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德育考核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德育考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语文学习;应考能力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掌握知识点,是为了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考方法与技巧,也是取得优异成绩所不可缺少的。语文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然而学生的应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引起重视,从而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一、注重日常的积累
语文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语文考试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因此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应考能力引起重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
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对学生的考试引起了高度重视,认为提升学生考试能力的基础与根源在于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不断积累,古语有云:厚积薄发。只有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积累,才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语文是一门知识容量很大的学科,尤其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明显发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数量很多,学生只有把工夫下在平时,才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学生注重日常学习过程中的积累。
二、熟练掌握高考题型
在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掌握高考的题型十分重要。学生想要在考试的过程中变得游刃有余,首先应该对考试的题型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这样学生才能消除考试过程中的畏惧心理,做好应考准备。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考试而言,不管是进行的大型考试,还是日常的小型考试,基本与高考的题型相似,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高考的题型,不管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使学生的应考目标更加明确,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的目的。
三、有针对性的练习十分必要
高考语文题型有很多种,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考查目标,需要学生采取不同的应考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应该具有针对性,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提升自身的语文应考能力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有目的性。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与技巧。高考试卷的短篇阅读文章与大阅读,虽然都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对学生的应考能力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可以分别对学生的两种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的应考方法与技巧。教师在培养学生应对不用考试题目的应考能力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应考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短篇文章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应考方法与技巧,进而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实战练习使学生能够对掌握的应考方法与技巧做到熟练应用。
四、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考方法与技巧,还要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不管遇到考查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的题目,还是遇到没有见过的生僻题目都能够做到沉着应对,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尤其在考试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人们形象的将分数比喻成学生的“命根”,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十分刻苦,在考试的过程中由于压力过大,学生也可能会出现情绪比较紧张的情况,尤其在高考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会因为心理素质较差影响考试成绩。例如:有些学生在日常的小考试过程中往往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而在大型考试过程中往往掉链子,因为紧张等多种原因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尤其在高考过程中因为压力过大而出现较为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失误。
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应对考试,可见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让学生明白考试只是一个测试,并不能代表一切,同时为了更好的消除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紧张心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备考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对提升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对重点知识引起重视
教师在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把握重点知识。有些知识点是基础知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语文学科学习;而有些知识点是重点知识,不管是在大型的考试过程中,还是在小型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于这些知识点,就要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当然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还不够丰富,而教师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哪些知识点容易出现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尤其在临近大型考试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出现不知该从何着手复习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把握考点,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分数的目的。
六、提高学生复习的计划性
篇2
“复合型人才”是指懂外语,会使用电脑,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在这样的环境要求下,我们教师在教育上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努力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的人才,使他们可以自信地面对社会的竞争。
首先,请先让我介绍一下双语教学的背景和概念,以及当下双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于“双语”和“双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什么是“双语”?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
双语人才,实际上就是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工作,学习的人。毫无疑问,在我国,我们所讲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普通话这两种语言。
如何正确理解“双语教学”以及语言学术界经常说的“英语第二语言的教学”(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ESL)。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上海一般家庭中的孩子们从幼儿园甚至更小就已经开始接触英语,然后一路学习,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二十年,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外语)而不是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这是长期以来,一直被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忽视的一个问题。
英语在中国之所以只能被称之为外语,主要是缺乏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在中国,英语教学的时间分布如下表:
按照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其实,在中国本土的教学中,无法给学生营造一个真正的英语学习环境。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现今,我校――上海进才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性高中,我校的教学水平相当高,它的双语系列课程不仅渗透到了生物、化学、地理、历史等学科而且连除语文外的主科也包括在内。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仅在本部有过教学经验,而且现今在国际部进行教学,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学生在英语的掌握程度上优于本部就读的学生,因此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在结合双语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后,尝试进行生物双语教学。我的准则是:强调科学性,强调实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贴近。在这一基础上,我的生物双语教学的成长经历了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反复修改教案、通过实际教学摸索等阶段,下面我总结一下几点,谨以抛砖引玉。
1.双语教学是不是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用外语上课”?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问题要搞清楚:第一,我们以往所指的“用外语上课”仅仅是指用完全用外语教授语言类课程,并不包含其它非语言学科。“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第二,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例如,生物学科、数学学科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育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目的,外语的习得不仅仅是在外语课上,而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得到耳濡目染的外语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而决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上听英语教师从头到尾用英语授课。“双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也就是只有当汉语以外的某种语言,(如英语)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用的语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
2.双语教材问题:
双语教学不同于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与任务的常规教学,在教材的选用上,目前还没有自成体系,没有成型的生物双语教材。所以,对于我来说,必须选择参考教材,自编校本教材。开发校本双语教材本身就是一种特色,就是一种创新。教材的编写必须符合我校现在的教育实际,必须与现行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相适应,否则,我们的双语教育只会是失败。我本人在教学中往往以原汁原味的英语教材作为参考:《Life Science》和《Physical Science》,这两本都是美国本土的加州教材。同时,在内容上保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把生物学英语知识的难度降低,使内容的难易程度适中,适合我校高一和高二多数学生的英语程度。为学生创造一个 “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的氛围。这样学生就保持了积极性成为课堂的主人。
3.知识程度: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
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高中生物双语教学的目标。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范畴,因此其教学目标与英语教学基本相同,只不过在具体目标上有所差异而已。其实我认为这种认识过于片面,也正是这种认识极大地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我认为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根据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我们是用英语来进行学科教学,即用英语进行生物、物理、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因此它的基本目标首先应是学科教学的目标,而不是在课堂中用语法、用英语口语的要求去教学。换句话说,高中生物双语教学首先应该是完成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生物的教学目标是主,提高英语为次。这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将英语作为工具来使用,并在使用的过程中熟练它、掌握它。另外,研究表明:两种语言符号系统之间频繁而且快速的转换,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理解力和判断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全面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也就是高中生物双语教学的理想定位,而我们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在了解了这个目标后,我尽量做到保持教学内容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把生物学中的英语专业知识的难度降低,使内容的难易程度适中,适合高中学生的英语程度。例如我在讲细胞膜上的物质运输时,细胞膜的组成constitute(组成,构成)没有太多学生能反应出来,但说 make up很多学生就能脱口而出。又如说 semi-permeable 学生不是怎么理解,这时可以解释说 a kind of membrane that permits water molecules to pass through freely, but other molecules with larger sizes will be refused to pass,这样学生就会比较好理解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实际上如果一味追求专业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而且课堂就变得毫无互动可言,因此我觉得降低知识难度,为学生创造一个“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4.学习环境: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双语的教学,不仅仅是一场语言上的革命,其实从实际意义上更是对教学方法的一次改革。我曾经参加过上海举办的双语培训,在培训课上提及说,上课的五个步骤:warm up(热身和引入课题),presentation(口述),practice(教师和学生实践),feedback(学生反馈),wrap up(总结)。因此,warm up就是要创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这个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基础教育中的有关情境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实际上已表明环境再造在教育中的分量。
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是双语教学得以顺利、持续开展的关键。怎样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也就成了教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觉得生物双语教学在这方面更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Staying Healthy--Food and Nutrition”(《保持健康―食物与营养》)教学时,在黑板上写这么一句话:“An apple a day, keep a doctor away. An onion a day, keep everyone away.”(一天一个苹果,医生离你远;一天一个洋葱,人人离开你。)学生们在一笑之余也加深了记忆。另外游戏、比赛、故事表演、小组讨论等,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极好的方法。例如我在讲授细胞的失水及吸水时,找两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假想成自己是个细胞当被置于盐水中是什么状态;放于清水中又表现为什么样子。)当一名同学为表示失水而缩成一团,而另一名同学为表吸水挺着肚子且两颊鼓鼓时在场的教师同学都不禁笑出声来,在欢笑中记忆了知识,效果真的很好。再者鼓励表扬,也能融洽课堂气氛。及时而恰当的鼓励,便能增添学生的信心。如表现好时的一句表扬“Wonderful! ”、“Well-done! ”、“ You are the best!”都能使学生倍感成功的喜悦;答不出时的一句安慰:“Take it easy!”(别着急)就能激起学生征服困难的勇气。在引导、激励、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也最乐意表现自我。
5.教学方法:
5.1以启发引导学生为主,给学生学习的空间
双语课堂的特色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和交流,由于学生占有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班级授课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讲解以外还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双语教学的效果,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度是加大了,但是,适时地安排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复述某些专题的内容,既检验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又给他们提供用英语讲述专业知识的锻炼机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我发现经过鼓励和引导,大部分学生敢于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所学的专业知识。由于我教的是高二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好而且乐于表现自我,他们还会提出一些有趣的现象大家一起讨论。比如在我的双语公开课上,当讲到合理灌溉时一名同学引出了节约用水,同学们便就如何才能更好的节约用水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另外,还可以给学生印发科普方面的短文,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 比如,在“Staying Healthy--Food and Nutrition”(《保持健康―食物与营养》)的教学中,对于班级中一些英语程度比较好的学生,我会在课后影印一些阅读补充教材给他们继续“充电”:Obesity肥胖症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外材料,可以利用关于英语原版的肥胖症阅读材料,让学生科学地理解一下肥胖的概念。
5.2运用多媒体及 body language (肢体语言) 辅助教学
生物双语教学应兼顾生物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共同特点,突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工具性等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使用直观教具和非语言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如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 Flash或者ppt幻灯片、多种媒体,还可以是增加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手段的使用频率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比如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节课时当我说 diffusion(扩散)学生不大理解,但做一扩散的演示实验(将墨水滴入清水中,墨水慢慢地向四周扩散开来)根据现象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又如说 protoplasmic layer (原生质层)没有人懂,但把图片放映出来在幻灯片上,学生就会脱口而出。这样既发挥了各媒体优势,促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也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交叉感染吸引学生。再者我认为像我们这样年轻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讲解的同时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启发学生跨越这种语言带来的障碍,比如说在解释 Phototropism (向光性)时可以用四肢模拟植物随着光线位置的变化往不同的方向弯曲要比直接说 The movement of a part of a plant as it grows in response to light is called phototropism 有用得多,有时刚做完动作下面的答案就接踵而来了,运用肢体语言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觉得年轻的老师就可以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阅读能力;改进途径;方式方法;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近年来,高考对于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英语实践中,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对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遵照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找到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症结所在,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切入口又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尽管表现在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教与学的矛盾仍然突出。
在教的方面,表现在一是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科书,较少结合实际充实一些和时事挂钩的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等,使教学失去弹性,因而也就失去了许多功能性和时效性。二是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习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学习者觉得某种教材过于枯燥,他们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那么阅读课就完全失去了训练学习者阅读技能的功能。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阅读课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没能形成一个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得到发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四是教师片面追求阅读全文的"整体理解",舍弃了对词汇的教学,只是在阅读前将有关词汇的词义给出,而且只是涉及关键词的一般含义,忽视了词汇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以至于读新的文章时,遇见新的语言环境,教师教过的词对学生来说仍然是新词。
二、思考及对策
通过对教与学矛盾的分析,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
首先,要精心选材。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阅读材料的选取受到限制,学生从高一到高三所读材料的梯度较为模糊,在同一层次上重复过多,虽经师生共同努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却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忽略了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特别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常常对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关注,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教师在选取材料时既要考虑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特别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应重视这一点。
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技能,帮助扫除阅读障碍。比如使用略读法,关键是要在能抓住文章要点的前提下以个人最快的速度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准确地回答有关文章主旨和大意的问题。利用略读法做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首尾两段,因为文章的第一段往往点明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意图,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则常常总结归纳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查阅法,学生从文段中获得所需的具体信息,可以不需要阅读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阅读。查阅法主要是获得具体的信息,回答具体的问题,即测试中的细节问题,它常常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有关,有时跟具体的数字如长度、宽度、高度、距离、大小、尺寸等有联系。考生在使用查阅法时,应该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顺序排列,文章的结构有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有的是按空间顺序排列,有的是按逻辑顺序排列。弄清楚文章的排列顺序能帮助考生在阅读和回答问题时做到高效省时,准确无误。
再次,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养成默读的习惯。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主要是眼睛和大脑协同动作,对文章中有用的信息进行搜索--文章中心思想、作者寓意等,然后通过事实进行推理,通过上下文猜测词意。学生在泛读时应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在阅读学习中要坚持限时阅读训练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二是养成用英语思维来处理信息的习惯。阅读中通过对材料按意群、句子、语段的理解,找出所需信息,并且直接用英语进行处理。如果翻译成母语,既浪费时间又由于翻译水平有限而使文章更难理解。正确的方法是:首先明确阅读本文的目的,带着任务去阅读;对重点章节、字句重点理解,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判断个别问句的含义;阅读时必附设理解性考查题,避免随意性。三是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阅读要有时间的限制,限时阅读可以改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朗读或翻译的坏习惯。四是注重阅读量的积累。学生要扩大阅读量。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培养出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的能力。没有足够的输入,也不可能有高效的输出。扩大阅读量,并非意味着扩大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能力和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之后,可读一些简易英语读物、英文报纸、杂志等。在阅读这些读物的过程中,学生可增强语感,丰富英语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逐渐摆脱汉语思维习惯并学会用英语思维。
最后,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心理激励。教学要善于顺应阅读的心理规律,采取适当的心理激励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心情轻松地进行阅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搞好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用目标来刺激、激励学生;在课堂中尽量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英语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活动,采用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学生,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自信心等。二是加强协作学习与自我调节方法的训练。学生学习能力及其它因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用同样的学习进度要求能力各异的学生,必定会使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不能满足需要,在学习活动中会减弱或丧失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从而大大降低学习的成效,通过协作学习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便能弥补这一不足。不仅如此,协作学习还能改变学习较差学生的心理状况,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并充分地完善他们的人格;此外,交流、协商和合作还是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重要因素。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定出计划和要求,坚持大量的阅读训练,就能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技能,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中学生 应考能力 优异成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37
语文作为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尤其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更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能否有效的掌握知识点,只是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学生是否有较强的应考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展开论述。
一、提升高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的意识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需要教师对学生该如何更加有效的应考引起重视,而教师是否有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的意识,直接决定教师是否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就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的实际情况来看,为数不少的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人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教师依然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只要有效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就目前的高考情况来看,学生不仅要有效的掌握知识点,而且要能够有效的对知识点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应考方法,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要求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引起重视。
二、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点应用的基础上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培养效果,而学生应考能力的提升,无疑应该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点灵活应用的基础之上。现代考试与传统考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现代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教师首先应该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学生对知识点灵活应用能力的提升并非朝夕可就之事,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这样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及时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目,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实战演练的机会,进而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为学生在考场上针对灵活多变的题目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做好铺垫。
三、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教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呢?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需要教师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毕竟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对学生进行不同考试类型的讲解,因此,提升专题训练的计划性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的过程中,要与高考试卷密切的结合起来。例如:高考试卷有单选题,而单选题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题型,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题型,有计划的对学生展开详细的讲解与引导,使学生对每一个单选题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单选题该如何解答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这样学生不仅对不同的题型做到了心中有数,而且还掌握了有效的解题方法,学生的应考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引导学生有效把握应考时间
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有效把握应考时间。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都不难发现,高考语文试卷上的题目不仅十分灵活,而且题量也较大,因此学生想要完美的答卷,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这样才能答完题目。而在考场上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点,但是由于在考场上时间观念较为淡薄,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有效答题,导致部分题目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r间观念,并有效的把握考试时间,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时间观念进行培养,还要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采用实战演练的方式,模拟真实的考试氛围,使学生在实战演练过程中更加准确的把握考试时间,为学生在考场上有效做题提供保障。
五、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应考策略
为了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要求教师从多个角度出发,其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应考策略,也是提升学生应考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做答卷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这样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学生考出更加优异的成绩。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应考策略,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认为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几种有效的应考策略:1.先做简单题目,再克服难度较大的题目。高考语文试卷上的题目有很多,并不是每一道题目学生都能够迎刃而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做较为简单的题目,再做难度较大的题目,合理布局不同的题型。2.不要钻牛角尖。部分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往往钻牛角尖,遇到一道不懂的题目,花费大量的时间思考,结果影响了学生做题的有效性。为此学生应该提升应对题目的灵活性。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考心态
篇5
关键词 高中生 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即中心,主要部分。
素养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认为,素养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能成功地满足情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并能顺利地执行生活任务的内在先决条件,是知识、能力、态度之整合与情境间的互动体系。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OECD认为一个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必须满足3个要件:(1) 能够产生对社会和个体有价值的结果;(2) 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求;(3) 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其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
2 关于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
2.1 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科核心素养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方法、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学科与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共同素养,是通过学科教育而习得的,它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2.2 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
由于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在“核心素养”牵引下,界定“学科素养”需要有三点认识:① 独特性,即体现学科自身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学科的固有性。② 层级化,即学科教学目标按其权重形成如下序列: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观察技能、实验技能等;知识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这种序列表明,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③ 学科群,即语文、外语学科或文史哲学科,数学与理化生等学科,音体美或艺术、戏剧类学科,它们之间承担着相同或相似的学力诉求,如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自然体验与科学体验,动作的、图像的、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可以构成各自的学科群。
3 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内容
3.1 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在高中,学生会学习关于生命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代谢、遗传与变异、稳态与调节、适应与进化等。通过学习,学生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复杂、神奇、高效、协调等特性,一定会领悟到生命活动和生物世界的博大精深,由此产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物的情感。
3.2 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
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学习,学生会了解到“和谐”的重要性,会对生物生活的环境(无机的和有机的)更加敬畏,适者能生存、不适者即淘汰是自然选择,只有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才能让生物和环境和谐“相处”,社会也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3.3 对科技的认知与实践
生物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过光合作用发现的历史、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生长素的发现等例证的分析,以及微生物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构建、克隆羊多莉的培育等过程的了解,梳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领悟科技发展的神奇魅力。在感叹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和生物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发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的问题,试管婴儿技术带来的性别歧视问题、转基因技术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基因芯片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生物武器带来的莫大危害等。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离不开科学实验,高中生只有动手实践,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才能为将来的创新努力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实践,也会加深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认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潜能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4 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学生会了解许多健康知识、饮食常识、遗传原理、环保知识等,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成员有益,还要对社会有所担当并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如积极传播生物学知识(如宣传防传染病特别是防艾知识、环保理念、遗传病的预防、食品安全、营养全面均衡理念、吸烟的危害、对转基因食品的正确认识等),争当环保的宣传员、执行员和监督员,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学知识,让生物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以上4个方面,“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从生物学的知识出发应该是生物学科独有的学科素养,其他学科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也可能会有这样的内容;“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技的认知与实践”“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其他学科素养也会涉及,但这里强调的是基于生物学视角的核心素养。每一点都是知识、技能、情感的融合,兼具个人和社会价值,都是基于生物、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建议
4.1 要体现生命性
生命科学要体现生命性。① 课堂要成为生命与生命对话、交流的地方,成为生命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团结合作的地方,成为生命主动学习、提炼感悟的地方。② 作为生命体本身,学习者要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活学、活用。③ 大自然中到处都是鲜活的生物,所以生物学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课堂、实验室,要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4.2 要体现实践性
生物科学的特性之一就是实验性很强,许多重大发现都来源于科学实验,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要特别重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上应知应会的实验,还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书本上的一些探究活动和课题研究,重视校园外的社会调查实践和野外考察学习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对学科思想的领悟。
4.3 要体现科学性
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一大分支之一,要体现科学性。除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之外,学生要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并通过对一些科学发现史、数学模型的建立、物理模型的建立等内容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思考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从而学会理性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还要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学习,领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涵养自身的科学情怀。
4.4 要体现融合性
① 要将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这是作为素养的特点之一,也是在复杂情境中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必然要求。② 要将所学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生物学与当代的许多重大问题都紧密相关,如人口、粮食、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物学的发展有关。③ 要把个体与社会融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个体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体组成整体,个体影响整体,整体也会影响个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尽力为社会多添一份力量。④ 要把生物学科和其他学科,特别是理科学科融合起来。生物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及技术,理科的思维和方法也有诸多的共性。只有把相关的学科素养融合起来,才能汇成个体的核心素养。⑤ 教师要将校内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融合起来,汇成学生生物学科素养养成的沃土,为学生开阔视野、强化应用、联系社会提供丰富的营养。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今后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学科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也会不断进行下去,期待有更多、更新的发现,一起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导师考核制度;自主学习能力
一、导师考核制度下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可行课程的预设
针对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为宗旨,每个课题大致可以做如下四种设置。
1.明确课堂目标
即要摸清考核的标准,当然,高一至高三年级的目标设置肯定存在着区别,但是处理的授课流程还是大致相似的。基本上如此:通读全文了解相关课标―抓住关键词句―简单、明了地概括中心思想―多角度重新分析全文―制作考核表反馈学习情况(便于统计和评价)。
2.引导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起督导作用,全程由学生根据课标自主学习,全员参与。例如,上文言文课时,可以选出该课专长的学生,作为临时领导,在其的带领下进行分组学习,完成考量表,教师只在关键时候进行提示指导,考量表完成后还需要学生踊跃提出疑问,进行探讨解决,最终总结出最好的答案,进一步提出更好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3.成果交流分享
在分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在临时领导的带领下,各个小组可以推荐文言文通译较弱的学生上台试讲,各小组分别给出评论与建议,最后评出成绩相对较好的小组,然后教师再总结表现相对较好的小组的学习方法。
4.最终考量反馈
首先由各小组进行总结评价,然后交给临时领导评价,最后再交由教师进行最终成绩的估量与评价,并反馈。
二、导师考核制度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上的相关措施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的职能应得到充分展现,具体措施如下。
1.课目分类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学生在学习一个课程时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应在授课前做好准备,将课程先行进行拆解,简化之后抓住重点,并根据之前所述的课程流程的设置进行分块,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教学前的准备。
2.课前引导
教师要负责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准备与评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地把握住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考量保准,完成课时要求。
3.课中辅助
教师在课堂上督促学生根据预设目标完成课时任务,明确告知其该学科的考试要素,综合考量标准,并抓住重点,然后推进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实告知学生目标时,同时自己也要明确,课时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课时,或者一个学期,又或者一个年度,而是要明确高中时期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不可分割,所以目标应该设定得更加完整、全面,才能得到阶梯式的成长。
4.课后分享
每个课题的结束,都是总结学习经验与规律的开始,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充分的交流空间给学生,能够充分彰显出他们的参与感,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敢于质疑,善于总结,多多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在探讨中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5.能力培养
在探讨学习中,整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开发与锻炼的过程。学习语文,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表达能力的一个培养过程,只是从以前的教师灌输教学到学生自主开发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成了锻炼的主要方法,教师在一旁监督、引导、保驾护航,是学生学习时的坚强后盾,帮助他们解决疑虑,对培养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推进考核
新的制度对导师的考核,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在对导师的考核下,衍生出针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必然性,而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也是新的教师考核制度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教师的考核会促进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会带动教师考核,二者相辅相成。
7.共同发展
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一堂课几乎全是教师讲学生记和听的古板模式,尽管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变长,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应引导学生完成考量评价目标,总结更好的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这其实也是教师的考核标准,在这同时,学生也能够顺利地达到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之路,本就是漫长而曲折的,哪些是适合时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要花自己毕生的精力去探索的。在现今的考核制度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怎样科学地、系统地安排授课流程,让学生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全面地提升自己,让教师更高效地教学,
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马寿华.有关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33.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 学生社团 高职院校 阅读中心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21-03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对学生实习实训内容多、考(从业资格)证压力大、读书时间少的情况,应积极转变观念,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利用自身资源有效服务于学生的“第二课堂”,建立一种以需求为调节手段的服务机制,从藏借一体化的文献信息中心向服务导向型的阅读中心转变。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因自身条件的制约,往往出现人员不足、服务单一、主动性不强等问题。笔者所在的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下简称为我院图书馆)根据这一情况,以构建校园阅读中心为抓手,适当依托学生社团助力“校企合作”,携手提供阅读服务,在推动图书馆与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和融合,实现竞和发展。
1 高职院校阅读中心的功能
大学阅读中心主要是指包括图书馆,还有教学院系的资料(图书)室和大学生导读机构在内所构成的校园阅读保障体系[1]。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中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基础相对薄弱,其图书馆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校园阅读中心的职能。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告诉我们:图书馆是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当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阅读方式的重大变化时,当印刷形式以外的图书载体为读者广泛接受时,当越来越多的电子文献资源集中在数据库供应商处时,图书馆特别中小型图书馆已不再仅是文献信息的存储与传递部门,同时也是营造学习氛围,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其工作重心将向使用文献的指导者转变,其工作目的不再局限于告知读者如何发现和获取文献,更重要的是使读者了解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文献。高职阅读中心主要有以下功能。
1.1 提供文献借阅
这是阅读中心最基本的职能。网络环境下,阅读中心作为文献收藏机构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而且只有当文献收藏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有效满足读者的需求。阅读中心所接待的读者中,以借阅为主的占了多数,以“借借还还”为代表的借阅服务构成了服务主体。借阅的对象既有本校师生,也包括社会读者。借阅的内容既有纸质文献,更多的是各种视听资料、电子资源甚至虚拟馆藏。服务的方式既有传统的阵地服务,也充分运用互联网络乃至移动通讯网络来提供馆际互借、信息推送、文献传递等服务。服务场所已从传统的物理空间向人机操作的“虚拟空间”转变,将离散的各种文献聚合在网络上,读者可以平等地获取所需文献信息。
1.2 进行文献揭示
科学而全面地描述文献,准确地将特色文献有关特征信息揭示出来,推介给读者,提供选择的依据,是全面保障读者阅读权利的重要举措。文献揭示的范围已经从简单的实体资源扩展到实体资源加虚拟资源;文献揭示的手段趋向数字化,在传统的板报、宣传资料、专题展览等基础上,更多的采用广播、网络技术、移动通讯等方式,包括手机短信、微博、RSS主动推送等;文献揭示的形式从包含书目、索引、文摘的检索系统逐步向多媒体与超文本技术相结合的信息存储链接结点方向发展,读者通过链接按钮,自由地从一个结点跳到另一个结点,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1.3 组织阅读指导
这是阅读中心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指导读者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实现从浅读到深读,从泛读到精读,使读者能更好地利用文献资源。国外高校阅读中心通过向读者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或不超过三人的分组式学习指导,使读者掌握阅读的策略和技巧,知道如何评价文献,从而提高自学的能力[2]。在国内,很多人阅读的功利性较强,对阅读技能和兴趣的培养较为落后。阅读中心应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针对不同读者特点设计相应的阅读指导方案,通过与学生社团联合开展开展独具特色的导读活动,吸引读者参与其中,营造积极阅读、和谐阅读的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使读者善于阅读、勤于思考,掌握阅读的普遍规则和阅读方法,改变不良的阅读习惯,提高自我阅读、自我服务的能力。
1.4 优化阅读环境
阅读中心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文化活动阵地之一,舒适的阅读环境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从而激发读书学习的激情;又能吸引一大批边际读者和潜在读者,增强阅读兴趣。环境的好坏不在于装修的豪华和家具的高档,重要的是使读者感到温馨,没有拘束,产生居家的感觉。特别随着网络阅读的兴起,读者对网络阅读环境相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阅读中心不仅要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也要提供便捷的网络环境。
1.5 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为阅读中心与读者之间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开展活动,建立起与读者间的动态互联关系,快速应对阅读趋势的变化,主动挖掘读者的阅读潜需求,了解阅读心声,提升读者对阅读中心的忠诚度和亲近度,实时地满足阅读需求。活动要大胆突破常规领域,吸引企业、学生社团一起参与进来,在为读者提供信息的同时,引导阅读方式的选择,专业性地解决出现的阅读障碍,使读者能同时掌握多种阅读媒介,将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结合起来获取知识和乐趣。
2 校企合作与高职图书馆、学生社团相互间的关系
校企合作是指大中专院校和相关企业建立的微观层面上的合作教学形式,是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3]。良好的校企合作应建立在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把图书馆、学生社团与企业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对接,这是在文化层面上的更高更深更广泛的一种校企合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团在培育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第二课堂”作用,而图书馆所开展的活动也能引起企业单位与学生个人的关注和参与,带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2.1 校企合作与高职图书馆
高职图书馆与企业间开展校企合作,对企业而言,从学校获取的既包括人才资源供给和技术合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包括共享学校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利益,能有效解决信息构建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图书馆而言,不仅能准确了解生产一线的发展动态和信息需求,有效调整藏书结构,拓宽社会服务的空间,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收获服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对校企合作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即将校企合作简单等同于图书馆为企业所提供的社会化服务,过分强调图书馆方面的参与及回报,而不是着眼于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发挥图书馆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2 校企合作与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的群体和组织者,是学生联系社会的纽带,对学生增加社会阅历,丰富实践经验,尽快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企业与学生社团合作的互动,主要集中在企业为社团提供活动资金和智力支持,社团为企业提品推广、市场开发、劳务出租等服务[4]。企业与学生社团合作,主要出于三大目的:一是寻求市场,获取现实经济利益;二是宣传自身,扩大企业知名度;三是回报社会,提供慈善帮助;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客观上都能促进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而学生社团特别是专业型学生社团参与校企合作,不仅在于连结企业与学生,推动社团的社会化,探索一种从资金来源和活动内容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效破解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普遍面对的成员欠活力、活动少内涵、发展缺后劲的难题,最主要的是能够促进高职教育更好地与社会对接,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素质,融入真实企业文化,成为拓展专业素质的有力平台。
2.3 高职图书馆与学生社团
全面深入地保障大学生的阅读权利,让学生享受阅读快乐,激发读书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追求的目标。图书馆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吸引学生社团参与进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推进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的建设。学生社团与图书馆的联系日益紧密,已成为图书馆服务队伍中活跃的力量,图书馆与学生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也通过社团来实现。图书馆能够为社团活动提供场地等便利条件,学生社团要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社团,也离不开图书馆的文献支持。据调查,学生社团与企业合作的随意性很大,通过学校联系的约占11%,指导教师引介的仅占8%,73%是学生自主联系的,7%是企业主动上门的[4]。图书馆可以为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与学生社团之间牵线搭桥,促成双方的合作,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
3 阅读中心构建中学生社团作用的有效发挥
我院图书馆从2002年时不足10万册图书的中专图书馆,发展到拥有75万册各类藏书,服务上万名师生及广西商务系统和周边社区的校园阅读中心。在发展过程中,有效突破各类资源不足造成的服务瓶颈制约,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作用,为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有近30个学生社团,社团活动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我院图书馆通过加强与学生社团特别是专业性社团的合作,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共同开展读者服务,在活动中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适当引入企业元素,与校企合作巧妙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目的。
3.1 进行图书宣传
2008年,我院图书馆策划组织成立读者自己的组织―― 大学生读者协会。读者协会成立后,从2009年3月开始,在校园广播站开设“书香校园”栏目,由学生自己撰写书评,每周有针对性地推荐至少5本新书。主动为协会与书商联系,由书商提供图书,采用代销的形式,由读者协会负责组织,每年在校内举办一次精品图书展销会,向师生展示和销售当年度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精品,读者协会通过活动获取一定的经费收入。通过学院大学生物流协会,与《现代物流报》社建立报纸赠送关系,并在馆内专门设置区域,由物流协会的同学用于所赠报刊的投放和宣传及开展专业学习讨论活动之用。
3.2 营造阅读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彰显学院的人文气息,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艺,我院图书馆与墨林书画协会合作,由学生按照图书馆的要求创作书法作品,并进行冷裱和装框后放在图书馆进行展示,形成浓郁的书香氛围。整个作品的创作和后期装裱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图书馆联系商家赞助用于书画装裱的必要开支,并对学生的作品定期进行更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荣誉感。书画协会有会员在毕业后自主创业成立小微企业性质的书画培训机构,图书馆也有意识地与该机构建立联系,适当展出一些他们创作的书画精品,无形中为该机构进行良好的宣传。在图书馆的内部装修改造中,过读者协会组织开展“我来设计图书馆”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征集关于图书馆布局改造的意见,尽量营造读者喜爱的阅读氛围。
3.3 开展读书活动
活动是保持社团活力的生命线。我院图书馆把读书活动与社团自身的活动结合起来,同时适当吸引企业参与,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读者协会成立以来,围绕着阅读这一主题,配合我院图书馆,在书商的赞助下先后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图书馆”读者征文活动;举办“读红书,荐红书”现场展示、“红书交流会”读者沙龙;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每周举办1次影视鉴赏活动;在广西邮政公司的支持下,多次主办大学生专题集邮讲座和集邮藏品展;和数据库商合办培训讲座,进行电子资源的使用宣传。与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协会合作,组织开展“未来网络图书馆是否取代传统图书馆”的大学生主题辩论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我院师生的读书活动引向深入。
篇8
关键词:分岗位教学;教师综合素养;学生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财会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分岗位教学又在此基础上增强了它的技能操作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对该教学方式的完善,不仅需要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努力,更需要财会专业教师在知识储备上的不断更新、专业实践上的娴熟以及企业相关内控原理的设置理念上不断充实并更新。
一、存在问题
1.财会专业教师实践经历不足
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下中职学校的财会教师一般都是从大学毕业就进入学校教学岗位充当老师角色,财务方面的实践经历不够,也不能够完全讲清楚会计岗位的具体分工以及凭证的传递流程和规定。所以传授给学生们的知识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不够生动,不够完整,案例性也不强,有些脱离实践。也不能很好体现分岗位教学的专业特色和教学理念,教学效果也就势必打折扣了!
2.财会专业教学与实践脱节
大部分中职学校根据要求都开设了相应的财会专业课程,可是能够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课程却不是很多,针对分岗位教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更少了。凡此种种原因导致了财会专业教学与实践的严重脱节。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已经取得财会类毕业证书,但动手能力不强的所谓的“人才”,给用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二次培训的麻烦。
3.财经法规、准则、制度更新快,部分老师跟不上步伐
2011年7月19日第三次修订的《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2011年1月1日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首先实施,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18日颁布,2013年1月1日实施等等。近几年我国的财经法规、准则、制度修订的步伐很快,有些内容已经赶上了欧美等西方国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是部分教师由于继续教育没有及时跟上,作为知识的先行者,自身知识的更新不够及时,就很难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实践了。
二、几点思考
1.建立“财会专业教师的理论轮训”制度
每年派部分财会教师参加财会新知识、新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并形成一个对储备知识不断更新的制度。然后对其他教师进行再培训,让整个学校里面弥漫起最新、最全、最准的信息。用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思维去浇灌每个学生,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一股关于财会新知识、新理论竞争学习的正能量,用这样的正能量去辐射其他学生的学习气氛,形成良性循环。
2.建立“财会专业教师岗位轮训”的制度
每学期寒暑假安排部分财会专业教师去知名企业进行再学习和再培训。让我们这些缺少实务工作经历的财会教师经过企业的实战锤炼,在企业的财会各个岗位上进行轮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相信经过这样的几次轮训,我们的财会教师一定会对那些写在课本上生硬的理论有一个感性的再认识,那么讲授给学生的分岗位理念一定是活生生的、真实的案例。这种“财会专业教师岗位轮训”制度的建立,能够让学校里面每一个财会教师都有可能接触实践,有机会在实践中夯实并完善自己的理论基础,每一个完美的个体最终就组成了一个实力雄厚具有强大阵容的集体了,那时我们的教师团队将会是一个“金刚之躯”了!
3.建立新型财会模拟实验室实训基地
这个新型财会模拟实验室的“新”主要体现在:设施、岗位和内控制度应尽量地完善。其具有的功能不仅能模拟出一般会计凭证在企业中的传递流程和规范,同时也能尽量多的模拟出财会不同岗位的专业角色,并且在设置岗位时考虑企业内控的相关规定以及审批授权程序等等。尽量使得这个财会模拟实验室呈现出完整企业的一面,进而让学生对企业整体有感同身受,对自己充当的岗位有感同身受,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全局观念的新一代财会人才。最好每周都安排企业指导师前来一线指导,这样做会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真实感,让学生越学越喜欢,越学越有味道,给财会实践教学增加不同的色彩。经过这样反复的理论——实践、实践——理论,三年系统的学习和实训,每个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可望被打造成一名全面合格的甚至优秀的财会毕业生。
4.建立企业顶岗实习制度
以上介绍的是一般中职学校财会分岗位教学背景下,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几点建议。有条件的中职学校还可以建立企业顶岗实习制度。即让每位财会专业学生经过学校的一系列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后,有机会走进企业内部,进行顶岗实习。对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和岗位分工、职责、流程以及企业内控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学会与其他同事的团结协作,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并且提前积累工作经验与经历,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他们会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孙振丹,郭军.会计分岗位实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舒岳.会计分岗位实训[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3]刘秀丽.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财会教师的综合素质[J].岁月(下半月),2011(07).
篇9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109
在我国,高中阶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中间阶段,高中阶段教育在培养学生“三观”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说,高中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改革是教育界长期讨论的一个问题。随着近年来各地高考录取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和高中素质教育模式的确立和完善,高中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改革再次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虽然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科目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德育考核指标却并未纳入高校录取体系之中,因此很多高中在推进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并不十分积极,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总体水平已经远远滞后于其他专业学科,急需尽快完善。
1 现阶段加强高中思想政治科目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现阶段加强高中思想政治科目教学工作主要具有下列重要的作用:
1.1 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是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开展德育教育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德育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内容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现阶段高中教育教学科目设置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科目主要承担着开展德育教育的任务。大部分德育教育所需的教学内容都涵盖在思想政治科目教学体系之中,通过思想政治科目教学工作得以实现。因此说,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是高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1.2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其他学科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应当说,高中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高中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各个学科,备战高考。在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下,学生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且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压力和竞争,很有可能造成“三观”形成过程中的错位和扭曲,进而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1]。如果这些问题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应试科目的学习兴趣和水平。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应试科目学习水平的作用。
1.3 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科目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更容易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通过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可以为应试科目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示范和带动的作用。
1.4 提高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水平有助于实现国内教育体制的总体有机衔接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无论是毕业后通过参加高考进入高校继续学习,还是进入职业院校,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或其他职业院校都会开设相应的课程,而课程的起点基本上都设置在高中阶段思想政治科目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之上。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目教学水平,有助于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与技术教育等的有机衔接,从而达到我国整体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2 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科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中学校对于思想政治科目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都不重视思想政治科目教学工作,甚至出现为了强化应试科目教学而挤占思想政治科目教学课时的现象,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却可以充分证明很多高中学校在现阶段对于思想政治科目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受到这个不利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改革进程非常缓慢。
2.2 高中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方式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程度不高
当前,很多高中在组织思想政治科目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程度不高的问题,一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或具备相关的学历背景,还有一些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师长期得不到岗位培训机会,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亟待提高。
2.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高考录取没有实现充分对接
高校在录取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其综合素质,而高考成绩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科目虽然纳入高考应试科目之中,但是高中生德育状况没有纳入高校录取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2]。
3 对于推进高中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改革的建议
笔者认为,为了加快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科目教学改革进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将思想政治科目教学改革作为高中素质教育改革的试验区,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方面广泛进行探索和研究。二是提高思想政治科目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任课教师教育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从源头上提高高中思想政治科目教学的质量。三是要逐步建立高中生德育考核指标体系,将其纳入高校录取参考指标体系之中,实现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完全纳入高考录取考核体系之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洪波.新时期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03.
篇10
高中阶段处于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期,又面临着来自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很容形成巨大心理落差,轻则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重则产生心理疾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心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家庭、人际关系到学业成绩等时刻影响到高中生的脆弱心理。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亲近的“大朋友”,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有利于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相辅相成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德育教育也能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以,高中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进行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日常工作的管理
高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已,高中班主任还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及心灵的领路人。高中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困境、压力和难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如此,师生双方都更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也有利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高中升学压力很大,不仅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高中班主任也有升学压力,而且班主任不比学生的心理压力少。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监督和保护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其人身健康。其次,班主任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监护人,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既是青春期又是叛逆期,班主任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要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压力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再次,班主任还要保证学生的升学率,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好的发展空间;最后,离开学生,班主任还是个普通人,需要照顾家庭,要缓解生活上的压力。因此,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关注,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调试的心理,在健康的基础上做出最好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引导、照顾和帮助学生。
(二)师生双方对在高中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现阶段,很多高中教师对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高中班主任关注学生的重点还是在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对实际操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而学生在这个阶段重点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会怀疑在自己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中阶段,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建议和对策
(一)高中班主任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1.认识和明确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
高中班主任不但有教育教学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督促学生好好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然后还要明确自身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学校要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开进行监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2.关注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
首先,班主任自身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班主任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自己处于健康水平,并调试到最佳状态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高中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保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科学有序展开。最后,学校领导应该关注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学校所有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使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高中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高中班主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要能够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方法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以维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固然应该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打击,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三)提高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首先,从高中班主任层面,使其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提高其开展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鼓励班主任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不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在帮助自己调节心理状态和心理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最后,学校要经常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及培训,也可以适当对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班主任给予肯定和奖励,在帮助高中班主任提升内在动力的同时增加外部刺激,提高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