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内涵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的球类运动。足球运动对抗性强,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规则所允许的各种动作包括奔跑、急停、转身、倒地、跳跃、冲撞等,同对手进行激烈的争夺。从历史与现实的解释中,我们都认为足球运动是一种文化,那它一定有一种属于文化的答案。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从这一解释中,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与人类社会文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文化对足球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化土壤是足球的母体。足球与文化密不可分,发展足球不可忽视文化的作用。”[8]于是我们希望得到关于足球运动的文化定义,对足球运动的文化界定是什么?得到这样一些答案:游戏者的欢聚、竞技者的舞台、爱好者的运动、文明人的战争、政治家的角斗。对于足球运动的文化解释,我们必须得到一个有线索的答案,哪怕是不完整的、残缺的,也是努力和反思的结果。足球运动滥觞于中国,发展于英国,遍布于全世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运动。是什么赋予足球运动的巨大魅力?是什么造就足球运动的霸主气息?是什么衬托足球运动的精神气质?是什么依赖足球运动的情感共鸣?是什么表达足球运动的文化想象?答案是:人类对于身体运动的需求。足球运动激发出人类勇于创造、拼搏、奋进、团结和进取的精神,是身体缓解压力、释放激情、证明勇敢、展示强大、获取智慧和把玩政治的精神圣地。人类在足球运动中扮演的角色(球员、裁判、教练和观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获取自己需要的情感信息,归属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人类的精神寄托就在这个浑圆的球体中产生了。从文化层面对足球运动的解释具有许多实际的意义,足球运动是运动也是艺术,是精神也是文化,是娱乐也是生活,是战争的游戏也是政治的角逐,是身体的向往也是情感的追求,是融入民族精神的宗教祭祀和英雄崇拜。“足球的灵魂是物化背后的文化生命。”[9]文化生命演义的载体是身体,足球运动借用身体的名义将人类对于生命存在的能力得以证明。为什么足球运动可以如此不可抗拒地吸引无数人的目光?魅力、荣誉和乐趣可以成为解释。其一、魅力。来自于强大的吸引,这是足球运动自身具有的强大力量,因为身体运动是一种肌肉、骨骼、经脉和血液保持活力的因素,所以魅力是原生性的,人类抗拒不了那些来自于生命原始的本能。其二、荣誉。是胜利的象征,也是获得权利、尊重和利益的前提。足球运动可以产生出明星和杰出者,进球后的胜利就如同在战争中获得敌方财富、土地和人民一样的喜悦,是证明强大、勇敢和智慧的时刻。其三、乐趣。是由于游戏所产生出来的情感共鸣。胜利和失败的体验在足球运动时刻表现出来,同时竞技表演所传达出来的优美画面能够让人产生出审美体验,因此,愉快、喜悦和欢欣的情绪成为观众的精神享受。“足球文化是不同形态的特质。从文化及足球文化本质上来说,它是人类对外部世界各种事物存在的一种价值思维肯定,这种肯定,既是价值的、功能的,又是形式、形态、法则、秩序的。”[10]文化本质的价值肯定,对于足球运动的文化解释是积极的,既肯定了价值与功能的作用,又规范了形态、规则与秩序之间所得出的思维约定。“足球运动是一种用人体与足球构成的运动语言,它是由专门的技术动作、战术形式、比赛方法和严密的竞赛规则组成的既简单又复杂的运动语言体系,它可以学习、交流与传授,其精神也可以传承,它是世界范围内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11]通过以上论述,得出足球运动的文化界定为: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的运动,它是以身体、足球、场地和环境相互构成的运动文化,它是由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共同组成的角色文化,它表达出人类的精神追求、身体需要、荣誉渴望和情感共鸣,它有属于游戏、艺术、政治、战争和宗教的文化解释,它是由动作、能力、素质、技术、战术、规则、竞赛、教学与训练共同组成的复杂的运动体系,它是身体哲学所关注的运动文化,是这个时代民族交流中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不能缺少的文化现象。
足球运动的文化解释
足球运动主要依靠脚支配足球进行的运动项目,脚对于足球运动具有哪些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从体育人类学视角分析脚与足球的历史文化渊源。人类从树上来到地面,从四足行走进化到两足直立行走后,生物学解剖特征上发生着极大改变,许多骨骼、肌肉、血管、器官从功能和形式上都适应着进化成果而改变。“有了两足直立行走,人类一切有意识的身体活动都将逐渐超越纯生物学的层次,成为身体文化。”[12]上肢解放能够自如地操纵和制造工具,手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下肢直立获得高效的行动方式,奔跑就是后天获得的一种能力,脚逐渐成为站立、行走和奔跑时的支撑器官。脚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将十个脚趾的功能弱化,脚的灵活度明显不如手,脚底形成一个平面支撑起人类庞大的身躯。腿部肌肉力量的增加、骨骼剖面的增粗和韧带牵扯力的增强,都使得腿以失去灵活换来直立的支撑力,脚与手的分工成为人类获得生存机会的标志。于是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在带有游戏意味的球类运动项目中,以手为主的运动项目(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垒球、高尔夫、手球等)明显多于以脚为主的运动项目(足球)。足球成为了脚的专属,从中可以看出人类对于足球运动的独特情感。众多以手为主的运动项目分散了人类的注意力,人类因爱好不同而喜好不同;而以脚为主的足球运动,人类没有选择的空间,先天对于脚部能力的依赖使得人们都希望在足球运动中找到那些进化前的习惯,于是脚部的灵活与能力成为人类追逐的目标。足球运动自然成为这一目标的情感归属。脚是需要灵活的,进化的支撑作用使得脚已经失去先前的灵活度,腿和脚成为简单机械的支撑工具。惟有足球运动让脚找到可以灵活运动的方式,通过踢球使得脚尖、脚背、脚侧、脚跟和踝关键灵活自如;摆、扣、拨、拉、挑、铲、捅、削、蹭、弹、抽、推等各种踢球技术使得脚部的每个关节和肌肉都强化着功能和作用;传、接、带、射使脚与足球组成优美的运动画面;停、转、蹬、摆、送等动作的运用使得足球运动的桑巴舞蹈产生了。足球运动中寄托了人类对于原始生活状态的依赖,脚部灵活度的失去与获得是一种深藏在记忆深处的习惯,它纠结在历史文化情感中,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隐约表露出这种依赖,于是脚部能力的释放成为运动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探究和挖掘体育运动的历史与文化必须去追溯和理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那些古老、原始和传统的因素。足球运动是一种运动文化,应该首先成为从脚开始的发现,发现历史文化中的线索,以便体育价值得到认可,体育文化得到发扬,体育精神得到尊重,体育历史得到溯源。足球运动中所迸发出的快乐元素,是人类能够迅速获得的文化信息,运动员释放激情,观众欢欣鼓舞,人类在此时感受到的是平等、自由和无拘束,人类在足球运动中寻找到了满足自身情感需要的精神寄托。可是,人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不平等的。首先,人与动物之间存在不平等;其次,人与人之间因种族肤色、身高体重、地域环境、气候温度、饮食习惯等差异,人类个体之间差异也存在着不平等,这称之为“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13]。这种先天的差异,通过后天的竞技补偿是能够得到一定的弥补,但是不能改变其本质的优劣,于是竞技文化的平等和补偿成为了一种化解机制,人类在体育运动(尤其在足球运动)中能够找到这种化解因素。对于足球水平的高低,不同人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能力差异,骨骼比例、四肢长短、血管粗细、快慢肌多少、内脏工作能力等因素都影响着竞技水平,于是足球一流水平总是属于欧美国家的运动队。但是,抛去足球比赛成绩,不同人种的人们都喜欢参与足球运动,足球运动成为激活个体潜能、寻找自由快乐、缓解精神压力、释放原始野性的最好舞台。于是,对于足球运动的理解不能局限在运动项目的简单定义上,而是应该当成一种人类的群体文化来看待。班纳特认为:“文化是一切群体的行为模式,我们把这些行为叫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一切人群之可观察的特色。”[14]足球运动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参与还是观赏都是愉悦身心的一种享受,身体随时需要这种享受来缓解文明所带来的压力。人类社会的文明在近两千年来,尤其是近两百年的发展速度是之前的10万倍,但是人类身体的进化速度却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由于肢体劳动的减少,人类的身体正在呈现退化的趋势。人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就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于是体育运动就成为了让身体适应社会的自我补救机制。足球运动最大的优势是人能够在运动中将身体能量释放、能力提升、行为丰富、感知明确,让身体始终处于足球运动的文化氛围之中,身体得到承认和尊敬。“身体自身的特征在于它是感知的身体。我们把它纯粹看作是一个运动的、并且是在感知行为中主观运动着的身体。”[15]身体是需要运动的,足球运动提供了身体运动必要的成份,又使得身体感受到快乐、充实和自由。除了奥林匹克运动有号召全人类参与的热情外,就只有足球运动有这种能力了,所以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运动,它消除种族的隔阂、文化的差异、体质的区别和能力的不同,将全人类的目光集中在足球当中,使足球文化成为了人类运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身体享受运动,让运动感化身体,身体在足球运动中获得人类最为本质的快乐、勇敢、自由和强大的文化精神。足球运动需要有一个场地来进行比赛,球场就成为了选择,它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到古罗马圆形剧场的角斗竞技再到现代的足球比赛,我们发现众多的人聚集在此都是为了获得情绪体验和情感满足。我们将这里的人群分为三类:运动员(包括教练员)、观众和裁判员。其一、运动员,除了展示自己的竞技能力外主要是为了获胜,赢得荣誉;其二、观众,是来欣赏足球比赛的偶然性表演和必然性结果,偶然性是具有戏剧的效果,必然性是胜负的追求;其三、裁判员,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维护比赛规则的主动因素,是中性的。在球场中除了由这三类人群组成的因素外,还有一种原生性的来自运动本身的因素,即:运动的魅力。为什么足球比赛能够吸引如此众多人的目光,运动魅力成为唯一的解释。古姆布莱希特说:“一个对象吸引了我们的眼光,对我们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而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吸引产生的原因。就是这种魅力,给予体育一种强大的力量,因为她引导我们的目光对准一些我们通常根本就发现不了的东西。”[16]运动的这种魅力是由氛围和情感造成的,当你进入到球场很自然地可以感受到欢欣鼓舞和失望悲伤。此起彼伏的欢声雷动融合愉悦的心情震撼着你的心灵,挑衅漫骂的失控情绪夹杂着愤怒的暴力刺激着你的感官,在球场中能很容易找到人生当中极端对立的状态,因此,球场成为一个观看人生表演的舞台。对于运动员来说魅力来自于荣誉。荣誉代表着肯定和吸引,肯定是能力的表现,吸引是征服的体验。在足球运动中可以很容易找到荣誉的身影,他们称之为偶像:贝利、马拉多纳、贝肯鲍尔、齐达内、贝克汉姆、梅西、卡卡、C•罗等等,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都是明星,爱好足球运动的人们自然成为了“粉丝”。在球场中“偶像”和“粉丝”达成一种默契,足球运动成为一个奇妙的人类情感聚会。对于观众来说魅力来自于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是不确定和意外,“偶然性乃是美所不可缺少的属性。”[17]足球运动的偶然性本身就是蕴涵在必然之中,因此偶然成为了体育运动本质特征,这也是足球运动的魅力所在,猜想成为了一种别样的享受。“足球比赛是一种动态的运动,它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在动态变化的,时时刻刻都不同,而且是双方共有的时间和空间,每分每秒在激烈的争夺,变化无常。”[18]偶然带来的悬念是一种期待,是一种情绪的变化,如同人类对待命运的偶然性总是希望得到最完美的结局。必然性的结果是一个魔咒,就如同人类生命的生与死一般,是不可操控的力量,足球运动中胜负就体现着这种力量,胜负的必然性使得所有喜爱足球运动的人都为之着迷。最具有戏剧效果的是足球运动中存在着平局,平局不等于不平等,不等于实力的相当,它是足球偶然和必然之间的鸿沟,是足球运动魅力另一种体现,是留下无限猜想空间的结果。足球运动的魅力就孕生在球场环境和比赛结果多变之中,从中能够体现出许多人生哲学的问题,足球它不仅演义运动和竞技,还反映人类文化情感的独特关怀,足球运动就是魅力本身。足球运动是一种体验,运动员和观众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才能感受到这种运动本身蕴涵的强烈地吸引力。支撑足球比赛顺利进行除了持续投入其中的情感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因素就是比赛的规则。规则是制度的约定,是在混乱中实践出的真理,是围绕足球运动而创建的活动体系,服务于比赛的所有过程。对于足球运动来说,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观众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享受着比赛赋予的权利,规则是谨慎和严肃的,是权威和唯一的,是可塑和变化的,它提供同一的价值认同,引导人们参与运动并遵守共同的文化秩序。“游戏必须有规则。规则越严密完善,比赛就会越精彩越公平,才有利于所有参加游戏的人展示技艺和才能。”[19]公平体现在规则的严密中,人们享受着情绪体验,这时足球运动体现出一种社会契约的关系。裁判员实施着规则,运动员遵守着规则,观众享受着规则带来的愉悦,足球运动引导着和谐秩序的遵守。“在一个没有比赛合同契约的社会,习俗凌驾于法律之上,被统治的人可以通过竞技活动表达自我的声音,所以竞技娱乐在当时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20]体育活动是人们自发的娱乐,习俗成为了组织比赛的普遍约定,比赛要进行下去就必须有一个一致认同的约定,人们遵守并享受着这个约定,于是规则孕育而生。足球运动一开始就是这种自发的活动,规则的出现是实践的产物,是不断变化和适应的结果。“足球的戏剧性就这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是力量、智慧、技艺、意志乃至由无数次反复练习积淀下来的无意识层次的生命力的辉煌表现,不但能使观众大饱眼福,而且往往给人们以理性的启迪和生命意志的感染。”[21]足球运动的智慧就部分地体现在规则当中,“越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由球员、足球、球门共同组成的整体,“反越位”就成为了智慧之间的博弈,规则成为两者之间平衡协调的机制。在足球运动规则的限定下,衍生出了很多实用的技术和战术,进攻需要有快速机动、纵深渗透、灵活应变和默契配合的能力,防守需要有延迟阻截、收缩集中、控制区域和均衡回缩的能力。战术意识有:盯人、跑位、保护、补位、传球、射门、运球、抢球等;阵型分为:四二四、四三三、四四二、三五二、五三二、四五一等;职责分工:前锋、前卫、后卫、守门员等;死球后的踢球有:开球、球门球、角球、界外球、任意球、点球等。这些都是组成足球运动的基础,正因为有这些规则和形式才使得足球运动具备了文化传播所需要一切特征,足球运动就这样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开来,完备的规则文化是足球运动赢得文化胜利的前提。
篇2
,壶瓶山。道家的卫生文化。现代价值观。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道教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上,对平湖山养生文化进行研究,并对平湖山养生文化进行分析 说明 它的 现代的 价值 从…起 这个 3. 数量 属于 文化的 结构——材料、system和精神。
平湖山。道教养生文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多数人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大。即使大多数人的身心状况越来越差,他们仍然没有健康意识。有的人把注意力转向健身养生,却用金钱购买补充剂换取身心健康,忽视了宝贵的养生机制,违反了中国传统养生规则,现代人很少能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养生活动。壶瓶山是中国的国家级养生场所之一。也是养生运动中具有特殊活动性和发展潜力的特色文化因素。对其健康文化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健康观,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1。壶瓶山道家养生思想
道家老子和庄子的养生方式是中国现代道教、儒家和佛教传统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养生原则主要包括:顺应自然,清心寡欲,弱者生存,保精保气,积善积德,谦德等。庄子的养生原则主要包括:持中之道,以静养神,以动养形,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的形成是道家思想的产物,是壶瓶山这座古老的历史山脉与现代健康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应科学发展,丰富其健康思想,明确其现代价值。
。山顶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四十年的南天禅林古庙和威灵观,供奉后山坪药王菩萨。这里是人们修行道教、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场所。在古代,人们无法思考健身与养生的关系,因此他们将延年益寿的愿望寄托在上山上香的形式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其次,壶瓶山作为湖南省重点生态旅游区之一,植被和物种资源丰富,也为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壶瓶山道教养生文化以道家思想为主体,以祝福、滋养自然、道生为内容,以法会、祭祀、献仙茶、太极表演等形式展现。在…上三月三日,当地信徒举行各种民间活动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人民丰富了当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道家老子注重“根深叶茂、眼光长远的道路”。这意味着如果你想长寿,你必须修炼你的心和气。与外界无争,修身养性;无私无欲,修气养性。在传统养生观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清心寡欲,与世隔绝,修身养气,达到科学养生的目的。壶瓶山道教养生文化也注重动与静相结合的养生理念。它认为动与静符合道家的本性。前者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后者注重塑造纯洁的心灵。由此可见,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中的动态和静态培养是科学健身的关键之一。
。壶瓶山道家健康文化中的动、静两种养生理念对这种人的健身观念的形成起着特别重要的指导作用。自古以来,就有人说“药补不如食品补充剂好,食品补充剂也不如动补好”。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提倡采用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运动方法,并辅以“节食”运动以及其他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方法。这里提到的节食不是为了不吃,而是为了少吃油腻、腥味的食物。现代人容易出现诸如“肥胖病”之类的症状,这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它提倡顺应自然,日落时休息,日出时制作。在现代,大多数人熬夜是很常见的。经常有新闻报道说,熬夜导致的猝死足以证明道家养生理论的合理性。因此,高山道教养生文化对现代人科学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巨大的生活压力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精神疾病。不仅年轻人的生活质量不高,而且中老年人还面临着孩子外出工作,无人关心,邻居像陌生人一样,无法沟通,以及严重的孤独感。对于如何修身养性,高山道教养生文化在这方面也有成就。壶瓶山道教养生文化注重通过小舟天发、听息法、坐忘法、太极等养生方式净化心灵,达到心灵纯净、欲望少的境界。面对复杂的社会和激烈的竞争压力,现代人利用高山道教养生文化和修身养生的协同效应,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目标。被称为“湖南屋脊”的壶瓶山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国际重点生态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为高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壶瓶山每年都举办庙会、法会、祭祀和其他民俗活动来吸引游客。游客不仅可以体验高山的山川之美,还可以通过高山健康文化中的民俗文化诉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经济增长。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人们只注重身体的外在锻炼,而严重忽视了自身内涵的形成修养。新时期,高山道教养生文化注重“最后一顿饭”和“自然”,没有强迫和争议。这对实现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的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受到数千年文化的影响和规范,其中蕴含着极其哲学的健身思想。它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保持健康的方法对现代人的保健活动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传统健康文化思想与现代健身科学相结合,创造现代养生方式,使中国传统健康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价值。高亮,赵玉坤,王宇新。“六字诀”健康文化的起源、演变与本质[J]。体育与科学,2019,40(03):80-85。
[2]王艳红,石爱桥。中国传统体育健康文化的历史变迁[J]。体育文化指南,2018(01):122-126+153.
篇3
关键词: “龙” 文化内涵 喻意 英汉互译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中一个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首先,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能保存下来,并传递给同时代人和后人。其次,语言直接反映了一种文化现实。正因为如此,翻译所涉及的决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还包括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兰伯特(Lambert)和罗宾斯(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并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一大批学者开始从各自不同的文化研究角度切入翻译研究问题。正是这一时期,将翻译研究放在更宽阔的跨文化环境中,使得翻译研究逐渐成为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这一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场变革,人们把这场变革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使翻译研究者意识到,当代译论不可能局限于单一学科的发展研究,必须有一个多学科综合、跨学科领域相互渗透、不同思潮互补的基础,翻译已由单一的“语言科学论”走向了“翻译文化论”。该学派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乔斯・朗贝尔(Jose Lambert)、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等。他们主要探讨译文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以及译文对译入语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文化规范所产生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的翻译学者开始注重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诸如共同的规则,探讨翻译与译入语社会文化的关系,运用新的文化理论对翻译进行阐述。
在我国翻译界,同一时期也发生了这种文化转向。较早提倡翻译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是王佐良。1984年,他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翌年又发表了《翻译与文化繁荣》。此后,其他学者也纷纷发表相关文章。90年代以后,文化与语言研究的结合更是朝更深层次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达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和差异。
考察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祥瑞动物,这些祥瑞动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对于“图腾”,《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变,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赋予更多的动物以更多的喻意,这些喻意源于动物,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从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含有动物名称的比喻性词语,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们所反映的语用含义依赖于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讨论“龙”在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互译,因为作为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龙是最引人注意的动物之一。
二、龙在汉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喻意
从大量用于描述动物的比喻来看,同样一个词虽说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背景而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联想――相同或部分相同,或无任何联想或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乃至于失去或淡化了概念意义。而由此引申的意义和文化信息还可能包含着不同民族人民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喜恶或褒贬,甚至还可能浸透着一种文化精神和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意义。“龙”就是这样一个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喻意的词。
1.龙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喻意
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这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是一种能在陆地行走、在天空翱翔、在大海漫游,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威严无比的吉祥神物。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龙是与皇帝相联的,历代帝王为证明自己是出身非凡的天之骄子,都纷纷自命为“真龙天子”, 龙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所用之物,如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成为高贵、威严与权利的象征;在民间,平民百姓更是把龙当做神灵,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善变化,利万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形象已演变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将自己的国家比喻为“东方巨龙”,将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 这不仅赋予了“龙”以深厚的感情意义、丰富的联想意义,更赋予了它深远的社会意义。龙文化由此成了中国文化的“特产”,体现着一种民族文化的个性。
2.龙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喻意
在西方,也有关于龙的神话。西方神话中的龙是一种形似体型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长长的形似蛇的尾巴、口中能喷烟吐火的凶残的怪物。龙在基督教中被视为恶魔的象征是源自Mesopotamia神话,在Mesopotamia神话中,龙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巴比伦神话中的英雄Marduk的对手Tiamato与Hittite神话中的Illuyankas,皆为其中例子。居住在Mesopotamia区域附近的犹太人也曾受其影响,并将这一种观念继承下去,龙在犹太教与基督教中渐渐成为恶魔的象征。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成为the great dragon,一些圣徒如圣・乔治、圣・迈克尔都因杀死dragon而被视为英雄。在《旧约》的《诗篇》中也说:“汝把龙踩于脚下。”最有名的也许是公元700 年左右盎格鲁―撒克逊人关于贝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诗中主人贝奥武尔夫打败妖怪伦代尔后,与恶龙搏斗,两者同归于尽。在现代英语中,dragon被用以形容“凶暴之徒”或“严厉透顶的人”,甚至还用dragon比喻悍妇。在欧洲有一个古老的谜语:What flies without wings,hits without hands, and sees without eyes?谜底是:the White Dragon。可见“dragon”在西方人看来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的猛兽,该谜语就是用dragon 指代“avalanche”(the dangerous waves of snow )。
可见,龙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寓意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吉祥物,因此与龙有关的成语都为褒义词,如“成龙快婿”、“龙马精神”、 “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而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一种凶残的怪物。
三、“龙”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现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陈福康,2004:105/385),再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但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是不对等的,要把原文中各个层次的意义都再现于译文中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因此在翻译“龙(dragon)”一词时,中文中的龙常采用直译法,而英文中的龙则舍形取义,以便与中国的龙的形象相区别。
1.汉译英
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占领南京》)
The city, the tiger crouching, a dragon curling, outshines its ancient glories; in heroic triumph heaven and earth have been overturned.
②亚洲四小龙:four tigers in Asia (中文中之所以把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称为亚洲四小龙,是因为它们经济腾飞速度有如龙腾之势。但是,如果把它直译成“four dragons in Asia”,西方人必定难以接受。于是许多英文报刊根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巧妙地把“龙”译为“tigers”。)
③望子成龙:to hope that one’s child will become somebody (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高贵权利地位,但是在英文中因无此意,故采取的是意译。)
④生龙活虎:full of vim and vigor (由于英语中龙指恶魔,故此处采取意译。)
为了区别汉语中“龙”与英语中“dragon”的形象,现在中文中的“龙”通常被翻译为“Chinese dragon”。
2.英译汉
⑤We really frightened of the Maths teacher. She was a real dragon.
我们的确害怕数学老师,她真是一个凶狠的脾气很坏的女人。
⑥The woman with a red hat in this shop is absolute an dragon!
这个店里戴着一顶红帽子的那个妇女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⑦Two fiery dragons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furious than they were.
他们当时凶恶极了,两条喷火恶龙也会难望其项背。
⑧I will starve him to death,the son of a dragon.
我要饿死他,这恶魔的儿子。
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dragon在英语中有“悍妇”之意,但是在中文中“龙”倾向于褒义,因此在翻译成汉语时直接用dragon在英语中的比喻义。
⑨the dragon of Wantley:贪婪的吸血鬼
⑩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sow dragon’s teeth: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它源于希腊神话:dragon’steeth为底比斯国王所播种,后成长为武士而相互厮杀。)
{11}a bit of dragon:飞扬跋扈的人
四、结语
通过分析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产生正是由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相异带来的,因为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承的,语言反映文化,它是文化的一部分。而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中最大的困难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同的文化导致了各种翻译障碍,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加强文化意识,充分了解语言间的差异,才能真正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楠,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J].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陈文.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7]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8]丁薇.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浅探[J].文化研究,2009.
[9]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4.
[11]傅敬民,吕鸿雁.当代高级英汉互译[J].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12]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14]贾少宁.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文化对比[J].新闻爱好者,2009.
[15]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7]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8]廖光蓉.英语词汇与希腊罗马神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3,189-190,194.
[19]廖光蓉.源于圣经的词语[M].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8):31-32.
[20]谭载喜.西方翻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1]田樱花.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喻意解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
[22]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3]印晓红.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J].上外教育出版社,2002.
[24]张巨武.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6]张善升.英汉语言中某些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差异[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04-105.
[27]郑岭.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动物词语[J].中州学刊,2006,(4).
[28]周玉忠.英汉语言差异对比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英汉 动物词汇 文化内涵 异同
一种语言的隐喻折射了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的隐喻用法进行不同语言的隐喻之间的比较就能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词语它们形象生动,容易让人产生直接的意象效果,进而联想到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英汉民族有时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而有时为表达同一种情感和喻义采用不同的动物做喻体。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贬义,在汉语中却含有褒义
(一)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世世代代的农民靠牛耕地拉犁,对牛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汉语中牛多具有褒义。老黄牛比喻忍辱负重、乐于奉献的人,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虽然存在"牛脾气"等某些责难牛的用法,但牛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受人喜欢的形象。由于历史传统的不同,英语国家的人们不以牛为"农家宝",而只是"盘中餐"。他们眼中的牛满身缺点,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鲁莽闯祸的人;1ike a bull at a gate狂怒凶悍。
(二)蝙蝠bat
在西方民间传说中,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联系在一起。提到蝙蝠,英语民族会联想到vampire(吸血蝙蝠),成语如as blind as a bat(像蝙蝠一样瞎)。然而蝙蝠在汉语中,由于它的发音和"福"字相同,因而被视为好运、吉祥、财富、幸福和健康长寿的象征。中国的传统画把蝙蝠和鹿设计在一起构成"蝠鹿"(发音"福禄"),代表富贵、荣华,保佑人们"有福有禄"的意思。又因为"红蝠"与"洪福"同音,因此红蝙蝠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二、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中含有贬义,在英语中却含有褒义
(一)猫头鹰owl
在英语中owl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禽兽间的争端要请它来裁决,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教。成语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智慧)即是一例。在汉语中,由于猫头鹰昼伏夜出,常盘旋于坟场,且在深夜发出凄切的叫声,迷信的中国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 "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的说法。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的象征,人见人怕。
(二)鲸whale
鲸(whale)因为形体巨大,所含脂肪极多,一旦捕获,获利甚丰。所以用whale比喻极有利、极美好的人或事物。如a whale of a chance(极好的机会);whale on skating(滑冰高手)。在中国,国人注意的不是鲸的利用价值,而是惊愕于其食量之大,所以鲸比喻欲壑难平或恃强凌弱。如 "蚕食鲸吞"一词,比喻在兼并土地时,或像蚕一样一点一点地吞食,或像鲸一样大口大口地咽下。
三、某些动物词在汉语中有文化隐喻义,英语里却无隐喻义
1. 蚕(silkworm)
在汉语文化中,蚕具有奉献精神,古诗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蚕的这一特定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烙印。但silkworm在英国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只小虫,没有其他的隐喻。
2. 鹤(crane)
鹤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汉语中用"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身体健康。绘画和图案常以松鹤为题材,并以"松鹤延年"题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上了年岁的人。在英语中crane也没有任何喻义。
四、同一动物词语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尽管由于受诸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语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但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语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羊(sheep)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温顺的动物。驴(ass)在中英文中都用来形容愚蠢、没有头脑的笨蛋,如make an ass of oneself (使自己出洋相、干蠢事)。蜜蜂(bee)在英汉语言中都是"辛勤忙碌"的象征, as busy as a bee (像蜜蜂一样忙碌)。可见,在汉英两种语言体系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既有特性又有共性,只有透过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深入地研究和领悟外国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地将文化信息正确地相互传递,缩短两种文化间的距离,清除跨文化领域出现的障碍,从而促进中英文化交流。
五、同一动物词语表示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汉语中,凤凰是一种奇异的动物,是百鸟之王,所以有百鸟朝凤之说,人们相信凤凰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它是吉祥和美德的象征。凤凰也用来比喻杰出的人和事物,"凤毛麟角"是指珍贵而不可多得的人或事物。但在英语中phoenix是传说中的一种鸟,据说在阿拉伯沙漠上生存五六百年,临死前为自己筑一个里铺满香料的巢,当唱完一支凄凉的挽歌后,用翅膀煽火,将自己化为灰烬,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出一只新的phoenix。因此,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的意思。例如:Religion,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宗教就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
综上所述,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有时是相对应的,但大多时候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不同的。有时词汇的基本义相同,但其引申的文化内涵却会相差很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民族语言中的动物词汇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因为这些动物词汇涉及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特别是与习俗文化更为密切。因此,在提升跨文化意识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了解了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误解,才能确保文化的相互传真。对这些词汇所含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增加民族之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英语习语妙用集锦[M].纪春兰,史顺良,夏元鸿,译.兰州大学出版社
篇5
【关键词】《大鱼海棠》;艺术意蕴;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54-01
纵观中国的动画市场,国产动画自始至终都存在情节低幼、制作粗糙的问题,虽然《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也刷新过票房纪录,但是这类动画依然只适合儿童观看。而《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先后刷新了动画电影的票房,重新激发了国内动漫试产的活力。因此,探究其艺术意蕴及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价值。
一、解读《大鱼海棠》的艺术意蕴和文化内涵
《大鱼海棠》是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其中所包含的艺术意蕴及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本文就从“生命多种可能”的视角进行探究。
(一)认知个体生命。在《大鱼海棠》中有一位灵婆,主要掌管好人死后的灵魂,她说过年纪大的人最为惜命,自然也就不敢去折腾,此类人对生命认知就比较宝贵。而个体年幼、敢于打破规则束缚,乃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电影中,椿为挽救鲲的性命,宁愿失去自己一半寿命和灵婆进行交换,同时要求湫以后照顾自己的父母。其言行再次冲撞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家庭关系,弱化了父母依靠下一代赡养的义务。产生的自我意识正视了自己内心,接纳自己并非要压抑自己,属于另外一种自我管理与控制的方式。只有深刻认知了个体生命,也才能够正视自我、认同自我,包含了正视个人的诉求和欲望,并且要控制它。杜威先生把个人主义定义成两种,首先就是假个人主义,即为我主义,也就是自私自利,仅仅顾及个人利益,不管别人利益;真个人主义,这种被称之为个性主义,有两种特性:首先为独立思想,就是不听从别人的思想和建议,只认可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对自己的思想信仰承担全部责任。椿的身上就体现出了个性主义,对于非人非神的另类人,椿就认知了个体生命,敢于正视内心的渴望。而椿的爷爷就曾经告诉过她,即使所有人都反对你,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对错属于别人的事情。老年时的椿也领悟到,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必须要大胆一些。该影片中主要是为了表明、认知自我,这也是对生命给予最大的尊重。
(二)生命以多种形式存在。在这部电影中,椿的奶奶掌管白鸟,爷爷掌管百草,而母亲掌握海棠花盛开时间;椿的爷爷因为要救湫离世了,死后成为一棵海棠树,奶奶悲伤欲绝,死后化成一只凤凰,陪伴在爷爷身边。在《大鱼海棠》这部电影中,生命以多种形式存在。人们灵魂就会成为好人(小鱼)和坏人(老鼠);当椿与鲲着身体相见于海滩时,他们通过人类这种形式彼此面对,反而忘记他们曾经以“大鱼”和“海棠”形式相处。事实上,《大鱼海棠》就是要给观众传达具有多种生命的可能性。而湫的种族并非人类,是天神。在动画电影中有很多细节能够证明:其他每个人均掌握了一种自然规律,但是湫能够对三种自然规律进行控制,能够控制花盆中的植物结果,能够通过风推动自己,召唤水龙去开启海天的大门。而湫才化身人间风雨将椿送到人间,当椿经过自燃化身成风雨将椿包裹时,椿转化成一朵海棠。《大鱼海棠》中就鼠婆和灵婆两人能够控制灵魂,当湫转化成风雨那一刻起,就拉近了人间与海底的距离,而灵婆将椿复活后对她说“两个世界相连了”,同时影片中多次提过“不要接触人类”,体现出对人们而言海底世界是个既渴望而向往之情感。而椿代表人类,也可以说是每个有梦想的人;电影中的鲲即为我们的梦想,湫即为帮助我们的人;海底世界即为目前所处世界;天规即为目前所处世界禁忌;听从天规之人,即为那些被规则所束缚之人;而人间即为我们向往的更加精彩更大的世界。鲲死了椿也会死,也可以说鲲去人间但椿没去,椿同样会死,表示着梦已经死掉了,生命便失去了意义。听从自己心意,既能够摆脱规则的束缚,生命自然也就有更多选择,两个世界可能相连,才能让两个世界的人相爱,生命才可能以更多形式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灵婆、鼠婆受到惩罚而赎罪,但是却属于挑战规则的先驱者,而居民固守原地不敢朝前逾越一步,自然也就不能见识到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二、结束语
事实上,《大鱼海棠》所传递价值观并不复杂,即认清自我、保持善良,敢于追求个人的梦想,虽然一路遭到各种阻难,但是收获了更大、更为丰富的世界。对于国产动漫而言,《大鱼海棠》具有丰富的艺术意蕴和文化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张贵银,喻玲玲.试论杜威的新个人主义[J].云梦学刊,2012(4).
篇6
从相同的动物、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内涵,同一动物而不同的文化内涵,动物习语文化内涵缺位,不同的动物习语而相同的英汉文化内涵等四个方面比较英汉动物类习语的文化内涵;同时从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从直译、套译、意译和增译翻译法四个方面研究了英汉动物类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汉动物类习语;英汉动物类习语;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7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动物词汇在这些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含义,人们认为动物能够表示某些征兆。因此,有些动物含有特定的象征。然而,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审美观,动物词汇的内涵意义也会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尤其是在英汉习语的翻译过程中,理解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的区别对于习语的翻译至关重要。
1英汉动物类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众所周知,中西含动物词汇习语的内涵是不同,这是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因此,比较英汉含动物词汇习语的相似性和差异能为英汉习语翻译时考虑文化的差异而提供相应的翻译策略。
1.1相同的动物、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内涵
中国和英国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他们有相似的生活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共享相同动物方面的知识,因此英汉语言中,一些动物词汇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fox狐狸 ”可以用来描述欺诈和狡猾的人,如习语“as sly as a fox如狡猾的狐狸”。因此,如果一个英国人说 “He is a fox他是一只狐狸”,中国人可以完全理解它。中西文化中“pigeon鸽子”通常象征着“和平”;“bee 蜜蜂”可以用来描述人勤劳、勤奋,例如习语“as busy as a bee如蜜蜂一样勤劳”;“snake蛇”代表危害,习语“to warm a snake in one’s bosom”表示“养虎为患”、“a snake in the grass”表示“潜伏的危险”。在中国,凤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民族图腾,象征祥瑞、幸运;习语“凤凰涅”代表“复苏和重生”,英语习语“rise like a phoenix from the ashes”也表示“复苏和重生”,有相同的含义。
1.2同一动物、不同的文化内涵
因为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一些相同的动物词汇却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1)在英语国家,一些含有动物词汇习语是褒义词,但是在中国却是贬义词,例如含有“dog狗”词汇的习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dog狗代表“忠诚、真诚”,是人类的好朋友,例如英语习语“to let sleeping dog lie”的意思是“不要自找麻烦、别惹事生非”;“Every dog has its day”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风光的一天、人人都有得意之时”。“Love me, Love my dog爱我,爱我的狗”相当于汉语习语“爱屋及乌”,所有这些习语包含赞赏的意思。但是在中国,“狗”含有贬义色彩,例如“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腿子、狗血淋头、狗眼看人低、狐群狗党、狼心狗肺、丧家之犬”等等。
(2)在汉语中,一些含有动物词汇习语是褒义,而在英语中却是贬义词。例如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龙是神圣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是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后裔,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皇权,吉祥”。这也反映在中国成语中,例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等。然而,在西方龙是一种神秘和以喷火的邪恶怪物或邪恶的人,是“邪恶”的象征,例如习语“the old dragon (魔鬼)”、 “dragon’s teeth (相互斗争的根源)”等。例如:鱼有很不同的中西文化内涵,在英语中,鱼指“坏事、坏人”的意思,含有贬损的色彩,例如 “a poor fish可怜的鱼”、“to 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做”、“A fine kettle of fish乱七八糟、很令人不愉快的事”、“to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在中国,汉字“鱼”和“余”同音,所以中国人会使用这个词来象征“丰富”,例如“年年有余”。
1.3动物习语文化内涵缺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含有动物词汇的习语没有对应的英汉表达语。例如,“cat猫”这个词,在英语中可以指人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肤色,如 “She is a cat”中国人很容易以为“她是一个馋猫”,但英语国家以此说明“她是一个很有心机的女人”。英语习语如“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泄漏秘密”。但由于文化差异,中国人很难理解这些表达。在中国,猫用作隐喻意义,例如“馋猫、夜猫子”。此外,在中国,鹤和乌龟都是用来象征“长寿”,如“鹤年”。在英语中没有这种联想意义。
1.4不同的动物习语、相同的英汉文化内涵
不同的动物词在英语和汉语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人们使用含有不同的动物词汇习语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例如,表达“胆小”的意思,英国人喜欢使用含有“rabbit兔子, chicken鸡, pigeon、鸽子”等词的习语,就像“as timid as a rabbit, chicken-hearted or pigeon-hearted”。但是中国人会说“胆小如鼠”。再如,英语用“like a cat on hot bricks”表示“很紧急”的意思,但是中国人会说“热锅上的蚂蚁”。在中国,人们用“猫哭老鼠”来表达“虚伪”。在英语里,有类似的表达“shed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的眼泪”来表示“假慈悲”。如果要表达“吹牛”,中国人会说“吹牛”,而英国人会说“talk horse”。再如要表达“固执”,在英语中用“as stubborn as a mule倔得像头骡子”;在中国用“犟的像头牛”。中国人使用“老虎”来表示“野兽之王”,而英国人则使用“lion狮子”。例如,习语“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等。
2英汉动物类习语的翻译策略
习语是语言的结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动物习语有民族特性, 英汉动物习语呈现出不同的民族个性,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或价值标准(欧忆,贾德江,2001:52)。习语成语孕育丰富的文化符号,值得我们研究,习语翻译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Gentzler, E., 2014:44)“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 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65)动态对等是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 (金,1998:14)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和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
2.1直译翻译法
直译是翻译方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直译要求译文保持与原文内容一致、又保持与原文文体一致的翻译方法。由于英汉生活环境的相似性,一些动物习语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和联想,这为直译提供了可能。如果直译没有给目标读者造成误解或理解困难,译者可以采用直译为主导的方法翻译,这样还能在译文中保留原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文化色彩,实现译文和原文形式和意义的完全对等。例如:英语习语“A cat has nine lives”可以译成“猫有九条命”,因为在英汉这两种文化,人们都认为猫有很多生命,因此英语习语直译之后的意思,中国人容易理解。英语习语“In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可以翻译成中国谚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但直译为盲人国里,独眼为王效果更好,不仅可以保持生动的表达,也成功向中国读者传达了同样的原文信息。同样,相当多的中国谚语通过直译成功地引入到英语,例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的心”可直译为“By a long road we know a horse’s strength, so length of time shows a man’s heart”;习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直译为“You can’t get a tiger’s cubs without entering his den”;“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可直译为“披着羊皮的狼”;“crocodile’s tears”可直译为“鳄鱼的眼泪”等等。
2.2套译翻译法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熟悉的隐喻,人们常赋予一些特殊的动物一些特性来喻指人或事,在英汉语言中,一些动物习语中动物形象不同,但他们表达的意思和文化内涵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套用英汉语中相似的动物习语来互译。虽然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两者在功能和文化内涵上是对等的,因此实现了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如英语习语“to set fox to keep your goose引狼入室”、“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壮如牛”、“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等。再如汉语习语“对牛弹琴”译为“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害群之马”译为“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等。
2.3意译翻译法
尽管直译是最常见的翻译方法之一,但有自己的局限性。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相当多的英汉习语通过直译不好理解。由于同一种动物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相差甚远,两种语言中没有相似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其他动物习语。在翻译此类习语时,直译和套译方法是不合适的,译者只能用意译的方法。意译牺牲了原习语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和字面意思,但准确向读者传达了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实现了功能等效。例如,英语习语“I 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些人可能从字面意思上会把它翻译为“我还有一条鱼要炸”, 但“鱼”这个词不是指真正可以吃的,它指的是“一个需要做的事情”,所以这句话应该翻译成“我有别的事要做”。 再如习语“Eagles don’t breed doves. ”中“eagle (鹰)”和“dove”(鸽子)” 译为“虎”和“犬”,整句译为“虎父无犬子”,这符合目标语中文的表达习惯和文化内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译者最好采取意译翻译方法。例如习语“The donkey means one thing, the driver another.”译为“见仁见智”;“Who has never tasted the bitter knows not what is sweet.”译为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
在意译中,可能会改变句子结构或修辞,但不能做任何添加或遗漏原始意义,为了增加译文的理解性,原文中一些生动的动物形象和表达必须改变,例如:
英语习语a poor fish可怜虫
to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
rain cats and dogs大雨倾盆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泄露机密
汉语习语四不像(非驴非马)neither fish nor fowl
狗急跳墙even a worm will turn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never too late to mend
鸡鸣狗盗small tricks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动物词汇习语在译文中没有保留,译文只传达了他们的文化内涵。动物习语因其喻义而有生命力,因此翻译时抓住其喻义就能抓住其文化内涵。
2.4增译翻译法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一些动物习语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的动物习语和文化内涵,读者根本无法理解其原文准确意思。原文动物习语直译成译文后,目标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如果对其进行意译,译文虽然能可读,但会失去其原有的动物形象性。对于此种动物习语,可采用增译法,如加注法,也就是可先直译出其字面意义,再增加喻意,点出深层意义,这样能使译文内容准确、形象生动,又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和韵味,达到了功能和文化内涵的最大对等。如英语习语“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译为“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Carrion crows bewail the dead sheep and then eat them”译为“猫哭老鼠,假慈悲”。再如汉语习语“黄鼠狼给鸡拜年”可译为“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best of intentions”;“盲人骑马”可译为“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等。
综上所述,英汉动物习语是英语国家和中国在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诞生和传承下来的,是英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英汉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Revised Secod Edi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4:44.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6567.
[3]金.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4.
篇7
关键词:词语 文化 内涵 差异
一般来讲,词语包括两类:一是单个词;二是词组,其中包括习语、成语、谚语和典故。词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在本族语言的词汇里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地理环境、饮食、颜色等对语言意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语的附加意义和情感色彩上。如汉语中的“农民”和英语中的“peasant”,不同的政治制度赋予它们不一样的感彩。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农民”的含义以勤劳、朴实、忠厚、勇敢的优秀品质而著称,所以汉语中的“农民”一词不带丝毫的贬义色彩。而英语中的“peasant”一词,在西方人的心目中通常是指贫困、无知、社会地位低下的农业劳动者,该词甚至带有“乡巴佬”的贬义色彩。因此在英语新闻报道中把“农民”翻译成“peasant”,欧美人就很难理解。另外,像比喻、委婉语、专用名词等里面的文化因素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概括地说,中西方词语文化内涵差异主要包括:
不同文化对相同的亲戚称谓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不同。英语里的称谓比较笼统、模糊,它不像汉语里的称谓,把身份表现得一清二楚。如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在对应的汉语里就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八种称谓;uncle的汉语对应词有“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五种称谓;aunt一词的汉语对应词有“伯母、婶子、舅母、姑母、姨母”等;nephew的汉语对应词有“侄子、外甥”;niece的汉语对应词有“侄女、外甥女”等。
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语、成语、典故、谚语等。例如Achilles’ heel的汉意是“唯一致命的弱点”,其文化内涵来源于希腊神话故事:阿基里斯出生后被其母亲倒提着在冥水中浸过,除未浸过水的脚踵外,浑身刀枪不入,所以Achilles’ heel成了阿基里斯的“唯一致命的弱点”。
不同文化中的比喻性词语。英汉两种语言里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性词语。例如英语的“He has a stony heart.”就完全等同于汉语的“他铁石心肠”。类似的还有“He works like a tiger.”(他干起活来生龙活虎。)这些比喻的形象、喻体和喻义是对等的。然而,像这些形象、喻体、喻义完全对应的比喻性词语在两种文化及其语言中并不多见。例如英语的“She is a cat.”就不能译作汉语的“她是只猫”,因为把“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这个喻义联系起来不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两者形象、喻体虽然相同,但喻义不同,因而直译就不能被中国文化所接受。
不同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人们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区别。例如用“前”与“后”分别指过去和未来时,两方文化似乎采取了不同的观点。中国人对于过去发生了的事情说成“以前”,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说成“以后”。因此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所未有”、“后继无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等说法。然而讲英语的民族恰恰相反,他们对未来未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前”,对发生过的事情说成“后”,这种文化观念的差异引起了语言表述上的区别。例如,英语的“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用汉语表达则是“不过,我们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而非英语字面上的“前面”)英语的“tasks for the period ahead”,汉语的表述则是“今后的任务”。
不同文化的颜色偏向。不同文化的民族对颜色的爱好也不相同,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例如在国际贸易中,商品和商品的装潢颜色很有讲究:“巴西人忌绿色,日本人忌黄色,泰国人忌红色,比利时人忌蓝色,土耳其人忌花色,欧美等国家忌黑色。”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不尊重这一颜色偏向,你就卖不出去商品,也赚不了外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偏向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些颜色词为不同语言和文化共有,然而它们的文化内涵却截然不同。例如,在西方国家中,人们习惯用blue(蓝色)表示沮丧、消沉或猥、下流。相反,在中国文化中,“蓝色”被用来表示庄重、肃穆;猥、下流的意思是用“黄色”来代表。同样,“绿色”(green)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不同的文化意蕴。在西方文化中,green表示没有经验、缺乏训练、知识浅薄等。例如,Don’t expect too much of him. He’s still green.(不要对他要求太高。他还没有经验。)而在中国文化中,绿色代表春天、新生、希望、青春、旺盛等。例如,a green December(温暖无雪的十二月),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
不同文化的两种语言在数字范畴表达上的差异。我们说英汉两种语言在数字范畴的表达上的差异,不是指两种语言在自然数的计算与排列上有差异,而是说由数字组成的语言在两种文化的语言表达上有差异。世界上大概没有哪种语言有像汉语里那么多以数字开头的词语,尤其是以一、二、三、六、七、九等自然数组成的词语最多,但英语的表达却没有把数字显示出来。如果将这些词语一一直译成英语,那就难以做到忠实流畅,难以被英语文化所接受。假若不顾及词语文化差异硬将“一目了然”直译成“one eye sees it all clearly”,把“七嘴八舌”译成“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等,就会闹出笑话来,且很难被讲英语的人所理解。
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些动物词汇的语面意义相同,但文化内涵却差别很大。例如,讲英语的人和中国人对于bear(熊)的联想不一样。前者认为bear只是凶猛、危险的动物,或者认为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林里的熊调皮淘气、滑稽可爱,但绝不会像中国人那样,认为熊是愚笨、无能、无用的象征。所以英语国家的人学到汉语中的“你是个大狗熊!”时就会感到费解。又如,英语国家的人读到汉语中“他简直像条泥鳅”时,感到很难理解。因为大部分英语国家里没有泥鳅,所以他们只是把它看做是一种鱼,更理解不了滑的转义是“圆滑”、“狡猾”、“不老实”等。
语面意义相同,文化内涵有差异的动物词汇大体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中国特有而在英语国家没有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鹤”(crane)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鹤常与象征坚定长寿的松树联系在一起。绘画和图案常以松树和鹤为题材,并以“松鹤延年”题词。汉语中,常用“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才貌出众。但对西方人来说,没有这种文化内涵,鹤只不过是一种长腿长颈的大涉水鸟(large wading bird with long legs and neck)。
第二类是英语国家特有而在中国没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对于中国人来说,公牛(bull)不会引发人们什么不好的联想,无非是一种动物而已。不了解英语词语文化的话就无法理解a bull in china shop(陶器店里的公牛)的意思,更难以理解该词语的文化内涵:在一个需要举止灵巧得体、文静高雅、文质彬彬、细致周密的场合闯进一个行为粗鲁、手脚笨拙、会招惹麻烦的人。
第三类是中西文化内涵不同的动物词汇。“龙”(dragon)和“凤”(phoenix)在中国封建王朝是皇权、力量、吉祥的象征。龙代表帝王,凤代表后妃,毫无贬义。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汉语中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等说法。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邪恶的象征,被认为是一种凶残、恐怖的怪物(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应予消灭。在西方神话中,phoenix与复活、再生有关。古希腊有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是凤能活五百年,在这一时期结束时,凤筑一巢,唱首挽歌,拍着翅膀扇起火来,把巢烧掉,凤也被烧成灰烬,然而从灰烬中又飞出一只新凤。因此,当一个城镇、一个场所或某个团体的主要建筑物失火或因为其他原因而毁坏时,好心人会祝愿它“像神话传说中的凤凰那样,以崭新的面貌从废墟中升起”,这正如佛教中的“凤凰涅”。
第四类是中西文化内涵基本相似的动物词汇。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到,人们常把某些品质或特性与某些动物联系起来,这些品质或特性又常会使人产生某种情绪或反应。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所联想到的某些动物的品质或特征也不相同,而这些品质和特征所引起的情绪或反应也因民族不同而各异。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些动物的品质或特征所引起的人们的情绪或反应是基本相似的。例如: 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festival.(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像蜜蜂一样。)
对于英语新闻学习者来说,与本族文化内涵相似的词汇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却容易忽视那些具有与本民族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因此,学习者除了学习与所学语言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化项目外,必须重视中西方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参考文献:
1.Ha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1983。
2.王才仁:《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张淑芳:《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探析》,《外语教学》, 2002(2)。
篇8
关键词:道文化;设计;无印良品
《道德经》开篇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一语并非是说道玄奥而不可言说,而是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语言的局限性,二是指道的恒变性。这与佛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五灯会元》札记之三十三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佛家之无常,即“非常道”。虽然如此,道终究还是可以说的,不然不会有《道德经》六千言,佛法也是可以说的,不然不会有六百部《大般若经》。
1道文化与艺术设计
那么,到底何为道?《道德经》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一句言明了道之本质:道即自然规律。第八章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就讲到道的作用与意义,即“利万物”。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虽“恍兮惚兮”,但仍有其形其势,即外观也。由此可见,道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真、善、美。真之所言者,本质也;善之所言者,功能也;美之所言者,外观也。在艺术设计中,功能美是指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设计,满足人本质的需求,体现了人的本质、利益和需要,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外观美,是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如色彩、形状、线条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完美的艺术设计应该是在遵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达到功能美与外观美的和谐统一。但现今的艺术设计常常以外观美来博取受众的注意,脱离了道,脱离了本质,违背自然,这种设计也终将流于媚俗与肤浅,过度包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道文化内涵的设计体现
与过度包装相对应的,出现了“生态设计”“简约设计”和“无意识设计”。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是一种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的设计,要求在产品设计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并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应该说,生态设计的概念已经涉及道文化的“真”的内涵。简约设计,又称“极简主义设计”,追求功能实用,外观简约整洁,摒弃不必要的装饰。简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道文化的内涵。《道德经》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完全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剃除一切不必要的修饰,返璞归真,只为突显功能。无意识设计又称“直觉设计”,是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用深泽直人自己的话说是:“设计并不是我所创造的,它原本就在那里,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将它呈现出来。”无意识设计注重观察人的生活细节,注重人文关怀,追求自性显明。这里的自性,既指人,也指物。指人,即人们内心深处本质的需求。指物,即物体本有的特性。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讲,“直心是道场”。自性显明就是直心。正如深泽直人所说的“无意识设计”,就是循着人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将被设计的对象的特质最直接、最简单地呈现出来。直心是道场,这里的直心就是不假遮掩,该怎样就怎样,原原本本,自自然然。
3道文化应用思考
道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日本的“无印良品”无疑做了很好的探索与实践。无印良品设计的产品有三个特征:材料上使用天然材料,工序上严格把关,设计上减到最简。设计中所出现的每一个元素,如图形、色彩、文字,都是为了传达主题而设计,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都应该有它的理论依据与存在意义,材料及制作的工艺同样是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对道文化内涵的体现上,主要表现为朴实与自然。无印良品整体的设计并不只是一种外观的处理,而更着意于传达一种精神与文化。这种精神与文化就是回归自然,回归本体,回归质朴,而这正是道的文化内涵。道文化的内涵是真、善、美。真是本质,善是功能,美是外观。因真而生善,因善而生美,美是真与善的外显,真与善是美的内在。脱离了真与善的美,就不是真的美了。为设计而设计,就不是真的设计了,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一种生活需求,并非改变,设计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并非复杂。老子的主要思想就是无为,无为即与道相合,与道合即按规律办事,按规律办事即自然,即质朴。现在之所以出现过度设计,是因为利益驱使,使得设计脱离了其本身的目的。应该对设计进行反思,使设计回到基本点。设计的基本点,一方面是功能,要便于人的使用,另一方面是自然,要符合社会准则与自然规律。好的设计,一定是关乎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而非技术与方法。
4结语
道文化内涵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根本上是设计师的内在涵养、生活态度及社会视角的问题。因为任何好作品都不是完全依靠技术技巧产生的,而一定是从思想上产生的。否则,充其量叫作不错的作品,而绝不是经典的作品。设计师,因这一“师”字,必然带着一种责任与使命,不然充其量只能叫“设计者”而已。有一句话叫作“设计是为他人作嫁衣”,这句话带着一种无奈的妥协,这只能是设计者的工作,而不是设计师的工作。对于设计师而言,是要打造一个温柔、娴熟且美丽的新娘,而不只是做一件嫁衣。
作者:陈红梅 单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蜀璇.论商品的过度包装[J].改革与开放,2010:54.
篇9
一、《圣经》对英语习语文化内涵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文化中一个绝不可小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语言的形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中的习语更能折射出宗教的影子。《圣经》是基督教经典,因而大量的习语背后关涉《圣经》文化。有些习语牵涉到其中的人或故事,还有些习语甚至直接引用其中的短语或句子。来自于《圣经》文学中的故事、人物、短语、句子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汇,使英语这种语言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日臻完善。有基督教语言之称的英语蕴涵着大量的宗教文化,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国家的人们来说,这无疑形成了一条跨文化交际的鸿沟。因此,了解掌握《圣经》文化对我们准确理解英语表达、克服交流障碍大有裨益。
二、英汉习语对应关系的分类与它们的具体翻译方法
在实际翻译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在目的语中寻求一种与源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以期传达尽可能相同的信息,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大致可将其“对应”分为三个层次:(1)对应或基本对应关系;(2)半对应关系;(3)完全不对应关系;针对不同层次的对应关系应当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主要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有:直译、意译(包括套译)、直译与意译并用、直译或意译与释义相结合、直译加注。
(一)对应或基本对应关系
有些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相同的基本意义、形象意义和修辞方法。这种情况很简单,我们主要采用直译方法解决。请看以下例子:
1.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美名胜过财富。
2.A Virtuous woman is a crown to her husband.贤德的妇女是她丈夫的冠冕。
3.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贪财是万恶之源。
4.To be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5.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除了英汉习语双方本身就有相互对应的表达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情况:虽然源语习语的形象意义、修辞方式很独特,在目的语中根本找不到相同或类似的习语,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语言文化的交流融合,这种习语能被目的语读者完全接受,并早已成为目的语文化中的一部分,例4和例5就属于这种情况。
(二)半对应关系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对应的习语屈指可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相当一部分英汉习语拥有相同的形象意义,但所使用的意向或修辞手法却不相同,即属于半对应情况。通常,在翻译此类英语习语时,我们直接用我们熟悉的与之对应的汉语进行套用。例如:
1.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3.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4.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半斤八两
5.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
例2中,“apple”在西方人看来可谓珍贵的东西:在古希腊神话中,因为一个苹果而引发了三位女神的争斗;牛顿受了苹果落地的启发才想到了万有引力。而对中国人来说,苹果没有这样的地位,与之相对应的应是珍珠、珠宝,所以套用掌上明珠比直译等其他方法更为恰当。例3中用虎替代了lion(狮子)更符合中国人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总之,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将意象适当地加以转换,不仅有利于中国读者理解,而且成功地传达了源语中的形象意义和文化信息,也就基本达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完全不对应关系
不对应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语言中,尤其是分别属于两种语系的英汉习语。虽然英语和汉语的词汇都非常丰富,但在翻译中对应物的缺失现象,如词汇空缺和语意空缺仍屡见不鲜。我们如何处理英汉习语中的不对应现象?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我们一般可用意译法、直译与意译并举、直译或意译与释意相结合、直译加注法。下面简单介绍直译与意译并举方法。
一些句子在翻译时不得不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办法,因为采用其中任何一种翻译方法都难以完整准确地传递源语信息,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翻译出更加可信、可读的译文。有例为证:
(1)To look on death without flinching.视死如归
(2)Until all is over,ambition never dies.不到黄河心不死。
(3)Hope is the poor man’s bread.希望是穷人的面包。/穷人靠希望活着。
(4)Whatsover a man soweth,that shall he also reap.一个人不管种什么,他收的也是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直译与意译并举的方法是有必要的,也是理想的办法。例2中,“until all is over”译成“不到黄河”属于意译,而“ambition never dies”直译成“心不死”。例3和例4都分别转换成两种译文。前一个属于直译,后一个属于意译。事实上,在编纂像字典、教科书等不同参考资料时,这是一个常用的翻译方法。这样,读者在参考这些资料时会觉得更加方便。
三、结语
语言和文化彼此联系紧密,无法独自存在。习语作为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不深深打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烙印。从本质上说,翻译更是一种文化交际活动,所以我们要不断扩大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更加关注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障碍,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读、误译和误解。
篇10
关键词:葬仪;天葬;文化内涵
雪域高原上的藏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他们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其中,丧葬文化便是藏民族文化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这里有不同的丧葬方式,比如土葬、天葬、火葬、塔葬和水葬等,最为盛行的丧葬方式当属天葬。至今,这种充满神秘色彩和恐怖意念的葬俗还在地区普遍存在着。
一、天葬的葬仪及其起源
所谓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送到天葬台上,然后由专业的天葬师对尸体进行肢解后喂鹫鹰,又可称为“鹰葬”或“鸟葬”。关于藏族的天葬,在《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它是藏族地区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至今,天葬基本上还是保持了较为传统的方式。
藏族的丧葬仪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天葬这种神秘而又特殊的葬俗起源于何时,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有:(1)印度来源说;(2)本土起源说;(3)“原始天葬”发展为“人为天葬”说。[1]根据上述三点,汤惠生教授又将其总结为两种:印度来源说和本土来源说。[2]霍巍教授在关于天葬的起源问题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认为天葬习俗的真正源头,有可能受到来自中亚古代民族(尤其是古代伊朗)葬俗的影响,同时与南北朝至隋唐传入并流传我国的拜火教之间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并非源于本土,或者是源于印度。[3]至于天葬习俗的产生时间,至今未见具体而确切的记载。根据挖掘的古墓遗址来推断,天葬很可能起源于公元7世纪以后。佛教在传入后,对丧葬习俗的影响很大,“布施”是佛教信众奉行的准则,布施有多种,其中舍身也是一种布施,据敦煌发现的《要行舍身经》记载,即劝人于死后分割血肉,布施尸陀林(葬尸场)中,隋朝以前的汉族地区早已有此风俗,这种风俗对于共同信奉佛教的藏族或许是殊途同归。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藏区的天葬,是佛教文化和苯教文化长期整合的产物,天葬的仪式和内容也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文化特质。
二、天葬习俗的文化内涵
对世人而言,天葬是一种神秘、奇特而罕见的葬俗,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这种葬俗因其神秘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丧葬仪礼而对外界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近年来,这一独特的丧葬仪礼开始引起了国内外很多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对藏族文化的关注程度和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入,笔者也曾对天葬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过认真的研究,现将天葬习俗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天葬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横亘中华几千年,在汉文化的价值观念中,这种思想几乎成为我国古代数千年的主导文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正是对“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表述。《易传·文言》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4]歌德曾经说过:“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世界屋脊的天葬习俗体现了当地主体居民由来已久的那种众生平等、生命链条相互依存的生态观。古代的藏民早就发现在自然生物现象面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每个人都要遵循这种规律,而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征服、破坏或改造他们,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盛行于的天葬习俗,它的形式与内容无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它的每一个细节都负载着“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质,极符合藏区的自然环境和藏族人的精神向往。
(二)天葬体现了人们乐观的生死观和质朴真挚的民族性格。对于死亡,现代人大多都充满了恐惧和害怕,他们惧怕在这个世界消亡,于是有了很多保护尸体不被迫坏的丧葬方式。然而藏族人却吸收了佛教的生死观,在他们的心里已不再有恐惧和害怕,也许,死亡以后进入的就是天堂,所以死亡并不可怕,甚至他们认为就算生命中最后的一站也不能疏忽,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天葬。他们认为,人的灵魂和躯体是独立存在的两个个体,人死以后,人的灵魂就会脱离肉体进入天堂,进入下一个新的轮回,而此时人的肉体则没有任何用处。藏族人认为人的死亡其实是意味着新生的到来,是无数个轮回中的一个环扣而已,他们平静的面对每一个生死轮回。“天葬就是一种最为彻底的施舍。天葬这种丧葬方式把死者的尸体喂给高原天空中的老鹰,只不过是这个死者的最后一次施舍,灵魂已经离开了的躯体,让它喂鹰鹫,这就是发最后的一次慈悲。将自己的肉体奉献给天葬台上的鹰鸳和那些无形的生灵,从而在此生的最后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情。”[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正反映了藏族人民质朴真挚的民族性格。
(三) 天葬表现出极强的平等意识和平民理想的价值取向。雪域高原上各种不同的葬礼,他们有着不同的形式和规模,体现了社会严重的等级差别,这种差别也反映出雪域高原上藏族人的一种价值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藏族先后形成了天葬、土葬、塔葬、火葬和水葬等不同形式的丧葬形式,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等级的烙印,反映了不同阶层的人生价值追求。而天葬的形式、规模和特点却表现出了极强的平等意识和平民理想的价值取向,它让人们去平等的选择死亡去处,不管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份有多么的高贵,或者多么的低下,任何人只要来到天葬场都是裸的躯体和人人平等的葬礼,天葬赋予了他们平等的思想。从佛教意义来说这是很神圣的,秃鹫是世界上能飞的最高的动物,它死时会向着太阳飞,直到身体都烧尽,它们被誉为藏族人的守护神。由此可见,天葬不仅体现了藏民族生死观的朴素意识,更表现出了极强的平等意识和平民理想的价值取向。(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
参考文献:
[1] 俄项多杰,佛教思想影响下的藏族丧葬习俗[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1)
[2] 汤惠生,死亡与再生——藏族天葬和断身仪轨源流考[J],中国藏学,2001(1)
[3] 霍魏,古代墓葬制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