长使用一些颜色词。Thorne &Henley(1975)在综述色彩词语研究时声称,女子不但在色彩辨认方面优于男子,就是在色彩描述方面的准确率也高于男子。根据Lakeoff(1973)的研究结果,使用有些词几乎成了女性的专利。如比起男性,女性更擅长准确描绘色彩,更常用一些少见的颜色词汇。人们认为,女性所用颜色词比男性准确是由于她们对美的外在形式感受较男性深刻。最后,女子的语言较男子优雅、含蓄并更善于使用委婉语,她们很少使用damn,shit等这些粗俗的诅咒语。总的来说,女性用词往往比男性用词礼貌、委婉。Lakeoff(1973)认为,Oh dear!是女性语言,Shit!则为男性用语。
第三、句法选择上,首先,女性常用Kind of和sort of等模糊词使自己的话显得不那么武断。如It’s kind of hot in here,I’d sort of like to see that movie等。女性使用这类语气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女性缺乏自信、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其次,女性擅长使用强烈夸张的句型以加强感情效果。Reik(1954)、Traugott(1980)以及Wardhaugh(1972)都注意到,女性不但喜欢使用象darling,divine之类的形容词,她们也善于在话语中采用如 I nearly fainted!How tremendously interesting!这样一些带有典型女子特征的句式表达。再次,使用礼貌委婉的句法形式。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莱考夫(1973:56)曾经说过:女子的话语,要比男子的听上去“客气的多”。对于请求,女性常用礼貌客气的说法如“W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等。最后,女性比男性还更加频繁地使用反意疑问句。如对于“He’s a nice guy.”女性往往会加上反意问句“He’s a nice guy,isn’t he?”反意问句的使用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女性对自己观点的不确定、不自信。女性言语中反意疑问句的大量使用,又一次证明了Lakoff(1973)的“女性语言压制女性自我”的观点。
三、性别差异的根源
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语言学家开始致力于探讨语言性别差异的根本原因,力图在更高层次上把握性别差异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这里仅借用两种理论来分析语言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男性支配论”
上世纪70年代,Lakoff(1973)认为,男女之间因性别引发的一些语言差异,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现象在语言使用中的具体反映。Thorne& Henley(1975)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更加确定了“男性支配论”对于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形成的影响。男性在社会上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他们在话语中呈现出权势的风格。反过来,语言性别差异又加强了男性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二)“文化差异观”
Ray Birdwhistell(1971)认为,男女在身体语言方面的差异变体实际上是其生物性区别特征的文化解释表征。语言学Maltz(1982)等人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孩提时就形成了不同的活动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女孩常在室内活动,男孩则喜欢户外活动。这种差异使男孩女孩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他们用与自身性别相符的行为来体现自己在同性群体中的归属性,这样便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亚文化群体。以Trudgill(1972)为代表的一批社会语言学家从男性特殊心理的角度出发,说明男性语言中隐含着一种隐性尊严,这与男性对自身作为一个独特群体的意识是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差异观”认为男女交流不仅是跨性别交流,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其本质是统治和权威的体现,与解释性别差异毫无关系。尽管结果是男性统治,但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男性并没有企图去统治。解释男女语言差异,而不对任何一方加以谴责。
四、结语
作为一种符号系统与社会现象,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不可避免的反映出社会的价值观念、宗教观念、人们的思维方式、态度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从而为人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不同角度和方法。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是和社会问题紧密相连的。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中,言语的性别差异的反映各异。造成言语性别差异和语言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语言性别差异从客观上表现了女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次要地位。我们要意识到差异的客观存在并理解产生根源,也要正视其存在现实。语言是历史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短期之内这种现象不会有很大改观。只有深刻了解两性在心理及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Barrie & Henley, Nancy1975. Language and sex.Rowley,Mass:Newbury.
2、Birdwhistell, R. 1971. Kinesics and
context.Philadelphia,P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3、Edelsky,Carole 979.Question intonation and sex roles.Languagein Society,8:15-32.
4、Esposito,A.1979.Sex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conversation.Language and speech,22:213-220.
5、Kramer, Cheris 1975. Women’sspeech:separate but unequal? Language and sex.Rowley,Mass:Newbury.
6、Kuwabara.H.et al 1984. Language and speech.27:135-145.
7、Lakoff,Robin 1973.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Language in Society,2:45-79.
8、Maltz,Danil N.& Borker.A cultural Approach to Male/Female Miscommunication.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9、Rubin& Nelson.1983. Multiple determinants of a stigmatized speech style,Language and speech,26:273-290.
10、Sachs,J.1975.Language and speech:difference and dominance.Rowley,Mass.:Newbury.
11、Spender,D.1980.Man made language.London:Routledge&Kegan.
12、Trugill, Peter 1972.Sex, co-vert prestige,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urban British English of Norwich,Language and speech.
13、张宜波,刘秀丽.女权运动与英语词汇的发展兼议英语中的性别歧视[J].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14、陈晓兰.女性主义语言研究与文本分析[J].国外文学(季刊),1999(2).
篇6
>>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表现及其成因 浅谈中西方体育广告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广告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广告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中西方广告的创意差异 中西方广告文化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中西方广告翻译传播的文化差异及策略 浅析汽车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广告语言中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 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从中西方情人节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课堂文化差异及其对口语教学方法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及其体现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在阅读中的应用 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中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 中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孙丰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中西方广告文化在外在表征上存在多种差异,中国广告注重精确表达、动之以情、喜用传统文化元素;西方广告则表现为自主推理、寓教于乐、善于艺术化的表达。中西方在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环境、公众文化层次、广告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是其广告文化差异形成的内在原因。把握中西方文化广告的差异,并科学理解其成因是高效跨文化广告传播的需要。 关键词:中西方广告;广告文化;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136-03
任何广告的目标消费者和交流对象都是社会人,受经济、文化、受教育程度、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社会群体对广告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兴趣点也不一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品牌国际化趋势的增强,广告所面对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这种背景下,对中西方广告的对比研究越显重要,认识中西方广告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不仅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需要,更是市场拓展、跨国传播的要求。
一、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外在表现
(一)致敬传统与面向未来
中国广告创作者热衷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比如广告中经常出现书法、水墨、剪纸、唐诗宋词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代中国广告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方面,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创造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其它大多数国家不可比拟的,中国广告创作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带给中国人强烈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而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推崇,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和获得受众认可大有帮助。
崇尚科学、勇于冒险、富于幻想和批判精神的民族个性决定西方广告更倾向于面向未来的表现,科幻、UFO、外星人等常常会成为西方广告信息传播的载体,这在以青年人为受众的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样的广告表现可以给受众留下时尚、前卫、炫酷的形象。
(二)精准表达与自主推理
中国广告大都会将广告信息说白点透,不管是为了产品促销还是基于品牌形象塑造,不管是采用说明证明形态还是选择故事情节形态,总是会相对直白精准地向受众表达信息。因此,即使发展到今天,文字仍然是我国广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是因为它有直接说明和准确传情达意的作用。而西方则讲究留白式的自主推理,很多广告都不会直接点破内容,给受众留下足够的空间去体味想象。广告中直接说明性的文字较少,甚至整支广告没有一句关于产品的文案,主要通过情节的设计、画面铺陈或意境的塑造,让受众自己去发现关联,推导和感悟广告信息,进行准确解码。
西方某语言学校的广告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小屋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缸,一条金鱼在里面悠然自在地游着。突然,一只大猫破门而入,朝金鱼走了过去。广告音乐从舒缓变为紧张,鱼缸里的金鱼慌乱起来。正当猫准备扑向鱼缸的时候,金鱼发出了“汪汪”的狗叫声,猫闻声而逃。电视屏幕上呈现画龙点睛的字幕:“学一门外语非常重要”。另一个则更加简洁,一对情侣羞涩地坐在一起,女孩最终按耐不住转身与男孩接吻,男孩却在激吻中瘫软倒地,这一幕不仅吓到了身边的女孩,也惊到了电视前的观众,当最后的标板出现治疗鼻塞的某产品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三)动之以情与寓教于乐
中国广告凸显了中国的内敛文化,重情、重义、关爱他人是广告表现的重要元素。动之以情是中国广告创作的重要切入点,从亲情、爱情、友情到乡情、同情等,针对特定的受众,附加到匹配的产品中,总会产生屡试不爽的感召效果。
近年台湾大众银行推出一系列情感微电影广告,感人至深,引起了强烈共鸣。其中《母亲的勇气篇》讲述的是63岁的母亲蔡英妹,第一次出国,不会英文,没人陪伴,一个人独自飞行3天,3个国家,3万2千公里,历经波折去看望刚生产完的女儿的故事,让人们为她的坚韧、勇敢和爱而折服。当类似的广告陆续出现,一次又一次地冲击受众的情感和心灵时,人们开始坚信这是一家有情有义的银行,而对于一家银行而言,没有比获得用户信赖更重要的事了。
相比于动之以情,西方广告创作者更热衷于寓教于乐,一贯崇尚自由开拓、喜欢标新立异的西方人不容易被感情牵绊,却非常享受幽默带来的愉悦。幽默风趣、诙谐逗笑,往往是西方广告创意惯用的手法。在国际广告大赛中,获奖作品中大约三分之二包含有幽默诙谐的元素,有的甚至不惜调侃总统和上帝来传播广告信息。曾在戛纳广告节获金奖的一则平面广告借克林顿的绯闻推销某种治头痛的药品:画面为克林顿头痛的表情,他的太阳穴镶着莱温斯基的照片,广告语为“TYLENOL,特强效力,医治特别头痛的问题”。这种结合现实的幽默既有合理性又有趣味性,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含沙射影与针锋相对
对比可以直接形象的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这一手法经常被运用到广告创意中,即使是主张和谐相处的中国,对比广告也日益增多。但在中国市场,广告中的对比更多是相对柔和的、间接的进行,含沙射影而非指名道姓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新盖中盖“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方便又实惠”的广告播放不久,竞争对手盖天力通过各大媒体郑重提示“一天三餐不能一次吃完,补钙也是一样,少量多次,才是科学补钙”,广告虽然没有点名点姓,但是关注补钙产品的消费者也会心知肚明。
西方市场中的竞争性广告更加常见,在具体的表现上也更加直接、明快、奔放,他们更喜欢针锋相对的直接攻击。比如温迪汉堡的广告中,其代言人跑到麦当劳里购买了牛肉汉堡,连咬几口都没见牛肉,开始惊呼“牛肉在哪里”。百事可乐的广告中,小男孩为了能拿到在双层售货机上部的百事可乐,不惜先购买两瓶在下层的可口可乐来垫脚;奥迪的广告简单却有震撼力,宝马、奔驰、沃尔沃和阿尔法・罗密欧四个世界名车的圆形钥匙扣组合成奥迪车标,传达出它集阿尔法・罗密欧的时尚、宝马的操控、奔驰的豪华和沃尔沃的安全于一体的信息。
(五)直接的性明示与艺术的性暗示
性以其独有的神秘感和诱惑力,能轻松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广告大师奥格威在多年的广告实践中,把“性”称之为对视觉和思维最具冲击力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广告表现中吸引注意力的犀利武器。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为了让广告信息脱颖而出,打性元素牌的中国广告已屡见不鲜,大量与性有关、无关的产品都试图以此途径进入消费者眼帘,就像被约束多年的野性突然释放,很多表现大胆又直接,诸如 “**肾宝,他好,我也好”“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等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同时,中国大量的性表现手法广告喜欢借力女色,广告界甚至出现了“广告无创意,美女来顶替”的现象[1],各种广告中身体局部、动作诱惑等表现随处可见,车展、楼展、商场“秀”等总把穿着性感、风姿百态的女性和展出的商品捆绑在一起。
西方社会在性的问题上相对于中国更加开放,但现在西方广告人运用性元素进行广告创作已经超越了直接的表现方式,为性而性的情形在西方广告中并不多见,大部分作品谨慎而富有技巧,讲究艺术、巧妙的性暗示运用。英国某安全套广告,画面是一只宽大的男式皮鞋和一只小巧的女式皮凉鞋69式倒扣在一起,没有文字说明,只有该安全套的品牌名点缀在一侧,十分简洁,新颖,含蓄而不落“性教唆”的俗套,避免了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而目标受众看后则心明意会。
二、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内在成因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广告创作人员,其本身就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成长和成熟,思想和行为无形之中受到固有文化和以往经验的影响和限制,所以不同文化区域内广告创意人员所创作的广告在整体风格上会有较大的差别,而他们的广告也往往会更适合本文化区域内公众的接受习惯。
中西方文化因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比如,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仁、义、礼、智、信和集体主义,“重群体、轻个体”的意识非常突出,多数广告作品带有明显的“民族意识”“大家庭观念”和“乡土情结”等价值倾向。喜欢营造合家团聚、喜庆温馨的场面,常常将个体的喜好与家人、朋友或集体的价值标准密切相连。非常可乐自豪的宣称“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荣威W5激情的主张“你不必拥有一辆中国车,但必须拥有一颗中国心”;“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的理由是“身体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麦斯威尔在中国市场的传播也入乡随俗的变成了“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这些都无一不是群体意识的鲜明表现。
而西方社会更追求个人主义,注重人的个性,渴望表现自我,主张独立而非依赖性[2]。深谙此道的西方广告创作者很好地将这一特点反映在广告文化中,强调自由的氛围,更多的塑造个性、张扬自我、追求个人自由、凸显个人价值,从而有效地迎合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如耐克的“Just do it”、锐步的“Fit you well”等品牌广告都在诠释着西方的个性价值观。
再比如,“重和谐,持中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也是我国民族的传统心理。《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要达到“和”,需要每个人将实现社会平衡的要求作为调整个人言行的尺度,做到《论语・尧日》中所说的“允执其中”,这就是我们长期沉淀下来的“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以,与之对应的中国广告作品也特别重视和谐美、强调统一感。我们也才会看到有为竞争对手进行“广告宣传”的广告主,长沙的华银旺和超市就曾在店门口挂出横幅――“热烈欢迎沃尔玛入驻雨花亭商圈”,这种大气、宽容、友善的形象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自然也成功地实现了品牌形象的提升。
西方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铸就了崇力好斗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广告中常常会表现强烈的征服欲和好勇尚武的冒险精神。丹麦Borsen日报的广告以“新经济,新竞争规则”为诉求点,直接点出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阅读Borsen日报。广告用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画演绎了“弱肉强食”的事实,比如羚羊将猎豹叼在口中,雄狮在羚羊的撕咬下悲惨地哀嚎[3]。这对于中国公众来说可能过于直接和血腥,但却能赢得西方受众的共鸣和认同。
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了解和把握对广告创作非常重要。首先,广告创作只有迎合社会文化环境和公众文化背景才能避免因文化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传播效果;其次,公众文化背景影响他们对广告信息的接收和解读,迎合公众文化背景才能实现广告信息的顺利传播,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三,把握公众文化特征才能将文化有效延伸到产品中,成功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产品同质化趋强的背景下,文化内涵成为差异化营销的关键。
(二)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经济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划分也是以经济条件作为主要参照因素。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和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对产品、品牌以及广告的认识与需要有较大差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人均角度来看还有较大的距离。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2013~2014年全球72个国家(地区)月薪排行榜,中国大陆为656美元,仅为美国3263美元的五分之一。现实中,很多产品的绝对价格,比如汽车、电子产品、汽油、肉类、服装等在中西方国家的差别并不大,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各阶层工作者所获得的报酬与商品价格的比率要比中国高出数倍。比如,一个中等收入美国人的月薪可以买5台iPhone 6,而在中国只能勉强买到一台。
完全相同的一件商品,在拥有不同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地位是不同的,对购买这种商品的动机和心态也有很大差异的。同样是iPhone,在多数美国人眼中它只是个通讯工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少,而在不少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却还包含着财富、气质和个性魅力这些概念在里面,这种情况在中小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即使在自身收入不支持的情况下也会购买,所以才会出现卖肾买苹果手机的极端事件。
广告是商业行为,以是否有较好的营销效果为评价标准,而效果的形成取决于能否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公众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意味着中西方广告在策略、创意、媒体投放等方面必然会形成差异。
(三)公众文化层次的差异
广告要产生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消费者看懂广告,然后才能在自己的判断下决定自己的购买趋向。如果消费者对广告本身都无法理解,所谓广告效果就成了天方夜谭。普通的广告受众不是企业主、不是广告人,大部分情况下广告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对广告的接受大多是无意识状态,几乎没有普通大众专门去钻研广告。所以,广告信息要顺畅的传播,发送者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编码工作,而且还要考虑考虑接受者的解码能力和水平。如果接受者的解码出现障碍,信息的传播就无法顺畅进行[4]。
影响受众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最大的因素是受教育水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成年人的平均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年限”进行了统计分析。当中,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成年人平均接受正规教育均超过12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而我国仅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我国的相关数据也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不到10%,文盲(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却超过4000人。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不同的文化层次就意味着不同的信息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这也意味着中西方的广告创作必须考虑本国受众的文化水平,以他们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为创作基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各自国家受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四)广告发展阶段不同
西方广告在累积了20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后,已进入成熟期。而中国广告业相对起步较晚,特别是二战之后的三十多年,在这个全球工业与科技突飞猛进、西方广告业大发展的黄金阶段,中国广告业却几乎是空白。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广告业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起步的,至今不过三十余年。中国广告很多理论都在借鉴西方的成果,中国广告实践活动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起步上的落后,发展阶段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广告差异的一个原因。
三、结 语
中西方广告在外在表征上有多样化的差异,对这种差异需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广告受众和广告创作者处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人们的收入和消费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有限,中国广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些因素是客观的,复杂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这决定了中西方广告必然会存在差异,而且会长期存在,同时差异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品牌会走出本土走向国际市场,跨文化广告传播将成为中外品牌的常态。当中,必须考虑当地的文化和环境,考虑当地受众的信息接受特点以及中西方广告的差异,从而使广告更好地实现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文艳霞,文艳琼.性表现手法广告的论文探讨[J].今传媒,2012(1).
[2] 黄婷婷,王琬.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中西方广告音乐差异[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篇7
关键词:亲属称谓;民族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亲属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亲属称谓语各有不同。亲属称谓语的研究历来受到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的重视。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特点。中日英三国称谓反差强烈 ,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 ,日语相对简单,分类不明,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
二、中国亲属称谓的渊远历史
汉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上古时期就有浓厚宗族和血缘观念,奴隶时期的夏商周三朝就是以血缘及宗族制度而形成的国家 ,封建时期则进一步加深, 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释亲・尔雅》中“父为考母为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时至今日,现代中国受到西方的文化影响,许多观念与价值观都已有西化的倾向,但唯一不变的是亲属之间的称谓与浓重的家族文化。
三、英日亲属关系点染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都具有父权家长制的“宗族”文化传统,而日本的文化主要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素来有勇于,善于摄取外来文化的民族传统。早在公元7-8世纪,它就吸取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中国隋唐文化,兼取中国儒、法、墨佛学之精华, 1868年明治维新又汲取了西方工业文明,废除了封建幕藩体制,摆脱了殖民地危机 ,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日语中,哥哥,姐夫,姐姐,嫂子都统称为兄、兄さん;、さん;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则通称为しゅうと、しゅうとめ;理の父、理の母;伯父,叔父,姑父,姨父,舅父,叔叔 一概称为おじ;伯母,叔母,姑姑,姨娘,舅妈,婶婶一律称为お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一概称为いとこ。
不同于中日,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英语字母是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其分为古英语,早期英语,现代英语三个阶段。英美人宗族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对家族以外的人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他们一般直呼其名。
四、中日的亲属称谓比较
(一)中日亲属称谓差异
1. 词义差异。从亲属称谓照表中可以看出: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母、兄、弟、妹、叔父、伯父、兄弟、弟妹、外甥、夫、舅、姑、主人、伯母、婶母,等等。在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熏陶下,日语中的这些词语,所指范围已经和汉语的有所不同。比如兄弟:汉语中的“兄弟”仅指哥哥和弟弟,兄弟还可用于平辈之间,可以用在比自己年龄小的,更可以用于对众人讲话时的谦称,此时无辈分之分。而日语的“兄弟”不仅指哥哥和弟弟,还指姐姐和妹妹。
2. 分类法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语复杂多样,日语则相对简单。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中需要区分直系旁系,血亲姻亲,宗族关源,还有父系母系,长幼辈分等等。而日语亲属称谓袭用的是分类法,即不标明父系母系,直系旁系等阶次分明的地位,只标明尊卑辈分。
3. 敬语用法差异。中国人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的面称,没有敬,谦之分,而在日本人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的面称,则有敬、谦之分。
4. 词缀使用差异。汉日亲属称谓语在实际使用中,为表达特定情感(如亲昵、厌恶),会在亲属称谓语上加上词缀。汉语词缀丰富,在现在的汉语中,可在称谓语的基础上加接尾词“儿”或接头词“老”“阿”“我”“咱”“小”等修饰语,如老爸、阿妈、咱妹、我祖父,小弟,小妹等。而在日语中,则使用接尾词“ちゃん”。
(二)差异形成原因
1. 家族继承制度的不同。中国的家族构造是横向扩大的包含旁系血统的大家族,而日本是纵向发展的以继承人为中心直系血统的家族构造。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传统社会是采取“均分制继承”。 “父系血缘”是获得财产继承权的惟一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日本的家族继承制是以“长子单独继承制”为中心的。嫡系长子在家族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诸子,旁系血缘遭到极大的轻视。
2. 宗族等级观念的不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亲属意识很重,汉语中繁杂众多的亲属称谓词语说明汉民族是一个崇尚“大家庭”的民族,这种传统的宗族关系、亲属关系及家庭观念和意识共同构成一种社会关系网,在社会生活及交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日语文化中,日本人崇尚集体协作精神,主张个人服从集体,个人依靠集体才能生存,集体或集团意识非常强。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家庭观念和亲属意识相对较淡薄,传统的三代同居的家庭在现代不断减少,核心家庭不断地增加。日本人的血缘观念淡薄,且不太重视旁系亲属。
五、中英亲属称谓的比较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
1. 复杂程度差异。汉语亲属称谓复杂,英语简单。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中需要区分直系旁系,血亲姻亲,宗族关源,还有父系母系,长幼辈分等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 grandparent(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妹),uncle(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在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2. 表达清楚性差异。汉语亲属称谓所表达的关系清楚明了,英语笼统模糊。究其原因,中国主张孔孟之道,历来遵循严格繁琐的纲常伦理。而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伦理的定义和概念与中国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
3. 对长辈称呼的差异。汉语亲属称谓注重辈分,英语中则辈分淡化。中国文化讲究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有序;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这与他们信奉的宗教有关吧。
(二)差异形成原因
1. 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和适应这种层次森严、内外有别的封建家族体系和封建伦理道德,汉民族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既有血缘关系又有经济联系的由大家庭组成的庞大的宗族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个人要受家族权利的支配。
英国的个人主义精神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称呼语,称谓语相对贫乏。在这种家庭中,人际关系非常随便、开放,以个人主义观念为核心的自我意识非常明显。而封建社会在整个欧洲存在的时间较短,而资本主义制度较早地代替了封建制度,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英美国家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
2. 中国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都尊崇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
3.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进行是非判断和优劣判断的尺度,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压抑的自我价值出发。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思想意识比较强。
4. 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
六、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便于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中日英三国文化的差异造成在称谓语上的巨大差异,有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内在,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影响下的国家,在语言的传播与研究上应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邱建钰.谈中日亲属称谓的特点及成因[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时波.汉英亲属称谓的对比及其翻译策略[J].铜凌学院学报,2005(2).
[3]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8).
[4]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2)。
[5]田慧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域文化;育人价值;恩施州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由于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形成了差异化的地域文化。[1]《地理教育国际》鼓励学生“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意指我们的地理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熟悉各大洲的山川、地貌,还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和各国的人。要培养学生了解和尊重异国的文化,首先要了解和尊重本民族文化。本文仅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从地域文化育人价值的剖析来探讨地域文化与中学地理课堂的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一、恩施州地域文化的特点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390多万各族人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而形成、融合、演变出了集汉文化、土家文化、苗族文化等于一体的地域文化。[2]其内容丰富多样,受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呈现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文化多样性特点。然而,随着相对封闭及互相隔绝的自然条件的改善,恩施州地域文化受着外来文化与居于恩施州主体地位的土家文化的影响,文化特点渐趋一致,文化特色又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受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恩施州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
1.山地性
地域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恩施州地域文化主要依托武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山地文化的主要特征。从聚落文化看,聚落分布的规律与规模都呈现出山地的垂直差异:随海拔高度的升高,人口和聚落的数量越来越少,聚落的规模也越来越小[3];同样,聚落民居也受山地地形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等地域性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与山地高低的完美结合”以及“就地取材的环境适应”的建筑形式——“吊脚楼”,充分体现了民族建筑的山地性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景观[4]。在农耕文化方面,尽管山地对农业耕作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山区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又对山地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生活民俗与生产民俗上。“靠山吃山”的生活传统造就了恩施州人民以“大米、薯类辅以山珍”的饮食类别的选择,以及受山地气候影响而形成的“酸辣”“咸腊”的饮食口味。不仅如此,特殊的山地地理环境使恩施州人民为了克服崎岖山路的耕作与运输障碍,创造了适应山地环境的生产工具——背篓,不仅能够节省体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山地农作物的运输效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背篓文化”。
2.多民族背景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中华文化是由诸多民族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集合体[5]。换一个语境,恩施州地域文化也是由多个民族文化因素构成的一个文化集合体。可以说,恩施州地域文化相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即本文所界定的多民族背景。之所以说恩施州地域文化具有多民族背景特征,是恩施州的人口分布与社会结构造成的。恩施州境内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约29个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且各少数民族在恩施境内的交叉分布使恩施州地域文化整体上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山地条件的限制以及当地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相对集中,使恩施州境内形成了诸多以少数民族风情园或者少数民族村寨为代表的各具民族特色的聚落环境,呈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来凤县百福司镇东南的舍米湖土家族村落,该村较好地保留了以“摆手舞”为特色的土家文化,村寨风情以土家族民族文化为特色[6];恩施市芭蕉枫香坡侗族风情寨,该村落主要以侗族人口为主,侗族文化得以完善保存与发展,现已成为当地一处极具代表性的侗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目的地[7];宣恩县高罗集镇小茅坡营村则是湖北省唯一保留完整的苗语地区,至今仍然保留苗族的风俗习惯,特色鲜明的苗族文化在此地仍得以较完好的体现。另外,境内还有其他民族村落在不同地域分散分布,使恩施州地域文化整体上呈现出多民族背景的特点。
二、恩施州地域文化的育人价值
日本学者市川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地域文化有三种教育价值:一是丰富人的体验;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三是促进人性的形成。我国学者也从教育机构、课程、教师和民族认同等不同角度,阐释了地域文化对教育机构的区域特色的形成、对课程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文化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所具有的重大价值[8]。本文主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对地域文化育人价值进行剖析。
1.多元文化的认知
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景观与思维方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这种差异性与多元性是整个世界的共性,要使世界在这种多元差异的现状下和谐发展,需要人们去认同与欣赏各种差异。要认同世界文化的差异性,首先需要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差异性,最终通过认识自己的不同而更好地包容与接纳更多的不同,形成多元文化认同。恩施州众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现状为学生多元文化的认知提供了样本载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现象在恩施州当地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不同地域范围内民族分布不同,民族风情在同一区域与不同区域内都存在着差异。以恩施州分布较多的三个民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例: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五县市,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来凤、宣恩、咸丰几个地区,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恩施、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可以看出,在利川、来凤、鹤峰、咸丰与宣恩五区域内都交叉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的存在或相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分布现状,使文化特色表现出地域间的民族差异性。这种差异随着恩施州各县市相对隔绝而存在,但又会因为区域间绝对的交流而被认知,文化碰撞也因此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在长期的感官与相互交流中逐渐意识到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多元,并在长期的交流中理解这些多元与差异,最终接纳多元文化。通过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并认识到恩施州小范围内的这种地域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他们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更多的多元文化。
2.思维方式的养成
地域文化是由特定地域范围内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的,地域环境是塑造本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否定环境决定论的论调,但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不可否认环境对于人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的作用。作为依附于恩施州地域环境而存在的地域文化,亦是如此,它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以恩施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文化“吊脚楼”为例,它代表了恩施人民的智慧,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对学生思维的养成有极大意义。居住在吊脚楼上的学生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对吊脚楼的认识与了解有着差异。外地学生主要是从课本知识获得对吊脚楼的认识,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更多地从科学角度去认识吊脚楼,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与分析吊脚楼的成因与发展。而本地学生更多的是“身在楼中不知楼”,他们知道每一次在吊脚楼上奋力的一蹦能引起喂养在吊脚楼下的各种家禽家畜欢快的叫声回应,这是一个娱乐场所;他们知道在使用柴火做饭的当地,如果没有吊脚楼这个储藏干柴的地下室,要在雨天成功烧燃灶火将会很困难。他们更多的是从体验的角度去认识吊脚楼的实用价值,对于吊脚楼的科学价值认识还不全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示例学生从不同视角去认识他们还没有完全认识的吊脚楼,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有极大意义。如,联系当地地质地貌与气候特点,理解吊脚楼建筑布局与风格的成因;从吊脚楼建筑材料的使用与选择,去学习与真切感受祖辈们就地取材与因地制宜的发展观;从审美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发现吊脚楼的美、赏析吊脚楼的美;从发展的角度,讨论正在消逝的恩施吊脚楼的保护与开发等。这不仅使学生对认识祖辈们创造的智慧有更深切的体验与感悟,还能启示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达到思维方式的养成。
3.责任意识的陶冶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一定意义上塑造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地域文化代表着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范围内人们的社会行为与意识,是人们形成自我认识与明确我在社会中的定位的条件。恩施农户家家户户供奉“土地神”这一民风,代表了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一种敬畏与爱护,对长期耳濡目染的恩施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向影响。恩施农民对于土地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山窝窝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维持他们生活的可用资源。自然条件的先天劣势与土地资源的匮乏,导致当地人民粮食不足以自给,小农生产模式以及落后的经济条件,使人们不得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一个个山窝窝中。他们认为土地是有灵性的,每家都有一个土地神,所以各自在自家土地的陇坎上设置一个土地庙(用石板砌成的小方框),这是为了在劳作时刻都不能忘记对大自然的尊敬与感恩。这种意识也体现在当地人们的行为中,人们认为每一片土地的存在与其存在状态都有其自身原因,不能随意动土(滥挖乱挪),若有某户人家因发展需要进行动土行为,必须经过事先的土地祭拜与风水认定,从不无节制的滥挖乱动。这种话语与行为会在无意识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学会保护与珍惜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养成环境责任意识。如此长期耳濡目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助于学生形成珍惜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
三、恩施州地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地域文化内容在地理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可以体现在正式与非正式的地理课程中,非正式的地理课程主要是指地理校本课程或者乡土课程。恩施州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发展较缓慢,开设学校较少,有一部分教师以“课”为单位进行尝试,虽然缺乏经验指导,学科特色还不够突出,但是对于恩施州的教育现状来说,踏出第一步已经很难得。不管是正式的地理课程还是非正式的地理课程,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学。在教学活动中,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地域文化与地理课堂的整合。
1.加强生活化教学
我国初高中的地理课程标准分别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强调课程选择与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两个学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的研读,可以发现地理课程不单只是为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要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养成生存能力与价值观念。要践行这一理念,不仅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的课改的推进,还需要一线教师的观念更新与实践探索。在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就是其途径之一。将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穿插到地理课堂,不仅避免了枯燥的知识传授与教材讲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的关注与思考。在与几位恩施高中地理教师交流时,作为新引进的外地教师,他们一致向我抱怨过当地学校食堂的菜谱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恩施州各学校食堂三餐离不开土豆,土豆片、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泥、炸土豆……甚至主食还能做成土豆饭,总之没有不做土豆的学校餐厅;二是当地食堂的口味太怪,餐桌离不开当地传统的酸菜,且口味偏辣。这几位老师同时问过我“为什么?”,当时我用简单的一句“我们喜欢,所以入乡随俗”来回答他们。后来想想,也许是因为我是本地人的缘故,习惯性地不去质疑与反问这些生活习惯背后的原因。但实际上,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对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进行分析,只是,置身其中的学生与教师都没有去思考这些“理所当然”背后的学科知识。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不妨设计“土豆如何成为恩施的主食”或者“舌尖上的学校食堂”等教学活动,在“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等章节进行探讨。将日常生活中未被学生察觉的这些生活常态穿课堂,当学习回归到生活时将别有一番景象。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加强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同时,恩施州存在比较普遍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懒于思考与发现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加强生活化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考与加强亲身体验,有利于思维方法的形成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2.强化方法的习得
我国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之一,新课程目标下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对恩施州当地几位高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对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够重视,教师主要以课本知识的讲解为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学习方法的导向意识。地理学习,尤其是区域地理的学习,更多的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认识区域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区域学习的方法导向。以中图版七年级下册“比较区域差异”这一章节为例,书本呈现大量的图表,通过图表的对比分析,归纳影响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重点在于学生“对比法”“归纳演绎法”等地理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作为目标之一。在进行“舌尖上的学校食堂”的教学设计中,恩施州本地各学校食堂菜谱基本一致,学生对于已经习惯的饮食常态不会产生质疑,需要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如提供与恩施州区域差异较明显的其他地区的学校食谱,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去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可将本校某一时间段的学校菜谱与上海某一学校同一时间段的菜谱资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菜谱的对比分析,找到两地菜谱的异同,并从中分析两地饮食风格的差异。最后,通过资料搜集与知识迁移,从气候、自然环境与经济条件等方面,引导学生讨论形成两地饮食差异的原因。[9]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鲜活的案例学习中渗入方法学习,有助于学生方法的习得与地理思维的养成。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方法的获得,在方法的习得过程中达到知识的获得与迁移。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的习得是新课程环境下逐渐被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恩施州作为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要想立即改变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现状较为困难,但是教师可以在自身与现实条件允许之内作相关的尝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强调学生的参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恩施州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较少,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述与学生记忆为主。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需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不再是教师预设环境下的被动接收者,他们是居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学习者与思考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许多学校主要通过隐性课的创设来改变这一现状,即学校在校园环境(主要指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中注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见的有主题板报、宣传画、文化长廊的建设、文化节的举办以及地理园的建设等[10]。当地主要通过复制具有某一民族建筑特征的学校建筑、建设文化长廊、举办文化节等隐性课程的创设进行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与地域文化思想的陶冶。这在一定意义上规避了课时与教师精力不足的问题,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空间去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但是,在隐性课程的构建中,不能仅以教师的构想为主体,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例如,在文化长廊的建设中,学校常常是将文化长廊所要呈现的内容进行完整创设而后满屏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仅是作为一个参观者进行观赏,若将文化长廊的空间予以一部分留白,引导学生将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体现民族特色的内容通过涂鸦、雕刻、绘画等方式填补在文化长廊的空白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创设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还有助于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地域文化,感受身边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当远离自己生长的土地,远走他乡与异国,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时,青年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土地知之甚少,对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对厮守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更会导致人自身的存在危机。[11]对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认识的不足导致我们忽略了这一重大教育课题,要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我想应该从认识脚底下这块土地出发!
作者:冉 蓉 陈昌文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04):63-66,50,127.
[2]李超.溯源与前瞻:恩施文化浅析[J].中国民族,2009(01):59-60.
[3]王孟洲,许然.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概念与理论评析——兼论伏牛山文化圈及其特点[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02):83-87.
[4]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8(02):92-95.
[5]何圣伦.多民族背景下中国审美文化的民族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1(02):258-259.
[6]李勋灿.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风俗习惯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
[7]向丽.对民族村寨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反思——基于湖北省恩施市枫香坡侗寨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61-65.
[8]陈婷.论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81-85.
篇9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迁移;负迁移;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39—02
一、引言
Odlin(1989)在《语言迁移》一书中把语言迁移定义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1 根据上述定义,语言迁移是一种跨语言的、有目标语学习者已习得或未习得的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形成的,具体表现为:(一)正迁移,即当学习者的母语与目标语形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有助于二语习得;(二)负迁移,即当母语与目标语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时,母语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干扰二语习得,即母语干扰。2 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其外语学习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影响。因此,研究母语迁移有助于解释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以及外语教学中应如何合理地运用母语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本文重点分析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各个层面的影响以及教学中如何引导学习者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语的消极影响。
二、母语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英语和汉语共同是人们用来交流信息的载体和工具。尽管这两种语言在语法、语用方面有些类似,但汉语作为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发挥的范围较小,而学习者更容易受到来自母语的负面影响。学习者更容易把母语中已习得的语言规律负迁移到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上,进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使用上的错误。
(一)语音层面
汉语和英语分别归类于不同的语系,在发音上的差异十分突出。首先,两种语言在音素体系上差别较大,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发音音素。有些音素虽然相似,其涉及的发音部位和器官亦有些微差,极易导致语音方面的负迁移。如汉语中的(ao)与英语中的[au]和[C:]不一样,而学生受汉语发音的影响,常用汉语音标的发音方法来发英语的音素音,造成英语中双元音和长元音的错误发音。其次,英汉在语音结构上的不同也易造成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如汉语中没有英语中的辅音连缀,但学生倾向于在辅音连缀之间加上一个元音,glad[^lAd]读作[^ElAd];grow[^rEu]读作[^ErEu]。英语中的辅音缀尾也较多,而汉语音节除(n)和(ng)之外多数是以元音结尾,结果,学生常常在英语辅音后面多读上一个元音。如,把Bob[bCb]读作[bCbu];large[lB:dV]发成[lB:dVi]。此外,汉语中没有[W]和[T]这两个辅音,由于中国学生不习惯用舌尖和牙齿来发音,许多学习者就会将[W]和[T]分别读作[s]和[z]如把thin读作[sin],these读作[z i:z]。在教学中,诸如以上出现的发音问题屡见不鲜。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有意识地认识和更正这些由于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发音错误;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使其慢慢领悟两种语言的不同发音特点,进而提高自己的英语发音。
(二)词汇层面
汉语名词的可数和不可数在词本身上没有体现,而英语名词需要严格区分其可数及不可数用法。因此,国内学生常会说出或写出如下一些句子:He told me a news this morning.每一种语言在词与词的搭配上都有一些各自的方式和习惯,而中国学生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往往将汉语的搭配习惯机械的迁移到英语中去,造成汉式英语。如:把“价格很便宜”说成“The price is cheap”;“虽然下着大雨,但是足球赛仍然继续进行。”翻译成“Though it was raining hard,but the football match still went on”。此外,英语中“有”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习惯上都用“have”。中国学生在词的习惯用法上、词与词的搭配上、汉语词义相近但英语选词完全不同等方面都是母语负迁移在词汇层面上的表现。
(三)句法层面
英汉在句法层面上有某些类似,如一些语序的相似性。如“我有一本英文小说。”可翻译成“I have an English novel.”但是,总体上来说,汉语语句对英语语句的学习在负迁移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
英语句子注重借助连词和关系代词等形成的形式关系,而汉语句子主要根据潜在的逻辑意思将句子的整合起来。例如: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is in group.Because they think group can give them more activity than learn by alone.此句中用连词because表示原因,虽然体现出来汉语思维中的因果关系,但是此句的作者并没有掌握英语中because引导句子时,应该和它所附属的主句在语序上的排列。正确的语序应该是Some people think that...is in group,because they think...当然,此句中的语言、组词及组句方面也存在问题,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受汉语思维的影响较深,尤其是语言基础较差的学习者。
根据表达的需要,英语中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而汉语则没有。所以中国学生在遇到较长的语句翻译时,常常会出现诸如A is/does B is/does C.的句子。如,The students want to study alone think they will study better in a quiet environment.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学生在初学英语时以及后来的学习中,没有系统掌握英语的句法结构,甚至厌恶这些句法结构造成的。所以,只能根据自己的有限的母语知识来表达英语,从而在根上形成了对母语的依赖,而母语的负迁移也越发突出。
三、规避母语负迁移,促进外语教学
母语负迁移现象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努力克服母语的消极影响,并适时强调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通过比较学习者的母语和目标语,首先预知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母语负迁移问题,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更正、不断的巩固的循环训练使学生提高对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的敏感度。
(一)规避母语负迁移的对策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循环加强英汉两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可辨别程度。同时采取可行性的针对性教学,如,根据英语学习中常见的语音、词汇、句法的负迁移表现,进行一对一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对负迁移的感知,以此达到规避母语干扰能力的目的。
1、对于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教师应讲清英语发音与汉语发音相似之处,但更应该重点区别的英语语音的发音特点,辨别不同的发音部位,对比易混淆的元音和辅音。同时,利用小部分的课堂时间或第二课堂时间,设计有针对性的各种辨音练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自己的发音问题所在,并且及时地纠正。学生自己也可以选择适当的口语发音资料,来进行模仿录音。先进行多遍的模仿,然后把自己的音素发音,或词汇发音,或句子和段落发音录下来,然后听标准的英语录音,找出不准确的发音。如有需要,及时向口语好的同学或老师请教,帮助找出自己的发音盲区,并加强后续的模仿和练习。
2、学生在词汇的灵活运用上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较大,尤其在动词时态和语态、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主谓一致方面更为突出。要克服这些语用错误,教师必须让学生经常做一些针对性的改错练习,帮助学生在语言细节上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时态一直是众多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难题。学生首先要系统地识记并辨清每种时态的用法,然后在实际应用时要充分考虑所表达的句子所处的上下文及时间背景。对于词形变化,学习者必须掌握所学词汇的各种词性以及一些词汇的派生词。其次还要了解英语中各种词性的词在句中可以作什么句子成分,不可以作什么句子成分,由此可以认清这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然后再选择正确的词性。词汇的语义方面,母语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较多,由于长年累月地在实际语言交际中使用,所以学生对母语中的近义词运用比较恰当。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近义词或从汉语意思方面相似的词不多,且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操练,很难恰当地选用词汇。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应该了解该词的英英解释以及参考众多的例句来增强对其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及时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提高对词汇运用的灵活度。
3、学生句法层面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无处不在。英语句子尤其是复合句,常常包含有各种从句和分词、非谓语动词等,使得句子长且难以理解。学生要想理解句意,首先必须掌握好各种英语句式,如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以及倒装等。如,The world today is filled with dangers,hence the sick joke that the reason we have not been contacted by an alien civilization is that civilizations tend to destroy themselves when they reach our stage.此句虽然很长,但是个简单句。主句是The world today is filled with dangers。主句后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名词性短语,hence the sick joke...。在这个短语中,包含有一个同位语从句,一个定语从句,一个表语从句以及一个时间状语从句。这样的句子如果学生对英语的各种从句毫无知晓的话,理解起来是十分艰难的。另外,在理解长句子时,学会读完整个句子,而不能把单个词或不是一个语义群的短语割裂开来。可以根据意思分割各个语义群,然后再整体理解各个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此外,常做一些英汉互译的练习可以提高对英语句子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
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普遍性,但文化差异也会造成母语与目标语之间使用的重大差异。日常中的寒暄、致谢、礼让、委婉等都具有其民族文化所制约的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规避母语负迁移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文化、风土人情、宗教等方面的信息输入。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信息输入方式,如看原版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读简易的英文小说或翻阅各种英文报刊等。学生的目标语信息输入量越大,越能促进其对语言的内在感悟和理解,并逐渐内化成一种能力。
四、结语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不会因为学习者的无意识而不存在。由于汉语与英语在各个层面的差异性较大,母语负迁移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管对于教师还是英语学习者应该了解和掌握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重视母语和目标语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差异,努力克服母语的负迁移,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Odlin,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李翠霞.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2).
篇10
关键词:动物词汇隐喻 隐喻重合 隐喻冲突 隐喻空缺 文化内涵
隐喻被认为是比喻的一种,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思维乃至行为的基础。”认知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也指出“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和基本的方式”。隐喻不只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说话人的思维中,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作为一种极为活跃的语言现象,它充分反映了各民族语言文化方面的特点。
基于隐喻的普遍性这一认识,本文拟从比较和分析英汉动物词的隐喻意义着手,管窥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积淀,探讨其语言文化内涵,促进英语语言的习得与跨文化交流。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大量的动物词汇,它们除了具有代表动物本身的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外,很多时候都被赋予了一定的隐喻意义(metaphorical meaning),即指称字面意义以外的事物。现根据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的重合程度和方式分类如下。
1 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对比
1.1隐喻重合(metaphorical coincidence)
英汉语中指称同一动物的词汇隐喻意义完全一致,或者基本接近,即隐喻意义出现重合。即相同的喻体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含义,即有些动物形象能引起英汉民族相同或相近的联想,有着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意义。
(1) 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 You stupid ass! How could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 (你这头蠢驴! 怎么会干这种事?)
(3) My brother would play the peacock when he made some progress. (我兄弟在取得进步时总是沾沾自喜。)
(4)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 (骑虎难下)
(5)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摸鱼)
(6)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例如,用butterfly(蝴蝶)喻人之美,monkey(猴子)喻人聪明,口衔橄榄叶的pigeon(鸽子)象征和平,eagle(老鹰)使人联想到力量,lion(狮子)和tiger(老虎)令人联想到威武、雄壮。小羊是温顺的象征,蜗牛是行动缓慢的象征,夜莺是歌声美妙的象征,狐狸是狡猾的象征,蜜蜂是忙碌的象征,猪是肮脏贪吃的象征,狼是饥饿的象征,鹦鹉是学舌的象征,等等。以上例子说明,英汉动物词汇在隐喻认知模式上具有很大的重合性,这不仅反映了语言的重合,更反映了汉英文化的重合。
1.2隐喻冲突(metaphorical conflict)
整个人类文化有其共性, 各民族的文化更有其个性。英汉动物隐喻中的文化重合毕竟是局部的,而更为常见的则是文化差异。因此,当英汉两种语言中指称同一动物的词汇具有不同的隐喻意义,或者不同的动物词汇具有相同的隐喻意义时,就出现词汇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的不相对应,即冲突。分两方面讨论。
1.2.1 喻体相同,喻义不同
汉英两个民族熟知的动物相差无几,但是这些动物与人类的亲疏远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时候却大相径庭。因此汉英动物词汇中存在大量的喻体相同、喻义不同的隐喻现象。此类隐喻举不胜举。
(a)狗(dog)
在汉文化中,狗一直遭到轻蔑和鄙视,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以狗为喻体的成语、谚语或俗语,几乎无一不带贬义。如“猪狗不如”、“狐群狗党”、“狗仗人势”、“狼心狗肺”、“走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落水狗”、“丧家之犬”、“狗腿子”、“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等成语俗语不可胜数。而在西方人眼中,狗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宠物,成为man’s best friend,甚至被看作是他们家庭的组成部分。有不少习语都体现了说英语民族对狗的喜爱,把狗与人相提并论,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gay dog(快乐的人),top dog(胜利者),“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
(b)龙(dragon)和凤(phoenix)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吉祥、尊贵的象征,也比喻非凡之人。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国人视自己为龙的传人。凤,又称“凤凰”,自古被汉民族视为吉祥的神鸟,它给人间带来吉祥、幸福和安宁。成语“龙凤吉祥”、“龙飞凤舞”、“龙章凤姿”、“龙腾虎跃”、“龙吟虎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表达了幸福、吉祥、美好之意。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却是“凶神恶煞、会喷火的怪物”,象征着魔鬼、撒旦和邪恶,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sow dragon’s teeth(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然而在英文化中的phoenix则取其长生不死之神性,曰:“长生鸟”,与复活再生有关。
(c)蝙蝠(bat)和猫头鹰(owl)
蝙蝠(bat)在西方人心目中并无好感,是瞎眼、丑陋、凶恶、吸血动物、迷信和巫术及死亡的代表。而对中国人而说,由于“蝠”与“福”同音,便成了吉祥、幸福、健康的象征。猫头鹰在西方人看来通常严肃认真有头脑,常为百兽断是非解争端,是冷静智慧的象征。所以经常形容聪明干练的人为a wise old owl(一只聪明的老猫头鹰)。然而,汉语中猫头鹰则是厄运的凶兆。有些人很迷信,以为碰上就会倒霉。汉语中的“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因此,中国人对猫头鹰的感情就像西方人对蝙蝠的感情,既讨厌又怕。
(d)大象(elephant)
“象”在我国古代社会,是代表着权威与地位,如黄帝出巡要坐象车,贵妇人穿象服表示高贵。有传说记载,佛祖转世赖于白象,观音菩萨去朝拜时白象曾两次对其有救命之恩,白象自然就成了人们敬尊的对象。前些年在我们国内很畅销的“白象”牌电池(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其销路并不看好。究其原因是中西方文化对动物大象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致使这种白象牌的商品在国外市场不受欢迎。请看此例:His newly employed woman servant was extremely lazy and ate a lot, no more than a white elephant.(他新雇用的女佣人懒得出奇,饭量倒很大,真是一个无用而又累赘的东西。)
1.2.2 喻体不同,喻义相同
由于文化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在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含义时,汉英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动物来作为喻体。英汉动物词汇中也不乏喻体不同喻义相同的隐喻现象。下面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
birds of a feather(一丘之貉)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to go for wool and come back shorn(偷鸡不成蚀把米)
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对牛弹琴)
to place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 (置身虎穴)
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杀鸡取卵)
虽然是相同的含义,英汉民族却选择了不同的喻体,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习惯,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引起误解,造成交际的中断或失败。
1.3隐喻空缺(metaphorical vacancy)
文化的多样性必然导致语言呈现多样性。同一动物词语,它在一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隐喻意义,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却缺乏相应的隐喻意义,即隐喻意义在另一种文化中出现空缺现象。汉语中,很多动物具有独特的隐喻,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举一些例子说明汉语中英语空缺的文化动物词。
(1)鸿雁(Chinese wild goose):书信(《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
(2)鸳鸯(mandarin duck):夫妻(因此类鸟雌雄偶居不离)
(3)鹤(crane):①象征年寿长,如“松鹤延年”;②才能出众之人
(4)黄鱼(yellow fish):①轮船水手,汽车司机等为捞取外快而私带的旅客;②(方言)金条;
(5)乌龟(turtle):①长寿;②外遇者的丈夫
(6)蛇(snake):忘恩负义的人
英语中也有汉语空缺的文化动物词。英语有如下隐喻表达是汉语完全没有的。请看例子。
chicken(鸡)指“懦夫、胆小鬼”;eel(鳝鱼)暗指狡猾、不老实、不可靠的人;eager beaver(河狸)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albatross(信天翁)暗指沉重的负担,无法摆脱的烦恼和障碍(水手认为射杀信天翁会招致厄运);cock(公鸡):头头(从12到19世纪斗鸡是中小学生在忏悔日的活动,获胜的孩子抱着斗赢的公鸡,被同伴高高地抬起);oyster“牡蛎”指“沉默寡言的人”,等等。
2 英汉动物词汇中隐喻意义差异形成的原因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策略有相似之处,所以在不同文化中,往往可以见到相似的隐喻表达,这是不同文化认知的共同经验积累。隐喻作为认知的手段,反映了人类文化的相似性。汉、英语动物隐喻的共同之处就体现了汉英文化经验的相似性。但是,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语言、思维方式、、神话传说、文学典故、风俗人情、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也即其特定的文化内容,而隐喻又是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的,所以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隐喻方式及其表达。因此,本文将从民族思维方式、审美心理、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及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造成英汉动语动物隐喻差异的主要原因。
2.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说话爱使用比喻,人们常在描述事物时借用动物之形。比如,出家人诵经时所敲之鱼形木鼓,被称为“木鱼”或“鱼鼓”。因过度操劳而在眼角生出的皱纹,被称为“鱼尾纹”;天将破晓之时则会在东方现出一抹“鱼肚白”。而西方很少利用动物的外形来做比喻,因为西方重视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说话喜欢用概念去定义,用逻辑去推理,人际交往语句表达清楚、明确,与汉文化中的表达含蓄、留有空间形成鲜明对比。
2.2英汉两个民族审美心理不同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天地共有基础物质“气”,人与天地共守基本规律“道”,人的形态与功能都与天地相对应,中国人在自然万物内观照到了自己的影子,“登山则情漫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是中国人把自身的思想品格投射到自然界的各种动物身上,导致了人性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格化,从而使代表这些动物的名词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意义。而西方文化是一种科技理性文明,英美人很少用自然动物比拟人的思想品格进行道德化描写,他们倾向于用动物象征人的某种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
2.3民族文化传统不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神话传说。相传黄帝奠定了中华文明,受到后人的尊重和崇拜。他后来乘龙上天,而那龙是天帝来迎他的。于是“龙”便有了“帝王”、“才俊之士”的意义。汉民族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
而英语受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的影响非常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载蓄文化的功能最强。英语中有些动物词具有源于希腊罗马神话,或《圣经》,或兼而有之的意义。如用来称呼英国剧作家及诗人莎士比亚the swan of Avon中的swan(天鹅),就指“才华横溢的歌手或诗人”。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入天鹅体内。《圣经》中有许多动物为喻体的短语和句子,由于常为人们引用,久而久之成为典故性成语。
2.4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一种动物可能在这个国家常见,而在另一个国家罕见,人们自然不会产生什么联想意义。这些动物词载蓄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而又颇具异域风情。如上文中提到的汉语“鸿雁”、“鸳鸯”和“鹤”等动物词具有英语对应词汇中所没有的特殊含义。而英语词汇chicken,eel,beaver和albatross等也具有对应汉语词所没有的隐喻义。
2.5 汉英语言特点
汉英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的特点影响和制约动物词汇隐喻意义的形成。从文字特点看,汉字属于象形文字,以动物形体特征为启示,因而有了“象形词语”,如“虎头蛇尾”、“鼠头鼠脑”、“羊肠小道”等。从语音特点看,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谐音现象,这会引发相关的联想,极大地丰富词汇的隐喻意义。汉语中蝙蝠的“蝠”因与“福”字同音,被认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常产生正面积极的联想意义;而英语中bat却无法引发这种联想。汉语成语“年年有余”取“鱼”这一形象喻指生活富裕也是因为“余”与“鱼”谐音;同理英语中fish无法产生此类联想。
3 动物词汇中的隐喻与跨文化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语言的形成发展。语言和文化的这种互动关系正说明,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和掌握与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语言中的隐喻折射了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和社会文化等特征,其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分析我们得出,英汉动物词汇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既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具体表现形式的异同,又突出显示了英汉两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所以说,人不仅是“社会人”(social man), 而且是“文化人”(cultured man)。因此,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不仅要注意语言交流,更要重视文化传递。只有不断培养和加强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才能更为透彻地理解和习得语言;只有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与文化能力有机结合,才能行之有效地交流,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陈文伯. 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 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黄佩文.汉英比喻的差异与不同的文化蕴涵[J].修辞学习,2001,(3).
[5]李雪.汉英动物隐喻的文化视角[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2).
[6]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2000,(5).
[7]欧忆,贾德江. 英汉动物类习语比较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1,(4).
[8]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9]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