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语言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诗歌语言的作用

篇1

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连接着教学的各个环节。一堂课的导语至关重要。导语大概为一堂课开始的一至三分钟,这是在学生心中形成初步印象的时期。如果导语总体感觉平平,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这堂课也会平淡无奇。这种刻板印象会影响学生对整堂课的总体认识。所以,教师对于导语要苦心经营,精心设计,精彩出奇的导语往往会顷刻间抓住学生的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以下的两段导语:

导语一:他,是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一生戎马生涯,南征北战;他,是富有谋略的政治家,一生求贤若渴,运筹帷幄;他,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一生登高必赋,横槊赋诗;鲜为人知的是獉獉獉獉獉獉,他还是一位精通围棋与獉獉獉獉獉音乐的高手獉獉獉獉獉。他,就是乱世奸雄曹操獉獉。

导语二:大家都很熟悉“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一般资料上说与之相关的主人公是祖逖

其实,祖逖并不孤獉獉獉独獉,与獉“郎獉”共舞獉獉的还有一位英雄志士。他,就是刘獉琨獉。(注:加点部分重音。)以上两段导语,层层蓄势,最终揭晓谜底,水到渠成,流畅自然。在此过程中,会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会在教师娓娓道来的叙述中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猜测“此人为谁?”类似于猜谜游戏。在期待视野中,不管与教师的“答案”是否一致,都会达到进入情境的教学效果。这样做自然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瞬间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便于下面教学环节的展开。在行云流水的讲课节奏中,教师要事先预设一些“点”,这些“点”,类似于小品中的“包袱”,会瞬间“点燃”全场,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效。讲鲍照对七言诗的改造,改曹丕《燕歌行》的句句押韵为隔句押韵,韵脚间隔的节奏,句句押韵是“嗒、嗒、嗒、嗒……”,隔句押韵是“嗒—嗒—嗒……”,通过对比,让学生形象感受到韵脚过密会导致气流过于狭促的弊端。在一堂课临近结束的时候,预留出一些“语言点”,同样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掌握的技巧。可以是讲到最精彩处、最关键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有关于苏轼生平的一段话:元丰二年(1079),新党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从苏轼的诗文中捕风捉影,栽赃陷害,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拘于乌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在写给自己弟弟苏子由的诗中说:“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那么,坡的命运如何?这次经历对他的人生及创作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且听下回分解。也可以是设计问题的形式,留作作业,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这样做既让学生对下次课充满期待,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由此自然开辟了第二课堂,这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延伸与拓展,使一学期呈散点式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第二次课时,需让学生明确:

第一,剑意象在中国古代文人诗中运用的普遍性(可将学生查找到的代表性诗句板书,不足处教师补充);

第二,剑意象在表达文人情感时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篇2

关键词: 语言测试 语言教学 大学英语考试改革 积极反拨作用

大学英语统考新一轮改革(2005年改革)已经在2005年6月试点,并将在2006年推广,2007年全面实施。此次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拟从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的关系的角度,探讨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

一、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Hughes认为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Part-nership),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方面,测试既为教学服务,也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backwash),这种反拨效应可能有益于教学,也可能妨碍教学。[1]另一方面,教学实践又为测试提供宝贵的信息,使测试更符合教学需要、更科学。所以,作为检验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语言测试要适应教学的需要,纠正“不好的”教学法,扶植“好的”教学法。[2]公正的有效度的语言测试是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客观、准确、公正评价的方法。它为教学提供了目标,并对其进行监控。良好的语言测试可以为师生提供反馈信息,对教学双方都是一种促动:通过测试可以评判教学质量的高低,分析所采用的教学法的优点和疏漏,使教师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课程计划及课程内容,使教学有的放矢;对学生而言,测试本身也是一种检测自己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方式和手段,测试的结果可以让学生找到差距,并进一步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经过几年的酝酿与科研实践,最近一次最大规模、最深层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内容大家已经不再陌生,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计分体制和成绩报道方式上,自2005年6月考试(试点)起,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制,分数范围290分至710分,不设及格线;成绩报道的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道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考委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的解释。

(2)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一是听力理解方面。在现行考试题型――短对话、短文听写、短文理解等的基础上增加了长对话,记分比例由原来的20%增加到35%;听力内容在原来教学录音基础上增加了真实生活中的实地录制的材料。二是阅读理解方面。在现行考试题型――篇章理解多项选择提问的基础上增加了篇章词汇理解多项选择提问,还增加了快速阅读理解,其提问方式为是非判断或句子填空等,这就加大了主观性与阅读速度,而记分比例却由原来的40%缩减到35%。三是综合填空方面。在现行考试题型――Close、篇章问答、句子翻译的基础上增加了改错、汉语译成英语等,记分比例由原来的10%增加到15%。四是写作方面。由现行考试题型――规定性写作向非规定性及主观发挥方向过渡,增加了写作的自由度和创作性,记分比例仍维持原来的15%。

(3)口语考试上,根据改革进程,近期内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将与笔试分开实施,继续采用已经实施了5年的面试型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同时,考委会将积极研究开发计算机化口语测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3]

(4)考试管理体制上,原来的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不再全面管理和实施四、六级考试,其工作改变为负责考试的命题、阅卷、成绩和考试改革研究等;教育部高教司负责制定考试改革的方针、政策;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积极反拨作用(backwash)

Hughes在解释反拨作用作用于教学的工作机制上也作了一些尝试。他把教学全部内容分为“参与者”(Participants)、“过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三部分。“参与者”指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材编写人员和出版商,认为他们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可能会受到测试的影响;“过程”包括参与者所进行的对学习过程产生作用的所有活动,如材料编写、大纲设计、教学教法的调整、学习方法与考试策略的应用等;“结果”指学习到的东西和学习的质量,如知识技能、流利程度等(Bailey,1996:262)。综合这三部分,它建立起一个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模型,认为测试的性质会先影响参与者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和态度,而这种认识和态度又会影响到参与者在进行活动中的所作所为,诸如只练习那些在测试中出现的项目等,这必然会影响学习结果。[4]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这些改革调整将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

(1)计分体制和成绩报道方式的变革,更加明确了四、六级考试的宗旨,有助于摆正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结束后,它用来确定英语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并为教与学的后续起点提供依据。过去,很多学校由于对四、六级考试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把通过考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把通过率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上忽视了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不是以教代考,而是以考代教,片面理解提高学生应试技巧的作用,随意削减教学计划内容,课内外补充大量练习题或模拟试题实行题海战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讲授和技能的训练,未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违背了

四、六级考试的宗旨。因此,四、六级考试计分体制和成绩报道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改变原来单纯依靠四、六级

考试结果来评价教与学的状况,将教学终结性测评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从而也将很大程度上舒缓各校面临通过率的压力,有利于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调整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真正摆正四、六级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更加合理地利用四、六级考试来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2)四、六级考试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这一变化凸显了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必将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多次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必须由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上,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听、说、读、写能力的平衡发展不仅是全面掌握一门语言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促进英语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但长期以来,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的发展极不平衡,虽然有长达两年的听力训练,但相对于其精读水平而言,大部分学生对听力仍然感到困难重重,因而听力教学成为公外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其英语整体水平提高的一道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抱有消极应付的态度;其二,目前听力课的教材教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多样性,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革方案(试行)》将听力理解部分的比例提高到35%,突出加强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测试,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个教学评价系统从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我们完全相信,它必定会引起教学行政部门、教师及学生们的高度重视,同时,教材编写者、课程设计者以及教学研究人员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必将有力地推动他们对各自的工作作出相应的、更为合理的调整,以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质量,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

(3)四、六级考试改革在阅读理解考试方面也作出调整,即把阅读理解分为仔细阅读理解和快速阅读理解,并且除原来的多项选择外,还增加了选词填空、是非判断、句子填空等多种题型。这一调整完全体现了“阅读课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的教学原则,既有难度要求,又有速度要求,同时也符合现实生活的交际要求。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社会,谁的效率高,谁就有更多的机会。这种调整对阅读的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会促使教师改进大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策略改进。

(4)《改革方案(试行)》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如听力中的复合式听写、阅读理解中的选词填空及句子填空、综合测试中的简短回答及中译英等),一方面符合为社会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四、六级考试的信度,从而提高了其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过去由于选择性试题所占的比例较高,许多学生抱着侥幸心理参加考试,有的甚至出现考场违规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四、六级考试的信度,也使考风考纪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这一变化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和动机,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考场考风考纪的管理,更好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5)关于四、六级英语口语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特别指出,考委会将积极研究开发计算机化口语测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虽然这只是中长期计划,但足以表明考委会对全面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的高度重视。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口语能力现状,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仅用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测试模式已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新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获得以英语为工具参与国际交际的能力。使口语成为四、六级考试的一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也有利于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施20年来,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5]尽管如此,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四、六级考试一直在不断改进完善。在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问题上,人们看法不尽相同,如语言材料的真实性问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比例多少为宜;如何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制定新的四、六级考试大纲是否包括评分标准;在一定考生范围或在某种能力测试中实现四、六级机考的可行性等等。总之,四、六级英语考试在提高测试信度和效度以及二者的平衡方面仍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随着四、六级考试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人们对其科学性和公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相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设计和实施将进一步完善,一定能在教学与考试的不断良性互动中向前发展,更有效地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1.

[2]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

[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篇3

关键词:职教;中专;教育教学;改革;教研室;职能

中等职业学校教研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处于第一线,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终端。在过去的办学条件下,由于生源有保障,专业稳定、教材统一,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法上。故那时,职业中专学校教研室的职能单一,即主要是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师贯彻实施,并组织本教研室的教师开展一些小型的教研活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方面,起不到多大作用,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似乎可有可无。

进入本世纪后,我国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实赋予了职业中专学校教研室更多新的功能和作用,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当顺应新形势下的办学规律,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学校教研室的教学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教研室学科带头,教学领路的积极作用。

过去,中等职业学校的各种办学条件都呈定式,那时,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是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来切实保证的,学生素质要求是由国家组织的统考来体现的,所设专业是有关部门预先计划批准的,学生所学科目、课程是教委统一规定的,老师用的教材甚至教法都是统编、统一的,毕业生由国家按计划分配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管理的工作内容是常规的、内敛的,学校的教学管理完全可以自我掌控,大都可以程序化操作。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很少需要层层决策和多级指挥。校级领导的意图,往往只需经由从事日常教学事务的教务部门梳理、放大后,再传达到教学一线贯彻执行即可。

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分为三级:分管校长是一级、教务部门为二级、教研室为三级。这种教学体系没有管理职能上的实际分工,只有管理权力大小的划分,上管下,一级管一级。这样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教学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它要求有相应的教学管理机构来统管学校的教学活动,这就决定了过去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普遍推行的是一种教务部门集权型管理模式。

所谓教务部门集权型管理模式,是指由学校教务部门全面统领教学的管理职能。具体讲,即教务部门具有除了校长级的决策、指挥职能之外的其他管理职能,诸如教学组织、协调、监督、考核等管理职能;而教研室则是在教务部门领导下的一个教学实施机构,通过它,把教务部门的教学管理信息传达给每一位教师。这样的管理模式,教研室连反馈教学信息的职能都没有,因为教务部门完全有条件把工作直插到底,这就是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活动中之所以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的根本原因。

在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中,校长的管理意志靠教务部门全面贯彻,教务部门的工作范围已远远超出其名所冠“教学事务”,其工作职责是如何把校长的教学思想意志转化为计划,并将之贯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最终变成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教研室充其量只能起到一个“二传手”的作用,而更多的时侯,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像打排球,并不是所有的球都必须经过“二传手”才能打过网一样,其教学行为根本毋须通过教研室。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确实是可有可无的,只是有的学校规模较大,教师人数众多,于是设几个教研室,其职责无非是要替教务部门在忙不过来时,跑跑腿,喊喊人。

可是,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条件下,集所有教学管理权于一身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务部门已忙得转不开身了: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功能已改变——不再是单纯地“教书育人”,还要“育才荐用”(即要管就业),因为教务部门管不了也管不好就业;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范围扩大——过去教务部门只管内不管外,现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变成大量要管外,诸如外请教师,组织学生外出实训、实习,到社会上联系、组建实习基地等工作,也压在教务部门的头上,使其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更难了,不仅突出对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而且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让中职学校教务部门更是力不从心;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渠道改变——原来中专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现在一律由学校自找出路,这样一来,教学谋划的职能增加了:首先,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其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才符合社会的需要?第三,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才能胜任工作?第四,一批批的学生毕业后将安排到哪里就业?对这样一些新问题,教务部门只能是望其兴叹;

现时,中等职业学校所用教材甚至于教法很难校校一致。即使是本校用教材,因班次不一、学期不一、教师不一而版本不同。

在这样的办学条件下,教学管理的内容常常是非常规、外向型的,很难自我掌控。由于决策的难度和广度加大,指挥的范围和精准度增强,管理的功能改变,计划的弹性增大,组织的内容增多,指挥的难度增强,控制的范围缩小,不只教务部门管不过来,就连校级领导也很难独立作出决策。因此,学校的教学工作,需要创新,需要研发,在这样的情况下,校级领导的意图,单凭教务部门已很难梳理成章。假如这时还沿用教务部门集权型管理模式,出路必然是:教务部门增岗增人(增加的人中,主要是增加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教务部门内部增设机构,一部分人负责教务常规工作,一部门人负责动态性管理工作。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教务部门任务过重,责任不清,占用教学人员过多,管理效率低下。

按照办学规律,如何在新的办学环境下重新划分教务和教研两大部门的教学管理职能,笔者有十余年做教务工作的经验,切身感受到在目前条件下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之艰难。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改革教学管理和教研机制,应当实行教学管理分权制,即让教务部门真正负起管理教学事务,承担教学中静态、常规性的教学管理职能;教研部门负起管理从事教学研究,即承担教学中动态、非常规性的教学管理职能。

首先,教务部门负起教学的计划、协调、监督、考核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日常教学管理。负责教学计划实施过程的布置、督促、监督、检查。②为教学一线服务。教材准备、实验室管理。③考勤考核。其次,教研部门侧重教学研究,负起教学的谋划、组织、实施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跟踪专业发展动向,为学校不同时期动态地变更、增减专业提供决策参考。②加强行业研究,搜集就业信息,抓好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建设工作。③组织教师积极设计精品课,按照专业需要组织教师编写教材。

这样的设置有什么好处?

首先,便于专业资源整合,做到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有利于调动教研室及老师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教学创新。其次,便于专业发展情况跟踪,有利于按照市场需求更新专业设置;第三,便于教学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切实做好教务工作。第四,强化教研机构的职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教学教研的带动作用。

总之,按照不同职能划分,实行教务、教研两个教学机构分工合作共同实施教学管理的职能,有利于动静分开,各有侧重。教务、教研两个教学机构均由分管教学的校长统领,就好比是用两只“拳头”抓教学,更有力度。

中等职业学校教研室,作为学校教学的第一线,它以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集中了各专业教学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有的是学校所在地某专业同行中的佼佼者或专家,有的在同行业中声望很高。中职学校增强其教学管理的职能,有利于发挥其专业的领军作用,有利于借助其学术声望,促进企校合作、工学结合。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研室中,有本校的专职教师、兼课教师,还包括校外聘请的兼职、特聘教师。过去,外聘教师由教务部门出面聘请,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是教务部门不一定全面了解外聘教师的情况;二是教务部门聘、教研部门用,形成聘用分离,导致本校教师与外聘教师配合不够协调。现在改由教研室出面聘请,减少了盲目性,实现了聘用统一,便于交流和管理。

强化中职学校教研室教学管理职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赋予中职学校教研室专业谋划的职能,使其很好配合学校做好中专学校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的工作,完善专业设置的管理,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

这就要求教研室带领专业教师,面向就业市场,根据国家、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向校领导提出建设符合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协助建立中等职业中专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预测服务机制,制订和实行专业设置标准,完善专业设置管理,及时更新专业目录,以引导和规范专业建设。

2.赋予中职学校教研室对外拓展教学工作的职能,切实做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作。过去,这项工作是由教务部门负责的,现在改为由教研室牵头,一是密切了教研室与“工”、与“企”的联系,二是强化了“教”与“学”、“学”与“岗”的联系,使“教”和“学”

,“学”与“用”紧密结合,有利于形成“学校里学的,正是企业里干的”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格局。

篇4

正如威廉·伯恩(Willard Bohn)所说,“帕洛夫使20世纪诗歌语言为大多数读者理解,这方面她作出突出贡献”。语言哲学作为贯穿帕洛夫学术生涯重要线索便起源于《维特根斯坦的梯子》一书。《维特根斯坦的梯子》与以往作品不同,此书以语言哲学为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帕洛夫高度评价维氏语言诗学的同时,突出强调语言的日常性以及陌生化效果产生的距离美,提倡日常语言反对语言霸权。帕洛夫以意象梯子为题是对维氏语言诗学的高度认同。在大卫·克林格(David Clippinger)看来,维氏文学研究的核心便是“审美集中”。而审美之于帕洛夫和维氏是接近思想、形式的方式,或者不同事件并置之后产生的疑惑。琳达·芒克(Linda Munk)则在爱默生和维氏之间找到相关性。他认为此二人皆“鼓励人们接近日常的,卑微的和下层的事物”。

《21世纪现代主义》中帕洛夫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做了重新界定。先锋诗歌作为勇于革新的先驱成为帕洛夫终生诗歌研究课题。帕洛夫重读艾略特经典作品,并以全新视角将关注的焦点从《荒原》转移到《普鲁克的情歌》,将先锋诗学追溯到艾略特的《普鲁克的情歌》,从而向读者展示先锋诗派谱系关系。在《21世纪现代主义》中,帕洛夫声称当代实验诗歌已经被先锋诗人如Charles Berstain, Susan Howe 和Lyn Hejinian代替。现代诗歌的最佳欣赏方式是从外往内看,而非从内往外看。任何时代,诗歌都只是具有丰富内涵的语言。后现代主义诗歌其实是对现代主义诗歌的重建,是诗歌自身的重生。

《激进的艺术:媒体时代的诗歌创作》是另一部广受欢迎的着作,国内已有聂珍钊主编的中译版。这本书主要讲述诗歌与现代媒体的相互作用。通过大量列举图片,广告语,从而例证大众媒体是一种诗意语言,大众媒体与经典诗歌之间呈互文关系。现代科技改变了人们表达方式,引用、转录和复制日益增多。诗歌采用自发创作方式,关注本文形式而非内容,强调感觉和直觉。具象诗和视觉诗歌以前置诗歌语言物质性引起帕洛夫的注意,最终被引入读者视线并成为广受欢迎的诗歌形式。除了媒体和科技对诗歌形式的影响外,还有数字。帕洛夫指出现代诗歌关注数字的回归。

篇5

关键词:语言张力;现代诗语;陈仲义; 《现代诗:语言张力论》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4-0044-03

当下的诗歌话语研究对观照对象基本都做了较为细致的科学划分,似乎建立起了自身的理论阐述准则和理论法则,从诗歌的话语分析到符号学分析,从社会学视角到心理学阐释,诗歌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文本内涵。然而,从一般的研究角度出发,诗歌阐释体系使得诗歌本体研究呈现出一种中心话语状态,而弱化了诗歌的前提和基础――诗语。可以说诗歌研究的阐释体系在强调自身学科中心话语理论时,对于研究现象而言是有失均衡的,这也是现代研究法则所带来的必然阐释场景。所以,在失衡的诗歌研究体系中,如何寻找到合适的研究角度来平衡整个诗歌阐释体系,是当下诗歌研究的关键。陈仲义先生的《现代诗:语言张力论》,作为国内第一部以张力作为核心范畴的研究现代诗歌语言的专著,从诗歌话语的特殊部分――诗语出发,重新致力于形式美学考量,既打通了语言内部的复杂性,又观照了语言外在的历史关联,值得高度肯定。

一、对象解放下的系统合围

当前,现代诗歌是以泥沙俱下的复杂状态呈现在研究者面前的。一方面,从具体时间层面上来看,现代诗歌经历了模糊而又复杂的衍变历程;从有组织、有章程的流派上来说,现代诗歌有着众多的诗歌流派;从文体上说,现代诗歌则有自由诗、新格律诗、乃至梨花体的纷繁复杂;从诗人群体来讲,既有众星闪烁的精英诗人方阵,又有良莠不齐的网络大众诗人;从诗歌理论上说,传统诗学和西方话语理论构建了颇为喧嚣的的话语阵势。对对象具体的划分研究自然必不可少,但是解放对象并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就显得难能可贵。另一方面,现代诗歌繁华的表面往往使人忽略它是一次语言意义转型的产物,在现代诗歌接受着传统汉语诗歌资源和域外诗歌资源的共同提供的丰硕资源时,自身却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先天羸弱的状态。这两点势必增加了研究者对于现代诗歌本体的把握难度。当面对现代诗歌复杂的研究局面,研究者通常根据一定的逻辑起点和时间范畴将对象进行机械的划分,虽然这种划分方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直接导致了社会学价值尺度成为划分研究对象的度量,导致了百年诗语本体的失语。

陈仲义先生在长期以来对现代诗歌语言研究惯性套路反思的基础上,将研究时域严格锁定在本土现代诗这一时段,将研究的逻辑起点放在诗语的层面上,将以往的话语研究重构为以张力为核心的诗语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诗歌语言研究,具备了重新阐释现代诗歌的理论可能。关于诗歌语言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如何确立诗歌语言的本体地位,也是令诸多学者和诗人感到困惑的核心命题。在作者看来,现代诗语正是各种张力形态的蓄积,并以此来触摸现代诗歌的整体脉搏。所以将诗语作为现代诗歌研究的逻辑起点,一方面使其确立了诗语的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对诗歌文本创作来说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普适性。而且,陈仲义先生将现代诗语的张力作为现代诗歌的本体论素质,并将其作为交集而非并集的关系对现代新诗研究对象进行了解放,放弃宏观、泛化的理论演绎,将现代诗语的衍变――历险作为纵向的时间链条,牵出纵向的诗语从工具性到本体性的转型,从而将纵聚合与横组合的历史与文本动态的运行坐标作为合理的理论阐述系统,显示了其论述系统合围的宏观视野对于复杂的现代诗语的极强观照力。

二、价值坚守下的理论“细部”延展

在以往的诗歌语言的理论阐释往往囿于传统语言的认知,对于现代诗语的研究仍然停留在静态的文本分析层面,承载的灵性与意蕴语言文字从自身特性与价值坚守中被剥离开,失去了原有的寄托和担当的力量。可以说,建构诗歌语言的思维机制是隐喻式的。[1]基于这种认知,陈仲义先生结合新型话语分析,重新运用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厘清现代诗语的衍变历程,重返诗语形式,从张力的动态语言哲学层面出发,使诗语远远超出内容表述工具的范畴,成为一种自足的存在;使现代诗语作为一种话语在承担表述功能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范式来区别于现代诗语与文言诗语以及白话诗语,就是这种自足性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诗语的张力蕴含着语言自身对诗歌价值深刻、崭新的理解。一直以来,诗歌语言表述形态的转换不应仅仅看作是语言形式的变革,而是一种以张力为轴心的诗歌内在质素的整合。正是基于以上的诗歌语言的价值认知,陈先生立足于现代诗语的核心范畴――张力来展开对现代诗语的系统理论考察。

作者在综合考察中国百年诗语衍变的基础上,探讨了文言诗语与现代诗语的分野,以及现代诗语对白话诗语的超越。在经过对物理学上的张力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跨学科阐释后,又对立足于语言本体的西方理论诸如符号学、新批评等理论的认真考察,并结合了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从现代诗歌的文本空间出发,从狭义的诗学到广义的艺术范畴系统地论述了现代诗语的张力属性,提出了“张力是对立因素、互否因素、异质因素、互补因素等构成的紧张关系结构”。[2]73张力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诗语首先作为一种符号实质地架构起一种意义丰盈的创作和阅读框架,从而引导各种新的因素在其中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张力,贯穿现代诗语的微观与宏观的每一部分组织。虽然文字作为表述符号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诗意表述和意蕴审美的局限性,但是作者在表现与隐匿之间建构起了张力对诗语的召唤,确立了现代张力诗语的表现特质。张力的这种表现特质使得现代诗语实现了各种维度下的立体的审美体验,使诗语有限的语义空间、形象空间、情感空间、意蕴空间等表述纬度都在张力运行的过程中朝向最广大的诗意开放,从而决定了张力作为现代诗语的精神纬度隐含在历史与现实上的逻辑投射。由此可见,陈先生的关于张力的论述已经超越了以往的对立、统一的二元认知模式,建构起张力在各诗语要素因子相互作用中的突变型、悬疑性乃至开放性的特征。基于这种诗语张力的认知,本书在厘清诗语的张力的概念、属性后,系统而又细致地论述了现代诗语通过陌生化、含混、悖论、反讽、变形等表述形态所彰显的张力特征。[2]151-232而有关现代诗语言的张力特征的论述更是远远超出了语言表述策略的范畴,而是在“陌生化效应”、“戏剧性的包孕”、“模糊中的歧义”等形态上的运作新质。[2]151-176陈先生在结合西方陌生化、含混、复调等文艺理论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现代社会文化表征的具体要求来阐释现代诗语的特征,随之又探讨了现代诗语的属性和特征的发生机制和修辞张力[2]233-234。就整体而言,实际上是标志着在西方语言系统的影响下,汉语诗歌取得了诗语的现代性。作者对现代诗歌语言张力“细部”的探讨具有极大的理论包容性和理论延伸性,但却从未因此丧失其对对现代诗语固有价值的坚守,而这也正是作者面对复杂的百年诗语,始终保持理性判断的内在原因。

三、审美突破下的阐释创新

诗歌是语言中的语言艺术,或者说是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尽管这个大前提几乎受到公认,但并不意味着诗歌的“语言”真正受到重视,以及由语言带来的问题得到界定和解答。实际情形所呈现的裂沟也许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3]首先,应该说关于现代诗歌语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许多诗歌批评家提出了很多扎实而又新鲜的观点,对现代诗歌语言作出了值得深思的理论阐发,颇具启发意义。但是,对于现代诗歌复杂的百年诗语而言,这些仍然远远不够。很多对于现代诗歌语言的研究往往将其作为一个语言现象去分析,一个独立的模式去解剖,一种历史内容去说明,所以这种研究通常拘泥于对象表象的罗列,带有强烈的目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现代诗歌语言本质的审美特性。其次,由于现代诗歌所达到的历史水平以及其一直以来的在场性所造成的与研究者相对紧密的关系,使得在顺应现代性进程中没有与研究者拉开应有的距离,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现代诗歌的认识不自觉地被局限在诗歌所反映的外在事物以及内在观念中,这种历史局限性使得现代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没有获取到相适宜的土壤。再次,以往的关于现代诗歌语言以及诗歌语言思维方式的研究,对于隐匿于表象背后的历史作用等因素的探讨相对单薄,极大地限制了对于现代诗歌语言的理解,甚至有些研究很少立足于现代诗歌语言本体去分析,而是追随某种先验的思想观念去寻找相应的文本,而且随之也潜移默化地造成了现代诗歌语言审美功能和审美阈限的变异。而陈仲义先生的新作则从现代时间的研究取向入手,从发生学的角度揭示现代诗语的形态的内在动因,真正地把握了现代诗语的本质以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作者在进入现代诗语张力理论系统分析之前,巧妙地在历史之维中突破以往的审美局限,以张力为轴心回归了现代诗语本体现场,聚焦现代诗语的形态,坚守现代诗语本体的韧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以往的现代诗歌语言的阐释视域。譬如前述的其在对纵横轴列的诗语分析上引入了横组合与综聚合的概念,认为“两者之间交相作用――影响、制约、扩散,共同制造着诗语的审美场域”[4]。在理论的系统阐释中,作者在追求理论架构的整体性与和谐性的同时,又在理论的艰涩和文本的具象上寻求相应的契合点论述,在理论的深度和密度中建构一个丰盈的、完满的阐释系统。这样的诗语阐释创新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刘芳.诗歌意象语言建构的思维机制[J].江汉论坛,2012(7):142.

[2]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篇6

摘 要:中国诗歌语言从《诗经》时代开始,到魏晋发展至鼎盛的唐代,直至明清、近代,每个时代的诗歌语言特点各有千秋。其语言以质朴自然为主,但因时代不同,或,乐而不;或,哀而不伤。唐代诗明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巅峰,其语言最为完美,“华声”是其特点的高度概括。封建时代的诗歌,清时代遭遇文字狱之灾,诗歌语言不能自由发展,现代诗歌语言由于西学东渐,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中国诗歌语言形式变化,但其内在思想即使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依旧是中国诗歌的主导思想。

关键词:中国诗歌;语言;诗学思想

一、中国诗歌语言

(一)中国诗歌划分

中国诗歌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通常当人们提及中国诗歌是,大都想到是古代诗歌。中国的古代诗歌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两种诗歌的概念是在唐代形成的。

古体诗包含了古诗、楚辞、乐府诗,而“歌”“歌行”“引”“曲”“呤”等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的语言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与古体诗相对的是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律诗的语言讲究格律且要求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古体诗语言的自由,成就了其豪放大气;近体诗语言的讲究,将语言雕琢得玲珑有致。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美

中国人说话要求语音美,说话的内容也要美,这正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发展至今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成就了整个汉语。于坚在《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杨克主编《中国新诗年鉴1998》的《代序》)一文里认为:汉语是诗性语言,具有天然的诗性特征和历史意识,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本世纪最后20年间,世界最优秀的诗人是置身在汉语中的。[2]可见,即便是现代汉语,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精华部分早已烙印在其中,就像紫檀木中的金星,隐隐发光。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美,这种美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历代诗人所遵循的韵。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在押韵或不押韵中变幻莫测,美不胜收。为求押韵,作诗时的讲究也多,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近体诗在韵的追求上比古体诗更为严格,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同时还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而古诗允许中途换韵,少了一分可以,多了一分潇洒!

(三)、中国诗歌画面美

中国古诗虽然在语言上要求语音押韵,朗朗上口。但古诗的美不仅仅是听觉上的,还是视觉上的,正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种视觉之美,让人目不暇接。诗歌在语言方面要达到精美,这种“精”便可以与古代律诗在音韵上的追求契合。诗人为了能找到一个字能既达意有符合韵脚,可谓是倾尽其心思。“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江南春天的无限生机跃然纸上,让读者最忆是江南!

王摩诘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连现实主义代表杜子美的诗句也能在忧国忧民的同时照顾到审美的要求。《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诗中可以体会到杜诗的用词特点整体的画面感。两句诗出现了碧绿、洁白、黛青、火红四种颜色,“江碧”映“鸟”之白,“山青”衬“花”之红,对比鲜明,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景象就在眼前。逾白与欲燃又是一个趋临动态的词,给人以跃动的想象感,诗句顿时有了生命,值得品味。透过语言文字,诗歌的画面是丰富多彩的。

语言文字要抒发诗人胸臆,除了直接描写画面,还会运用到各种手法。用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角度看,古代诗歌中的名词活用现象还是不少。例如李商隐《无题》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镜”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活用后的词性与“吟”是对仗的关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诗句“开轩而场圃”,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郭酒旗风”,等等。这些词的活用,一字生辉,又如马良手中之笔。

二、中国诗歌中的思想

(一)社会现实的体现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诗歌这门艺术的语言是其思想的载体,字里行间表述的就是诗人所思。而诗人所思正是来源于生活,从《诗》开始,中国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基本都是百姓生活中总结出来,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美好的爱情写于纸上。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白和杜甫的诗句。李太白,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正体现其文思的豪放,不拘小节,让人佩服其登蜀道天险的勇气,同时也感叹时不与他。也许正是这样,才成就其与众不同;杜甫,生活在战火之中,家破国亡都在其诗歌中体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艺术手法也影响了我国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江西诗派。

若诗歌艺术只一味地咬文嚼字,或是远离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这些诗歌虽然对诗歌的发展还是有过作用的,但是终将被淘汰。唐初,盛行的上官体诗歌,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韵辞藻之美。事实证明这些诗歌的生命力并不强。

(二)儒家思想的体现

儒家思想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代名词,现在已经不能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它的内容太多,太广。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对中国诗歌在思想、语言、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诗经》、《论语》、《孟子》等等儒家经典,将儒学精神的内涵以及孔夫子所奠定的分析文学论著的方式、诗歌语言的方式都植入到中国诗歌中,中国诗歌深深烙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汉末魏初,“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大背景下,文人诗歌创作是“五言腾踊”时代。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等“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缔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建安文学具有“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描写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例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歌。“三曹”中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七子”中最有成就的是王粲,其《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这些诗歌作品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儒家文化的核心。

篇7

关键词: 外语诗歌教学 文体分析法 读者反应法

一、引言

在外语学习领域,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其丰富的语言输入内涵,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诗歌这一特别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潜在的育人功能和美学价值更没有得到实现。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业内人士认为诗歌语言不规范,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交际能力,因此没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水平能力的制约,即便在课堂使用诗歌教学,教学内容也仅仅局限于语言学习、诗歌形式、结构和主题的分析,无法发挥诗歌作为文学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功能作用。因此,本文试图分析文体分析和读者反应教学模式,探讨外语环境下的诗歌教学。

二、背景知识

文学作品因其丰富的文化、社会及语言知识深受外语教育者的追捧,并且业内人士(如Widdowson,1975等)确认语言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规范的语言表达,他们把文学看做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补充。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体,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和外语教学密切相关,能够使读者切实体验诗歌独特结构背景下的文化意识交流,同时诗歌具有非同寻常的审美功能,使学生跨越时代和文化的鸿沟,促进对于人类社会多元化概念的理解。

同时,诗歌也为学习外语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资源,而这些输入材料往往是其他课本教材不具备的,包括词汇、短语、句式、句法结构及文体结构等。学生可以在有意义并能够记忆的背景下消化吸收理解诠释新的语言知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诗歌引入外语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外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从文体分析和读者反应两个方面,简要探讨分析外语教学环境下诗歌的教学实践。

1.文体分析法

Carter and Long(1991:35)认为文体分析教学法就是“文本分析的过程,首先以这样一个基本的设想开始: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主要的分析理解过程就是语言的分析过程”。也就是聚焦文学作品中有关语言及语言功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系统地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信心和能力。他们同时认为这种方法(文体分析法)就其对语言体系的阐释而言,具有重要的反思能力,使我们了解语言的规则,因为在所分析的(诗歌)文本里,这些规则往往已经被改变和延伸。进行文体分析其主要兴趣就在于语言,否则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文体分析。

(1)背景知识的构建

背景知识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比如,我们来到一家饭店、医院或者电影院,根据生活常识,知道这些场所是如何运作的。拿起一本书,我们可以先看看书的简介,这样我们就会利用常识预见这本书内容是否符合我们的兴趣需求,决定是否购买。在阅读一首诗歌之前,教师的职责就是提供相关的历史的、文化的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的生平,在学生头脑中创造一个景象,以便学生能够轻松进入诗境,并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产生美感。

(2)语言知识的分析

接下来,教师要做出判断,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帮助。因为词汇语法知识会妨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那么教师需要判断哪些词汇或者结构需要特别关注。也许通过上下文外语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词汇知识,但对于相对水平不高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事先解决相关的难点,他们在阅读时就会出现太多的焦虑而产生不利的影响。除了词汇难点外,更多的是句法问题,所以,在学生拿到文本开始阅读诗歌之前,得到相应的分析讲解,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欣赏。

2.读者反应教法

一方面,在教授学生学习诗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各种语言结构和诗歌表达技巧非常重要,但以此对任何文本的分析,我们都不能说我们真正地完全彻底地了解了诗歌诠释的内容思想。我们必须使学生知道教师的解读不是他们学习诗歌的唯一答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诗歌,以自身的经历、观点及情感来理解学习诗歌文本。传统诗歌教学过程中,对诗歌的理解,突出作者目的和诗歌文本本身,而学生的作用却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读者反应学习法(Reader-Response Approaches)就是在文学(包括诗歌)教学中,突出强调发挥学生的作用和以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1)交易理论(Transactional theory)

交易理论和读者反应教学法密切相关,交易理论清晰阐述了读者和诗歌文本(包括一切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文本本身并不完整,文本需要读者的经历才能有意义,正如Rosenblatt(1978)指出,诗歌存在于读者和文本之间搭建起来的“带电电路”。也就是说,诗歌的内涵与其说存在于文本之内,不如说产生于读者和诗歌文本相遇之后。阅读涉及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一种非线性的交易,即诗歌内涵并非存在于预定的对文本的阐释,而是存在于特别的个体和特别的文本之间,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及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是个体或者团体发展变化的存在,因为读者个人阅历千差万别,并且对诗歌的理解也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不同人之间则完全不同。Rosenblatt把阅读交易分为发现阅读(efferent reading)即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还有审美阅读(aesthetic reading)即阅读是为了快乐体验。

(2)读者反应教法实践

读者反应教法把文学作品和个人经历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利用自己的储备知识更好地预测和解读文本的语言内容和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个人的情感因素的优势,理解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利用背景文化知识,阅读学习文学作品,使得学习经历更加个性化,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鼓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而这一原则作为交际外语教学法的核心内涵,刺激了以学生为中心和过程为导向的外语学习。课堂气氛讨论由对抗变成合作,非胜即负,非对即错的辩论大多数情况下不适合文学课堂的讨论,同学之间、同学之间和老师之间对于文本学习的思考和探讨成为相互定义的关系。同时扩大了文学知识的概念,更好地了解自我、文本及别人和社会。

3.文体分析与读者反应之比较

阅读诗歌并非仅仅是分析知识及语言结构,还要包涵读者个人的反应,即读者对诗歌的好恶情感评价。这一观点表明了外语教学中文体分析法和读者反应法的根本区别。Hanauer(2001)在他的诗歌教学实证研究中发现,没有教师参与的同学讨论,95%以上的时间集中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探讨上,而Mattix(2002)却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教学过程出了问题,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分析学习诗歌。Hall(2003)认为,理解诗歌内容和欣赏诗歌的美感同样重要,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氛围、使缺少安全感的学生个性化地体验诗歌,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可能有些教师认为外语环境下学习诗歌,语言知识分析至关重要;另外一些教师认为个人与诗歌主题的关系更能有效地影响外语学习,而我则主张两种方法的合二为一更能促进外语学习。

三、结语

在外语环境下,文体分析法和读者反应法两者都是教授诗歌的有效之法。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泾渭分明,只采用一种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些相应的教学活动,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能使学生独立地表达个人对诗歌的好恶等。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同一课中把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既能够使学生注意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又能够阐明个人的观点,鼓励学生对诗歌的主题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兼顾,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审美能力、身心人格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Carter,R.,and M.N.Long.Teaching literature[M].Harlow,UK:Longman,1991.

[2]Hall,G.Poetry,pleasure,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lassrooms[J].Applied Linguistics,2003,24(3).

[3]Hanauer,D.I.2001.The task of poetry reading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2001,22(3).

[4]Mattix,M.2002.The pleasure of poetry reading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response to David Hanauer[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4).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 特点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69-02

中国古典诗歌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都是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作品,而对于诗歌的教学,也逐渐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因为它不仅是文学要素的浓缩,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更是思想与艺术的精髓,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还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批判、拼搏奋进的精神,而如今,他的作用更不可忽视,那么如何把握好诗歌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诗歌特点

1、语言优美,通俗易懂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诗歌,大都浅显易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又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如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的是孩子们放学在村旁放风筝的情景,诗歌不仅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又可以让读者享受着诗中孩子们中的快乐,并且产生联想,这样自读自悟,容易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图文结合,便于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尤其是中低年级的教材,每首诗歌几乎都配有一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既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又可以理解诗中的含义。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都能有所提升。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课文中的插图栩栩如生,大雪过后,万物被雪所覆盖,一切生物都绝了踪迹,这时在江上却出现一只孤舟,有一人在独自垂钓的情景。单从字面去理解怎么能体会出诗人孤寂而悲凉的心情。

3、博取名篇,题材广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诗歌,都是各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千古传诵的经典作品,这些诗歌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渊,感情丰富,深入了解更能充分调动你的想象力,使你置身其中,感受诗的美。而题材方面更是丰富多样,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爱国诗,讽刺诗,思乡诗,送别诗等等,可以让学生领略各类题材,体会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1、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是意境深远,感情丰富,语言简练,节奏感强,这些特点使得诗歌易于朗诵,朗诵可以提高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形式,并逐渐把诗歌的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语言,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再者经过反复诵读,便能理解诗歌的含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进而体会出诗的意境以及所蕴含的感情,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2、利用插图,自我想象

课文中的插图能准确的呈现出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诗中的美景,在有限的画面里去引发学生的想象。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尽,一枝红杏出墙来。”课文中的插图发挥出了他的作用,主人家满园春天的景色,显得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大家都认为可能是主人怕客人破坏了这满园的美景,才久久不开门,但这美丽的景色怎么能阻止客人去欣赏呢,看!一枝红杏就伸出了墙外。利用文中的插图把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发挥到极致,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领会出诗歌的魅力。

3、介绍作者、背景及题材,深入理解诗歌

对于一首诗歌,诗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情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都会在诗中多多少少的展现出来,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与诗人显然完全不同,如果不去加以了解作者所在的时代以及写作背景,显然是不能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更谈不上理解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了。而了解诗歌的题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陆游的《示儿》,这是诗人的绝笔同时又是一份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觉得今生唯一遗憾的是看不到国家统一,并叮嘱儿子在“家祭”时别忘了把“王师北定中原日”告诉于他,作者这种深厚的爱国之情,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教师通过对诗歌作者、背景、及题材的介绍,对诗歌教学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既要将诗歌的精华及文化内涵教授给学生,又必须培养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及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自己的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挖掘书中可利用的资源,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这样诗歌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才能使学生对中华古典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争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参考文献:

[1]覃发青.感受诗歌的美――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J].科技资讯,2011年第02期.

[2]贾红.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原则分析[J].语数外学习.2013年03期.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46-02

与基础知识的考查不同,诗歌鉴赏侧重的是能力的考查,因此即便进入高三第二轮复习阶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诗歌鉴赏仍是他们的“软肋”,而对于教师来说,或许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在复习中,可以根据考纲,紧扣“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对于各种常见题型的提问方式、重要术语、答题要点进行详细的解析,对于各种诗歌考查题型的答题步骤进行重复的讲解,以求达到让学生在答题技巧上尽量不失分的目的,但对于如何快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却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很多教师通常都会在“量”上下功夫,却忽视了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指导。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做到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

一、“入乎其内”是正确把握诗歌形象、理解诗歌情感的前提

所谓“入乎其内”,是学生在初读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相关注解,再次融入诗歌的过程。学生应该从首联的第一个字词开始,随着内容的变化,逐层展开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淡化自己作为鉴赏者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诗人的位置,细细品味诗人的所见、所闻及所感,从而感悟诗歌的形象特征,正确把握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1.身临其境,把握意境特征

诗歌的情感是诗歌鉴赏题中必定会出现的一个考查点,而诗人情感的产生往往和其所见的景物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很多诗歌的首联或首句都以写景为主,这时候诗人所见景物的特征就非常重要。如果诗人看到的景物是生机勃勃的,通常诗人的情感就是喜悦的,至于是因为诗人看到景物产生欣喜之情,还是因为诗人遇到了喜事而心情愉悦,则可以结合注解或诗歌的标题来进行深一层的感悟。如果注解或题目中没有交代相关的背景,通常可以理解为诗人看到景物后产生喜悦之情,即通常所说的触景生情。

相反如果诗中描写的景色是萧条的、凄凉的,就要看看这首诗中诗人的“愁”情是否与让人产生思乡怀亲、迟暮伤悲、亲朋分别的不舍之类悲伤情感的景物有关。诗歌语言具有高度浓缩的特点,因此,根据诗歌内容产生合理的想象是学生学会正确把握诗歌内容的前提。

2.设身处地,体会情感变化

如果学生能迈好第一步的话,接下来赏析诗歌内容时带着一种或悲伤或喜悦的情感来感受诗歌的主体部分,就能更好地体悟出诗人情感的变化。在赏析诗歌的主体内容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诗歌中诗人表现出来的情感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即便同是送别诗,诗人想象的内容不同,情感差别就可能会很大。如果诗人的朋友要前往江南美景之地,诗人在诗歌中就会少一些伤感的气息,多一种欣慰之情。相反,如果友人要前往蛮荒之地,诗人往往会在诗歌中透露出对友人前途担忧之类的情感。诗歌鉴赏中,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一定要了解诗人的人生观,而诗人的人生观也是通过具体事件中的情感表现来加以展示的。因此,对于诗歌主体部分的赏析,学生只有自己设身处地去“经历”诗歌中诗人着力表现出来的那种经历,才能更加准确地进行体悟。

3.融会贯通,理解诗人胸臆

议论抒情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情感的直接体现,有了前两步作为积累,很多学生的情感或对于人生中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作者是不谋而合了。尾句或尾联的作用通常是诗歌情感的总结或深化,因此鉴赏尾联或尾句的情感相比而言要容易些。但也要注意,如果作者只是事件的旁观者,而不是诗歌中心事件的主角的话,我们就应该结合诗歌中写诗人所见、所闻的内容来理解作者的感悟,这时我们要体悟的除了诗人自己对这件事的情感倾向外,还要体悟诗中事件主人公的情感。千万不要先入为主,用自己的情感来代替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的情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形象的特征,如果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对于形象的理解就更准确了。

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先做到“入乎其内”,就相当于找到了开启把握诗歌形象、理解诗歌情感的一把钥匙,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等就会容易很多。任何赏析的过程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先把握诗歌的写作内容,才能进行更深层的探究。

二、“出乎其外”是鉴赏诗歌语言、技巧的关键

所谓“出乎其外”是在学生正确把握诗歌形象、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赏析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美的过程。这时教师应让学生站在诗歌鉴赏者的角度,客观地评价诗歌的语言之美和技巧之妙。诗人在表达情感时,需借助一定的语言技巧,反复琢磨、推敲。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才会有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出现,才会有流传至今的诗作名篇。而在考查学生对这些名篇佳作的鉴赏能力时,除了考查学生对诗歌形象、情感方面的理解外,出题者还会从语言或是技巧方面进行出题。

1.字斟句酌,推敲语言艺术

赏析诗歌的语言之美,首先要看准题目中涉及的答题范围,一般情况下,涉及语言美的以赏析中间两联居多,常见的题型有三种。一是炼字题,即问诗歌相关句子中哪个字或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遇到这类题型,答题时应该从表达诗歌内容、情感角度,看题目中考查的字词是否有丰富诗歌内容的作用,同时这些字词是否与表达技巧如运用某种修辞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诗歌在表达效果方面显得更妙如起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等效果。这时要注意的是,分析的重点是语言之美,而不是把情感赏析一通就完事。二是考查关键词,即诗歌中的某一个字或词是全诗的中心,为什么?遇到这类题型,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理解全诗复杂情感的基础上,从鉴赏者的角度学会对诗歌的内容、情感进行全面准确的小结,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答题。三是评价类题,这类题型中往往先出现前人对这首诗歌语言特点或是技巧方面的相关评论,然后询问考生的看法。对于这类题型,学生要先学会看他人的评论内容,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评价诗歌是否具有他人所评论的特点。

2.高屋建瓴,鉴赏表现手法

赏析诗歌的技巧之妙,主要涉及与表现手法有关的题型。遇到这类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判断考查的诗句内容主要是写景、写物还是写人、写事,写作的内容与抒发的情感之间是什么关系,如纯粹写景的,有什么描法在里面等。这就要求学生先站在鉴赏者的角度从整体上判断诗歌运用的技巧手法,答题时再细看是否有修辞手法遗漏掉。

篇10

文学作品的教育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材而进行的文学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类型[1]。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有很多种类,其中诗歌以其篇幅短小、结构工整、语言凝练等优点深受幼儿喜爱。优秀的诗歌蕴含着多元化的审美价值――意境美、形象美、节奏美、语言美,对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诗歌的意境美―在倾听中体验

诗歌的语言富有色彩、动感和表现力,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充满活力,饱含诗人丰富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创造出了一种情深意远的意境。意境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人说音乐是“美丽的画”“流动的诗”。选取与诗歌内容匹配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能使幼儿身临其境,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更好地体现诗歌的意境美。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引导幼儿在欣赏时想象诗歌在头脑中出现的画面,能使幼儿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二、诗歌的形象美―在欣赏中感受

诗歌是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美的形象隐含在诗歌的语言中,需要通过理解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产生美的形象。诗歌形象是由作品本身和读者感悟共同创造的。在教学中,我们应为孩子提供多种艺术想象的空间,使诗歌中的形象在孩子的大脑中丰满、鲜活、细腻,达到形象美的再现。

1.用形象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觉的思维,而幼儿诗歌《摇篮》中的形象既抽象又形象。例如,“天空是摇篮,摇着星宝宝”,我在教学时画了生动形象的图片辅助教学,蓝蓝的天空中有一个摇篮,拟人化的星宝宝躺在摇篮中,白云在摇篮边飘着……形象生动的画面把诗歌美丽的意境展示给幼儿,将诗歌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其表达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类词汇,一类是消极词汇(不能正确运用的词汇),一类是积极词汇(能够正确运用的词汇)。幼儿在表达的过程中出现消极词汇时,教师要帮助其纠正、提炼。这样既可以了解幼儿的感受,又能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诗歌的节奏美―在朗读中展现

节奏是诗歌的原始要素,在创作中,它既有诗人的,又赋予读者的期待。这是因为诗歌的节奏富于变化,是诗人情感的表达,体现了诗歌的内在生命。干巴巴、没有节奏(拖腔带调)、没有感情的朗读是没有感染力的,体现不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准确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传递给听众呢?

1.学习朗读艺术,展示诗歌的节奏美

展现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要让幼儿理解诗句、词语的特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读出速度。停顿可以更加清楚准确地表达思想,让听者理解朗读内容。重音是对句子中的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朗读时音量大些。朗读时速度的快慢可以表现出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朗读诗歌《摇篮》时,引导幼儿在语音、语调、语气、眼神、表情上,突出妈妈对宝宝的爱,表演出妈妈轻轻摇摇篮的动作,用温柔的眼神看着宝宝。在朗读时注重节奏,有助于提高幼儿感受诗歌语言美的能力,也有助于幼儿进入作品,有效促进幼儿对诗歌的理解。

2.变换朗读形式,吸引幼儿积极参与诵读

诗歌节奏通常表现在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中、读者的朗读中。朗读诗句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集体朗读是一种基本的朗读方式,但是一遍一遍没有变化的机械重复的朗读,会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应变换朗读的形式,让幼儿对朗读活动始终保持积极性,充满激情地朗读。

一是师幼互动朗读。在幼儿基本掌握诗歌内容后,我就与幼儿用游戏的形式朗读,老师与幼儿用轮流读诗句的互动方式练习朗读,我读“蓝天是摇篮”,幼儿读“摇着星宝宝”;我读“白云轻轻飘”,幼儿读“星宝宝睡着了”。还可以师换诗句继续练习朗读。

二是幼幼互动朗读。幼儿掌握诗歌内容后,老师可以退出,让幼儿自主朗读。可以是男女互动朗读,男孩读上一句,女孩读下一句,男孩和女孩交换顺序朗读。

除了师幼、幼幼互动朗读外,动静结合的站立式朗读也非常吸引幼儿。轮到朗读的幼儿迅速站起来,读完后迅速坐下,另一组注意倾听,轮到自己朗读时,及时站起来衔接。这样有趣的合作、互动、坐立交替的朗读形式,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朗读,还能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四、诗歌的语言美―在相关活动中表现

在熟悉诗歌之后,应开展表演、绘画、仿编等活动,进一步感知和理解诗歌,透彻理解诗歌的语言美,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1.身体语言辅助表现语言美

用肢体语言表现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用合适的动作表达自己的体会,是幼儿表现作品的另一形式,比让幼儿“静观”“静听”更容易与作品达到情感沟通。在诗歌教学中,借助优美形象的身体动作进行教学,帮助幼儿理解、把握诗歌的精髓部分。老师可以创编一些与诗句相符的动作进行表演,将幼儿的思维、注意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借助动作表演辅助教学,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这些动作无须幼儿刻意模仿,孩子们在自然而然的氛围中有意无意地模仿、创造,内化为自身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感受,使整个诗歌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全方位地感受美的过程。

2.绘画、仿编再现语言美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另一种语言,绘画作品反映了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他们通过各种图案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说绘画是成人认识孩子的一个窗口。引导幼儿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运用诗歌中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有力措施。同时,可引导幼儿站在自己的角度,在学习、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迁移诗歌的经验,将生活经验仿照原有诗歌的句式仿编成诗句,进行创造。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于一体的创造性活动,是发展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从幼儿仿编的诗句中,可以了解到幼儿对诗句的理解,了解到他们幼小心灵对美的理解。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2],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需要用智慧的方法引领孩子步入文学的世界,让他们从小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感受文学带来的美,让幼儿喜欢文学,促进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