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经济价值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的经济价值

篇1

关键词:园林仿古建筑;智能化技术;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整体建筑行业在蓬勃的发展当中,建筑作为人类起居、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它必然要吸取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智能建筑是通过配置建筑物内的各个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空调、多媒体、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我国园林仿古建筑的发展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大量智能化技术运用在仿古建筑的建设中。

1我国园林仿古建筑运用智能化技术的现状

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在近年来较为迅速,但是对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规模来说,我国整体发展情况还较为落后,缺乏先进的理论技术支持,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不能满足现代化智能建筑的实际需求。园林仿古建筑在运用智能化技术中,在整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要想应用好智能化技术,首先我国相关建筑企业单位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专业工程人才的管理,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园林仿古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2仿古建筑运用智能化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园林智能化仿古建筑项目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园林、建筑、机电等多个行业,是古典与现代化的结合,是艺术和科技的产物。因此,需要牵扯到很多技术和相关行业,对各行业都是新的挑战和机会,这就要求在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同时要利用最新的设备、技术,并且不断创新,促进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2.1经济效益

2.1.1在智能化仿古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系统集成和过程控制等先进方法,故与传统仿古建筑各系统独立建设方法相比,大约可节省20%的投资。

2.1.2采用智能化系统,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运行管理效率,从而减少人工投资。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可提高管理效率15—20%。

2.2社会效益

2.2.1智能化仿古建筑工程的建设,将改变传统仿古建筑的建设方式,改善实用性差,投资不合理等不良现象,推动仿古建筑业沿着高科技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形成新的建筑产业,从而在整体上有利于我国建筑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建筑技术学科发展。

2.2.2智能化仿古建筑的发展,将逐步形成一个完整和实用的园林元素,这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园林现代化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智能化技术的具体运用

仿古建筑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是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及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获得适合当今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更具人情化的仿古建筑物。

3.1安全防范系统

该系统由防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在建筑上设立红外对射探测器,在建筑各出入口及周边相应部位设有摄像机,对建筑重点防范部位进行监视,配合摄像机进行防盗报警。当有人非法越线即报警,同时触发摄像机跟踪摄像及录像。

3.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已广泛地应用到了仿古建筑防火中,计算机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引入,使消防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火灾自动监测、自动报警,为及时发现和扑灭初期火灾,保护建筑物内人身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3.3多媒体系统

本系统正常情况下,可按程序设定时间自动播放视频、背景音乐,广播员可以随时插播讲话,有紧急事件时就能马上通知,工作人员可以提高警惕。遇到事故时,广播系统接到不同事故背景信号而转入事先录制好的事故自动广播或人工事故广播。

4如何加强智能化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4.1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个高水平的仿古建筑智能化施工队伍对于整体施工项目的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施工队伍当中,技术人员、项目经理、质量管理人员等各个岗位的分布都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划分责任,保证整体细则的清晰详尽。在实际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上,管理团队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经验管理,保证一线施工人员具有完善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在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控制上,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执行,保证施工工作当中的质量问题。

4.2提高整体方案的设计水平

仿古建筑运用智能化技术离不开完善科学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方案。在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当中,整体方案是项目进行的指南针,在计划和方案的制定上,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根据智能建筑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整体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4.3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

仿古建筑运用智能化技术需要施工人员拥有高水平的实际技能和自身素质。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的工作进行详细控制,并且对施工设计和相关图纸文件进行全面的掌握。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分工协作进行科学的分配,对整体综合布线和相关环节进行全面的控制和指导。

4.4合理协调现场施工工作

园林仿古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现场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在发生问题时,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协调。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预料之外的问题时,要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合理的协调和管理,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在实际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要积极的进行协调和管理,保证整体现场施工环境,降低现场施工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5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与园林仿古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运用智能化技术已经产生了大范围的影响,并且在不断的普及应用当中,但是运用智能化技术与传统的仿古建筑工程的融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运用智能化技术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和广泛参与。园林仿古建筑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园林仿古建筑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大量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也逐渐的发展和应用。可以预见,在园林仿古建筑行业日后的发展当中,运用智能化技术是一个主流的趋势,将会对整个园林仿古建筑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建筑就像是一个被赋予了实际功能的完美的雕塑,不仅外观动人美丽,最主要的是它在美丽的外表下同样有着迷人的内在———建筑空间。形式服从于功能的说法,将建筑设计限制于功能与形式两方面,却大大忽略了建筑最重要的一点———为人服务。功能其实是人对空间的要求的体现,而形式也更多的是人类追求美的产物。当建筑师忽略了人与建筑的关系时,建筑便失去了灵魂,一个失去了灵魂的建筑就像是一个舞者在用美妙的身姿随意舞蹈,再美丽也是没有内涵的。其实空间并非完全由功能限定的,而是与人的心理感受息息相关的。人往往只有身处特定空间才能感受其存在,并且空间也是因人的存在和活动而变得生动,如一个空旷的广场会因为人群而活跃起来,发挥其广场的特性。而没有人活动的广场,就只是一片被修饰过的空地。因此对于建筑来讲,人的活动就是它的灵魂的一部分,失去了人的活动,建筑便没有了意义。

1.建筑自身的强迫性建筑是一种带有强迫性的艺术,它存在于人生活可触及的任意范围内,从首府到中小城市,最后到村镇。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品,只会在展览馆等地方出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建筑的存在,正是因为建筑的这一特性,才使得任意一个建筑都带有强迫性,强迫使用它的人去接受这个建筑。

2.建筑对心理感知的影响建筑空间对人的刺激主要来自于视觉,人们对建筑的认知首先是通过对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等方面的感受而产生的。感知恰恰是十分主观的,是将使用者自身的经验与欲望相结合的心理活动。譬如在一个只有2米的空间当中,即使并不会碰到头,人们也总会下意识地低头,这就是一种对空间认知经验导致的心理反应;恰如当一个酒店的大堂只有3米的层高,人们是不会感受到酒店的气息的,相反,会有一种进了居民楼的感觉,即使它装修得再豪华也是无用。正是因为使用者对建筑的感知过程是一个整体,才会要求建筑师将建筑放在一个整体空间背景中来考虑问题,从而创造出一个使用者心理和生理都乐于接受的建筑空间。同时,建筑空间与心理感知相关的不仅是尺度问题,作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其色彩、形态、光影等都是构成元素,它们同样会对使用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

二、影响因素

想要明确建筑与人的心理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的因素为:一是人口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和性别;二是经验和文化因素;三是环境特征因素。譬如现代住宅小区环境虽有清静安全、私密性较强等优点,却恰恰忽视了住宅居住者与周围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缺乏必需的人际交往空间。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牢笼里,是很难满足使用者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再比如如今的养老院,很多都是随便找来一个空闲的建筑使用的,而忽略了老人特殊的要求。而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交流更为重要。北京四合院里面的住户死死坚守在老宅子里面,武汉汉阳内杨泗港的居民抗拒拆迁,其原因主要在此。

三、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层高与光线的掌握下面三幅图片(图1)分别是三个不同的博物馆的图片(从左到右:首尔家具展览馆、宁波博物馆、东大门历史文化博物馆)。首尔家具展览馆主要展出的是古典家具,其展览品均是高档复古的传统家具,只面向贵宾开放,因此展馆建造成了传统的房屋,所有的建筑构件均为榫卯结构,精美细致,它的层高虽不高,却不失高贵大气,光线也相对柔和,暖色调为主的建筑内部让人感觉无比舒适,虽然是博物馆,却有一种置身于自己家中的感觉。而宁波博物馆无论从层高还是从材料、色彩来讲,都给人一种霸气的感觉,深灰色的主色和夸张的层高,以及厚实的材料,都赋予了建筑厚重感,正符合它讲述历史的使用功能。最右侧的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则使用了浅灰色,内部大量利用了自然采光,明亮的室内和稳重却不失生气的浅灰色,让身处建筑中的人们不会感觉到压抑,反而是有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博物馆虽然不大,人们却愿意在馆内驻足、休憩。

2.形式、材料与环境的影响上方图片(图2)表现的是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方式。左侧的宁波博物馆很显然是想要做出一种粗犷的感觉来体现历史的厚重感,斑驳的墙面和看似肆意生长的芦苇,与右侧的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相比,显得野性十足。而这两处虽然同样是对所有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人气却截然不同。人们在宁波博物馆观赏完后便会离开,但是在东大门历史文化博物馆外,有着很多老人和儿童来休息玩耍,缓缓坡起的建筑使人的心理得到大大的释放,景观中的古松、建筑旁的水池、映出蓝天白云景物的玻璃无形中也扩大了人的视线范围。当建筑给人的不是因高大厚重引起的压迫感的时候,人们便愿意驻足休憩,而当使用者选择在建筑当中逗留更长时间的时候,建筑也有了活力,被赋予了生命。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厚重的建筑形式。每个建筑设计的初衷是不同的,当一个建筑希望被使用者体会的感觉是沉重而又庄严的时候,必然要利用材质、高度、颜色、灯光等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迫感,才能让人对建筑本身产生敬畏。而一个建筑定位于亲民、活力的时候,即使它所赋予的功能是博物馆,也要尽可能轻盈,尽可能地让使用者身心放松,放下所有的警惕与畏惧,与建筑融为一体。

3.色彩的影响心理学家吕舍尔分析了色彩与性格的关系:红色代表人的征服欲与男性气质,蓝色代表沉稳与女性气质,黄色代表活泼与温暖,绿色代表自信心与优越感,黑色代表了拒绝、放弃。虽然吕舍尔的色彩分析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并且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与认识都是不同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色彩一定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刺激,从而引起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对于我们每天使用的建筑而言,色彩更是重要的一部分。当人们看到色彩不同但是功能类似的建筑的时候,所产生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就如下方四幅图(图3和图4),分别是宏村的老宅、康百万庄园、平遥古城以及北京四合院。同样是民宅,同样是古建筑,但是在色彩上运用的不同,就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宏村的黑白对比强烈的墙面,安静祥和,就如水造就的江南一般,灰白色的墙面与黑色的瓦片让人心情舒畅又悠闲。康百万庄园有着强烈的黄土的感觉,在这片绵延的丘陵中,曾经显赫一时的康百万家族选择了浅灰色,也选择了沉稳,同时有无限的空间去做文章,在浅灰色的大色调下,任何颜色都不显得突兀,都可以与浅灰融合在一起。山西的平遥古城,有着鲜明的北方特色,建筑厚重沉稳,深色的基调也使人从心底感觉到北方人民的坚实。而北京四合院,深色与大红的结合,在国人心中一直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有了红色的点缀,便有了庄严与肃穆,同时也不失活泼。但是对于西方人而言,私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交流。在不同的地域,针对不同文化的人群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是要考虑截然不同的心理因素的,这就要求在设计中考虑周全。可以说建筑使人的心理有改变、产生刺激,同时人的心理状态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依据。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EVA) 施工企业 价值

2009年11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下发《中央企业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将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以引导企业规范投资行为。2010年1月,国资委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将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指标列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基本指标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大型上市建筑施工企业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企业无疑就须按照这一新的考核指标体系来进行相关分析考核。对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计算指标,在施工集团下属的众多大大小小的子分公司却引发了一场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应用EVA指标的热潮,本文试图就EVA指标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做一浅析。

一、EVA的含义

(一)EVA的定义

EVA 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EVA由美国的思腾思特(Stern Stewart)公司于1982年正式推出,并在1993年《财富》杂志上进行了全面完整表述。

Stern Stewart公司认为,由于忽视了股东资本的机会成本,采取传统的会计利润等指标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是有缺陷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只有高于全部资本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因此,EVA衡量的是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即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包含权益资本和债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EVA的计算公式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按照这个公式,经济增加值是基于企业B/S和I/S表计算的,考虑到科学性,需要对部分项目和重大事项,以及资本成本率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消除其中的一些不真实衡量价值的因素,从而能够准确计算得出企业的EVA。按照Stern Stewart公司的经验,EVA需要调整的项目达到160项之多,但此次国资委出台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方法,本着尽量简化的原则,将经济增加值计算中复杂的会计调整项大大缩减,增强了可操作性,主要有以下方面:

(1)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所得税率)

(2)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3)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

二、EVA的特点

从EVA的定义和计算可以反映出,EVA考虑了资本成本,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没有免费的资本”,它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先进管理理念,消除了单纯的会计利润的价值目标,所谓“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企业一定有利润”。如果EVA>0,说明企业经营盈利,增加了价值;如果EVA=0,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人预期的收益目标,价值得不到实现;如果EVA

例如:某施工企业2010年度净利润为100万元,2010年度所有者权益平均额为5450万元,利息支出为90万元,资本成本率为6%,所得税率为25%,则该公司的经济增加值计算为:税后净营业利润=100+90*(1-25%)=167.50万元,EVA=167.50-5450*6%=-159.50万元。

可见企业用利润和EVA来评判的结果是两码事。也正如此,国资委引入这一考核指标,旨在考虑资本成本的前提下,重点考察企业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水平,使企业在“抓改革、调结构、提质量、增实力”上狠下功夫,实现价值创造的新飞跃。

三、EVA的局限性

(一)EVA指标本身存在不足

(1)资本成本率的确定存在不足,现行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办法统一规定了一个资本成本率: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像中国铁建就规定了6%的比率。可见目前实施的资本成本率没有按照市场基础来确定,而是依据行政规定的。统一的资本成本率没有反映企业之间在风险和融资成本方面的差异,从而会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准确性、在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性。

(2)忽略现金流。现金为王的理念在这里被忽略,今年以来,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建筑市场波动较大以及地方融资平台逐步清理等导致企业新签合同减少、融资难度加大、资金高度紧张,现金流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愈发重要和突出。

(3)EVA是一个绝对额指标,这意味着 EVA只能在投资规模大致相等或同行业的企业中进行比较。因此,对于在不同的行业企业、不同的规模企业需要进行比较的时候,即使是相同的EVA数值也并不能说明这两个企业在这一期间所创造的价值是相等的。

(4)此外,还有它作为一个财务指标,并不能克服诸如会计利润这种财务指标的不足,因为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会计利润,但却仍以会计利润为计算基础。

(二)施工企业的特点造成了EVA的局限

比如科技支出在施工企业没有很好地严格从施工成本中分离出来,尤其是在基层项目部,虽然时有涉及科技支出,如各类专用设备大大小小的技改维修等,但基本是笼统地反映在项目整体施工成本中,这无疑不利于准确计算反映EVA指标,更不利于企业的EVA考核。

四、提升经济增加值(EVA)的途径

(1)不论是EVA自身的局限还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都促使施工企业需要更加细化内部管理,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提高核算水平,如合理界定区分施工成本和科技支出,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各项资产,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进而提升EVA水平。

(2)加强经营管理,促进收入持续增长,降低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产运行质量,这是促进EVA增加的根本途径。尤其企业在面对今年内外部建筑市场和金融环境的变化时,更要固本培元,精耕细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3)注重各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如刚开始有些人员就容易把这个概念和(工业)增加值混淆起来,虽然它们都是从利润着手,进行诸多加减后形成增加值,但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增加值概念。所以作为拥有千千万万个基层项目部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加强人员培训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之准确把握EVA的实质内涵,寻找价值核心源泉,挖掘价值关键因素,使EVA概念得到推广和吸收。

虽然EVA考核在我国国有企业尚属初期,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将会得到众多企业的日益重视,它为企业实施价值管理提供了一种思路、方法和措施,促使企业管理人员牢固树立股东价值的意识,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真正使其很好地发挥作为企业保健品作用。

参考文献:

[1] 2010年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

[2]赵尔均.国资委实施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的启示――以北京、上海等地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2)

[3]王光辉,肖三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篇4

前言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国家提出了科学严谨的业绩考核原则,即保增长、提质量、调结构以及抓管理,同时还实施了对经济增加值的考核。可见有效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建筑行业作为推动城市化进程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行业,为了实现其稳定的发展,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控制是不可忽视的,将经济增加值的考核引入企业的管理中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形势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已经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逐渐朝着现代化以及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房地产风行业的调控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在一系列强制措施的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建筑市场缺乏规范性的情况下,建筑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过长、结算难、占用资金过高等问题长期存在着,加之近些年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以及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导致建筑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少。但是与之相对的是,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却在不断加强,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很多建筑企业纷纷采取“投资换市场”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的承接,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招投标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念,经济增加值指标的考核开始广泛应用与建筑企业的管理之中,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企业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建筑企业管理过程中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具体应用

针对经济增加值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筑企业想要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力度,充分的挖掘企业的潜能,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体的措施包括加大账款的回收力度、加强企业的流动资金管理、加速资产的周转率以及降低资金的成本等。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升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价值,减小企业的贷款的依赖性,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1.在建筑施工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机构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建筑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明确,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要构建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制定以提升企业经济增加值为目的的企业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在重视主业务即建筑施工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适当的拓展,通过市场的开发实现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张以及系统化产业结构的构建推动企业经济增加值的持续增长,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2.充分调动企业人员的来力量

建筑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增加值的合理使用,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的培训,将价值创造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使企业所有人员都树立强烈的成本管理意识,促进经济增加值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有效渗透,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以及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跨越性提高。

3.加大科研领域的投入力度

建筑企业在科技研究领域的投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以经济增加值为指导逐渐加大企业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切实的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科学技术的研究以及人才资源的储备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于企业生产力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因此,建筑企业应以创新型企业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保障企业的高效发展。

4.加大存量资产的管理力度,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

想要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的合理配置,建筑企业首先要加强对账款的回收力度。对此,企业要对账款的账龄、建设单位的资金情况以及工程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通过细致的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项目资金进行及时的回收。其次,建筑企业要加强对预付账款的管理。对此,企业要对付款的进度和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采用银承或是物资抵账等方式进行支付,从而实现企业闲置资金的合理配置。第三,加强对其他款项的管理力度,保障资金的高效率使用。第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的管理,提升其利用效率。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对在建项目的投入进行谨慎的决策。

5.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将其渗透到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做好成本的核算,对成本费用进行实时的管理,较好的完成工程结算等方面的工作。其次,完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对资金进行统一管控,实现资金周转率的提升。最后要对无息流动负债进行合理的利用。建筑企业要对各类应付的款项进行合理的使用,有效的降低财务的风险,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并提出了将市场在资源中的配置从之前的“基础性”地位上升到“决定性”地位,这一跨越突显了市场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和增强国民安全感和幸福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物质基础要求,“富强”为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体现了思想道德与社会实践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则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自由是人们获得了基本生存保障的基础上争取生存发展和实现理想追求最基本的要求。平等是公民在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基本诉求。公正是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道德取向和法律的制定执行要以公正为基础。法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既是一种治国策略,也是一种社会调节手段,十报告中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使正当权力,受到法律约束,使自由、平等、公正能够更好的实现。

(三)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的道德品质和信念的要求。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的品质,不仅是体现在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的情怀,也体现在国家处于和平建设时期的奉献精神。敬业是公民对所从事职业负责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热情、投入的工作,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美好未来。诚信是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既是公民个人的做人基本准则,也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是道德的基本要求,待人友善是自古以来就提倡的为人处世的基础的价值观。

二、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积极影响

1. 赋予了社会发展生机和活力。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源自于其内部各主体之间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一方面激励着每个市场主体树立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主体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带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促使市场各个主体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不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研究新思路,采用新方式研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各个市场主体在竞争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为整个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 创造了公平、自由、法制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任何资源和要素在市场上都能够进行自由的流通与交换。一方面,每个市场主体的发展不会因学历、家庭背景的影响而受到限制,这种自由平等的市场环境确保了每个市场主体拥有均等的机会,更能激发每个市场主体的潜力。另一方面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打破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开拓更大的市场,帮助人们能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完善自己,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促进了人们自由平等价值观念的形成,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3. 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它要求市场的每个主体独立参与市场经济经营活动、独立承担盈亏后果,这一要求,有助于提高每个市场主体自我决策和发展的自,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每个市场参与者的潜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消极影响

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容易诱发个人主义的思想。市场经济是使资本得到最大化的经济,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资源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这样的价值观极易诱发个人主义思想,只按利益的需求来引导自己的行为,为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丧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若这种个人欲望的膨胀成为一种极端的个人利己主义思想,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2. 价值多元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开放,不但是空间的开放,也是精神生活的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很大提高,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公开流通。这一系列的变化促使国内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一元发展为多元化。国外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怂恿人民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高过思想道德的追求;在思想上对的指导地位进行攻击,认为的指导思想都是落后的、错误的思想,使传统价值观和国内主流思想受到扭曲和误解。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对智力的要求相对提高,导致对人的评价往往更重视智力的高低而忽略道德的好坏,从而引发道德危机,出现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受到认同危机,若不及时更正易引发大范围的社会行为失范。

3. 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对传统道德观的削弱。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通过物物交换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始终是交换过程中的主体。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都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将金钱作为人生快乐源泉的一种畸形的现代价值观,在这样的价值观影响下,为追逐金钱和利益而利用人际间的关系,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发生扭曲。影响大批公民对我国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知,为追求消费和享乐而全然忘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反而不思进取、奢侈和浪费,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根基。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

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展开教育,提高人们理性的认识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内涵,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不但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同时也能够指导人们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其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保持坚定性和持久性。

(二)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息息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仍存在某些引发社会风险和道德滑坡的因素,若缺少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会对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爱国主义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以加强人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集体主义的教育来引导人们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摒弃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取向,树立责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来加强人民的法律和道德意识。

(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人民的理想和信念进行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利用媒体的传播力度,通过新闻、广播、杂志等大众传媒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普及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去。

四、结语

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活力的源泉,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二者互相支撑、互相推动。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点和先进性,同时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和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在彼此的相互补充和配合下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佳琳,姜妍,黄盼盼.24字精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京报,2012(08).

[2] 吴冰.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福州党校学报,2012(06).

篇6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以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提出以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基础、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为核心和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为抓手,构建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脱贫与援助机制。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学;心理脱贫与援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36

收稿日期:2015-05-16

0 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占到高校学生人数的10%~30%,这部分群体已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压力的政策,各个高校也构建了以“奖、贷、助、补、减、缓、免”为主要形式的学生资助工作保障体系,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资助政策的帮扶下,学习和生活压力有所减轻,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走向社会,经济资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值得关注的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存在,且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自卑、自闭和焦虑等心理障碍,这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当中育人这个根本任务造成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培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心理脱贫和援助的现实呼唤也日益强烈。本研究依托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构建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的心理脱贫与援助机制,探讨缓解和化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在2000年由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首先提出,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积极心理学采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激发个人潜在的心理品质和积极力量,帮助个人提升幸福指数,满足实现幸福的需求。当前,积极心理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研究。研究人类的福感、满足感、愉悦和乐观,强调积极情绪对增强人的智力、体力、社会协调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之作用相反的是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可以从消极情绪所造成的压力和焦虑中快速有效回复,并能够适应,不会造成机体损伤;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定义为反映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积极品质,是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并非先天形成的,主要是后天培养,诸如关爱、仁慈、乐观、善良、勇敢等都属于积极的人格品质;三是积极社会环境研究。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塑造个体具有积极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公平公正的社会、和谐美满的家庭、以生为本的学校等。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2.1 焦虑心理

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条件拮据,在学校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尤其对于家中父母患病、兄弟姐妹上学的学生而言,焦虑心理更重,因为他们会认为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为家庭增添了负担。另外,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将空闲时间花在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上,以获得生活费,在学习上他们并没有投入太多时间,学习落后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可能造成挂科,这种学习压力也加重了这部分学生的焦虑心理。一些面临就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就业改变自己贫困的命运,但由于社会资源匮乏,综合素质较低等主客观原因,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就业中并不能获得期待的薪酬待遇,择业就业压力也造成了焦虑心理。

2.2 自卑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家庭经济水平落后于其他学生,他们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不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如心所愿花钱,往往节衣缩食,在物质和消费水平上的相形见绌容易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自卑心理,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物质条件较差,在情感交往中难以满足对方物质需求,也会陷入自卑心理的阴影。

2.3 嫉妒心理

高校中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优秀、人际交往广泛的学生在有形和无形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成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同这些学生比较之下,容易对这些学生产生扭曲的嫉妒心理,不利于形成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严重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

2.4 孤僻心理

一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自卑和焦虑心理产生的双重压力之下,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心理,具体表现在与同学沟通交流少、不积极参加活动、独来独往、脱离班集体等。班级同学也没有主动了解和积极关爱,反而会认为这类同学不合群,在不自觉中逐渐排斥他们,更会加重这类学生的孤僻心理,与班集体和同学渐行渐远。

2.5 依赖心理

据笔者调查,在一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学校的经济资助有不同程度的“等、靠、要”等依赖心理,认为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理应就要分配给他们,对于没有分配资助金到他们的事实极度不满,这也折射出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重经济资助,轻思想教育所产生的现象。

2.5 成长心理

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在大学通过刻苦学习获得奖助学金,通过参加学生工作提升自己的统筹、沟通、协调、表达等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展现出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实际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渴望成长的心理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

3 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与援助机制构建

3.1 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心理脱贫的基础

3.1.1 落实心理排查制度

发现和化解消极的情绪体验是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前提,各个高校应以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为主导,以各个年级和各个班级为单位,以班长和心理委员为排查人员,细化心理排查项目,严格落实心理状况排查制度,及时向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反馈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内的学生心理状况,做到对症下药。

3.1.2 加强个体心理辅导

根据心理排查所对应的消极情绪表现情况,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指导老师单独约谈,以尊重和关爱的姿态,仔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兴趣爱好和情绪归因,提出专业的心理辅导建议,降低消极情绪,提升积极情绪。如建议参与集体活动、加入社团组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等。

3.2 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心理脱贫的核心

3.2.1 融入积极人格要素

心理辅导老师以讲述经历、游戏互动、素质拓展等形式,在过程引导中融入勤奋、踏实、感恩、诚信、责任等积极人格要素,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通过学习和具备积极的人格特质,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圆就人生梦想。

3.2.2 参与公益志愿实践

实践证明,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爱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载体之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积极人格特质所带给他们的成长和感动,从而让他们更强化了他们参与公益志愿活动的意愿,形成了一个积极人格特质培养与参与公益志愿实践的良性互促循环。

3.3 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是心理脱贫的抓手

3.3.1 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衍生出的心理问题与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假贫困生、争当贫困生、奖助学金分配不公等问题,会造成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教育公平产生质疑,在心理层面上造成误解甚至消极的看法。因此,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资助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资助的力度,对化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3.3.2 营造尊重关爱氛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当中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渴望得到国家的关爱、社会的尊重。高校应注重对这类群体,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自强之星评选、公益之星评选等评优活动,提升他们软实力,包括自信心和认同感。开展素质拓展、课程实践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硬实力,包括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3.3.3 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各个高校不乏有在学习科研、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工作、文化体育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线上和线下平台,如宣传栏、校报、广播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这些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事迹让其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无论属于什么身份,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只要努力,同样可以优秀,从而在整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3.3.4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接触和学习到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因此,学校和学院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建立专题的心理知识网站和微信平台、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印制心理知识报刊和手册、开展心理知识普及教育月专项活动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心理知识,增强心理问题自我发现、自我调适和求助辅导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独立学院贫困生自助能力提升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

2 施华顺,谢耀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资助”对策研究[J].才智,2015(7)

3 桑海云,强冬梅,咸大伟.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15(3)

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 成本控制 措施分析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过程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5)责、权、利相结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企业施工的成本控制分析

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或者说既增收又节支。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至少是不会有理想的降低成本效果。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合约部应注重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创工程预算收入;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的单价越来越低,现场管理费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用更科学,更严谨的管理方法管理工程。作为管理部门也要合理的分析地区经济差别,防止在投入上一刀切。综上分析,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控制项目成本;也只有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有意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并代表着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标尺。

三、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

(1)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项目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方法及程度,对于当前许多国有控股的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成本构成基本上是分包成本和施工队成本,而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源泉在于控制分包成本,施工队成本往往很难创造经济效益。二者的构成比例如何,项目成本如何划分,这是关系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

①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合理合法地进行工程分包,逐步增加分包成本的比例。增加分包成本所占的比例,无疑会使企业盈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但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这项工作不是无限制地进行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但需要经历招标投标的激烈竞争,而且施工中一系列经济活动也都有相应的法律或法规进行规范,企业必须在法律体系允许的范围内的合法活动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劳务分包与工程分包的本质区别在于工程分包是将部分工程划分给相应的分包商,总包商只对宏观上的总体工程进度、质量负责,而劳务分包的不同之处在于工程施工日常的、微观的进度、质量、工程技术控制等全部由总包单位负责,劳务分包商只对自己投入的人力及施工机械负责。这在本质上响应了决定工程进度、质量及造价的根本在于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及应用于工程上的材料的原则精神,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于可操作范围。而选择什么样的劳务分包商、分包成本控制在什么幅度是这一环节的重要内容。a分包商宜选择资质合格的法人单位,确保合同主体合法,减少日后施工过程中的纠纷;b选择分包商的方式宜采用邀请竞价的方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主动邀请几家比较了解或曾经合作过的分包商参加报价;c分包价格应结合总包商中标价、分包商报价按合理低价的原则确定,要注意和已完工的类似项目进行单价对比,单价的确定应与分包商进行充分的谈判,以使分包商能进一步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避免日后出现扯皮和索赔的现象发生,实现总分包企业达到双赢的效果;d签订双方权利义务对等、公平、合理、有效的分包合同,避免出现总包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签订权利义务不对等、严重显失公平的合同,可能造成合同无效,从而更难保障总包企业的利益;e日常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层要注意在施工技术、施工方案、施工配合等方面加强对分包商的指导与协助,鼓励分包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结合施工条件的变化协助分包商优化施工方案,进一步降低分包商的成本,从而也间接地降低了总包方的成本,减小了分包方索赔的可能性。

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减少高成本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提高低成本、低风险的资源投入的比例,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确保企业利润的实现。我们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大量采用工程分包的成本管理方式,使企业最终向管理型、技术型发展。

②严格管理施工队成本。施工队成本指由自有施工队(由企业员工组成)所完成的施工项目的成本。对于当前国有控股的大型施工企业来说,自有施工队伍使用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从而造成施工队成本居高不下,很难控制。虽然这部分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有日渐减小的趋势,但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说仍需进行有效控制。

当前采用的有效办法是责任成本核算。所谓责任成本核算是指将项目成本细化至每道工序,为完成工序所需的工料机费用组成责任单价,用该单价衡量施工队的成本控制情况并兑现施工队员工收入。其主旨精神是将工序工料机成本捆绑在一起,促使材料及机械费用的节约,如超支则由工费中补偿,员工收入则减少;节余则增加工费收入,员工收入则相应提高,以此来提高员工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性。控制责任成本应注意以下问题:a合理确定责任单价。以预算定额或施工定额中的工料机消耗量为依据,结合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队的实际施工水平确定工序责任单价,责任单价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合理的责任单价能有效地控制责任成本;b做好责任单价的分解工作。责任单价的最终核算对象是每个员工,因此在确定了责任单价并由项目管理层下达到施工队以后,施工队要进一步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施工班组进一步分解到每个员工,做到每个员工对工序成本心中有数;c做好责任成本核算的绩效考核与业绩兑现。按员工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乘以责任单价,扣除消耗的各种成本费用,最终应兑现给员工的工费收入要确实兑现,确保责任成本核算的威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责任成本核算的成本控制作用。

(2)实行成本动态控制

在完成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分割并初步确定了两部分成本后,要制定出总成本计划,总成本计划除涵盖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外,还要考虑项目的现场经费、上级管理费、税金等因素。总成本计划分为两部分:①项目不可控成本:指税金、上级管理费等项目管理层无法主观控制的部分;②项目可控成本:总成本计划中除了不可控成本以外的全部成本,如分包成本、责任成本、现场经费等。

可控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可控成本计划是在项目开工前的施工时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制定的,随着工程的进展,必然会发生如施工方案改进、工程量改变、地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变化,因此对于成本计划要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在调整的同时要注意分析各不同因素变化对原成本计划造成的影响程度。

(3)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施工结束后,要根据总成本计划和可控成本计划与最终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分析可采用图表等多种形式,不但要对比分析总成本,还要对工序成本进行分析,而且以工序分析为主,得出工序成本升高或降低的原因。①首先分析出因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材料价格变动引起的工序单价的变动,同时收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序成本资料;②其次对比主观确定成本部分的工序单价,分析得出因制定方法不合理而导致的偏高或偏低的工序单价,同时积累书面资料,供日后制定同类项目成本计划时使用;③收集分包单位资料,并对分包商进行评价,拟定《合格分包商名录》,供日后类似项目选择分包商和制定分包成本时使用;④汇总分包成本及责任成本数据,经过分析筛选,供企业投标报价时参考。

篇8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和《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加快住房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发〔1998〕34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引导消费、启动住房市场方面的调控作用,促进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就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努力降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

规范成本构成,健全约束机制,是降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扩大住房消费需求的有效措施。当前,各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不规范,缺乏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影响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经济适用住房成本约束机制,严格控制其成本构成。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定价审价制度,对向中低收入家庭供应、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并按国家住宅建设标准设计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实施政府指导价管理。

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七项因素。管理费按不超过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的2%计算;贷款利息按当年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工程建设平均贷款周期(七层及以上为18个月,七层以下为12个月)和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的40%计算。

利润以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为基数,按最高不超过3%计算。

进一步加强地价管理,降低住房建设成本。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做好城镇国有土地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定期确定公布工作,以基准地价为依据调控引导地价水平。要认真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要求,严禁将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行政划拨土地有偿转让或用于高标准的商品房建设。城区改造拆迁,对拆迁户实行拆除房作价补偿、安置房政府定价有偿提供的办法。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加强对建安工程定额的管理,增强制定建安工程定额的透明度,保证制定工程定额的合理性、科学性。今后调整建安工程定额,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物价、计划、财政、劳动等部门论证。要加强对住房建设中供水、供电、供气等附属设施建设费用的管理,各项费用要公开标准,严格执行预算定额。

住宅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国标GB50180-93)规定执行,不得自行扩大配套规模,加大开发成本。

小区内经营性配套设施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投资建设,不得计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

二、继续清理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努力减轻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负担

本着大力扶持和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原则,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的力度,坚决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重复收费,取消企业资质审查、工程竣工验收、产权审核等收费及各种押金、保证金;整顿、规范征地管理费、供电贴费和各种证照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对经济适用房一律实行减半征收。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批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各地不得越权出台收费项目和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经认真清理,现对国家法律、法规和省以上人民政府以及省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环节的22项收费予以公布(其中,减半收费17项)。凡本通知未公布的其他合法收费项目(含各种合法基金、资金、保证金和附加费等),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再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开发企业和购房者收取。凡本通知予以公布、各地尚未开征的各项收费,一律不得再重新开征;凡具体执行标准低于公布收费标准的,也不得重新提高收费标准。

对重大建设收费项目开展专项治理。取消对经济适用住房收取商业网点建设费,商业网点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经营或实行有偿出让和转让。配套建设的商业网点,未经商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准擅自改变用途;对需要实行政府定价出售、出租的商业用房,应按保本或微利的原则核定价格标准。规范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对设防城市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按规定同步配套建设人防工程,不得收费;因地质等原因不能同步配套建设,必须易地建设的,按规定收取易地建设费;严禁向非设防地区经济适用住房收取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规范垄断行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收费行为。供水、供电部门按规定收取水增容费、电增容费(贴费)后,不得再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或开发企业重复收取相关的建设费用。停止向住房开发建设收取用电权费。对旧城改造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应扣除原有水电容量部分后,缴纳水电增容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征地和批准建设项目手续时,不得代其他部门收取费用,也不得收取代征手续费。

全面清理房地产交易环节的收费,取消各种名目的管理费、监证费,降低交易手续费等收费标准,促进房地产流通。

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负担卡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收费的监审。实行《建设项目收费登记卡》制度。收费单位收费时,必须按省政府公布的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并按规定在《建设项目收费登记卡》上如实记载。拒绝记载的,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单位有权拒缴。

三、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促进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流通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立健全价格行为自我约束机制,监督企业销售住房实行明码标价,禁止虚假标价。对违反国家规定乱加费用、短给面积、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要依法查处。

凡销售价格未经物价部门审批的住宅不得冠以“安居房”、“解困房”、“平价房”、“成本房”、“微利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名称,防止以此误导和蒙骗购房者。销售经济适用住房不得在公开标明的住宅价格外加价,不得加收任何费用,也不得在经济适用住房交付使用时委托物业管理单位追加房价外的任何费用(国家调整的税收除外)。

经营者必须在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点挂牌或以售房说明书等形式显示以下内容:

    (一)每个具体住房售卖单元的座落位置、结构、形状、面积、朝向、楼层、售价、付款方式及优惠折扣率;

    (二)房价外代收代付的选择项目与收费标准。

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的合同售卖面积应与实际面积相符。售房契约中所列的建筑面积或庭院土地使用面积与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地产证》记载面积的误差值在测量规范允许范围(正负1%)以内的,交易双方可不作任何补偿;误差值超过正负1%的,按照契约规定的售房价格多退少补。

经济适用住房交易必须做到质价相符。经营者应按建设部门制定的《商品房购销合同示范文本》的要求签订售房契约(合同),明确标示住房的结构、材料、设备、装修质量标准。并严格按售房契约的标示交付购房者质价相符的住房,不得变相提高房价。

规范政府定价行为。省物价局统一制定《安徽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审核申请表》,在出售(或预售)前,由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按要求如实填报,报送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建设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价格主管部门行文执行。对申报手续、资料齐全的,物价等部门在接到书面申请30日内要审核、审批完毕。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除审核成本外,还要兼顾审核住房的建设质量、地理位置、供求情况等因素,在利润率不超过3%限幅内,明确开发企业的具体定价权限。

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组织安排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宅建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工作,切实保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各项政策的落实。

本通知下发后,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本地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和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对不按本通知规定的各种价格和收费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从严处罚,并按规定将罚没款上交财政;同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扶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的政策措施,协调处理好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将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省政府。

附:

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环节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表

---------------------------------------------

|  序  |                  |                                        |                  |

|      |    收  费  项  目|       收    费    标    准             |     收费依据     |

|  号  |                  |                                        |                  |

|---|---------|--------------------|---------|

|      |  |土地补偿费    |按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执行。      |                  |

|      |  |-------|--------------------|《中华人民共和    |

|      |  |安置补助费    |同        上                            |国土地管理法》    |

|      |  |-------|--------------------|                  |

|      |土|地上附着物和青|                                        |                  |

|      |地|              |同        上                            |                  |

|      |安|苗的补偿费    |                                        |                  |

|      |置|-------|--------------------|                  |

|      |补|拆迁补偿费    |由市、县政府规定                        |                  |

|      |偿|-------|--------------------|                  |

|      |费|新蔬菜基地开发|                                        |                  |

|      |  |              |征用蔬菜基地,征多少补多少              |                  |

|      |  |基金          |                                        |                  |

篇9

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界专家尤嘎•尤基莱托(JukkaJokilehto)说:“现代遗产保护中的主要问题是价值问题,价值的概念本身就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5]虽然每个时代对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要素、价值类型的强调各有侧重,但总的说来建筑文化遗产呈现出多重性、多元化的价值要素,尤其是当代国际遗产界对遗产价值认识已有了多方面扩展,则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而言,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要素

遗产的本义是指已经过世的前人留给后人的东西,或者更宽泛地说是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从这一基本意义上看,以时间性要素为前提的历史价值是遗产固有的“存在价值”,时间属性对于建筑遗产价值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建筑文化遗产衍生价值的重要变量。“只有历经几个世纪沧桑之变,熏黑的横梁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之后,这个古迹才会令人肃然起敬。”[6]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Francois-RenédeChateaubriand)说的这句话不无道理。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相比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独特性在于它可以通过实体形态直观地呈现和展示曾经流逝的岁月印记,以延续我们对历史的记忆,并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联系。没有物质性表征的记忆往往是抽象的,建筑遗产作为存储和见证历史的具象符号,藉由时间向度的历史叙述,突显了建筑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集体记忆功能。对此,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曾感叹,没有建筑,我们就会失去记忆,“和活的民族所写的及纯洁的大理石所承载的相比,历史是多么冷酷,一切图像又是多么毫无生气!——有了几个相互叠加的石头,我们可以扔掉多少页令人怀疑的记录!”[7]《威尼斯》开篇也说:“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的历史活的见证。”[8]在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中,与历史价值紧密相关的一个价值要素,是所谓“年代价值”或“岁月价值”(agevalue)。明确提出“年代价值”概念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李格尔(AloisRiegl)。他在《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TheModernCultofMonuments:ItsCharacterandItsOrigin)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文物的多重价值要素。他首先将文物的价值要素划分为两大类型:即纪念性价值与现今的价值(present-dayvalues)。其中,纪念性价值包括历史价值、年代价值和有意的纪念价值。李格尔认为,研究纪念性价值,必须从年代价值着手,而“一件文物的年代外观立即就透露出了它的年代价值”,“年代价值要求对大众具有吸引力,它不完整,残缺不全,它的形状与色彩已分化,这些确立了年代价值和现代新的人造物的特性之间的对立。[9]关于文物的历史价值(historicalvalue),李格尔认为,它“产生于某一领域中文物所代表的人类活动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一件文物原先的状态越是真实可信地保存下来,它的历史价值就越大:解体与衰败损害着它的历史价值。”[10]由此可见,年代价值主要来自建筑遗产上的岁月痕迹,是时间流逝所衍生的一种价值,本质上是审美性的情感价值,“年代的痕迹,作为必然支配着所有人工制品之自由规律的证明,深深打动着我们”,[11]不需要联系建筑遗产本身的历史重要性、真实性来衡量。但是,对历史价值的判断,则要求其能够真实可信地代表过去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瞬间或历史阶段,尤其是强调其所体现的历史真实性。

2艺术价值要素

几乎在所有的建筑遗产保护的国际、法规和相关文件中,除了遗产的历史价值,被反复强调的一个价值要素便是艺术价值。1890年意大利罗马成立了文物古迹艺术委员会,该协会将文物古迹定义为:“任何建筑物,无论是公共财产或私有财产,无论始建于任何时代;或者任何遗址,只要它具有明显的重要艺术特征,或存储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就属于古迹范畴。”[12]1931年《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第三条强调提升文物古迹的美学意义,《威尼斯》第三条则指出:“保护与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13]艺术价值如同历史价值一样,是遗产的核心价值,对于判定建筑遗产价值的高低至关重要。无论从艺术起源的角度,还是艺术功能的角度,建筑确凿无疑的是一种艺术的类型,而且它在“艺术大家庭”中还扮演着不同凡响的角色。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这里在各门艺术的体系之中首先挑选建筑来讨论,这就不仅因为建筑按照它的概念(本质)就理应首先讨论,而且也因为就存在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是一门最早的艺术。”[14]作为一种艺术的建筑,具有艺术价值,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实际上,建筑遗产保护中所指的艺术价值,主要是指遗产本身的品质特性是否呈现一种明显的、重要的艺术特征,即能够充分利用一定时期的艺术规律,较为典型反映一定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并且在艺术效果上具有一定的审美感染力。奥地利学者B•弗拉德列教授认为,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即艺术历史的价值(最初形态的概念、最初形态的复原等)、艺术质量价值和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包括古迹自身建筑形态的直接作用与古迹相关的艺术作品的间接作用。)[15]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与艺术价值要素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是所谓的美学价值或审美价值(aestheticvalue)。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建筑,往往会通过点、线、色、形等形式元素以及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结构法则,使人产生美感,并使建筑达到或崇高、或壮美、或庄严、或宁静、或优雅的审美质量,这便是建筑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尤其要强调的是,理解建筑遗产的美学价值不能将建筑遗产从其现实环境中孤立出来,还应考虑其周围的环境与氛围,只有两者和谐时,才能共同呈现出更大的美学价值。艾伦•卡尔松(AllenCarison)说:“对每座建筑、每种城市风景或景观,我们都必须根据存在于建筑物内部以及该建筑物与其更大环境之间的功能适应关系欣赏,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失去许多审美趣味与价值。”[16]实际上,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在当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特征和审美问题。从广义上看,建筑艺术的功能和社会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建筑艺术价值的范畴。

3科学价值要素

科学价值如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一样,是有关建筑遗产保护的、准则和相关文件中普遍强调的重要价值要素。1931的《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不仅重视提升文物的美学意义,也强调了保护历史性纪念物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也一向重视遗产的科学价值。2000年通过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三条明确指出:“文物古迹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所谓科学价值,主要指建筑遗产中所蕴含的科学技术信息。不同时代的建筑遗产一定程度上代表并体现着当时那个时代的技术理念、建造方式、结构技术、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而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成为人们了解与认识建筑科学与技术史的物质见证,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被誉为我国国宝建筑的晋祠圣母殿,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建筑构造方法是宋代建筑的典型范例,保存了宋代建筑技术中“柱升起”、“柱侧脚”和“减柱法”等建筑技法,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其实,从更广的视角看,建筑遗产所蕴含的科学技术信息,不过是建筑遗产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一部分,对遗产科学价值的理解必须联系其历史价值,因而科学价值实质上是历史价值的一种具体表现。

4文化教育价值要素

文化价值本身是一个极为综合的概念,我们以上所阐述的三种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文化价值的不同体现。1987年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守则》中,提出了文化遗产价值的四要点,即原真性、情感价值、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其中“文化价值”包括文献的、历史的、考古的、古老和珍稀的、古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审美的、建筑艺术的、城市景观的、地景的和生态学的、科学的等九个方面。[17]笔者这里所指的“文化教育价值”,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概念,主要指的是建筑遗产所提供给人们在文化方面的自豪感、社会教化价值、文化象征与文化叙事等方面的价值要素,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价值。建筑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无言的教化者”,尤其是在营造独特的教育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建筑类型,文化景观类建筑遗产所储存的文化信息量更为丰富,政治的、历史的、思想的、伦理的、美学的无所不包。而在形形的文化景观类建筑中,纪念性建筑遗产具有形式与内容的双重纪念性,并以其深刻的教育内涵和突出的教育功能而自成一体,尤其是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直观的物质环境。因此,《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中说“建筑遗产在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非言过其实。同时,建筑遗产还如同一本“立体的书”,是以空间为对象的特定文化活动,叙事在建筑艺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象征手段和空间元素的媒介,建筑叙事把诸多文化形象与精神观念表现在人们面前,从而让建筑遗产能发挥“载道”和“言志”的文化教育价值。

5经济价值要素

以上所述的建筑遗产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若按照戴维•思罗斯比(DavidThrosby)等西方学者的观点,可统称为遗产的绝对价值或内在价值(

intrinsicvalue),即它们独立于任何买卖交换关系,是建筑遗产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的或可以重现的价值要素。[18]将遗产的文化价值要素看成一种内在价值,显示了文化价值自身固有的重要性,或者更简单说它自身就是价值,不需要与其他价值的联系或促进其他价值的生成而显示其重要性。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拓展,便是对建筑遗产的价值认识从内在价值走向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或者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相结合的综合价值观,即将建筑遗产不仅仅视为一种珍贵的文物,同时还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culturalcapital),从而将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economicvalue)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要素,荷兰学者瑞基格洛克(E.C.M.Ruijgrok)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分为三个方面,即居住舒适价值(housingcomfortvalue)、娱乐休闲价值(recreationvalue)和遗赠价值(bequestvalue)。[19]而埃及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伊斯迈尔•萨瓦格丁(IsmailSerageldin)则进行更为细致的界定。他将遗产总的经济价值划分为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而在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之间还存在一个选择价值(OptionValue)[20]。萨瓦格丁对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要素的理解颇为宽泛,不仅包括由遗产之使用而直接产生或间接产生的收益,如居住、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等直接收益和社区形象、环境质量、美学质量等间接效益,以及未来的直接或间接收益,还涵盖了存在价值、遗赠价值等非使用价值。其实,严格说来,萨瓦格丁所说的使用价值中的间接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实际上属于遗产的文化价值,而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主要应指其直接的使用价值。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衍生性价值,换句话说,它本身并不是自身所固有的非依赖性价值,只有当遗产存在文化价值时,才能衍生其经济价值,例如旅游经济价值。

6结语

篇10

“盗土案”引发争论

某建筑公司因开发征用了一块土地,征地补偿金等相关费用已付,土地也已平整。2003年4月1日至13日夜间,犯罪嫌疑人赵某雇用许某、王某等人,使用挖掘机等设备,将该建筑公司已取得使用权的土地内的1709.45立方米土挖走变卖。所取土方,土地部门估价人民币11996元。

司法机关在对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理由是:“土”如同空气、水一样,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物质,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财物。我国目前的司法解释,仅仅将电、气、技术成果等与一般财物不同的特殊性物质作为盗窃罪的对象,并没有将“土”作为盗窃罪的对象,因此,赵某的行为不能构成盗窃罪。此外,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有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行为。赵某的行为所针对的是已被建筑公司征用的土地,其耕地的性质已经改变,而且赵某的行为也不符合该罪的行为特征,因此,对赵某的行为也不能按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定罪处罚。

也有人认为,对赵某的行为应按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理由是:虽然目前刑法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土”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但按照立法精神,凡是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均能够成为财物。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可以卖钱是众所周知的道理,赵某盗卖“土”的行为一方面使自己获得了非法钱财,另一方面给土地使用人造成了损失,土地管理部门也依据行情对“土”的价值作出了评估,因此,赵某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由于本案中赵某的行为既不符合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行为特征,也不符合该罪的对象特征,因此,显然不能构成该罪。本案争议的焦点是赵某的行为能否构成盗窃罪,而这一争议又是由“土”是否可以成为盗窃罪对象的“财物”所引起的。否定论者认为,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均没有将“土”明确规定或解释为“财物”,因此,将盗卖他人具有使用权的“土地”上的“土”的行为按盗窃罪定罪处罚没有法律根据,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而肯定论者认为,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对象是“财物”,而一种物质能否成为盗窃罪对象的“财物”,不应以刑法或者司法解释是否有明确规定为限,而应以该物质是否具有经济价值为标准,凡是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均可以成为盗窃罪对象的“财物”。而“土”是有经济价值的,因此,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

从犯罪构成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理解罪刑法定

转贴于

上述观点的分歧从深层上讲,是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以及怎样把握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的关系问题。

我国现行刑法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对犯罪和刑罚的规定明确、具体,而不能抽象、模糊。罪刑法定原则的这一要求一方面是为了使广大公民能够认识什么行为是犯罪,各种犯罪会受到何种处罚,从而选择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罪刑法定原则所具有的预测功能。另一方面,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的明确、具体的要求,旨在限制司法人员恣意适用刑法和随意定罪处罚,从而保障被告人的权利。这是罪刑法定原则所固有的人权保障机能。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规定所要求的明确性和具体性,不是绝对的,也不应该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是由刑法的保护社会的机能所决定的。刑法的保护机能是刑法产生和存续的一个重要根据。刑法的这一机能要求刑法的规定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以使刑法的规定不因为社会情势的变化而过时。任何过于确定和僵化的刑法条文的生命力都是微弱和短暂的。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刑法规定既具有相对的封闭性,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统一。刑法规定的开放性,意味着刑法的规定仍然需要解释,刑法规定的封闭性,表明对刑法规定的解释不能随心所欲。就刑法所规定的具体个罪的犯罪构成而言,当然也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立统一。犯罪构成的开放性使得对刑法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存在着解释的空间,而犯罪构成的封闭性则使得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解释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讨论上述案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里所讲的“财物”既是一个封闭的概念,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其封闭性将非财物性的物质排除在盗窃罪的对象之外,其开放性使得所有具有财物内在属性的物质均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据此,我们在认定某种物质是否可以成为盗窃罪对象的时候,绝不能以刑法或者司法解释是否有明确的规定为标准,而是应该以某种物质是否具有财物的内在属性为根据。那么,财物的内在属性是什么呢?对此,尽管中外刑法理论上存在着争议,但一般认为,只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质,才能成为财物,而判断某种物品是否具有经济价值,其标准应该是客观的,不能以主观上的标准来评判。经济价值是指能够用客观的价值尺度衡量的经济效用。某件物品是否具有经济价值,主要通过市场来体现。笔者赞成此种观点。根据上述“经济价值”是财物的内在属性的理论主张,我们可以判断“土”是否属于财物。不可否认,一般情况下,“土”随处可见,随处可取,似乎不具有经济价值。但是,在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情形之下,“土”的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砖瓦厂为制造砖瓦而购买的“土”,其经济价值就不容怀疑。本案所涉的“土”是某建筑公司征用地上的“土”,表面上看,建筑公司要的是“地”,而不是“土”,但“地”和“土”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将“地”上的“土”挖走了,必然影响“地”的使用和开发,因此,这里的“土”对于建筑公司来讲,毫无疑问是有经济价值的。而且赵某已经将“土”变卖,土地管理部门也对“土”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认为“土”不能成为财物,从而不能成为盗窃罪的对象,显然并不妥当。

总之,本案中赵某客观上实施了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并且财物的数额达到了构罪的标准,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对其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