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基本理念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课程基本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篇1

一、音乐教育哲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审美的定义

审美一词最早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BOMGODEN)提出,现通常译为“美学” 即“aesthetic”,之后康德在鲍姆加通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经验这一词。审美经验就是一种无利害的愉快(disinterested pleasure)经验。所谓不带有利害,也就是只与对象的表象(presentation)有关,而不与对象的存在(existence)发生关系。

这种无利害性经验是一种不经由任何中介的直接经验,是一种典型的分离式的经验,强调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静观。与它相对立的是介入式的审美经验:即强调审美主体积极参与到审美对象之中。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中享有优先地位,欣赏者很难将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孤立出来。而后席勒、黑格尔等人又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最终杜威认为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对审美的认识。

(二)审美教育的含义

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根本形式是艺术教育,情感性是它的本质特征。音乐因其特有的情感特性而成为进行审美教育的优质媒体之一,审美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环节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音乐审美教育是借助审美形态实施美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共鸣。

(三)审美教育的发展历程

1.背景与内容

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了审美教育运动,该运动是针对当时美国实行以实用主义为教育哲学基础,倡导音乐教育功能性与实用性的价值观而言的。主要代表学者有:爱伦?布里顿(Allen Britton)、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等人。他们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应有一个统一完整的音乐哲学基础来推广与发展。

将其共同思想积累起来的年代是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代表的书籍是《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1958年版)和《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原则》(1959年版)。二者都强调了音乐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一种稳固的哲学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20世纪60年代《审美教育杂志》(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创刊,极大地促进了审美教育运动的迅速发展。

2.鼎盛发展时期

贝内特?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1970年版)是音乐审美运动达到巅峰的标志。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思想的中心观点是“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Music Education as Aesthetic Education),认为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审美价值相一致,审美概念的确立体现了音乐这门学科独特的音乐价值,即音乐的本体价值。

二、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与音乐审美教育哲学的联系

音乐教育哲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的哲学基础,以贝内特?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为代表。雷默提出音乐审美教育几个具有特点的信条:审美教育努力既在哲学上令人信服,也要在音乐的教与学的整个广泛的运用上有用。……音乐课程包括音乐的历史、文化语境、对音乐的相关批评、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多种作用,以及和音乐本质相关的许多问题。②雷默对于音乐教育者要关注音乐音乐体验的多样性的主张与我国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课程基本理念有相通之处:都提到从不同的音乐文化语境出发,去感受音乐的的表现形式;让音乐这门学科充满其音乐的意义,让学生关注音乐的本体意义。

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基本理念的实施

(一)了解中小学生音乐审美态度

了解中小学生音乐审美态度,对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基本理念的实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一,从音乐审美态度的认知角度来说,我国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态度是赞同且相信的,音乐课程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从音乐审美态度的情感角度来说,中小学生积极肯定地以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素质;从审美态度的意动角度来说,随年龄增长参与音乐活动来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越加明确。第二,“音乐艺术具有目的性、约定性、可变性、可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增加了学生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音乐艺术作品的困难。”③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不同,应依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对应的音乐审美要求。

(二)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只有建立在音乐听觉的基础上,才能对音乐美感进行体验与感悟,只有从不同的音乐文化语境出发,才能完善其音乐素养。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只有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进行正确的审美体验,才能更好地认知音乐文化。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篇2

【关键词】修订版音乐课程标准;性质;理念;审美;实践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自2001年“实验稿”颁布以来,经过十年实践检验,全面梳理、客观分析并汲取了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师生及社会各界对实验稿音乐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使人们在反复总结、锤炼中进一步深化对音乐教育规律的认识。本次修订版课标在保持实验稿文本框架基础上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等方面均有修改和新增加的内容。笔者将对以上几方面进行简要解读。

一、音乐课程性质的界定更为科学

实验稿中将音乐课程的性质界定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此次修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音乐课程性质的内涵,将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性质。

1.人文性——彰显音乐人类学的哲学思想

“无论是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1]人文性蕴含着音乐人类学的哲学思想,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能以最直观感性的方式,彰显着不同民族的性格与情感。

2.审美性——彰显审美教育的哲学思想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审美性强调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数千年文化的“乐教”传统,尊崇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思想,将“涵养美感、陶冶德性”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音乐学科坚持审美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与我国教育、文化传统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相吻合的。

3.实践性——彰显实践主义的哲学思想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性突出了实践主义的哲学思想。

二、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得以整合和完善

修订版课标将10条课程基本理念整合为5条: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课标坚持音乐审美的核心观念,与我国“美育”的教育方针相对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彰显其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这就意味着音乐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的所有条件包括学习环境、音乐材料、音乐学习中的音乐实践都要具备审美的品质,在审美的基础上激发并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课标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提到第二位,强调音乐的实践性和创造,所有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改写了易产生误导的提倡学科综合,增加并突出强调了音乐的特点是听觉的艺术,意味着在音乐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音乐本体,在教学中要多采用音乐的而不是语文、历史等脱离音乐本质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科综合意味着音乐教育应淡化学科界限,保持开放姿态。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文化多样性意味着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习、保护、传承母语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尊重世界上的多元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形成全球性的文化视野,在借鉴中促进本民族的音乐发展。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是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同时也是最有利于学生个人情感、个性的抒发和张扬,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新增音乐课程设计思路

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分别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2.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修订版课标对包含音乐聆听、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教学领域,提出了相对明确而又具体的内容要求。

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

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9个学年分成3个学段,3个学段设计呈现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有序的学段目标及内容标准。

5.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

为使不同区域、不同学校间的音乐课程,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与水平要求上得以普遍实施,以此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四、课程目标与内容更为充实和具体

1.总目标更为充实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总目标充分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的首要功能应该是“以美育人”,明确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本的音乐素养。

总目标又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得以具体体现。三个维度都做了适当调整,如“知识与技能”,课标将创作内容融入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变成了音乐基本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相关文化。其中音乐基本技能,新增加了如节拍、调式、风格流派等内容。明确了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的内容。因此,微调学段目标的内容和文字,使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并体现不同学段目标的梯度渐进、相互衔接。

2.课程内容更为具体

修订版课标的内容框架分感受与欣赏(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四个领域对于1-2年级、3-6年级、7-9年级的部分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对不同学段中的概念做了更为具体的表述。主要表现在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三个层面、表现领域中的演唱、演奏及识读乐谱三个层面和创造领域中的创作实践层面,使得每个学段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修订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集中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在坚持审美教育哲学的基础上顺应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汲取了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音乐作为文化和文化脉络中的音乐、音乐是多样化的音乐实践等理论研究新成果,是十年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取得的新成果,将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

篇3

一、《 修订版 》相对于《 实验稿 》的创新之处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诱导、启迪的作用。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 音乐课程标准 》也作了重大的改革与创新。《 修订版 》主要是在《 实验稿 》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的调整、修改和创新。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对音乐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明确

1.课程性质更加突出

《 修订版 》深化了对音乐课程性质的理解,把原来第一部分中的“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了“课程性质”,并且从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从性质中体现了价值内涵,并且明确了音乐具有较强实践性这一特点。

2.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 修订版 》将《 实验稿 》中的十条基本理念进行整合、提炼,变成了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协调统一的五条。具体变动情况是,将《 实验稿 》的第一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和第二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进行合并,变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同时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等内容;将《 实验稿 》中的第三条“面向全体学生”和第四条“注重个性发展”直接合并成为第五条;将实验稿中的第五条“重视音乐实践”和第六条“鼓励音乐创作”合并为第二条“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从而把音乐实践由“重视”提到“强调”的层面上;把实验稿中的第七条“提倡学科综合”进行创新提炼,变成《 修订版 》的第三条“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更进一步强调音乐课程的特点以及价值所在;将《 实验稿 》中的第八条“弘扬民族文化”和第九条“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强调音乐文化的主要地位。将《 实验稿 》中的第十条“完善评价机制”在此部分中删除。

3.音乐课程的本质特点更加明确

《 修订版 》从整体来讲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更加突出,凸显了音乐学科的内在性质与理念,明确了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强调了音乐较强的情感性、审美性、再现性、形象性、实践性等特点,也更加清晰了课程的价值导向。

(二)对音乐课程要求的进一步细化

1.对音乐课程的要求用词更加准确

这主要表现在内容框架中用词的改变。比如,《 修订版 》将《 实验稿 》第一领域中的“感受与鉴赏”,改成了“感受与欣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有很大的区别。“欣赏”一般是怀着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而“鉴赏”则较为深入,它是通过对照、比较和评价性的判断来欣赏,两者的感受程度不同。所以,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欣赏”较为恰当。又如,《 修订版 》将《 实验稿 》领域三中的“即兴创造”修改为“即兴编创”,这个要求是有不同的,“编创”具有编排创造的意思,比“创造”更适用于音乐艺术当中,也显得更专业。

2.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更明确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内涵和体验作品意境,《 修订版 》对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体现“技巧为作品和感情服务”的精神。主要体现在:① 在节拍感受能力上,要求小学1~2年级 能对二拍子和三拍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3~6年级主要是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的律动感。② 在演唱上,《 修订版 》对演唱歌曲类型的要求更为细致。例如,对于小学1~2年级,具体到指定民歌类型的要求;到3~6年级时,针对学生的生理特点增设了了解变声期嗓音的保护措施等内容;在3~9年级时,还把京剧和地方戏曲的唱段要求加入其中,更加重视京剧和地方戏曲的学习和传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③ 在演奏上,《 修订版 》对所要学会演奏的乐器类型作了明确的要求,主要是竖笛、口琴、口风琴等。④ 在识谱能力上,《 修订版 》的要求提高了。例如,《 实验稿 》在3~6年级时,只要求学生能够识读简单的乐谱,而《 修订版 》中则把原来7~9年级的“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提到了3~6年级,并且把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二、音乐课程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教学一线音乐教师的访谈得知,在实施和推进《 实验稿 》的过程中,音乐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下两点。

(一)教师的专业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课程的开发者和传递者。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表现这样一种转变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修养,它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1] 音乐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需要比别的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前中小学校普遍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当作主要学科,而把音乐当作副科,造成音乐课的社会地位不高,相应地音乐教师获得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就少。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课常常由其他学科的教师顶替。这些教师能勉强完成音乐教学内容就不错了,对《 音乐课程标准 》自然不能充分有效地实施,这就影响了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所以音乐教师在专业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教材的编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材是《 音乐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优质的音乐教材不仅能够展现出音乐最本质的审美价值,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所以,教材在编制时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而且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但不少音乐教材在编制时,没能充分传达《 音乐课程标准 》的理念,就以戏曲知识进教材为例。戏曲艺术是我国的本土文化,音乐课理应加以重视。然而在音乐教材中,对戏曲相关知识的介绍较为稀少,甚至存在空档的现象。在人音版教材(实验稿)中,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一些戏曲知识的介绍,接着是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介绍了几种地方戏曲,而直到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才再次对经典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选段进行介绍。笔者认为,教材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应具有连贯性,就拿戏曲知识学习来说,建议该教材在修订时可以考虑在每一册用一个单元对戏曲知识进行介绍,以达到循序渐进的学习效果。

总之,2011年的《 修订版 》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比如它能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课程目标;又如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更加凸显音乐的本质价值和注重音乐的实践特点,等等。对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将《 修订版 》中最新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和陶冶功能,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篇4

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 课程设置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1.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培养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整合性”的体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应面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以本专业师范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原有基础为依据,树立通视教育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理解他们在接受知识过程中所表现的差异,使其音乐能力得以全面、均衡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日新月异,过去那种几十年不变的教育理念和僵化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学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受用终身。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应当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宽厚而坚实的专业基础教育,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考虑音乐课程综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要立足于学前教育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方面有了巨大的革新。新时期的学前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的文化知识、多维的兴趣爱好,还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素养;不仅要能开展教育、保育工作,指导儿童的活动,而且要能够胜任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其音乐课程没有必要完成音乐专业那样的教学内容。而且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只是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所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因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应根据现实需要及课时少、学生多、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进行整合,加强音乐学科内各课程的综合,避免知识的交叉、重复,以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发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优势,将专业课程中有关教育、心理等理论知识纳入音乐课程的视野中,帮助学生树立和掌握正确的音乐教育观、价值观与方法论,进而加强与其他艺术课程的横向联系,以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达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也应注重隐性课程的研究,使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都能成为音乐教学的手段。其应涵盖以下内容:学生在校期间人际交往中体现出对音乐的态度和观念;在技能学习方面形成自觉的练习习惯;主动观摩、投身校内外多种艺术实践与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类课外音乐知识、音乐教育等学术活动等等。这些内容与该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内容设置方案

由于现行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内容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和声、作曲常识、伴奏编配、音乐欣赏等分科设置,以知识为中心,以解决若干个知识点为每科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科内容缺乏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学生学习难度大、效率低,同时每科教学以“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甚至惟一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很少关注,周而复始的乏味练习,虽能强制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有可能泯灭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使学生缺乏后续学习的潜力。

1.基本能力训练

(1)卖谱与唱歌

将读谱知识、旋律视唱、练耳、发声基础训练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谱中练习视唱,在视唱中学习歌唱方法,在歌唱中训练听觉,达到认识五线谱,掌握浅易发声方法,具备初级演唱水平的目的(拟达到社会声乐考级三级标准)。

(2)乐理与键盘

将音程、调式、和弦等乐理知识与钢琴弹奏的启蒙训练结合,让学生从谱例一键盘一概念的操作过程中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学习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具备初级的钢琴弹奏能力(拟达到社会钢琴考级二级标准)。

基本能力训练要将乐理、唱歌、弹琴交叉渗透,沟通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较轻松地跨人音乐殿堂之门,激发起他们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音乐鉴赏

以作品为线索,以欣赏为手段,以知识为基础,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理论知识与作品有机联系,分五个阶段由浅入深构建一种综合性的鉴赏体系。

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的音乐鉴赏仅限于聆听、感受、体验及简单评价,而学前师范音乐教育的音乐鉴赏,更侧重在聆听的基础上学习系统的音乐知识,了解音乐历史文化,逐步形成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

3.技能提高训练

将钢琴、声乐与社会考级接轨,按初、中、高级三个层次定内容、定标准供学生选修。学生通过初级必修课程后,可以自主选择技能提高训练模块。这种提高训练完全依据学生个体发展来制定目标,设计个体教育方案,用选修的途径,分级的方式,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条件。

4.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实践活动模块包括表演和创作。表演和创作是教育的实践和成果展示,是音乐课程的组成部分,还包括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现代教学技术。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是获得成功的条件。要让学生知晓自己在专业群体或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以及专业群体或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这种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不能以形式化或通过别人的“讲授”而获得。因此,音乐活动模块不能光靠一些临时性表演任务或阶段性的见习、实习来完成,而应将它纳入教学计划,采取分学段方式开设活动课,将课堂教学向社会延伸,把音乐教育中的新成兢、新课题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三、结束语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课程设置上应以符合专业特色为原则,提高音乐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科学构建学科体系,优化生源,注重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素质,学生音乐素质才能稳步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以满足新时期下社会对新型幼儿教师的客观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儿童的眼里,一位能歌善舞的老师远比音乐技能平庸的老师更受欢迎。

参考文献:

[1]程少波,梁冬妮.略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J].学前教育前沿,1994,(6).

篇5

关键词:中小学 音乐基础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22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国际音乐教育界对艺术实践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部根据教育理念的要求,成立了专门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改变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内容,使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步入正轨。

1 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简述

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音乐教育亦是如此。一个有能力的音乐人是从小开始培养的,然后经过多年的学习长成为参天大树。音乐的学习是需要漫长的过程,只有从小在人们心灵处洒下音乐的种子,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它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最后茁壮成长。而这漫长过程需要我们做好音乐基础教育。中小学生初涉音乐会对音乐时,具有强烈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所以说,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对培养音乐艺术家极其重要。

2 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音乐课程是音乐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音乐基础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面对当今音乐教育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实现观念的转变和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

2.1 从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看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初是以唱歌为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后是在唱歌的基础上有了对乐谱和乐理的传授,这时学生不仅能唱简易的歌曲,而且能够认识简单乐谱;第三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音乐的欣赏,这一时期的欣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扩大,对音乐的感受有所提高;第四阶段增加了乐器教学,通过乐器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第五阶段是在以上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创造及文化内容,使得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总之,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一直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从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音乐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经历了将音乐课作为纯粹的歌曲课到德育与娱乐性教育的课程,再到美育教育课程,最后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

2.2 从课程理念看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

最初开设音乐课只是作为一种娱乐,让学生在唱歌中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其后将音乐课作为美育的组成部分,强调其美育功能;最后明确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中小学音乐基础课程是集美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好情操。这样不仅深化了教育改革,而且推进了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加对音乐的再认识,从而不仅使得课程教学多元化,而且通过音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3 音乐教育者的教学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人心,音乐教育者应该积极倡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理念,改革教学教法,使我国音乐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兴趣是人在认识音乐时的一种心理感知,这种心理感知使人对音乐给予注意,并有了探讨的强烈愿望。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课标中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后,就会有一种主动学习音乐的心理倾向。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得他们主动学习音乐,而后才会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否则,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难以继续完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充满对音乐的热爱,以一种积极的教学态度对待音乐教学,从而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教法上必须以中小学生的爱好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动力,发挥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审美特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2 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音乐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身心得到放松,而且使其心灵得到净化。同时,课外活动时间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大的音乐学习环境中,如播放舒缓音乐,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愉悦心境;也可以举办演出、比赛等音乐活动,通过这些音乐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3.3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以往的教学是采用板书教学,而音乐教学更多的是从听觉上感知音乐的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得音乐教学有声有色,学生通过音像、音色等可以更好地感知音乐,体会音乐中所传达的深层内涵。同时,多媒体教学易让学生产生联想,通过联想进入音乐的更高境界。

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代替繁琐的板书和简单的投影,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资源,而且还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学生感知音乐能力的培养,他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内心情感得以启发,从而与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达成共鸣。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在感受听觉美的过程中,陶冶了自己的审美情感,同时对音乐中传达的内涵美也有所感触,进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我国在实行音乐基础教育的时候存在仅注重音乐课堂的外在价值和音乐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音乐课堂的内在审美价值和学生兴趣的培养的现象,致使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缺失音乐的艺术性与审美性。音乐教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不仅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而且让学生从中找到乐趣,培养了学生的美感,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倡导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不仅培养了中小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4 结语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的方式实现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审美因素贯穿始终。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音乐教育并不是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启发、唤醒、激励、净化学生的心灵。所以,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认真学习新的音乐课程改革的理论,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以及对音乐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进而将我国的音乐教育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

[2]霍蓓蓓.浅谈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青春岁月,2012,(12).

篇6

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等重要特征。是当前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内涵,《 音乐课程标准》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思路,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提高。

一、探索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 音乐课程标准》 的全面实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引导音乐教育: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历史性转变。指导广大音乐教师实现育人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由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全面发展,重统一规格教育向着差异性教学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由教师中心型向学生主体型转变,教学的模式化向学生的个性转变。同时也解放了音乐教师的思想,为教师施展才华,师生资源共享,培育创造性音乐教学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条件。也为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相关文化素质的发展。使音乐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尊重学生的体验,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学生立志学好音乐知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和认同音乐的多元文化融和。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愉悦学生的身心,体验音乐的快乐,深谙音乐学习与理想追求,使音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探究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

(一)运用现代学习方式挖掘音乐资源

运用现代学习方式挖掘和整合音乐教育资源,打好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当前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音乐教学的特点是听觉艺术,教会学生会听、能听、愿意听、把全部教育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引导学生听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要求我们在听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探究过程,从活动中体验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使学生很自觉地去参与音乐课的亲身体验,去探究学好演唱、演奏、识谱和创造,教师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来实现音乐课程的目标理念与要求。

在实际音乐课程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器乐的体验,培养一种情感的同时,要求学生去探究音乐知识、技能和表现方法,给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供条件,让他们去认识音乐世界,使音乐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使学生真正体会出一首革命歌曲引领着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动听的旋律会给学生心灵美的享受,达到了启发学生心智,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

例如:整合音乐资源共享的探究中,把蕴藏在民间的音乐资源,用现代学习方法去发掘,去继承。充分利用多种学习方式,表演形式把它唱出来,表演出来,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表现和审美素质。

如东北的“二人转”、“大秧歌“、“地方戏”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资源。

(二)运用现代学习方式促进音乐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

使音乐“生活化”,是当前音乐教学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一种教学理念。老师只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入手,从原来索然无味的文本教学中走出来,选择学生喜问乐学的生活化音乐素材,与课程标准指定的教学内容有机取舍和结合。再配以学生个性化的乐音学习方式方法,为每个学生的探究创造和发展提供机会,使每个学生通过教育有机会成为一个“歌手”,一个“指挥员”,一个乐器演奏员,有机会上台体验。启发学生从实践中探究学习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强对音乐课的亲和力。

(三)音乐教学组织形式的个性化改革

学生是音乐课学习的主人。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实践,音乐课堂才能真正的活起来,发展下去。首先要探究音乐课,教学形式的个性化。根据不同的音乐题材,内容和编排结构,艺术风格特点等设计出个性化的组织形式,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音乐课学生的座位座席的变化及排列方式,体现出音乐演唱和表演的特点,学生会亲临其境、耳目一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布景,构思模拟“舞台”尽量贴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激活学生上好音乐课的欲望,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再把现实生活中的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学生在音课上能尽情展示,拓展和延伸,达到升华学生的情感,养成乐于探究的习惯。

(四)音乐课堂教学形成与手段多样化的探究与改革

由于音乐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学习方式,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最终达到启发学生展示音乐创造的才能,必须使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不要用考试标准,和标准答案评价约束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重视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体验参与音乐的全过程,体现现代音乐教学手段的功能作用。

鼓励学生制定一个课内外音乐活动计时等,例如一个学期学会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歌曲。参加一次音乐会,表演一个音乐节目和舞蹈等。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统筹排列学期音乐课堂、课外活动进度。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生的需要。

例如:利用“三八节”,组织学校班级学生送给妈妈一支歌活动,教师跟踪指导。

篇7

关键词:心灵的愉悦;学习的兴趣;审美的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的师范教育课程与教法陈旧落后,信息量低,重技能轻知识,因此培养出的一代代音乐教师大都知识面狭窄,教学能力偏低,大多数教师对音乐教育地理解就是“练声、唱歌、乐理”的“三部曲”模式。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一般文理科所用的讲授法,从概念到罗列例证,最后再到概念。这种方法机械、枯燥、呆板,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难道传统的音乐教学法错了?难道音乐课不需要教授乐理、唱歌?看了学堂乐歌《送别》这节课,让我觉得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下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如何让学生既喜欢音乐更热爱上音乐课?音乐课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一、心灵的愉悦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去聆听歌唱的声音,乐队的伴奏,教师的范唱,以及学生自己的演唱等,让他们体悟到蕴涵于音乐音响中的丰富情感,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愉悦。如本课中的《送别》一歌,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演唱(独唱、童声合唱、黑鸭子组合)等,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真切感受到朋友间那份难舍难分的真挚情感。这将有助于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有助于同学间友谊的建立。正如音乐家冼星海所说:“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二、学习的兴趣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成为音乐课的重要任务。我认为,首先,充分的备课很重要。教师备课中要广泛地收集资料,包括文字的、音响的、图片的、视频的甚至学生的作品等。其次,讲究方法不可少。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心理特征投其所好。第三,教学语言是关键。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语言要具有亲和力,语言要具有生动性。如,在‘学堂乐歌’这节课中,对‘学堂乐歌’的介绍,教师可简介“维新变法”,“学堂”到“学校”的称为变迁,以增强知识的趣味性。音乐是音响的艺术,要更多的从音响进行拓展,可以利用网路资源下载《体操—兵操》《读书郎》等,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关键词】音乐;课程资源;学生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本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那如何有效、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本地的音乐课程资源,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调动音乐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体思路是:

(一)确立音乐课程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学科地位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音乐课作为“饭后甜点”而存在,成为可有可无、可上可停的自由学科,一有考试或学校其他活动,就会对其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音乐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上述的特殊性,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四)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必要因素。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其次,建设各种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学生音乐课外活动小组;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开展音乐实践和创造。学生中蕴藏着大量的音乐课程资源因素,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

二、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一)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音乐课程资源中学校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教师资源是实施音乐课程的骨干力量;环境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活动资源则是指学校组织、参与或开展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如:文艺汇演、友情演出等。像我我们文昌中学是一所规范化学校,在音乐教学设施的配置方面很好,学校还拥有音乐排练室、多媒体教室等,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广播站,并且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经常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音乐,对学生在起床、吃饭、午休、就寝的时间段,都精心设置了相应的音乐。这样使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学习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充满情趣、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殿堂。

(二)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社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资源。开发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使音乐课程的教学富有特色。我们成立了校合唱团和器乐团,定期邀请专家来指导。

(三)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长资源主要指一些具有艺术专长或一定艺术素养的家长及他们的亲友及他们所拥有的有关艺术的书籍、音像资料、可利用的艺术器材等。在全校家长中征集了一名“客座音乐老师”,这一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学生在这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下,欣赏到了当地耳熟能详的民歌、豫剧、农村红白喜事中常用的音乐、民俗音乐……这样联合家长参与的音乐课程,不但为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新鲜感,巩固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音乐能力,也使音乐学习的层面更广泛。

(四)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9

一、制约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剖析

1.教师层面

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状况,直接影响了其教学效率的提高。目前,高中音乐教师主要存在教学态度不端和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首先,由于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被弱化,使得许多教师也被这种不良现象所影响,从而采取“走过场式”的上课模式,对待教学的态度有着随意性的倾向。比如在对《飘逸的南国风》进行授课时,教师只是纯粹地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听唱《弥渡山歌》、《对鸟》和《幸福歌》,而没有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对“南国风”进行巧妙地介绍。其次,高中音乐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实行差别化对待,经常关注有音乐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对于后进生和缺乏兴趣的学生采取边缘化或孤立措施,把课堂变为几个人的“说唱场所”。最后,由于部分高中音乐教师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其思想没有完全跟上时展和教育改革进步的步伐,因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就带有落后性和缺乏科学性。例如,在《音乐与人生》教学中,这一课本来是通过对《第六(悲怆)交响曲》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在教学后初步学会聆听、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然而,有的教师却把其目标定位在认知领域,片面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聆听、分析和理解等字眼的视觉冲击,完全没有考虑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运用等科学性问题。

2.学生层面

由于社会成功人才的榜样影响,使得学生片面认为,通过高考而进入大学是其未来成就自我的核心途径,从而使得他们把目光都仅仅盯着高考准入的几个科目上,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所以,学生没有产生学习音乐的需要,便不会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主动,因而在音乐课堂上主要忙着做其他科目的练习或者作业。另外,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民族乐曲的鉴赏、名人名家的曲目欣赏和各种乐器的基本情况介绍,这种富含民族色彩和艺术韵味的内容与高中生的音乐喜好取向截然不同,即现代高中生所喜闻乐见的多是诸如流行歌曲类的音乐形态,而这种社会普遍认同的高年龄段的音乐取向与之相去甚远,从而导致了他们厌学情绪和课堂不端行为的出现,进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产生负面的影响。

3.设施层面

由于校方、社会、个人乃至国家都缺乏对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视,没有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再加上校方本身办学资金的有效性及其使用的侧重性特点,从而导致了高中音乐教学辅助设备的严重短缺。在这种条件下,不同高中的音乐课堂教学便出现了公平性与层次性差别等问题,办学条件差或者资金不足的学校除了保证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转外,便无力配备某些比较大型的教学辅助设备,所以,其教学形式只能沦为形式化和简单化,音乐课堂也只是作为师生间的“说唱”课而已,完全没有达到高中音乐课程设置的要求。

4.制度层面

首先,由于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的刚性约束,高考便成为社会所需求人才的筛选方式,音乐这种所谓的“次科”便在无形之中被大众和校方所忽视,其深沉的文化底蕴和美育内涵也因此被泯灭于无声无息之中。其次,由于高中教学课时的有限性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因素存在,导致了校方把注意力放在了高考的各个科目上,而无暇兼顾音乐、美术等非高考准入课程。因此,高中音乐课程的设置不仅出现课时少、师资力量缺乏等不足,而且缺乏一套严格的音乐教学组织管理体系。最后,校方没有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而导致了教师教学随意、学生学得懒散、隐性逃课现象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1.充分利用多媒体,多方面完善各项设施

提高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提倡学科教学整合是新课改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学校要多方面完善各项设施,使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高中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性课程,其表现语言是静态的,要使它丰富起来形成动态,就必须要借助于多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音乐形象。多媒体教学具有技术上的显著优势,可以使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巧妙结合,不仅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在讲授《青藏高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频、视频,采用视听结合教学方法,通过媒体讲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图画和音乐融为一体,引入课堂,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从视觉中感悟音乐,从听觉中体会高原的美,初步理解、体会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紧密联系。

2.转变学科观念,提高音乐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提高各方面对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视,并优化其课程设置机制是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制度保障。首先,新课改竭力倡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主张教育应当努力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高中音乐作为美育的一大部分,应当引起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其次,应当努力加强学校音乐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一方面,在科学研究和决策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加高中音乐的课时比例,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校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科学地安排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导教师多方面、多维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例如,在讲授《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时,教师应当明白高中生对于京剧这种古典的东西并不会产生太大兴趣,所以,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视频教学等教具,通过介绍梅兰芳大师入手,利用历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认识京剧。最后,学校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音乐教学工作计划的管理体制,适当地提高课程学习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引导高中音乐教学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3.倡导赏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外在表现为对人对事有积极的态度,内在素质则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所以,利用赏识教育,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而且能够不断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以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为例,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些腔调的认知基本是处于未开发状态的,如果教师不顾一切地向学生以口头形式传授,那必将导致学生学业的失败、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实际问题,悉心教学,因材而教。其次,新课改认为,学生是具有主体性、发展性、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结合体,而非传统思想所认为的机械物体,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树立“无限相信学生发展潜能”的思想意识,以赏识换取学生的学业成功和尊重。

4.转换教师角色,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群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力量。首先,教师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并非传统的独断专行式,而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强调教师应把课堂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例如对“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这一块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和进一步考察贝多芬的相关背景和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音乐知识,在教学中扮演一个学习指导者而不是直接的知识灌输者。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本质,高中音乐教师应把审美教育放在教学的第一位,把审美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情感传达,又兼顾知识掌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例如在教《钢琴音乐的奇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与学生就钢琴、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等教学内容和目标行为进行交流沟通,并及时纠正讨论交流中出现的错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学军.高中音乐有效性教学设计的构建[J].黄河之声,2011(6).

[2]教育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O03.

篇10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22-01

一、“音乐审美”提出的根据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提出,是以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Bennett.Reimer)为代表的“音乐教育哲学”为根基,同时还容纳了“音乐文化哲学”的有益因素。雷默强调音乐的内在价值,关注音乐听赏教学,将音乐教育视为情感教育。雷默指出:“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同所有人文艺术学科教育最深刻的价值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美国存在多元音乐文化的现实,雷默主张,音乐教育者首先要关注音乐体验的多样性,其次关注音乐体验的质量。他提倡“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从雷默“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及其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观的阐述中可以看出,雷默的音乐教育思想贯穿着音乐艺术美感、体验、感悟、沟通、交流、认知、多元音乐文化等关键词。《课标》中音乐教育哲学、多元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思想与之有许多相通之处,如:都比较重视音乐中的情感体验;关注音乐本体,根据音乐艺术中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等。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当代音乐教育的新课题,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随着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普遍重视,“审美”一词更多地跨领域使用,导致人们习惯于对其只在共性意义上把握,往往会狭义地理解为“情感教育”。并且,“人文学科的概念本身就极其复杂也必然导致其使用混乱”。

三、课标核心之我见

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方针与核心。由于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因而它不仅具有教育性,还具有审美性,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不仅要将音乐技能和音乐理论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的能力,提高了对音乐教育的要求,同时音乐教育改革也给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挑战。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的学习就是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学校将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两种观点,即批判与赞同。批判方认为,音乐的特征有很多,以审美为核心不能完全体现音乐的特点,不够全面。他们认为,应该以舞台表演或实践为核心。而赞同方认为,我国从古至今推行的教育理念一直蕴含美育的概念,正确审美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正确认识,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教育、心理等方面有指导作用。

在笔者看来,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是为了对音乐课有一个规范作用,为了使学生喜爱音乐,使音乐课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今,在中小学中,有相当多学生喜欢听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最初有人认为是音乐课过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枯燥的内容让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有一段时间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只放音乐,不教任何音乐基础知识,使得音乐教育出现严重断层。过分教条的理解课标内容,导致音乐课的现状与我们的初衷大相径庭。

2011年的新课标中虽然仍“以审美为核心”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尽管有些人认为,十年期间课标内容只做了一些细小的改变,略显不足,但笔者认为,课标对于音乐教师只是起到导向作用,最K的教育实施者还是音乐教师,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创新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中,要想使音乐课内容丰富多彩,需要教师根据音乐的本体特征加入适当的教学法来设计课程。笔者认为,应该将实践与审美相结合,不仅要教授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全方面感受音乐,学习音乐。

因此,不论音乐课程标准是以哪一种要素为核心,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更喜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帮助他们学习音乐,从而推动多元音乐文化的进步,最终能实现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

[2](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马爱红.“以审美为核心”的当下语境思考[J].人民音乐评论,2008.

[4]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4).

[5]王州.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D].中国音乐学院,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