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体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客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系,其民俗体育活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归纳以及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从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形成入手,分析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基本特征,注重其内在的哲学蕴含、社会蕴义,将其赋予独立的社会文化形态,促进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赣南 客家 民俗体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民系,据专家研究是早在西晋末年、特别是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宋、元、明几代汉人南迁于今天闽粤赣交界之山区,在相对封闭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民系。这个民系较之后来在中国北方形成的汉民族更具传统性,粗略地说,北方保留了汉民族的器物文化,而客家人更偏重于汉民族的精神文化。从客家内部经济、文化交往来看,赣州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锚地”,约从晚唐元和至北宋末崇宁年间开始有大量汉民迁入。《隋书・经籍志》说:“广谷大川异制,人居其间异俗”,天下所有的民族,各个地区,都具有自己独有的风俗。客家民俗体育是指客家人聚居区经过漫长时间所形成特有的体育活动、习俗。赣南客家历史文化悠久,蕴涵民俗体育种类繁多,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其中很多均为其它民系包括其它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体育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寻乌香火龙、信丰大阿子孙龙、中村傩戏、白鹭抢打轿、崇义三节龙等等。它们既具有客家民俗的本土特色,又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既表现了客家人的情怀,又凝聚了客家人智慧的结晶。但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很多的民俗体育种类已面临消失和失传。
一 民俗体育概念
首先,民俗体育与民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扎根于特定的民俗土壤之中;其次,民俗体育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总是和特定的民族精神相联系;再次,民俗体育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创造,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最后,民俗体育是那些民间体育中已约定俗成的体育活动形式。因此,本研究认为民俗体育是指在特定的民俗土壤之中,由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依托民俗节日产生发展的民间体育,是顺应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总是和特定的民俗精神相联,具有特定的精神内涵。
二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形成
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先民的主要聚集地、中转站和客家民系的主要孕育地。客家先民自秦始皇时期历经6次大规模的中原南迁,南北文化交融荟萃,将中原文化与赣南本土文化共同构建客家民系的鲜明特征。赣南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体育文化,客家民俗体育活动是客家民系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客家民系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赣南客家远古时起就有各种祭奠、祈求、纪念、庆祝等群众性活动。在反映当地风俗习惯的活动和节令、节日期间,民俗体育应运而生,同时也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风俗、审美意识,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
1 迁徙混融产生
客家民系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交汇河洛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等客家文化的主体要素,同时融合了迁居地畲、瑶、僚、蛋等土著文化,从而使客家文化不仅具有汉民族共同体文化的共同性和丰富性,而且具有特有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由于民性构成的混融特性,导致了文化构成的混融特性,因此其民俗体育文化也不例外。总体而言,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结合了北方和南方的民间体育,如扭秧歌、踩高跷等大多由北方而来,马灯舞由江浙一带传入。当然,客家人聚集区原属南蛮之地,独具地方色彩的民间体育亦是保留原样式或多元混融。如“九狮拜象”,流传于上犹县营前镇,那里是赣南客家人中一个典型的聚落区,既有南宋以来的“老客家”,也有明末清初从粤东等地迁来的“新客家”。九狮拜象即在新客引入的龙灯、狮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节庆风俗发展起来的大型灯彩活动,由1龙、9狮、1象、1麒麟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麒麟狮象团龙”寓意团结和合、万众一心,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新老客家共处一个社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九狮拜象”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这种现象与客家民系构成的混融性相一致。
2 山区农耕社会生活产生
客家地区地理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多山。逢山便有客,无客不住山。赣南客家人居住在中国南方武夷、南岭、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是山地开发和农业耕作,所居住的是依山而建的客家土楼,所娱乐的是劳动闲暇而唱的山歌。从生存环境的地理特征来看,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在山区所创造的文化,因此山区社会生活与原始体育形态有着血肉联系,古代客家人居住的赣南地区人烟稀少、林菁深密,求生极为不易。为了生存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就必须以跑、跳、投掷、攀登等身体活动为基础,涉及采集、耕种、渔猎等多项内容。如客家的春摇、搭绳过涧、扁担顶力、滑草等民俗体育活动,都大量的保留了客家人生产活动的特征。可见生产劳动的需要是客家体育运动的基础和基本内容。
3 宗教节庆产生
赣南客家人大体保留了汉族的传统节日,也增添了流迁过程中的节日,为传统节日注入了迁移居民的节俗内容。赣南地区许多民俗体育活动集中在上九会、元宵节、春节、花朝节、上已、寒食、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元旦等岁时节日以及庙会祭祀,与节庆礼仪及酬神、宗教、娱人相配套。如春节的舞龙、舞狮、舞马灯、调船灯等,清明踏青、端午闹龙舟,中秋“放孔明灯”等。而宗教信仰在赣南客家人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反映宗教信仰的宗教祭典活动内容丰富,具有客家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与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如庙会祭祀活动中的游烛龙、样古史、飞刀圈、划旱船、跳傩戏、遇火练、上刀山、鞭春牛等活动,无不体现了赣南客家人通过简单的运动形式达到娱悦天地、告慰祖先神灵以及驱鬼降妖的目的。
三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特征
任何地域文化,都是社会群体为了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系统。这些历史上创造出来的生存式样都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则是汉民族的一种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二者之间有同有异,同是共性,异是个性,同异之间又并非可以截然分开,共性寓于个性,个性体现共性。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有以下特征:
1 生产性
在赣南客家地区传统体育活动中,处处可以流露出客家人基于生存的需要和生产的需要,具有典型的农耕文化特色,其中以休闲娱乐的项目居多,活动多与农耕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相关。例如扳腰、滑草、搭绳过涧、扁担顶力等,这些人们喜爱的体育游戏,多半是劳动生产的休息间隙在田间地头里进行。独具特色的六子棋、鸡婆棋等赣南客家棋类,内容丰富多彩,但制作极为简单,随手在地上画一个棋盘,捡几颗石子、草棍之类当棋子,便可厮杀一番。赣南民俗体育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当地客家人长期以来赖以丰富生活、抒感、强身壮体、寄托希望、协调关系的一种特殊文化教育媒体,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2 多元性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多元文化,它以中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迁居地的畲、瑶、僚、蛋等土著以及河洛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等要素,具有汉民族共同体文化的共同性和丰富性,而且具有特有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因此,从不同类型的文化互动来看,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属于多元文化,在客家文化生态中,客家人更易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接受或传播一种文化,这当然取决于移民的数量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能量,多种文化产生碰撞、冲突、互动和融合。因此,移民是客家民系融合的动因。
3 地域性
赣南客家由于其迁徙历史、入居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形成独特的民俗体育文化。赣南有十几个纯客家县,而各县的民俗体育活动又各具特色。仅舞龙舞狮而言,赣南就有游烛龙、香火龙、竹篙火龙、板凳龙、滚龙、稻草龙、瑞龙、凌龙、青狮、梨狮、席狮等等,有些民俗体育项目甚至只在固定的村落才有,如白鹭村的抢打轿、营前村的九狮拜象、中村的傩戏等等。
4 传承性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来源于生活,并被人们世代相习,在群众生活中被反复遵照。它的传承性是靠心理信仰、传袭力量、习惯势力形成的约束力,而不是靠行政和法律。一项民俗体育一经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虽经流传演绎而难免变异,但其核心和主旨总有因袭的内涵和固定的仪式。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有一定的农耕生活、生产特点,如高脚赛跑、禾杆拔河、举石担、打石子、抬杠、春摇、落溏脚等,均从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沿袭了农民的生产特点和要素,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传承的作用。
5 亲和性
从民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说,在客家文化生态里,客家人更易形成强烈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文化意识。客家人同根共祖,世代漂流,四海为家,创造了许多辉煌业绩。但是,不管在何时何处,只要听到客家口音和谈论到客家民俗,亲切感就油然而生。客家人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关系的团体主义精神。遍布各县的乡镇舞龙舞狮队便体现了这种精神,春节和元宵节,各村各镇以宗族为单位组成舞龙舞狮队,集中到祠堂祭祖。这种活动不仅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满足了族人文化交往的需要,而且加深了族与族之间的联系。
6 变异性
赣南客家历史上就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改土归流”后更是受汉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又处于几大文化的结合部,历史上就是河洛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的交汇点以及各种土著文化也向其渗透。土著的民间体育文化也深受汉文化和相邻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如畲、瑶、僚、蛋等土著传统体育活动中的龙舟竞渡、舞狮子、扭秧歌等就深受汉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影响,有的体育活动直接从汉族地区移植,最后变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运动项目,如梨狮、席狮、香火龙、踩高跷、打陀螺、踢毽子等。有的受到相邻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启发,有的运动项目本身就是这块土地上各族所共有的。如放孔明灯、叠罗汉、抢花炮、打牢钱、射弩、玩嬉灯等活动,在赣南许多少数民族中都盛行。赣南民俗体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内容、结构甚至模式变化的属性。当然其变异并非总是积极的,或全部是积极的。
四 结语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其自身突出的民族凝聚价值、独特的教育、健身、娱乐、竞技功能以及审美追求和极为丰富的民族情感内涵,它反映出独特的民系个性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底蕴。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大都是通过口授身传的方法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随着时光的推移和现代文化的冲击,面临被世人遗忘的境地。许多民俗体育项目已出现既无文字记载,又无技术传人的局面,一些项目甚至濒临灭绝。因此,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进行挖掘、整理和系统研究迫在眉睫。
我们要创新思路,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创造性地弘扬赣南客家传统体育文化。从体育的视角展示客家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摸索出适合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繁荣发展的道路,促使其不断规范化、科学化,让赣南客家民俗体育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发展赣南地区体育事业、提高人们的身体文化素质以及为赣南地区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注:本文系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0766)。
参考文献:
[1] 周红兵:《客家风情》,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
[3] 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赣州地区志》,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篇2
关键词:赣皖边界地区;村落民俗体育;徽州文化;赣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256,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1―1480―03
1 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的构成
1.1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概况 赣皖边区民俗体育主要分布于江西赣东北的景德镇、浮梁、鄱阳、乐平;徽州(现为黄山市)的休宁、祁门、歙县、绩溪、黟县;上饶的婺源、德兴、铅山、玉山、弋阳等县市所属村落,其中古村落较集中的是徽州与上饶交界处,这一地区古街、镇;古村落、古巷里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赣皖边区民俗体育种类不下50种,如赛龙舟、划旱船、傩舞、叠罗汉、踩高跷、跳钟魁、嬉钟魁、嬉灯、舞香火龙、舞板龙、仗鼓舞、扑蝶舞、狮子舞、钹舞、舞麒麟、蚌壳舞、龙凤舞、抛绣球、背新娘、舞香火、花船、亮船会、五猖会、抬阁、风筝、踏春、登高、目莲戏、……其中赛龙舟又有两种形式;一种在三月举行,一种在端午节举行。傩舞主要集中在徽州一带,该地区村落舞龙的形式也有两种,一种在元宵节戏舞;一种是在中秋节玩弄,突出表现了赣皖边区村落民风民俗的特色。徽州乡谚有所谓“黟县嘏蟆歙县狗,祁门猴狲翻筋斗,休宁蛇、婺源龙,一犁到磅绩溪牛”,就是对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的真实写照。
1.2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的形成 从历史遗存的挖掘看,赣皖边区区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4~5万年前。从影响这个区域文化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看,赣江――鄱阳湖水系,是赣文化区域古代文明的母系。从长江中游考古来看,早期文化遗址多在鄂赣皖三省境内,发现有多处商周时代的矿冶遗址。据蒙文通《越史丛考》指出,赣皖边界地区古属越楚吴之境。蒙文通说:“太史公于此习俗之差异分越楚之地为三区;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衡山、九江、江南、豫、长沙为南楚、并谓南楚、西楚‘其俗大类’”。又据《汉书地理志》载:“今之会稽、九江、丹扬、豫章、庐江、广陵、六安、淮,尽吴分地”。班固认为以上数地“本吴越,与楚接比,数相兼并,故其民俗略同”…。又据有关专家考证,古徽州到三国时,在这块土地上栖息的居民已有6个方面的来源,第一部分是早在秦以前就生息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禹以前属三苗族,禹以后属左越族;第二部分是秦始皇时徙入的“大越徙民”;第三部分是秦末吴芮部将所率后来滞留徽州的“百粤之兵”以及汉将陈婴拥兵浙地滞留于徽的汉兵;第四部分是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中原战乱,举家迁徽的北方居民,如方弘家族由河南迁歙东,汪文和家族安家于歙等等;第五部分是为逃避赋役陆续徙来徽州的中原居民;第六部分是留恋徽州大好山水,官于此遂家于此,或游历至此而居此。在历史上人们所称的“徽州山越人”,实际上是指:主要由当地土著、北迁南移的汉族闽粤越族农民组成的以武力反抗地主贵族和统治者的山寨集团。依此,从民俗源流上看,赣皖民俗主要来自吴、越、闽、粤多源。约在宋代,这一地区民俗体育开展的盛况可以从宋人的诗词中发见。如宋代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这首诗中描写了信州府(宋属江西路东境的信州上饶郡)元宵舞龙的情景。词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删处”。这里“夜放花千树”,指的是元宵放灯(又称“观灯”)。如唐苏味道《观灯》诗:“火树银花含,星桥铁锁开”。诗中“火树银花”描写的是树上挂彩灯的情景。“花千树”同样指元宵彩灯。词中“鱼龙舞”实指玩鱼灯和龙灯。夏竦《奉和御制上元观灯》诗:“鱼龙漫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宝坊月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焰平”。“鱼龙漫衍”就是耍龙灯。可见,早在宋代赣皖边区岁时民俗体育已经出现,而且场面也很壮观。
另外,赣皖边界村落民俗体育的兴盛与徽商也有一定关系。徽商富甲东南,挣了钱后都纷纷回乡建祠堂、修宗谱、设祀会,巩固宗族关系,还捐资兴学、助学、创立文会,使徽州村落以宗教、祭祀、礼仪类民俗文化得到更加繁荣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消费性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1.3赣皖边界村落岁时类民俗体育 古代中国有独特的节日体系,每个节日,都有充实的活动内容,而且往往是以多姿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来体现节日气氛的。赣皖边区村落岁时民俗体育集中在上九会、元宵节、春社、花朝节、上已、寒食、清明节、浴佛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元旦等岁时节日中,其中主要活动内容有舞龙灯、踩高跷、跳钟馗、玩嬉灯、放风筝、划旱船、荡秋千、踏春、竞龙舟、重阳节登高等。
赣皖边区农村舞龙多在元宵、中秋两节举行。从史料记载上看,赣皖边区农村的舞龙约在宋代就已盛兴(见前文)。到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年间更是进入。当时舞龙主要有双龙灯、马头灯、龙头灯、草龙灯、板龙灯。据清同治刻本《铅山县志》中介绍的“板龙灯”,是以长板作底,用竹在板凳上编成(圆状)扎成龙形,节数不等,形似长桥,故称“长桥灯”。晚清的休宁、祁门、婺源、绩溪等地有“龙灯会”、“迎神赛会”。据《陶甓公牍》中有关于绩溪县舞烛龙的记载:“上元日,各处社土坛神庙张纸灯、或演剧,或扮童戏,驰火马、舞青狮,游烛龙,遍巡街巷,名日‘闹元宵’”。《婺源县志》载:“农历十三日,灯节开始,县城和大的村庄晚间迎灯,十五日元宵节,晚间迎龙灯、闹花灯。十八日夜间为‘满灯’,年节结束”。
二、三月,赣皖边区村落民俗重“春社”、“花朝”和“清明节”。春社,又称“社日”,赣皖边区村落有祭祀谷神祈年的风俗,乡民称此为“祈社”。花朝节,赣皖乡民看作是喜日,这一天除了多行婚礼,不少地方在这一天还要击鼓、张灯赛神,称为“菜花灯”或“花朝灯”。每到花朝节,大街小巷挂起各式花灯,一些乡民甚至手举花灯走街串巷,相比精巧,乐趣浓浓。《陶甓公牍》中提到晚清时期祁门、绩溪花朝节的节俗说:“花朝日,东南乡十八社按年轮祀汪越国公,张灯演剧,……谓之‘赛花朝’”。
五月一日,在徽州休宁海阳一带乡村有“五猖会”。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青白黑红黄绿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接下来是地方戏对伍、车耍队伍等。《明史》记载中就有“阵前阵后神祀五猖”之说。明嘉靖《徽州府志》卷一《风俗志》也有记载:“三月二十日,歙、休之民舆汪越过之像而游,云以诞日为寿,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震于乡井,以为奇隽”。康熙年间方士庹的《新安竹枝词》有“社公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送大王”之说。
由这一段不难看出,明清徽州“五猖会”已盛行,其中有各种舞蹈杂技,甚至有龙舟(划旱船)表演。五猖会一直在歙县、绩溪各地乡村流行。今天,随着黄山民俗旅游的开发,“五猖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那种仿唐胡舞假面戏和高超的民间杂技深深地吸引了各方游客,如今“五猖”庙会已是徽州民俗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从赣文化遗存考古来看,“现在江西境内,也曾是东周时期越国和楚国先后控制区域,所以江西境内也保留有越国与楚国的文化遗址与墓葬”。另外,江西还发现有西汉时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中许多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表现出东周及沿海地区的地方特色。而徽州社会也是由东越而山越,古徽州早在三国时期,就生息着前属三苗族,后属左越族的土著居民,还有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中原战乱,举家迁徽的北方居民。因此说,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的根基与吴、越、楚文化都有密切关系。据《风土记》载:“竞渡始于武陵……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之……(竞舟)盖其遗风也”。由此,历史上与楚越相邻的赣皖边区,以龙舟迎神祭祀的风俗也十分流行,而且有三月和五月两种形式的赛龙舟。如康熙、乾隆年间,徽州的歙县曾时兴三月竞龙舟习俗。据康熙二十九年刻本《歙县志》载:“上已,竞渡龙舟于河”。又乾隆二十六年刻本《歙县志》说:“三月三日,竞渡河干”。但是与歙县相邻的祁门、休宁、婺源等县都没有三月竞龙舟的风俗,而都是在五月五端午节日举行。如清同治《祁门县志》载:“五月……端午日,悬蒲艾、饷角黍,饮菖蒲酒,龙舟竞渡”。据《婺源县志》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县城和部分沿河的大村庄,进行划龙舟的娱乐活动”。据乾隆刻本《歙县志》记载:“三月三,竞渡,或造神舟陆游,毕具,存修禊意,又名‘拔祝’,‘清明’,沿唐代遗风”。
赣皖边区村落有八月中秋迎火龙的风俗。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这一风俗约在清中期开始盛行。清乾隆刻本《歙县志》说:“八月中秋,……农人具束藁为龙,燃香遍插龙体,鸣钲伐鼓游月光下”。又清同治《祁门县志》记载:“八月中秋,夕设瓜果拜月……又缚稻草为龙,插香周遍,数人共持舞之.至涧东向送之,以祈丰年”。可见,赣皖边区村落舞龙活动一年有两次,元宵节舞烛龙,中秋节舞龙插有香火的草龙(又名“香火龙”),香火龙风格独具,粗犷豪放,具有乡土气息。
2 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的现状
在地处赣皖交界的婺源县,不少村落现今还保留有古老的,被誉为“舞蹈活化石”的傩舞。婺傩别具一格,主要以各种图案的面具和简单的道具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内容情节,形式多种多样,有单人舞、双人舞,那傩神头戴古具,手持板斧,在激昂的鼓声中起舞,有刚劲雄浑、动作朴实,充满了力度和健康美。婺源傩舞曾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舞蹈会演,被舞蹈专家誉为“我国古典舞蹈的活化石”。改革开放以后,婺傩受到县政府的重视,并进行了深入挖掘与整理,现在婺傩面具已超过200种,节目类型多达百余种,在婺源成为旅游和古村落保护县以来,婺傩更是有了很大的表演市场、文化价值倍增,每次文化节上表演傩舞时,都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和高度评价,为婺源旅游创汇发挥出很大作用。与婺源相邻的休宁傩舞也是很著名,在安徽首届艺术节上,表演了傩舞《游太阳》、《童子舞伞》、《跳和盒》、《古老钱》、《魁星点斗》等,获得创作、演出一等奖等多项奖。近年来,作为宗教与艺术长期混合而成的傩舞,成为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文化交流史、舞蹈、戏剧发展史,当然也包括民俗体育在内相当广泛的学科。因而,傩舞傩戏享有中国舞蹈、戏剧活化石之称,也应享有最古老的民俗体育之称。目前,黄山市正力图将傩舞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问,赣皖边区的傩舞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舞龙更是现在赣皖乡村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最具娱乐性的节目。现在舞龙的制作更是五光十色,精致无比,为了使龙身光亮剔透,龙身采用尼龙纸和纱布制成,并在龙身内采用电光照明,数十里之外也能看到通身发光的龙体。舞龙的动作也有很大的创新,除了奔跑、跨跳、起伏、左右摇晃之外,又增加了劈叉、双人重叠、滚翻等高难动作,使表演迭起,扣人心弦,舞龙越来越贴近观众追求享乐的心理。其中婺源、铅山等地的板凳龙更具特色,其制作是用一段段木板借铁链或插销连接,每节板上插有一到二个灯笼,舞者手举或肩扛,动作要求整齐、配合十分默契,否则整条龙会手脚大乱,头尾不能相应,甚至百米长龙全部倒在田间泥地中,所以各村落一般在元宵节前半个月就开始训练了。近年,铅山农村出现了长达近千米的巨型板龙,仅板上插的灯笼就有数百个之多,数百名身强力壮的乡民手举着长龙,沿着村头村尾、田间小道狂舞,夜空下龙身光芒四射,就像一条巨大的火龙蜿蜒穿梭,数面锣鼓齐鸣,成千上万观众叫喊,嘈杂声响彻数十里。如此壮观的热闹场面是改革开放以前不可能看到的,也是一般竞技体育所不能替代的.
另外,在徽州的休宁、歙县、祁门和婺源至今还流传一种观众举火把参与驱鬼的“目连戏”,每当表演至,观众举着火把蜂拥五猖神沿街奔跑,呐喊声、口哨声响彻荒野,这部戏要连演七天七夜,是我国戏剧艺术的恢宏巨著,故享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誉。休宁、屯溪等地有四至八个彪形大汉抬着上、中、下三层楼的“抬阁”戏,休宁海阳乡有“五猖庙会”;歙县渔梁船民有“亮船会”;徽州黟县西递村有古朴典雅的“抛绣球”;至今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有民间舞蹈“仗鼓舞”(又名“得胜鼓”);歙县南乡叶村还流行一种集古代杂技、体育于一身、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民间艺术“叠罗汉”。每到元宵佳节,叶村灯火通明,锣鼓喧天,“罗汉”的表演者,手持火把,脚踩鼓点,在村头村尾周游一遍,招引观众争相尾随,雀跃而至,人流潮水般地涌往村中戏台,由24种不同扮像的罗汉轮流亮相,各出绝招,表演跌宕起伏,幽默风趣。叠罗汉的人体造型,惊险而优美,引起观众阵阵掌声、呼声,伴随着欢乐的锣鼓,整个山乡沉浸在浓烈的节日欢庆之中。足见,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十分丰富多彩,如果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将是一笔极珍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3 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发展对策
3.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赣皖边区古村落民俗体育风情浓郁、格调古朴,内容丰富已为人们所公认。我们应该利用黄山、婺源、景德镇等著名瓷都、古村落旅游景点,对赣皖村落民俗体育进行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特别要注意结合生态、自然景观对民俗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再生,促进赣皖古村落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篇3
(1.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湖南 吉首 416000;2.吉首市第一中学,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本文采用访谈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课题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推广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应用研究,为湘西发展有特色的区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发展,促进湘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景点;推广
旅游业与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相结合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推广应用,开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对构建和谐湘西,和谐旅游,打造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应用,是利用民俗体育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利用旅游业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这一途径的有效实施对挖掘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促进湘西旅游文化建设;创新湘西民俗体育旅游业,提升旅游品味具有重要意义。
1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应用现状
开发湘西民俗体育项目旅游资源最好依托湘西现有景点和现有旅游线路。湘西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精心确定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建设项目,依托湘西这些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开发当地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可以避免交通上的不便,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方便地被游客看到,不仅可以使这些项目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宣传,也可以使景点活跃起来,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欣赏到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甚至可以亲身参与其中,享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乐趣,达到娱乐旅游的目的。
1.1 有名景点移植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目前在湘西著名景点开发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做的比较好的是乾州古城。古城内有建一个“巫傩堂”专门用于表演湘西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每天都进行数场表演。
为了促进资源转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也包括民俗体育活动)成为了解湘西、沟通世界的窗口与桥梁;湘西太阳树文化产业公司转无形为有形,在有4200多年历史的乾州古城中,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深度挖掘与保护性开发;最终以舞台文艺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节目。表演内容(节目与道具)包含国家级非遗项目20项,省级非遗项目30项;现场演绎国家级传承人8人,省级12人;州、县级传承人10人。民族体育项目包括:苗寨苗鼓、土家族摆手舞、苗族绺巾舞、民间巫傩绝技等。
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也包括民俗体育活动)移植到乾州古城里,游客们可以领略到中国湘西苗鼓王石顺民、国家级土家摆手舞传承人张光明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场演绎。让游客领略到湘西民俗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很受游客欢迎。在最后一个节目土家族摆手舞《大团摆》,会邀请游客们一起参与在土家族摆手舞《大团摆》的热烈气氛中,游客们全部参与其中,齐跳摆手舞,演出进入,各类演员互动,形成天地合一、天人合一的艺术氛围。而湘西其他很多住著名景点都没有这样做。
同理,湘西的其他旅游景点也可以效仿这一做法。在湘西其他著名景点开发民俗体育旅游项目也会为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使各旅游景点活起来。
1.2 特色村寨就地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开发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最佳地,这些著名景点中很多是土家山寨、苗族村寨,在这些村寨就地直接开发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人们在享受美丽的风景、独特的民族建筑、文化底蕴丰厚的古村落的同时可以观赏、参与当地民俗体育活动,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更深刻地了解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如德夯苗寨位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郊峒河上游的德夯大峡谷,2005年12月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是反映和展示湘西苗寨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游客众多。目前,德夯开发了苗族鼓舞表演、民族歌舞表演却没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其他本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湘西其他民族村寨一样主要特点还是用各民族的传统建筑和各民族传统生产生活工具来表现其传统文化,虽然有一些民族节日表演,但各民族的节日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没到这些节日,进入民族村,看到的则是各民族的建筑、生活用具和一些旅游的人,民族村寨显得冷冷清清、死气沉沉。
越是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越要去乡村里去找。笔者到少数民族村落做实地考察,发现在这些村落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可以节约开发成本,另外,可以举办小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让游客们也参与其中,可以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节目,使游客在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达到康体健身的目的,让游客在亲自体验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这样做是用一种活灵活现的方式展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会吸引有越来越多的游客,而湘西民族村寨的名气也会越来越大。这样可以进一步打造当地优势旅游资源,从而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当地农民致富,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1.3 有名景点任就没有移植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如凤凰古城,一座享誉全国的著名旅游景点,没有意识到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没有开发、移植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没有运用体育文化资源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没有展示民俗体育文化的舞台更没有开发游客参与的与民俗体育相关的旅游活动。
2 结论与建议
2.1 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和旅游业更好地结合
把民俗体育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回归自然,融入文化,注重参与”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当代人们的需求变化,界定了未来旅游业的基本走势和整体格局。据统计,国内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是山水风光,其次是历史文化。湘西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胜地,风光秀美,景色怡人,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以借助张家界、古城凤凰、猛洞河、桃花源等旅游风景区的自然资源有时选取一些娱乐性、观赏性较强的项目,在旅游区开展富有地方风情的体育活动,既推广民俗体育,又发展边区旅游事业。
2.2 加强民俗体育文化自身发展
发展民俗体育,首先要做好理论准备。数十年来,许多学者从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等不同角度对民俗体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时代的发展又赋予她新的价值和功能。因此,我们应当与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和湘西科协联合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和发扬基础上,推陈出新,这对于发展民俗体育,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大有裨益。要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民族传统体育,它需要依据市场需求来制定培养目标,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地方政府开展体育旅游业。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以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集团公司,与地方政府组建的体育旅游旅行社,利益共享。
2.3 培育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主体
争取国家或地方财政对发展民俗体育事业的投入。不断扩大体育旅游中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发展民俗体育,推动民俗体育和旅游业的结合。
3 结语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应用推广是利用民俗体育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发挥其文化的社会功能,在维系社会的良性运转中起到一定的文化传承作用。要想旅游业具有吸引力,必须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为引导,而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推广应用是对人类文化活动内容深层次的开发。为此,应该更好更快地利用旅游业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促进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少英.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李文玉.湘西山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其保护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21-124.
[3]田祖国.湘西民族传统体育调查[M].吉首:吉首大学出版社,2003.
[4]钟海平,田祖国.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01,8.
[5]舒萍.体育资源资产开发与利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6]黄贵.初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3).
篇4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方法,研究了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的不同、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探讨民俗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不同之处,即流传范围不同、包含内容不同和发展变化不同。
关键词:体育民俗 民族传统体育 异同
日本学者认为民俗是指那些具有地方性和历史性等特点的民间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英国和法国一些学者认为民俗一般只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古老的、传统的、没有经过修改的一代一代原封不动流传下来的民间歌谣、故事、传说、风俗活动和歌舞等。德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民俗是指人民大众特有的传统风俗习惯、民间俗语、歌谣、故事、传说、谚语、格言、舞蹈等。
1、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
1.1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的不同点
体育民俗:实践活动的意向和观念比较明确,多出自于信念;有一定普遍性;有相当时空跨度的传承性;有严格的规范性,亲身参与者和观赏者自觉遵从;以集体活动方式为主;社会影响显著。
一般体育活动:实践活动的意向比较明确,而观念模糊较多,多出自于兴趣;有明显局限性和随意性;无须一定的传承性和普遍性,多为即兴性,时断时续;虽有通常活动方式方法和活动规则,却可以随意变动;以个人活动方式为主;社会影响不明显,以个体实践活动中身心愉悦的体验为重。
1.2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都是社会文化现象;以体育运动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以增进健康、增强意志、振奋精神、体验欢乐为目的;都具有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体育民俗不等于一般体育活动。例如,橄榄球、汽车赛、摩托艇、相扑、冲浪、花样滑冰、高山滑雪、伐木赛、保龄球、藤球等体育活动,在其它一些国家早已形成盛行的体育民俗,其中有的项目还被一些国家尊为“国技”。而在中国却不然,目前只是处于尝试阶段的表演性和介绍性的一般体育活动,不属于中国的体育民俗。反之亦然,中国最重要最突出的体育民俗的武术和气功,在其他国家里也不是当地的体育民俗。同样处于尝试阶段的表演性和介绍性的一般体育活动。
又如,偶见某地区一家企业举办贺开业典礼或开业周年纪念活动,邀请著名的专业球队为参加庆祝活动的人们进行一场精彩的球赛,或是组织本企业职工进行一些运动竞赛,使庆祝活动能够吸引更多人参加,活跃会上喜庆气氛。这些活动可有可无,时有时无,不具有体育民俗的基本特点,所以只是属于一般体育活动。
再如,许多老年人喜好每天清晨“蹓早”、慢速跑步、跑走交替、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活动,这可以说是中国体育民俗事象。另外,也有不少老年人虽然也晨练,不过他们活动内容却是自己即兴所编,如随意踢踢腿,猫猫腰,甩甩双臂,隔几天就换一些活动内容和方法,这不是体育民俗的具体内容。因此,这些老年人的晨练只能说是进行一般体育活动。
2、体育民俗与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的基本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传承风俗习尚、共同文化特点等稳定的共同体。“民族属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不是在人类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为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产生;同样,在将来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时,民族就会消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1]民族不同于种族,种族即人种。研究民族是属于历史范畴。民俗有民族共同生活中的心态特征,在逐渐形成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态。民俗是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民俗两者十分容易混淆。就本质来说,两者颇为相近,也可以说基本上是相同的。不过,从多层次和多角度和以全面观察、深入剖析和相对比较,也不难发现两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相异之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2.1流传范围不同
一般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学主要是指各民族内世代传承的体育活动,较多的是在本民族长期生活地区内流传。即使有若干民族相聚一起举办联欢性质的活动,也是表演各自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若干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中有相近和相同的项目,其流传范围日益广泛,便可能形成体育民俗。如近几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木球、抢花炮、珍珠球已出现趋向于多民族性体育民俗的方面发展。1990年就举行过这三项民族传统体育的全国运动会。在一定意义上,“体育民俗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结果。民族传统性是体育民俗共相的基本特征之一。”[2]
2.2包含内容不同
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指前面所概括论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若扩而言之,还可以包括中国体育民俗整体组成的“一般体育活动”和“国外传入的体育活动”。但是,不能包括“舞蹈”和“奥运会”,国外传入的体育活动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范畴。而中国体育民俗整体却完全有理由和有必要包含着不同历史时期传入中国的国外体育运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不能包括体操、田径和现代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中国体育民俗不仅包括民族传统体育,还包括一些国外传入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具体活动内容。体育民俗与民族传统体育有不同的基本概念,前者比后者概念的外延更宽广。
2.3发展变化不同
根据现代民俗学的基本原理来识辨,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的时空历程是相当漫长的,其生成伊始迄今已经历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较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内容和形式上发展变化,也是缓慢而不显著的。体育民俗中部分项目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结果,除此之外,“体育民俗另有些活动项目的发展变化却是十分显著而又迅速,这是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变化上最明显的区别。[3]”如20世纪80年代,“迪斯科”韵律体操和健美运动风靡全国,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男女老少喜闻乐见和积极参与的新体育民俗,还被编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中。众所周知,“迪斯科”韵律体操和健美操运动不属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已是中国体育民俗整体新的组成部分(归属于舞蹈)。又如体操、田径和乒乓球、足球等各种球类运动,在中国形成体育民俗一般只有百年左右时间,确切地说,也仅仅是近四五十年发展变化的结果。由此可见,从整体的发展变化的角度来比较,体育民俗更具有集体性、普遍性、开放性、融合性等明显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恰恰缺少这些特征,即使有其中某些特征,也不如体育民俗反映的突出。
3、结束语
体育民俗与一般体育活动的区分是相对而言,依据时空条件的不同和体育民俗共相的基本特征加以识辨。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明确地鉴别体育民俗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相异之处和基本关系。既然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有诸多一致的地方,如传承性、民族性、群体性、社会性、模式性、主体性等是体育民俗和民族传统体育共有的一脉相承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303.
篇5
关键词:民俗旅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51-01
一、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开发导致民俗变异
民俗有其固有的形式、内容、基本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有的开发商为了吸引游客,创造经济利益,不尊重民俗的文化特质,纯粹以商业眼光看待民俗资源,把民俗搬上舞台,使很多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丧失其本性。开发商为了迎合游客猎奇的需要,只注重民俗的形式,甚至扭曲民俗资源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破坏了民俗的质朴本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各民俗旅游景点制造了大量“伪民俗”,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整体性。另外有些民俗旅游景点照搬别处的景点与民俗资源迎合游客寻求刺激和猎奇的心理。这些做法污染了当地民俗,也误导了游客。
(二)忽视民俗文化环境保护,加快民俗的消亡
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念淡漠,忽视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加快了民俗的消亡,使民俗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首先,民俗旅游地大多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代表的弱势文化和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游客代表的强势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弱势文化会被强势文化所同化。所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人生观、价值观和经济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其次,通过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地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加剧了民俗资源的消亡,给民俗带来了生存危机。
(三)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不健全
民俗旅游给民俗地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但是也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比如开发商、政府和当地社区,而且他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民俗旅游区最集中的表现在收入的共享和分配上。同时,由于个人知识、素质和能力不同,民俗地一部分民众可能会凭借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导致收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民俗旅游的看法会有所差异。此外,当地社区民众收入差距的拉大影响了民俗地社会的和谐,进而影响到景区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二、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力求保持民俗的本真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把保护放在首位,保持民俗的本真性。充分认识到民俗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通过开展民俗保护工作,力求将旅游开发对民俗造成的隐形破坏降到最小。其次,民俗旅游的开发要突出重点,有层次有步骤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对于那些基础设施和客源状况不是很好的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先将其保护下来,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开发利用。切忌一哄而上,最终陷入困境,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
(二)重视民俗地文化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预防外来文化对本地民俗文化的冲击。要保护民俗文化,就要尽量减弱游客对民俗地的冲击。我国的旅游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民俗保护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将因发展民俗旅游而带来的文化冲击减弱到最小,以保护民俗地文化。其次,要教育民俗地民众自觉保护民俗。这就要求文化部门应向民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本地民俗的价值,辩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促进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在旅游收益分配的问题上,应由经开发商、政府和社区民众代表共同协商,制定分配比例。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在分配给社区民众的份额中,不仅要体现民众的显性劳动、服务成本,还应该包含一些在民俗开发中所承担的资源、环境等隐性成本,使民众认识到旅游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关。
第二,要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通过组织参加劳动培训等途径,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和旅游参与能力,力求每个符合条件的民众都有参与旅游业分工的机会。对民众在旅游活动中的收益,可以按不同的数额划定相应的比例,来提取一定的公共基金,用来设立旅游发展和民俗保护基金、修建一些公益设施。
借助于民俗旅游这个载体,民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熟悉。而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也为民俗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俗旅游要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和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羡渔.有些民俗旅游变“味”了[N].中国人口报.2005.
篇6
【关键词】民族器乐合奏课;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36-01
一、民族器乐合奏课对大学生认识民族音乐有积极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造就出民族音乐风格的多样性,一方面展示出各民族在各时代的特色和思想情感,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国民的创作才能之所在。故而,器乐教学除了技能传授之外,传授情感也是其重要活动之一,这也是迅速提高学生审美修养的“捷径”。合格的乐器演奏者除了具备演奏技巧之外,在其中加入细腻的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之所在,故而在民族器乐合奏训练中,借助于讲授各种不同风格作品,可以使得学生对更多传统文化知识有所了解,以至于其可以在传统音乐作品的演奏中能够真正对民族音乐的真谛有所演绎、诠释、理解。众多优秀合奏作品流传后世的原因之一,便是它体现出优秀的传统文化背景,以及在音乐当中植入了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在此方面的教学活动中,借助于教师的介绍,来帮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世界性”,并激起其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二、民族器乐合奏课能够对音准把握和谐感加以提升
把握音准除了类属主要的学习器乐因素,同时更是最为重要的乐器合奏形式因素,在此方面,可以将整个合奏团队看作是一个“和弦”,而这一和弦载体的音符构成则是其中每一样器乐声部,若欲在短时间内演奏出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和弦作品,其中每一种乐器都应对自己的音符加以准确演奏,并不能有任何形式的讹误。专业学习演奏的学生在开展乐器演奏这一过程中,都应对音准问题有所注重,但这一“注重”往往仅限于自身有意识的发音,由于不管什么练习者的演奏活动都是以个体练习作为途径,表现、处理乐曲等方面都应充分注重发挥个体能力。而在合奏训练时,则会因为演奏经验、技术水平的缺乏,造成声部间融合“缺位”的问题。如演奏中弹拨乐声部音准往往会和左手按弦力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演奏中若仅讲究情绪技巧发挥而对聆听其他声部情况有所忽略,就会造成力度性音准偏高的问题。吹管乐器声部方面,往往会因为乐器材质的差异,其音准也会随吹奏时间增加而高低不一,往往只能随时调整气息以保证音准,更好地和其他声部之间形成融合。
三、民族器乐合奏课能够帮助形成团队价值观和技能合作意识
因为入学条件不同,学生往往在技术水平方面差异较大,同时很多学习器乐的学生自幼的“圈养”生活造成了其极少与人合作交往,合作意识自然会显得颇为淡薄。在训练活动中,学生有时扮演主奏角色,有时又换成伴奏角色,而这样频繁的角色互换,使得学生必须在此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作为乐团,除了强调其中每个个体的演奏水平之外,往往更对其“整体业绩”有所重视。众所周知,团队是合奏的主体,其依赖的是强化集体演奏水平,更讲究从成员的共同贡献当中获得应有的音响效果,而作为合奏课,实际上也正是借助于这个整体和个体的关系,让学生获得正确价值取向,并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作用。
四、民族器乐合奏课的开设能够对校园文化氛围有所优化
在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入人心的过程中,大学的校园生活也逐渐变得多姿多彩,而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优化校园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学生民族器乐组合的作用也显得愈发重要。大学校园生活中,学生组建的民族乐团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团队载体,能够对学生的精神素养、文化生活面貌加以及时体现,对学校素质教育方面的综合实力也有很大程度的展示。
五、民族器乐合奏课有利于对爱国热情的提升
作为可以将爱国主义和道德情操两种教育彼此“结合传授”的民族器乐合奏课,作品技巧背景表现讲解过程中,爱国主义道德情操培养很自然地会被融入于教学活动中,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教育教学方式。如借助于分析《组曲》,教师可以将这段历史尽可能详细地讲给学生听,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民对光明的期盼,从而感受到如今的幸福。民族器乐合奏课除了可以从质量上提升学生的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其可以从道德情操、爱国热情这两个方面对学生的思想起到陶冶作用。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综合大学素质教育中,民族器乐合奏课的作用堪称“举足轻重”,作为其中的教育者,更应该对其有一个足够“份量”的认识,为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予以注重,尽最大可能来创造民族器乐学习的良好环境,形成良好的民族器乐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可以在民族音乐的天地间真正获得应有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青峰,杨玲洁.论器乐合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J].艺海,2015(6).
[2]潘青峰,张朝霞.论器乐合奏课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民族音乐,2015(5).
篇7
【关键词】傩舞;舞蹈动作;体态;民俗;关系
傩从中国有文字始就得到了记载,是中国古代驱鬼逐疫的最原始仪式,被认为是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以及中国戏曲的源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傩文化具有世界性影响。
傩舞,也称 “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以后逐渐发展成原始巫教中的一种仪式,后来演变成有固定目的、内容的节令祭仪。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至今,主要以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遗存较多。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西傩舞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及史料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傩舞是一种手舞足蹈的原始舞蹈形态,其姿势造型、动作规律都与民俗息息相关,它包容历史、民俗、民艺的纷繁复杂内容,蕴含着原生态文化价值,有其独特的观赏审美可视性。尽管现今的人们基本已经不再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以驱鬼逐疫为宗旨的傩戏,却仍依附在民俗中滋生和蔓延着,而且发展成一支颇有艺术和文化深度的傩文化。
目前对傩舞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为有限,重复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内容较单一,研究思路比较狭窄。因此,有必要对傩舞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与民俗的关系做以粗浅研究和探讨。
一、傩舞的风格特点
由于傩舞流传地区不同,其表演风格也各异,既有场面变化复杂,动作幅度较小,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动作古朴庄重,飘逸洒脱,戏剧结构程式较浓,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又有动作激烈遒劲,粗犷豪放,气势威严,气势威武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势热烈明快,动作刚劲有力的“武傩“流派。
傩舞按照表演人数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和小舞剧。傩舞的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大多取材神话传说及历史典故,如表现驱鬼逐疫的《开山》、《钟魁》;表现演义传奇人物的《双伯郎》、《关公祭刀》;展现织耕文化的《獭捉鲤鱼精》;表现崇拜神曼的《雷公》、《纸钱》、《跳凳》;祈求吉祥平安的《财神》、《魁星》、《猪嘴》、《鸡嘴》;也有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孟姜女送寒衣》、《鲍三娘与花关索》;表现神话故事的《哪吒》、《过流沙河》、《关公》等。以表现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为内容的傩舞.动作粗犷剽悍、古朴道劲,既具有阳刚之美,又富于浪漫色彩,表现出原始、天真、拙朴的宗教情感、观念和理想,以“近戏乎,非真戏也”为主要特征。
傩舞的显著特点是戴面具而舞。傩面具是傩事驱赶巫术和假面模拟巫术的产物。现今我国民间还保存了近百个优秀传统节目和2000多个傩面具。假面信仰源于头颅崇拜,先民们认为人死后灵魂应存留在头颅里,而人类敬奉神灵,必须有个看得见的对象。因此傩舞表演过程中舞者佩戴的面具形似神面的特点直接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感,同时加上舞者借助乐器和环境衬托,更便于进入拟神的状态,舞者在傩舞中就成了神的化身。
二、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分析
傩舞在实际生活中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由主角4人进行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身披兽皮,手执长戈盾牌,口中时时发出“傩傩”的叫声。另一种是由12人组成,每人都是涂红面颊画皮,手执(下转第136页)几尺长麻鞭,甩麻鞭发出声响,并高呼能制服恶鬼、猛兽的天神的名字,在音乐伴奏下群舞群乐。
傩舞的孕育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一直与祭祀活动紧密联系,是祭祀活动的主要成分。舞者或头戴法帽风冠、身穿八副罗裙,或手持铜铃,边摇边舞边念咒语,并口吹牛角,敲锣打鼓,造成一种神秘的巫术氛围。舞蹈中的喂马、逗马、上马、跨马、奔马、下马,动作形象逼真。对先民的生活、劳作情况作直观的拟态反映,同时也能拟化出各种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形态。如《扮仙凤娘》,表演者头戴彩色面具,头包头帕,两鬓处各插着一面小白旗,身着七彩盛装,脚穿绣花鞋,持白、黄或绿色仙凤旗两面,通过模拟洗脸、梳头、洗脚、挖耳、穿衣服、洗澡、围围裙、扣扣子、烧火、做饭等一系列夸张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女性的日常生活,极富生活情趣;另如《开路郎君舞》,表演者头上包着青丝帕,身穿朴素的生活装,脚穿草鞋,手持大刀、长棍、扫帚或锄头等道具,在打击乐伴奏声中,模拟做除草、挖土、扫路等动作。舞者表演时动作刚劲,充分表现了当年祖先为了道路畅通,不辞辛劳修筑道路的精神。
傩舞拟态语言的表意功能还体现在模拟动植物生命形态上。如《接龙舞》,有龙翻身、龙穿花、跳龙门、龙抢宝等动作,形象生动地模仿了龙的形态特征和具有代表性的肢体语言,从而表达了人们的传统情感和心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摆手舞》通过对雄鹰动态的模仿,表达了他们渴望展翅飞翔的美好愿望;而《跳丧舞》中的八字步弯腰、弓背、曲膝的舞姿,则是模拟白虎的姿态,而猛虎下山、虎洗脸、虎抱头、滚身子等舞蹈动作,亦是源于虎的各种动作,直观地表达了人们对虎的敬畏与崇拜之意。《迁徙舞》,舞者手持砍牛刀、柴刀、镰刀、鱼鳞刀等舞蹈,生动地再现了祖先在西迁过程中披荆斩棘、勇战恶势力、采集狩猎及欢庆胜利的情景。其动律特征是上身前倾,甩同边手,顺拐,以胯为动力点,用头、肩、手、腰、脚的扭、甩、转、踹、蹬等构成对比强烈的动作组合,是先民迁徙山区长期生活的最本质反映。舞蹈动作折折扣扣,层次分明,内容贯通,结构严谨,舞姿惊险而优美,有上梯倒三转、倒爬杆、过天桥、滚山珠、三角倒立、蚯蚓滚沙等高难度动作,叙述了战争及迁徙的史实。
从上述具体的舞蹈中都可以体现出,在湘西地区,人们将自身的模仿能力充分展现在傩舞意识中,通过其人体动作语言直接模仿出大脑意识中所支配的动作或形象特征,从而展现出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三、傩舞与民俗的有机整合
民俗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象征。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着急速变革,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日益尖锐,民俗文化既要继承传统的,又必须面对现实。优良的民俗事象和民俗传统,尤其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好的礼俗和道德规范,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整合和促进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加强,傩舞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民俗生态依托渐失,艺人队伍后继乏人,傩班渐减。有鉴于此,急需加以保护扶持。傩文化在各地的传流过程中,也因人文地理、生态环境以及民族信仰等差异而体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湘西的傩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民风以及少数民族艺术形式相融合,逐渐发展成独具特色的湘西傩舞。因此,傩舞便成了当地精神文化的载体,表达了湘西少数民族强大的生命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也必然会随之发展变化。江西南丰各地至今留存着20余座傩神庙,充实了傩文化的内涵,其中始建于明代的三溪乡石邮村傩神庙名扬天下,神庙的楹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令人叹为观止。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稳定模式,体现着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积淀。民俗文化属于民间约定俗成,具有很强的遵从性和规定性,进而外化为一种规定的行为规范,给人以某种思想上制约,有人称之为“不成文的习惯法”。从此意义上看,民俗文化对社会具有一种整合、凝聚与规范功能,可以是社会有效排除干扰,保护文化特色,产生重要的社会控制作用。据有关民俗专家调查,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村民们能和睦相处,就是因为有村民们仍默认和遵守的习惯法、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这些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小至村寨、大至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的加强,起着积极的整合与促进作用。
总之,傩舞研究,对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傩舞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舞蹈学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使之日趋合理完善。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有机融入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当中,充分展示中国傩文化的风采,扩大国际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有效地推动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作,为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扩大影响,以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挖掘傩文化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利用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对促进人类文化资源的共享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曲六乙、陈达新主编,傩苑,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01).
[2]刘凤芝,戴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0).
[3]段宝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1).
[4]刘永红,开发江西傩舞课程资源的意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5]刘永红,论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2).
篇8
关键词: 郑州市居民 体育消费 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们对体育健身及体育服务的消费逐步增加。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水平是了解、衡量和评价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指标,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研究通过调查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从而分析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而引导郑州市居民进行合理、健康的体育消费,为郑州市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郑州市居民(738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时间
2015年11-2016年2月。
1.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消费意识
调查发现:体育消费意识方面,选择非常认同体育消费的有192人,占26%;选择认同体育消费的有472人,占64%;选择不认同体育消费的有52人,占7%;选择非常不认同体育消费的有22人,占3%。可见大多数郑州市居民认同体育消费。调查还发现,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对体育消费的认同率存在明显差异,年龄方面,56岁以上的居民认同率最低,34岁~44岁年龄段的居民认同率最高;受教育程度方面,认同率排第一的是大专及本科学历,排第二的是研究生学历,排第三的是高中及同等学力,认同率排最后的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收入方面,认同率排第一为月收入在4000-5000元的居民,认同率排最后的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的居民。
2.2体育消费动机
在体育消费过程中,促使人们进行体育消费并参与体育运动的就是体育消费动机[1]。调查发现,受访者由于性别、兴趣、收入等条件的差异,体育消费动机体现出多元化特征。
体育消费动机方面:以强身健体及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居民占82%,以健美及减肥为主要目的的居民占21%,以舒缓心情、缓解压力为主要目的的居民占18%,以扩大交际圈,增强亲友、同事和朋友间的人际交往为主要目的的占16%,以实现人们心理满足和提高生活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居民占12%。可见大多数郑州市居民围绕强身健体、休闲娱乐而进行体育消费。此外,在所调查的居民中,男性更注重扩大交际圈、增强人际交往,女性更看重减肥健美及舒缓心情。
居民年龄方面: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是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标志最为认可的年龄段是23岁~33岁和34岁~44岁,对此观点最不认可的是16岁~22岁的居民,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有助于健美减肥最为认可的年龄段是23岁~33岁和34岁~44岁,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有助于扩大交际圈、增强人际交往的居民年龄段为45岁~55岁,34岁~44岁年龄段居民排第二,56岁以上年龄段居民最低。
受教育程度方面: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是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标志最认可的是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居民,最不认可的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居民。对健美减肥及舒缓心情、缓解工作压力最认同的是具有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居民,对以扩大交际圈、增强人际交往最认可的是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力的居民,并且这部分居民对减肥健美缓解压力最不认可。
收入水平方面:对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是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标志最认可的是月收入在4000元~5000元的居民,对此最不认可的是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居民,对强身健体和舒缓心情、缓解压力为主要目的最认可的是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居民。
职业方面:对扩大交际圈增强人际交往最认可的是公司职员,最不认可此观点的是学生;对健美减肥最认可的是事业单位及公务员,最不认可此观点的是个体私营业主;对舒缓心情、缓解压力最为认可的是学生,最不认可的是个体私营业主。
2.3体育消费支出与体育消费结构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5年郑州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095元。根据这一消费水平,对郑州市居民年体育消费支出设定为年体育消费金额300元以下、300元~600元、600元~1000元、1000元以上四个选项。调查发现: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年体育消费金额在300元~600元有332人,占45%;消费金额在600元~1000元有206人,占24.5%;消费金额300元以下的有114人,占15%;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有86人,占12%。此外,调查发现,郑州市女性居民消费水平明显低于男性,16岁~22岁年龄段学生消费群体在体育消费方面潜力巨大。
通过查阅有关消费者体育消费结构构成文献资料,本研究将体育消费结构分为六个方面:观赏体育竞赛及表演、购买体育类报纸杂志、参与体育健身锻炼、购买体育运动服装鞋帽及运动器材、购买体育彩票和其他[1]。调查发现:占83.1%(613人)的居民选择了购买体育运动服装鞋帽及器材;占55.8%(412人)的居民选择了参与体育健身锻炼。可见大多数郑州市居民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其次是参与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排最后。此外,不同年龄、性别及收入的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男性居民在观看体育竞赛及表演的消费方面明显高于女性;34岁~44岁年龄段的居民在体育消费方面消费金额最大,45岁~55岁年龄群次之,56岁以上居民兴趣最低;大专及本科教育程度的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意愿最强;月收入4000元~5000元的居民体育消费动力最大,2000元~3000元的居民消费动力最小。
参与体育健身锻炼消费方面:男性居民明显低于女性;34岁~44岁年龄段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意愿最高、金额最大;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居民对此方面表现最为积极,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居民对此最为消极;公司职员对此方面兴趣最大,学生对此方面兴趣最小;月收入4000元~5000元的居民对此方面的选择最高,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居民对此方面的选择最低。
购买运动服、鞋帽及器材消费方面:23岁~33岁年龄段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最高,56岁以上年龄段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最低;高中及同等教育程度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最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最低;在此方面消费最高是事业单位及公务员,在此方面消费最低的是个体私营业主;在此方面消费最高的是月收入4000元~5000元以上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最低的是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居民。
购买体育彩票和购买体育类报刊方面,女性居民明显低于男性居民;对购买体育类报刊意愿最高群体是学生群体,最低的群体是个体私营业主;选择购买体育彩票最高的年龄段是34岁~44岁,最高的年龄段是16岁~22岁。
观看体育比赛及表演方面:男性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并且大多数女性年消费水平在50元以下;34岁~44岁和45岁~55岁两个年龄段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金额最高,56岁以上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金额最低;高中及同等教育程度的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金额最多;公司职员在此方面的消费意愿最强,个体私营业主最弱;月收入4000元~5000元以上的居民在此方面消费意愿最高,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居民最低。
2.4体育消费影响因素
体育消费受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调查发现:收入是影响居民体育消费主要因素,体育消费品价格排名第二,体育消费时间排第三。具体情况如下:选择收入因素的有486人,占65.9%;选择体育消费品价格因素的有456人、占61.8%;选择时间因素的有342人,占46.3%;选择场地环境与设施的有236人,占32%;消费观念的有185人,占25.1%;选择其他因素的有94人,占12.7%。
在对“您认为可增加您体育消费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收入仍是最高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居民体育消费观的改变。调查发现:选择增加收入可增加体育消费的人数为546人,占74%;选择增加闲暇时间可以帮助增加体育消费水平的人数为452人,占61.2%;选择改变体育价值观和消费观念可以帮助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人数为232人,占31.4%;选择增加体育锻炼场地、完善器材、设施可以帮助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人数为268人,占调查人数的36.3%;选择丰富体育用品种类、提高体育用品质量可以帮助增加体育消费水平的人数为268人,占22.8%;选择其他因素的人数为64人、占8.7%。
3.结论与建议
3.1大多数郑州市居民认同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3.2不同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的郑州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有很大差异,目前强身健体仍是大多数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第一选择。
3.3收入是影响郑州市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实物型消费是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主要消费方式。
3.4居民闲暇时间、体育用品价格、品种、质量、场地等也是影响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素茵.我国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2(3).
[2]董启正.谈影响海上帆船运动的地理因素[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6):762-763.
[3]董启正.郑州市普通高中篮球教学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9):60-62.
[4]董启正.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术科达标考核标准制定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71-73.
篇9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景区是自治区重点草原旅游景区之一,也是自治区涉外定点草原观光景区,距离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仅73公里,交通便利,是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旅游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兼有草原观光和民俗旅游特色。但近几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景区超负荷接待大量游客,致使希拉穆仁景区草原生态环境严重失衡,草原景观明显退化。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在恢复生态景观同时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体验经济的时代性下,民俗旅游“原真性”问题已经成为关系着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其“原真性” 影响着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从而决定着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旅游效果。
一、“原真性”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原真性”来源于英文单词“Authenticity”,可被译作“真实性”“本真性”“原生性”等,这个词最早用于博物馆的工艺品,是鉴别一件工艺品是否与它所获的赞誉相一致的一个评语。“原真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博物馆里的展品是不是真的;另外还指参观者本身的存在状态。1973年,社会学家Mac Cabbell 在《舞台的真实性》一文中首先将“Authenticity”的概念引入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社会学研究中。有关“原真性”问题的研究经过了“什么是原真性”的争论到“怎样的经历对于游客来说才是真实经历的”的探讨,以及游客个人社会特征和自身真实性体验的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四种视角研究了“原真性”这一概念。其中,前三种主要讨论的是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最后一种是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讨论其本真的旅游体验,是通过满足游客对一个地方的预先感知印象而达到似真。民俗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研究更多的倾向于旅游主体体验的原真性研究,是游客在与少数民族居民互动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产生的不夸张、不虚假、真实、真诚的体验。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问卷设计
问卷首先设计了反映到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特征的个人基本信息的问题,因为游客的类型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感知水平;接着从游客的旅游目的、对希拉穆仁景区的关注度、期望程度以及满意度等要素设计了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游客真实感受的问题;最后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感知问题设计,是要求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要素是否获得了真实性体验进行选择,所获得的调查结果能够直接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感受,从而进行原真性分析。
(二)调查过程
调查小组选择7、8月份发放问卷85份,十一黄金周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选择这两个阶段作为调查时间是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两个阶段对于内蒙古草原旅游来说,均属于旅游旺季,客流量相对较大;其二是不同阶段的数据更能科学反映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一)到访游客社会特征分析
表1 希拉穆仁景区到访游客的社会特征情况
Table 1 Social character of touris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年龄 百分比(%) 职业 百分比(%)
18岁以下 3%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员工 29%
18-30岁 45% 企业员工 24%
31-40岁 29% 学生 21%
41-55岁 11% 个体 16%
55岁以上 12% 离退休人员 10%
教育程度 百分比(%) 收入 百分比(%)
初中以下 0% 800-1500 0%
高中/中专/技校 34% 1500-3000 23%
本科 53% 3000-5000 40%
硕士及以上 13% 5000以上 37%
到访游客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们原有的经济背景、年龄构成、教育程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他们对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的认知度。表1反映希拉穆仁景区到访游客的社会特征情况,在这些游客中,年龄层次集中在18-30岁,其次31-40岁;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本科及硕士以上的占到了66%;职业构成中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企业员工和学生,分别占29%、24%、21%;在收入中主要集中月收入3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这两个层次,分别占到40%和37%
到访游客社会特征总结如下: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构成以政府/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员工和学生为主,并以中等以上收入的青年为主。
(二)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期望及满意度分析
游客在体验真实性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过去的经历以及个人情感的影响,因为这些经历和情感会增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旅游产品的认同感,或者在认知上的理解。所以分析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所持有的期望,是分析游客旅游体验真实性的一个前提。
1.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分析
表2 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构成
Table 2 Expectations of touris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景区的心理构成 百分比(%) 是否在乎民俗的传统性 百分比(%)
体验蒙古族民俗 37% 非常在乎 11%
休闲度假 26% 在乎 53%
草原观光 26% 一般 26%
放松身心 11% 不在乎 10%
表2反映了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和是否在乎该地民俗文化的传统性的态度。希拉穆仁景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更多的是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草原风光,绝大部分的游客最主要的目的是来体验蒙古族民俗,怀有此想法的游客占到了37%,其次为草原观光和休闲度假,各占到了26%,放松身心的占到了11%。
由于游客的心理期望不同产生真实性要求也不同,所以是否在乎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传统性的保持,会影响游客对其真实程度的要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游客表示在乎保持传统性,其中有11%的游客还表示很在乎,53%的游客表示在乎。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游客还是希望自己能体验到真正的蒙古族民俗产品,不过内蒙草原文化旅游特点,也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是来内蒙看草原,所以也有一部分游客对于民俗旅游产品的传统性表现出一般态度,其中表示一般的占到26%,表示不在乎的占到10%。
2.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满意度分析
表3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的评价及满意度
Table 3 Evaluation and satisfaction for the tourists to folk tourism produc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期望是否相符 百分比(%)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 百分比 (%)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满
意度 百分比 (%)
相符 13% 很好的展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 8% 很满意 0%
不相符 47% 蒙古族民俗文化展现的不够全面 21% 满意 16%
完全不
相符 16% 过多的迎合游客,商业化明显 32% 一般 58%
说不清 24% 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 39% 不满意 21%
很不满意 5%
由表3统计结果表明,8%的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是很好的展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21%的游客认为蒙古族民俗文化展现的不够全面,32%的游客认为过多的迎合游客,商业化明显,39%的游客认为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目前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评价并不理想,并且和游客心目中期望的民俗文化存在有一定差距,认为和自身期望中的蒙古族民俗文化相符的只有13%;24%的游客无法评判自己所体验到的民俗文化和心目中的期望是否相符,而63%的游客则表示不相符(包括不相符和完全不相符)。这种和心目中期望不相符的情况,同时反映在游客满意度的评价上,只有16%的游客表示满意,58%的游客表示一般,26%表示不满意(包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3.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民俗旅游产品吸引要素真实性的感知分析
(1)关注度分析
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对真实性的评价,因此分析其在旅游之前对该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是十分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对蒙古族民俗文化不太了解得游客占到了78%,其中12%的游客还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非常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几乎没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绝大部分游客在之前对民族文化是不了解的,他们大多仅仅是凭借媒介在他们脑中构建的印象设想这该是怎样一个民族,这个民族会有怎样的特征等等;并且这里的游客几乎都是第一次到访希拉穆仁景区,关注度低,对真实性感知也就不敏感。
(2)吸引要素的真实性感知分析
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元素的真实性更加在乎。在目前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内容结合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主要分为服饰、民居、饮食、礼仪、婚俗、祭祀以及娱乐民俗旅游产品,
表4到访游客感兴趣和认为比较好的对比
Table 4 Comparison for the Interested and thinked better to the tourists
游客感兴趣
的方面 百分比(%) 游客认为好的
方面 百分比(%)
蒙古族服饰 42% 蒙古族服饰 32%
蒙古族婚姻习俗 18% 蒙古族婚姻习俗
蒙古族饮食 50% 蒙古族饮食 37%
蒙古族建筑
(蒙古包) 37% 蒙古族建筑(蒙古包) 24%
蒙语 13% 蒙语 5%
蒙古族礼仪
(敬酒) 34% 蒙古族礼仪
(敬酒) 21%
蒙古族祭祀
(祭敖包) 34% 蒙古族祭祀(祭敖包) 5%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74%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55%
在表4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感兴趣的方面调查中显示,大部分游客对蒙古族的娱乐习俗感兴趣,占到74%,原因可能是前面分析到访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并且这项参与性高。其次是蒙古族饮食,占到了游客一半,对蒙古族服饰感兴趣的为42%,然后就是蒙古族的建筑、祭祀、礼仪。其中对蒙语感兴趣的人不多,并且多来自韩国游客,这与很多韩国游客是来学习蒙语有关。在游客对这些民俗认为好的方面调查中,其中只有蒙古族的娱乐、建筑、饮食、服饰这四个方面有游客表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其中娱乐习俗满意度最高,为55%;表4反映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感兴趣和认为比较好的方面的对比,通过这两项对比,结果表明,游客对娱乐、饮食、服饰、建筑都比较感兴趣。而只有娱乐这一项游客认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换句话说,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而除了蒙古族娱乐、饮食、建筑、服饰之外,游客认为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其他选项的结果很低或为零(蒙古族的婚礼),说明其他几项蒙古族民俗要素在希拉穆仁景区表现很少甚至没有,或者表现出来了但原真性较低,没有得到游客的认同。
四、结论
通过上述对基于旅游体验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开发要素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了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基本评价,结果显示,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满意度不高,并在所体验的民俗旅游产品中,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这一项在景区表现的较多,原因在于这一项有很强的参与性,并且到访的游客又是以中青年为主,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但是祭祀和婚俗以及蒙语等方面原真性较低,并在景区里表现的很少,尤其是蒙语,游客几乎没有体验到,所以也就得不到游客的认同。
篇10
关键词 非遗 跳绳艺术 体育民俗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核心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申遗的进程,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也蓬勃兴起。在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对传统的民间体育艺术项目的探索与研究也颇有成效。比如安塞腰鼓已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跳绳已列入县级非遗项目,而且跳绳已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2011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首次颁布了《跳绳竞赛规则》,并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全国跳绳精英大奖赛。这些举措都说明了国家对于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
跳绳运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相关的研究却不多,主要有:
赵振平《从小玩跳绳》(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阐述了跳绳对人的益处,介绍了多种跳绳技法和注意事项。
段绍斌等《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学校体育的整合——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花样跳绳研究》,文章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民间体育的特色,从而缓解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使课程标准更好的实施,民间体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传承。
冯俊彦《陕西省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花样跳绳比赛调研与分析》,文章对陕西省花样跳绳比赛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旨在将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大、中、小学课堂,并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与开展。
何云《将合作学习向课外延伸——让跳绳飞起来》,文章论述了将跳绳延伸到课外,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造“阳光体育、阳光人生”的校园文化。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跳绳活动在全国各地也蓬勃开展。2010年和2011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两届跳绳精英大奖赛及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跳绳运动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陕西是跳绳的故乡,20世纪50年代,跳绳正式进入学校体育教育范畴,西安高中创编了“跳绳舞”,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了我国最早的跳绳班。80年代初,陕西全面推广跳绳新技艺,先后举行了400多期跳绳培训班。陕西花样跳绳队应邀出访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并参加了北京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取得了全国多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花样跳绳表演一等奖。同时跳绳也走上了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舞台。
西安各地的机关、部队、企业、学校也经常举行群众性跳绳比赛。西安的跳绳艺术逐步衍生出包含12大类60多种套路300余种跳法的“花样跳绳”,把跳绳从一项民间传统活动发展成了一种极具感官冲击力的体育艺术。
体育师资力量的培训一直以来是西安文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的特色教学项目。1993年该校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跳绳协会”;1995年以该校学生为主力的“陕西省跳绳交流团”应邀访问新加坡。1999年该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跳绳艺术学校”。
国外的跳绳活动也很兴盛,如日本具有独特而完善的跳绳体系,跳绳设有级别和段位,还有一整套完善的裁判员等级制度和技术要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的许多发达国家,知名的跳绳俱乐部就有500多家,且多数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综上所述,跳绳活动以及对于跳绳艺术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展,但尚属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对跳绳艺术的渊源和发展历史挖掘不够。跳绳艺术起源于我国,但相关的考古发现、历史背景、发展状况以及传承史都不甚清楚。
(二)对传统跳绳艺术的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截止目前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理论研究只限于体育界,并未深入到其他相关学科。
(三)民间跳绳艺术的传承主要靠家族传授的方式,传授者的思想比较禁锢、保守。这对一些特色跳绳技巧的流传和推广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跳绳艺术教育采用的多是传统的内容和授课方式,缺乏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无法将流传在民间的跳绳技巧引入课堂。
二、研究内容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对陕西优秀民间体育艺术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使其成为一个体系,探索民间体育艺术资源走进课堂、开拓学校体育的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丰富民间体育艺术的内容,推动民间体育艺术发展形式的多样化。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努力。从历史、文化、体育艺术等方向入手,对源自陕西以及流行于陕西的民间体育艺术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一)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构成和参与人群对陕西西安民间体育艺术跳绳的传承变迁的历史进行探索,发现其传承变迁的内、外动因和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
(二)探索陕西西安民间体育艺术跳绳资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多样化的发展,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艺术理论,实现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从体育教学的角度,研究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及新的教学模式。
(四)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研究与探索民间体育艺术跳绳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五)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研究与探索培养民间体育艺术跳绳的合格师资的有效路径。
(六)从体育运动媒介的角度,促进陕西民间体育艺术跳绳社团的形成,丰富体育文化生活,致力于增强全民体质、提高运动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突破的难题
(一)搜集有关跳绳艺术起源和发展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的分布极其零散,延续时间很长,在此之前没有形成系统的资料积累,因此,收集资料的困难较大。
(二)挖掘陕西民间体育资源的健身与艺术价值,赋予其时代文化内涵,加强民间体育艺术理论的研究。
(三)探索在部分学校开展民间体育艺术课程的可行性和民间体育资源的新的教育传承模式。
(四)探析民间体育资源的流行动因,把源自民间的体育资源通过学校教学与研究跟民间乡土传承相结合,实现陕西民间体育资源的存在—发展—创新—再发展的可持续性特征。
四、研究方法
(一)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体育、文化遗产、心理学、运动医学等。
(二)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三)调查法:包括乡野调查访问和问卷调查法等。
(四)行动研究法:在相关学校进行跳绳研究的样本选择。
(五)数理统计法:利用前测、后测的数据对比,在数字方面进行量化分析。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
技术关键:本研究将从项目的实际开发与利用入手,将跳绳运动通过学校教学的实践研究,找到适合学校教育和民间体育艺术资源发展的模式,同时将民间体育艺术资源与时代元素相嫁接,探寻推广跳绳艺术的更多途径。
五、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绵延千载的民间跳绳艺术是华夏数千年民族艺术的积淀,体现着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存在是一种社会、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象征,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绳技、绳舞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价值的取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具有典型民间特色的跳绳艺术被逐渐推向了历史舞台的边沿,甚至于面临着被湮灭的危险。充分挖掘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其中的艺术价值和体育价值,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跳绳运动——这一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从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多个层面切入,分析、探索民族跳绳艺术的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为其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展示文化融合的无穷魅力,体现民族文化的最高价值。为陕西民间体育跳绳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为丰富民族体育奠定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
本课题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挖掘、探索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创新,通过对陕西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搜集和整理,让民间体育艺术资源走进校园,延伸课外。开拓学校教育理念、模式的创新,指导民间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促进阳光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通过这一项健康、环保、有意义的体育活动旨在实现以下实践意义:
首先在心理素质方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各种优良品质,陶冶情操。在身体素质方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对身体的灵活性、速度、耐力、身体姿态、平衡能力、协调性和柔韧性都有促进作用。
其次,在整个社会娱乐网络化极其普及的背景下,简便可行的传统跳绳艺术对于展现民族体育活动的魅力,对抗娱乐低俗化,减少网络犯罪,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开发与推广,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这不仅挖掘、保护了陕西民间体育艺术资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情感。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开展体育、艺术等传统项目,为广大民众标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坚守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家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升至国家文化安全高度,因此,发展兼具传承文化、健身等多项功能的体育艺术项目,必将为此做出卓越贡献。
从陕西民间体育跳绳艺术项目发展本身而言,对促进体育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民间体育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加快这些艺术资源的发展进程,扩大发展规模,实现民间体育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繁荣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预期效益
(一)完成“陕西传统体育艺术资源开发的研究”。整理汇总古代直至现代陕西民间体育跳绳艺术资源,充分挖掘体育跳绳艺术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对陕西省民间体育艺术跳绳进行创编,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积极推广。
- 上一篇:高中音乐学科素养
- 下一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