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篇1

关键词: 技校 德育教育 渗透方法

技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习职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他们对各种社会信息反应更为敏感和直接,我院对德育工作系列问题进行了总体构思和初步尝试,初步形成了适合我院实际和技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教育内容上确立了以思想教育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以科学信念为核心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以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并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从学生思想变化的一般特点出发,把德育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即入学初、学习中、实习期、毕业前和就业后。

一、入学时的起始教育

对新生进行初步的专业思想教育,并进行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爱校之情,促进班集体尽快形成,使技校生把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为今后各阶段德育工作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学习中的养成教育

这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尽力做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充分挖掘文化课、专业课内在的德育内容,结合有关知识的传授,实施有机的思想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程反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教育;我们还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需要,开展既有专业特点又富有德育色彩的教学活动,学科知识讲座和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等;我们还积极开辟课余活动的阵地,如“课余兴趣活动小组”、“专业技能培训班”等。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教师,不间断地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在课外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并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渠道,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在职业学校学习的优越性,“隐性教育”往往能起到入耳入脑的教育效果。

三、实习期的自我教育

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又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时期,我们结合生产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反污染、拒腐蚀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我们着重加强三个环节的教育:一是实习前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要求,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环境、劳动条件、劳动纪律等有关情况,建立由学校、实习单位和家长三方面代表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订计划,落实措施。二是实习中的教育管理。学校、实习单位、家长三方搞好分工协作,及时互通信息,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我们还加强带队老师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实习期间德育工作的骨干作用。同时,我们还注意发挥校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桥梁和带头作用,组织学生开展自治、自理、自我教育活动。学校还组织实习通讯报道组,定期编印《实习简报》,让学生之间交流实习体会和收获,及时表扬好人好事,通报实习情况,积极占领实习期的德育阵地,使实习生更多地受到正面引导和熏陶。三是实习后的思想鉴定。实习期间,对实习生既抓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提高,又抓思想境界,结合专业技术成绩的评定,进行思想表现鉴定。实习结束时,从而切实有效地加强实习期的德育工作。

四、毕业前的职业观教育

这一时期,学生摆脱了平日的学业压力,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自己的毕业去向、职业选择的问题上。学生思想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这是毕业前德育工作应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我们多采取对话会、恳谈会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思想,让学生正确理解“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实质,引导学生客观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了解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我们还以组织举办毕业生联欢会、毕业成果汇报会、优秀毕业生汇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五、就业后的跟踪教育

篇2

关键词: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好的思想,把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部分。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属于技术。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本人在教授排球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跳的高,动作到位,反应灵敏等。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二、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方法,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品质。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放松活动和小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渗透到本门课程当中和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感化为学生的品德。

三、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幽默的情趣。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这样,将品德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四、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品德教育

本着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和特点不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

五、注重榜样教育

篇3

关键词:数学 德育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77-01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是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的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教育中人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居于统摄地位的道德教育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 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当今的数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而没有为德育而德育的痕迹?下面试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举几例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众所都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一种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数学教师的课,可是,上课铃响过以后,有一位男生才气喘吁吁的跑到教室门口。我想:“这个小男孩迟到了,会不会挨老师的批评,会不会受到处罚?”上课伊始,张老师向这个小男孩问话了:“你迟到了,有什么感觉啊?”小男孩胆怯地回答:“害怕”。老师追问:“除了害怕,还有其它什么感觉吗?”小男孩无语了。老师转向全班学生:“大家发现他除了害怕外,还有没有发现其它现象?”我纳闷着:上课时间已经拖延了,老师为什么还不赶快讲课,还要浪费时间与这个小男孩“纠缠不休”呢?是不是要来一场“暴风骤雨”?这时,有个学生回答道:“老师,我发现他满头大汗”。老师:“是啊,发生迟到现象在所难免,这时既要跑步又要爬楼梯(该班教室在楼上)会很辛苦的,所以满头大汗是很正常的现象,那就请把教室里的电风扇开大一点吧”。话音刚落,全班学生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本已慢慢转动的电风扇。老师趁机道:“大家看见电风扇时,发现了什么?”学生开始议论了,有一个学生答“电风扇在转动”。张老师接着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旋转。” 看来,我的担心与纳闷是多余的。在传统课堂上,常见任课老师对迟到的学生大发脾气进行批评处罚,但张老师充分利用“学生迟到”的课堂资源,变“坏事”为“好事”,由“学生迟到”——“满头大汗”——“关注风扇”——“发现旋转”,很自然地引入本节的学习课题——图形的旋转。不仅自然引入新课,更加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宽容、慈爱和关怀。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文关怀理念,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有效的学习资源在本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为学生树立“宽以待人”典范。

二、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素养

在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里,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基础。因此,在小学中就要注意上好这一课。记得一次我上有关“圆的面积”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来做:3.14×6=18.84,3.14×12=37.68,3.14×3=9.42, 3.14×42=12.56,当学生写完12.56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想指出她的最后一题错了。但我看到那位同学的脸“刷”地红了,我迟疑了一下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别人的正确,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要更多地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 …… ”

我想:当我们老师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时,在课堂时显出宽容的态度,这比老师重说教的德育灌输式要高明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并比其他国家要早一千多年。同时也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教材中,还有许多象“你知道吗?”的栏目里的小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第八册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有一段小知识是这样的:“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这个小知识就能起到既让学生学到有关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四、在课堂教学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等人曾明确指出:“仅仅把学生分到小组,并让他们进行合作,这本身不能保证一定就能产生合作。”换句话说,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需要众多因素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教师主导地位外,日常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彼此认可,互相信任,当同伴出现错误时应帮助他们纠正;交流时,要有条理,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彼此接纳和支持,有不同的意见,要等别人说完以后再进行补充或反驳,不要打断别人的回答;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敢于承认自身不足,虚心向他人请教,乐于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等…….只有这些团队精神,团队意识得到加强才能让合作学习真正的有效进行。

总之,德育教育不能单纯的在思想品德课上进行,应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去。请问大家:盐重要不重要?我想没人会否认盐的重要性,那么,给每人发15克盐,请大家直接吃盐,相信是每人都不爱吃的。若15克盐放进各种汤里,,味道很鲜美,人人都愿意喝。德育与学科教学不也是这样吗?我们不应该是:因为盐很重要,所以把盐从汤里取出来,然后让学生吃盐,再让学生喝淡而无味的汤。结果学生既不愿喝汤也无法吃盐。

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若能巧妙和智慧地运用,就会使学科教育与德育相得益彰,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智永川.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学周刊,2011,17:64-65.

篇4

摘要:严格的管理强化纪律观念;以艰苦的训练磨练顽强的意志在体育游戏中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在体育竞技中增强科学的竞争意识。

关键词: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教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其中,道德品质教育包括有诸如不怕吃苦、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等品质。

1 严格的管理强化纪律观念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就是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调动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泼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准备活动包括整队、报数、清点人数、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等等。队列队形和体操队列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此外,体育教学要求学生穿适合运动的衣裤(如冬天不戴帽子、手套;夏天不穿拖鞋、凉鞋等);衣袋里不装有碍活雍陀跋彀踩的物品,(如小刀、钢笔、钥匙等)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先请假,上课铃响后,迅速整队、报数、清点人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教师规定的队形、顺序、要求进行准备活动,严格遵守课堂组织纪律,不做与课无关的其他活动等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点,是极好的德育教育形式。

2 以艰苦的训练磨练顽强的意志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体育课学生个别活动的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箱、双杠、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要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拨、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体育运动对抗性强,难免会有身体接触,甚至会出现受伤,同时体育运动时学生情感得到充分释放,一些学生会出现出口成“脏”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能不管不问,而应该及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使学生明白文明语言的重要.体育运动必然涉及到体力消耗,具备肯吃苦的品质对于体育课,尤其是体育训练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我在担任体育教学的同时,还担任校篮球队的教练任务。由于学生整体基本功不强,训练的初期我安排较多的基本功――球感的训练.开始同学们练习很认真,但时间一久队员就产生厌烦的情绪,总是要求打比赛。我把这归结为队员 “不肯吃苦,怕吃苦”,不愿意持久地机械练习基本动作,对此我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树立肯吃苦的意识,并帮助他们认清只有基本功,才能在将来的真正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的观念。在这当中,我又加入了培养集体荣誉感等德育因素,使得队员们心劲陡增,练起来也更加努力了,也再没有人发牢骚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热情帮助,讲清道理,分析原因,使学生感到既严肃又亲切,激发学生改正错误动作的意志情感和信心。同时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善于发现先进,培养体育骨干.学生由于在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兴趣爱好、认识水平、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使学生能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氛围中形成优秀品质,并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巩固.

3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集体主义、同学友谊、自觉遵守纪律、勇敢、果断的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做击中目标(用球代替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又如,做头上胯下交叉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

4 在体育竞技中增强科学的竞争意识

教学比赛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以及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培养坚毅、勇敢、果断、克服困难、自制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如进行蓝球教学比赛时,安排学生裁判,学生裁判水平不高,难免出现判罚不准确的时候,这时我就要求队员必须服从裁判的判决,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同时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通过掩护、策应、传切等战术配合最后精彩得分的喜悦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也能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谛,还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

5 在课程管理细节中促进良好的习惯养成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劳动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总之,体育教学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支持和推动它,使它在学校教育中有更大的作用。体育和德育分属不同的教育领域,但它们之间有很多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地方。体育能给德育提供理论实践的场地,德育又能指导体育促进体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伟.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因素的浅析[J]. 现代交际. 2014(07)

篇5

职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一方面学习职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他们对各种社会信息反应更为敏感和直接,我校对职业教育中德育工作系列问题进行了总体构思和初步尝试,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实际和职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教育内容上确立了以思想教育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以科学信念为核心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以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并积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从学生思想变化的一般特点出发,把德育工作分五个层次进行,即入学初、学习中、实习期、毕业前和就业后。

1 入学前的启始教育

对新生进行初步的专业思想教育,并进行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爱校之情,促进班集体的尽快形成,使职校生把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为今后各阶段德育工作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2 学习中的养成教育

这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尽力做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充分挖掘文化课、专业课内在的德育内容,结合有关知识的传授,实施有机的思想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程反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教育;我们还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需要,开展既有专业特点又富有德育色彩的教学活动,学科知识讲座和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等;我们还积极开辟课余活动的阵地,"课余兴趣活动小组","专业技能培训班"。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教师,不间断的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一专多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技术能力。在课外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并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渠道,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在职业学校学习的优越性,"隐性教育"往往能起到入耳入脑的教育效果。

3 实习期的自我教育

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时期,我们结合生产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反污染、拒腐蚀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我们着重加强三个环节的教育:一是实习前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要求,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环境、劳动条件、劳动纪律等有关情况,建立由学校、实习单位和家长三方面代表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计划,落实措施。二是实习中的教育管理。学校、实习单位、家长三方搞好分工协作,及时互通信息,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我们还加强带队老师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实习期间德育工作的骨干作用。同时,我们还注意发挥校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桥梁和带头作用,组织学生开展自治、自理、自我教育活动。学校还组织实习通讯报道组,定期编印《实习简报》,让学生之间交流实习体会和收获,及时表扬好人好事,通报实习情况,积极占领实习期的德育阵地,使实习生更多的受到正面引导和熏陶。三是实习后的思想鉴定。实习期间,对实习生既抓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提高,又要抓思想提高,结合专业技术成绩的评定,进行思想表现鉴定。实习结束时,从而切实有效的加强实习期的德育工作。

4 毕业前的职业观教育

这一时期,学生摆脱了平日的学业压力,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自己的毕业去向,职业选择的问题上。学生思想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这是毕业前德育工作应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我们多采取对话会、恳谈会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思想,让学生正确理解"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实质,引导学生客观的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了解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我们还以组织举办毕业生联欢会、毕业成果汇报会、优秀毕业生汇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 就业后的跟踪教育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师;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学校整体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宗旨就在于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德高尚的情操。而且从体育教材本身的性质来看,就具有非常独特的德育特点,非常有利于展开德育工作。但是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去,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

一、教师应该提高对德育教育的认知程度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进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将学习的目的与生活实际密切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拥有健康体魄的情况下,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仅应该做到传授知识,更应该提高对于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先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了学校的总体目标而教导学生,时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展开体育锻炼的教学。

二、教师要树立以自己为榜样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是起到互为影响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首先树立自己高尚的品德,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的作用。而且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些技能性的表现都会引发学生学习的倾向,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包括感情,以免久而久之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

作为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注意教学风气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也要时刻引起注意,首先应该保持衣着的整齐,在谈吐上切不可粗糙,其次教学态度必须要严谨,保持说一不二,不能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此外,时刻谦虚听取批评建议,随时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使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也使自己向这方面发展。而且实践证明,教师树立以自身为优秀榜样,对学生在潜意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三、在教学活动中重点抓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是将培养学生的体制、人格与灵魂相结合的过程,因此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课程的始终。

(1)加强建设学生的基本素质。比如说加强学生的时间意识,在课堂开始后要准时、快速的集合队伍;并且严格保持出勤率;体育课上要求统一整齐的着装;遵守课堂纪律等等。这些都是对于学生基本的日常要求。

(2)在体育课上锻炼学生迎难而上的决心,要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在体育教育中,可以向学生们传达一些优秀人物的事迹,使学生们能够有充足的动力,明确加强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3)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抓住任何时机来进行品德教育。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违反活动规则,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们进行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导学生切不可贪小便宜等,使学生通过自身的错误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适当运用集体的力量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集体性。无论是教学还是活动或者是游戏,都是在一定的集体中来进行的,而且每一个人在集体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课程拥有的这种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集体观念,增强集体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将德育教育有效的渗透其中效果远远大于其它学科。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力量是钢。如果学生在集体中能够和谐、统一努力,他们就会形成一股有利的绳,共同得到发展。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时刻的加入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故事,讲述他们为祖国争光的事迹等等,同时根据每个学生在集体中的优异表现给予奖励与公开表彰,使学生能够在具有一定自豪感的基础上更加进步,同时树立自己的自信,激发自己的爱国之情。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的给予学生以肯定,使用激励教育,这样更易于德育教育的渗透。比如说在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时,要着重对其在集体中的做的贡献予以表扬,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强化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同样保持更上进的态度进行学习、表现。

五、结束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的活动中,主要都是由教师来实现对于学生的引导,因此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才是关键的一环。因此,这也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课堂中寻找恰当的机会,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晖.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12).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引导,德育教育

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作为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为突出,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心理特征更加表现明显,如精力旺盛、好运动、善于表现自己等等,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活动中进行,这就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时机,因此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的运用德育丰富的寓意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下面根据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言行仪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品质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的同学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德育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二、深挖教学内容的德育教育的内涵

良好的德育教育是通过学习教育和一定的社会实践生活的熏陶,经过个人自觉锻炼与修养逐渐形成的。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的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耐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的各自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为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技巧、单双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体育老师要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少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四、教师应控制教学全过程

在教学中,规范性可以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体育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活动的空间广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就难以控制教学全过程,如果课堂常规、竞赛规则,规程等不严密,不规范就很难使课程,竞赛进行顺利。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多种规则,并且严格地执行,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训练中得到教育。

五、发挥学生的自我表现力

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内容多,广泛,在生活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较易全部的体现出来。如活跃、稳健、沉着、急噪、信心、坚定、胆小懦弱、自尊心极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认真负责和敷衍了事,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作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六、引导学生热爱集体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对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 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主义利益,破坏集体主义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的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的思想精神。

七、引导学生爱护公物

热爱劳动关心器材收拾。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之前老师让学生搬运器材(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乒乓球拍),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不能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器材的同学给予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门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群 ,王朝平主编 。《体育与健康》教学用书 。 河北省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第1版

[2]杨兆军。 《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北京:《体育教学》编辑部2000增刊,2000年11月

[3]刘建国,李艳群主编。《体育与健康》教学用书。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

篇8

关键词:技师学院;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体育教学不仅关系学生身体锻炼和技能技术,更影响着学生情感陶冶、价值完善和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一、技师学院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技师学院是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日趋短缺的背景产生的。体育教育是技师学院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工作,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注重其德育教育功能。因此,学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遵守课堂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二、技师学院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1.利用课堂常规,体现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

课堂常规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与保障,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从课堂常规,包括上课仪态、纪律要求等入手,做出明确要求,明确课堂上“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和落实,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把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培养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通过评比争先、竞赛等活动,把课堂行为规范的渗透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于课堂行为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褒奖,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也要有适度批评,甚至可以采取适度惩罚,强制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2.结合体育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游戏教学法是深受广大教师喜爱的一种人性化教学模式,其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符合他们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的学习平台,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把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和教学活动相结合,把课堂行为规范的渗透教育融入游戏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一定的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对获胜的小组给予表扬,在此基础上,再多次对小组结构进行调整,打乱学生的内部组合,让更多的学生拥有获胜机会。在为小集体努力的过程中,学生会在团结氛围的感染下,在其他同伴的影响下,努力表现。而在表现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活动产生兴趣,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积极的意义。

3.开展实践活动,在体验教育中塑造品质

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德育教育的一个亮点。本着“人人参与、快乐发展”的活动宗旨,围绕“让活动走进每一个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潜能,张扬每一个学生个性,放飞每一个学生梦想”的任务。学校应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不断丰富体育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艺与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赢得阵阵掌声,从而达到塑造良好品质的目的。

此外,学校还可以结合德育教育需要,在举办校园运动会时,通过各班的负责人组织非运动员成立后勤、啦啦队等,让他们在运动会中鼓励和照顾运动员。这样一来,贴心的交流可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班级的团结以及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也会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之,在技师学院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此,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在实施体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深入钻研德育渗透教育新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变化,针对W生的个性特点强化体育教育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积极乐观、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素质人才,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贾剑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穿心理教育[J].成才之路,2011(24).

篇9

一、紧密联系教材,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低段的学生我们从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等方面入手。如:鼓励他们见到同学或老师用Hello! Hi!等礼貌用语进行问候,而高年段的学生我则从一些能够动手动脑的方面来入手,如:遵守社会公德、规章制度,爱护动物,注意环境保护等方面。如:三年级《We love animals》教育学生保护动物、森林和环境。再有就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规章制度方面,如六年级学习的traffic lights:Stop at a red light;Wait at a yellow light;Go at a green light.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还有第一单元学习的乘坐交通工具,教育学生在乘车时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礼貌。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关心爱护别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日常用语教学中,渗透丰富的德育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所学的日常用语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地渗透。如:教学“Good morning” “Hi”“Hello”“Nice to meet you”时,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Thank you”这一最为常用的礼貌用语时,教师应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告诉孩子们,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收到礼物时要说“Thank you”。课堂上,我给表现好的同学印“Good 小猫”的印章时,学生自然地说出“Thank you”。我还告诉他们,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为我们做了事情,或者送我们礼物,也别忘了说“Thank you”。因为只有对生活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三、在对话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是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所以应寓环保教育于学科教学中,牢牢把握并合理利用课本上的环保教育素材。例如:小学英语五年级Unit 6 《In a Nature Park》 时,我设计了森林和海洋两幅图片,让同学们根据录音中所听到的内容在不同的图片上贴出相应的动物。有一些动物贴了好几只,而另一些如大象、老虎、熊猫等却只有几只,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现在这么少了呢?经过大家的积极发言,同学们懂得了要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认识到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不应该随便捕杀动物和破坏环境,要与动物和睦相处,共享我们美丽的地球。这无疑是环保教育的好材料。

四、在情景教学中,渗透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引导小学生将德育知识以情感性或体验性的思维和态度来加以把握,融入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因此创设课堂情景,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情景,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理所当然成为加深德育渗透的最有效方法。寓德过程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四年级Unit 6 《At a Farm》,我通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一幅Farmer在田间大汗淋漓干活的情景图,同时出现tomato,potato等单词和句子Farmers are hard-working.Farmers grow rice for us等句子,然后呈现Farmers在秋天收获rice的图片:Fall comes,farmers are very happy.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珍惜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且要尊重劳动人民。

五、在合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10

一、提升音乐教师的自身修养

在教育心理学层面分析,教师是学生个性培养的关键塑造者与引导者,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一种示范作用。基于此,中职音乐教师需要注重对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不同方面素质及能力可以得到综合发展。在德育教育的渗透过程中,中职音乐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远大的理想以及高尚的情操,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去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更加优秀的榜样,发挥其典范带头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庄重的姿态、生动的语言对学生形成深远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会随之产生潜移默化的改进。由此可见,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提升自己,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起到一个楷模的作用。

二、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中职生同样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民族的未来,因此,也需要对中职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形成积极奉献国家和社会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不仅需要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人的生平经历以及情感态度,还需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水平。比如,在《黄河大合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述该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以及这首歌曲问世以后所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到该首歌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环境下创作的。作曲家冼星海为了唤醒中华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勇敢同外来侵略者抗争的坚定决心。该首歌曲一经问世,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鼓舞了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独立而与外敌顽强抗争,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意识。又比如,在《茉莉花》的教学过程,教师可向学生讲述此首歌曾被意大利著名音乐家应用到其歌剧当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三、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自信心

音乐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教育。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缺乏自信心,产生了自卑感,脱离了班级这个集体,经常独来独往。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音乐教学的特别之处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积极融入到集体中来。比如,音乐教师可举办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比如,合唱比赛、猜歌词大赛、音乐知识竞赛,以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拥有足够的机会与班级中其他同学沟通与交流,从而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以及集体主义感。当然,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赞扬,哪怕学生的进步很小,也许教师不经意的赞美将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是拥有一些过人之处,从而摆脱自卑感,更加努力地学习。

四、引导学生理性追星

时下,年轻人追星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学生成为了追星族的一员,更有甚者对明星崇拜到了几近疯狂的地步,导致他们忽略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理性地追星。当然,教师不可向学生表达自己厌恶的态度,否则,学生易产生对教师的厌恶之感,学习也会很难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喜爱明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挖掘明星身上积极向上的部分,同时适时地指出某些明星行为的不当之处,引导学生理性地追星,不可盲目地追星。比如,不少学生喜欢周杰伦,喜欢他的歌曲,那么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以及《稻香》,向学生指出这两首歌内容的教育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孝顺自己的父母,不要再任性,要多抽出时间回家陪陪自己的父母。毕竟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会有越来越少地时间与父母相聚。同时,引导学生不可盲目地追星,教导学生要理性地看待明星,学会分辨明星哪些行为值得学习,哪些行为不值得学习,利用明星的榜样作用来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