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篇1

关键词:“毕业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01-03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在临近毕业之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当他们在升学、求职等方面经历了挫折之后,很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仇恨、泄愤的冲动和行为,学生自毁前程的同时也给校园和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覃彪喜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中谈到大学毕业生的处境时说:“当年的‘天之骄子’显然已经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1]高校教育者应给予毕业生特别的关注、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一、大学生“毕业季”心理特点分析

大学生在“毕业季”的心理状态可以用“矛盾”二字来概括。在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社会严峻的挑选和考验,由于经验匮乏、身心脆弱,毕业生们极易陷入交织着复杂矛盾的心理境遇。

1.焦虑的内心与迟缓的行动。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大背景下,临近毕业工作却没有着落的大学生内心充满了焦虑感。一份针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级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面临择业问题时“‘90后’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较‘80后’更为严重,且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上”。[2]

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这种焦虑的心理状态并不能转化为推动学生产生积极求职行动的正能量,相反,在一些院系组织的招聘会上,出现了参与学生人数寥寥的冷清场面,学生的表现较为被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值过高造成的,渴望工作一步到位的学生对理想之外的职位采取了漠视和拒绝的态度,“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还未被广大毕业生所普遍接受。焦虑的内心与迟缓的行动之间的矛盾衍生出来的只能是新一轮的、更为强烈的焦虑心理。

2.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当网络频频大学毕业生卖猪肉、捡破烂、做家政的新闻时,总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据此发出无奈的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汇的一点。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碰撞,不少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遭遇碰壁,极易引发失落、沮丧,甚至绝望的心情,必须加以及时、有效的调节。

反观大学生创业的事例,在那些似乎被人瞧不起的行业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如北大毕业生陈生进入养猪行业,不到两年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百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两亿。又如湖南大学研究生梁明毕业后捡破烂,几年中从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发展到拥有三家废品回收站。因此,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必须学会化解、转化矛盾的方法,摒弃传统偏见,目标远大不怕起点低,低门槛也会带你走进大世界。

3.他人的荣耀与自我的挫败。“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更注重自己的外貌、气质、能力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促使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分化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然而,理想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对现实中的自我评价达不到所期望理想的自我标准时,两者发生矛盾,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失去达到理想的自信,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3]

临近毕业,有的学生已经收到了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有的学生与理想的就业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考上公务员、选调生的学生已经进入政审的阶段。与这部分学生明朗而美好的前程相比,有些学生的前途仍处在暗淡与迷茫之中。有的学生考研失败,处于复读还是找工作的两难境遇中犹豫不决。更多的学生则处在找工作的奔忙劳碌和求职无果的痛苦煎熬之中。两相对比之下,处于失意状态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颓废或者嫉妒的心理,受这些心态困扰的学生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有的学生与他人盲目攀比导致心理失衡;有的学生眼见前途无望而破罐破摔;有的学生见不得他人高兴,对身边的得意之人充满了一股莫名的仇恨,甚至演化为发生口角或打架,人际关系随之恶化。

4.个体的认知与盲目的从众。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区分‘自我’和‘非我’,心理学称之为自我意识,这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自我能力、品质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是不适当的。如果对自己估价过高,就会给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导致失败,别人也会说他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不愿同他交往,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反之,对自己评价过低,又会产生自卑心理,精神萎靡不振,缺乏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4]大学毕业生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是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许多学生恰恰不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出现了在前途的抉择中毫无主见、过度依赖、盲目从众等心理。有的学生在升学、考公务员、考选调生、去国企、去私企、自主创业等出路面前犹豫不决,不能综合考虑个人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知识储备、能力专长等因素做出适合自己的合理规划,从而导致举棋不定、来回摇摆,眉毛胡子一把抓,却什么也没有抓住的结果,浪费了时间精力,错失了最好的时机。有的学生缺乏竞争意识,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竞争,把找工作这件事交给父母,过度依赖家庭,一味地等、靠、要,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还有的学生盲目从众,人云亦云,凡事喜欢效仿身边的同学,殊不知即使专业相同,能力、兴趣也可能有很大差别,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因此,毕业生要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准确进行自我评价,优化心理素质,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竞争意识和择业信心,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二、大学生“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大学生临近毕业阶段突出的心理特点,高校应在每一年的“毕业季”加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对学生因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的过激行为或恶性事件防患于未然,这对于优化学生素质、维护校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是十分必要的。

1.优化学生素质。人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高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向社会输送素质优秀的祖国建设人才。大学生如果没有稳定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即使在表面上具备了优异的学习成绩,然而若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或缺陷,同样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人才,是无法胜任其将面对的各种社会责任的。2003年4月,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在应聘公务员时因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在得知这一结果后,他用尖刀行刺嘉兴市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伤,被判处死刑。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终因心理扭曲和冲动毁灭了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首先在于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大学生毕业阶段因升学、就业、情感等问题所产生的压力进行教育过程的实施,帮助每个学生营造积极、阳光、自信、向上的心理环境,纠正一些不正常的心理现象,进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维护校园稳定。高校学生毕业阶段的安全稳定工作一直是整个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季”是校园意外事件的高发期,大到恶意伤人、杀人,自杀、自残事件;小到打架滋事、破坏公物事件,尤其毕业生离校期间,学生在校园内酗酒打牌,从宿舍楼上向下乱扔酒瓶、暖壶等杂物伤人毁物事件已经成为各高校“毕业季”的普遍现象。近年来,在高校更是出现了毕业生用“裸奔”、“让酒瓶飞”、“被单宣言”等疯狂行为庆祝毕业的现象。2011年6月29日,浙江大学一男生决定用爬树跳湖的方式留下自己最疯狂的毕业照,却最终导致溺水身亡。在高校,毕业生的亢奋、冲动的情绪和行为还往往会影响、带动非毕业班学生,使之参与进来,造成事态的扩大化。这些情况的发生无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文明形象,也严重危害了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自觉维护大学生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保持平和心态,克服浮躁、冲动情绪,抵制鄙俗卑劣行为,保证毕业生文明有序离校,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3.促进社会和谐。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文明程度和身心健康状况是衡量社会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合格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仅指拥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杰出的业务能力,而首先应具备的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我们看到,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进入社会之后暴露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自毁前途、危害社会。2013年4月10日,一男子持刀闯入上海张江路建中路口一家工商银行,威逼工作人员交出现金,得手后迅速逃离。经调查,抢劫者是上海财大一毕业生,毕业后因事业不顺、恋情无望,竟萌生疯狂念头,光天化日之下蒙面持刀抢劫银行,当问及犯罪动机时,这个90后大学毕业生说:“我就是想报复社会。”这种报复社会的行为指向的是不特定的公众,除了给无辜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残,还让公众产生恐慌并且对国家和社会失去信任,直接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而许多类似案件的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群体中隐藏的诸多心理问题。

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学生心理不稳定、突发事件易发的“毕业季”站好最后一班岗,针对个别、关注全体,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确保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大学生“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前的半年至一年一般进入实习期或自主择业期,绝大多数学生已修完全部课程,出入学校的时间比较灵活,这给对学生的统一、集中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开辟多块阵地,有实效、有创新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抓住关键节点,适时予以指导。“毕业季”的关键时间节点例如:考研成绩公布及复试前后、大型招聘会前后(求职高峰期)、毕业资格审核期、毕业离校期等。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这些特殊而敏感时期中的易发矛盾,给予不同学生群体以及时、适时的指导。如考研落榜学生的沮丧情绪疏导、进入复试学生的焦虑心理缓解、求职受挫学生的压力管理、因种种原因无法顺利取得学位或毕业资格学生的心理指导、离校期间学生亢奋、感伤情绪疏导等等。教育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划分重点时期和重点人群,以点带面,既节省教育资源,又使教育富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2.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全程教育。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平台更是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交流方式。尤其在“毕业季”,学生的流动性较大,教育者更应注重开辟并把握好网络教育的阵地,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化和全覆盖。通过建立飞信、QQ群、班级邮箱,开通微博、博客,建立网站等方式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开设网络课堂,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心灵驿站,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网上咨询及指导;通过测评、游戏、竞赛等方式普及知识、增强互动。发挥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使师生之间实现信息互递和零距离沟通,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调动班团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高校既要从教师的层面做好“毕业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同时,也应从学生的层面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自助及互助体制。因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同学们几年的朝夕相处使他们彼此最为熟悉和了解,教师要积极调动班团干部和集体的力量,协助班级自主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起班团干部、学生党员、宿舍长责任包干制度,完善学生间的联络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

4.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服务质量。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师资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状况,对此,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引进专业师资,建立起院系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社团组织和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心理危机干预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它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知识。高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尤其应建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将心理危机干预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5]此外,积极利用校报、广播站、橱窗等媒介开设心理健康专栏,聘请专家进行讲座,提高教育、咨询工作的服务质量,完善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机制,在整个学校营造起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心理教育环境。高校还应配套建立和完善考研、就业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使学生清楚政策、掌握信息,这也会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高校中,临近毕业的学生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教育者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使“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奠定大学生积极奋进、健康高尚人格的重要基石,为大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1.

[2]刘娟,姜喜双.“90后”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65.

[3]张颖琳.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95.

篇2

关键词:教学实验目标;激发教学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提出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十几年来各大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加强,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更加受到关注。向学生被动灌输心理健康知识的传统教法难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而心理成长比其他知识增长更依靠自我的意识和努力。教师要做的是激发起学生内心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喜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这就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目标,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自我。所以我们提出“目标激发教学法”。目标激发教学法,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激发目标为教学任务,将目标激发贯穿于整个活动中,让学生思考、寻找,最终明确人生和大学目标的创新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挥潜能而做到最佳发展。为明确目标激发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对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我们开展了实验研究。本研究选取湖北警官学院本科四年制视频侦查专业和网络安全执法专业的视频侦查三区队和网络安全与执法二区队作为教学实验研究对象,每班45人。随机抽选视频侦查三区队为目标教学激发法实验班,采用目标激发教学法教学;而网络安全与执法二区队则为对照班,参照传统模式教学。

二、前期准备与阶段设置

对于实验班的教学,需要重新设置教学大纲。以“目标激发”为主导提供学习线索。大纲的设置侧重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我意识,期望通过教学实现学生的行为变化,教师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学生的行为变化、发展。[1]下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第三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为例运用目标激发教学法设置实验班教学大纲,并与传统模式教学大纲进行对比。从实验班教学大纲的设置可看到,本实验班教学旨在克服传统教学的缺陷,从单一讲述型方式转变为启发方式和体验方式,由传统强制性灌输教学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拓展学生积极思维。总结起来,实验班的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1.启发式导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较独立的内容,是一堂新课的开始。传统教学的新课导入一般是直接讲概念、讲定义、讲功能及理论。教学激发法采用的是启发式导入。首先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于将要学习内容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回忆身边最常见的现象,启发学生对内在自我进行探索,启发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引起学生对新内容的关注,灵活导入新内容的概念定义。

2.体验式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与熏陶,它关注人的意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仅靠理论的学习无法让心灵成长,也不利于区分学生的独特性。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产生具体体验,直接通过心理感受理解知识,激发学习者对体验进行反思和观察,以确定自己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所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形成有益的联想和新的见解。[2]在教学激发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性化目标

大学生面临未来激烈的职业竞争,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大学阶段,随着自我意识不断成长、个人与社会进一步接触,目标制定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心理学知识从方方面面研究人的差异性。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可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及情绪调节压力应对方式。这些都是个性化的,运用目标激发教学法激发大学生主动发现差异性,寻找适合路径,制定个性化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本实验研究想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三、目标激发教学法实验各阶段表现、整改措施及结果

1.目标激发教学法教学模式研究初期

在试验教学班初期阶段,学生有一定的适应困难,习惯了被动接受老师知识灌输,部分学生上课不主动思考、不积极参与讨论、探索过于简单、练习疲于应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中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1)将目标激发教学法理念告诉学生,让学生明了其意义和对自身的益处。(2)采取激励,对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和练习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对初期不够积极但之后进步的同学给予精神鼓励。(3)在学习体验过程中,许多练习需几个人一组来完成。按照两个寝室约7-8个同学为单位成立小组,互相提升帮助,有效地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练习。针对有困难学生,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帮助,给予更多的鼓励和锻炼机会。经过调整,实验班学生发生了显著变化,学习气氛逐渐活跃,虽然还有部分学生思想松懈,但大多数都能随教师引导完成练习和体验。而对照班传统模式教学,从绪论开始,讲概念、看理论、分析案例,按部就班,课堂上记笔记的同学较少,大多呈显听讲座的状态。

2.目标激发教学法教学模式研究中期

经过目标激发教学法实施的初期,实验班大部分学生已逐渐习惯了新学习方式,带着明确目标参与教育活动,练习完成情况较好。也有少数学生无法坚持,实验中要多与这些学生交流,让他们深入理解新教学方法的优势,改变学习心态,并在课堂上给予足够机会和更多鼓励。对于同期对照班而言,教学内容逐渐详细深入,学习内容不断增加,理论深度加大。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有些学生感觉学习比较枯燥。目标激发教学法教学模式研究中期,两种教学模式导致的差距很明显。实验班实施的目标激发教学法有一定效果,其原因是通过多变、灵活、丰富的活动催生兴趣并在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目标激发教学法还具有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的特点,当进行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时,学习就更有效率和针对性。

3.目标激发教学法教学模式研究后期学习成绩结果及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和分析,对于目标激发教学法的作用和优势有了基本了解。后期通过期末测试成绩,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把期末成绩作为一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期末成绩对比,不难发现,对照班成绩呈正态分布,最优成绩人数与较差成绩人数都不多,且两项成绩人数大致相同。这与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绩状况相符。而实验班高分人数大大增加,成绩均分布在良好状态。表明传统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成绩和行为习惯没有明显效果。目标激发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加强内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并全面关注到基础不好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实验班学生成绩呈偏态分布,基本消除了成绩不及格的现象。因此,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内心变化,重视学生感情因素。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可能多的动手、动脑机会,激发思维。[3]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对比本人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目标激发教学法的优势:(1)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信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每位大学生都很重要,但此类课程又不是专业课,学生易忽视其重要性,觉得对自己没有太大作用。目标激发教学法直接让同学们体验到自己的努力和变化,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营造了轻松的教学氛围,推动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让教师对学生更加了解,更有信心教好学生。(2)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目标意识。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但大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同学们更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目标激发教学法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的关注,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路径,激发学生以兴趣为导向积极学习,朝向自己期望的目标。(3)缓解考试压力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校就读最关注考试成绩,而读大学最终是为了找份工作。目标激发教学法的教学方式首先减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试压力,加大了平时分数的比例,平时努力与不努力两个样,更加公平公正。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状态和优势,对其他课程学习及考试的焦虑会减少。通过个性化的目标引导,在一学期的学习结束后,学生或多或少对未来有了概念,更清楚自己要什么,在未来的职业选择、就业机会面前会比其他学生更从容自如。

作者:杨慧 单位:湖北警官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婷.谈目标教学法的优势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79-79.

篇3

[关键词]90后 高职 心理健康 措施

[作者简介]乔巍(1980- ),男,吉林磐石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学生工作。(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97-02

2008年,第一批“90后”学生走入了高职校园,为高职校园注入了新鲜活力;而如今,高职校园里随处都是“90后”学生的身影,他们也为高职校园带来了新的问题。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教育的同时,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具有过硬心理素质的学生,成为每一个高职老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每一个年代的人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问题,网上就“70后”“80后”和“90后”的区别也有不少描述,如:“‘70后’做得很好,却说自己做得一般;‘80后’做得一般,就认为自己做得很好;‘90后’还不会做,却认为自己能做得最好。”“‘70后’有存款;‘80后’有负债;‘90后’有老爸。”“去KTV唱歌,‘70后’唱一首后就拼命拉着你喝酒,不让你唱;‘80后’个个都是麦霸;‘90后’不止会唱,还会跳”等等。这些话虽然夸张,但却具有代表性。“90后”高职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心理特点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只有根据“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分析其成因,才能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达到育人育心的目的。

一、“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个性张扬,追求时尚和非主流。“90后”个性张扬,他们敢于张扬个性,乐于表现自己,以此来证明自己。“90后”追求时尚,笔记本电脑、高档手机、数码相机已成为部分“90后”大学生的入学必买装备。“90后”喜欢非主流,“火星文”是“90 后”大学生擅长并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语言,它一般包括了各种生僻文字、符号,成年人一般很难理解其含义。从“90后”高职学生的穿着打扮也可以看出他们张扬个性、追求时尚和非主流的步伐。

2.自我意识强,但依赖性大。“90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自我优越感,理所当然地以自我为中心,很多“90后”的座右铭是“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牺牲”“奉献”这类词语极少在“90后”的口中出现。他们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家长、教师、同学、朋友过多关注和干涉自己的事情。他们只是自己,只做自己,只被自己左右。

“90后”的依赖主要表现在网络依赖和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网络的普及是在2000年左右开始的,那时的“90后”还是小孩子,可以说他们是从小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网络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90后”想独立,却又摆脱不了在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尤其是经济方面,自力更生是他们的愿望,但是又不愿为愿望付诸行动。

3.交友广泛,但不善于经营友情和亲情。“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十分渴望结交朋友,加上交友途径的多样化,交友已不只是面对面的交流,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等都成了交流的方式,交友的圈子也随之扩大,“90后”更愿意与网友交流而不是父母。

也正是由于“90 后”张扬的个性和自我为中心的特点,部分“90后”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在人际交往中,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忽视他人的感受;过分地彰显个性,必然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二、“90后”高职学生心理特征的成因

1.遗传因素。一个人的个性心理是由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决定的。在心理学上气质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的不同的气质类型,是由于人的神经系统决定的。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指出大脑皮层有两种最基本的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兴奋与抑制的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它们的不同结合可以构成四种高级神经类型:弱型、强而不平衡型、强而平衡灵活型、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巴甫洛夫认为:大量的人属于平衡类型,弱型和强而不平衡型是有缺陷的。可见,神经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神经系统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遗传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是直接的。

当然,巴甫洛夫也认为,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人的心理行为不仅决定于神经系统的先天属性,也决定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教育为转移的。所以,神经活动往往表现为先天和后天因素的结合。

2.环境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说明了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1)社会环境。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时代。伴随着“90后”的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面对着无限的诱惑。“90后”的世界不能少了网络,QQ、微博、微信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崇尚流行,关注时尚。20世纪90 年代也是知识经济化的时代。伴随着“90后”的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给了“90后”最好的物质条件,这也导致了“90后”追求高物质的生活享受。(2)家庭环境。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呵护,这直接导致了“90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遇到困难都有家长帮助解决,多数“90后”都有依赖性。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部分“90 后”经历了家庭的解体,也有部分家庭内部的关系非常紧张,忽略了和孩子在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这都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产生焦虑心理,容易产生情绪和价格上的障碍。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心理健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是直接而深远的。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态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第一批“90后”高职学生已经离开了大学校园,走入了社会,今后几年,越来越多的“90后”将承担起社会的重要角色,在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终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笔者提出几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新生入学初期,学院就对新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测试,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试中存在或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2.开设针对性的课程。高职院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经验丰富、素质和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也可针对“90后”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开设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如开设野外素质拓展类活动,着重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理能力等。

3.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大学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他们更容易察觉到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所以,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还应加强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定期为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心理讲座和培训,将心理健康深入到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普遍性。

4.成立心理咨询室。在学校内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方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有很多人认为,去心理咨询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其实不然。有时学生只是有些困扰,需要一些专业的指导。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好个人的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同时,心理咨询师还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要为每一个来咨询的学生做好保密工作。

5.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90后”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直接面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会让他们觉得尴尬、没面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过E-mail、QQ、飞信、微信、网上留言、微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可以采用心理咨询讲座和专题讨论,心理问题专栏和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时要注意营造积极向上、互相尊重、友善宽容、轻松随意的气氛。

“90后”高职学生的确与众不同,社会舆论也更加关注这一代。笔者觉得对于“90后”的优点,我们要表扬,而对于“90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一味地批判,应该考虑到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学校等小环境的影响,通过我们高职教师的多方面努力,帮助“90 后”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韩小军.浅谈“90后”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篇4

关键词:90后;大学生;自控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46

自控力是一个心理名词,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心理功能,也是自我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自觉按照预定目标,对自我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施加的管理和控制,使其表现符合自我的期望和要求。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类,就应对自己的个体行为进行控制和制约,遵守公共的、潜在的社会公约和道德规范。作为现代青年骄子的90后大学生,理所应当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成为时代青年的标兵,然而,根据一些研究,我国一些90后大学生的自控能力现状并不乐观,相关院校应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这些大学生的自控力。

1 90后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现状分析

1.1 自我管理能力低下,依赖性较强

我国高校大学生基本上以“90后”为主,他们远离父母,告别了十几年的家庭生活、来到校园之后,一些90后大学生在无拘无束的集体生活中,慢慢就忘记了各种规矩和制度,缺少了家长的约束,他们就开始找各种借口逃学、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晚上在宿舍内不按时睡觉、导致早上难以按时起床,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期末考试或测验一批同学就出现了挂科、实验没通过、课设或实习报告不合格等情况,这些情况都是他们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的表现,一些90后大学生年龄上虽然属于成年人,但在心智上并没成熟,就导致了自控能力不高。

1.2 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容易冲动

人类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群居的人,人与人之间无时无刻都存在着交往、交流与互动,人类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和矛盾,这就需要人类时时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免矛盾激化。90后大学生第一次开始集体生活时,在班级、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合时,与室友和其他同学在交往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自我约束能力,一些同学往往就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发生冲突,严重者就出现打架、斗殴的情况,甚至出现故意伤人的后果,这都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体现,小小的冲突就会使矛盾激化,这种例子已经在大学宿舍内出现好几起了。还有的学生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去接触烟草、喝酒,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养成抽烟、酗酒的坏习惯。

1.3 自我抵抗能力差,难以抵制诱惑

同样,人类具有社会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场合内生活与成长,人类都是在开放、公开的环境中成长,现实环境中有健康善良的一面,也有不健康的因素,每个人都需要提升自身抵抗能力,摆脱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顺利成长。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90后大学生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社会上虽然处处都充满着正能量,但一些负面因素也时时影响他们的学习与成长,一些学生在现实环境中不具备相应的自我抵抗能力,有的学生被现实功利主义所诱惑而变得迷失自我,拜金主义倾向明显,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的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逐渐荒废学业;还有的学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丧失了原本的价值信仰,陷入迷茫之中。这些都是自我抵抗力较差的表现。

1.4 缺乏自我认同

很多学生以为进入大学以后就高枕无忧了,他们没有做好面对社会现实的准备,一旦受到挫折,很容易丧失信心,进而自暴自弃;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原因、外貌原因等产生前强烈的自卑感,不愿意过多参加活动,与同学交流;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到就业压力与竞争压力的影响,对前途感到渺茫。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严重缺乏自我认同,不敢表现自己,养成遇事犹豫不决的习惯。

2 影响90后大学生自控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当前一些90后大学生自控力较差的现状,不是偶然形成的,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这些原因既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关,也与一些社会现象密不可分。

2.1 家庭教育中缺乏自控力方面的教导

现在的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计划生育阶段成长起来的第二批孩子,他们的家庭机构都类似于2-2-3结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内四位老人加上父母一直围绕在他周围,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基本上由长辈说了算,久而久之这群孩子们就养成了完全依赖长辈的习惯,在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就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识,全靠长辈的提醒与吩咐。进入大学校门后,一旦没有长辈的指导,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对生活、学习就缺乏相应的规划。

2.2 个人心理因素导致

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大学生的直觉性与自制力都有了提高,但是与成人相比,还具有一定差异。大学生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好奇心、好胜心都比较强,这使得大学生更加容易吸收新知识、接纳新事物,也会导致一些负面情绪(主要包括虚荣心、猜疑、抑郁、嫉妒)的产生,从而导致大学生自控能力低下。

2.3 社会观念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

90后大学生,都经历了高等教育扩招浪潮,这些大学生的身份已经彻底从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的受教育者,就业压力,贫富差距、二元结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等社会现象和社会观念,纷纷流入到校园之内,就严重影响到这些心智并未完全成熟的孩子们,价值西方价值观的干扰,一些90后大学生就迷失了自我,不由自主的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得过且过,想混玩这几年的大学生涯,这也导致了他们的自控能力难以提高。

2.4 网络文化与信息技术的影响

90后大学生既是网络文化和信息技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他们几乎人人都拥有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基本上覆盖到校园的角角落落,给这群大学生们随时上网、随地上网创造了软件和硬件基础。网络的应用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负面效应也开始呈现,部分90后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网瘾一旦形成就难以消除,这也客观上影响了这些大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

3 90后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措施

90后大学生在校园内,除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应进行性格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自控力培养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相关高校就应采取一些措施来教育和引导这群孩子,帮助他们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最终促进他们的健康成才。

3.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高校可以开展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和团体辅导活动,引导9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中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项内容,也可以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题,帮助大学生提高移动互联网行为的自控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慢慢帮助这些大学生们摆脱对网络文化的依赖,从网络文化中解放出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实现健康成长。

3.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抵御网络游戏的冲击

我国高校可以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引导90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充分满足90后大学生娱乐、交友、学习交流等的需求,并能够吸引他们参与其中,让90后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得到的满足感在现实的大学活动中同样能得以实现。这群大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后,就能够不断地减少其对网络的依赖,慢慢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自控能力。

3.3 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不仅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有效形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90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正确认识自己,减少自我惰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这些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实践的磨炼中得以确立、巩固、升华和提高,有了优秀价值观的指引,这群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随时就会约束自己的言行,自我控制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3.4 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强化自我执行

大学生自控力缺陷是日常行为中逐渐养成的。很多学生明知道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但是总为自己找一些理由推脱,又缺乏一定的监督,久而久之养成拖延症。因此,学校要注意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建立科学的监督制度,督促学生自觉完成学业,加强学生的自我执行能力。

3.5 指导学生实现自我规划

由于大学与高中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氛围截然不同,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开始松懈,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变得无所适从,越来越迷茫,自控能力也逐渐变弱。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让学生明白自身要做什么,对其日常行为进行规划、引导,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除此之外,90后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与提升,每位同学也应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心理美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配合学校的教育和教导,来提升自身的自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琳,杨之毛,董延彪.大学生手机网络行为自控力现状的调查分析[J].青年与社会:下,2015,(2):35-36.

[2]朱闯,汪正洋.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控能力的重要性[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2,(2):12-14.

[3]徐松山.如何预防“‘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教育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4,(3):235.

篇5

[关键词]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钟万林(1968-),女,重庆人,重庆三峡学院政法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庆40400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78-02

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上升,加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处于转型引发社会生活发展了深刻的变化,弱势在女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明显地呈现出来,如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她们日渐感到生存的压力;旧的观念和用工偏见,造成她们比男性就业更难;她们自身也或多或少存在诸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心胸视野狭窄、沟通交往能力不强、身心素质欠佳等问题。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如何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将来能更好地走向社会并立足于社会,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面临的新的课题。关注女大学生群体,坚持以人为本,探索针对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强化教育的实效性,着力于为女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成才与发展环境,是促进女大学生人成其才的必然选择。

一、通过知识传授,晓之以理,提升女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

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将影响到女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高校教育要为女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开辟广泛的教育途径,帮助她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强化她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成为有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适应社会需求、业务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

1.强化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大学是人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重要阶段,是一个青年进入社会、走上职业岗位前主要的学习阶段。女大学生要适应社会,进入职场,获得事业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必须要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因此,就女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指导女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规划职业生涯,设计职业奋斗目标,以此来激发她们在校期间始终对专业知识的勤奋学习,对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创新精神的不断培养;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生活、学习与社团活动、学习与交友等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乃至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设女性专门课程,提升女大学生生存发展能力。针对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以公选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设女性课程,将女性学的基本内容引入高校课堂。内容包括妇女观、女性理论、女性人才、妇女发展与进步、中国女性的成长与发展等。女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使她们知晓以社会性别为核心理论的女性学内涵,了解女性性别的优势,树立女性独立的个性,懂得女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邀请专业人士为女生传授形象设计及礼仪知识;邀请成功女士传授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等,使她们全面地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和开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广阔天地。

3.开展女生技能培训,提高女生综合素质。为使女大学生更新传统思维观念,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树立长远目标,塑造新的形象,做好机遇到来前的各种准备,利用实践教学课堂和第二课堂等途径,组织讲座,开展主题会、报告会、演讲会、辩论赛等系列活动等。用这些主题鲜明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愿意积极参与的多种形式,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评判优秀女性形象和女大学生成才的标准,实现女性人生价值的必备条件等,以提高她们自觉培养独立个性、发展综合素质的能力,坚定成才的志向和信心。

二、通过心理辅导,动之以情,提升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挫折能力

心理弱势在女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因高考分数在本宿舍中最低而苦闷;因家庭生活困难,穿着打扮不能入时,产生自卑,生怕别人瞧不起;因同学一句玩笑话造成心理郁闷;等等,反映出她们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生活能力较差,这种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女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校要从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加强德育科学化,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高度来认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女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挫折能力。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周”等活动来帮助女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和心理调节的基本技巧,如升华、补偿、转移等心理防御机制,引导其用健康的方式来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好心态,提高应付挫折、摆脱心理冲突的能力,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充分利用报纸、橱窗、广播、网络等媒介,加强对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增强其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自强、自尊、自立”意识,尤其要有意识地注重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避免因琐事、小事而产生心理问题,用良好的心态,提高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3.建立心理咨询站,消除心理障碍。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师,做好心理咨询和服务工作;开通心理热线以及网络交流等手段,帮助女生解除心理困惑;设立心理门诊,建立心理咨询档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治疗。通过恰当的心理咨询,引导女生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女生的意志力。

三、通过社会实践,导之以行,提升女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为人处世能力

女大学生期待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高校组织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女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我国的改革开放,城市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存在较多矛盾和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让女大学生参加诸如“三下乡”、科普宣传、“三进三同”、社会调查、“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充分接触社会,锻炼实践能力。引导她们进行价值辨析和甄别,帮助她们开阔眼界,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直面今后进入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积极进取的作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1.组织女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团体,社团的一切活动是民主、平等和生动活泼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团的主人,有义务为社团的生存和发展作贡献。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充分调动社团成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女大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大学生活,而且可以丰富情感体验,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升自信心,获得归属感,矫正心理成长。同时,有助于她们投身社会实践、陶冶情操、提高综合能力,是促进和帮助女生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方式。

2.组织女大学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女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扰主要源于其观念陈旧、视野狭窄、完美求全等其非理性的认知倾向,通过增加阅读适宜的书籍等,其观念则能发生隐性调整,促进认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开展“读书节”“赛诗会”等活动,指导她们多读书,读好书,坚持每天读书、带着问题读书,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与经典好书为伴。长期的读书思考,催生认知重构,她们才能恢复健康、愉快的心态,促进个人成长。

3.组织女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激励,激发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确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使生命向着更健康、更和谐、更完善的境界推移,有效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学校除开设体育课程外,要积极利用课外时间,开展适合女大学生身体特点的强度适中的体育活动。比如健美操、拉拉操、交谊舞、跆拳舞、健身瑜伽、跳绳、踢毽子等。通过参加体育活动,烦恼得到削减,情感得到发泄,精神得到舒展,情绪趋向稳定,能有效地塑造女生的行为方式,增强女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

四、通过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营造促进女大学成才的良好育人环境

由于性别的特点,女大学生更需要春风化雨的思想教育、人性化的管理、全方位的服务,以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高校应着力构建完善的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工作格局,把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作为学校党委、行政工作思考的重要部分,建立专兼职队伍,研究工作规律,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

1.抓好队伍建设。一方面遴选一批德高望重的教师兼职从事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选聘一支专职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辅导员队伍,保证每个院系、每个年级都有专职从事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教育工作的辅导员队伍。同时,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经验交流会、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提高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开展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专题研究。高校要有工作计划、工作目标,逐步建立社会性别学学科,重点开展女性学的教学和研究,积极倡导建立女性学研究中心,从学理层面和实践之中探索女性学科的跨历史、跨文化、跨时代的特点和基本理论。开展女性学相关课程,比如女性社会学、女性心理学、女子形体学、性别与发展等,给女大学生获取知识、立志成才、服务社会以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3.搭建有利于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教育平台。学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报刊、广播、橱窗等媒体在推进女大学生成才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应把网络作为关心女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阵地,建立女性综合网站和专题网站,集女性学理论、女性心理生理、女性礼仪、女性时尚等一体,帮助女大学生成功应对社会、事业选择的挑战,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组织“女大学生论坛”,以女大学生如何丰富内涵、被人欣赏,女大学生如何提高修养、懂得审美,女大学生如何增强能力、快速成长,经济全球化与女性的作用,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等内容为主题,引导她们认知社会、认知自我,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和谐环境。

高校是培养和塑造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重要阵地。高校积极探索女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教育途径,既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女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也是高校的责任。它有利于女大学生自觉调整成才坐标,确立起既适应社会需要,又能充分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人生;有利于女大学生处理各种矛盾,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有利于女大学生以主人翁姿态投身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娜.关怀视野下的女大学生成才心理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2]朱莎,李红莲.女性成才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

[3]邵振丽.困惑与出路:关于女大学生成才发展的若干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

[4]吴新娣,许玥.新经济时代的女大学生成才教育[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1).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73-02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令人担忧,我们须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令人担忧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弱

面对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氛围和大量的自我支配时间,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便无所适从,不少人整天沉迷于玩网络游戏,70.6%的学生等要考试了才会绷紧神经学习[1]。不少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认真想过,整天忙忙碌碌,随波逐流,无个人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愿意或不能独立思考。课堂上老师提问,只是简单地敷衍一下,还会有人觉得是老师故意为难自己。课堂讨论时,65.9%的学生也较少发言[1]。

(二)价值取向有误区,责任感不强[2]

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有偏差,缺乏坚定的信念,怕苦怕累,道德意识薄弱,处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把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抛在脑后。极少数大学生还否定了学习的价值,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一味地追求物质刺激和享受,生活极度空虚、颓废[2],甚至有个别人在校时就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

(三)时间观念淡薄,组织活动过于形式化

部分大学生时间观念淡薄,上课经常迟到,时间安排亦不合理:大部分时间花在一些琐碎之事上,小部分时间花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上;被动应付式的学习时间较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期初、期中、期末忙闲严重不均。对班级、社团组织活动,73.3%的学生不会提出有效的建议,57.2%的学生不会主动负责班级、寝室或社团活动[1],只是走走过场,做做表面文章,很多班级、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不高。

(四)消费盲目攀比,心理承受力弱,心理问题多

一些大学生无消费计划,花钱如流水,盲目攀比消费成风,25.5%的学生经常透支[1],同学间常因借钱而发生纠纷。不少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靠娱乐、消遣来打发时光,并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一旦际遇不顺心,就容易陷入忧虑、紧张、灰心、迷惘、自卑的窘境。有调查显示,72.4%的学生情绪易受环境影响,37.3%的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心情很不好且很难摆脱[1]。不能很好地转移和调适消极情绪,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旦不能得以很好的释放,就易产生冲动性的报复行为,也可能会引发精神疾病。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及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生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又是独生子女,得到了父母的细心呵护,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家庭生活条件不够好,父母也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宁愿自己吃苦,也要竭尽全力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二)不完善的学校教育及管理模式

不少学校的教学活动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来开展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是课堂教学方法中的一个主角,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要背背书或听课做笔记,就能考到不错的分数。分数被看成学生、教师及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只看到了分数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3]。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学生亦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以辅导员为代表的管理人员仍以行政化训导管理为主,过分强调管理的一致性,不太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三)大学生个人自身因素

从小到大,学生们已习惯了对家长、老师、学校的依赖和服从,没有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习惯,也缺乏这种能力。进大学后,不少人觉得终于“翻身得解放”了,既不想按父母替自己制订的计划行事,也不去制定自己的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父母替其制定的目标就是自己该奋斗的目标,没有自己的想法[4],不敢于也不善于创新。对不少学生而言,中学生活已成为一种心智模式,他们上大学后很不适应,角色意识不强,根本没有自我管理的意识。

(四)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因素[5]

其一,社会转型时期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对物质的贪欲等负面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制约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其二,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们的价值取向日渐多元化,那些忽视了自身道德修养建设的大学生,就可能出现道德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和道德行为失范。其三,互联网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文化交流手段更加现代化,文化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也进入了新时代。网络资源中的暴力及黄赌毒等不健康成分,对大学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不利于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出现后,不少大学生整天忙于刷微博、发微信,互粉、点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很容易受到其中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抑制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父母应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以尊重、自立为家庭教育的原则,实施民主式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期望不能过高,亦不要对子女过分溺爱,包揽子女的一切。从小就应让子女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增强子女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二)建树“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育和管理理念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要求。“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以人为本”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高校“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做到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鉴于大学生生理和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现实,高校要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

高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增强他们对学校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遵纪守法的自律性。学校还要构建融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社团、学生公寓和网络等为一体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体系,以增强大学生校内基本活动的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及他们的社会责任感[6]。

(四)家校联手,加强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监督[7]

父母不能只给上大学的子女经济方面的支持,也要通过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继续加强对子女自我管理意识及自觉性的培养,适时地对子女的自我管理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要对学校提供的孩子的有关情况及教育建议进行必要的反馈和友好的配合。高校尤其是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和监督:其一,要客观地了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际水平,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又要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二,要引导大学生直接参与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管理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兴趣、信心和决心。

(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客观地认识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地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或实施细则,毕业后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心理有问题或障碍,不仅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高的表现,也是影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因素。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应的课程,教授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有条件的高校要有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新生入校时就应对其开展心理问题摸排,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定期地进行单独辅导或适时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8]。

(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御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袭,抵御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及网络传媒中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组织,积极开展和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联系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的重要纽带,亦是大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十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七)大学生要有意识地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大学生进校之时就要培养和强化自己已经是大学生这种角色意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家长和老师。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利用多种途径来增加自己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既可以阅读相关书籍,也可以通过和自我管理水平高的学长、老师或相关专家的交流来学习自我管理的经验,还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课程来学习自我管理理念和方法[9]。

综上所述,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大学生自己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根华,彭辉,魏传成.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状况调查研究――以上海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3(2).

[2]张婷婷,刘苹,化斌.民办高校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探索――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7).

[3]梁,晏晓.关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09(1).

[4]高金强.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大学生自我管理意义浅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5).

[5]罗竞红.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08(4).

[6]蒋蕾,王永利.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

[7]柯采茶.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篇7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6-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3月10日,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硬指标”。标准下发后,记者对四川部分高校进行调查了解到,绝大部分高校都很看重心理健康教育,但受制于师资力量、课程结构安排等原因,要让心理学课走上“必修”之路,尚有一定难度。【1】但无论怎样,这至少在政策层面上为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调查发现,人际、情感、就业已成为大学生的三大“心理杀手”。其中因人际关系烦恼的占四成,居首位。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工作中发现在家庭里是独生子女,在学校里接受应试教育的新一代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其以教师身份步入校园后,因角色的转换和角色的多重性,在在校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惑。笔者曾对新任小学教师做过一些小型的调查,以了解造成新教师人际交往困惑的原因。本文试图对这些困惑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培训的策略。

二、困惑及原因分析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的直接交往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因素起主导作用。

学校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涉及到教师的,大致可分为四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调查显示,新教师反映最多的,是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学生家长的来源最复杂,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对“教育”的理解也千差万别,因此新教师在与其交往中,最难应对。其次是与同事的关系,同事之间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一致,但在女教师居多的小学,各种交往困惑还是影响着新教师的情绪。与领导的交往问题最少,这可能跟新教师在工作中与领导直接接触比较少有关。下面就以面临的困惑为依据,展开分析。

1.因年轻而不被尊重引起的困惑。新教师反映,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的老教师,或者学生,都存在因新教师年纪轻而不把新教师放在眼里的事情,比如家长对新教师的合理规定置若罔闻,老教师挖苦、取笑新教师,学生对新教师的要求敢于违抗,等等,但这些人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却表现出相当的尊重。面对这些情况,新教师觉得很无奈,不知如何去处理。

2.因缺乏交往技巧引起的交往困惑。比如刚接一个班,家长就来反映自己的儿子学习成绩上学期下降了,新教师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得体,一方面觉得自己刚接班,成绩下降与己无关,另一方面怕讲得不好得罪了前面的老师。又如选了一位学生当副班长,但该生家长却带学生到办公室,要求老师对他儿子不要太严格,说那样会吓坏他儿子,新教师不懂得如何应对此类家长,感觉难堪。再如同事拉上新教师打扑克、喝酒,但新教师不喜欢,直接拒绝又不好,很为难。

3.因自身不合适行为引起的交往问题。比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合适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抗,或为了迎合学生,过于放任学生,不敢严格要求学生,造成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威信。这样的一些师生关系,对新教师来说,都会引起新教师心理上的不舒适感。

4.因自身气质特点引发的交往困惑。人生而有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易羞怯、内倾、主动性不强、不够活泼、易冲动等气质特点的新教师,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方面有更多的困惑和问题。

5.因相互缺乏沟通了解引起的人际关系困惑。新教师反映,留学生个别补课,家长说,你也够狠的,把我的孩子留得那么晚,随后领着孩子怒气冲冲地走了,令新教师觉得很委屈。也有学生回家要做家务,影响了作业的完成,老师留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家长在门外大声教育子女放学后就回家,令新教师难堪。

6.因对方的人品问题引发的人际关系问题。新教师觉得那些“特别好”的人、专门在背后说人坏话的人、拉帮结派的人、对自己存着嫉妒心和竞争心理的人,不知道怎样处理与他们的关系。

人是社会的动物。新教师初涉社会,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新手上路,压力本来就比较重,另一方面又要在教师、同事、学生等多种角色间转换,却发现很多关系处理不好,影响到心情,也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人际关系困惑,有什么危害?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都与缺乏正常的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变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临床资料也表明,孤独者罹患疾病的比率高于正常人两倍;孤独者自杀、自残、酗酒、生活散漫、缺乏朝气和缺乏对生活热爱的比例大大超过正常人。因此,帮助新教师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非常必要。【2】

三、培训对策

(一)内容

1.了解人际关系形成的心理构成因素。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彼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种相互联系的心理方面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际吸引或人际排斥的过程。【3】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因人际认知偏差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确立,如“第一印象”作用、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愤怒、悲哀、恐惧、厌恶、嫉妒、自卑、羞怯等负性情绪,也会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

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德”向来是一个人能否赢得他人的尊重、能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 “八交九不交”的交友法则里,就把“盛德者”、“肯吃亏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当作值得交的朋友,而认为“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好占便宜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不可交。研究也表明,“嫌弃儿” 往往具有不尊重别人的人格、自我中心、不真诚、嫉妒心强等特点。【4】一个拥有善良、宽容、谦虚、有责任心等优良品质的人,必定也拥有众多的朋友。培养良好的品德,这是人一生都要为之努力的事情。

3.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1)训练思维。言语是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因此在交际能力的训练中,提高言语水平是关键,而言语又是思维的物质外衣,因此,提高言语水平的关键又是思维的训练。

(2)学习如何引入话题。如何引入话题的训练,可以令交往更愉快、更顺畅,避免一时无语的尴尬。

(3)学会赞美。赞美远非说好听的话那么简单,赞美要真诚发自内心,赞美要言之有物,赞美要恰如其分,赞美还要符合各自的身份。

(4)学习幽默、委婉等谈话技巧。曾经有一位女读者读了钱钟书的《围城》,非常崇拜,希望能见一见钱钟书,钱钟书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一定要见那下蛋的母鸡呢?”幽默、委婉的谈话,是以一定的品德涵养为基础的,这样的谈吐有助于烘托气氛,平添情趣,避开激烈的冲突矛盾,令人回味,增加交往的活力。

4.体态语(非言语)训练。体态语包括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及空间语言等。体态语丰富而微妙,是人们心际的显露、情感的外化,在人们的日常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表明,当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非言语交际对交际的影响是言语的4.3倍。另外,有心理学家发现,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在一次交往中所传递的信息中占55%,而语言仅占7%。

(二)途径和方法

1.平时生活中学习。平时生活中的学习主要针对需要通过长期努力逐渐积累的品德和思维来说的。通过推荐阅读有代表性的书籍以及做读书笔记来进行。

2.集中短期培训。短期培训重点在交往技能的训练,力求培训目标明确、可操作,训练内容具体、有趣味性。比如“人际交往点子互动”、“话题引入训练”、“思维与说话”、“交往情境大模仿”等。

新教师年纪轻,经验不足,但可塑性强。他们遇到的在校人际交往的困惑很多其实并不是非常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经过参加培训和不断的自我反思,新教师将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处理好在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孙琪.省内高校开设心理学必修课.中国网络电视台.2011年03月31日http:///20110331/102181.shtml

[2][3]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151-153.148

[4]黄仁发,汤建南.人际关系心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62

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风;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91-02

一、如何看待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优良的校风具有极强的昭示、感染、激励、引领和规范作用,是学校宝贵的无形资产和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学风作为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底蕴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集中展现;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学风建设更是学生成才的必要保证。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1.专业思想不稳固,学习无兴趣。很多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不深刻,入学初期内心期望值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理想与现实反差较大,认为所学专业没有发展前途,有的学生甚至产生退学的念头,欺骗家长和学校老师,长期逃学。一些学生不珍惜课余时间,在周末,图书馆和自习室里学习的学生很少。还有部分学生入学后,不能正确认识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学习不安心,导致成绩不理想,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调查中,仅有31%的学生能够每天自习时间达到2小时以上,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仅为26.8%,仅有9.8%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能够主动看除教材以外的专业书籍。有些同学认为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是两回事,学习不肯付出,存在侥幸心理,有78.1%学生对未来自己的前景基本没有考虑过,存在走一步算一步的心理。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当前,受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读书只是为了混日子,混文凭。在调查中,有明确长期学习规划的学生只有25.1%,4.8%的学生基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部分学生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缺乏主动性,把成绩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就业单位联系起来,缺乏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还有的学生对未来迷茫,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关而已。还有一部分学生理想与现实脱节,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忽视实践技能的学习。很多高职学生有自卑情绪,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不安心,甚至放弃学业。

3.学习纪律涣散。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违纪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影响了校风学风;部分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甚至在课堂内玩网游,外出逛街。在调查中,31.6%的学生长时间上网,其中46.2%的学生上网以娱乐为主;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或看小说杂志等;仅有31.7%的学生能够主动做笔记,有2.5%的学生从来没做过笔记;作业抄袭现象也相当严重,不少学生考试时临时抱佛脚,41.5%的学生仅在考试前二至三个星期开始准备期末考试;一些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导致作弊现象时有发生,有17%的学生过去的考试中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作弊行为。在对待考试违纪情节的处理问题上,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这一规定,43%的学生认为应该,44%的学生认为考试是为了检验平时的学习,开除学籍太重了。

4.学习环境还有待改善。学校环境、宿舍环境、学习氛围和周围同学影响学习氛围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同学对学习环境不满意,28.3%的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评价上选择比较满意和满意,71.5%的学生选择一般和不满意;24.5%的学生对住宿环境的评价上选择比较满意和满意,30.1%的学生选择不满意;29.5%的学生在本班学风的评价上选择比较浓厚和浓厚,15.8%的学生认为不浓厚;62.4%的学生在对周围同学学习努力程度的评价上选择比较和很努力,28.1%的学生认为不努力。

三、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1.学校发展理念制约。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发展重点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甚至很多学校还为生计发愁,并没有真正把学风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框架去思考与建设,认为学风建设只是学工处、教务处的事情,存在认识上偏差。同时,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认可度不高,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支持也相对普通本科大学要少很多。所以,高职高专院校育人的软、硬环境建设亟待加强,并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2.教风问题。“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学风问题实际上是教风的重要体现,二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取决于“教”,学风是教师教学思想、业务水平、教学方法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学风是教风的转化。如果教风存在问题势必直接影响学风。

3.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良的学风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高职高专院校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不平衡、基础较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存在消极懈怠心理。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未来职业缺乏认知,导致在学习上偏离了轨道,不知道为什么学,因而逐渐形成了不良的学风。

4.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就业、恋爱、购房等一系列压力,让很多高职高专学生感到茫然和恐惧。一段时间,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冲击着校园的各个角落。物质的诱惑使部分学生心态扭曲,产生厌学心理。可以说,学校周边环境和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思潮助长了学生的厌学之风,极大地影响了学风。

四、高职高专院校抓好学风建设的途径

1.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风建设作为自己岗位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机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宗旨意识,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学工部门和学院领导联系班级制度,加强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的交流,参加班级活动;坚持和完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听课制度,总结成功的经验,及时发现、研究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

2.严格日常管理,注重制度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要切实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改革在各项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学生手册》,落实《班主任管理条例》、《辅导员管理条例》、《辅导员》等。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纳入统一维度进行思考,构建教风与学风一体化同步建设的新模式,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为立足点进行学习目标教育;以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切入点,教育学生自觉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勤奋好学精神;以专业、学科特点与个人学习习惯为结合点,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与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篇9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主题教师博客

博客(Blog)指一种特别的个人网络内容形式,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由所有者不断更新。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主要表达个人思想,也不是主要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1]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成长迅速的网络技术应用形态,具有简便、灵活、时序记录、自由交流等特点,受到了广大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网民的青睐。大学生广泛利用博客学习交流、展示自我、记录人生,从被动的信息受众、读者,变成了主动的信息传播者和生产者,博客文化正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博客的交互特征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完全平等,双方思想的交流更加真实和直接。“基础”课教师的博客提供了一个教师与学生分享思想和知识的平台,拓展了“基础”课教育的时空,可实现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基础”课教师主题博客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结合大一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确定博客主题的。主题博客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又互为补充,集中了“基础”课教师的团队力量,打造集主题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精品博客。去年,青海大学学院结合“基础”课教学,在校园网建立了六大主题的教师博客,通过一年的运行,为学生逐渐接纳和认可。

1主题博客的确立及依据

在遵循课程教学目的的宗旨下,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生活需要,我们设计了“新生家园”“友谊与爱情,学习与生活”“择业就业指导”“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形势与政策”“心理访谈,心灵港湾”六大主题。每一个主题下设置多个栏目版块,除了要求各主题博客统一设置“博主介绍”栏目外,其他栏目的设置依据主题的需要、发挥博主的创造性而定。“博主介绍”栏目主要向学生介绍博主的基本情况,提高博主的亲和力,便于学生与博主沟通。

1.1“新生家园”主题博客

主要针对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目标确立问题而建立。走进大学,环境的改变,社会角色的改变,使大学新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课外的思想交流和心理支持。“新生家园”主题博客主要由六个栏目版块组成:“博主介绍”“交流空间”“新生天地”“理想与展望”“毕业生留言”和“推荐阅读”。交流空间:对新生提出的问题解惑答疑、互动交流。比如:如何理财,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大学四年生活如何规划等,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环境。新生天地:主要收录了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基础课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平时作业,也是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中的点滴思考和心得内容,以及学生们收集或自拍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理想与展望:目的是新环境树立新目标,激发同学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追求积极有为的大学生活。毕业生留言:专为即将毕业的同学开设的,同时也欢迎大二、大三的同学加入。通过谈个人体验,给师弟师妹们一些借鉴,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及其他方面的经验,早日走出学习、生活的迷茫区。推荐阅读:推荐美文、具有正能量的博文及名人对待生活、爱情的哲理文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友谊与爱情、学习与生活”主题博客

人生是在交往中度过的,交往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2]可以说,交往普遍地、历史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必然与一定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大学阶段是一个关注交往、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担当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友谊有时会发展成爱情,但健康的大学生活中友谊应该成为主旋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健康人格。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但是大学学习有别于中学学习,是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友谊与爱情,学习与生活”主题博客设置有“博主介绍”“我的图片”“名人名言”“学习与生活”“评论、留言和提问”五个栏目。我的图片:上传博主自拍的人物活动和自然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操,懂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名人名言:通过摘录名人的爱情故事、名人对友谊和爱情的阐述和哲理性文字,引导学生树立友谊爱情的正确态度。学习与生活: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提供一些成才案例,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状态。评论、留言和提问:博主对学生的评论、留言和提问进行回应,互动交流。

1.3“择业就业指导”主题博客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应唤起他们对职业的向往意识,预先规划职业生涯,尽快找到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大学生择业、就业”主题教师博客设置“博主介绍”“相关法律法规”“职业能力培养”“咨询空间”“国家就业政策”五个栏目。相关法律法规:旨在指导学生了解择业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就业政策: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国家就业政策。职业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帮助他们预防可能会遇到的类似问题。咨询空间:针对学生对于择业、就业中困惑的问题进行咨询交流。

1.4“形势与政策”主题博客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整个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即为国家的要求和大学生自主接受性的统一过程。[3]大学阶段是进入社会的准备期,社会化是社会接纳其作为合格成员的必要素质。[4]通过博客这种学生愿意接受的途径,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树立主人翁思想,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将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形势与政策”主题教师博客设有“博主介绍”“我的图片”“交流空间”“国际焦点”“国内新闻”“省内焦点”“校内新闻“”来稿选登”九个栏目。我的图片:精彩图片,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村容村貌、改革成果等,使“形势与政策”主题以更加直观的效果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交流空间:学生就社会重大问题、身边问题等发表见解,并与博主交流沟通。国际焦点、国内新闻、省内新闻、校内新闻四大栏目选取了国际国内、省内校内发生的重大事件集中供学生浏览,成为组成“形势与政策”主题教师博客的核心栏目。来稿选登:选取青海大学各院系学生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刊登。

1.5“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主题博客

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宗教文化,继而产生眷恋热爱之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宗教、文化对人的思想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少数民族,他们对本民族的宗教和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忽视宗教和文化的影响作用。宗教、文化中除了积极的因素,也存在消极、落后的成分,需要分析与引导。“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主题博客主要设有“博主介绍”“青海历史文化”“交流空间”“知识点滴”“宗教”和“幽默”六个栏目。青海历史文化:主要介绍青海的历史文化。青海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筑起青海多民族文化包容共进的辉煌历史,凸显了多元文化地域特色的人文内涵和精神魅力。交流空间:对有关民族宗教文化的提问解惑答疑,互动交流。知识点滴:主要是介绍一些与青海相关的方言、风俗习惯等。宗教:主要是介绍了青海的宗教情况。幽默:为了增加主题博客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特开设了与青海相关的幽默笑话和视频。

1.6“心灵港湾、心理访谈”主题博客

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不健康的心理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情绪控制、学业和就业压力等。“心灵港湾、心理访谈”教师博客分为“博主介绍”“新生寄语”“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心理”“学习心理”“心理问题案例分析“”心理在线”七个版块。“新生寄语”旨在指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心理”“学习心理”三个版块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分析和习得生活当中遇见的有关情绪情感、交友恋爱、学习问题的常识和技巧;“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版块是通过与学生们分析、讨论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预防自身可能会遇到的类似问题;“心理在线”是解答学生提问,进行在线交流的空间。

2主题博客的开展效果

主题博客边运行边完善,栏目设置越来越全面,内容也更加丰富。通过对参与、访问过教师主题博客的学生调查表明:(1)52%的学生认为教师博客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2)50%的学生认为教师博客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了与老师、同学深入交流的机会;(3)27%的学生认为教师博客使自身的心理困惑得到了专业老师的指导;(4)73%的学生认为教师博客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5)34%的学生认为教师博客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加深了对尊重民族风俗的认识;(6)30%的学生认为教师博客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环境,融入学生群体之中;(7)52%的学生认为教师博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出了相应的职业规划;(8)52%的学生认为教师博客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政策,拓宽了知识面。

3结语

教师主题博客借助网络这个被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起师生交流的平台,延伸了“基础”课教学教育的时空,具有积极意义。但这毕竟只是个探索,这项工作有待于继续改进和完善,我们将继续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1]王荣发.网上德育[M].上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0.

[3]唐国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的调查与新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0(4).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

心理学是建立在生理学、哲学等相关基础学科之上的一门公共课程,是教育学、中学各科教材教法等后继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心理学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这不仅是高师学生职前准备之必需,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公共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效果。

一、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改革作了有益的尝试,但改革的成效却不大,心理学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仍然严重,根本无法发挥该门课程的应有作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问题。大多数公共心理学教材仍然是普通心理学体系,有的是教育心理学体系,有的是儿童心理学体系,有的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再加上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分支心理学的综合体系。后一种教材编排看似内容丰富而全面,但给人总的感受是体系庞杂,逻辑混乱,易使学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支离破碎。综观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偏重从专业角度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脱离学生和师范教育实际,缺乏应用性的问题,而且大多内容陈旧枯燥,激不起学习动机,不能解决新形势下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难以指导今后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也不利于高师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2.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陈旧、方法简单,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师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案为标准,扮演权威代言人的角色。即使重视或使用案例传授教学,课堂上也主要是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另外,现在课堂教师也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但经常导致学生的认知超载,并没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习效果。师生关系仍然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学生的经验、情绪、态度、需要和兴趣等主观因素被忽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3.教师素养方面的问题。公共心理学的授课教师大多是理论型,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中小学教育实践经验,因而他们的讲授可能更偏重于概念、理论的阐述,涉及到实际应用的教学则相对较少。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很少有教师对这些领域都能驾轻就熟,教学中往往自己擅长的部分多加发挥,不擅长的部分则一带而过,从而影响到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4.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上的问题。心理学课程考核追求标准化、客观化,方式过分单一,以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数量的多少作为好坏的标准,一般主要是以书面来考察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概念、理论的理解,这样就直接导致学生课堂上只是听讲、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而没有真正领悟心理学知识,更谈不上学会运用这些知识。

二、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途径

1.明确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在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科学改革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即高师公共心理学一方面应为高师生的个人成长提供心理指导,培养教育其作为一名资格教师应该必备的心理素质,为将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教学使其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青少年学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指导他们将来的教育教学实践。

2.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课程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内容的设置。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体系和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近几年我们对心理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尝试,在课程内容结构体系上我们注意突出以下特点:①基础性:要保证心理活动的高效性,就必须遵循心理的活动规律;要保证心理的正常活动,就必须遵循心理的发展规律。公共心理学课程必须注重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我们以打造未来教师的心理学基本素养为宗旨,精选心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教材体系上主要以心理的发生发展、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等内容为主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强调内容体系的相对完整。②时代性:在课程内容上,除了介绍经典的理论和研究之外,我们还注意吸收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信息,反映当代心理科学的新进展,这一特点一方面体现在教材的正文中,另一方面通过书中的专栏提供的与正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和背景材料、实践链接反映出来。③师范性:我们注重反映新课程改革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视心理学知识与教育、教学情境相结合,各章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心理规律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相应能力、品质的培养”等应用性内容,从而使得教材的内容更能满足师范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3.多元化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围绕着课程建设的目标,我们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尽可能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强调课堂上的演示练习、分析讨论和课后的教学活动模拟实践等,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①“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心理学理论进行“画龙点睛”式精讲;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就学生现实生活中所关心的见闻或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来引导激发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的理解,形成多视角心理学观念,增强实际应用能力。②以“问题”为主线进行启发式教学模式。例如在讲“人的个性心理”时,我们用“你了解自己吗?了解你的好朋友吗?你怎样描述自己或朋友的特点?”等问题引出个人的心理特点——能力、人格这样的主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意理论讲述与实验室实验、课堂演示、测验相结合。心理实验室向全校师生开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到实验室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增强视听效果、扩大信息量,把心理学中的一些经典实验在课堂上演示,如讲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时就把经典的实验进行了多媒体设计,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无意注意的特点、有意注意的范围等问题;对学生进行气质、性格等测验,把心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分析,了解自我个性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自己人格的措施或建议,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理论原理的应用能力,这种结合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④通过课外阅读和查阅文献、撰写心理学小论文,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