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综合素养;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11-02
新课程改革是21世纪之初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宗旨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性化、综合化、生活化四个方面的发展,以期促进学生个性和综合能力共同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1],因此,以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的观念和体制,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发展需要,需要实施多元化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价效果较好,可以同时考虑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因此,本文选取模糊评价模型来分析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
首先确定被评判对象的因素(指标)集U=(x1,x2,…,xn)和评价集V=(v1,v2,…,vn)。其中x1为各单项指标,v1为对xi的评价等级层次,一般可分为五个等级:V={优、良、中、较差、差}。再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及它们的隶属度向量,获得模糊评判矩阵[2]。最后把模糊评判矩阵与因素的权重集进行模糊运算并进行归一化,得到模糊评价综合结果。[3]
二、评价指标及权重
新课程标准规定,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4],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过去只用成绩来度量学生,只由教师一方对学生进行分等的机制。为此,必须实施多元化过程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本文选取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层次指标包括四个方面:学习成绩、态度与习惯、社会责任感、创新与实践。每个一级指标包含有具体的二级指标,比如学习成绩指标主要包括基础课成绩、体育及身体素质、音乐及艺术修养三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因素重要程度系数,是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它既是指标本身物理属性的客观反映,又是决策者的主观评价,是主、客观综合量度的结果。确定因素重要程度系数的方法即确定权重系数,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综合赋权法等。
三、实例分析
将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优、良、中、较差、差。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因素的权重值,如表1所示。以对某同学甲进行综合素养评价为例,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多角度,选择包括其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其本人在内共30人对其评价,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对二级因素集作综合评价,以创新与实践指标U4 为例,由表1可以看出其模糊评判矩阵为
R4=0.17 0.33 0.40 0.10 00.40 0.47 0.13 0 00.33 0.60 0.07 0 00.27 0.40 0.27 0.06 0
权重A4=(0.25,0.35,0.15,0.25),作综合评判,则:B4=A4·R4(0.30,0.44,0.22,0.04,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5],U4指标即创新与实践指标的评价结果为:良。
同理可得:B1=(0.52,0.34,0.13,0.01,0);B2=(0.46,0.39,0.14,0.01,0);B3=(0.05,0.34,0.39,0.16,0.06)。然后,对一级因素集作综合评价,权重A=(0.4,0.15,0.25,0.2),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同学甲的综合素养评价结果为:良。
同时,各一级因素的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及一级因素评价结果可知:同学甲学习成绩优秀,态度与习惯好,这点应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但社会责任感缺失,需要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注意,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及教育,其创新与实践能力良好,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
四、结论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评价,把学生的态度与习惯、社会责任感等因素也考虑进去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了以往的以学习成绩为唯一度量标准的现象,同时利用父母、老师、同学以及本人对其进行多方面评价,改变了以往只是由教师一方对学生进行分等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林培民.新课程理念浅论[J].宝鸡社会科学,200,(2).
[2]李安贵,张志宏.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3]李振平,任铭.模糊综合评判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0).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思考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这一宏观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应当做哪些改变?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目标预设与达成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应如何确定呢?又该如何判断其是否达成了呢?笔者的观点是:预设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放在核心素养理论下观照,而判断其是否达成时,要看学生是否形成了相应的品格与关键能力。以“特异性免疫”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如果从三维目标角度来界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概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能够说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制定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并能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认识到特异性免疫与生活的联系,并了解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适应性的表现,而免疫调节是人体与病原体共同进化的结果等。核心素养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因此,教学目标预设可以描述为: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并说明其特点;学生能够在认同免疫调节是人体与各种病原体共同进化的结果的基础上,认同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适应性的体现,并认识到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而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流程是否完成,更要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判断这些目标是否达成。“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甲流病毒”是一个实际问题,此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指向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也是判断学生能否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标准。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内容重组织
核心素养背景下,在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时,更多的要围绕问题解决的思路来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形成“关键能力”的过程中生成“必备品格”。笔者设计本课从“甲流”开始:甲流来袭,人们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学生自然知道是接种甲流疫苗。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甲流疫苗可以防治甲流呢?当学生以为是“抗体”在起作用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长期保护人体的并不是抗体。而当学生的认知开始失衡的时候,教师再抛出探究性问题:是什么在长期保护着人体?其后的探究过程,可以从研究甲流病毒(图片)开始,从病毒侵入人体内,到其利用自身表面的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定的蛋白质相结合,进而完成对宿主细胞的侵入,然后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同时研究此过程中人体的抵抗过程,如甲流病毒在呼吸道中遇到的呼吸道黏膜,再后来遇到巨噬细胞、抗体(在体液中起作用,即对应着体液免疫)、T细胞(细胞免疫)等。学生在理解这一过程的时候,经常会自发地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会自发地打比方,例如:把巨噬细胞比喻为快速反应部队,速度虽然快但数量不够等,又比如说病毒所隐藏的宿主细胞相当于一个碉堡等,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能够对甲流病毒与人体的免疫过程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对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篇3
P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教师道德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convening of th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China proposed to 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and power,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e three big eighteen proposed "advocate" advocate "," prosperity, democracy, civilization and harmony ", advocating freedom, equality, justice, rule of law, advocate" patriotic "dedication, integrity, and friendly", also shows the specific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concept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angle of view,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teachers a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society should have the moral quality and teachers'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moral quality and screening,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 and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morality.
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eachers’ moral development
1 研究背景
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人面临着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种困惑,其中,文化困惑冲击最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1]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以多种形式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进行德育与教师的自我发展,培养教师道德素质十分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此为指导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2 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根据文献查阅,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素养、学习素养、责任意识及个人修养。
2.1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这种给予教师角色良好关系的协调,为教师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2.2 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是教师为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期望水平,内在、稳定的学习品质。它包括很多内涵,理性素养、科学素养、终身学习理念等。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这一点在教师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郑勤华等人在北京市于2012年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终身学习素养呈下降趋势且拐点趋于年轻化,由此各高校更应重视教师这方面的培养。
2.3 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3]当然,责任意识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里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也包括持续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责任要求。
2.4 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端庄的礼仪,合适的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以此熏陶学生,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模仿乃至内化,提高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
3 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
当今社会,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对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要求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行业,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辛勤教育使得新的一代不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的传承性,使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
随着时代的更新,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主要体现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体现为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敬业”体现为教师工作中的道德行为。“诚信、友善”体现为教师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正确道德认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道德规范在工作中转化为行为,真正地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在与家长、同事、管理者等进行人际沟通中应做到诚信、友善。道德关系是道德意识的实现,又是道德活动的目标和结果,而道德关系一旦形成又影响、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5]当教师选择某种理想的道德关系来调整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与管理者关系时,那么其道德行为也会达到理想的模式,此时教师的社会关系变会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教师道德就在不断成长。所以,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重点是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
现今,转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家长、学生、教育部T、社会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师的压力日趋增加,社会各界在对教师提出高素质要求的同时也要给予其相应的社会支持,一味地对教师施压,并不是未来德育发展的目的,仅仅教师道德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够更好,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社会支持,也是教师道德更好发展的支柱。
4 小结与展望
随着党的十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提出了“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对全国人民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在道德方面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应该具备的四种主要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助于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为教师的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
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小部分群体只能尽己所能地去影响他人,其主要的影响对象是祖国的下一代,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更是关乎我国文化建设的未来,因此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从小模仿的对象,家长们往往起着言传身教的角色,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放纵式管理,导致部分孩子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完全,由于家长的管教方式,往往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不良品德行为,尽管教师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没有家长的支持,想要提升下一代的道德素质也是无能为力,家长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对下一代的教育。另外,社会对于全民道德提升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的传播、先进事迹的流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都应该受到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甚至是上升到国家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为贤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道德一直都备受关注。我国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全民素质,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最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赢得学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感受,正确、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不断拓展德育渠道与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艺术和手段,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新时期德育新局面。[6]
教师道德其实质是一种角色道德,我们的研究应该注意时效性,不同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研究的结果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教师道德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做到科学严谨。注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不仅要提出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更要提出其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找到真正有效可行的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方式,如提供模仿的榜样、净化学校风气等。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以更加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师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使教师道德研究这一领域更加有活力,并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看待道德的发展,以期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永慧,郭艳坤,朱晗.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思想政治论坛,2011(3).
[2] 杨太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责任意识现状与强化对策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9.
[3] 包雅玮,梁慧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5.
[4] 孙秀林.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
篇4
四大模块中的“问题解决”元素
在课程目标模块中,从《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在“问题解决”上要达到的总目标可以发现:《课程俗肌氛攵浴拔侍饨饩觥钡哪勘晟柚闷向于“发现、提出问题”“应用、实践”“合作”及反思。围绕着问题解决总体目标,《课程标准》纵向上分别列出各学段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达到的问题解决方面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内容是相互联系且随着三个学段上升而螺旋上升的。例如:针对“发现问题”,第一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背景是“从日常生活中”,问题难度是“简单”;第二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变成“(自己)尝试”,背景和问题难度依然分别是“从日常生活中”与“简单”;到了第三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自己)初步学会”,背景变成更复杂的“具体的情境”,难度也增加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额外还提出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
在内容标准模块中,《课程标准》从横向上把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观察具体的内容设置可以发现:“问题解决”元素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板块中,主要表现为运用该板块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比如“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而只有在“综合与实践”中,才有一套完整的从“经历实践”到“发现、提出问题”,再到“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方案”“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价反思”的问题解决流程。
在实施建议模块中,《课程标准》给出了课程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其中,在“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的教学建议中,《课程标准》强调“综合与实践”模块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学习,区别于其他模块对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也区别于教师的直接讲授,而是创造情景,让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全程参与和实践。在这段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出“问题解决”的元素。对评价建议环节,《课程标准》给出了问题解决的评价参考建议:“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并以第二学段某问题为例,给教师评价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示范。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启示
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问题解决”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但是当老师希望通过《课程标准》的指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容易会出现一种疑惑:“问题解决”重视的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成功解决数学问题),还是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及体会呢?从以上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针对“问题解决”元素的描述基本上偏向于问题解决的结果,这容易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把“问题解决”当成“知识技能”来教,把“问题解决”的考核与“知识技能”的考核相混淆,即只要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解决具体问题,就当作学生拥有了问题解决能力。这偏离了《课程标准》设立“问题解决”目标的初衷,也与当前出台的中国核心素养框架有所偏离。
相比于《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偏向“结果导向”的描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更偏向于“过程导向”,这都体现在后者对“问题解决”的重点表现描述上:“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而且,从《课程标准》设立的“问题解决”的总体目标可以发现,尽管提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订方案”,但是却没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所提到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泰勒模式的影子,重视“情感态度”的阐述和培养,注重结果导向而缺少对过程体会的重视。
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可以指导和改善原有《课程标准》的不足。通过核心素养强调的“过程导向”,可以引导和修正《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目标、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偏向“结果导向”的不足;同时,也需要增加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方面的描述与建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从数学学科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祖希.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进展――从数学素养到数学核心词再到数学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7):35-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篇5
【关键词】新课程 核心概念教学 中学生物
【中图分类号】G 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84-02
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以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生物学用来分析、推理、判断以及解释本学科基本规律的依据就是一系列的核心概念。积极有效的核心概念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使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用科学的观点考虑问题、用创新的精神探索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探究的教学方式,结合概念图,通过比喻或模型,并借助现代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学,培养学生的智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有效地进行核心概念教学的体会做一些体验和探讨。
1、我国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
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而生物科学素养指的是公民们参与经济活动、实践活动以及社会活动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知识、研究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此同时,课程标准还重视学生在现实背景的环境中对生物科学核心概念进行学习以及深入理解的过程。
2、需要核心概念的原因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主动的学习
现行教育制度对生物学科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对该学科更加忽视。学生们要么觉得生物不重要,要么就采取被动的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对生物毫无兴趣可言。而课堂教学时,教室们也仍然倾向于向学生教授生物学科的事实、原理等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对知识进行组织化、系统化的分析,也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科学研究式教育模式旨在解决该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有限的大概念来对探究活动进行组织和安排。
2.2 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在该学科的教学中,就不应该一味向学生教授大量生物学事实或者理论。因为不是每个学生将来都要成为生物学家或者以生物研究为职业。而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是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则会对其在学校、在社会上遇到的与生物学现象有关的时间和现象的理解产生很大的帮助,并可能成为他们在相关事件中做出正确决策的依据。
3、围绕核心概念开展生物教育的措施
3.1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编写
课程标准是进行教材编写、老师教学课程开发以及考试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应该着重突出核心概念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教学活动。
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教材的编写同样也应该围绕核心概念进行。传统教材一般根据学科主题进行编写,并以主题下的概念、原理以及案例为主要内容。但是,这种组织方式给学生提供的知识和信息是散碎的,学生很难在学习时对核心概念进行把握。而围绕核心概念进行编写的教材则选择以日程生活、前沿科技等内容为主题,每一主题都可以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情境,使其能够通过该情境对核心概念进行理解,进而理解相关的次级概念。
3.2教师教学的视角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教师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中,生物教师应围绕核心概念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而且,教学活动也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生物学科的发展和前沿进展相结合。而对于核心概念的呈现,既可以结合文字、图片以及实物等内容,又可以引入科学发展史,还可结合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展开。核心概念教学要求学生把已有的经验和新知识、新概念建立联系,这就可能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相异概念(前概念)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并转变这一现象。
3.3 考试评价的视角
无论是终结性评价还是形成性评价,如果只是以封闭的尸体作为评价形式、以事实和理论作为评价内容,那就很难引起学生对核心概念学习的重视。这样的评价也会导致学生很容易在考试后大量遗忘死记硬背住的事实和理论,而教师以为学生已经都学会了。因此,在评价中应该采取更灵活一些的方式,除了书面测验,还可以包括探究活动、实习作业等;除了简单封闭的试题,更应该有开放性试题;而评价的内容也应该更多地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生命科学中,所有的规律、原理以及方法都需要借助于相关生物学概念才能够清楚地表述出来。而概念则是人脑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以及对象一般特征及其本质的抽象反映。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准确、深入地掌握和了解概念,既是学生学好生物知识的前提,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智利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加大对概念教学的重视,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素养,是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生物学相关原理和规律解决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遇到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秀红,历晶.运用科学史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本质观[J].化学教育,2005年12期
[2]吴剑平.新课程中教学与共同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1期
[3.]王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向度[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篇6
当下,一直有专家学者在探讨人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也是课程改革再出发的逻辑起点。义务教育应当“素养”取向,这一点毋庸置疑。这在我的《从“知识至上”走向“素养为重”》(《人民教育》2014年第6期,编者注)中有所阐述。但是,哪些素养是人的“核心素养”?哪些素养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决定作用?对此,大家莫衷一是。
南京师范大学的杨启亮教授把义务教育看作“打地基的教育”――地基要坚固,不必好看。地基埋在地下,能支撑起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当然,地上、地下实为一整体。建筑的常识告诉我们,必须把基础打扎实,才能求生动、个性地发展。这个基础是什么呢?我从企业家、哲学家那里找到了答案。日本唯一在世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他是企业家,也是哲学家。他的《活法》一版再版就能说明他的人生方程式多么精辟。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即“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将越可怕。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可以看出他的观点:道德的、人性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养”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括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似乎也印证了稻盛和夫的观点。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于是我们也得出这样的基本认识:基础教育或者“人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利他的处世情怀、积极的生活态度、持久的兴趣。教育如此朴素,而我们离她却越来越远。教育时常悲哀地“本末倒置”。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没讲什么知识,也没讲什么能力,他只是谈“人”和“做人”。当然,作为学校教育要补充一点,人的“核心素养”自然应包括学习素养。那么,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这个道理很简单,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断“学会”还是“教会”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凭着“路径依赖法则”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也揭示了人生发展的规律: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现在可能的选择。人们关于习惯、方式的一切理论,都可以用路径依赖法则来解释。它也启示我们,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的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下力气思考和研究人的“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
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近期,钟启泉教授尖锐地指出,当下基础教育缺乏常识的种种弊病。钟教授认为基础教育的第一大特性是公共性,教育具有公共的使命,要“有教无类”,要让每个人得到应当的发展,这也是每个人的追求。第二个特性是基础性,基础性是指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一定是培养国家公民基本修养与“核心素养”。学校里教的、学生学的,都是基础性的东西,不是专业教育。
作为基层校长,我非常认同钟教授的观点,这也正是我研究、实践从“知识至上”走向“素养为重”的变革意图。不过,也存在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为此,我们研究了学科素养的形成机理:知识怎么转化为能力,能力怎样内化为素养。这一点在《从“知识至上”走向“素养为重”》一文中已有阐述。除此之外,本文要补充几点:
首先,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以往的教学研究,一直以知识、能力为重点,以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为要点;学习科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懈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其次,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力内化为素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它要有一个充满文化关怀的环境。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有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如前文所述,学科教学中学生要在探究中“学”,可以是自主的探究,也可以是合作的探究;可以是科学的探究,也可以是人文的探究。学生的探究学习成为一种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精神、顽强的意志的学习行为,学科能力也就转化为了学科素养、人的素养。
再次,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关键素养”。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多年来,强调“能力”多,强调“素养”少;强调学科能力、学科素养多,而强调人的“核心素养”少。“学科素养”和人的“核心素养”互为整体,课程改革需要一种新的统整,即“素养统整”。以人的“核心素养”为基础价值取向,学科教学是实现人的“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而不只是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载体。人性的、道德的、饱含兴趣的、耐挫的“核心素养”基础没有打好,知识和能力的价值与意义,都值得怀疑。
“素养统整”下的课程与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的孔企平教授认为,数学课堂要四“本”:学生为本、能力为本、道德为本、评价为本。道德为本,即数学教师除了完成显性的教学任务外,必须渗透隐形课程。这种隐形课程就是给孩子们一个人性的、道德的教育。应用题的内容设计不只呈现数量关系,也呈现人性关怀;学习活动不只有知识和能力,师生的交往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更为重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应试教育让老师丢了“育人”。“育人”成为班主任、德育处的事,而不是每个教师的事。“素养为重”下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人性和道德将成为课堂自觉。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在学校,“课程、教师、评价”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稳定的“教育铁三角”。关系图如下:
图中的背景是人的“核心素养”,三角的顶点――课程,这是学校教育的要点。“素养统整”理念下的课程,我们认为有三类:(1)分科的国家课程,要实行“关键素养”化。把握了“学科关键素养”,教师可以“师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个性化地开发“教师微课程”,实现“国家课程”与“师本课程”的和谐统整。我们也有一个课程方程式:优秀的课程=国家课程+师本课程;师本课程=学科关键素养点×教师的学科专长+微课程形态。(2)综合性的国家课程,更要“核心素养”化。有的学校劳动课学生种植物,语文课学生写植物,美术课学生画植物……表面看似乎有了“统整”,骨子里各科依然做各自的事。我们追求的“综合课程”,不是由主题来统领的,而是由人的“核心素养”来统整的。(3)校本课程,需要“个性素养”化。校本课程要基于学生的“个性素养”,呈现丰富多样的、可供选择的“社团课程”,而不是倾学校之力打造数个“特色课程”。
学校教育现行的分科教育,教师往往以学科的“教学”为本,而非以人的“教育”为本。当下的任课制度、职称制度、专业评审制度,也完全与之呼应。现实下的学科统整很难实现。“素养统整”的提出,正是基于现实的考虑。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每个学科的教学首要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作业,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作业里的责任、抗挫、时间观、效率观,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而这些“素养”,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课堂、集会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立德树人”具有一致性。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否快速进入正轨,实现突破,前提是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人生态度和对职业的深刻理解。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非专业素养――即人性与道德、热情与坚持――更重要。所谓“非专业素养”,其实正是人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八年前,我们做了基于道德关怀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三年前,做了基于亲近儿童的“魅力教师”评选,及至2014年要做的“学校教育家”评选,其价值取向是,关注课程与教学,更关注教师的人文精神、道德修养,工作热情和抗挫能力。
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生;班主任;教育
作者简介:姬云飞,山东省济宁市,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学生被放在了教育的主置,学生的发展备受关注。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对班主任的职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是能力和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重要阶段,但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又敏感脆弱,因此需要正确的引导。班主任作为中学生的重要领导者,对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生的核心素养又称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可以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的、广泛的概念,涉及了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简而言之,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学生发展都要具备的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共同影响,它会随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而不断完善。
二、班主任角色转型的必要性
深化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就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的重心,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个教师都在探索教育学生科学有效的理念和模式。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提出,给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点燃了明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生教育的重点已不再是单纯围绕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更多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集体意识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然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重视,还需要各学科教师间的配合与沟通,核心素养打破了学科的界限,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协作,班主任作为这中间的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和优化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此外,班主任也是家长和学校联络的主要媒介,班主任可以和家长形成良好的沟通,以保证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培养。
三、班主任角色转型的策略
(一)从教育协作者转为教师团队的核心
教师团队核心是对于所有学科教师而言的一种定位,在传统的模式下,各位任课教师往往只负责自己学科内的工作,任课教师间的沟通很少,难以形成系统的联动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班主任要转变之前的身份,以教师团队核心身份参与各个学科的工作中,以自己为媒介增强教师间、师生间的交流,改变以往孤立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可以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得到全面的发展,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由学生的监督反馈者转换为家长和学校并肩协作的基石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支持,如果仅依靠一方,学生的核心素养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现如今,有很多家长不知道怎样配合学校来进行家庭教育,也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班主任来加强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班主任不只要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意见,缩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的距离,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局面,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平等和谐的教学互动,更加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及时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信,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以德育人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在学校中与班主任的接触最频繁,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品格都和教师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学校要以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坚持每天和同学一起参加晨跑以及各种课外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够和学生拉近距离,这种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建设优良的学风班风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是充满正能量的团体,一个班级如果学风班风优良,同学间、师生间就会相处的更加和谐,反之则很不利于大家的相处和学习。因此,班主任要和学生共同建设一个学风班风优良的班级,教师要充满正能量,对于学生优秀的行为和表现要及时表扬,多挖掘一些优秀的学生事迹,定期选出学习标兵和道德模范,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嘉奖,将优秀学生的名单事迹发到家长群里,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在家中也对学生引导和表彰,这样,就能在学校和家庭都展开良好的教育工作,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班风学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篇8
在此指导意见下,专家们提出了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四方面: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所以围绕核心素养,一线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和和教学理念。下面就本人在核心素养体系下的4个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例进行探讨:
1.初一教学目标 “如何介绍一个人” 。This is Tom . He is my father. He is a driver. 根据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只是让学生学会this is的句型或者he和she的语法区分,而是介绍一个人时的思维框架序列――这个人的名字、与我的关系以及社会形象。如果延伸到文化角度,在中国介绍一个人时思维框架序列一般是相反的――先介绍社会形象、 再是与我的关系, 最后才是姓名。 这个过程便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社会常识。 因此, 教师应该建立思维框架的认知基础,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从而为学生提供语言和思维范式,真正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一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范式,包括语言应用的生活场景。二是深入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是具备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即培养教师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维技能的敏锐度。
2.初二的Unit4,讨论after-school activities时,由于课外负担太重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减压,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然后再进一步讨论,如果不能及时减压,压力过大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
3.初三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谈到学生在走廊上不能跑,除了要学生学会be allowed to do sth.的句型结构,同时还应讨论为什么不能跑以及撞到人以后怎么做,这样就把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
4.教课外阅读文章Just One of Those Things, an Accident时,让学生提前阅读最近一周的报纸,找出类似的关于意外事件的报道,课堂上用英语向其他同学作简要地介绍。这培养了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学完文章后让学生扮演记者,采访警方、Timmy的邻居或老师,询问他们对此事件的感想。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通过交谈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会对学生的行为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就文章中出现的或未出现的人物,确定谁最应对Timmy的不幸身亡负责,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把学生置于社会大背景中,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非常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然后合理地改变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解读
1.核心素养概念形成追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也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核心素养都成为教育界的高频热词。追根溯源,国际上最早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于1997年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项目,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后来各各国家也在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如:加拿大将核心素养列为学生毕业中必要的学习成绩。澳大利亚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将各项能力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去。2.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既有总目标需要完成,又有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所以要想让这些目标充分落实就需要与核心素养的完美结合。经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大致包含四方面的内容:“理性精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1)政治认同。是指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义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对所建立的社会阶级、社会制度、政治权力公民的认可与接纳,并且在规范的前提下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2)公共参与。所谓公共参与是指在社会各方面中,人们对经济、文化、政治的关注。所以公共参与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推动学生能够以积极的立场来参与社会生活,如在政治方面,依法行使选举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积极参加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提升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3)法治意识。笔者认为,法治意识是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探索的有关法的知识、想法、态度,反映出人们对法律的全面认识水平以及自觉地遵守法律的行为。(4)理性精神。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中的理性精神,主要是在当前纷乱复杂的社会时,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考问题,进而做出理判断和价值选择,面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时,应有辩证思考、根据事实、与时俱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要求
1.课堂教学目标确立精准化——聚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把核心素养应用到学生身上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为辅助的教学目标能够更好的增强三维目标的作用,让每一堂课的每一环节都是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努力。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教学要求就是把宏观的课程标准变成具体可实践的教学目标,进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这样核心素养这些上位概念就会在三维的教学目标中得到落实。但是每一节课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不同,因此要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灵活地制定目标。2.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最优——发展核心素养。随着教学中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可供我们选择的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虽然我们有了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们要根据教师特点、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首先,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学观就由知识向能力素养转变,学生观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仅要重视学习知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师选择方法的目标在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品质素养的提升,比如:讲授法的基础上选择合作探究法。其次,教学方法选择针对性与灵活性统一。由于每一节课的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要把握方法的针对性。如果长期的重复一种教学方法,师生就会产生疲劳感。所以要有灵活性。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要求
1.教师深度剖析教材中包含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丰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共四册书,每一册书都有自己的体系建构。因此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包含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把它列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发展核心素养。比如必修一《经济生活》看似是一些经济常识但是包含很多“政治认同”的因素。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时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现象是一方面,更重要让学生增加政治认同,产生一种归属。这就需要一线教师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深度剖析教材,利用学科知识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提供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堂参与中生成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是能力的提升、品质的培养。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让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起作用。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性,就需要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之中。“政治认同”国家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再是强行的灌输,而是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发自内心的认可。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过程,既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又需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剖析教材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因素。所以需要教师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但是由于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差异,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还需不断完善。
作者:许欣然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篇10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核心素养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71-02
当下,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成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点。但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有学者提出,深入研讨还是进入21世纪后。到目前为止,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国家教育部门还没有权威的界定,探讨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也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界定
1.核心素养的类型和我国核心素养指标体系
世界范围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成功生活取向型,终身学习型,个人发展型和混合取向型。其中以美国混合取向型为代表。基于以上核心素养的模型,美国在21世纪提出混合取向型核心素养模型,整个体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包含了学习内容的科目与主题、学习结果指标以及学习支持系统。这种核心素养体系更完备更具实践性,也更接近我国目前核心素养体系的指标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推进,有关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脚步渐渐加快。目前,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参与、文化修养和自主发展三方面,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都有提出过自相应的内涵。但其中不乏“冷饭热炒”的现象,如单纯的把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加以拆分细化作为核心素养的主题内容,这显然是单薄的。笔者认为可以嘉兴教育学院沈毓春老师的研究很具备参考价值,他认为可以用“经济参与、公民实践、国家认同、文化自觉、国际理解、法律意识和思维训练”加以概括。其中不仅涵盖了高中四个必修模块的知识内容,更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国家认同几个角度加以概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1.培育学科素养需讲求课堂引领策略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培育学科素养,要摒弃以往“满堂灌”的教学策略,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主要起引领作用。如思想引领,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兼具德育性质的高考学科,老师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使学生对知识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讲到政治生活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课题时,以通过一些事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从而对我国政治体系产生一种认同。
2.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抓住教学关键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抓住一堂课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不等等同于重难点,更应该是教与学的困难问题,其中不仅包括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只有抓住并且妥善处理了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学科素养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如在讲解经济生活纸币这一话题时,虽然通货膨胀作为书本辅助文,但作为知识难点,通货膨胀这一知识贯穿于书本始终,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将这一知识拆分,课下布置学生查阅相应资料,课上从通货膨胀的本质、原因、应对措施着手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一知识。在此过程中,要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用以上知识加以分析,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育学科素养需关注学科特殊性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智育和德育教育上有巨大的差异。在知识的传授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领域,更在教材内容和授课过程中教会辨析、辩护和辩驳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合理表达自己想法的公民。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书面表达上兼具言语美和逻辑美能力。在德育培养上,思想政治学科在帮助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三观一旦形成具有确定在,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科的特殊性,利用现有资源,多角度、多维度培养学生,帮助其树立适应社会、适应个人成长成才的素养。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烨辉.寄语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 上一篇:农业经济活动的特点
- 下一篇: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