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本学习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数学课本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使用课本的现状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高三学生使用数学课本的情况,我们数学组教师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全部高三年级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随堂听课。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680份,教师问卷7份,回收学生问卷675,教师问卷7份,听课共计35节。得到的结论如下:
教师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基本不再按照新课学习时的顺序进行复习,对于课本上的学习顺序和逻辑关系,教师基本上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复习参考资料和学案代替了课本,高密度,大容量,使得概念、定理、公式在“填空”中复习和记忆,并不注重概念的来龙去脉,学生在复习中无法再次经历从具体事例抽象出数学概念,定理的过程,不能理解概念的本质,不能领悟定理的由来,体会不到定理、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逻辑关系和数学思想。对于课本上的例题,教师很少再次引导学生去进行二次阅读,提炼解题方法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而是把考试资料上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把教学最大限度地转移到记忆、复现、再认上去,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对于课本上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小结和信息技术四个个栏目教师几乎从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丧失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数学视野的的大好机会。对于教科书上的复习参考题,只是看成练习题,几乎不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课本变成一种摆设,课本成了习题册。这不符合课本作为知识、思想,方法载体的设计初衷。
学生在复习时基本不阅读课本。从调查问卷看,在复习中基本不看课本的学生占了86%。学生以一本资料为主线,很少从整体上思考和把握在高一,高二学习时还没有解决彻底的问题,只是忙于去学习一些零散的知识和方法,这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提升对数学的认识。对于在复习中你是否又温习了课本上重点例题和练习题,有92%的学生选择了否,这说明课本还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这导致学生的数学语言储备不足,不能准确地使用符号、术语,规范地书写解题过程,解题只言片语,缺乏逻辑的条理性。
二、 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使用课本的对策
《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该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数学家张广厚也特别指出:“只做题不看书,是学不好数学的”。为使学生学好数学,我们必须指导学生看书――阅读课本。
在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中,应 “以本为纲,立足双基”。教师应多给学生时间去阅读课本,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阅读例题的解法,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思想,鼓励学生通过仿例编题,思考这些方法的使用情景并加以拓展。在课本上狠下功夫,就可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唯有源头活水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分两个阶段,从八个方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第一 熟悉教材,巩固基础阶段
本阶段阅读的任务是掌握基础知识。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阅读任务后都需要完成模块知识系统表的填写;选做课后的练习题,参与知识竞答比赛,和课本基础题目竞赛,检查反思复习效果。对评级不达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交流,最终达到人人达标。
1.快速重学 整体阅读
指导学生按照所学教材的知识框架和顺序,逐章、逐节阅读,落实最主干、最基础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整体认知。
2.重难内容 反复阅读
重点难点内容在教材中与其他知识内容有其内在规律性的必然联系,以此为基础可促使学生回忆复习其它相关内容,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复习来突破和巩固重难点内容。对于重难内容的学习,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因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情感需要等基础不同,部分学生需要反复阅读才能记忆和理解。
3.图象表格内容 对应阅读
课本中有些内容附以插图、图解和旁注,这些内容往往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通过这种方式教材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叙述或题目种体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但是学生在阅读时易忽视,不会协同对应利用。在教学中要求并指导学生要图像、表格、旁注与知识内容对应阅读。
第二 建立联系,形成和完善知识网络阶段
在本阶段的阅读任务是解决疑问内容,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我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
1.模块知识 联系阅读
人教A版的数学课本是按照模块块化策略对数学知识进行编排的。在具体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知识的割裂。高三复习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消除这种割裂。为此,我在教学引导学生明确两条主线――知识的逻辑主线和思想方法主线,提出相应问题,促使学生跨模块,跨章节阅读,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高中课程知识网络和方法网络,促使学生“见题明其理,知理能联题”。 如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证明、导数与函数的性质,算法与二分法等。
2.易混内容 对比阅读
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得到深化的。对比方能认识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异同点,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学生阅读课本前教师提出明确的有关易混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辨析异同,探求规律,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如两直线垂直与平行关系。
3.同类内容 专题阅读
同类知识内容专题阅读是指对教材不同章节出现的知识上关联,形式上类同、思想方法相似的内容进行专题阅读,然后进行整理归纳,使这类知识形成完整体系。在学生阅读课本前教师提出明确的同类知识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如立体几何教学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几何法和解析法,数列单调性与函数单调性。这样可使学生对相关内容掌握得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能力。
4.多科内容 交叉阅读
数学课本中,有很多知识内容、原理等与物理、化学、生物的一些内容是关联的,有机联系的。这些内容将是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时,对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物理、化学,生物相关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交叉阅读。如向量与物理学中的位移、速度,功;概率与生物学中的杂交问题等。
5.反思性阅读
篇2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校本课程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实际而具体,不能过高或抽象,要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原有数学课程的有益补充,形成以原有课程为主体,校本课程为辅的搭配形式;这一目标必须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
(1)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发高中数学校本课程
把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探究与拓展的问题开发成课程;把教材中的链接和阅读材料也开发成课程.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的课后习题中,都有三个层次的习题,其中第三个层次就是探究拓展,这一层次的问题都有一定研究性学习的味道,而且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进一步引伸拓展,让它成一节研究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自主探究,通过数学实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探究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另外在教材中还有很多的连接和阅读材料,这些都是一些背景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拓展知识面的,但是限于教材的篇幅大多数是点到为止.而我们可以将它的相关知识拓展,做成一个主题网站,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的海量知识去学习相关的数学史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前人是如何做研究的,让他们知道研究的艰辛和知识得来的不易!同时,通过对相关前景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一些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这有利于他们的进一步学习.
(2) 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育客观上建构了一个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学生的知识获取主要通过书本和老师,容易使学生僵化、机械、静止地看问题,学生在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在校本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重视通过计算机呈现真实任务,启发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验证数学课程中难以理解和消化的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延伸.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个新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
(3) 及时征求反馈,不断改进探索过程
在实践中,从学生和听课教师两大方面征求反馈信息,完善―实践―整改―最终定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课程实施结果完全可能是个发散的结果,而不一定是应试教育下的确定的“答案”.因为基于同一条件下的地理事件往往由于种种变化产生分异,所以数学校本课程的编写样式不应是结论式,而是求索式;不是求同,而是存异;不重课堂教学结果,而重课堂教学结果的探索过程.
(4) 协商数学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
征求教务处和备课组长的意见,课题组内讨论协商数学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借助于校本选修的契机和平时一般的数学课时,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使之达到每周不少与两节课的目标.
(5) 确立数学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
当把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开发出来,我们将对内容进行分类.其中对于现有知识的补充和加强的,可适当安排在平时的数学课时中,作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其中对数学技能要求较高,属于数学建模部分的,可适当以数学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也可在校本选修课中开展;其中作为数学史的介绍或是对数学知识的延伸的,可作为校本选修课,让学生选修课进行选修学习.
三、 数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还要探索信息技术下评价体系中的各方面改进,如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重心等问题.使评价过程尽量公正、公平、公开,对教学过程起推动促进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新颖、开放、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系统,它涉及到学校办学理念、课程意识、教师素质、教学资源以及课程管理机制等等方面的因素,中小学教师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努力开发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校本课程.
参考资料:
1. 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开明出版社,2003
2. 崔允,吴刚平,傅建明,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议书,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2期
篇3
一、尊重欣赏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和各项教学活动的动力,同时也是相等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欣赏也是落实生本教学理念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确保生本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必须学会尊重与欣赏学生,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丰富学生成功的学习体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备极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以及动手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在实践中出错。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以及闪光点,对于学生的进步以及优点要立刻表扬,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良好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体现出对于学生进步和努力的尊重。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有效落实生本教学,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尊重和欣赏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能够大胆的面对一切学习压力和挑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生本教学的实践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如何用Word制作电子小报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到班级以及校园的走廊旁边,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美化校园的作用,还能够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乐趣。
二、关注个体差异,增强主体参与
生本教学的特点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展示平台,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和搭建展示自己的舞_,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心,注意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中要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满足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而形成的不同的学习需求。这样的方式能够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到相应知识的学习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来,主动自觉地参与课堂活动,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学琴进行认真分析,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的内容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造表达和展示的舞台。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学习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应用课上所学知识自行制作CD封面。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操作的方法以及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会存在较大的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肯定学生的成果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接下来再根据学生不同的作品和不同的方法运用给予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活化教学方式,落实主体地位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教育理念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重视对公式和定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课后习题的练习等,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造成高中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阻碍,导致我国的学校中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些都是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所以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一、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来进行,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课程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做好课程引入,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提前做好的课程设计将本节课中运用到的各种小的知识点都串联到一起,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其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教师们的教学重点都是根据高考的内容来确定的,一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高考知识点,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与当前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符的.
(二)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强调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没有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依然主导着高中数学课堂.许多教师都是根据多年来对高考的经验总结来备课,并且在课堂中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教学.这种单调、枯燥的讲解加习题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导致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活跃度不高,课堂中的师生配合度较低,学生难以与教师的教学产生共鸣.这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整体的学习效果,也影响着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进度和效果.
(三)数学课堂授课形式化
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要求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也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但是一些教师对于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理解有一些偏差,为了给学生更大的发挥和思考空间,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讲解的时间越来越短,教授的内容也越来越少.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课本中的知识,而且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很难独自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是与我国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符的.
二、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实践方向
(一)优化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紧密相关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够使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有条理地展开,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当前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设计的作用.通过教学设计避免了传统课堂中枯燥无味的学习公式加重复习题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课的应用性和数学课中的乐趣,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的错题以及相关的知识点等都记录下来,并定期拿出来做回顾和总结,这样能够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加强与同学们的交流,了解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堂的感受,从而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地调整教学设计.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会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提高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性.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高中数学都是枯燥无味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学生们认为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了应付高考就没有其他的用途,所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一些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运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去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改进教学理念
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要求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改进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将学生置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并在一旁适时地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便于教师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能找到有效的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都多一些关心,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
作者:陈雪艳 单位:青铜峡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可以显著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文章主要从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操作要点和练习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88-01
当前,随着课堂教学质量问题的提出,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复杂而枯燥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说,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就更加难以实现。通过调查发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功能、学生练习的方法不正确、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遵循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通过对数学课程特点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在进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遵循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设计的内容必须科学,而且应当符合教学内容中的教学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目的性把握时,应当准确地掌握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及难点和重点。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目标明确的课堂练习内容。
2.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应当遵循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的时候,要掌握练习的难易程度。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练习来说,重视层次性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从简单到困难,从基本到复杂的层次性过渡,要让学生在练习中一步步地掌握知识点,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的教学目的。
3.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性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从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这两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课堂练习。在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中,尤其应当杜绝“只求练习的难度和数量”这一现象。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应该积极从课本内容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实际技能出发,设计课堂练习的重点和难点。
4.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应当遵循多样性的原则。多样性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注意练习方法和题型的多样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练习中,多样性练习尤其重要。高中阶段属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多样化的课堂练习,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在练习方法上可以通过口述、书面练习、动手操作、单项练习、综合练习等方式进行设计,在题型设计上可以考虑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5.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还应当遵循时效性的原则。时效性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既保证学生有足够题目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注重练习的质量,从而充分提升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二、把握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操作要点
课堂教学练习具有巩固功能、发展功能和反馈功能,其中,巩固功能指的是在新课程结束以后,通过进行不同方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功能指的是通过课堂练习,能够从语言表达、动手能力等方面,发展学生思维的概括化和条理化;反馈功能指的是通过进行课堂练习,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新课程的掌握能力,从而指导教师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辅助学生进行改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高度重视课堂练习的功能,以把握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操作要点。
1.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理解编排课本练习题的意图,用好课本。一般来说,课本中设计的练习题都是针对课本内容的,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能够从练习题的角度,反映出课本中的多个知识点。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练习题的意图,配套用好教材。
2.对于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当强化对比性的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相似的题目,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而且很容易出差错,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对于学生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进行对比性练习。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提高对知识点的认识,引起学生的探索和警觉意识,让他们在对比中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3.对于准备性练习与新课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准备性练习指的是在刚上课的三分钟内,对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训练。实践证明,通过准备性练习不但能够有效缩短学生接受新、旧知识的距离,完成知识迁移,而且还能够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掌握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练习方法及其在学案中的体现
课堂练习的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练习中非常重要,合理的练习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具体来说,课堂练习的方法主要有分层练习、变式练习和开放式练习等。
分层练习指的是根据学生在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上的不同,在进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考虑到练习的层次性和难度,把课堂练习划分为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和巩固练习。体现在学案中,即是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进行分层练习,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时体验到成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变式练习指的是教师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题型,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可以进行变式练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题目的演变过程。体现在学案中,即是让学生通过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触类旁通的变式练习,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式练习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可以设计一些解法不受限制、结论不是很确定、条件不太完整的开放性题目。体现在学案中,即是让学生解决一些答案不同的题目,从多个角度、多种思维方法上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在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工作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的时候,应当时刻从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学习兴趣、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以此来不断地提高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丹丹.新课标下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方法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
[2]梁永年.关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探究[J].赤子(中旬),2013,(7).
篇6
摘要: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新课标改革的大力倡导下,高中数学的教学逐渐趋于生活化,这对习惯了传统教学的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本文从课堂教学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三方面出发,研究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实践 生活化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充分阐述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生活规律以及科学语言的有效工具,故其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不应简单的从课本理论的推导中进行教学,还更应该把生活中的事物、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把学生们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把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日常生活形式结合起来,让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在课后中的作业中积极体现生活现象,让学生们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强大作用和意义,从而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数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活跃教堂
数学逻辑性较强,尤其是高中数学,概念和公式较多,而且比较抽象,难懂,这导致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上数学课程无精打采。要改变这一现状最好的方法是在课堂开始阶段积极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现实生活中一些鲜明的与数学相关的题材为课堂的开始渲染轻松活跃的生活气氛,从而让生活走进高中数学课堂。让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发现数学的乐趣所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现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向学生们介绍一些趣味数学,把课堂气氛搞活跃:如下面两幅图片:
第一幅图中是后面的大个子再追小个子嘛?第二幅图中是第一条直线长于第二条嘛?
其实答案都是否定的,这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第一幅图中两个人大小完全一样的,这与三维图像中的深度知觉有关,造成我们视觉上的误判。第二幅图两条直线长度是一样的,这边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实验证明,类似这样的趣味数学虽然多数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但能在短时间内活跃课堂气氛,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学生们为之一振。
活跃课堂气氛后可结合课本内容培养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授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时,可举例生活中房屋的三维构造,自行车架子,舞台上的黄金分割点能给予听众最好的视觉效果,建设房屋的师傅利用线锤建房就是利用地球重力、“两点一条直线”等数学知识。这种从课本上找到的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让数学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明白学习数学的目的,为数学的生活化提供教学基础。
二、善于运用生活例子讲解数学内容
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变化较大,有不少同学初中数学学得很好,到了高中就感觉好吃力,这是因为高中数学有初中学习所没有的非常抽象的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像语言、诸如导数、定积分、微分、立体几何等等,抽象程度上大大提高;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比初中数学增加了很多,且知识的独立性增大,从而对思维能力有了更深入、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些众多因素导致高中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中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而好的教学方法能让巧妙的降低学习高中数学的难度,生活化教学内容就是其中很好的一种,它要求老师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社会实践,重视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善于从课本知识上提炼出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例子。生活化教学能把数学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生活化,变成学生们熟知的生活例子,降低学生们负担,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映射和函数这方面的内容时,我引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水果榨汁机,要一份混合汁,必须把多种水果榨汁机中,我们可以把放进去苹果、雪梨、冰块等看成A中的元素,把打出了的混合汁看作是B中的元素,这样学生就容易了解到A中元素和B中元素是多对一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的了解到函数和映射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概念。有如在讲授到数列这部分内容时,可引用到当前最热的供房现象:某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后买了一套房子,共a元,付了首付b元,以后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c元来偿还房贷,但房贷以每个月d%的利率增加,问多少个月后这个大学生能偿还完所有房贷,结束供房?看到自己将来可能面对的生活问题,同学们一下子提高了精神,迅速投入到解题之中,逐渐加深了对数列知识的了解。再如在导数、积分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把生活中一些视频:战争中导弹的运行轨迹,跳水运动员高台跳水等等,再对这些生活现象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相关导数、积分的分析,让导数、积分的相关概念形象化,简单化。实践证明,这些生活化的例子结合书本知识内容的讲解都大大降低了数学的难度,让学生们知道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增强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大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优化和提高。
三、课后作业紧密联系日常生活
数学知识的掌握重在课后作业的训练,故作业布置趋于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人认为教师应善于把学生的知识框架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设计一些和现实生活相关的课后作业,诱导学生们从从现实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理论的结合中探究数学真理,明白学习数学的目的,从而加深对数学的掌握能力。
四、结语
数学作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重要学科,积极推进高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势在必行,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们应不断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紧密把数学知识理论和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们从生活的角度中去感悟数学的真谛,明白学习数学的目的,从而让他们充分掌握数学知识,提高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林萍.浅议高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学习[J].快乐阅读,2011年16期.
篇7
以高中数学教学为对象,围绕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就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次,从完善课前准备、注重例题选取两个方面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具体策略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下研究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对策
高中数学作为三大主要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很大的分数比例,因此其历来都是教师、家长关注的重点。但面临近年来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由于其自身的弊端和落后性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数学教学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对当前数学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革新,来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加快传统数学教学向现代数学教学的转变。
1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以往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就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对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特有的学习经验、兴趣以及知识结构等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高中数学教师普遍缺乏对学生科学数学学习态度的培养,只是单一的对数学教学的结果进行强调,而完全忽视了数学知识、结论等内容形成的具体过程的讲述。其次,在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数学教案的书写也较为单一化,对于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内容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设立。教师只是一味的对机械化题海训练以及接受式的学习进行强调,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上的独特体验以及学习的愿望,这就是导致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事倍功半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再次,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课堂提问是其课堂教学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对数学课堂提问环节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提问时也必须要注意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难点、重点进行结合,通过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来对学生新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进行引导,以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激发。然而就当前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环节来看,一些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问题、内容、方式等并没有做过于充分的准备,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提问问题的浅显性,甚至学生在不用动脑的情况下就能够直接的将答案脱口而出,并且问题答案以教师设定的结果为唯一标准,其它与教师所设定结果不符的答题思路均被否定,这种提问方式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数学思维的培养,对未来高中数学教学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最后,随着新课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受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当中,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使高中数学教学在质量上相对于以往来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部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普遍的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一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表现出了过分的依赖性,完全脱离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述时也只是通过鼠标的点击、课件展示等来进行,对于难题、例题的讲解也只是象征性的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询问,之后就直接将答案展示出来,学生只是负责记录即可。长此以往下去,学生越学越累、越学越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逐渐降低,课堂教学预期的效果也难以达到。
2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具体策略
2.1完善课前准备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在课前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授课之时做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具体来讲课前准备阶段的完善需要我们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在授课之前要求教师在精读数学课本的基础上,对课本中的每一道例题、公式、习题、问题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教材内容编写的主要意图要用心的进行体会,对知识点讲解的思路以及知识脉络要做出细致、详尽的梳理,以逐层深入的对课本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切勿脱离课本,盲目的对一些练习册、参考书上的典型例题进行摘抄,要始终以课本为基础,并注重课本与考纲、课标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出详细的了解,这要求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从学生当前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通过有趣、生动数学教学情境的创建,来对学生通过猜测、归纳、类比、思考、观察等活动接受新的数学知识的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新知识、新内容。最后,要求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风格、性格特点、不足之处等做出充分的了解,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对自身独特的教学优势、魅力进行充分的发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以怎样的方式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以及如何来运用数学课本、选取教辅材料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作出充分的思考和准备。
2.2注重例题的选取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例题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做出深入的了解,以做到融会贯通。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重视数学例题的选取,力求每一道习题、例题都是在经过教师深思熟虑之后所设置和选取的,所选取的各个例题之间在知识点的涵盖上既要有所关联又不能出现重复,必须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拓展空间,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由浅及深,使数学知识之间的异同性、规律性、连贯性得以很好的展现出来。具体而言,教师在对例题进行选取和设置时应做到:一是,巧妙设置,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周边实际生活的观察,来感受和体会数学实际的应用价值,以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充分的激发,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其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升所选取例题解题的趣味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二是,一题多变注重思维的拓展。教师要认识到同一例题是存在多种解题思路的,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解题思路都要给予包容的态度。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解题思维的拓展以及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将学生从单一思维框架当中解放出来,引导其从各个角度去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三是,通过例题之间的对比,根据已知条件、例题特征等内容得出同一类问题的规律性解法,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类比,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实质性的理解。
作者:李波 单位:长春市第150中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 提问互交 教学体系 构建措施
1.提问互交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教学容量大,知识较深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因无法理解知识内容而产生厌恶、烦躁等消极情感,造成数学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长此以往,必将限制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在该教学环境中,加强教学提问设置,做好师生互交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提问互交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问,完成对课堂知识点的巩固,可以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本质,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在问题的指引下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问题着手,自觉、主动地探究数学课堂的奥秘,从而强化数学学习的效果。学生可以在问题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通过探索获取更多的解题途径和方法,从而简化数学学习过程,让数学学习变成小菜一碟。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在提问互交的过程中,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以温和、轻柔的话语进行提问,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及时与教师交流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完善,对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高中数学提问互交教学体系构建措施
提问互交教学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提问的趣味性、启发性、层次性、科学性和开放性五项重要原则,教师要从课堂需求出发,依照上述指标合理设置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问题进行对应设置,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2.1做好教学分析,问题衔接课本。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问题设置的有效性,从问题趣味性、启发性和层次性着手,依照课本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合理设置对应提问框架。教师要做到提问与课本例题及课堂教学的挂钩,让学生能够在问题中达到对课堂知识的训练,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效果。笔者在“指数函数”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知识重点难易程度进行了划分,依照课本知识点体系状况设置了对应的问题。笔者依照课本中指数函数曲线内容设置问题,提问学生该曲线特征是什么,特征点是哪个点,让学生自由解答。学生在该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二次思考,对指数函数课本内容的印象大大加深。
2.2做好梯度设置,问题划分层次。
控制好提问互交教学内容梯度,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对问题的层次性进行全方面把握,严格遵循循序渐进要求,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能够持续拔高,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热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该方面内容非常重视,从学生和教学角度分别设置了层次内容。在学生角度,笔者依照学生学习水平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层,在教学角度,笔者依照教学指标要求设置了拔高与基础两种问题。笔者在对高水平学生进行提问时,多以拔高问题为主,让学生能够在提问中发展思维和能力;在对中水平学生提问时,基础问题与拔高问题交叉运用,确保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强化效果;在对低水平学生提问时,多以基础问题为主,确保学生能够了解问题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打破问题框架,改善提问内容。
如何有效地提问是强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打破常规问题模式,学会在问题中创新,对问题进行衍生,增强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新鲜感,让学生始终保持交流热情。笔者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再询问学生三角函数图像特征是什么,而是询问学生y=sin(-x+90°)的函数图像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试着将该函数图像画出来。该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为下节课y=Asin(ωx+ψ)函数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对课堂学习效果的优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4丰富教学内涵,提高问题质量。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启发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依照学生思维方式合理设置启发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高中数学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题目的本质,再让学生理解题目的组成,尤其是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题目逻辑关系,让学生学会寻找题眼,依照题抽丝剥茧,达到问题的高效求解,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设置生活化问题,由生活内容引入,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数学解题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等差数列”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就以楼梯台阶为例,让学生对楼梯台阶进行计算,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3.结语
提问可以为学生与教师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让两者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该教学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问题的选取,要依照问题设置原则合理控制问题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问题创新,对问题进行改进和拔高,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萍.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J].成功(教育),2013,23:79.
[2]刘艳.浅谈新时期初中数学提问艺术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7:95.
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多媒体 课件
目前,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个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一个优秀成功的课件就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但是,教师们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还存有诸多问题。由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不符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不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导致了学生的认知负荷超载,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教学难点难以突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课堂教学目标也难以 达成,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以及课堂教 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探析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对促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高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 合质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除了应具有一般多媒体课件设计遵循的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原则外,由于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较其它学科有自己的特性,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还要更加符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以及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
1.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特点
由于高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较强的逻辑性,是学生学习数学时感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利用数学软件(“几何画板” 、“Z +Z 智 能 画 板 ”、 “Mat lab”、“Mathematica”、“MathCAD”)、计算机编程、平台技术等,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探寻结论。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让学生易于理解,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获得
最佳的教学效果。
2.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第一要以人为本,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热情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件要注重展现思维过程及结果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不断经历观察、动手 操作、归纳、交流等,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技能。第三是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本质,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更要强调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是使多媒体课件更加符合高中数学特点、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和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更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主要表现在针对性、交互性、简约性。
1.针对性
多媒体课件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不同授课类型、授课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化难为易,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俗化,使多媒体课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高中数学的授课类型主要分为新授课、讲评课、习题课等。
(1)新授课
新课标倡导“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 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受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的青睐。高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环节一般分为创设情境、概念形成、范例分析、巩固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等。创设情境环节主要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产生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椭圆的定义》一节,可以播放行星绕轨道运行过程的视频材料来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椭圆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形成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利用“几何画板” 、“Z+Z 智能画板”或编程制作软件等,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2)讲评课、习题课
在试卷讲评课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数据绘制图像,使考试结果分析一目了然,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复习与试题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对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补充练习巩固,除此之外讲评课和习题课还是多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使用黑板进行板书。总之,多媒体课件要使用在最需要之处,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重点的教学内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显示或用恰当的媒体和方式加以处理,使用媒体技术展现知识形成过程与背景,突破教学难点,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要求,课件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教学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在多媒体课件的桥梁作用下,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要为教与学、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索等过程服务,使他们就教学内容更好地沟通交流,而不是流水形式的灌输课件,更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再现或课本 “搬家”,要体现多媒体课件的辅与服务性。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从“教”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符合教学目标; 是否能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从“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总之,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的特点,符合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结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与教学理念,设计制作具有针对性、有良好的交互性和简约而不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方可达到一个优秀成功的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这样,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
篇10
传统教学弊大于利是不争的事实,但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并分析其弊端,才能为我们的课改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找到方向。其弊病有哪些呢?
(一)讲授忽视应用与迁移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会将课本知识向学生讲述,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大多数的高中数学课堂都是教师将课本内容一讲,布置给学生一大堆的课后习题,有些学生并没有理解知识中的具体含义,做题的时候只能生搬硬套,长期下来,多种复杂的知识积累,学生就会感到模糊,这样一来就会发现学生很努力,也做了不少习题,可就是成绩上不去,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对数学学习充满恐惧,逐渐开始厌学。这就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现今高中数学是需要的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被动学习,缺少兴趣和热情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上,只会闷头听教师讲课,也不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教师讲的就是权威,毋庸置疑的,这样的想法只会不断地限制思维的发展。这种教学导致学生只会“死学习”,只会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相当吃力,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就会对高中数学产生厌学心理。
二、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手段和途径
素质教育需要的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需要他们学习情感的调动和激发。只有他们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欲望,他们才能把高中数学学好。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高效起来。
(一)改变观念,营造和谐课堂教学环境
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应对社会发展潮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知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经常在课上和课下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在平时生活中关心每一位学生,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经常鼓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有个好印象,才能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学习的热情。学生也要经常配合教师的工作,上课积极和教师沟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学习激情。
(二)改变教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内需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设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在课前就已将学生带入今天的教学内容中,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你争我赶的学习劲头。以几何解题为例,教师可以先将一些简单的几何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解题,看谁的方法最多,鼓励学生用多个视角来分析题目,将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很快地带入学生进入今天的课题,还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感染每一位学生,从而都能够认真努力地学习。
(三)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