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 校歌 传承 思考

1.引言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笔者深深觉得校歌就是学校的魂之所在,是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一所学校可以条件简陋,也可以规模很小,但是不能没有校歌,因为校歌能够蕴含校训校风,可以标树学校特色,可以焕发师生工作学习的激情,所以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图腾。国有国歌,校有校歌,校歌凝聚着办学者的心智,是学校优美文化、优秀传统和优良“三风”的高度凝练,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历届毕业的不管是如今白发苍苍的老校友,还是事业有成的中年校友乃至刚刚迈出校门的毕业生,只要唱起校歌,他们总会充满深情,涌起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情结。这是母校送给他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校歌将陪伴他们一生。

南通市跃龙桥小学是一所已有110建校历史的老校。1906年,有识之士孙沅先生受其尊师即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之委托,抱着智民强国的崇高信念,将昔日的庙宇改成学堂,自此教育圣火一脉相传,百年育人泽被桑梓。在张謇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孙校长呕心沥血,严谨治校,创办之初就提出了“勤诚朴”三字校训,并亲自创作了“他日为国争荣光”校歌。光阴荏苒,风雨沧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尽管校名变更了多次,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唯有不变的是校歌代代传唱到如今,它就像校园里那古老的银杏树一样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铭记在千万学子心中。

“城西濠水之流长,跃龙桥小学临其阳,吾辈兄弟姊妹大家来此读书堂,诚以敬业,朴以立方,守我校训勿相忘,及时努力树基础,他日为国争荣光”,57个字的歌词,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朗朗上口,体现了学校的地理文化、教育期望。在这短小精炼、脍炙人口的校歌的熏陶、激励中,形成了严谨淳朴的校风,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才俊学子,其中有著名戏剧家、北京人艺原院长欧阳山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林克,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吴天石,著名书画家、原南通大学副校长沈启鹏,原南通日报党总书记、社长贾涛根,学校还诞生了奥运冠军陈若琳及多名中高考状元,更有在那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劳动者。跃小的后人不管是执鞭于三尺讲台、耕耘于教育园地的老师,还是寒窗苦读、抱负远大的莘莘学子,他们在“他日为国争荣光”的校歌中度过了幸福快乐的时光。

2.推进校歌文化建设,凸显校歌育人作用

校歌是学校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好的校歌可以塑造校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激发师生爱校兴校情感,因此挖掘、保护、传承及弘扬校歌文化势在必行又刻不容缓。笔者以为在推进校歌文化建设,凸显校歌育人作用,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三要三不要”。

2.1敬畏校歌,不要随意篡改。校歌作为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昨天连接今天、今天走向明天的纽带,是光照春夏秋冬永不褪色的太阳。因为往往一首好的校歌,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烙印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反映着时代精神和历史痕迹,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发挥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并让人一生都铭记在心。尽管有些校歌的歌词显得或直白或含蓄,或在今天看来显得“低调”即政治色彩不强,与时代的发展、与当今的有些提法有些差距,但这是历史的产物,是先人的初衷,是那个时代的追求,而且一代代口耳相传,已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如果“与时俱进,应时而变”,甚至把它改得“面目全非”,或许迎合了某个时期的教育主题,适应了时代的教育潮流,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是对历史和前辈的不尊重,而且伤害了众多校友的感情。所以我们不能心血来潮而随意改动歌词,改变歌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对校歌还是要“因循守旧”,保证它的“原汁原味”,让校歌永远带上历史厚重、古朴的烙印,成为历届校友和在校师生永远的梦呓。

2.2传扬校歌,不要时断时续。毋庸置疑,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常常是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诗与乐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弦歌不辍已成为形容学校生活的一句传统用语。既然如此,我们不仅应该虔诚地敬畏,更有责任让校歌在学校薪火相传、“声声”不息,这样才能使校歌在激励学生发展、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在校歌的传承中,常常存在着时断时续的“冷热病”,即这一任校长重视就唱,下一任不重视就不唱;遇校庆、要表演就唱,没有重大活动就不唱,校歌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这样就使校歌的传承出现了脱节和“断链”,“形同虚设”的校歌难免会让师生生疏和淡忘,也发挥不了催人奋进的功效。所以,每一任校长都要义不容辞地把校歌作为学校文化的“接力棒”,完成承上启下的神圣使命,要年年唱,届届唱,不中断,不间断,真正把校歌作为弘扬学校历史文化,继承学校光荣传统,实现以歌育人的有声载体,使其源远流长。如果在某一任上使校歌“失声”“失传”,那无疑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2.3唱好校歌,不要“有歌无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近代新式学校出现以后,就有创作校歌的传统,目前从名校大校到乡村小学,大多都有自己的校歌,它与校徽、校训等相得益彰。同时我们发现有些学校虽然有自己的校歌,但老师、学生却不知道,甚至根本不会唱,“有歌无声”原因何在?那是学校没有宣传、没有教唱、没有普及的结果,校歌便成了留在纸上、贴在墙上、放在橱窗里的“老古董”。笔者以为有校歌就要唱起来,有条件的学校可请专业人士把校歌制作成伴奏带、多媒体视频,或把校歌制作成精美的彩绘活页,发给学生随身携带,尽可能让学生唱于口、记于心、化于行。一年级新生第一堂音乐课就要教唱,并对歌词进行解读,增强小朋友爱学校、爱学习的纯真情感;每周国旗讲话或大型集会全校师生唱,激发他们“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自豪感、责任感;六年级毕业典礼上唱,让毕业的同学们带走学校的记忆,留下学习生活的痕迹;每学期(学年)举行歌咏比赛可把校歌作为必唱之曲,这样通过多管齐下、多种形式,营造人人会唱、个个爱唱、大家乐唱校歌的氛围,从而激活“沉睡的学校文化资源”,学校会在不绝于耳的校歌声中更显得生机勃勃,师生也会在嘹亮悦耳的校歌声中精神状态得到更好的提振。

篇2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民间美术 传承与创新

民间美术作为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的艺术,代表着民族优秀文化,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都在对本国的民间美术传承与创新做出具体要求。从现有国内有关河南民间美术研究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所涉及的大都是河南省北部和中西部的比较有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这些地方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民间美术有一定的传承基础,而有关豫南民间美术的研究相对较少。豫南地区民间美术的现状是:资源没有得到重视,没能形成有影响力的区域民俗文化载体,从而导致这些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困境。

豫南作为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地带,在民间美术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部分民间美术资源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和开发的对象,如罗山县皮影艺术。然而,豫南地区更多的民间美术资源没有得到重视,如汝南罗店麦草画、王桥农民画、淮滨泥彩塑、女红、扎龙、扎灯笼等,也就没能形成有影响力的区域民俗文化载体,从而导致这些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面临逐渐消失的困境。然而民间美术作为一种群体文化的传承和民间文化最直观、最显性的存在形式,在传递民族特征、呈现乡土特色和地方特色、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精神文明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意义要更好地融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才能发挥其功能,从而提升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内涵。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将有利于实现保护民族民俗精神遗产的目标,同时对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明、和谐、淳朴民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即如何更好地发现、保护、传承和创新这些正在消失的民间美术,特别是在豫南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传承和创新这些民间美术,使这些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教化意义真正能融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更好的发挥民间美术的功能,从而提升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内涵。

豫南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美术在人员组织、活动经费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一件民间美术作品体现的是当地的民俗特点和文化元素。可是在当今商品社会,民间艺人的生存现状却令人担忧,发展面临困境。据调查现在愿意从事民间美术学习的青年人越来越少,政府部门投入资金不足,从而导致民间美术的发展缓慢。

民间美术代表着民族优秀文化,国外众多国家高度重视。日本在1974年颁布《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开始了对传统工艺文化的再建设活动。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民间美术的普查统计工作,其设立的“文化遗产日”对民间美术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学者朱培初在《美洲民间美术》一书中对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民间美术特色、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国外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可为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有益经验。

在国内,对于民间美术的关注最初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俗界,当时有钟敬文等一些有关“民间图画”的文章,但只限于民俗现象中的民艺品类。民间美术作为学科建设确立是张道一1988年在“中国民艺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中国民间艺学发想》这篇具有民艺理论建设性的论文,第一次较全面地提出民艺(民间美术)的研究对象。现今,国内有关河南民间美术研究的文献中所涉及的大部分是以河南省北部和中西部的民间美术资源,这些地方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使民间美术有一定的传承基础。相比之下,对于豫南的民间美术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针对豫南民间美术研究相对较少的情况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第一,本土资源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首先,大力推广民俗文化周活动。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就是要加大对其的保护,为了更好在广大新农村文件建设中的发展,必须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创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开展文化周活动,让更多民间美术深入人心,更多的民间艺人得到更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文化周活动的开展,例如剪纸比赛、“最美乡村”摄影大赛、“最巧手”刺绣大赛等,让广大新农村文化工作者在农闲之后能真正体会到民间美术之魅力,丰富广大新农村文化生活。

其次,旅游业与民间美术以及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相结合。目前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效益,只有找到民间美术的市场领域,找到生存空间,才能构建长效发展的机制。例如,汝南罗店麦草画、王桥农民画、淮滨泥彩塑、女红、扎龙、扎灯笼等在不断发展中进行改进,更好地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并取得一定的市场领域。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将旅游业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结合起来,让大家在旅游参观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这些民间美术文化。

再次,民俗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与民间美术商品交流会相结合。要使民间美术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承需要结合时展的现状,社会发展的当下旅游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转第页)

(接第页)把民俗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与民间美术商品交流会结合起来,让大家在旅游过程中接受熏陶,有助于提高大家在生活中发现美、体会美。例如,信阳平桥区郝堂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就把民俗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与民间美术商品交流会结合起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二,改变传统看待民间艺人的观念,倡导传承与学习的观念,加大经费投入,组织队伍建设。

要改变传统看待民间艺人的观念,需要倡导传承与学习的观念,由原来的师班制与家庭传袭制转化成一种“社会传承”的方式。在教育资源中加大投入,在中小学学校课程设置中填充民间美术内容,并给学生们讲授民间艺人的艺术造诣和艺术思想。并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培养一批能够继承民间美术的学生,成立民间美术社团,举办民间美术展以及比赛活动,学校加大经费投入。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就举办过“请民间美术大师进课堂”的活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资力度,立足于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

第三,开展多元化的交流会,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

利用博物馆、文化馆开展形式各样的展览,让更多民众参与到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中来,让舆论扩大影响力。还可以借助地方特色大型活动开展多元性的交流活动。例如,驻马店市每年都会承办全国农产品洽谈会,可考虑能否在洽谈会中加入民间美术的元素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四,重视民间美术在本土资源开发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民间美术应该在本土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例如在信阳平桥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每年的民间美术展览中都会加入民俗文化元素,民间美术更在其中。展览会不仅让民间美术色彩知识得以传承,更融入了人物造型设计等新型元素,这是民间美术的又一创新。

第五,采用多种鼓励与奖励措施促进民间美术的创新。

民间美术的发展有政府部门鼓励与奖励措施的支持,以文化项目带动文化产品,成立相关的美术馆,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如凤翔泥塑传承人胡新民不断挖掘和探索,每年都有新产品产生,在他的带动下,大家在农闲之余相互竞争,整个村子成了名副其实的泥塑村。

(注:本文为2014年河南省社科联课题《豫南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美术传承与创新研究》部分成果,项目编号:SKL-2014-1748 )

参考文献:

[1]郑.独具艺术价值的河南民间美术[J].大众文艺,2010(19).

[2]王迪.河南民间美术色彩的特征[J].美术大观,2010(5).

篇3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及外延极其丰富。但就人所生活的城市空间这一维度而言,文化真实存在于城市生活和建设之中,依托各不相同的城市生活和建设内容为载体。这些载体可以统称为“城市文化空间”。从广义上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指的是人们感知、体验城市文化的各种场所,是承载着文化的记载与传播、生产与消费等活动,并具有历史、艺术、科技等多方面价值的公共场所。

从传播及城市竞争力塑造方面来看,全球化、国际化、快速城镇化等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同质化困扰,造成城市缺乏自身独特竞争力。就此而言,如何基于城市自身文化优势,打造适宜城市发展、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进而形成城市品牌,应是当代城市建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对此,相关分析可以从城市文化空间的功能属性上入手。一般认为,基于不同功能属性,城市文化空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这三类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在城市中是各自区别,却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其相互关系形成了城市文化载体的有机整体,同时也形成了立体式的城市品牌内核。

文化生态空间:历史与传统的保护

城市文化生态空间主要包含了历史积淀留存下的各种文化遗产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区,是一种历史与传统的文化资源。其承载并传递着城市独有的历史信息与发展历程,具有文化传承与延续的作用。从情感上来讲,城市文化生态空间承载了城市中生活的人集体记忆和民族记忆,是塑造城市居民情感归属与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城市文化生态空间与城市人的互动,将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城市规划、开发与建设中,城市管理者一方面希望能够回归到文化生态上寻找城市独特的基因,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另一方面则要顾及开发对于文化生态的破坏性影响。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城市经济建设与文化生态在开发、利用、建设上的平衡?

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城市文化生态与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存在哪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或矛盾。

其一,从目前城市建设发展来看,很多城市在发展、转型、建设过程中,都陷入了迷茫,认为历史与传统的遗存与当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难以从城市文脉中探寻、发现适合当代城市的文化精神。对此,一些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开始模仿或照搬先进、成功城市的经验,造成了较大规模的“千城一面”的问题。同时,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且来源于大拆大建的后进城市的新型城镇面貌脱离了其文化根源与群体记忆,导致难以获得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而这显然背离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初衷,易陷入土地政策等短期经济刺激手段的怪圈。

例如,春城昆明享有700余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其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更是极为丰富。然而,尽管如此,昆明的城市文化空间却甚为贫乏。自1922年以后的90多年中,昆明曾陷入拆老城建新城的陷阱,老街道、老牌坊等等承载着昆明历史与人文记忆的城市建筑、空间都在大拆大建中被“混凝土森林”替代,近乎消失殆尽。这使得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昆明,逐渐沦落成了“旅游过境”城市。另外,近来上海石库门的拆除工作被紧急叫停,也显示出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待历史遗存的争议与焦虑。

其二,除了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建设对城市文脉造成彻底性破坏外,城市建设中还易出现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对文化生态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多发于文化生态资源丰富,在城市建设中,相关管理规划人员有意识想要将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案例中。尽管以文化促经济增长、以经济带文化繁荣是一种良性循环,但一旦出现过度商业开发,特别是超出了文化资源的承载能力时,最终带来的后果将是文化生态资源的加速消失。

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遭遇火灾,242栋房屋被烧毁,损失过亿元,大火重灾区正是酒吧等娱乐场所集中的区域。火灾的背后纵然有木质结构房屋易着火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古城开发过快,疏于保护。再如北京的南锣鼓巷,作为背景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却因商业味太浓,落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事实上,南锣鼓巷附近居民也已饱受过度商业开发的困扰。2016年,因游客数量过多超过街区承载能力,南锣鼓巷自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暂停接待旅行团。根据北京市东城区未来规划,南锣鼓巷将从商业街区逐渐向文化主题转型。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从全国一线城市到乡村小镇都面临着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文化保护性开发的难题。

实际上,文化生态空间与当代城市经济发展可以寻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城市管理者可以将当代城市建设根植于城市文脉之中。例如,土耳其的格雷梅,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小城最著名的特点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洞窟,这是一种有别于大多数其他城市的居住方式。尽管洞窟式的居住空间显得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去甚远,但当地依托洞窟打造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洞窟酒店,成为吸引游客的最重要魅力所在。通过游客的空间接触与体验式传播,小城的文化自然而然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名片。同时,对于小城居民而言,他们的集体记忆、生活方式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文化产业空间:创意与特色的生产

文化产业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来看,由文化所引出的所有产业都可划归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但为了更为清楚地认识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即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通过赋予其一定的商品价值属性,达到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目的,进而与城市经济形成互动。另外,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中普遍存在的资源有限、高成本、低附加值等问题,作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则具备了循环智力资源、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必将从功能型城市转型向文化型城市发展。

基于这样的发展轨迹,聚合了文化产业的城市文化产业空间或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一大引擎。对于文化产业空间的建设,通常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为导向。其功能为面向文化交流与竞争,突出创意与特色,作为一种文化创新的载体,营造并体现着城市的整体文化创意氛围。

基于上述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功能,可以梳理出城市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的关键问题。首先,作为兼具文化特性与产业特性的文化产业,必须处理好文化与产业的关系;其次,作为以产业为形式的经济活动,文化产业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在文化与产业辩证关系上,一些城市单纯以经济为导向,易出现对文化理解不透彻,文化产业定位不清晰,重产业轻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体现了城市对本地区的文化不自信。而这些不自信的城市则更愿意去效仿其他地区成功经验。这看似是一种风险规避,实则效仿而来的文化产业,缺乏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支撑和居民情感认同,大多仅是一种表层的创意。在更大的范围来看,这种效仿造成了很多地区文化产业差异化弱的现象。从全国文化产业园区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缺乏清晰定位和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由于缺乏本地基础,相应智力资源、文化资源、服务资源与园区发展难以同步,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文化部已分多批次撤销了不合格的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被撤销的文化产业园多数以文化为幌子,实则完全经济受利益驱动,难以发挥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作用。

相对于上述重产业轻文化的城市,一些城市则恰恰相反。这些城市有着良好的文化资源和群众基础,却不懂得如何利用现代整合营销手段传播本地区文化,不懂得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导致空有文化资源,却无法带动经济发展,甚至由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一些特色文化逐渐被当地人抛弃,最终导致文脉的断裂。

例如湖南梅山的傩戏,其最早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是综合了梅山地区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生活方式等文化元素的综合体。尽管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傩戏却未能促动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甚至其本身也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傩戏并未形成产业,更没有相关的产业链或产业生态圈。其传承仍保留着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导致了这一文化对于当代普通人而言距离远、准入门槛高等问题。

除了要协调好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外,对于一些正在向文化城市转型的城市而言,如何保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江西景德镇一直以陶瓷产业闻名古今中外。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景德镇的一些传统窑址、工坊已被现代建筑取代,同时由于传统烧制方法产生大量烟尘,已不再适合现代城市的环保需求,景德镇赖以发展的陶瓷产业面临了巨大的发展问题。面对没有产业创新,千年瓷都就可能失去其文化魅力的状况,景德镇聚拢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不但在此发展了新的制陶工艺,还站在文化视角,深挖陶瓷文化,并以陶瓷为媒介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同时,以陶瓷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工作室、餐饮、旅社等文化产业生态空间,为景德镇带去了新的活力。

文化事业空间:服务与共享的公益设施

从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来看,文化事业空间主要指各种不同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场所,包括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等。这些文化事业空间的建立是以公平、共享为出发点,以满足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鉴于文化事业的公益属性,城市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城市对于本地区文化塑造、培养、建设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城市的文化事业空间建设相较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事业空间建设也有较大差距,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不小的距离。据《2012年世界城市文化报告显示》,上海拥有美术馆208家,其数量还不到巴黎的1/5,平均每十万人拥有0.9家,低于孟买的1.2家和伊斯坦布尔的1.9家。在图书馆方面的调查上,尽管上海有477家图书馆,数量仅次于巴黎,但人均每年借书量仅为2.5次,大幅落后于其他城市的水平。

就这一现象来看,尽管存在着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因素,但也需要注意在文化事业空间建设上,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的建设方面,需要结合人口规模、空间距离两大要素进行配置,以一些通用的如“千人指标”、“人均指标”、“服务半径”等为标准,进行衡量。

另外,针对国人对文化事业空间使用率低的问题,可以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这一现象体现出供需双方的不匹配问题,有些文化事业空间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不是市民需要的,而有些市民需要的又没有供给。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尽管其除了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外,也经常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但通常主题严肃、学术,对一般读者而言吸引力不足。反观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则会提供一些更为通俗、需求量更大的服务,如学生的考试咨询、职业规划等。

当然,除了服务提供者未能把握读者需求外,公共文化事业空间利用率低也有着受众自身的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人对于文化事业空间利用的意识不强。对此,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意识,或是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国人对文化事业空间的注意,进而培养其使用意识。

针对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一些城市政府已经开始转变思路。例如,北京市推出的“文惠卡”,就是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解决过去政府提供文化服务单一,与群众需求不匹配问题。通过“文惠卡”的鼓励形式,推动市民参与文化事业活动,进而潜移默化培养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需求。

中国的城市和乡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规划、转型、发展的问题。经济目标面前,城市管理者需要妥善保护、开发、利用好城市的文化资源禀赋。这不但是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同样也是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一、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一个时代的建筑设计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所以建筑设计要以文化为基础,文化表达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和根源。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呈现不同的审美与价值观念,对每一个时代的建筑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地域文化差异,即便是同一个时代的建筑也呈现不一样的设计风格。当代的建筑设计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结合现代技术,才能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

2、建筑设计体现着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中传统的建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时代的建筑文化体现着一个时代文化的灵魂,承载着这个时代的文化精髓。现代建筑设计的长久发展不仅需要结合现代技术和现代审美与价值观念,还必须结合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进行创新,在建筑设计中呈现传统文化的美感与内涵,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二、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应用原则

1、传承与发展并重

我国历史渊源流长,传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而传统文中精华与糟粕同在,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采取客观严谨的态度,不能全部继承,不能全部剔除,也不能简单承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结合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恰当选择和有效利用,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弘扬。其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元素相融合,使传统文化的展现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适应现代文化发展。

2、遵循与创新并重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其中,遵循主要是指在现代建筑设计时需要做好建筑风水学、传统建筑装饰、传统建筑建设技术等相关文化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加以有效利用;创新是指需要结合现代文化视角和现代施工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改造,使建筑设计更符合现代需要,而不是简单地将“历史”移植和复制。

三、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1、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材料的应用

传统材料作为传统建筑的载体,承载着传统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建筑设计要想对传统建筑文化有所继承和发展,就不仅仅只是沿袭了传统的建筑方法,还需要对传统材料有所传承和发扬。时代在进步,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各式各样的新式建筑材料在不断的涌现,它们是高科技的产物,具有传统材料不可比拟的优越属性,使得现代建筑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无可厚非,新兴的建筑材料逐渐取代传统材料表明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材料在某些方面对现代建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一味抛弃传统材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也可以从很多传统文化的发扬中看到许多用现代文化语言来缅怀历史的成功例子。但归根结底,只靠机械化的复制绝不可能从内心深处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情思,唯有依托现代建筑实体的传统文化真实感才可以触及人类心底的历史归属感。从这一点来说设计师在实际创作中更多的将传统材料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对传统材料的重视程度越加高,设计师们也放弃了对新型材料的执着,投入到了对传统材料和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开始真正思索起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

2、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符号的应用

传统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符号是一种通过简单明了方式对事物的内涵通过象形或者其他一些简单形式进行表达的方法,传统符号被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对某个地方的特色或者民族特色进行提炼和高度概括,然后用具有代表性的并为公众所认知的图形或者图案在建筑设计中进行表达。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指简单地对传统建筑设计进行复制和将传统建筑设计符号进行叠加,真正地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需要把握住传统建筑设计中符号内涵的精髓和灵魂,将这些符号内涵的精髓和灵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以展现,展现应用的方式多样,可以在建筑设计细部装饰中应用,也可以在整体架构上进行应用。

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形制的应用

建筑形制主要是指建筑在形式上的模式,即建筑构造,形制和传统符号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一样的,都组成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成分。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设计对民族文化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进行恰当展现必须要对传统建筑形制进行深入研究,区分和归纳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与民族的建筑形制的演化过程和趋势,然后再将这些传统建筑形制进行整理并加以应用,通过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形制进行展现,在这个展现过程中不能停留在简单组成拼接传统形制上,而是需要与展现传统符号一样,对传统形制的精神进行体现,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形制的精神内涵,从而构建新的建筑设计形式。对传统形制成功应用的现代建筑主要有北京香山饭店和曲阜阙里宾舍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间有着不可分割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影响着每一个时期的建筑设计,对时代的建筑设计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建筑设计又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灵魂与内涵。所以,现代建筑设计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创新设计理念,并将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以传承,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承阳.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低碳世界,2016,07.

[2]王洁明.浅谈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J].科技资讯,2015,11.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学术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58-02

在高校中开展廉洁诚信教育一直是学者们和有关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2007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诚信教育的意见》中就指出: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高校是进行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场所,因而学术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术诚信教育,便成为高校廉洁诚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有许多学者对于如何进行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作出过论述。有的学者认为,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和学者个人的因素、教育的因素、制度的因素等,因此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学者、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有学者指出,新时期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应该正确处理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学术自律与学术他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三组关系。有学者分析了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认为主要有五个,即:学术制度尚不完善、忽视学术道德教育、学术评价有失公正、学术管理体制缺陷、奖惩机制不够健全。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中的缺陷制约了当前我国的学术道德建设,部分学者过度讲求“入世”,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抬头;过度服从权威,导致科学研究中批判精神的缺失。

近年来,高校中学术道德失范、学术失信的事件多有发生,这一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本文将在分析高校学术失信的原因的基础上,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优秀部分,提出一些措施,来加强高校学术诚信建设。

1 高校中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及原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开展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必要前提。在高校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学术研究的主体。他们中任何一个群体的学术诚信缺失都会对高校产生危害。学术诚信缺失,主要是指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1 抄袭剽窃严重

对前人结果的适当借鉴是学术创新的基础,但过度的“引用”就有可能成为抄袭剽窃。有些大学生在完成论文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而只是从学术刊物或知网上东拼西凑,移花接木。陈冲和郭琛晖于2010年在16所高校进行了一项研究生学术诚信状况的调查,在754份有效问卷中,有564人表示自己曾在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中的资料而有意没有注明来源;有508人承认自己曾有拼凑作业的行为,占总人数的67.4%。除了学生,有些高校教师也加入到了抄袭行列中,如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博士学位论文大段复制他人成果,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1.2 学术交易泛滥

有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求上进,不上课也不完成作业,等到要交作业时,就花钱向愿意出卖自己成果的人购买,甚至出现了专业替人考试,替人写论文的“”。校园里、网络上,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小广告。还有一些学术机构,无视学术规定,以“版面费”为幌子谋取经济利益,使一些学术造假者有机可乘。

1.3 恶意侵占他人成果

在有些团队完成的科研项目中,常常只有少数几个人认真参与整个过程,但最后获得的成果却被要求和滥竽充数者共同署名,这种署名失范的现象多有发生。有些教师以自己“专家”、“导师”的身份被批准获得科研项目,但却让自己的学生或其他人来做,成果却归自己所有。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们似乎已慢慢习惯这种不成文的规定。

学术诚信缺失对学生、教师、高校甚至是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它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1)挫伤科研和创新的积极性。

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想要在学术上有所收获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历过一个积累的过程,才能取得质量较高的学术成果。然而有些学者为了评奖评职称,通过不正当手段,可能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同时,部分高校将的数量和科研立项的数量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这也会挫伤那部分认真研究学术的人的积极性,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2)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产生影响。

人生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生价值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个人心理活动、群体意识倾向和社会舆论,对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进行衡量、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但同时也容易走入盲目、偏执的误区。在学校中,看到学术失信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就会把它当做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不正确的人生价值。

(3)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一直被认为是一片净土,而教师也被当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频频发生学术失信的事件,会让公众改变对高校的看法,而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弱化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真理的追求。同时,在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他们将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学术诚信的缺失也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

高校学术诚信缺失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体行为,而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①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会导致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济利益常常被用来衡量学术的水准和价值。因此,学术界中的有些人急于追求功利,迫切地想要获得成果,忘记了科学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学术失信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学术失信者也许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但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而使得这种行为有机可乘。

②学校因素。

当前高校里的道德观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而忽视了学术道德教育。“在高校的德育中,对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还是个盲点,学校和导师更注重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术道德的教育。”另外,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文件来规范学术研究,但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没有很系统地学习,导致他们因为缺乏认识而出现失信行为。

2 儒家文化对高校学术诚信的启示

“道德教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道德教育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这种观念的合理性,只能在一定的文化母体中找到根据。”儒家文化倡导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是儒家文化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诚信思想有丰富的内涵,对于加强高校的诚信教育有积极地启示。

第一,要做到学术诚信,首先要做到诚信做人。诚信做人事诚信做学问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诚信问题实质上是道德诚信问题。诚信既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的基础,也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论语》中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哉。”也就是说车无r、不能行走,人无诚信则难以立足。《中庸》中有这么一段话:“诚信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了真诚就没有了事物,所以君子以真诚为贵。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即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只有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才能取信于人。高校师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信,才能在学术和研究上自觉践行诚信。

其次,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环境状况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认为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荀子在《劝学》中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也就是说人能被环境所熏染、所同化。无论是社会、校园还是家庭的环境、风气,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对待学术的态度。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清正廉洁的环境更易使大学生受到感染,不断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想要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加强高校学术诚信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必不可少。首先要重视和增强学术诚信教育工作。高校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讲座、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引起大家的关注。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人文、社科、工学、医学等不同领域的学术规范,并且要详细说明和切实可行。再次,要做到奖惩分明,对于认真研究,遵守学术规范的要鼓励,而对于失信者则要依据条例进行处罚教育。

再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洁诚信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放在高校的环境中也就是说,当教师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学生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师自身不端正,那么纵使三令五申,学生也不会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学术诚信的观点和态度,更要自身作出表率,不抄袭剽窃,反对学术失信。

参考文献

[1]李广文.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2):85-86.

[2]郝俊杰.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透析及防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54-56.

[3]许远远.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影响下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1,(05):94-96.

篇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生产方式,消费理念,价值观念。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主要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广播,电视,电影,网络软件服务,更是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以电视剧产业和动漫产业两个典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来论述论述中国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内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IT革命的背景之下,数字内容产业以逐渐成为21世纪经济舞台上的主角。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文化产业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将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出特色,如何提高文化竞争软实力。如何让我国的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一个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文化产业需要带上鲜明的民族特色,烙印上“中国符号”,渗透进“中国元素”。首先,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品牌形象工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文化产品和服务之中。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融入到品牌建设之中。最后,需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倡导自主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扬。

【关键词】

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传统文化

0 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文化产业以他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亲和力逐步渗透到整个经济社会和大众生活。经济、社会和文化不断互动和融合,使得文化产品和服务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为人们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网络文化,多媒体文化。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文化产业以其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可比拟的巨大经济驱动力的特征,其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并以独特的产业内涵和演进轨迹,在市场经营化的大力推进下,以产业化的规模快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政策条件

政策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的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面对入世后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冲突的挑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管理,弘扬主弦律,保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传播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广电行业有效整合资源优势,同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投融资体制,健全政策法规体系。鼓励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完善影视制作,有限网络,新媒体等产业政策。促进广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进而以产业化、市场化手段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2 传统文化的优势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得以永续发展的根基。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曲、赋、书法、国画、戏剧、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民族音乐、民族工艺、民族服装、民族饮食文化等。在如此浩瀚的民族文化宝库中,如何发掘民族文化的发展潜力,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焕发活力,需要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尺度,需要大智慧,更需要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

日本和韩国在把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做得比较成功。韩国的电视剧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做得比较成熟,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四 韩国和日本文化产业对我国的借鉴

自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掀起强劲的“韩流”,韩剧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家庭生活剧、青春偶像剧、青春励志剧在我国及亚洲周边国家备受追捧。韩剧的成功是与充满着“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分不开的。

人文精神洋溢着人生理想和信念,是对真、善、美的一种追求和向往。韩剧中的人文精神包括三个方面。

2.1对普通人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尊重

韩国普遍关注平凡人社会生活的平常事,将能触动人性的人类普遍具有的爱情、亲情、友情和乡情演绎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容易接民大众的生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激发共鸣,让观众在回味中感受人家真情和人生哲理。我国在电视剧播放和影视作品的制作相关的文化产业方面可以加以借鉴。以普通人的生活为切入点,以真情、人性的温暖和朴实的风格接近观众。将精力放在“家庭剧”“校园剧”“都市剧”“乡村剧”的创作上,满足各个阶层人士的需求。最后,推向海外。

2.2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伦理道德的恪守

韩剧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具有高度的自信。韩国对本民族的文化保护、继承、发扬的比较好。一部《大长今》的走红带动了韩国饮食、旅游、服装、时尚行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韩剧里所反映的饮食文化、礼仪文化、医道文化带浓郁的韩国民族特色。这为我国的影视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我国在电视剧拍摄、影视作品创作方面,要充分渗透“中国元素”、“中国符号”,将优秀唯美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将电视剧、电影、动漫行业做成产业链。带动与影视行业相关的餐饮、服装、音乐、休闲娱乐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将影视广电产业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

2.3唯美和对现念的倡导

韩剧崇尚纯真唯美,感人的亲情,烂漫的爱情,质朴的友情。韩剧中男女演员青春靓丽,演员服装优雅得体,充满着时尚元素,电视场景如诗如画,影视插曲唯美动人。这些我国都可以选择性的借鉴。把广电影视产业做得细腻、唯美、精致,符合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宣扬积极正面的东西,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益求精,将我国的文化产业做成品牌,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日本动漫中,有着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日本动漫集中体现了日本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宗教,历史,道德观念,美学原则等。日本动漫中包含了日本人对自己民族历史的骄傲,对生活方式和对价值观的珍视。日本动漫技术相当成熟,总是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其制作的动漫,不知局限与只供儿童观众观看,还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观看。这一点,值得我国的动漫产业借鉴。我国的动漫产业需要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开发老少皆宜的动漫作品,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电视研究 》2013年第1期.曾文莉.张君昌

[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 赵彦云 余毅 马文涛

篇7

21世纪中国灯饰该如何创新,怎样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我们在灯饰设计中关注、研究民族民间文化,在仿制灯饰日益增多的今天不丢失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和优秀的传统元素,用现代的设计形式和手段诠释有中国特色的灯饰,使中国灯饰在世界灯饰中独具风采。

一、民间的传统灯具成为灯饰设计的灵感来源

中国的传统灯具设计受整个社会文化氛围、观念形态、、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和艺术魅力。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灯彩是在灯具的演变过程中逐渐衍生出来的,大体分为民间灯彩和宫灯两大类。自从元宵张灯习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农历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其时,各式各样的灯彩挂满大街小巷,鱼灯、鸟灯、龙灯、烧火判、灯山、灯球、走马灯等各式灯彩形态逼真,生动无比。梁简文帝在《列灯赋》中写道: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元宵张灯的盛况。此外为皇室宫廷专用的宫灯也不断推陈出新,至明清已达到了宫灯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整个传统灯具设计的鼎盛时期。

在灯彩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地域特色鲜明的灯彩形式。如潮州的台式花灯,俗称“灯色”的佛山灯彩,还有誉满天下的江浙灯彩等等。端庄典雅、气质文秀的无骨灯、夹纱灯等是很有代表性的苏灯精品。南京夫子庙的兔子灯、狮子灯、荷花灯也以其简率质朴盛名流传至今。在众多灯彩中以“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的“走马灯”最为惹人注意和喜爱。这些传统灯具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心理和价值观,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古代,除了主要为欣赏而设计的灯彩外,还大量存在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灯具,在民间的祭祀、拜神、婚丧嫁娶等方面也都离不开灯具。不同场合的灯具设计各有特点,比如民间用的佛前灯具,此类灯具大都设计得简练、庄重、朴素、高大,以示佛祖高高在上,表达人们的景仰之情。造型上多采用吉祥文字组合或选用有吉祥意义的动植物图案,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传统灯具设计随着历史的延续和沉积,无形中奠定了一种重要的民族心理基础,或者称为认知能力或审美感受能力的基础。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社会中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有着一定的传承性,所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充分体现最新、最实用的现代科技的同时,满足人们审美和文化方面的各种需要,使灯具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特有风采与气度具有极其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二、民族民间文化在灯饰设计中的发展

近年来,伴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住宅建设以及室内装饰装修热度不减,各式各样的灯具除了满足照明的需求外,亦要符合装饰和美化居室的要求,从而加速了灯饰行业的发展。由于灯饰产品的设计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国内厂商一般不愿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导致大多数国内灯饰企业处于仿制阶段,并且绝大多数企业热衷于单一的模仿和追随国外灯饰的潮流,灯饰新品大多缺乏文化内涵和新意。现在国内灯饰行业已有极少部分企业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在文化内涵方面进行尝试,国内市场上现有部分品牌如:康韵灯饰、海菱灯饰、风雨轩灯饰、佳威木灯、古风灯饰等都对传统文化有所诠释。一系列有中式风格的灯饰也脱颖而出,如林苑高度灯饰的中国印象系列和大福人家系列,在灯具设计中融合进剪纸、十二生肖、脸谱、门神等特色鲜明的传统图案,试图以中式元素折射出中国五千年文化;保时利灯饰、海菱灯饰则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融于灯具造型中。但是这些品牌对每一款系灯饰的独立个性和对整个装饰装修环境的影响力表现得不够淋漓尽致,只单纯地成为彰显个性和倡导与众不同的装饰文化群体的选择。

在国际灯具市场上,名贵品牌大多为欧美国家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技术先进,材质优良,在外观造型和功能上均有较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欧美发达国家把灯具产品看作是一种艺术品,承载着装饰和传承文化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欧美一些国家的灯具才变得“经久耐用”,与国内灯饰行业“各领潮流三五月”的现象明显不同。从各大国际专业灯具展览中不难发现,国外的灯具展会大多是有实力的公司在展示他们的灯饰设计理念和文化,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照明电器生产和出口国,在这种大型国际展览中参展企业却寥寥无几,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白光专利,进而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不足,其实这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国内企业只有苦练内功,尽早突破专利限制,并在产品上下足功夫,才有足够的信心走出国门向全世界宣传自己的产品。

三、民族民间文化在灯饰设计中的创新

格罗佩斯说: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他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虽然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在灯饰设计中的影响力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我们仍要深入发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内涵,让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在灯饰设计中不断创新。

现在的世界是多元化碰撞和交融的时代,大量的异域文化蜂拥而入,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市民审美情趣的提高对灯饰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现代灯具设计应该针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对传统灯具设计内涵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传统灯具设计中突出的文化精神特征为根基,借助现代材料和制作工艺,既讲究灯具的装饰美感又注重其实用功能,从而创造出极具民族特色、民族神韵的灯饰。在人民大会堂的江苏厅,其空间所使用的灯具就提取了江苏民间灯具中的设计元素重新创意,承继了原有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神韵,又兼具浓郁的时代气息,其厚重的历史底蕴让人精神舒畅,深厚的文化内涵氤氲于设计主题之中,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在自我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看别的国家的灯饰艺术。日本随着战后经济的起飞,对灯饰设计的需求增加,其行业的发展变化飞速。日本对各类文化的包容性很大,任何形式主义都可以在日本文化主流中泛生和演绎出来。虽然日本对众国文化欣然接受,但决非无理性地“照单全受”,在灯饰的设计中,以严肃的态度学习,由“模仿”开始,逐步融入太和民族的文化内涵,成熟於“重生”,达致另一种全新的境界。

篇8

[关键词]民间工艺文化;艺术设计教育;传承与实验

中图分类号:J5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29-01

引言:民间工艺制作与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瑰宝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学生了解民间工艺文化内涵和熟练掌握民间工艺制作技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精致美观,极具审美价值的乡土工艺品,从而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

1 民间工艺文化传承的困境

1.1 民间工艺的生存环境不宜乐观

从民间工艺发展现状看,我国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当前,由于中西方交流更为频繁,人们很容易对西方文化产生向往,而对本民族的传统工艺弃之如敝屣,这就使得民间工艺要想生存下去更是难上加难。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多元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年轻一代的生活观念有了质的转变,许多年轻人对民族民间工艺丧失了兴趣,导致民间工艺技能衰败。同时,上一代的老手艺人几乎已经故去,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去学习这种传统工艺,这样的情况会使得传统工艺更加快速的走向灭亡。

1.2 民间工艺的传承方式逐渐淘汰

由于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传统技艺在进行传承时会遇到诸多阻碍,比如传男不传女的封建思想、学习技艺之前要进行诸多考核等,这些都造成了传统技艺传承困难。师徒制是传统工艺在进行传承时用到的主要方式,但就当前来看,这种传承方式显然不能被大多数年轻人所接受,因此造成其在传承过程中遭遇到困难。

2 民间工艺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实验研究

2.1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民间乡土工艺制作开发,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的一种教学创新,通过利用周末和晚间自习时间,由指导老师组织开展一些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民间乡土工艺制作课,把身边常见的平常之物甚至是废弃之物变成巧夺天工的工艺作品。这样的教学活动制作门类丰富,形式多样,对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提高学生全面修养形成多面性的知识结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型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通过艺术设计教育的观念创新、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

2.2 合理的教材编写

所选编的民间工艺教学内容要适应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与他们生活更加贴近的民间工艺素材,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要做到工艺制作的材料易找、技术易学、效果易出。力求开发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俯首皆拾的材料进行加工创造。立足于本地域很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作为教学的内容,教学中有条件的可以把学校附近的老艺人请进课堂,给学生展示绝技,老师也才有学习请教的机会。选择那些具有启示性又给学生留有想象空间的民间工艺内容。在关注某些技巧传授的同时,更要关注民间工艺本身所体现的民族心理、民族追求、民族价值观念等这些内涵精神。在实际编撰中,做到因地制宜的筛选、开发、利用,就一定能编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教材来,在通识课程中,发挥素质教育的特殊作用。

2.3 加强指导实践

聘请传承人或者民间艺人到学校指导实践,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时间不长,并且在最初的教育中并没有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课程,是近些年才开始推广开来的。因此,学校教师队伍对于工艺美术的教育可谓是短板。为了解决这个短板,不影响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采取聘请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亲自授课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他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弥补“短板效应”所带来的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

2.4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学校可开设相关的实地考察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学习。如果仅仅通过课上老师单纯地去讲述,或者通过视频播放去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制作流程及形成的原因、历史、文化等,很难提升学生对此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某种民间文化的认识也会仅仅停留在教师所教授的范围内。通过学生实地考察,不仅可以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形成自己对于某种民间艺术全方位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高度、审美观,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形成良好的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氛围。

3 民间工艺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民间文化艺术是连接艺术和生活的桥梁。民间艺术以最朴素和最原始的方式产生,又在实践中形成传统的形式,贴近民众生活并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地启发性,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视觉语言。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较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保存在博物馆中,已经失去了植根于民、用之于民的鲜活生命力。文化传承重在教育,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对民间工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教育引导学生通过现代设计手段继承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设计灵感,而且也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传统工艺向现代设计转换,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特色,标志着艺术设计教育已真正进入新时代,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

结语

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将民间工艺文化纳入艺术设计教育之中,通过结合大W生创新创业项目、加强教材的编写、加强指导实践、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等措施,拓展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及创新教育开辟新的路径,更好地弘扬民间文化,发挥艺术设计教育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晓敏.高校教育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为例[J].大舞台,2015,(10):100-101.

[2] 张斯亮,屈子涵.构建民间工艺的教育传承体系――基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发展的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5,(06):38-39.

篇9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 内涵 矛盾关系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大学文化则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沉淀、广大师生的努力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它代表着大学的理想和追求,引导着社会思潮的形成和走向,传承着人类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维护着社会价值的标准和规范,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演变;既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又时常引领社会文化先声;既为社会文化创新提供帮助,又对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深刻认识大学文化的内涵,探索大学文化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点和着力点,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大学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二、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关系

大学文化建设既受到大学自身结构变化的制约,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文化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相互冲突的地方。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实

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来看,大学文化从某种层面上既展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又结合了时代的现实,创造并书写了新的历史。纵观我国大学文化的历史变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学”,到近现代以来受到西方大学制度影响下的“大学”,再到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学”,无一不映照出社会变革的文化剪影。

相对于快速变革的社会,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大学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和组织特征,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性往往表现得更为明显。大学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引导。因此,需要对大学的传统与现实精神价值体系进行哲学层面的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现实生活中树立主流价值观,坚定不移地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强调:“一个国家的自信,除了体现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不能闭上眼睛不看世界,要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大学文化建设在民族化与国际化上具有一致性,不仅体现在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而且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各种文明养分的吸收。面对民族化与国际化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冲突的复杂社会文化环境,大学文化建设要承担起引领青年学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既是一种历史的积淀, 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传承与创新是大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方面,大学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大学的优秀文化传统,通过对大学的办学经验、治校理念、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提炼,大力弘扬一所大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创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大学应根据时代要求及社会的需要来革新办学思想,丰富大学内涵,为大学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只有创新,才能保证大学跟上时展的步伐;只有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创新,大学的优良传统才能得到传承与弘扬。

(四)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个性与共性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个性与共性主要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须遵循大学教育的发展规律,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以学习研究宣传,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大学文化建设要在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基础上,保留大学的个性特点,在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展现不同大学的专才与特色。大学发展的趋势,决定了大学的培养特色与研究特长各不相同。然而,当今大学教育存在的趋同性,严重影响着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大学教育的趋同性愈加普遍,越会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因此,能否协调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个性与共性的冲突,决定着大学发展的成败。

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实际上是国家的文化建设的外化形式。大学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价值认同、汇集凝聚、创新发展而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的。通过对大学文化建设中矛盾关系的梳理,既能够了解一所大学的历史足迹,又能为大学的规划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以点带面,通过文化建设带动大学的全方位建设,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切实担负起建设一流大学的历史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3-7.

[2]李舟.当前大学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71-172.

篇10

关键词:畲歌;文化建设;传承

畲族是一个文化丰富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以其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饮食特色等民族特征而备受居住地人民的青睐。现阶段畲族主要分布于福建和浙江两省,其他省份也有部分散居人群。畲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现代化的进程中亦不断受到冲击,面临没落的危险。因此,保护和传扬畲族文化也是“五个文明”时代背景下应予以落实的艰巨任务。闽东卫生学校坐落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人群聚集地,在校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为畲族,因此落实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畲族特色的文化建设中,首先以畲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为后期更广泛地开展畲族文化建设提供借鉴。畲歌以音乐的形式将畲族人民的生活特色、婚姻风俗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且音乐本身具有陶冶情操、缓解学习压力、舒缓身心等功效,且易被学生接受,感染力强。现将畲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分享如下。

一、畲歌文化建设前

1.组织结构。以团委和学生关心工作委员会牵头,学生科、保卫科协助,学生会为排头兵的框架模式开展,动员学生自由组建以小组、寝室、班级为单位的“细胞小组”的畲歌团队,并报备学生科登记。

2.宣传活动。以宣传部为主导,创建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课间活动播放畲歌,播放畲歌相关简介的广播稿,建设文化介绍长廊等;举行“畲歌进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月”“畲歌比赛”等前期宣传活动,在班级绘制畲歌板报,让每位师生融入活动宣传中。

3.鼓励动员。鼓励畲族学生积极报名到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封龙节、六月六等节日的畲歌比赛中来;建立“一对一”结对子活动,让畲族学生与其他民族的学生共同参与到各种类型的畲歌活动中来。

二、畲歌文化建设中

1.畲歌比赛。借助畲族隆重的“三月三”畲乡风俗节,在校园举办“畲歌越唱越好”文艺汇演,并且以班级为单位,举办集体畲歌合唱比赛和个人的畲歌演唱会、畲歌好声音等形式多样的畲歌文化活动。

2.畲歌歌咏。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校开展课前十分钟的班级歌咏合唱。在畲歌进校园之后,鼓励学生课前歌咏自己喜欢的畲歌,让畲歌飘扬在整个校园里。

3.奖励促进。每次举办各种形式的畲歌文艺活动,预备丰厚的奖励物品、纪念品或奖金;对畲歌优秀建设班级、团队或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和策励,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热情。

4.人文关怀。将人文关怀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文化建设,关注学生心态的变化,避免学生产生烦躁心理,使畲歌文化建设充满情趣,将畲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三、总结

畲歌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不仅占有一席地位,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更见证了其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生命力。因地制宜地进行畲歌文化建设是一次大胆的文化建设尝试,以畲歌为文化载体,探索如何丰富少数民族聚集地校园文化的多彩性。

畲族民族文化的建设应具有历史性、传递性、持续性和延续性,通过畲歌文化建设的经验累积,为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提供模式和借鉴,为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贡献一己之力,让畲歌文化始终传承在校园文化中,并发挥其强大的生命持续力。

参考文献:

[1]袁泽锐,陈晓毅.畲族民间信仰研究综述[J].丽水学院学报,2016,38(4):47-52.

[2]江淑珍.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畲族文化发展探索[J].大众文艺,2016(1):17-18.

[3]雷沈英.畲族传统聚落形态及文化传统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6(14):45.

[4]邱国珍.温州畲族民间艺术及其文化透视[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