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和教育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和教育的关系

篇1

中职学生年龄大多为15~18岁左右,正处在生理、心理、品格变化发展的巨变阶段。他们面临着比一般青少年更大的生活与就业压力,与现实、与社会、与就业的距离更近,他们要在3年中完成从初中生到劳动者的转变,这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其德育素质的养成态势呈现出不协调、不平衡、不稳定的特点:相对于身体的快速成长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品格演进发展迟缓;心理逐步成熟的同时会有较大波折出现。他们既可以展现活力与梦想,也可以张扬激情与自信,但也会囿于性格定型的不稳定、知识掌握的不全面,思想方法比较简单,导致明辨是非能力不足、意志品质薄弱,心理情绪多变,遇到挫折和困惑往往束手无策。上述特点同样存在于内地中职班学生身上。身体素质较好,热情、开朗、活泼、奔放,集体观念强是他们的优点;但他们同样面临着冲动、暴躁、片面、极端,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易受不良信息影响,遇到打击会萎靡不振等缺点。和内地学生一样,同样需要解决生理、心理、品格三方面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二、中职德育教育共性在内地中职班的具体体现

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的共性体现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德育教育为第一抓手,发挥师生双主体的能动性,一方面打造一支有先进思想、政策理论、教育技能的德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学生,以学生主动追求德育素质为先导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对内地中职班学生而言,德育教师首先思想要统一,其次要提升理论素养,教学方法、策略要符合内地中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地中职班德育教育的共性还体现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从形式上革新,从内容上拓展,多管齐下促进内地中职班学生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内地中职班学生的特性渊源

由于地区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藏族学生在语言、思维方式、性格、交往行为、文化基础等方面,与内地学生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内地中职班德育教育就需要首先把握中职班学生特性的渊源。

1.异质的民族文化特质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藏民族文化及文化心理。进入内地学习后,藏族学生脱离了本民族文化的环境,要面对和接受的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社群。这种全新的异质文化给藏族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困扰、视域上的烦乱与心理上的不适。

2.经济社会的落后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的职业教育仍旧滞后,造成差距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各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二是地处高原,缺少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甚至极个别地区还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更谈不上快速发展;三是教育领域汉语教师奇缺,语言上的障碍导致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教育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外界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

3.家庭生活的内化

家庭生活在学生道德意志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内化作用。受藏区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学生普遍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生活方式随意散漫,不注重规划。受制于蔽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他们对家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家庭生活与外界的差异越大,学生适应的难度也越大,也越容易产生陌生感和孤独感。当学生来到内地后,文化、社会、风俗、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会使他们常常怀家念乡、思亲念友,在一些特定的节假日、纪念日,孤独感和陌生感更为强烈。此外,他们原本散漫的生活习惯也被学校的校规校纪所束缚,感觉很不适。

四、内地中职班学生特性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篇2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教育之重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64-02

当前,在中职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德育放在首位已成为职教同仁们的共识,但对如何把德育首位落实到位、做出实效还缺乏良策。本人通过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和观察,认为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为德育教育之重点来抓,此举不失为落实德育首位之良策,可突显职校德育教育的成效。本文拟着重从职校生成长的关键期、职校生的品行现状及如何进行习惯养成的针对性教育等方面谈几点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共促职校生的健康成长。

一、关注职校生成长关键期的德育教育

何谓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极为敏感,因此人们也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中专(15、16岁至18、19岁)阶段,正值青春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期。有人曾提出过“青春期危机”论,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意味着人尚处于混沌初开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的任其发展则可能成长为与社会期待相符合、健康而有作为的人,也可能成长为与社会期待相偏离、身心不健康甚至与社会相对立而被社会所淘汰的人,青春期是造就这两类人的关键期。抓好中专阶段这一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平稳、健康地度过这一特殊而又关键的时期,使其成长为与社会期待相符合、健康而有作为的人,这关系到学生一辈子的成长和幸福。为此,我们要倍加关注这一关键期的德育教育。

二、职校生的品行现状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成为中学阶段的学生主体,生源急剧减少,加上受普高热影响,最后来到职校学习的学生出现了数量少、质量差的普遍现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忧心,特别是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基本做人行为规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目的性,无远大理想和目标,志向水平偏低,不清楚“为何而学”、“为谁而学”。据调查有47%的学生认为上学是被父母叫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的目标,他们来学校的目的是既可躲避劳动,又可理直气壮找父母要钱花。现在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2.言行不一,缺乏忠诚老实的态度。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的坏作风正在成为部分学生身上的一大弱点,他们不愿对家长、对老师说实话、说真心话。做了错事,犯了错误没有勇气承认和改正,而是千方百计地隐瞒、掩盖,当掩盖不住时就表面承认,事后坚决不改。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似乎什么道理都明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是另回事。如有的明知乱丢纸屑不好,但仍会习惯性的乱丢;有的明知上网吧不好,但总是偷偷的去,所有这些都是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表现。

3.行为习惯失范。相当一部分学生过分沉迷于上网打游戏、聊天,甚至浏览黄色网站、参与网上赌博,有的沾染抽烟、喝酒、打架、早恋等恶习,他们的行为与《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距甚远,有的早已背离,行为习惯严重失范。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甚至出现不愿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严重偏差行为。

三、对行为习惯养成进行针对性教育的举措

据有关统计显示,人的行为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好的习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一旦拥有它,就会终身受益。我们要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强迫”养成习惯。面对一群学习被动、偷懒贪玩的学生,要他们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显然是不现实的。采取简单易行的惩罚手段进行处理,如罚抄、留学补课等等,结果也纯属徒劳,学生照玩不误,被动、偷懒贪玩的一如既往。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强迫”的手段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强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先从勉强服从到习惯遵守。当然,这需要我们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来完成,并且要根据学生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2.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要把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有机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将学习习惯培养集中在“书写、表达、做事”等方面,如:语文学科着重进行写字、阅读、表达三大习惯的培养;德育学科则注重做人做事习惯的培养;专业课则侧重实践规范操作习惯的培养等。

3.强化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对学生来说,讲文明、懂礼貌既是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好习惯之一,也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予以高度的重视。首先要对文明礼貌行为加以肯定,对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说“不”。当文明礼貌行为在学生的身上显现时,要及时肯定表扬,当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在学生身上露头时,一定要给予坚决制止,及时批评、矫正。其次教师要善于从学校日常生活中捕捉具体事实,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当学生没有向教师主动问好时,教师可以先行问候,启发学生应该对师长有礼貌等。再次还可通过开设文明礼仪课程,分别从“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让学生了解礼仪规范,按不同要求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

4.教师要坚持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习惯是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教师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给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教师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坚持让学生按要求做,并做好示范和督导,良好习惯需要我们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何晓黎.德育要进学生的心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2]陈桂华.浅析职业中专的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7).

[3]邓巧元.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探讨[J].科技信息,2011,(16).

篇3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已经成为客观的事实。虽然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探索在我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综合性大学参与到教师教育之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综合性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妥善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成为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应在教师教育的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材研究、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和教育实践等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

一、树立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理念

教育目标定位是教师教育的基石,如果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那么整个教师教育也就失去了方向。合理的目标定位,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办出特色的需要,更是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合格教师的需要。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目标定位应着重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培养理念定位。当前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现实中,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未来我国教育的发展重心转向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后义务教育的发展,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就业竞争加剧以及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目前我国教师供给从总体上说,在数量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于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需求总体上已经从单纯数的增长走向了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我国的教师教育在培养理念、培养规格上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同时,从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师职业正从非专业、半专业向专业化转化,教师专业化被世界各国认同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目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专业化理论、知识、能力,而且应该是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与“反思者”。教师不仅应该知道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好,而且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以增强教育教学的专业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要培养善于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型教师。相应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探究型教师或反思型教师,而不能仅仅定位在传统的培养经验型、技术型教师之上。

二是办学目标定位。由于建国后我国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时间还比较短,而且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大多是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通过改制、合并、升格等发展起来的,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师教育模式尚不成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教师教育一度面临淡化、弱化、边缘化、甚至所谓“去师范化”倾向,虽然现在这种消极影响和无序状态正在得到扭转,但调整还需要一个过程,真正形成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还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准确定位,确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由于教师教育是综合性大学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其办学目标的定位必须与学校发展目标的总体定位相吻合,所以综合性大学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历史与现实、办学资源、发展目标、服务面向以及基础教育中各类学校对教师需求层次的不同等情况,准确定位其教师教育的发展目标。只有办学目标和相应的培养层次目标准确定位,各个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才能办出自身的特色。当然,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层次目标定位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定位应根据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对教师需求的变化以及本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相应调整。

二、设置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课程

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也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载体。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和教育专业类课程三大部分。我国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按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培养师资,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而且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中教育专业类课程结构一直主要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及教育实习、见习等几大块,以至于人们常常把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称之为教育专业类课程中的“老三门”。以“老三门”为主体的传统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存在着课程体系封闭、课程结构僵化、课程内容陈旧、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难以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接轨,在现实中往往被受教育者视为是无用的、浪费时间的课程。人们对它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价值认识程度均较低。针对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中的弊端,综合性大学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以教师专业化为灵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以培养探究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通识教育类公选课来提高学生整体的有宽厚文化基础的综合素养。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具有高学术性和多学科性的内在优势。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学科门类较多,在此基础上开设的高水平的课程也较为广泛。利用这种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拓展师范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师范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较为宽广的知识背景。综合性大学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师范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当然,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应注意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以及工具类课程的交叉设置,以使师范生文理知识兼容,受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复合型思维的训练,以符合培养探究型教师的需要。

其次,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应强化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育专业类课程是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专业基础。如何合理安排教育专业类课程,调整和更新其课程结构,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应该考虑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针对传统的教育专业类课程体系僵化、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实践等问题,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应设置以实践为取向的开放、灵活、模块化的教育专业类课程。从教师职业发展的专业属性来看,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更多的体现在教师拥有传授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方面,而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靠教育专业类课程来传授和培养。教育专业类课程要能确实培养、提高教师从教的能力,不能仅仅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老三门学科化的课程。因为教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分支学科群,不是传统的老三门所能涵盖的。教育专业类课程的设置,应当兼顾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理论的应用两个部分,二者不能偏废,应着眼于教育科学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所以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开设,既应包括教育理论课程,也应包括教育技能课程,更应该包括教育实践课程。当然,这三类课程仅仅是教育专业类课程的三个大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可由若干个并列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模块或课程模块来组成。教育理论课程一般有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儿童发展、教育心理等课程模块构成。教育技能课程一般由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德育与班主任工作技能、心理咨询与辅导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技术、课堂组织与管理等构成。教育实践课程有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微格教学与授课训练等构成。当然对于教育专业类课程中的三大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模块或课程模块,并不是都设定为必修课程。可以在每一学习领域中,设置一定学分的必修课程,同时必须在每个学习领域中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这种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不仅内容丰富,突出教师教育的师范性,而且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教育专业基础,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较大,克服传统教育类课程体系封闭、结构单一的弊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所占比重往往较低。这与国外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专业类课程受到重视,所占比重较大的趋势不相符,更不能彰显教师教育的专业性质。尤为需要警惕的问题是,在我国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不明,教师教育有师范性弱化之嫌,更谈不上加大教育专业类课程所占比例的问题了。这显然与世界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不相符。

三、编制具有对话性、反思性的教材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要实现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目标,除了要设置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外,还少不了要有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相配套的好的教材。然而,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教材建设滞后,教材研究薄弱。且不说通识教育类课程教材建设不完善,就是最能体现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也存在着内容陈旧、空洞、脱离实践等问题,不仅不能反映相应学科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教育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不用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版本颇多,尤以教育学类课程的教材为代表,有数不清的新编版本,可以说是一片“繁荣”,但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是抄袭和模仿的产物,从体系结构到内容,少有科学的原创性,版本之多与创新实实在在的不相称。传统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追求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这种观念视教材本身呈现的知识为目的,仅把教材当作知识的载体,教材编写的宗旨明显是在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而不是为教师和学生们提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教学即以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宗旨,而不是把教材知识当作研究和思考的材料,给人以反思、启迪、甚至不断创造的起点。结果本应该是教师职业必备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却被师范生视为是无用的、浪费时间的,学习这类课程只是为了考试,考完即忘。可见教师教育教材研究的薄弱以及开展教材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教育观的转变是教材创新的根本。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给人不断创造的“起点”。所以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教材观必须转变。这并不是说知识的传递和掌握不重要,而是强调在掌握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态度、才能和本领的形成实际上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要让这些知识给予学习者一种美好心灵的唤起,给人以启迪和陶冶,给人以创造活力和智慧价值,而不是仅仅准确无误的掌握或者复制、再现这些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教材书写的知识逻辑,教材文本的目的并不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供学习者掌握,而在于凭借教育知识来引导学习者体味教育知识中的智慧,让学习者拥有教育的机智和智慧。 为此,教育知识的呈现必须具有开放性,而不能以独断的凌驾于教师和学生之上的“立法者”的面目呈现。这就要求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要具有对话性和反思性。好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应体现儿童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它是引领学习者和教育者展开教育对话的媒介和向导。它既是教育对话的文本,同时又是对话的参与者。它既不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同时也不是纯粹的材料,它代表了一个未出场的言说者或思想者,它是在教师与学生之外的平等对话的“第三主体”。教材肩负着为教育者、学习者提供言说、反思的对象和起点的职责,教材的对话性和反思性要求教材编写要围绕有真实意义的问题展开,要具有实践取向,克服传统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脱离实际,脱离学生需要,脱离学术前沿的情况。为此,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的编写要紧密围绕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这一理念,凸显对话性、反思性与实践取向,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具有恒久价值的能反映儿童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及时吸纳反映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密切联系基础教育的实际,建立具有对话性、反思性、实践取向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体系。

四、开展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实践取向的教学改革

对于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来说,除了要有与此培养理念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体系,还要改变教师教育活动中与传统的培养经验型、技术型教师适应的、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的培养活动方式,实施反思、参与和实践基础上的多样化的培养活动方式。目前的教师教育中教学形式主要还是灌输式或者说是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处于支配地位,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基本上仍是教师“一言堂”,把学生视为储存知识的容器,以抽象地讲授为主。而且由于承担教师教育的教师大多没有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主要讲授理论性知识,只能是凭借书本和资料对教材内容加以阐述,

“纸上谈兵”,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应不足,与基础教育联系不够紧密,时代性不强,缺乏直观性、现实性。结果,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沟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困境。这种现象在教育专业类课程的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据调查,“教与学的方式过于单一”仍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这种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性、正确性,强调讲课的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灌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甚至把讨论的、活动的或探究的内容首先改造成结论性知识,而后灌输给学生去掌握。然而,对于学生而言,灌输从来就不等于吸收,教的传授因此不等于学的接受。接受或吸收的实质,只能是学生主体自主判断、选择、取舍而后理解、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原来灌输式和偏重于抽象地讲授的方式,提倡实施参与、反思、实践为特征的教学,注重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和倡导以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中心的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必然要求系统讲授和沉默静听为积极的讨论和对话所代替,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孤立的而是合作的,不是单纯接受的而是不断探究的,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在知识经验的传递一接受和教育教学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多的是通过主动参与和反思来学习。相应地,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倡导以理论讲授、情境创设、典型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经验分享、合作研讨、实践训练、指导反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创建以自主、对话、实践取向为特征的教学文化。

五、强化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

教师的培养不可能脱离一线教育的实践体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实践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现场体验”与“临床实践”作为教师培养的专门标准提出。教育实践是教师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实践课程太过薄弱。教育实习通常为6~8周的时间,即使把见习时间和实习时间加起来,一般教育实践周数也都没有超过12周。这不但与国外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普遍被延长的趋势不相符,而且如果去掉教育实践前的准备、熟悉情况以及实践后的总结的时间,真正的教育实践时间相当短暂。再加上许多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不够用或者不稳固,一般都是几个实习生同在一个班级短时间、集中式的实习,往往造成学生的教育实践流于形式,效果极不理想,应该得到锻炼的内容得不到落实,很难给学生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反思自己的实践以及补救的机会。不仅教育实践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而且长期困扰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教育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形式和内容单一、组织管理松散等现象目前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这对于要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而言,显得相当滞后。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目前的教育实践课程。

首先,要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这不仅是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也是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实际需要。有了时间的保证,才能让师范生全程深度地参与教育实践过程。其次,教育实践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教育实习、见习应该贯穿到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之中。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各发达国家普遍将分散见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教育实践分散在各个年级来进行,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俄罗斯采取渗透式的实习方式,把为师范生安排的不少于20周时间的实习分配到各个学年中去进行,从而使得实习与学习始终处在一种相互印证和彼此结合的状态。英国的教育专业训练课程中呈现出“学校体验”替代单一的教学实习的趋势。“学校体验”被分散安排在各个学期,与其它内容的教育交叉进行,互为支撑,使师范生从学习教师教育课程开始,就接触和联系中小学,了解并熟悉教师职业技能。这种分散式的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实、观察现实、参与现实,另一方面能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教师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变静态模仿式为动态辩证的反省与经验积累,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另外,在教育实践内容上,应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学实习。最后,在教育实践的组织管理上,可探索通过“教师发展学校”、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等机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现教育实践在组织管理上的制度化、合作化。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德育 教育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性格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重要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我深深感到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晓之与理,动之于情,正确引导,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信息技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且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例如我们养成学生见到教师后,能够主动向教师问好,教师也能够主动回答向学生问好,通过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学生见到教师能够主动问好。我们也通过日常的教学常规和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课后自觉整理好椅子、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同时学生通过每日擦拭微机上的灰尘,清扫地面卫生的日常劳动,使学生养成爱护微机设备,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保持机房环境卫生,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现在的中小学生节约意识不强,花钱大手大脚,特别是每到节假日或同学生日,总要买一些价格不等的贺卡互赠。买贺卡不只花掉学生很多零花钱,同时也给环境造成污染。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教学生做电子贺卡,电子贺卡可以通过网络传递,而无须纸张打印出来,修改也非常容易,它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之间相互传达情意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教育学生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知道家长的艰辛,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较多,养成他们花钱大手大脚,如何养成他们的节约意识呢?由教育局倡导的爱心助学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把日常的废品如纸、塑料瓶等物品积攒起来,统一由学生科把各班的废品卖到收购站,卖废品的钱捐赠给那些需要救助的学生。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养成了学生节约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自觉抵御不健康内容

“上网学习”在我们学生当中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有很多不良信息便通过网络方式泛滥。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的看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多媒体课的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四、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

俗话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在我们的学生当中,不乏有很多敬师爱师的好学生,但也有些学生觉得“老师教我,天经地义”。在校内或校外遇上,不主动问好,有的甚至于装作没看见,低头匆匆躲过。在制作贺卡这节课上,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让同学们把平时想跟老师说又没机会说的话,写在贺卡上,用E-mail把同学们的心理话和祝福传递给老师。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在贺卡上写下了很多感人的话语。有的同学写:“老师,我对您的第一印象是冷酷,但接触久了,发现您是一个温柔的人。”有的同学写:“老师,希望您别生气,您一生气,我就觉得天空要下雨。”还有的同学写:“老师,是您使我爱上电脑的。”“老师:感谢您给予我们那么多的快乐”等等,通过这一张张贺卡,一句句稚气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学生对教师深厚的情感。

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意识

在计算机教学中,有的学生总爱在文章中输入一些“某某某是大天才,某某某是大”等不严肃的内容或把其它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删除,以此为乐。为此,一方面,我们在每一台微机上建立了备份,切实有效地保护微机上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讨论,问大家:“随意删除其他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对你们个人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你们做了违反了机房规章制度的事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是否都希望别人也这样对待自己呢?”通过这件事,让全班同学都懂得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要求别人不删除自己文件,首先自己要做到不删除别人的文件。增强上机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六、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

在计算机教学的考试时,有的同学由于机器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造成文件的丢失,不是把情况如实向老师反映,争取补考机会,而是擅自拷贝其他同学的上机答案,以求蒙混过关。为此,一方面,对这两位同学成绩作不及格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另一方面,我们以此事为例,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是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同时,还教育学生,计算机课上教的复制拷贝知识是让大家用来提高工作效率,而非用于投机取巧,“知识要用于正道”的道理。

总之,作为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只能促进,而不能代替;只能给予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不能拔苗助长;只能观其素质持长,因势利导,而不能任意摆布;只能示范要求、说理、鼓励、表扬、诱导、尊重为主,而不能批评、惩罚为主,更不可数落、耻笑、打骂和放弃……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冯丽英.论师范生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培养[J].教师与职业,2008(01)

[2]史君.高等师范院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科教文汇,2007(12)

篇5

论文关键词:社团建设;思想教育;创业教育;融合

大学生社团是实施思想教育和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根据艺术专业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别重视社团文化建设,寓思想教育和创业教育于社团文化之中,走具有艺术类专业特点的社团建设之路,以社团为载体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一、和谐校园,艺术创造

(一)人性化教育是艺术类学生特点和创意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艺术类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组织纪律差、行为散漫;思想消极,甚至偏激;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有优点,但缺点更多。能用的高职设计类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意、创新、创造。学生的特点和创意人才的要求决定我们的思想教育方式也要创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不能用放大镜找他们的缺点,要更多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二)社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社团建设是艺术设计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也是系部文化凸显的一股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就是为专业服务,为学生成才创业服务。艺术类学生特点以及艺术类专业特点决定了社团文化的重要性。我们的学生要学好专业,更要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社团活动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巩固专业、锻炼能力、开阔眼界、广交朋友。

艺术系社团一直是系部文化、学校文化的引领者,也是学生管理团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在学生良好学风养成及道德教育引导方面作用明显。“自由风”单车俱乐部骑行华西村,感受中国新农村的巨大变化;为旅游系石荣慧同学义卖捐款、骑行千家万户宣传义务献血,体现了人间的真情和关爱。他们的活动和先进事迹被常州电视台和多家媒体报导,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实用英语口语协会通过“英语演讲、英语角、英语讲座、英文影视作品欣赏、会员集体晨读、英语知识竞赛、英语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社团活动,促进了艺术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学生“学好基础知识,丰富文化内涵”的显性认识,引领良好学风的逐步养成。Only dance舞社和雨沫话剧社的成立,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活跃了学院节日晚会的舞台,他们用舞蹈和话剧诠释真善美、展现人间的正义、体现血与火的阶级友情。我们通过社团联合展示活动进行“热爱校园,热爱生活”、诚信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摄影协会外出进行摄影写生采风,捕捉生活中的美与丑,倡导保护环境,关注人类居住的地球。涂鸦社、摄影协会、绘画协会、室内装饰协会围绕“绽放艺术才华,创造靓丽空间”、“走出寝室网络空间,提升专业文化内涵”等主题联合举办涂鸦墙活动、绘画技能大赛、环保创意大赛、宿舍装饰大赛、党建进公寓活动,他们用画笔和创意设计美化他们的宿舍,点亮美丽的校园,也点亮了年轻学子的心。这些活动的举办引发了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丰富了学校文化,锻炼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思想、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思想教育,“五心”追求

在以社团为载体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为教育而教育,强烈摈弃形式主义,注重活动内容与思想教育的融合,注重对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学生的良好引导。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强调“五心”级要求,即“热心”,社团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都是一项具有奉献精神的工作,管理团队以及社团老师没有对学生满腔热情的爱,没有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热心肠,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就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爱心”,尊重、关心和理解社团成员以及受到社团教育的每一名学生和群众,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人间的关怀和温暖,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诚心”,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我们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生之间、社团成员之间都要以诚相待,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架起理解的桥梁,做良师益友;“公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社团成员之间也要公心,不能徇私,更不能凭个人印象办事,对于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听取,做人处事要堂堂正正,为社团成员和其他学生做出表率和榜样;“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启发少惩罚,调动社团成员积极性,通过自我教育克服自己的缺点;要加强社团成员以及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他们内心深处想立志成才;对暂时处于后进或有问题的社团成员及学生,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加以引导、鼓励和帮助。做到“五心”,我们的社团成员,我们艺术设计系的学生就会把我们这些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社团指导老师当亲人、当朋友,他们也会虚心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开展社团活动。

三、社团活动,提升内涵 转贴于

(一)以社团为载体,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社团活动的正确引导与管理,加大社团负责人及指导老师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增加系部对学生社团活动,尤其是专业类社团活动的投入,促进社团建设不断创新。

(二)加强社团活动与艺术类专业相结合,提升专业社团学生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文化内涵,精心打造竞赛类社团和创业型社团。动漫社漫人堂团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们的作品《Angel》去年获得全国3D大赛一等奖,今年他们又接到参赛任务。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克服条件艰苦、时间紧、任务重的种种困难,牺牲了四个多月的日日夜夜,不断筛选剧本、精心制作,终于创作出《筷子与勺子》短片。这个动漫作品经历了学校初赛、江苏省复赛、全国总决赛,连获佳绩,最终获得了江苏省三维数字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以及全国二等奖。榜样的教育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努力就是对全系师生的一种良好教育,对艺术设计系开展专业改革、项目申报、校企合作、学生工作都是一个很好的动力,也有效地推进了艺术设计系的“创先争优”工作。

(三)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跨行业能力、行业领导能力,扩大社团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宣传教育功能。努力促成每个专业、每个班级有社团,专业老师必须指导或参与指导社团,全方位提升艺术设计系学生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系班级学生数不多,专业特点鲜明。课堂上,学生只能学到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社团活动,他们可以感受人文文化、锻炼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社团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更能在社团这个平台上展示风采,提高内涵,他们往往最有可能被大公司录用或被企业重用。

(四)进行社团市场化运作尝试,加强校企对接。通过社团活动和市场对接,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苦、增强对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的爱,培养学生市场运作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

庆典创意社团于2010年9月成立,该社团综合艺术设计系各专业方向,通过与常州婚庆行业协会、美容美发行业协会通力协作,根据企业岗位设置企划社团机构,面向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学生,集各专业所长,将学生的专业特点、社团实践与社会服务、市场运作结合起来。目前,庆典创意社团与常州梦鑫喜文化公司结合紧密,参观他们的婚庆现场全过程,部分骨干力量直接与他们各部门对接,直接参与市场运作。通过实践,学生感受到了庆典行业的艰苦,深切地体会到了光鲜的工作背后要付出辛苦的劳动。有了社团和企业的对接,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也为我系学生专业融合、与市场对接、更好地就业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我们的努力,艺术设计系社团数量增加了,活动质量提高了,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也得到了加强,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大量的社团活动使思想教育深入人心,教育形式也更加灵活,屡创新意,更符合当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创业搭建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四、思想教育,创业先导

艺术设计系倡导专业文化与学校文化、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社团建设也不例外。我们在社团建设过程中,在以社团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专业文化与社团文化的对接,注重社团的市场化改革,重视校企合作基地对社团成员的锻炼和培养。引导学生走“课堂学习—社团历练—校企对接—创业团体—创办实体”之路,运用专业知识,通过社团历练,基地感受劳动,基地体会企业运作,基地就业,立志创业。

篇6

关键词: 教育 技术 教育技术化 技术教育化

1.前言

技术关涉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按照埃吕尔的看法:“现代技术已经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整体环境背景,因此,无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或思想的研究,都将必然会涉及技术,这是不以任何个人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就教育而言,技术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而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又推动了技术的成热与更新。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曾发生过的“四次革命”变革都与技术有关。本文试图从技术在教育中运用和发展的过程,来探讨教育和技术的关系,目的在于使教育下的工作者能应对知识更新和新技术的挑战,并且针对其问题提出可能性的建议。

2.教育和技术定义简介

2.1教育的定义

凭借一定的教材、教具,用讲解或提问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这样一种传播过程就是教育。但这种过程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而是以唤起学生的能动的反作用为目的。从这点上说,现代教育论中的“教”的技术与应用科学的技术不同,它是与扣人心弦的戏剧艺术相近似的。

2.2技术的科学解释

对技术的本质和意义的研究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曾把技术视为“制作的智慧”。关于技术的最早定义是由近代法国科学家狄德罗(1713-1784)指出的:“技术是为某一目的而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系统。”现代社会对技术的权威解释来自于加尔布雷斯:“技术是科学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在实际任务中的系统应用。”另外又如,“技术就是应用科学知识以可以复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布鲁克斯)“技术旨在对自然或社会的实在进行控制或改造”。(埃罗)

目前网络上认同技术的概念为: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我的观点:技术应该是指一切无形和有形的技术,更应该包括一种智慧。即技术=硬件+软件+潜件。

2.3教育技术的涵义

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2004)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实践。

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

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建、使用和管理。

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

教育技术有一个特征:技术性。

3.教育和技术的关系

3.1教育技术化

教育技术化即技术的教育价值实现和彰显。教育技术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并进而转化为教育的本质力量。教育技术化这个说法最早见于钟启泉发表在1984年的《关于教师素质的断想》,其中提到信息革命的浪潮加速着学校教育的“技术化”,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人使用,也一直没有给出正式概念。直到2007年由李艺正式提出:教育和技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双方都会因为对方的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里我们把技术作用于教育而使教育发生的变化称为教育技术化。随后颜士刚作了进一步的阐明,他认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与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作用产生的,需要一个特定的过程才能相互融合而呈现出来的状态。因此,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也是过程的某阶段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教育技术化既可以作“过程”理解,也可以作“状态”理解。“过程”是指技术作用于教育并使教育发生变化的过程,“状态”是指“过程”之后得到的教育所呈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阶段性状态。此外,李祺、李春鹏提出了教育新技术化与新技术化教育,他们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现代新技术之上。

另外,近代很多人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技术化。这是教育技术化最新的发展倾向。即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正在发生悄悄的改变。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只是指人文教育,它侧重于人自身的培养、训练,包括人格教育、品德理想教育、艺术教育以及礼仪训练等,注重个人内在精神、思想、气质的培养,关注人性的解放,维护人性的尊严。在这种教育观的作用下,人文教育注重经典文献对学生的影响,它首要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或者说一个精英分子,实施的是一种全面的教育。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科技的强势作用,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发生了改变。这种人文时期充满着浪漫理想精神的思想逐步为科技时代的发展、竞争、生存等观念所替代,因为有竞争,要生存,所以传统的温暖与诗意略显多余,兼以思想的深邃在现实的谋生几乎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因而极具现实功利性的技术就日益显不出了它卓而不凡的地位。正是这样,教育的关注点从人性的发掘让位给了技术的培养,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也从关心个人的精神、思想、气质等人文性因素,转到了与生存问题休戚相关的技术问题上来。毫无疑问,现在我们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强调的已经不是人的解放与尊严,而是个人劳动技能的培养,其目的也不是培养全面的人才,而是有能力在现代社会立足生存的专门人才。这里,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的转变,并不是由国家某项政策、法令引起的,而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核心思想的变化而产生的,因此,这种现象的出现,更能从根本上表现出教育的技术化倾向。

3.2技术教育化

技术教育化即是技术的教育价值创造和累积,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主体运用其智慧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技术并使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技术之中,技术因之而发生变化。(南京师大李艺)技术教育化的两个主要阶段:租借阶段和自有自为阶段。租借阶段是指教育外部技术的技术教育化,自有自为阶段是指教育内部技术的技术教育化。

3.2.1租借阶段

教育外部的技术能够被“拿来”使用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有教育需求;其二,技术本身要具有能够满足这种教育需求的功能和特性。

案例:新疆建设兵团远程教育系统――手术观摩实验室(邱峰博士)――引用虚拟现实技术。

我的观点:畅想构建科研项目观摩实验室(“拿来”医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3.2.2自有自为阶段

自为的主体性的根本特点是创造此阶段教育主体不仅会对技术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以及开发原则、依据进行改造,而且会对技术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大幅度的改良。

案例:计算机和互联网介入教育领域以后,相应地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知识型的新概念――课件、积件、堂件、教育网站、网络远程教育等,并且在课件使用、教学资源库使用、网络远程教育的实施环节等方面已经形成独特的系统化的方法、策略和原则。

4.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

我们知道,超然于技术之外的人是不可能的,人所以为人,其中一个关键在于他与技术有着复杂的关系:人是技术的发明者,又是技术的使用者;人是技术的传承者,又是技术的选择者;人被技术控制着,又不断试图要超越技术。人只能依赖于技术而存在。教育技术化的过程也是技术及其价值观不断渗透进入教育领域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引起教育形式内容的巨大变化,但教育面向人的发展这一基本诉求没有改变,教育的本质――育人。教育技术虽然是技术,但它却依然姓“教”而不姓“技”。以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教学为例,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发现它常蜕变成一个优秀的满堂灌工具。这里计算机和投影机等作为技术物本身,其工具性的目的已经达到,技术的工具价值得以实现,但技术所负荷的教育价值却没能实现。于是人们纷纷对技术进行指责,并冠之以“技术异化”的罪名。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是人在操纵这些设备工具,而技术的升级使得灌输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虽然技术的使用必然伴随异化,但对异化的消解也是人的责任。如果要问责的话,那么作为主宰的人则是责无旁贷的,绝不可能置身事外。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在与技术有关的问题中,有多少是技术本身引起的,又有多少是属于不当使用造成的呢?到底是技术使教育偏离,还是人使教育偏离呢?我想技术也如同弈棋:知其用而得其处者胜,不知其用而置非其处者败。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相关的研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会从技术视角看待教育,正视教育技术化的现实和现象;②正确理解教育技术化,正确看待技术的狭义和广义之分;③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价值和异化,以及教育、技术和人三者的关系。这既是教育技术观的基本问题,也是认识和研究教育技术化的根本前提。它们中的大部分虽暂时没有被归入到教育技术观和教育技术化主题的讨论之中,但都是密切相关的。

参考文献:

[1]朱晓江.教育的技术化倾向及其述评.辽宁教育研究,2000,(10).

[2]利求实.教育技术化.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9):9-10.

[3]强.教育技术化的思考.教育研究,2007,(8):136-137.

[4]陈延辉,宫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技术化.科技资讯,2006,(3):54-55.

[5]颜士刚,李艺.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电化教育研究,2007,(12):9-12.

[6]席宁华.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7):18-20.

篇7

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将全面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之时,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可以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 在论述这一命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考查一下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状况如何?因为,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的教育活动(广义),所以先来检验一下现行的师生活动。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单向性 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师生活动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承袭。所谓“师者”,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长期的存在,就是因应试教育的需求而认可。为了大面积、大容量的灌输知识,这样的师生关系模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

2. 功利性 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为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学生道德教育、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集资赞助”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 间离性 这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产生隔膜间离?此外,教育者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薄、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

应试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能长期存在定有其合理性,它顺应了整个教育的需要。但其不合理性,正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难以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基础,特别使对素质教育而言,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在这方面,古往今来,许多著名的大教育家,如陶行知、叶圣陶、马卡连柯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当然,爱学生的前提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爱心所包容的内容是广泛的,这不是本文所论述的内容。爱心是如何形成的?首要的是把尊重、信任学生看成是首要工作,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人格独立平等的主体。尤其是班主任要经常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保持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对特殊学生要特别的关心和呵护,实行个别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方法。当然,情感交流是一个有步骤、有计划、有层次的反复过程,对此我们要有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有些班主任在工作中非常注意用谈话、周记、书信等交流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身上的特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人与人的交流方式日趋多元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应更迅速、快捷,这样的尝试以便更好的促进师生交流。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挖掘学生身上的可师性因素可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

所谓师生合作,即前之所以说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它在师生关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境界。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师生合作也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在教育实践中,但凡成功的班主任,都能善于精心培养班级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制定目标,而不是包办代替,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师生共同参与完成。

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一颗真诚、纯洁的童心。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设身处地。这也是缩短师生距离,增进沟通所必须的。全国有好多年近花甲的老教师,之所以能成为学生的忘年交,知心朋友,其中他们拥有童心,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小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为他们成功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然,爱心并不是无原则的溺爱,童心也决非停留在稚嫩的层面上,这在认识上尚无异议,但在操作上,却易陷入误区,把素质教育看成放松学生的要求,无原则无目标的教育,误以为要彻底屏弃应试这一测试手段,使音、体、美成为今后的课程主导……若在这样的原则上建构师生关系,其必然是扭曲、变形的,会给教育带来重大的瞬时。殊不知,我们所论述的良性的师生关系并非要改变“严师”的形象,无目标,无要求,学生无法成材。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只是笔者一点拙见,也是对素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一点己见与补充。

综上所述,良性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的教育手段提供条件!

篇8

关键词: 语言 思维 英语教学 启示

1.引言

从古希腊到今天,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深感兴趣并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思维和语言特征,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得出对英语教学有益的启示。

2.思维

2.1思维的特征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人们常用动脑筋来描述这一过程。心理学界通常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重要特征(叶奕乾、祝蓓里,2005:164)。

间接性是指人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的事物。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特征抽取起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一切科学的概念、定义、定理、规律、法则等都是通过思维概括的结果。

2.2思维的主要凭借

思维主要凭借表象进行。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表象的功能在1岁左右出现,并逐步成为思维的主要工具(李晓文、张玲、屠蓉生,2003:177)。表象能够将思维的内容具体化,人们在对不熟悉的内容进行抽象思维时,人们需要借助于表象。通过表象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定理等。表象在思维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3.语言

3.1语言的特征

思维的表达需要借助于语言,在思维过程中,人们主要借助于词和语句来反映现实世界。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的。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语言和思维伴随劳动和交流而产生。个人在生活实践和人际交往中学习语言,并发展思维。

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是因为语言的特征最适合抽象思维。语言的特征主要包括:任意性,创造性,结构性,位移性(胡壮麟、姜望琪,2002:5)。语言是抽象符号,每一个符号都有自己的意义,但是符号与所指之间的联系却是任意的。语言的任意性为人们进一步的创造提供了平台。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又以一定的结构进行组合,语言的复杂结构能够表达各种意义。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语言符号可以自由地表征事物,表达和传递思想,并且可以进一步创造出新的表达。

3.2语言对思维的作用

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掌握了语词之后,人能够学习和理解一些表象无法表征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思维内容通过语言得到整理和创造。原本模糊的思想,通过语言的表达而变得清晰、有条理。在交流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变得更为清晰,甚至在交流中会产生新的思想。交流、表达、反思、总结等都是整理和提升思想的重要途径。

4.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由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各自研究视角、方法和理论背景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语言决定思维,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夫(B.L.Whorf),他师承萨丕尔(E.Sapir)关于人的认知和世界图式会受到语言的支配的观点,提出了语言相对性和语言绝对性假设。语言相对性假设认为,由于语言不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同。语言绝对性假设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通过语言,思维是由语言来决定的。沃尔夫的这两种假设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第二,思维决定语言,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与沃尔夫的观点相反,皮亚杰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思维先于语言,思维决定语言。从语言和思维发生的起源来看,思维起源和发生要比语言深远得多、早得多。皮亚杰是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第三,两者既相互作用,又相对独立。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维果斯基(L.Vygotskg)。维果斯基一方面承认思维的发展受制于语言,另一方面又觉得不能把语言和思维等同起来。他认为语言和思维好比两个圆圈,它们有一部分是重叠的,那是语言和思维一致的地方,这可称为有言语的思维(verbal-thought),但这并不是包括所有形式的思维和所有形式的有声语言(转引肖少北、张文香)。

根据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我们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语言的存在依赖于思维。言语的内容是思维。没有思维就不会有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对思维具有重大作用。第一,语言是人们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思维载体,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必须运用语言作为主要媒介和表征。第二,语言能给思维提供更多的刺激。当物体不在眼前,或者抽象的概念等,通过语言,人们也能进行思维。第三,语言表征事物,语言本身的特点会与被表征者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接受。因此,语言的特点会影响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5.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从运用形式来看,可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内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材料,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言语编码: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外部语言是将内部语言外显化;或用口说出来,或用笔写出来。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互相转化构成了人们表达观念、感情、传递信息的四大基本要素(也称语言的四大能力):听、说、读、写。其中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听、说、读、写与思维关系密切:听和读是对语言的理解、吸收,也是思维对语言进行处理和存储的过程;说和写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也是思维将其结果转化为语言信息的过程。所以,在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因为这四大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采用适合学习者的教学方法和材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应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晓文,张玲,屠蓉生.现代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胡壮麟,姜望琪.高级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休闲体育;体育教学;融合

一、引言

休闲体育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这与休闲体育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休闲体育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个人功能,同时也有显著的社会功能,如果能够将其与高校体育教学合理融合起来的话,势必会发挥更加积极的效用。由此可见,关于“休闲体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途径分析

1.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关系

休闲体育之所以能够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到一起,与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分不开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休闲体育的引入更好地满足了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体育课程是对素质教育体系的一种很好完善,而休闲体育与现代体育课程密切相关,在内容上也存在很高的吻合度,这也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休闲体育较好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学校体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体育效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而休闲体育的出现,恰恰很好的证明体育的学科功能是独特的,是不可替代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休闲体育的引入更是进一步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内涵。

2.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目标的融合

休闲体育课程的目标可以说是高校休闲体育课程的核心环节,而其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等都是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而展开的,休闲体育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具备判断闲暇行为价值的基本能力选择闲暇活动的能力,决定个人目标与闲暇行为标准的能力等。高校休闲教育是对个人休闲行为的一种良好渗透教育,要引导个人能够积极利用闲暇,愿意在闲暇的时间去主动探索新的、健康的运动习惯,以便真正树立终身体育的良好意识。从这个角度来看,休闲体育在教学目标方面是对高校与教学目标的有力补充。

3.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课程融合的基本原则

首先,休闲体育教学组织要到位。自由可以说是休闲体育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休闲体育就缺乏组织性。恰恰相反,只有组织得当,才能更加充分休闲体育应有的积极效应,才能将其更好地将其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去。提及教学组织,笔者认为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不仅仅包括合理的教学分组,科学的场地布置以及课堂常规的建立与实施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休闲体育在实施具体组织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尤其是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和平台。例如,课堂常规要灵活,分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应该是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机调配的;再一个就是场地设置的布置不仅仅要科学,合理,更要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其次,休闲体育教学内容要多样而且有花样。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恐怕很难满足现代体育的教学要求。为此,笔者建议,在将休闲体育的相关内容引入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后,教学内容一定要多样化,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是学生被动地去接受教材,接受内容,而是要对教材进行恰当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说,应该秉承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休闲体育的教学内容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二是在学校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去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内容,这就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再次,休闲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和模式要全面、科学。如何科学展开评价可以说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一直在苦苦寻找的答案,传统的体育评价过多的集中在对学生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等方面,而客观、科学的评价则不仅仅单纯包括上述内容,更是包含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进步程度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价。待休闲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之后,更要注重做好评价,建立科学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第四,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虽然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目标方面,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都有较好的一致性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好两者的有机融合,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用,与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莫大的关联。为此,笔者建议,不仅仅要正确了解和掌握休闲体育的本质和内涵,同时还要加强学习,了解两者融合的有效切入点,为真正做好两者的完美融合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第五,在教学方法上,多形式推行快乐教育。“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是惯用的教学方法,但是要想真正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就要敢于探索,大胆创新,实行体育教学的崭新突破。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尽快将“快乐体育”的相关理念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来,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快乐”并不仅仅是指让学生通过体育课获取了多少乐趣,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是否通过亲身体验,获取了更多的情感体验。事实上,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始出现,这些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单独运用,同事也可以结合使用,如示范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的结合运用、导入法与分组讨论法的结合使用等。第六,在教具选用上,力求自制创新实用。休闲体育教具的选用很重要,有时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喜好,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别注意教具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新颖性、美观性、实用性,符合学生的口味,尽可能的做到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包括材料的选择、颜色的搭配、大小的确定、形状的设计、质量的轻重),并在学生中开展制作比赛,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我评价其价值,努力追求教具的完美,自我设计玩法,让教具制作成为学生兴趣的源泉。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具,并与教学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在学法指导上,鼓励多实践多探索。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休闲体育教学更需要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要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娱自乐,自我玩耍,自我摸索,自我总结,自我创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实现教学目的。还注意引导学生与教师多沟通、学生之间多交流,基本上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结语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是要想真正达到预期的良好融合效果,还需要多方位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休闲体育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良好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玮莹.论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5):33-34.

[2]王卓涛.秦皇岛市高校开设滨海休闲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

篇10

首先要明确植物所处的环境条件,是暗处还是光照下。在暗处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没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为零。当在光下测定植物光合强度时,由于植物同时在进行呼吸作用,因而实际测得的数值应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代数和,即净光合强度,如当以CO消耗量或O释放量为指标表示植物光合强度时,植物释放O量=光合释放O量(光合总量或实际光合强度)-呼吸耗O量或光合总量(O释放量)=植物释放O量-呼吸耗O量,同理用CO消耗量作为指标时应为:光合总量(消耗CO量)=呼吸释放CO量-植物吸收CO量,如图所示。

(1)表示净光合量

植物(叶片)吸收CO量;植物(叶片)释放O量;植物(叶片)积累葡萄糖量。

(2)表示总光合量(实际光合量)

叶绿体吸收CO量;叶绿体释放O量;植物或叶绿体“产生”或“生产”葡萄糖量。

(3)左图图形分析

甲图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此时植物表现为既不吸收CO又不释放CO,既不吸收O又不释放O,该图应对应于戊图中曲线的B点。

乙图表示叶绿体中吸收的CO除来自线粒体外还来自外界,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在外观上将表现为吸收CO,同时向外界释放O,该图应对应于戊图中的B点之后。

丙图显示叶绿体不吸收CO,即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处于暗处),此时植物释放的CO=线粒体释放的CO,该图应对应于戊图中的A点。

丁图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即线粒体所释放的CO,除一部分被叶绿体捕获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些CO将释放到外界,该图应对应于戊图中的AB段。

[例题]下图A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B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某一光照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当图B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照强度为 klx和 klx下的测定值25℃。

(2)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量/呼吸消耗的O量)为0.8,在25℃条件下,lh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量为 mL。

(3)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在25℃、4klx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 mL。

(4)在4klx光照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 倍,这主要是因为。

解析:(1)图A中氧气释放速率零点以上应为净光合量,零点上下总量为总光合量,当图B中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O的净释放量时,我们读取的25℃下,O值为50mL/60min,则图A中当O净释放量为50mL/h时,应为零点以上50mL/h,此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应为4klx。

而当图B中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O的总释放量时,我们在其中读取50mL/60min时,应对应于图A中零点以上30mL/h,因该温度下,植物的呼吸作用能消耗20mL/h的氧气,则当图A中25℃下处于零点以上30mL/h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应为2.5klx。

(2)若植物的呼吸商即呼吸放出CO量/呼吸消耗O量=0.8,在25℃条件下,设lh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量为xmL,而此时呼吸消耗O量为20mL/h,则有x/20=0.8,求得x为16mL/h。

(3)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因25℃、4klx下,植物的总光合量为50+20=70(mL/h),此时呼吸作用可提供CO为16mL,则每小时仍需从外界吸收CO量为70-16=54(mL)。

(4)4klx下25℃时植物每小时光合总量为70mLO,而15℃时植物每小时光合量为40+10=50(mL),因而二者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比值应为70/50=1.4。

答案:(1)42.5(2)16(3)54(4)1.4温度影响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

[变式题](2007年上海)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 ,c植物叶片出在 。

(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最多的是 植物叶片。

(3)b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用速率出现了低谷,这一现象被称为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4)c植物叶片一天内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特点是。

(5)从图中的结果推测,三种植物叶片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 。

(6)在一定的CO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klx(光合作用速率44mg CO/100cm叶・h)光照下14h,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率6.6mg CO/100cm叶・h),则一天内该植物25cm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 mg。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植物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时刻在19:00和5:00左右,c植物出现在10:00和15:00左右。

(2)从图中可以看出,6:00―8:00CO吸收最多的是b植物。

(3)中午光照最强、温度高,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关闭,进入叶肉细胞的CO量减少。

(4)根据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结论。

(5)根据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以得出三种植物叶片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是多少的结论:a>b>c。

(6)一天内该植物每100cm叶片净利用CO量=14h光合作用利用CO量-24h呼吸作用产生CO量=44mg/100cm×14-6.6mg/100cm×24=457.6mg/100cm,根据公式:6CO+12HO6O+12HO+CHO,一天内该植物每25cm叶片葡萄糖净积累量:180×457.6/6×44/4=78mg。

答案:(1)19:00、5:0010:00、15:00;(2)b;

(3)中午光照强烈,为减少体内水分散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CO量减少;

(4)在10:00―15:00之间,光合作用速率为负值,其余时间为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