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音乐教育现状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音乐教育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内音乐教育现状

篇1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教育;社会服务

音乐是结合文学、艺术于一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现实生活映射的成果。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各个地方都独具特色,与当地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流行音乐的社会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音乐艺术也紧跟其步调,不断前进。其中,流行音乐就以其独有的旋律个性,丰富明了的音乐内容,和贴近生活、易入人心的方式满足了年轻一代的内心追求。因而,它也成为年轻人最为喜爱,又积极参与的娱乐活动之一。就目前而言,流行音乐的广传度,也让它享有前沿的都市化地位。在流行音乐唱主角的音乐环境氛围下,音乐教育也备受瞩目。那么,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又将如何转变?笔者就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做简要概述,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的几点建议。

二、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频段,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规模也不断扩大、完善。音乐教育的发展脚步也不断前行。不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素质,都有着明显的提升。但是,相对于一些音乐教育体系更加成熟的西方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在某些方面向国外的音乐教育体系学习借鉴相关经验,找到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并结合实际,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优化。

(一)国内音乐教育的共同点

音乐,对人类的教化作用不容忽视,是人类精神上不可多得的美味盛宴。国内外的音乐教育者在这一点上不约而同,认为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塑造等综合因素中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譬如,在课程开设方面,国内外都根据不同形势,在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学年时段,妥善的安排了相应的音乐课程,并步步依照其制定的计划执行和完善。

(二)国内外音乐教育区别

音乐教育被愈发重视。普及音乐教育,让音乐教育成为各个学习阶段的重要教育方式是各国的共同发展趋势。受国情、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与外国的音乐教育始终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外的音乐教育中,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内心的审美。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操方面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情感表现的呼吁多于音乐技巧的训练,强调更多的是理解音乐和表达音乐,从而取得一系列的音乐水平提升。在我国某些发达的一线城市,“琴童”就突破十万并仍然在剧烈增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的音乐教育已走入某些误区。例如,“琴童”的增长,虽然体现了我国人民开始注重音乐艺术的培养与发展,但也带有浓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比如,在一部分父母的思维里,音乐艺术的学习成为了进入名校的一种捷径。某些培训机构的教师为了个人利益对学生进行机械的强化训练等。这都脱离了学习音乐最为本质的意义。其结果影响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日积月累,影响了我国整体的音乐教育综合水平。

三、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几点相关建议

(一)本土音乐文化的继承、开发

如今,国内外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创造对外交流平台,引进其他高校音乐教育的新颖教学理念,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然而,在这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弘扬本土音乐文化,也同样作为高校的使命,被充分重视。在打开新思路,突破新格局,研讨新项目的新道路上,挖掘历史沉淀的传统音乐文化,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搬入高校音乐课堂,不仅对本土音乐文化发展和继承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群“走出校门”

地方高校应鼓励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参与社会活动,把所学的技能在大众群体中公开展演。把特色的、专业的音乐活动带到社会中,多参加一些具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助阵各类文化节的演出,让高雅艺术走出校园,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这类社会公益单位蝉联开展音乐鉴赏讲座,使得音乐教育普及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群还可服务于农村建设的“三下乡”慰问义演、关爱养老院文艺汇演、关注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高校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这类音乐活动不仅对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也加强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结语

在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趁着音乐教育被推向为精神文化的重头项目。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该被普及,大众应该保有独立且正确的音乐认识。时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文化底蕴让社会音乐文化也步入稳固的持续发展阶段,而高校音乐教育更能为社会的音乐文化锦上添花。高校音乐的教育功能对社会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有着不可否认的良性作用。高校有能力也有义务为此做出一定贡献。

作者:于诗异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英.流行音乐与当代大学生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秦冉.流行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影响[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184-185.

[3]陈婷婷.关于高校音乐教育流行音乐的定位[J].大众文艺,2013,21:221-222.

篇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音乐教育观念转向的必要性,概述音乐教育意识的转向,介绍音乐教育思想的转变内容以及新时期音乐观念转变的意义。

关键词:

音乐教育;观念;转向

0引言

21世纪以来,世界的多元化音乐文化开始呈现出了融合化的趋势和走向,不同地域和国家的音乐教育也发生了实时地改变,同时也逐渐地改变教育观念,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音乐教学走向。在本世纪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对其他地域的音乐文化存在着强大的抵触心理,认为欧洲的王室传统音乐文化是世界音乐的核心,也是音乐的最高艺术展示。这个阶段的西方音乐教育,所选择的音乐文化主体几乎完全是本地域的音乐文化,长期对其他地域文化存在歧视的心理。在时代的发展中,很大一部分西方学者认识到了这种想法的不足之处,开始尝试着接触其他国家的音乐,如美国的爵士乐和流行音乐,并迅速发现了这些音乐内容中的优秀部分,将其与西方本身的音乐风格进行了实时地交流和融合,所产生的音乐形式更加悠美。发展到20世纪后期,已然形成了专业的国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西方国家彻底打破了一家独大的思想,认真地反思自身音乐文化的不足之处,广泛地与国外音乐进行交流。现如今,除了西方国家之外,其他国家也纷纷创新了音乐教育的方式,将更多的国外音乐实时地引入到国内的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并充分汲取其中的优秀内容,有效推进着音乐教育的进程[1]。

1音乐教育观念转向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各个国家都保持了集中发展国内优秀音乐文化的观念,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则不予太多的接触,对于其的引进,几乎没有丝毫可能性。中国的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长期保持着对国内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对国外的音乐文化,一直保留在基础的碰触上,不会将其引入音乐教育的体系中。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域范围相当宽广,因而音乐文化的种类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而音乐教育的开展,仅仅择取了部分的民族音乐文化,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音乐教育作用,但是在整体上仍然有很大的欠缺,无法将全部的民族文化优秀内容完全地继承下来,导致很多音乐文化处于被忘却的状态。我国对于音乐教育的开展,采取的主导形式是校园音乐教育,所选用的音乐教材,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了对一些音乐作品的介绍,缺少对音乐文化历史的描述,使得受教育者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是并不能将更多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继承下来,所形成的音乐特色十分有限,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严重缺乏。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并不完整,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很大的疏漏,不利于优秀音乐文化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此外,世界音乐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然较为明显,科学地参与到其中,不仅仅有利于整体音乐教育效益的提升,还能够加快世界音乐融合交流的步伐,使得我国的音乐特色更加完善,给予受教育者一种全新的时代感。为此,音乐教育观念有必要进行实时地转向,以适应当前时代音乐文化融合的需求[2]。

2音乐教育意识的转向

2.1开放性

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不能再向西方的传统音乐体系一样,盲目遵从欧洲音乐风格,严重抵制其他地域内的音乐文化,这样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的音乐文化禁锢感,会使得音乐教育极为不全面,难以应对时代的音乐发展需求。在世界多元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音乐教育也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转向,首先是教育主体的选择上,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能再固步自封,这样会使得本地域内的音乐与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文化发展差距,而且必将被新时代的世界音乐走向所替代。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教育者应当广泛地引进国外音乐文化,汲取其中的优秀部分,使国内的音乐特色更加鲜明,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同时,开放性指的是面向世界的音乐文化,而国内的音乐文化也属于新时期音乐的范畴,因而,音乐教育需要高度尊重国内的优秀音乐文化,在引进国外音乐文化的同时,将国内文化实时地传播出去,以推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使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所形成的音乐艺术具有更多的世界音乐特色,从而得到其他国家民众的认可和推崇[3]。

2.2超前性

音乐教育意识,除了要具有较高水平的开放性之外,还应当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超前性。虽然现如今的世界音乐文化,并没有实现完全的一体化发展,但是已然呈现出较为明确的融合发展趋势。为了迎合这样的音乐发展状况,国内的教育者在开展音乐教育的时候,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即将音乐教育的思路和主体选择设定为世界音乐文化,而不是单独的民族文化。此外,开展世界音乐文化教育,教育者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在音乐教育文化主体上具有超前意识,还必须完善当前的音乐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的音乐教育内容。比如,在结合国外优秀文化的前提下,开展音乐教育,需要采取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而传统的教育设施仅仅能供国内音乐文化教育使用,因而也需要实时地引入国外音乐教育设施,使得现有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

2.3切实性

在民族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很大一部分优秀音乐文化被遗弃,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音乐教育缺乏一定的切实性,仅仅在表面上开展了音乐形式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也只会存在于一时,缺乏长远的效益。同时,一直以来,国内的音乐教材设置,主要是以各种音乐作品为主,缺乏对音乐文化的渲染和阐述,使得受教育者具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技巧,但是在音乐的文化知识层面,却有了相当大的缺陷。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在世界音乐文化的冲击下,需要完全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中的优秀成分。因而,更加需要发挥音乐教育的切实性,完全地将音乐内容进行实时地继承,使得国内的音乐特色呈现出鲜明的旗帜,从而在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中彰显出深层次的文化韵味[4]。

3音乐教育思想的转向

3.1现代化

我国的音乐教育教育思想,一直是以音乐的知识及技能教育为主,并不曾注重深层次的音乐文化内涵,也没有要求教育者实时地开展音乐文化活动。在这样的状况下,国内的音乐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发展状态,而且很难得到全面地革新。随着现代化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受到了广泛地冲击,很多教育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相应地,音乐教育也需要进行科学地完善和调整,而对其的改善,需要优先改变音乐教育思想。因此,伴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有效开展,音乐教育需要较好地适应这一趋势,对教育体系进行创新,使其具有较高的现代化特色,满足当代人的音乐追求。

3.2多样化

音乐教育思想的转变,促使音乐教育体系发生了较大地变化,在课程的设置上,音乐教育者除了要继续开展国内优秀音乐文化课程之外,还应当设置其他方面的多样音乐文化课程,比如对流行音乐、西方乐器、美国爵士乐等,都应该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当代的世界音乐文化,已然凸显出了较高的融合思想,为了配合它的进程,音乐教育者需要实时地完善现有的音乐教学体系,将更多的国外音乐文化引入到国内的教育中,从而对现代人的音乐思想发展产生最为直观的作用,使人们深切地认识到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同色彩,提高对音乐文化的感知,促使创新出来的音乐作品,具有较高的时代特色,能够被新时代的人群所认可和推崇[5]。

3.3信息化

在世界音乐文化教育的前提下,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在开展相互的音乐借鉴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各个方面的问题或不足之处,需要与该种音乐形式的主体进行实质地交流,才能够加以科学地更正。因此,当代的音乐教育十分推崇信息化发展,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展相应的音乐文化教育。这样所形成的音乐教育形式,也愈加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音乐学习心态,使他们掌握到更为广泛的音乐内容。同时,当前时代下的很多音乐教育活动,都蕴含着显著的信息教育特色,很大一部分都建立在信息技术上,不仅提高了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而且拓宽了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向,对于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较高的推动作用。因此,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转变,必然要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4新时期音乐观念转向的意义

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里,并不认同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向,要求依旧保持原有的音乐教育形式,推崇民族音乐特色,认为不应该把国外的音乐特色引入进来,使得现有的音乐产生了较大的改观,很多内容上已然不再保有传统的音乐特色。这种想法是十分片面的,国内音乐文化的融合性发展,是世界音乐文化的必然走向,新时期的音乐教育观念转向,主要是为了较好地适应世界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音乐教育观念获得了一定层次上的改观后,我国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教育主体,将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给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方向,拓宽了发展的渠道,使得现有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并且也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促进作用,能够带动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形成全新的音乐走向,推动国内音乐的风格朝向国际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扬传承出去[6]。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迅速发展中,我国的音乐教育已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较好地适应世界音乐文化的融合性发展,其教育的观念也应该形成全新的转向。音乐教育者要在音乐教育思想和意识上,不断加以创新,推动音乐教育产生更高的教育效益,使得国内的音乐卡组体系更加完善。

作者:沈贺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许远伟.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育价值探析———评《守望音乐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6(04).

[2]宋楠楠.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10).

[3]于海萍.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高考(综合版),2015(10)

[4]杨健,朱雅芸.将核心价值观培养渗透音乐教育全过程[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02)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校教育;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音乐教育学以塑造人为目的,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它的实践性很强,其理论体系来源于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地方高校也在音乐教育中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然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逐渐兴起,使得音乐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地方高校也逐渐开始引进多元文化教育,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力求做好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当今音乐教育的趋势

由教育部主办的“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近日在河南大学落下帷幕。据悉,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全国62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186名学生参加。由此可见我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从侧面反映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实现了大融合、大交流,音乐教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教育的一个新方向、新起点,这是全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从以上现状及问题不难看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应当将多元文化教学理念纳入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中,促使高校音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元化发展,通过这一教学理论的运用来改善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并促进高校音乐教学事业发展。

二、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重视通过审美教育让人们耳濡目染地去接受美好的事物,使性格、情操变得高尚、优美。地方高校教育也采用新型的音乐教育模式,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缔造出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音乐教育都可以提升学习审美的能力。

(二)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音乐内容,这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扩大了高校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空间。我国拥有56个民族,音乐珍品浩如烟海,高校应把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融入到教学中去,在中外音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学习国外音乐,又关注本民族音乐,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高校开展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世界各地优秀的音乐作品,认识到音浅析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乐的丰富性,扩展自身的音乐体验范围,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体系、不同形态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及趣味性,刺激学生的兴趣及音乐感知力,切实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增强学生对音乐的适应性

研究发现,接受音乐训练的儿童智商明显高于其他同龄儿童;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听觉记忆。此外,旋律简单悦耳的古典音乐还能提高注意力,这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效。良好的音乐适应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力。通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生接触了世界各地各种形式的音乐,培养并增强了自身的音乐适应性,从而能更好地进行音乐表演和欣赏。

三、结语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逐渐提升。音乐教育的发展赶不上学生新的追求,所以,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应该加快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借鉴外国文化的同时加强本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为高校的音乐教育事业增彩。

作者:张小满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璇.音乐教育在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初探[J].艺术教育,2016(09).

[2]唐小捷.基于网络时代的音乐教育发展探究[J].黄河之声,2016(10).

[3]王红艳.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专音乐教育的改革思路[J].皖西学院学报,2016(04).

[4]苏广勇.远程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比较研究[J].艺术教育,2016(10).

[5]邓芷晴.浅析中美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6(16).

[6]杨晓丽.浅析基本功练习的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以保山学院音乐教育学生为例[J].北方音乐,2016(16).

[7]张含星.国内线上音乐教育产品现状分析[J].北方音乐,2016(16).

[8]杜鑫.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通俗歌曲,2016(08).

[9]孔广馨.音乐学术信息检索与利用专题研究[J].文化月刊,2016(16).

[10]熊一鑫.浅谈贵州音乐教育的发展简况[J].黄河之声,2015(23).

[11]黄建平.素质教育视野下多元智能与音乐教育关联性探究[J].科技信息,2011(29).

篇4

现阶段,多数高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美育为目的,通过设置音乐教育课程来落实艺术教育形式,充实学生情感,陶冶美学情操,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但受国内传统艺术教育形式的影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仍存在诸多局限性,亟待改革音乐教育教学模式。

一、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部分高校对音乐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相互脱离,导致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难以提起兴趣,音乐课程设置形同虚设。

第二,音乐教学方法缺少灵动性,课程设置陈旧,课内教学编排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不好学,教师教学敷衍了事的现状。

第三,音乐教学机制不完善。尽管部分高校始终将音乐教学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指标之一,但从音乐教学实践现状来看,高校管理层对音乐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机制设置是否完善不够重视,从思想层面上把音乐教育功利化,忽视了音乐教学的深层次内涵。

二、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艺术情感的培养不仅能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实现,还能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中文艺节目的组织编排来实现,通过定期文艺汇演活动,让学生在排练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文艺节目演出中锻炼心理素质,增强团队荣誉感,更好地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二)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关研究表明,音乐对缓解精神压力、头疼等症状极为有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优美、动听的旋律能够舒缓学生的课业和生活压力,直击内心,帮助学生驾驭自己的不良情绪,培养宽容之心、柔韧之心,引导身心健康发展。

三、高校音乐教改模式与方法分析

(一)更新音乐教育理念,重视音乐教育的意义。针对部分高校轻视音乐教育的现状,需以改变思想观念,更新教育理念为首要任务。对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音乐提升到较高层次,加大音乐教学投入,强化音乐的视听、欣赏功能,使其服务学生。

(二)在音乐作品中融入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教学并非单纯的音乐知识灌输,而是通过音乐知识学?、作品赏析等逐步创新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比如在学习《新疆好》民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构建与之类似的情境,插播新疆风景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与听觉层面感受新疆音乐节奏感、节拍及演奏方式,对这首民歌所展现异域风情、文化习俗等进行深入研究,融入音乐理论知识,对倚音、降记号等唱法做详细讲解。

(三)增设实用性音乐课程。实用性音乐课程多指街舞、现代舞、作曲、韵律操、合唱指挥等课程,这些实用性知识对学生实践表演能力的锻炼极为有利,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乐感等,还能够训练学生形体形象,整体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譬如《黄河大合唱》具有催人积极奋进的磅礴气势,其音乐指挥呈现出自然为之的特点,以极强的节奏感和平衡能力,完美地演绎了这首曲目。

(四)丰富教学方法。1.辅导鼓励法。首先,以学生创造欲和兴趣特点为导向,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其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式教育;最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强调鼓励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性。2.启发点拨法。启发点拨是以学生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等为基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排除疑难问题。首先,需对学生思想进行点拨,辅助学生打开音乐学习之门,将其引入音乐知识中,去感受音乐之美;其次,对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再次,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分清教学中的主次内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方法。

篇5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 音乐教育 教学体系

随着计算机音乐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音乐制作已不再是一项高深莫测的技能。通过使用相关软件,音乐制作的过程可以变得更为简单和快速,甚至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音乐。如今,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这是教育模式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已经具备了进行计算机音乐教育的条件。在计算机音乐教育中,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是完成计算机音乐教育的辅助手段。从目前发展情况看,计算机音乐技术正在对人们的音乐教育观念进行革新,同时促进了音乐教育内容、工具、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为我国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有利于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整体发展。

一、计算机音乐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计算机音乐教育是以计算机的软硬件为基础,实现音乐的学习和创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高校音乐基础教学来讲,计算机音乐教育更多的是进行软件的学习和运用。计算机音乐软件种类繁多,根据各自功能大致可分为MIDI音序软件、自动伴奏软件、乐谱排版软件、音源软件、多轨音频编辑及录音软件、音乐教育软件等。对这些软件的熟练使用,是计算机音乐教育的基础,也是计算机音乐教育的目标。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推行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全面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将计算机音乐技术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可以把传统音乐教育中单一的教学过程优化整合成为具有综合、互动、多样特性的教学体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充分发挥计算机音乐技术的优势,通过计算机实现音乐的授课过程,不仅可以发挥出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并且在创新过程中,高校音乐教育将步入一个新的技术性的时代。

二、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本科院校的音乐学科可以在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两方面实施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建设。首先,要吸取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重点师范大学以及综合型大学传媒学院的教育经验;其次,高校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量身订做一套能够体现新教育理念、新技术和新教学手段的教学体系。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如下:

(一)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系统性、原理性和普适性是对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由理论一般性到实验特殊性的教学规划思想。要在对计算机音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梳理主要学科和实践课程的结构与方法,加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贯彻计算机音乐教育的授课理念,保证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生动性。计算机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应调整好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合理地安排学科课程内部机制,使计算机音乐教育有持续发展的活力。

(二)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在我国,计算机音乐作为新兴的学科,要想保持发展壮大的动力,关键是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导向,体现计算机音乐的核心教学价值。首先,要开展优秀计算机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增强教师在计算机音乐方面的专业性,授课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其次,与国外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合作,采用访问学者或人才引进的方式,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学院的师资队伍质量。

(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在计算机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教师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便捷,顺应时展步伐,积极开展教育转型工作。从我国计算机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教师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发展音乐教育,积极推动计算机音乐教育改革。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巨大而长远的工程,要求教育工作者着眼于未来,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发展的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的音乐教育改革之路。

(四)理论结合实践

计算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并且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同理,在进行技术教学时,教师要对音乐的内涵和特点有深入了解。在计算机音乐应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把学生逐步引导到掌握计算机音乐技术的水准上去,让他们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音乐相融合,为今后的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基础。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计算机音乐教育必须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计算机音乐教育发展之路。笔者所在学院从构建计算机音乐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套适合学院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程度不断提升,计算机音乐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音乐教育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保持其科学地、可持续地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应重视研究如何提高教学体系的专业化程度,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具体包括更加深入地加强课程系统性建设、加强优秀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储备、加强国内外的广泛交流等,不断丰富和加深计算机音乐教育教学的内涵,借此推进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陆敏捷.由美国俄勒冈大学看美国高校电子音乐专业的教育模式[J].音乐探索,2010(1).

[2]王瑞年.互联网音乐资源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人民音乐,2003(10).

篇6

一、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硕士培养存在主要问题

第一,我国音乐教育硕士教育的学术化倾向音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学位,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水平高低的不同,而是在于特色的不同、培养目标的差异。由于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工作起步较晚,培养经验相对不足。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问题上容易和音乐教育学硕士趋同。在音乐教育硕士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套用学术型音乐教育学硕士的“学术本位”的标准来衡量音乐教育硕士的质量。本研究将从理论上对音乐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学术化倾向加以驳斥,进一步明确音乐教育硕士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并将在培养实践中加以深入地贯彻和实施。目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培养单位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在很多环节应付了事。使得音乐教育硕士的职业性未能得到足够的强调和重视。第二,我国音乐教育硕士的指导教师音乐学科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方面,由于由于部分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对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的音乐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导致他们对于音乐教育硕士专业理解不到位。从而导致我国音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着偏重音乐技能、音乐理论教学的倾向。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音乐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将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甚至,还有部分指导教师存在单项音乐技能本位的思想。在选拔学生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们始终片面强调演唱、演奏、作曲等某一项音乐技能。本研究将通过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机制等,转变师生观念,从而提高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第三,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师资队伍无法很好地适应音乐教育硕士培养的需要目前,音乐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由音乐学、音乐表演等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兼任。这些导师在各自领域都卓有建树,但普遍对教育学不熟悉,对基础音乐教育不熟悉。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对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认识模糊,习惯于按照学术型教育学硕士的标准去培养学生。本课题将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管理实践,力争使目前师资队伍的能够树立观念,同时,探索音乐教育硕士师资队伍选拔与建设的规划与策略。第四,我国音乐教育硕士相关教学材料匮乏关于音乐教育硕士的教学材料相当匮乏,迄今为止,国内尚未正式出版任何音乐教育硕士专用的音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这显然同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发展的局面不相适应。

二、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策略

第一,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扭转我国音乐教育硕士教育的学术化倾向作为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的音乐教育硕士,其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音乐师资,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在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上过分强调学术性,就会与学术性学位(academicdegree)的培养目标相混淆。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规定:“音乐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环节应当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各培养单位应该全面深入地贯彻执行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规定,将实践教学深入扎实地开展。确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第二,扭转培养单位及任课教师的观念,明确教育硕士的教育行业本位观念一般而言,我国高校中音乐教育硕士被安排在学科教学这一方向中,其专业方向的名称为学科教学(音乐),专业代码为045111,是隶属于教育领域的专业学位。在这一点上,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不能将音乐教育硕士与艺术硕士(音乐)的培养目标混淆。在培养过程中不可片面地强调音乐技能,忽视音乐教学技能。一定要扭转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其他任课教师的观念。按照教育硕士的教育行业标准进行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考核。第三,加强音乐教育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各音乐教育硕士培养单位主要是各综合类高校的音乐院系。很多导师和任课教师是从事音乐表演研究与教学的,音乐技能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明确,对音乐教育的理论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够熟悉,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很难得心应手。因此,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各培养单位应该组织动员音乐教育硕士的教师到中小学做实地调查,深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当中,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同时,音乐教育硕士的导师、任课教师要大力加强教育学及音乐教育学方面的理论学习。第四,加强音乐教育硕士教材及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目前,音乐教育硕士的专用教材及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较为滞后,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成为影响音乐教育硕士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后,有关单位应该大力加强音乐教育硕士相关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需要培养单位、导师、任课教师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只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面对问题和挑战,相信我们会战胜培养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和阻碍,为中国的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音乐教师。

作者:齐江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篇7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中学音乐教育;

在水果湖第一中学实习的一个月里,笔者圆满的完成了实习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深感教学是一门艺术,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学习和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因此,在实习期间,秉承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笔者一直在思考: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要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们从音乐中受益。

在实习之前就接触了各式教学法的理论体系。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奥尔夫教学法对音乐教学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他积极地提出以人为中心、着重培养人作为最自然的载体的自我创造精神,所追求的是人性中自然,原本的东西,注重人对音乐的基本的感受,不是依靠复杂的理论、具体的知识。这些让笔者为之前的困惑找到了答案。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和内容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综合性”特点尤为突出。奥尔夫说,“原本的音乐决不单单是单独的音乐,而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其理念强调的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即一种自然的、本能的、为每个人都能学会和体验的教学法,目的在于激发每一个参与者在音乐中的生命活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音乐学习者的兴趣,在实践中领略到音乐的内涵。在奥尔夫教学法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合教学活动,将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尽量使学生能够即兴地、创造性地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动作,唤起学生对学习和音乐的兴趣,激发对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们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以及群体意识,将音乐、律动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

二、中国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了解了此教学法以后,笔者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值得应用到中学音乐教育中。回顾我国音乐教学,幼儿园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且大部分是在游戏中接触音乐,因此比较喜欢音乐课。到了中学阶段,因为音乐教学的陈旧模式以及繁杂的文化课学习,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逐年下降。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认真观察了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和对象,反思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传统的音乐教学显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①教学内容以歌唱为中心;②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中心;③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法从教学目的到教学手段都过于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往往是被动随从课堂教学,不能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教师究竟如何运用和里的教学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当今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合理运用有助于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

有部分人说,奥尔夫教学法是针对儿童的,只局限于启蒙教学。但笔者认为,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学音乐课堂也同样适用,因为它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只是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丰富的想象力,灵敏的知觉,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尽可能让学生按照他们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去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而这正与当前的素质教育体制以及对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把奥尔夫教学法用到中学音乐教育中,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音乐的乐趣,让学生们知道音乐是快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音乐育人的目标。

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走进中学音乐课堂,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奥尔夫音乐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学生群体,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享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目的,充分挖掘了中学生的潜能。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即兴原则”。中学生的思维富于跳跃,对新鲜事物易发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中以即兴活动的形式进行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尝试创造音乐,使学生发挥其创造性、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自我表现、创造,以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

四、结语

鉴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不可能完全照搬奥尔夫教学法,但我们仍可以汲取奥尔夫教学法的精髓和精神,旨在将精神贯穿于教学,而非单纯的迁移,认真地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法中吸取对我们有益的营养,合理的融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遵循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和原则,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上课,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念决定教法,要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音乐教学,转变对音乐教育、音乐课固有的陈旧观念,摒弃模式化的教学体系。要改变传统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过于理论化、模式化枯燥的教育方法,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心灵感受、情感培养,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德)卡尔奥尔夫著.廖乃雄译.《学校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M〕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6年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0

[3]谯炜骅.长春建筑学院.《现代交际,Modern Communication》 2011年10期

篇8

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办出特色的优势所在。如今,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民族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和传统文化,正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学校音乐教育是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传播的主要渠道。把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广泛开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当代音乐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现状

(一)高等音乐教育

云南共有高等院校35所(不含军事院校、分院校和大专班),其中12所高等院校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开设与中国音乐相关的课程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少量涉及到云南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内容,除云南艺术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合办的研究生课程班、昆明师专音乐教育系专门开设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概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概述》课程外,在所有的本、专科院校的教学计划中,95%以上都未涉及此项教学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照搬音乐表演专业的内容,而音乐表演专业则又一直沿袭着西方的教学体系。从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到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都是西洋的理论体系,“重专业、轻文化;重技巧、轻理论;重课堂、轻实践”(陈勇:《对云南省高等艺术师资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的现象较为突出,以这种理论体系教育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强拍弱拍,却不知道“板眼”为何物,“艺术青年说起西方艺术来几乎是如数家珍,而谈到中华民族艺术传统,常常是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吴戈:《中国艺术教育面临的尴尬与出路》)近年来,“三重三轻”思想虽然有所转变,但也不容乐观,由于艺术院校与高师的音乐教育专业不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老师和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加之音乐专业理论教师特别是民族音乐理论教师的严重缺乏,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毕业后不具备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能力。更为可惜的是“一些本来出类拔萃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考入艺术院校,进校时怀着满腔希望和热情,毕业时却带着许多迷惑和不解,永远离开了他们孩时熟悉的家乡,离开了他们本该成名成家的土地”。(王信东:《云南省中小学艺术教师现状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云南民族学院曾创办过培养民族艺术青年人才的培训班,他们把传授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和对各民族传统艺术作为高等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认识不足,未能继续坚持。1995年,在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的提议和帮助下,创建了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艺术系,这是“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它既不同于纯民间的自我传习,也不同于中国现行的任何一种高等艺术教育,而是不离本土的高等民族艺术教育。(周凯模:《云南民族音乐论》)在20世纪60至80年代,杨放、李晴海等老一辈民族音乐家进行了大量的本土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由于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有长期的接触、积累和研究,让学生到民族地区采风,同时采用大量的背唱和模唱的教学方式,在加上时常请当地一些优秀的民族歌手到学校进行原汁原味的演唱和教唱,使当时在读的学生受益匪浅,并学有所成。如当今活跃在国内音乐创作乐坛的陈勇和对少数民族音乐有较深造诣的张兴荣等。

近年来,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人认为“中国音乐的未来将走向西方音乐的轨迹”,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日益作为主流和权威话语,占据了整个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以往所占据的位置,尽管一些院校的《民族音乐》课里进行了“穿插式”的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但对此课却从未给予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或者说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从未考虑过系统地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而且逐渐以“零星化”、“点缀性”的方式出现,从原来的“边缘”位置濒临“消失”的境地。(黄凌飞:《云南高等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二)基础音乐教育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音乐课程标准》等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此结束和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历史及涣散局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校外活动、教材建设、教学器材配备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虽已取得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自身体系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一是基础音乐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且模式单一。具体表现为: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特别是辅德价值,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辩)而忽视审美体验(联想、想像、创造、情感);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由于受专业艺术院校模式的相关影响较深,在教学内容、形式、要求及方法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重教师讲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二是严重缺乏音乐教师,特别是缺乏热爱民族教育事业,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教师。由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滞后,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满足不了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在现有的音乐教师中,专职教师较少,兼职教师较多,且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中许多人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一知半解,甚至连一些简单的民歌也不会唱,针对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就更无法提及了。

二、充分利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展音乐教育

云南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文化、生态等环境的不同,以及各种传统文化习俗方面的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从“创世古歌”到“劳动歌”;从“情歌”到“婚嫁歌’;从“民族舞乐”到“民族器乐”;从“民族戏乐”到“民族曲乐”再到“宗教音乐”;从“独唱、独奏”到“重唱、重奏”;从“合唱、合奏”到“奏唱、舞蹈”融为一体。“据不完全统计:已收集到的民族山歌小调11万首;民族民间舞蹈1255个;民族传统乐器200多种”。(于景春:《导论》)这在我国是非常丰富和绝无仅有的。

云南各少数民族从来都把音乐视为是自己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各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二语言”。可以说,云南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伴歌生活的民族”。傈僳族民谚说:“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彝族谚语称:“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等等。“不论耕种、打猎、结婚、丧吊、盖房、亲朋聚会,甚至在发生纠纷,引发争斗时,都要尽情歌唱,尽情的舞蹈。用歌舞传承民族迁徙创业的历史,教诲后代子孙勤劳勇敢,战胜万难,披荆斩棘,建造家园;用歌舞彰明团结和睦,振兴民族的真谛,使矛盾化解,械斗解除,战争平息,化干戈为玉帛;用歌舞传情达意,增进了解,加深友谊,说合男女婚姻;用歌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社会主义,憧憬美好生活,激励奋发向上精神”。(欧志明:《放声歌唱,迈向二十一世纪》)总之,云南各少数民族从小孩到满头银发的老人,人人都喜欢唱歌。他们在歌声中孕育,在歌声中长大,在歌声中成熟,在歌声中离去……歌唱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或缺少的一部分。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的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了较好的有效资源和有利条件。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是弘扬、继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和渗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三、利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展音乐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和实验基地,全面推广已取得的成功经验

乘着改革开放、实施素质教育,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和经济强省的东风,有不少有识之士结合当地实际,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应将这些成功经验全面推广,以此带动我省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例如:红河州蒙自县政府机关幼儿园根据幼儿心理、生理和动作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彝族、哈尼族的音乐舞蹈资源,将其改编、加工,运用到早锻炼中。这不仅让幼儿小朋友从小就得到本土音乐文化的熏陶和情感体验,而且还让他们在快乐中得到健与美的锻炼。

又如:怒江州歌舞团的文艺工作者,根据当地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彝族、白族等6个民族的民间舞蹈编排加工的“8套民族歌舞”,在全州所有学校的课间操中推广,它以集体舞的形式出现,不仅音乐欢快、节奏鲜明、运动量适度,而且让学生在健与美的锻炼中,得到本土音乐文化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再如: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系,坚持一年一度、为期4周的艺术实践(采风)活动,要求学生在采风过程中,边收集民间音乐素材,边进行舞台实践,返校后进行整理、编排,并进行汇报演出。同时把收集到的民族民间歌舞在实习基地推广、传播,受到实习基地的领导和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并增设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概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概述》、《云南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云南民族器乐》、《云南民族舞蹈》等课程,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为学生将来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研究本土音乐文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还有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民族集体舞)、红河州云锡公司教委(彝族烟合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打跳)等地区把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引进学校,并进行推广普及,弘扬了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贯穿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的整个教育过程

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教育问题,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包括高等音乐教育、中等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都应该增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大都是歌、舞、乐融为一体,把这种歌舞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让学生从小就学习自己熟悉的本土音乐文化,只有了解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感情,将来工作以后才能主动去做传承、保护、发展的工作。

要改进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加强音乐师资,特别是民族音乐师资的培养。首先,在对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在吸收与借鉴外来成功和经验,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的同时,努力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溶入到我们的专业课中,将民间艺术的精华引入大雅之堂,将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陈勇:《对云南省高等艺术师资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其次,提高在校师范生从事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能力,适当增加民族音乐学的理论课程,加强艺术实践及采风活动,利用我省自然的生态环境,让老师和学生走出学校,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了解和亲身体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奥秘与真谛,使学生懂得和具备收集、记录、整理、研究民族音乐的一般常识和能力。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和民族民间艺人到校任教或开展讲座,举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大量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的学习,并要求每个学生在熟悉自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至少还要熟悉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会一件少数民族乐器,会演唱一种民族的民歌,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服务;再次,相关艺术院校应加强少数民族音乐理论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在精通中国音乐理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能整理、研究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能演奏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能演唱云南各少数民族歌曲或其他中国歌曲及一部分外国歌曲的人才,能运用云南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从事民族化音乐创作,有充分能力从事云南音乐文化教育。只有这样,云南的高等音乐教育才可能具有特色,才可能在国际国内的音乐交流中具有交流价值;只有这样,云南的高等音乐教育才会充满勃勃生机,给云南的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一片繁荣景象”。(赵志扬:《浅议音乐教育的民族化》)

篇9

摘 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范围内掀起了革命性的改革。本文简述了多元文化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的概念及国内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大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大学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音乐;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元化的发展,全球的形态由过去的单一性单元社会逐渐转变为多元的意识社会形态。多元民族的多元性文化在全球社会进行激烈的冲击和辩证。因此多元文化主义开始兴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近些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和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方向。它不仅仅是一项教育方向的理论风暴,更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有力的证明。多元文化下的大学音乐教育表现出了自身的文化深刻性以及音乐教育的本质含义。我们应在音乐教育上赋予其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文化吸收和改良。高校音乐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更促进大学生对美学和音乐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及现状

1.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是指社会、国家或者民族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论”的核心是承认其他民族文化和贡献,倡导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由此构成了世界的多元文化。受到“多元文化论”的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概念开始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了世界音乐教育中备受重视的趋势之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在使学生在多元的音乐文化熏陶下认识世界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具备欣赏各国文化下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1.2、我国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我国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硬件设备的投入和使用相比其他国家较为不足。各种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我们的大学音乐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提升。从总体形势上来看,我国音乐教育多元化体系的建立不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体系不是很完善。除了一些音乐专业院校给声乐学生进行的必要声乐培训外,大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关于多元化音乐的知识讲解。因此时下大学生多数喜欢普遍流行的通俗音乐,并不能深入了解更为多元化的专业音乐知识和背景。这些外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教育领域对大学校园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开展和体系建设。

二、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际意义

2.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各国不同的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该国家的民族文化构成,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音乐认识观点国际化全面化具体化。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学习借鉴文化差异中的优缺点。通过拓展音乐学习领域的不同文化交流渠道,使学生具有欣赏不同音乐的能力,产生音乐演奏和音乐创作的热情。通过音乐教育的自由传播,使学生享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美学盛宴。

2.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大学的开展意义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基于现阶段文化教育的需求产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音乐教育上的弊端,为学生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这样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符合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大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现在高校中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和社会都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传承中国文化的能力。在多元文化领域开展大学音乐教育,正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交流和学习。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音乐更是无国界的文化标志。多元文化的音乐突破了国家的限制,不仅仅打破了长期居于首位的欧洲专业音乐教育体系,更使得中国的音乐教育面向世界展现异彩。在大学校园里音乐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文化研究,而由此成为不同音乐之间的交流碰撞。

三、大学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当今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是以全球化的音乐学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系。大学高校的音乐教育更要加强时代特征,紧跟时展,谋求自我能力的硬件转型和软件提高。积极开设相关课程,探索转型性音乐教育方式的新模式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3.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点转型是基础

多元文化领域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世界音乐教育所共同的认知变型。发展多元文化领域的音乐教育就要转变长期存在人们意识中的以欧洲音乐文化为中心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观念。欧洲的乃至西方的古典音乐作为世界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有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和音乐风格。但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都在不同的时期拥有着丰富的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特征和内涵。要在高校实施多元性的音乐文化教育就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创新音乐学习的路径,加强本国音乐文化教育与世界各国音乐文化教育的碰撞和接轨。在这样的理念中,我们的本土音乐文化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独立的、先进的体系框架。大学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绝不仅是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繁琐式填充,更是结合我国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艺术等多方面的体系建设。

3.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是核心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该包含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教育。不仅是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也应该涵盖我国各民族的原汁原味的本土音乐。不仅是传统的古典音乐学习,也应该重视各国的艺术音乐发展和当今的流行音乐。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世界音乐的内容增加。在高校的课程安排上不仅要增加对世界音乐史和民族音乐的概念性理解内容,还要加强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学习。例如:“亚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等。在欣赏国外音乐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背景,做到真正的寓情于景。另一方面要兼顾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

3.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教师综合素质的加强是保障

教师作为音乐教育课堂上的传授者和设计者,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否得到良好实施的重要保障。大学的音乐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音乐教育理念,适应时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其次要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技能,不断地增加自己的音乐修养和知识储备。

四、总结

大学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时展的进步性要求。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音乐教学单一性问题。使音乐教育走向多元化、全面化、具体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必然会出现困惑与问题,但这作为发展中的动力因素将会更好的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构建新型音乐教育体系,开创我国音乐教育的崭新时代。(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万玛措.探究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J].音乐大观,2013,12:21.

[2] 张帆.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204-205.

篇10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创造能力;有效培养

1.引言

幼儿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难点与重点。作为幼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是幼儿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幼儿各项能力的开发至关重要。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那样:“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所以,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我国有关幼儿音乐的研究与改革正努力吸收世界各个国家幼儿音乐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将针对我国现阶段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

2.音乐教育对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作用

首先,分析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意义。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儿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儿童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部分,其中不仅包含了音乐艺术,同时也包含了很多有关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一方面,音乐可以促进儿童的反应能力,提高儿童的新知识接受能力,使幼儿具备创造所需要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儿音乐教育以游戏为组成部分,音乐游戏可促进幼儿掌握学习知识,体会创造的乐趣;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方面有助推作用。

其次,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教育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创造力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促进认知能力的进步。同时,创造力与想象力作为幼儿知觉发展的重要部分,依靠感官认识世界时,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三个方面,促进幼儿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此外,音乐学习过程中,幼儿通过歌唱、舞蹈等教育的锻炼,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最后,影响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当今社会发展,幼儿教育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从当今幼儿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空间因素,在音乐教育之中应该为幼儿提供机会,在课堂活动之中为幼儿提供充分、足够的行为与思维空间,任其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其二,兴趣因素,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创作,激发幼儿的内在创造欲望。一个创造能力强的发明家,先要对发明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其三,自由因素,想要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就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发展空间,尽可能地减少成年人对幼儿的控制,保证幼儿特色化创造能力的发展。

3.音乐教育对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策略

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时,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加大在岗教师的培训力度,建设校企合作联盟,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引进高水平音乐教育人才,以保证优秀人才在课程资源与开发方面的促进作用,发挥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为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聘请专业化的、高水平的音乐教师,提高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多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开发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发展的方法。

其次,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时,应集中训练幼儿的歌唱技能。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之中,随着语言技能的产生,音乐与歌唱技能也就随之产生,所以音乐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应该是先天存在的。笔者认为,要在歌唱训练中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就应该给幼儿自由发挥的机会。

最后,通过音乐教育有效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时,应保证音乐教育中的多种音乐元素。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音乐活动显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音乐能力培养,利用音乐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通过幼儿的课堂反馈,及时地总结经验与教训,全面促进课堂教学,更好地完善幼儿音乐教育。

4.结论

本文从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能力的作用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进行了讨论。我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