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

篇1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04-02

从1993年底团中央发出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号召开始,我国高校志愿者工作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广大高校大学生积极响应团组织的号召,顺应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所依托的多为志愿者自身原有的素质和技能;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动员,也多是突发、临时的社会动员模式。高校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教学体系,也有能力担负起组织专业化志愿服务教育的重任,从而推动高校志愿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内涵

志愿服务教育是学生经历社会化过程的关键环节。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边学边做的内生特质,是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承担社会角色的有效组织形式,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个人塑造人格,树立公益氛围,倡导奉献、付出、分享的积极社会风气。高校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化和制度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有利于把志愿精神付诸实践,推动志愿服务项目长期发展,同时帮助学生深化志愿服务意识,提升志愿服务专业知识,更深层的是实现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

二、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教育,从实践观察和学理分析维度,都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效果有积极意义。

1.志愿服务教育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我国志愿服务教育理论自身的发展处于起初阶段,理论自身还不尽完善,而高校志愿服务实践需要志愿服务理论给予指导和支持。目前,志愿服务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处于一种分离、不平衡状态。客观地说,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缺的是能够发现志愿服务需求并能把这种需求转换成志愿服务实践的机制和中转介质。因此,志愿服务教育理论的发展滞后,制约了志愿服务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在回应志愿服务教育的社会需求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全问题。

2.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志愿失灵”,临时性、突发性和碎片化。目前,就我国高校志愿服务而言,除了少数几个常规项目,如“3.5学雷锋”、“12.5志愿日”等少数几个品牌项目外,其他大部分项目基本处于临时性、碎片化状态,这种不持续、不规律的志愿服务项目不利于志愿服务内在价值提炼和挖掘。此外,部分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呈现出较为浓厚的官僚化色彩。很多志愿服务项目因人而出、因奖而出,没有按需设立,因此难免出现教育内容和形式雷同,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各自为政,资源内耗的状态。

3.志愿服务教育师资明显不足,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现阶段,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也与实际需求脱节。大部分教师都是学生辅导员或者团干部兼任,凭借自身工作经验和自身感悟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工作。虽然老师们尽职尽责,但是从专业化和系统化角度看,培训质量距离实际需求还相距胜远。问题的关键在于,志愿服务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又是左右志愿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除此之外,目前志愿服务教育过程中,很多培训定位不明确,培训体系不规范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志愿服务教育机制构建分析

高校志愿服务教育机制要针对大学教育的特点,形成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以刚性制度建设为主阵地,以学生自律内化机制建设为关键的志愿教育模式。

1.校园志愿服务教育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它的核心价值是爱,严格说来对他人的爱,而且这种“爱”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爱思想中。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地,而高等学校更是文化创新和传播的前沿阵地,在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这项战略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我国志愿服务情况来看,文化建设亟需加强,但是从基础情况看这并非是一件易事。我们要关注的是探索一条操作性比较强,同学比较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要根据大学生的本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逐步摸索一条在体制机制、协调、服务等各方面都有实效的路径。让高校志愿者深切感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快乐和成就,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化。

2.丰富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内容。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内容广泛,分门别类较多。而新形势下加强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展开,对促进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理想教育,加强民族意识熏陶,尤其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大学生自身在志愿服务精神修养方面加强内化,积极参加服务实践活动。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要把奉献、互助、关爱、和谐的理念贯穿其中,用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志愿精神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3.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强“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教育。所谓公民精神,亦可称为公民意识、公民德性或公共精神,就是公民经由对公共事务的自由参与而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益关爱与负责的精神品质。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中,要不断融入“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培育。思想上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人文素养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加强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通过志愿服务践行“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

4.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机制。我国现阶段的大部分志愿活动,尤其是大型志愿活动都是从上而下的组织运行模式,上级提出整体要求,下级志愿者组织实施。由于自上而下的组织模式,很多志愿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模式固定,人财物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此外,上下级之间沟通不畅也是其主要表现之一。

所有的大学生志愿培训,都应该加强志愿者特殊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训。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强化基础培训。比如说,在志愿服务活动前,学校应该对志愿者进行出行安全、文明礼仪等方面培训和讲解,使学生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另一方面,强化专业培训。我们要组织专家和行家对特殊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专门培训,例如,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上岗前,就要经历岗前若干通用培训、技能培训,世博园区特殊培训、城市站点特殊培训,以便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可以胜任相关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北京志愿者协会.走近志愿服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47.

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04-02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四大主要职能之一。作为区域人才高度集中地的地方本科院校,除了完成为地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等三大职能外,还肩负着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重任。但由于各种原因,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方面普遍呈现出能力薄弱、教师热情不高的现象。为更好地发展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能力,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综合实力及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与高校的良好互动和双赢发展,本文以贺州学院为例,对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的现状、困难、问题及改进方向与对策进行探索。

一、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现状

(一)个案学校的基本情况。贺州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来师专基础上升格的一所本科院校,地处广西东部的贺州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4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5人、副高级职称16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27人。学校2006年升本后,在“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同时对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服务面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在近十年的建设期里,学校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于2014年获准正式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为广西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二)个案学校服务社会能力现状。贺州学院升本前是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致力于为地方基础教育培育输送人才。升本后学校非常重视综合实力的提升,除了坚持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外,也勇于承担起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其中,在服务社会方面,学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

1.依托地方特色自然、社会资源,开展特色研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贺州学院升本以来,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学科人才优势,重点谋划了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将自身的科研特色、研究专长与地方特色自然、社会资源密切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道路。其中,贺州学院汉语方言研究团队,依托贺州市丰富的语言资源,对地方汉语方言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取得一系列高级别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多次承办了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并建立了国内第一座实体语言博物馆――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贺州学院族群文化研究团队,依托贺州市丰富的族群文化资源,集中学校从事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研究的老师,通过深入挖掘和收集广西东部族群文化资源,建成了广西全区高校中唯一一个列入“广西百家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博物馆――贺州学院族群文化博物馆。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研究团队,依托贺州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条件,通过大力开展山楂资源开发研究、马蹄种苗繁育研究、马蹄皮资源化利用研究、农产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研究、重钙粉体改性研究,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新产业,开展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工作。近年来,贺州市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加大了旅游业、工业等产业的投入力度,贺州学院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新产业为主要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贺州学院旅游管理研究团队,结合贺州市急需发展旅游业的现实需求,通过为地方旅游业量身定制旅游发展规划,开发旅游资源,设计旅游新路线等具体工作,为贺州市政府发展旅游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另外,贺州学院还成立了技术服务团队,针对贺州市重点发展的电子、电力、矿业、林产四大支柱产业,以及制糖、造纸、食品加工等其他产业过程中出现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着重开展了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研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贺州市的工业进步、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3.坚持发展基础教育传统优势学科,主动服务地方农村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是贺州学院升本前的“老本行”,多年来为地方基础教育培育输送了大量的师资人才。学校升格后,结合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需要,由单一的师范教育转向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发展。但学校在发展新学科新专业的同时,仍然坚持将基础教育学科作为优势传统学科加以重点投入建设。一方面,组织教师开展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渗透到教学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对在校师范生和农村在职教师开展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不断提升当地基础教育师资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2012年以来,学校多次承办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培训项目,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个案学校在服务社会能力方面的突出特点与不足。通过上述贺州学院在服务社会工作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贺州学院在升格为本科院校以后,能清楚地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承担服务社会发展职能,同时也从自身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出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大量的服务社会工作。但与此同时,由于贺州学院本科办学时间短、基础薄弱、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以及所在区域经济欠发达等原因,学校整体服务社会能力也表现出服务面向窄、服务水平低的现象。例如,横向科研项目的数量及经费额度是衡量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贺州学院在近五年来,横向科研项目仅有93项,总经费额度543万元,这其中近70%的项目和经费还是学校近两年来大力推进横向科研项目工作取得的成绩。另外,贺州学院曾经遇到这样的尴尬,地方企业在遇到发展难题以及生产技术困难时,舍近求远地花大成本到外省名牌高校寻求帮助,而对本地有相关专业教师的地方高校视而不见。这些数据和现象都反映了贺州学院核心竞争力不强、办学水平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升的事实。

通过对贺州学院的分析,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现状,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服务面向以学校所在区域为主。即服务面向、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以学校所在区域为服务重心,通过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开展服务,突出学校对区域社会的贡献来实现校地双方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第二,服务内容突出学校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即以学校的优势学科为基础,密切结合地方的优势资源,促进双方优势准确对接,凝练出特色研究方向及服务特长,使服务工作富有成效。第三,学校整体服务社会能力相对薄弱,服务社会工作效率不高。这既是贺州学院的现实状况,也是其他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能力方面共有的特点。

二、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的现状和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一)改变思想认识和理念上的不足,变被动适应为主动争取。以贺州学院为例,学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后,主动承担了为地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的高校职能。但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我们在深度调研时发现,学校教师积极性并不高,学校整体处于被动适应的状况。主要原因是老师并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因此,要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从学校层面上去解决思想认识和理念上的不足,变被动适应为主动争取。即地方高校要正确树立在贡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理念,主动加强与地方的交流和互动,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新需求,同时搭建好合作平台,引导老师明确自身在服务社会工作方面的落脚点与切入点,将自身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准确对接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甚至基层社区、基层群众的需求,以己之长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能力;地方经济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跟服务地方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培养方向,为农村、城镇、区域性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高校服务地方、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加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其主要形式如下:

一、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在美国,很多高校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界联合建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文化产业为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地方高校在发展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应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的有机结合,增强为社会服务功能,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中一个主要形式就是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婚庆礼仪公司合作。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曲、民俗音乐、民间歌舞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守护”、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整理和编辑,不仅可以保存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而且还为后人提供演唱、演奏、表演的范本,让民族民间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传承发展而日益繁荣。为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对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二、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是锻炼学生专业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等合作的传统节日、单位庆典、开业宣传、主题联谊等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需求单位协商,有组织地创造、编排各类雅俗共赏、符合各单位活动主题、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把队伍拉到社会中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类合作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校外演出实践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应请合作单位签写意见反馈书,及时总结经验,在实际教学和排练过程中不断改进,努力达到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

三、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理念及服务地方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就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指练好扎实的教师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主要为地方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积极为基础教育服务。“要全面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能力。舞台实践和活动组织是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如: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专业汇报,通过比赛和汇报促进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另外,结合节假庆典或学校社团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自己组织、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对提高学生自我创编能力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有直接的效果。音乐教育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会基本的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的途径,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的节目指导,巩固专业知识,积累为社区群众教育服务的经验。以上这类实践手段为学生塑造全面的“师范”综合素质提供了保障,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4

内容摘要: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音乐专业人才应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这一中心,构建“多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格局,实现“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对接、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音乐人才培养 服务地方经济 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以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基本格局。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办在各地州市,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特征。地方性高校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地方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抓住“地方”两个字做文章,立足地方、面向社区、服务经济,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地方高校苦练内功、扬长避短的办学理念。

2006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启动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在研究和实施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构建了“多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总体研究目标要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以整体设计、分模块同步展开的方式,主要通过多元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多元能力培养环节的设置、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对接等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环节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

一、多元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

根据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围绕省级“多元能力”这一中心,搭建“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平台,开展多元能力的培养。

围绕“校内平台”,研究课程设置,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间的互动作用,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围绕“校内平台”,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落实和完善“一赛二会三体验”的实践教学环节,苦练专业基本功,为能力“多元化”打下基础。

围绕“校外平台”,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文化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社区及农村的合作,拓展对外实践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音乐作品表现能力、节目创编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对接。

通过这两个平台的锻炼,让学生的能力达到“在讲台是称职的教师,在舞台是合格的演员,在非专业岗位上是文艺活动的多面手”,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应用型人才。

二、多元能力培养环节的设置

搞好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对于巩固专业基本功,实现音乐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包括“一赛二会三体验”三大模块。

一赛:该环节指每年一届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比赛分5项:声乐演唱、钢琴演奏、舞蹈作品表演、指挥、自弹自唱。面向全体音乐专业学生,要求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每人至少参加3项。通过各单项的初赛、复赛、决赛的选拔来总结比赛和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全面提高教风、学风。该环节利于学生提高较为全面的专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能力。

二会:这一模块指各类专题的教学汇报音乐会和校内重大晚会。教学汇报音乐会指以各教研室为单位举行的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等教学汇报演出;校内重大晚会主要指学校接待重要来宾、举办重大事件特别安排的演出活动。“两会”既可检验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又可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锻炼学生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体验:指艺术全能体验、知识创新体验、社会实践体验。

艺术全能体验就是指毕业班的实践活动,包括毕业实习、毕业晚会及学校“五个一”工程的实践项目。毕业晚会是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有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型的艺术检验,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活动的所有程序、主题确定、内容安排,锻炼学生音乐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学校“五个一”工程包括“一首声乐作品演唱”“一曲钢琴演奏”“一个舞蹈作品表演”“一段自我介绍”“一堂音乐课”,实施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巩固毕业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毕业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熟悉基本的组织教学程序,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得到锻炼。艺术全能体验可提高学生全面的艺术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表现能力。

知识创新体验指学生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参加学校节假日庆典、校园社团文化节等活动的文艺演出。这类演出主要锻炼学生在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自己选材、选表演形式,自己组织演员、考虑活动组织程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体验主要指校外演出、当地采风、社区辅导等。校外演出是指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政府部门、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合作的演出活动。通过这类演出实践,可把学生拉到群众中去,把节目带到社会上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地采风指学生们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宗教音乐、民俗音乐、民歌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守护、保存、传承、发展,让学生了解当地音乐文化,创造、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更好地为地方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社区辅导指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这是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就业形势使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人要面向非专业岗位,如大中小学的团委、学生会,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等。因此,落实和完善“一赛两会三体验”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建立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现能力“多元化”迫在眉睫。特别是通过广泛的校外演出、当地采风、社区辅导等社会实践体验,让学生了解当地音乐文化市场、当地音乐文化特点和社会发展状况,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成为能力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有效途径。

三、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对接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地方经济服务紧密相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培养方向,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乃至全国,为农村、城镇、区域性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是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与旅游部门合作的地方旅游文化服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教育服务,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主要形式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1.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

随着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文化建设任务的确立,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多层次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加直接。为了真正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该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都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其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下,发挥当地高校的优势,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合作,建立当地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与整理、挖掘、研究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对其进行守护、保存、传播、发展。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与资源,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对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丰富、光大地方文化精神,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2.与旅游部门合作的地方旅游文化服务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音乐传媒活动的丰富多彩,使社会对地域音乐文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地域音乐文化艺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域音乐文化的社会存在和传播也真正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地域文化能否较好地利用已成为吸引更多游客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文化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是丰富广大游客的旅游生活及现代审美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把地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来,与当地旅游直接服务,是非常有效而实用的措施。在教学中,发挥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民间文艺创作人员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定期请他们表演、传授,让学生掌握这类地方音乐文化,为再现和创作当地音乐表演形态打下坚实基础。实践方面,利用节庆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到当地节庆活动点和旅游景区体验生活,直接参与民间音乐活动,收集索材、资料,为今后进行精心加工、改编、创作出优秀的旅游宣传音乐作品提供保障。

3.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合作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可以与需求单位协作,根据各单位活动主题,有组织地创作、编排各类雅俗共赏、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这类合作演出是学生服务社会、学以致用的有效方式,是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衔接点,更是体现地方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措施。同时,这类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体现地方高校服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4.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教育服务

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在音乐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是指练好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和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应把提高未来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我们主要通过音乐专业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毕业班“五个一”工程等途径,训练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学生驾驭课堂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等全面的教师素质,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

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把地方音乐文化纳入到教学研究中,带学生到农村田间、民居小巷实地采访民间艺人、歌手,听他们演唱当地民间曲艺、山歌小调;定期聘请当地剧团的演员、艺人、民歌手来讲课,将地方音乐文化口传心授给学生;并在声乐、舞蹈等课程中将地方音乐文化如民歌、歌舞、戏曲等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使学生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的精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地方特色。有了这个基础,师生们可以针对广大农村的现代农村文化意识及生活方式相对滞后的局面,组建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和演出小分队,与当地农村、社区合作,结合当地风俗,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创作、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开展“大学生与农民心连心、与市民心连心”慰问演出等活动,把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带到社区和农村去,服务社区和“三农”,有效地为新农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地方高校音乐办学在地方现代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服务的培育、形成及其净化、规范、提升等方面是否能较好地起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表明,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大学与行业、地方大学与区域的关系将日益密切,地方大学只有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向公众传播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才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便是教育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杨健.试论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2).

[3].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2003(7).

[4]金清云.办好地方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J].德州学院学报,2001(3).

篇5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17-02

1 前言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该方针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对这一思想方针的社会效应予以回应,即这一思想方针的落实将有效地帮助全国各地区的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那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缩短城乡基础教育教学差距,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推进的关键。

2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通过对黑河市农村23所中小学师生、家长及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不佳,同龄学生较城市学生英语学习认知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两方面。

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及资源结构欠合理

1)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不充足。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当前英语教学需要完善的硬件设备,如录音机、语音室以及播放幻灯片的多媒体设备等。然而调查表明,23所中小学均具备提供录音机的条件,但均未达到每个英语教学班一台;具备语音室的学校仅有10所。众所周知,英语学习区别于其他学科,其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离不开语言环境,因此,日常的听、说训练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必要手段。然而,硬件设施的短缺将不能满足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班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2)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基础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据调查,23所中小学中,英语教师106名,约占全体教师总数的17%,较其他主科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中,30岁以下教师12名,占所有英语教师总数的11.3%;30~40岁教师53人,约占总数的50%;40岁以上教师41人,占总数的38.7%。数据表明,英语教师的年龄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中青年教师较少,揭示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引进机制滞后,最终将影响先进的英语教学思想的引进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农村英语教师学历层次较低。中师学历约占60%,专科学历约占30%,其中毕业于英语师范专业的仅约占10%。

教师队伍老龄化和低学历,使其在英语听、说技能的训练上略显劣势,部分教学观念与?n堂组织形式也趋于陈旧,不能及时推陈出新。因此,师资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必将影响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更新与改进。与此同时,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外语人才,其大部分注入我国城市基础英语教学队伍,那么最终必将导致城乡英语基础教育差距愈来愈大。

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 部分学校对新课标提出的对英语基础教育的要求落实不充分,在有限的资源配置情况下,对英语教学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课程安排与人员配备皆不够充实,对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业务素质的提升欠缺关注。英语教师资源短缺,多班级甚至多年级共用一名英语教师现象严重,部分学校还出现英语教师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部分英语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缺乏进步性和灵活性,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教学目标不明确。许多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不透彻,教学重点仍仅集中在学生对词汇、语法的掌握,而忽略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2)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僵化。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处于主导位置,“一言堂”“填鸭式”仍屡见不鲜,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佳,学习压力大。

3)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单一。对英语学习效果的评定仍集中在对语言知识的考查,通过一张试卷判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忽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测量。

家庭教育缺乏保障

1)监护人英语知识水平有限。受区域发展需求的限制,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一直是阻碍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此,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每个班级有超过85%的学生反映其监护人无法对其英语学习进行辅导;仅有20%左右的小学生拥有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家庭辅导的机会,初中生比例要相对高一些。

2)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学习环境。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现象的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愈发严重。经走访,约1/3的儿童未能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其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也少之甚少,处于“零家庭教育”状态。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或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解决困难,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心理障碍,慢慢失去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由此可见,在农村,家庭教育未能真正发挥其作为学校学习有效补充的辅助作用。从教育学及心理学角度可知,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主环境,与其学习行为及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通过他的一次社会调查得出结论: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学校教育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父母在学生学习中能够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能够为学校教育进行有力补充。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在语言环境缺失的情况下,将使学生面临较于其他学科更为艰难的学习过程。因此,适时准确的课业辅导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通,势必对学生英语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习惯及自信心的养成意义重大。

3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对策

坚持国家“教育公平”的方针,加强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缩短城乡英语基础教育差距,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通过对黑河市农村中小学英语基础教育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府相关部门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始终是人们呼吁“教育公平”的重点关注内容。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硬件配备:鼓励中小学配备充足的听力、口语训练设备,如录音机、语音室等;增设多媒体设备,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便于英语教师利用现代化技术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影响,偏远地区农村外语人才引进困难。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政策倾斜,建立积极有效的农村教学人才引进机制,如增加事业编制、调整工资待遇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优化师资结构,积极引进高校外语人才。师资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农村英语基础教育中的最突出问题。老、中、青年英语教师比例失衡,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从而出现英语教学模式老化、理念陈旧等教学僵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儿童的英语基础,使农村儿童彻底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严格把关农村英语教师的引进机制,积极倾向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利用他们优秀的专业技能与素质,为农村英语基础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加大师资交流与培训力度,实施鼓励政策,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组织英语教师走出农村,参与更大范围的基础英语教学研讨会,开阔视野,吸取先进的英语教学经验;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开设专业素质培训班,即“校本培训”,内容应涉及英语语音、书写规范、教学方法等,校内定期进行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评优的依据;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从自身实践教学中发现农村基础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切合农村实际的解决办法,从而促进农村基础英语教学发展。

积极响应并参与高校帮扶工作,促进?W校及家庭教育环境建设 美国威斯康星思想为中国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强调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因此,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积极参与高校帮扶工作将意义重大。农村中小学应积极与地方高校建立协作关系,为高校英语专业在读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支教平台,同时有效利用这些外语人才资源。一方面,号召这些外语人才进入课堂,不仅能够为学校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而且他们所具备的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英语基础教学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数量充足的支教生可以承担起关注留守儿童、帮扶家庭教育的重任。支教生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英语课业辅导,而且能够对缺乏家庭教育环境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健康人格成长,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憾,为学校教育进行有力补充。

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10-0026-0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的五大任务,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主要执政能力,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逐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内在包涵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中高校参与的力度较弱,迫切需要强化高校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一、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背景

公共文化是公民素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公共文化发展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或地区核心竞争力大小。从其内涵来看,所谓公共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因而,发展公共文化水平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其他相关主体的义务,公共文化水平不仅体现了政府的管理取向与管理能力,也体现了参与者的价值取向与实施能力。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注重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提高社会的和谐度与幸福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试图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妥善协调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维护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在人际关系上,实现全社会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体现在社会管理上,健全社会组织机制,社会秩序运行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和谐社会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而离开了公共文化发展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谐社会也难以实现。

事实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为了全面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就业结构以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等措施。这些措施既有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也有加大反腐力度,优化政治环境,并特别关注主体因素,提升人口素质,如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提出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提高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申了人力资源的价值与人力资源建设目标,把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的文化素养是前提,关系到领导者施政的理念。涉及到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也是完善教育体系,提升个人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全面提高职业伦理、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

公共文化是政府及其相关参与者提供的公共服务,既是政府及相关参与者的职责,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对于管理者来说.随着信息社会内涵不断丰富,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有的金字格式等级分明的官僚组织结构不再有效,需要富于柔性的扁平型、网络型组织结构.以及建立的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的组织形式,从而在决策、控制、组织、协调等各个环节中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与此同时,管理手段也日益复杂.对管理者使用现代管理工具的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处理问题的技术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危机管理能力与技术.这些都向新时期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管理者不断增强学习意识,丰富文化素养,提高学习能力,合理调控工作、生活与学习时间。对于个人来说,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职业竞争不断加剧,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尤其需要每一个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不急不燥,敬业乐群,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积极投入岗位工作。这就需要提高个人的主动性,把握发展方向,正确处理个人生活与岗位工作关系、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以及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关系。其中,个人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新的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二、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线索

19世纪中期以来,基于高等教育机构所受到的经费资助及其自身资源的垄断性,高校为社会提供服务成为不证自明的真理。19世纪60年代,根据《莫里尔法案》,作为赠地学院之一的威斯康星大学注重大学为农业和工艺教育,坚持为本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1904年范・海斯校长把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发扬光大,指出大学应成为灯塔,积极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公众服务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除了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之外,还应该给大众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以及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满足社会对于大学的社会需求。服务社会成为威斯康星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以威斯康星思想为代表,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开始确立并得以彰显。正如阿什比所言,威斯康星改革壮举已得到了历史证明,“这是一次正确的改革,其他国家现在已开始纷纷效仿这种美国模式。”

不过,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并不是仅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如果这样,就“把社会服务职能狭隘化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面向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的,服务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美国大学的公共服务面向群体多元,涉及到社区、州和当地政府、商业和工业界,其职能内涵也丰富多样,包括价值观推广、社会批评、解决社会问题、开展社会活动以及技术转让与项目评估等。从威斯康星大学社会服务实际行动来看,其实施的主要途径体现在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两大方面。在传播知识过程中,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知识推广部,

设立了四个服务项目,即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提供一般信息服务。专家服务有两个层次:一是指大学与州政府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大学指派专家服务于州政府,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二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把学校知名教授选作巡回教师。深入到农村、商店和工厂中进行现场指导。由此可见,从大学形成社会服务职能之日起,大学所倡导的服务理念是借助大学优势资源,为区域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益的帮助。面对日益多样的社会需求,大学不可能四面出击.疲于应付.选准工作重心至关重要。在帕森斯看来,“在社会组织的四种类型中,即模式维持组织、经济组织、生产组织、政治组织及整合组织中,大学是模式维持组织中的一种,以解决文化的维持和更新问题。”换言之,大学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应以公益性内容为主,以知识传播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处于优先位置。

改革开放以后,基于中世纪大学以来形成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主要职能,我国高等学校也确立了相应的职能体系。在服务职能的理论探索方面,其根据主要在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决定了高等学校应主动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现有的经济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教育经费,高等学校应在积极为社会服务中创收,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善教职工待遇;我国高等学校具有服务社会的潜在力量。从中西大学服务社会的观念及理论基础来看,获取经济报酬成为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的理论基础,这种思想在实践中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尤其是部分高校借助产学研名义,以经济收益为主导,挖掘大学的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期望为社会提供原创性成果,服务于经济发展主战场。特别一些地方性高校刻意效仿研究型大学的做法,放弃自身的文化优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较弱,有偿服务思想较浓。“高校服务社会与教育教学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焦点问题和公众话语。教授亲临一线授课的正日趋减少,大批高水平的教师长期置教学而不顾,专门从事科研或科技有偿服务,教学的主力军变成了一批毕业不久的年轻人”。针对这一问题,母国光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即使是国家重点大学,也应当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其实,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拓展与延伸,如果把产学研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主要途径,不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就严重背离了大学本质,大学也因此会迈入歧途。

面对大学服务职能的诸多争论,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利益机制驱动下,需要大学树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以赢利为目的,着力于文化服务职能,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全社会的人文素养,始终保持着一种批判质疑的精神.不断引领社会发展。正如龚克所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是真正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在走出校园后,是能够真正引领社会文化的人,当出现道德失范的时候,不仅能洁身自守而且能够发警世之言,还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之道”。地方性高校也不例外,不过,不同类型的院校由于所处环境及办学定位,需要区分院校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与区域特点,一方面突出大学学术组织属性,将大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共同体,不能期待它回应每个人的兴趣,也不就只偏向于贫穷、犯罪、失业和城乡差距等问题的解决,虽然大学为社会提供着独具特色的服务,但是不应要求它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上。另一方面突出工作重心.发挥大学的学科专业知识优势,彰显大学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发挥区域文化知识传承与文化引领作用。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就是要以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和谐社会构建宏大主题,主动面向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增进人的公民意识,发展公益行为,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促进非物质遗产保护等。涉及到文化创作、文化传播、文化维护、文化教育等.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增强高校服务能力部分中提出,高校除了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外,还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张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提供信息与决策咨询服务。

三、地方高校公共文化服务的走向

基于文化价值的公益性,结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地方高校文化服务的价值开始突显,服务主体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不断延伸,服务职能日益多元,推动文化服务成为高校服务职能的首要职能。

1.突出两个主体

从高校的服务职能确立之初,其服务内容主要是面向社会提供有关课程与科研资源。如美国19世纪60年代所颁布的《莫里尔法案》,要求政府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扩大高校办学自,丰富高校的课程资源,向所在社区提供适宜的大众化课程,同时把高校科技资源向引向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㈣这就决定了高校的服务职能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延伸,也就意味着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技术成果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20世纪以来,伴随知识经济兴起,科技的重要性更为明显,企业对技术的依赖逐渐增强,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始形成产学研联盟,高校的科技贡献度与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利益共同体,经济取向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在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基础上的合作,成就了一批主要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与科研工作者,学生被排除在高校社会服务之外。

随着高校服务职能的重心发生转移,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文化服务的主体不再局限在教师身上,学生成为继教师之后的主要群体。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学生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从文明的生成与传递来看,高等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顶端.大学生所吸纳的高层次文化具有被模仿的特性,学生所具有专业素养、语言风格及文明习惯,受到大众化文化追慕,其向外的文化辐射力较强。二是学生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先进文化渗透关系群体.扩散范围较广,公共影响力不亚于教师群体,并且由边缘群体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提供者。三是学生受到的世俗影响较小。学生缺乏社会团体所积累的既得利益,其生存与发展的理想性成份较浓,因而,学生不仅有较高的发展愿望,而且有较强的行为示范。这就需要高校发挥两个团队的影响力,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在公共文化教育中发挥着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公共文化教育中起着主力军作用,共同服务于地方公共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2.覆盖城乡社区

一是立足于城市社区。一座城市是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其外在形象与职能大小标志着所在区域的发展程度,也反映了区域社会的文明进程。城市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用区域内的所有资源,调动多方积极

性参与其中。由于高校多数生存于城市,在城市文明进程中,高校以其较高素质的文化群体对城市社区发挥着示范与引领作用。鉴于当前高校与地方存在的二元管理体制,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学生发展指标上存在着不科学的方案设计与不合理的评价体系,高校仍然保持着较为封闭的性格特点,教师与学生深入社区的观念不浓,机会较少,内容单一,迫切需要高校参与到城市社区之中,针对社区的文明行为、青少年校外活动、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特殊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等提供相应文化帮助。

二是立足于农村社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的发展模式城市化取向较浓,沿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撤地建市”的路线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着重硬件建设和眼前利益,轻环境培育和长期发展的误区.一些地方“被城镇化”现象严重。同时,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乡村传统文化不断消解,甚至出现断裂的危险。新农村建设既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要推进政治民主与文化进步,尤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动员区域内人力、物力与财力,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特别是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资源,一方面具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其教学的专业性、学科的广泛性、教学的自由性、研究的学术性以及实践的义务性,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校资源介入下,通过政策宣讲、文化启蒙以及法律援助等手段,努力在干群关系、民工子女辍学、婆媳关系、邻里矛盾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重建良好的生活秩序与乡村文明。

3.拓展服务领域

篇7

【关键词】顶层设计;基层创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8-0020-03

【作者简介】郭毅浩,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江苏南通,226007)局长、党组书记、南通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基础教育面广量大,是教育的奠基工程,世界各国和地区均普遍重视。在我国各类教育中,基础教育的体量最大,据2015年数据,全国基础教育学生规模为80.2%,江苏省为79.7%,南通为79.1%。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协调发展各类教育的同时,抓住基础教育这一重点,持之以恒地改革创新,始终如一地聚焦质量,是江苏教育也是南通教育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重心。

教育是常新的事业,南通先贤张謇曾发出“万事有始者有卒,教育有始而无卒之事也;万物有新者有旧,教育有新而无旧之事也”的感慨。在全省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办最美的教育,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聚焦问题,在持续创新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我们就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思考:教育创新的主体是谁?各类主体如何分类发展?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服务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给我们以很大启发: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生乃至家长都可能成为创新的主体。如果把创新主体比作“鱼”的话,政府工作部门就需要创设一池“活水”。我们的实践就是创新教育治理,优化“众创”服务,通过制度设计、平台搭建等方式,楣愦蟆按葱轮魈濉碧峁策支持、营造宽松氛围。

一、注重规划,强化顶层设计,鼓励基层创新

(一)以完备的体系建设引领发展

一百多年前,张謇先生以“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的理念,在南通兴建师范、幼儿园、小学、初中、职业学校、大学等360多所近现代意义的教育机构。南通在全国一千多个县中以“模范县”脱颖而出,被外国友人赞为“理想的文化城市”。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1920年6月实地考察南通后赞叹:“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这种布局教育注重规划的发展思路,成为南通教育文化的重要积淀,对我们进一步发展好基础教育,服务好学校办学和课程创新有两点重要的启示:一是面向未来,整体规划学校布局。近年来,随着南通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原有的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造成43所大班额的学校,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十二五”之初,对未来十年的学校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拟新建、改扩建53所中小学,以有效增加学位,扩大教育供给,缓解大班额学校的压力。二是注重内涵,规划学校教育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立德树人”,改革体育美育。南通在长期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紧扣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进一步规划好德育、体育、美育等工作,召开市级专题推进会,搭建评先评优平台,争创国家级示范区,构建中考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各校和全社会重视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

(二)以协调并进的系统思维鼓励基层创新

作为江苏教育版图中的一个重要区域,南通辖区面积为8001平方公里,至2015年底,有730万常住人口。市区以外,下辖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等地。我们以系统思维,统筹各类教育的改革发展,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基层创新,充分发挥各地各校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统筹各类教育,在协调发展中优化基础教育环境。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我们围绕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项目,强化制度设计,先后出台了《南通市高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南通高校服务经济贡献奖》等7个引导性文件,鼓励学校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同时,系统规划专业分类和人才培养,引导各院校加强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科研平台建设,形成了“一校一策”“校校有优势项目”的齐头并进态势,精准有效服务地方。“3+3+N”重点产业发展落到实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涵得到不断优化,实现了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本科院校1所,高职高专2所,省联院分院4所,为学生多元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优质空间。

在基础教育领域,通过招生录取制度的整体规划,推进良好生态建设,严格县域内招生录取制度,“不挖墙脚”“不掐尖”,区域内外形成良性发展态势。以全市初中毕业学业监测为例,2015年,如皋市22所初中,校际最大分差仅有57分;2016年,如东县21所初中,最大分差51分,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充分调动各个县(市、区)的积极性、创造性,今年A地区整体情况最好,明年可能就换成了B地区,后年就换成了C地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态。每个区域的协同并进发展,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发展引擎”,全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更有价值的是,区域、学校乃至班级的协调并进,教育公平得到更为细致、更为微观的落实,“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成为南通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成为南通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老百姓认可的“教育模样”。

二、强师固本,持续创新,提升要素水平

区域教育发展良好,离不开卓越的教师教育和师范教育,在持续接力中不断提升教育要素水平。

(一)职前教育不断创新,夯实先发优势

南通教师队伍职前培养起步早,赢得了先发优势。1902年,南通师范学校诞生,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改革开放以后,南通的师范院校,全部提前招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1984年,各地还在实施三年制师范的时候,南通首创五年一贯制师范教育,中等师范培养大专生。20世纪末,师范学校免费招生、定向分配的政策取消以后,2007年,南通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开展五年制师范定向生培养工作,蓄水优质师资。此项改革创新被教育部评价为教师教育的“破冰之举”。最近,南通市委、市政府决定再创教师教育先发优势,明确提出建设南通市一流师资方案,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揽子体制机制问题。

(二)职后教育全员覆盖,专业进步各得其所

“铺天盖地,顶天立地”是南通教师职后教育生态的形象体现。“铺天盖地”指的是职后教育的全员覆盖,帮助每一位教师不断走向进步;“顶天立地”讲的是职后教育的名师培养,在高端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我们评选南通名师,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从2006年起,我们顶层设计,启动了5年一个周期的名师培养工程。成立了相关中青年名师工作室,以点带面,发挥辐射引领作用。10余年来,培养工作扎实推进,在全市中青年名师一梯队培养对象中,有47人评上了江苏省特级教师,10人成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人成为江苏教学流派小学新生代代表人物。

(三)注重科研强师,久久为功,形成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任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都对教育科研工作高度重视。“教育科研是教育第一生产力”是我们的战略定位,“接过来,丰富它,传下去”,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第一保障,主要抓好两点:

一是项目推动。20多年前,南通教育就启动了“一十百”教科研工程,即培养一千名科研骨干,带动十万名南通教师,即培养好一百万南通学生。在微观层面,注重项目推动。如,体育对学业提升有何帮助?我们经过多年的项目研究发现,运动改变大脑。我们提高了体育中考的分值,并加强对学校体育的过程管理。南通的许多高中,体育课正常上到高考前。2014年起,每年5月份市教育局组织对所有高三学生进行体质监测。研究数据显示,学生的学业水平和体质健康实现了同步发展。

二是持之以恒。大数据显示,一个课题,只要方向正确,坚持研究两到三个“五年”,成果就很丰厚,成效也会较显著。以南通教师持之以恒搞科研的典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李庾南老师为例,她们每个人60年就在一所学校,60年就是一个身份――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60年就做一件事――上课、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就做一个课题――情境教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她们的成果荣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为能与世界对话的本土性、原创性教育品牌,在指导实践、引领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聚焦课堂,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聚焦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以改革课堂为突破口,取得了课程改革的显著成效。同时,以课堂改革为龙头,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

(一)引领改课,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南通提出“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12字课改指导意见,其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研究“教”,总体“评”。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学生主体,把时间交给孩子,把方法教给孩子。这12个字并不是硬性灌输到每个区,而是各个区域以此为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实现课堂教学的“百花齐放”,海安“导学案”,如皋进行“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改革,通州区推出“学的课堂”,如东实践“真学课堂”,海门探索“学程导航”,启东实践“三段四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让越来越多的学校充满了发展活力。以如东县景安初中为例,它地处农村的该校,学生在进校的时候学业成绩位次很靠后。82%的学生,家长一方或者双方在外面打工。通过课改,学生合作探究,踊跃展示,综合能力不断提高。2015年,初一、初二和初三毕业时学生学业水平监测跃升为南通市163所初中的第一;2016年继续保持全市领先。课改带来的质量效益不断扩大,如东西南片的河口、袁庄两个镇的五所农村初中,结成了改课联盟。2016年毕业监测,五校均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二)搭建平台,促进学校进步、教师发展

篇8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三是推进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四是狠抓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五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激荡人心的2012悄然过去,催人奋进的2013大步走来。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谨代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新年问候,向关心和支持重庆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2012,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城乡统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年,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出台“提质十项规定”,强化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和“2+2”项目,学生负担明显减轻,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实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试点运行22所综合高中,改革招生考试评价制度,确立“三位一体”高考新方案,公布了重庆异地高考方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召开了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出台了《决定》和《规划》,加强了基础能力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中职校长全员培训,创新“园校互动、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推进高等教育内涵特色发展,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深入实施新一轮“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渝高校科研成果占全市总量的60%左右。

这一年,教育机制不断优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切实确保了“三个增长”,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尤其是村小的布局,全面规划了2015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调整目标和基本原则。切实优化城乡、区域、学校三个层面的教育格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重点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教育政策向农村倾斜,新增教育经费70%用于农村教育,市级经费投入重点向贫困区县倾斜,建立以城带乡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突出库区教育、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协调主城和周边地区教育发展;建立全市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机制,优化师资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这一年,教育民生不断改善。为全市大中小学生办十件实事: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及教辅资料、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30万个义务教育学位、为边远农村地区学校配备特色学科教师、实施高中阶段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贴、扩大中职免费政策受益面、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建设、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实施教师全员培训、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这一年,教育开放不断扩大。推动重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高重庆教育国际化水平。开展中德职业教育校企对话系列活动,建立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中德(重庆)职教研究所。举办首届中英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论坛。市内高校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重庆教育创新突破,提速发展,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市教育工作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围绕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的奋斗目标,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改革创新,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和重庆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落实战略地位,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力争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4%。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生均拨款标准。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文化强校建设,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学校文化特色。加强和改进体育和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树立“幸福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是推进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健全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考制度改革,启动实施高考新方案。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建设。调整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开展现代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四是狠抓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幼儿园一日活动改革,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完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生为本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和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严格执行规定学制和培养标准。研究制定高等教育及专业质量分类标准,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篇9

关键词:农业教育;问题;策略

农业教育对于农业知识的普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的改进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农业教学还可以帮助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以及技术能力,让农民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对劳动手段和方式进行改进。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同时,不断加强绿色农业的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农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农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业教育格局失衡目前,我国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农业教育的发展不均衡。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西部地区在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较少,和东部地区相比相差甚远。虽然国家已经逐步加大西部地区农村的农业教育推广和投资力度,西部地区农村农业基础教育的覆盖率基本上达到了80%,但是和东部地区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目前西部的省份中,高校的总数不到20个,农业的高等院校更是少之又少,一般好的高等院校多数集中在东部的大城市中。这种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农业教育差距,包括在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内容都是我国农业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1.2农业教育师资问题农业教育的根本是教师,我国高校在1999年实行了扩招,之后很多农业高校的非农业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促使农业专业的教师数量不断下降,对于农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教师数量的减少导致师资力量缺乏。教师自己花费用于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分析等方面的精力越来越少。有很多地区的农业高校还存在基础硬件设施不足,没有办法招收到学生的情况。对于研究生来说,虽然最近几年一直都在扩招,但是教师的工作重心发生改变,造成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1.3忽视农民农业教育在农业教育中,其中最大的目标人群是农民,但是我国的农业教育恰恰就忽略了这个最为重要的主体。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通过学习对农业知识、技能、科技以及方法进行有效掌握,改变传统的农业教学观念和生产方式,对于农民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民虽然掌握一定的农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农业教育,和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提高我国农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2.1加强法律的保障对于政府来说,要想更好推进农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该制定对应的农业教育相关法律,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不断强化农业教育的位置,让其在整个社会和教育体系中都被认可,让全社会都重视农业教育。同时给予农业院校更多的支持,不断强化以农为本的思想。给予农业专业的学生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在保证学习环境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2.2重视农业直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农业教育的根本在农民,农民是农业的主体,为了更好的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首先应该由政府出面不断加强农业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管是强制性的还是资源说服性的,都应该促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教育中。建立专门的农民咨询中心,为农民随时讲解对应的农业市场发展方向、农业新技术、新科技等。为农民订阅相关的农业书籍、报刊以及杂志,让他们有更为丰富的知识获取渠道。2.3加大政府的支持和资助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西部地区的农业教学工作,不仅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同时还给予相关的农业高校、学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利用金融政策加大投资的力度,在国家的保证下为农民提供财政补贴以及低利息的贷款业务,促进农业技术发展和研发以及农民的农业培训方面的事项,教师的培训也会更加轻松,愿意参加培训的人员也更多。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农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等各方主体都积极参与,对我国农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充分研究,主动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吸收和引进,自主学习和创造,开创出一条适合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特色农业教育体系,建立并且完善对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对高校定位研究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2010,(05).

[2]续敏.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8).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顶岗支教 意义 问题 缓解对策

顶岗支教是指在学校的组织和和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实习学校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1]。2007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围绕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教育规律,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它通常采取导师带队、师生配合、合理配置、分组派遣的方式进行[2]。2008年9月聊城大学启动了村义务教育顶岗支教工程,其主要内容是:从2008年开始聊城大学每年选派数百名师范生赴莘县、阳谷、临清等县市的一百多所中小学任教。此举旨在把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送到农村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当地的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对聊城市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一个舞台。笔者通过对聊城大学顶岗支教活动的调查,阐述了顶岗支教的意义,分析了顶岗支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一、大学生顶岗支教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落后农村地区缺乏教师的问题。

我国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匮乏而且教师质量普遍不高。开展顶岗支教活动,师范高校通过与师范生实习地的各县教育局沟通,将高校的实习生安排到缺乏教师的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支教,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村地区缺乏教师的问题。与此同时,实习生也带去了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为支教学校注入了积极元素,有利于提高实习支教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3]。

(二)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师范生在高校获得了较为深厚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足。顶岗支教活动的开展,使高校师范生可以和当地教师一样独自担任至少一门课程的教学,将自身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找出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和当地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有助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拓宽了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渠道。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大学第三职能,20世纪中叶,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普遍职能。大学除了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各种人才外,还要运用它的知识优势服务于社会上的广大的求知者,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实现服务社会职能的一项主要内容[4]。高校通过“开放式”教学和远程教育服务于广大社会上的求知者,顶岗支教活动将师范生安排到缺乏教师的贫困农村地区,解决了农村地区缺乏教师的“燃眉之急”,进一步拓宽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渠道。

二、大学生顶岗支教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范生的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一般的顶岗支教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的,在此之前,师范生只进行了两年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时间较短,许多顶岗支教的实习生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掌握还远不能胜任实际的教学工作。首先,实习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在调查中,许多实习生表示在与当地学生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实习地区较为偏远,当地学生在学习中多操方言,加之一些实习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师生在交流中存在障碍。由于实习基地多为小学,对实习生的写画能力要求较高,而许多面向初高中的实习生在此之前并未接受过相关的专门训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困难。其次,实习生组织课外活动的技能有待提高。受制于实习基地学校教学资源的匮乏,实习生的到来并未改变学生课外活动少且质量低下的局面。许多实习生“空有一腔热血,偏恨报国无门”,他们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在实习基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最后,实习生的班主任工作技能不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习生担任班主任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实习生的班主任工作技能不足,导致在面临突发性事件,例如:学生在校期间患病、打架等,显得束手无策,不能及时化解矛盾,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和运转。

(二)实习经费不足,影响实习支教的正常开展。

聊城大学给予每一位参与顶岗支教的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这些资金一部分来源于高校,另一部分由地方教育和财政部门拨付。由于高校资金吃紧,再加上参与顶岗支教的学生众多,许多支教点的教育行政部门本身就财力有限,造成一些支教点财政困难,部分地区出现拖欠实习学生生活补贴的现象,使实习学生难以安心支教,影响到实习支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实习中的指导工作较为薄弱。

聊城大学在实习生的指导工作中采取领队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相结合的制度。即领队教师全权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学、生活等各方面的工作,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评价学生的教学工作,同时各个院系还派遣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但聊城大学每学期派出的实习生一般在四五百人左右,这些实习生要分赴聊城的四个县市展开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实际分配到每个实习点的实习生只有几名,实习生所在的实习点比较偏僻且相隔较远加之高校教师资源有限,指导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学生在实习中暴露出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缺陷。因此,从总体上看对学生进行实习中的指导工作还需要加强。

(四)顶岗支教的评价模式不完善。

在顶岗支教过程中,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岗后评价。所谓岗后评价就是在顶岗支教结束后对顶岗支教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聊城大学在对实习生顶岗支教后的评价上采取的模式为:实习成绩=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实习基地的评价+领队教师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模式有利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但是主观性太强。有些实习生借助顶岗支教大搞“形象工程”,大作表面文章,一些实习点的学校和学生“被素质化”、“被优秀化”。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实习基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正常进行,对实习生本人和实习基地都不利。

三、缓解大学生顶岗支教实习问题的对策探究

(一)做好支教生入岗前的准备工作。

实习支教生的入岗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教学工作技能和心理准备两个方面。只有具备较好的教学工作技能才能有效进行教学,不至于应付公事、误人子弟。心理方面的准备,主要是接受实习地较差的生活环境和农村的生活方式,较快使实习生进入到工作状态。学校要根据中小学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和师范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基本技能薄弱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师范生“三笔一话”、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实践技能的培养。心理方面的准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新老实习生一对一沟通机制,加强新老实习生的沟通,使新老实习生了解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并据此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组织“新老实习生”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会这个平台使新老实习生了解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缩短他们到岗后的适应期;入岗前组织实习支教学生到实习地参观等。

(二)多方渠道筹集实习资金。

要做好顶岗支教实习活动,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没有经费顶岗支教学生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致使支教生无法安心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加强经费投入是做好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关键,这需要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共同的努力。地方政府应该从财政收入拿出部分经费作为师范生实习支教的专项拨款,支持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经费使用上应做到有所侧重,确保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生活;师范院校在保证学校各项实习活动的基础上,在经费使用上,应向顶岗支教活动倾斜,为顶岗支教实习学生提供一定的补贴。另外,学生也要注意经费的科学使用,减少浪费、节约开支,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

(三)顶岗支教岗上指导。

对学生在顶岗支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是实习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的关键。因此,岗上指导的重要任务是教育教学指导。针对实习生所在的实习点比较偏僻且相隔较远加之高校教师资源有限的特点,对顶岗支教实习生的岗上指导可采用实习教师、指导教师和当地老教师协调的方式进行。实习地点相近的实习生可以相互听课,并对彼此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相互交流经验弥补不足;指导老师要经常与实习生进行电话询问,对实习生遇到的困难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实习地点有经验的老教师应该成为实习生的主要指导者,时常听实习生的课,作出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实习生提高教学技能。

(四)建立合理完善的岗后评价模式。

岗后评价是对实习支教生半年教学任务的考评,是顶岗支教活动顺利进行、实习生积极进取认真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保障。合理的评价制度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因此,评价指标的制定必须坚持可以量化的标准。实习支教生的努力过程和成果反映在平时的教案和学生的成绩上,因此应该将实习生平时的教案和所教班级学生的期末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可以考虑用下列公式作为考核实习支教生的实习成绩:

(任教科目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上学期该科目的平均分)×40%+教案成绩×20%+(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实习基地的评价+领队教师的评价)÷340%=实习成绩。(中教案成绩满分为十分,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习基地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满分各位十分。)

对考核成绩优秀者颁发优秀实习支教学生证书,师范院校要尝试探索优秀实习生在教师招聘、考核、留用方面优先考虑,对考核成绩差、顶岗支教持漠然置之或敷衍了事态度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合理、适度的处分。

参考文献:

[1]刘初生.教育实习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2.

[2]梁海波.广西高师院校开展项岗支教实习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