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审计与现代审计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审计与现代审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两者的定义
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是财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串通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将审计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
二、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发展,它还不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虽然它使审计效率与效果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它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存在固有的缺陷。
(一)从理论层面分析。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采用的依然是简化主义,认为审计师通过对管理层关于会计报表账户层面各个不同认定的审计,就可以自下而上地为审计师对整个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这就要求审计师以系统的整体观点,结合简化、分析、综合,并进行适当的平衡,才能够对被审计单位取得深入的理解。虽然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审计思路的缺陷,要求审计师对企业经营环境做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它仅作为一种参考,没有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经营风险紧密联系起来。20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企业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简化主义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二)从实务层面分析。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因为采用简化主义的观点,假设审计师通过对各个账户层面的认定进行审计就可以获得充分、适当的证据,所以审计师只需要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一般认为审计师发现不了上下串通的蓄意造假。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发现重要错报的概率等于零。这样,审计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客观上削弱了审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价值。
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
经深入研究发现,上述审计风险定义及审计风险模型存在许多不足:第一,该定义认为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对于存在重大错误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审计意见的风险。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财务报表没有重大错误,注册会计师也会因各种原因而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第二,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仅从审计的过程上把审计风险划分成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因素,未能从审计过程之外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而实际上,审计风险是审计内环境与审计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传统审计风险定义及审计风险模型不能够解释如下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审计实务界普遍认为,审计风险在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审计理论界普遍认为,审计质量在普遍提高。
同时,运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所依据的审计手法是以“以证实性为主”,无法将“应有的职业怀疑”观念落到实处。
从制度基础审计到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建立起来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的手法一直都是以证实性为主。审计人员所进行的控制测试是为了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虽然我们在一些准则中也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但同时我们的准则也强调“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并非专为发现错误或舞弊”。因此,迄今为止,包括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在内的审计手法还都是在“以证实性为主”,奉行的是“无反证假设”和“无错推定”,只不过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证实性审计的过程中去关注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这样的模式是与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相吻合的,但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一方面这种模式不利于缩小审计期望差;另一方面“应有的职业怀疑”在这种模式下难以落到实处,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
考虑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来实现的。这一思想将风险评估的范围拓展了,要求将被审单位的各种风险,包括控制风险、账户及交易层次风险以及其他如经营风险、行业风险、舞弊风险等都考虑进去。总体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以审计理论、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完成审计工作。其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可以更有效地发现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将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综合为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程序,对重大错报风险存在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不仅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同时对企业经营环境、经营战略以及管理层是否诚信等做出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进而确定检查风险,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并且对于各类重大交易、重要账户余额和重要披露,无论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及有效,必须进行详细审计,这是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重大改进。
第二,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采用的是一种全新审计技术。其基本程序包括:战略风险分析、经营环节问题分析、经营业绩评价、剩余风险评估、实质性审计测试时间、性质和范围的确定。
第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审计模式。独立审计师可以在合理评估剩余风险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然后采用“自下而上”的审计模式,汇总审计情况,最后在评价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中的整体错报水平的基础上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程序是一种科学化的系统分析过程。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既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审计风险因素,简化审计手续,提高审计效率,又可以合理整合审计资源,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审计效果。
第四,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是实施“以侦察性为先导、以证实性为补充”的审计战略。现代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大、业务繁杂、会计普遍实现电算化、内部控制比较健全。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上一般错误发生的可能性,管理当局舞弊成为当前会计报表审计中最主要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以侦察性为先导,以证实性为补充”的审计战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并能将“应有的职业怀疑”从一开始就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地减少审计期望差。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关注和控制管理当局舞弊风险,必然要求由原来对管理当局“中性”的看法转变到对管理当局实行“有错推定”,使“应有的职业怀疑”不再是一句空话。舞弊是现代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而管理当局舞弊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风险导向审计将战略调整到将主要精力转向关注管理当局舞弊风险,充分体现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一种哲学思想。
总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相应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战略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
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作用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运用修订后的审计风险模型,克服了原模型的局限性,强化了审计风险管理。在现阶段,审计人员是用测试和抽查的方法进行审计取证的,所以审计风险无可避免。随着审计结果使用者日益注重维权,一旦不当的审计意见对会计报表使用者造成损失,审计人员就有可能承担赔偿等审计责任,在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不易区分的情况下,重大错报风险能更综合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情况,从而让审计人员有章可循,并在涉及诉讼的时候处于有利的申辩位置。从理论上分析,重大错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乘积差别不应很大,在实际操作中外部风险较容易被认识,而潜在风险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单纯的风险容易发现,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如国际经济影响,外汇汇率变动,国内经济波动,政治、战争因素的影响,由于新模型将风险因素归为重大错报风险,因此新模型的可操作性比原模型要强得多。同时,新模型的出台对审计人员的理念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审计将始终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对于审计人员所需承担的责任,也能以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和审计人员工作形成记录的基础上,再评估为检查标准。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春静.新编审计原理与实务(第三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 传统审美 价值 和合思想
为了适应全球的高速发展,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要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可能仅仅代表一个数字,而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却能体现一个国家历史传承的文化底蕴。对于物质文明空前发展的今天,艺术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更要与之相匹配。现代艺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视觉角度给人带来新的审美享受与价值趋向,改变了旧的审美观。本土设计的审美思想不仅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其传统思潮也受到现代艺术发展的强烈影响。因此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把握好传统审美理论精髓,不随波逐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传统造物审美理论之精髓
(1)物以德性为美。在以儒学为主导的传统造物思想别强调道德价值的存在。他们把物赋予了精神的意识,不仅“文以载道”、“乐以象德”,而且物也载道、象德。例如古者认为“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畅,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将玉的色泽与声音和人的外观品行相对应,巧妙的抒发出有形之“物”及无形之“道”。
(2)物以致用为本。先秦诸子强调以用为本,反对繁杂的雕饰,极力强调物品的原生态实用性。与荀子所谓的“美善相乐”的思想投合。墨子在议论木鸢时云:“巧为鲵,拙为鸢。”这里的拙与巧不是两者制作技艺的差别,而在于“巧者”巧于实用,所以是善的、美的;“拙者”在于无用,是不善的,丑的。评定巧与拙、美与丑的标准均在这实用功能之中。
(3)物以自然为生。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和谐”、“中庸”、“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倡导“尊重自然”的原始自然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事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与共生,秉承一切以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改造与创新。庄子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体现了庄子崇尚朴素,主张无装饰的原生态之美,其美学理想十分的深刻。古有云“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此意高度概括了建造园林的最高境界,其顺应物境、情境和意境的统一价值取向与老子、庄子“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完美呼应。
(4)物以人怀为根。哲学上把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唯有人,才是这三大领域的结合点。在古代农业造物中以“人为物本、物因人用”为价值取向和造物原则,主张人第一、物第二的观点,重视培养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人才是产物的根本与源头,没有人何来造物之说,没有人何来审美价值之说,没有人何来意境之说。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造物理念体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心与物、形与神、用与美的统一。通过形态语言的创造从而传达出深厚神秘的东方色彩,其理论思想延续至今任然那么耐人寻味。
2 现代艺术设计之发展
现代艺术设计是新时代的产物,自1840年中国打开国门开始,西方的文化与思潮已不知不觉的流入了东方河流,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并且开始不断去尝试接受各种艺术流派与前卫理念,于是形成了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审美视角,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现代艺术设计之多元与本元。有一句话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何时何物到达一个极点就会产生不同的逆反现象。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自文艺复兴开始,不断的有符合时展及地方特征的艺术流派涌现,例如巴洛克、洛可可、维多利亚、新古典等,近些的自工业革命开始,有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工业联盟、包豪斯等。众多艺术流派充斥期间,因此产品样式及思维理念在现代自由的发展空间而言是多元化的。但是多元化的同时,人们开始思考个性的差异即本元的问题,因此出现了民族化、本土化之说,提倡本土设计及民族灵魂。因此当下的艺术也好,设计也好,是国际与本土、多元与个性相互结合的舞台。没有好与不好之说,是传承与创新的开战。
(2)现代艺术设计之情感化。如今设计领域是时代工业社会的附属品,为时代服务。起初大家“共愤”的工业革命被认为是冰冷物器对人性天性的挑战,其实不然,工业革命的兴起加快了社会生产的进程,尽管不再纷繁复杂,金屡镶嵌,但是是能够真正帮助人们实现社会发展的有利武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大部分的产品不再受风格的局限,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性,但是都是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出发点的。例如波兰某设计师设计的玻璃器皿产品,在玻璃器皿上便做了特殊的处理,使其不易滑落。佐藤雅彦设计的出入境章,这是用于护照的出入境印章------入境章是一架向右的飞机,出境章则反之。这个设计中包含了一种沟通的内涵,通过一次盖章完美的注入了桥梁沟通的含义,使得印章带有一丝人情味。同时令观者对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好感。这都体现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情感的重要性。美国设计家普罗斯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现代艺术设计中就蕴含着如此温度,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真实感受。
(3)现代艺术设计之素化。当前必须坚持适应市场需要的设计理念,设计产业不能自身独立存在,它依附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氛围,自工业时代拔地而起时,传统的手工艺美学一夜之间在机械的隆隆声中被涤荡的体无完肤,为了适应市场的规律,设计品繁杂的装饰被功能主义所代替,追求极简风格,然而市场的反复又使得广大人民开始不再满足于“用”的简单要求,有的便又重新将形式进行定义。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者们抓住市场的规律性,折中形式与功能的表现,认为没有功能的形式设计是累赘的装饰品,而没有设计是见不得人的粗陋物件,因此功能主义在当下设计领域是首当其冲的,因此产品也为了符合功能性的实施日趋简洁和素化。
现代艺术设计是社会的发展产物,是人们审美更替的诞生物,也是历史传统的蜕变物。因为时代背景的关系,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的造物观念存在着些许的差异,但既不能否传统也不能批当下,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同质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人们过快的追求节奏却忽视了自身的个性抒发--即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联系,因此希望重拾传统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主流关注点。
3 当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造物的审美理论相遇
传统的造物理论是经时间洗礼而沿传下来具有阶级性的思想、道德、风俗及制度等领域的文化遗产,是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大支如儒、道、释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对于房屋建造的影响;如虚实相生、阴阳之道、有无之境的艺术智慧对于海报设计布局运用的影响;如民间彩陶纹样、青铜纹饰、民间年画、吉祥图案等对现今的图形造型设计的影响等。小支细分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对于古铜钱天圆地方的利用,以经济为本,简明扼要却意义深刻;世博会中国馆的外观采用红色“斗冠”设计,其建筑本身融合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国哲学思想,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的愿望。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注重对于传统精神的把握,试图尝试在传统中找寻支撑现代艺术设计的灵魂元素。鲁迅先生说:“旧形式是采用,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现代艺术设计就是适应当下设计文化背景的变革,一场传承发展的新时代革命。
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有着其自身优良的哲学思想与道德基础,现代艺术设计是时代与工业的进步产业,它的进步对传统审美理论有着突破带动作用,也暗涌着对其巨大的挑战。因此,才形成了当下现代与传统并重的发展趋势。
4 现代与传统的“和合”思想成就国人设计之路
千百年来,传统造物的审美理想一直延续至今,“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等都与现代艺术设计对于人性的关怀,对于材料的原生态追求思想不谋而合。它始终是整个艺术设计的灵魂支撑点,并现代艺术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继承价值和传承意义。从原始甲骨文到象形文字,从图腾崇拜到,从易学兴起到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最不缺乏的就是民族的创造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中,有精神觉醒,有人文关怀,有道德修养。正是因为这些精神才造就了空前发展的当下。因此想要成就优秀的国人设计之路,和合思想是最好的途径,它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强大的民族包容性,还能有利于化解矛盾、创造新生,最重要的是灵魂是尊重历史的存在与传统审美理论体系的价值,所以双双结合更有利于国人的设计之路,也是唯一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志椿,侯富儒.中国传统审美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泽厚.美的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3]张媛媛.浅析现代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理论,2009.
篇3
【论文摘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广泛普及,传统会计工作使用的工具逐渐为计算机所取代,会计电算化成为现代及未来会计工作的主导方式。因此,审计方式也必然存在着由传统审计过渡到电算化审计的变革。电算化审计的演进从审计对象、审计手段、审计证据等几个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传统审计为基础的进一步继承与发扬。
传统会计工作即手工会计,主要借助于纸、算盘或计算器、笔等工具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广泛普及,传统会计工作使用的工具逐渐为计算机所取代,会计电算化成为现代及未来会计工作的主导方式。而审计是从会计工作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同时又以会计工作为对象,它们所面临的巨变环境又具有一致性,这就决定了审计在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的演变中,必然存在着由传统审计过渡到电算化审计的变革。
一、传统审计的主体特征
传统审计即手工审计。由于传统审计环境下,会计资料的载体是纸介质,所以传统审计的审计对象是载有会计资料的纸性介质。传统审计的审计手段,无论是审计抽样还是撰写审计报告,都是由手工操作完成的。审计证据包括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四大类。传统审计中的书面证据包括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明细表等,它们都有自己的作用。在传统审计中,审计方法主要包括制定审计计划的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和提出审计报告的方法。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与取得审计证据相关的各种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再具体一些,包括核对法、查询法、函证法、观察法、分析法等。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所有审计方法的执行都是由人工完成的。从审计线索上来看,由于传统会计中,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最后到编制报表,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和经手人签章,因而审计线索十分清晰。审计人员能够利用书面资料从原始业务开始,一路追查到报表中的各项指标,并通过这些审计线索来检查和确定这些指标是否能够正确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检查其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在传统审计中,企业一般是通过职责分割、职权分工、规定标准的业务处理程序以及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等而形成的一个内部控制体系,这一体系能够较好地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真实、可靠和安全。
二、电算化审计的演进
(一)审计对象
在传统审计环境下,审计对象是纸性介质。而在电算化审计环境下,会计资料存储在硬盘、软盘、光盘等磁性介质上,审计对象包括了整个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相对于纸性介质来说,磁性介质具有数据存储量大、易查询、体积轻等特点,但也有易被改写的安全性问题。审计过程中判断会计资料合法性与正确性的一项重要证据就是看它是否出现被涂改的情况,传统会计环境中一旦发生涂改会计资料的情况,审计人员一眼就能看出。但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中,被涂改的会计数据可能未留下任何痕迹,因此审计人员很难立即察觉。另外一些因素如计算机病毒等容易造成磁盘上会计数据的丢失,直接影响到会计资料的完整性。
(二)审计手段
在传统审计中,整个审计过程都是由手工操作完成的。而在电算化审计中,许多工作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免去审计人员许多繁琐的手工计算与复核之苦。例如审计调查,可利用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出审计抽样程序,实现电算化抽样调查。
(三)审计证据
传统审计中的书面证据包括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明细表等,它们之间可以实现相互核对。而在电算化环境中,当输入原始凭证的数据生成记账凭证后,记账工作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批处理,各种账簿记录数出一源,都是依据记账凭证同时成账,相对来说作为审计证据的作用就减弱了。在环境证据如内部控制的重点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传统审计和电算化审计有着不同的内容,从而导致了环境证据的差别。
(四)审计方法
在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会计资料进行人工审查工作,一般采用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方法,更为具体的审计方法还有核对法、查询法、函证法等。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人工审计的技术方法仍然是重要的,但是由于会计信息以磁性介质作为主要存储方式,因此计算机审计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审计方法。同时,审查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也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来施行。在电算化审计中,传统审计方法发生了较大改变,被划分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和面向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计方法。而后者又可以细分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程序的审计方法、数据文件的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的审计方法。具体包括测试数据法、并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代码比较法、程序解析法、受控处理法等。
(五)审计线索
在传统会计中,审计线索非常直观、清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通过这些审计线索来检查和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检查其财务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和有效。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从记账凭证数据的输入到会计报表的输出,全部业务处理都是借助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的,加之会计信息主要存储在磁性介质上,即使有所改动也不易令人察觉,使得审计线索缺乏直观性和真实性。例如:各种账簿和报表数出一源、自动产生,使得证、账、表之间的关系缺乏相互的验证性;再如,反记账、反结账功能的使用使得凭证修改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审计人员无法辨别数据修改前的情况以及数据是否被修改。
(六)内部控制
进行审计时,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审计人员据此估计审计风险、确定审计范围、制定审计程序。在传统审计中,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授权控制、责任分工、管理控制、审批和核对控制、内部审计、业务处理标准化等内容,以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为基本特征,审计人员利用直观性很强的纸介质进行手工核对和检查,明确相关职责。而在电算化审计中,数据的处理权限高度集中,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传统会计中的内部控制失去作用。例如,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一旦输入记账凭证数据,各种账簿都能同时产生,原有手工条件下的账证核对、账账核对等内部控制措施不再生效。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内部控制产生了新的意义,如操作控制中的输入控制、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输出控制等;组织控制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了解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时应该采用新的审计程序,采取新的评价方法,以适应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新变化。
(七)审计环境
内部控制、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组成及素质、各种管理条件与管理水平都构成了传统审计环境的内容。在电算化审计条件下,上述内容发生了变化:1.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内部控制有着不同的内容;2.信息化数据系统的应用导致会计人员无论是组成上还是知识素质上都有差别;3.管理内容、管理条件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应新的审计环境。
(八)审计档案
传统审计档案分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均为纸性介质。而电算化审计档案具有以下特点:1.查询方便。电算化审计档案资料可以实现电子检索的功能,查询方便、快捷。2.保存有难度。因为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大量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而磁介质容易因盗窃、丢失、故意或偶然的毁坏及使用等原因而受到损害。3.成本较高。硬性存储器的价格较高,审计档案保存年限也较长,在此期间,物理性损耗等原因使得这些硬盘上的数据必须不断地备份到新的硬盘上,昂贵的档案保存成本也就在所难免。
三、信息化时代审计的未来发展谋略
(一)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运用在审计领域
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在审计的理论研究、实务工作、知识结构等领域,是当代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审计工作内容紧密结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一步。在理论研究方面,应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型的审计理论。在实务工作方面,力求使传统审计工作向“计算机审计”和“使用计算机审计”方向转变,如审计人员既以纸性会计数据又以磁性介质数据为对象;审计底稿和审计证据及其有关审计档案应逐步实现无纸化等。知识结构上,审计人员除了应掌握传统审计的基本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及网络知识等;既能够熟练操作审计软件,又能够适时编写各种应用性审查程序。
(二)事后静态审计向事中和事前动态、实时审计转变
在过去的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往往更重视事后审计。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广泛开展,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的真实可靠性,审计工作应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当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单位采用的会计系统软件的适用性进行审计,软件中提供的各项核算与管理功能是否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通过事前审计,保证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的合法、安全、可靠。当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于会计工作以后,应该重视对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程序、自动转账公式的设置和会计报表公式的定义进行事中审计,防止核算单位恶意篡改系统程序。另外,还要做好事后审计,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算结果与软件提供的核算功能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进一步保证审计工作的正确性。
(三)未来审计的重点将侧重会计明细信息的数据安全性、可靠性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促使企业提供更多的明细信息,因此,审计的工作重点在于检验企业会计明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审核进入外部网络的明细信息的安全性。企业内部形成的明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往往取决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而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将是证实从数据库存取信息的可靠性。对于进入外部网络的明细信息,必须通过对整个系统的网络进行安全控制,以保证此信息的安全性。
(四)审计软件应能实现诸多功能
未来审计软件应具有以下功能:能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链接,实现直接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接口程序取数;能够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尽可能让计算机代替人工的大量抄抄写写和计算,使审计人员的工作精力集中到职业性强的事务处理上去,如抽样检查底稿中的部分项目(凭证号、科目、金额等)交由计算机审计软件自动取数生成;审计软件应能自动完成某些审计工作底稿的整理功能;审计软件应有扩充功能,应能对审计事务进行管理,如审计日程的安排、工时的计算、底稿管理、审计收费管理等。总之,未来审计软件如果具有了上述功能,全面实现审计无纸化将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赵祖印.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注师审计.财务会计,2006.
[3] 李巍.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
篇4
关键词:跟踪审计;效益;建设项目
一、跟踪审计的优越性
当今的世界审计处于以效益审计为中心的现代审计时代。我国的效益审计也正经历一个由产生到逐步发展的过程,仍处于不断地探索阶段。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审计署把探索和推进效益审计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而跟踪审计模式的开展,不仅符合世界范围效益审计的发展方向,也更加适合我国现阶段工程建设的现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采取跟踪审计模式进行的效益审计,是促进提高项目建设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的审计,原有的“事后”传统审计监督已不适应现实情况的需要。项目跟踪审计介入早、安排早,侧重事前,兼顾中间环节,贯穿于建设期间、竣工决算的整个过程,有显著的优越性。
(一)审计方式不同
传统的审计一般在项目竣工决算之后,由建设单位向审计部门提供决算资料,是事后的送达审计方式,审计人员一般在办公室内进行审计,除非发现决算中有疑问,为获取部分证据才偶尔去现场勘察。跟踪审计则需要经常在建设现场进行工作,进行实时的跟踪,对容易造成浪费的环节,尽早地介入,体现了就地审计、及时审计的方式。
(二)审计内容不同
传统审计主要是在事后依据施工合同与法规,对施工单位报送的项目结算资料进行审计,通过对甲乙双方已经认可。达成共识的资料进行“刨根问底”。而跟踪审计主要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所形成的决算资料以及影响项目经济性的事件及时进行动态审计,对项目的控制由以前的单一的事后控制转向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全面、全过程的审计特点。
(三)审计时机不同
传统审计由于审计对象一般已经交付使用,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也基本不存在或者已经失去。而跟踪审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审计的关口前移,对一些重要阶段与环节及早进行介入审计,对项目的具体情况更加清楚,审计的时机把握的更加恰当,及时有效地预防经济风险,从而摆脱了事后审计的被动局面。
(四)审计作用不同
传统审计方式由于审计时间滞后,不仅难以发现问题,即便是发现了问题,它对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的种种漏洞也显得无能为力。因此,这种审计难以对事实加以补救。而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作用更大。首先跟踪审计堵住了在事后审计时无法看到的漏洞,降低了资源流失的可能性。从而能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其次是由于审计的介入,对建设单位以及承包商都有牵制作用。从而对控制造价以及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审计目标不同
传统审计的目标主要是审计工程建设的支出是否合规。跟踪审计追求的则是效益目标,审计工程支出是否合规仅仅是实现效益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之一,效益目标主要体现在能够实现工程支出和管理的双重效益性。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审计单位自身建设
首先是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跟踪审计是一项新鲜事物,涉及的内容以及领域比以往更多和更广,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胜任这项工作,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面。尤其是要加强对技术与经济方面有关知识的学习,熟悉参与工程建设单位的工作程序与方法,这样才能理顺工作思路,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是观念的转变。对于审计人员而言,普遍带有一种业绩评价观,即以某项工程的审减额来评价审计的绩效,实际上,这种观点不利于跟踪审计发挥其作用,只有树立了科学、正确的审计绩效评价观,才能跳出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的圈子,迈开跟踪审计的步伐。
(二)营造环境、理顺关系
跟踪审计不仅涉及审计机关工作模式的改变,同样涉及被审计单位在配合审计的一系列的习惯做法的改变。为此审计机关应注意通过各种方法营造有利于开展跟踪审计的环境,与被审计单位积极沟通和协调,还要与当地政府沟通,敦促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文件规定,支持跟踪审计工作,当然,从长远看重要的是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由于跟踪审计涉及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触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因此,要搞好跟踪审计,必须解决好与工程建设方(包括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的配合协调的问题。由于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以及跟踪审计目前许多地方尚没有政府法规性文件,有些单位时常采取不太合作的态度。所以理顺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可以说是深化跟踪审计的重要环节。
(三)制度保证的建设
当前,由于跟踪审计还处在发展的初期,跟踪审计实施办法以及程序还很不规范,应从审计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升,建立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跟踪审计监督的行为,才能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才能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
(四)职责和权限界定不清
篇5
与传统审计相比,现代政府审计既具有传统审计所具有的服务性质,在鉴证服务领域发挥着相同的作用,同时,现代政府审计在信息化背景下还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如在审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和信息的安全传输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1审计环境了解深入
对于任何审计工作来说,对审计环境深入与透彻的了解是进行审计工作的前提,传统的审计无法做到彻底了解审计环境。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政府审计有效地利用了信息优势,对审计环境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政府审计对审计环境的了解是其优势所在,以此为基础进行审计工作,将获得一定的审计优势。
2审计数据分析详细
政府审计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审计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使审计数据得到最真实的体现。通过信息化的处理模式,减少了传统审计工作对数据分析的误差,使审计数据更为真实,为审计结果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处理为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建立政府审计信息处理系统,使信息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并发挥作用,使信息处理与审计工作结合起来。
二、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审计的转变
加强政府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审计的作用,突出政府审计的优势,使政府审计规避问题,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
1制约权力过程中的转变
缺乏制约权力的作用是政府审计工作的不足,制约权力需要以职权为基础,加强职权的集中和统一,能够更好地保证权力的平衡。随着信息化不断深入,权力的制约不仅仅体现在职权方面,公信力成为了制约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弥补了传统政府审计工作在制约权力上的缺陷,通过信息系统的构建保证准确、安全的信息及时发挥作用,在权力的制约平衡过程中以信息为主导,突出信息的有效性,在真实信息的制约下发挥制约权力的作用。
2审计管理体制中的转变
在我国政府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审计效果的体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政府审计中,发挥政府审计对审计结果的评估和对审计过程的监督作用,提升审计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突出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以真实的审计结果带动审计管理机制的完善,促进政府审计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之间相互协调,发挥政府审计的优势。
3促进政府审计过程的转变
政府审计的公开、透明是为政府审计工作获得更多支持力量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任何工作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政府审计就充分发挥了信息优势,在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方面取得了突破,充分结合了信息环境的优势条件,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在政府审计工作中融入政府审计,能更好地促进审计结果的公开,使政府审计工作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并获得群众的认可。
篇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网络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巨大。网络审计亦是如此。试从网络审计产生的动因、网络时代审计的特点、审计技术等理论要素角度浅析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论文第一部分阐述网络审计产生的动因。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新的经济模式迫使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进行创新,而且信息技术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作为社会中介监督服务的审计也必然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以全新的审计模式来打破传统审计模式的束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开展审计业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使审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网络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审计的诞生主要有以下动因:
1.新的经济运作机制的需要。随着信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Internet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电子商务模式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使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电子商务不仅提供了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商务交易模式,而且其快捷、方便、高效率、高效益等特征也改变了经济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2.审计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客户业务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实时化、个性化的服务,这就促使审计组织向在线实时服务为主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低成本、快捷性和跨越时空性等优势来开展业务。
3.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介绍网络审计的特点。在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下,诞生了网络技术和审计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网络审计。网络审计是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并运用专业的审计软件对资源共享和授权资源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审计服务。网络审计已呈现出传统审计无以伦比的特点和优越性:
1.审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众所周知,审计信息、审计报告是有关投资人、债权人及其它相关主体进行理性决策所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
2.审计信息数据传递网络化。网络审计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通讯设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经营业绩进行审计测试,形成审计结论,维护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3.审计报告的实时性。在网络环境下审计组织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审计追踪,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强化审计工作的指向性。
4.审计服务智能化。网络环境下,审计组织为委托单位提供审计服务的特征为:智能化的面向客户服务,开放式资源共享,模块化动态组合,最大限度的维护委托单位的利益。
5.审计费用成本低。
篇7
一、审计系统必须适应环境的发展
审计系统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产生,又在特定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和发展。它是环境的产物,必须和环境相适应。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审计系统的生存、生长受制于环境,但审计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环境。回顾审计系统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取得工业革命成功的英国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审计(称英国式审计或详细审计)。当时的审计对象是会计账簿,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弊,所使用的审计工具是详细检查,审计信息的使用人是股东。第二阶段是本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美国出现了以资产负债表为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其目的是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审计信息使用人从股东扩大到债权人(主要是银行)。第三阶段是本世纪20—30年代,由于资本市场证券化,在美国出现了以损益表为中心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目的是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审计信息使用人是所有的企业利害关系人,对上市公司而言就是社会公众。到了40年代以后,由于跨国公司的出现,国际间资本流动频繁,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国际化的会计公司。
从上述审计系统从一个阶段向高一阶段的进化过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审计系统每一次进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适应环境的系统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就出现了英国式的详细审计。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企业大型化和证券化,经济活动剧增,审计师不可能对每笔交易都进行检查,审计系统就由详细审计进化到抽样审计。有了跨国公司,就有了国际性的会计事务所。正是审计系统适应了所生存的环境,才使得本身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进化后的审计系统又反作用于环境,对社会经济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成为人类经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二是审计系统的每一次进化都有赖于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持。从英国式的详细审计进化到资产负债表审计,是因为有内部牵制理论和统计抽样技术的支持。同样,从资产负债表审计进化到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是因为有内部控制理论和审计风险测试评价技术的支持。这是审计系统一次具有非常意义的“进化”,正是由于审计系统普遍采用了统计抽样技术和内部控制测试技术,从而使审计系统的功能大大增强,在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的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审计风险。
同理,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审计系统又面临着新环境的挑战。新经济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等将对审计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经济环境的挑战,审计系统必须适应这种环境的进化,而要进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即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笔者将由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进化了的审计称为系统审计,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详细审计和内控审计。下图表达了审计系统的进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审计”与“审计系统”是二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系统审计是指在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审计理论方法,表明一种审计理念,是相对于其它审计方法而言的。审计系统则是泛指审计体系,详细审计、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系统审计都是审计系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
二、系统审计和传统审计的比较
传统审计的思维方式是:部分整体。传统审计总是先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综合为整体。这种思维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把分析与综合、部分与整体、原因与结果机械地割裂开来,认为部分是原因,整体是结果,部分决定整体。传统审计方法着眼于一个个要素,进而得出整体的性能,其逻辑结论往往是组成整体的要素好,整体的性能也就好。不论是一百五十年前的详细审计,还是目前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注册会计师的思想方法都是从部分去推测整体,而系统审计的思想方法则是从整体到部分。详细审计是从每一笔交易账户再到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是通过对内部控制和控制风险的研究抽取部分交易为样本账户最终证实报表信息的真实和公允性。详细审计和报表审计在研究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时,只把各组成部分孤立地、简单地加起来,这并不能说明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因为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并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系统审计思维方法则不同于传统审计,它的思维方式是:整体部分。系统审计从整体出发,先进行系统综合,形成可能的系统方案,再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系统选择,实现最优化,重新综合成整体。系统审计方法的程序是:综合分析综合。它不仅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劣,而且利用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和判断系统整体的性能。要素和系统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系统的整体性能不单是取决于组成系统的要素,而且还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审计方法正是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审计对象的整体性能。系统审计把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一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各个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或者活动的总和,并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系统审计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不能象以前那样,先把审计对象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汇集起来。而是把审计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先看整体,再看部分;先看全局,再看局部;先看宏观,再看微观;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个阶段。从整体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中,去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对局部的研究必须放在整体中,从整体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制约中去加以研究。当然,注册会计师研究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整体,并不是不深入具体细节去考察分析,一个正确地认识来自于从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的反复过程。系统审计在研究问题时,把任何对象都看成是系统,然后着眼于系统和环境之间、系统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要素的层次结构,这样就便于用数学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研究、描述现实系统。系统审计比传统审计方法更能将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为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开辟广阔的道路。
篇8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of E-commerce, Network audit under the electronic business environment face many problems.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of E-commerce to traditional audit, and the present problems in our network audit, and give out the appropriate solutions.
关键词: 电子商务;传统审计;网络审计
Key words: E-business;traditional audit;network audit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150-01
0引言
在基于电子商务和高度信息化的网络财务系统下,传统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系统逐渐由手工模式向网络自动模式发展,电子商务的网络环境对传统审计的影响呼唤网络审计的诞生,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和网络财务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必然导致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高度集成,从而使得审计所需的大量原始的财务数据和其他各种证据都可从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业务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直接获取。这不仅为真正实用有效的网络审计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全面高效的网络审计系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应运而生出现了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并运用专业的审计软件对共享资源和授权资源进行实时、在线的个性化审计服务的网络审计。由于网络审计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企事业的财务系统逐步转向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形式。目前,我国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审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网络审计理论欠缺当前,网络审计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网络财务及其网络审计的认识还较模糊。随着市场上相关的各种审计软件不断出现,导致了网络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平衡局面。
1.2 网络审计的相关法律和审计准则不完善网络审计是我国审计领域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许多网络环境下与审计有关的法律问题,全世界都处在一个摸索、改进、完善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导致的新的审计问题还没有法律规范,如:有关涉及个人隐私权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电子证据的易篡改性和无形性造成审计证据确定上的困难,电子签名而导致在法律上难以认定,电子合同的瞬间完成使得合同签订和生效时间的确定存在巨大的争议等问题的解决还处在广泛的研讨阶段,尤其是我国有关网络活动的法律法规还处在探索阶段,难以应对网络活动中所出现的新纠纷、新问题,这给审计人员客观、独立、公正的开展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网络经济时代现代审计赖以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了新特点,对网络经济时代下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系统及随之而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问题,旧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审计标准准则体系己不能完全适应、规范和指导网络经济时代审计的实践。
1.3 网络审计技术不完善网络审计作为一种网络化运营模式的存在,它需要对网络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但是,由于审计人员的技术不熟练造成的错误或网络系统本身的脆弱性或黑客频繁地攻击,使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此外,由于网络审计软件的技术水平不高,造成了缺乏通用的审计软件。
1.4 网络审计面临新的审计风险和审计人员的素质面临新的严峻挑战随着网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环境下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失真引发的风险、对数据的修改不留审计线索引发的风险、内部控制评价引发的风险、审计内容难以把握引发的风险、审计动态取证引发的风险;现行软件评审机制引发的风险和内部管理人员道德风险等。此外,目前严重缺乏既懂网络技术又懂会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
2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审计面临问题的主要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审计面临的问题。
2.1 加强理论研究,建立网络审计理论体系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网络审计理论的建立不仅是传统审计理论的一大飞跃,而且还有利于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全新的审计理论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审计人员和有关人员应该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
2.2 要加强网络审计准则和审计立法的建设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应加快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制定以指导网络审计工作实践的深入。网络审计立法是保障网络审计正常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应当加快网络审计立法工作的力度和进度,使人们在开展网络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对于目前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于网络审计的应遵从其规定,不适应的则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网络审计法律环境的建立,网络审计的运作将更加规范,更有保障。
2.3 要加快网络审计技术开发与创新网络审计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审计软件的问题、审计接口问题以及网络审计的安全性问题和会计数据接口标准化问题。要加强审计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建设;发网络审计软件;推进会计数据接口标准化和审计接口标准化工作。
2.4 要加强网络审计风险控制为了有效地降低网络审计风险,可以对相关网络系统进行实时跟踪;加强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审计;建立审计服务信息库;参与网络财务软件的评审;实施网络咨询和电子商务签证和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进行辅助审计。
2.5 要大力发展网络审计人才大批精通计算机、网络及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队伍是网络审计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针对网络审计对人才的挑战,审计人员要更新审计监督观念;系统学习审计风险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新的审计方法;树立竞争观念,培养创新意识,改革现有的教育和培训模式,新的观念,用新的方式、推行素质教育,实施终身教育,学研结合,教研结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水平的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山.浅议网络审计的挑战与对策[J].天津经济,2009,(7).
[2]许琪.信息技术时代的网络审计[J].现代经济信息,2008,(5).
[3]曾宪策.网络审计的创新及风险[J].中国审计,2004,(9).
[4]管友桥.浅议网络审计[J].财会通讯,2009,(12).
篇9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单位都实现了会计工作电算化,因此会计电算化审计也就应运而生了。会计电算化审计是计算机技术和审计工作相融合的过程,是指对电算化会计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的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或审计人员以被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为对象,利用专门的计算机审计技术,通过对系统内部控制、应用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对其电算化过程和结果等进行的审计。
一、实施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
(一)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审计工作加快实现电算化。
1.审计内容变化的需要。会计工作开展电算化后,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错误的程序处理有关的会计信息,此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内容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对其计算机系统的处理、控制功能等进行审查。
2.审计线索变化的需要。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后,手工记账方式下的记账凭证、明细账、总分类账及整个账务处理过程均以肉眼看不到的电磁数据形式存放于计算机中,传统的审计线索减少,造成审计线索缺乏,传统的查账方法已不能适用于会计电算化。
3.降低审计风险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审计环境更为复杂,风险更大,必须大力降低审计风险,利用专门的计算机审计技术加强对系统设计、软件规范及运行过程的审计与监督,防止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二)传统审计方法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工作需要。
传统审计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不高,主要靠手工完成工作底稿,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靠手工计算分析,工作量大且易出错。因此,传统审计方法在操作技术上有局限性,效率不高,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作的需要。审计工作必须改变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手段,实现电算化审计来完成日趋繁重的各项审计任务。
二、现阶段如何科学发展电算化审计工作
当前形势下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电算化审计工作,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使电算化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不断提高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电算化审计的监督作用。
(一)从法规制度上不断完善电算化审计。
电算化审计配套的法规制度是进行电算化审计的标准,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因此现阶段应不断完善电算化审计配套的法律法规,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从而使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有规可循。转(二)以人为本,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才。
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其它的审计依据外,还需要掌握电算化知识和应用技术。因此,现阶段应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审计人员了解认识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特点,掌握审计软件的使用、维护等技能,使其能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审计任务。同时应该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员,让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础知识,使他们也加入到审计队伍当中,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员。
(三)转变理念,更新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思维定式和方法,提高电算化审计的工作质量。
电算化审计工作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更新、调整理念,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不断提高电算化审计的工作质量。
1.加强对系统电算化过程和结果的审计。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主要是通过对数据文件的审计来评价系统电算化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因此工作中应加强对数据文件的审计,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存贮在电、磁介质上数据文件进行审查,从系统中取得所需数据做出合理的评价。
2.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内控审计。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控制度是手工内部控制和计算机内部控制相结合的制度。随着会计电算化系统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日益增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很难保证会计数据的收集、传递和处理的及时、准确。所以应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内控审计,具体应注意:是否按照有关会计电算化规范的规定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职责规范;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是否符合内控制度的要求;不同岗位财务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是否内容和权限明确;计算机操作人员是否严格遵守相互保密的制度,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是否采取了严格的输入和输出控制措施;机房是否具有安全保护措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数据文件是否具有备份措施等等。
3.结合会计电算化高效率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篇10
这一模型的特点在于从风险控制的程序上分解审计风险,并用连乘形式表明了审计风险在不同阶段的数量关系。这种审计风险模型为制度基础审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使得进一步定量评估审计风险成为可能,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务中注册师往往也根据这个模型和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决定审计程序或审计范围,因而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随着审计实践的,审计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事实,这些新现象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下变得不易理解,因而理论框架需要进一步发展和细化。本文拟就此做些探讨。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假设的探讨
传统风险理论有2个基本的假设是值得探讨的,笔者将其分别称做“反映”假设和“确认”假设。
(一)“反映”假设
依据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的控制程序将终结于审计意见的发表。然而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风险的最后一项要素是检查风险。依据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因此,模型实际上将审计风险的控制终结于实质性测试(包括分析性程序)。或者说这一模型存在重要的假定是:经过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包括分析性程序)后所取得的重要信息均将恰当的反映在审计意见中。这一假设可以表述为:会计公司(或事务所)内部的管理体制(及其他制度安排)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或应当发现的财务报表“错报”信息必然会恰当的反映在最终的审计意见中。笔者称其为“反映”假设。
“反映”假设在许多情况下是合适的假设。例如审计人员在检查前设计审计程序或决定测试范围时就是这样。然而在另外情况下这一假设并不合适。在许多审计失败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财务报表的错报在审计检查阶段已经被发现或应该被发现(例如简单的勾稽关系不符),但审计意见对此没有给予恰当的披露。常见的解释是审计人员未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者面对利益诱惑,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或所在事务所)没有保持应有的独立性。那么,为什么审计人员未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为什么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或所在事务所)不能总是保持独立性?审计风险模型如何将这些现象纳入解释范围?
由于“反映”假设的存在,用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解释这种现象是不方便的。从理论上讲,如果要实现完全的“反映”,那么对于审计意见的发表者,在“独立性”偏好与其他偏好之间必须是字典式排序的;同时,审计人员(包括助理人员)在从审计检查到报告出具的全过程中,全部信息都会无遗漏的得到准确传递。所以,“反映”假设来源于两个更基本的假设,分别为:(1)审计意见的发表者(或实际控制审计意见发表的人,例如不签字的主管合伙人)以及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偏好假定;(2)会计公司内部层级之间的信息对称假定。
有关审计人员偏好的假定与主流的学分析传统是不相容的。尽管倡导职业道德是必要的,并可能会产生实质性的效果,然而作为分析的起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偏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相反理性人假设具有更强的分析能力。重要的事实包括“购买审计意见”、“重要性”原则的确定以及会计公司作为一般对成本效益原则的权衡。审计中,会计公司的规模日益扩大,注册会计师在范围广泛的领域里越来越多的利用专家和辅助人员的工作。由于注册会计师本身执业能力的局限和业务本身的日益复杂,直接审计人员在检查程序中发现或应当发现的错报信息完全的传递给报告出具者并不像通常想象的那么容易。此外,处于不同层级的审计人员还存在不同的偏好,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设计,报告的出具者并不总是可以得到他最想要的信息。针对上述两点分析,“反映”假设就不是也不应当是理所当然的,只有满足较强的条件,这一假设才是有效的,依托这一假设的审计风险模型才能解释许多重要的事实。
(二)“确认”假设
审计风险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遗憾的是,审计意见的“恰当”或者“不恰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尤其是没有得到可操作性的解释。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认为经济交易或事项被恰当反映是有“固有风险”的,经过内部控制结构和审计检查的双重过滤,这种风险会降低。然而“风险”指的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如何才能表现出来成为“现实性”呢?
从本质上讲,审计意见的“恰当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它们都属于认识论问题,因而只能依托来解决。可惜的是,国内的现有尽管试图从哲学的高度解决问题,但受限于教条主义的理解哲学和知识结构的缺陷,不能汲取现代科学哲学思想的精髓,仍停留于康德式的古典理解。而依据从波普尔到伊。拉卡托斯的主流的关于“科学”的论,尤其是受库恩“范式”思想的,笔者认为审计意见的“恰当性”或者“不恰当性”的确认必须以某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形式表现出来。
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没有提供这一确认机制。在最好的意义上,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对这一确认机制的描述也是不清晰的。实际上可以认为,传统审计风险控制模型忽略了审计意见“不恰当”是如何被发现的这一过程,或者说这种模型假定“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在可以预见的期间内会以100%的概率以某种形式被确认,而不管这种形式是什么。这一假设我称之为“确认”假设。
在实务中,审计风险表现为“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尽管在审计失败的情形下有关利害方关注的是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本身,但考察报表错报或漏报信息的披露渠道是对于正确理解审计风险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会计、审计和政府公告、新闻报道一样,目的在于给特定的或非特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这些不同的渠道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相互补充,以降低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果制度运行良好,这些渠道所提供的信息之间不会有原则上的冲突,此时信息的使用者将不能判定某种渠道提供的信息是虚假的——也就是说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默认各种渠道的信息都是“真”的。当制度运行不好时,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会出问题,各渠道提供的信息之间会有冲突,此时信息使用者运用自身的综合判断力或者通过特定手段可以鉴别信息的真伪(例如法院判决)。这种对财务信息的传播过程理解一般来说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在上符合“无罪推定”假设,在指导思想上也符合“证伪主义”的主流思想。
依据这种理解,对于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如何才能“确认”某一渠道的信息是“不恰当”的呢?这要求:(1)存在另外的渠道提供与该渠道信息相矛盾的信息,(2)与该渠道相矛盾的信息数量足够多或质量足够好(满足逻辑性等),使得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合理确认这些信息为真。也就是说,审计意见的恰当与不恰当实际上不能通过自身来体现,而只能通过与之相竞争的信息提供渠道来表现。这些渠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事后声明,证券、财政税务或其他政府监管部门对会计公司和被审企业的检查、职业团体或行业协会对会计公司的检查、媒体的报道甚至是“小道消息”等等。这也就意味着,完整的审计风险控制不应终结于审计意见的发表,而且还要追加监督的广阔范围。
由于“确认”假设的存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不能提供这一洞察。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或者简单的未考虑“确认”这一环节,或者含混的将这一过程并入“固有风险”从而模糊了固有风险的含义。这样,基于“确认”假设的审计风险模型就不能提供一个解释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特殊关系的合适框架,而我认为理解这种特殊关系对于理解审计风险是重要的。
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修正
(一)修正的模型
基于对上述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两个假定的批判性,笔者将修正传统的模型。这种修正是通过取消这两个假设并使之成为可选择的来完成的。
新的模型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会计控制风险×审计控制风险×替现风险,或者更一般的表述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会计控制风险×审计控制风险×各种替现风险。这里的审计风险指的仍然是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然而,在理解上我们应当意识到这种定义必须意味着审计报告的错误被以另一种方式所纠正了。
固有风险和(会计)控制风险意义没有变化。固有风险指出交易或事项“可能被不恰当的进行会计披露”的属性,而会计控制风险(相当于原有模型中的控制风险)表示的是内部控制制度未能纠正固有风险的可能性。会计控制过程产生的信息成果即未审会计报表。
审计控制风险与原来的检查风险相比意义差别较大,它表示审计过程未能纠正未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这里所指的“审计过程”不仅包括原来检查风险定义中所指的“实质性测试”和“分析性程序”,而且包括报告出具的程序和会计公司的质量控制过程。形式上可以认为“审计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反映风险”。这里“反映”风险指的就是审计检查发现了财务报表错报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审计意见中反映的可能性。在会计公司自身的内部质量控制良好和注重职业道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满足了前述“反映”假设,“反映”风险为0,此时审计控制风险就等于检查风险。经过审计控制产生的信息成果即为审计报告。
替现风险的提出是舍弃“确认”假设的结果。替现风险指的是审计报告中所含意见的“不恰当”被以其他途径发现和确认的可能性。“替现”过程也就是前述审计意见的不恰当被确认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证券监管、财政等国家权力部门和会计师协会的检查进行,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其他可以提供有效信息的任何途径进行。这一过程或过程组合的终点有可能最终认定审计意见的“不恰当”,其标志可以是司法程序上的认定,行政程序上的认定,行业协会的认定或者——特殊情况下——舆论的认定。
几种风险的相乘关系表示或者假定各种风险有可能发生在同一时点,但是各种风险是不相关的;或者将每种风险均定义为在之前风险控制下的“条件概率”。我认为第二种理解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审计风险的控制过程。
(二)修正模型的优势
修正的审计风险控制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在三个方面具有优势:
首先,抛弃了不切实际的假设,使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修正模型对“反映”假设的抛弃使得会计公司的理性偏好和治理结构直接与审计风险有关,因而为更有效地解释审计失败的案例提供了良好的框架。修正模型对确认假设的抛弃则使人更全面的认识会计公司所面临的审计风险结构,同时也为正确理解会计公司和监管部门的特殊关系以及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