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预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预警方法

篇1

关键词: 病险水库大坝;风险分析;预警方法;探究

Abstract: In fact, analysis of risk analysis of dam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i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dam safety management, its content mainly involves the dam disease model, dam risk analysis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in-depth research,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more valuable for readers.

Key words: dam; risk analysis; prediction metho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TV698

1前言

现如今,国内的大中小型水库共有8.5万座,并且这些水库都是防洪工程和水利设施建设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其1/3的水库大坝都成为了病险水库大坝。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到21世纪,是水库大坝加固以及排除险情的高峰时期。过去,在判断水库大坝是否为安全的,通常都是对水库大坝的结构系统进行严格审核,但是,却完全将非工程策略对降低水库大坝风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忽视了。所以,在保证水库风险大坝处于安全状态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水库大坝的运行风险予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水库大坝的整体运行效益。另外,因受印尼海啸影响,当前对安全预警的研究成为一焦点课题。

2研究此课题的重要意义

在对大坝风险进行分析时,可以结合所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可将病险水库大坝风险予以正确排序,而且将其当作今后资金流向以及管理策略制定的主要依据,这样一来,可以把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资金不缺乏等问题。另外,针对那些运行风险偏低的水库来说,近期内不需要开展除险加固工作,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水库大坝的运行效益。除此之外,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根据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结果建立一完全的安全预警体系,从而在当出现灾情时,有可用的应急方案。同时这也是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3研究现状分析

3.1病险水坝运行风险研究

风险的概念最初是由卡萨格兰迪提出的,同时结合风险概念又出现了安全评价思想。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将风险风险运用到水库大坝管理当中。随后,1984年开展的国际大坝安全会议,重点对水库大坝风险进行了全面探讨,这势必会进一步加快风险管理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以及应用。直到上世纪90年代,此方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如今,各个国家都已经建立了水库大坝风险管理体系。但是,由于各个国家自身发展特点不同,所以,导致风险管理理论以及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通过大量实践表明,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3.2可靠度的研究

我国对于水库大坝风险结构可靠度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一些。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入了由苏联最先提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直到20世纪60年代,土木工程便对水库大坝结构安全度进行了深入探究。随后,国家相关建筑管理部门组织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对水库大坝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予以深入探究。直到1983年,我国建立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其中,在此标准当中,主要涉及到结构设计所要遵循的诸多原则,同时又指出了建筑结构可靠度分析法以及统一的设计表达式。

3.3预警模型研究

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水库大坝的预警体系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由向衍以及马福横等人充分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开发出一套相对完善的混凝土结构诊断预警体系。而此预警体系原理图采用的是三维结构,同时又包含预警体系整体结构以及内核子系统。

4病险水库大坝病害类型以及运行风险概率的探究

4.1病害类型统计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所建立的水库大坝,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病害水库大坝病害十分严重,例如:裂缝、冻融、日照碳化等。

4.2病害原因探究

4.2.1洪水病害

现如今,大部分水库大坝设计流量的都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得的,但是,因水文现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且代表性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未对洪水叠加考虑十分全面,这样一来,造成所设计出的泄水建筑物设计标准较低、控制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等问题出现。

4.2.2结构病害

水库大坝坝体遭到破坏是造成大坝溃决的另一个原因。例如:2005年的青海省英得尔水库大坝失事事件发生,根本原因是溢洪道底板和坝体相互接触的部位出现较大的裂缝,这样一来,当库水在流经坝体裂缝时,使坝体产生接触渗流现象,继而使溢洪道局部发生滑动,最终倒是溃口事件的发生。

4.2.3地震病害

当地震波和建筑物相互碰撞之后,会使建筑物发生振动,所以,便会在结构当中出现极其复杂的动应力,这样建筑物便会遭到严重破坏。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表明:由于地震而导致水库大坝出现失事案例是非常少的。到目前为止,只有在1999年台湾省发生的7.8级地震,导致思康水库大坝发生大面积的垮塌,其所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

5病险水库大坝风险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怎样知道大坝风险度以及评价风险都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那么必须实现对水库失事之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对风险作出评价,使其在符合我国国情可接受风险范围之内。然而,较为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为固定专家权重法,但是此种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进而采用修正之后的专家权重法准确的出溃坝损失分配系统,同时在先辈研究基础上,对大坝风险度予以估测,从而为今后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提供更多可靠的数据。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可接受风险探究成果,从而确定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可接受风险指标。再结合不同指标要求,把病险水库大坝风险度分成三大主要区域,即可接收风险区域、可容忍风险区域以及不可容忍风险区域。再针对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应急方案。

6病险水库大坝风险预警方法分析

6.1预警的重要性分析

由于印尼海啸对东南亚国家带来巨大的伤亡。在地震专家分析其根本原因时指出:由于不具备海啸预警体系,所以才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而如果建立海啸预警体系,那么能使上千甚至上万人幸免于难。西方一著名地震学家认为:若建立一个完善的预警体系,那么便可以事先预测是否有地震发生,进而及时向受灾地区发出报警信号。所以,充分理由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2预警体系结构分析

预警体系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信息管理层,重点是转换和分析各种监测资料;第二层为预警分析层,此层是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评判,再借助通信系统,向人们预警信号;第三层为辅助决策层,利用专家服务系统为业务提供决策服务。

6.3预警体系内核分析

6.3.1警源分析系统

此系统指的是借助逻辑模型,重点对影响水库大坝建筑的各个观测资料,例如:变形、渗流、裂缝等,分析对水库大坝的影响程度的一类系统。

6.3.2警兆识别系统

此系统指的是警情发生的一种先兆。尤其是在水利施工过程中,警兆实际上是对变形、渗流等各种物理量随着时间变化而所展现出的各种动态特征。而此结果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所得到的。

7结束语

总体来说,我国病险水库占据总水库的比例是非常大的,约为1/3。另外,传统判断水库大坝是否为安全的方法,通常都是对水库大坝的结构系统进行严格审核,这样一来,便完全将非工程策略对降低水库大坝风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忽视了。近年来,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使得对水库大坝智能化系统研究逐渐深入。结合具体的病险水库大坝运行风险概率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可以说,所建立的水库大坝预警体系能够对未来病险水库大坝预警体系的完善与再研发起到积极作用。这样一来,当出现灾情时,可以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蒋清华,马福恒,向衍.病险水库大坝风险预警系统架构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6).

[2]李雷,陆云秋.我国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J].中国水利,2003(21).

篇2

关键词:风险社会;环境风险;预防为主原则;预防原则;风险防范

现代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人为灾难,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层面都能感受到风险。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公众的神经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风险问题由此成了当今社会争论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该理论迅速成为社会科学领域重要议题。他在《风险社会》一书中并没有对“风险社会”概念做出直接归纳,而是从当代社会中的风险概念出发引出“风险社会”概念应含之意。贝克认为:风险概念直接与反思现代化的概念相关,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风险,与早期的危险相对是与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及现代化引致的怀疑的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后果①。之后他在《风险社会在思考》中总结“风险社会”概念意味着:既不是毁灭也不是信任/安全,而是“真实的虚拟”;是有威胁的未来,(始终)与事实相反,成为影响当前行为的一个参数;既是对事实也是对评价的陈述,它在“数字的道德”中结合了起来;控制或缺乏控制,就像在“人为的不稳定”中表现出的那样;认识(再认识)冲突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或不知;出于风险的“全球性”而使全球和本土同时重组;知识、潜在冲突和症候之间的差别;—个人为的混合世界,失去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二元性②。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之初正值切尔诺贝利核电危机发生之际,而与环境有关的风险一直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应对风险社会背景下与环境有关的风险,环境法应有所作为,它的作用之一就是要防止某种不确定的不安全转变为现实威胁。环境法预防原则与对安全追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但是,现行环境法预防原则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中受到挑战,预防原则应有所突破并进行重构。

一、预防原则产生与发展

预防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最初规定于联邦德国的预防性规则,这项规则的要点是为了防止环境破坏,社会应该未雨绸缪,在潜在危险行为发生之前做出详细计划。197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清洁空气法将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预防性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最初规定于联邦德国的预防性规则,这项规则的要点是为了防止环境破坏社会应该未雨绸缪,在潜在危险行为发生之前做出详细计划。197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清洁空气法将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要求政策制定者考虑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但是关于不可逆的环境损害问题,要考虑风险防范措施。联邦德国在处理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北部海域污染等问题时经常提到这个原则。通过在这些领域适用风险预防措施来确立这个原则的合法性。风险预防措施的实施对当时德国工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世纪80年代,预防原则开始经常出现在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协议和宣言中。比这更早的关于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是1982年世界自然和1987年第二次北海保护部长会议宣言。它们清楚的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

20世纪90年代是预防原则全面发展和实施的重要阶段,更多国家了解、接受了这个原则,并发展了这个原则的应用范围和领域。预防原则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的与环境有关国际法律文件都承认预防原则。值得指出的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中发表的《里约环境宣言》是预防原则的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里约宣言》的第15条指出,“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根据它们的能力广泛采取预防性措施。凡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损害的地方,不能把缺乏充分的科学肯定性作为推迟采取防止环境退化的费用低廉的措施的理由”。1998年Wingspread会议进一步将该原则表述为:“当一项活动对人类健康或环境产生威胁时应采取预防措施,即使因果关系的科学证明没有完全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活动的支持者,而不是公众的,应承担举证责任。”《里约宣言》规定的预防原则的表述是一种弱势形式表述,而Wingspread会议则采取的是一种强势形式表达。这两个条约被认为包含了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要素,即在应采取行动应对某些风险时科学不确定性不是不采取预防措施的理由。风险预防原则的弱势形式是合理的,而且有必要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Jonathan Hughes,“How Not to Criticize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2006,31,pp447–464。

二、中国环境法之预防为主原则

法的继承、法律移植和法制改革是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沈宗灵主编:《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99-107页。。从时间上看中国的现代环境法产生发展较之西方社会更晚一些,因此中国的现代环境法很注重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预防为主原则是中国环境法在早期就得以承认的一项原则,是在借鉴、吸收预防原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已经认识到人对自然的巨大影响,认识到预防是比事后治理更有效更符合成本收益的做法。1976年德国已经将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收入清洁空气法。70年代末正值我国环境法蓬勃发展之际,1978年《宪法》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确立了下来蔡守秋主编:《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将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作了全面的原则性规定。之后预防为主原则成为环境法的主要原则之一被确定延续下来。

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的简称。这在环境法学界已经得到公认,不同学者也对该原则作了阐述。吕忠梅教授认为预防为主原则的内涵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和建设活动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积极治理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陈泉生教授认为该原则由预防、防治、综合治理三个部分组成。所谓预防是指预防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它包括通常不会发生的危害,时间和空间上距离遥远的危害,以及累积型的危害。所谓防治,是指对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所进行的治理。所谓综合治理,又称综合整治,则是指根据环境污染或者环境破坏的具体情况,对预防和防治进行统筹安排,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保护和改善环境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汪劲认为预防原则是指对开发和利用环境的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破坏等应当事前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求将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事前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之上,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同时也要求积极治理和恢复现有的环境污染与自然破坏,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及其生产安全汪劲:《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这些学者对该原则的论述中体现了某些共同的思想就是承认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和在损害发生之前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法律原则在立法中的表达形式并不相同,既有通过直接明确的条文形式立于法条之中的,也有通过不同具体法律条文间接表现出的。作为一项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就是通过相关法律条文间接体现的。从相关法律条文的具体阐述看,《环境保护法》和其他单行法并未直接使用“预防”一词,但是该原则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一直有所体现。《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环境保护法》第1条也用到了“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论述。《环境保护法》第25 条规定:“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取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环境保护法》第13 条规定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法第26 条规定了“三同时”制度。这些规定体现了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思想,是预防为主原则的间接表述。此外,在专门性环境立法的层次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在各自的适用领域重申、补充、丰富或发展了以上基本原则。此外预防原则在环境立法中的适用具体、集中体现在几项具体环境法律制度中。汪劲教授将这些环境法律制度归类于“事前预防类法律制度”。事前预防类的法律制度是预防为主原则在环境立法中的具体体现和具体适用,主要包括:环境标准制度、环境计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此外清洁生产机制、许可证制度也体现预防为主原则。

三、风险社会下预防为主原则的困境

预防为主原则在范畴上缺乏风险预防,这本身可能导致新的与环境有关的风险的产生,这是风险社会背景下预防为主原则的困境之一。预防为主原则与预防原则不尽相同文中预防为主原则特指我国环境法中的预防原则,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用预防原则特指国际通行的预防原则。。我国环境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此时在国际上各种环境污染与公害事件频发。各国环境立法目的开始准备,在环境损害出现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的思想被广为接受。鉴于西方的经验教训,我国环境法在产生之初就采用了预防为主原则。中国环境法预防为主原则接受了在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为带来环境损害之前就采取行动以避免危害的产生之思想。但预防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带来的可能的环境危害事件之前采取措施以避免危害的产生;二是在科学不确定的条件下,基于现实的科学知识去评价环境风险,即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可能带来的尚未明确或者无法具体明确的环境危害进行事前预测、分析和评价,促进开发决策避免这种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及其风险的出现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从环境法学者关于预防为主原则概念的论述看,关于预防原则的第一层含义大家获得了共识:应该利用各种手段防止环境利用导致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但对于预防原则的第二层次含义即对不确定风险防范法律未作规定,不同学者的观点也各异。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以环境(或生态)风险(或危险)为标志的风险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与环境有关的风险,仅将预防为主原则局限于预防环境污染、破坏等确定性损害之上,而忽视风险防范将导致更多的风险生产,导致恶性循环。

实践中预防为主原则成效甚微,此为风险社会背景下预防为主原则困境之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作为一项原则在中国环境法产生之初就已经确立,对相关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均有指导作用。预防为主原则应该贯穿于环境法治的整个过程中,对一切与环境有影响的行为指引。根据预防为主原则设置了相关法律制度、机制:清洁生产机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环境标准制度、环境计划制度和许可制度。这些制度在实践中起到了积极效应,但作用却非常有限。最初以防止环境污染为主出现的预防原则在环境污染面前成效甚微。以水污染为例,根据《201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轻度污染,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据财新网不完全统计,自2005至2011年近六年中我国已发生了15起重大水污染事故张焕平:《近6年15起重大化工水污染事故一览》,wwwcaingcom/2011-08-17/100291673html,2011-09-05。加上康菲漏油事故,统计数据应该是近六年来我国已经发生了16起重大水污染事故。。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不断增加。自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来,全国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76起,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如果环境保护继续被动适应经济增长,这种状况将难以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参见《环保工作要实现历史性转变——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答本报记者问》,《学习时报》第332期(2007年4月)。。这些环境纠纷、污染事故的发生充分证明了预防为主原则的失灵。

实践中重治理而轻预防,此为风险社会背景下预防为主原则的困境之三。环境法预防原则具体内容与适用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合理规划、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第二,运用环境标准控制和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第三,对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活动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谨慎地对待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开发利用活动汪劲:《环境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6-97页。。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风险防范的内容,中国环境法尚未做出规定,环境法学界对是否采取风险防范的原则也未达成统一意见。与风险预防不同,前面三个方面内容作为预防原则的适用在我国环境法中均有规定,然而这些被认为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相关内容,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依旧被“末端控制”所控制。环境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预防为主的制度,可即便是这两个典型制度也不完全是预防的。相关的规定考虑的重点依旧是污染物的处理处置方式,是污染治理设施。

四、预防原则的重构

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物质生活条件对法律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法需要实现自我更新、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保持活力和生命力。预防为主原则是中国在借鉴西方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之初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风险社会,预防为主原则要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实现自我更新、调整与完善。

篇3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环境风险;环境法。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一般认为,风险预防原则最早源于联邦德国Vorsorge法则①,该法则的核心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避免环境破坏。

197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的空气清洁法就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纳入其中,它赋予德国政策的制定者在缺乏科学确定性,但又担心出现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时,可采取风险预防措施的权利。联邦德国在处理酸雨、全球变暖和北海污染的问题上就经常引用该原则以证明其所采取的强硬政策的合法性,并在当时大大地促进了德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确立和发展。风险预防原则被提出后,首先在国际环境法逐渐得到了肯定和采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险预防原则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些保护环境的国际条约、协议和宣言中。较早使用风险预防原则表述的国际文件是1982年《世界自然》,而在1987年第二次保护北海国际会议通过的部长宣言中则明确提出了风险预防原则,即:“为了防止北海遭受危险的物质可能带来的损害,预防的方法是必要的,它可以要求即使在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能证明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也要采取行动控制这一类物质的排放。”[1]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于确立和传播风险预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该议定书在当时对于氟氯氢化物与臭氧层破坏的关联上并没有确切科学证据的情况下仍然规定:缔约方“决定为保护臭氧层,采取预先防范性措施,平衡地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球释放总量”。

20世纪90年代是风险预防原则全面发展和落实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被更多的国家理解并接受,其适用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并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就指出:1990年以后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几乎都采纳了风险预防原则。[2]其中值得一提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该会议通过的《里约宣言》对风险预防原则的确认具有里程碑意义。《里约宣言》第15条专门规定:“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同时,作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两个重要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也都把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原则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条第3款规定:“各缔约方应当采取预先防范措施,预测、防止或尽量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并缓解其不利影响。当存在造成严重或不可逆转的损害的威胁时,不应当以科学上没有完全的确定性为理由推迟采取这类措施,同时考虑到应付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应当讲求成本效益,确保以尽可能最低的费用获得全球效益。”《生物多样性公约》也在序言中指出:

“注意到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时,不应以缺乏充分的科学定论为理由,而推迟采取旨在避免或尽量减轻此种威胁的措施。”

2000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从序言到具体条款都始终贯穿了风险预防原则,在其序言中明确提出将转基因生物体生物安全的国际法律保护,建立在风险防范法律原则基础之上。该议定书的序言第四段重申了《里约宣言》的第十五项原则,正文第1条规定“本议定书的目标是依循《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原则15所订立的预先防范办法,协助确保在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性活生物体领域内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并特别侧重越境转移问题。”

综上所述,预先防范原则自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扩展到包括了保护臭氧层、气候变化、有毒有害废物处理、防止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生物安全等环境保护的所有领域,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风险预防原则在各国国内法中的确立和发展。国际环境法所确立的风险预防原则反映了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共识,对于指导各国环境法的制定和修订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一些环境保护法律比较先进的国家已在其国内法中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加以采纳,用以防范环境风险。例如,在宪法层次上,2005年2月法国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认可了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基本法层次上,加拿大1999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前言中规定“……加拿大政府承诺执行风险预防原则,一旦出现严重的危险或不可逆转的破坏,缺乏完全科学确定性,不得以延迟节省成本措施为理由来预防环境退化,”明确地把风险预防和污染者付费、污染预防、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并列地规定为环境法的4个基本原则。法国1998年制定的《环境法典》在第110条第1款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指出“根据这一原则,不允许以缺乏足够的科学技术知识因而无把握为借口延误时机,在费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对可能给环境造成重大损失的、无法避免的可预见灾害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3]在环境单行法律、法规的层次上,德国《化学物质与化学品法》、丹麦《化学物质与化学品法》、瑞典《化学品法令》与《化学物质排放法令》多处规定了预防的准则,并把预防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的要求融入到所有条文之中。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启动时点:遇有无法接受的危险。适用风险预防原则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这种环境风险所带来的威胁达到何种程度时才予以适用。对于风险预防原则启动时点有着不同的规定,有的规定的启动条件较为严格,如《里约宣言》规定的是“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公约》则规定“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有的规定的启动条件较为宽松,如199年《巴马科公约》的规定是“可能对人类或者环境导致危害”;2000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规定的是“潜在不利影响”。虽然这些条款规定的标准有所差异,但其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包含了承载价值的语言,表达了对可接受损害程度的道德判断。

威胁的严重、重大、不可逆转的具体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以上列举的环境法律文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实际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发展的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世界各国对环境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环境标准的制定上肯定存在差异,这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各国对环境风险威胁的严重性程度的判断,制定一个统一的严重性标准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预防原则”的启动时点规定为“道德上无法接受的损害”,它包括“威胁到人类的生命或健康的损害;严重和有效地无法挽回的损害;对当代或后代不公平的损害;未有充分地考虑那些受影响者的人权而实施的损害。”这为各国的立法者提供了较为权威的参考。

(二)科学的不确定性。这是指没有充分确实的科学证据。

证明某种行为与危险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说明当科学上对损害的因果关系、规模、可能性和性质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时,“预防原则”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科学不确定性是风险预防原则区别于以往的环境保护原则的最明显的特点。大部分国际环境条约和各国的国内法都要求不需等到有确定的科学证据,但是至少也应该有合理的根据,这说明风险预防原则不是基于人们的对风险的焦虑认识或情感原因,而是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旨在指导人们面临潜在的巨大环境风险时作出明智的决定。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只能建立在充分的科学依据之上,即某种形式科学分析是必需的,而若仅仅是幻想或凭空推想不能引发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4]

(三)成本与效益的评估。风险预防原则的这个要素是指其适用应当在总体的社会、经济影响上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为了避免因适用风险预防原则而付出过高的社会代价,国际社会采纳了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即运用比例原则评估风险预防措施是否符合相称性:一项依据风险预防原则而采取的措施,不但要有制定的必要性,同时需要具有法理上与经济成本上的合理性,并且要使风险预防措施与风险管理之间具有适当的联系。[5]

(四)适当的预防措施的采用。预防措施应当与所选定的保护级别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害大小相对应,即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常用的预防措施包括:禁止性措施、暂停或延缓性措施、使用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寻找替代方法和进一步研究并搜集更多信息等。

三、关于我国环境法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思考(一)我国国内法中尚未确立风险预防原则因为时代的局限,作为我国环境基本法的1989年《环境保护法》仅规定了适用于环境损害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没有规定和体现风险预防原则。有学者认为我国环境法中现有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已经包含了风险预防原则的精神,没有必要再专门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确认,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解释是不妥当的。因为从立法的时间来看,《环境保护法》是早在1989年就获得通过,而当时风险预防原则还根本没有传入我国,因此,《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意图中不可能含有对该原则的考虑。此外,从立法内容上看,风险预防原则和我们平时所说的“预防为主”的原则是不同的两个原则,认为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显然是不科学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只在少数环境领域实施了风险预防原则,如《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45条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控制作出了规定,除此之外,风险预防原则在其他环境领域是缺乏立法规范的。

(二)我国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必要性分析1.确立风险预防原则是防范日益严重的环境风险的客观需要。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只注重经济增长,忽略环境保护,而这种经济增长是以大量消耗、破坏环境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的是我国的环境危机也空前加剧了,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而目前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一些急功近利的项目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趋严重,对社会构成了巨大威胁。[6]总体而言,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环境风险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环境法对于含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尚缺乏规制,但是这类特殊的环境风险一旦发生,将会使我们付出很大代价。

2.确立风险预防原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我国环境保护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历史性转变的新阶段,而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新需求。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如果能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的话,将对于整个环境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确立风险预防原则是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虽然我国已加入了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生物多样性公约》,但从国内立法的态度上看,我国在对待风险预防原则问题上是比较谨慎的,还未将其确定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了能与我国在对外关系中有关该问题的立场相一致,并给世界各国树立一个有信必守、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应在国内法上积极承认风险预防原则并予以贯彻。

(三)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建议1.在环境基本法中确立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基本原则的地位。从国际环境条约和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来看,规定风险预防原则,对于预防今后可能发生的重大环境损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立法机关正在开展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工作,我们应利用这个时机在我国环境基本法中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基本原则地位,并以其指导环境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只有把风险预防原则上升为环境基本法所确认的基本准则,才能使其发挥协调其他环境立法、指导环境司法和环境执法的作用,才能使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全面构筑起一道道预防重大环境风险的制度防线。

2.在重要环境保护领域积极落实风险预防原则。风险预防原则主要涉及到人类、动植物健康领域和生物安全等领域,在这些领域的法律法规中应加入与风险预防原则的相关规定或具体制度,例如我国应当在规范转基因生物、危险化学品专门性法律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

3.建立健全与风险预防原则的相关法律制度。风险预防原则的真正实现,除了确立其基本原则的地位,还需要具体的法律机制和法律制度的配合。目前,我国法律中已经包含了部分与风险预防原则相关的法律制度,如清洁生产制度、标签制度、许可证制度和一定程度的风险性活动实施者责任制度等,但这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笔者建议应增强清洁生产制度的强制执行效力,增加风险性活动实施者的有关保证责任和监测过程中的经济责任的规定,建立环境风险评价制度,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注:

①Vorsorge在德语中意为“事先的考虑和担忧”。

参考文献

[1][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美]托马斯·伯根索尔和肖恩·D·墨菲,著。黎作恒,译。国际公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赵国青。外国环境法选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See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published in2005,P13.

篇4

除了原则,一项制度规范的构成还需要其他具体的内容。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与教学企业建设有关的法律责任与风险,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教学企业的首选法律主体形式是合适的,但这不排除其他主体形式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适用。由此,根据我国现行法的有关规定,该法律责任与风险的预警、防控的基本内容应该至少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学校在设立教学企业时的法律风险。总体上讲,这方面主要是合同责任与风险,其主要包括:(1)缔约过失责任的风险;(2)违约责任的风险;(3)其他与合同有关的责任与风险。根据我国合同法和公司法等有关规范内容,这部分所涉及的合同主要是校企共同建设教学企业的有关合作协议及其关联协议,其种类可以是发起人协议、合伙协议、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劳务合同、技术合同、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合同、委托合同、担保合同等。其二是教学企业自身的法律义务与责任所致的风险。通常,这方面主要是作为企业主体的教学企业因其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而须由学校(作为教学企业的投资人、所有人、管理人或联营一方当事人)承担相关责任的风险。具体来讲,其类型主要包括:(1)教学企业基于对外合同关系的缔约过失责任或违约责任的风险;(2)教学企业因为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法律责任与风险;(3)教学企业基于企业治理的法律责任与风险。又根据我国的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公司法和行政法律等有关规范内容,这部分所涉及的合同行为主要包括各类民商事合同和经济合同,但不排除必要或者特殊情形下的行政合同与劳动合同。而其所涉及的侵权行为则可能包括知识产权侵权(尤指专利侵权、网络著作权侵权等)、不正当竞争侵权、产品责任侵权、侵犯消费者权益、侵犯劳动者权益等。除此,其所涉及的企业治理的内容则主要在于现代公司法人治理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两个方面。

二、预警与防控的措施

在教学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要采取的法律风险预警与防控的规范化措施,应当根据上述指导原则,结合预警与防控的基本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分析。

第一,从机构与人员设置的角度看,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由其直接负责教学企业建设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统筹处理该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法律事务、问题及风险。由此,该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应当具备从事相应的法律工作和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其他必要条件,其主要内容可以包括:(1)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2)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法律概念等法学理论知识;(3)能运用一般的法律思维、方法、逻辑处理与上述法律风险预警与防控相关的法律事务并解决问题;(4)了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趋势;(5)熟悉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6)掌握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7)能运用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方式、方法处理与教学企业建设有关的事务并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安排至少一名校级领导直接负责或主管该专门机构或者专职人员在上述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中的决策、指挥和组织等领导工作。遇有重大法律风险事项或者事件,应当由该直接负责的校级领导上报学校,由学校集体处置,作出有关决策、决定或安排。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配备熟悉与建设教学企业有关的各项法律规定和具有法律职业资格及相应实践能力的兼职法律顾问,由其配合、辅助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有针对性地处理某些重大、疑难、复杂的具体事项、事件或案件,并解决问题。

第二,从风险预警与防控的具体内容及方法的角度分析,针对上述法律风险,学校应当通过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过程处理方式与措施,既分阶段又有效衔接地进行应对,同时兼顾专项防控和必要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以实现合理、有序、全面、高效的预警与防控。具体而言,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以下方面:(1)事前预警。在这方面,学校应当通过事前预防机制,对相关行为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法律风险的分析,继而作出风险点的提示与预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风险预防和侵权风险预估。其主要措施应包括合同义务的分析与法律风险评估、缔约之际的过失防止、有关教学企业建设行为法律性质的预分析与风险评估。(2)事中监控。它是指学校应当通过事中监控机制,对正在发生和进行的相关行为及其所涉及的法律事项、问题等进行监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律风险的分析,继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控制该风险。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履行的监控、行为侵权的监控和教学企业治理事务的监控。其主要措施应包括:合同的全面、适当履行(涉及的内容如出资的财产标的名称、种类、性质、范围、数额或价金,有无担保负担,办理财产转移的手续,财产瑕疵担保,有关建设项目及文件的审批、登记事项的办理等)、行为侵权的分析与应对、企业治理事项的依法处理与综合管理、相关法律手续的及时办理及有关问题的合法处置等。(3)事后处理。当出现违约、侵权或其他违法行为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时,学校应依法及时处理、应对相关事件、问题或者纠纷,积极主张权利,正确维护权利,合法规避、减轻自身的损失、责任与风险。其内容应主要包括违约处理与责任承担、侵权处理与责任承担、企业治理违法行为处理与责任承担。其主要措施应包括:违约补救与争议解决、违约责任分析与权利救济、侵权补救与纠纷处理、侵权责任分析与权利救济、企业治理的违法行为补救、整改与处置、企业治理的违法行为责任分析与应对,以及相关合同、涉法文书、文件、档案、材料及其他数据、证据信息的及时分类、备案、归档及其备查、备用,尤其是对其中可能涉诉的证据材料要依法制作、取得和保全。另外,还要对相关事务、事件、事项及其法律问题与风险的处理进行分析、总结、上报与反馈。(4)法律要素、要件的监控。它是指学校在处理上述各项法律事务、事件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有关行为主体、客体、对象、标的、标的物、权利与义务、日期、期限、格式、通知、答复、生效手续、保密、证明等方面的规定,按照合法、合理、规范、有序的操作流程作出有关行为。其具体方式可以是通过流程图、图表等形式对合同事务、侵权事务和企业治理法律事务所涉及的行为的要件、要素进行监控,并对其中的法律风险点及其应对作出提示与处理。(5)专项法律风险的防控。针对教学企业建设所涉及的具有较强专业性与复杂性的知识产权、企业治理的法律事务、问题与风险,学校还应进行独立模块的专项事务与风险管理,并要将其纳入教学企业建设的整体、综合管理。(6)宣传、教育与培训。在此方面,学校应当主要针对教学企业建设工作在合同法与合同管理、侵权责任法与侵权防控、企业法律治理与依法经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等领域的意识、思维、知识、工作方式与行为习惯等内容,通过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或者提供其他条件,帮助、支持和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尤其是具体的建设事务所涉及的负责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学习、遵守并运用有关法律,处理相关事务与问题。

第三,从单项事务风险预警与防控的操作步骤的角度分析,对于上述某项具体行为、事务的法律风险的预警与防控,其一般操作步骤可按如下所列:(1)通过了解、调查,弄清有关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件),并对有关行为、事件进行法律上的定性;(2)通过分析,掌握有关具体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3)通过研究,明确、细化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与义务(主要涉及合同上的权利与义务、侵权之债的权利与义务和企业法律治理上的权利与义务);(4)对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认定,并明确责任的内容与承担方式;(5)针对上述法律上的具体权利、义务与责任,作出具体、明确的法律风险提示,制定具体的预警、防控与处理方案,并安排合适的应对措施;(6)严格执行上述具体方案,落实应对措施,并对其所涉及的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有法律意义的文件、档案、物品、数据等材料、信息进行存档、备案,以待备查、备用;(7)对上述有关事务处理的过程与内容(尤其是典型、重大事项和案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形成书面材料,作出反馈,为后续的学习、交流、参考与借鉴提供实用的依据。

第四,从争议解决方式和时效的角度看,对于因建设教学企业所引起的法律纠纷,学校应尽量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不成或者调解不成功的,应首先考虑仲裁方式解决。对于希望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争端的,最好应在有关合作协议中约定仲裁条款,如果没有事先约定仲裁条款的,应在事后尽力达成仲裁合同。对于教学企业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权利的保护,学校应当注意对诉讼时效期间的监控和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等规则的运用,必要情形下,应当积极主张有关权利,并保存相关证据材料,以免由于疏忽导致有关权利的丧失。第五,从制度协调和机构协调的角度看,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等,其规定、内容与教学企业建设中的法律风险预警、防控与处理制度、方案和措施等有关规定、内容相互矛盾、冲突的,应当进行适时、必要的修改或调整,并使它们彼此之间保持内容协调、规定一致。教学企业建设中的法律风险的预警、防控与处理工作,除了需要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的直接承担与负责之外,还需要学校其他有关部门、人员的严密配合与协同处置,情况紧急或存在其他必要情形时,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应服从该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作出的有关临时性安排、口头安排等非正式安排。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确保风险预警与防控行为的效力及效率。

三、总结

篇5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成本控制;预防方法

中图分类号:TL36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工程项目链构筑的重要组成环节,所以,搞好工程经济的管理对促进项目的经营和生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同小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到项目改革的重要议程当中。科学的开展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能使企业和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一、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类型

1、投标报价风险

(1)中标与否的不确定性风险

在施工单位投标时,应分析资格预审申请书、招标文件及项目的条件、承包方式等信息,如果对这些信息分析不够全面出现漏洞的话,就很可能会造成投标失败。 再加上现在的建筑市场强手如林,施工企业投标竞争异常激烈,许多招标工程都要求合理最低价中标,微利经营成为了当今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如果投标人决策失误,会失去承揽工程的机会,更不会有盈利。一旦没有中标,企业在这之间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都要打水漂了。

(2)低价中标的风险

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后,由于建筑市场规则的不合理性,施工企业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业主经常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将不合理的工程款项结算方式强加给建筑施工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顺利拿下这项工程,也同样会面临一种风险,那就是有可能自己辛苦中的标干不下来,没有利润不说,还可能会赔钱。

(3)对招标单位的若干要求采取勉强答应所带来的中标风险。 例如,施工企业如果对招标单位的让利要求、垫资要求、拨款方式等其他要求,投标方在承诺时如果太勉强,在中标后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一旦不能兑现,力不从心,会导致招标方索赔等后果。

(4)垫资项目带给施工企业的资金风险。 由于一些原因,业主一时无力承担此项工程款,施工企业为了取得施工资格,不得不垫资施工、贷款施工。 在施工期间一旦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事件导致项目拖延甚至停顿,后果将不堪设想。

2、施工管理风险

(1)来自外界的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风险。 在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当地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一旦发生,或多或少都会对工期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彻底摧毁已建成的项目产品,而且这方面的风险一般不在投标人的掌控之内。

(2)来自施工单位自身的风险。 在选择施工方案的时候,若不能综合考虑到自身施工技术、设备承载能力、工期、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在已选好的施工方案下难以按预期完成目标,工程施工方案技术含量越高,施工越复杂,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另外,工程安全与质量也存在一定风险。 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操作条例而导致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的事例经常发生;业主临时提出加快工程进度,却不给予施工企业补偿,这些都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损失。 企业对劳务分包队伍的管理是否得当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其风险性也是存在的。 从现场实际操作来看,分包方通常会暗地里套取工程款后甩手不干,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再者,即使分包方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也存在一定风险,这是因为在建筑工程实施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农民工,即使施工企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他们也会由于缺乏操作经验、对施工环境不熟悉等原因,存在质量事故和工伤隐患的风险。 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劳务队伍,还会引起合同纠纷。

(3)来自业主方面的风险

施工合同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益的协议,本应秉着公平、互利、平等的原则签订。但业主单位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通过施工合同的各种不合理条款将工程风险与责任转嫁给施工企业,如将 2%-2.5%的工程总承包风险费视作转嫁所有风险的跳板,把二、三类设计变更、非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不可预见的风险、增加工程量等均强加给承包的施工企业。 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要掌握业主的信誉和财力,特别是项目的资金来源、可靠程度以及工程款的支付能力。 如若对这些了解不够,比如说,在施工期间业主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无力继续承担工程费用,导致施工方工期延误和工人窝工,自然会给施工单位造成一定损失。

二、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预防方法

1、建立健全工程经济管理体系。目前,企业应加强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包括工程设计部、市场营销部、工程经济部等,使工程经济管理渗透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其次,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利用竞争机制开展工程招投标工作,防止因缺乏监督而出现管理漏洞;最后,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严格执行材料检查检验制度,防止劣质产品混入施工现场,同时要加强材料管理,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2、要加强施工人员业务培训和教育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对于人力技术密集型建筑企业来说,人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企业要强化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其安全施工、科学施工观念和能力,要针对老员工开展各种专项施工技术培训工作,要发挥老员工的经验传、帮、带新员工,帮助新员工更快的掌握施工技能、更快的适应施工环境。要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将其视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定期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开展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素质,有效降低了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风险。

3、企业要加强对劳务分包队伍的培训和管理

一项工程完成的好坏与快慢跟施工作业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施工队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与别的施工单位相比就处于劣势,甚至造成工期延误,给企业带来损失。 所以,对施工队伍进行有力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一个素质良好的施工队对企业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除了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外,企业也应该看到来自他们的风险,比如有的施工领班为了一己私利把民工工资收入囊中后潜逃,由此而引起的诉讼和行政干预,企业只能“付款善后”,严重影响到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导致项目亏损。 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合同约束,坚决不允许不签订合同就进场施工,必须明确合同双方责任,对施工队伍要加大监管力度,决不允许其放任自流,滥用工程款。 企业负责人要定时定点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工人滞工的现象发生。

4、加强施工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

主要包括:加强投标报价管理,防止出现低价竞标现象;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关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严格审查劳务分包合同。

5、要认真编制工程量计价清单,防止出现报价与实际形成价相差悬殊的现象发生

预算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既要防止因“低价中标”的影响而有意减少报价,又要实事求是地估算出工程的合理报价。 另外,在工程总量计价确定后,投标人要根据变化的工程量对单价实时做出调整,在对单价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显而易见的畸高或畸低,以免被招标人认为该报价没有科学依据而被视为废标或降低中标的机会。

6、加强科学管理项目方法使用

项目管理建立明确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开展相关的施工项目,以此来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进行,有利于工程项目更快更平稳更有效的进行。同时要加强项目成本。工程工期以及工程质量相互结合的模式,不能单一的只重视其一,要保证管理目标的合理性,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结束语

工程经济学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企业实现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很多风险,防范风险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面对工程经济管理的现状,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加强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黄丽莉.浅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

篇6

关键词:港口环境;风险评估;DEMATEL方法

1 港口环境风险管理技术思路

2015.8・12天津港发生爆炸事故,再次引起了环境污染,同时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了重大损失。这次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环境风险防范和管理的警钟。港口环境风险的主要特点是危害性和不确定性[1]。中国目前的港口环境风险管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估、港口环境风险综合分析以及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的制定[2]。

其中,港口环境风险综合分析是从整体出发,分析各种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港口环境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评估结果以及综合分析结论,利用可行的工程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过程[2-4]。

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方法是一种运用图论与矩阵工具进行系统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每个因素的原因度与中心度,来确定每个因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因素间的因果关系。该方法对于处理较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系统中的要素关系不够明确的问题更为有效[5]。故文章采用该方法在港口环境风险综合分析阶段进行量化的分析,为制定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提供建议。

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天津港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环境风险因素识别是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 通过对天津港现状调研与历史风险事故统计分析[6],主要的环境风险因素识别见表1。

(1)首先分析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如因素Ai对因素Aj

有直接影响,则影响程度定义为:“无影响”为0、“影响较弱”为1、“影响弱”为2、“影响强”为3、“影响很强”为5,然后构建各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矩阵X,见表2。

(2)规范化直接影响矩阵X,得矩阵Y。具体做法为:对X矩阵的各行求和,得出最大值,设为m,令Y=X/m。

(3)计算被影响度A、影响度B、中心度C和原因度R。

每个影响因素的被影响度A为综合影响矩阵Z中这个影响因素下的列和,表示该元素受其它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值。每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度B为综合影响矩阵Z中这个影响因素下的行和,表示该元素对其他所有元素的综合影响值。每个影响因素的中心度C为综合影响矩阵Z中关于这个影响因素的行和与列和之和,表示该因素在系统中的重要性程度。每个影响因素的原因度R为综合影响矩阵Z中关于这个影响因素的行和与列和之差,表示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因果逻辑关系程度。若R为正,表示该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大,称为原因因素;若R为负,则表示该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大,称为结果因素。

(4)绘制因素的原因-结果图,见图1。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

(1)天津港港口环境风险的原因因素(即原因度大于零),按原因度大小排列的前四位是:雷击、天气原因、误操作、设施老化。它们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发生的影响很大,需要制定有效的防范计划和管理措施。其中,对于不可控的雷击和天气原因,我们要做好预警和防范措施;而误操作和设施老化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

(2)天津港港口环境风险的结果因素(原因度小于零),按大小排序前三位为:船舶故障、管道接口泄漏、罐体破裂。它们极易受到其它风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必须加以重视。

(3)按中心度大小排序前两位分别是:火灾和船舶故障,说明这两个因素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很大,需要重点管理。

3 结束语

港口项目占地面积大,处于水陆交界处,内容复杂,环境影响因素繁多,且各因素相互作用,如何识别港口环境风险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加以重点防范与管理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文章运用DEMATEL方法对港口环境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理清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港口项目生产运营的环境风险防范和管理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胡二邦,姚仁太,等.环境风险评价浅论[J].辐射防护通讯,2004(1).

[2]张利鸣,李树兵,等.环境风险分析在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航海,2006(2).

[3]王靖,田庆林.港口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模式初探[J].交通环保,2003(3).

[4]宋世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探讨[J].辽宁化工,2006(2).

篇7

[关键词]煤层气;经济评价;收益风险比;概率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8.115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149-02

煤层气是一种储存在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风险程度高的特点。经济评价是煤层气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煤层气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降低煤层气项目的投资风险,促进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煤层气项目的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折现现金流方法。该方法理论基础较为完备,可操作性强,适合资源采掘行业,是国内外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价实践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下的风险评价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评价与项目效益相匹配的整体风险水平。因此,在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价中引入收益风险比法这一新的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 现有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盈亏平衡分析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其并不适用于资源采掘这种投入产出具有自身独特特点的行业,且该方法只能从整体上反映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而不能反映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程度。同时,该方法的假设条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并不成立。

1.2 敏感性分析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假定各个不确定因素以同等概率出现、每次只允许一个因素变动且一个因素的变动幅度、方向与其他因素无关。但是实际上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同时变动,发生概率和变动幅度均可能不同。因此,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不能真实反映项目承担风险的情况,其结果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2 收益风险比法

针对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存在的缺陷,本文尝试提出收益风险比法这种综合评价项目经济效益和整体风险水平的方法。

2.1 收益风险比的含义

收益风险比是一个相对指标,分子是收益指标,代表煤层气项目的期望经济价值,这里采用净现值(NPV)的均值来进行计算,分母是不确定性指标,代表煤层气项目经济价值的期望方差,这里采用标准差来进行计算。这一指标越大越好,较高的收益风险比代表着相同不确定性条件下更高的经济效益或者相同经济效益条件下更低的不确定性。

2.2 收益风险比的计算

2.2.1 计算思路

收益风险比(e)计算的关键是计算期望收益和期望方差。一般情况下,期望收益和期望方差通过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的蒙特卡洛模拟计算是最为科学的。但由于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尚未成熟,大多影响煤层气项目的参数的准确取值及相关的概率分布类型无法确定,这就导致蒙特卡洛模拟法的可操作性及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然而,该方法通过反复进行随机抽样来模拟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不确定因素的变化,计算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对目标的影响的思路是可以借鉴的。基于此,本文采用基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及情景分析的收益风险比的计算思路。

2.2.2 模型建立

假设影响煤层气项目净现值(NPV)的n个相对独立的主要因素为xi(i=1,2,…,n),则煤层气项目净现值可表示为:NPV=f(x1,x2,…,xn)。设n个影响因素xi中,每个影响因素均有m种典型情景值,每个因素的情景值可表示为xi,j(i=1,2,…,n;j=1,2,…,m),不同因素的情景值可取相同值,也可以根据各因素自身特点取不同值。相应地,每个因素取各个情景值的概率为pi,j(i=1,2,…,n;j=1,2,…,m),该概率值为主观概率,可通过专家通过打分的方式来确定。n个影响因素随机取m种可能的情景值,通过组合就可得到mn种可能的取值组合。相应地,这些因素组合值也够造出了mn个净现值的可能值npvk,可表示为:npvk=f(x11,x21,…,xi,j)(i=1,2,…,n;j=1,2,…,m;k=1,2,…,mn)。由于各影响因素相对独立,各个净现值可能值出现的概率可由决定该值的影响因素的概率值的乘积得到,即pk=p11*p21…pi,j。由此,煤层气项目期望净现值可表示为:。同样,煤层气项目期望净现值的标准差可表示为: 。由此,煤层气项目的收益风险比可表示为: 。

2.3 收益风险比法的决策准则

根据收益风险比的含义,计算过程及煤层气项目的基本特点,可建立如下的收益风险比用于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价的决策准则。

(1)如果e

(2)如果0≤e≤e*,则项目在经济上可行,但总体风险水平较高。

(3)如果e>e*,则项目在经济上可行且总体风险水平不高。

e*是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前提下的风险基准值,它的取值可根据企业的总体风险偏好及项目实际情况来确定。风险厌恶型企业可取较低值,而风险偏好型企业可取较高值。

3 实例应用

A项目是典型的煤层气开发项目。本文以A项目为例,采用上述方法测算其效益指标及风险指标。该项目经济评价基本参数:建设期2年,生产期17年,商品率90%,价格采用当地煤层气市场价格,财政补贴0.2元/立方米。

该项目收益风险比的计算步骤是:首先,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可知煤层气价格、产量、建设投资及经营成本是影响该项目效益的最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其次,通过专家咨询法,对这4个因素分别设置不同的五种典型情景值,其中,价格变化幅度为-20%~20%,产量变化幅度为-30%~30%,建设投资变化幅度为-15%~15%,经营成本变化幅度为-20%~20%,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各因素的情景值赋予相应的主观概率;然后,通过净现值计算模型分别计算4个因素不同情境组合下的净现值及相应的概率,据此可计算期望净现值及净现值期望方差;最后,可计算得到收益风险比的计算值为3.56。根据前述的决策准则,这里e*根据企业实际风险偏好值取为1,该评价结果值表明A项目在经济上可行且与效益水平匹配的总体风险水平较低。从应用效果来看,该方法能够满足煤层气项目决策对于效益及风险量化评价的需要,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

4 结 语

应用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应用效果良好,采用收益风险比法计算得到的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相对于常规经济评价方法可以在更好地反映项目效益的同时反映其整体风险水平。收益风险比法是对现有煤层气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体系的有益补充,它的引入将提高同一项目不同方案及不同项目的评价与优选决策的科学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石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易树平,任强,曾立平.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不确定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3(5).

篇8

【关键词】创业板;信息披露;风险控制;法律责任

目前,距首批上市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已经有两年半的时间,人们从最初关注“完善融资渠道”的意义,更多的转为如今对高风险性控制的关注。从创业板市场最初的发行上市这一源头来控制风险,严格发行过程中涉及的主要信息披露主体的责任,使其主动选择真实披露上市信息,将有利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现状

创业板市场是主板市场之外的一种专门为高成长性中小型新兴公司、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创新性股票市场。由于实行较低的上市公司标准和要求,使得其存在着很高的市场风险。

毋庸置疑,严把上市过程准入关,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披露”不实、不规范和不及时而导致市场风险的有效保障;但是,现实中的信息披露情况却并不乐观。上市过程中相关信息披露责任人为了能获得自己的利益,往往会把“诚信披露”的义务抛之脑后,隐瞒拟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以获得上市资格,这成为导致市场风险的元凶。

“海普瑞”在创业板上市创下了财富神话,创立“海普瑞”的李锂、李坦夫妇也荣登中国内地新首富;但是一份要求查处“海普瑞”涉嫌虚假陈述的申请书递至证监会,称“海普瑞”在《招股说明书》中涉嫌虚假陈述、给投资人造成损失,要求证监会进行调查;[1]还有媒体发表《海普瑞“神话”的财务哑谜》报道,质疑其2009年可能存在虚增收入并夸大利润。此外,在创业板上市的国内最大户外品牌“探路者”也被告上法庭,被的理由居然也是其创业板上市资格存在虚假欺骗行为;金刚玻璃公司也发生应收账款披露不真实的事件。[2]通过审视创业板市场上市企业的这些违规行为,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创业板市场上市过程中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令人担忧。

二、创业板市场违规信息披露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上市过程中涉及信息披露的主体实际上有很多,但上市公司本身的信息披露却最为重要。因此,本文这里以此种信息披露主体的成本收益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一般证券市场状况

对于上市公司这一信息披露主体而言,进行虚假的信息披露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披露的正常成本、虚假信息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如因虚增收入和利润多缴纳的增值说和所得税、机会成本、处罚成本等;其收益包括:成功上市后发行股融资、再融资、与主力机构暗箱操作,获取股价上涨的收益等。

利用成本收益模型来分析:设成本C=C1+PN,收益R=R1- PN。C1代表虚假信息披露的经济成本,R1代表各种经济收益,P表示披露虚假信息被社会公众察觉或被证券监管机构查处的概率,N表示因察觉而导致的法律成本,也就是处罚成本。(见图1)

当CR,即披露虚假信息的成本收益空间处于R曲线上方时,披露主体有更多的动机披露真实信息。在经济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社会公众能够更多更详细地察觉披露信息中的真伪,或者证券监管机构查处虚假信息的能力和力度更大,那么P会更大,即披露虚假信息被察觉和查处的概率更大;另一方面,如果社会公众在察觉虚假信息之后能够更坚定地“声讨”这家上市公司和保荐人,或者法律责任更重一些,例如证券监管机构的罚款更高一些,高到可能使其“倾家荡产”,那么N就会更大,即因披露虚假信息而可能获得处罚会更大。即R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而C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见图2),也就是说,信息披露主体披露虚假信息的博弈空间缩小,而披露真实信息的博弈空间会扩大。[3]

(2)创业板市场特殊状况

相比较一般的证券市场而言,创业板市场具有特殊性。它为新兴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和市场,以支持和推动新兴高科技企业的迅速成长。所以,创业板实行较低的上市公司标准和要求,上市对象定位于尚处创业阶段、发展规模尚且不足的中小企业。根据会计学研究的成果,“规模较小的公司往往风险较大,市场对高风险的公司定价通常也较高,也就是说,规模越小的公司,市场对其反应就越大”。[4]正是由于创业板的这种特殊性,所以企业一旦在创业板市场成功上市后,往往会引起很大的市场反应,获得的融资收益也比一般证券市场大得多。正如前文提到的“海普瑞”公司,上市后使得公司的创办人一夜之间跻身中国内地新首富。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创业板市场提供了融资机会,只要能成功上市就会获得高额的融资收益,所以其往往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进行违规信息披露,导致披露真实信息的空间比一般的证券市场更小(见图3)。

(3)小结

根据上文,我们可得出完善上市过程信息披露的两个有效途径:加大信息查处概率和增加信息披露法律成本。但相比较大量不知真实性的信息披露报告而言,监管部门的查处力量有限,而公众所获得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在实践中查出虚假陈述的概率是很小的;因此法律成本的大小就变成制约信息披露主体披露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成本因素。鉴于创业板市场的特殊性,我们需要设计比主板市场更为严格的法律成本。

三、严格法律责任,加大信息披露违法成本

一般认为,法律责任应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由于这三种责任性质不同,所以在心理上反映出的成本大小也是不同的。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所以在信息披露主体心理上反映出的成本也应是最大的;民事责任由于面对的赔偿主体较多,赔偿数额相对会大一些,所以心理上反映出的成本次之;行政责任相对来说,由于多为警告等形式,心理上反映出的成本最小。加大信息披露违法成本,要综合的运用这三种法律责任。

就刑事责任而言,目前的刑事责任设置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虚假披露方面犯罪的刑罚以短期自由刑和罚金为主;只对在持续信息披露中财务报告虚假行为作规定;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大都要求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在情节上要有“严重后果”等。所以,要严格信息披露主体刑事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就应该设置适当的处罚方式,要对上市过程信息披露虚假行为作出规定,使之与其他责任相互配合,更好的起到威慑作用。

在行政责任方面,我国目前的行政责任方式包括行政处罚和证券市场禁入制度。对虚假信息披露的主体处罚不能过轻,不能仅仅适用“警告”的行政处罚方式,而要加大处分的威慑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罚款金额、适用市场禁入资格等。

最后,关于民事赔偿法律责任制度,可以说民事责任是信息披露法律责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项责任。因为,违规者承担民事责任能最大限度的补偿投资者因其虚假陈诉造成的损失,而且最后的赔偿总额也相对较大。民事责任虽很重要,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时,还是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首先,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应当分析其是否符合理性人标准;其次,虚假陈述的内容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该内容是否重大;最后,行为人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取决于虚假陈述是否导致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关于计算虚假陈述侵权的赔偿额,要采用交易价差额计算法,[5]以投资人因虚假陈述而实际发生的损失为限。需要注意的是,虚假陈诉与投资者之间的投资损失的因果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交易因果关系,即如果没有违法行为,交易就不会完成,至少不会以最终表现完成。其次是损失因果关系,即原告的损害(一般指投资值的减少)直接归因于被指控的违法行为以及违法方式。损失因果关系是被指控行为与原告金钱损失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在行为人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时,要从这两方面的因果联系加以认定。[6]

相对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更偏重于“经济处罚”,法律成本可以以一种“定量”的方式体现出来,其表现形式更多的是罚金和民事赔偿,在现实中较容易实现。

总之,严格信息披露主体法律责任,加大信息披露违法成本,要综合的运用三种法律责任承担形式,使得信息披露主体在考虑风险成本和风险收益后,能主动的选择真实披露信息,从而有助于从创业板上市源头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凤凰网-财经频道:finance.省略/stock/special/hprzj/.

[2]资料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省略?main/chinext.

[3]凌艳萍.基予博弈论的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81-88.

[4]毛建英.IPO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的市场反应研究――来自A股市场的实证检验[D].广东:暨南大学,2008.

[5]郭锋.虚假陈述侵权的认定及赔偿[J].中国法学,2003(2):95.

[6]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与民事诉讼[M].法律出版社,2003:217-218.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1)-0081-03

一、利率市场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石嘴山市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全市目前有6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包括2家村镇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2家农商行和1家农信社。2014年6月末,全市6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为526.83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80.65亿元和284.61亿元,实现利润3.64亿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仅有0.18亿元,存贷款利差依然是石嘴山市法人金融机构收入组成的主要来源。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面临的潜在风险不断加大。

(一)存款竞争加剧。2014年6月末,石嘴山市法人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为380.65亿元,同比增幅6.17%,从规模上看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较2012年最高峰时低30.8个百分点;同时,法人机构存款成本上升,石嘴山市6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除此之外,为了吸引更多存款扩充贷款存量,部分法人金融机构通过为储户支付营销费用来吸收存款。以1万元1年期存款为例,某家农商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由调整前的3.0%上升至3.3%,营销费用由120元增加为200元,加上其他营销成本导致该机构存款成本不断推高。

(二)贷款价格没有竞争优势。受自身人才和利率定价机制的限制,辖内6家法人金融机构对影响贷款定价各因素的权重、标准的确定缺乏系统性数据积累,并且在定价方式方法的选择运用上经验不足,导致其利率定价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2014年6月末,石嘴山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年期贷款平均利率为11.42%。对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来说,存款成本的上升导致贷款利率下降空间有限,法人机构失去竞争优势。同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水平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普遍偏高,贷款价格缺乏竞争力。

(三)盈利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对于主要依赖存贷款利差获利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后,同业竞争加剧,存贷款利差收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被压缩。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万元1年定期存贷款利息进行测算,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存款利率上限调整前的利差为672元,调整后的利差为612元,减少了60元,盈利空间缩小。与此同时,存贷利差收窄导致辖内6家法人金融机构利息收入均出现负增长,减幅达11.3%。

(四)风险管理能力受到挑战。辖区法人机构长期以来更多关注市场风险,而忽略对其他风险的管理和监控。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存款成本提高、大客户脱媒和利差收窄等影响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迫使其寻求高收益的资产配置,其新增信贷资源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业务等高收益领域倾斜。但这些领域的风险较高,而石嘴山市的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基础较为薄弱,无论是风险管理机制还是风险管理人才储备都较为缺乏,风险管理面临重大挑战。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石嘴山市法人金融机构中,除石嘴山银行因业务发展相对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而降低了不良贷款率外,其它法人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上升。

二、利率市场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的传导机制

利率市场化通过影响金融环境而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产生一定风险,其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

(一)存贷款利率上升。利率管制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使得管制利率长期低于实际的市场实际利率水平,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资金资源的利用和分配,往往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影响,难以真正反映资金的供需状况。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会根据实际的市场资金供需状况及通货膨胀预期,发展到较高的均衡利率水平。

(二)存贷款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后,在资金来源方面,为防止资金流向金融市场其他领域,存款利率会出现“棘轮效应”,难以向下调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增加;在资金运用方面,由于企业可以有更多融资方式进行选择,对于大型优质信贷企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议价能力被削弱,因而贷款利率上升水平有限,导致存贷利差出现收窄现象。

(三)信用总量扩张。长期以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营业利润几乎全部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差减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了寻求规模扩张和经营绩效,通过寻求更多的贷款投放量来增加营业利润,必然导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用总量的扩张和信用总量增速的提高。

(四)资产价格上涨。利率市场化后,实际利率水平的提高,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利率计算的未来成本和价格也相应提高,导致企业的债务成本高于生产资本预期的收益水平,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不愿进行生产性投资与开发,而是选择进行金融投资来获利。资金过多地流入资本市场,资产价格上涨并出现泡沫,给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带来挑战。

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面临的潜在风险

(一)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长期存在的一种风险,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后金融环境的改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加剧,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利率定价风险。利差缩小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竞争的金融市场中,客户有选择金融机构的自由,所以针对相同客户的资金定价会趋于一致。由于风险和收益的替代关系,各金融机构可能会对不同的客户,根据风险的大小采取区别定价。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区别定价缺乏准确的依据,金融机构陷入保持高利率而降低金融资产质量和保持低利率而降低资产收益的两难选择。假定收益率为R*时收益最大,那么降低和提高利率都会导致金融机构预期收益的减少,确定最优的R*定价成为经营难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受自身利率定价机制不完善因素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定价风险被放大。

2、期权性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的频率与幅度会显著提高,使利率期限结构更加复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对利率不确定性的风险难度加大。利率变动时,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由于其期限结构的不一致而产生价值变动的不一致,从而引起收益变动的风险;当存贷款利率变动不同步时,即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期限相匹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净息差收入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多数贷款合同都规定允许贷款客户提前还贷,即授予客户期权,当利率变动方向有利于客户还贷时,客户便会使用这项权利,然后再以新的较低的利率重新申请贷款,而金融机构则承受了由提前还贷带来的利息收入损失。

(二)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不仅加大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而且实际利率水平迅速上升也会使其信用风险加大。由于金融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利率上升往往刺激信贷市场产生逆向选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作用形式主要由以下两种:

逆向选择。由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上升,使得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对于经营绩效好的企业,往往会选择其他融资成本较低的渠道,而留下经营绩效较差、风险抵御能力较低的企业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融资。这就导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贷款客户整体经营能力下降、风险系数增加。如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高利率,低风险项目将会受到排挤,高风险项目驱逐低风险项目,结果将提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由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能完全监督借款人行为,所以贷款利率的提高会产生逆向激励效应,刺激借款人将贷款用于高风险项目,形成道德风险。

(三)资产管理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一方面面临存款竞争加剧,吸储成本高的的负债风险;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不良资产增加,存贷利差收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不发达,缺乏有效的利润增长源的资产风险。同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缺乏有效规避和分散利率的金融工具,很难根据利率风险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资产管理风险加大。

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的策略选择

(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中间业务在总业务收入所占比例大都在6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80%,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还不足10%,说明中间业务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建议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逐渐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对于个人类客户,以账户管理、信用卡及分期业务、保险等产品为切入点;对于公司类客户,以企业年金、现金管理平台、对公理财产品等产品为突破口,提高产品的契合度。对于中低端客户,以理财顾问、产品交叉营销等服务来锁定客户;对于高端客户,以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服务来满足客户。通过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的差异化服务,不断提升客户对保值增值的要求。

(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利率管理部门,从利率预测、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内控加强应对。一是加强利率预测能力。建议从多种渠道收集反映经济情况、货币政策的信息,关注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操作的动向、再贴现率、再贷款率等动向,建立利率预测模型,及时调整利率水平。二是提升利率定价水平。建议通过对资金成本的核算、对综合收益的预测、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分析、对业务风险程度的评估及营销竞争策略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和研究,建立有效的利率定价模型,实行差别利率和浮动利率,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三是严格利率风险内控。建议定期对利率进行内部检查规避道德风险。同时,还应实施价格公示制度,明确优惠利率的条件和对象,便于进行制约监督。

参考文献

[1]郭彩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市场反应及面临的风险[J].商业时代,2013,(15):62-63。

[2]舒海棠,万良伟.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民营银行经营风险探讨[J].时代经贸,2014,(6):379-380。

[3]王严明.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对城商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3,(9):24-25。

[4]张仁燕.利率市场化对东川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调研[J].时代金融,2013,(12):12-13。

[5]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挑战及对策建议[J].华北金融,2014,(1):27-29。

The Risks and Strategies of Local Corpor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A Case of Shizuishan City

WANG Caiqin WANG Qian

(Shizuish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Shizuishan Ningxia 753000)

篇10

关键词:财务预警;财务指标;模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205-02

1 国外关于财务预警方法的研究

关于公司财务预警的研究在国外历史悠久。总体而言,运用于财务预警的方法可分为统计类和非统计类两大类,详细的财务预警方法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1.1 一元判别法

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是Fitzpatrick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其后,美国学者Beaver提出了较为成熟的单一变量模型,又称一元判别模型。一元判别方法简单易行,然而此后就很少出现专门的单变量研究。

1.2 多元线性判别

1968年,Ahman首次使用了多元判定分析预测财务困境。他对1946-1965年间对提出破产申请的33家公司和33家非破产公司进行了研究,运用多元判别模型建立了z模型此后,多变量分析方法被广泛采用,成为一种主流方法。

1.3 多元逻辑回归模型

进入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使用逻辑回归模型来估计企业进入困境的概率,以概率高低来判定企业未来进入困境的可能性。为克服线性模型的局限,研究人员引进了逻辑和概率比回归方法。1980年Ohlson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了1970-1976年间破产的105家公司和2058家公司组成的非配对样本,发现利用公司规模、当前的变现能力进行财务危机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6.12%。

1.4 递归划分算法(递归分割法RPA)

1985年,Frydman等提供了一种新分类方法――递归划分算法。递归划分算法兼具多变量模型的信息容量大和单变量模型简洁的优点,同时,由于这种方法属于非参数研究方法,从而避免了参数类研究方法的诸多缺陷。在RPA模型中可以选用非财务指标和定性指标,但复杂的分类树结构可能引起样本的过度适应,预测风险高,因此分类树结构宜简不宜繁,便于灵活应用。

1.5 神经网络模型(NNS)

1991年,Coats和Fant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可正确预测公司的财务危机的观点,并用了47家财务危机公司和47家健康公司检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拟和度达100%。神经网络模型克服了选择模型函数形式的困难,同时运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财务困境存在很多争议。因此综合起来看,NNS是否全面优于计量经济模型很难评价。

1.6 其他非统计类财务预警方法

其他非统计类财务预警方法还包括有专家系统法、实验法、灾害理论、混沌系统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等。

1988年,Messier和Hansen将专家系统法(Es)首次引入到财务预警中。1991年,Gregory-Allen和Henderson.Jr。指出灾害理论可以用来描述公司的破产并作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灾害理论能在公司公告时预测公司股票收益率的结构性漂移。

1994年,Lindsay和Campbell应用混沌系统对46对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的配对样本进行分析,指出健康公司比非健康公司显现更多的混沌现象。

2000年,Chafitou和Tfigeorgis使用期权定价模型研究了1983-1994年间的39对美国企业,结果发现到期债务面值、企业资产的当期市价、企业价值变化的标准差等期权变量在预测破产方面作用显著,当这些期权变量与盈利能力、现金流/流动性、利息相关变量综合运用时则效果更好。

尽管目前财务危机预测方法层出不穷,但主流的分析方法只有一元判别模型、多元判别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三大类。其他研究方法由于模型开发历史较短,研究不够广泛,模型的稳定性尚有待进一步检验。

2 国内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方法的研究现状

2.1 主要方法

在国内,受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对财务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晚。1986年,吴世农、黄世忠首次在我国介绍了企业破产的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组先后支持佘廉等人从事企业预警研究,并于1999年出版了企业预警管理丛书。之后我国学者才真正开始了对财务预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还是借鉴国外的模型。总体来说,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单模型研究和多模型比较研究。

2.1.1 单模型研究方法

1996年周首华、杨济华提出了F分数模型,它是在充分考虑了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后,对z模型进行了修正。2000年,张玲使用更细分的样本数据,用1998―1999年120家上市公司组成的样本,同样用线性判别分析方法进行了预测研究。

国内研究应用逻辑回归模型的,以陈晓、陈治鸿的研究为代表。另外类似的研究有储一军和姜秀华,结果同样发现多元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张爱民等借鉴Altman的多元z值判定模型,运用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主成分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了一定的有效性。杨保安等利用BP神经网络对中信实业银行的30个企业客户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了判别分类,认为BP神经网络方法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较好的应用工具,并能为银行贷款授信、预警提供有效决策。而杨怡光则认为:人工神经网络、混沌分析等新的数学分析方法,由于方法的复杂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不便使用。

2.1.2 多模型比较研究方法

陈静以1998年的27家被特别处理的公司和没有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为对象,使用了1995-199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判定分析,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这项研究作为国内最早的实证财务困境预测研究,利用中国的数据,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受样本与数据的限制,样本量小,结果难有广泛适用性。

吴世农、卢贤义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70家处于财务危机的公司和7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为样本。首先应用剖面分析和单边量判定分析,确定了6个预测指标,然后应用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建立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三种模型都能在财务困境发生前发出相对准确的预测。而相对同一信息集,Logistic预测模型的误判率最低。

2.2 主要缺陷

(1)与国外相比,国内财务预警研究方法多是采用单变量分析、多元判别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很少涉及生存分析法和其他非统计类方法。而国外对于非统计类方法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总体效果比较好。

(2)预警指标只能反映结果(即风险程度)风险量变的过程和产生风险的根本原因不充分、不详细,不利于内部管理者提出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而损益表反映的则是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没有反映危机量变的过程及其产生危机的直接因素。而现有各种财务风险预警方法利用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会计报表(而且利用的大部分是年度会计报表),即当前人们只注重研究企业的经营结果即质变的问题,而忽视了量变的问题研究。佘丛国、席酉民指出当前我国预警研究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重警兆和警度的研究,忽视对警义和警源的分析,从而对企业危机产生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入了解,限制了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说明力。

(3)财务风险预警的时效性较差由于现有财务风险预警方法需依赖会计报表数据,然而会计报表一般在当期结束以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才能公布,时间比较滞后。对于风险预警而言时间就是其生命,然而显然现有财务风险预警的时效性较差,一旦发生风险危机,预警晚矣。

(4)预警指标不科学当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时,有些预警指标失灵(不能把潜在的风险及时揭示出来)。

3 完善我国财务风险预警的思路

因我国财务风险预警存在以上不足,在此特提出如下思路:在现有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基础上稍作修改,成为我国企业的年度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另外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及时反映萌芽状态的风险和产生该风险的直接原因,建立一套企业内部管理者适用的财务风险预警子系统――资产风险预警系统,主要用于企业年度内各月份的风险监控。资产风险预警是指企业针对各项资产风险控制点收集整理监测数据,通过与预警标准的对比分析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报告,及时采取有关措施防范和控制资产风险发生的过程。

狭义上的财务风险也称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举债而导致到期不能清偿债务的可能性。其主要衡量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其风险主要存在于资产和负债之中。企业虽然对资产风险和负债风险都必须进行控制,但其控制程度却有不同,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企业负债规模不但受企业自己控制,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债权人的约束;而企业资产的投放一般不受他人的限制。由于企业的负债行为受到法律、企业债权人或潜在债权人的约束,企业无法如愿获得高比例的负债。另外,从财务管理学资本结构实务中可得知,最佳的资本结构不用求出某个最佳点,而只需算出最佳区域,即上线和下线即可。同样,在求企业最佳的资产负债率时也不必算出某一点,而只需算出安全区域,得出预警线即可,也就是说资产负债率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摆动,应有一个缓冲区。所以对负债风险的预警只进行年度预警即可,而不必每月进行预警,在各月份中应重点进行资产风险的预警。资产的投放则与负债相反,不但不受对方限制,有些时候还受到对方的鼓励,甚至引诱。企业负债受到企业外部条件的约束,企业想高比例负债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而资产的投放几乎不受外部条件的限制,完全需要靠企业管理者或股东来控制。另外,资产风险控制好了,资产的流动性好,在客观上也会降低负债风险,使企业能够及时清偿债务。因此,企业需要重点对企业资产的品质和数量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那么建立资产风险预警也就顺理成章了。

4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又要考虑到指标间反映预警主体的非重复性,尽可能使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为指标集中的最小完备集。这些指标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不良资产、存货规模、应收账款规模、对外投资总额等。

(2)对不良资产的判断问题。近年来,不良资产一词常常出现,但其概念一直众说纷纭,其判断标准更是五花八门。虽然《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不良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有所规定,但只是些笼统性原则,不便于实际操作,也没有对不良资产作出明确的定义。

(3)资产风险预警具体实施的要点。建立了资产风险预警系统之后,预警组织及其制度是风险预警实施的基础。预警组织可以成立独立的部门,也可以设置在财务部门或其他管理部门之内。预警制度则包括预警组织形式,数据的传递、获取、计算,警情的报告,草拟预警指令等。

5 结语

虽然财务预警方法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始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但总体上看,尚未进入成熟阶段。而我国的相关研究更相对滞后,基于财务预警方法现状的研究,财务预警方法的运用还应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国内目前还没有对具体行业进行分析、建模。由于每个行业的状况不同,影响财务危机的因素自然不同,因此,分行业研究更有价值。国外在分行业研究中发现,由于行业的不同,同一预警变量包含信息量有所不同,其预测效果大有差别。其次,国内财务预警还只局限于对被特别处理的公司的预测上,为投资者买卖股票提供一些投资依据,对企业自身的预警也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1]W.H.Beaver. Financial Ration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upplement),1966.

[2]Ahman E.I,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9):58-67.

[3]Ohlson.J.A.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109-131.

[4]Halina Frydman,Edward I.Ahman,Duen-Li Kao,Intro.ducing Recursive Partitioning for Financial Classification :The Case of Financial Distress[J]. Journal of Finance,1 985,Volume 40.Issue 1.PP.26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