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解与传承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成都市金沙小学(以下简称金沙小学)位于成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羊区,青羊区是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区。金沙小学借势崛起,走出了一条具有开放性、国际性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之路。
钟樱,现任成都市金沙小学校长。曾获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市首批特级校长以及成都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发表的多篇论文和参与的多项研究课题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主编了特色丛书《没有“围墙”的学校》和《走过十年》。
:钟校长您好,成都市金沙小学于2007年9月正式开学,是一所年轻的公立学校。学校通过努力在不长的时间里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策略和办学理念?
钟樱校长:我们倡导保护学生天性,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方法。“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告诉每一个人:金沙小学是梦开始的地方,每一名学生、教师都能在这里追逐梦想,释放潜能,绽放光彩。我们努力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童年。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研究通过科学的环境创设来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1.办学策略
金沙遗址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将金沙遗址3 000年前的古文明与金沙国际新区的现代化嫁接,是金沙小学的立身之本。
基于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思考,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时代背景的认识,以及对青羊构建和谐教育的理解,我们充分消化、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提出了金沙小学的办学策略:“开放、探究、均衡、和谐”,即开放教育、探究学习、均衡发展、和谐校园。
我们所讲的“开放”是科学有序的开放,是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促进人和谐发展的开放;“探究” 是互动相长的探究,是学生个体团结协作、师生共同进步、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个性人格充分张扬条件下的探究;“均衡”是深度融合的均衡,是单项能力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个体发展与总体进步、区域发展与社会辐射深度融合的均衡;“和谐”是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尊重主体的和谐,是传承文脉、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和谐,是基于学校、家庭、社会大教育视野的和谐。
2.办学理念
我校特别注重建造一所“没有观念围墙、没有心灵围墙、没有精神围墙”的学校。以最人本、最合乎人性、最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为每一名学生、教师,甚至希冀为每一位家长松绑;真正办好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金沙小学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为学生的美好生活和未来打下心灵亮丽的底色。
我们提出“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这8个字的含义源于金沙太阳神鸟标志图案,四周旋转的神鸟预示勇敢地追逐梦想,中心四射的阳光预示内心力量的绽放。解读这8个字是我校全体成员不懈努力的目标。我们的教育不为注满一桶水,只求点燃一把火,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追逐梦想”合乎天道、保护天性,“从心绽放”关乎人道、关照心灵。金沙办学与金沙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讲究天人合一。
:金沙小学开放性的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大特色。学校发挥自身特点开发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如金沙探秘、幸福国学、体育“6+2”等。能否请钟校长结合学校教学方面的科研创新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钟樱校长:我校以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指导实际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除了按课程要求设置学校课程,还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建立起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目标。
现代实验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教育科研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核心工作。我校围绕实验学校提出的任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很多专项课题研究。学校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积极创新。通过实践课题,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研究水平,更有力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立项并实施了多个具有特色的课题研究,例如:2项已结题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金沙文化对我校学校文化建设影响初探》和《发明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研究《发明创新教育环境的研究》)、1项国家级课题 (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馆校文化互动策略研究―以金沙小学与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互动为例)、2项市级科研课题等。
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研究
在实验教学中,我校坚持为教育科研开路护航,为实验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年来,学校特别重视教育科研,教师参与率达到100%。
在不断地科研创新中,我们开发了多门特色校本课程,且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成效。例如金沙探秘课程,就是根据我校地域特点,同共建单位金沙遗址博物馆合作开发的。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习,学生将认识金沙的历史渊源,熟悉金沙遗址的各种出土文物,并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继续探究金沙的神奇与奥秘。
除此之外,我校在学校课程生活化理念的背景下提出幸福国学校本课程构想,旨在开大智慧,养浩然气。幸福国学课程不教条化、去功利化、去成人化,帮助学生真正领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精髓。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金沙小学每一位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涵养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健康成长。幸福国学主要通过经典诵读、经典写作、金沙故事会、传统体育项目等途径实现国学浸润人生。
体育学科校本课程也是我校重点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他们爱好运动的习惯和素养。我校设置了体育6+2课程,即每年掌握1项体育运动技能,2项传统游戏项目,将体育课程和传统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在玩中学、在玩中锻炼。
:金沙学校拥有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无论是开放式的图书馆、教室还是办公室都显得很有新意。学校打造开放式校园环境时配备了很多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请钟校长具体介绍一下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技术装备,这些教育装备如何让金沙小学熠熠生辉?
钟樱校长:我校现有A,B两个校区,有43个教学班,学生1 600人左右,规模和硬件在市区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活动场地设置规范,教学功能用房配备齐全,拥有用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专用活动场所。其中信息技术配备达到成都市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图书资料40 000余册,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期刊及装备种类齐全,品种丰富。
学校A区的总体规划按照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了合理分区,校园内建筑按照卫生防疫、照明、防火等有关规定进行了配置。设置了相应的各类功能室和普通教室,以满足学生在学校内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场环形跑道1个、球类场地3个;室内体育活动场所设置了乒乓球室、舞蹈室和跆拳道室。实验功能室配备齐全,其中校园网1套、科学室3间、音乐教室4间、美术教室3间(其中国学书法教室1间)、计算机教室2间、电子阅览室2间、安全教室1间、多媒体功能室3间。每个教室、功能室均配备了液晶电视机、实物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每一间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的目标。
开放式的图书馆
金沙小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科学追逐梦想为主题构筑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具备较完善的功能,通过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化学习空间,铸造和谐教育。校园里所有设施都是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的,文化墙、小脚印、七彩的梦、成长的高度、开放式图书馆、开放式艺术馆,没有讲台的教室,通透的教师办公室让教师与儿童拆除了心灵间的“围墙”,专业的功能分区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学校信息化。
:学校在创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后,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现代化教育教学装备正常运行并发挥其最大功效,在这方面金沙小学拥有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又是怎样运行的?
钟樱校长: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制定各项实验教学使用、管理制度。实验教学小组制定《学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负责实验教学的常规管理。学校配备了科学、图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实验管理人员,承担实验教学各功能室的内部管理与运行工作。学校在进行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教研组实行条块结合、分层管理,在内部建立了层次清楚、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学校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我们认为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树立了现代的实验教学理念。(1)实验教学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2)实验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3)实验教学体现学校现代化的需要。
科学规范的实验装备管理方式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是装备的依据,优秀的装备可以促进教材的建设,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追求装备的人性化、效益化和资源共享。例如分组实验桌、六面体音乐椅、推拉书写板、多功能演示讲台等,方便师生使用;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让师生、家校、校际、主管部门与基层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都能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将计算机搬进实验室,并把实验器材、实验计划、学校基本信息及其他教务信息等录入系统,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教学与管理,摆脱了传统记账式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实行计算机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与学校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相吻合,促使实验教学与管理同现代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加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实验教学与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了实验教师的工作效率。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形成区域联动,带动区域整体发展都是具有很大促进意义的,贵校是如何看待这种联动作用的?自身在区域发展中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钟樱校长:学校一直坚持“立足金沙、放眼未来”的发展构想,在保证自身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发挥青羊区现代化标杆学校示范作用,组织承担了“2007中国科技年会”“2009年全国现代化教育论坛”“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青羊区后备干部培训会”“青羊名师讲坛”“青羊区校长学校培训”和2010年省级“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活动以及2012年省级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宣传活动等多项大型活动。
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辐射本社区,学校还将这种优势辐射到更广泛的区域。2010年根据“青羊区城乡统筹”要求,在区社会事业局统一部署下,成立了以金沙小学为龙头的 “成都市金沙小学集团”(以下简称金沙集团),学校援建了彭州市利安小学,改建了金沙小学清波分校,筹建了金沙小学B区,托管了蒲江金钥匙学校,使金沙集团的规模及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校以实际行动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勾画着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均衡化的美丽蓝图。学校还和众多国内外教育机构、教育专家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聘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美国教育部前副部长苏珊博士为名誉校长。学校锐意改革,将本土化与国际化交流相结合,让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篇2
关键词:茶文化视野;舞蹈艺术;音乐与舞蹈;关联性;价值性
1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文化艺术的包容与传承中,舞蹈与音乐可以通过“搭车”发展,在本质性合作之后,从而实现该艺术的最佳呈现。在文化融合这一大背景下,舞蹈艺术如果想要实现大众广泛认同,就必须立足文化的包容性与价值力,舞蹈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实现“融合发展”是极其可行的。首先,主要是因为: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开放与包容的艺术。所以,任何一种内涵优秀、形式多样的文化素材,都能被应用其中。对于我国来说,音乐艺术极为多样,这些内容,都能够被具体融入和应用于整个舞蹈表演之中,从而造就最佳艺术表现。其次,对于任何舞蹈艺术来说,其在展现与表达过程中,都无法缺失音乐艺术。对于我国来说,多种风格和内涵类型的音乐艺术,恰恰都是被应用于舞蹈艺术之中的音乐内容,所以,两者融合极具基础。结合茶文化的融合理念看,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包容”也让两者都得以生动呈现,从而实现了艺术传递与应用的最大价值。最后,音乐与舞蹈相融合的过程,恰恰也是舞蹈艺术自身价值展现的过程。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作为一种生动、客观的文化诠释,要注重综合考虑文化环境的应用需要,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只有选择合适的传承与表演载体,才能实现音乐艺术的价值。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内涵融入,并且以新的艺术形式来融入我国的文化环境之中,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舞蹈艺术的价值表示。事实上,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势中,充分诠释了多元融合这一发展大势,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机制,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够让舞蹈艺术实现其价值力和影响力。
2舞蹈艺术中音乐艺术与舞蹈的融入价值
舞蹈艺术在发展与融入传承之后,从单一的舞蹈动作,发展为诠释艺术性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在当前舞蹈艺术普及与传播中,面临文化包容的问题。所以,如何才能更为有效的消除文化传承与艺术融入之间的差异性,并在舞蹈艺术的表现中,诠释相应的文化理念和艺术特色,就至关重要。所以,将各种音乐与舞蹈艺术相融合,才能实现舞蹈艺术的“内涵化”与“艺术化”诠释。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今天,舞蹈艺术在发展与表现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涵化”诠释,同时也要从多元文化包容的可行性出发,通过理性分析舞蹈艺术中所包含的各种元素,从而实现文化传递与交流的最佳效果。这恰恰也是茶文化内涵化、系统化发展的关键。当然,我们也要对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关联性与价值内涵形成科学认知。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在该艺术具体发展和全面传承时,不仅需要生动表现每一个舞蹈动作的美学特性,也需要注重选择生动、合理的辅助素材,通过合理诠释与表达,从而实现舞蹈艺术的内涵色彩。音乐就是整个舞蹈艺术中极具价值展现力的元素内容。因此,在当前多元文化融合与交流下,舞蹈艺术,也需要将多种文化理念与艺术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多种精神的合理诠释与生动表达,从而塑造舞蹈艺术的最佳呈现。
3物质传承与精神诠释: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剖析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无论是该文化的物质属性,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多种精神理念与文化元素,都是茶文化价值力的生动展示。茶从一种物质元素逐渐发展为多样化的文化体系,正是茶文化价值推动下的结果。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茶的价值认识,但是此时受到生产力的局限性与约束,茶仅仅是一种贵族生活元素和药材。虽然魏晋时期,茶的影响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更多仅限于文人雅士的生活传递,其并没有实现理想的价值力。唐朝时,社会生产力大大提升,茶叶的种植规模与产量大大提升,这就为茶叶的广泛普及提供了可能。随着大众饮茶风气的不断构建,茶文化,至此就成为影响大众生活的重要因素。在茶文化传承与应用时,不仅仅在于茶的健康价值与文化属性,更关键在于茶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生动的精神理念。其中所展示的多种精神,都是当前我们理解茶文化和应用茶文化的关键所在。其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背后正是该文化能够包容一切事物和理念的结果,茶文化是包容性文化,无论是各种文化形式,还是理念都能够被融入和应用与茶文化之中,茶文化的表达与应用,正是从包容一切出发的,而包容也造就了茶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其二,茶文化中,也向我们全面诠释了创新精神的价值影响。茶文化是一种创新性文化,无论是文化自身的表现形式,还是其内在,都需要在不断创新之后,来创新性展示与表达。其三,茶文化也是一种人文化理念,无论是茶文化的内容,还是这一文化的价值诠释,都是大众实践之后所形成与推动下的结果。
4从茶文化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从茶文化的生动性与实践性看,正是几千年来的包容性与融合特色,造就了茶文化的价值力和影响力。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想要让其在今天依旧保持生命力,就需要在细化该艺术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文化内涵和音乐艺术形式,坚持包容与创新,造就舞蹈艺术的最佳传承。对于舞蹈艺术来说,选择音乐,则是一种将其应用于舞蹈动作与表演的音乐,所以无论是音乐的具体选择,还是舞蹈动作的价值魅力和艺术欣赏性,都需要充分考虑音乐的风格与节奏,确保舞蹈与音乐能够实现真正有效的融合。在文化多元的今天,任何文化艺术都被大众所理解与认同。对于茶文化来说,作为一种融入了各种风格与内涵类型的文化艺术,无论其内涵如何表现,其本质上,都是对人类文化精神的诠释。所以,茶文化发展与传承,势必是融合之后的“多元化”。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视角看,其为我们了解和认知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包容性视角。在舞蹈艺术中,正是其动作的可视性与观赏性,加上其中融入了服装、音乐和情感美学等等多种内容。所以,完美的舞蹈艺术一定是极具包容性的艺术形式。当然,从舞蹈艺术表演的实际状况看,舞蹈中往往需要使用相应的音乐艺术作为其补充,但是很多舞蹈表演者,往往只是掌握了系统化的动作姿势,并未能真正读懂舞蹈音乐中所诠释的相关理念和人文内涵,这就大大影响了其舞蹈艺术的发挥与展示。所以,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将音乐艺术融入其中,通过“内涵化”,选择合适的音乐曲目,从而使舞蹈的表演者能真正体会和理解该艺术中所表现的多种情感,进而实现个人理解与舞蹈动作的全面融合。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只有以一种创新性、包容性的风格予以综合体现,才能真正实现舞蹈艺术的最佳表演效果。茶文化之所以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关键与本质就在于该文化始终能够坚持包容。所以,舞蹈艺术想要实现最佳展现效果,就必须注重融入多种元素,通过选择融入多种合适的文化要素,从而实现该艺术的理想应用效果。比如在采茶戏中,其中既有舞蹈艺术的理念思维,同时也有相应的音乐情感。
篇3
【关键词】中国法制史;教学;传统文化;作用
中国法制史作为现今我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既是一门法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历史学分支学科。作为一门以文史哲及法学基本知识做基础的、艰深的学问,具有贯通古今、涉猎广泛的特点,从古至今不乏杰出学者关注研究,成果斐然、资料浩繁。由于学科研究领域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不仅蕴含着中国数千年来依法治世的成功经验和历代法律智慧,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人文内涵。[1]因此,中国法制史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中国法制史教学在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使教学对象更深刻地理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法制史学科作为法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其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对象更加理性地从法制发展视角对特定历史时期各种现象予以专门解读,并有效实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把握,而非简单的现象认知。中国法制史阐释了我国法律文化的继承、发展、变化,更体现了历史上多元文化、道德观念以及宗教规范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对象掌握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国家观以及法律观,为学习其他部门法学打下基础,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学好中国法制史相关知识,不仅能够明晰中国历代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通过对比传统法制了解现代法律的不足,能够促进对现有法律制度回归传统并进行不断完善的思考、探索。同样结合外国法律移植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影响,明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引导教学对象形成对传统文化存在负面或糟粕的客观认知,而非对传统盲目崇拜[2]。中国法制史作为专门以历代法制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对于现象的理解与把握更加回归于理性层面,回归于特定时代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更具有严谨性和深入性。教学对象做到了理解掌握,不仅能够对文化知识进行拓展,还能更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精髓。
(二)引导教学对象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法制文化内容丰富,精彩案例故事背后往往都有着特定时代环境的意义。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引导教学对象感悟特定时代的制度、文化、风俗的深刻含义,而不应当仅仅是死记硬背、教条化理解。中华四千多年的法制文明从产生、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东亚区域影响的中华法系,以及近代引入外国法制而导致中华法系消亡,此过程的内容是复杂而丰富的,包含了历代统治者治乱得失的经验以及如何实现对多民族政权有效地治理控制。传统文化在法制史视阈下更能够体现出其广泛深远的影响,譬如重视伦理、弘扬儒家文化、矜恤慎刑、推重德礼教化等理念即使在当下亦有一定积极意义,有助于教学对象领略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三)使教学对象感悟历代王朝国家治理的统治智慧中国法制史着眼于历代王朝国家治理,阐释历代治国安邦之法,对于特定时期具体问题采取的应对策略皆有所关涉,教学重心集中于此,更能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教学意义则在于对法学学生树立国家治理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大视野,引发教学对象对于此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感悟。
二、中国法制史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须重视的内容
(一)弘扬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历代倡导的核心伦理观并传承至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观念为国家安定、凝聚民心发挥重要作用。教学中要明确有关内容,增加相应教学内容,重点为教学对象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
(二)传统法制具有礼法结合特点
西汉中期开始了法律儒家化进程,礼法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典型特征。儒家思想意识形态开始逐步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从而将儒家理念推广至社会生活各方面。这种结合不仅使得儒家理念影响立法,也使得立法将儒家理念予以确认和推广,二者相互促进,影响深远。此内容对于探究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三)重视伦理传统
西周时期确立礼治,重视家族血缘的宗法观与政治结合,引导国法与家法的共存发展,形成了宗法文化、等级文化、忠孝文化。甚至这种伦理传统在西晋《泰始律》开始确立“准五服以治罪”制度,使得亲属之间亲疏远近关系影响具体定罪量刑。因此,在古代传统法律制度引入家族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特征。
三、结语
中国法制史教学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作用,强化了教学对象的文化认同,客观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探索,将继续为着服务国家,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航标
塑造企业文化的办法有很多,但根本的还在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有没有决心和勇气先把自己塑造为企业文化的典范,首先能不能自己先认同并传播公司的文化,是决定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
企业文化带头人的行为是塑造企业文化典范和榜样,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根本动力。通过行为影响可以使企业文化实现从文字到行动的转化,并产生影响,改变效益,达到企业最终目的。通过行为的影响可以使企业员工从内心接受并认可企业文化、价值观,从而转化成一种自发的动力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并非是依靠制度管理所能达到的。作为企业家,必须不断学习,同时要有责任感,处处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倡导者的行为上升为理论,变为企业文化,得到企业上下、全社会的认可;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企业文化产生力量,否则,企业文化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几个生硬的文字!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航标。企业领导、管理者首先从思想和认识上深刻理解文化,并形成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做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和核心骨干、企业团队,最终形成企业管理制度,深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以产生销售张力、竞争张力、发展张力。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员工的行为传播出去,也就代表了企业,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更是企业文化的“航标”。
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管理
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把企业员工的个人的价值观引导到企业价值观上加以溶合,引导员工的事业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倡导企业精神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的境界。
员工贯穿着整个管理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主力军。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体现以员工为本,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实现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机会,员工在企业中受到重视和尊重,其工作成绩受到认可和赞赏,由此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同时也对员工产生着无形的约束,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形象标准约定俗成,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
用管理手段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制定企业CI手册、员工守则、企业行为规范和相关制度流程等,来明确企业文化,就必须使员工从思想上理解,从心理上接受。而企业文化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要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用管理手段强化企业文化执行力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还要依靠制度来强行推广,达到员工无条件执行。另一方面通过激励方式,如员工绩效、年未总结表彰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提高员工忠诚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管理出来,这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纵观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以及文化突出的企业,在公司内部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文化得以上行下效,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传播到更远。同时,由于企业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底蕴,更使得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市场竞争势如破竹。
三、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载体
企业文化活动是为了让更多员工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活动载体实现,而载体要形式多样,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广泛参与。如开展“销售竞赛”“生产技能大竞赛”,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输送强劲动力;讲厂发展史、未来发展前景活动,并将企业文化理念宣传到每一位基层职工;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把优秀企业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上; “三八节活动表彰”,通过展示不同岗位上杰出的女性风采,让广大员工再次深刻感受到企业文化魅力;“户外拓展活动”打造团队精神理念,向社会各界传播企业品牌形象与团队协作,同时还可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春联征集书画、摄影等活动,内容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及宏伟蓝图;宣传企业文化稿件征集,在公司OA系统发表稿件等,弘扬企业文化,倡导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载体要有活动、有故事、有典型。
有活动。有活动才能让人快乐。一个企业只有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各种劳动竞赛、优秀员工评选等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才能在给员工带来快乐的同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正是有了这些活动载体,企业文化才得以生动展现。
有故事。有故事才能让人感动。理念的东西只有通过通俗化的故事才能吸引人,深入浅出的说服人。伟人所讲的愚公移山故事,让亿万人民记住了做事要坚韧不拔、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因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可以通过能够打动人的故事来展现。故事应与当地历史文化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有历史厚重感和现实真实感,从而为人们所认同。
有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是最有说服力的。典型犹如企业的“灯”与“火”,“灯”可照路,“火”可暖人。通过身边和典型事例,让大家学有榜样干有工作热情。使员工明确方向、坚定信念、不懈追求;而且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为企业发展壮大献计献策。
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和共享。没有认同的文化就没有价值,一切手段必须在认同的前提下才有实效,所以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是管理者的又一重要责任。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目的是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基层每一位员工中,让全体员工都了解企业文化。有载体才能有感知,有宣传才能有氛围。通过开展员工企业文化宣贯活动,可以大大增强企业主人翁意识,广泛宣传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通过内部或外部报刊杂志、局域网、互联网、广播台、电视台、板报、橱窗、简报、广告牌等渠道及征文比赛、文艺演出、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并建立相关管理机制,使抽象的文化理念具体化与形象化,让广大员工亲自接触、内心感知具体文化,把对企业文化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位员工,在不断推广中,慢慢地把意识形态的东西渗透于员工的血液,成为指导工作的工具,进而形成行为的习惯,实现企业文化的自觉。在公司办公信息软件上建立平台等形式,共享企业文化建设成果。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培训,交流会,总结提高企业文化推广落地的经验,将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渗透到管理方方面面。
五、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
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随着社会与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创新而创新,要随着企业发展需要而变革,要通过创新与变革,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原有的文化部分不适应企业的需要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这就需要参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及时发现企业自身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不足或缺陷,从而及时进行变革与创新。此外,员工素质的提高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教育培训、文化宣贯等,企业员工的素质得以提高,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必将使企业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企业文化的激励、协调等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企业文化的创建可以汲取古今天中外优秀企业的文化营养,从中领会其真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是不能模仿和照搬的,企业文化不是企业资源的硬件,它是企业的软件部分,这种软件只有自己去开发,它是企业在多种文化氛围中塑造与提练中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不断规范的结果。企业文化需要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不断修正,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
在企业新旧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只有勇于革新旧文化的企业,才能使企业的文化意识形态全面提升,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使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因此,企业文化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革,经过创新才能有发展,才会成功地将无形的价值转化为有形,全面提升企业效益。
六、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传承
篇5
“外来“与“本土化”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创新更多是需要企业在发展中不断进行总结归纳,并将企业发展中的一些优秀的具有概括性的元素上升为企业文化,从而指导日常的行为规范制度,推动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离不开企业对外来的优秀文化的移植与吸收。一味地提倡企业文化创新的“本土化”,很容易造成企业文化与整个市场环境的脱节:而单纯地靠“外来”的优秀文化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很难获得企业员工在自身岗位上对企业文化的自觉执行,从而造成企业文化在实际执行中的脱节。因此,企业文化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外来“的企业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一方面要及时地发现企业内部的优秀元素,并予以归纳、总结、提升;另一方面,要作好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组织好员工学习外界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在企业文化创新中把”外来“与“本土化”的企业文化相结合起来,实现企业文化创新最大化的成功。
老员工与新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创新离不开企业员工的认同与执行,随着企业文化的创新,特别是企业文化在移植了外来“优秀的企业文化元素后,员工原有的观念、行为的准则以及企业的制度规章都可能发生改变,作为企业的老员工,由于对原有的企业文化的理解,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上,更能准确地把握,但同时习惯了原有的企业文化,也可能对创新的企业文化表现出不适应。而新的员工特别是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员工,对新的企业文化的创新可能更容易接受并更快地适应。因此,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充分利用老员工对传统的企业文化的理解帮助新员工更准确地理解现有的企业文化,同时,也要求老员工要在一些创新的企业文化中与新员工一起,共同探讨,以确保创新的企业文化在执行中的准确与到位。在企业文化的执行中,实现老员工与新员工双方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理念,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保证员工队伍稳定的关键。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中要注意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向与夯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因为企业文化的创新而忽略了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只有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整个员工队伍的稳定,才能确保企业文化创新在工作中得以执行到位。而企业文化的仓Ij新带来企业优秀的理念也会给员工队伍的稳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Ⅱ向,也就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扎实开展。
企业文化创新与行业共同价值观的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其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达到的基本社会道德底线。烟草行业作为一个肩负烟草专卖职责,维护国家利益与消费者利益的行业,行业的企业更应该树立正义的正确的企业文化。因此,烟草行业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中绝对不能背离行业”两个至上“的共同价值观,而要紧紧围绕行业的共同价值观,设定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在维护好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理念与执行的关系。企业文化关键在于要通过员工的执行,落到实处。没有员工的执行到位,企业文化的创新只是停留在观念上的创新,对于企业而言是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的。因此,在确定了正确的企业文化理念之后,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把企业文化创新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员工对新的企业文化的执行上来,要组织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做好学习与把握,通过对员工进行的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发动,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深度。同时,做好企业文化的细化、量化与日常的考核,把企业文化的理念通过员工的正确解读与认同,执行到位。
篇6
儒家文化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清楚的,它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留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值得现代人去继承和发扬光大。儒家的思想文化涉及道德、政治、生活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它作为一种世俗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文化,特别注重对人的关怀,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其精神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概括。一是人本主义精神。就是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更多地关注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更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道德的修养的自我完善,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的一种精神状态。二是内圣外王精神。主要是培养人的奉献精神,是宣扬群体价值取向和培养一种救世主的忧患意识,能以天下为己任,以社会贡献大小论英雄的忘我精神。三是积极入世精神。就是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体验,从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出发,领悟到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所在,在生活中更注重追求现实世界的幸福生活。总之,儒家文化理念的精神已经侵入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依然发挥着它巨大的影响力。
二、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扩展儒家文化理念的意义
如今我国高校教育是开放的,正面临多种思想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生都难以取舍。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具有丰富的内涵,思想博大精深,在我国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国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文化理念中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理念中的特征。在眼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就是通过“绿色、环保、健康”为主题来进行设计的,它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儒家文化精髓中的礼,是中国文化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最集中的体现,它强调整以体秩序为最高价值取向,体现庄重之美的内涵,但在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中,通过视觉传达呈现出规范的秩序,让观赏者在设计作品中能感受到色彩表现上的朴素和浓艳、大俗与大雅的独特个性,包括在现代展示空间中随处可见的黑白对比和素雅色调都是受儒家文化中的礼的影响而留下的;儒家文化思想中的仁,也就是对万物有仁爱之美,这是儒家生命价值观,也是儒家文化理念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现代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求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自身内心修养的培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达到更高的视觉设计艺术境界。以儒家文化理念为依托,立足于民族文化特色,我国教育的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三、儒家文化理念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定位
目前,我国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就是在现代时尚元素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种风格的定位即体现了时代特色,又保留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使其在设计艺术中更能展示强大的生命力。眼下多种风格并存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发展的必然格局,但也要在多元共存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一定要坚持真善美的原则,将儒家文化思想进行科学的构建,让其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中体现出应有的“美”。也就是说从传统儒家思想美学的角度来考虑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定位,即要吸纳儒家思想的美学精神,也要吸纳现代的美学精神,要在设计中协调出整体之美,创造出热烈之美,并将其内在之美传承开来。这也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教育教学现代化发展形势所趋,渗入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风格,同时在教学创意中,也会呈现出怎样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定位来。因此,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风格定位上,要遵循儒家思想的美学精神,将传统艺术设计元素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设计风格来。如著名艺术设计大师韩美林先生的作品——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就是取材于传统的凤纹,它巧妙地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当中,寥寥数笔却显得那么简洁有力,却能给人们一种舒适的飞行服务和安全保障的感觉,这也体现了设计作品风格定位的重要性。
四、儒家文化理念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思维的培养
基于儒家文化理念下,人们如何对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思维进行培养,如何开拓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这也是目前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所要面临的问题,同时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扩展儒家文化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从目前来看,高校教师在展示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意识的传播还不是很积极,在培养学生儒家文化思想意识上还很薄弱,以致于学生在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时,很难将儒家文化的精髓渗透到设计作品中去,使设计出来的作品很难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看起来缺乏强有力的生命力。因此,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儒家文化美学思想的意识和精髓不断地扩展到设计教学思维的培养中去。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儒家文化的内容形式,去了解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着重挖掘具有继承价值的艺术素材,学会把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元素进行分类和总结,提高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审美意识,在儒家文化思想的指导下能用独特的思维去树立自己的作品设计理念和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去多看优秀设计作品,了解更多的设计风格,并掌握先进的展示空间设计理念和方法。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不断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设计作品,使自己的视眼变得更加开阔,掌握的设计形态更加全面,并能对西方文化进行分解和还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达到东西方文化的有效融合。这样设计出来的展示空间艺术作品才会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风格。例如我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在他的作品中就经常主张把中国民族艺术和儒家美学思想的精髓跟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结合,使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东方韵味,处处体现儒家文化理念的“美”。因此,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教学实践中要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要将儒家文化中的“传承、融合和创新”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引导学生重新解读儒家文化理念,并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并将儒家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理念完美结合起来,通过作品表达出来。也只有在儒家文化理念的影响下,才能培养学生先进的、具有时代气息又不失民族风格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思维能力,才能创造出更多更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作品来。
五、儒家文化理念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展览会、博览会及商业展销中心如雨后春笋,这也间接地体现出展示空间设计艺术在我国各个相关产业受到关注的程度,其前景是极为广阔的。一个好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作品是展示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通过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融合、多元的格局,给人传递一种美的享受。而这种美正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理念下的美学精神的真实反映。如今,我国高校对展示空间设计专业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展示空间设计作为一门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空间艺术设计专业在内容、时间、规模上有着较大的灵活性和差异性,即具展览、观赏、文化教育的功效,还起到商务推广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在传统儒家文化理论的指导下,萌发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展示设计艺术教学中要以不同的设计理念体现时展的脉络、特征,并将时代的精神、文化的观念,充分能反映出自然及社会的精神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可以想象得到,在不远的将来,在儒家文化理念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将以一种竞争、融合、多元的格局呈现出来。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作为一种现代视觉语言的传递方式,其特点就是不断寻求创新和求变,只有把主要力量放在多种因素的互动设计上面,使其形成相连的、内存的、互动的关系,最终体现出一种整体的作品展示效果。再说,在全球来看,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展示空间都具有历史延续性,越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对各种文化的需要就越急切。这就要求展示空间设计应该努力去挖掘关于地域、民族以及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新的诠释和传承,这是现在及未来展示设计探索面临的又一大课题,也是展示设计向地域化或者本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我国现代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教学的探索过程中,也要学习发达国家的长处,立足于儒家文化,将儒家文化思想内涵充分体现在展示空间艺术设计教学上来,用儒家文化理念中的精髓来指导展示空间艺术创作和教学。笔者相信在儒家文化思想下我国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将会打开新的发展局面。
篇7
关键词:情境;文化情境;美术;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多样性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美术课程标准》),是指导我国新世纪美术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美术教育理念,其中:“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就是本次国家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之一。近几年,笔者在全国一些省、市、自治区进行新课程、新理念以及新教材的培训中,遇到许多美术教师,他们都很想了解这一新的美术教育理念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到底有什么意义。为此,笔者通过本文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对“情境”一词的界定
《汉语大词典》中对“情境”的解释为:情景、环境。[1]与中文“情境”相对应的英文是“context”一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context”一词是这样解释的:1.(某词、词组、语句等)上下文。2.(某事物产生的或应考虑到的)环境、背景。[2]
由此可见,在中文和英文词典里“情境”与“context”一词,都含有:背景、情景、环境的意思。
1994年,美国颁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文件附录中曾对“context”一词做了这样的界定:视觉艺术中一整套相关联的条件(如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条件)。它们不仅影响各种思想、观念或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赋予它们一定的涵义,而且显示了特定文化和时代的特征。[3](82)
综上所述,根据中英文词典中对“情境”和“context”一词的解释,以及美国《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对“context”一词的界定,我以为,本次《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情境”一词,含有“背景或环境”的意思。因此,“情境”一词可以这样来界定: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只有把美术放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才能加深了解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认识美术作品在历史和文化上所起的独特作用,尊重与理解不同风格、不同门类、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美术。
二、“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所产生的背景
本次《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它所产生的背景与当代国际上所倡导的多元文化理论有着很大关系。多元文化理论揭示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选择的认知。它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们为了维持各自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差异,所作出的积极努力的一种结果。
多元文化理论的核心是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承认其他民族的贡献;反对种族歧视、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目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多元文化教育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个层面是一国以内的多元文化教育,它要求关心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与贡献,强调不同民族和文化在历史上的联系、各民族之间的帮助、移民对所在国作出的贡献,以及过去和现在形成多元文化社会的环境。因此,这是一国以内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教育。
另一个层面是为了解其他国家历史与文化而实施的教育,属于国际间的跨文化教育。其目的是尊重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促进国际间的了解和不同文化间的了解。
美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反映了各自的哲学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形态,构成了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因此,在多元文化理论的影响下,美术教育也开始参与了多元文化教育。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世界美术教育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理论,原先主要是针对美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中,长期以来不重视美术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只是一味强调“创造性地自我表现”而提出来的。这一派的理论认为,美术学科应包含四个学习领域:美学(Aesthetics)、美术史(Art History)、美术批评(Art Criticism)、美术制作(Art Making),并应将这四个领域组合编排成既连续又完整的严谨的美术课程,同时每一教学单元应作为下一教学单元的预备,唯有这样学生对美术的技能及原理才会逐步认识,逐步得到加深。至此以后,这一理论开始在美国,继而在欧洲、南美洲、亚洲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视,“DBAE”理论开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1989年5月,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召开的第二次DBAE研讨会上,对DBAE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关系只是作为一个议题提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4](vii-x)而1992年8月,盖蒂艺术教育中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召开的第三次DBAE研讨会上,会议讨论的主题就是:“DBAE与文化的多样性”,并围绕着5个方面展开:(1)对教育中文化多样性的看法;(2)DBAE与文化多样性;(3)在艺术史、美学、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中,实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体验影响DBAE的其他学科;(5)对于发展DBAE实际应用的意义。[4](vii-x)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叶,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Multicultural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理论。这一派理论认为,美术教育目的不在于培养下一代的艺术家,而是要让未来的世世代代都有能力解读、了解人类伟大的成就,要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要在历史和文化情境(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中对作品进行讨论和解释,研究社会中和个人生活中美术的不同功能。
受多元文化和DBAE理论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时,都非常强调在“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只有在“情境”中认识美术,才能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才能尊重与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比如,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2000年)把视觉艺术分成了四个学习领域,其中一个学习领域就是:“在情境中了解视觉艺术”(Understanding the visual arts in context)。[5]这是由于新西兰人中绝大多数是英国和欧洲的移民,另有15%的人口为毛利土著民族。因此,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努力使所有学生通过艺术教育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了解欧洲以及其他地方的文化关系。
又如:澳大利亚也是一个融合了多民族元素的移民国家,其整个国情背景的多元化特点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它的中小学艺术课程。该国的中小学艺术课程把视觉艺术分为三大学习领域,其中一个领域为: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在的情境”(past and present contexts)[6],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历史传统背景中的视觉艺术作品。
再如: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1994年)认为,美国的多样性文化是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应该充分加以利用,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和其他人。视觉艺术、传统艺术和表演艺术为考察美国和世界各国文化和艺术的贡献提供了多样的视角。学生应该了解每一种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独特的贡献,有其自身的历史和英雄人物。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艺术之间的深远联系,以及特定艺术风格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另外,学生还需要理解艺术是世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力量,艺术品是世界人民创造、为世界人民所享用的。为此,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把视觉艺术分为六个学习范畴,其中的一个学习范畴:理解视觉艺术与文化和历史的关系(Understanding the visual arts in relation to history and cultures),并要通过各种历史与文化情境(a variet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来认识美术。[3](50)
总之,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产品的美术,它的生成和消长,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只有把美术放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才能使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与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同。
三、《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的意义
我国这次《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笔者以为是从这样几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来考虑,它提升了美术学科的内涵,使美术学习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学习。在我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中小学美术学科向来是把它作为技能类学科来看待的,而本次国家美术课程改革,把美术课程定为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并认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这是因为作为人文性质的美术学科,它承担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的教育任务,而作为文化学习的美术学科,它又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的教育任务。因此,要使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才能使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各种信仰、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了解美术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学生学会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使学生真正从纯粹的技能型学习提高到文化学习的层面上来。
第二,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考虑,它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尊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当今在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为代表的全球化进程中,世界上许多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留、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我国对外文化的不断交流和开放,西方社会的文化艺术,如电影、电视、广告、动漫、网络游戏等对当今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国家目前也面临着如何对青少年一代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保留、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并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民族、民间文化和艺术是多元的,它反映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并对现今社会和艺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就应该使学生知道,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我们祖先从昨天走向明天的进程中所留下的印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一;使学生知道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此同时,世界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所创造出的文化和艺术,也是多元的。因此,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还应使学生能够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及思维方式;增进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和艺术的了解,开阔视野,培养对其他国家文化的接纳与尊重。同时,培养学生更加有效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提高全球意识。当然,现在许多学者也越来越认识到,在强调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的同时,要避免过分突出民族属性。因为,如果过于突出民族属性,会被民族主义者所利用,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相反如果忽视民族属性存在或压制民族意识,会导致民族不满,破坏民族团结,甚至发展为民族争斗,影响经济建设。因此,在强调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国家的统一性,只要国家存在一天,国家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民族属性是第二位的。[7]
第三,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角度来考虑,它可以促进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取得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由于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对美术的学习与理解往往不能像以前那样单纯地局限在本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层面上,而应与美术有关的文学、戏剧、音乐、地理、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与融合。所以,在这次的《美术课程标准》中设置了四个学习领域,其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就是旨在从跨学科的角度,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才能使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形成横向联系,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自觉主动地融会不同学科的内容,形成跨越学科的横向性、综合性学习。
第四,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度来考虑,它可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一些问题。美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体现。只有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来认识美术,才能更好地把握和深入地研究美术的性质和特殊的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使学生学会分析各种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内在的联系,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从而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探究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总之,《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意义重大,是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把美术学科仅仅作为技能学科来看待的观念,使得美术学科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了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美术各种文化现象的关注与了解。[8]因此,这次《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是完全符合世界美术课程改革趋势的。
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施
由于“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本次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实施,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美术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一定要改变以往美术课只是传授技法的教学观,而应该树立起“把美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的新理念。教师只有在观念上转变,才能理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真正涵义,才能把美术课从纯粹的技能型学习提高到文化学习的层面上来。
其次,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来启发学生,如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加深对历史、文化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也可根据专题选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他们之间的相同处和不同处;也可从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处(where)以及为什么(why),[9]去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动机与内涵。即便是技能类的教学,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电影、电视、录像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技法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对我国的一些民间艺术,有许多制作技法已经面临灭绝的危机,更需要让学生去了解,甚至也可以请一些艺术家或当地的艺人,来学校进行讲座、演示,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教师也可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地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使学生真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并通过美术学习,涵养人文精神。
第三,在学习方式上,教师应积极探索本次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方式,如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收集、筛选、分析、整理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会中去参观、走访、调查,使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活动,获得民族、宗教、民俗、地理、政治等方面知识,加深领会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第四,在编写美术教材时,编写者也只有理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真正涵义,才能编写出从纯粹的技能型的美术教材提高到具有文化内涵的美术教材的层面上来。值得高兴的是,目前配合新课程编写的全国三套美术实验教材(人教版、人美版、湘美版)都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如人教版的中学美术教材,整套书就是围绕着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区文化生活这样两个主题展开的,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的联系。人美版美术教材突出体现教材中的人文性质,通过美术学习,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以及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湘美版美术教材,也非常注意引导学生用美术的眼光观察美术的历史演变,思考、理解它们的文化含义,从中发现艺术发展的原理和规律。但是,笔者以为这三套教材显得粗糙了一些,对人文与文化的理解也显得肤浅了一些。为此,建议教材的编写者还应不断挖掘每一课的文化含量,把每一课、每一册的教材做得更精致、更有内涵;同时还应多增加些有关历史背景知识的介绍,增加相关的图片资料。除此之外,美术教材也不应忽视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对学生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五、结语
总之,“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国际上是基于多元文化理论的影响,基于对文化的多样性而提出来的。我国本次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这一新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把美术学科仅仅作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的观念,而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来看待的理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7)[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584.
[2]〔英〕霍恩比,李北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03.
[3]Consortium of National Arts Education Associations.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94.
[4]The Getty Center for Education in the Art.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cond Printing.1994:vii-x.
[5]胡知凡.新西兰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J].中国美术教育,2002,(4):42-45.
[6]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3.
[7]吴金光.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的启示[J].文化研究.2002,(3):92.
篇8
总结提炼,让优秀文化元素积淀升华
“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15个白底蓝字标语,在凌云民用航空维修公司格外抢眼。孙健董事长告诉记者:“这是公司的‘三情’管理理念,也是我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对情与法的理解和运用。”
凌云是深化改革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较早的军队企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军品任务不足开发民品找出路的凌云人,掀起了以“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取消铁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砸三铁”改革热潮,并在市场磨砺中总结出了“改革、自强、奉献”的企业精神,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了脚跟。
尝到甜头文化建设的凌云人在随后的企业重组、新装备修理能力建设的生动实践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总结和充实企业文化内涵,形成了以企业核心理念、应用理念、管理风格、行为规范和形象标识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体系,从而赢得了发展机遇。“十一五”以来,凌云人克服在修机型老、批量小、价格低等困难,在不讲条件坚决完成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多个重点型号的科研改装和大修能力建设任务,完成了两个新厂区的建设搬迁,并成功开拓了建筑幕墙国际市场,全面夯实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凌云人都一一总结出来,加以提炼,直至成为凌云文化的一部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凌云文化。“1+1>2”、“100-1=0”,这些以数字形式表达的文化理念直观简单,生动阐述了凌云人经营企业的文化主张。
在文化建设中,凌云人尤其注重将军品生产的严谨细致作风传承到民品生产经营之中;并将开发民品闯市场的实践心得运用到军品生产全过程,实现了军民品相互借力、共同发展,使凌云文化既具有军队企业特色,又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即使驻外的13个分公司,其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人一看就知道到了凌云。凌云建装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鹏不无自豪地说:“‘干一项工程,打一块牌子、交一批朋友,闯一片市场’,凌云秉承这一施工理念,虽然有的项目在规模上不到20亿,算不上顶尖,但文化的力量让我们保持了高端市场强劲的竞争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拿下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幕墙工程。”
宣传推广,让文化价值理念成为共识
打开凌云办公网,新版《凌云文化手册》正面向全体员工征求意见;步入凌云文化展厅,改造工程正紧张忙碌地进行……这是公司党委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通过相关载体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宣传推广,让广大干部耳濡目染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认同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公司党委书记黄远程一席话道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多年来,凌云集团高度重视文化宣传工作。重要活动穿凌云服、打凌云旗、挂凌云徽、唱凌云歌;生产办公区,文化理念标语、文化宣传栏和管理看板与井然有序的现场浑然一体,浓郁的文化氛围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公司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文化宣传工作,办有企业报、电视台,每年在内外媒体发表稿件1200余篇,对内较好地发挥了文化导向作用,对外展示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公司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板报比赛等活动形式,加强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推广;新员工入厂教育中,企业文化宣讲成为新员工了解凌云的第一课;对在生产经营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组织摄制专题宣传片,从文化角度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一系列文化创建活动持续强化了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学习、理解和认同。
文化建设只有融入企业的中心工作才能赋予其生命力。凌云每年年初的党训班其实就是这样的一次文化根植活动。这项活动至今已经坚持了15年。党训班上,分布于各厂区和各地分公司的领导齐聚一堂,公司董事长分析形势任务、宣讲目标愿景、解读新年方针、梳理工作思路;同时,聘请专家讲课、开展专题讨论。广大中层以上干部在思想交流与碰撞中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党训班后,大家奔赴各自工作岗位,层层学习宣传贯彻党训班精神,并结合各单位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成为推动全年工作的重要举措。这种把文化建设融入到工作部署中的做法,不仅增强了广大员工对凌云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促使企业文化理念在生产经营中得以运用。
实践强化,让企业文化追求落地生根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产物。让文化回归其管理属性,让文化在管理实践中得以规范和强化,进而实现对企业的文化管理,是凌云集团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在文化落地生根中实现“文化强企”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凌云集团以科学发展观和转变修理保障生产方式战略思想为牵引,以“三项整治”、推进飞机修理军民融合为契机,以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为指导,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规范管理标准,在实现公司管理水平与发展愿景匹配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公司在对企业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分类修订和完善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建立了健全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时间,以“学标、用标、验标、达标”为主线的贯标活动在公司全面铺开,评估和改进活动扎实推进,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与此同时,公司立足搬迁后新的生产作业环境,通过开展“管理年”系列活动,以申报全国现场管理星级单位为抓手,掀起了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热潮。广大员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现场管理出谋划策,使生产计划管理中的拉式管理和看板管理,质量管理中的MSA、SPC、过程能力分析、柏拉图分析,“6S”管理中的定位管理、色标管理、可视化管理等管理方法和工具得到有效运用,公司“三个现场”获得中质协颁发的“五星级现场”称号。这些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和管理工具,以及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质量年活动”,都蕴含着凌云文化的因子,呈现出凌云文化的含金量。
篇9
“用身体”和“用头脑”,指的是两种典型的创作状态。所谓“用身体”,实际就是用“本能”去画,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就像唐人怀素所谓“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自叙帖》),“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论书贴》),这是一种忘我的创作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肯定是真情流露、无所羁绊,它未经头脑过滤,可能它不一定完美,不一定符合规矩,但它却是真的宣泄,真的创造。
而所谓“用头脑”,是指运用“规律”来画。依靠画家对艺术传统及前人艺术经验的理解,完成体现出艺术规律和形式表现的画作,同时在画作中展现出作者的艺术知识和文化理解力。在中国,清“四王”的作品也许可作为此类画作的范例。“用头脑”画,就如“六法”中所谓“传移摹写”,其中有文化传承,但让一些西方人来看,确有非原创之嫌,(大多数西方人理解不了中国画的创造精神往往存在于笔墨的“微形式”之中)。虽然如此,无论作为文化个体的艺术家,还是艺术史中的文化族群,文化传承将影响着生命的质量。这个“质量”,影响着那个“身体的本能”,“用头脑”是一个在艺术生长中谁也无法绕过的状态。
从艺术史来看,原始艺术,比如早期洞窟壁画和非洲的早期艺术,中国魏晋时期敦煌壁画,更多的是生命力本能的体现,那些无拘无束的线、奔突张扬的形,彰显的未被“调试”的原初之力就是那些德国同道眼中的“用身体”创作的典型。在现、当代的西方艺术中,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和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倡导的也是类似的表现。他们以此来对抗文化与生命的惰性;以带有痛感乃至躁动的表现,对抗温和的平庸;以生命流溢的真诚,对抗文化名义下的虚饰。
篇1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主流媒体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就业压力以及因经济落后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对新事物的好奇,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大量丧失。少数民族转而选择国家教育体系的代表———汉族教育,教学内容和标准向汉族看齐,淡化甚至放弃民族文化的精华。无法否认,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多元文化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学界普遍认为,多元文化理论来自西方,尤其是为应对族群多元化而实行民族同化政策的美国和加拿大。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对此提出文化多元的理念,认为族群之间的差异无法根除,其分别在于血统,而不是文化。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和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民力运动的高涨,民族主义和民权运动兴起,少数群体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要求得到主流社会承认并获得平等的权利。美国和加拿大长期实行的民族同化政策导致国内族群矛盾激化,被迫寻求新的解决途径。1965年,加拿大颁布《皇家委员会关于双语主义与双文化主义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强调尊重文化自主性,包容文化差异性,要求在具体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实现族群平等。国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以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坚持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河北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分布有满、回、蒙古、壮、朝鲜等少数民族。②人数较多的是满族、回族、蒙古族,大多集中分布在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别是孟村、大厂回族自治县,青龙、丰宁、宽城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及3个民族县(滦平、隆化、平泉)。其他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于53个民族乡,1394个民族村,呈现出明显的聚居状态。③
少数民族聚居区中民族教育的发展,一直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重视。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河北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北六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改善。有关学者曾对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状况进行统计,至2010年,六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小学与中学专任教师负担的学生数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六县平均为17.4人,河北平均水平为20.3人;中学达到16.5人,河北平均水平为18.5人。小学和中学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分布状况大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最好的达到8.0所/万人。只有青龙满族自治县略低,为3.9所/万人,其他均高于河北平均水平4.2所/万人。中学则普遍高于河北平均水平(平均水平为0.8所/万人),最好的达到1.1所/万人。④
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入学率、教师相对数量、学校相对数量都有了很大增长,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有些方面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全省现有319所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162686人,民族中学61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95997人,高等教育民族院校11所(包括专业民族院校和招收民族预科班的院校)。⑤
目前,河北少数民族地区已基本建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少数民族人口对基础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各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利较以往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保障。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并建立了以双语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的硬件设施也有了极大改善,但民族地区教育仍存在很大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等却和汉族地区高度一致。⑥导致存在此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主流文化的吸引不容忽视。主流文化以强大的主导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凝聚多元、稳定社会,整合多元一起前行。家庭作为民族教育的最后堡垒,期望以民族语言的交流,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的感染,潜移默化的进行民族文化的最后传承,但主流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其强大的信息量冲击着民族文化脆弱的神经。残酷的就业压力,身边汉族邻居成功升学、就业、发财的诱惑,及“不要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刺激,促使少数民族揣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将孩子送到汉族学校或升学率较高的民族学校。同时,社会的期盼、就业的压力、主管部门的考核,迫使民族学校将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向主流教育体系靠拢,民族教育和文化的传承则屈居其次,甚至无从谈起。
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年教师,多毕业于省内民族中等师范学校,理论基础较差,很多不知多元文化理论为何物,严重影响实际教学能力。为提高升学率,很多民族学校吸纳汉族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汉族教师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欠缺,影响了民族教育质量,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接受汉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虽一度促进和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但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由于少数民族人口长期学习汉族传统和思维模式,少数民族特性逐渐衰弱和丧失。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几乎已经放弃了其民族语言、,甚至自身标志性的风俗习惯都已改变。生活习惯和汉族没什么区别,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亦越来越受到忽视,少数民族的特征正在淡化。
与此相对应,少数民族习俗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遇到极大困难。一些民族的歌舞、独有的手工技艺及民间工艺,如邯郸的“彩布拧台”、高阳的染布等,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甚至失传的危机。在当今社会中,许多少数民族人口热衷于追求现代社会中的流行文化,认为民族的传统习惯和民族工艺已经落伍而不愿学习。由于生产、生活、交流大多以汉语汉字为主要媒介,有的民族甚至放弃了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部分少数民族,如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如今只会说汉语,不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危险。
在河北这样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多民族文化传统共同存在的地域内,如何认识和处理不同形态文化的共存与发展值得关注。著名社会学家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⑦即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民族的价值理念、文化形态,各个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活力。这种“多元文化”的理念,不是追求民族文化的同化,而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以欣赏的态度,通过交流而达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进步。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传承文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要防止少数民族特性、民族文化的淡化、缺失和断层,就需要在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的理念,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需要结合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突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教育,而不能只依据汉族文化教育的传统和标准。
明确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强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进行现代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感情,更好地使少数民族学生既接受和掌握现代知识,又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本民族的文化进步。只有弄清楚多元文化的内涵和目的,才能真正理解多元文化教育,从而保证正确实行而不产生偏差。
加强和完善多元教育理论建设。实施多元文化教育需要理论的铺垫,没有理论的指导,会导致教育改革的盲目、紊乱,不能持久,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最初预期,甚至南辕北辙。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必须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充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
要注意进一步完善其内涵,明确其目的,规范教育方式,区分教育类型,注意理清多元文化教育同其他领域的关系。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程编排和讲授中贯彻多元文化的理念,是多元化文化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步骤。⑧
调查发现,在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中,仍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例如语文教材中全部都是汉族文学,历史课本大多讲述以汉族为主的朝代更替等等,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技文化、历史发展等则很少涉及。因而,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课程进行改革,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课程之中。具体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要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将各地的民族文化和区域性文化融入课程中,体现在课堂上,呈现在校园中。让少数民族学生完整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学习本民族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现在民族学校中应用民族语言进行双语教学已经较为普及,但是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采用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习惯,加强教学的效果。
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培训。教师是教育中的主导因素,教育理念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得到贯彻实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多元文化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注重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认识,探索适合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方式。引导人们在关爱、珍惜、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形成尊重、宽容、悦纳、欣赏、聆听和关爱其他民族文化的职业伦理。当然,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强、异域文化纷至沓来的今天,文化识别与批判的能力备受重视。由此,应引导学生关注外来文化、培养其跨文化交往能力和多文化协调能力。
教师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并不都具有相同的文化形态,教师和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社会、民族文化背景的教师,讲授知识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会不一样。因而,教师要注意讲授方式与方法是否为学生所接受。生活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其生活习惯、学习风格、情感态度及意识形态方面也会有很大不同,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考虑不同民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习惯,用他们比较熟悉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要关注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更好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加深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帮助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学会尊重、理解并欣赏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他们多元性与机会均等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