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激素的化学本质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体激素的化学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体激素的化学本质

篇1

植物化学物包括很多种类,其中有植物激素,与其相对应的是动物食品化学物中的动物激素。不过,人们习惯上所称的植物激素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激素,只是与动物激素相对应的一种通俗和习惯说法。

什么是动物激素、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主要是由动物分泌细胞或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信息传递物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核糖核酸(RNA)和固醇类物质。

动物激素按化学结构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固醇和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醛固酮等)、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二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三是肽类与蛋白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胰岛素、降钙素等;四是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植物激素又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几类微量简单的小分子活性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六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近来普遍认可的油菜素甾醇。除了植物中的天然激素外,一些植物激素也可以人工合成。

此外,现在人们所说的植物激素还包括植物化学物中另外一些物质,如大豆异黄酮这类物质,由于它与人体中的某种激素结构相似,因而具有类似的激素功能,所以也被称为植物激素,但严格意义上讲,由于它们对植物本身生长不具有调节作用,不能算作植物激素,但习惯上已经这样称呼,因此谈到植物激素应区分为两种,一是对植物自身有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一是对人体或动物有生理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

食物中的动物激素

食物中的动物激素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如各种动物的肉类和脂肪中含有的激素。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牛奶和牛肉中的生长激素。动物如同人一样,在其生长和生存的时间内会分泌种种激素,如生长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如果仅仅是食用动物自身分泌的包含在肉类和脂肪中的种种激素,对人的危害是微乎其微的,否则,人类就不可能通过吃动物食品而进化和维持自身的功能。

让人们担心的是,在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的引领下,现代养殖业成为一种集约化的工业作坊,人类用尽了各种方式刺激所饲养的动物生长,以求它们多出肉、多下蛋和多产奶。于是,人们怀疑这种催生的动物食品中的种种激素可能对人类有害。对于这种怀疑,可以通过了解对养殖的肉牛和奶牛使用生长激素的过程来解释。

生长激素是动物大脑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牛也会产生生长激素,即牛生长激素(bGH),牛自身的这种激素对人的健康并不产生影响。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组牛生长激素(rbGH,也称牛奶激素)。为了让奶牛多产奶和肉牛多长肉,养殖者对奶牛和肉牛注射rbGH,就会增加产奶量和产肉量。以产奶而言,对牛使用牛奶激素之后,产奶量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几。显然,人们担心对奶牛使用了rbGH之后是否会对人的健康有影响。

对于这种情况,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大剂量的短期动物试验。在连续28天的试验中,老鼠被喂的rbGH剂量高达奶牛注射的rbGH剂量的100倍,但是没有发现老鼠各项生理指标有异常。据此,FDA认为,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吸收,因而不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试验就可以得出安全的结论。

原因在于,无论是牛身上天然的bGH还是注射进重组的rbGH,这些激素的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被吃之后,都会被消化成氨基酸碎片才能被吸收,因而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现在不能排除蛋白质整体或者大片段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如此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其他影响,因而需要进行长期的检测来确定其是否对人有害。

尽管对牛使用rbGH不会让牛奶和牛肉中的rbGH含量增加,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rbGH的使用会增加牛奶中另一种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的含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也被称作促生长因子,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蛋白质。IGF-1在婴儿的生长和在成人体内持续进行合成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GF-1似乎与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关系。如果是这样,饮用含rbGH的牛奶就有潜在健康风险。

对此,FDA也作了回应。根据研究,rbGH固然可以导致IGF-1增加,但幅度很小,小于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动。对一头奶牛使用rbGH之后,所产的奶中IGF-1的含量会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后的含量可能还是会低于许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此外,人体内本身含有IGF-1,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过rbGH,所获得的IGF-1跟人体内本身含有的IGF-1相比都微不足道。

此外,经过加热、消化、吸收之后,IGF-1在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所以,FDA认为IGF-1与癌症的关系只是一种多因素的相关性,迄今并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与FDA的观点一致,认为牛奶中的IGF-1对人的健康不构成隐患。因此,美国并没有禁止养牛业使用rbGH。

不过,美国禁止的是对牛使用其他激素,如己烯雌酚,要求在牛屠宰前10天停止喂含己烯雌酚的饲料。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就从1981年开始禁止对养殖的动物使用己烯雌酚和己烷雌酚。这些激素加入动物饲料可促进动物生长。后来,陆陆续续有研究发现,残留于肉食品中的激素一旦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明显影响肌体的激素平衡,有的甚至致癌、致畸;有的引起肌体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紊乱,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等。

如果严格按照动物饲料添加剂法规和畜牧业养殖法的规定,动物食品中包含的激素是难以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公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4年2月1日实施)共有二百二十多种饲料添加剂产品,只要养殖者能严格执行,我国的肉类食品是安全的。

食物中的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分两类,一是对植物有作用的激素,如刺激作物生长,二是植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与人体中的激素结构相似,有类似人的激素的功能,如异黄酮。从饮食营养角度指称的植物激素其实是植物化学物的一部分。

植物化学物包括萜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如异硫氰酸盐)、类黄酮、异黄酮、植物多糖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抗氧化作用、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抗感染、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等。它们的总体功能是,维护人体健康,预防许多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和各种各样的癌症等。

人们比较熟悉的植物激素是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大豆异黄酮又称植物雌激素。然而,大豆异黄酮广泛存在于豆类、谷类、水果、蔬菜等三百多种植物中,日常饮食中除大豆及其制品外,小麦、黑米、扁豆、洋葱、苹果、石榴、银杏、葵花子和橙汁等食物中含量也相对较高。

异黄酮能发挥人体雌激素的功能或作用是因为大豆异黄酮既能代替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又能干扰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为抗雌激素样作用。大豆异黄酮显示雌激素活性或抗雌激素活性主要取决于人体本身的激素代谢状态。对高雌激素水平者,如年轻动物和雌激素化的动物及年轻女性,可显示抗雌激素活性;对雌激素水平较低者,如幼小动物、去卵巢动物、绝经女性,则显示雌激素活性。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对老年女性和许多与雌激素水平较低而诱发的疾病,如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由于大豆异黄酮物质结构和雌性激素相似,能结合到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激活其抗癌症机制,能减少女性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危险。另外,大豆异黄酮还可以使癌细胞转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细胞,并抑制不良肿块结构,因而能防止肿瘤增生和癌细胞扩散。

另外,从饮食营养的角度看,类黄酮也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存在于柑橘类、苹果、梨、红葡萄、樱桃、黑莓、桃、杏等水果和胡萝卜、芹菜、西红柿、波菜、洋葱、西兰花、莴苣、黄瓜等蔬菜中,而谷物、豆类、红薯、茶叶、葡萄酒、咖啡豆和可可豆中也含量丰富。大量研究表明,类黄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抗过敏、消炎等作用,有利于防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篇2

而各种动物则不劳而获,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靠夺取植物制造的现成的营养物质生活。动物夺取植物的糖类物质――淀粉,消化分解为一个个的葡萄糖单元,再重新组装其自己的基本营养物质――糖原,好比拆屋子重新砌墙的样子;或者把葡萄糖转化为油脂类能量物质暂时储藏。对于植物蛋白质和核酸,动物同样只有拆分组合的能力。更多的情况,动物摄取了植物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甚至不加修饰的利用了。

“植”是固着不动的意思。动物遇到危险可以逃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可植物就惨了,牛羊来了,害虫来了,植物躲不了藏不了,只能任由宰割。不过植物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一些植物身上长出尖刺,先给冒犯的动物一个下马威。但是尖刺对付兽类尚可,对付昆虫就不怎么见效了,所以,刺还不是植物最通用的防卫武器。植物最有效的还是它们的化学防御武器。

植物合成的化学防御物质最主要的有两大类,一是单宁类,二是生物碱。单宁也称作没食子鞣质,它是一类苦涩的物质,动物不能过多食用,否则抑制消化,还会使嘴唇发麻。可以想象,连皮革都能鞣熟的东西,当然是没食子――没法食啦!生物碱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含氮的次生代谢物质,苦毒是其一般特性,对动物具有毒性,甚至还有致幻作用。狼草、飞燕草和千里光等都是含有有毒生物碱的草本植物。由于家畜不像野生动物那样对它们具有天然的辨别能力,所以常有中毒的事情发生。

对付微生物的侵染,植物发展出了化学种类各异的抗菌物质,也称为植保素,在豆科植物的植保素多为异黄酮类,在茄科植物多为倍半萜类。但脊椎动物使用蛋白质本质的抗体,没有这么复杂的小分子物质。

植物遇到敌害蚕食还会释放挥发性物质告诉同伴做好防御准备,或者吸引敌害的天敌来消灭敌害。这些挥发性物质主要是萜类和酚类物质。实验发现,烟草能释放出挥发性化学物质,把黄蜂吸引过来,吃掉其身上的烟青虫。

不过植物可不是总要把动物赶跑,在植物开花的时候,植物需要用它们美丽的花色和香甜的花蜜来招引昆虫为它们传粉,这些物质主要黄酮类花青素和挥发性的萜类物质;在果实种子成熟的时候,植物为利用动物的消化道传播植物的种子,植物的肉质浆果成熟十分甜美,营养当然也更丰富,具体化学成分除普通的糖类(蔗糖、果糖)外,还有其他独特的香甜成分。

在化学方面,固着生长的特性逼迫植物自力更生进行深入的次生代谢转化;而动物习惯了在植物世界里掠夺和摄取,在这方面几乎无所作为。

马利筋是一种萝摩科植物,其体内含有对付动物的洋地黄素和强心甙,可干扰维持动物心律的电脉冲的传导。但是有一种蚱蜢不怕马利筋,还把植物中的毒素转化为自己的武器。当这种蚱蜢受到捕食者的攻击时,它能从毒腺中射出雾状的这种物质来进行自卫。蚱蜢射出的这类物质经分析表明含有两种主要成分,即卡拉克丁和牛角瓜苷。

人类是动物中利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佼佼者,我国的中草药更是举世闻名。现代天然药物80%以上来自植物,源于动物的分子却很少。

植物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比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要多得多,因此植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酶及其辅酶(辅基)分子也必然比动物体内多而且全。而这些辅酶(辅基)分子就是动物需要的维生素。

且不说植物为体内庞杂的次生代谢反应准备的酶及其辅基分子,单单说说绿色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反应过程中的捕光色素分子和电子传递物质。β胡萝卜素一分为二就是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来自于电子传递物质醌类分子;而维生素D来自植物麦角固醇;维生素B1、B2、B6、B12 、PP、泛酸、生物素叶酸,以及维生素C在植物含量丰富,因为它们都是植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所必备的。

植物世界丰富的基本营养物质和多彩的次生代谢成分,使得动物再也用不着为自己制造各种需要的物质而劳神费力,而一门心思专门生产管理自己体内器官相互作用的荷尔蒙。植物不仅在各个方面制造化学物质而独树一帜,植物也有自己的生理调节激素。

例如高等动物体内有甲状腺素、胰岛素、性激素,昆虫有保幼激素、蜕皮激素,植物体内也有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等物质。不同的是,植物激素由于和人体激素差别太大,吃植物性食物对人类没有任何影响,但食用肉食时,就存在动物激素影响人体发育和健康的可能。

不过由于植物过分忙于体内的庞杂的化学反应,在基本营养物质糖类向脂类、蛋白质方向的化学转化方面也有欠缺,相对来说,只有植物的种子以及油料作物含有较高的脂类,种子以及豆类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考古研究推测几百万年前,在非洲有纤细型南猿由于偏于肉食而进化发展,而粗壮型南猿更多地以野果为食,没有发展下来。这是因为对于处于饥寒交迫境况的猿人来说,掠夺的富含现成蛋白质的肉类无疑是雪中送炭,挽救了他们的命运。

篇3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6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7(a)-0012-04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s a difficult task,due to excessive use of glucocorticoid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the incidence rate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s gradually improving.At present,the pathogenesis of the glucocortic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s not completely clear,there is a certain controversy.The treatment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and it is not able to exp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from the view of etiology.Apoptosi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necrotic femoral head,which has turned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to the field of apoptosi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optosis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Glucocortic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Pathogenesis;Cell apoptosis;Research progress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类型之一,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医治,最终可能会使患者选择髋骨关节假体置换[1]来抑制病情的恶化。目前,我国股骨头坏死的人数为500万~750万,每年新增患者数能够达到7万~15万,造成这一结果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过多地使用激素类药物。激素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观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确立,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因过多使用激素性药物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占首位,但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2]分析,其可能和脂肪代谢紊乱、凝血、骨内高压、免疫系统紊乱、细胞凋亡等客观因素存在一定关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就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而言,国内外学者也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对细胞凋亡理论的研究,并认为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凋亡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提出细胞凋亡定义的时间较短,但已有相关的研究[3]显示,细胞凋亡紊乱会带来很多不同类型的疾病,因此,人们开始致力于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当中细胞凋亡的意义,并试图探究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方式。

1细胞凋亡的概念以及检测方式

1.1概念

所谓细胞凋亡,也被称为是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是在当前学术领域认知中细胞三种消亡方式(坏死、凋亡、裂亡)中的其中一种[4],和细胞坏死不同。经过大量基础性文献的调查,就生物体而言,其细胞能够借助坏死、凋亡的形式死亡,不过在功能以及机制、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本质差异,细胞凋亡属于主动性死亡,往往是细胞由于机体受到刺激之后发生的生化反应或者生物形态上的变化,进而造成程序性的细胞死亡[5]。

细胞凋亡是维持机体平衡、稳定的必要条件,细胞凋亡异常多或者异常少都会导致这种平衡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继而带来疾病[6]。

1.2检测方式

①苏木精-伊红光镜染色检测、电子显微镜等检查;②使用荧光对膜蛋白Ⅴ进行标记检测;③针对DNA的降解片段进行分析;④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活体以及固定凋亡细胞;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⑥TUNEL检测[7]。

2针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展开组织形态学分析

人体骨细胞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细胞,其生命周期与其他细胞相比较长,但这并不代表其不会死亡[8]。发育成熟的骨细胞往往藏于骨基质当中的陷窝内,主要特征为胞质突起,从骨小管中延伸到基质中,把相邻骨细胞进行有机的联合,同时借助贴近骨骼表面的骨细胞胞质突起、骨小管使骨细胞和骨表面的细胞形成相互联系[9]。除此之外,骨细胞借助间隙间的连接、相互形成的细胞内运输系统可以实现细胞间力学信号感知以及分析信息传递、骨修复重建等机体功能。

过多地使用激素会加快骨细胞的凋亡速度。由于人体自身骨细胞再生的速度没有凋亡速度快,导致骨细胞数量失去平衡,进而对人体自身的网络机械感觉功能造成严重的干扰作用,使其逐渐丧失敏感性、传递性以及细胞修复重建功能。随着细胞功能的丧失,当人体在负重情况下,骨细胞不能及时地将力学信号传递以及进行骨细胞修复重建,就会发生轻微的骨折症状,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进而形成骨坏死以及骨髓水肿,最终导致股骨头塌陷。

3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病期间发生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

在正常的人体骨组织中,大量的成骨细胞以及埋藏在骨骼陷窝中的骨细胞借助细胞凸起和缝隙实现了广泛细胞通讯网的连接,借助骨组织微小损伤以及机械应力实现修复,主要包括代偿性骨细胞的增加或减少。人体破骨细胞通过吸收老化及受损的细胞,给新生骨细胞的出现创造一定的生长空间。过多地使用激素可能会对人体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寿命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骨组织中的细胞不断凋亡,形成累积作用,而破骨细胞吸收老化细胞、受损细胞能力降低并逐渐凋亡,同时新生细胞因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再生能力降低,久而久之,破骨细胞吸收能力和新生细胞再生能力逐渐失去平衡,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进而造成细胞间通讯网联系中断,修复能力紊乱并逐渐丧失功能,最终造成股骨头坏死以及塌陷等[10]。

从整体来看,人体骨细胞以及成骨细胞的凋亡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细胞凋亡往往受细胞的内源性基因、信号等传导方式来调控,是一种激活的过程,与此同时,还会带来继发性的组织损伤。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而言,在激素使用剂量降低后、甚至停用之后,依然可能会发生进行性的股骨头坏死,这就是细胞激活过程中的后续行为。

4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病期间的凋亡基因类型

4.1 Fas以及FasLFas蛋白

Fas以及FasLFas蛋白都是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神经成长因子受体超家族中的成员,属于Ⅰ型跨膜蛋白因子,在很多细胞膜中均有体现。作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蛋白因子,其含有导致细胞凋亡信号传输相关联的一部分区域,被称为“死亡结构区域”。配体Fas,即FasL属于Ⅱ型膜蛋白,是肿瘤坏死家族的成员之一,表现为活化T细胞细胞膜上的FasLFas蛋白,FasL持续性的表达也正是造成免疫豁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Fas以及FasL形成结合关系之后就能够形成可以传导凋亡信息的一种活性形式三聚体,避免发生凋亡[11]。

4.2 Bcl-2家族

在Bcl-2家族当中,Bcl-2以及Bcl-XL能够控制细胞凋亡,另外Bax、Bad及Bak可能会加速细胞凋亡。Bcl-2家族中包括20种不同的凋亡蛋白前体以及抗凋亡的蛋白,它们之间的比例能够改变细胞线粒体的细胞膜通透度,进而决定整个细胞对于死亡信息的敏感性。Bcl-2蛋白能够定位在线粒体的膜内部,是一种抑制细胞凋亡信息传导的基因,通过阻断细胞传输死亡信号的共同通道,继而起到控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使细胞存活,因此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细胞存活的必要基因。大剂量地使用激素类药物抑制了Bcl-2蛋白基因的表达效果,使得细胞死亡信号传输不再受到抑制,进而导致骨细胞凋亡速度加快[12]。有学者对Bcl-2蛋白基因进行研究后发现,Bcl-2蛋白可以很好地切断人体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所具备的DNA活性,继而起到阻断细胞凋亡的作用。

4.3 p53基因

p53是医学界公认的和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质因子,是细胞质周期1期阶段DNA的损伤点,能够有效隔断细胞的再增值,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另外,p53基因通过对C-myc、ICE以及Fas抗原、Bax基因等的上调,提升细胞当中的Ca2+浓度,抑制Bcl-2基因的活性表达,进而造成细胞凋亡[13]。我国学者经研究发现,因酒精引发的股骨头坏死,其p53蛋白值明显上升,同时Bcl-2明显下降,这也正是造成骨细胞凋亡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日本学者[14]经过研究发现,在成骨细胞的培养系中,p53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大量的成骨细胞迅速凋亡。

4.4一氧化氮(NO)

NO是一种良好的自由基,同时还是一种拥有高度生理机能的分子,能够与水相互溶解,同时还能和脂相互溶解,拥有非常强烈的化学作用,可以参与到很多生命过程当中[15]。据相关文献[16]报道,NO能够诱导大量的细胞凋亡,其可能性环节主要包括:①NO能够起到直接性的损伤效果,可以直接对细胞脱氧核糖核酸造成严重损伤,继而令细胞迅速凋亡;②NO通过化学反应和氧气相互结合,形成ONOO ̄,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分解成很多拥有强烈毒性的小型分子物质,进而诱使细胞迅速凋亡;③NO直接作用在细胞凋亡信息通路当中,借助非GMP依赖等方式作用细胞凋亡基因,在短时间内启动凋亡程序,通过作用于p53基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加速诱导基因凋亡。

4.5 Caspase

Caspase家族扮演着执行细胞凋亡的重要角色。我国有学者曾对正在使用地塞米松患者的骨细胞进行检验,借助MTT绘制出的生存曲线图和流失细胞仪对细胞内部的DNA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在地塞米松使用浓度以及使用时间均满足的情况下,地塞米松可以诱使成骨细胞产生凋亡效应,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同时细胞凋亡也明显提升,提示地塞米松能够激活并增强Caspase-3活性酶活性,随着Caspase-3活性酶活性增强,细胞凋亡速度加快。该结果和糖皮质激素对细胞起到诱导凋亡作用当中的Caspase-9有一定差异,糖皮质激素能够借助调节Caspase家族当中不同成员的方式来对各种类型的细胞展开调节[17]。

4.6其他

外界的应力刺激也可能会对骨细胞的凋亡产生一定影响[18]。有研究[19]显示,机械刺激的改变可能对人体骨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影响。另外,机械刺激还可以激活ERK,降低人体骨细胞的凋亡数量。但是,人体股骨头坏死的机械刺激需要将楔形压缩应力作为主要的应力,这能够对骨细胞的凋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学者[20]认为,在临床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缺血性的坏死,在血氧不足的情况下,p38因子能够使p38MAPK迅速激活,进而加快成骨细胞的凋亡速度。另外,低氧环境能够提升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一旦其代谢产物及其自身大量地被激活,就会对人体骨细胞产生非常强烈的毒性效果,进而导致细胞的大量凋亡[21]。除此之外,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使血管中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性降低,进而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当中骨骼自我修复受到一定的阻碍。究其原因,可能是激素导致骨细胞氧感应薄弱,无法形成对应的应激处理机制,不能形成修复反应等,进而造成成骨细胞的大量凋亡[22-25]。

5结语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细胞凋亡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难点,虽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目前还比较分散,但在这一过程当中,导致股骨头坏死与过多地使用激素以及使用激素后细胞凋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大量的研究[26-27]显示,细胞凋亡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还需要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寻找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服用激素后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进而有针对性地降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Xue Y,Zhao ZQ,Hong D,et al.MDR1 gene polymorph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glucocortic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Genet Test Mol Biomarkers,2014,18(3):196-201.

[2]Chan KL,Mok CC.Glucocorticoid-induced avascular bone necros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Open Orthop J,2012,6(12):449-457.

[3]Bian Y,Qian W,Li H,et al.Pathogenesis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a microarray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in vitro[J].Int J Mol Med,2015,36(3):678-684.

[4]Zhang Y,Li L,Shi ZJ,et al.Porous tantalum rod implant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choice for early-stage femoral head necrosis: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J].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2013,23(2):211-217.

[5]Kamal D,Trǎistaru R,Kamal CK,et al.A case of bilateral aseptic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Curr Health Sci J,2014,40(4):289-292.

[6]Bilge O,Doral MN,Miniaci A.Focal anatomic resurfacing implantation for bilateral humeral and femoral heads′ avascular necrosis in a patient with Hodgkin′s lymphoma and literature review[J].Int J Surg Case Rep,2015,17:128-132.

[7]Li D,Liu P,Zhang Y,et al.Alterations of sympathetic nerve fibers in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J].Int J Clin Exp Pathol,2015,8(9):10947-10952.

[8]Miao Q,Hao S,Li H,et al.Expression of osteoprotegerin,RNAK and RANKL genes in femoral head avascular necrosis and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J].Int J Clin Exp Pathol,2015,8(9):10460-10467.

[9]Gayana S,Bhattacharya A,Sen RK,et al.F-18 fluorid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comparison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Indian J Nucl Med,2016,31(1):3-8.

[10]Schweitzer D,Melero P,Zylberberg A,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d nonunion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65 years with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 treated with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J].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2013,23(1):61-65.

[11]Russo S,Sadile F,Esposito R,et al.Italian experience on use of E.S.W. therapy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J].Int J Surg,2015,24(Pt B):188-190.

[12]Xu X,Wen H,Hu Y,et al.STAT1-caspase 3 pathway in the apoptotic process associated with 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J Mol Histol,2014,45(4):473-485.

[13]Zhang GP,Sun JN,Wang J,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J].Int J Clin Exp Med,2015,8(10):18849-18854.

[14]Wang CJ,Cheng JH,Huang CC,et al.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J].Int J Surg,2015,24(Pt B):184-187.

[15]Li SD,Xu SB,Xu C,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lesions using ultra-thin layer slicing and computer aided identification[J].Zhongguo Gu Shang,2016,29(2):131-135.

[16]Ai ZS,Gao YS,Sun Y,et al.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following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J].J Orthop Sci,2013,18(2):271-276.

[17]Ozkunt O,Sarlyllmaz K,Sungur M,et al.Bilateral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due to the use of heroin:a case report[J].Int J Surg Case Rep,2015,17:100-102.

[18]Deleanu B,Prejbeanu R,Vermesan D,et al.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t 2 years after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 surgery:case report[J].Ann Med Surg (Lond),2015, (5):106-109.

[19]Shen XC,Song CY,Lyu SJ,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ventive effect of Yougui drink on femoral head necrosis in rats under micro CT[J].Zhongguo Gu Shang,2015,28(12):1106-1110.

[20]梁红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1):94-97.

[21]赵振群,张志峰,刘万林,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与骨细胞凋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51):8201-8207.

[22]周铁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右江医学,2004,32(5):483-485.

[23]程少华,崔超,常巍,等.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4):368-370.

[24]胡峰,赵劲民,李晓峰,等.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的建立及半胱天冬酶3活性测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0):3701-3704.

[25]赵振群,刘万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理基因学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7):804-808.

[26]赵振群,刘万林,龚瑜林,等.骨髓造血细胞DNA氧化损伤与骨细胞凋亡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表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1):1652-1657.

篇4

人工培育芽苗菜四季都能吃到

芽是植物生命的象征。芽苗菜是指由各类植物种子或根茎类培育出的嫩芽、幼茎、幼梢、芽球等,是可供食用的一类蔬菜的统称。由植物种子用人工培育生产的芽苗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例如大豆芽、绿豆芽等。

生长过程中芽苗营养成分会变化

种子转化为芽苗的本质是种子内各种物质代谢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虽然仍保留在芽苗中,但一些有机营养成分的分布、结构以及消化吸收、利用率等在不同阶段也会发生不同变化,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芽苗的营养价值。这种影响有两面性,既可能为正面影响,也可能为负面作用。例如在发芽的初始阶段,种子中部分难以消化的膳食纤维会转化为可消化的糖类。随着芽苗的不断生长,种子中越来越多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又再次转化为难消化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本身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维生素和植物营养素增加明显

种子发芽过程中变化最大的要数植物次级产物,包括维生素和各种植物化学物质(又称植物营养素)。如大豆、绿豆、豌豆种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极低,经过发芽后可分别达到每百克4、4、8毫克;胡萝卜素的含量也明显增加。植物化学物质是一类已知营养素以外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促进作用的物质,如异黄酮、类胡萝卜素、白藜芦醇、多酚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改善血脂血糖代谢,降低患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的风险。例如,花生芽苗菜中白黎芦醇的含量就比花生高。把芽苗菜当做普通蔬菜食用既可以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又能弥补因市场、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季节性蔬菜摄入不足的缺陷而提高膳食质量。

篇5

一、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内环境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为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条件。

例1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健康的基本保障。下列疾病属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抽搐由血钙过低引起;尿毒症由肾功能病变或机体内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导致;组织水肿是某些原因引起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或组织液中蛋白含量增加或血压升高、组织渗透压增加所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红细胞异常。

答案 B

点拨 内环境是体内的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和体分泌液。细胞内液是细胞自身的组成部分,不属于细胞生活的环境;泪液、消化液、汗液和乳汁等体分泌液与外界环境相通,也不属于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例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和组织液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尿素通过体液运送,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后,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远远大于渗入淋巴的量;机体的稳态是指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仅血浆成分稳定,不代表机体处于稳态。

答案 D

点拨 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如:血细胞以血浆为直接环境、组织细胞以组织液为直接环境、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淋巴为直接环境、血管壁细胞以组织液和血浆为直接环境、淋巴管壁细胞以组织液和淋巴为直接环境。

例3 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对组织细胞来说,a、b、c过程同等重要;组织液中的CO2与组织pH的调控有关,还能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稳态是相对的,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组织液中的物质浓度和pH等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变化;组织液回流受阻或毛细淋巴管受阻,都会使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 D

点拨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细胞外液,共同构成内环境,虽然它们的基本化学组成相同(本质上都是一种盐溶液),但在分布部位、液体中的细胞及其化学成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很少)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

二、内环境稳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例4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溶液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解析 过量饮水会导致血浆浓度降低,使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浓度下降,使得水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导致组织细胞肿胀。静脉注射高浓度盐水能够升高血浆的浓度,使血浆的浓度高于组织液,水分由组织液进入血浆,继而使组织液的浓度高于组织细胞,使细胞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达到缓解组织细胞肿胀的目的。

答案 A

点拨 人体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保持机体稳态,是在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系统的参与下,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且稳态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不是一成不变,是正常范围内的变动。

例5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内环境稳态失调,则细胞的代谢会出现异常,导致相应的病症。高原的气压比平原低,从平原到高原,由于外界气压降低而导致组织液大量渗透进入肺,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而出现肺水肿症状。寒颤可以使机体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分泌抗体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可以减少尿的排出而维持水的平衡。

答案 B

点拨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就会被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会发生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如:血糖浓度过高会引发糖尿病,血糖浓度过低会引起低血糖症,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高原反应时会发生肺水肿。

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D.丙酮酸+水CO2+[H]+能量

2.下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①②③④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可经②④①发炎部位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3.人体剧烈运动,当肌肉细胞缺氧时,pH是降低还是升高?这种变化由哪种物质引起?需何种物质进行调节( )

A.降低、CO2、NaHCO3

B.升高、CO2、H2CO3

C.降低、乳酸、NaHCO3

D.升高、乳酸、NaHCO3

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5.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人在剧烈运动时,虽有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仍为弱碱性

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篇6

“健康”是目前脑力劳动者最突出和重大的问题,如何摆脱和缓解亚健康,使得从精神影响到生理躯体逐步趣以健康状态?歌唱活动可以达到调心健身的目的。那么歌唱与脑力劳动者身心健康有何联系和功效呢?就此问题做以下论述:

一、歌唱有益于身心减压和释放

简单看待歌唱,它就是大众参与的一种娱乐活动,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和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歌唱活动好就好在是在娱乐中进行的。“娱乐”是欢娱与快乐的意思,就是有趣的活动,而歌唱就是大众娱乐的一种活动方式。脑力劳动者经常歌唱,可以达到在娱乐中活跃情绪、调解心情、丰富感彩、陶冶情操,并发展智力和思维的功能。教师职业属于脑力劳动者,是脑力劳动者的一种,以高校教师作为脑力劳动者为例,其工作状态具有高度思维和严谨性,平时工作就是伏案备课的工作状态,交流者主要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严格周密的逻辑性阐述,常常是以一种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上完一节课,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上精神百倍,课下无语面对,多时感到精神疲劳,脾气性格有所增加,那么这时就应该有一定的减压方式加以缓解,而最佳方式就是歌唱娱乐:

(一)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心中出现烦躁、紧张、压力等状况,常常是以“不吐不快”的方式来释放心中的郁闷和痛苦,“吐与快”构成了平衡人的情感问题的方法良药,吐与歌是极其相似的,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吐”是内心语言的表露,其情调则是心理情感上的音乐,而“歌”是外在旋律上的展现,但相同的都有“内心活动的参与”,因此,歌唱也成了解决内心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歌唱是构成人生之元素,歌唱对人生有着光辉灿烂的意义,歌唱既是情感的速记本,也是情感宣泄的最佳方式,以一种文明和智慧的心境加以宣泄,可以解除疲劳、改善心境、调节心态、缓解紧张情绪,完全符合生活中紧张趋于舒缓、回落的生活正常图像公式,从而合理的平衡生活和工作的起伏。歌唱之所以可以由此作用,主要是因为歌唱是人生理现象更高级的表现形式,是自然语言加之音乐的结合体。

(三)音乐在歌曲中承担的是曲调旋律部分,在音乐作品中,曲调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反映人们内心感受的艺术语言。曲调是音乐的基本构成和灵魂,从曲调的发展历史来看,音乐最早期的曲调是语言的曲调,他是从人类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重读中提炼而成的一种歌唱性的语言,曲调也叫旋律,是音乐横向流动的线条,它阐述的是人类的情感,流淌着人类的情趣。从音乐本身的表述就是阐述音响结构,当歌唱者发出音响,也就达到了自我的下意识和体验,由此进而进入情感意义的阐释和释然,将工作中引起的紧张和不适感,通过歌唱曲调的美学含量的音乐音响的自我接受加以适当的调整和调配,由此改善和缓解精神紧张的暂时注意,最终缓解精神疲劳引起的症状。试看中小学音乐课的设立,其中就有着劳逸结合的深刻含义,而歌唱对于脑力劳动者,有与之相同之功效。

二、歌唱可释放荷尔蒙,提高身体免疫力

荷尔蒙是动物或植物体内的化学信息物质,即平时人们所说的激素,它对机体的代谢和生长、发育、繁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荷尔蒙是由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他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组织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荷尔蒙是人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当人体缺乏荷尔蒙,人体机制和机能就会下降,通过歌唱可以促进人体激素的生长,更有益的是歌唱产生的激素不同与药物却有着某些药物激素的功效,但歌唱属于天然激素,无任何毒副作用,是通过人们自身的运作再供给给人们的需求,歌唱产生的激素与歌唱者本身需求相等,歌唱境界越高,那么激素生产也就越好。研究人员也证明,人们在歌唱时,大脑会释放一种催产素激素,而这种激素在人的青年时期最旺盛,这也就标志着歌唱可以使人年轻化,延缓衰老。脑力劳动者的工作职业是脑力劳动大于体力劳动,身心压力较大,影响身体荷尔蒙产生与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罗伯特,贝克对歌唱的作用进行了长期研究,他表示“压力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而如果你对自己做的事情感觉很好,免疫系统就会增强”,因此,保证愉悦心情,使身体产生有益激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歌唱可以增进人体有益激素的生产,主要是因为音乐音响可以唤起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深处,能召唤内心世界最深处的灵魂,内心深处不是哪种方式方法都可以随意走进去的,而音乐却享有着特有独到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歌唱者的音响和语言可以解决此问题。这是因为歌唱活动能够达到人心与心的交流,是人的心灵的阐述,可以使人产生内心涌动,激情彭湃的势不可挡之力,以此达到心的呐喊、宣泄、情感抒发。歌唱也可以引起内心抒情的美学含量感受,由此可以从精神转化为人体有益物质——荷尔蒙的激发。歌唱可以有选择,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所需曲目,从而达到灌输内心世界的目的。

三、歌唱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提高健康指数

免疫力就是防御传染病的抵御能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具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的能力。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力是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人体内执行这项功能的是免疫系统。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大于体力劳动,身体以及情绪只有在讲课时才处于高涨的调动状态,但这样的运动远远不够一个机体的正常需求,长此以往,必会造成身体素质的下降,免疫力也必会低下,特别是那些卓有成绩的教授们,由于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繁重,身体状况会感到难于所指,常常是精神焕发讲完课程,回家心脏感受不行,身体再也不愿游动,沙发一坐再无动静。那么这样反差极大的工作现象和状态,是难于持久投入教学和创新研究工作中,由此可见,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健康指数,是脑力劳动者刻不容缓之急任,那就是通过歌唱来完成和填补生活工作中带来的身体素质较差的空缺。原因是歌唱除了让人精神愉快之外,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资料表明: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唱诗班的成员在每次排练后,他们体内一种名为IgA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了150%,而在一次公开演出后,这种免疫球蛋白更是增加了240%。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贝克表示:“虽然我们不能说唱歌能抵御感冒,但在适当的情况下,唱歌确实能够增强一个人的免疫系统。自身免疫力较强者,即便是身体有些不适,通过自身免疫系统的运转,大病可以化小,小病可以化无,没病则身体健康。歌唱就是创造一幅天然免疫力的良药,无任何副作用,药效有佳,脑力劳动者有着随身携带、随身应用的好处。

(一)歌唱时的声音震动以及穿透力起到了食物刺激的作用。日常生活中葱姜蒜辣椒在配菜方面既有调菜配味的作用,也有营养作用和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其保健、养生、食疗的功效。他们自身多种营养素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对生命健康有着重大意义。

超声波(Ultrasonic)是指任何声波或振动,其频率超过人类耳朵可以听到的最高阈值20千赫。超声波由于其高频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比如:医学。超声波疗法是一种具有物理疗法的性能和方式,歌唱的表现本质就是声音的鸣响,这种鸣响体现的是一种声波的震动,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所谓振动是指物质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返运动。譬如,鼓面经敲击后,它就上下振动,这种振动状态通过空气媒质向四面八方传播,这便是声波。据有关资料介绍,歌唱声音的震动波是纵向进行,也就是高低行进,歌唱声音波是真声和假声的结合,也就是基音和泛音制作的结果,在这两种声音的结合上,可以使波音形成振幅的强弱和频率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和频率的高低会直接作用给人体,产生人体感受力,而这种感受力是来自自身和作用自身,使得情趣高涨和情绪激起时,可以达到身体出汗排毒,也会作用于人的情绪美好和身体舒适。因此说,歌唱是人体调节剂,有着辛辣的作用,也有着营养的作用,对人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歌唱是一种养生之道,可以有着医学上的物理疗效但又高于物理疗法,其作用既有着葱姜蒜辣椒的功效,有缓解了辛辣的食物刺激的疗效,这对于脑力劳动者的身体调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歌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和改善人体内部机制运行的不良状态,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歌唱的动力依赖于呼吸系统,是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的作用能力。唱歌可以保健养生。唱歌是全身运动,即锻炼了全身肌肉,又健脑。要想唱的好,就要动员全身各部位齐上阵,唱歌能激发调节身体各项功能,益于身心健康。唱歌使胸腹部运动协调并利于气血的运行,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健康的运动,主要体现在:

1.歌唱是通过呼吸有节奏的体内按摩,这种内部的循环按摩,是任何一项运动都代替不了的。

2.歌唱或者是练声,能扩大肺活量,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呼吸功能。这是因为唱歌和平时说话有所不同,平时讲话呼吸较浅,而歌唱呼吸讲究的是深呼吸,也就是传统唱法所讲“丹田”之气,歌唱与人体之气有着紧密联系,有资料显示:歌唱是一种气功学说。由于歌唱呼吸应用较深,所以,需要一定的肺活量,需要依靠横膈膜动用丹田之气,由此,肺部功能得到了加强,进而达到气血通畅,经络通畅,身体机制向年轻化转化,从而,增强了身体免疫系统的能力,提高人体健康指数。

(三)歌唱是一种左右脑活动,强化了身体免疫力。即健身又益智,是提高身体素质与开启智力的有效方法和双保险。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前主席约翰·弗罗曼耶认为,艺术和学习之间是有联系的。他说:“音乐使用右脑,而语言则使用左脑,两者之间的神经通路是很强的。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每秒10亿位元),人的每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人的左右脑的发展应该平衡,而不是相差较大,偏差太大就容易失衡,也就容易产生身心问题,因此,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讲,经常歌唱对左右脑的发展与平衡是有益的,对于高校教学也更为有利,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创新与发展,增强免疫功能。

我国一些歌唱家和热爱歌唱的普通人群,为脑力劳动者带来了身体健康指数的最好证明:才旦卓玛出生于1937年6月、吴雁泽出生于1940年3月、郭兰英1929年12月出生、李光曦1929年出生等等歌唱家,他们在身体素质和年龄上都给我们显示了歌唱对于人生的意义。社会人士也极大的证明了歌唱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总之,歌唱是调节身心健康的温和的有效运动活动,对脑力劳动者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功效,同时对高校在职工作的教师,对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持续进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脑力劳动者应该将歌唱活动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使得身心健康持续发展,对本职工作和创新性工作研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在音乐的刺激和启发下攻克了许多科学难关,在科学领域屹立在世界顶端。

参考文献:

[1]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

篇7

关键词:酶 蛋白质 必修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00-01

(2010・广东汕头模拟Ⅰ改编)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B.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有C、G、A、T、U

C.人体内的酶都是蛋白质,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

D.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答案给的是C选项。

1 酶的认识过程

1.1 催化作用

人类对酶的认识经历了很曲折的阶段。西方对酶的研究要从19世纪开始。1810年Jaseph Gaylussac发现酵母可将糖转化为酒精。1857年微生物学家Pasteur等人提出酒精发酵是酵母细胞活动的结果。1897年,Buchner兄弟用石英上磨碎酵母细胞,制备了不含酵母细胞的抽提液,并证明此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也能是糖发酵,说明发酵与细胞活动无关。从而说明了发酵是酶作用的化学本质,为此Buchner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1835年至1837年,Berzelius提出了催化作用的概念。

1.2 蛋白质

1926年美国科学家James Sumner从刀豆提取出了尿酶并获得结晶,证明尿酶具有蛋白质性质。可直到1930年至1936年Northrop和Kunitz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结晶,并用相应方法证实酶是一种蛋白质后,酶是蛋白质的属性才普遍被人们所接受。为此,Sumner和Northrop与1949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3 核酸

1981年至1982年Thomas R.Cech实验室在研究原生动物Tetrahymena thermophiea的rRNA前提加工成熟时发现了第一个有催化活性的天然RNA,取名为ribozyme(核酶)。由于此RNA进行的是自我催化,且反应后自身发生变化失去催化能力,故严格地讲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催化剂。随后S.Altman和N.R.Pace以及T.R.Cech几个实验室又陆续发现了真正的RNA催化剂。其中以L19 RNA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和RNA聚合酶活性,1992年发现其还有RNA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催化的底物除了RNA外还有多糖、DNA以及氨基酸酯等。Cech和Altman与1989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2 核酶的作用及分布

在生化第三版中指出,RNA有五大功能:控制蛋白质合成,作用于RNA的转录后加工与修饰;基因表达与调节功能的调节;生物催化和其他持家功能,遗传信息的加工与进化。现在发现的核酶大部分参加RNA的加工和成熟,也有可催化C-N键合成的RNA,其中,23SrRNA具有肽酰转移酶活性。1992年有研究证明RNA具有催化蛋白质合成的活性。1997年zhang和Cech得到了一组直接催化肽键生成的人造RNA分子,证明了RNA具有肽基转移酶的活性。表明了RNA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

2.1 r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rRNA都是从较长的前体生成的。1982年Cech在研究四膜虫的rRNA的剪接加工时,发现RNA分子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在核酶作用下,四膜虫rRNA前体所含413个核苷酸碱基的插入序列(内含子)被自我切除。真核生物rRNA前体的甲基化、假尿苷酸化和切割是由核小RNA(snoRNA)指导的。真核细胞的核仁中存在种类甚多的snoRNA,从酵母和人类细胞中已经发现有上百种。他们与rRNA前体的加工有关,包括断裂、甲基化及尿嘧啶核苷的形成。

2.2 mRNA的转录后加工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含有由许多极长的RNA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成为不均一核RNA(hnRNA),hnRNA是细胞质mRNA的前体。真核生物细胞核mRNA前体的剪接是在形成剪接体后才能进行的。在脊椎动物核细胞中snRNA有U1、U2、U3、U4、U5、U6等六种。已知U1、U2、U4、U5、U6等五种snRNA参与RNA剪接。

2.3 蛋白质的合成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过去以为蛋白质肽键的合成是由核糖体的蛋白质所催化,称为转肽酶。1992年。H.F.Noller等证明23rRNA具有核酶活性,能够催化肽键的形成。rRNA是装配者并其催化作用。蛋白质知识维持rRNA构象,其辅助作用。2000年,耶鲁大学研究小组在核糖体结晶图谱中定位了肽酰转移酶的位点,发现组成该位点的成分全是rRNA,这些成分属于23s rRNA结构域V的中央环。

2.4 帮助分泌蛋白和膜蛋白跨膜运输

过去一直认为帮助分泌蛋白和膜蛋白跨膜运输的信号识别颗粒中(SRP)中,RNA只起简单的衣架作用。直到最近通过动力学分析才发现,细菌SRP中的4.5S RNA能够促进SPR蛋白和SPR受体间的可逆结合。籍助核磁共振和X射线晶体学研究,解释了4.5S RNA在于Ffh蛋白结合前后构象的变化。由于SPR RNA能稳定Ffh与Fts Y结合的过渡态,因而具有催化作用。

2.5 调节个体发育和组织分化

较早就发现RNA在个体发育和组织分化中起调节作用。如X染色体的失活和维持均由Xist RNA介导。1995年发现线虫中一些小RNA能够关闭有关基因的表达,由此认识到基因可因RNA干扰(RNAi)而受到调节。2001年在人和鼠细胞中也发现RNAi作用,将它看成是生物节广泛存在的基因调节方式。

3 人体内是否有核酶

关于这一问题,无论是从网上,还是大学的教科书上查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不过我想上面划线的文字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所以,是否应该说人体内的酶绝大多是蛋白质更好一些呢?

本来只是一道题引来的争议,通过查阅资料才发现,关于酶竟然有这么多的故事。其中好多知识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这不仅让我有些汗颜:自己以往因为想当然和得过且过错过了多少次知识更新的机会!酶的化学本质、作用正在不断的被补充,以后也许将有更大的发现。我们的教材也在不断的改版、更新。那我们的知识是不是也应该不断的更新呢?一些拙见,供各位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镜岩.生物化学[M].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8

俗话说“嘴里有千层皮”,意思是如果口腔或舌头破了,一般是不会感染的,而且会自然愈合,愈合的速度也比其他部位要快。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嘴巴里有唾液,唾液里有许多免疫成分和抵御细菌、病毒的抗体,相当于一种天然“消炎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感染。

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是由遍布口腔黏膜深处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唾液1000~1500毫升。

人类唾液含数百种有益的化学物质。除了水分外,主要有钠、钾、钙、氯、硫等离子的盐类,以及淀粉酶、溶菌酶、乳酸胆铁、磷酸钙、麦芽糖酶、磷酸酯酶、黏蛋白、清蛋白、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尿素、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等多种有机物。

唾液中有一种长长的、具有黏性和弹性的蛋白质,上面附满糖类,称作“黏蛋白”。它使唾液具有黏性,能很好地包裹牙齿和牙龈,为保护牙齿提供物理屏障;它还能黏附在可导致牙龈疾病的细菌上,破坏它们侵害牙齿的能力,以帮助人体免疫细胞辨认细菌。

唾液可使化合物溶解,刺激味觉,使我们能尝到食物的味道。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米饭时,会感觉到甜丝丝的味道,这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将其中的淀粉分解成了易于消化的麦芽糖,这有助于我们对食物的消化。

唾液可以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异物,保持口腔的清洁。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的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还能保持皮肤的弹性。唾液咽入胃后,可中和部分胃酸,降低胃酸的浓度,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有利于溃疡的防治。

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食物污染带来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人们如果经常保持唾液的旺盛分泌,并充分利用唾液腺激素,就能延缓人体机能的衰退,对健康和延年益寿都是有裨益的。

肝脏如何解毒

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肠道吸收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细菌等首先进入肝脏,肝脏要对这些有害有毒物质、细菌进行处理,使之无害化或净化。

肝脏血窦壁上附着大量吞噬细胞——枯否细胞,能吞噬从肠道吸收(主要是大肠)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的细菌及异物,最后被消化。用进入肝脏之前的门静脉血进行细菌培养时几乎都有细菌生长,而用从肝脏出来后进入体循环的血进行细菌培养时,则无细菌生长。因此,通过肝脏后进入体循环的血液基本是无菌的。由于肝血窦血液及肝枯否细胞可能含有从肠道吸收的毒素和细菌,所以在吃动物肝脏的时候最好把肝脏的血液冲洗掉。

肝脏还能把肠道细菌产生并吸收进入肝脏有毒的氨转化为无毒的尿素,最后从尿排泄掉。

人的口味为何不同?

“味觉专家”早已认定:味觉在本质上是一种“化学感觉”。这就是说,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跟味蕾发生反应并产生一个信号,信号在传入大脑后立即被精确地予以分析,由此甜、酸、苦、辣一一体味出来。

篇9

因此说,补钙对促进中国居民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补多少钙最佳

补钙最经济和安全的途径是通过食物摄入。牛奶及奶制品含钙量高且容易吸收,牛奶的含钙量一般约为1毫克/毫升,因此每天喝一瓶奶(250毫升),即可获得约250毫克的钙。同时,牛奶还可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改善整体营养状况。发酵的酸奶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其他含钙量高的食物有:豆类及其制品(黄豆、赤豆、豆腐、豆腐干)、虾米、虾皮、海带、紫菜、海鱼、黑芝麻、花生、胡桃、葵花子、甘蓝菜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膳食因素会影响钙的吸收。如膳食纤维可以与钙等无机盐结合,形成不易溶解的盐类而不被吸收 ;植物中的草酸、植酸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而阻碍钙的吸收 ;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易与钙结合形成钙皂,阻碍钙的吸收 ;膳食中的钙、磷比例不合适,磷摄入过多时(如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时),会降低钙的吸收率 ;膳食中维生素D缺乏或蛋白质含量太低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当然,膳食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如适量的蛋白质、牛奶及其制品中含有的乳糖、维生素D等。采用合理烹调处理方法,可避免食物中钙的损失。必要时可进行食物钙强化。

其次,钙的吸收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钙吸收率降低。平均年龄每增长10岁,钙吸收率减少5%~10%。如婴幼儿钙的吸收率可达食物钙摄入量的 60%,儿童约为40%,年轻成人停留在25%,成年人仅为20%左右。其他影响钙吸收的因素还包括绝经、胃酸降低等。

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在服用补钙产品时要慎重。不要轻信某些钙制剂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所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在30%左右。

补钙量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对每日钙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 000毫克以下。非食物来源的钙补充剂的补钙量应至多是其一半,即每天不超过1 000毫克。而就吸收率看,试验表明在500毫克以下时,吸收率最高。

随着钙的强化食品越来越普遍,钙补充剂的种类越来越多,钙过量的不利影响也会逐渐增加起来,需要引起人的注意和重视,也就是说要注意安全摄入量的问题。在诸多摄入过量钙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中,有三个可能的危害:

1.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

2.奶碱综合症。典型症状包括高钙血症、碱中毒和肾功能障碍,其严重程度取决于钙和碱摄入量多少和持续时间。

3.钙和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钙和铁、锌、镁、磷等元素存在相互作用,高钙摄入会影响这些必需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故有缺铁、缺锌症的患者补钙时,应以食补为主或同时补充这三种元素。

疾病状态下的补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补钙不当,会因钙沉积而引发意外事件,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取钙或服用钙制剂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千万不能盲目补钙。此外,正在服用甲状腺激素、四环素、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补钙时要先向医生咨询清楚,因为补钙剂与这类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选择钙制剂

目前市面上的钙制剂品种繁多,选择时首先考虑钙含量,其次是钙溶解度和吸收量,再次是价格和口味。

不同化学形式的钙补充剂钙含量不同,乳酸钙13%,碳酸钙约为40%,柠檬酸钙37%,磷酸氢钙23%,葡萄糖酸钙9%。目前市场上的钙剂可分三大类,各有其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人群选用。

无机钙类

以碳酸钙、氧化钙(活性钙)、氯化钙、磷酸氢钙为主要功效成分。

1.碳酸钙及其制剂 碳酸钙为列入国家药典的钙剂,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钙制剂。它是药用钙盐含钙量最高(40%)的一种,虽不溶于水,但可在胃酸中溶解,且有较好的吸收率,是目前剂型最多、应用最广的补钙剂,如钙尔奇D等。由于要消耗大量的胃酸,有时会引起恶心不适等不良反应,碳酸钙与胃酸反应后还会释放出 CO2气体,引起呃逆。

2.活性钙制剂 该类制剂是由天然贝壳经高温煅烧、电解制得,有的辅以中药。活性钙含钙量低、吸收率低、碱性强,易引起胃肠道刺激。目前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主要品种有片剂、咀嚼片、冲剂、胶囊,虽然剂型不少,但大多数含有重金属,尤其是铅,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利,故其使用可能会越来越少。

有机钙类

主要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

1.乳酸钙、葡萄糖酸钙 此两种钙剂的钙含量低,口服效果不理想,以它们单独为原料的制剂越来越少。目前多用其注射剂,或与其他钙盐一起制成复方制剂使用。

2.柠檬酸钙:柠檬酸钙不需要胃酸活化吸收,吸收率较佳,又不会像碳酸钙产生二氧化碳造成胃胀气,且它在血中的溶解度比产生结石的草酸盐高,因此柠檬酸根会抢夺结石成分中的钙,多了一个预防结石的功能。

氨基酸钙

是一种新的钙源,就其化学分子构成而言亦属有机钙。

1.L-苏糖酸钙 含钙量13%,具有良好脂溶性,能主动吸收,且胃肠刺激小,还能促进维生素C在体内的吸收并延缓其代谢,可达到补钙、补维生素C的双重效果。适用于中老年人及儿童、婴幼儿、孕妇补钙,如巨能钙。但价格昂贵,作长期补钙剂应,用可能经济上难以负荷。

2.酸螯合钙 氨基酸螯合物的形成便于钙剂吸收和利用,它被吸收入血液中后,并不是立即解离成钙离子和氨基酸,而是以螯合物的形式持续解离成钙离子供机体利用,从而避免了血清中钙离子浓度过高带来的肾排钙离子增加或高钙血症,保证了钙元素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同时其制剂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对钙在肠道内的吸收和利用有协同作用,故有良好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

补了钙机体到底能吸收多少,是人们最关心的。吸收率试验显示,含250毫克元素钙的不同钙制剂与一标准化早餐同时服用,吸收率分别为:苹果酸、柠檬酸钙盐35%,碳酸钙盐27%,磷酸钙盐25%,补钙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效果价格比方面则碳酸钙有优势。

篇10

1.育发化妆品凡是具有帮助毛发生长,减少脱发和断发的化妆品称为育发化妆品。101毛发再生精,邦定美容机构的丽尔育发露都是国内外著名的育发产品。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即便是能长头发也不允许加入到化妆品中,如氮介、斑蟊等。某些口服药物有多毛的副作用,如长压定、环孢菌素A,服用后全身皮肤会长出许多绒毛,人们利用这一特点,配制成2~5%长压定溶液,它就是治疗脱发的有效外用药。

2.染发化妆品凡是能改变头发颜色的为染发化妆品。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肤色和发色,比如黄色、白色、金黄色、棕色和黑色。中国人以亮泽乌黑的头发为美丽,白发则显得人老气横秋,全国有1亿多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大多也喜欢黑色。但是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相对比较容易,而染成黑色却最难,特别是永久性染黑。到目前为止,国内采用的还是对人体有毒,甚至能致癌的苯二胺。它很容易引发严重的染发皮炎,把顾客弄得“焦头烂额”。含铅的染发剂也对人有害,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我们正企盼着一种无毒无害,染黑效果好而又持久的染发化妆品问世。

3.烫发化妆品凡是能改变头发的弯曲度并能维持其相对稳定的为烫发化妆品。它们是由能使头发卷曲的卷曲剂和把变化后的发型固定下来的定型剂组成。反复冷烫能破坏毛发的发质,因此经常烫发的白领女性发质很差,毛发枯黄分叉、不亮泽。冷烫精对皮肤也有很大的刺激性,作冷烫的发型师约有60%以上的人双手发生接触性皮炎,十分痛苦。

4.脱毛化妆品凡是能使毛发脱落的称为脱毛化妆品。毛发是由一种蛋白质构成的长圆柱状组织,它含有较多的胱氨酸。用硫化类或巯基乙酸盐类化学物质可以破坏胱氨酸的二硫键而使毛发断落,像刮胡子一样,把皮肤外的毛干去掉,而毛并未去除,因而如此反复脱毛,效果会适得其反。当年上海生产的第二春脱毛化妆品红极一时,后来人们认识到它的这种本质,就再也无人购买。现在用电烧、激光永久性去毛效果较好。

5.化妆品凡是能使膨大、隆起、竖挺的为化妆品。近年来化妆品业大打“挺胸”的商业战,各种丰乳、化妆品层出不穷。大多数化妆品中加有人参、花粉、海藻等成分,它们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使膨大、丰满;维生素E为生育酚,它可以使成熟的卵泡增生,黄体细胞增大,使丰满;雌激素如乙烯雌酚、乙酸孕酮等也可刺激乳腺发育丰满。

6.健美化妆品凡是能使脂肪减少、体型苗条优美的为健美化妆品。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营养改善后,出现了大批肥胖病人,这不仅是形体美的缺陷,还容易导致各种疾病。苗条霜、瘦身霜大多含有健美的原料药,如海藻、茶叶、荷花、柑桔、辣椒、问荆、丹参、银杏、红杉、木贼、泽泻、大黄等。单靠减肥、健美化妆品是很难取得满意效果的,最重要的是要控制?食,防止过食性肥胖。其次要增加运动量,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只有综合防治才能奏效。

7.除臭化妆品凡是能除去人体臭味的化妆品为除臭化妆品。人们正常排出的汗液和大汗腺液并不臭,但经细菌的分解作用会转化为有臭味的壬酸和葵酸等低级脂肪酸。常用的除臭剂有抑汗剂,如氧化铝、硫酸铝等,它们能抑制汗液分泌;也可用杀菌剂,如硼酸、六氯酚、三氯生等,它们可以抑杀细菌,防止发生臭味。不少除臭剂是用氧化锌、碱性锌盐等与低级脂肪酸发生反应而除去臭味。

8.祛斑化妆品凡是能减轻皮肤上色素斑的为祛斑化妆品。面部色素斑有许多种类,如雀斑、黄褐斑、老年斑等,还有先天性色素斑痣,其中以黄褐斑最为多见。常用抑制酪氨酸酶的原料药如对氨基苯甲酸、二氧化钛、氢醌、维生素CL-半胱胺酸、曲酸、壬二酸、熊果苷、乌梅、桂皮、夏枯草和甘草油溶液提取物等可抑制色素的生成。维甲酸虽有祛斑作用,但副作用太多,不宜使用。

9.防晒化妆品凡是能遮挡、吸收、折射紫外线的为防晒化妆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防晒的重要性,加上臭氧层的破坏,紫外线照射更加严重,对人的皮肤危害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应更多地注意防晒。防晒化妆品有一个防晒指数(SPF),按其效果分为5等:

最低防晒化妆品6以下允许晒黑

中等防晒化妆品6~8允许有些晒黑

高度防晒化妆品8~12允许有限晒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