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重点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中考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中考重点

篇1

语音、文字、书写是重要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中指出:1.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00个,其中3 000个左右会写。2.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 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对汉字的音形义的考查这类题型会长期保留,因为它是语文知识基础的基础,再则它与生活密切相关。可是从历年反馈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得分率很低。其原因一是同学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因其分数占得少,同学们平时掌握得不牢固;二是汉字太复杂,误读、误写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三是同学们对词语或成语的意义掌握得不够准确。

[题型分析]

一、汉字抄写(包括标点符号书写)

此类题是对考生的字形测试和标点测试(个别试卷没有对标点的考查)。字形测试作为汉字测试的一个重要部分,汉字书写要求用楷书在田字格内准确、美观、大方地书写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因为楷书最能反映汉字的形体的基本结构与特征。汉字的书写要求有两个层次:一是正确规范,二是工整美观。汉字测试侧重的是前者。

例1:(2015年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向美而生,向善而行。

解析:此类题要求应试者用正楷正确写规范汉字。应试者要辨析并纠正书写和使用中的各类错误,尤其是常用字和常用字中容易写错的字。这个要求既包含应试者对汉字规范字形的把握,也包含其对相关规范标准的了解和掌握。测试中对书写的要求,最首要的就是基本笔画清楚准确,而不涉及修改、风格等复杂因素。应试者在书写的过程中必须一笔一画、不要连笔。

标点符号在田字格内的写作格式: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即均需标在紧接上文左边偏下的1/4格的位置;问号和感叹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均占左半格。常测试的是逗号、句号、感叹号。

二、汉字注音

此类题型是考查考生对字词的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其题型多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也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

例2:(2015 年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嘹亮liáo 祈祷qǐ 缄默jiān 忍俊不禁jìn

B. 畅谈chàng 炽热zhì 伦理lùn 潜心贯注qián

C. 澎湃péng 嬉闹xī 娴熟xián 乐此不疲pí

D. 步履lǚ 剔透tī 哺育pǔ 惟妙惟肖xiāo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考生要看清题干,是选出“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还是选出“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解答此类题可用两种简便方法:排除法和直接筛选法。就此而言,排除法就是发现某一项加点字注音不正确就迅速排除该项,再继续查找,留下的项就是答案。直接筛选法就是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那么答案即可确定,其他各项可不加过问。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有两处错误,“祈祷”中的“祈”应读qí,“忍俊不禁”中的“禁”应读jīn;B项中有两处错误,“炽热”中的“炽”应读chì,“伦理”中的“伦”应读lún;D项中有两处错误,“哺育”中的“哺”应读“bǔ”,“惟妙惟肖”中的“肖”应读xiào。

答案:C。

三、辨析错别字

此类题型主要集中对于错别字的考查,特别是对常用字中的错别字的考查。双音节词语、三音节词语、四音节成语及多音节熟语都在考查范围之内。形声字中有许多字音同、音近;形近字的字形结构很相近。错别字的类型其实不外乎同音字、形近字这两大类型。领悟字义、辨析字形、正确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型的钥匙。

例3:(2015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叶孤舟 刚毅不屈 大砌大悟

B. 怏怏不乐 精血诚聚 拖泥带水

C. 齐心协力 一反既往 更胜一畴

D. 恪尽职守 转弯抹脚 勇往直前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字词字形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有误”的,解题方法同“汉字注音”解法,即排除法和直接筛选法。A项中的“大砌大悟”中的“砌”应改成“彻”;C项中的“更胜一畴”中的“畴”应改成“筹”;D项中的“转弯抹脚”的“脚”应改成“角”。

答案:B。

四、将音形义综合在一起设题

此类命题综合了汉字的音形义(或书写),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词语或句子中写错的字。要求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考生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要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例4:(2015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含的体现。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销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zhāo( )示。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装订( ) zhāo( )示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改为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熟悉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二是要熟记字形,了解字义,尤其是同音字和形近字。

答案:(1)dìng,昭;(2)“含”改为“涵”,“销”改为“消”。

五、 成语(词语)的使用

对此类命题,常见的考法是对词语的理解,常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多以成语(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作为考点。在一部分地区也曾出现过将词语的理解与阅读分析结合起来的考法,有填写、修改和简述等类型试题。

例5:(2015年 黑龙江省绥化市)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家七嘴八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 他自称大学问家,打扮得斯斯文文,说话也味同嚼蜡。

解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首先要看清题干,看题干要求是选出“正确的”还是“有误的”,要求考生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表达作用”。这个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2. 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3. 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成语(词语)运用的正误;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成语(词语)。D项中“味同嚼蜡”是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道的意思。多形容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与语境不符。

答案:D。

[策略指导]

对汉字的音形义的考查,是中考的必考点。要想正确地掌握汉字及词语,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汉字的复杂性决定了汉字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学习过程。

1. 死记汉字的音形义不是学汉字的最好方法,多读书、勤记笔记能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汉字。

2. 考生对汉字里的误读字要下一番功夫,反复练习,将错误读音彻底纠正过来。这就需要考生日常细心学习,做到心中有数。

篇2

一、问号

1.一般情况下,选择问句,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句末。

例如:是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2.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如果就全句来看并不是疑问,末尾不用问号。关键点是分清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还是疑问语气。

例如:当时他说了什么,究竟有没有说,他都不记得了。(陈述句)

3.倒装句中,倒装成分之间用逗号,问号应放在全句的末尾。

例如:明天放假吗,张老师?

[真题演练]下列问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

1.(2012湖北黄冈市)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 )

2.(2012甘肃金昌市)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

3.(2012贵州遵义市)“我到底要行去何处?哪里是我的终点?不重要了,”徐霞客对自己说,“重要的是,我行走在天地之间。” ( )

4.(2012四川阿坝州)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

5.王老师走进高三(2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

[答案及解析]1.×,选择问,前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2.×,从全句看是陈述句,问号应改为逗号。3.√,是自问自答的设问句。4.√,典型的问句。5.×,引号里的句子是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倒装成分之间用逗号。

二、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例如: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并列词语作谓语,在没有共同的宾语的情况下,中间有较大的停顿,多用逗号分隔。

例如:剧中机器人“罗伯特”(Robot)聪明,听话,能干。

3.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4.句中的数字,表示概数时,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中间没有停顿,例如,“十五六”“七八十”等;而表示确数时要用顿号,例如,“第一、二单元”等。

例如:她看上去有十五六。(表概数)

语文课本第三册四、五单元是小说,同学们学习得很有兴趣。(表确数)

5.用连词连接的词语,有停顿时,连词前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如果那天下雨,或者我另外有事,我就不能赴你的约会。(“或者”是连词)

[真题演练]下列顿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

1.(2011福建三明市)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 )

2.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

3.(2011贵州遵义市)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

4.(2012贵州遵义市)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像往别人的身上洒香水,在芳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

5.(2012山东威海市)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

6.(2011四川资阳市)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

7.(2012甘肃嘉峪关市)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

8.(2012甘肃嘉峪关市)篮子里有番茄和黄瓜、豆芽等。( )

[答案及解析]1.√。2.×,并列词语作谓语,在没有共同的宾语的情况下,中间有较大的停顿,多用逗号分隔。3.×,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停顿“龙宫”“武隆”后应用逗号。4.×,表示概数时中间不用顿号。5.×,并列词语作宾语时,强调同一人或事物时,要用逗号。6.×,句中顿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7.×,“或”是连词,前面该使用逗号。8.×,“和”应放在“豆芽”一词前面,“番茄”一词后加顿号。

三、分号

1.分号用在复句内并列的分句之间,但句中不能不用逗号径直用分号。

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例如:如果每做一件事,都要从钱来考虑,有钱就做,没有钱就不做,钱多的就多做,钱少的就少做;那么,一个儿童失足落水,还有谁去救他?

3.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真题演练]下列分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

1.(2012湖北黄冈市)“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

2.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急。( )

3.(2012山东德州市)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

4。人们常说: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一座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 )

[答案及解析]1.√,复句内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2.×,在复句内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即“风”前面用分号。3.×,“80后”“90后”之前的逗号该用分号。4.×,不是在复句内并列的分句之间,句中也没有逗号,因此分号应改用逗号。

四、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某某说”在引语前,后面用冒号;“某某说”在引语后,后面要用句号;“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

例如:“这是国家财产,不能随便动!”王师傅看不惯这几个人的作派,严肃地说,“就是拿走这里一根铁丝,也是破坏行为!”

4.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5.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6.同一句内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冒号。

例如:我向大家保证:今后我一定做到三件事:第一,不迟到;第二,上课不随便说话;第三,按时完成作业。(第一个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真题演练]下列冒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

1.(2012湖北随州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2.(2012四川达州市)“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 )

3.(2012山东威海市)我倒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4.(2012四川凉山州)“我……我……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他问得很突然,我也就随便反问了一句,“你可是真的没有骗我?” ( )

5.总公司领导认为: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

6.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

[答案及解析]1.×,在总说性话语“散步”后面应用冒号。2.×,“说”在话语的中间,后面用逗号。3.√。4.×,引语不是同一个人说的话,“问了一句”后应用冒号。5.×,两个冒号不可同时使用在同一句里,第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6.×,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谈笑风生”。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五、引号

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例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2.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

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

例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5.引文末尾的点号位置:①如果引者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末尾的点号应该放在引号之内。例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②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点号必须放在引号外面。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③如果引语末尾是问号或叹号,即使作为引者话的一部分,也要放在引号内。

[真题演练]下列引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

1.(2012天津市)网路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 )

2.(2012山东威海市)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 )

3.(2012湖北黄冈市)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 )

4.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

5.我们的口号是“一切为了孩子”!( )

6.(2012江苏泰州市)客居在外的梅葆玖先生用“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诗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

[答案及解析]1.√,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用引号标示。2.√,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3.×,引号内的句号应该移到引号外。4.×,句末点号应在引号内。5.×,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6.√。

六、括号

1.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例如:①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②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2.就句内括号说,语句内部可以使用各种标点符号,但是语句末尾不能有句号(问号、叹号例外),哪怕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例如: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

3、就句外括号说,它的内部如果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子末尾可以用句号或问号、叹号。

[真题演练]下列括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

1.(2012湖北黄冈市)“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

2.(2012山东威海市)《简爱》中由彼此对立的自然因素(如冰与火、丽日与风雨等)构成的比喻形象,呼应着主人公内心的这种矛盾和斗争。( )

3.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 )

4.果戈里的《巡按使》,使演员直接对看客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后句删去了)。( )

[答案及解析]1.×,“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注释“葫芦”,应该紧跟在“葫芦”后。2.√。3.×,这是句内括号,括号内末尾不能用句号。 4.×,这是句外括号,句号应在括号内。

七、破折号

1.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

例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话题突然转变或语意有所跃进的时候,用破折号标明,破折号前面也应有句末点号。

例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声音延长,像声词后用破折号。

例如:“呜——”火车开动了。

4.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

[真题演练]下列破折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

1.(2012贵州遵义市)用表格整理材料的优点是——容量大,直观性强,眉目清楚,便于对材料作进一步的分析。( )

2.(2012山东泰安市)“混沌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 )

3.专家们经剖析以为,打捞俄潜艇,最可能被采取的方法便是混合打捞法——即先行封舱,将内水抽干增添潜艇自身浮力,再应用浮吊、浮筒来起浮沉艇。( )

4.这家碳素厂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吉林市。

5.在亲人金珠玛米————的辅助下,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6.情况突然有了改变,母亲给女儿一件出乎意料的礼物、一个漂亮的小闹钟。

[答案及解析]1.×,“是”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分说,破折号应改为冒号。破折号与冒号用法的主要区别: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注释,则用破折号。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内容和形式是完整的;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2.√,破折号表声音的生长。3.×,“即”与破折号功能相等,应删去。 4.×,由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语句与被解释说明的对象不照应。 5.×,该用括号的地方用了破折号,“”只是对“金珠玛米”的注释。 6.×,该用破折号的地方没有用,“一个漂亮的小闹钟”是对“礼物”的解释说明。

八、省略号

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例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列举的省略,可以用省略号,也可以用“等”“等等”“诸如此类”,但不能同时使用省略号和“等”“等等”“诸如此类”。

例如: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

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真题演练]下列省略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

1.(2012山东济南市、青岛市等)史铁生、铁凝、贾平凹、余秋雨……等作家,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厚重的文字,带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 )

2.王大瑞带着一脸的困惑问:“这位马小姐是?” 柏志林说:“马小姐可不是一般人物,是我们公司公关部经理。”( )

3.(2012贵州毕节市)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

4.世界上一年大约需要10亿双运动鞋,仅美国在1990年就买了1亿双……( )

[答案及解析]1.×,“等”与省略号不能同时使用。2.×,问号前要加省略号,以表示因为不明马小姐的身份,有话没说出。3.√。4.×,“仅”表示只举一个例子,不用省略号读者也知道还有其他例子未举。

九、书名号

1.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例如:①《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书名)②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篇名)③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报名)④桌上放着一本《语文世界》。(刊名)

2.电影、电视剧、戏剧、歌曲、乐曲、绘画、雕塑、摄影等名称也必须用书名号。

例如:最近热播《我的兄弟叫顺溜》。(影名)

3.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课程名、会议名等不能使用书名号。

[真题演练]下列书名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

1.(2012四川广安市)《红色歌曲,唱响广安》活动,表达了我广安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

2.音乐会上,音乐家们演出了中外音乐着名作品“二泉映月”“梁祝”“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等。( )

3.(2011江苏泰州市)贾平凹历时4 年创作的小说“古炉”出版发行,该作品延续了其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 )

4.《北京动物园》在哪儿?坐落在北京城的西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好玩极了!( )

篇3

①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甲:,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③没错,感恩的敌人,是乙:.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们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④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

⑤不懂得忏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丙:,

一切都是他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错误弥补他闪失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来,呜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声来。

(摘自《读者》2004年13期,有删改)

17、请为文章空缺处选择恰当的成语,将成语代码填写在下边相应的序号里。(4)

选项:A.唯我独尊B.滴水之恩C.忘恩负义

甲乙丙

18、在第②段末尾,作者写道:“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想想在生活和生命两个方面,我们需要对谁感恩?(4分)

①面对生活:

②面对生命:

19、从本文可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之所以不懂得感恩,是因为:

20、阅读文章第④段,请将本段的中心句摘录如下:________________。(2分)请你为这一观点再提供一个事实论据:

(2分)

21、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不懂感恩”。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接着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就这一话题,说说你的真心话,50字左右。(4分)

材料一:在前不久举行的“楚才杯”作文竞赛中,4200多名考生有近3000名讲述了自己被妈着参加奥赛、练琴、学画,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题的“悲惨遭遇”。在这些孩子的笔下,妈妈是“如来佛”,是“变色龙”,是“母老虎”……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

材料二:一位农村孩子罗某在离家出走前给父母留言:“爸爸,您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丝毫未察觉,因为您限制了我的自由。……我在家里,什么都不敢做,仿佛这不是我的家一样,我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反而觉得有些陌生了……

(摘自《南国早报》2005年6月11日24版)

材料三:有的家长指出:“放过母亲们,与其谴责妈妈,不如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激,学会体谅,学会承担责任。”更多的妈妈则寄希望于将来孩子长大懂事后明白妈妈是为了他们好。(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

答案:

17.甲B乙C丙A

18.①需要感谢父母、同学、老师,感谢工人、农民,感谢一切对我们有帮助的人。

②需要感谢父母,感谢天地万物,感谢祖国。

(每小题只要列出两项即可,少一项扣1分;重复、答错、答不齐两项酌情扣分。)

19.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前面两个点,每个点1分)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2-0035-02

近年来,“中国风”一词随处可见可闻,尤其是2008年之后,“中国风”开始流行于文化艺术领域,但究竟何谓“中国风”,却没有书面化的确切定义。将其放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审视,笔者以为“中国风”是指那些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各地风俗习惯、风土民情等颇具地方特色又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文。如何认识初中语文教材中广泛出现的“中国风”现象,又怎样理解其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呢?笔者试从教材编写角度,以《端午的鸭蛋》为例,探讨“中国风”存在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缘由及意义。

一、“中国风”类题材入选缘由

“中国风”类题材的美文因其淡而有味的语言、充满趣味的内容以及质朴平和的情感,备受初中语文教材编写者的青睐。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两个方面的缘由:

1.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材编写建议明确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提示中说:“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①看来,关注民俗、着力开采地方特色文化已在悄然落实中了。

2.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任何教材的编写,最先考虑的因素必然是读者。顾之川在《语文论稿》中曾谈到,“教科书的‘可接受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②。如今,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他们的视野也早已不再闭塞。这就对语文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范文既要文质兼美,又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需要、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可以说,选什么样的文章进入教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

“中国风”类题材的作品以其趣味横生的内容和平实而又不失活泼的语言,足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单看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中的《端午的鸭 蛋》,作者像一个说书人,对家乡高邮的独特美食——鸭蛋娓娓道来,平实的文字中不时夹杂一两句逗趣的话,显得充满童趣和生机: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鸭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这段对鸭蛋的描述,读起来就像是在品尝美味一般,绘声绘色。读着,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个冒着红油的鸭蛋,作者将白描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剩下的空白就由读者们填补了。“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像是一个小孩子埋怨撒娇的口吻,若是能朗读到位,定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如: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这段改装鸭蛋为灯笼的描述,也十分有趣儿。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讲,可塑性很强,倘若读了这段,估计会琢磨着制作一样小手工。即便不动手,单是读起来,已经“好看极了!”

二、“中国风”类题材入选意义

1.彰显人文精神价值。语文教材内容,要兼顾民族文化传承、人文精神涵养同语文技能训练等诸多因素,找到最佳的交融点、科学化的轨道,实现目标的最优化。”[1]笔者以为所谓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倡导一种自然、和谐、舒展人性和关爱人生的状态。“中国风”类选文进入初中语文教材,以其饱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加上清丽、恬淡的外在,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文教化,同时也满足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隐含深刻教育意义。一般来说,讲到教育意义,可以从外在意义和内在意义两方面去说。从外在意义来看,“中国风”的语言质朴天然,值得鉴赏学习。这一类的文章从其语言表达来看,多用俚语、俗语,且多有变化,这着实为初中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很好的仿写素材。《端午的鸭蛋》中,汪曾祺先生“淡而有味”的语言着实令人着迷,处处都不见刻意雕琢的痕迹,仿佛一弯清泓,直淌到底,这正是我们中学生写作训练可借鉴、学习之处。

而“中国风”带给我们更多的则是其深层次的教育意义。这一类作品中,作者们似乎都不约而同地选取我国经典的民俗文化作为素材,更以家乡作为背景,层层刻画,着力点都放在“吃”、“喝”、“玩”之上。莫不是作者单单为写这个?恐怕非也。对于我们而言,“端午“风俗由来已久,“淡淡的熟悉”怕是对它最好的描述,而故乡也许已变成了“昨日的路人”。如何使初中学生深化对优秀民族文化和故乡的情感成了这一类文章的内在意义所在。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现今已有了规模性的变革,甚至说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探寻阶段。“中国风”题材的美文的入选,足以证明语文教材改革的决心和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风”类的选文将更多地进入教材编写者们的视野,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工具。

注释:

①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②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选编策略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2003,(5).

篇5

1 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最值

图1

例1 (2008年连云港)如图1,现有两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板Ⅰ、Ⅱ,它们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和2. 将它们分别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AOB,COD处,直角边OB,OD在x轴上. 一直尺从上方紧靠两纸板放置,让纸板Ⅰ沿直尺边缘平行移动. 当纸板Ⅰ移动至PEF处时,设PE,PF与OC分别交于点M,N,与x轴分别交于点G,H.

(1)求直线AC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当点P是线段AC(端点除外)上的动点时,试探究:①点M到x轴的距离h与线段BH的长是否总相等?请说明理由;②两块纸板重叠部分(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S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直角三角形纸板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和2,知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2),(2,1). 易得直线AC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x+3.

(2)①点M到x轴的距离h与线段BH的长总相等. 因为点C的坐标为(2,1),所以,直线OC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12x. 又因为点P在直线AC上,所以可设点P的坐标为(a,3-a). 过点M作x轴的垂线,设垂足为点K,则有MK=h. 因为点M在直线OC上,所以有M(2h,h). 因为纸板为平行移动,易得RtPHG∽RtPFE,有GHPH=EFPF=12. 故GH=12PH=12(3-a). 所以OG=OH-GH=a-12(3-a)=32(a-1). 故G点坐标为(32(a-1),0). 又点P的坐标为(a,3-a),可得直线PG所对的函数关系式为y=2x+(3-3a). 将点M的坐标代入,得h=4h+(3-3a). 解得h=a-1. 而BH=OH-OB=a-1,从而总有h=BH.

②由①知,点M的坐标为(2a-2,a-1),点N的坐标为(a,12a).

S=SONH-SOMG=12NH×OH-12OG×h=12×12a×a-12×3a-32×(a-1)=-12a2+32a-34=-12(a-32)2+38. 当a=32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8.

S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为(32,32).

评注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析运动变化的过程,用点P的横坐标a的代数式表示描述点的运动过程,把动点视为静点参与运算,列出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证明线段相等,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求得最值问题.

2 利用轴对称变换求最值

图2

例2 (2008年南通)如图2,四边形ABCD中,AD=CD,∠DAB=∠ACB=90°,过点D作DEAC,垂足为F,DE与AB相交于点E.

(1)求证:AB•AF=CB•CD;

(2)已知AB=15cm,BC=9cm,P是射线DE上的动点. 设DP=xcm(x>0),四边形BCDP的面积为ycm2.

①求y关于x的函数的关系式;

②当x为何值时,PBC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此时y的值.

证明 (1)因为AD=CD,DEAC,所以DE垂直平分AC,所以AF=CF,∠DFA=∠DFC=90°,∠DAF=∠DCF. 因为∠DAB=∠DAF+∠CAB=90°,∠CAB+∠B=90°,所以∠DCF=∠DAF=∠B,易得DCF∽ABC,所以CDAB=CFCB,即CDAB=AFCB. 所以AB•AF=CB•CD.

解 (2)①因为AB=15,BC=9,∠ACB=90°,所以AC=AB2-BC2=152-92=12,所以CF=AF=6,所以y=12(x+9)×6=3x+27(x>0).

②因为BC=9(定值),所以PBC的周长最小,就是PB+PC最小. 由(1)可知,点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是点A,所以PB+PC=PB+PA,故只要求PB+PA最小. 显然当P、A、B三点共线时PB+PA最小. 此时DP=DE,PB+PA=AB. 由(1),∠ADF=∠FAE,∠DFA=∠ACB=90°,得DAF∽ABC. EF∥BC,得AE=BE=12AB=152,EF=92, 所以AF∶BC=AD∶AB,即6∶9=AD∶15,所以AD=10. RtADF中,AD=10,AF=6,所以DF=8. 所以DE=DF+FE=8+92=252.

所以当x=252时,PBC的周长最小,此时y=1292.

评注 本题可转化为直线上一点到直线同侧两点的距离和最小问题,一般我们先用“对称”的方法化成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问题,然后根据“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从而找到所需的最短路线.

3 利用动点的范围求最值

例3 (2008年徐州)如图31,一副直角三角板满足AB=BC,AC=DE,∠ABC=∠DEF=90°,∠EDF=30°.

操作 将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E放置于三角板ABC的斜边AC上,再将三角板DEF绕点E旋转,并使边DE与边AB交于点P,边EF与边BC交于点Q.

探究1 在旋转过程中:

(1)如图32,当CEEA=1时,E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2)如图33,当CEEA=2时,E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根据你对(1)、(2)的探究结果,试写出当CEEA=m时,EP与EQ满足的数量关系式为,其中m的取值范围是(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图31图32图33

探究2 若CEEA=2,AC=30cm,连结PQ,设EPQ的面积为S(cm2),在旋转过程中:

(1)S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随着S取不同的值,对应EPQ的个数有哪些变化?求出相应S的取值范围.

解 探究1(1)作EMAB于点M,作ENBC于点N,连结BE,因为∠ABC=90°,所以∠MEN=90°. 因为AB=BC,CE=EA,所以BE为∠ABC的平分线,所以EM=EN. ①若点M、P重合,显然EP=EQ. ②若点M、P不重合,因为∠MEP=∠NEQ=90°-∠PEN,所以RtEMP≌RtENQ. 所以EP=EQ. (2)作EMAB于点M,作ENBC于点N,因为∠ABC=90°,所以EM∥BC,所以EMP∽ENQ,所以EMBC=AEAC=13. 同理ENAB=23. 因为AB=BC,所以EMEN=12. ①若点M、P重合,显然EPEQ=EMEN=12. ②若点M、P不重合,因为∠MEP=∠NEQ=90°-∠PEN,所以EMP∽ENQ,所以EPEQ=EMEN=12. 综上,EPEQ=12. (3)由上可得EPEQ=1m,设EF=x,则DE=AC=3x,当E在边AC上由C向A移动时,要确保EF与BC有交点Q,EQ最大时,EQBC,此时EQ=EF=x,EC=2x,EA=AC-EC=3x-2x,所以此时m=CEEA=2x3x-2x=6+2,故0

探究2(1)设EQ=x,则SEPQ=12EP•EQ=14EQ2=14x2,其中102≤x≤103.故如图36,当x=EN=102cm时,SEPQ取得最小值50cm2;如图35,当x=EF=103cm时,SEPQ取得最大值75cm2.

(2)如图35,当x=EB=510cm时,SEPQ=62.5cm2;故当50

篇6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寡人之於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艺术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89-02

1.艺术教学

首先针对语文这门学科而言,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课堂教学内容还是我们首要关注的事情。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最直接形式就是课堂教学,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学语言、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与加强,并加强教师教学的艺术性,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享受的学习、有乐趣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更主动,更积极,从而优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1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最直接的教学行为与表达方式。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教学语言则是教师传递信息、传授知识、交流情感、给学生的语言行为方式。可以说,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语言教学艺术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加强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作为中职语文教师,面对着有特点的学生或一些具有较强自我思维能力的学生群体,对其语言艺术性的要求也就更高。一方面要关注课堂学习的进展,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表述时要有一定的幽默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指导又要显示出教师具有的专业素质,分析鞭辟入里,描绘入木三分,点拨恰到好处,使学生不仅愿意学习,而且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在心理建设方面,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上给学生的感受,若语言充满着距离感,那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就疏离,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与关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学语言只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教学语言的艺术仍要以教学目的为中心,不可喧宾夺主,让课堂学习只剩下学生喜欢的幽默,最后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1.2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一直强调要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正是因为这会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减少中职生的厌学心理,让学生热爱学习,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有了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会让老师和家长满意。比如说,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由于该课文故事性较强,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进行小演出的方法。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主动了解故事的背景,挖掘人物的特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这样的表演也会拓展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比如窦娥这一形象,学生可能无法准备那么多的古装道具,那又如何表现窦娥的形象特点,很多方面的思考都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而当讲到《林黛玉进贾府》这样宏大的著作时,面对如此鲜明的人物特点,教师除了书本上的描述,可以带着学生一道欣赏电视剧版的《红楼梦》这一章节,去体会更形象的戏剧表达,加深学生的理解。尤其是男同学,他们大部分都更爱读战争类武侠类著作,面对这类教学内容,我们必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要改变教师一味的教授、学生被动的听讲或是教师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让学生记忆这类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丰富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说阅读课,教师可以选择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提升阅读水平,所以,教师要充当的是引导的角色,给出小提示,不急于给出答案,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而进行作文学习,就要根据作文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若是情感类的,就要巧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然后表达心中的想法,文章才有感情才能打动人。而议论类的作文,可以选用演示法,观看一些辩论赛,让学生对论点论据的表达更直观,冲击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而诗歌类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陶冶法,听一些诗歌朗诵带,感受诗歌的魅力。那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丰富多样的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中职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科目的教学,它还关系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作能力的养成,而且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于中职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以后的职业或学习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以彰显中职语文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充实并且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情感教育

到中职学校来就读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感觉自己是升学的失败者,是无前途可言的,在社会上不会受人尊敬,在家里没有地位,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自己一无所用。自卑使他们沉沦、堕落、破罐子破摔。对于这些有种种心理的学生,我们要对他们加强情感教育,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义,感受到身边的温暖和爱。

2.1 在课堂上奏响爱国之歌会升华学生的情感。很多的中职学生的脑海中基本没有爱国的概念,他们觉得爱国是大人物、英雄们的事,跟他们不靠边。基于这一观点,我首先给他们推荐了几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影片《小兵张嘎》《红河谷》《焦裕禄》等,然后在课堂上讨论。经讨论让学生明白:有国才有家,国富民才强,保卫国家、建设国家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是从小事从自我做起的,它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语文课堂以及课外的拓展学习,学生们大多会感知国家的温暖,体会到国家与个人息息相关,作为一个中职学生怎样做才能回报她呢?学生会思考他们该怎么做,思考以后自然就有了结论。课堂上的爱国学习会让学生升华他们的情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中职学校的学习变得有了意义,学好技术回报祖国使他们的行为变得崇高而伟大。他们不再迷茫而空虚,目标的牵引使他们兴奋而充满斗志,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2 教育学生爱父母,他们会变成爱的天使。"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理解其深刻含义。高兴了就和父母撒娇,不顺自己的心就和父母撒气、顶嘴甚至拳脚相加。面对这样一群被宠坏了的孩子,该怎样引导他们理解父母的爱,去爱父母?首先可以选择"暴走妈妈,暴走七月,捐肝救子""母亲捐肾救女,感动温州人""为救孩子,父亲溺亡""父亲不顾危险两次冲进火海救儿女"这样几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都是很认真的在听,他们并非软硬不吃,他们的内心也有柔软的部分。接着对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的父母遇到类似情况是否也会这样做?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反过来,儿女能否做到?世人感叹父母对儿女是那么的无私、勇敢、义无反顾,不惜以性命相救,而儿女怎么就不能去理解父母苦心的管教和恨铁不成钢的唠叨呢?接着可以选择老舍的《我的母亲》、的《回忆我的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这几篇课文一起学习,让他们来感受大人物对他们普普通通的父母所表达的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和悲哀。使他们明白了体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会让父母无比欣慰的道理。现在的孩子并非冷血动物,并非不可救药,他们内心深处也有强烈的爱的欲望——想得到爱,想付出爱。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一个合适的机会,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他们个个都是爱的天使。

3.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他们就会自强

面对这些内心自卑而且毫无自信的学生,正确引导他们自尊自爱是当务之急。那就领他们走进《我与地坛》让他们近距离了解史铁生,然后把自己跟史铁生进行全面的比较:史铁生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然后插队,他只有初中文凭,你们学历相当;史铁生在他最灿烂的季节,双腿残废,只能坐在家里,而你们几乎也是这样的年纪,四肢健全,生活条件优越,却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知识、学技术;史铁生在地坛悟出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然后自学成才,成了我国著名的作家,而你们在想些什么?通过比较后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成才并不取决于能否上大学,也不取决于别人对你怎么看,而只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自己首先抛弃了自己,看不起自己,那谁也帮不了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努力学好技术,还怕将来在社会上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社会的贡献恐怕要比一些上了大学的人还要强百倍。自尊自爱教育会让学生明白,上中职并非失败之举,而恰恰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转向哪里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他们没有必要消沉,也没有必要自卑,重拾自信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4.总结

教学艺术的彰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也对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情感的教育可以依托课文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启迪学生的思维,拯救学生的心灵,要发掘出文章中最有用的东西让它最大限度地影响教育学生,发挥它范文的作用。用爱的教育拯救学生的灵魂,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孩子们感受爱的存在。艺术教学和情感教学相结合,让中职学生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每一个孩子都会是一个人才,只要他们心中有爱,就可放心地让他们飞翔。

参考文献

[1] 昭通昭阳区太平桃源小学 尹岚.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N]. 云南经济日报,2012-10-22T02.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道德情操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1. 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冲突、渗透是不可避免的。21世纪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更大胜利的世纪,培养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这正是语文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2.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前,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需要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执著追求正义和理想的精神,逐步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等等,显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这些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

3.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正在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爆炸性增长,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相互关系日益复杂,这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四是养成自觉的法律意识。现代化社会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法制化。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法制观念、守法意识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我国悠久的人文思想传统中一个明显的薄弱点。语文教师在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中,应当有意识地自觉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应当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它既包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又包括爱国思想、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从而使学生既有知识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把握学生心理特征

1. 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格心理。

心理学调查证明,学生一般在小学阶段已较为充分地发展了形象思维能力,而在初中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也开始得到发展,不过还很粗浅幼稚。我们知道,完整的人格心理是由明确而强烈的理想信念、稳固而一贯的个人性格特征等内容所组成。人类行为主要是社会行为。人格心理的形成是靠长期对各种社会行为的学习而来。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的限制,生理发展很快,心理变化也很快,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能力差,故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稳定的人格心理尚未形成。这一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社会影响将对他们的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中的学校教育这一环,尤其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思想的发展进程。正是在这里,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2. 尚未形成稳固而系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明确而强烈的理想信念,总是和系统而稳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深刻的联系。任何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是反复熏陶、实践、最后作出理性抉择的结果。初中生大多还没有可能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大多呈现出朦胧、多变的特点,可塑性十分突出。按照国家教委《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要使中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审美,”其中学会做人被列在首位,这就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这方面,中学语文教学也明显具有自身的优势。

3. 感情丰富,易于接受形象性强、感性强的事物。

初中语文教材对课文类型的安排也是针对这一特点而设计的。各类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都具备了直观、浅显、形象、易懂的特点,即使在初二开始安排了一些议论文,也都短小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层次少而清晰,使学生学习、练习都容易入手。初中学生的这一接受特点,提醒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通过语文课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确、合适的教育方式,切忌长篇大论,枯燥说教。

三、提高教师素养,增强德育渗透效果

1. 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学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也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要努力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性。

2.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

教师要正确引导、说服教育学生,用先进人物和实例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可利用活动课,带领学生参观学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革命前辈讲革命传统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思想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

3. 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师的培训,提高利用语文课堂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水平。

篇9

一、问题从何而来

问题来自学生预习。问题教学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最高境界应该是问题由学生提出,并且由学生解决,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设置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能要求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会增强教学针对性。但来自学生的问题,有的过于琐碎,有的属于无效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问题直接作为引领教学过程的问题,必须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加工和整合。

问题来自教师预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课就是备问题,以具有思维驱动力的问题驾驭课堂,展开教学。值得注意的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问题,一定要来自文本,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另外,还要基于学情设计问题。《致橡树》入选多种版本的初中教材,也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面对高中学生如果仍然提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表达的感情主旨是什么?”等针对初中生的过于浅表化的问题,可能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果改为这样的问题:《致橡树》真的是爱情诗吗?仅仅是爱情诗吗?将会在更高的平台上激活学生的思维,燃起学生品读诗歌的热情。

问题来自课堂生成。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可能提出教师不可预料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有价值的教学问题,能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需要教师用心去捕捉,以此生成精彩的教学内容,形成课堂亮点。特级教师李仁甫在教学《拿来主义》时,有学生认为大宅子来源表述有问题,“既然说是‘因为祖上的阴功’,又为什么说是‘骗来的,抢来的’?”“鲁迅难道认可鼓励将‘骗’‘抢’来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的行径?”对此,李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机会,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阴功”对下文“或合法继承”“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铺垫作用,“骗来”“抢来”没有什么后果就是“祖上阴功”在起作用,“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中对“骗”“抢”的嘲讽,最终归结为“姑且”的目的是要突出写作意图――只谈“得了一所大宅子”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这所“大宅子”。

二、问题设计如何优化

1.设问要找准切入点。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设问的艺术。设问是否有效,关键是看能否找到最佳切入点。找准设问的切入点,应该建立在对文本的全面把握和对学生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文本的特点,或从文章的“眼睛”和“灵魂”的课题设问,或从重点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设问,架设起教学最便捷的桥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智慧的大门。

教学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时,我首先让学生思考:在225个字的文章中,作者不厌其烦地用了27个“愚”字,你能发现“愚”字背后的意蕴吗?学生先把“愚”字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讨论明确:这里的“愚”是柳宗元不同流俗、桀骜不驯的代名词,是作者以正话反说之手法向龌龊政治投掷的一把反抗利剑。“愚”字氤氲着作者郁结于胸的不平之气,其真意在于抒发沉沉的郁愤之情。

2.设问要具有牵引力。问题设计应避免零碎的、随意的、浅层次的问题,要关注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文章信息筛选提炼、优化组合,对琐碎的问题梳理分类,组合出富有思维张力的主问题,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文本理解与品读。主问题设计要有“三力”:文本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内在牵引力,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吸引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主问题的设计往往是紧扣目标,着眼整体,涵盖面大,探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教师应适时给学生设置台阶,提供支架,降低难度,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一位老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可以透过林黛玉的“看”和“听”把握典型环境、分析人物形象吗?针对这一涵盖面较大的问题,教师巧妙地设置了几个支架:①林黛玉进贾府看到了什么?看出了什么?②林黛玉进贾府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③在林黛玉眼里,贾府由内而外展现出哪些特点?④在贾府众人眼里,林黛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主要人物形象贾母、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各是什么?主问题统领下的小问题,更好地架设起了课堂预设与生成间的桥梁,确保了教学进程的顺畅。

3.设问要关注细节处。有效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金钥匙。但前提是教师自己要深入研读文本,特别是要关注文本细节,哪怕是文中的一处暗示、一个标点,要从细节中读出作者,读出作品人物形象,读出文本丰富意蕴。一位教师教学《祝福》时提问,小说中“‘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单独成段,为什么要用‘仍然’一词?”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热烈讨论。学生的发言尤为精彩:“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社会里,寡妇再嫁当然不能容忍,所以尽管鲁镇的人们都知道祥林嫂已经改嫁贺老六,但人们不认可也不愿认可她改嫁的事实,自然不会叫她贺六嫂,而仍然叫她祥林嫂,以维护他们心中保守、僵化的封建贞洁思想。”正是这样的细节,激发了学生思考,兴趣盎然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

4.设问要讲究适切性。朱则光老师说:“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因此,设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起点状态或能力,要把教师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教师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而现实情况是,有的设问难度存在或低或高现象,问题过于简单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太难又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设问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凭空设想,要从学情出发,让问题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和启动学生思维。

三、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精心设计问题链。阅读教学中设问的主要目的,是要驱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引领学生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应呈现出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的“问题链”。“问题链”能够保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深刻性,在这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上,问题的难度、深度、广度要快慢适度地向前递进,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小步子、缓坡度地前行,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逐步向更高层次和更高广阔的领域发展。

教学《想北平》时,我抓住文章的结尾句“真想念北平呀!”以“想”字为重点,设计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想北平?作者到底想念北平的什么?作者又是怎样去想念北平的?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意在帮助学生弄清作者想念北平的原因,抓住了文章情感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只选择普通北京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来写的目的,理解作者的平民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衬托对比、比喻、反复等艺术手法运用的妙处和效果。

精心选择设问形式。要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设计一些辅的问题,来拓宽思维的宽度,掘进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如要想引导学生放下现有的答案另辟蹊径,全面思考,教师可以更深层次的追问 “为什么这样回答” “还有别的答案吗”“请说明理由”;要想引导学生辨别、比较、权衡现有答案,获取更精准理解,可以采用选择问“为什么不是这个,而是那个,哪一个更好”; 还可以是假设问,“如果你想的是这样,那么就会怎样”;还可以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的错误认识进行反问,步步进逼,使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等等。

篇10

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进程,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自治区于2010年8月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其中藏语文课程也有了很大的改革与突破。五省区藏语文编写小组编写了一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有五本必修与三本选修书。

这套教材的问世给藏语文传统教学很大的冲击,使藏语文课程有了不少的改革。

一 教学理念的改革

1.从传授—接受教学到问题—发现教学

传统的藏语文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易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感到抽象、枯燥,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出现注入式教学,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压抑学生的主动性,而经过教材的改编及教师教学理的改变,目前已采取问题—发现教学,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处于辅导地位,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主动性,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应试教育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高中藏语文课程改革应对此问题,全面落实两位课程方案,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 耐心指导,鼓励进步

培养学生的良好作业习惯,是件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已经形成脏、乱、差弊病的班级和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指导,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不断鼓励其进步。不要将“严格”变为“严厉”,简单的“退回重做”,“错一罚十”的行为,或者动辄板起面孔训斥,出示脏乱作业加以羞辱。藏语文又比较难学这样极其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经常惩罚还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造成学生厌弃学习。作业脏、乱、差,不符合格式要求,主要是态度问题。对不认真做的,要耐心教育动之以情;对不会做的,要耐心指导晓之以理。要注意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鼓励。对于信心不足的,可以有意创造条件,给予当众表扬。使其对学习感兴趣,对学习藏语文也就不会排斥了,例如,事先对其差错给予及时指导,帮助其改进,使其作业比较符合要求,然后在同学面前对比他的两次作业,实事求是地肯定他的进步,以提高他的信心。千万不要抛弃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有爱心,有耐心,帮助得法,他们是可以逐步提高作业水平的。

三 课程内容的改革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与综合化

在藏语文课程中以五本必修书为主三本选修为辅,必修书内容涉及文学、历史、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内容由从前的繁杂到简明,理论脉络清晰,注重拓宽知识面,增加一些新知识,注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选修书中 将文学、语法、口语等知识逐步拓宽,在必修的基础知识上进一步依照个体的差异丰富专业知识。

2.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