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学习技巧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的学习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的学习技巧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实效性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各科教师纷纷尝试在课堂上对学生们采用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与交流。有效实施课堂合作学习,就是在小组合作的几分钟内,更快、更高效地获得比个人思考更具有价值或可行性的答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积累、能力提升、过程改进、方法完善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鲜明,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对小学生个人的学习和品德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唯师独尊”的“一言堂”形式,更主要的是从根本上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思维、能力、情感、心理等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较大部分都停留在小组讨论式合作的形式上,所谓的“合作学习”,只是学生聚拢一起谈天说地,表面热烈,实际收效甚微,诚如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说的:“不过是彩色的泡沫”而已。本文将结合我校的教学实例,从课堂中学生应怎样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阐述如何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片段展示

片段一:《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片段

年轻的语文老师让学生分组学习时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首先是每人都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其中的一个自然段,再是概括所学段落的主要内容;然后分享一段曾经在外迷路的经历,最后给其他组提一个他们组所学内容的问题。展示学习成果时组长是主持人,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由上课老师(评分教师)随机叫号,概括所学段落的主要内容和分享一段迷路的经历大家一起研究讨论,由组长指定一人汇报,汇报的人在大家讨论时要把其他人的意见记录下来,集中表达大家的意见,最后一项由组长安排好三个人分别提三个不同的问题。老师把要求和安排讲清楚后学生开始分组学习。大家认真地朗读、思考、讨论,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片段二:《自己去吧》教学片段

在朗读课文时,年老的语文老师请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老师话音刚落,小组里忙活起来。组员们开始为充当什么角色而争论不休,“我想当小鸭”、“我想当小鹰”、“我想当鸭妈妈”、“我想当鹰妈妈”的叫喊声此起彼伏。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后,学习好的开始分角色朗读,成绩差的却在讲闲话,摆弄书本等,教室一片喧闹,老师在讲台上无奈抚额,直叹:“这课没法上了。”

经我校语文课堂上的两则个案比较研究,语文老师近几年在新课改的实践中,一些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全面,常常使“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标签。年轻的语文老师比年老的能够适应合作学习的方式,而年老的老师由于方法不当,课堂一片混乱。比较明显的是,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学习较差的同学更多是成了陪衬和观众,导致成绩两极分化。因此,合作学习并不是绝对的,必须适时适度地应用,一堂课是否安排合作学习,安排几次,应根据个人和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定,而且小组学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给我们的启示是:

1.合作学习应是有序的。片段中,语文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合作学习应是交互式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中进行的。

3.合作学习应是分工明确、行之有效的。

在我校,老师成为一位优秀的课堂组织者、引导者,是语文老师如何有效实施课堂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在具备了这个前提条件后,通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两者有机地融合,相辅相成,来达到我们的预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如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呢?

(一)教师努力转变意识,转换角色

1.教师要坚决摒弃“唯师独尊”的观念和“居高临下”的架势,让学生从诚惶诚恐的师道尊严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必要的平等、民主、协商、自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

2.要强化服务意识。教师在备课前,需仔细研究自己所教授的内容,想好如何分组,如何搭档组员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优势,实现完美组合。

3.积极在实践中践行改进新课程教学改革,自觉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合作学习的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4.在合作学习中,激励学生人人说。合作学习中,老师除了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意见,还要适时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不能是个别好学生“一展口才”,要帮助胆小、不愿开口的学生建立起自信心,采用演讲比赛之类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自身参与合作学习后能力的提高,逐渐培养其习惯和兴趣。

(二)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

1.倾听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只有学会倾听才能获取和提炼知识,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和辨析,注意那些与自己不同观点、思维或方法,为自己的“说”与“辩”打好基础,方能寻找到更完美的答案。

2.在自己发言时要大胆、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不重复或跑题,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关联词,让学生在表达时思路更清晰,语言更流畅,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有效地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比我好的,我能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我差的,我帮助他,内心是多么喜悦;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只要建立了这种意识,便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三)合作学习过程中严密分工,让合作有序、有效

首先必须组建好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搭配,并且要有明确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等等,都要安排好,做到人人都有事情可做。老师要善于选拔培养小组长,同时指导小组长对组内合作进行有序地组织和协调。每隔一段时间,对组内的角色要进行调配互换,避免学生将注意力较多的放在角色上,缺乏实质的思维,达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老师应把握好此环节,及时将学生的合作进行集体反馈,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合作结果。老师还应及时地进行必要的总结,对于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合作给予肯定,好的合作经验进行推广,不好的现象让其改正;同时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的问题是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来完成的,让他们知道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能够解决很多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要学会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集体的力量,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同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改进,以便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有效实施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 孙汇.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尝试与探索[J].中华少年.2015(31)

篇2

【摘 要】教学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技巧,通过有效的提问,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教学反馈信息,并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思维发展,学会质疑问难,形成独特个性。而讲究方法,讲究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技巧

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宋朝程颐曾说“学者先要会疑”,这就是说学习要有怀疑精神。在课堂上怎样才能产生疑问呢?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完成的。好的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的强烈信息刺激元,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定向思考,促使学生注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它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让师生的思想感情得到交流,教与学的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发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作用。有几点做法值得注意:

1. 课堂提问要紧扣重点选择恰当的方式 有人认为教材的重点就是“课眼”之所在,“课眼”是一课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全课。运用提问语只要抓住了“课眼”就能带动对全课的理解,也就是说要紧扣理解教材的关键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的重点上,这样才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问的方式很多,既有直问,也有曲问;既有明问,也有暗问;既有宽问,也有窄问;既有单问,也有重问;还可以欲正故误地问、以虚求实地问、对照比较地问、铺路搭桥地问等等。例如,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讲古诗《江上渔者》时,解析“但爱鲈鱼美”一句,他问学生:“'但',是什么意思?”不少学生望文生义,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但是'的意思”。教师将错就错,故意把诗句解释为“在江上来来往在的人,但是喜欢鲈鱼的鲜美。”再问:“这样对不对呢?”学生意识到这样讲很别扭,齐声回答:“不对。”于是教师再说:“现在同学们查查字典,看'但'有几个含义,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看这里的'但'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读课文和思考,终于弄明白了“但”在这里应讲作“只是”,体会到了诗句的讽刺意味,进入了诗的意境。这种欲正故误、欲直先曲的提问方式,当然比生硬灌输和平直提问的效果好得多。

2. 课堂提问要精练 在语文课堂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精问”就是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如何才能使提问“精炼”呢?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3. 课堂提问要因势利导进行启发性追问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为此,千万要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与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在提问中创新。 课堂教学是千百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那么,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问的“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手语 应用技巧

学校毕业后青涩而懵懂的我走上聋校语文教学的岗位,那时我对手语的领悟有着许多的迷茫和困惑。10多年来经过教学实践的历练令我对手语的理解有了些许浅显的认识。何谓手语?手语是以手指字母和手势代替语言进行交际的方式。而《中国手语》对“指语”和“手势语”的表述方式所作的界定为:指语,以右手五指不同方式的屈伸组合,并代表 26 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固定指式为“手指字母”。运用手指字母只拼汉语字头表达词义的方式,称为“指语”。指语多用于表述较为抽象的词义。而手势语 则 通过手臂与身体个别部位或动作的合理配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词义。

由于中国文学词汇量庞大,而聋人的手语语法与其依附的常规语法却无法完全相符。就让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我常常遭遇以下几点手势语运用的难点问题:

一、关于《中国手语》中没有的词语语文教学中应用技巧

手语在聋校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充满了乐趣的知识。它是师生间言语交流手段之一,它更是师生间思想沟通直观、形象而便捷的桥梁。而聋校教师在讲台上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用手势动作恰当地表达字义词意,让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而《中国手语》首续两集仅有5672个手语单词许多词语并没有列入其中,这给我的教学增添了些许难度。

《中国手语》中没有的词语,教师在教学时候将如何应对?我认为:第一,教师不能只依靠个人的“发明”,应依靠教师集体,群策群力,研究解决。第二,师生努力,共同推敲。聋生的认知、感知能力超群,他们可以形象而直观地演绎手语,可以借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第三,运用“书空”的方法。比如“几、乙、丁、”等等汉字我们完全采用“书空”的方式来表达令其简单而明了。第四,加强手势语与手指语的结合。特别是展示成语的手势语时,可以尽量地采用这个方法来服务于教学。

教学实践中,对于手语书上查不到的词语往往习惯于用拼音字头代替。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思维混淆,容易打出完全一样的词语,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强调拼音指语和手势语结合表达词义会贴切很多。毕竟,文法手语是聋人在学习主流语言。而受汉语语法结构的影响能准确表达的的汉语手势最容易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形成。

在教学《到海边去》一课中,在讲“依依不舍”一词时,手语书上没有该词。由于该词便于直观演示,我在课堂上请一位学生上台配合。我先给她讲解词语含义然后请她与我分角色演示“难分难舍”之情节,该生是一位很聪慧的孩子,她做了一个把头靠在我身上的动作。那一刻,我深受启发:用左右手相互依靠打出“依依”一词随之讲解 “不舍”一词,右手摆动成“不”,再打“离开”一词手势语。于是,“依依不舍”一词在我们的共同创意下应运而生了。

身体的形象动作对聋生而言是最直观、最确切的表意手段。同样,与实际形状相似的手势表达词义,也会起到直观、简明的效果。教材中所创编了的这类“形似手势”,便可将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浅显易懂,孩子也乐于接受,教师教学自然得心应手。

二、对于一词多义词语教学手语如何应用的问题

中国的常用字有几千个,研究手势构词,是手势语发展的核心问题。准确而恰当的手势语构词对提高手势语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生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手势语做作为聋生学习汉语的一种主要表达形式,如果不能准确表达汉语的字义词意,不能在聋校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那么这种手势语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该怎样应变一词多义词语来进行语文教学呢?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手势构词类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几大类。手势语的构词类似“六书”造字方法,同时还存在一种手指仿字类。

课堂上我在讲“苹果”一词时,我将手势语运用指事类方法形象地结合苹果这一实物让聋生理解“苹果”一词。学生很容易地“苹果”的汉字和手语结合在一起。但我发现问题出来了,当我在讲“如果”一词时学生还是打成苹果的“果”字, “如果”的“果” 正确手语应打成拼音指语。相同的困惑依然出现在“放学”和“放下”的“放”字上。这样的困惑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发生。如何解决呢?在讲解“花开了”这词时,我采用象形类方法将右手缓缓张开,如同花蕾绽放的样子。学生一目了然理解了该词。但若死板地书空成“开”字,学生则是一头雾水难以理解结果演变成事倍功半的局面。让学生理解“开水”的“开”教学该词的讲解采用“花开”所列的方式收效很好。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手语有时也需“书空”的紧密配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逐字将短句或词语表达出来,选准手势语的构词类别,利用手势语手指语和“书空”相结合方式讲解词义学生的理解和听写才会准确无误。

三、关于语文教学中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的应用问题

自然手语就是一种未受过健听人群语言干预和影响并多数为聋人自己创造,以单个手势为主的手语表达方式。其特点是:词汇量教少,表达方式单一且以形象比划为主。《庄稼的好朋友》一课中在讲 解“螳螂”一词时中国手语书没有该词。我的做法 是:首先将螳螂的图片供给学生传看,然后询问学生:“你们会用怎样来表达这只昆虫的手势语?”。孩子们不假思索地各自比划出“花色不一”的手势语,气氛很是活跃。其中张浩同学将两只手弯曲,模仿螳螂两只前爪的摸样最为形象。我提出问题:张浩同学表述的这个“螳螂”你们能看懂吗?能理解吗?觉得恰当吗?是否还有更好的要表达“螳螂”一词的手势语?结果,全班同学一致表示赞同。这堂语文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自然手语和中国手语在语文教学中应怎样灵活运用便与学生理解,从而促进教学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自然手语永远能为我们聋校师生所使用。因为它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和指事性,易于理解应灵活地予以借鉴。在语文教学中,当运用中国手语难以解决问题时可根据自然手语的特点适当灵活地加以借用。如某些难以用手势语或文字讲解清楚的词语时,可用自然手语进行表达就一目了然。

其次,中国手语应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因为它是依附与汉语的手势语,其词汇不仅与汉语词汇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且遵循汉语语法规则。同时还应重视聋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话语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教师普遍存在难以与学生和谐沟通的现象,这就阻碍了语文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对于教师来说,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疑难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掌握有效的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技巧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讲授知识,学生机械、被动地听课,缺乏学习知识的灵活性,不懂得如何举一反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话语沟通技巧能够促进师生互动,让教师知道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哪一部分有问题就多花时间讲解,学得较好的地方就少花一些时间,有针对性地教学,有助于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话语沟通能够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和谐,有利于学生轻松自在地投入学习中,也会提升教师形象,有效打破师生间的情感隔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技巧

1.确保沟通语言通俗易懂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社会经验,因此在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上和教师相比有很大差异,而确保语言通俗易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从而探究课文的深层含义。例如,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爱是什么颜色》,对于小学生来说,该课文题目有些抽象:爱本来没有颜色,是爱的东西有颜色,所以爱也有了颜色。教师可以换一种简单的语言讲解:我爱我的家乡,家乡的草和山都是绿的。我也爱着家乡的山水草木,在这里绿色是指家乡的草和山的颜色,所以我的爱是绿色的。这样的课堂沟通语言符合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因此能够让小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堂质量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2.课堂提问气氛生动和谐

小学生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群体,他们喜欢在活泼、有趣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因此,调节课堂提问气氛(即话语沟通气氛)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所设计的提问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W习《夏夜多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见过的夏夜有什么特色?你喜欢夏夜吗?夏夜有什么特点?你在夏夜经历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会让学生有熟悉感,每一个学生都有相似的经历,因此他们有话可说,也愿意去说,会活跃积极地想要将自己的看法和故事分享给老师和同学,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自然而然会变得生动活泼。

3.增设实践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不只是课本内容的堆砌,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开展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配合适当的实践活动,这也是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技巧。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同样是在进行话语沟通和师生互动,同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本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互动十分重要,而良好的话语沟通技巧对促进师生互动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掌握相关的话语沟通技巧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十分有必要。而要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环节,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 更需要良好的话语沟通技巧。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创造生动平和的课堂气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话语沟通;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性格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开有针对性的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活动,才能够打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课堂。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汉语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传承文化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自觉地将汉语文化传承下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能够充分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能够考虑到汉语文化的特点,要能够用汉语的特点来进行汉语教学。下面从汉字教学、课文教学及写作教学三个角度,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展开论述。

一、提升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汉字具有特殊性,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汉字主要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一个汉字可以被诠释成一幅画、一首诗,汉字具有形象直观性,往往根据汉字的形态就可以猜出其具体的含义。汉字虽然种类多,形态复杂,但是构成的笔画却极为有限。汉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小学生识字的时候,需要根据汉字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汉字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含义将其具备的趣味性揭示出来,将汉字拟人化或拟物化,这样能够让传统的死记硬背转变为趣味性学习,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汉字教学,能够逐步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汉字的习惯,这样就能够实现汉字教学目标。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汉字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点拨,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利用汉语文化资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本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是汉语文化的载体,不管语文课本编写的质量如何,小学语文教师都要能够对语文课本进行认真解读。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带领学生对课本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刻解读,要能够将小学语文课本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文化理念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将中华文化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陆游的《示儿》、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古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李白的《静夜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古诗的学习,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家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赠汪伦》等古诗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与友情教育。在这类课本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让学生充分领悟到课本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习汉语文化、掌握课本知识、领悟到汉语文化独特的魅力,又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提高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例如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多媒体技术即图文影像于一体,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展示的方式创设课文意境,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独特的意境中感知教材内容,理解课文内涵,最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汉语文化历史悠久,我国古典名著浩如烟海,在写作方面有着重要的成就,对写作的技巧有着独特的经验总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写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有句古语:“立德、立功、立言”,在这三不朽中,写作排在第三位,由此可见古人对写作的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学习兴趣与需要的支配。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讲一些伟人大家的故事,来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故事;例如列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文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汉语文化中,对写作的意义有着明确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渗透这些思想。例如“文以载道”,教师要能够教育学生写作要能够表达出正确的思想;例如“修辞立其诚”,即写作内容要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切忌弄虚作假;例如“缘情而发”,即写作要从以自身的思想感情为基础。教师要能够通过这些写作观念,对学生进行写作思想教育,让学生对写作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可以从汉语文化中汲取经验。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这里强调了学习诗歌的重要性,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从诗歌中学习写作手法;汉语文化在写作训练中还提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强调学生在写作前要多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领悟出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从汉语文化中汲取经验,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与兴趣,引导学生从古典文学中学习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汉语文化的重要途径,汉语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能够根据汉语文化的特征进行教学,要能够准确把握汉语文化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审美情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最终高质量完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叶敬斗.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象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9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18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在既定的时间内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然而却没有注意到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致力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目前存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虽然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就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艺术性尚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既有来自于教师教学的问题,也有来自于学生学习的问题,其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是目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平淡、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的艺术性,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艺术性不强的情况,课堂教学氛围一般,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课堂导学没有落到实处

课堂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课堂导学对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好课堂导学工作,而目前小学语文导学阶段并没有引起所有教师的重视。很多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点的讲解,有些语文课堂并没有进行导学工作,有些课堂虽然开展了导学工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对导学阶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被及时的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性不足

天真活泼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活动。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生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并没有引起重视,在对教材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依然采用平淡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不仅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也难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不利于学生高效进行语文学习。

(四)没有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引起重视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进行大量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有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才能在以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加顺利的获取知识点。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掌握并非朝夕可就之事,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积累,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方法的引导,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解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方法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存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解决,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提升。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艺术性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艺术性尚待提升的现状,学校和教师本人都要引起重视。一方面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艺术性,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使教师的教学艺术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得到发展,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教师个人也应该认识到在现代教学中提升自身教学艺术性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使自身的教学艺术不断得到提升,在课余时间也要积极的进行自我充电,学习有助于提升自身教学艺术性的方法与技巧,使自身的教学活动更具艺术性。

(二)有效组织课堂导学活动

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导学引起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课堂导学看似比较简单,实际上想要做好导学工作,并非一件易事。虽然课堂导学仅仅占课堂教学的一小段时间,然而出彩的课堂导学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想要提高课堂导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提高课堂导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去设计课堂导学;另一方面导学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三)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身的教学语言引起重视,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语言不够生动形象的情况,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尽量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文章的含义,将学生带入一种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寓言故事时,可以通过提高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使学生感觉进行语文学习是在听故事,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探讨

朗读训练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备受语文教师的重视,朗读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对于学习语文知识而言,朗诵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新课改理念要求下,倡导素质教育,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重要分析

首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能够增加知识积累,使学生准确认识生字和词语,帮助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音标准、理解字义和认清字形等。小学语文教师先进行范文阅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对学生的朗读结果进行检查,纠正错误发音。结合朗读情感正确理解字词含义以及语法,增强记忆,数量掌握字词,积累语文知识。其次,提高学习技能,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由于小学生阅读资历较浅,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有进一步的感悟与体会,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技能,还能够提升学习效果。再次,朗读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朗读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文知识。

二、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具体策略

1.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中优化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大纲而制定的,并且把素质教育与政治思想融于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的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贯彻落实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中,优化教学目标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尽量留给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与时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训练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确定教学内容中要求朗读的目标与内容,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最后再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主动学习语文知识。朗读训练的目标应该是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朗读,每个字的发音都标准,并且理解每个字的含义,把握词句意思,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2.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中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训练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授课技巧。小学语文教材的朗读内容十分丰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训练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朗读训练中。此外,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需要引导学生对朗读内容进行了解掌握,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注意朗读技巧,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朗读内容,采用分角色朗读、自由读、齐声朗读和配乐朗读等方法。例如,在《好汉查理》朗读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中优化课堂训练

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增加学生的练习量,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以及掌握技能。小学语文朗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适应课堂学习规律,同时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对于课堂朗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训练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朗读习题,并且进行检测,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朗读学习情况,如果出现错误应该给予及时纠正。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朗读可以发现其中问题,了解课堂不足,并且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及时处理与完善。小学语文朗读的课堂训练方法要多样化,不仅包括发音、语速和语调等,还应该重视情感的表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应该过分重视小学生的朗读训练。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从各个角度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永均.简论小学语文朗读训练须讲究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107.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策略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理解与学习。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语文阅读的有效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增强自身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与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有计划性地构建增强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语文能力以及自身的理解水平,逐步地丰富自身的内涵,提高整体学习质量与效率。

一、语文实践性的含义

1.语文实践性是当代教育观

语文的教学是一个以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文水平。因此,语文实践性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从而使得其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拥有丰富的语言能力。

2.语文实践性是新型的教学模式

现代的语文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小学语文更是如此。小学生独特的年龄与性格特点,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充满丰富的趣味性,即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亲身体会知识的包容性与内涵。所以,语文实践性是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手段。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语文实践性的融合应用

1.现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陷

当前,在大部分学校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仅仅是对教材文章内容的总结与中心思想的体会。而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实践体会,却被教师们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吸收他人先进的思想,以扩充自身的内涵与底蕴,从而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因此,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无法满足这一目的的。

2.阅读教学与实践性的融合应用

当前,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我们要以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为基础,即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览能力、朗读技巧与理解能力。因此,在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结合语文实践性,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创新教学方式,以新颖的模式引导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基础上,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具体策略

1.注重预习指导的方法与策略

要增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预习指导的具体方法与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就以《神笔马良》这一节课为例,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学生对各种神话故事的强烈兴趣,我们在对这一节课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可以从各种神话故事的讲述入手,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进行快速阅读。只有学生对文章有了大体的了解之后,才会对其产生各种疑问:马良是怎样得到这支神奇的笔的,这支笔会让马良发生怎样的神奇故事等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提起了,他们才乐意去阅读文章,积极地去动手实践,并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是学生培养阅读实践能力,提高整体学习水平的基础。所以,语文阅读的教学,我们仍不能忘记,松懈对学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练习与夯实。

比如,《麻雀》一文,文中有许多对动作描写的词语,像是“慢慢地走”“嗅了嗅”“扎煞起全身羽毛”“浑身发抖”等等,而我们要利用这次机会,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以及具体运用方式,让学生通过仿写等方式来加深记忆,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实践性能。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各种动词的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3.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阅读,强调的是学生的文章阅览能力与朗读技巧,所以,阅读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训练,这也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等,从而保证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积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爬山虎的脚》一文,对爬山虎的特点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在我们眼前。而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讲解作者是如何对爬山虎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来想象自己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还可以让学生以口头表述的方式来进行成果展现。这样一来,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有效地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性。

4.多元化指导方式的应用

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指导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最大化地发挥语文实践性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要多注重细节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像是做笔记、圈点批画等等,以逐渐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学科,其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与整体学习效果的增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语文实践性以其独特的形式促进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合语文实践性,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基础知识夯实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家教世界,2013(12).

[2]张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3(06).

[3]任静.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J].新科教,2013(01).

[4]周建.浅析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中实践性的增强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0(07).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培养小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者中重要的角色。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形式比较陈旧,教师的口语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等,总体来看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堪忧,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现状调查与问题提出

通过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卷调查和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访谈后,笔者总结出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形式陈旧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笔者发现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形式主要还是按照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备课,讲课,学生听课,完成课后作业。传统的教学形式将学生置于较低地位,学生难以在实践中操作所学到的实际技能,简单来说,学生没有锻炼口语交际的平台,这对于口语教学来说是重大失误,口语是需要不断训练的。

(二)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从调查情况来看,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书本上的规定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比较远,自然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场景,学生觉得这样的学习对于日常生活是有用的,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三)学生参与度不够

这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形式陈旧有密切关系,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不断的讲授,学生难以有效接收,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舞台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在课堂上教学形式比较多样,喜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没有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学生参与度不够。

二、归因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的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体现的并不明显。教师坚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尊重。另外对于口语交际教学不够重视,因为口语交际不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部分,教师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口语交际上,而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尽快适应。

(二)教材内容没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

从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来看,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脱节,学生难以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纯粹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操作性不强,加之不纳入学生成绩考核,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上不去。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实际用途,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持续的语文学习兴趣,口语交际教学也是如此。

(三)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没有运用到实际中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法等方法逐渐被一线教师采纳使用,这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有帮助的,而且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动手操作你能力。而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较好的理解其基本内涵,即使有部分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效果不明显。

三、对策建议

(一)坚持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师尝试将新课改提倡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到口语交际教学当中,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于口语交际教学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讲授基本的技巧之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及时的训练所学的新方法和新技巧,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学生之间的交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生关系,帮助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占据主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学习。

(二)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教学方式单一,形式单一是制约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后发现,学生也认为如果口语交际教学能够活泼一些,更愿意去学习。因此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最佳方式。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尊重小学的个性发展特点,尊重学生兴趣发展特点,例如课堂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带领孩子走向课外,在课外帮助学生以实际的生活场景训练口语交际技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鼓励学生参与

口语交际教学不是教师的独奏,学生应该更广泛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被彰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口语需要不断的训练,纸上谈兵是难以收获实效的,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选择适当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到学生的参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教学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符合新课表对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从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师身上,本文提出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中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多种教育教学形式,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邱娟飞.我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与反思[J].江西教育科研.2006,08:65-66+68

[2] 刘陇丽.兰州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小学语文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基本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知识吸收转化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语文知识能力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新课程的指导要求下,小学阶段的语文科目的教学要重点强调优化课堂教学,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积极指导学生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效运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目标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来讲,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不管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有着重要的现实目标。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投入度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专注度和学习的投入程度。课堂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的效率代表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记忆,并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进行恰当的应用。因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专注度和投入度,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增强教学内容的转化度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内容进行吸收消化,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从而进行灵活应用。增强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化度就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和辅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并进一步创造升华,在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

语文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高效率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从教师自身,授课模式、课堂辅助教学方式等方面来下手,切实达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讲课效率的高低以及课堂教学的优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素养程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水平,增强语文素养。教师专业素养主要体现在授课语言、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授课技巧这三方面。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要针对小学生喜欢趣味性学习这一特点,采用活动生活的语言风格,教师要与学生站在同一层面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语言,要保证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给学生一个较为规范的教学语言环境。

其次,教师要积极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语文学科是一门受时展不断影响的学科,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修、不断与时俱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够将更深层次、更丰富内容的知识讲授给学生。

最后,教师还应该积极学习、模仿新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不断交流,与其他教师不断交流,不断吸取和总结他人的授课技巧,并转化为自己的授课风格。

(二)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授课时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课堂交流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使用视频、图片以及问题探索等辅助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锻炼学生学习毅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专注性和投入度,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知识转化以及运用效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语言表达、知识水准以及授课技巧等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采用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辅助教学方式,从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伟民.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读书文摘, 2015(14)

[2]莫永明.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氛围的营造.[J];新课程:小学, 2013, 04期(04):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