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教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教学研究

篇1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苏州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与以往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了很大变化,增加了课堂上的教学难度,使得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钻研教材的编排,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出符合新课标要求,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1引言

历史记载和解释了人类活动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诠释和研究了人类社会中发生事件和行动,为我们了解过去,预测未来提供了参考依据。历史作为一个桥梁,沟通了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历史学从事的的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从社会整体看,学史可以“通古今之变”,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学习历史,对学生,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形成时期的高中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但遗憾的是,当前高中历史课程却没有受到应该有的重视,没有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受这些现实因素的影响,历史课在教学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对比之下,这些问题就更加突出。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高中开始教学必将进入死胡同。

2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

2.1历史教师人文素养较低:

课堂上的历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思想的启迪者、道德的引导者,还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开拓者和学生情感、信念的塑造师。历史教师不仅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还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教材更加简约化、抽象化和理论化,再加上高中历史课程课时较少,教学任务重,考试压力大,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就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实际情况却是,高中历史教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究其重要原因,与其自身任务素养较低有密切关系。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学科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历史学的综合性极强,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教育和民族关系等等。可是很少有高中历史教师能具备这种深厚的历史知识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2.2课堂教学形式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其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课堂出现了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以及可安排多次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过于频繁,课堂看似热闹,却忽视了教学重点,学生容易开小差,对所学知识理解不透。之所以会出现课堂形式化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新课程要求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3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

3.1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综合素质:

有人说,要给予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教书育人首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特别是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其知识面更应宽广,所以历史教师一定要及时、定期充电,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从而有助于在课堂上拓宽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的兴趣,充实学生的知识。“学为人师,行为规范”是北师大的校训。这八个字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教师的品性规范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做到品行端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其实,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一堂课。通过调查发现,学生首先是先喜欢一位教师,然后才会喜欢他的授课。因此,教师除了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3.2将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想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走向“授之以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我们教学中要既要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同时也不应全盘舍弃传统教学模式,应两者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针对高中历史,我们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电影片段或一段乐曲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相关历史事件的目的、意义和影响。例如,在讲授“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片或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相关内容,如“皇帝”称号的由来、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巩固的措施等等。通过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4总结

总之,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应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军.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片面形式及改进措施[J].走进新课程,2007(3)

[4]葛龙庆.高中生对历史及历史课程的调查报告[J].历史教学问题,2004(3)

篇3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意义

1.提高学生积极性

历史知识较为枯燥,教师在讲述知识点时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调动学生的听课热情,因为书本知识点缺乏趣味性,许多历史知识离我们的时间距离较遥远,在学习时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理解较吃力。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历史故事了解历史知识的背景,也为书本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扩展学生知识面。高中历史包含了各个时期发生的事件以及人物的故事,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故事,具有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并且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通过相关人物、相关事件将多个历史时期串联在一起,展现每一个时间段的特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发生的重要事件,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与背景,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会的历史背景更加熟悉,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3.增添教学生动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可以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合适的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来辅助历史教学,通过讲述与知识点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对课本内容的认知。在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使得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进而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方式

1.运用历史故事设下悬念。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吸引W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在学习距离我们这个时代较遥远的历史时期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该时期的历史故事来为学生留下疑惑,设下悬念,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讲讲古代皇帝的生活,联系影视剧中皇帝的形象来讲述比如秦始皇、朱元璋等著名皇帝的故事,减少学生的距离感。由于从小就看过许多有关宫廷剧的内容,加上教师讲解的有趣历史故事,学生会对古代政治制度产生好奇,因此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提高听课效率与听课质量。通过在教学中利用历史故事来为课本内容设下悬念,能够为课堂内容做好铺垫,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此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2.运用历史故事强化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历史知识的综合性较强,许多知识是十分抽象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故事,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因为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间述道理,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同时,历史故事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通俗易懂化,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三国时期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引用当时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的混乱,感受到人民百姓生活在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时期的痛苦,从而可以分析出东汉末年政权瓦解的必然性。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社会背景,掌握社会状况,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历史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

3.历史故事比赛丰富教学。高中生的表现力和表现欲望较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历史知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表演和比赛中深入学习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举行故事大赛,让学生们自己讲述历史故事,选出最生动的历史故事和最优秀的讲解者。比如在学习的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与、、相关的历史故事在班上进行讲述。学生为了更好地讲述历史故事,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会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历史故事比赛会丰富了课堂形式,使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篇4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的历史学科,我们要摒弃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促进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新课改这一机遇,认真学习新课改,将先进的新课程改革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以达到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与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现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历史教学简要论述如下。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历史学科的认可。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主动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历史学科,那么他们在学习中就会表现出消极的学习行为。可见兴趣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基础,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容小视。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1.1以教师良好的形象来感染学生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他所任教的学科的态度。学生喜爱老师,自然会把对老师的喜爱转移到他所任教的学科上来,正所谓“爱屋及乌”。教师在平时要外塑形象,内修品质,赢得学生的喜爱、尊重与信任。外塑形象:要注意自身的外在形象,做到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语言得体、礼貌待人,要从外在形象上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至少不能让学生产生反感。内修品质:要做一个学识型教师,以渊博的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尊重;要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将爱的阳光雨露洒向全体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教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品德来吸引学生,这也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魅力。

1.2 以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

多媒体图文并茂、形神兼备,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呈现教学内容,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历史讲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人与事,学生学起来感到具有一定的距离性,不易理解,采用多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再现历史事实,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难以达到的,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历史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由所具备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内在品质,是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这是现代综合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学生的人文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历史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重任,这也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摒弃以往只重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教学模式,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了解更多的人类文化遗产,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平时教师要加强人文教育的理论学习,勤于实践,将人文教育有机地贯穿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首先我们需要弄清人文教育的内涵,这样才能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人文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我们不能以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人文教育,而是要以教师自身的激情来感染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要让学生学会用心体验,站在古人的角度,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体验古代的人文知识,将所隐含的人文特质内化与提升为自己的道德品行,融入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中。其次,要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落实人文教育。现在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吃洋快餐,过西方节日,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历史学科高度重视,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真正将人文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学习兴趣;历史思维;教学质量

历史是门需要探索、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学科,尤其是处于入门阶段的中学历史,这一点显得尤为必要的。在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有度的研究性学习,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可以看到,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对于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是大有好处的。具体来说,这种好处和作用可以从如下方面考量。

一、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推动教学的发展

所谓研究性学习,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建立深入研读、解析所学习课程的习惯和能力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学生可以透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来了解研究问题的实质和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具体到高中历史教学而言,让学生开展更多的研究性学习,无疑是大有好处的。首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形成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良好习惯。这是因为,这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探索、思考和提升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能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这对他们坚持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都是很有帮助的。其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极大的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学的效率和速度必然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和理解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够更加活跃,更具现实性,这其实就是对教学工作的帮助。所以,至少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表面来看,学生透过参与意义鲜明、主题突出和内容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但可以逐步塑造自己的历史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学工作的进步和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研究性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深化历史教学的层次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即让学生透过自主的研究性活动来考察历史问题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研究态度、学习方法和研究流程的穿插,来形成知识建构的体系,让学生体会研究内容的特点和内涵,并形成知识能力的应用和升华。所以,多种多样的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而完成的,对于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干能力、实践水平,都是大有帮助的。同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为学生打开另一扇观察历史和品味历史的窗户,这一点或许更具长远意义和影响。因此,研究性学习活动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为历史教学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与路径,而且大大节省了历史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所以,进一步推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使之走向常态化和固定化的道路,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方向。要注意的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注意做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前导布局者和扶持者,即为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排忧解难,提供研究性活动中的帮助和扶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与通力合作,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历史应用能力,而且可以极大地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其正面作用不可小视。

三、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思维,使历史教学更加实用

其实新时期的历史教学要根据时展和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走去过去那种“死的历史,无所作为”的误区和泥淖。也就是说,透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历史不但不是毫无用处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古人常说:读史使人明智。所以,将历史的实用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桎梏,走出更为创新化的教学之路,这应该成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基本共识。此外,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帮助中学生形成比较完整和科学的历史思维,能够帮助他们塑造科学、健康的历史观,即“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所以,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走向进一步的升华就是对历史的正确态度,就是对人生的正确理解,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最终极诉求。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利好,同时也可以推动历史教学的进一步飞跃和提升,可谓“好处多多,一石多鸟”。

参考文献:

[1]张彩虹.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6).

[2]赖春琳.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8).

[3]张书连.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1(20).

[4]张会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优化非智力因素[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9).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 有效性教学研究

引言

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要对于单个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入的了解,还有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历史上的大事件进行贯通,从时间到性质都要有着一个较为整体的理解。了解到这些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进行事件分析的时候可以将年代与事件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的适应于这种历史教学需求,在教材上也在不断的改革,适应于年代与事件之间的融会贯通。要更好的适应于高中历史教学,就要进行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一、有效性教学的影响因素

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四个具体的方面,包括价值、效果、效率与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不仅仅是要不断的满足于学习者的知识需要,还有用自身的特有魅力不断的吸引学习者进行知识点更加深入的探究。但是在现如今的很多有效性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漏洞,在下文中就对于这些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详述①。

1.教育观念的落差与滞后

(1)课堂氛围沉闷

现如今的有效性教学已经不仅仅只是用于知识层面上,还有更多的是对于老师自身的一种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上的有效性改革。但是在很多的高中学校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还是无法适应于这种新课程的教学方式,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新课程的教学。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较少,导致了学生在进行知识思考的时候缺乏积极性。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但是学生们却很沉默不积极的进行应答,课堂氛围较为的沉闷。

(2)只注重形式忽略实质

还有就是有的老师在适应于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走进了一个误区,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的划分之后对于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整个课堂看起来十分的热闹踊跃,但是其实实质上还是以老师主要的中心点,整个课堂上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表演,从而能造成了只是重视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实质,这种情况在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还是较为普遍的。

(3)课堂教学容量大

现如今的高中历史教材都在不断的简化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是在教学中进行更多知识点的补充。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了课堂教学容量过大,给老师与学生都加大了教学的负担。而且这种方式往往阻碍了学生们的深入思考,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2.高中现实的影响与制约

上述的很多问题其实实质上的根源还是由于现如今的高中现实,高考的巨大压力让学生与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在各个方面来适应于高考,所有的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为了应试。所以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高考的整体的评价取向会很明显的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上。

二、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正确的解读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制定的所要达到的目标,这种目标的制定对于学生们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就拿人教版的历史教材中的《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的时候老师就制定了课堂学习的具体目标,了解到明朝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还有就是君主专制对于我国历史的影响。从目标的具体设置和教材的内容上看,这一课时的理论性和专业性都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时间的跨度也比较大,所以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具体目标的设定上就要将过于专业化的名词进行通俗化的表述,让学生们更加的容易理解。用纵向的方式进行比较来对于我国整体的封建制度中的君主专制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讲解,还有就是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联系与分析②。

2.教学方式的选择性

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建立在教学目标设置的基础上的,教学方式说的简单一些也就只是一种方式方法而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所以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新型的网络化教学方式,适应于目标设定的教学方式才是最为适宜的。所以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要选择出最为适合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只是注重教学的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进行交流与沟通,而不是只是注重形式上的课堂分组,在沟通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的历史教学在近年来一直是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于现如今的教材改革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还有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改进自身滞后的教学观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调节课堂的教学氛围不断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中的历史教学不仅仅只是为了应试,更多的还是要提升学生们一种历史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

【注释】

① 王淑华.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差异教学法;高中历史;应用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并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进行教学,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大的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差异教学法,需要满足学生个性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差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在教学目标上实现差异教学

从本质上说,差异教学就是要针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具体需求开展教学。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实现差异教学。

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基础。针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为其制订的目标可以是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对人文精神的内在含义进行了解,同时分析人文精神在历史中具体的发展阶段。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为其制订的学习目标是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有所了解,要能梳理清晰的知识体系。

基于此,不同基础与能力的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学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提升。

二、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差异教学

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差异教学。例如,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个性突出、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学生才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才能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与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

针对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明治维新和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询问学生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点,让学生通过强烈的对比梳理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对比的学习方法。

差异教学法重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差异教学法,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进步。

篇8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18-04

理解历史需要经验。易中天先生主张40岁以后读史,他说,30岁以前不懂事,读历史书也是白读[1] (p.150)。意即:人生经验不足,读历史但不能理解。的确,少年时学历史,多半是看热闹,听故事。中学历史课程从初一年级开始,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什么样的课程目标都无法实现。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想象力是关键环节之一。讲故事,说细节,在初中一年级主要就是培养想象力。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本文以七年级历史教学为例,依据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探讨初中一年级培养想象力的课堂教学路径,响应《历史教学》杂志的征文。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历史想象要有历史依据

历史不能复制,但可以想象。历史想象应是有根据的想象,没有根据或根据不足,在教学中就不宜引导想象。语文也需要想象,但文学的想象可以是完全的形象思维,按照文学创作常说的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历史的想象不能高于历史,不能没有依据。强调依据就是说,历史的想象要接近历史事实,想象只能弥补不能复原的空白。历史依据来自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依据历史留下来的材料,将历史还原到能够还原的程度,这样,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这样的历史被写进教科书,教师依据教科书的描述,在备课时充分了解了教科书描述的依据,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引导想象。假如教科书的描述依据不足,或不恰当地提出想象的问题,教师又没有认真备课,那么,要求学生想象,结果不仅不能培养想象力,而且会导致学生漫无边际地瞎想。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但创造所需要的是有科学根据的想象,瞎想培育不出创造力。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纠正学生的胡乱瞎想,为形成更缜密的历史思维打下基础,才能达到培养思维素质的目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主要介绍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北京人是俗称,应为“北京中国猿人”。教材说,“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教材“动脑筋”栏要求“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这是否可以想象呢?我们首先要讨论想象的依据。

“想像北京人的一天”,前提要搞清楚:北京人是不是人。北京人如果不是人,就不能让学生按照人的生存状态去想象;北京人如果还属于野兽,人对于野兽可以通过观察去想象。众所周知,北京人是俗称,应该叫“北京中国猿人”。在古人类学上,北京人属于直立人。现在世界公认,晚期智人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他们生活在距今5万至1万年前,山顶洞人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晚期智人的体质已经趋向于现代人,因此有人打比方说,如果给晚期智人穿上现代人的衣服,恐怕没有人能辨别出他的生存年代。而直立人生存在距今150万年至20万年前,学者根据其脑量,推测直立人可能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能力。但也有研究推断,由于直立人的脊髓不具有足够的神经组织,因此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很好地控制呼气,不能像现代人这样表达复杂的思想,至多能发出简单的哼哈声和各种叫声[2] (p.7)。因此,直立人是介乎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中间的另一种最原始的人类[3]。这个物种现在没有可供参照观察的对象,学者们也只是“推测”“推断”。人和野兽的区别更多的是无形的特征,比如人有智慧、有意识、有语言,这些不是化石能完全证明的。以制造工具作为人的标准,也存在争议。因为至今只有间接的证据:制造的工具。而这不是人类本身的化石。裴文中先生很早就指出了其中的问题[3]。

“想象北京人的一天”不能以人的生存状态去想象,也不能以动物的状态去想象。黑猩猩估计已经存在了500万年以上,是和人类比较接近的猿类,也可以说是人类在演化上最亲的亲戚。但黑猩猩毕竟还属于野兽。如果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最接近20万年前的状态,只有去动物园观察黑猩猩。但人和现代存活的猿在进化过程中已经是分道扬镳。这样的观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人类学知识才有意义。如果强调制造工具这个特征,用制造工具去想像北京人的一天,最不好解释的是考古的专业问题。打制石器是由天然石块发展而来的,天然石块的碎石与人工的碎石,在考古学上有一定方法来区别,这其中的知识太复杂、太专业了。

“北京人的一天”不宜提出想象的问题。因为教师无法指出学生想象中的合理与不合理成份。历史想象必须强调历史依据,没有依据的想象没有学科教育意义。

历史想象的依据和逻辑

历史想象的依据大致有文物和文字记载两种。初中一年级学生没有古汉语的基础,先秦的古汉语又是比较难懂的文字,因此,如果用文字记载的材料作为想象的依据,首先要解释古汉语的问题,这在课堂时间上不允许。初一教学的一节课要带领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用直观的材料展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对培养想象力,并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可行的。

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青铜器及其文化意义。初一年级的学生太小,认识青铜文明还比较困难,但对于青铜器及青铜工业的发达,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想象力,形成深刻的印象。以往教学只停留在观察青铜器的精美,至多讲解到青铜制作的复杂工艺。其实,从培养想象力的角度设计教学,教师大有可为。

观察青铜器的实物大多数初级中学做不到,即使是现代制造的仿品,也难搬到课堂上去。但是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图片总是有的,找到更精美的图片也不难。这就很容易解决直观性的问题。启发想象力在于教师的讲解和问题的设计。

第一,教师要说明青铜是一种质地细密、坚硬又相对柔韧的材料,既可以用来铸造祭祀使用的礼器,也可以制造成锋利的武器。可以用图片展示不同用途的青铜制品,并指出,青铜礼器是当时贵族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是当时普遍的观念。

第二,告诉学生,青铜制品是铜和锡、铅;铜和锡;铜和铅的金属合金。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地搭配铜、锡、铅的比例,能够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铜的延展性好,但强度低,铸造性能差;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铸造性、强度和硬度。加铅也是为了降低熔点、提高铸造性,但加铅同时也降低了强度和延展性。

然后围绕青铜器的制造环节,逐步提出想象的问题。

青铜器是多种技术和多种工艺的结晶,制作青铜器既要改变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同时也要改变其化学成分,制造过程远比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等复杂得多。首先要到山区找矿,商周所在的中原地区没有,需到山区寻找矿山。以那时的技术条件,古人怎么才能发现矿藏?找到矿苗,还要解决采矿、选矿和冶炼问题。那时没有铁器,工具用什么?古人怎样采矿、选矿、冶炼?炼出铜料后,古人怎么发现加锡可以增强硬度?怎样掌握加多少的比例?有些青铜器不同部位的合金比例都不一样。然后才是铸造问题,体量庞大、造型复杂的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青铜质地的武器,如刀剑、斧戈,怎样使之锋利?铜镜怎样使之光亮?

引导学生想象这些环节,不是为了探究这些环节是怎么解决的,主要目的,一是看他们能不能想到这些环节,图片上的文物就是依据。二是纠正想象的偏差,具体知识学生未必具备,但历史条件应该得到提示。而且想象也是有根据的。比如找矿,主要是根据地表征兆;开采有露天式的和打井、打斜巷式的;冶炼是用竖炉,等等。这样的想象主要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引导想象要有依据。在这些环节的想象中,逻辑也很重要。制造过程有生产和工艺的逻辑,解决各环节的问题有历史条件的逻辑。有逻辑才能克服没有价值的臆想。

甲骨文也是可以想象的。甲骨文造字本身就有想象的因素,如果完全是象形,就造不出那么多字,现代人认识甲骨文也有很多想象的成分。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字,甲骨文一个,是人字;两个,为什么是“从”字?我们的解释是会意,前后向从,其实就是想象得出来的,但不是瞎想。因为现在的“从”字是由繁体的“”字简化而来的,两人相从有行走之意,在楷书形成时在“从”下面加脚,左面加行,表达行走之意;太复杂了,于是在实行简化字时借用古体字,还原到“从”[4] (p.18)。理解汉字造字的会意和指事,特别需要想象。对初一年级学生不必非明确说什么叫“会意”,什么叫“指事”,提倡想象力都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还有趣味性。

在想象中培养学习兴趣

不能要求初一年级的孩子理解历史,但可以通过教学使他们对学过的历史留下比较准确而深刻的印象。这也需要培养历史想象力。台湾清华大学的张元教授在“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中,讲到隋炀帝,连续提出“范文澜说隋炀帝是浪子,浪子的条件是什么?”第一次问,学生说是会花钱,他说不是,是长得帅,然后用材料证明隋炀帝很漂亮;第二次问,学生还是说会花钱,他说不是,是头脑聪明,再次用材料证明自己的说法;然后才是胡乱花钱[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脑子里的隋炀帝丰满了,可以想象了。以后再说到隋炀帝,学生脑子里一定会跳出张老师给的“浪子”的印象。这是“准确而深刻”的印象。这个过程也展现了有依据的历史想象。

其实,写历史就需要想象力。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但是他笔下的鸿门宴,犹如他本人在场亲眼所见一样,他笔下的许多细节都是合理的想象。学历史也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历史就成为死水一潭;没有想象,历史课堂就缺乏吸引力。比如七年级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科书说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几十万年的时间是怎么判断得知的呢?从教科书的表述可以得出:化石是证明远古人类的证据。那么,仅仅发现牙齿、头盖骨的化石就能够证明远古人类的存在吗?在考古学上,化石发现的地层所属的年代、与化石同一地层发现的动植物化石,都是证明远古人类化石的证据。那么,在严谨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出:假如你发现一块很像人类牙齿、骨骼的化石,是不是就可以认定为远古人类的发现?与远古人类同时存在的动植物是可以想象的。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科书在课文后提出的两个问题,很有意思。“史书记载: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真够狠的!”对应的另一个问题:“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万人。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这两个问题设计的非常好。其实,这件事学术界曾有过质疑。“坑杀”四十多万,怎样坑杀?四十多万岂是个小数字,逐个杀头都费些时间呢,挖坑谈何容易?为何非要坑杀?赵国原来有多少士兵?秦国全国有多少士兵?四十多万这个数字为什么不可靠?这里面的细节启发学生想象,质疑到每个环节。学生想象可激发兴趣,也有潜在的识别证据的意义。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要讲昭君出塞。王昭君在现在湖北省兴山县长大,利用地图指出兴山县在湖北宜昌以西、长江北面。在地图上再指出南匈奴所在的现今内蒙古与华北接壤的一带,即长城以北地区。这两地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草原大漠风云变幻,气候不像南方那样温暖。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与长江一带的汉民族,又有很多不同。游牧民族也没有很好的卫生习惯。王昭君33岁就死了,她为民族和睦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有了这些铺垫,让学生想象昭君出塞所遇到具体生活困难,他们才会产生情感,建立深刻的印象。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材有一幅“丝绸之路”的地图。丝绸之路的艰难要启发学生想象。教师应该充分准备地理知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沙漠,了解中亚的地形地貌,告诉学生:往返丝绸之路一趟,时间短的,两三年;时间长的,七八年。那时,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量应该不会很大。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也需要用想象力去体验。因为,按照教材所绘制地动仪,文字解释说是铜质的。那么,圆体内的铜柱有多粗?用细铜柱,附近有车马过也会产生震动,铜柱也会发生倾斜。用粗一些的铜柱,多粗的铜柱合适?铜柱是立在圆体内底上吗?这样的地动仪能测到千里以外发生的地震,但仪器没有地下部分怎么会产生感应?这个地动仪要做成多大体积的?这样的想象也是探究,尽管老师也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但对启发学生思维是有意义的。

我们还能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说明想象力在学习历史中是非常必要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初学历史,主要以感知历史为主。感知需要想象,有了想象才能够进入历史情景,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历史的想象力需要培养,不是看了历史课本就自然会产生想象。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历史想象力,研究教学中具有典型的想象力价值的内容,启迪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

【作者简介】郑春红,女,1971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闲话读书时间[J].新华文摘,2011(9).

[2]安家媛.北京人的发现[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裴文中.谈“人”与“不是人”[J].历史教学,1962(8).

篇9

一、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学校教学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服务,新课标的推出使教师有了很大的能动性,而叶澜教授提出的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给我们现实教学有了更切实的指导意义。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指导之下对课堂教学的重新认识,他强调课堂的可变性。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以当时课堂特定的协商性生态环境为教学背景,以师生、生生协商互动下教师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课堂活动为课堂主要教学策略。”因此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课堂的生动可变性。“生成”一词的提出是相对于课前“预设”来说的,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详尽的课前预设,和课堂上对教案的圆满落实;这样的观念使得我们教师难免拘泥于课前预设,对于学生的“节外生枝”,不是巧妙淡化、搪塞掩盖,就是想方设法的把他引到自己的课前预设的路子上来;而生成性教学则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重视课堂上的新生成的资源并给以有效利用,显然生成性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堂教学的鲜活真实性。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动态真实自然的特点被抹煞。我们虽然不否认教学的规律性,但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课堂现实中却充满着很多不可知性,不可预测性,这是由知识差异、性格、习惯不同所决定,人为无法消除的。生成性教学就是正视这种差异,展现这种差异,还原师生学习的本来面目,使课堂呈现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的教学模式。

二、省内外生成性教学研究的现状,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课堂生成理论在国内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最早提出的,目的是期望突破传统教学的框架,让课堂从预设的忠实落实的观念中走出,让教学在课堂动态中生成。她在一系列的有关新基础教育论文中,对这一理论做了深入的阐述。

在他的倡导下也由于新课程改革推动,“课堂生成性”教学理论逐渐为教师所了解,并开始了用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摸索。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最初接受新理论的激情逐渐回归理性,从一开始的特别重视课堂的没有目标意识的即时生成,到重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性课堂研究逐渐走向成熟。

在研究过程中,小学的语文和数学科目教师开展的较为早,并有了相关研究成果,如江苏灌云钱海平搞得生成性课堂研究,浙江海盐三毛小学的语文学科的生成性教学研究,中学各科的生成性课堂研究鲜有涉及,我省的这方面研究更是非常得少。我们课题组在综合研究生成性教育的理论和其他各科教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期望把生成性课堂教学理论切实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还历史课堂以生命力,使师生共建的历史课堂更具有真实性、生动性、创造性、生成性。

三、生成性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计划

1.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学理论认识,促使教学观念的彻底改变,认识到教师应是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

(2)通过课题研究营造适合历史学科特点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真正被学生喜欢,成为学生探究社会变迁,提高学生心智的愉快殿堂。

(3)通过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课堂上“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能够在课堂上自觉的不断生成新的教育资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内容及策略:

生成性教学立足于课堂教学,从生命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力,让学习成为学生愉悦的生命过程;是教师利用课堂不断生成的资源,及时捕捉教育灵感来调整教学进程的教学方式。所以本课题组拟从以下几点措施开始实施,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让历史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

(1)设置有弹性的预设。

关注课堂的生成性并不否认预设的重要性,没有预设的课堂一定是盲目的、随意的、没有价值的课堂。很好的预设才能使老师在课堂上胸有成竹,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生成点石成金。但是我们提倡的是一种弹性的预设,为了很好落实弹性预设我们计划从以下几点做起:

(2)课堂上创设情景,营造和谐氛围,为学生不断生成新资源创造良好的空间。

(3)课堂上教师引领策略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20-01

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利用多媒体制造出来的光、像、声等效果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各个感官之间的协同作用,让学生所学要学习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更加容易被学生所了解。通过计算机把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制作成图文清晰的课件,能够制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充分地联想与思考,获得的知识更加可靠、牢固,历史学科本来就具有着其灵动的一面,如果再对多媒体技术进行运用,将所需历史要素进行清晰的整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会进一步提升。

1.初中历史教学的观念转变

一些教师依然认为初中的历史课程中大部分知识都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的叙述,并没有过多的内容分析,历史事实生动形象,没有必要将时间浪费在多媒体课件的准备上,依然采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灌输式思想进行教学。却不知道在新的课改方案中需要把学生放置在主导地位上。这时,授课教师需要一种调动方式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的运用恰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用具。因为多媒体的共享性及可交互性较好,具有光、像、声三者相结合的优点,可以有效的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以便学生成为历史教学中的主导者。

2.多媒体教学具有的优势

2.1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兴趣作为最好的教师,学生具有兴趣才可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才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导的地位。而兴趣不能凭空产生,它需要产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出一个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课堂情境,学生会自然的对自主学习产生了兴趣,因而,教学效率就会有所提高,有利于教学基本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学习《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时,授课教师可以选取电影《林则徐》中关于硝烟、禁烟的片段进行播放,同时结合林则徐个人事迹及当时历史的背景对整篇文章加以叙述,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之后,可以利用分组展开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而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想法加以适当的补充和鼓励。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以往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使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2.2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教学当中的难点。由于历史学科自身具有的特色,在历史教学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不够具体、抽象的内容。尤其是由于地域限制、年代久远的原因,学生对此普遍觉得难以理解,然而教师想要通过语言进行具体的表达也是很难的。面对这种问题时,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就露出了其固有的弊端。因此,通过采用多媒体可以解决这一方面的难题,将无声变为有声、将抽象化为具体。不但可以表达清楚需要表达的内容,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各种感官之间的协同能力得到加强,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空间观念。

例如,在讲解《新航路的开辟》中的内容时,对于麦哲伦、迪亚士、达·伽马和哥伦布四位航海家所历经的航海路线,学生都会感到不知所措。此时,授课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Flas,对不同航海家历经的航海路线进行确切的演示。可以在路线之中用小帆船作为标记,分别将途经重要地点发生的事件、当地具体的情况以及具体时间都可以利用超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学生不但可以区分开不同航海家的不同航海路线,还可以知道在航海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事件。

2.3陶冶学生自身情操,塑造良好思想道德。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道德,使学生不但具有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素养。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达到国情教育和爱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教师依据教材为主体,充分的挖掘出历史教材中素材所蕴含的基本思想内容,然后,进行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全面培养学生爱国情操。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而在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之后,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了。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采用,使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得到了极大地方便,可以使历史场景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这样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强化,从情感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通过利用多媒体灵活、生动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以动漫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能够充分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魏东云.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全面促进历史教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74):176-176.

[2] 桑艳红.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2):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