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生德育教育

篇1

一、加强对中学生德育教育,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引诱,使他们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和认识。在学生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如果教师不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他们会走向歪路。在中学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和分析,还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接触到社会中的现象和事物时,能够正确地进行分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进行提高和学习。中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既要提高教学能力,又要深入探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树立道德意识,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标准,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要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习惯。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行为,并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道德情操的发展,并提高自己的自制力,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一)注重思想品德课堂的德育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要突出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正确的行为,避免出现不良的道德行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道德认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提高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有效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中学生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方面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有效管理,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使他们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道德观念对自己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开班会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形成大公无私的思想,主动为班集体做出贡献,帮助在学习或生活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利用班会这个有效契机,教师要对一些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使班级中形成互帮互助的风气,促使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班会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谈谈提高道德素质应该怎么做,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什么样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在明确了认识之后,教师让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利用道德素质培养的计划来约束自己,使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够获得有效提高,真正实现班会的德育作用。除了在班会上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学校还要在全校范围内看着向优秀道德学生学习,在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下,其他学生也树立起了道德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有效实现德育教育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促进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事例来让学生加强思想认识,使他们约束自己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提高道德素质。在让学生构建思想道德体系时,教师要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通过读报纸、看新闻来养成关心政治的好习惯,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和祖国的繁荣紧密联系,并为做出更大的贡献努力奋斗,在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同时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影响时,教师还要利用优秀模范的宣传作用来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向这些先进工作者和英雄人物学习,树立高尚的情操,使德育教育取得较高的效率。

(四)学校、社会、家庭合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篇2

感恩教育对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其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有其灵活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感恩教育就是促进德育教育建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感恩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对情感行为进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树立优秀的品质、道德观念,接受德育教育传递的道德情怀。

首先,通过作文写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体会爱、理解爱,进而心存感激,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拥有善解人意、孝顺乖巧的良好品德。其次,通过诗歌诵读、讲感恩故事等实施感恩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设。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孝顺仁爱之心。以丰富多彩的感恩故事,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中华的感恩美德,成长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才。再次,在教学活动中渗入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等情感。以感恩之心体会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高尚道德,从而受到熏陶、教育。此外,还可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从中体会感恩之情,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

感恩教育的过程和感恩心理的形成都对德育教育建设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感恩教育体会,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了其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学生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就会形成对其的爱护心理,在遇到与长辈年龄相近的人遇到困难时,学生的爱心就自然地发挥出来,会主动地伸出援手对其进行帮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次,通过感恩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优化了学生的内心情愫,使学生体会到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从而形成了一种广泛的、淳朴的道德观念,促进了道德教育的实施。

总之,感恩情怀的培养,使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加深了学生对高尚道德的体会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利于中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同时,感恩教育又是德育教育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感恩教育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品质的继承和发扬,促进学生良好情操及完美的人格形成。

二、结束语

篇3

一、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结合

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社会、家庭的重要教育内容。学生生活在社会当中,社会、家庭是最好的教育领域,通过平时的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可以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情操。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开始播种。合格的父母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正确的教导方法、健康的积极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做事做人的方法。从学校这个层面出发,学校要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增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引导,增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从小事做起为他人着想。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要有良好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以身作则,起到典范的作用。教师在工作中要用真诚的心去面对学生。教育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教育必须要对学生真心实意,用教育的爱、关怀去帮助、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感恩的教育。在教学中不轻易的放弃每一名学生,工作中细心的对每一名同学都进行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多进行表扬,通过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成长。对有不足的同学,要对症下药,仔细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教育,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教师也要善于转换角色,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力争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和机制,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风气。在这种良性的管理机制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受到德育教育,在公平、客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在德育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

我们学校高职班的一名学生,平时我行我素,散漫,没有上进心。漠视老师劝导,顶撞家长,不认真学习,拒绝参加高考,孩子的父母已经失去了对他的信心。雅安地震后,学校通过集体收看报道,捐款捐物,谈感受等各种方式进行爱心教育。这名学生在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同意后去四川做志愿者,他亲眼目睹了一座座房屋成为了断壁残垣,听到了同胞们在生死边缘的呼喊,看到了救援官兵们奋不顾身的扑救,感受到了那心灵的震撼。当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和从前判若两人。他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了解到了生命的可贵,人生的意义。他告诉妈妈说:“妈,我要努力学习,考大学。”他的妈妈看到孩子真的成熟懂事了,幸福的哭了。通过这个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自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机会,让他们走出课堂,学会去帮助别人,学会理解沟通,学会付出。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经历。让他们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幸福的含义。现在的中学学生缺乏独立能力,缺乏自理能力。也就是缺乏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独立劳动、独立生活的能力。大部分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在长辈的过度关爱中成长,家长们铺平了孩子前进的道路,只要孩子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其他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了。学生们几乎没有机会独立分析,独立去做事情。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冲破潜在的寻求帮助的意识,不断的历练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各项活动,提供给学生历练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自己承担不同的角色独立去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养成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有报复、有理想、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可用之才。

作者:于晓轩 门丽婧 单位: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军元.浅议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

[2]蒋平,叶时银,官后发.中学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问题探讨[J].科技广场,2007(08).

[3]肖志红.中学生德育教育策略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篇4

1 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正确认识学校德育,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有莫大的帮助。学校通过传播道德、体验道德与实践道德提升师生善解人意的德行。德行者,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总称也。古人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反观学校齐头式的教育,不是立足于平等的教育,而是忽视了学生的德性发展。缘此分析,社会多元化发展使我国的德育显得滞后,教育者对德育教育的认识片面,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也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德育教育实效性低的内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德育教育的认识片面、个性缺失。目前,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虚无主义观念仍然存在,认为道德教育无非是劳民伤财,在做无用功,这说明在学校教育中对德育功能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学校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道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没有真正体现德育占首要地位的思想。因此,要逐渐转变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全面的德育教育观,促使学校德育工作更有效率、更科学、合理。

1.2 德育教育目标脱离现实、过于抽象。在德育目标的确定方面,存在这样的疏漏,①德育教育的目标乏力。以班级为主体,德育教育的目标往往是固定统一的,不一定适合所有的道德个体。②德育教育目标设计上过于抽象,脱离生活实际。过于理想化、政治化的德育目标,说教成分多,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可操作内容少,不易被学生所接受,起不到德育教育目标的激励作用,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达不到育人效果。③目标的设定层次不清。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总目标和分层次的关系。总体目标过于强调方向性,没有分解成具体的过程性的达到目标,各阶段目标层次不清,互相重叠,没有遵循科学的层次目标体系,甚至与科学的德育层次目标体系恰恰相反,严重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

1.3 德育教育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我国目前的德育教育内容过于保守,统得过多、过死,缺乏时代感。德育教育内容由于侧重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很少关注学生道德情感、品德、修养等方面,习惯于包办代替,教育没有内化为道德。而把德育误解为道德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记诵,不在意学生的道德体验,这种知性德育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认知与行为的割裂。

1.4 德育教育方法过于单向、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缺失。选择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方法,就选择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德育教育方法是将社会道德的规范要求、标准和理想转化为教育对象主体的需要、准则和信念,用来支配受教育者的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方法要与教育内容和教育主体的需要相适应,教师必须不断探求新颖、灵活多样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决不能仅将学生简单的视为只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方法上往往为了应付形势的需要,以一律的内容、形式去进行一律的活动。

2 提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的途径

基于以上对中学生德育的分析,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太理想。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体现,这要求我们要改变中学生的道德状况,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减小社会环境对中学生德育的不利影响。

2.1 构建新的德育教育模式德育模式。实质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德育模式的构建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到德育实效的最终效果。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构成这一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它们的矛盾运动与协调发展推动着这一过程向预定的方向前进。我国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纯而又纯的德育,许多教育者只看到了社会环境产生的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因素,于是割断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而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却无法适应社会现实。在今天这种“封闭”的做法已行不通,随着国际化的推进,社会的网络化,我们必须改变德育教育理念,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渗透德育,开放性地构建新的德育教育模式,立足于我国现实,继承传统,借鉴和吸收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道德成果,将其融入我国的道德体系中,探求提高德育实效的道路,为德育找到切实可行的出路,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展的新的德育教育模式。

2.2 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道德的提升和养成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影响道德个体成长和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是多方面的,宏观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在内,微观上又包含学校、家庭、社区、大众传媒等各种因素。社会思想的多元化、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及存在诸多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因素,要求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为德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1版。

[2] 许明晓:《WTO 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政治及其各科教与学》,2003 年,第 4 期。

[3] 陆道平:《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想政治教育》,2006 年第 2 期。

篇5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40-01

学校德育教育在多数国家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属于社会意识教育范畴。从德育任务的角度说,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当代学校德育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力即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1.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各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环节和细节中。而素质教育又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2.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2.1 思想表现错位。 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上存在唯我现象,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较缺乏同情心、宽容心和孝敬心,不懂得如何尊重人等。

2.2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正在不切实际地追求和攀比高档,甚至看不起劳动,生活中大手大脚,奢侈浪费。

2.3 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淡薄,日常行为极不规范,部分学生存在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语言粗鲁、贪玩抽烟、随手乱丢垃圾、破坏公物、不讲卫生等现象,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损坏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2.4 厌学情绪严重。据抽查,近20%的学生不爱学习、甚至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喜欢泡在网吧玩游戏,对自己的学业持放弃态度。

3.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尤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3.1 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2 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课堂上,还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课下,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动小组",相互质疑问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良好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3.3 实践锻炼。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篇6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108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我国古代学校就已经作为主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何以见得呢?孔子曾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还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夫。”此外还有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可见,他们都把“明人伦”即培养学生的品德作为教育的目的,优先于智育,也即把德育放在首位。我国古代学校都把德育教育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更应当重视德育教育,并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进行渗透。

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些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生物学科含有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着它的特性和研究对象,使得它在德育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作为生物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优秀的德育素材,伴随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将其渗透进每个学生的心田。下面是笔者对中学生物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挖掘及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立志报国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在平时的生物教学实践中,适当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民族素质和凝聚力,让他们懂得感恩立志报国。例如,在教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课时,讲到我国具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美誉,可以跟学生强调那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讲到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有三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还有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种数也位于世界的前列,同时生态系统也多种多样等,都可以跟学生强调那是因为我国具有优厚的地理环境,内陆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东部沿海滨临太平洋,海岸线曲折,从而孕育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教师讲“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谈到濒危物种,可以跟学生强调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杉等都是我国举世闻名的特有物种,当然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威胁,比如野马、新疆虎等已灭绝或者在我国境内绝迹,毛脉蕨等野生植物也早已绝迹,金丝猴、大熊猫、野骆驼、珙桐、银杉、人参等也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总之,教师通过对课本教材德育资源的挖掘与突出,可以让学生既为我国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责任感。

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是观察、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紧扣生物教材内容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事物,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渗透“世界是物质的,也是运动、发展、变化的”

除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首先病毒的结构极为简单,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两部分物质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生存与增殖,离开了活细胞就形成了结晶体。再看其他生物,他们都有共同的结构基础,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从细胞构成来看,不外是有机物与无机物。而有机物中无论是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还是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都是由C、H、O、N等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因此,非细胞结构的病毒与细胞构成的所有生物都有着统一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一切生物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构成的,都是物质的。

一般来说,生物个体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地增多,而刚分裂的细胞体积较小,当吸收了各种有机物与无机物后,由小变大,则体现了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是生物个体由小变大,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当新产生的细胞数量少于旧细胞灭亡的数量时,则体现了生物走向了衰老甚至死亡。不同个体或不同物种间细胞代谢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其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因此,无论是从个体发育上来看,即从产生、成长、衰老到最后的死亡,还是从物种的进化上看,归根结底都是由遗传信息所指导的新陈代谢所表达的结果。由此体现了生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充分体现了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

2.渗透“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体不是一个只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各种化学元素形成了各种有机物与无机物,再由各种物质形成一个有机组合,才有可能形成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体。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各种物质有机组合的统一体。从细胞水平上看,作为构成生物体基本结构单位与功能单位的细胞,其基本的细胞结构都由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构成,各部分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但都不能独立存在,而是有机地组合,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细胞,再由不同的细胞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细胞分裂与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又联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器官,植物则由不同的器官形成了一棵完整植株,而人体与动物体则由不同器官形成系统,再由系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生物体。因此,仅从一个生物个体上看,生物体内部的各种物质、各种结构之间,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生物体。

如果以上是从微观上看的话,那么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则是宏观的。首先,生物与生物之间如何联系的呢?常见的生物间的关系有:蜜蜂、蚂蚁等各个个体间是合作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则表明它们之间是是捕食关系;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与寄主之间则是寄生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与藻类等则是共生关系;水稻与杂草、同一草地上的羊与兔等则是竞争关系。无论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最终表现的结果都是各种植物与各种动物形成了食物链与食物网,各种细菌和真菌则与动植物间构成了寄生或腐生的关系。其次,生物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又是如何呢?“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马牛羊在草地上奔跑,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如果一旦把以上的生物与其环境错开来,很明显就不太合常理,因此,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生物跟环境相适应,生物是由环境所决定的关系。反过来,“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面积地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避免干旱等,则充分说明了生物可以影响环境。正因如此,当环境在变时,生物种类也在变,并且伴随着漫长时间的推移,生物也就不断地进化着,多样化的环境类型也就产生了多样化类型的生物,从而形成了今天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因此,生物与生物之间,还有生物与其最大的生态环境――地球之间,最终共同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那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渗透“生命活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要尊重规律,学会按规律办事”

生物界的一切生命现象都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的。例如,过度放牧而导致草场的退化,乱砍滥伐而导致干旱或洪涝灾害的发生,蝗灾与鼠患,某个草原生态系统杀了狼而导致野兔的增多等,充分说明了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无论对人类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人们都不能随意地利用或赶尽杀绝,否则就破坏生态系统,受到惩罚。还有生物个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根据不同生长时期,植物的需要水量与无机盐的不同,人们就能做到合理灌溉与合理施肥;学习了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则指导着人们做到合理营养,同时注意食品安全才能健康成长。此外还有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等。人们只有认识了生物界的客观规律,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合理地进行利用或适当地对某种生物进行控制,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三、渗透科学探索精神教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生物科学史则包含了科学家的假设与推理、分析与判断等思维的全过程,是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以及勇于探索的结晶,是渗透科学探索精神教育的好材料。如光对鼠妇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等的教学中,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及其艰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困难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树立好榜样,充分发挥人格感染力和德育示范性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教师,可见“品德”与“学问”并重。“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无论课内与课外,必须注重自身的言行与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语言习惯,才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这样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还有作为教师,对学生应始终怀着深沉久远、博大无私的爱,并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和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触动、感化、滋润学生,那么教师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也只有树立好榜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人格感染力和德育示范性。

总之,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当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同时要克服脱离教学实际的空洞说教。在进行某个观点教育时,不能一上来就提出这个观点,而是随着知识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的同时,把这个观点逐渐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待总结知识的时候,才可以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这个观点。只有始终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渐渗透的原则,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王伟平.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OB/OL].人民网,2007-7-17.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 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德育教育,即是将原先客观教条的德育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连接,以求通过生活化的方法和教育手段达到德育教育的终极目的。生活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德育中引进生活元素,是每个中职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生活化”德育的内涵

从德育本身的内涵出发,它指的是对人们从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参与必然要出现在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里,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中是存在德育的,生活化德育是以生活为起点,在生活中养成并最终回归到生活中去的德育方式。

从实际生活中形成德育教育的理念不能单纯的局限于某些抽象的概念,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其参与的主体必然是人,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和自由发展,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往往会普遍呈现出道德低下的现状,在他们接受学校的德育教育之前必然有一些陈旧的不理想的道德标准或想法存在于脑海中,从这点来看,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并非易事,需要从在校学生们的实际道德情况出发,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其最终目的是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中职学校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就像是强行戒除某些中学生们的网瘾一样,从本质上说,德育教育是给受教育的人的心理强行施加一些影响,让他们改变在脑海中形成的业已既有的传统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用针对性的教育增强他们的“三观”对其今后的发展是极有帮助的。

(一)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习惯也分好坏一样,正确的“三观”的养成对于学生们的人际交往乃至自我成长是有利无弊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则多处于青春期阶段,这时候正是形成他们良好“三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可谓是恰当好处、正是时候。

生活化德育教育从现实生活出发,从了解学生们的道德情况和现实处境出发,针对学生们遇到的因为德育教育不当而遭受到的困难处境,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自我定位和价值标准,纠正他们先前脑海中形成的牢固的错误道德观念,并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带入到实际生活中来,让学生们可以自己体悟和感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引导和感化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们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感到欣慰和有所收获,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要求,回归德育教育的本真。

(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大多会直接进入相关单位或企业进行工作,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和在更高级别的学校中学习。显然他们面临着比大多数同龄人都更早踏入社会的选择,随着现代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强化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因为这是影响企业是否能够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个前提下,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进入适合自己的企业并可以为企业做出贡献,为自己赢得保障。

生活化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优势在于其充分重视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际和生活过程中获得教育的机会,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它的导向是让学生们最终走向自我约束的道路。

三、中职学校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中职教育的教育形态和教育方式为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提供了可行性,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可行性分析:

首先,作为学校教育来说,学生们的教材始终是教育的参考对象,中职教育因为其面临的学生和教育方式都有特殊性,间接致使其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也和普通的高中有所不同,它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并且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贴合,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作为素材展开德育教育;其次,中职教育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也为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提供了方便,学生们没有过多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中职学校也可以“放手”开展素质教育,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业知识不好但却有交稿的个人素养和办事能力,教师需要观察和掌握学生们在这方面的潜在能力便适当的进行培养,这对于学生们的自我肯定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都是有帮助的;最后,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和生活化德育教育理念相吻合,生活化德育教育注重实践出真知,紧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为学生们今后踏入社会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是可行的,同时也具备操作的条件和具有操作的价值。

四、结语

本文从生活化德育教育的内涵着手,分析了其在中职学校进行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指出一点的是,因为每个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学生素养都不同,在不同的学校开展德育教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体来说是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以求对症下药并争取取得一定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一、养成教育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养成教育提供了依据。从“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个方面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科学的规划。从学生形象标准、学生行为要求、课堂纪律等内容上,对学生一天学习生活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礼仪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制度约束,时时刻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样,养成教育在内容规划上呈现阶段化、层次化,学校有规划,年级有重点,班级有特色,为强化养成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课堂教学渗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抓好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目前的中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自觉性差的现象。对此,一方面要配合严格的纪律约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激发其求知欲,提供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养成教育要讲明道理

教师让学生明白《纲要》和《规范》为什么要求这样做、禁止那样做的道理,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注重发挥学生自我规范的潜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热情,引导学生将规范要求变成自觉要求,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自觉律己做人。在明理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增强自我评价的能力。

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德育;研究

中小学对社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接触的信息,来源于大众媒体尤其是网络报道在其脑海中形成的社会图景。由此,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教育,引导中小学正确面对网络信息,是值得政府、媒介、学校以及相关机构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德育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尤为突出的是设计活泼、色彩鲜艳的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游戏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而处在生理、心理的“束缚”和“摆脱束缚”特殊阶段的中小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德育教育网络中的信息建设,一定要遵循“内主外辅”的原则,把重点放在拓宽教育信息的内涵上面,增强信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影响力。

1.要把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列入学校德育和管理的常规工作之中

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机构,将网络德育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公民教育的高度上来,真正重视网络素质教育,并将这项教育内容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融入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去。

(1)策划主题活动。每年中小学生拥有近3个月的寒暑假,为避免中小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社会、学校、家庭有责任为中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汇演、计算机网页创意大赛、动漫制作等课外活动,丰富中小学生的业余生活,调动青少年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性,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

(2)课堂成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要在信息技术课上加大力度做好具体引导工作,让课堂学习不再是“锻炼”,而成为一种享受,自然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道德观也会包含其中。

(3)学校要从管理和技术上进行必要的约束。作为教师不能完全阻隔有害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但应尽量最大可能地将有害信息杜绝在课堂之外。因此需要动员全体教师力量来建设现代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也进行应用,可以及时发现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进行更新、改正和维护。有了软件的环境,还应为学生提供具有创新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网络教育中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2.学校德育要主动出击,抢占网络阵地,构建学校网络德育体系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中小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判断和应用能力。在网络活动中中小学生的自我选择的比例较大,教育干预的比例较小,因此培养及发展中学生具有自主的选择判断能力,辨别信息的真伪,了解信息的价值,使他们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利用网络学习和生活,着重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等教育。中小学生上网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因此通过校园里的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宣传橱窗、阅报栏等与校园计算机网络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积极、健康的立体文化环境。还可以开展网络德育课,注重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以及举办网络讲座。

二、积极培养适应德育教育现代化要求的“网络型”教育人才

加强网络技术培训、提高德育教育者的网络技术水平是构建德育教育网络载体的重要步骤。

1.在德育教育者中大力普及网络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教师必须加强对网络的体系构架和工作原理的了解与掌握,以熟练地运用网络来开展德育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常用网络软件工具,增强网络中的德育教育信息的表现力。在网络软件工具中,我们认为教师要着重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网络工具:一方面是有助于发挥网络功能优势的工具,如Foxmail,Outlook,Internet Express等网络浏览工具,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另一方面是有关网络建设和网页设计的工具,如运用Frontpage2000、FlashMX等制作网页的技术。教师如果对这些技术只是闻其名却不知其用,则将直接影响教育者在学生中的声誉和威信,给德育教育网络化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着重培养一批能够熟练运用、管理和维护德育教育网络的综合型人才

重点针对中小学生教育进行专业的网络德育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德育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网络德育教育的知识和方式,使他们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机融入必要的网络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要对教育进行专门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不同阶段网络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佛年.中国教育的未来[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彭隆辉,孙继儒.中学德育课教学与改革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志强.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吴铎.中学德育课教学法: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青少年是自我发展的主要时期,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独立性、辩证性的发展,加上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喜欢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进行活动、完成任务。他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参加到社会性的活动中去,教师、家长在他们的心目中已不再是不容怀疑的绝对权威。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如果一味地以权威者的身份,常常以训诫的口吻教训学生,要求学生忍让、服从,遵守规章,那么就会使得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被迫接受纯品德知识的灌输,从而缺乏品德情感的体验,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导致知行脱节。这种德育方式已不能适应中学生的发展的需求。

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学阶段有效的德育教育应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变他律为自律,变他控为自控,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老师在德育教育中应遵循主体参与原则,发挥主导作用。

不要枯燥说教,省其身促其学

枯燥的说教是缺乏教育实效的,只有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感知,才是真正的教育良方。当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生活的主体,是班级的主人时,他就会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当个人的缺点与集体利益发生冲撞,在集体意识的约束下他会选择倾向于集体利益,从而逐渐克服自身的弱点,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例如班规的制定。我们要利用群体规定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行为,使学生在群体规定中形成自我约束,这样学生才能健康稳步的成长。因此,班规的制定离不开学生的全面参与。而在制定班规之前,老师应引导学生先反省自身,说明班规制定的必要性和制定的方法。老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你所在的班级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良现象?你愿意看到这些现象吗?你希望在怎样的一个班级生活成长;面对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应该制定班规来共同遵守吗?”学生在反省清楚自身所需要的生活学习环境之后,老师进一步引导:“既然是班规,应该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积极思考,共同制定”。这样,学生明白了班规并不是老师用来约束他们的规定,而是为了让自己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和成长而制定的,因此,便会积极参与,通过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并汇总后制定出班规,其执行的力度就会更强。

寻其优,励其行

前苏联人道主义教育代表人物苏霍林斯基的教育原则是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老师善于打开他们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其达到一个高度,从人的自尊感和自信心的源泉中吸取力量,唤醒他们巨大的潜能。教师在评价认识一个学生时,不能只是盯着学习成绩一个方面,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文体才能、劳动表现、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等等都是综合评价一个学生的需要参考因素。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拿学生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全盘去跟别的学生比,哪怕发现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不应该由于一点点进步,认为不值得一提就将其漠视、忽略过去。应该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优点是一步步发展的。我班有这样一名学生,性格倔强且冲动,认为学习无用,尤其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一次英语课上,当他正与同桌讲话时被英语老师发现,故而英语老师当堂批评他,他却以和同学讨论问题不算讲话为由顶撞了英语老师,结果英语老师很生气,要求承认错误,否则不允许上英语课。当我把他带到办公室,要求他向英语老师认错时,他却情绪激动地认为英语老师因为他的英语成绩不好对他存有偏见而“找茬子”批评他,所以感到委屈,才顶撞了老师,故而不愿向英语老师认错。见此情境,我若仍正面与他说教,也最多因为我是班主任,而他又害怕请家长,而口服心不服向英语老师认错。于是,我让他与我面对面的坐下首先例举了他的一些优点,如: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尊心强,劳动积极。让他明白,我是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他的,老师对他并没有偏见,然后我又将他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肯定了他的进步,同时也向他说明英语老师因为不是班主任,所以英语老师更多的是关注他学习英语的态度,并不是对他存有偏见,相反对他的严格要求却是源于对他负责任。在此基础上,再让他反省自身的错误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他心服口服的向英语老师承认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