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划分规则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等级划分规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等级划分规则

篇1

一、主题解读

评分规则,是教师在教学前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的学习要求,由“关键指标”和“区分度”组成,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任务中创造出符合某种特定标准的作品。以往的课堂关注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而评分规则的运用试图关注学生“学得怎样”的问题。

“一个好的评分规则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信息;其中的指标等级划分也可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身的不足,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评分规则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评分规则得到反映和揭示,进而调整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评分规则中的“关键指标”能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评分规则的等级划分,即“区分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且指明他们需要做怎样的努力才能达到要求。

以前的课堂不太重视评分规则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的教局限于预设,课堂是单行道,不越道不调头,丢失师生思维碰撞的课堂生成;学生的学亦限于接受,无创造,是“老师要我怎样”,而非“我要怎样”的学习状态。第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比较含糊,谁也不明确怎样才算是“学会了”。用评分规则组织课堂,变单向告知为双向交流,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变含糊的学为清晰的学,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课例描述

通过四年级美术《猜猜我是谁》一课三上的实践,我们探索如何用评分规则促进学生学习这个重要问题,我们从评分规则的制订、理解和运用三个方面去展开研究。

(1)制订评分规则

在四年级美术《猜猜我是谁》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课程标准、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确立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能发现人物背面特征,并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和评价”,促进与检测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评价任务“利用发现的人物背面特征进行线描写生和评价”来完成。这样的一个评价任务的实现,需要评分规则的助推,开发评分规则见表图:

这个评分规则表几经磨砺而成,评分规则由“关键指标”和“区分度”组成。通过学习目标分析确定评分规则的关键指标及其评价内容,但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做不到“服装发饰表现精细”的评价要求。仔细琢磨小学美术第二学段的课程标准,发现问题出在我主观拔高学习要求,忽略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那这一关键指标的评价内容如何落实?一时陷入纠结。

在第一次试上中,几张学生作业带给了我启发:学生冬季服装材质多样,羽绒、毛领、围巾……各式花纹图案举不胜数,完全可作为表现素材。因为是学生生活中的鲜活素材,更符合课程标准“通过观察、绘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的表现内涵。思考之下,决定将“服装发饰”的评分内容“表现精细”修改为“抓住外形、表现图案”,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向课标看齐。

评分规则制定好后,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完善。既立足学习目标,又立足学生学习能力,两条腿走路,才能带领学生迈出有效学习的坚实大步。

(2)理解评分规则

有了评分规则,学生需要理解,才能指导后期的绘画与评价活动。第一次执教结束后,教研组展开研究讨论,觉得先前的“整块区分度”不能做到关键指标的分项评价,为不完全评价。应将评分规则的“区分度”修改如下图:

我困惑无比。“分项区分”?艺术作品整体感知,更多时候只是一种感觉,太难用语言来澄清;要将评价项目逐一拆分,各分出三种表现程度,相当于9种不同的等第,这该如何用语言向学生表述清晰呢?

直到我在第二次上课之后,华师大崔教授及其团队介入课堂观察,提出“样例呈现”的方法,才让我柳暗花明:当语言无法表述清晰的时候,就让样例说话。有了样例,学生就明白了“什么是好作品”;有了样例,学生就明白了“我可以向着怎样的目标努力”;有了样例,学生也就明白了“我、我的同伴究竟画得好不好?”豁然开朗的我决定通过呈现三种不同的样例向学生解释分项区分度,直观告诉学生“这样的(1号)头部外形表现为优秀,而这样的(2号)是良好,这样(3号)为一般……”如下图:

一句“这样的”化解语言无法清晰表述的困惑,将说不清道不明的“区分度”解释得淋漓尽致。学生理解了评分规则,自然将后期的评分规则导学、导评功能发挥至极致。事实上,在我的第三次上课时,这种功能就真的发挥出来了,学生作业呈现出的水平令我兴奋。

(3)运用评分规则

①学了不用,难称“学会”。通过“样例分析”的学习活动,学生对评分规则理解透彻,紧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利用评分规则引导绘画”的学习活动。通过“评分规则于作业纸顶端呈现”和“学生作画”的教学环节,实践对评分规则的理解。“评分规则于作业纸顶端呈现”,让学生参照着画,引领学生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还能在进程中不断给予提醒与帮助。这种绘画不是随意的,而是学生根据评分规则的自觉执行。“学生作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绘画语言阐释对评分规则的理解。这种自觉的、有明确指向的绘画,充分体现了评分规则的导学功能。

②用了不评,难称“会用”。绘画实践结束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用评分规则引导评价”的学习活动。通过“教师示范评、学生自评互评和全班展评”的教学环节,进一步理解运用评分规则。教师根据评分规则示范评价,告诉学生如何利用评分规则表展开评价,进而学生也尝试根据评分规则展开自评、互评。每个人都期待得到一个中肯的评价,这种协商式的评价,使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深化了对评分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全班展评,请学生根据评分规则“说说它成为10星作品的理由”,肯定自我,同时提出自我修改意见,促进后续学习。这种作业评价不是感性盲目的,而是在评分规则引领下的理性分享,体现评分标准的导评功能。

但在实际教学中,在我第三次比较完善的执教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学生成为专业评论员,能用评分规则指导作业评价,但评分规则指导绘画的“导学”功能没发挥好。原因是评价任务后置了。老师布置作业时说“请按照这张作业评价表的要求,写生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却没说“画完以后,我们要用这张评价表打星评价”的学习任务。虽然将评分规则设计于学生作业纸顶端,学生却不知道这张评分规则表的用途,整个绘画表现的过程,评分规则未起到引领的作用。课总是有遗憾。若有下一次,我定将评价任务前置,让学生清晰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催生更丰富的学习信息。

三、实践研究后的理性思考

课的结束不是课例研讨的结束。课例实践探索的过程,让我对如何运用评分规则促进学生的学习,有了这样一些体会:

(1)评分规则应合理、清晰、完整

评分规则的关键指标由学习目标而来,是知识重点,但因学习任务的情境性和开放性,很难有客观、统一的评价。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合理、公正、统一的评价,评分规则应合理、清晰、完整,使不同评价者对同一任务的评价趋于一致,解决“仁者见仁”的评价困惑。

评分规则应用学生明白的语言,明确的指向,清楚告知学生应该怎么做;评分规则应合理,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不拔高不滞后,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要求;评分规则应完整,除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点”的评价,还应有整体“面”的评价,有局部亦有整体。合理、清晰、完整的评分规则,才能促进学生实现公平、统一的评价。

(2)评分规则的制订应注重过程

评分规则的制定注重师生共同研制,而非教师单方面告知。评分规则的制定应经历“关键指标的确立——各指标区分度的解释——根据学生案例不断调整”的过程。这一制定特点决定评分规则非一成不变,而需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因此,教师不能凭一己想法武断呈现评分规则,可以带动学生共同研制:首先,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确定评分规则的关键指标,呈现方式避免直白告知,可通过“游戏发现”“教师示范”等方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接着,通过给“样例”的方式,跟学生共同探讨各个关键指标“最好”和“最差”等级的区分度;再者,收集学生案例,师生商讨如何对评分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评分规则的研制过程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师通过评分规则传达教学期望和意图,学生对照评分规则进行自我评价,知道做怎样的努力才能达到要求。

(3)确保学生理解评分规则

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学生理解评分规则,才能对后期的学习任务产生引领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评分规则,可尝试让学生参与评分规则的制定,唯有自己经历过的,才是最深刻、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再者,用“同伴样例”呈现关键指标的区分度划分,克服语言无法清晰表述评分规则的局限,为学生理解评分规则提供切实的帮助,亦为下一个学习任务产生更为丰富的信息作铺垫。

(4)科学合理的使用评分规则

“清晰的评分规则和评分指南不仅能帮助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评价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学习的开展。”[2]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这几点:①前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能根据评分规则的关键指标有针对性地完成任务,发挥评分规则的“导学”功能。②将评分规则置于学生眼睛随时能及的地方,如置于黑板或PPT或作业纸顶端,随时发挥其引领学习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进入评分规则引领下自觉指向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Andrade,H.G.(2000),Using Rubrics to Promote Thinking and Learning,Educational Leadership,57(5),13-19

篇2

 【导语】

按照此次公布的2019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日程安排表,中考报名安排在3月11日~20日;5月25日前编排考点、准考证号;6月10日~12日考生填报中考志愿;6月18日前,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准考证并进行诚信教育;6月21日~23日,全市初三毕业升学考试、初二学业考试,而去年考试时间为6月22日~24日。

  7月11日将公布中考成绩;7月16日切普高录取最低控制线并公布,以及提前批录取(师范类五年高职)并公布结果;7月17日~25日普通高中招生录取;7月25日公布普高招生结果;8月1日~6日五年制高职院校录取;8月13日~14日中职学校录取。

  全市原则上按各县(市、区)普高招生计划数的1∶1.05比例,划定各县(市、区)普高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各普通高中不得招收普高最低控制线下的学生(除少数体艺学科自主招生外)。普高最低控制线下的学生信息,直接转入职业院校录取。

  此外,2018年我市中考化学科目考试时间为45分钟,卷面分值为75分,按卷面原始分的80%记入总分,满分为60分。今年化学学科作了相应调整,考试时长为60分钟,卷面分值为100分,换算分为卷面原始分的60%,满分60分;等级划分按照其他卷面分为100分的学科划分规则进行。

篇3

体操规则是体操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从1949年世界上第一部体操竞赛评分规则诞生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国际体操规则就一直处于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之中。新的规则一经确定,对体操的训练和比赛立即起了一种制约和推动相结合的促进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去讨论研究规则的变革与体操运动技术发展创新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实况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逻辑推理法。

(二)新规则确定新方向

从1997年开始国际体操联合会对体操竞赛规则进行了较大修改,首先是在世界体操锦标和奥运会上不再进行规定动作比赛,只进行自选动作比赛。其次是对团体赛上场和记分的人数作了调整,团体决赛记分办法由6-6-5制改为6-5-4制,即每队可报6人,但每个单项只能派5人上场,记各项成绩较优的前4名作为团体成绩。在2001-2008年新的规则中又把团体决赛记分办法调整为6-3-3制,即每队报名6人,每个单项只能派3人上场,这3人的总分就是全队在该项目中的得分。新的竞赛规程从表面上看,参赛的人数减少了,似乎是“降低了团体赛的难度”,然而如果参赛队某一个人在某一个项目上出现失误,将严重影响团体成绩,往往是无法弥补的。2001年世界体操锦标赛韩国队一名队员在比赛中受伤,导致团体名次急速下滑就是一例,因此新的竞赛规程使竞赛变得更为残酷。

(三)开拓创新是体操运动发展的永恒主题

1.在技术训练规则竞赛的发展中,总是不断地积累知识,改进方法,当知识积累到原有的理论解释不清时,就要以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旧东西进行突破。这种量的积累与质的突破是一种辩证关系,认识、研究,遵循这个辩证关系乃是创新思想的重要前提。纵观近年来的国际体操发展趋势,其技术创新周期缩短,更替速度加快,移植变化增多。

2.技术创新是体操运动之生命。纵观当今世界体操运动技术的发展之快,一个运动队,一名运动员如果在体操比赛中没有高难度的创新动作,要想取得好成绩是很困难的。因此体操运动中动作的创新与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体操技术的发展趋势。

体操技术的创新表现为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新的领域,发现新的方法,增添新的内容,为竞技术体操原有的体系不断提供新知识和新认识。通过技术革新,使动作质量得到提高。像单杠“鞭打”技术,“后摆振浪”新技术的出现,对各项摆动动作的质量和创新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而美国运动员托马斯把鞍马全旋拓展为“大分腿波浪全旋”使鞍马技术领域得到了新的开发,向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希腊著名运动员梅里桑笛与我国运动员李小鹏,老动作新做法,把跳马上的屈体后空翻两周和前手翻真体前空翻转体900°改为用踺子上板后手翻连接,不仅使该动作达到了10分的起评分,而且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被国际体联确认是创新动作,命名为“梅里桑笛和李小鹏跳”。另外动作之间的连接编排也是可以不断创新的一大领域。

(四)体操特征变异与规则演变的辨证关系

1.技术创新必须遵循竞赛规则,没有体操规则,体操创新也就无从谈起。现在的体操比赛是高难度、高质量、高规格的较量。一套自选动作,不但要追求较高的起评分,而且要有创新动作,这样才能获得高分。在比赛中无论运动员的动作多么惊险、优美、高难,但只有在体操规则的约束中才能争桂夺冠,裁判员也必须以规则为准绳来裁定竞技者的名次。体育竞技之花要在竞赛规则的限制中开放,日新月异的运动技术需在竞赛规则的约束下创造,否则就要被淘汰。如在80年代中后期男子跳马上曾一度出现了侧手翻接侧空翻腾越动作,落地是分腿依次着地。虽然这是个创新动作,但不符合规则要求(规则要求无论什么项目在最后落地时都应并腿着地)所以很快被淘汰。再如几年前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职业体操单项比赛,匈牙利一名运动员在吊环单项比赛中前半套动作的难度和质量都达到了高水准,最后的动作是倒立落下经水平支撑至水平悬垂,然后一松手成俯卧趴在垫子上。虽然整套动作很新奇、独特,可是裁判员以规则为准绳判他无下法。因为整套动作不完整,违背了规则精神,所以不是发展方向。以上两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体操比赛必须遵循规则的要求。

2.技术超越、补充和发展了规则遵循竞赛规则,在竞赛规则的限制中创造优异成绩,固然是天才的事业,而以领先的技术超越传统的竞赛规则,并促使其做出相应的变革以肯定此种超越而获得优胜,则更是天才和胆略的壮举。超越规则者不仅要有远见卓识,还要有足够的胆略和勇气。第一个在国际体操赛场以踺子后手翻上板踏跳做支撑类动作超越了跳马比赛规则的运动员曾被传统规则判为动作无效而失去夺冠机会,但鉴于此种新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接受性,体操规则又很快“承认”了这种超越。我国江门市业余体校运动员在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中首先在双杠上创造了向后大回环的新动作,但因杠高只有1.70m(从地面量起),运动员在悬垂时必须屈腿才能完成。根据规则要求也应给予扣分。但由于这是一种创新技术,代表着双杠运动的发展方向,因此这种新技术很快被国际体操联合会认可,并将规则作了相应的补充和修改,为了有利于运动员完成动作,把双杠的高度提高到目前的1.75m(从垫子上量起)。所以说体操技术的超越不仅能导致竞赛规则的发展和逐步完善,而且又能够促使体操器械的革新和变化,以适应体操技术发展的需求。

3.器械的革新导致了技术的发展,体操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器械的革新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体操运动技术的飞速发展,运动员表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体操训练、竞赛的场地与设备更新起到了重要作用。60年代以来,纵跳马长由1.80m缩短为1.60m,目前男、女已用同样形状的马(蘑菇型)。助跳板由15cm增高到20cm,助跑距离由70年代的20m增加到25m(女子不限)并突破了支撑分区的限制。由于规则的变革导致了一大批跳马复合空翻类型的高难度腾越动作的产生。随着鞍马运动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拱型环又改为平直型鞍环,使鞍马的单环动作增多,并向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再如平衡木的硬性木面被橡胶覆盖层的弹性结构所取代,从而使自由体操中的跟头搬上了平衡木。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高低杠两杠之间的规定距离从85cm开始被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杠面由椭圆改变成圆形,直径也有所缩小。于是使女子运动员在高低杠上做出了毫不逊色于男子单杠技术的“特长切夫腾越”和“京格尔空翻”抓杠等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另外各种不胜枚举的训练辅助器材的诞生和革新,更使教练员们在训练中得心应手,这已为多年的训练和比赛所证实。因此说器械设备的更新对体操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保障作用。当然,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器械革新,对规则的超越并非是毫无依据的鲁莽之举。只有在总体上把握住本竞技项目的发展脉络,并根据具体的竞技形势而作出领先性、方向性的超越,才是对竞赛规则的成功超越,并促使其做出相应的变革。

4.体操评分规则的成熟与稳定,1989年出版的规则补充了“技术和姿势错误的划分等级,即小错误、中错误和大错误”。在单项决赛中,有条件的裁判员评分使用0.05分。1993年的规则扩大了0.05分使用范围,增加了加分,明确了各项目的特殊要求。1997年版的规则对裁判的组织和职责作了较大的修改。即A组负责对成套动作评分和B组对动作的完成情况评分。2001年版的规则在动作组的划分上修改比较大,各项动作分为5个结构组。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规则中,取消了10分为满的做法,使打分更加细化。把裁判打分分为难度分(A)和完成分(B)两组。A组的起评分为0分,没有上限;B组满分为10分。这样体操分数可以不断被刷新。从体操规则的演变与发展过程来看,体操评分趋于标准化、细节化,规则更具操作性,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从而将体操比赛引向公平、公正的发展方向。

五、结束语

(一)在体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不大胆开拓创新,动作还是老一套,就要无情遭淘汰。

(二)新的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实施后,必将加快难度创新的步伐。我国的体操健儿和体操工作者要根据竞赛规则精神,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技术领域,在训练中要注重“训练规划时代性,技术模式超前性,难度发展高效性”。在技术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要无端地偏离竞赛规则而使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另一方面也不要怯于传统规则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无论是遵循规则还是超越规则,都是为了创造领先于他人的优异成绩。既要努力地遵循规则,又要大胆并深谋远虑地超越规则,这才是体操竞技者们应该掌握的辩证法。

然而,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体操竞赛规则也是随着体操运动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改,实际上竞赛规则只是某一时期对某一竞赛项目的规范、规格的约定性概括。因此说,体操技术的发展创新的客观存在,决定了竞赛规则,而竞赛规则又反作用于体操竞技的实践运动,这便是体操技术的发展创新与竞赛规则的辩证关系,纵观体操运动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创造竞赛规则又不断超越规则,改革规则,补充规则和发展规则的历史。

参考文献:

[1] 颜天民.“新”之管窥[J].体操.1994(1):25-27.

[2] 史益平.根据国际体操评分规则论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1994(2):27-29.

[3] 国际体操联合会.1993-1996年男子体操评分规则(中文版)[Z].

[4] 李思民.中国体操的盛世危言[J].体操.1995(3):22-23.

[5] 夏保华.创新群研究[J].然辩证法通讯.2000.2(1):38-46.

[6] 颜晓峰.知识创新的对象化形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5):56-63.

[7] 张玉刚.体操规则的变化与世界男子体操的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报.2001.35(4):67-68.

[8] 雷强.2001-2002年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评述[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1.18(1):74-77.

篇4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艺术审美;评判

中图分类号:G83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91-03

1竞技健美操的艺术审美特征

艺术审美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反映和审美创造的活动过程。[1]竞技健美操的艺术审美是观众和裁判员对运动员表现的成套竞技健美操动作进行审美反映与审美创造交融并举的精神和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既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过程,同时也是感受难美技能类项群共同艺术审美特征的一种实践活动。

1.1直观性特征健美操动作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它主要通过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展示,让运动员自己和观众以及裁判的视觉器官进行审美感知来获得审美享受,虽然音乐对健美操的艺术感染力起着不可或缺的加强作用,但竞技健美操的直观性特征仍不失为这个项目艺术审美的首要特征。

1.2节律性特征健美操动作的节奏是随着音乐的节奏通过身体动作以及动作的组合来实现的,不同的音乐旋律表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音乐节奏表达不同的情感。健美操的音乐热情奔放,冲击力强,所表现出的快与慢、疏与密、屈与伸、高与低、动与静等,无不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展现出动作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无形的动作之感。健美操节奏是身体运动在节奏中韵化了的动律,是人体的肌肉在紧张与放松的交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健美操情韵。竞技健美操必须在节律中延续,在乐感中韵化,在连续不断的运动中产生无穷的律变,形成一个个美妙的节律性流动画面。

1.3意境性特征动作意境是运动员巧妙地运用时间和空间去展示无限丰富的动作内涵的一种艺术幻化手段。动作意境的“意”是情,“境”是动作,它的获得绝不是运动员随心所欲的梦幻,而是运动员通过动作来显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风貌,使真实情感自然地流露与渲泄,是形与神、气与韵的完美统一。运动员动作意境的产生不单由运动员个人来完成,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靠运动员、裁判员和观众的审美情感相互交融达到共识、产生共鸣。“因情立体”,“立体尽意”,“尽意入境”。用人体动作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其丰富的艺术意境是竞技健美操和所有难美技能类项群项目一个不可忽视的美学特征。

1.4差异性特征同一审美对象在不同审美主体中反映的深浅、正确与否也不尽相同,有的鲜明些、充分些,有的则模糊不清,甚至没有反映。正是因为多重因素的影响,健美操教练员与裁判员对竞技健美操中所表现的艺术美感就比观众甚至大部分运动员认识得深刻透彻和细致入微些,这种艺术审美的差别是主客体之间的差异,也正是内行人看“美”的门道,外行人看“美”的热闹的写照。

时间差异表现在人们对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它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以至完全知之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深化过程。从远古时代的人体强壮美,到现代的人体内外和谐统一美,人们的审美观在不断演变,审美意识在日益提高,审美标准也与日俱增。竞技健美操同样也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从最开始只是对它操化动作复杂、难度高的美感惊讶进入到对过渡连接、托举配合、层次变幻、流畅创新、风格独特的意境表达等诸多美感的关注,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审美提高过程。可以说,艺术审美认知的差异性也正是人们审美水平不断发展的又一个美学特征。

2竞技健美操的艺术评判特点

2.1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所谓“客观",顾名思义,就是观察者为“客",置之度外于被观察事物。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不随观察者的意愿而改变。所谓“主观",就是观察者为“主",主动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每个裁判员在运动员完成动作后所给的评分,从形式上看是主观的,但从内容看却是对运动员完成情况的客观反映。[2]这种反映并不完全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存在,而是裁判员主观上所能认识到的客观,裁判员之间因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对竞赛规则的理解程度及主观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与心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游离性、可塑性和因变性,对同一个运动员会有不同的评定结果。因此,加强学习,提高审美能力是每一个裁判员经常要做的功课。

2.2定性与定量的统一定性是指测定物质包含的成分和性质。定量是指测定物质所含成分的数量资料。定性中有定量,定量中有定性。单纯运用定量的评定方法是不够的,有时容易抓住枝节忽略本质而失去对整体的正确评判。动作出现的次数频率是量,动作的高度远度是量,动作姿态与技术的精确控制同样是量,前者是数量,后者是质量。竞技健美操艺术审美中也有一个创新的亮点积累问题,亮点多,敢于尝试和创新,定性的“格”就应该高些。还应该指出的是亮点不仅有多少还有大小的问题,大小多少既是量的反映,同时推进着质的演变。成套动作简单素材少,参与动作的部位少,完成起来就会容易些。这种质与量的把握就是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2.3精确与模糊的统一精确是指精密度很高的准确。模糊是指准确度很低的含糊不清。成套动作的评分应该是精确的,其最后艺术得分常常精确到0.01分。然而,过分追求精确反而会导致模糊,因为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若干因素组成的,要想在瞬间对动作的姿势、方向、速度、幅度、节奏、用力部位、用力顺用力方法都全面做出精确判断,是不可能的,评判时只能在整体模糊评价的基础上对动作本质的东西进行精确的判断,才能较客观地反映其本来的面目。规则中把这种评判分为五个等级:优秀、很好、好、满意、差。每个等级的分差区间只有0.2的范围。这就是精确与模糊统一的最典型方式。

2.4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是指将事物、现象、概念等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综合是指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3]分析与综合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一套动作的综合艺术评判,来源于对各个局部的分析,操化组合的创新性、难度动作选择与安排的合理性、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巧妙性、场地利用的多维性、音乐与动作的和谐性以及表演等等。只有辨证地分析与综合地把握,才能对运动员表演的成套动作给予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评定。

3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艺术审美的内容与评判

竞技健美操是相对于健身健美操而言,专指按照一定的竞赛规则进行比赛的健美操成套动作。我国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世界体操联合会健美操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健美操竞赛规则。规则对成套动作的评判分为三块,即动作创编的艺术评判、动作质量的完成评判和选用难度动作的难度评判。[4]本文论述的艺术审美内容与评判是在规则导向下结合多年的评判实践进行的,对规则中涉及不多(如队形与造型)但笔者认为又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提出来进行了单独描述。除表1所列出的是按照规则要求的五个主观测点外,对各个子观测点的等级评分标准(表1-表6),以及队形变化与造型立意的艺术性评判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分述。

3.6队形变化与造型立意的艺术性评判队形变化与造型立意的艺术性评判,这是规则观测点没有重点强调的、然而却是集体项目中非常出彩的亮点。在动作队形平面上,其队形的开、合与点、线、面的布局把一个个高超的难度、新颖的操化组合和流畅的过渡连接勾勒成一条条优美的旋律,使流动着的队形推动着的出现,加强了旋律的动感,令人心潮澎湃。在动作造型的空间层面上富于立意的造型烘托着主题,点缀着成套动作的开头与结尾,其奇巧和出其不意的绚丽给成套动作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4艺术评判记录方法的可操作性设计

4.1成套动作内容的跟踪记录成套动作内容的跟踪记录指的是按照成套动作的时间顺序,逐个地具体地用事先设计好的符号记录成套动作。它有利于整体描述动作,有助于回忆动作,可以清晰的指出该成套有几个托举、几串操化组合、难度的布局怎样、场地空间的利用情况和过渡连接以及音乐与动作配合等现场状况。这些精确的、量化的客观记录,方便了最终的综合评判。例如:

以上是可以考虑的各种象形性动作符号,各人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与设定各种动作符号。难度动作符号在国际健美操竞赛规则中另有描述,艺术评分中的难度动作可一律采用“E”表示。

4.3艺术创新价值的分级描述竞技健美操规则的等级划分为5等,符号的等级划分也可采用相应的办法。如:

“++”或①表示规则等级中的“优秀”;

“+”或或②表示规则等级中的“很好”;

“=”或③表示规则等级中的“好”;

“-” 或④表示规则等级中的“满意”;

“- -”或⑤表示规则等级中的“差”。

评价时将它们直接标记在某符号的右上角,表示该动作创编优劣的等级程度。

5艺术评判记录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5.1客观记录把握了主观判断竞技健美操比赛中,成套动作的艺术表现多以裁判员个人印象、主观回忆为主,客观原始资料的不足常会影响裁判员的主观回忆,使艺术评判超时的现象出现。在哲学范畴中,“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主观要见之于客观”。创新设计出的艺术评判记录方法按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表演内容顺序真实地记录每一个主要动作,把动作内容按特定的象形符号跟踪记写下来,形成了一幅可图形化欣赏的艺术场景,一份可循环量化的评定试卷,毋庸置疑的原始证据足以指导裁判员实体审视成套动作的艺术表现,以客观记录来把握主观判断。

5.2定量记写支撑了定性确认竞技健美操比赛中,成套动作艺术表现“量化”判断依据的缺乏一直是影响艺术准确性评判的病症所在,在艺术评判记录方法中通过对一个个动作内容进行完整的象形符号数量统计,如:操化组合的实际个数,比赛场地四角的到位次数,空间路线变化频数、成套动作中艺术内容分布状况等来为其对症下药。在哲学范畴中,“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定量+…+定量=>定性”,“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通过统计实实在在的客观数据作为其艺术性差别评判的量化指标,“用数据说话”以定量记写来支撑定性确认。

5.3精确描述清晰了模糊认识通常,竞技健美操比赛中成套动作艺术表现优劣程度多以裁判员的模糊估计为准,缺乏精确性判定。在艺术评判记录方法中通过分级符号的记写,描述出所指动作内容艺术创新的价值级差,直接判定出单一动作的好坏程度,以此为基础划分出整个成套动作艺术创编的优劣等级。通过还原所有曾闪亮一现的艺术面目来加深艺术审美认知,以精确描述来清晰模糊认识。

5.4分析比较促成了最终评判艺术评判记录方法正是通过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内容的符号跟踪记写,客观数据的量化统计,艺术创编的等级评定等进行对比思考和综合分析,最终评出真实有效的艺术得分。以分析比较来促成最终评判。

可以说,艺术评判记录方法的推出,为从根本上解决竞技健美操比赛艺术评判中“评判欠客观,评判难透明”等问题提供了合理途径。

6结论

1) 竞技健美操的艺术审美具有直观性、节律性、意境性和差异性的特征。2) 竞技健美操的艺术评判特点主要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统一、精确与模糊的统一和分析与综合的统一的特点。3) 艺术评判方法中的跟踪记录、象形记写与分级描述能较为客观地记录成套动作的顺序与创新价值,对综合性地形成最后评价表现出可操作性。建议在今后的评分实践中大胆采用并不断完善。4) 艺术评判记录方法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客观记录把握了主观判断,定量记写支撑了定性确认,精确记忆清晰了模糊认识,分析比较促成了最终评判。这种艺术评判的记录方法对其他难美技能类项群的艺术评判有良好的移植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雪培.健美操的审美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3(3):41-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健美操竞赛规则与健美操裁判法[M].1988,10:51-53.

[3] 编写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4] 国际体操联合会2005-2008竞技健美操规则.中国健美操协会,2005.5:19-22.

[5] 黄宽柔,周建社.健美操 团体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

[6] 杨皖霖.从国际评分规则的变化论竞技健美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6:28-33.

[7] 张冬梅,李贺.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及其对大学生审美观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00-101.

篇5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造价;工程质量

一、机电安装的特点

(一)机电安装工程的划分

机电安装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按照类型来进行划分的话,机电安装工程可以分为公共、工业、民用建设等类型,如果按照具体的安装工作进行归类,其中包括了对于通风空调、电气、电机、仪表、压缩机机组、锅炉制冷和广播、电视机的控制系统等设备。

(二)机电安装的等级划分

对于机电安装的企业来说也进行了等级的划分,不同等级的企业能够承包不同等级的工程。具体的划分规则就是可以将机电安装的企业划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其中一级企业可以承担的工程类型一般包括了工业和公共项目的建设,民用项目的建设,管线、管道工程的建设,35 千伏及以下变配电站工程的建设和非标准钢构件的建设。二级企业所能承担的工程类型包括了投资额在1,500 万元以下的一般工业和公共设施设备的建设,民用设备的建设,10 千伏及以下非标准钢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三级企业所能够承担的工程类型包括了投资金额在800 万元及以下的一般工业和公共设备的建设,民用设备的建设,和非标准钢构件的建设。

二、机电安装工程造价

(一)机电安装的承包制度

对于机电安装普遍实行工程招标制度,这一制度使得工程的透明度提高,这就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因此就更需要相关的企业部门计算出工程的造价,给出相应的工程报价,确保自身的优势。对于相关的企业的工程造价科学的造价管理和造价控制是关键。也是其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能够力争上游的前提。

(二)当前机电工程造价当中的几点问题

1. 进入我国市场的时间较晚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的比较晚,这就使得机电工程融入到我国市场经济的时间变得比较晚。还有就是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化)发展的相对落后,这就使得对机电造价的管理变得不尽完善。具体的不足表现为对于信息化的采集相对的落后,使得信息化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现行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智能化程度偏低,各个软件系统之间不能够实现统一的整体,因此,不能够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还有就是互联网技术运用的不够熟练,使得机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形式过于的单一,对于工程的整体不能够实现统一的、全面的管理。

2. 对于工程造价的监督过程不够完善

想要使得机电工程顺利的进行,良好的机电造价管理监督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说机电工程建设实行的是公开的招标制度,但是市场当中还是存在着不正当的竞争,这就会造成很多方面的隐患,比如说会使得建设项目的工期延缓,使得机电工程的质量下降,使得施工的效益降低,最恶劣的情况就是可能发生工程双方的沆瀣一气,对工程进行不合理的加价来谋取私利,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机电工程造价管理的进行。

3. 工程造价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是确保机电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然而有很多的企业的工程造价没有根据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这就势必影响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还有的机电企业还是沿行着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没有与国际上的先进管理体制进行接轨,这些因素是限制工程造价管理顺利实施的根本原因。

三、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控制的要点

3.1 做好机电安装工程图纸的熟悉工作

落实建筑工程机电安装造价控制工作,第一步要加大对建筑机电施工图纸的分析与研究,清晰建筑机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等。特别是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图纸,要通过仔细全面的研读,明确整个图纸设计的意图,而且要掌握不同定额的要求。建筑机电施工图纸作为建筑工程预算的一个依据, 在造价预算的时候,要加大对图纸各类管线设备、管线设备相互关系的了解,为预算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建筑机电工程施工中,针对“给排水、采暖、电气”等专业较强的施工图,图中已标出而本专业并不发生,或者图纸上未标但实际本专业会发生的问题,经常会产生。例如供水虽有时在施工图中画出,如果安装人员是非本专业的,则需要电气专业计算工程量。因此,在开展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预算的时候,要加大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图纸全面详细的分析,明确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工程量,避免重复计算、漏算等问题的发生。

3.2 加大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合理划分

在开展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预算的时候,要实施有效、科学的建筑机电工程预算项目划分。针对一些大型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要依靠专业的机电工程图纸来开展机电安装工程预算项目的划分,这一能够避免因为设计图纸过多等因素造成的错算、漏算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要明确机电工程计算的顺序与规则。例如:机电安装工程管道安装工程量都是以施工图纸的管道中心线长度, 计算单位为米来计取的,而且计算的时候不扣除阀门与管件所占的长度。在计算电气照明保护管中电线长度的时候,要做好电力线路性质、电线材质、电线截面的区别。

3.3 全面执行与落实项目的结算

为了更好的提升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控制效果,在保证合理预算系统与方法的基础上, 加大对建筑机电项目竣工结算工作的控制,即在建筑机电工程竣工结算的时候,要加大对机电工程各种设计变更、工程施工现场签证、工程隐蔽施工验收记录、机电工程联系单等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并根据机电工程合同约定的取费标准、机电工程实际工程量等作出价差的调整。特别是对于机电安装工程的材料费结算,要避免漏算与错算,也要避免各种机电设备、材料的重复计算,以此来保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四、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管控措施

(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要想加强机电工程的造价管理就必须建立起全国性或者是世界性的信息网,打破现今有些地区的局限性。对于全国的机电安装企业来说,必须懂得利用信息网将工程、工程当中利用的材料,材料的指标和价格等进行统一的划分。并且需要利用的信息化技术对工程的类型进行统一的分析,对工程当中的所需信息进行统一的采集,对于工程当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二)改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想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必须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首先要做到建立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并且强化这一机构的管理职能,确保其宏观的调控能力。还有就是应当合理的规划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人员的职责分配,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做到恪尽职守,都能够尽到自己的职责,这样就能从从部分到整体来梳理好管理部门的管理网络,使得工程造价顺利的进行。

(三)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当中应当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对于违反法规的行为要进行严格的处理,但是在监督的过程当中也不能只靠惩戒制度,还应当制定相应的奖励手段,对于管理的过程的当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或者是团体应当对其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

结语

按照批准的施工预算的标准,在施工及预算过程中,机电安装工程应该严格按照合同执行,为了尽快实现预算造价要求,应该对机电安装施工的程序层层把关。要想使整个安装工程造价目标更好的实现,应该对每个环节做好目标控制。

参考文献

[1]俞慧芳.机电安装工程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及其改进措施[J].广东科技,2010(06).

[2]江伟庭.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04).

篇6

标准设定是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的重要环节,但又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本文从教育测量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标准设定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详细总结了国际上常用的标准设定方法和实施标准设定的基本流程;最后针对NTET的命题和实施特点,重点分析了NTET标准设定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标准设定;合格标准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49—05

一、引言

为了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部于2005年4月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发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National Teacher’s Skill Test of Apply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NTET)。NTET是面向全国在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认证考试,代表着国家意志;它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简称“《标准》”)为依据,主要考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否达到《标准》的最低要求[1]。

NTET基于先进的任务式测验(task-based test)理念,采用工作分析法提炼出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编制成若干任务型试题,通过教师完成上述任务时的实际表现,达到评价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NTET采用主客观相结合、情境化题目组的命题方式,充分吸收了标准化考试和表现性评价的优点。不仅如此,NTET采用网络化的机考平台,贴近教师日常教学的真实环境,实现寓教于考,以考促教[2]。NTET的这些创新与突破,博得了专家、学者和考生的较好认同[3]。

笔者认为,NTET属于典型的标准参照测验(Criterion Referenced Test,CRT)[4]。这是因为,NTET需要设定一个绝对的合格标准(或称“合格线”、“及格线”、“分界分数”),以判定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是否达到《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这一过程被称作“标准设定”(Standard Setting)[5]。标准设定对于实施标准参照测验至关重要,倘若所设定的NTET合格标准明显高于《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将会导致实际上合格的考生被误判为不合格,错失通过认证的机会,进而引发考试公平性问题;反之,则将会导致一些实际上不合格的考生被误判为合格,侥幸通过认证,进而影响师资队伍的质量。可见,我们必须科学准确地设定NTET的合格标准。

通过对个别考生进行网络访谈、检索考生参与的BBS论坛和博客,笔者了解到许多中小学教师也非常关注NTET标准设定的过程和结果。但通过检索文献,笔者尚未发现国内关于NTET标准设定的研究论文或报告。本文从教育测量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标准设定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详细总结了国际上常用的标准设定方法,以及实施标准设定的基本流程;最后针对NTET的命题和实施特点,重点分析了NTET标准设定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NTET的科学化发展有所帮助。

二、标准设定的概念和原理

1. 标准设定的概念

标准设定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表现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它是关于被试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Knowledge, Skill and Ability, KSA)的各种等级或表现水平(performance level)的定性的文字描述。在NTET中,设有两个等级:不合格与合格。NTET《考试大纲》中的总体要求基本对应了合格等级的表现标准。另一个是合格标准,它是测验分数尺度上的某个具体分数,用以将考生划分为两个或多个类别。在NTET中,合格标准将考生划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类别。如果说表现标准是从理论上对各等级的KSA进行抽象的界定,那么合格标准则是从操作上对其进行数量化的界定[6]。因此,标准设定也被形容为“把定性的表现标准‘翻译’为定量的合格标准”[7]。

2. 标准设定的原理

笔者曾用图1来阐述标准设定的基本原理[8];结合NTET,这里稍作了修改。该图由两个连续谱构成:

首先是教育技术能力连续谱,它是将所有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按其水平由低到高排序而成。显然,在这个连续谱上存在一个所谓“最低要求”的分界线。位于该分界线左端的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低于《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因此属于不合格者;而位于其右端的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高于“最低要求”,因此属于合格者。

其次是NTET分数连续谱,它是将所有考生的NTET得分由低到高排序而成。当NTET满足基本的信度和效度要求时,位于能力连续谱最左端的考生,其NTET得分也将位于分数连续谱的左端;而位于能力连续谱最右端的考生,其NTET得分也将位于分数连续谱的右端。更进一步,对于教育技术能力恰好处于“最低要求”分界线的考生,他们的考试得分也将会在分数连续谱上形成一个分界线,我们称之为“合格标准”。此时,我们便可以推断:得分位于合格标准左端的考生,由于其教育技术能力未达到“最低要求”,故将被判定为不合格;反之,位于合格标准右端的考生将被判定为“合格”。NTET的标准设定,就是要将教育技术能力连续谱上的“最低要求”转换为NTET分数连续谱上的“合格标准”。

理论上,由于教育技术能力或素养的内隐性和文字描述的抽象性,“最低要求”常常是一个模糊区间,它应该位于两个表现水平(合格与不合格)之间;而NTET考试本身必定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因此NTET合格标准也是一个模糊区间(如图1中段阴影部分所示)。但为了维护考试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NTET合格标准总是一个确定的测验分数(如图1中的竖线所示)。这意味着,“最低要求”与合格标准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合格标准必然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为此,一方面考试机构在报告合格标准时,都会提供合格标准的测量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 SEM)和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尽量选择严谨的标准设定方法。

三、标准设定的方法和流程

1. 标准设定方法的分类

为了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人们提出了很多标准设定方法。早在1996年,美国测量学家Ronald Berk就总结出50余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准设定方法[9]。总体来看,标准设定方法可被划分为专家驱动型(judge-drived)和数据驱动型(data-drived)两类。前者统指根据专家的主观判断设定合格标准,典型的如Angoff法[10];后者统指根据客观测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设定合格标准,典型的如聚类分析法[11]。由于数据驱动型的标准设定方法缺乏可靠的测量理论基础,因此常作为专家驱动型标准设定方法的补充。根据专家判断的对象,专家驱动型标准设定方法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试题中心型(item-centered),如Angoff法、Ebel法和Bookmark法等;考生中心型(examinee-centered),如对照组法、边界组法等;以及兼顾试题与考生的折中法(compromised method),如Beuk法、Hofstee法等[12]。Angoff法操作简单、计算方便、统计可靠,是目前国际上广为流行的标准设定方法。我国目前实施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大规模标准参照测验的标准设定都参考了该法。

2. Angoff法的基本思想

Angoff法由美国学者William Angoff于1971年在一本《教育测量》的教材中首次提出,后经多次修订,演变至今[13]。其核心思想是:选择一批代表性的学科内容专家,虚构一组知识、技能或能力恰好界于合格/不合格之间的考生,即恰好合格考生(Just Qualified Candidate,JQC);然后逐题估计这组考生在测验试题上的作答表现(得分),将这些得分相加即为合格标准。实际判断时,往往要求专家在头脑中“虚构”100个恰好合格考生,然后估计他们答对该题的概率。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Angoff法。假如某测验有10道试题组成,每道试题满分为3分,答对计3分,答错计0分,总分为30分。某专家采用Angoff法的判断结果如下:

上表中,我们将该专家在10道试题上的判断结果相加,乘以各题题分,即得到该专家推荐的合格标准(15分)。计算所有专家推荐的合格标准的集中值(如: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就能得到专家组最终推荐的合格标准,并推导出它的测量标准误和置信区间。

根据专家的判断方式,人们又提出了各种Angoff法的变式(modifications),从而极大地扩展了Angoff法的应用场合[14]。比较常用的变式有:①对错判断,即专家判断JQC能否答对试题;②概率区间,即专家判断JQC答对试题的概率区间(而非一个概率值);③概率选择,即专家从给定的若干个概率选项中选择一个概率值,通常给出0.05-1区间内间隔0.05的若干个概率值;④均值法,即对于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多级计分的试题,专家判断JQC的平均得分;⑤最可能得分法,即专家判断JQC在试题上最有可能的得分(而非平均得分)。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结合测试题型和计分规则,选择一种或多种Angoff法的变式进行标准设定。

3. 标准设定的基本流程

标准设定的核心方法虽然简单,但其流程却十分强调系统化,包含一系列配套活动[15]。典型的标准设定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遴选专家;②组织专家界定JQC;③判断练习;④正式判断;⑤提供反馈与再修改;⑥标准设定数据的统计分析;⑦综合决策;⑧效度评估。各环节的主要任务或操作如表2所示。

四、NTET标准设定的问题与策略

掌握了标准设定的方法和流程,NTET的标准设定并非就能顺利开展。NTET的一些特点及其自身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必然会给标准设定带来难题。因此,必须结合NTET的实际情况,采取可操作的标准设定策略。

1. 如何应对多种题型的问题

NTET综合采用了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客观题型主要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匹配题,以及有唯一答案的软件操作题;主观题型主要有设计题和一些答案不唯一的软件操作题。从计分规则来看,有二值计分的试题,如:单选题,答对计3分,答错则计0分;有多级计分的试题,如:多选题、匹配题,全部答对计3分,部分答对计2分或1分,答错则计0分。除此之外,每道试题的满分并不完全相同,如:单选题和多选题的满分一般为3分,而软件操作题的满分则有3分、5分、9分不等。

NTET的题型和计分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标准设定方法也必须多样化。以Angoff法为例,我们应该综合采用Angoff法的多种变式。对于二值计分的单选题,可以让专家判断“100个JQCs平均答对试题的概率是多少?”;对于多级计分的多选题,可以让专家判断“100个JQCs在试题上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对于满分不等的设计题和软件操作题,可以让专家判断“JQC在试题上最有可能的得分是多少?”。值得注意的是,在向专家提供反馈信息时,应确保反馈信息的形式与专家判断方式的一致性。具体来说,如果专家判断的是“答对概率”,那么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就应该是考生在试题上的实际答对概率(也即测量意义上的试题难度);而如果专家判断的是“平均得分”,那么提供的反馈信息也应是考生在试题上的实际平均得分。同样,如果专家判断的是“最有可能的得分”,那么提供的反馈信息应是考生实际得分的频数分布图。

2. 如何应对频繁设定合格标准的问题

NTET每年都会开考两次,每次考试的题目均有变化;那么,前后两次或历年的NTET合格标准是否相同呢?若上次的NTET合格标准被确定为61分,而本次的NTET合格标准被确定为59分,那么本次考试的59分就等价于上次的61分。在没有建立起基于考试等值的分数体系之前,就需要针对每次考试单独设定合格标准。也就是说,标准设定组织方必须每次开考后,都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专家,召开标准设定会议,组织专家进行标准设定,最终确定本次考试的合格标准。这不仅增加了历次NTET考试的工作量和经费投入,也会延长NTET分数公布的周期。进行NTET合格标准的等值处理,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合格标准的等值处理,不能简单地认为:可以人为地将合格标准固定为60分。这只是形式上的等值,并无科学依据。实际操作中,我们总是将合格标准的等值与考试分数的等值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我们只需编制一份标准试卷,组织专家设定标准试卷的合格标准,然后通过等值设计与统计处理,将每次考试的分数都等值转换到标准试卷的分数体系上,最后报告给考生的分数是基于标准试卷的分数,这就确保了不同考试的合格标准稳定一致[16]。常用的等值技术有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之分。我国教育与心理测量界泰斗张厚粲教授早年曾撰文指出:CTT等值有可能降低合格标准附近的测量精度,IRT等值技术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17]。

3. 如何应对多测验版本的问题

NTET以学科为载体,按照学段和学科共设19项考试科目,并有初级与中级之分。这样的话,NTET每年的测验版本就多达38种。由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级别的考试内容、考生对象存在较大差异,必须有针对性地遴选相关领域的学科专家和培训讲师分别进行标准设定。按照每种类别的专家数不少于15人计算,则至少有570人参加标准设定活动。对于标准设定组织方来说,这些专家的差旅费、招待费和薪酬等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然,这一问题随着NTET等值体系的建立,将大大缓解。但每当有必要进行标准设定活动时,该问题就会出现。值得庆幸的是,借助于Internet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可以开发在线标准设定平台,专家在本地即可完成培训、讨论、练习和正式判断等标准设定活动,从而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已有研究表明,专家在本地通过网络开展标准设定与集中参会所设定的合格标准并无明显差异[18][19]。笔者认为,标准设定的组织方可酌情开展类似的试验研究与论证工作,确保基于Internet的标准设定同样适用于NTET。

篇7

关键词:地震地震成因震害抗震设计 结构型式

中图分类号:U45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期国内地震频繁,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四川芦山的7.0级地震是继08年汶川地震后的又一次强烈地震。灾难面前如何减少生命及财产损失,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建筑物震害基本特征结合相关《规范》,对结构抗震的延性设计和具体的抗震措施提出自己的几点认识。

1.地震概论[1]

1.1地震成因

地球内部总在不停地运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岩层在这些力的作用下,使处在原始水平状态的岩层发生变形。当作用力仅能使岩层产生弯曲变形而没有丧失其连续性时,岩层只产生褶皱;但当作用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程度时,岩层产生断裂和错动从而引起振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传到地面,形成了地震。由于岩层的破裂往往是由一系列裂缝组成的破碎地带,整个破碎地带的岩层不可能同时达到平衡,因此,在一次强烈地震(主震)之后,岩层的变形还将继续进行调整,进而形成余震。

1.2 地震类型

按其成因地震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地下岩浆猛烈冲击地面时引起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释放能量小,相对来说影响范围和造成的破坏程度均比较小。

塌陷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因某种原因突然造成大规模陷落和崩塌时引起的地面振动。此类地震不仅能量小,数量也少,震源极浅、波及范围很小。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自然力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突然发生断裂错动。此类地震破坏性大、发生频繁、影响面广,约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95%以上。

2.地震的破坏现象[1] [2]

2.1 地表破坏

(1)地裂缝

强震时,地表裂缝时常见的现象。它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地下断层错动延伸至地表的裂缝,称为构造地裂缝。另一种是在湖河岸边、古河道上、陡坡及较厚的饱和松软土层地区产生的地表裂缝。它一般规模较小,但数量较多,通常造成公路、房屋破坏。

(2)地面下沉(震陷)

这种震害会造成地面结构的不均匀沉降,严重时可使成片的建筑物下陷。地面下沉多发生在岩溶洞、采掘的地下坑道以及在松软而富于压缩性的土层中。

(3)喷砂冒水

在地下砂层较浅、水位较高地区,地震时的强烈振动使地下水压力急剧升高,并使含水粉细砂层液化,地下水夹着砂子经地裂缝或土质松软的地方喷出。

(4)滑坡

在陡坡、河岸等处,在强烈地震的摇动下常引起塌方、滑坡。

2.2 建筑物的破坏

按照其破坏形态及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

结构构件连接不牢、节点破坏及支撑失效等,使建筑物丧失整体稳定性,从而发生局部或全部倒塌。

(2)结构强度不足而造成的破坏

由于承重构件的抗剪、抗弯、抗压强度不足或变形能力不够而发生破坏,以至造成建筑物丧失其使用功能。

地基失效造成的破坏

虽然建筑物上部结构或构件本身无损坏,但由于地基震陷或地基土液化而使建筑物倾斜甚至倒塌.

2.3 次生灾害

地震时,水坝、给排水管网、煤气管道、供电线路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容器的破坏,可造成水灾、火灾、空气污染等灾害。这种灾害有时造成的损失更大,特别是在大城市和大工业区。例如在日本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引发海啸,并致使福岛核电站的爆炸及放射性物质的泄露造成大范围区域不同程度的核污染。

3.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 [5]

抗震设计要求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变形及吸能能力等方面有一种最佳的选择,使其能够经济地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震及结构地震反应的许多规律未完全认识;抗震设计计算方法还不够完善。要精确地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是困难的。人们在总结历次地震灾害的经验中发现,合理的结构抗震设计,不能仅仅依赖于“计算设计”,更取决于良好的“概念设计”。

抗震设计应尽可能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场地选择宜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地基和基础设计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也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地基有软弱粘土、可液化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以防止地震引起的动态和永久的不均匀变形。在地基稳定的条件下,还应考虑结构与地基的振动特性,力求避免共振影响。

建筑和结构的布局 无论在建筑平面或立面上,应力求使质量、刚度、延性等均匀、对称、规整,避免突然变化,出现薄弱部位、薄弱层,从而引起过大的局部振动和应力与变形的集中。

4.几种结构型式的抗震设计[1] [4]

4.1 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多层砖房的破坏率比较高,然而在7度、8度、甚至在9度区,受到轻微破坏或者基本完好的也不乏其例。所以,经过合理的抗震设防并保证施工质量,砌体结构房屋是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

砌体结构震害分析

多层砖房的破坏规律及其原因大体有:房屋倒塌;墙体破坏;墙角破坏;楼梯间的破坏;纵横墙连接的破坏;楼盖与屋盖的破坏,以及附属构件的破坏。

(2)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3]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建筑抗震规范》明确规定需满足如下条件:房屋总高度和层数限制;房屋最大高宽比限制;房屋的结构体系及平面布置;抗震横墙的间距限制;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制;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一般只考虑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将水平地震作用分解为沿房屋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抗震验算。计算楼层地震剪力在墙体间的分配,最后进行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芯柱;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墙体间的连接;楼、屋盖的抗震构造;楼梯间的抗震构造等。

4.2 钢筋混凝土多层和高层房屋的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多层和高层房屋最常用的一种结构类型,通常分为: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抗震墙结构。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分析

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的几种主要震害特征:结构平面不对称产生的震害;结构竖向刚度、强度不均匀产生的震害;防震缝不合理设置产生的震害;框架梁、柱及节点的震害;填充墙的震害;抗震墙的连梁和墙肢底部的震害。

(2)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3]

《建筑抗震规范》给出了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抗震等级的划分;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区分规则结构与不规则结构;防震缝;结构布置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般包括下列步骤:a. 确定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b. 初步确定梁、柱、抗震墙截面及材料强度等级;c. 确定结构地震作用; d. 抗震变形验算及内力分析; e. 荷载组合及截面设计; d. 结构和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

我们在日常的设计中须结合《规范》及自身经验合理地进行抗震计算,采取正确的抗震构造措施,使我们的建筑更加安全。

[1] 李宏男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7.

[2] 黄世敏,杨沈等,《建筑震害与设计对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社版2010.08

篇8

【摘要】 明确的伤残因果关系分析可为相关的临床医学交流、法医鉴定和司法审判量刑提供理论依据。鉴于生物体的致命性和非致命性伤病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相关原因对机体生命功能损害程度和部位的差别,因此,在参照WHO《ICD10》和法医学死因分析方法基础上,建议统一伤残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及其相关责任"参与度",以期规范伤残原因及其机制的解析思维模式和标准,避免出现观念和理论混乱。

【关键词】 伤残 法医学 赔偿

近年来,有关伤残和死亡原因分析的“参与度”探讨的文章较多[1,2],但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将其中的伤残原因分析问题进行相关的理论研讨。

1 伤残原因的分析

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提出过的死因分析方法,亦可将各类伤残原因归类为:根本伤残原因、中介伤残原因、直接伤残原因、诱发伤残原因、辅助伤残因素、协同伤残原因、联合伤残原因和伴发伤残原因,并据此,进行"伤残原因分析"(analysis of the causality in disability)及其相关伤残“参与度”划分[3-11]。

所有直接导致或间接促进机体组织器官的伤残因素,以及造成这类伤残的事故或暴力情况均为伤残原因(causality in disability),分析辨明各类伤残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及其"参与度"的过程称为伤残原因分析。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未达到评残等级所规定的损伤程度的不属于伤残原因。

1.1 直接伤残原因 指所有直接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和机体伤残的原因。如原发性颅脑损伤、断肢等。

1.2 根本伤残原因 指引起直接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和机体伤残的最初原因,或者造成这类伤残的事故或暴力情况。如导致器质性精神病的颅脑损伤、导致截瘫的脊柱损伤,刑事伤害、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或医疗事故等所致的伤残。

1.3 中介伤残原因 指在根本伤残原因与直接伤残原因之间转归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病理情况,或者外部介入的不利因素。如污染严重的挫裂伤,继发性感染、延迟愈合,形成较大的瘢痕,累及局部血管和神经,导致相应部位功能障碍;血气胸,继发广泛性胸膜黏连,导致胸肺呼吸障碍;创伤后清创处理失误引起继发感染,导致伤残;肢体骨折外固定失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伤残;多发伤或复合伤救治中因医源性失误遗漏某些创伤导致伤残。

1.4 辅助伤残因素 指与直接导致伤残后果无必然因果关系的、机体原来固有的其他促进伤残后果的因素,如严重糖尿病患者,组织创伤难以愈复,导致伤残;高血压脑血管硬化和高血脂患者,颅脑损伤后发生迟发性脑血栓,导致瘫痪等。

1.5 诱发伤残原因 指引起体内潜在疾病发作或恶化,导致伤残的轻微的损伤或刺激因素。诱发伤因对机体不能单独造成较严重损害,往往仅引起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等生理性功能一过性变化,不能归入根本伤因,而根本伤因应是可以引起较严重后果的直接损伤或原发性事件。如多囊肾患者腰部被踢之后出现血尿;脑血管瘤患者头部被较轻微的打击之后致血管瘤破裂出血等。法医鉴定实践中,时常有诱发伤残原因与辅助伤残因素不易鉴别的情况。一般地讲,诱发伤残原因应是一些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轻微的、短暂的一过性躯体或精神刺激的情况,就因果关系而言,应属于最初的始动因素;就损害程度而言,仅属于轻微伤以下范畴。辅助伤残因素应是一些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较重的、持续性伤病情况,就因果关系而言,应属于主要伤残因素之外的独立的体内外不利情况,就损害程度而言,应属于轻伤以上范筹。

1.6 协同伤残原因 指同时存在的两种以上伤病因素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导致伤残结果,其中任一情况均不足以单独导致此后果,难以区别各自因素的主次关系。协同伤残原因可以是不同来源的伤伤协同、伤病协同、病病协同的情况,如骨质疏松病患者遭受外伤,协同导致骨折;股骨颈骨折合并局部营养血管硬化狭窄损伤,协同导致股骨颈坏死等。

1.7 联合伤残原因 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原因导致同一个体的伤残后果情况,其中各自原因均可分别单独导致同一或不同的伤残后果,难以区别这些因素的主次关系。与协同伤残原因一样可以存在伤伤联合、伤病联合、病病联合。如严重颅脑损伤的中枢瘫肢体合并同一肢体周围神经瘫,均可分别单独导致相应肢体瘫;骨折关节面骨折愈合不良合并局部营养血管或支配神经损伤,均可分别单独导致相应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等。如肢体骨折合并肋骨骨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生交通事故伤等。需要指出,传统地将协同因素亦归并为联合因素,而实际上,两者间存在着明显的概念和责任关系的不同,从原因方面,两者均可以是同时发生的复合伤或多发伤,或者是分别独立发生的伤病,但是,从各自的伤病因素相互关联及其与后果的作用机制方面,两者就存在明显的区别。

1.8 伴发伤残原因 指与伤残的发生和后果无任何关联的和影响的其他的独立伤病情况,亦可称为无关伤残原因。

2 多因素伤残的因果责任“参与度”划分

日本学者在探讨交通事故伤害赔偿问题过程中,创立了《赔偿医学》(Compensation Medicine)及其协会。1969年Nomura提出了在伤害赔偿方面按因果关系比例划分法(apportioning causality)。1980年Watanabe[12]提出了0%~100%每隔10%划分11个等级“参与度”(Degree of contribution),已在司法界内应用。1994年Wakasugi[13]认为建立服务于赔偿医学的公正和准确的比例评估标准,对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0%~100%每隔25%划分5个等级“参与度”修正方案,同时指出《赔偿医学》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1)对伤害外因的正确理解;(2)主观症状的可靠性评估;(3)客观性征象的可靠性评估;(4)医疗病志的文证资料可靠性评估;(5)医疗诊治和花费的合理性评估;(6)对事件及其伤亡后果的因果关系(causative relationship)的公平合理地评估[14]。国内学者已参考日本同行的研究,就有关多因素导致的损伤程度或伤残“参与度”,特别是“伤病关系”鉴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共识[15-20]。日本学者的两次"参与度"改版,分别以10%和25%等差数列性形式来划分的赔偿比例,表面上看起来较规整的比例划分。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比例未免有些理想化,不能完全符合各种伤亡事件及其因果关系的实际情况,同时,以百分位数5作尾数计算的数值多会为不规则非整数。

如上所述,损伤及其因果关系和责任关系存在着不容分割的客观统一性,我们建议采取统一的解析规范和责任关系“参与度”划分规范,理论上,同一案例中各种伤残相关因素“参与度”划分应为一个完整的百分构成比,即所有伤残原因之和必须等于100%:(1)根本伤残原因属于事件和后果的最初始动的、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参与度”应为60%~100%。在不同时存在其他相关因素时,即根本伤残原因与直接伤残原因合并,其责任“参与度”应为100%,若同时存在其他因素时,为体现根本伤残原因的主要责任,其“参与度”应至少≥60%,而其余的“参与度”再根据具体情况划分。(2)协同伤残原因尽管最初的原因不同,但各自伤残原因在体内相互作用,发挥彼此放大的病理学效应,共同导致伤残后果,难分主次,又各自单独存在不能产生此后果,因此,其各自责任者应分担后果责任,若为两个伤残原因协同“参与度”应为各50%(或1/2),若为3个伤残原因协同"参与度"应为各为1/3,以此类推。(3)中介伤残原因虽对事件发生未起作用,但在根本伤残原因与直接伤残原因和后果之间起到了一定的承上启下衔接作用,因此,其责任者应承担次要责任,“参与度”应为30%~40%(多个中介伤残原因可以分担责任及其“参与度”)。(4)辅助伤残因素虽与主要伤亡事件发生无因果关系,但对于伤残机制和结果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其责任者应承担部分责任,“参与度”应为30%~40%(多个辅助伤残因素可以分担责任及其“参与度”)。(5)诱发伤残原因仅属于事件的始动因素,但对于伤残机制和结果作用较小,因此,其责任者应承担小部分责任,“参与度”应为10%~20%(多个诱发伤残原因可以分担责任及其“参与度”)。(6)直接伤残原因为造成伤残后果的最终因素或病理机制,在不存在其他伤残原因而单独发生时,应视为所有伤残原因合并一体,因此,其责任者应负全部责任,“参与度”应为100%;在存在其他相关伤残原因时,直接伤残原因则视为所有之前因素共同作用的最终伤亡病理机制,因此,其责任为其他伤残原因的责任者分摊,“参与度”应为0。(7)联合伤残原因为由2种或2种以上不同的原因导致同一个体的伤残后果情况,其中各自原因均可分别单独导致同一或不同的伤残后果,因此,属于在同一个体身上同时发生了各不相同的伤情,需要法律上“另案处理”,划分“参与度”时按照不同的事件来处理,故致伤的责任者应该分别承担各自伤残情况的全部责任,其各自的“参与度”应均分别为100%。需要指出,这里的“参与度”不仅是指各自原因导致的伤残后果的因果关系比例问题,还应是不同伤残的责任者应负的法律责任、赔偿及其审判量刑的科学的量化依据。(8)伴发伤残原因(或无关伤残原因)为与所鉴定的伤残在发生时间、病理转归和后果等所有方面均未起到任何作用的无任何关联的其他伤病情况,因此,其相关者不负任何责任,“参与度”应为0。

3 典型案例

伤者,男性,38岁。酒后骑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致:(1)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Evans Ⅳ型);(2)头皮血肿、脑震荡。住院行切开复位Richard钉内固定术,期间曾发生骶尾部褥疮。1年后复查X线片示:内固定旋入钉断裂,骨折畸形愈合,致Ⅸ级伤残。法医学鉴定结论:本案例伤者的主要伤残是由交通事故损伤所致,交通事故及其最初原发伤属于根本伤残原因;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及其后遗的畸形愈合伤残属于直接伤残原因;伤者术后发生内固定旋入钉断裂,为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利情况,对最后的左股骨畸形愈合伤残产生重要作用,应属中介伤残原因;伤者饮酒后驾车是本次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发因素,饮酒应属于诱发伤残原因,而最初的脑震荡和头皮血肿损伤,以及住院期间骶尾部褥疮均与最后伤残结果无必然的因果关联,故属于伴发伤残原因。这样进行的伤残原因分析后,在参照上述的“伤残因果关系参与度”划分,就很容易科学、量化地明确肇事当事者、医方的各自责任,以及审判和赔偿的关系。假设该伤者有骨质疏松,则骨质疏松归为辅助伤残因素。

临床医生是伤者的第一接触者,掌握真实的案情和准确的检查结果。若能掌握伤残原因分析观点,非常有助于临床医生与伤者及其家属,以及当事各方的沟通、说明伤病情,留取和记录相关证据,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及之后的司法鉴定和审判量刑[21,21]。这也就是,目前国外的活体伤残鉴定均有临床医生在伤者医疗出院时,直接做出相应的伤残鉴定结论,而不是在有法医事后回顾性检查鉴定,其司法鉴定体制的基础和优越性就在于此[23,24]。

上述伤残原因分析的观点,对于仅存在简单明了的单一直接伤残原因情况鉴定意义并不大。但是,对于同时存在多种伤残相关因素的情况,可指导理解各类情况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或理论基础,特别是明辨其中不同因素来源的责任关系。本文探讨的伤残原因分析观点有助于体现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更有利于临床医生与伤残事件的当事各方、临床医生与法医、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规范伤残案件的审判量刑标准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秦志强.死因鉴定思路及死因辨析[J].中国司法鉴定,2004,(1):9-13.

[2]徐英含.最新法医病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15-17.

[3]吴家馼.法医学[M].第3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6-29.

[4]常林,王宁敏,何继华等.论法医临床学学科[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7S):27.

[5]Knight B.Simpson's Forensic Medicine[M].11th ed.London:Oxford Univ Press,1997.12-14.

[6]上山滋太郎,富田功一.标准法医学-医事法制[M].第2版.日本:医学书院,1984.205-212.

[7]若衫长英.法医学(医学要点双书-11)[M].第2版.日本:金芳堂,1988.124-128.

[8]郭景元.现代法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3-78.

[9]吴家馼.法医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2-20.

[10]侯一平.法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15.

[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tenth revision[M].2nd 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23-89.

[12]Watanabe T.Relative recognition of death,disability,and whiplash injury in traffic accidents: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involvement of the accident[J].Res Fract Forensic Med,1980,23:209-219.

[13]Wakasugi C.Relation between external cause and death or physical/mental lesion: a new criteria for ratable judgment[J].J Compens Med,1994,18:3-12.

[14]Wakasugi C.Concep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ensation medicine in Japan[J].Forensic Sci Int,1996,80(2):39-48.

[15]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医室伤与病关系研究组.外伤在与疾病共同存在的案件中参与度的评判标准(草案)[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4,1(2):61-63.

[16]吴军.损伤与疾病[J].法医学杂志,1995,11(1):40-42.

[17]何颂跃.损伤参与度的评定标准[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8,5(1):39-41.

[18]张荣明,徐洪兴.浅谈损伤参与度评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7(4):178-179.

[19]范利华,吴军,牛伟新.损伤与疾病的法医学鉴定[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240.

[20]吴小洁.浅谈伤病关系[J].广东公安科技,2003,(4):25-26.

[21]卢仲毅.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必要性[J].重庆医学,2003,32(4):385-386.

[22]高欣,魏挺,高路.浅谈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118-119.

篇9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可见,审计风险既包含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包含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在审计时的检查风险。

2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

2.1审计行业恶性竞争

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市场容量较小,再加上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众多,所以审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而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对审计机构具有主动选择权,如果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不配合、不在重大问题上与企业保持一致,企业极有可能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因此会计师事务所会极力讨好被审计单位,甚至帮助被审单位进行财务舞弊。此外,恶性竞争的存在也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降低审计收费来吸引客户,但审计收费降低往往会引起审计时间压缩而导致审计质量不能保证。另外,会计师事务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审计师个人为了生存迫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压力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避而不谈,对客户的无理要求无法拒绝,只能出具无保留意见的标准审计报告,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

2.2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复核不到位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将直接决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高低和审计风险的程度的大小。通常因为各种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建立分级复核制度,或者建立了分级复核但并没有起到审计质量把关和防范审计风险的作用。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复核的范围仅限于工作底稿,而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缺乏深刻了解,这都可能使复核人员忽视一些不易发现的重要问题。如果是老客户,由于惯性思维的存在和受到的客户要求尽快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压力,难以发现一些重大问题,出现质量复核不到位导致审计风险加大。

2.3上市公司舞弊违规成本

根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虽然大多舞弊行为大都持续时间长、涉及金额大,但是对于这些舞弊行为的处罚却并不严重,其中绝大部分以对本单位会计人员予以警告及小额罚款告终。舞弊所需承受轻微处罚与能够带来的巨额利润,使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与之相应而来的事务所审计风险也加大了。

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常见规避手段

3.1提高审计定价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定价通常取决于审计业务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活动中的投入。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直接影响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诚信度的认知、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从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失败风险的估量。为了将财务舞弊公司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注册会计师将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么,事务所对财务舞弊客户投入较多审计资源所产生的额外成本很有可能通过提高审计定价来弥补。

3.2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一方面,因为政府对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权益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事务所作为共同被告出现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中,这也暗示会计师事务所所需承担的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服务资格并非是永久性的,财政部和证监会将对事务所的执业情况持续关注和评价,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牵连的事务所的证券业务服务资格很可能受到威胁,因此,事务所很有可能通过出具非标准意见来应对客户财务舞弊,规避审计风险。

3.3拒绝承接或续接审计客户

当审计客户的财务报告中潜在的审计风险过高或者无法通过提高审计定价实现风险与审计业务收入的合理配比,而且无法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时,事务所通常会采取拒绝承接或者拒绝续接该审计客户的方式来规避审计风险。

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规避的保障建议

审计风险的根源来自不完整、不真实、不准确的会计报表,为了从根本上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笔者建议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参照驾照扣分机制来对会计人员实行按年扣分考核。可以对每个会计人员建立征信档案,确定三年内可扣分数的最高限额,如若超过需重新学习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且要限定每人累计可考取次数。对于过失舞弊,扣分规则如下,每一项失误应扣基础分A1分,然后根据涉及金额大小占被审单位净资产比重确定扣分系数B1,计算应因扣分值C1=A1×(1+B1)。对于蓄意舞弊的情形,针对不同的舞弊手段每涉及一项,设置应扣基础分A2分(A2>A1),然后根据涉及金额大小占被审单位净资产比重确定扣分系数B2,应扣分值C2=A2×(1+B2)。会计人员的扣分由注会人员考核,并由注会人员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报予证监会批准执行。相应地,为防止注会人员对会计人员的包庇,对注会人员实行加分制。对所有注会人员建立个人档案,根据已有经验积分依次划分等级。等级由低至高依次划分为普通注会,一级注会,二级注会,最高可至十级。等级越高,每升级一级需要的积分就越多。如升级一级注会需积分100,升级二级需300积分,升三级需500积分等。具体标准可设置为每完成一份会计报表审计可以获得加分基础分C1分,然后根据被审单位净资产大小确定加分系数D1,应加分值E1=C1×(1+D1)。如若被审单位存在舞弊问题注会在审计过程中未发现,则需扣分,每被检查出一项未被发现的舞弊行为,基础扣值为C2分(C2>C1),然后根据涉及金额大小占被审单位净资产比重确定加分系数D2,然后计算应扣分值E=C2×(1+D2)。如若发现了舞弊问题,另行奖励积分,每发现一项舞弊行为,基础加分值为C3分(C3>C1),然后根据涉及金额大小占被审单位净资产比重确定加分系数D3,然后计算应加分值E=C3×(1+D3)。另外,注册会计师等级的高低可以作为是否能成为事务所合伙人的评判标准。审计风险源于不完整、不真实、不准确的会计报表。

目前已有的关于事务所审计风险规避的研究成果都是会计报表编制完成以后的审计风险的控制和规避。而扣分机制则旨在在会计报表编制时就对财务人员约束作用,希望加大奖惩力度能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报告的真实性、降低注会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但是,对于前文所提出的会计人员扣分机制和注会人员加分机制,仍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比如,注会人员的加分机制是否确实能够杜绝与会计人员的串通舞弊?另外,具体扣分和加分量如何确定最为合理。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作者:周思源 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婷.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3.

[2]张京.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控制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3.

篇10

论文摘要:应用图书分类法的原理和编制图书分类表应遵循的原则,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对“民法”的列类并不科学,不能满足类分文献资料的要求,并提出了修订意见。

1 引言

图书分类法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通过标识符号来代替类目和固定其先后次序的分类体系。图书分类法是文献标引和文献检索的重要工具,是情报检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情报检索系统中起着语言保障的作用,是沟通情报的存贮和情报的检索两个过程、标引人员和检索人员双方思想的桥梁。如果图书分类法在类目的划分上有缺陷,不能满足科学分类的要求,那么就很难使标引人员对文献情报内容的表达和检索人员对相同内容的情报需要的表达取得一致,容易造成文献情报的漏检和误检,从而降低了文献情报的利用率,影响教学、生产和科研。《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以下简称《中图法》)对民法这一概念的划分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展开讨论之前,先对本文标题中出现的“民法”的下位类列作简要说明。我们知道,一个上位类目以某一标准划分出的下一级类目互称为同位类。类列则是一组同位类的总称。“民法”类的下位类列即是指由“民法”这一类目经过一次划分后直接得到的一组同位类。

2 《中图法》的原理及对概念划分的要求

2·1 《中图法》的逻辑原理。《中图法》是一种体系分类法。类目是《中图法》最基本的单位,是构成图书分类表的主要成分。类目从形式逻辑上说就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对象范围的思维形式,每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内涵的客观事物的总和,即一类事物,也就是许多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用以表示一类事物的概念称为类名,在分类法上称为类目。类是可分的,因为在一类事物中,每一事物除了具有某种(或某些)与同类其它事物的共同属性外,还有许多与同类其它事物不同的属性,也就是说,同一类的事物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在某一(或某些)方面相同,而在另一(或另一些)方面是不同的。因此,类是可以再分的,可以用另一种属性作为划分标准来对这一事物进行划分,即分类。

《中图法》是一种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是一种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它是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分类(划分与概括)和系统排列而成的。

2·2 体系分类法的主要特点。体系分类法的主要特点是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并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检索文献情报的途径,满足读者的“族性”检索要求。由于人们一般都是在某一个专业范围内从事科研、生产、教学和管理等活动,习惯于从学科、专业出发去获取知识和情报,而体系分类法对于系统地掌握和利用一个专业范围的知识和情报来说是很方便的。因此,它就成为对文献情报进行处理的重要方法,成为一种历史最久、使用最普遍的情报检索语言。

2·3 体系分类法列类应遵循的原则。列类是按逻辑分类原理并结合实际需要,列举各种学科和事物概念,并将其安排、组织的过程。一般来说,列类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应以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作为类目划分的主要标准;②客观原则和发展(历史)原则;③逻辑性原则是立类列类的科学方法。A·概念要明确。B·类目的划分必须遵循逻辑上的划分规则,即划分应是相应相称的,划分后得到的各子项外延之和要等于母项的外延。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每次划分或每层划分必须坚持一条划分根据。划分后的子项应当是相互排斥的,各子项之间是不相容关系,内涵不相同、外延不相交叉。C·列类要遵循从总到分、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④稳定性原则是图书分类的特殊要求;⑤文献保证原则是编制分类法的出发点。类目的设置应以文献的多寡作为依据之一,有什么样的书列什么样的类。

3 民法及其下位相关概念辨析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对象范围的思维形式,概念即是《中图法》上的类目,都表达一定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们要研究民法类下的类目表是否科学、是否合符逻辑,应从考察民法及其相关的下位概念入手。

我们知道,在体系分类法中,除大类类名外,其它类名字面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表达事物的概念,其涵义要受上位概念的限定。从法理学的角度看,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所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中都包含权利和义务,只不过前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可能性,而后者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现实性。因此,物权、物权法和物权法关系,当以之作为民法学的研究内容、以之作为基本范畴组建学科理论体系时,可视为同一概念,本文在下面的阐述中将不作区分。同理,对债权和债权法、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法等也不作区分。

3·1 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的调整对象为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是人法,民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调整进行的。民法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其使命在于确定合理的人性观点,规制人的行为,体现对人的关怀。民法又是权利法,民法的重要内容就是规定和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平等主体、财产关系、人身关系是民法调整对象的三个因素。民法的主要内容:①民事主体制度;②物权制度;③债和合同制度;④人身权;⑤知识产权。其中民事主体制度调整的对象为平等主体,物权法、债权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调整的对象为财产关系,人身权法调整的对象为人身关系,继承法既调整财产关系,又调整人身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章民事权利为:第一节、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第二节、债权;第三节、知识产仅;第四节、人身权。也映证了人身权为民法的研究内容之一。

3·2 物权。物权是财产占有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民事主体依法对特定的物进行管理、支配并享受物上之利益的排他性权利。传统民法上规定的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抵押权留置权都是物权,我国民法通则新规定的使用权、经营权等也是物权。

3·3 债权。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据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债,当它和所有权关系相提并论时,称为债权或债权关系。债权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是流通领域的财产关系。

3·4 合同。合同也称契约,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关于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3·5 知识产仅。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著作权)两大类。民法学教科书一般把知识产权分为六种类型: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它科技成果权。

3·6 继承法是调整因自然人的死亡而发生的财产继承关系、确定遗产的权利归属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7 人身权。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是保障人的精神利益得以实现的形式,通常情况下,人身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即不能出售、赠与和继承。人身权虽无直接财产内容,但它与财产权利有密切的联系,往往是发生财产关系或为主体带来财产利益的依据或前提。人身权是同财产权相对称的一个类概念,它可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前者是以权利人的自身的人身、人格为客体的民事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自由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名称权、生活秘密权等。后者是存在于一定身份关系上的权利,权利客体为特定身份关系的对方当事人,包括监护权、亲权、夫权和父权等。

4 存在的问题及修订意见

4·1 《中图法》对“民法”类目的划分存在的问题。《中图法》(第四版)对“民法”这一类目的划分为:

D923

民法

D923·1 总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权利主体、法律行为、诉讼时效等入此。

D923·2

物权

D923·3

债权

D923·4

知识产权

D923·5

继承法

D923·6

合同法

D923·8

民事其它法权

产品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入此。对“民法”下的分类表而言,应注意两点:(1)D921·1总则和D923·8民事其它法权下的注释是指示类目的内容和范围、说明类目的涵义的;(2)D923·9婚姻法和D923·99商法(总论)是民法的同级类目,并非民法划分出的下位类。婚姻法和商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它们与民法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调整对象。

《中图法》(第四版)对“民法”类目的划分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它违背了编制类目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它违背了列类和立类的逻辑性原则,即对“民法”划分出的下位概念的外延之和不等于民法的外延,而是小于民法这一概念的外延; (2)它不能保证文献情报资料对分类法的要求。人身权法是民法中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研究人身权法的论著不少,若把其归入上位类——民法,则标引是很粗浅的,专指度不够深,容易使标引人员和检索人员在理解上产生歧义,造成文献的漏检和误检。

4·2 对民法类的修订意见。综上所述,“民法”的下位概念应划分为:总则、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法、合同法和民事其它法权。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并保持类目的稳定性,拟对“民法”类下的类目表修订如下:

D923

民法

D923·1

总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权利主体、法律行为、诉讼时效等入此。

D923·2

物权

D923·3

债权

D923·4

知识产权

D923·5

继承法

D923·6

合同法

D923·7

人身权

D923·8

民事其它法权

产品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等入此。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2]孙仁生 普通逻辑原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