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概念;探索式;实验教学;理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76-02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意义

物理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概念弄不明白,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正确理解题目的。而且,如果理论掌握不好,或者是掌握得不全面,是很难解决综合性题目的。

1.初中物理基础概念的教学为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关键。每当进行一门学科的教学时,必须使得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框架结构[1],此结构亦为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以此加深学生对所需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理解,可有助于知识的纵向迁移,进一步变成系统的学科前景。老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辅助学生将所学新的物理学概念融进其本有的正确的概念网络中去,重构其新的知识体系与认知框架。

2.初中物理学概念教学主旨是为塑造学生思维能力。初中物理的概念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们把它记住,而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锻炼。就像数学是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逻辑的,语文是用来锻炼一个人语言水平的。物理所要锻炼的是塑造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其他科目所不能够涵盖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物理概念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事物,并不抽象,很容易让学生把生活和物理结合起来[2]。

3.初中物理学概念教学是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主要手段之一。初中物理学概念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与培养提供了理论根据。在初中物理学概念教学中,掌握运用物理学概念与物理学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就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概念,并逐渐熟练与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

二、初中物理学概念教学的基础模式

初中物理学教学阶段为一项包括多层次、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较为复杂的过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并教学手段等密切相关,初中物理学教学模式按照不同分类就有许多种,就概念教学模式而言主要有: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练习-巩固教学模式、实验—归纳教学模式等[4]。

三、初中物理学教学模中探索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的作用[4]

1.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探索性物理学实验模型一般从问题与矛盾入手并对学生的已有认知产生强烈冲突,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动力。在教学中应该客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立志坚持与自主启发性相互联合的原则,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得每一位爱好学习物理学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掌握的目的。从中可显著发觉学生对物理学习抱有浓厚兴趣,这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大有裨益。更重要的为将改善初中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心向,并能使学生更加理性地投入物理学习,达到学生不断进取、努力追求的自我完善的升华高阶段。

2.探索性实验可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与学习能力。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索式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参与并揭示物理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及方法的思考过程,也可揭示问题的发现过程和规律的探究过程[5]。唯有如此才可充分启发学生于此物理学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体作用,也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活泼和生动。这不但可使学生牢靠把握物理知识,并对初中学生智力的开发、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6]。初中学生通过对物理学概念与物理学规律的形成过程的探求,亦能塑造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并提高学生发现物理学问题的能力。

四、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物理教学的模式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又非常有逻辑的。物理教学不同于数学和语文等其他学科,这是由物理的特点决定的。我们不可否认物理是非常博大的,因为它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全面,而且还超越了我们的生活。物理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概念的讲解,进行概念的消化,到最后对概念的理解和在题目中的应用。对于概念教学,切记不能够死记硬背,更不能够强迫学生去记忆这些知识和概念。对于一些我们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我们要让学生去学习自己推理,因为一个概念一旦学生自己能够推理出来,那么他们就真正掌握了这个概念。而且即使是长时间不适用这个概念,当用到的时候,学生们也会用最原始的方法把答案推导出来。很多学生,尤其是物理学得好的学生。他们并不把每一个物理概念都牢记于心,而是将推导方法熟记于心。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迅速推导出一些新的公式和概念。这种学习方式是非常可取的,对于很多学生都是非常适应的。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将每一个公式推导给学生看,然后给他们机会去自己推导。只有把知识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够运用自如,才能算得上是自己的知识[7]。

参考文献:

[1]黄伦松.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7,(10).

[2]叶澜.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李泽军.物理概念与物理概念教学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2004.

[[4]吴波.基础物理中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M].江西师范大学,2003.

[5]刘炳升.物理8年级上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中物理;衔接;实验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梯度大、难度高,“高中物理真难学”是高中学生的普遍共识。如何使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摆在高中物理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师只有做好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做好“三个三”,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针对性。

一、注重“三基教学”

“三基”是指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基本规律、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一是要加强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是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础。物理概念就好比一座大厦的基石,基石不稳固,就无法建造起挺拔、坚固的大厦。例如,若没有电场、电场强度、磁场、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等一系列概念,就不能形成电磁学。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形成概念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不可能有效构建物理模型,不可能形成清晰的思维过程。二是要加强物理基本规律的教学。教师要重视物理规律的研究过程,要教育学生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如果物理概念是大厦的基石,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钢筋框架。在电磁感应现象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方式有哪些情况,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要教育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是根本,学生只有把规律弄明白,才会追根溯源,才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三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大数学家笛卡儿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注重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能力的培养,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提高听课的效率,多理解、多复习、多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提高解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注重“三个分析”

“三个分析”是指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是学生打开物理之门的金钥匙。受力分析是指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一般受力分析的顺序是一重、二弹、三摩擦、外加力直接加;要清楚共点力、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学生只有正确掌握受力分析,才能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做功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正确分析,要清楚是在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是一维空间还是二维空间;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怎样正确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进行分析。做功分析是分析物体能量变化关系的关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两层含义:(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2)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转化的数量,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与一个时刻相对应,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J),但不能说功就是能,也不能说“功变成了能”。另外,要教育学生把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综合考虑,把三者联系起来,不孤立分析一个物理量,要全面、系统,努力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注重“三个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思想、创新技能的有效手段。三个实验是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制小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演示牛顿实验,能形象说明“自由落体运动”,使学生更明了自由落体运动,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境,使学生感受倍深。学生分组实验具有启发性、互动性,人的创造意识能够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被启发、唤醒,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在某些特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训练、提高。在力的合成实验中,学生间相互配合、讨论、记录、分析、总结,提高了学生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合力、分力、等效作用效果的理解。分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建立形象思维,成功的分组实验,既可以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快乐中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制小实验,学生在自制小实验前会主动整理物理知识、物理规律,主动归纳、分析、设计、动手、实验。学生自己设计物理小实验,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方法

1.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二是加强直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2.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是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二是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是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3.联系实际,帮助理解。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或讲清一个问题,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应用”即试着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的理解。学习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学习,培养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乐学,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发展自己。

4、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主动自学归纳的学习习惯。

篇4

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个基础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先把一张纸撕碎之后再用火点燃,然后向学生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什么?两者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便可得出纸撕碎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而纸燃烧成了纸灰,称之为化学变化.再比如讲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教师通过演示改变温度和溶剂量后溶液中溶质的变化,让学生判断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两个化学概念.

二、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构化学概念

教学化学基本概念,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能在教师“教”概念中归纳总结、掌握学习基本概念的方法,走向自主学习、自主理解概念.教师如果设置合理的学习情境,将完整的化学概念解构成几个要素,渗透进情境中,引导学生从某个角度来解析这种情景,总结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这不但让学生理解了概念,同时也能熟练解析概念的方法,在以后学习过程中能找出重点难点,明确学习目标,为自主学习化学概念作铺垫.比如,在学习氧化物这一知识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先将学过的化学式进行整理.例如“NO、SO2、CO2、CaO、Fe3O4”等等这些化学式,再根据化学式写出化学名称“一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钙、四氧化三铁”这些化学名称,让学生寻找这些化合物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都是“氧化”这样的字眼,所以,在课堂上就很容易引进氧化物这个名称.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总结:像氧化某或者几氧化某以及几氧化几某都可以将其称作为“氧化物”.教师接下来又让学生归纳这几个氧化物之间的共同点,学生就很容易看到,每个化学式当中都有“O”这个字母,而且基本都是在化学式的后边.这样总结之后,学生对于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都比较容易,学生就不会觉得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自己归纳总结化学概念和知识点,最后理解化学基本概念,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提升了.以后再遇到化学概念就可以自己进行概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化学概念

理论联系实际,借生活实际来理解概念,来印证概念,是学生在化学概念学习中乐于接受的方式.教师不妨教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化学知识.比如,在学习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基本概念时,教师就给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在我们生活的空气当中,存在氮气、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等的气体,因此空气是由很多种气体构成的,是一种混合物;海水的成分有水还有盐,也是混合物;我们经常喝的自来水中也有很多矿物质离子存在,在自来水烧开之后,锅底会有水垢,因此自来水也是混合物.但是冰水不同,虽然是冰也是水,但是属于一种物质,所以说这是纯净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学习化学概念,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

四、总结对比,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彼此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为了使初中生学习时不混淆,指导学生对概念总结对比,非常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元素和原子、原子和分子、分子和离子之间都存在一些联系和不同点;纯净物和单质的异同点,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总结并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些概念,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别都总结出来,然后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框架,提升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分子、原子、离子这节课之后,就能借助一些实际例子进行区别: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却不能说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我们还能这么说: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但是如果说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这就是错误的说法.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各种元素、原子之间的概念深刻理解,不能随意混淆.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 基本概念 教学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的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灵活的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是更重要的。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结晶、分解反应等。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三、重视实验、深化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针对某些概念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是深化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引出,课本中首先是由日常生活所见的实例和两个化学实验开始,一个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另一个是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从上述实例和实验我们可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相反,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虽然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这往往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因而应给予注意。

四、习题训练,掌握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化学概念,这些概念若只停留在实验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学生只是暂时的理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师必须在每教给学生新的化学概念之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

五、深挖概念的内涵

一些化学概念层次较多,这给学生记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把组成定义的关键词句向学生突出讲解,促进对概念的理解,加强记忆效果。例如、在“催化剂”概念中,强调“变”和“不变”;在酸、碱定义中强调“全部”二字等。学生只有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才能深刻理解基本概念。

如在溶液中“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第一,定义的句子比较长,第二,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溶解度概念中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加上关键字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六、通过练习巩固概念,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形成之后,一定要使学生通过复习和反复运用来掌握和巩固,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死记硬背和一般性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注意组织练习,当学生学过有关概念后,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练习题,使学生通过习题实践,巩固和增强学生应用概念的能力。二是分析错误及时改正。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了解,根据反馈发现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

七、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篇6

在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实验课教学中,为了比较实验前精读和不组织精读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有何区别而进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初中物理实验课有效教学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声现象(概念较多).

三、检测内容

本章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四、实验一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2009年9月2日星期三上午第三节08(1)班上时,要求集体精读:“声音的产生条件是由于发声体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般情况下,固体比液体传声快,液体比气体传声快,真空不能传声.15℃的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对比第四节08(4)班不要求精读.2009年9月3日的第四节08(1)上课时也是集体精读上节重要内容“我们听到的声音的过程是声音空气外耳道听小骨骨膜耳蜗听觉神经”.然后再上新课,对比同日第二节08(4)班不精读.

五、实验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009年9月4日第二节08(1)班上时,先让大家精读;“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强弱,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强,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对比同日第三节课08(4)班不精读.2009年9月8日第五节08(1)班先精读:“噪声是物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生活中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也叫噪声.噪声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它有三条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对比同日上第六节时08(4)班不精读.2009年9月9日第三节08(1)班新课前精读:“声音有两方面应用:一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对比同日第二节课08(4)班不精读.

六、结果分析

学完了本章的内容之后,为了检验对比实验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相关的知识试卷调查,通过对08(1)和08(4)同时进行闭卷测试,试题见附件1.测试结果见表1.表1平行班对比实验成绩结果班别1人数(人)1对比试验1识记类1理解类及格1良好1优秀1及格1良好1优秀08(1)1651精读16511515015012313008(4)1651不精读158123135140122118表1数据表明:课前精读的08(1)班识记类优秀率为76%,08(4)班课前不精读识记类优秀率为53%,理解类测试08(1)班优秀率为46%,08(4)优秀率为27%.

七、讨论

我以所上的两个平行班为试验对象,课前精读的班级对于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比课前不精读效果好得多.其原因在于,初中物理为启蒙课程一,物理实验现象非常有趣,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好奇心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没有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学生心中没有一个知识的导入过程,上课不利于集中精力,不利于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通过对比实验我们认为在实验课前进行精读训练是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一套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八、附件1:测试题目

1.发声的物体在声音的传播需要,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时,传声最慢的是,最快的是.

2.在15 ℃的空气中声速为m/s,真空中声速为m/s.

3.乐音有个特性,它们是.

4.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女学生的说话声细而尖是指,闻其声便知其人是应用来辨别不同人的.

篇7

一、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初中化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初中化学学习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定义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如“催化剂”的概念中,可以抓住“一变“”两不变”的原理“,一变”是指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两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还必须跟学生强调指出是“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而“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又如“溶解度”的定义中,要抓住关键的“四要素”即“一定温度”、“100g 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再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等等。

二、依据教材,做好单元复习

开始总复习时就打乱教材安排顺序,搞大综合复习,不符合初三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复习效果。因而此阶段的复习应以单元为单位,搞小综合复习。此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每单元中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不要疏忽遗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教材、把握教材。

三、常抓学生错解题的剖析,促使学生从错题中吸取教训

复习课要具有针对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在复习课中,可以采用“共同辨错”方法,即教师从学生平时的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选编成典型错例,让学生寻错、辨错、纠错、归纳。通过一些错例的剖析,真正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四、精选试题,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选编试题是很重要的一环,选题恰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收效喜人,否则不但劳而无功,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编试题时应注意近几年中考的方向,要围绕化学基本概念、反应原理、反应规律作系统安排,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使知识点有所疏忽。教师不能把过去的陈旧试卷直接圈圈点点,应根据制定的复习计划、《大纲》、《中考说明》、教材等的要求,对所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排队、筛选,使每个知识点都与选题挂钩对应。每道试题都尽可能包含若干知识点,并注意在覆盖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与难点。

五、科学设计专题讲座

教学按照总体构思、将所复习的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小专题,如划分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和净化”、“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化学实验探究”、“STSE”等等小专题。课前由教师精心构思专题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能力点,按不同的层次,不同形式加以组合,设计一份包括预习(以覆盖知识点的概念性问题和基本技巧问题为主的小题目)的讲授内容,必要的内容提要、思路分析,以及例题(必须是精选的典型例题)练习、作业等详细教案,课后要及时检查、批改作业。这样第一轮复习后,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份系统完整的专题复习资料。

六、强化训练、巩固知识

篇8

【关键词】思维;心理障碍;物理教学

【Abstract】The physical teaching passes through throughout is practicing the exploration the spirit, teaches with study with closely to relate actual。 Enters the high school from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ny students felt that the physical study is very difficult, investigates its reason not to be able to penetrate for the student from junior middle school's simple thought into the physical phenomenon essential reason, creates the understanding one-sided。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some ponders on this aspect。

【Key words】Thought;Psychological barrier;Physical teaching

很多学生普遍反映:从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没有什么变化,也能听懂,但就不能在练习甚至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检测效果。原因何在?结合学生从进入高中后对物理的学习以及对学生各次检测的结果和与学生的交流综合分析后认为:学生在进入高中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跳出初中学习物理的思维和方法,始终停留在只注重表象,不主动思考深层次的本质原因。造成各个概念理解粗浅且不能联系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思考,问题也就越积越多,逐渐形成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根据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的分析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可以较好的克服上述不足。

1.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教育

初中知识容量少,且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相对而言比高中薄弱。那么学生进入高中后在进行高中知识的讲授以前进行必要的初中知识回顾和相关数学知识的补充是必要的。例如:初中和高中都要学习力的基本知识,初中是一维的,而高中就很快进入了二维的力学问题,这样需要比较扎实的数学能力进行相关的铺垫。当数学能力不能跟上学习要求时,学习中产生了阻力,在短期内不能很好解决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放弃物理”的想法。根据这一情况,先对初中数学知识(主要是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相似形等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或扩充,以扫除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数学瓶颈问题。再者就是对基本物理概念的回顾和基本物理方法的深入,同时渗透一些高中的物理方法与思维,让学生有一个高中物理知识的预备接受期和缓冲期,做好后续学习的基础工作。

2.安排高中物理教学初期的适应期

学习高中物理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功底,扎实的物理分析理解能力。当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如果马上进对其进行大量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样对学生来讲是很难的。除了进行相应的知识衔接教育外,还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适应期。这一学习适应期主要由教师进行相应的安排。那么在教学的初期,物理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能一次到位,适当放慢教学进度,给学生一个知识回顾、理解、消化的缓冲期,为后续学习打下较为稳固的基础,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

例如:在《摩擦力》这一节内容,在教学时,首先进行几个基本概念的解释,让学生理解透(如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在进行摩擦力的讲解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因为学生对摩擦力产生的基本原因已经在上述的两个概念中得到了一定的暗示,能够做到理解上的水到渠成。

3.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讲,培养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摸索认为,如下的一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3.1 做好物理演示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物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是说明物理基本规律原理的良好的证明。那么,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在实验室或者借用器材,甚至还可以自制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的演示教学,在最大限度范围内给学生以“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的学习意识。这样给学生正面的刺激;原来物理这么有趣。渐渐地培养出学习兴趣。

3.2 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要充满生活化;物理教学是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时切不可将实际与理论脱离开。例如:动量的学习。动量是高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学生在初中时没有接触过,怎样引入教学需要进行实际例子的选择;人从高处跳下来为什么有下蹲的动作,而不是直立。在一些轮船的边上为什么要绑上废旧轮胎,跳高比赛为什么要放上很厚的海面垫。当提出这些实际问题时,学生在思考这些实际问题的同时,动量的学习也就自然而然的引上正常的轨道。

3.3 根据教学情况适时地插入物理学家的相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毅力;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很多优秀的物理学家经过艰苦的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牛顿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发明了微积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学中重要的规律。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辛勤劳动,提出了较为完备的电磁场理论;赫兹又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劳动证明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正确性。托马斯杨经过自己严谨的科学分析和实验,巧妙的解决了取得两列相干光的问题,使得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变得较为方便。法拉第经过长达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物理学是建立在很多人辛勤工作的基础之上的。通过适当的相关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讲透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让学生深刻理解各个基本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很多物理概念和规律很抽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会感觉到很难。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力争将抽象的概念规律在学生的意识中形成比较具体的模型,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在经典的理论模型基础上会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举一反三,使物理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提高学习的效果,提升综合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延伸和提升,怎样将初高中的知识有机的联系,做到承前启后,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高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怎样在教学中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将物理教学进行下去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反思,是能够较好地解决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中考物理试题 特点与启示 教学对策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中考命题加大了改革力度,命题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切实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即要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为高一级学校提供优质新生。以河北省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理科综合试卷中的物理试题为例,该试卷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中考物理试题表现出的特点比较明显,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一、物理试题的特点与启示

1.稳中求变,导向正确。

与2007年试题相比,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的题型、题量及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稳中求变求新。继续推进对作图题的呈现形式的调整,在填空与简答题、实验探究题中体现作图题的内容;填空及简答题设置阅读材料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放性试题加大了探究的力度,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物理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符合学科说明规定的要求,符合我省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正确的导向,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

2.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突出了“注重基础”和“体现能力”两个主题:一是试卷中基础题的题量约占70%。物理基础题以考核基本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为主,起点要求较低,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题目情景直接来源于教材,考生容易上手,能够提高考生解题的自信心。试卷中,基础题分布在各题型中,这样的安排,符合考生的解题心理,有利于考生发挥水平。二是今年的理科综合试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体现得较为充分,试题比较新颖。物理试题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注重了对物理规律灵活运用的考查,注重了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但没有繁难的定量计算。物理试题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突出考查了考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渗透了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有良好的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3.加大了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考查。

物理试题中,大部分题目涉及科学探究的内容,对学生科学探究的经历和所形成的科学素养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考查。科学探究的诸多要素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等都进行了考查,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体会到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内容又是研究方法。这类开放性的科学探究试题,鼓励了考生自由创造,考查了考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了新的考试评价观,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4.图文并茂,体现人文关照,难度适中,发挥评价功能。

物理试题在形式上图文并茂,内容上丰富多彩,情景、意境和谐交融,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物理试题出现了16幅图片与2个表格,考查了学生联系实际从图表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激发考生继续学好物理的兴趣和探索热情,有利于考生发挥出最佳水平,进一步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试题中各部分(含综合部分)的试题起点低,坡度缓,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物理部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为3∶5∶2;有较好的区分度,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又能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所需的学生区分出来,还能给我省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以正确的导向。

二、物理教学与应考的对策

1.落实课标要求,主动适应新课程。

目前的中考理科综合模式要求学校准确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重视物理学科的教学,按照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合理安排时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保物理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教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但物理教学仍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学生对涉及探究性试题、体现物理过程和物理方法的试题,明显表现出不适应。一线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融会到物理教学中,应该通过物理过程分析,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和物理概念,通过运用知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高。

2.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课程改革以来,一些地方或学校对课程标准理解有偏差,在物理教学中存在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物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被弱化等现象。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针对发生和存在的某一事物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出发去分析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重视基础还表现为以教材为本,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依据,要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物理内容,千万不能甩开课本,带着学生围着各种练习资料转。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以加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要让学生在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测量方法、观察目标、数据处理等方面得到训练,同时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实验的设计思想,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教学中要处理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实验的关系,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代替物理实验。应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重视物理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一、研究分析学生自身情况,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心理素质

不少学生未进高中前,因有人告之“高中物理难学”使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心理上就已畏惧高中物理,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一进高中才一个来月,就给自己做了一个计划,分科时选文不选理,而在文科里的物理简单,因此对学习物理就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据此,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心理素质十分重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物理的心理素质,学生就有了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对物理教学有相当大的益处。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好胜心

有人说“良好的自信心,坚强的好胜心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胜心,关键是学生自身,但教师的外因指导肩负着重任。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我能学好物理”的信念,具体做法:抓基础知识,布置难易适度的题目,还可结合“史教”――如伽利略的自信和好胜心,否定“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从而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自由落体学说”的正确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

2.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式教学,多鼓励学生、关心学生,使学生感到一种亲切和谐的感觉,从而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当学生感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就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这对完成一堂课会取得双倍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坚强毅力的决心

可采用“物理史教”的方法,如爱迪生经过8年努力,终于发明了电灯,给世界带来的光明;又如: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同时可举大家熟悉的身边的人,让大家明白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二、研究分析教师自身情况,增强教师自身素质及更新教育观念

对于一直从事高中物理的教师,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禁锢在一切为了“高考”的教学而教学,物理作为理科中必考科目,老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所以物理教师首先要冲破原来的“传统”观念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即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有的放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1世纪将是信息时代,而信息离不开物理知识,所以物理知识更需要不断提高,不断更新,来适应时代要求,如宇宙信息探索,核能开发,微软件技术等。作为一名当代物理教师,只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就很难教好学生,很难满足社会需要,就达不到教育目的。综观这些年的高考试卷,跟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要求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物理知识,还要学习一些化学知识,生物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来适应时代需要,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教学改革的目的,经常“通电”来充实自己,同时更新教育观念。

三、研究分析教材编制差异,立足教材基础教学又突出学科特点

初中物理教材中,以一些简单概念、原理、现象、实验为主,还配有较大比例的插图。对初中学生只要求记住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做定性说明,简单的定量计算,在学生实验方面,学生初次接触一些仪器,自己亲手做,兴趣较大,又亲自品尝实验成功的喜悦感,因而学习兴趣大,容易取得较好成绩;而高中物理教材,虽经过几次改革,要求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物理规律不能少,对学生要求比初中更高了,学生不但要有形象思维,还必须具备一些抽象逻辑思维;初中物理知识只联系到了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如“蒸发,冬天教室玻璃内表面结冰花”现象,学生只需具备简单物理知识就能解释;高中物理知识更注重与实际联系,如“人造卫星、天体坠落”问题,要解决此类问题,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如,物理、数学、天文知识综合,而且学生要有空间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又如初中只有路程,高中出现了位移;初中的“速度”和高中的“速度”的不同含义;位移、速度出现“负数”,这要求学生冲破原来思想束缚,从“标量”到“矢量”的跨越使学生出现了一定的学习困难,故高中教学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放在首位

为了消除学生“学物理难”的心理障碍,高一物理教学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同时,适当降低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教的知识不要求学生一次到位,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让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要求。比如高一物理第一章,先要求学生掌握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及一些三力简单的静力学平衡问题过关即可。同时,教师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物理现象,来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心服。如“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可以让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使实验直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要有针对地把物理知识要求适当提高,突出物理学科特点,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