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报道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视新闻报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主要问题
电视新闻报道的同质化问题。电视新闻的同质化主要是指新闻报道事件相同、内容雷同、观点相似等现象,新闻的同质化还包括新闻栏目的定位相似。新闻的同质化问题导致节目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被扼杀,受众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同质化新闻内容,使各台在竞争中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有失偏颇,导致电视新闻中各种血腥、纷争、鸡鸣狗盗内容越来越多,与党和国家的和谐社会定位失之偏颇。
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问题。新闻报道娱乐化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现象,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新闻娱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内容上“软化”新闻,其二是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要素,其三是强调形式上的吸引力。而这样的做法通常会带来一些弊端,因为挖掘新闻事件中的娱乐部分而忽略了新闻的事实本身;因为新闻被“娱乐”使新闻更多关注在娱乐圈与娱乐人士的身上与生活中,使新闻娱乐化与娱乐新闻界限不分;因为要从一个新闻事件中挖掘其具有的娱乐性而过分夸大新闻事件的一个部分而忽略掉其他大部分,使新闻报道有失客观和公正。
电视新闻报道的虚构化问题。新闻报道故事化主要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文学的手法,使新闻报道带有故事性的叙事。新闻报道故事化本意为通过故事化的表述增加新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是有些新闻为了强调故事化,人为地在新闻中插入悬念,使新闻事件看上去“跌宕起伏”实则是忽略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有的新闻报道为了提高收视率,将新闻事件过分“感情”化,从而博得一部分受众群体的眼泪,将感情介入新闻报道使新闻的舆论导向因为编导的意志而改变。更有一些新闻报道为了故事化而故事化,总是选取一些新闻事件中的“细枝末节”着力展现冲突的一面。
电视新闻报道的民生化问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广播电视节目,尤其是新闻栏目发展困难重重。为了满足电视新闻受众群体日益增长的传播信息需求,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新闻栏目呈现出大扩容,新闻题材大贴近和新闻形态不断创新的新状态、新格局、新走向。在这种情形下,“民生新闻”应运而生。民生新闻要求新闻报道及时、新闻点准确,并且新闻播出之后能真正反映和解决广大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相关民生栏目组不仅仅要具备普通新闻栏目组的一切特性,还需要在新闻采访中能深入群众,在新闻事件的解决中起到广大人民群众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桥梁作用,而这些是很多电视台尤其是市、县级电视台力所不能及的问题。
我国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问题的
原因分析
电视新闻行业体制相对落后。虽然近些年来,网络等新媒体崛起分流了部分受众,但从普及率和接触人群来看,广播电视依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也是大众文化最强大的传播者。正是鉴于这种影响力,无论是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广电从业人员,也包括作为使用者的广大受众,都希望广播电视能够给社会提供可口的精神食粮,满足他们多元的文化需求。然而,好节目的评价办法却各说各话,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节目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建构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收视率为主的电视节目评估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就要求在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当中,不能一味注重收视率,要真正去评估新闻价值,建立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评估体系。
纵观我国的电视行业,普遍存在着管理过于集约化、功利化等问题,造成了电视行业改制困难、工作懒散、作品水平低下、播出运行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满足受众需求。部分电视台管理机制不健全,从业者缺少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影响电视新闻正常报道的一个因素。在广播电视的立法方面也有等级偏低、有空白点等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按规程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加强自律,可以提高电视管理的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
电视新闻从业者政治观念淡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是以新闻观为指导的,新闻从业者应该时刻谨记新闻报道应以新闻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公正地、客观地在电视上对新闻事件进行展现,在新闻的评述中要谨记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是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存在的。这就要求电视台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对重要的时事政治和全局性新闻信息的及传播影响上,尽量进行准确的先期估测。
我国目前的电视新闻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电视台再到地、市、县电视台,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表现为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不能真正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表现和评论。例如,某台在2012年2月22日播出的《“北京华联超市”强迫员工买枣》新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记者在随机采访超市普通员工时,镜头由被采访人腿部为起幅,到被采访人工作胸牌为落幅,没有注意对采访对象进行保护。再如在2012年4月11日的《深圳停电》中,出镜记者在医院采访相关当事人时问,停电是否对当时正在打点滴的病人造成妨碍,明显没有把握住主要方面。因为对医院的停电影响,大家更关心的是危重病人的安危,如ICU病房的病人情况,当时是否有正在进行的急救手术,情况如何等。
电视新闻行业非理性跟风。娱乐化、故事化等电视新闻报道形式,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根据受众的心理需求,创造性开创出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只是表面模仿,就会造成电视新闻的同质化、娱乐化、故事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来源于电视新闻行业的非良性竞争。
篇2
故事性指的是用镜头声画兼备地展现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出版的《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1000万人的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去可以写成悲剧。”如果换一个角度理解这句话,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应关注人,特别是应关注具体人的具体命运,学会讲故事。
记者要学会用电视镜头讲故事,这是新闻报道和电视媒体本性相结合的要求。
电视的声音和画面是以时间为顺序传播信息的,电视的画面和广播一样,在时间上是不能间断的。它传播的是活动图像,内容具有直观性和逼真性。它声像结合、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会给观众带来较强的情绪体验。
适应媒体特点去采访,最重要的不是也不可能是改变媒体本身的弱点,而是如何扬长“补”短。想要发挥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优势,就应用镜头把对事件的调查过程完整地展现给观众,挖掘揭示出具有深度的主题。电视深度报道尤其如此。深入新闻现场,观察、捕捉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记录现场的重要情节、关键细节、现场环境、氛围、音响等,充分调动画面语言和细节的表现力,用典型的现场画面和同期采访强化电视的现场性。通过这一过程,理清思路,让观众在收看的过程中,由事入理、情理交融,用过程本身引起观众的思考,在表现过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这样的节目才既具备好看的因素,又有很强的说服力。
故事性还是由电视受众的特点决定的。电视深度报道要运用声音和图像等直观符号,吸引观众,需要在电视与受众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讲故事就是一个好方法。有故事性才有讲述的可能,才有吸引老百姓的可能,才有让普通百姓理解的可能。以曾获得亚广联大奖的《婚礼后的诉讼》为例,这期节目就很典型地利用矛盾冲突表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新娘认为其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结婚,并在暴力下被迫与新郎发生了性关系,新郎的行为足以构成。法院也认为两人并没领取结婚证,其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所以认定新郎罪名成立。与此同时,新郎及其家人、多数村民却认为在农村婚礼举行过后两人就是夫妻了,就要有正常的夫妻生活,登记与否无关紧要,所以新郎被判有罪是冤枉的。三方的观点共同构筑了一个话语空间,受众亦可介入其中作出评判。片子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它熟练的故事叙述,悬念设置和自如巧妙的叙述安排。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新闻评论类王牌节目《60分钟》,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长盛不衰,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最主要的经验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即“讲故事”。
故事性缩小了深度报道的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够激起人们的收看欲,否则,后面的内容再精彩,也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甚至可能影响这档节目以后的收视率。可以说,一个好的切入点不仅决定着节目是否好看,还决定着节目是否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这对于篇幅相对比较长的深度报道更是如此。很多成功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都是用故事来说明一个很抽象的政策、理论、观点,把大问题化成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情,甚至就是一个人的个人经历,而不是泛泛的每个人的共性体验。以美国的《60分钟》为例,《60分钟》多以某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开始,抓住观众,逐渐展开,最后找出共性存在的问题。讲故事的方式仿佛是在叙述邻家遭遇,缩小了切入点,使观众感到这确是与我们有关的,能引起老百姓的关注和接受,进一步接受和理解节目背后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电视深度报道采访选择小角度,相对比较容易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运用声音、图像符号和相应的表现手段,做到既深入、中肯,又具体、生动的论述。如果切入角度大、论述范围广,做起来恐怕就会力不从心。
一档电视深度报道往往会有10到30分钟,这么长的节目要想好看,不能仅靠开始切入点的精彩,还要有兴奋点、悬念、情节。故事性赋予节目以张弛有序的节奏。
央视《新闻调查・大官村里选村官》这期曾获1998年蒙特卡罗电视节女神银质奖的节目就使观众始终处于悬念之中。基层干部直选,大官村也要换了,那么谁能当选呢?村民心中都有目标。海选撒大网,不承想杀出一匹黑马;大家票数都不过半,一次没有选出来,过些日子要再选;老村长从不屑到紧张,“黑马”自信定能当选,最后演讲分胜负。悬念使长达半个小时的节目非常好看,观众生怕漏掉一个情节而不愿离开电视。节目在悬念中有张有弛,一层层由表及里,让情节本身说话,在节目的进程中自然亮出观点。
镜头前的采访还需要提前考虑后期制作的因素,把握后期制作时电视新闻表现的需要。
电视新闻表现就是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再现。电视新闻表现的内容有生动的画面、现场同期声和拍摄技法等,记者可以加强镜头前的采访,从而获得新闻内容的强烈表现力。
现场同期声是在新闻现场中与新闻内容相关且共同存在的声音。在央视“5・12”地震直播报道中大量使用现场同期声,配合片头或节目中时而出现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音乐,产生出的或紧张或肃穆或悲壮的效果极易唤起观众心理和感情上的共鸣。总书记鼓舞救灾部队时全场响彻云霄的口号声,总理慰问受灾群众时沙哑的声音所透出的无限关切和挚爱,以及现场记者、死难者家属等人的声音,其真实感、感染力是无可比拟的,而且,这样的信息来源更为直接和权威。当人们听到温总理饱含深情、声音哽咽地说:“别哭,别哭,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活下来,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的生活、管你们的学习,要好好活下去。”如果把这些人物同期声改用解说词,让播音员配音,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人物同期声未经任何转述或加工,其真实性和说服力自然强烈。
新闻特写《129小时汶川映秀镇救出一男子》,同期声贯穿始终,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传递了强烈的现场感。节目中有一个镜头,当救援人员抬着刚刚被救出的伤员赶着送去救护车时,救援人员喊着:“快点,活着的,快点,活着的……”现场的叫喊声代替了一切解说词,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强烈地感染着观众,让人心情久久难平。“只要有一线活的希望,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这是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的信念。”片子结束,演播室的主持人文静又一次提到了这几句同期声,万分感慨地说出了上一段结束语。
同期声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感觉如同与现场救援队员和家属一同紧张、一同庆幸。如果没有同期声,这种种感觉将荡然无存,如果增加一句解说词,都是多余的,就像画蛇添足,会削弱现场的真实感。
适当而生动的长镜头拍摄技法能将事实更完整、更透明地表现出来,发挥电视的最佳传播魅力。
“5・12”地震直播报道中的新闻特写《新建小学救援现场》,采访都江堰市市委常委陈杨杰,当他讲到“5・12”凌晨,成都市两千辆出租车自发来都江堰拉伤员时,这位神色威严的领导忍不住背过身去,不停地擦拭脸庞。镜头近景对着他,没有追问、没有停拍,一直持续了十多秒钟。采访对象转回身后,近景镜头中他神色凝重地望着远处处于抢救重地的废墟。整个采访镜头持续了43秒,画面内容紧凑、表意流畅,恰当地把握了镜头的情绪、节奏。
1986年1月29日凌晨,随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空中的一声巨响,世界惊呆了。责任编辑首先打破新闻要短的惯例,充分利用现场画面和资料,把这条新闻编了5分钟:导语过后,航天飞机升高、爆炸、碎片坠落在大西洋中……这个长镜头足有1分钟半,其间一句解说词都没有,完全是现场同期声,使观众在震惊之余品味着这场悲剧的全过程。接着是在发射现场家属惊呆的表情;学生的惊叫;里根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尤其是关于女教师麦考利的介绍一幕唤起了观众的无限惋惜……
长镜头又被称作“段落镜头”或“多构图镜头”,它是指在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镜头内,用推拉摇移等方式,多层次、多景别地表现同一景物,它有利于保证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由于写实的需要,在新闻类节目中,纪实性长镜头得到了较之以前更多的运用。但是,很少有完全用一个全景或一个长镜头来完成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播出的一条《永野被刺》的新闻:诈骗集团的头目永野骗取了大量钱财,罪行败露后躲在家中闭门不出,永野家门前人群杂乱。突然,出现了两名凶手,打碎玻璃跳窗入内。一声惨叫之后,两人跳窗而出。警察把两人押入警车,警车驶去。整个新闻全长近6分钟,几乎是用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的。观众好似身临其境,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从头看到了尾。长镜头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连贯地使用现场图像和声音,把亲身介入转为心理介入,将观众带到新闻现场。一条成功的电视新闻所带来的现场感,完全来源于现实,并比现实更集中、更细腻、更深刻。合理地运用长镜头,是增强电视新闻现场感最有效的手法之一。
篇3
一、人文关怀是电视新闻报道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人文关怀是当前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当代社会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增长很大,面对这样的压力人们需要适当的缓解,而作为有强烈传播作用的新闻报道就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表现出人文关怀。例如2001年,海峡两岸曾有一场“生命20小时”的跨海捐髓事件。江苏台、苏州台、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四台共同推出“生命的回程―大陆跨越海峡捐赠骨髓”全程直播。这样多栏目、多时段的电视直播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使很多美好的东西在受众心中被唤醒、被催生,也使人们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正义的力量,同时也体现了当事人的正气和美好的心灵,唤起了大家对于人间真善美的共鸣。
其次,人文关怀是塑造新闻报道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在新闻谈话类节目的竞争中,为了更好地突出节目的优势,提升其自身文化品位,塑造良好的形象乃至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节目中加大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就是最有效的手段。
再次,人文关怀是中国电视步入平民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所以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平民的时代,这就是“受众本位”的回归和提升。平民化趋势的加强也使得观众对于新闻节目的接受有了一定的选择性,人们爱以自己角度看待问题,而人文关怀正是体现人的关注和人的尊严为基础的。比如黑龙江电视台的王牌节目《新闻夜航》,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报道理念,让平凡普通的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深深的共鸣。《新闻夜航》报道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事情找夜航”成为了黑龙江地区老百姓的口头禅。
二、电视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在报道内容方面应更加趋向于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格,弘扬“人”的精神。电视媒体都要根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严格把关,确定发什么电视新闻,什么时候发,那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容易引起不良甚至恶劣影响的电视新闻,即使是真实的,也不能编发播出。有这样一则实例:某电视台一位记者得到一条新闻线索,一位少女小的时候被父亲,从此对父亲有着双重心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为少女请来专家进行心理疏导,少女和家人十分感激。这条电视新闻无疑是真实的,但要不要做成片子呢?记者经过慎重思考认为,如果播出,肯定有较高的收视率,但因此可能毁掉少女的一生。为了保护少女和她的家庭,记者选择了放弃,这体现了媒体人一种“人文关怀”的胸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电视新闻稿件编写、画面编辑方面也要注意。一个具有美学修养的电视工作者,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灾难事故报道中不把血腥的镜头暴露给观众,不渲染恐怖细节,也不把肮脏的、零乱的、有缺陷的画面展示在观众面前,而是鼓励强调尊重生命,从同情和关怀的角度在悲剧中寻找善和美,捕捉人间真情。如果某新闻人物左脸上有一块明显的缺陷,一个在审美方面有追求的摄像记者绝不会从左脸拍过去,把这个新闻人物的缺陷凸显在画面上公之于众。因为他这样做会损害这个人物的形象,也会使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心理蒙上阴影。二是对一些特殊社会群体的称谓,不使用歧视、恶意的字眼,尊重对方的应有权利,尊重对方的内心感受。如对有身体残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瞎子”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等词语。三是在报道中不应使用俚语、脏话等。
三、人文关怀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首先,人文精神使新闻节目更好地发挥了电视的导向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文关怀在新闻节目中的增强同时也帮助普通人在面对问题和矛盾时有了更好的更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就很大程度的达到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作用。其实,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宽容是最好的办法。当节目作出了这样的结论时,就可以很好地引发受众思考和改正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真正的自己生活的和谐,这就是电视节目最大的社会责任。
其次,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好地弘扬核心文化价值观。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是大众最容易也是最多接受信息的媒介之一。为了更好地团结人民,形成自己民族所独有的文化价值观,新闻报道的传播不可或缺。新闻节目这种较好接受的媒介加之人文关怀的参与,可以提高受众的文化价值观甚至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好的节目需要人文精神的加入,人文精神的加入又增强了新闻节目的可看性,可传播性,可接受性。
再次,人文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功能定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待需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接触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创造力、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落实中央提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路线方针政策。
篇4
关键词:电视媒介 新闻深度报道 纵横联合 自媒体
一、以“意”突破篇幅限制
作为一种媒介形式,电视有不同于报刊、网络等其他媒介形式的地方。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优势在于其版面的无限延伸性,可以把新闻事件的每个细节详细报道出来,而电视的“版面”是时间,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能占有太多“版面”。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以“意”取胜。无论哪种媒介上的深度新闻,目的都不是简单向受众传递新闻事件的大况,而是一种对事件的思考,揭示事件背后的东西,单纯描述性的新闻不是深度新闻。这种思考就是“意”,电视媒介以声像结合的方式报道新闻,具有形象性的优势,往往一个镜头就能传达众多信息,相关镜头的组合再加上主持人适当地解说把这些环节连接起来,非常容易引起联想,让观众看到事件背后的东西。电视新闻报道如何以最小的篇幅、最简洁的语言传达对事件的深度思考就成为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关键。从“意”来看就是要选取能够展示事件背后东西的画面、把相关画面进行有效的组合,主持人的解说词也必须能够对引导观众自己去思考,而不能简单地直接站在媒体或自己的立场上进行评论。
二、纵横联合加强深度
纵向的延伸可以把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交待清楚,形成完整的报道,是一种加深新闻报道深度的有效方法。由于纵向延伸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在此不再赘述,本节将重点论述如何横向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
作为第四媒体,网络在上个世纪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新闻一线工作者发现,传统的寻找新闻的方式已经远远的落后于目前的网络新闻超链接。原因很简单:网络联系了个人,使一个个原来超广大的受众变成了新闻的信源。这样一个丰富的新闻资源是传统媒体无论从人力还是物力上都难以与之抗衡的。如果还是仅仅依靠有限的传统新闻资源力量,就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这就需要电视媒体人放下身架与新兴的媒介联合。以往我们常见的联合形式就是网络上出现一个热议话题,传统媒体再慢慢介入进而形成强大社会议题。而从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仅靠这种被动的方式来吸引受众眼球已经使电视媒介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通过传统的电视传媒与新兴小众媒介结合的方式形成更加强大和直接的新闻影响力。
06年徐静蕾曾凭借过五千万的点击率使人们大胆猜测未来的博客新闻,博客广告甚至盈利分成问题。虽然时至今日博客依然没有像当初人们设想的那样成为盈利单位,但是随着他的技术载体的升级,博客已经为更多的人接受和熟悉。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博客的变种形式——手机微博和微信。尽管更多的人愿意将手机微信归结为一种更加便利和便宜的通信方式,但是我认为其实手机微信已经成了一种变形的微博:将博客和通信相结合的一种信息传递形式。
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想要将自己的新闻做出深度,不能仅仅蜻蜓点水的去博客和微信群体中寻找新闻,将自己与博客和微信融合才是更好的选择。但是目前电视媒体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都知道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而目前,想要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媒介,仅靠大众传媒的“设置”已经很难形成强大的社会“议程”:建立更加直接的电视媒介的微信平台,直接通过微信形成与其他微信受众的互动,用个体互动的形式探寻受众更加关注的新闻内容,使得有公信力的媒介资源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才是目前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横向联合的最佳方法。
三、顺应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新趋势
首先,要扭转采访报道的思维定势。在深度报道中,分析评论的严重缺乏在思维方式上具体表现为:记者在提炼主题,把事实上升到理性层面,揭示事实的普遍意义时显示出的报道弱势。所谓报道弱势不仅仅表现为记者放弃理性思维,使报道思想贫乏,更重要的是,它导致整个节目游离主题,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甚至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扭转采访报道时的思维定势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理性思辩力,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与新闻五要素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通过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开拓、比较,展现记者对事实的深层次思考,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不能过多迷恋形式和手段而忽视了由于节目形式变化带来的整个采访报道方式方法、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就是整个方法论的改变。
其次,以核心论点为中心。“论点”就是报道的核心,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实际上就是核心论点的具体表现。以核心论点为中心要求记者在一切的采访拍摄和制作活动中,都要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记报道的中心目的,不至于偏离主题,在各种情况下迷失报道的方向。
再次,要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和记者。一方面,媒介自身要更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造就独具风格的、有鲜明个性的主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的舞台;另一方面,社会对主持人和记者的个性化参与也应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意见,允许他们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乎自己个性的语言的机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们说到某个新闻节目,往往滔滔不绝的不是这个栏目的设置,而是某某主持人的铿锵致辞。比如说到“东方时空”我们会想到沉稳干练又饱含深情的敬一丹,会想到年轻精干又表情凝重的白岩松;说到“锵锵三人行”我们会想到温文尔雅,知识渊博的窦文涛;说到湖南台的娱乐节目,我们会想到幽默风趣又带些成熟味道的汪涵……,这些节目由于主持人的风格特色给观众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成就了这个节目的收视。
最后,要追求主客观结合的表现过程。之前我们常常提到新闻的客观性,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也一直提倡客观报道,不太加入个人的主观感受,但是随着受众主体地位的增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受众在阅读收看新闻时,越来越需要参考性评论,需要适应多元化文化价值取向的个性化评论,需要有多种不同意见的人际化评论。受众需求的变化预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趋势,在报道新闻事件同时,辅以分析和评论,形成一种有利于受众作为自己个人判断的信息体系。这是值得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2]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阐释性呈现;考古电视新闻报道;价值解析
作者简介:张殿元,男,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副研究员(上海 200433)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4-0073-05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和创造。我们的先祖们曾经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它对于今天和未来中国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但正像培根所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在考古知识的多种传播途径中,电视媒体成为最受公众欢迎、接收考古知识和信息最多的渠道。近年来,文物考古方面的新闻报道颇为引人关注,2000年至今,就有十多场考古类电视新闻直播和数百项考古新闻报道。然而在越来越热的考古报道背后,考古工作者对电视媒介的认识和电视工作者对考古项目的了解都还非常不足,一些好的考古项目苦于找不到出口,没有好的宣传和普及。一些被重点宣传的考古项目,因受到报道者对考古项目了解的局限,没有做到最充分的解读和表达。如何借助电视媒体报道考古项目、传播考古知识,不仅是考古工作者也是电视新闻人迫切需要的,更是受众所期待的。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就已提出“公众考古学”这一概念,旨在将考古学大众化,使大众理解、支持、参与考古和遗产保护活动,并做出了相应的尝试,比如建街边博物馆,文物修复透明化,创办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期刊等。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尚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也有如《故宫》、《中国博物馆》等精品,但更多的是像《鉴宝》这样的节目,娱乐性尚可,但严重缺乏内涵。如何借助电视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在广播电视艺术学、传播学和考古学的架构中,思考考古学大众化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普及和提高:电视新闻报道对考古大众化的价值呈现
电视出现之前人们对考古的了解主要通过对纸质媒体的阅读以及民间的口耳传播获得的,这种信息的传达由于受到人们文化素养和媒介自身的局限,在考古大众化的过程中影响仅限于少部分人当中。电视的出现是传媒史上的重大事件,多种传播符号的聚合让最大多数人卷入到了电视传播构成的世界里,即便是像考古这样并非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节目也在电视的放大效应下不断走进千家万户。经过多年的节目设计,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要的提高,包括考古节目在内的文化类传媒产品成了各电视机构开发的热点。
当下电视对考古学及考古活动的传播从题材上看包括三种类型,一类是传播国家有关考古方面的重大研究项目,如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在这些科学研究项目中考古发掘工作最为引人注目,因为观众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非常关心,这让考古类节目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多次播放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片子,收视率很高;第二类是新闻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级电视台,经常播发各地考古发掘的收获,甚至搞考古工地现场直播。如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河南林州东周墓的发掘,湖北枣阳战国墓的发掘,江苏泗阳汉墓的发掘,还有水下考古的报道等等;第三类是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的报道。大的诸如长江三峡工地、黄河小浪底水库工地、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小的如老城区改造等。由于这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古物发现和发掘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就发生在现实生活里,因此在民间的影响也非常大。
近年来出现的比较多的有关考古发现的新闻报道和相关的专题节目,在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华古老文明的关注度的同时,也对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考古发掘的报道,文物单位直接同基建部门、老百姓打交道,利用考古发掘现场讲解文物知识和公民的行为规范,进行文物保护宣传,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此外,电视机构的大量考古信息的传播,也直接影响了老百姓对文物的价值判断,并提高了文物保护的意识,强化了文物是国家民族公共财产的心理,改变了处理文物的态度,最后让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历史文物。文物保护宣传抑或电视新闻的考古报道,专业性强,而我们面对的主要宣传对象是基层的百姓,知识鸿沟以及兴趣上的障碍很明显。电视媒体应该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手段才能更好地影响人、教育人,如何将文物保护的宣传民生化,在贴近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上下功夫,是电视媒体在进行考古报道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好看和时效:电视新闻报道与考古大众化的价值错位
考古报道热产生的客观效果是积极的,但考古学和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也决定了电视新闻报道和考古工作之间存在一些较难处理的问题:电视首先要好看,考古的判断关键是价值,好看的未必有价值,而有价值的常常又不好看;新闻传播要求快,再重大的考古项目错过了宣传的时机就不再是新闻;考古研究要求严谨,新发现之初,往往不希望新闻报道,因为在大多数考古学者的意识中,考古是个相对封闭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学者潜心去努力,只有尽可能摒弃杂念,才会从考古第一手的资料中读懂或者接受比较完整的古代信息,更何况轻易下结论有出错的风险。具体而言,目前中国电视考古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视作为一种理解模式无法深入解析考古活动
考古学被认为是一门典型的实证科学,它的诞生是以实证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对关于远古神话、传说的想象和思辨加以匡正的结果。相对于考古挖掘的器物而言,对考古器物的解析更重要。对考古发现的理解模式是多元的,相对的,可选择的,但并非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好的理解模式能够把更多的考古证据联系在一起,更深入、更广泛地解释人的社会活动过程。考古学理论的进步不仅表现在证据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理解模式,把尽可能多的已知证据联系起来,对已知的和未知的过去事件,提出更有说服力、覆盖范围更为普遍的解释。
理解模式有许多种,如考古学、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等等,新闻传媒既可以再现这些理解模式,同时也是对考古的一种新的理解模式,但这种理解模式容易重蹈“镜像论”的误区。电视对考古的报道严格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考古活动的全过程,这种记录性质的报道体现出来的文化进化的主要证据,是考古器物及其制作工艺技术的改良和进步,但这些证据充其量只是证明了物质文化的进步,在社会组织、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信仰体系等“观念文化”的层面,史前时代是否比以后的时代更简单、更低级、更落后,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解释文化遗物的更科学的理解模式,而不是文化遗物本身。
考古报道的复杂性体现在通过器物思考史前人们的思维方式,而史前人的思维并不是简单地对包括器物在内的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其一;其二是史学家对考古发现的思考,也是结合了自己的史学理论能动化地解释眼前的器物及其所代表的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电视在报道考古发现的时候,往往找个别的专家和学者就自己的研究来向大众讲解发掘的器物所代表的古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片面性;其三,不管有多少机位,电视对考古挖掘的再现都是有选择的,这种用镜头对考古事件所做的选择性报道,无法还原考古事件的本来面目,演播室的专家更无法依次来完整解析古人的思想观念等深层的内容。
(二)考古电视新闻报道无法反映“过程考古学”的实质
面对考古发掘出来的遗物,即使我们知道了它们的文化特征和类型,也常有“见物不见人”的感慨,要真正做到“透物见人”,就必须借助考古学以外的学科的知识,赋予考古遗物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这样它们就不再只是物质文化的载体,而且与上古史记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宗教等事件相对应,重现史前各部落集团的生活和历史。而电视的考古新闻报道多半都是以少于2分钟的短消息的形式出现的,记者将复杂的考古活动用10几个镜头记录并报道出来,观众只是通过这些镜头了解了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那些硬邦邦的器物所代表的也只是一段已经“死去”的历史,有关那段历史的丰富意义无法在大众的眼中呈现。
“新考古学”强调研究人类活动的过程,也被称为“过程考古学”。它通过考察各地、各种族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过程,做出跨文化的概括。对考古证据的科学解释更加重视文化遗物的社会意义,一件文化器物不是孤零零的客观存在物,而是特定社会模式中的人的生活的一个片段,社会模式把一个个片段联系在一起,使它们重现过去人类活动的过程,使文化遗物所携带的信息得到完全的解读。而串联起一个个片段的社会模式无法从简单的一次考古活动中概括出来,需要一个超越时空的宏观观照,但考古新闻报道并不是基于考古学的原则生产出来的,它不会考虑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考古发现的内在联系,这种零碎的考古新闻报道事实上割断了作为“过程的”考古学。
(三)考古电视新闻报道容易沦为利益集团的工具
在普通大众的眼里,考古挖掘的报道不过是一个新闻事件而已,但在当地政府的眼里,考古挖掘特别是可能与历史名人扯上关系的考古挖掘就成了一件关涉到旅游和财政收入的大事件。这样的考古新闻报道事实上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权力场,相关的政府部门、有关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社会舆论都牵涉其中,进行有关历史名人归属的大辩论。新闻媒体本来是这一事件的旁观者和记录者,应该有自己对这一事件的价值判断,但是当事件本身成为一个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时,媒体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大肆进行报道炒作,以提高媒体的收视率,赚取广告收益,这时候的电视机构也便成了博弈的一方了。媒体的主动介入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出来发声,以至于事件越闹越大,作为事件的推波助澜的媒体最终让自己站在了事件的风口浪尖上,成为被利益集团利用的工具。2009年关于曹操墓的考古挖掘的新闻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09年12月27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联播》报道了河南安阳地区考古挖掘的“疑似曹操墓”。但当晚《新闻联播》与第二天CCTV-4的跟踪报道称,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会,专家宣布在河南安阳发现的西高穴墓地,其墓主人已经确认为曹操。毗邻安阳的河北邯郸,人所共知是曹操邺城所在,曹魏文化源远流长.却眼见着曹操墓现身河南,颇有些不平静,除了质疑河南方面外,也宣称曹操墓可能在邯郸一带。而曹操老家、安徽亳州据说也不排除开挖疑似曹操墓的曹氏宗族墓群的可能。严肃的考古成果,不期引来大讨论,掀起大波澜,着实让河南方面有些手忙脚乱。尤其糟糕的是,河南越强调此次考古的专业、科学和审慎,其遭遇的网络阻击就越强烈。2009年最后一天,河南方面组织文物专家集中答疑释惑,试图将口水仗平息在2009年。然而,事件的走向已不可控,网民乃至社会公众的疑问,并没有因为专家措辞简练的几条意见而消失。后来,国内某著名高校拟启动现代DNA基因调查技术,专辟科研课题,寻曹氏后人比对遗传信息,参与遗骨甄别,寻求新的信息支撑。在这场旋风中,一些利益集团包括少数专家学者不失时机地利用先验的“学养”信息优势,利用手中控制的不对称信息资源很“内行”地炒作自我,操弄话语权,成为眼球经济时代的名利双收者[1]。
此种情况下,受众与电视传媒或许反被舆论所牵引,成为睁眼瞎,不知不觉中为人作嫁而提供免费论坛和广告。事实上,面临复杂的事件,电视媒体只是秉持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原则还不够,有时还需多一份审慎的保留,要关注事态的发展变化,使新闻报道更具可操作性、调控性和纠偏性,把握舆论导向的主导权。否则,盲目抢位,向受众兜售本质上并不客观的新闻,必然损耗媒体的公信力。
三、阐释和责任:电视新闻报道对考古大众化的价值回归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众考古学开始成为考古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的出现既是适应考古学大众化趋势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热爱。进入21世纪,公众考古学的发展更加迅猛,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日益强大,我国考古学的大众传播近年来也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现代传媒在促进考古学大众化的过程中虽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或多或少带有金钱化、庸俗化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大众,使大众对考古学的认识与猎奇、探险等联系起来,而没有真正认识到考古学的社会作用等等。虽然有CCTV的“探索”、“走进科学”、“国宝档案”等专业考古栏目的设置,在大众中享有较高的收视率,但作为普及范围最大的电视传媒领域,仍缺乏精品,大多数考古类的节目多流于形式而失去了节目的真正价值。要将公众考古学的理论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仍需一段时间,但中国考古学家已开始凭着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迈出了公众考古学社会实践的步伐,相关科普类读物相继面世,考古学家也开始与传媒合作,而时下考古电视报道的策略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一)超越电视考古报道的技术逻辑,解释比描述更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发掘文化遗物,来认识人类过去的历史。在史前时代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人类活动遗留在地下或洞穴里的器具或痕迹是我们现在唯一可知的证据。考古学在创立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这些证据,重现史前时代的事件。通过考古证据的积累,可以对越来越大的范围和越来越长的时间中的原始文化做出越来越普遍的判断。随着技术的进步,考古挖掘和考古发现面临的障碍越来越少,现代的考古技术和仪器,让被发掘的遗物的数量不断增长。
但是,考古学的目标是对过去的事实和事件做出解释,而不单纯是对过去的描述。作为一门历史科学,考古学的研究不应限于对古代遗迹、遗物的描述和分类,也不应限于鉴定遗迹、遗物的年代和判明它们的用途与制造方法。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阐明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考古学家要论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探求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点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原始文化的要素,如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仪式活动、社会层次和价值系统等,需要通过对原始社会中的人的意识和行为模式的考察,才能被认识或理解。考古学发掘的文化遗物所携带的信息主要与物质文化相关,但这些无生命的物件不足以揭示原始人群的意识和行为模式。
电视在进行考古报道的时候,全方位记录的现场感是任何其他媒体都无法比拟的,但与纸质媒体相比,影像无法进行思辨和逻辑演绎,电视代表的是肯定文化,而纸媒代表的否定文化。当我们要对考古的过程做全面描述的时候,电视的优点就可以发挥作用了,但我们要对考古发现做进一步解释的时候,电视的缺点就表现出来了。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利用电视节目制作积累的经验和提供的平台,尽可能超越电视的技术限制,通过专家解读和电视深度报道的形式对考古发现做更精细深入的阐释。
(二)避免零散报道造成的历史隔断,利用考古新闻宣扬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融合,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自上古时代起,就生活着众多不同的部落,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这些部落之间的征战、联姻、合作,慢慢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完整格局。电视考古报道特别是那些篇幅较长的考古电视直播报道,应该在具体的某一地区的考古报道中,利用专家的讲解将这一地区的文化和其他地区的关联讲清楚,让广大的电视观众科学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不要让观众看了这些报道后,产生“非我族类,与我无关”的想法。
能够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史的考古理论包括“上古三大集团”理论和“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学者徐旭生在分析先秦时期传说的史料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古代的部落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集团……。这三个集团相遇以后,开始互相争斗,此后又和平共处,终结完全同化,才渐渐形成将来的汉族”[2](P3-4)。苏秉琦根据中国各区域发现的史前遗址的器物的整理、分类和概括,把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分为六个区系:以燕山北为中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陕西、晋南和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太湖地区为中心的东南部,以洞庭湖地区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及以鄱阳湖到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六大区系中的三个属于欧亚大陆文化圈,三个属于环太平洋文化圈[3](P120,69)。这两个理论的结论是等值的,两者相互对应,相互参证。“上古三大集团”的理论使我们见到了不同类型文化遗物的属主,他们是一些部落集团。仰韶文化是华夏集团的创造,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属于东夷集团,而江浙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是苗蛮集团的势力范围,龙山文化和后来的中原龙山是混合华夏和东夷文化的文化类型。考古学家严文明说,这六个文化区的关系好似“重瓣花朵式的向心结构”,“五个文化区都紧邻和围绕着中原文化区,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五个文化区是花瓣,而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中原文化区更起着联系各个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它与古史传说中各个部落集团经常迁移、相互交往乃至发生战争的记述是相呼应的。”[4](P258)
对考古发掘的器物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模式,如果是专家学者私下的个人研究,很难分出这些模式的高下优劣。但是,当这些考古的研究通过电视媒体被放大到观众面前时,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把传媒呈现看成是精英考古学和大众考古学区别的话,那大众考古学理解模式的好坏就应该在通俗之外秉承文化传承和能否发挥教育功能的标准,前面的两大理论就是符合这种标准的理解模式。目前中国的电视考古报道还缺少这样的大局观,在以后的节目策划特别是直播节目找嘉宾学者时,应该遵循这样的选择标准。
(三)强化电视考古报道节目的文本意识,新闻生产要对历史负责
新闻人都知道一个常识,即今天的新闻将是50年后的历史,因此,新闻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当新闻对现实的记录涉及考古之类的历史命题时,这种使命感就更强烈了。
我们知道,对于考古学而言,实物本身并不是经验,它们只有在被理解之后才能成为经验证据。文字证据与实物证据对于我们的经验有着同等重要性。但是,文字证据与实物证据这两种经验都不是独立于命题的,在此意义上,两者又都是“文本”。当今的“解释考古学”认为,考古发现的遗物和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文本”。文本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文本的语境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融合的“视域”。从“视域融合”的观点看,史前的遗物不仅是那时候人的思想活动的产物,而且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环境或“生活世界”的理解,他们的理解既是对过去的解释,也被他们之后的人们所解释。理解活动代代相传,每一时代的解释都不能离开相传至今的过去的解释,现在进行的解释也向未来开放。
在这个意义上,新闻报道的考古也是一种可供考古研究的文本。一方面,电视考古报道对考古挖掘过程进行全方位记录,强烈的现场感真实完整地呈现古人的生活场景,这些影像资料就是将来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文本。特别是那些超大型的古迹,无法挖掘出来在博物馆保存,研究者不便于经常光顾考古现场,电视记录的影像就成了重要的研究文本;另一方面,考古现场直播中专家的讲解和电视人查阅大量资料编辑制作的节目都是对考古发现的一种理解,这种对器物和历史的解读也必将被后人所再次或多次解读。同样是文本,前者是对古人生活的记录,要对历史负责;后者是今人对古人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对未来开放的,要对后人负责。
参考文献:
[1] 张君安,汪开海.论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曹墓考古引发众声喧哗的启示[J].新闻前哨,2010,(4).
[2] 徐旭生.中国上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篇6
关键词:电视新闻;直播报道;4G技术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人们对通信业务的质量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移动网络技术也应时代的要求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人们已经步入了4G时代。4G网络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通信速度快,稳定性也很强,在业务上能够实现多元化,已经成为移动网络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4G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给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目前,有不少电视台在4G网络的基础上设计了电视新闻直播系统,以满足各种受众的需求,从而扩大了电视新闻的辐射面,也拓宽了受众覆盖面。电视新闻直播报道通过运用4G网络技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传播效率,并且信号的覆盖面更广。
二、4G背景下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发展
4G网络技术优势明显,应用于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效果更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2016年,4G网络飞速发展,我国4G网络用户数量大幅增长。4G网络时代的到来给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很多电视台都尝试着应用4G网络技术进行新闻直播报道,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在广州亚运会新闻直播报道中就应用了4G网络传输系统,再如,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也都应用了4G网络传输技术进行现场新闻报道直播,还有2013年厦门电视台也利用4G网络技术对厦门马拉松锦标赛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这些利用4G网络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直播的媒体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而且,在进行赛事现场直播报道中传输数据非常流畅,现场画面也非常清晰。4G网络应用于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中,使电视新闻的发展有了生机和活力,使更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对新闻媒体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4G网络的普及应用,新闻媒体直播报道应用4G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其也成为推动电视新闻媒体直播发展的新动力。
三、4G网络技术应用于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优势
(一)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全景化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4G网络通信技术在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直播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4G网络新技术会给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促使电视新闻直播的形式不断创新,将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中的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从而也使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在4G网络大背景下的主流结构朝着个体化、全景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全景化使电视新闻能进一步表现事件细节,使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报道更加直观、全面、生动,这也是电视新闻媒体发展中的核心内容。同时,电视新闻媒体的性质决定了其对全景化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景化报道主要体现在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动态化和全面化的报道,能很客观地反映新闻事件,并且对事件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状态能够全面、动态地进行呈现。全景化的新闻报道使报道的形式和手段都不拘一格,更加繁多且富于变化。以4G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闻报道现场,使连线和直播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更能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让新闻报道更加全面、细致。另外,新闻的表现手法也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更加丰富,能更加全面地体现出电视新闻全景化的优势。[1]
(二)实现了新闻报道的个体化
随着4G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和推广,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就使电视新闻获取新闻素材的途径更加广泛。移动终端的用户数以亿计,而其中的每一个或者多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同一信息的者。4G时代,新闻报道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已经出现了很多以自然人为主体的新闻媒体,如自媒体、拍客,他们积极地参与新闻报道,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媒体的表达方式、传播方式和反馈途径,而这些都源于4G网络的应用。[2]
(三)实现了新闻报道的互动化
4G背景下,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是用户主动参与新闻传播,新闻具有互动性、交互性。4G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实现了随时拍摄、随时传递,而且受众通过移动设备观看新闻直播更加流畅清晰,使收看高清新闻直播视频成为可能。随着4G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普及,观众能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新闻信息、收看视频新闻,并且还可以实时参与有关的讨论,与大众进行交流和分享。此外,即使记者无法到达的地方,用户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参与新闻报道。一些身处新闻现场的人还能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新闻事件与众多未亲历现场的人分享,使直播新闻真正实现了与观众连线和互联。
(四)成本低、更便捷、更具时效性
将4G直播技术应用到电视新闻报道中,操作更便捷、成本更低廉、使用率更高。在整个新闻直播报道中,整套装备包括一名记者、一名摄影师、一只麦克风、一台摄像机,再加上一个4G信号接收发装置。这套装备既简单又实用,灵活方便、易于操作,完全可以满足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要求。过去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是利用传输模式进行报道,其设备价格贵、维护费用高,并且投入的人力多。所以,传统模式的现场新闻报道只有在遇到重大新闻的情况下才能派出新闻直播报道团队。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在新闻媒体中的应用,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将会变得常态化、普及化,现场感更强并且更具时效性,这是新闻直播报道质的飞跃。
四、结语
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将以4G为主流,4G网络技术无论从性能方面还是从质量方面考虑,都优于过去的3G网络技术,不仅节省了人力、资金等成本,还使电视新闻直播装备操作简单、易于携带。所以,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要扩大4G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积极地响应时代的号召,推动媒体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小雯.4G背景下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发展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6(13):4-44.
篇7
【关键词】地方新闻联播 “三农”报道 节目创新
一、地方新闻联播“三农”报道目前存在的问题
1、侧重宣传成就,服务性不强
地方新闻联播是农民获取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的重要渠道,但随着媒体竞争的白热化,尤其是网络、移动新媒体的兴起,地方新闻联播时政报道、成就报道偏多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使得节目的服务性不强,很多农村观众普遍感觉到这些信息对自己的生产、生活帮助不大。
2、面孔刻板生硬,生动性不足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时期,媒体报道的着眼重点在都市生活、城市建设和大工业项目上,对“三农”报道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三农”报道普遍面临着路途长、住宿差、时间紧的客观情况,很多年轻记者也没有农村生活经历,造成了部分“三农”报道出现了采访不深入、内容不生动等问题。
3、新闻主题陈旧,鲜活性不够
不同历史时期,“三农”问题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点,这就要求“三农”报道的内容、形式必须紧跟时展。当前地方新闻联播“三农”报道中,部分报道主题比较单调、陈旧,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农民、农村、农业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主题单调陈旧、选点不新鲜、捕捉热点能力差等,也成为部分“三农”报道不好看的原因之一。
二、地方新闻联播“三农”报道如何创新
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发挥掌握政策信息的政治优势,让“三农”报道更加具有服务性、更加生动好看、更加与“三农”现实联动,成为各地“新闻部”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电视媒体人在前期策划、采访制作两方面进行创新。
1、从组织策划着手,推进“三农”报道创新
新闻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策划的竞争,好的新闻报道策划,能抢占先机实现独家报道。农口报道中很大一部分是重大的非事件新闻,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策划水平。
2、提高对“三农”工作认识,提升“三农”报道的策划质量
作为关注社会舆情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地方新闻联播应该对“三农”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在“三农”的宣传报道上,不仅要加大力度和密度,还要提升档次和水平。
在组织策划新闻报道中,使“三农”报道与工业报道、科技报道、民生报道之间实现有机平衡。同时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特性,采取动态消息、头条报道、政策解读、农事快报、系列报道、组合报道、连续报道等多种体裁和形式,提升报道质量,让报道更鲜活、更真实、更新颖、更深刻。
3、精心策划重点系列报道,形成深度持续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做出的连续性报道,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方式之一。相比平时的动态新闻和单条重点报道,能突出展现主题思想,起到深度、持续的传播效果,也最考验电视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成功的系列报道需要有好的策划。主题确定后,可以抽调业务精湛的一线记者和策划部门一起组成策划组,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做策划,各个分主题确立后,记者根据分到的主题进行联系和采访,这种“既统又分”的策划方式,避免了过去策划部门拍脑门、闭门造车的方式,同时也让熟悉行业特点的记者参与到策划的全过程中。比如今年“十”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倍增计划后,天津电视台《天津新闻》栏目就及时跟进这一热点,策划了《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系列报道,通过选点新鲜、数据支撑的一系列报道,及时反映了各地在实现农民收入倍增方面的新举措,播出后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4、改变传统的报道观念,增强“三农”报道的服务性
信息传播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随着新媒体的壮大,媒体竞争进入新的白热化状态。地方新闻联播在发挥权威性优势、做好政策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多种信息服务。
媒体采访应该改变过去“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思维方式,通过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三农”面临的难题,把这些难题及时、准确传递给全社会,以引起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进而促进相关问题及时妥善地得到解决。比如在2011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内蒙土豆大丰收 销路遇难题”连续报道,不仅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公众的关注,央视甚至在节目中还播出了当地的电话,帮助农户推销起了土豆。地方新闻联播也可以采取这种连续追踪报道的方式,充分发挥地方新闻联播靠近基层的优势,把新闻报道与为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节目的服务性。
三、抓住“三农”报道的特性,创新采访和制作技巧
1、坚持“走转改”活动,使其长效化、动态化
地方新闻联播如何摆脱“生硬面孔”,以一种更为亲和清新的形式,让观众接受和喜欢,这是电视界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地方新闻联播的节目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纷纷开辟走基层专栏,创作出了一大批清新活泼、言之有物的新闻节目。
“三农”领域更是因为它的基层特性,成为了各大媒体“走转改”活动的首站。如何把这一活动长效化、动态化的开展下去,需要各地新闻部门逐渐摸索建立业务考核、奖励激励等制度保障,使这一活动能够长效化、动态化,避免沦为“一阵风”。
2、掌握“三农”报道的采访技巧,善于听取农民的心里话
农民朋友具有朴实、羞涩的特点,面对镜头往往紧张,难以将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镜头前面,这就需要记者掌握与农民朋友沟通的技巧。因此,记者在采访中,要做到与农民朋友平等的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在采访中,记者可以先与农民朋友唠家常,再逐步引导他们对采访问题进行回答,这种过程容易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也能达到心贴心的沟通效果。
同时,记者也要善于从聊家常中发现新闻细节。农民朋友说话都比较朴实,但正是这些朴实的话语,蕴藏着新闻报道里生动的细节,因此,记者要善于发现并放大这些细节为报道增彩。
3、调动电视特技手段,对“三农”报道进行特色包装
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让新闻竞争更加激烈,改进传统的特技模式,引进最新电视特技手段进行包装制作,根据“三农”报道的特点进行特色化包装,已经势在必行。
由于“三农”报道涉及很多的政策和数字,如何让城乡观众记得住这些生涩枯燥的政策和数字?最近很多地方新闻联播节目中,开始大量的尝试应用三维动画特技和卡通剪贴画。这些三维画面动感十足,而卡通剪贴画则生动形象,通过这些特技效果,让画面、新闻、数字能够灵动起来,也让电视新闻更加轻松、易懂。电视新闻报道是一个融合多种工序的工种,后期制作人员只有理解新闻的主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更加简明清新、灵动活泼的特技。而这些优秀的的包装创意,也将为“三农”新闻报道增添色彩。
篇8
一、选题贴近群众生活,在平实之中见深度
电视深度报道的选题,应侧重于百姓生活中的热点、为百姓利益鼓与呼,立足百姓视角。新闻报道只要立足百姓,就可以发现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材料,同时,时刻注意配合党和政府特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尽量避免主观色彩很强的硬性宣传以及经验材料似的介绍,努力寻找普通百姓的审视角度或思维方式。只要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浅层次报道上,独辟蹊径,深度报道就会做到既真实可信,又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同样能够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进而形成很好的电视深度报道。
二、及时、全面、完整记录第一手视听资料
在电视深度报道中,对新闻现场素材的摄制,一定要及时、全面、完整。采用“调、等、抢”的方法及时抓取和捕捉能够充分体现新闻主体、反映新闻主题、揭示新闻本质的全部镜头,这一点在电视深度报道中尤为重要。
只有在掌握和拥有了大量的图像资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度报道的创作前提,否则两手空空,只能是毫无根据和毫无意义的空谈,根本谈不上什么深度报道。
现场图像的前期录制要尽可能地丰富和全面,如果条件允许,应将其相关素材全部录制。在拍摄时要巧妙构思,注意抓取最具体生动、最鲜活、最真实的资料,同时要讲究镜头的逻辑层次。我们都知道,电视新闻的镜头可分为两大类,即介绍性镜头和中心镜头。介绍性镜头,一般要交代新闻六要素中的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中心镜头,要着重反映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和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抓住细节和富有可视性的场面。在电视深度报道中,一定要恰当合理地掌握介绍性镜头和中心镜头的比例,在一条新闻报道中,介绍性镜头一般占整体镜头比例的30%,而中心镜头应占整体镜头比例的70%,只有这样,才能从镜头上求得深度。
三、真实拾取现场同期声
电视主要是通过图像和声音相结合的手段传递信息的,观众也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通道来接受信息的,而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有形有声的,恰恰是这些声音传递着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情况。如果电视新闻在深度报道中只有图像而没有声音就会失去真实自然,图像本身也就失去了现实性和感染力。此外,在电视新闻中,让新闻人物直接讲话,比起用解说来代替,更为真实可信。特别是有些新闻内容,无法单独用画面表达,这时声音就担负着传递深层次新闻信息的任务,因而记录和拾取新闻现场的同期声是十分必要的,对电视深度报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闻现场拾取声音时,准备工作要做得扎实细致,既要充分考虑采访话筒的拾取性能,又要考虑现场录制的效果。对同期声的录制,切记一个原则,那就是不管后期制作能否用得上,都要全部录音。
四、善于挖掘采访深度
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记者要注意两点,即悉心抓特点、悉心抓本质。所谓悉心抓特点,就是记者要认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并站在这个全局高度上,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分析新闻事件的本质、特点,并以这个中心为报道的“火候”。电视记者只有看清并准确估量形势和中心,才能恰当地估量每个具体事物在这个形势和中心中的地位及意义,抓特点方能有准绳和有的放矢。所谓悉心抓本质,就是在新闻报道中既要讲速度,也要讲深度,不仅要知道“什么事”,也要探究“为什么”、“怎么样”,这就要求电视记者要充分发挥思维的深刻性,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去,揭示新闻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后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力度、厚度、深度,以满足深度报道和广大观众的需要。
五、在新闻报道中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论
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必须在对各新闻要素全方位立体展示的基础上,适时地作客观、公正、准确的分析和评论,深刻剖析新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逻辑层次和新闻主体的独特个性,以深刻揭示新闻主体和相关的背景材料所包含的深层次意义,挖掘出新闻本身的内部实质。
新闻报道中的评论,相对于一般的电视新闻,虽然更多地肩负着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的职责,但弘扬主旋律是丝毫不容忽略的根本前提。新闻报道中的评论,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电视深度报道中的评论,其主要特色应该是深入浅出。所谓“深入”,一是评论能恰到好处地“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通过节目所涉及的具体事件、现象和背景,提炼出深入思考的问题;二是注意把新闻事件或现象放到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特定时期的宣传重点和舆论导向;三是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提法和态度,并将其融入相关的新闻评论中,既让老百姓更多地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又使新闻报道中所阐述的相关问题更具说服力。所谓“浅出”,是指评论都是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口语“说”出来的,平实亲切,极易被老百姓所接受。为此,电视深度报道中的评论,既是电视深度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深度报道的精华。
在实际操作中,电视深度报道还应该增强可视性,做到立足于宏观、着眼于整体,把事实的单侧面变为全方位扫描,以质朴、凝重、深邃、思辨的手法和风格,从审美的角度本质地揭示出新闻中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它社会生活“放大器”的作用。
篇9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出镜记者
电视新闻的最大魅力在于现场直播,和报纸、广播等媒体相比,电视新闻可以通过图像、声音、字幕等多种手段,生动全面、活灵活现地把新闻事件再现出来、还原出来,使遥遥千里之外,瞬间变成咫尺之间。电视经过与通信卫星的结合之后就变成了直播电视,现在电视观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已变成对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步报道。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在经历演播室口播、画面加解说的传统播报方式之后,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它满足了观众对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那么如何选取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选题,如何提升现场报道的操作技巧呢?
一、精心策划,做足功课
“功夫在现场外。”一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首先要对选题进行筛选和判断。能做现场报道的选题有很大一部分是突发事件,这就要求得到新闻信息后,第一时间就要迅速做出判断。如果可以做现场报道,那就要一方面安排主持人、出镜记者、摄像、编导和技术等相关人员,一方面找出相关的背景信息。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背景等;同时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这就要求电视记者在现场报道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报道的人和事越多了解越有助于报道的深入展开。记者还要把平时长期积累的常识和经验等临场发挥出来。如果不是突发事件,而是一个有预见性的新闻事件或组织的某项新闻活动,那就更应该提前策划,提前介入,把准备工作细化,把案头功课做足。
比如,东方卫视2009年7月22日对“日全食”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为了做好这次电视现场报道,制作团队经过了近半年的精心策划,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天文学和日全食的知识,并向相关专家学习请教,精心设计直播点和直播流程。现场报道采用了专业观察镜和记者现场播报、专家现场评说的方式,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电视现场直播。这次大规模的现场报道体现了电视记者的新闻激情、专业素养和综合实力,引起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
二、提高出镜记者现场把控能力
(一)出镜记者要注意着装形象和语态
现场出镜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甚至参与者,现场报道的成败好坏与之有着重要的关系。出镜记者首先要有一个观众喜欢或信赖的屏幕形象,在着装上力求端庄大方,不穿过于复杂的服装,一般不穿无领无袖露腿的服装,穿的衣服款式、颜色、质地要符合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氛围。男性记者正式大型活动场合可着西服正装,女性记者可着职业套装,冬天男女可穿羽绒服;也可根据需要着户外运动装等。总之,出镜记者在着装上要力求端庄大方得体,符合场合需要和人物身份,同时发型要力求简洁。
在现场报道中,由于摄像机记录了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整个采访过程,在现场的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神态、声音都将传递给观众,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整个过程都全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因此,出镜记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准确无误地将信息通过语言传达给观众,有一良好的语态、举止也很关键。
(二)出镜记者要通过现场提问引导采访对象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采访是出镜记者与新闻采访对象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这就要求记者既要站在报道者的立场考虑所提的问题,还要把提问放在观众想了解的基点上,只有与观众构成双向交流,才能使报道更有吸引力。
出镜记者要掌握着采访的时间和进行的节奏,对采访对象的提问是很有技巧的,要事先经过精心准备。现场提问要尽量具体,要多用引导式的话语,让被采访者说出我们想要表达的新闻事实及观点。提问的语言要尽量平实、口语化,要与采访对象有充分的交流,要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以便持续追问,增强互动。
(三)出镜记者要有临场应变能力。
出镜记者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就是现场随机应变的能力。任何一次现场报道,无论事先准备得多么充分,在现场事件或活动进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这就要求出镜记者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迅速作出反应。记者要对整个报道做到心中有数,全局考虑,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增强可视性。
出镜记者要能够准确地选择典型的、特定的环境、气氛作为现场报道的背景。在向观众讲述事件经过时,要恰当地抓住各种细节,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展现在观众眼前;再加上图像再现的现场情景,观众就会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在现场报道中,记者能否认真观察、提高驾驭现场的能力,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效果。
三、密切配合,相互协作
电视是一个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系统工程,在进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时,在现场出镜采访的记者和摄像要合作默契。记者指向哪里,采访的场景转换,摄像的镜头都要及时跟上,既要有反映整个现场环境的全景,又要有反映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的中景,还要捕捉到令人难忘的细节。这就要求出镜记者与摄像记者要相互配合,才能挖掘出现场的实质性内容;深采精拍,才能将报道引向深入。双方在采访前、采访中,甚至后期编辑制作过程中都有要加强沟通。特别是采访前,出镜记者要把自己的采访意图充分地告诉给摄像记者,让彼此心中有数。在采访过程中,出镜记者要掌握报道的主动权,摄像记者要准确无误地领会采访的需要,并通过镜头语言到位地表现出来。
现场报道不仅需要前方的出镜记者与摄像记者的配合,还需前方记者与后方演播室主持人、报道组织策划者、技术制作人员、信号传输人员等各岗位的通力合作。每个参与者都要守土有责,各司其职,为前方记者提供好相关的支持。要做好报道预案,一旦出现问题,要相互补台,及时协调,做好补救,共同完成报道任务。
总之,要努力提高记者现场报道采制的能力,提升现场报道的技巧,从而增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感染力,这样才能提供更真实、鲜活的报道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
参考文献:
[1]盛毅毅.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功夫在现
篇10
关键词:电视新闻 记者出镜 技巧
电视这一媒介受时长所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这是对出镜记者能力水平的一种考验。但如何才能让表达的语言简练呢?我们经常听到某记者站在某建筑物前说道“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或“大家现在看到我身后的这座大楼呢就是……”粗略算下至少 5 秒钟过去了,尽管没有口头禅,也没重复任何信息,但也没传达任何有效信息,没有做到简练。对于无法实现直播常态化的电视节目,播出时间与记者拍摄时间肯定存在差异,因此“现在”这一表达时间的词语并没有任何意义。如果需要特别强调时间和地点时,通常用“现在是上午几点”、“再过半小时就……”“位于某街某路交会处的……”等更加具体的时间或地点来表述。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强调时间和地点的,有时我们只需要三个字“这里是……”同时伴随一个指引方向的手势,就可以少说废话,节省时间传递更多有效信息了。这是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最基本的要求。我们每做一期电视节目,通过记者出镜这种独有的形式,究竟能给片子带来怎样鲜活的生命力和生动的现场感,就决定于记者在这短短几十秒或者几分钟里,如何表现如何驾驭这个现场。
一、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优势
一是,能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可视性、真实性。记者出镜是记者在现场“带领式”地引导观众,在现场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从而消除观众对现场的疑虑,使报道内容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在许多电视新闻中,我们常可看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观众,在镜头前对事件作简要介绍。随着报道,画面转入事件现场的真实情景;最后,又回到记者对事件的简要归纳或述评。此外,还常常穿插记者在现场向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以及有关人士的采访。在现场报道中,记者的活动贯穿于整个过程。观众能通过屏幕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记者的采访能力和新闻敏感性,报道也因此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
二是,能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现场感是新闻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在新闻事件现场出镜的记者,本是新闻事实的目击者,见证人,甚至是一种“参与者”。此时,记者边观察边报道,真真切切地把观众带入现场,观众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而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可视性。
三是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报道内容。有的学者认为,记者在报道中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去解释或说明新闻事件。我认为记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在报道中,不仅可以解释或说明新闻事件,还可引导观众注意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从而使报道内容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是能使现场信息更加条理化、秩序化。出镜记者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现场的信息会在记者的提问、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主题,从而使报道更加条理化、秩序化,有效地深化和突出报道主题。
五是可以挖掘、延伸和搜集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摄像机只能记录具体形象信息,而那些人际关系、内心情感、思想观念等不具有直观形象的信息,则需要电视记者以交流的方式进行激发,使隐含的、微妙的现场信息得以外显,成为能够被摄像机镜头记录的声音或者形象信息。
二、目前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存在的问题
尽管记者出镜的作用和优势十分突出,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也十分重视电视记者出镜的作用,但是,当前确实存在不少令观众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跟导语雷同,结构安排不合理
现在很多记者现场报道的出镜词都有了一种固定模式,在相关现场说一段类似新闻导语的话,或站在新闻现场简单介绍时间地点事件。而这让编辑非常头疼,因为他把新闻导语该说的话都说完了。
2、同画面语言冲突,浪费节目时间
电视新闻的出镜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语言,而应该讲观众不知道想知道的新闻事实。可是有些记者出镜,描述了一大堆观众可以在摄像机镜头上一目了然的画面。明明眼睛能看到的事物,在出镜词中再描述一遍,浪费观众时间也浪费有限的节目播出时间。
3、出镜语言专业化、书面化,影响观众理解
为了现场出镜的时候语言流畅通顺,许多记者在出镜前预先写好出镜词,但往往写的是书面语而不是琅琅上口的口语。更有甚者把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用在出镜词里,让观众听了半天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一条讲产业升级的新闻,记者站在一台仪器面前出镜,他在出镜词里说了几个行业标准英文缩写名称,讲完了观众也没记住这台仪器倒底起到什么作用。其实像这样的情况记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这台仪器在产业升级里起的作用就行了。
4、说无关紧要的内容,为出镜而出镜
许多记者因为出门前编辑交待过,如果条件许可尽量现场出镜,但是到了现场后他们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就出现了无论需不需要为了出镜而出镜的现象。
总之衡量一个“出镜报道”优劣的有效方式就是:如果去掉了你的这个出镜,新闻仍然成立,很完整,那你这个出镜就是失败的,至少是不必要的。
三、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技巧:
1.对比。使用鲜活明快的对比手法,使新闻事件可以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在受众面前。例如,我台的记者一次拍我市春季降雨很脏的新闻。为了证明雨点里含有大量的泥土,现场出境的记者摊开一个笔记本,雨点打在白纸上立即变成了泥汤。运用简洁明快的对比手法,让新闻事实在观众面前昭然若揭。对比手法出镜的关键是寻找参照物,合适的参照物可以让新闻报道具体化、形象化。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的报道,记者晚上去排污口暗访。因为是晚上,镜头无法表现河道里的污染物情况。于是记者在同一条河的上游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水,在排污口处的河道装了一瓶水。记者在出镜词里比对了两瓶水的颜色,并提出了一个疑问:同一条河的水颜色为何有这么大区别?通过对比出镜让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的新闻事实铁证如山。
再比如,我我市垣曲县山区突降冰雹,为了证明冰雹的个头大,现场记者在冰雹旁边放了一枚硬币进行对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比式出境现场报道的关键是寻找参照物。有参照物的对比就可以将“非常脏”、“非常大”这样含糊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2.体验 第三种方式是体验。就是记者在现场替观众进行合理的体验,将体验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将体验的感受告诉观众。在报道车展上新推出的汽车时,记者往往是采取体验的方式,以此获得对汽车性能、空间、操控等方面的感受,然后告诉给观众,这样一下子让新闻鲜活起来。
3.演示 所谓的演示就是把新闻事件用特定的演练手法,形象地展现给受众,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前几年,我市临猗县一农民发明玉米自动收割机,如果用文字来解说,观众很难真正明白这台收割机怎么用,记者现场出镜,依照使用说明现场演示,很直观的将这台收割机在收割玉米的好处、便利性体现了出来。
4.捕捉细节,以小见大
出镜记者身处新闻现场,要学会观察整体局面和事实状况,而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现场的细节,细节是最有说服力的。
5.利用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进行出镜报道
记者在新闻现场的任务是“告诉观众重要的现场信息”,但是这种“重要信息”不仅包括画面之内的,也包括记者在现场“感受”到的重要信息。毕竟观众不在现场,只能通过不完全的听觉、视觉从电视新闻中捕捉新闻事实,因此记者有责任调动众多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为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达现场后把最打动你的感受告诉观众将让新闻更真实更生动。前几年,中条山发生山火,因为山高林密,火势蔓延很快,即使明火被扑灭后依然让靠近的人感觉炙热难当,但是武警战士不惧危险,依然在火场奋战,记者在报道新闻时面对镜头告诉观众,即使明火已灭,距离火场有五六米远,但还是感觉热风铺面,让人产生窒息感,让人充分感受到扑火现场的氛围。
四、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一般原则
记者出镜尽管有种种优势,但运用起来则要恰到好处,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所以,记者要出好镜,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三思而行”。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新闻题材和报道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说,动态性新闻或事件性新闻更适合出镜,常说的实发事件火灾,交通事故等等,而对于非事件性新闻(如公告性新闻)就不太适合出镜。但这并非是绝对的,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从记者出镜特点出发,那些内容单一、时空相对集中、现场事态发生、发展的进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性新闻题材,特别适宜记者出镜作现场报道。非事件性新闻、典型经验、综合成就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出也常以记者出镜作现场报道形式来增强现场感、可视性
2.在适当的时机出镜。许多新闻事件,一般都是“正在进行时”,稍不留意就错过机会。所以记者来到现场。要把握好时机出镜,使自己出镜报道的解说能与事态的发生或发展同步进行。同样,在出镜提问采访时,也需要记者善于看准时机进行采访。例如,在一些大的赛事中,当选手走出场时,就要看准时机进行采访,以真实、生动的报道吸引观众、感染观众。
3.在适当的环境出镜。人总是离不开环境的。电视记者出镜这种活动,也总得在一定的场所进行。选择怎样的场所,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出镜的效果。如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出镜,比较合适的场所选择,应当考虑的是:能否有新闻性和吸引力;背景画面是否生动典型,并能否与报道的声音搭配,千万不可出现声音与背景画面两张皮现象。例如,如果是报道这位科技工作者对目前科技工作的一些新见解那可以在他的办公室;如果是报道这位科技者在科学研究上新的成就,那就应该在他的实验室或书房。如果要报道这位科技工作者送科技下乡的先进事迹,很明显,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出镜访问就不合适,而应该到科技工作者在乡下活动的场所。因此,电视记者出镜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的素质、修养、基本功,从新闻理论到新闻采写业务课上都有提到,这些条件,电视记者都应具备,但出镜采访报道有它的特殊规律与工作方法。所以,电视记者还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诸如观察要更深更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言谈举止、仪表服装不能太随意等等。这些方面都对出镜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以上几点外,要当好出镜记者还需要内外兼修。记者在接到采访任务后应该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多地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相关知识。而突发新闻的报道,则需要记者平时做好知识储备,积累报道经验。记者应该是个杂家,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科技甚至天文地理,头脑中储藏的知识越多,现场触发新闻敏感的机会越多。除了内在修养外,记者出镜的仪容仪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穿着要贴合采访场景,要大方得体。出镜时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要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亲切自然地说通俗的语言,吐字清晰,音质圆润。总之,当好出镜词记者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出镜记者平时要努力积累报道经验、提炼内在素质,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精品。
参考文献:
[1]孟爱峰.试析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J].中国科教博览,2010年09期
[2]王政华,刘庆仁,出镜记者如何做好采访[J].青年记者,2010年07期
[3]朱平.出镜记者失当现象及矫正方法出镜记者失当现象及矫正方法[J].视听界,2009年04期
[4]李曼青.消息类电视新闻出镜记者问题与发展方向研究[C].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年
[5]吴丽菲.浅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现场报道[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6]熊唯,孙蔚,曾真.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初探[J].当代电视,2006年06期出版社,2007 年版
[7]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J].视听界,2004 年第1 期
[8]高贵武.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走向[J].新闻与写作,2006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