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跨文化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就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而言,高一虹(2002:28)指出,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都有一定局限。行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只关注交际行为本身和交际结果,执着于具体目标,但在我们一般性的大学教育中,很难确定学生将来可能与之打交道的目的文化,因此也很难像对特定出国人员进行培训那样对学生实施有较强针对性的训练;知识中心模式,则集中于认知层面,主要向学生灌输有关文化知识,但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而且还不适用于处理文化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传授文化知识容易变成“定型”(stereotype),反而不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向较高层次发展。
另外,我们的教学大纲设计和教学实践往往缺乏足够的开放性,没有给学生较多面对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需要依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正确性的同时还要帮助其提高言语行为的得体性。在近年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的众多研究中,笔者认为杨盈、庄恩平(2007)提出的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文化知识和交际实践四大能力系统组成的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具较强可行性。
目前跨文化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背景知识导入、文化内涵探索、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及情景模仿、实例搜索等。
案例分析教学中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特色、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和现实冲突等素材展示于学生面前,是跨文化知识、意识、思维和交际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外语语言技能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机结合的目的。在谈到案例教学法时,陈建平(2004)强调:“案例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述特点,使案例教学能很好适用于跨文化外语教学,它对培养能力的重视大过获取知识,成为语言文化知识向跨文化能力转变的有效途径。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
与传统英语教学当中提供的文化信息比较,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能同时反映出本族语的文化信息和目的语的文化信息,能使学生更好地明白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所产生的,而是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的。例如,课堂上教师给出如下案例:美国雇佣的一位中国员工,因母亲生病请假。他对老板讲,他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将他养育大,他母亲的病如何如何厉害,希望取得得老板的信任以准他的假。然而,美国老板就会很难理解,不知他意欲何为。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分别属于强交际环境(high context culture)和弱交际环境(low context culture)文化的中美两国人,在交际中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有天壤之别。中国属于强交际环境文化,交际重“意会,而美国属弱交际环境文化,交际重“言传”。
2.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的敏感性
在人类的交际中,除语言表达方式外还有手势、体态、衣饰等表达方法。调查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占30%,通过非语言进行交际占70%。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如,相同的手势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会有不同的含义。将这些差异呈现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中,学生能根据教师对背景知识和实例的介绍分析,对因非言语行为引起的误解作出正确的判断,对非言语行为的多义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目的语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困惑和误解。另外,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案例中非言语行为的分析,可以使学生体会体态语、客体语、体距语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它们所具有的特殊交际功能,从而达到既扩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其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的目的。如“OK”手势的差异,在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OK”手势表示“好的”或“赞同”的意思。但在南美洲的巴西“OK”手势却是对人的一种蔑视和侮辱,就像在中国“拳头紧握翘起大拇指向下”的意思一样。
3.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树立文化平等的全球意识观念,或多或少会犯民族中心主义。教师可以拿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为例,让学生就小说中母女双方表现出来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进行辩论,探讨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在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给小说中四对母女间的交流与沟通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采取一种理性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客观的态度、相互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异文化,尽量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增强对待异国文化的调适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跨文化外语教学课堂中案例分析法的运用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案例的选择要适当,即案例内容要与课文主题关联、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展开,以便于课堂教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跨文化语境下的各种日常交际、异国文化体验、跨文化交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等都可以作为案例。另一方面,案例分析要有步骤地进行:教师提问――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是不可或缺的5个环节。教师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活动的目的性;阅读案例既能获得语言文化知识,又能训练阅读技能,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有效跨文化信息的能力;分析案例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判断能力的过程;分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技巧,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见解,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得出结论是学生进一步积累知识和提升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也是概括、归纳能力的训练;教师总结作为案例分析的最后一个环节,为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提供了保障。
四、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的获取
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的获取途径主要有:
1.影视案例。在课堂上欣赏影视,案例的内容选择要有利于课堂教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可根据某一特定场景,剪切影视中符合要求的片段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激活相关本国文化的框架内对西方文化进行诠释。例如,电影《阿甘正传》一直披视为原版经典.也是语言课堂教学的极品。尽管阿甘是个弱智者,但处处彰显了美国的个人主义和平等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因为美国文化认同个人的努力,“傻子”阿甘获得很多人的尊重,而在集体主义文化取向的等级森严社会中,很难想象让一个傻子作为集体的代表,独揽所有的荣誉,借助于这两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解释更多的文化现象差异。在这部影片里,可以说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随处可见.教师可根据需要对影片进行有针对性的剪切和讨论,进而在感性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不是单纯获取抽象的理性知识。
2.文学作品案例。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文字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的有血有肉的了解。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在社交场合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目的语使用者产生的心理投射。间接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切身体验案例。目前国内高校的涉外专业大都聘有外籍教师,教师应充分利用外教和留学生资源,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以青岛理工大学每年一届的外语文化节为例,在为期近两个月的文化节中,通过组织文化差异专题讨论、各种庆祝活动、赴外企实地参观等活动,将学生与外籍人士交际中遇到的冲突总结分析,进而达到消除障碍,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赛事志愿者的参与经历也可以作为跨文化外语教学案例的重要来源。
五、结语
对于大多数没有在西方国家生活经验的师生来说,仅仅依靠课本的知识是不足以提高交际能力的。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达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文化差异实例分析不是唯一的手段,在缺乏目的语语境的情况下,跨文化案例分析法教学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跨文化交际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课程研究的深入,定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符合我国实际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Don Snow.Encounters with Westerners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常俊跃等.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3]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陈建平.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113-115.
[5]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篇2
关键词:学习者需求;跨文化交际;教材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国内,跨文化交际这一跨学科研究,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从引进西方理论和研究方法,到结合中国实际多角度探讨学科内涵和外延,“跨文化交际”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关注。至今我国已有几十所大学的外语院系开设了这门课程。注重研究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强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界内外的普遍共识与具体实践(许力生,2012)。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担负起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目前,从高职高专到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均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笔者通过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进行了统计,截止2016年6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编写的跨文化交际课教材已出版超过60种。本文将对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现行教材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课程学习者的需求调查,探究跨文化交际学教材的发展现状,以期为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发展和此课程的教材建设提供帮助。
二、学习者需求调查
语言学家Harmer1983指出,研究教材的一种方法是看它是否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Breen&Candlin1987、Cunningsworth2002等也认为,评估教材要考虑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差异,以及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是否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等。特别是Breen和Candlin强调对教材的评估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基于此理念,笔者进行了学习者需求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课程选用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和意见。
(一)调查对象及形式
笔者选取了上海理工大学英语专业2015年秋季选修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学生年级分布为大二及大三,学生共110名。调查形式为问卷和面谈结合的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同时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更详细的访谈。
(二)数据分析
在回收的102份有效问卷中,大二学生42名(占41.2%),大三学生60名(占58.8%)。
1.对教材的总体评价
大部分学生(97.1%)对课程使用教材的总体评价良好,其中选择满意的占59.8%,选择基本满意的占37.3%。
2.课程学习预期及教材内容评价
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这一课程应涉及哪些内容,学生的认识各有不同。但能看出一些共性的认识,比如“跨国交际”是学生觉得课程最首要的内容,有86.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包含跨国交际。相比之下,对于本应属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跨性别交际”、“跨代(年龄)交际”等内容,学生并未有充分的了解。39.2%的学生认为“跨性别交际”属于课程内容,选择“跨代(年龄)交际”的学生为34.3%。根据后续与学生的面谈了解,造成这一认识的原因有二:一是自身对学科内容认识的不足;二是所用的教材中的内容多为跨国、跨民族交际,对跨性别和跨代交际并未有所涉及。对于课程学习最感兴趣的部分,学生的选择集中在“交际案例分析”(31.3%)和“英语国家文化介绍”(30.3%)。对于属于课程重点的“跨文化交际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只有19.6%的学生选择。经过面谈也对这一现象有了进一步了解:大部分学生抱着实用性的态度学习此课程,希望能直观感受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希望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学习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就本应是重点的学科概念和理论,学生一致反映选文过长过难,理解比较困难。特别对于选此课程的大二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的限制,这一部分更是难点。另外,学生认为各章节选文的编排过于零散,部分篇章之间关联度不大,很难从中提炼出重点。
3.教材练习及配套资料评价
对于教材的练习设置是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所帮助这一问题,大部分(74.5%)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帮助”,说明练习的设置对于此类非语言技能训练的课程也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教材是否需要制作配套光盘或网络补充资料,超过半数的学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69.6%的学生认为需要添加此类配套资料,以帮助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理解。
(三)学生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笔者得出几点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材的学生需求:(1)教材的重点概念和理论性内容应编排得系统化,避免过于零散和前后重复,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和理解。选文应难度适中,重点突出,避免冗长。(2)教材内容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概念或理论性内容之后,需要相应的案例分析,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将理论运用于实践。(3)除了教材本身,需要有相应配套的光盘或网络补充资料,以帮助学生自学和加强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三、现行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分析
(一)研究对象
选取经不完全统计,市面上可得的跨文化交际学国内教材中,大部分为2009年和之后出版或改版的教材。故本文在众多教材中,选取2009年以来国内出版的,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8本。其中7本为英语编写,1本为中文编写。8本教材中有1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现行教材分析
笔者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的结果,从教材内容编排、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和练习及补充扩展资料这三方面,对这8本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进行具体分析。
1.教材内容编排根据教材的目录概览,此8本教材章节编排各有不同,但大都涵盖了一些跨文化交际的主要话题和理论。对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这两个基本概念,8本教材均专门设章节讨论;对于“价值观体系”这一重要概念有7本教材设独立章节讨论;6本教材专门安排了一整章介绍“跨文化交际能力”;5本教材涉及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话题。但是,对于“文化身份”、“性别研究”这类本属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各只有一本教材设章节讨论。这与前面提到的学生需求分析的调查结果相吻合。教材内容编排的倾向性,造成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学基本内容的认识不够完整。此外8本教材均直接或间接地选取了国外跨文化交际学经典著作或教材的部分篇章或段落内容。其中选取频率最高的就是Edward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7本教材涉及)和“空间和时间的概念”(6本教材涉及)。但是,各教材的选文难易程度差异较大。有些简介摘选改写的篇章过于简单,同时部分教材从国外专著或原版教材直接选用的篇章过于冗长,对国内本科生来讲阅读难度也较大。
2.理论与实践结合性8本教材都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中4本是在章节内容安排上体现,理论概念介绍和实际跨文化交际环境分编章节。实际跨文化交际环境涉及的有:社会交往习俗、家庭观、跨文化交际与教育、跨文化交际与商务等。其余教材是在介绍概念或理论性内容之后,附上相应的案例分析,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以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但是某些案例的编写或选取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案例有明显的“虚构”之嫌,有些案例与之前介绍的理论知识点关联度不大。
3.练习与扩展资料8本教材均在各章编写了练习,并且多为开放式的思考题。在考查学生对各章节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主观能动地考虑问题,而非机械地得出答案。其中有4本教材附有参考课外书目或网址的建议,利于学生拓展学习,拓宽了自学空间。但是有些问题编写过于笼统,与章节内容并无直接关系。有些推荐的阅读书目过于专业,难度不适合本科阶段的学生。
(三)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发展现状
基于以上对现行教材的分析,可对跨文化交际学的教材发展现状有进一步了解。可喜之处是:1.作为英语专业一门较新兴的课程,可选教材越来越多,越来越新;2.多本教材为新版,在旧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反馈,内容有了更新改进,更适合实际教学,更具时代性;3.章节的编排基本涵盖了跨文化交际领域讨论的主要话题,涉及了重要理论及基础概念。同时也发现一些现行教材的缺陷:1.由于一直以来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此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描述,教材编写缺乏大纲实质性的指导;2.教材的原创性不够。大多参考国外跨文化交际教材体系,内容重复度高。3.未紧跟学科最新研究趋势。缺少较新理论的探讨,与学科本土研究的结合度不高。4.教学对象不够明确,教学安排不清晰。各本教材语言难度相差悬殊,笼统定位英语专业学生,未指明具体使用对象,如适合哪个年级的学生。8本教材都未给出教学时数、学时安排的建议,不利于教材的实际使用。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国内的起步较于欧美虽然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如今这一课程也大多被置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中。课程教材从一开始的寥寥数种到现在的百花齐放,充分说明了这门课程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基于学习者需求调查的教材现状分析,发现现行教材优劣并存。对教材发展现状的了解,有助于今后教材建设的完善和提高。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更适合的教材,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更优化教材的使用,仍需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问题的提出
跨文化交际学是研究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冲突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冲突的学科。[1]SteveKulich强调,21世纪是我国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能力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2]《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终稿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应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3]这凸显了当代教育背景下对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中,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才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研究和分析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探索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上,有关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证性研究比较欠缺,跨文化交际课程信息量大而课时少、知识输入多而输出少的窘境要求教师必须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将“翻转课堂”模式引进跨文化交际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在国际思潮中的文化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2翻转课堂的内涵
2.1以建构主义为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为认知的主体、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建构,而不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核心思想包括:(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知识“外化”,并实现自我反馈。(2)强调“情境”对意义的建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者能充分调动原有的认知储备,去接纳和吸收新的知识。(3)强调“协作学习”:开展会话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批判地探讨各种思想、观点,并进行辩论。在翻转课堂上,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通过“微课”视频完成知识传授,课堂上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共同协助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过程,这正好与建构主义的理论思想保持了高度一致。
2.2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依托
“翻转课堂”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以移动互联、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教学手段的革新。“微课”是“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针对每堂课的主要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录制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一种微型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为课堂讨论做准备。同时,“MOOCs”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吸纳了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强调“互动、交流、反馈”和“在线学习社区”,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2.3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
RobertTalbert[4]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在课前,学习者采取自主学习模式,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上对知识点的讲解完成信息输入,并发现问题;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来解决问题,并总结、反馈。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设计中,教师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消化知识,发现问题,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重点突出的是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演讲、辩论等形式来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3.1教学目标
跨文化交际研究著名学者MikeByram[5]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跨文化公民素质”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几个方面:(1)了解文化对交际活动的制约与影响,把握交际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熟悉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构成。(2)学生认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作用,培养跨文化意识。(3)形成和发展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宽容,摆脱“文化定势”,开放大脑,解放思维,用包容的方式去和与自己有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人进行交流。(4)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提高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加强跨文化敏感性和反思意识的培养。“翻转课堂”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强调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协助能力,来促进知识内化,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主性培养和可持续发展。
3.2实施条件
3.2.1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设计并制作完成的微课或慕课。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对各国文化知识的平面展示,还需要有形式多样的、不断更新的素材和技术来进行对比分析和立体展现。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课程分为不同主题,每个主题需要提炼成约10分钟的小视频,其内容既要包含文化知识,更要能引发思考、启发思维,因此,教师在掌握良好的跨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提高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微课或慕课的优势。3.2.2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将传统的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前,学生通过教师提供微课来学习和思考,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独立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安排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地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学生进行自主的复习和巩固,这种“逆向”的教学模式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认识、亲身体验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认知活动、实践体验、探索思考的重要保证。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已趋于成熟,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和意志力更强,这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2.3学习者的心理需求翻转课堂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前,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有足够的时间去自由选择和接受,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上,学生在做好的知识准备后在课堂上会更自信,表现也会更活跃,这正能符合学习者的心理导向。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有宽松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不必受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地点、教师教学方式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调节学习进度,在课堂上,依据自身的学习基础,更有“勇气”来提出问题和想法,与教师或同伴交流,有充分的机会来展示自己。
3.3操作步骤
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许力生教授主编的《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中的unit9intercultur⁃aladaptation为教学内容,笔者尝试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3.1课前教学设计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教师可以在自己制作的视频中,从网络开放教育资源中寻找与interculturaladaptation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源来补充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教学视频的内容充实度、互动程度以及视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对文化知识点和术语(如culturalshock,sojournerad⁃aptation,ethnocentrism,disequilibrium等)进行讲解时可以借助图表,图片,动画、视频来突出视觉效果,强调知识要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构建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完成教学视频的学习后,学生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巩固知识要点并拓展思维。传统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学生被灌输大量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事实”,学生只是被动的记忆,并不懂如何应用和实践,更谈不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将知识点融入具体的案例中来,从文学作品、新闻案例或影视作品中选取一些“文化适应障碍”的案例为学生创建问题情景,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学生自身的切身经验,如howdoyouusuallyfeelwhenyoubegintoliveinanewplace?Doyouhaveanysuggestionsforadapt⁃ingsuccessfullytoanewculture?在真实情景中掌握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利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向新知识进行过渡。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在适应不同文化环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心得。3.3.2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做好知识储备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教师在安排课堂活动时,应鼓励学生通过协作、对话等方式来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知识点的巩固。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课前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将重点难点(如honeymoonstage,euphoria,rebuilding,transi⁃tionalshock,futureshock)再提炼,一方面能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解决对知识点存在的理解问题。(2)案例分析。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案例的讨论,每组约3-4人。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案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在课堂上要将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们进行交流和探讨,分析过程有理有据,目的性更明确,这就避免了出现无意义的争执,与传统的课堂讨论环节相比,大大提高了讨论的效果和效率。在翻转课堂的互动活动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动态,及时解答问题。学生经过课堂协作学习之后,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分享心得,提供多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办法,打破“固定思维”和“答案唯一论”,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和发扬创新精神。(3)教师反馈。学生课堂讨论阶段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中包含的文化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从学生分析问题的切入视角、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来指导,纠正在讨论中反映出来的普遍问题,最终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评判性思维来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问题。课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和总结,撰写反思日记。(4)评价。翻转课堂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协助学习中的表现、成果展示、案例报告、反思日记等方面来综合判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以及跨文化沟通技巧,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应对各种纷杂的文化现象。
4教学启示及反思
篇4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教学影响
近二十几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涉外商务活动发展迅速,这一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涉外商务活动,与此同时,社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989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就对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有了一定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印发的《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被作为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来培养。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虽然本质上来讲它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但它更是“社会技能学科”,侧重于商务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然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的讲解,基本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英语+商务知识”。这种模式下所进行的教学往往让学生误以为学好语言和商务知识就可以成功地进行商务交流了。商务交际是发生在具体商务情景中的交际,同时也受制于宽泛的交际环境,即文化的影响。因此,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地道的语音、语调、正确的语法知识和一定的词汇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了解文化所蕴涵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言语规则,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了解文化,在了解文化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使学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有些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被作为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来培养,而在一些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利于这些管理人员更好地融入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工作情景,帮助企业在这些国家良好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在全球化经济的大潮下,都有接触各种不同文化理念、价值观的机会,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双向沟通中尤其重要。
也有学者认为,在经济活动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如同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先进的技术一样,是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笔者阐述了现阶段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方法,旨在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文化教学的更有效开展。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们容易步入一些误区。
1.将商务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等同于普通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忽视了专业特点。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纯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忽视了文化背景的介绍及讲解。而实践证明,成功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的知识含量,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的两种文化――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在商务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敏感度,有意识地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
2.外语教学涉及的文化只限于目的语文化,忽视学生将来的就业实际情况。因为学习目的语(英语)并不一定只是用于和目的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一方面,英语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母语或通用语,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们之间的差异有的还很大;如在跨文化沟通中谈及的空间关系学的内容中,中东人和美国人对陌生人身体间的距离有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是英语的本族语使用者,人们也常常分为各个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观、价值观及文化习俗。沃尔夫森(Wolfson,1989)曾指出,不能以某一特定文化社团(往往是强势文化社团)的交际文化来统领所有的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学习目的学习不同的交际文化。
3.将文化内容简单等同于目的语国家概况和其他普通文化,忽视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顾嘉祖认为:“文化现象可分为硬文化与软文化,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被称作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及价值取向,以东方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尊崇儒教文化,中国社会一直推崇集体主义(collectivism),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组织内强调一致性和遵从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的标新立异不被认同,个人的感情不能在公众面前表露,在公众场合异性朋友之间不能太亲密。而西方社会非常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人们推崇对立思考,独立判断,崇尚自由、平等,强调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社会鼓励个人的情感公开地披露,赞成个人享有隐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存在极大差异,思想决定行动,差异带来了行为方式的不同。如在中西方商务谈判中,我们可看到,在遇到紧急情况或有不同意见时,中国谈判代表往往会就此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或者向上级领导请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之后才作决定。纠纷或危机发生时,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周围的舆论支持,很多应该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我们却习惯于通过“组织、关系”等方式来解决。而西方人则不同,遇到纠纷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
4.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知行合一,社会活动范围不广,知识面狭窄,所有的知识体系没有得到良好的运用和修裁。在授课中,教师只能肤浅地讲授一些知识概念和现象,对具体事件的分析不够透彻,对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全方面地讲授跨文化现象的知识。
文化差异性可以给人带来冲击程度不同的文化冲击,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在跨文化沟通中失败了,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恶化;有些人不能接受和包容文化差异,在精神上、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错过了许多学习机会,延长了适应当地生活的时间。从以上的分析看出,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误区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带来的,文化差异性带来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如何去了解这些差异呢?作为高校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去了解行为方式后面的文化差异性,避免沟通上的误解。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要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文化内容,结合专业特色和本校历年来学生的就业实际,在教学时深入挖掘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2.课堂设计上要强调文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适量地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商务文化的独立的认知能力是外语文化教学的更为重要的另一个目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曹文提出文化教学存在两个层次,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而在文化知识的层面上提升自己的文化理解层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工作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容量。
3.教学模式要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教师应不断摸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通过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际的案例,教师与学生分享案例思考的过程,体会文化差异性带来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认识到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课堂内容应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由于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它包含许许多多的因素,除了语言能力、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还有一些适用于任何不同的文化之间交际的习惯和技巧(Snow,2002:21)。教师应创造和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广开渠道,让学生投身于跨文化交际的现实中,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接触、交往、观察和体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学习和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商务文化。利用多媒体及其它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可以作为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一项专项培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案例分析: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2)亲自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或田野作业(field work),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3)信息介绍:通过演讲、材料阅读、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也可邀请外国专家作专题讲座或进行交流,以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5.学校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知行合一,增强个人的跨文化商务工作技能;邀请知名企业代表或者人力资源管理专才为教师举办跨文化沟通讲座,加强教师的授课技能。
综上所述,学习一门语言,其本质其实是在学习一种文化。作为当今世界跨国交流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英语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浩如烟海。作为一名商务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在学习纯语言的同时接受这种理念,加强文化意识,拓展他们的视野,从而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4-107.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93-01
一、关联理论概述
法国的Sperber和英国的Wilson于1986年合作出版了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关联理论由此诞生。它对古典格赖斯理论起到了一定补充作用。关联理论认为关联原则支配着人们交际的实质――明示推理认知过程,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的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此外,关联理论还认为话语的关联性使用度衡量的可能是最为相关也可能是关联性较小。它是受认知语境效果和推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两方面因素制约的。关联原则由交际原则和认知原则组成 ,它强调的是交际者和交际对象在社会和情感两方面心理上认知 ,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获取最佳关联 ,按照关联理论框架 ,关联才是交际中最根本的因素 ,因为关联是认知的基础 ,这种关联能使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意图做出合理的推论 ,从而才对话语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反应。由交际双方彼此互明的认知环境而导致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案例不计其数,并且也由于这种交际类似于Sperber &Wilson 以及很多中国学者( 何自然,何兆熊,熊学亮,徐盛桓等) 都作了大量探讨的同一背景(互明的认知环境) 之下的语言交际行为,这里仅举两个最简单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例子加以说明。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跨文化交际语用现象分析
本文试图运用关联理论的交际与认知原则,认知环境假设、推理及认知环境的互明等理论,分析解释跨文化语言交际中会话含义的理解问题,并进一步阐释跨文化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现象。Sperber &Wilson 提出了互明和认知环境两个重要概念。所谓认知环境,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互明就是双方共同明白的信息或事实。认知环境的互明是人们交际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对于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且其中一方或双方可以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的言语交际者而言,如果双方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认知环境是互明的,交际就有可能取得成功。事实上,在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相互认知环境在很多方面―诸如一些百科信息 、逻辑信息和词语信息,以及道德、博爱、自由等价值观方面的信息等―都有相同之处或相似之处。这种情况之下,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假设、认知语境的推理过程很少会出现障碍,语言交际就不可能失败。由交际双方彼此互明的认知环境而导致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案例不计其数,并且也由于这种交际类似于Sperber & Wilson 以及很多中国学者( 何自然,何兆熊,熊学亮,徐盛桓等) 都作了大量探讨的同一背景(互明的认知环境) 之下的语言交际行为,这里仅举一个简单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例子加以说明。
事例:一位美国学者来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她下榻的宾馆与会议地点(北京大学学术报告厅) 驱车(正常不堵车情况下) 大概有二十分钟的距离,会议8 :30开始,由于旅途疲劳,起床稍晚了一点,8 :12跑出宾馆,叫了辆出租车。这位美国学者不会说汉语,恰巧出租车司机会讲英语。上车后, (A = American scholar ,B = Chinese Taxi driver)
C: Hello ! Where are you going ?
A: Hi ! The Academic Report Hall of Beijing University. Could I get to there before 8 :30 ?
C: If there would have always been green lights in the drive,…
A: Oh ! My god !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配合默契,主要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C 并没有直接告诉A 能否在8 :30之前抵达,而说了句“如果一路上都是绿灯的话”。这种情况下,A 根据彼此互明的认知语境,既百科信息“绿灯”和逻辑信息“大都市驱车很难碰到都是绿灯的情况”进行“语境假设”, 进而进行“语境推理”, 取得一种“最佳关联”,推测出了C 的会话含义―8 :30 之前无法到达,你也不能准时进入会场了。
三、结论
像所举事例取得成功的跨文化言语交际行为都是日常文化交际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关联理论中都得到了深入的阐释。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探讨并认为,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共性”使得跨文化言语交际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交际双方应取得最大化的认知语境的共性。认知语境的差异是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和跨文化言语交际的失败的重要因素。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目标内涵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9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甚至对国家形象的建立、国际关系的维护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文化交际人才成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认识到理解多元文化的迫切性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国内外语教学界对提高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正是带着这种沟通和交流的使命,进入了大学课堂。根据相关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交际者双方的文化身份、民族身份、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文化定势、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等。[1]因此,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跨越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1 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内涵的认识
根据2010年国家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首次被纳入高等教育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体系。纵观各个高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基本有如下描述:教学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优化跨文化交际中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优越的教学手段为思路,以科学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为保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理念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交际素养的有机结合。上述表述虽然勾画出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但太过笼统,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因而缺乏指导实践教学的层次感。根据心理学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2]将这一理论与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可以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母语及目标语文化的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基于感性认知及理性认知的经验及知识认知层次。它的重心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观念、生活、愿望、情感,价值观等等的理性认识,从而获得对显著文化特征的认知,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二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这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共情”能力。它的重心是通过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因而被认为是“怪异、不可思议”的文化的理性分析,从而提高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目标语文化异同的敏感度,这是一种基于理论思辨的情感层次。三是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它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提高在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和良好的任务完成能力。这是基于语言文化学习的差异文化处理能力以及更深的文化视野层次。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普通高校现行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目标内涵过于单一,主要偏重于第一层次,即对母语及目标语文化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理论艰深,知识点庞杂。在实践教学中,这种“文化导入”式的知识中心模式在各个高校甚为盛行,因为此模式集中在文化认知的第一层面,在课程设置、课堂规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都简便易于操作,因而广受采纳。[3]但如果我们的跨文化教学止步于此,那么学生在充满多元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是不可能实现有效、得体的交际,因而,第二第三层次的基于对文化异同敏感度、宽容性而发展起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国际化视野才是跨越交际障碍的终极桥梁。[4]认识到这一最终目标层次,才能有效讨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问题。
2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
过去几十年间,各高校开设的跨文化教学的传统课程大都为《英美概况》或《欧洲文化入门》等。随着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很多高校增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该课程主旨是在教授学生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但是,如果在国内高校普遍按照这一结构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难以达到本文之前讨论的教学目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各高校的办学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划分越来越细;第二,同一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因地域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第三,就教材来说,现有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内容划分大同小异,容易导致“文化定型”,且案例过时,跟不上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以上三个问题驱使我们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经验、学习需求、认知水平,认真考虑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三个层次来理解和设计。
第一个层次可以是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提高课程。目前,很多高校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都在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普遍的趋势是把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板块:综合英语课程,目的是以发展英语语言技能为核心,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建立综合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第二个板块是提高课程,目的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种划分符合国家大学英语及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这为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提供了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在这一层次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定位在包括母语及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认知层面上,重点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课程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分类性的,如《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化》《中国文化概论》等等。
第二个层次可以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此类课程针对一部分英语水平较高及英语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课程目标定位应该是在文化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全面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教学重点可以向基础理论倾斜,目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交际能力的有机结合,可开设的系列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概论》《跨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化要略》《外国文化史》等等。完成此类通识教学核心课程的学生将能更好地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三层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学位及研究生课程。在这一较高层次上,课程目标应该定位于“在增强其敏感性和宽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教学重点为指导跨文化交际实践,帮助将来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明细文化冲击的原因,克服文化障碍,从而提高他们的异文化适应和跨文化合作的能力。课程设置更加细化,专业化,如:《商务英语―― 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交际口语教程》等等。
这样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内容多元的课程设置更能满足不同的语言学习目的,可以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的需求。
3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经历让我们意识到,跨文化教学课程的难点主要有二: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文化的内容极其广博,课程学生量大面广,因此,如何在有限课时内选择精要的,既富有代表性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难点之一。其次,在教学对象方面,大多数的课程学生缺乏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经历,因此,如何在课堂内外营造模拟的或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实践和检验理论是难点之二。
对于难点一,立体化、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了层次教学宗旨,利用学时的设置对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进行平衡,制定出了个性化培养方案。选取理论实践结合好的典型文化现象以及与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有关的内容在课内教学,其他内容放到教学网站上供学生课外自学。对于难点二,则需要课程教师以试听材料为导入,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为手段,以社会调查,课后实验为任务,以讲座、访谈、训练营、英语角、项目参与和网络环境为辅助,打造了一个模拟与真实相结合的立体的跨文化实践环境,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理解理论,再反过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具体实践活动设计如下:(1)教学资料电子化:实现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贯穿于整个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活动。积极建设跨文化教学网站,用拓展学生视野的课外导读网址及书目、大量的网上在线读书资源充实网站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自学、预习、做作业、做练习或者查阅资料。(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化:许多高校都花费巨资建设集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大屏幕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录像机和麦克风等为一体的自主学习中心。在自主学习中心,教师可选择一些反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的电影、新闻报道及一些音频材料,向全体选课学生开放,每周一至周五全天供课程学生自主点播收看,帮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学生自主讨论并撰写报告,以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3)文化沙龙。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定期邀请外籍专家、留学生和国内文化学者就中西文化现象和文化碰撞进行专题讲座,并与课程学生互动交流,从而充实学生的文化积淀。(4)社会调查。精心设计课程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访谈和问卷等方式调查各种人群的文化行为、文化认识、文化困惑、文化体会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度,从而促进课程学生对跨文化理论的理解和实践。(5)跨文化合作。依托高校与国外大学的长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前往游学,这丰富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经验,也会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合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为其未来应对工作环境中的挑战提供了实践经验。
4 结语
与传统的文化课程不同的是,“跨文化交际”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由于以英语为外语或二语的人们的数量远远超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纷繁复杂、难以预测,有效的、得体的跨文化交际仅靠英美文化知识(“鱼”)是远远不够的,而跨文化交际意识(“渔”)才是跨越障碍的桥梁。因此,跨文化交际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抓住契机,整合英语教学资源,制定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法、教学活动,使学生有计划、有安排、有指导地参与跨文化知识学习、语言应用实践活动。以文化意识为中心的外语教育,才符合提高学生总体内在素质的21世纪教育目标。[5]
参考文献
[1] 贾育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Paige,R.M.Trainer competencies:The missing conceptual link in ori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6,10:135-158.
[3] 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43-02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曾经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可见,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采取单一、枯燥的词汇、语法教学内容等,必将无法适应新世纪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我国新课改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就有明确规定,对于英语课程基础教育阶段要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所谓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技能水平、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等,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新课改标准中还提出,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人格、思维、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素养,客观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树立全球化发展眼光,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其开阔视野,吸收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激发学生对差异文化的敏感,形成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理念。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交际能力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一,语法性,强调语言形式的可能性;其二,得体性,强调上下文的合理、恰当搭配;其三,适合性,强调履行的可行;其四,操作性,强调能够实际完成。也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对谁讲、怎样讲。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在本土语言和非本土语言之间进行交流,也可以是任何语言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其中包括跨种族、跨国际、跨民族等交际。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1.利用现有教材,加入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
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阶段中应该添加有关语言文化知识与外国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诚然,教师教学离不开对教材的合理运用与把握。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正在由传统的注重学生语言语法知识的掌握转而侧重文化因素与价值观的熏陶,在现有的教材中,关于自然科学、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渗透无疑增强了课本的可读性。课文内容也涉及了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在备课时不仅注意语言语法知识,还需在教案中加入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内涵渗透、重点语句点拨、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讲解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差异介绍等内容,建立不同教学模块。例如:西方文化教学模块,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概况、社会文化、风俗节庆文化、文明史等文化知识内容;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块,使学生通过交际学、商务沟通、中西文化比较等知识内容的学习增长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国际视野教学模块,可以使学生了解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史、外交实事、世界历史、全球国际组织机构等内容,增加其对国际问题的敏感度。通过使用这些教学模块,使文化教学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已不再是单一的语言语法知识的灌输,而且具有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良好价值观的跨文化课堂教学。
2.优化教学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中采取关键事件分析法、习语对比法、翻译对比法等文化教学策略,再加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口头汇报、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例如: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目的编写相关的案例,可以包括商务文化冲突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了解并归纳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分析技巧、思辨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商务沟通能力。可以运用对比法,将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 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例如,作为中国人受到他人表扬时,往往采取谦虚的态度,甚至自嘲或自我贬低,而美国人就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发生错误)。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时,还可以运用任务教学法,如设立各种主题——如寒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进行查阅资料,对所设立的主题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讨论和回答问题。中国人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会谈论年龄、家庭问题、工资收入和婚姻状况来表示关心,然而这些话题在西方国家都属于禁忌语。他们很重视 privacy,西方人喜欢个人生活被保护和受到尊重,即使是寒暄时候谈及天气情况,也绝不可能会绕到他们的隐私生活中去。通过对所定主题的探讨与交流,可以强调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密切关联。还可以通过特定的情景设定目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跨文化知识、技巧和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跨文化任务, 让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中增强跨文化意识,掌握交际技巧。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拉近了学生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敏感程度,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语言氛围中了解语言的基础知识与文化背景,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网络直观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电影或者图片等方法,再加上生动的语言、动作、表情,引导学生更加客观地理解教材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与感性认识,为更加深刻地了解跨文化内容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收集来自英国的图片或物品,让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风土人情、艺术品位等;再通过播放英语电影、录像资料等,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在耳濡目染的状态下了解英语的运用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与教材相关的历史典故、俗语、名人警句等,制作一个PPT,让学生了解特殊词语的特殊意义和文化内涵。例如,英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可用汉语解释为“挥金如土”;而“atsea”除了表示“在大海”的表层意义之外,还隐喻了“茫然”“困惑”的意思。在PPT文件中,可以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生动地体现出来,以Flash的模式表达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状态下了解文化内涵。同时,通过PPT文件也可将中西方的肢体语言差异表现出来,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模仿。例如在握手时,英国是女士主动,而中国则由上级或者长者来决定;中国人握手时,身体稍微向前倾斜,尤其和贵宾、上级握手时,更要向前倾斜以表尊重,但是英国人的握手礼节则为:两人手掌相握之后马上放开,同时拉开两人的距离,而不能像中国一样为了表示双方的情感,握手之后彼此靠近。如果两人的手不能立即松开,或者如中国一样轻轻拍打对方肩膀,西方人可能由此感到不安。可见,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策略,用更为直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4.拓展课外活动,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为了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高校英语教学应将视角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吸收和体验差异文化对沟通的影响,通过第二课堂的延伸,为各教学阶段的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学校教学网站上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教学辅助材料等文件供其课下查阅、下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关跨文化意识或者跨文化多样性认识的调查活动,了解当前在华投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的人力资源构成状况,了解由于多元化文化给企业管理模式带来的影响等;定期为学生播放外国电影或者记录片,体现鲜明的文化差异或者冲突,增强学生兴趣。学校可以邀请外籍教师以及有出国经历的本校教师给学生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知识讲座,开设英语角、英语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将视野拓展到国际化,同时举办主题文化周活动,如“英国文化节”、“欧盟文化节”等,介绍英国、美国、欧盟等发展历程、风土人情。开展主题文化周活动,应该以英语作为主要交际语言,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知识竞答、英语征文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文歌曲大赛等。 通过以上方式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提高对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一方面提高英语运用技能,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
5.增强教师跨文化意识,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
从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大多课程在教室中完成,而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只有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全面推动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发展,增强综合文化素养,合理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中英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实际上,跨文化知识的范围非常大,一方面以广义角度为出发点,涉及到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宗教、礼仪、地理、伦理、道德、社会生活、心理等;另一方面以狭义角度为出发点,涉及到日常用语、专业术语、民间谚语、成语典故等,都体现了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平时养成阅读外文杂志、观看外国新闻等好习惯,以更好地投入到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乐琼. 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教 育探索,2010(8).
[2]熊兰兰.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 职业 时空,2011(12).
收稿日期:2012-11-01
篇8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 传播能力
2012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里的“汉语国际教育”既着眼于国内,也放眼于海外,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和文化教学。专业名称的调整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新标准和新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了解中国国情,能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工作的本科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早在专业名称变更之前,很多学者就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定位以及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做了深入思考和全面论述。亓华提出“汉语国际推广绝不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李凌艳认为,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解和知识拥有,与汉语知识的功底同等重要”。国家汉办2007年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五大模块中第二模块即为“文化与交际”,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内容,明确提出如下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毕业生基本流向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从事对外交流工作或在企业、公司、银行等从事翻译、文秘工作;继续攻读与专业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不论哪个方向,都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另外,根据有关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能力的调查,很多志愿者教师存在心理调适与跨文化适应能力薄弱、跨文化施教能力不足、文化传播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反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不可或缺。
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传承”,二是“传播”。“传承”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积淀,是对中华文化精髓和发展动态的理解与把握;“传播”需要的是理论的指引和技巧的运用,是对传播规律的尊重和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应从文化知识学习、文化技能掌握、文化素养提升、传播能力构建四个方面着手。
一、文化知识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系统掌握中华文化常识、世界文化常识、汉外文化对比等基本知识。
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要在掌握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突出中华文化特色,包括民俗文化、人文地理、饮食文化、哲学智慧、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三个层次。很多人觉得我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潜移默化地自然习得的。其实,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学习,身处本民族文化中的人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对于母语文化的认知停留在器物、民俗事象等层面;理解不到位,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不能准确把握;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或盲目坚守文化自大,或在强势文化面前不自信,缺乏文化情感立场的坚定性。所以,对于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华文化知识,除了要在知识层面得到提升外,还要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恰切理解和理性认同。
世界文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获得与中华文化进行参照比较的相关知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世界文化常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更要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特别是要把握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知己知彼”,以顺利实现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文化知识这部分课程的学习,着眼点应放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与对话上,教学内容要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文化知识类课程在设置上要坚持整体性、渐进性的原则。整体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容上既要相互关联,又要避免重复。教学单位应对本科阶段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进行整体观照,把握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比如“中国简史”与“世界简史”两门选修课可以考虑同期开设,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外历史大事同时纳入视野,共同观照。甚至还可以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便于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历史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渐进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要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古到今、从内到外最后再对比的顺序来设置。比如“中外文化比较”课,必须在学生先学习“中国文化通论”与“外国文化通论”两门课后才能开设,只有先熟悉了进行比较的内容,“比较”才会有效进行。
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古今平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是因为对中国现实的文化状况和发展态势感兴趣才选择学习汉语的。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有助于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有助于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他们规划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在2013年举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上,专家们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建构与传播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形象。因而,作为未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化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包括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技能的掌握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在学习中外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过硬的中华文化技能。文化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能力。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华才艺”作为一门必修课承担着文化技能训练的重任。中华才艺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才能、技巧与艺术。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表现,它以直观的形式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才艺形式多样,传统的中华才艺有书画、舞蹈、太极拳、武术、戏剧、相声、中国民间工艺(剪纸、中国结、泥塑)、中国传统乐器等;现代的中华才艺由传统才艺发展而来,包括中国歌曲演唱、中国菜烹饪、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在海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深受汉语学习者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所有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把中华才艺作为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精通汉语、熟悉中华文化、拥有中华才艺的国际汉语师资十分紧缺,因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华才艺课的设置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才艺”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而是贯穿本科四年教学的一个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核心课程,又有辅助课程。一般来说,适用于海内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才艺形式,往往具有展示性强、入门快、效率高的特点,在汉语课堂中,书法、剪纸、中国结、太极拳四种才艺形式应用最多,因而可将这四种内容作为才艺教学的核心课程。其他如传统乐器、舞蹈、戏剧、茶艺、烹饪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开设。“中华才艺”也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应时刻与其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互动。比如,中华才艺课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练习如何用外语教剪纸,如何用外语教别人包饺子。中华才艺课与教法类课程也有交集,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才艺本身,还要学会如何教授这些才艺。
中华才艺课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个贯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中华才艺课的教学不能只集中在一两个学期,也不能只局限于课时之内。一门才艺的学习,需要不间断的训练,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学到的只是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技巧,只有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避免“学得快、忘得快”情况的发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考虑到才艺课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拉大教学间距,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艺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和师资,保证课程格局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杜绝简单随意、上交一份作业即可过关的传统方式,采取“平时作业+‘滞后’考核”的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延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才艺课程的作业或作品是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反馈,有了这些反馈,一门才艺学习结束之后就没有必要马上进行考试,而是应给予学生更多练习和实践的时间,到中华才艺课程全部结束后,再依开课顺序集中考查以前掌握的才艺,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的连续性,有效督促学生常学常练。在实践模式上,要充分发掘校内的实践机会,同时努力搭建面向社会的实践平台。例如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成立才艺兴趣小组,老生带新生,专业带业余,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鼓励学生开展才艺展示活动,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纳入该项课程的考核之中;利用留学生教育资源,积极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学互助桥梁;建立中国文化体验室,为中华才艺类课程提供专门的场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几项基本的文化技能,为将来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奠定牢固基础。
三、文化素养的提升
文化素养不同于文化知识,它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气质和精神。文化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陶冶、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以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经过吸收、内化和融通,最后转化形成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文化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濡染和熏陶。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首先,鼓励学生发现中华文化之美,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由衷热爱。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体会汉语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篇章之美。只有让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让他们热爱、熟悉中国文化,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他们才能在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一位国际汉语教师,对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挚爱,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这首先就会赢得外国学生的尊重和敬意。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增强文化判断力,积极应对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其次,以文学为突破口,通过经典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加深其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具有文化深度和国别特色的艺术手段,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信息的载体,文学教学具有强大的社会认知功能。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文学教育目的有:1.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启迪审美感悟,提高文化品位;2.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中以中国文学为主,以外国文学为参照。中国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只取一瓢饮,也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做一个概括性梳理,让学生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需要对某些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必修课课时有限,可以考虑增设选修课,如“文学名篇选讲”“中国典籍选讲”等,以鉴赏为主,课上多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文化观点,同时加强课外辅导,为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项研究提供指导。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开设了“文化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三,积极拓展课内外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进文化,感悟文化,提升素养。文化知识的学习以记忆为主,文化素养的提升以体验为主,经典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之美,然而跳出书本则需要学生在广阔的现实世界中获得切实的文化体验。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我们都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也能变成身边的文化展示和体验基地。例如定期组织文化讲座,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过来,与同学们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乡土文化背景,让学生准备小型的文化讲座,介绍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布置文化选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最后在课上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等等。文化体验还要走出课堂,结合各培养单位所在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普遍特点,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地域文化是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它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文化浸润作用,以往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大中华文化的教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不足。文化考察不一定局限于名山大川,文化体验也不一定只是参观名胜古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有代表性的工厂和企业,有自己的博物馆、纪念馆、老街区,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参观考察、学习体验,了解当地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民居、服饰、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使学生在体验性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文化信息,形成文化理解,进行文化思考,最终转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四、传播能力的构建
这里所说的“传播能力”涵盖了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两方面的能力。“传播”和“交际”来源于同一个英语单词“communication”,二者含义大致相同,但在使用时各有侧重。“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是人们通过符号和媒介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社会传播主要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类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意见、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的含义比较接近,因而,人们往往倾向于用“交际”指人际传播,用“传播”指面向群体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国际汉语教师在海外传播汉语及中国文化,不仅要实现有效的人际传播,还要借鉴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模式和方法,积极开拓多种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化传播与交际”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但是,传播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类课程的中外文化要素,发挥课内课外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情境中获得相应能力。传播能力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跨文化意识”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理解、接受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文化属性,也要认识到他人的文化属性,并去认真探究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理解交际对象的行为。培养跨文化意识,重点在态度和情感层面,必须提高个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除了熟知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理论之外,更多地来自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同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传播学原理,但是有关交际与传播的基本知识和具体策略必须掌握。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自己即是传播主体,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受众心理与需求,选择适宜的传播媒介,尊重传播规律,排除“噪音”干扰,提高传播效果。只有传播主体素质高、能力强,传播媒介使用恰当,受众才能全面了解传播信息,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部分内容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三,借助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案例分析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的目的。案例分析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有量的积累和质的保障。教师通过认真筛选,不仅要选出适合学生水平、与所涉及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还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经过整理引用到课堂中。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获得文化传播的宝贵经验;案例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创造实习实训机会,增加学生跨文化传播的实战经验。学生在了解既有交际规约和掌握一定传播策略后,还需要亲历跨文化情境,才能对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一般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实习单位的确定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统一安排,二是学生自主解决。各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发多种实习形式,如建立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模式或与其他高校国际交流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合作协议,与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机构或与外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尽量让学生走出去,接触异文化,并适时给予实习指导,完善实习评价体系,避免实习流于形式。由学生自主解决的话,应注意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另外,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战训练。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参与或负责策划多种文化传播活动,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教学对象设计相应的语言文化传播方案,注重传播的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象的传播模式及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的文化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自觉的文化传播意识和出色的文化传播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为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东北亚地区比较文化创新团队”[批准号:WT2013009]、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项目编号:2014-RCY-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丁芳芳.文化差异的解读――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A].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当前阶段,跨文化交际作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通过有效将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进行结合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基于此,笔者在文中主要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进行分析。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留学生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向。对外汉语教育一直都处于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在此领域内各个国家不同语言相互的交融、碰撞。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大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力度,自主肩负跨文化语言艺术传播的职责。当前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群体广泛热议的话题。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概述
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性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师自身肩负着重要的教学引导职责,对外汉语教师自我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与低。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解析汉语语言与其蕴含内部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断重复添加文化教学内容,将语言技能与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文化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其语言想要表述的文化内涵;在不断提升留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认知,并为日后的更好的语言学习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教育工作自身肩负着宣扬汉语语言艺术及文化内涵的双重任务,文化内涵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开展对外语言教学过程中,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际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物质基础。语言学家李申明说:“我们需要及时提高对于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视,其不仅影响到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发展,同时极大的影响着国际语言交际工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的价值性。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研究力度的不断增加,人们愈来愈意识到增添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必要性。第二语言教学工作的根本发展任务即为全面培养具备不同场景、文化背景下与他人自主流畅的进行语言交流的学生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汉语视作留学生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物质基础,结合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而不断强化留学生自主运用正确汉语语言与他人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高效开展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策略
(一)教材方面
在实际编写语言教材过程中,必须要紧紧围绕强化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发展目标,始终坚持为语言发展服务;精心选择一些具备民族文化特色的汉语生字及词汇,并加以批注。大部分的留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民族文化特性的汉语字词的影响,只能够片面关注字词的表层意识,而严重忽视了字词背后隐含的深层文化内涵。此问题若不能及时予以解决,必定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弱化语言交际作用力。因此,在实际编著教材过程中,我们需要精心选取字词内容,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细致批注。在保证学生可以获悉字词表层与深层内涵的基础上,帮助其构建汉语知识框架。在实际训练中有效发现自我学习不足,及时予以改正,进而不断强化自我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如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关于礼仪的词汇,中国人会选用一些较为委婉的语言,不会将直接的回答进行表达。如:“我感觉还可以”“都可以”“改天”“随便”等。由于留学生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学习此类用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因此,在实际编写此类汉语语言内容时,需要侧重对其进行注释;结合对外汉语教师的细致讲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应用,进而有理解其汉语文化背后隐含的文化价值,进而高效展开跨文化交际活动。同时,侧重加强教材中所选文章及课后练习题间的联系性[4]。由于第二语言自身的特殊性,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跨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实际选取范文过程中,必须要紧紧围绕文化特性,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如: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语言交际情境设置为范文,以人物现实对话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生字、词句、句型进行使用。此举不仅有效强化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同时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需要侧重安排学生的课后练习活动。在学习完文章后,借助相关的阅读问题,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如:完形填空、情境对话等。借助有效检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突出的学习问题,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实际开展对外汉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语言文化的引导者与传播者,自身不仅要具备十分浓厚的文学底蕴及教学技能,同时还必须全面掌握民族特色文化,并将其内容充分融入至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不断深化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积极使用教学法。教学法主要是指对外汉语教师借助语言表述及相应肢体语言,向留学生全面解析汉语概念、阐述事物真实性、语言情境的价值性、推理论证等[5]。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对于留学生而言,跨语言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的教学需要在语言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其教学编排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强化了留学生的语言认知。如:教师在教学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需要事先对跨文化交际的内涵,背景及相关常识定义教学,结合部分典型案例加以描述。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教学法时,必须要尽可能陷进“一人言”的教学误区,必须要侧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结合师生、生生间学习互动,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从根本上强化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其次,积极使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有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其方法,在课堂中设定诸多语言学习情境,要求学生扮演语言情境中的主人公,结合自我语言想法,充分唤起学生的语言情感,进而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强化自我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在设定母语情境时,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十分熟悉的母语去解析相关教学内容,课堂学习活动平淡无奇,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潜能很难被全面激发。此时教师则需要变换语言学习情境,高效利用一些语言障碍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把握教学进度,适当放慢语速,集中讲学重点知识,使学生可以在学习实践中充分掌握其语言知识,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后,积极使用直观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法,为学生语言学习创设积极有效的氛围。利用展示实物、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建立具体形象的知识框架,进而有效深化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直观教学法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法,在使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把握其使用尺度。如:教师在教学交际礼仪的语言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自主定制教学课件,以情景剧、相声、舞台剧等视频为主要媒介,一边语言叙述一边播放与之对应的教学视频资源,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展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长期教学发展的角度看待其课程,通过有效选取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语言基础,精心设置教学课件,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强化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哲.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4.
[2]高娜.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武娇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6.
[4]王思尹.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科技信息,2012,11.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训练;培养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训练的背景与目的
从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历史背景说起,跨文化交际训练发展契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为派遣海外出国的外交官,商业人士等人的预备课程。当时作为训练,以授课的形式像派遣者讲授目的国的地理、法律、教育制度、天气情况乃至风土人情。20世纪70年代,如何促进异文化间的交流:(一)过渡到目标文化的先行研究;(二)实地研究;(三)将回到本国后再次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帮助纳入考虑范围的跨文化交际训练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思考和研究。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其间,语言固然是重要的工具,但文化因素在影响着交际的全过程。跨文化交际训练应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训练,更要能够在感性层面拥有文化共鸣感,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学习之后付诸于实践才是跨文化交际所追求的目标。当然,学习异国文化还要与自己的本国文化相结合,只有深刻理解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异国文化,理解了普遍性方能理解特殊性。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过程。就目前以汉语为母语现学习外语的同学来说,从出生时起就受到汉文化与汉语的熏陶,而在学习外语时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习得异国文化,通过切身深刻体验,促进文化底蕴的形成,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流露,不是汉语式的外语,如此,就是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就是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训练方法都可以单独实行,但就目前的课堂模式而言,仍需结合多种因素加以考虑,如学生的上课时间、授课目标、教材等。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基础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从宏观上认识跨文化交际训练的特征。最早普遍实行的是以信息,知识学习为中心,同时兼顾目标文化的意识水平与无意识水平的授课方式。自主学习形式也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另一措施。学生自主使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从而能够说明某一行为模式的特点而进行的训练。通过异国文化的原因归属法,即“同型归因”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的方法为:归属训练,训练理解并说明目标文化的行为模式的原因、特点。其次,站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中解读因异文化间的交流接触而产生的误解、摩擦的案例,并从选项中选择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体验学习形式因其有各种形态的存在,因而也被广泛使用。体验学习法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阅读异文化交流间引起的问题,小组间相互分析,交流讨论,针对事件的具体问题,可进行角色扮演来找出摩擦的原因,又叫做文化认知训练。从小组为单位的训练延伸出DIE训练方法,对于搜集到的异文化间交流引起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叙述与描写(Description),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本国文化与目标文化间的不同意义进行对照并解释(Interpretation),进而进行评价(Evaluation)的训练方法。同时站在目标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容易捕捉到文化的相对性。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模拟实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时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一)Barnga:通过使用扑克牌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参加者通过再现情景的方式表述异文化交流间遇到的状况,而后,主持者一边回顾发生的情景,一边分析所能体会到的价值观,情感层面,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思考本国文化在此情景中的影响。(二)Bafa-Bafa:参与者分别划分进两间教室,分别教授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与风俗习惯,一段时间后,让他们相互交流,体验异国文化。比如,交给一组寒暄时身体不要接触到对方,而另一组则被告知寒暄时应互相拥抱,以示亲密友好。然后,要求与另外一组相互寒暄。(三)Ecotonos:是第二种方法的升级版,将参与人员分成3组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跨文化交际训练之后,以主持者为中心,进行动作的重复,这时,参与者也跟随再一次回顾自己所想,所学的内容以使其意识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对外语教师就如实验中主持人的角色。除了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材之余,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多接触外国最新流行事物:如电视剧,电子书等。还可以多与外国朋友进行互动,互发邮件,这些交际有时则对外语书写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还要在脑海中将中文转译成外语,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的思维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训练对当前外语教学的启示
目前,异文化训练是以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中心,知识学习兼而有之的一种训练形式。与个人的成长、异文化间的练习体验、学习是有划分出具体区别的。要求学生在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自己体会跨文化间的差异,冷静思考、思路清晰、情感细腻。当然,教师在训练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目前所处的知识阶段,设置学生不曾接触的场景,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再融入了语言环境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理解了语言,同时熟悉了语言所处的环境,进而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人际关系领悟的层面,使用地道语言且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