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

篇1

【关键词】战略战略管理管理

一、战略的体认

1、战略管理经典作家关于“战略”的定义

关于“战略”,有多少战略研究学者,就有多少“战略”的定义。以下是四位战略管理经典作家关于“战略”的定义。

安索夫(Ansoff)认为,经营战略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对目前从事的和将来要从事的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战略决策。

安德鲁斯(Andrews)认为,战略是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界定着企业正在从事的,或者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以及界定企业所属的或应该属于的经营模式。

波特(Porter)认为,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

明茨伯格(Mintzberg)提出了战略的“5Ps”定义,他认为: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是一种计策(ploy),是一种模式(pattern),是一种定位(position),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

2、关于战略本质的思考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者的背景、目的、视角、方法的不同都将导致他们对“战略”的定义不同。尽管“战略”的定义很多,但所有的定义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战略的一个共同特征:战略是人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协调的过程和结果。这就也战略的本质特征。

对战略本质特征的理解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关于“人的主观目的”。战略是组织的战略,因此,“人的主观目的”中的“人”是指组织中的人,“主观目的”不是个体目的的加总,而是组织中的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集体意志”。其次,关于“客观条件”。它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对“客观条件”的辨识既包括对目前内外部环境静态的分析,也包括对环境变化的动态分析。再次,关于“过程和结果”。从静态看,战略是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主观与客观协调的结果;从动态看,在长时间内,组织的内外部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决策主体“人”也在不断变化,主客观的协调也随之不断变化。

抓住了“主客观一致性”这一战略的本质特征,再以此分析众多的战略定义,就可以十分容易地把握住各个定义特有的视角和强调的重点。

二、战略管理的特性分析

基于以上对战略本质的认识,必须紧扣“主客观一致性”这一本质特征来深入分析战略管理的特性。战略管理的重要特性应该有:主体性、情境性、动态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平衡性。

1、主体性

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战略制定必然有其主体,二是战略包含着主体的目的性。首先,战略制定必然有其主体。这个主体可以是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最高管理者个人或整个高管层),也可以是组织的中层甚至是低层人员(如明茨伯格的“草根模型”所描述的),还可以是各层次人员的结合(权力学派所描述的)。其次,战略包含着主体的主观目的性。战略形成和实施是一个带有主观影响的、不完全理性的过程。主体的价值观、愿景势必投射到战略形成的过程之中。主体显性的和潜在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战略的形成和实施。

2、情境性

战略活动离不开组织所处的特定的情境。这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战略管理是组织通过学习不断调适与其环境的关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战略管理过程就是组织不断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安德鲁斯的SWOT模型和波特的“五力模型”都突出体现了战略管理的情境性。

3、动态性

首先,战略管理是一个过程。无论遵循怎样的战略管理程序,战略管理本身就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其次,组织战略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战略的动态性决定了组织学习的重要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认为,战略是组织学习的过程。4、前瞻性

战略管理是面向未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管理组织活动的不确定性来谋求组织的长期存续与发展。组织既要对其所处的现实环境进行正确的辨识,还要对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预测。不仅如此,组织还要通过认真的策划,调动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去影响和控制环境变化的方向和节奏。

5、系统性

首先,战略是事关组织全局的决策活动。它以整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为关注的重点。虽然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它可能关注某些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局部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它关注的是组织的整体运行。其次,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协调组织内各子系统间的运行以求系统功能的最优。从安索夫系统地提出协同的思想开始,系统协调就一直是战略管理理论的一条主线。

6、平衡性

战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相互矛盾或制约的两个或多个因素中求取某种平衡。如:理想与现实(想干的与可干、能干的)、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形与势(现实的收益与潜在的趋势)等等。

三、战略管理的要求

战略管理的特性决定了战略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必须高度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

首先要重视战略形成过程中人的作用。战略形成的方式中的关键在于战略是否能为组织中大多数的成员理解和认同,必须在战略形成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这包括人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相互关系、利益诉求等因素。其次要重视战略实施过程中人的作用。一是要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二是要有效控制组织内部政治对战略实施的影响,三是要把握好关键点,控制好关键人。

2、必须努力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

战略是人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协调的过程和结果。组织一方面要敏感认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要能及时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不仅要求组织成员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还要能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组织内个体成员的知识转化成组织的知识,要着力营造好的组织文化

3、必须胸怀全局

战略管理必须保证能够实现组织系统的最优。为了战略目标的实现,组织必须从组织结构、制度建设、组织文化等各方面保证组织内部能够围绕战略目标进行有效和高效的协调。组织内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必须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必要时愿意为整体利益放弃局部或个人利益。

4、必须面向未来

战略管理不仅要把握好现在,更要把握好未来。必须将现在与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未来,不仅要能预见,还要在预见未来的基础上现在就采取行动以影响未来,使内外部环境朝着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5、必须注意平衡

战略管理是一个由决策组成的系统和过程。战略管理中的决策往往不是简单的取舍而是一种平衡。战略管理者必须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现实的管理情境,正确地处理好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内部与外部、主要与次要、进取与舍弃等一系列影响组织战略的矛盾关系。

【参考文献】

[1]Andrews:TheConceptofCorporateStrategy.Homewood,IL:DowJones-Irwin,1971.

[2]Ansoff:CorporateStrategy.NewYork:McGraw-Hill,1988.

[3]Porter:CompetitiveStrategy.NewYork:TheFreePress,1980.

[4]Porter:CompetitiveAdvantage.NewYork:TheFreePress,1985.

篇2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需根据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来确定。而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的研究应符合教育问题研究的范式。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突出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可以明确教育构成要素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的相互作用的情况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进而明确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2、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2]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7-20、245.

篇3

关键词:武术;本质;价值取向

1引言

《中国古代体育史》指出:拳击、拳术、兵器武艺、摔跤、手搏、擒拿格斗等实际上就是从最原始人类的这种徒手或手持石片互相格斗中发展起来的。追本溯源,武术的技击本质来源于原始人的正当防卫,伴随朝代的变迁、文化的熏陶,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逐渐显现出来。在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推动下,很大程度为了迎合或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武术也逐渐向竞技体育靠拢,在转型期间难免遗漏武术的本质,这对武术多元化发展极为不利。本文结合价值取向的理论概念,以当代大环境为背景,浅析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及其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2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

武术源于原始时代的生存自卫活动,是搏斗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武术源起日常生产活动、军事活动、巫舞等的相互锤炼,这对于准确把握武术本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武术的起源、文化内涵、发展历程、技法原理、功能等方面,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仍然是技击性。当代武术的发展态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受竞技体育潜移默化的干扰所出现的竞技武术,不断追求技术动作的高、难、美、新,使武术的发展与表演、行为艺术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武术所呈现的一体多面的发展态势,不同程度上掩盖了武术的本质。《中华武术拳械录》一共收录了1600余个拳、械、对练的拳谱,可见武术拳种繁多、拳理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之多唯有技击性才能将各个拳种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基于以上几点,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为技击性。

3武术技击本质的社会价值

武术的内涵丰富、意义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特征,又具备了东方文明所具有的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领域的智慧结晶。3.1技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中国武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之现代文化理念的熏陶,使武术与艺术、体操、传统医学、宗教、传统美学、兵学等等有着难以割舍的相似性,在某些方面甚至难分伯仲。倘若不懂得武术的本质以及技理技法,很容易混淆甚至扭曲武术的内蕴。本文之所以将武术的技击本质放在一定的高度,是因为只有技击才能作为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点。正确认识一个事物应以事物的本质特征为切入点,这样查验事物才能把握咽喉。此为武术技击社会价值的的重要一方面。3.2把握武术技击本质有利于武术套路的掌握武术段位制进中小学的推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指出段位制的推广重点是校园、队伍和制度建设是关键。由此可见,学校武术的教学是关键,而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正确把握武术技击本质为教学的合理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教授或习练武术时有针对性的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技击原理整理清晰,掌握好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路线、发力时机(统称为技理技法),这对于武术套路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也是优秀的武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教学方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太极拳里的斜飞势除了讲求出手走弧线、棚劲等,最主要的是体会用肩靠的感觉。在对练时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攻防技击讲解到位,那么在单练时更能深刻、清晰的揣摩到技术动作的发力点、动作路径。3.3武术技击培可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竞争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竞争意识缺失的社会将是一个陈腐、衰败、缺乏生机的社会。现代社会中,竞争更加激烈、尤为突出,如果只是把物质财富的追求当成人生全部目的去竞争,定会造成精神的萎靡、道德的沦丧。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历史博大精深,包含了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知识内涵。学习武术不仅需要有不断探索知识的欲望,还需要不断从各个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做事认真、执着。武术练习要求常年不懈,它对意志品质有多方面的考验:练习武术要不断克服身体疼痛及精神考验,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乏味的消极情绪,以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言败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应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拥有正确的竞争观念是现代学生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技击性应当与打架斗殴区别开,弘扬技击性并不意味着宣扬武术“伤人”的特性,而是普及一种打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合理运用技击原理的前提下,通过“打”与“被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反应能力等等。

4武术价值属性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武术进校园”、“武术段位制进校园”时下武术圈炙手可热的话题,此不同程度上对武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原有教学组织形式基础上,需始终贯彻武术技击理念,一招一式都应普及技击内涵。虽然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困难,但是此方法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技术动作的同时更能准确的掌握此项技术,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

5结语

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其能够绵延五千年依旧展现着青春活力,这始终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随着各方面利益、环境、竞争压力等的冲击,使武术的本质特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武术本质特征的价值取向依旧要立足于现实,秉承着亘古不变的技击理念,不应因社会的发展而摒弃其本质的东西,相反在不变的宗旨基础上,却应当适应时代的潮流,重新审视、定位武术,推陈出新,为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普及推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中小学武术教育可以以此为依托,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武术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绩效管理 本质特征 价值取向 应用

面对市场经济大环境变化引发的新一轮挑战,学习并应用先进的绩效管理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绩效管理的本质、特征,以及其价值取向,探讨绩效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相信对广大的管理者会有所裨益。

一、绩效管理的本质特征

(一)理念特征

1、绩效管理要符合企业实际状况

根据不同企业的自身文化积淀、价值观和管理重点的差异,不同的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应具有不同的针对性。绩效管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方式,如根据员工工作记录考核,或进行成绩考核,态度考核,潜能考核,专长性考核等。管理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考核方式,是科学进行绩效管理的关键。

2、重视绩效管理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过程主要由准备、策划、实施、评估以及反馈等环节组成,要求管理者有充分的准备,清晰的管理方案,科学的评估方式和及时的反馈,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内容特征

1、系统性

绩效管理内容上的系统性特征主要包括兼顾素质,重视过程,强调结果。其中素质绩效是考核员工完成绩效的基本能力,是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过程绩效是评估环节中的一系列行为过程所产生绩效,是最终结果的过程化和具体化;结果绩效是评估绩效的最终结果,是绩效管理的重点,也是应用的具体依据。管理者要将素质、过程和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绩效管理正常合理的运行。

2、阶段性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这就表现出其阶段性特征。一般在管理的准备阶段要明确岗位职责,确定管理体系和评估指标;在规划阶段要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和综合能力进行记录;在评估阶段要持有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绩效完成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并对产生的偏差予以修正;反馈阶段则要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员工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如升职、加薪、降职、辞退等。

3、层间差异性

指管理者要根据不同职位、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层间差异性在考核内容上表现的尤其突出,如随着层级的升高,考核的周期具有相应的变化,考核的重点也不尽相同。一般伴随着层级升高,考核的重点会发生转移,从较低层级的通常表现为执行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转移为较高层级的表现为方案的制定、对下属的管理等方面。

(三)方式方法特征

1、先进性

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法而言,绩效管理具有扁平化的特征,同时在方法上它还具有立体化、先进化的特征,在管理中通常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等作为辅助手段,减少人力物力投入的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

2、多样性

绩效管理在不同的管理阶段,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体现其丰富性、多样化的特征。比如在准备阶段通常采用集体讨论、调查问卷等方式来确定指标,而在评估阶段方法应用更是多样化,可采用如素质评估、潜力评估、实质工作评估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

二、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绩效管理是企业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部门改进与提高并实现战略目标的一套管理手段。通过绩效管理体系,无论是管理者,或是一般员工都有属于各自的工作指标,从而使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目标,并为之努力。管理者要以人为本,通过对企业员工个性的差异、层级之间的差异等进行分析,为其制定相应的绩效任务,促使员工和部门持续的改进和提高,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组织核心价值取向

在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之间要树立组织核心的价值取向。尤其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更需要管理者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做到对事不对人,并且在目标制定中,要与员工间达成共识。只有围绕组织核心价值,设定共同的绩效目标,才能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三、绩效管理在实际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企业管理环境的强化

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时,要注重对管理环境的强化,以使得绩效管理的效果更为显著。一方面要建设独特的企业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使员工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还要有较强的约束力,对员工的不当行为进行约束,使之具有较强的自律性。双管齐下,刚柔并济,使管理者能够做到有效的管理。

(二)加强管理者的培训工作

实践表明,诸多绩效管理的效果产生偏差大多数是由管理者的经验、能力不足导致的。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评估环节信息失真、个人感彩干预,最终导致评估结果出现偏差,直接引发员工负面反馈,极大的打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管理者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对管理者在评估方法制定、评估效率方面的能力进行必要的培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挑战;是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该理论与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整体而言所取得的效果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研究相对薄弱,实践应用经验仍显不足。本文对绩效管理的特征以及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旨在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期望在更多的企业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使之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并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武欣.绩效管理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内涵;构成;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提升核心竞争力,纷纷提出了战略转型的要求,但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本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触及不深。虽然国内外学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极少有研究者系统地研究有关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系统阐释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和本质特征,以增进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深刻内涵的全面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相关问题提供新视角,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做一些铺垫。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战略竞争力(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正式出现于迈克尔A.希特(MichaelA.Hitt)撰写的《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战略竞争力》(The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of U.S Firm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1997年MichaelA.Hitt & R.Duane Ireland、Robert E.Hoskisson合著出版的《战略管理:竞争力与全球化》(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提出了战略竞争力的定义:当一个公司成功地制定和执行了价值创造的战略时,它就能获得战略竞争力,并将获得战略竞争力作为战略管理过程的两大目标之一。何会文(2006)在《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一书中,通过深入研究Hitt等学者提出的“战略管理过程”后认为具有战略竞争力的企业,即是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战略竞争力是指企业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领域的出色表现,是企业成功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企业未来业绩的资源与能力保证。

魏春旗、朱枫(2005)将战略竞争力概括为: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能力。战略竞争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战略管理是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包括银行总体战略和产品组合、竞争战略、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人力、财务等战略,基本涵盖了银行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作较为系统的阐释,只是简单介绍了战略管理原理和工具,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后,提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综上所述,对战略竞争力核心内涵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多数学者和管理界人士只是提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而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研究为数甚少;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维度问题研究得更是不深不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系统地进行理论阐释与分析论证。

二、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系统能力,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极不容易被模仿替代和复制的,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多种能力凝结而成的,能够产生强大竞争能力并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合体,是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本质上是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部分组成的竞争能力体系,形成三个圆环。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内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能力,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文化管理、风险管控、金融创新、价值创造等核心能力。

1.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管理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手段。它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并依据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动态过程,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能力也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2.文化管理能力。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以文化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商业银行来说,文化管理就是让广大员工共同参与到银行管理中来,使全行上下对商业银行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准则,贯穿于银行战略、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金融创新等各方面,从而系统地解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

3.风险管控能力。所谓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预测和处理等方法,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确保银行资金安全,从而实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过程,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风险管控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来抓。

4.金融创新能力。金融创新涵盖了商业银行体制、技术、管理、文化、服务创新等内容,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金融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衡量商业银行市场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金融创新能力不仅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发展、资产质量提升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商业银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

5.价值创造能力。商业银行价值是银行资本与劳动融合、创新过程中而产生的价值,以债务资本价值和权益资本价值为主,可以用会计账面价值、内在价值、市场价值和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来度量。所谓EVA,其原型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商业银行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包括债务和权益成本)后的剩余资本收益,它要求银行资本获得的收益必须能抵补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创造EVA的各种能力与潜力的总和。这种价值创造能力反映了商业银行资本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也反映出经营管理者为投资者增值的能力,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中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基本运行和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营销等基础能力。

1.公司治理能力。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高杠杆、高风险、负外部性和行业管制与监管等特征,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公司治理能力在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公司治理能力是指商业银行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商业银行提升战略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发展战略,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以满足银行当前乃至未来发展需要,确保战略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的过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岗位设计、选聘与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内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实质就是融人力资源占有能力、开发能力、配置能力与激活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商业银行应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高度重视人才的“激活”状态,充分发掘人才的潜力,切实从研究和满足人才需求入手,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从而为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夯实基础。

3.服务营销能力。服务营销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管理其营销职能及金融服务的基础性能力,主要涉及营销战略的决策与实施、市场研究与细分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客户关系管理及顾客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这种基础能力不仅是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也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制胜的法宝。服务营销能力的大小决定和影响着商业银行是否可持续成长与长远发展,只有将“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服务营销理念内化为银行员工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环境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外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对于商业银行造就可持续竞争优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外在能力。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是指构成和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是商业银行长期积累而形成并长期发生作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外在能力。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这些因素是否有利于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提升。

三、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维度构成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告诉人们,它由制度、技术、管理和文化维度构成,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融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之中(如图二所示)。其中文化、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文化、制度维度是技术、管理维度的原动力。文化、制度维度的创新推动着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制度,技术、管理创新就会失去文化、体制机制上的重要支撑,而且文化维度的创新还统领着制度、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一)制度维度:银行制度规范

商业银行制度规范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实现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显性规则、合法程序和标准体系等,并用以约束追求主体福利和效用最大化的银行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诺斯,1994),主要包括银行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技术与业务规范以及银行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商业银行制度规范、特别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管理效率和战略竞争力。因此,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战略竞争力的动力激励之源,如果银行制度提供的是低动力激励①,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就难以建立。

(二)技术维度――知识、技能与技术系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技术维度既包含银行所有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含服务),同时也包含由广大员工运用其知识与技能所创造的技术系统,比如金融技术②、服务体系等。显然,技术维度的竞争力不仅在人们的大脑中积累起来,而且也在技术系统中积淀下来。在银行产品、银行服务中蕴藏的银行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是跟战略竞争力最紧密相联的维度。因为银行员工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以完善、充实、更新,并且有机地镶嵌于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软件、硬件和工作程序中,从而构成商业银行的技术维度。又由于银行内外部的协同、互补和乘数效应,商业银行所拥有的技术维度会远远大于银行员工个体知识、技能的总和。所以,技术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管理维度:组织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管理维度主要是涉及组织管理系统的相关维度,组织管理系统由组织构架、控制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薪酬管理系统、培训教育系统等构成,组织管理系统具有持续不断地引导和管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协调配置、整合、引进和吸收外部知识与技能的功能。组织管理系统中的绩效、薪酬管理等激励系统,形成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交流积累、流动和创新的有效渠道,使得组织管理系统对提升战略竞争力呈现出巨大的支撑作用。事实上,战略竞争力是以核心价值观、制度规范、知识和技能以及资源等诸多形式,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产品和服务等不同的载体之中,又以出类拔萃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系统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教育培训、提升系统和程序等管理维度来进行商业银行的资源积累和优化配置,以促进商业银行获取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

(四)文化维度: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涉及到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理念、惯例、习俗、道德伦理、社会责任及传统文化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刘光明,2007)。文化维度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范畴,文化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核心维度。企业文化以隐性准则的效能,决定着商业银行对知识和能力类别、形式的取舍,对管理模式甚至是不同制度规范的选择等,哪一类知识和能力将受到支持、接纳或提倡,都是商业银行价值取向的结果。由于企业文化包括商业银行使命、愿景、经营理念、行为仪式、价值标准、感情信仰等――它们与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相关。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商业银行的价值观扮演的就是知识筛选、能力控制的角色。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不同的知识进行筛选、鼓励、控制,同时,对商业银行各种能力进行整合,最终形成战略竞争力。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知识和技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员工个人层面的知识和技能,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管理阶层观念、行为及组织的流程和惯例之中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无论哪种状态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非常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体现了一系列相关的假设,价值取向引导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制约着银行员工的行为。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惯例和标准等,确保了银行能够发现其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积累起来。因此,文化维度和制度、技术与管理维度相互作用,将形成自我强化和提升的良性循环,从而铸就强大的战略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结合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和维度构成,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除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不可交易性等突出特征,以及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外,至少还具有以下五个本质特征:

1.战略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制造商业银行竞争中的取舍效应,也就是选择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问题。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取舍效应,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发展战略,也就更不需要谈及战略竞争力。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强调战略竞争力,本质上讲就是要关注两点:一是商业银行如何去竞争以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二是商业银行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出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之不仅独特有价值,而且难以被模仿复制或替代。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未来一个时期经营管理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做出应有的战略规划与决策,同时加强战略管理,实际上也充分体现出战略竞争力鲜明的战略性特征。

2.可持续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实质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业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此确保商业银行具备持续不断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促进商业银行周边产业链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其经营管理能够对社会产生持续的正面影响,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环境竞争力。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强调的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进行战略性整合,不仅将视野从优先考虑利益最大化延伸至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而且还把对生态影响、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考虑纳入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本范畴,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最大限度地提高股东及相关利益者价值与客户满意度摆在同等位置。因此,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3.系统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不仅自身构成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而且还包含若干个子系统。系统性强调的是战略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持久性。它既要求商业银行特别注重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更强调决策层和银行家的全局意识、系统战略思维。如果一家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持续变革与持续创新,形成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发挥其协同效应与系统作用,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

4.资产专有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由多种能力体系构成的集合体,由于各个能力体系的结构不同,商业银行的资产存量在现有领域就会形成沉没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对战略竞争力的投资成为不可还原性投资。因此,战略竞争力也可以看成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专用性资产,具有资产专有性特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专有性还表现在长期积累的自然属性上,因为战略竞争力具有历史依存性,是需要银行长时间积累、学习而形成的。竞争对手模仿一套环环相扣的能力体系,远比仿制某一特定的营销方案、一项制造技术或者一个特色产品要难得多,这就使得竞争对手处于时间劣势,自然形成进入的资产壁垒而无法参与竞争,从而保护了商业银行垄断利润的获得,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自身构成一种推出壁垒,使其本身的资产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提升。

5.知识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而核心竞争力又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最核心的能力,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具有明显的知识性特征。从战略竞争力维度构成看,因为制度维度是银行家实施战略构想、完成资源配置、追求战略目标的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公开性知识,技术维度是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在实践中的系统应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与使用的知识工具的总和,也是商业银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造出来具有银行特殊性的知识,并与外部获取知识相结合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管理维度是关于协调、控制、整合银行内外部资源的知识,文化维度则可以被视为有关说明企业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的一种非公开的知识(休・考格特等,2000)。所以,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具有难以仿制的知识性特征。

注释:

① 新制度经济学把产权不清或不具有“排他性”的产权所产生的激励不足现象称之为“低动力激励”。

② 金融技术是指那些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并使传统银行发展到电子银行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统称(温彬,2004)。

参考文献:

[1] MichaelA.Hitt,R.Duane Ireland,Robert E.Hoskisson.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M].South-Western,a part of Cengage Learning,2009.

[2] 何会文.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92-93.

[3] 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 潘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3):37-46.

[5] 葛兆强.企业文化与商业银行成长[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6):20-28.

[6] 杨达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7-58.

[7] 朱明,周柏林.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文化战略体系的构想[J].金融论坛, 2009(9):52-57.

[8] 容和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

[9] 陈育明,张珂.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基于品牌价值和银行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 张玉喜.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7(7):55-58.

[11] 廖岷.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10(5):61-68.

[12] 合杰,郭旭初,赵勇.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3] 董国福.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及其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2(28):30-32.

[14] 施用海.关于环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和平与发展, 1999(4):50-58.

[15] 曾贤刚.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J].生态经济, 2004(S1):83-85.

[16] 李正辉.金融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 2008(5):71-74.

[17] 邹国庆,徐庆仑.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J].中国工业经济, 2005(5):96-103.

[18]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篇6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立法”。它反映了一个企业内部隐含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今年来我企业推行了新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必须努力营造企业形象,不断完善和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影响,因此,培养新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 国外企业文化的定义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以文明取胜”是国外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企业文化突出的是“管理”。内涵包括企业环境,共有价值观、先进典型、企业形象、文化网络五大因素。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

二、新模式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新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是以落实管理责任代替文件、指令等传统管理要素。新模式实施以来,油区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管理工作上负担明显减小,操作空间逐渐扩大,职能越发突出;员工责任心增强,主动性提高,管理上已从被动管理逐步转为自主管理,整体管理水平大大提高,职工队伍凝聚力增强,这一切使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第一,新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在新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分工较细,企业中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离不开人的相互协作,每年人事部门组织的管理干部拓展培训可以深刻的说明这一点。所以,没有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企业不可能高效益发展。

第二,新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在新管理模式下,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反映在人们的收益上,管理能力强的员工创造的价值就越大,自然成为企业高薪聘请的宠儿。

第三,新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知识、人才。尊重知识就在于努力创造一个让知识发挥价值的环境,同样,尊重人才就是尊重有丰富知识的人才,发挥他们创造价值能力,充分体现人才价值。

以上的企业文化是与新模式相适应的。但作为执行层和操作层的基层而言,重点是营造和培养新的企业文化氛围以适应公司新模式的要求。

三、培养适合新模式的企业文化

第一,新模式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培养。我公司体制调整后,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由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模式下要求基层仍是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第二,新模式下企业要注意价值观培养。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核心。决不能只图赶时髦、追求新名词、搭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而应扎扎实实地研究油区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形成具有凝聚力和激励作用的,能与油区持续稳定发展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的价值观。

第三,新模式下企业要注意员工行为规范、企业形象培养。在新管理模式下,企业首先要抓好企业文明度,做好行为规范企业形象培养,目的在于使员工具有强大的向心力、优越性、自豪感和归属感;并对社会具有广泛的辐射性和吸引力。

第四,新模式下企业要注意以人为本思想的培养。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所以,在新模式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加强“人才”建设。

第五,新模式下企业要注意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有人将企业文化误认为成立了文化中心就搞起了企业文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好了,企业文化建设就好了。这些认识都偏离了其本质。企业文化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它却是人们在企业不断进行经营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管理思想文化。只有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融合,才是油田企业文化培养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7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新经济中,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同一种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知识,同时还能创造更多更重要的知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本规模和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新经济条件下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供给网和发送途径,工作的性质与时间及场所,财务关系及指挥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运转方式。互联网可能只要几年、十几年就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第一,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现在人们的收益上。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由人们能力导致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很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是正常的。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忽略“公平”。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

以上四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在新的条件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

第一,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既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并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和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若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第一,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人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第六,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将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篇8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第一,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现在人们的收益上。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由人们能力导致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很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是正常的。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忽略“公平”。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

以上四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在新的条件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二、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新经济中,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同一种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知识,同时还能创造更多更重要的知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本规模和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新经济条件下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供给网和发送途径,工作的性质与时间及场所,财务关系及指挥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运转方式。互联网可能只要几年、十几年就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

第一,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既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并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和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若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第一,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人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第六,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将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篇9

低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编写上注重观察、强化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形成表象,靠已形成的表象理解、记忆知识、并能用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充分体现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这一儿童认知规律。这样把观察、操作、表述和思维有机结合,使观察成为思维的源泉,操作成为启迪思维的手段,语言成为表述思维的工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一、指导观察,感知表象,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知觉活动,是思维的源泉和开端。根据小学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特征,必须让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图片和直观教具进行观察,进而获得并建立清晰的表象,为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并且,学生通过观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1.观察的目的:小学生观察数学教材时,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受兴趣的支配,经常被某些感兴趣的因素所吸引而离开观察的目的。如:教学“10的认识”,老师出示鸽子挂图让学生观察,可有的学生在观察时却大声议论说:“我喜欢鸽子”。有的又说:“那鸽子好乖,飞到他手上。”等等,而对与这幅图上有几只鸽子,有几个人根本就没有观察到。因此在观察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

2.教给观察的方法:低年级学生虽然已经会看图,但观察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笼统性,往往只能看出图中比较明显的事物,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缺乏精确的分化。因此必须教给学生“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细节”等合理的观察方法。

3.在观察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动脑,动手,动口,把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贯穿于教学始终。如:“球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一个实物或教具,并让学生说出是球体。先让球处于静止状态,进行观察,再转动球的角度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球面是不是平的,再让学生摸一摸,抱一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认识了球,进一步明确了“球”的概念。这样学生初步具有球的表象,从而发展了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注重操作,领悟新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操作是认识事物的第一位,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感性认识,而且通过手脑并用,还可以建立

1.在操作中积累动态表象。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是一种表现为过程、情景形式的动态表象。这不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如“九加几”的进位加法。“9+7”的教学,教师准备小棒:左手9根右手7根,要算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我们知道“9+1”等于“10”,那么我们就从右手的7根里拿一根放到左手。(教师一边说一边从右手拿一根放到左手,再用橡皮捆成一捆)右手7根就剩下6根,“10+6=16”。在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后,再进行“9+6”的操作,并说一说操作过程。然后要求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回想刚才的操作过程,这样,“凑十”的情境表象异常深刻。

2.“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根据手与脑的这种联系,就要求学生在操作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通过操作而准确、有序、清晰的反映出来。例如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时,先让学生对照算式32÷2进行操作,把3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应该怎样分?(学生在操作中很快遇到困难:还余下一捆和2根小棒怎么办?)再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把操作过程进行复述,结合列竖式讲清算理,归纳出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这样动手操作,使算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抽象静态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也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体现。

三、语言表述,内化新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述思维的工具。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的概念,基本算理、计算方法的理解。因此,在底年级教学中,让学生动口表述算理,讲清思路,说明原因,归纳方法等,达到深化理解知识,内化新知含义,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设计开放式题目,有助于帮助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1.让学生说出操作过程。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所摄取的信息,最终需要借助于数学语言复述出来,达到内化的目的。如教学“9+5”,教师引导学生边摆边说:“从右边5根小棒中拿出1根放到左边,9根和1根组成10根,再加上右边剩下的4根得到14根小棒。”这样使学生在手、脑、口并用中理解“凑十法”算理。

2.根据算式说算理或计算方法。在讲授新知识时,就必须让学生充分表达其思维过程,尽量做到人人参与。如“13―4”,启发学生想:4加几得13?所以13减4得几。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篇10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本文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高职院校在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文化物质载体、文化指向群体等方面的特色,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定义为以高职院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契合社会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的,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成员参与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依据这个定义,与普通高校相比较,高职院校因其独特的职业教育因素,在它的校园文化中更多地体现了“职业性”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从职业岗位出发,坚持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塑造现代“企业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职业性”特征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带有鲜明的企业文化的特征。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结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

(一)加强高职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夯实校园文化发展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基础的。高职院校校园的物质文化也同样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有用之才,各高等职业学院应建设完善硬件设施并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其他文化形态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物质文化建设跟上了,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才能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建设包括:1.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物质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实验实训场所是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和技术能够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的实战基地,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摆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无论在环境建设还是硬件设施建设上都应该与企业第一线的工作环境相一致,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未来的环境、工作流程,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2.建设体现学校文化传承、文化内涵的校园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考虑自身的特色及办学宗旨,在学校的建筑物、园林、广场、实验实训场所等建设中,精心设计,赋予它们以丰富的文化气息和内涵。如对学校校训、校徽的展示,学校主要建筑物的命名,在教学楼、实验实训场地、企业班活动基地等悬挂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格言警句,在广场或者文化广角展现学校发展历程等等。通过这些,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和院校魅力。

(二)加强高职特色的制度文化建设,强化执行力

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制度文化,督促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师生员工自身的行为,形成较强的向心力,维护学校正常秩序。1.创建以人文本的校园制度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为指导思想,完善学校教学、学生教育管理等相关制度,规范校园行为,努力创建符合学校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学校在制定各种校园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教师、学生的意愿,应该尊重他们的参与权,特别是在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能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校园制度文化的主人翁精神,也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行为规范作用,促使管理规范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2.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了好的制度的保障。如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少了制度的保障,必将成为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软肋。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制度体系作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提供组织保障;制定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各种基础性的文件,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相关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的开展。3.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系高职院校教师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只有既掌握着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专门人才。而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师一直都存在着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评选、激励、管理体系,建设一支既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训的教师队伍。

(三)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行为文化,规范行为

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行为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重视科技、文化等第二课堂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创业创新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业技能大赛、专家讲座等活动,带动学生科技水平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如设立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知识讲座,邀请知名学者作报告、讲演,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知识竞赛、朗读、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陶冶学生的情操,“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学校开展的艺术文化活动相结合,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2.规范教师的行为,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在学识上“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素质的高低无疑也影响着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而教师的素质又是由师德水平所决定的。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只有教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通过理论学习,建立考评体系和奖惩体系、注重人文关怀等方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规范教师行为。

(四)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建立价值理念系统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四个方面中,精神文化是重中之重。校园精神文化对广大师生具有导向、激励、熏陶和重塑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对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应该以继承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一方面要继承学校在建立和发展中的办学追求及思想精髓,另一方面要立足于职业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和建设新的精神文化环境,才能建设有自身特点的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1.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立足于高职教育特色高职院校是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专门技术的人才,以培养职业人为办学目标,就必须在师生员工中树立一种“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的理念,加强对师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师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弘扬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的技术精神,打造“职业”特色,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2.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充实校园文化精神的内涵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指出:“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对理工科学生要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类的课程,对文科生要相应地开设自然科学之类的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此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勤俭、知足的生活观念,“贵和执中”的处世思想,“贵义贱利”的价值取向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高职院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大学语文课程、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校园文化中,植根于校园文化之中。

(五)融合企业文化,丰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高职院校对企业的依赖性较强,行业烙印较深,并且影响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企业文化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搭建与企业的交流平台,例如建设企业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建立企业班、校企技术合作、邀请优秀企业家、技术行家担任兼职教师,邀请企业成功人士、企业管理人员开设专题报告会,举办校企合作企业或杰出企业文化展览,与企业合办文体活动等方式,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中,融合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促进学生深入了解、领会企业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力争能培养出优质的企业人才。

作者:张雪梅 郭健 杨海波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明山,刘向红.大学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J].中国商界,2008(4).

[2]黎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