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逻辑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辩论的逻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辩论的逻辑

篇1

【关键词】辩论文本 本国英语学习者 语篇逻辑

一、引言

逻辑连接词是语篇是否连贯的重要因素,也是逻辑性思维的重要载体。而英汉语之间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别则使逻辑连接词具体的使用方法产生了差别。这就导致了EFL英语学习者(英语作为外语的语言学习者,这里主要是指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在英语辩论中会出现逻辑连接词使用不当的情况,从而无法有效的表达己方观点。EPL英语学习者(英语作为母语的语言学习者)对于逻辑连接词的使用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呢? 相比于EPL,EFL在使用逻辑连接词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有哪些可以借鉴进而得到提高的呢?本文将利用X-Mind思维导图软件将EFL和EPL的辩论文本可视化,重点研究两类英语学习者的逻辑词使用,为EFL提高辩论逻辑性提供建议。

二、文献综述

现阶段逻辑连接词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以提高翻译质量为最终目的针对逻辑联结词进行的研究,旨在通过规范逻辑连接词的使用,增强译文的逻辑性,从而做到信息的有效表达。其次是将中英逻辑连接词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通过观察在不同文化差别下连接词使用的频率、位置,总结造成逻辑连接词误用的原因。较为突出;最后是⒙呒连接词与各个专业领域相结合,规范连接词的使用的研究。其中涉及到英文新闻报道、外文学术期刊写作、高中英语议论文写作以及轮机英语等方面,但未见将逻辑连接词与英语辩论演讲进行结合的研究。同时,研究手段多以借助语料库分析软件为主,最终以表格呈现,不够直观且单一。

三、衔接理论

逻辑连接词体现了语篇的逻辑连贯性,在英语辩论赛中,辩手发言有良好的逻辑能够帮助其更有效的传递观点,从而赢得辩论比赛。而良好的逻辑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用好逻辑连接词。逻辑连接词有很多种类,韩礼德(1985)将逻辑连接词分为:详述(collaboration)、延伸(extension)、增强(enhancement)三大类。而国内学者廖秋中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语习惯特点将逻辑连接词更加详细的分作以下几类:

1.信息添加(and,too,furthermore,besides,most important…)

2.因果关系(because,for,since,as a result,therefore,according to…)

3.转折对比(although,however,still,but,nevertheless,in fact,rather…)

4.层次列举(firstly,to begin with,on the other hand,next,in the end,before…)

5.解释举例(for example,such as,namely…)

6.表示总结(in a word,briefly,in short,to sum up…)

我们将依据廖秋中的分类理论,对EFL和EPL在英语辩论中使用的逻辑连接词进行分类,逐类进行对比分析。

四、文本转写及制图

辩论文本摘自2016年度北京辩论挑战赛决赛的两位位置相同的辩手的发言,(同学1属于EFL而同学2属于EPL),通过人工转录、软件校对、人工复核,将视频资料转录为文字数据,利用X-Mind软件绘制成思维导图。

五、图例分析

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整体上,EPL的逻辑思维导图内容较为复杂,形式较为多样,但思路较为清晰,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而逻辑连接词本身也比较多样,在达到目的、发挥功能的前提下,会使用相较口语化的连接词。而反观EFL,无论是逻辑结构还是连接词都较为为单一,具体的问题如下:

1.不同类别逻辑词混用。在观点部分的延伸中,为了进行两方面分析,同学一使用了firstly和and,但根据连接词的分类方法,firstly应该搭配的是second,二者皆属于层次列举类的连接词,而and只表示简单的并列,这是层次列举类和并列关系类的混用;

2.逻辑连接词缺失。在第二个论点中在进行对evidence和第一个conclusion的阐述时没有关键的逻辑连接词,使得结构不够明确;

3.逻辑混乱。同样在第二个论点当中,同学一依次进行了evidence、conclusion、comparison、conclusion的并列式叙述,但evidence、comparison、conclusion不属于同一层面,而是递进关系,期间也没有出现任何类别的逻辑连接词,造成逻辑混乱;

4.重复。由于整体逻辑的混乱,导致了延伸部分的分析与第一个论点中的分析内容重复,同时也没有使用任何解释举例类别的逻辑连接词进行提示;

六、结语

论点和例证是辩论发言的整个框架所在,它在帮助选手构建发言内容的同时,还在比赛中为评委老师提供评判思路,赢得比分。构建逻辑性强的论点和例证更是可以提高选手的逻辑思辨性,对于其他领域的工作学习也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2]陈娜.汉语逻辑思维对英语连接词运用的负迁移影响[J].海外英语,201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Halliday,M.A.K.&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1976.

[5]Jos,Martin.The Five Clocks[M].Indiana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1962.

作者简介:

篇2

传统媒体是指相对于发展的网络新媒体而言的,以传统的即通过某种实物渠道定期向社会公众信息或提供各种服务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节目、纸质报刊、无线广播等。一般我们又把它们称作“平面媒体”。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媒体形式都有非常严密的进入审查程序。而网络媒体运转的审查手续则要方便得多,大部分只需进行网站备案即可。当前,世界各国对新闻媒体的管制体质不同,但是想获得新闻媒体的经营权都是要经过严格检查和审批的。电子媒体则由于它的开放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只需经过网站备案而已。而且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对网络媒体的严格管理也很难实现。

当前互联网上每秒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存书量的几百倍。显然,这样的信息数量对于普通网民和大众已经太多了。人类的学习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需求量是有一定容量限制的,对于任何一位网民而言,互联网上的绝大多数信息是浪费的。事实上,没有人能够承受这样的信息爆炸,大量的信息对受众而言变成了负担。受众在上网浏览的过程中,常常容易被其他新奇的、或更有冲击力、更醒目的信息所吸引,兴趣和目的在简单地点击鼠标间就实现了转换,在受众连锁地打开网页或视频的过程中,人们沉迷于信息获取途径本身,便极有可能背离信息接收或浏览的初衷,即离阅读行为的既定目标越来越远。这就形成受众在感受无限地获取信息的快乐的同时,却在无穷无尽的信息中迷失自我的现象。

从信息传播学的途径来考察,网络新媒体主要产生了两方面的新性质:近乎无限的信息以及信息多媒体化。新闻信息在互联网上是海量的,很大程度上甚至是无限的。这是因为互联网几乎拥有无限大的虚拟容量。在传统媒体中,受限于传播介质,所以能够的信息量极其有限。电视节目和无线广播信息量受到时间和电波频率的限制,平面媒体如报纸和杂志的信息量则受限于空间,即使用面积的大小。网络新媒体在传播新闻时,所使用的每一个独立的页面,其容量都可以是接近无限的,且是没有成本的,可无限重复利用的。网络信息量的迅速增加、膨胀直至爆炸,导致面对无限的网络宇宙,人们束手无策,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信息的获取。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不仅可以用视觉,还能用上听觉。多媒体化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途径展示,供人们以不同的感官获取。信息得到了全面的呈现。网络新媒体能够完成像报纸和杂志一般的文字输出,只要页面源代码设置允许,受众还能够通过浏览器软件自行适当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以及颜色等,照片则可以获得更快的浏览速度和更清晰的画面。

传统媒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对传统编辑的监管有着一套严密的监管方式。从业务素质、思想政治觉悟等方面都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传统编辑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性质也非常稳定,而网络新媒体的编辑在进入业内时则监管相对宽松,所要求的门槛也相对较低,再加上网络新媒体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从而对网络编辑的需求量较大,容易导致网络编辑的素质参差不齐,这就加大了对网络编辑的监管难度。

传统媒体作业进程和作业量一般是可以事先安排的,传统媒体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报纸由于受版面的限制,每期文字、页数都要有一定的安排;又如无线广播、电视节目,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不能自由扩展作业量。相反网络新媒体的版面、时间都是自由扩展的,这就导致网络编辑的作业量从理论上是可以无限的,从而让网络编辑的作业量自由扩展。据调查,网络编辑每天的作业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

作业中,很难对传统编辑的工作有一个即时、准确的评价。相反,基于电子交互的快捷性,网络编辑却很容易实现即时反馈工作质量,因为访问量和回帖量是能够比较准确反映个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质量。网络编辑很难有浑水摸鱼的侥幸存在,无形中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网络编辑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网络编辑既是信息传播的组织者, 又是受众的指导者, 肩负着网站对社会的责任。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应该热爱国家, 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 能够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应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编辑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精神产品生产“源头”把关的编辑,必须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为读者精神健康负责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增加点击率,吸引读者,唯利是图,更不能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效益,如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网络编辑应具备渊博的知识体系。在先进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大众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很高, 对信息传播和文化动态的内容关注更多, 因此网络编辑必须具有质优量足的信息储备。一个合格的网络编辑应该是具有很高的外语编译能力, 具备所有传统编辑的能力, 具有网络展示、网络监管和网络维护能力而且具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应具有优秀的文字功底。网络作为当下较为时尚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有其自身特性,它是由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形式构成的。如果网络中的信息内容只是一些乏味而混乱无序的文字内容,同样也会很大程度上降低读者的兴趣。所以,这就要求网络编辑具备优秀的文字功底,只有具备了很好的文字功底,才能策划、编辑出受大众喜爱的内容,从而产生良好的效益,吸引更多的受众,并为其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

篇3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化、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产业界限与企业边界变得模糊,知识要素上升,传统组织理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以边界模糊化、结构柔性化为特征的企业网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将企业网络理论引入到企业边界的分析中,研究企业网络形成对于企业边界变动的影响,从而确定企业的最小边界与最大边界。

关键词:企业网络 企业边界 无边界企业

20世纪80年代,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影响下,虚拟企业、服务外包、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企业集群等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出现,这种企业间的合作导致企业组织外部网络化形成。威廉姆森(1985)称之为混合组织,并把它视为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理查德森则把这种企业间的合作看成为与指令(企业)和市场交易并列的协调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拉森(1993)形象地比喻为组织间的合作调节,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与企业这只“看得见的手” (钱德勒) 的“握手”(刘佳勇,2008),用来表示企业和市场间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并将它置于与企业和市场同等的地位。随着信息技术向企业领域渗透的日益加深,企业网络逐渐被视作一种新的组织制度安排,从而科斯的企业和市场的严格“二分法”演变为企业、市场和企业网络的“三分法”。

企业网络理论

(一)企业网络的定义

一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网络是一种介于市场和层级制之间的制度安排和交易治理模式,是市场和企业之外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Thorelli1986;Powell1990)。二是从嵌入的角度出发,“企业网络为一种节点之间保持一定程度持续联系的模式,网络中的节点代表不同的组织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是各个企业或企业内的分支机构(部门或者附属机构)” (randori,2004)。三是企业网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互相依赖,共担风险的长期合作的组织模式(杨瑞龙,2004);是企业和市场相互作用与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黄泰岩,1999);是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的“非经济”关系的组合(张文松,2005)。四是企业网络是各个独立的企业间通过价值链网络、销售网络或供应链网络分工协作所组成的一个生产系统(刘东,2006)。五是企业网络是由一组自主独立而且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各类机构为了共同目标,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的一种长期性的企业间的联合体(杨蕙馨;冯文娜,2005)。

以上对企业网络的定义各有侧重点,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企业网络狭义和广义的理解。从狭义来看,企业网络是指企业和市场相互作用与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从广义来看,企业网络泛指与企业活动有关的一切相互关系以及由所有信息单元所组成的n维向量空间。

(二)企业网络的特征

企业网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是一种适应型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企业网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整合各成员的资源、技术、顾客和市场机会而形成的。网络内的成员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网络核心的影响下,为了追求整个网络组织的利益,企业网络成员的行为在整体上体现出战略一致性。

企业网络是一个动态网络,其运行方式及规则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企业间组织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调整。旧的合作关系可以不断地打破,而新的合作关系又在不断地建立。

网络组织边界模糊性。网络组织是凭借活性结点通过各种连接方式而构成的一种立体空间结构,企业网络不仅超越单个实体企业的界限,而且超越企业战略联盟,形成流通和开放的全球资源共享的、无边界的立体组织结构。网络中的各企业借助企业核心能力的打造,快速融入价值网络,此时企业边界的发展将趋于模糊化。

企业网络各成员之间不再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它们往往基于某一产品的生产、销售、研发等活动而联系在一起,并分别承担着生产的一个不同环节,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网络组织的利益。这种内在利益的一致性将各成员企业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使其合作成为一种最优选择。而长期的互惠合作和重复交易模式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信息交换,于是产生了信任。因而合作是企业网络存在的基础,信任便是企业网络的运作逻辑或治理机制。

基于企业网络的企业边界分析

(一)传统的企业边界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只是作为一个技术上的选择而存在,企业的内部运行被视为一个投入产出的“黑匣子”,当企业规模均小于市场规模需求时,企业按照边际替代原则进行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生产。科斯 (1937)用交易成本打开了企业“黑匣子”,他认为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市场和企业可以相互替代,二者都有成本。由于组织成本的存在,企业最佳边界就在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组织成本的均衡点上。

如图1所示,横轴(Q)表示交易数量,对于企业而言,即为企业规模或者企业边界;纵轴(MC&MR)表示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MCf表示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边际成本;MCm表示市场的边际成本,即在市场中增加一次交易所增加的成本。此处假定交易的边际成本随着交易数量的增加而上升。MCf与MCm相交于点E,这就决定了企业的最佳边界,即交易次数为q。

(二)企业网络条件下的边界形成

企业网络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比市场节约交易费用,比企业节约组织成本。它既可以弥补市场组织生产交易成本过高的缺陷,又可以弥补企业组织生产管理成本过高的缺陷。威廉姆森(1989)认为资产专用性、企业能力、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着企业边界。当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时,选择市场交易,比如在现实经济中米、面大多是通过市场直接购买的;当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时,选择企业科层机制,利用一体化的企业来安排生产和交易可实现成本最低和资产利用的高效率;而在这两者之间,即当资产专用性处于中间状态时,企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将是成本最低或者说效率是最高的,比如阿迪达斯公司的生产就是采用自己设计和销售,生产采用外包的形式。

传统的“规模”认为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企业网络的特性改变了这种传统的界定,企业即使规模较小时,也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以小博大”。 例如,海尔在集团和联盟内部的合作中,与飞利浦、东芝、朗讯、迈兹形成企业网络,通过边界效益大大提高了海尔的创新能力。

由于网络理论的介入,对企业优势之源的讨论再次转移到企业外部,不同之处在于竞争性的外部环境已经被合作性的外部环境所取代。企业网络使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的降低导致企业向专业化分工演进,从而引起企业网络的进一步扩张。企业网络在内部的经营单位中和外部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方面,总是维持着可渗透的边界。特别是企业网络中,由于各个企业在业务上的联系,以及信息流动良好的环境模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此时基于企业网络理论的边界就形成了。

(三)企业网络条件下的合理边界

企业网络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但是一旦其超越了这一范围,企业网络就可能是低效率的,这就有必要研究企业网络条件下合理边界如何确定。

本文主要根据边际分析思想来分析基于企业网络理论的企业边界的确定。此处分析主要建立在以下两点假设的基础上:第一,企业分为狭义企业和广义企业;第二,交易的边际成本随着交易数量的增加而上升。

如图2所示,横轴(Q)表示交易数量;纵轴(MC)表示边际成本;MCn表示企业网络的边际成本。

在E1的左边(当0

在点E1处,MCn曲线与MCf曲线相交,即MCf=MCn。根据科斯的企业理论,狭义企业的边界由两种资源方式的边际成本相等处决定。如图2所示,狭义的企业边界就是MCf=MCn所决定的E1,该处企业的规模为q1。

在点E2处,MCn曲线与MCm曲线相交,类似的,此时边界由两种边际成本相等决定,最优边界在MCn=MCm的E2处,该处企业的规模为q2。

而在点E2的右边(当q>q2时),MCn曲线位于MCm曲线上方,即MCn>MCm。这说明企业通过市场(或价格机制)这种方式组织生产的效率太低。相反,如果企业选择采用广义企业(企业网络)这种方式来组织生产则能提高效率。E1与E2分别决定了企业网络的最小效率边界为q1,最大效率边界q2(刘佳勇,2009)。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环境的深刻变化、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能在市场中立足。为此,企业之间就有必要跨跃时间、空间和原有边界来组织生产和交易,企业网络随之出现。通过构建网络,能够分享网络内成员企业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创新成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企业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企业为了追求效率的结果。然而,对于企业网络应该将哪些经济活动纳入到网络中来,将哪些经济活动分离出去呢?本文讨论企业网络对企业边界的影响,利用边际分析思想确定了企业存在的最大边界和最小边界。在网络中,当某一特殊企业作用很大时,企业边界就会扩张,甚至达到无边界的状态。而企业网络的无边界组织特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与企业关系这种传统的分析范式。综上所述,企业网络加快了企业边界的渗透和交叉,同时,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文松,郭广珍.企业网络与企业边界理论.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2.刘佳勇.企业网络的效率边界研究.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3.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 中国工业经济,2005(4)

4.余东华,芮明杰.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与企业边界变动.中国工业经济,2005(10)

5.刘佳勇.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企业网络效率边界分析.北方经济,2009(5)

篇4

关键词:公共治理;环境法;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065-04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促进全社会的集体行動。以前的研究大多关注从国家与市场两个维度来探索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国家和市场非此即彼的制度安排中,虽然环境管理的主体从单一政府扩展到了政府授权的社会公共组织,环境管理的手段也从单一的“命令一控制”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过渡,但是仍然没有改变公共权力自上而下单向度的运作模式和官僚体制的弊端。这种从国家和市场两个维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忽视了社会自组织网络的基础性作用。传统环境法研究范式的不足集中表现在该范式指导或影响下的环境法律实践中暴露出公众参与不足、执法不力、司法薄弱等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公共治理与环境法的融合,并以此推进环境法研究范式的转换。

一、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对环境法研究范式的反思

在工业社会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由于人类过度的掠夺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与经济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之一。对于如何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大多数学者关注以下两种思路,即或者通过市场机制或者通过政府管制来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和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但是,无论是市场化路径还是政府管制路径都存在失灵现象。

其一,市场机制通过产权私有化制度因应环境危机困难重重。市场化路径主张利用产权制度解决环境的外部性和环境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史密斯认为:“无论是对公共财产资源所做的经济分析还是哈丁关于公地悲剧的论述,都说明通过创立一种旨在终止公共财产权的私有财产权制度是唯一方法。”科斯在《经济学上的灯塔》一文中认为,英国从17世纪开始,灯塔一直是由私人提供,并且不存在不充分供给的情况,政府的作用仅限于灯塔产权的确定与行使方面。德姆塞茨在《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一文中提出公共物品的私人联合供给方案,认为如果有排除非购买者的能力,私人供给者可以有效率地生产公共物品。布坎南提出了俱乐部理论,利用俱乐部产权制度来解决由于使用者之间的交易费用所带来的拥挤现象,这类公共物品因此被称为“俱乐部物品”。无论是科斯定理提出的解决外部性的办法还是德姆塞茨提出的公共物品的联合供给以及布坎南的俱乐部供给方式,都建立在一个产权明晰、信息对称而且交易成本可行的市场基础之上。然而,在环境经济实践中,严格的产权界定与安排和完全通过产权安排来解决有关环境的外部不经济问题,至少在目前还难以达到,因为市场无力克服诸多技术性难题。

其二,依靠政府管制解决环境问题是现代政府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政府管制也存在失灵的问题。要运用国家公权力来改变公地悲剧,形成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均衡,必须是建立在公共管理机构完全掌握信息、监管有力到位、制裁可靠有效以及成本费用为零等这些假设的基础上的。“没有准确可靠的信息,中央机构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其中包括主观确定资源负载能力,罚金太高或太低,制裁了合作的牧人或放过了背叛者等。”而且,公共选择理论否定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利他性假设,认为政府自身也是追逐私利的理性经济人,在制定和执行环境公共政策时,很易被利益集团所俘虏或者寻租,从而导致公共目的落空。正如卢基扬契可夫所指出:“中央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消耗巨大。这种体系很快失去平衡,因为它的职能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圈、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自我调节与自我平衡的基本原则不相适应。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同样表现出比市场经济体制耗用更多的资源。……这就不能确保社会、经济和生态财富的增长,同时,这还加剧了环境负荷即阻碍了现实的社会福利的增长。”

二、可持续治理:环境法研究范式转换的理论基础

如前所述,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同时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超越环境治理中国家和市场非此即彼的二元论逻辑,寻求一种新的治理方式来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公共治理理论作为公共管理学的新近成果,强调多中心治理,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开放型的公共管理,充分利用市场、政府和社会的优势而避其不利,在上下平等协商的互動中实现公共目标。笔者尝试将公共治理引入环境法研究,提出可持续治理作为环境法研究范式转换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治理的内涵

“公共治理”由“治理”和“公共”两个词合成。“治理”长期以来一直与“统治”交叉使用,主要用于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動和政治活動中。自20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兴起以来,“治理”便被赋予不同于“统治”的特有内涵。治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罗西瑙认为“治理是由共同的目标所支持的,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且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量克服挑战而使别人服从”。罗兹认为“治理意味着民间和公共机构关系的转变,既是一个新的统治过程,又是一个改变统治规则的条件,甚至是一种借由社会来统治的新方法”。我国学者俞可平认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動,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罗兹依据治理的目标不同,将治理分为作为最小国家的治理、作为公司的治理、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作为善治的治理、作为社会——控制论系统的治理、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

“公共治理”中的“公共”一词将“公共性”融入治理理论,使公共治理成为公域之治的一种模式。公共治理的公共性主要指以下几方面:第一,公共治理主体的公共性。政府、社会公共组织以及私人团体等共同构成公共治理网络。公共治理网络具有民主、自由的品格,可以使各利益主体之间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促成集体行動。第二,公共治理价值观的公共性。公共治理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注重在民主政治理念上去实现公众的高度参与、社会公平以及承担为公众谋求福利的责任。第三,公共治理目标的公共性。公共治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共问题是公共治理的逻辑起点。同时,由于对公共事务的治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共同促成了公共治理公共性。

综上对“治理”和“公共”的分析,公共治理是指在由公共或者私人机构以及个人所组成的治理网络的基础上,在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下,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开放的公共管理,致力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

(二)可持续治理:公共治理与环境法的融合

环境法是因应环境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法重要的目的价值。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存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背景下,公共治理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融合是环境法发展的要求和新趋势,笔者将两者的融合称为可持续治理。可持续治理将治理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可持续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可持续治理主体不仅包括传统的管理主体——国家及其授权行使公共权力的社会公共组织,还包括其他社会公共组织或者个人(如利益相关者)。各种治理主体在环境治理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平等参与治理过程,形成多元治理格局。其中,国家在公共治理中起“元治理”的作用,即为了避免公共治理失灵,国家在公共治理过程中被视为“同辈中的长者”。它虽不具有最高绝对权威,却承担着建立指导社会组织行为者行動的共同准则和确立有利于稳定主要行为主体的大方向和行为准则的重任。

第二,可持续治理的多维度性。可持续治理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制度四个方面。其中,制度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可持续治理目标的重要基础。在可持续性制度之下,采取协调行動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治理的多维度性,要求在治理环境公共事务时,尤其要注重制度建设的可持续性,在制度框架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综合性的决策。

第三,可持续治理工具的多样性。可持续治理的工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强制性工具、诱因性工具及能力建设性工具。强制性工具是政府运用公权力采取的措施,该类工具以法律强制力为执行保障,属于“命令一控制”性的管制工具。诱因性工具又分为激励性工具和压制性工具,通过激励性工具,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可以促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動;通过压制性工具,如限制贷款,可以减少环境负外部的发生。能力建设性工具是通过一些列措施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通过绿色教育或者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参与环保决策的能力。

第四,可持续治理的整合性。可持续治理的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是使政府政策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处境和行動相协调。可持续治理的持续性、多层次性及主体多元性等特征,要求治理主体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时要有整体理念、发展眼光和协调意识。现代国家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朝向部门专业化发展,这虽然有利于对特定问题的处理,但是公共决策可能会欠缺长远考虑,并且单个部门的解决方案从长远来看可能是不充分或者有害的。可持续性要求政府决策要有长远眼光,要整合不同政府部门或者同一政府部门不同时期的政策,并且要改善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互動关系。

三、国家、市场、社会三维关系的构建:环境法研究范式转换的新思路

(一)国家、市场和社会在可持续治理中的关系

可持续治理理论强调国家、市场和社会在促成公共目标中的协同作用。同时,可持续治理强调平等协商,凡是能够通过市场和社会解决的公共问题,国家干预退居其次,即主张一种“先市场和社会调节,后国家干预”的模式。奥斯本和盖布勒对政府、私人(代表市场)和第三部门(代表社会)三者的优势及适用范围做了全面论述。

根据奥斯本和盖布勒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市场、社会和国家在可持续治理中的功能准确定位,从而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市场在可持续治理中的作用。市场在可持续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调节供求关系,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经济结构的形成。例如,通过能源价格的绿色化,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的发展。第二,市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公共服务的生产过程,分担政府的压力。如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建立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促进低碳经济项目的发展。第三,市场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污染物减排技术、节能技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第四,市场交易机制可以促进污染物减排的效率。例如通过排污权交易机制,可以实现减排资源的最优配置,降低企业的减排成本。

其次,社会在可持续治理中的作用。社会的自组织是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环境保护和治理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多个领域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乃至全球采取共同行動。第三部门在发展社会事务、提高个人责任心、加强社区、提高对他人福利的责任心等方面非常有成效,可以说,其在开展社区节能服务、环保宣传和教育以及促进环境友好行動等方面具有市场和政府无可比拟的优势。

再次,国家在可持续治理中的作用。在明确了市场和社会的作用之后,我们对国家在可持续治理中的作用可以作如下定位:环境管制对于解决环境负外部性问题必不可少,同时,国家在实施管制措施时,要注重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对于市场和社会在环境治理方面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国家要为其作用的发挥提供制度条件。一方面,尽管市场在环境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一个真实经济不可能是完全没有政府干预的“纯粹的市场”。正如萨缪尔森所言,“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那些使市场运作的机制(例如,定义和执行财产权利,以及管理合同执行的民法),都是必须有一个公共团体提供的公共产品。政府管制便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环境规制是一种可能增进交易机会的管制方式,因为他在原先产权不明显的地方创造出了可以交换的产权(通过污染排放的许可)。也就是说,在利用市场解决外部性问题时,首先需要拥有强制力的国家制定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强制性规定。例如,国家要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测制度、确立有法律约束力的污染物减排目标、污染物减排的基准年线、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配额的分配方案等等。另一方面,尽管社会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作用具有自愿性特点,但是也需要国家与社会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公私伙伴关系,为其发展提供制度激励和保障,如污染物排放信息披露制度。

(二)环境法研究范式的转换

环境法研究范式的转换应当以可持续治理为理论基础,着重于研究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互動模式,并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其一,从二元到多元。环境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进行环境管制的充分条件,而且政府管制自身还会出现失灵现象。以往的研究多专注于政府环境管制的制度安排,对于如何通过发挥社会自组织网络的力量解决环境问题鲜有涉及。社会自组织网络植根于公民社会,对于纠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后的研究中,要突破政府和市场非此即彼的路径依赖,关注由政府、社会自组织、利益相关者等共同构成的可持续治理网络。探索多中心治理的进路,发挥国家元治理的作用,同时要协调好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其二,从单层到多层、从分散到一体。可持续治理具有多层次性和整合性。这要求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有统筹全局的发展眼光和全球视野。不仅要关注局部区域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还要关注政府间环境治理问题和全球环境治理问题。要将分散的能源、经济、社会及环境政策和法律,按照可持续治理的基本要求进行整合化和一体化。

其三,从管制到民主。从管制到民主的转变,其实质是从单向度的以“命令-控制”为主的国家管理模式转变为民主化、市场化的双向度的公共治理模式。研究视角从单一的政府管制转变到社会控制和市场调控,从关注政府到关注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可持续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从政府(管理者)与社会(被管理者)的对立到政府与社会的互動,从自上而下的命令到民主参与和平协商等。

其四,从硬法之治到软法硬法相结合。公共治理并不仅仅依赖于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硬法(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法规),而更多的依赖于软法(如政法惯例、公共政策、自律规范等)。软法以不同于硬法的方式体现法律的评价、指示、预测、惩罚等基本法律功能;软法可以弥补硬法不足,推動公法结构的均衡化;软法有助于强化法律的正当性,提高法律实效;软法能够降低法治与社会发展的成本;软法能够促成公共治理模式的兴起,推进民主政治进程。生态领域的软法对于促进环境问题的民间自治以及促进环境政策法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以后的研究中要关注生态领域中的软法之治,注重软法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篇5

外邪袭络 ①六外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袭人肌表,按照阳络一经脉一阴络的顺序传变。②温、疫之气:主要是指外感温邪及疫疠之气,包括温热病邪及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内伤七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过极可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功能失常,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痰瘀阻络口痰湿、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络脉是津血互换的场所,津液代谢失常则为痰饮水湿,血液运行涩滞化为瘀血。痰湿、瘀血产生后,又可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阻滞络脉,导致痰湿阻络、血瘀阻络等病理变化。

久病入络 久病入络是清代名医叶天士关于络病发生发展规律的重大学术观点,包括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阐明了内伤疑难杂病由气到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病理演变过程。

饮食起居、跌仆、金刃伤络饮食饥饱过度、起居不节、用力过度、金刃虫兽外伤、药物中毒等均可损伤络体,出现一系列血症或神昏危症。

络病的病机特点

由于络脉独特的生理结构和气血循行特点,其病机亦有相应特点,即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等。邪客络脉,影响络中气血的输布环流,易致络脉瘀滞状态;邪入脏腑之阴络,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络道,病邪易入难出,胶痼难愈;久病络气郁滞,气化失常,影响气血津液正常的输布渗灌,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混处络中,导致络脉瘀阻,或结聚成形而为积。

络病的病机

络气郁滞(或虚滞) 络气郁滞是指络气输布运行障碍,升降出入之气机失常。

络脉瘀阻 络脉瘀阻往往在络气郁滞(或虚滞),久病不愈基础上发展而来,是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器质性损伤的重要病程阶段。

络脉绌急 络脉绌急是指感受外邪、情志过极、过劳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收引、挛缩、痉挛状态。

络脉瘀塞 络脉瘀塞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络脉完全性阻绝或闭塞。

络息成积 络息成积是邪气稽留络脉,络脉瘀阻或瘀塞,瘀血与痰浊凝聚成形的病变。

热毒滞络 滞络之热毒有内外之分,外则由感受温热火毒疫疠之邪,内则为络瘀化热,毒由内生。

络脉损伤 络脉损伤是指由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络体损伤,或破损或伤断,致气血流泄或阻断不通。

络虚不荣 络虚不荣既包括络中气血阴阳不足、脏腑百骸失其荣养的病理变化,也包括络中气血阴阳不足、络脉自身虚而不荣的病机。

络病临床表现

疼痛“久痛入络”,疼痛是络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疼痛的疾病均可从络病论治。

痹 证 痹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痹泛指机体为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腑气机不畅所引起的病证,如胸痹、喉痹、五脏痹、五体痹等。狭义之痹为痹证或痹病,指由于外受风寒湿热之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病证。西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等均属络脉瘀阻所致痹证范畴。

此外尚有麻木、痿废、瘫痪、积、青筋外露、出血、水肿、斑疹等临床表现。

络病辨证要点

辨发病因素 ①外感六、温、疫之邪,外感六先伤阳络,亦可直中阴络。a.风邪:常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肢体皮肤麻木,或肌肉关节酸楚疼痛,呈游走性,发无定处。b.寒邪: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身疼腰痛、肌肉关节拘急不利,疼痛剧烈。c.湿邪:以困重、闷胀、酸楚、腻浊等为主要证候特点。d.暑、燥、火邪:三者皆属阳热之邪。暑性炎热,初起壮热烦渴,汗出,迅即内传病情凶猛,若伤及脑之气络可致窍闭神昏,如因暑热炽盛熏蒸,脑之气络功能失司,则见身灼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中医亦谓之暑热引动肝风;或邪入血分则见灼热烦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色呈紫黑,甚则热伤脉络,吐血、衄血、便血等;或暑热壅肺,灼伤肺之脉络,骤然咳血,甚则口鼻壅血,咳喘气粗、气随血脱等症。燥为秋季主气,其性干涩,经鼻窍而伤肺络,故燥邪伤人常见咽干喉燥,干咳少痰,甚则痰中带血。火乃热之极,外感火邪即热邪,易灼伤阳络,临床常在其他火热症状基础上,并见各种出血症状,如鼻衄、齿衄、肌衄等。e.温热之邪:初期有短暂恶寒,但温热之邪,化热迅速,发病后很快出现气分高热症状,于温邪性热,传变迅速,若稍有迁延,迅即“逆传心包络”,而有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吐衄发斑诸症。f.疫毒:持续高热、烦渴、咳嗽、气促、吐痰,伤及肺之脉络则有痰中带血或咳血。若疫毒炽盛,高热不退,毒邪从肺胃之络弥漫周身,甚至由气入血,则可见营血症状,神昏谵语,动风痉厥,络脉损伤导致各种出血,或弥漫性血瘀脉络导致多脏器损伤。②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七情过极,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各种临床症状;过劳、过逸均可导致各种虚损病证。③痰瘀阻络,可引起中风、胸痹等。瘀阻于某一脏腑结聚成形而为积,若瘀阻肝络,临床可见黄疸,黄色晦暗,面目黧黑,皮肤有红丝赤缕。④外伤:跌仆堕坠、金刃虫兽、环境毒素导致络脉损伤,若伤及脉络则为创伤出血,伤及内脏可有内脏出血。若伤及经络之络导致经气阻断不通而致麻木不仁、截瘫、痿废等症。

辨病程久暂口所谓辨病程,就是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确定病程之久暂,从而判断有无络病的存在及其病理阶段。如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等,内伤疑难杂病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由气到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慢性病理演变过程。一般而言,久治不愈之病多有络病存在。以病程久暂判断络病是否存在,应充分考虑疾病的自然病程,久、暂对自然病程而言是相对概念,更重要的是用络病理论分析病情是否有络病存在,久病入络是规律,新病未必没有络病。

辨阴阳表里 络脉在体内的网络层次决定了络病深浅不同的病位层次。一般病之初期阶段,病在人体浅表之阳络,病位浅,病程短,病情较轻;疾病久羁不愈,则络病常在阴络,病位深,病程长,病情较重。阳络病变多反映外邪在表的症状。阴络居里为脏腑隶下之络,布散于脏腑的阴络已经成为该脏腑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络脉的功能也成为所在区域脏腑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布散于该脏腑的脉络发生郁滞、瘀阻、绌急、瘀塞、成积、损伤、不荣等病变,循此以求则易于把握广泛存在于内伤疑难杂病中的络病病理转趋。

辨寒热虚实 寒证与热证是疾病性质的主要体现,同时反映机体阴阳盛衰及其与病邪抗争状态,一般而言,恶寒腹冷,脉紧,络脉色青或黑;畏寒肢冷,四肢不温,络脉色淡或苍白:发热恶热,口渴欲饮,络脉色赤充盈;五心烦热,盗汗,络脉色红细小。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主要反映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等全身实证表现,络脉充盈扩张色紫或赤;面白神疲等全身虚证表现,络脉坍陷短小,色苍白。

辨气气病血 病络中气虚不能布散周身,温煦充养、防御卫护功能不足,则自汗恶风,畏寒肢冷:宗气不足声低气怯,甚则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络气郁滞主要表现为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气的信息传达、调节控制机能障碍,脏腑之间的协调紊乱,如肝络气滞则两胁苦满、气郁化火则咽干口苦;肝火上炎、木火刑金则见干咳少痰,甚则咯血。

篇6

关键词:胜任力理论;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方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08-0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方案与市场人才需求普遍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时代的技术更新更是加快了脚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趋向于“召之即来,来之即用”,对就业者的自我学习等综合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却没有“与时俱进”,大学的教育模式陈旧,课程体系落后,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一大难题。[1]

为了解决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问题,我们基于人力资源的胜任力模型理论,以网络编辑岗位为实例,根据对该岗位的调查,提炼出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通用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系统的课程体系,形成切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2]

一、理论基础

胜任力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人力资源实践中应用广泛。

(一)素质的基本概念

“胜任力”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和动机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3]

(二)胜任力族群

麦克利兰和他的研究小组根据对200多人在工作中的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所得到的信息,建立了286项胜任素质模型数据库,其中包括一般企业、政府、军队、教育和宗教等组织中的技术、市场、企业家、领导、服务等类人员的胜任素质。

该数据库记录了大约760种行为素质,而其中的400种行为素质是较少提到的胜任素质要素,而其余的360种行为素质可以用少数胜任素质要素解释每个领域工作中80-98%比例的行为及其结果,它们分别是:

1、成就与行动族,具体包括4个素质要素:成就动机、主动性、对品质和次序和精确的重视、信息收集意识和能力。

2、帮助与服务族,具体包括2个要素:人际理解能力、客户服务导向。

3、冲击与影响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影响力、关系建立能力、组织认知能力。

4、管理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培养他人意识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团队领导能力,命令/果断性。

5、认知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分析式思考能力、概念式思考能力、技术、职业、管理专业知识。

6、个人效能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自我控制、自信、弹性、组织承诺。

(三)胜任力理论在高校的应用

胜任力理论在高校的应用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大多数集中在建立高校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馆员、行政人员等各类具体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上。而孙杰、孙宝民对地方高校毕业生胜任力培养方式进行了探析,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孙丽璐、何磊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胜任力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基于KSAP理论通过调研确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胜任力模型,包括知识类、技能类、人格类方面的胜任力,共计10项胜任特质。[5]

(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比较陈旧,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从知识结构上、素质能力上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不能与时俱进地满足就业市场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有不少院校也在开展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和课程改革,但大多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教育专家的建议对课程做出调整,其主观成分占据比例很大,容易出现“拍脑袋”、“想当然”、“闭门造车”、“权威效应”的误区。

二、基于胜任力理论的“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构建“网络编辑”人员的胜任力项目,并据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构建整体思路

“网络编辑”专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步骤为:1、资料信息的收集。搜集渠道包括网络、图书、刊物、访谈、会议资料、行业协会信息等。2、胜任素质的问卷调查。3、统计数据分析与课程体系设置。4、现有课程的比较与调整。5、落实课程调整方案和分析成果。

(二)市场调查与统计

市场调查问卷的内容是在访谈信息整理形成的能力清单和现有的麦克利兰胜任力族群的基础上生成,问卷的发放对象为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编辑、网络推广的在岗人员以及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1份。经过统计处理,综合提炼出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胜任能力,共计27项。

(三)胜任力与支撑课程的对应关系

从下表中可以看到胜任能力与拟设置课程的支撑对应关系。

网络编辑是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仅仅通过课堂的知识传授,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需要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措施有:

第一,教学学时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时中有50%为实践学时,采用课堂设计、工作室项目等形式实现。

第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平时成绩占60%,主要构成部分为实践性的作业与任务。

第三,充分利用假期实践。在大学一年级暑假安排认知实习;大学二年级暑假安排小学期,由教师和专业人员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小项目;大学三年级暑假安排一段时间业务实习,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工作。

第四,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的实践也可充分利用。如参加大赛,参与专业的工作室项目,参加校方对外的社会服务项目,等等。

第五,毕业论文阶段,从选题、撰写,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以毕业设计作品来展现各知识模块与技能的综合运用水平。

三、结论

本文从对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出发,探讨网络编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支撑关系,摸索出一套客观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模式,为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提供借鉴。该研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毕业生胜任力差、对口就业率低、就业目标岗位不明确等问题,使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艳玲.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9,10:29-30.

[2]刘兵峰.胜任力模型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3]朱伟俊.以胜任力为基点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24-127.

篇7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口语教学思维能力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25-03

一、引 言

当前,我国外语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较高,而综合运用能力较低,特别是口语方面较薄弱,“哑巴英语”的现象严重。虽然近年来口语的重要性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注重了对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但令人遗憾的是口语教学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口语能力低下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大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口语方面应能就特定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并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讨论。但现实中,许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课标中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运用英语口头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十分有限,表现为话题单一,思维难度不大,大多还停留在打招呼的水平。究其原因,可能在目前的英语口语教学中,缺少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如何其莘等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文秋芳(1999)也指出:“英语专业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1]那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思辩能力来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呢?笔者以课堂英文辩论为突破口,在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中寻求一种学生自主的口语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课堂辩论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辩论是人们持不同立场对同一对象有争议的内容展开争论的过程。辩论能培养人的组织力、思考力、反应力,以及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而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辩驳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2]还能很好地激发社会责任心,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扩大人际交流的范围,培养公众情感等等。在英语课堂上开展以辩论为形式的教学活动,主要基于以下的理据:

1.符合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还是高年级的教学大纲,都多次提到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基础大纲》(2002)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中指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原则的第一条中写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对“综合英语课”和“阅读课”这两门课进行说明时,分别写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推理能力。”Kay(2006)指出,辩论是英语使用的基础。尽管人们掌握了语法和词汇,但同母语说话者交流时很难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会辩论。因而学会辩论对所有的英语学习者而言是非常有用的。[3]而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的一个具体表现恰恰就是不会用英语进行辩论。可见学习英语辩论是提高英语能力的直接而有效的策略。

2.培养合作学习精神的需要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教学的目标体系应同时包括学术性目标(academic objectives)及合作技能目标(cooperative objectives),并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和良好非认知品质。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十分重视学术性目标,而往往忽略学生合作交往技能训练与培养。[4]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英语课堂辩论式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尝试性和建设性使用英语的机会,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

3.符合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当前的主流教学理念已经由教师主动模式转向学生自主模式,其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同时,自主学习理论也侧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倡导“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强调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Benson把自主学习上升到“是在教育体系中对学习者权利的一种承认”的高度。[5]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说多练。在英语课堂上开展辩论,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心理语言学家Ellis指出:辩论可增加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从而增强了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6]Long和Porter也支持这一观点并从教学法的角度总结了学生参与辩论的好处:它增加了语言练习的机会,提高了谈话的质量,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7]而且这种练习能够很好地延伸至课堂外由学生共同操练,自主完成。

三、英语课堂辩论式教学模式

笔者在二年级本科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堂中开展课堂英语辩论,一周一次,共一个学期。每次辩论包括准备阶段、辩论过程和总结讨论三个连续过程。

1.准备阶段

前半学期,由教师主导准备:包括由教师选择合适的辩论题目。将题目提前一周告诉学生,并指导学生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所有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本方的辩论观点,勾画出问题的关键、假设及结论,以便在辩论时能够清楚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能有力地反驳对方。活动开始阶段,先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方两组,让学生先列辩论提纲,然后让每位学生同周围持不同论点的同学进行辩论。然后推选辩论代表,每组2人,主辩1人,协辩1人。后半学期,由学生主导准备,辩论题目由学生自由推荐,讨论决定。文献查阅分析等准备工作由学生自主完成。后期我们也探索过数次即席确定辩题,五分钟准备,即席辩论的即兴课堂辩论式教学等方式。

2.辩论过程

前半学期,由教师主持辩论,通过语言引导为辩论创造一个富于情感的氛围和轻松自由和谐的辩论环境。情感氛围是指辩论会场充满合作、无威胁和敌对感。辩论程序:第一部分为构成性发言,第二部分为争论性发言。在构成性发言中,第一发言人为正方第一辩,他的陈述是说服听众拥护他的观点与立场。该发言人应通过对关键词下定义等方式,提纲挈领地将问题的核心提出,时间1分钟。接着由反方一辩发言,目的是提出相反论点,他可以通过驳斥正方第一辩对关键词所下的定义等方法,提出主要的反对观点,时间1分钟。争论性发言由正反双方交替发言,发言顺序不做规定,但各方发言的总时间限定为4分钟。最后双方各有1分钟的总结陈词,总结我方关键论点,指出对方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关键漏洞。

3.辩论之后的讨论会

在辩论之后,所有学生,包括辩手和观众,参与辩论后的讨论会,并对辩论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双方的英语表达、辩论技巧和其他方面。英语表达包括英语发音的准确性、表达的流利度、语法的正确性。辩论技巧包括陈述是否清楚,是否有充分使人折服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辩论是否具有逻辑性。其他方面辩论过程中的礼仪、风度和形象等。另外,教师应该将一些被辩论者忽略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自由讨论。

辩论会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不是考试手段,因此,一般不主张打分,以免给学生带来焦虑而影响发挥,同时也防止正反两方的敌对气氛。

四、开展课堂辩论式教学实践的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观察到通过开展课堂辩论式教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能力锻炼和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均受益匪浅。

1.学会英语思维

在课堂辩论式教学的准备阶段,学生需要查阅、阅读和分析大量的英文文献,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英文阅读量。而且与传统的教师布置、学生被动阅读不同,这种阅读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的探索性、主动性阅读。学生带着英文的主题问题,主动性地检索英文的支持论点的证据,非常有利于学生把二者建立直接的有机联系,培养以英文思维的方式。在实际课堂辩论式教学的过程中,辩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尤其是在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唇枪舌剑,对对方的发言做出最快速而合理的反应显得非常重要。在快速的语言交锋切换过程中,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思维的“语言翻译”过程,“逼迫式”地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英文思维的习惯。学生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学会严谨、独立的思辩

能否在辩论过程中提出最具支持性的论据,形成强有力的逻辑论证是辩论成功的关键。在辩论的准备阶段,通过对围绕着同一主题的不同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学生能在材料的取舍、辩论情景设想和应对方案计划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严谨的思维方式。辩论过程更能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符号,在表达的背后,是思考,是思想,是思维,是想象力(郭初阳,2006)。语言能力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尤其是正式场合的语言应用,如演讲,答辩,报告等,更是严谨的逻辑思维的直接表现。能否进行合理、有效、准确的逻辑思维是语言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课堂辩论式教学正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杨立民所说:“辩论的好处就在于让我们学会一种本领,一种通过分析、思辩找到真理的本领。我们的学校要为社会提供的应该是具有强烈求知欲望,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不同的个体。”

3.学会有效交流

课堂英文辩论的练习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辩论进程中,无论是正方或反方,为了说服对方或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都会寻求一些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并以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更着眼于论证的攻守,寻求有力的论据来支持本方观点,同时抓住对方论证中的漏洞予以攻击。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内容本身,往往避免了一般口语练习中对语音、语调、语法等语言外在形式的过于关注。这是一种更接近于母语表达习惯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学生将英语尽快从外语转化为“第二母语”。

4.突破心理阻碍

在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部分学生一直存在一定的心理阻碍,他们不敢开口说,怕说错。而课堂英语辩论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心理阻碍得以突破。由于在准备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辩论主题的大量资料,这种信息的积累在心理就产生了一种表达的欲望,而在辩论现场热烈的气氛的感染下,表达欲望转化为强烈的表达冲动,学生争相发言,尤其是自由辩论阶段,甚至有观众不可抑制地自发参与辩论的情况发生。而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常见的羞涩、回避等现象荡然无存。学生的心理阻碍得以轻松突破。

五、对教师的要求

组织学生参加课堂英语辩论,是一项艰辛的、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协调者的作用。如果没有精心的组织,参加辩论的学生停留在打口水仗的水平,辩论最终就会成为一场闹剧。笔者认为要使辩论取得成功,教师应该做以下工作:

1.指导准备

教师应在辩论的准备阶段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推荐有价值的参考书目、网站等。同时在学生收集到一定的资料后,帮助学生分析不同论据的质量,论证的方法,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尤其是中英文之间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论证的逻辑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加以分析、梳理,以引导学生建立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逻辑思维习惯。这对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乃至英文写作都大有裨益。

2.倡导环境

在实际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辩论主持或场外引导等方式倡导良好的辩论气氛。和谐宽松的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思维。在辩论课上,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平等、信任、尊重,学生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把握辩论总体的节奏和走向,既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防止冷场,又要防止辩论过于激烈,场面失控,甚至出现语言人身攻击等不良情况。

3.点评得失

通过对辩论过程的回顾分析,无论是参与辩论的辩手还是“观众”都找到了一面能看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镜子”。教师在讨论中应引导学生相互鼓励,长处和优点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而对于不足之处,教师应予以鼓励,可以用“If you…, you would…”虚拟语气句式等委婉地表达。充分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保障课堂辩论式教学能持续进行。

六、结 论

在现代生活中,辩论是最重要的语言交际活动方式之一,在政治活动、经济交流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英语辩论也是提高学生思辩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能让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不但语音、语调清晰、流畅,而且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也充分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相关要求。课堂英语辩论的成功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英语口语教学规律、开发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都带来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0(2)

3 Kay. S. 实用辩论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 王 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5 Benson, P. & Voller, P.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Longman, 1997: 29

篇8

关键词:;辩论;多;对话模型

中图分类号TP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182-02

0 引言

基于的编程把应用程序看成是由组成的,具有自治性、前摄性的特点,并且之间可以相互进行通信,的这些特性使得它们能够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可以不需要人工参与而单独地完成特定的任务。同时,由于之间可以通信交流,这样多个就可以联合起来以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于以上优点,技术现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相对较小的个人助理系统还是大型复杂的商业应用,例如控制系统、系统诊断、制造业、交通、后勤、以及网络管理等。本文将技术应用于辩论系统中,是对解决构建辩论系统问题方法的一个发展。

1 及结构

1.1

,又可称为软件[1], Wooldridge等把定义为具有自治性、社会性和反应性特点的软件系统[2],是一种特殊的软件组件,软件系统一般需要多个软件联合起来凭借相互影响和作用来实现,通过多个软件实现的系统被称为多系统。

1.2 的结构

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基于逻辑的结构,反应型的结构、BDI结构和分层的结构。

基于逻辑的结构根据传统的基于知识系统技术发展而来,在这该结构中,用推论机制来表示和操作符号系统。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用符号来表示知识,便于人去理解逻辑,而它的不足之处是很难把现实世界用符号来准确地描述,而且符号表示和操作非常地不方便,效率低下。

反应型结构把情形和行为一一对应起来,它是以刺激反应机制为基础的,和基于逻辑的结构不同的是,它们不使用任何复杂的符号来推理,该结构的优点是在动态环境中工作效率比较高,而且比基于逻辑的结构易于设计,然而,反应型仅仅依靠感应的数据有时并不能让选择合适的行为,同时由于没有状态,不可能让具有从经验学习的功能,因而很难实现一个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尤其是在具有很多行为的情况下。

BDI(Belief, desire, intention)是当前最流行的结构,本文也以这种结构为基础。 BDI结构的思想起源于哲学,使用形式逻辑定义信念、愿望、意图三个心理状态,目前有许多系统采用这种结构来实现,例如 JAM和JACK等,最著名的BDI结构是过程推理系统(PRS)[3] 。该结构基于四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即信念、愿望、意图、计划。在PRS系统中, 信念代表一个掌握的关于环境的信息,目标即代表分配给的任务;意图代表已经开始着手去去完成的目标。 解释器控制着这四种数据结构。最后,它根据当前的所有意图和过程知识选择一个要开始的行为。

分层的结构又称混合结构,该结构可分为水平分层结构和垂直分层结构。在水平分层结构中,每一层都直接和感应输入和行为输出相联,该结构的优点是设计简单,对于一个需要n个不同行为的来说,只要n层;它的缺点是层之间的行为可能不协调,且层之间的交互太多。垂直分层结构解决了水平分层结构的缺点,它只有一个输入和输出,这种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层与层之间的交互大为减少,它的缺点是层与层之间相互依赖,一旦某层发生问题,整个系统便不能使用。

2 辩论系统

2.1 系统模型

辩论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对话模型。本辩论系统采用的对话模型以“DC”正规辩论系统模型为基础,系统中有两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承诺库, 用来存放参与者说过的或接受的声明。在辩论过程中可以从承诺库中添加或删除承诺,有一系列规则规定每个参与者的辩论时的动作,每个参与者辩论的动作类型有声明、提问、反驳、收回和澄清,每种动作类型描述如下:

1)声明,即陈述语句;

2)提问,对对方的声明提出问题;

3)反驳,对对方观点进行反问;

4)收回,对自己曾经的声明没有足够的论据支持,只能收回声明;

5)澄清,要求对方进一步说出支持其声明的论据。

2.2 承诺规则

辩论双方都有自己的承诺库,每个承诺库包含两种类型的列表,即断言语句列表和让步语句列表。断言列表指的是辩论者曾明确声明过的语句列表,让步列表指的是辩论者隐含接受的语句列表,例如对方提出的一个声明而自己没有明确提出反对。

承诺规则如下:

1)最初承诺,用CR0表示:辩论双方的最初承诺都为空;

2)收回,用CRW 表示:如果辩论某方收回自己的声明,则该声明从它的承诺库中删除;

3)声明,用CRS表示:在辩论某方提出一个声明后,如果对方之前的语句不是反驳,则将该声明加入到自己的断言语句列表中,同时加入对方的让步语句列表中;

4)辩护,CRYS表示:在一个声明提出后,如果之前对方提出的是反驳,则将该语句加入到自己的断言语句列表中,同时加入对方的让步语句列表中;

5)反驳,用CRY来表示,对对方声明的反驳后,如果自己的库中存在该声明,则将该声明删除。

2.3 系统结构

本系统采用技术来实现,系统有五个:接口、对话、承诺、计划和知识库。

接口为用户提供一个与系统交互的接口,输入设施为用户提供输入辩论语句类型和内容的功能,以及帮助信息等功能对话的组成部分:输入管理、对话管理、裁判和输出管理。输入管理为用户的输入提供支持,它同时把输入传送给对话管理。

计划负责组织系统的辩论,它根据知识库,系统当前承诺库和对话规则的状态来产生自己的辩论语句,是系统的“指挥者”。

承诺负责更新计算机和用户的承诺库,它由一个承诺管理和两个承诺库组成,承诺库分为系统承诺库和用户承诺库。每个承诺库都有两个声明列表,即声明语句列表和让步语句列表,为了区分这两类型的语句列表,在系统运行窗口中,我们在让步语句前加“*”号。

知识库有一个知识库管理和两个内容相反的知识库,当辩论开始时,对话管理将根据用户选择的观点让知识库选择一个合适的知识库以便与用户辩论,每个知识库对应着一种计算机的论点(观点),例如,用户选择“研究生扩招是不可行的”,计算机将选择相反的观点即“研究生扩招是可行的”,这里知识库选择支持“研究生扩招是可行的”观点的知识库来与用户辩论,反之亦然。

2.4 系统实现

实现多系统的平台有很多,本文选择现在日趋成熟并且使用最为广泛的JADE平台,JADE是基于Java 语言的分布式多开发和运行环境,使用该平台实现多系统比较方便[4]。

3 结论

如何构建一个高智能的、方便使用的辩论系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多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工作将围绕策略的制定以及如何选择特定的辩论策略展开,使辩论系统具有更高的智能。

参考文献

[1]Genesereth,M.R.and Ketchpel,S.P.Software Agent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4,37(7):48-53.

[2]Huber,M.JAM:A BDI-Theoretic Mobile Agent Architecture.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nomous Agents,1999:236-243,New York,NY.

篇9

于是,1993年“一不小心”复旦辩论队的行列,进而远征新加坡,朦朦胧胧地被授予了“最佳辩论员”的殊荣。在回答星洲敬业无比的记者提问时曾多次语塞。因为我至今仍没弄懂究竟为什么把这份荣誉给了我。绝不是过分谦虚之词,姜丰的亲切温文、季翔的睿智严谨、严嘉的机敏幽默都是我无法比拟的。电视播映时间安排严格,超时即被“咔嚓”,授奖仪式不能拖沓;我是四辩,距领奖台最近,评委可能为了表达对导播的充分体谅,就……不过,有一点必须肯定的:辩论场上每一个队员的出色表现都是辩论队内外集体智慧的结晶。

据说自人类有语言之始便有了辩论。确实,人是社会的动物,走东或是向西、吃茄子还是啃辣椒,都得辩论一番才有结论。

人类有语言固然可以自傲于动物界,但语言衍生出的辩论极易引发综合病症,大约是第一个产生语言的部落始料不及的,就像会功夫的人从来不会想到,人类多少非正常死亡的惨烈皆出自武门侠客。而辩论如固无际的大海,不同时空的人们前赴后继地演绎其中“沉者自沉、浮者自浮”的历史,有始无终、绵延不绝。惯于言辩、笔辩的黑格尔对人生的许多尴尬的游戏尤为豁达。一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便被尽归于这一简单的逻辑程式之中,更何况“辩论”两字呢?大到老美参众两院铿锵有力的辩论,小到菜市场一分一厘争议,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又离得开辩论这出戏呢?

辩论本身有如此这般的是是非非。古往今来,对能言善辩的评议更是莫衷一是。能言善辩者的另几种形容词句就是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嘴尖皮厚等,从“鲜矣仁”、“颜之厚”到“腹中空”都是能言善辩者漫画肖像。至于其背后为人所指为“耍嘴皮子的、会吹牛的、……”更是司空见惯。的确,能言善辩者如杜维明先生所说不能离开“仁厚”这一核心。否则,犀利的辞锋、华丽的言词失去理趣就只能是徒然的浮华语句的堆砌,宛如一幅抽象装饰拼贴画,只能迷人眼目却没有多少实际内涵。以理据持辩,以平和的心态说理是真正辩道所倡之原则。《史记》有言,“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晏子、管仲又何尝不是以其卓越的辩才,成功辅佐其王成就霸业呢?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孔子、孟子、朱熹又有谁不是以其卓越的辩才而载入历史的典册?可见能言善辩之于个人、社会、国家之重要。

辩论出输赢决不是辩论本身的宗旨。魏徵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辩论的目的恐怕是以辩论形式充分展开对立双方的观点、相互比照、以利接通趋近真理的线路罢了。故能言善辩者,应以求真、求善、求美为己任。这也是举办大专辩论会的意义之一。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人来说辩论意义可能远不在形式上的这些,经济谈判、法庭申辩、公关辞令都与辩论息息相关。据此,尽管善言辩者饱经风吹雨打、历经伤悲苦痛,仍有众人对辩道趋之若鹜、跃跃欲试跻身辩伍之中,大专辩论会也不至于后继乏人。在此,我们满心希望健康、纯真、理性的辩论之花能够盛开在祖国的各个角落。

既然有语言就有辩论,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辩论员。在此意义上谈辩论是无法谈清楚的。我们都知道,世上最说明不了的不是貌似博大精深的问题,而是最平淡的日常事件。这里主要是基于自身参加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所思所感,依据新加坡举办的数届大专辩论会的基本规则与大家共同商讨有关辩论的一些事宜。

我正式参与所谓严肃认真、正规类型的辩论只有不到四个月的历史。起初的动机不是来自多么宏大的志向,只是为了报答系领导和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推举。初上辩论场,就仿佛是柬埔寨泥沼地赶鸭的农夫面对各位久经辩论场的刘易斯。那时的心情紧张得如死寂一般,这莫非是大凡处于绝路、大势已去的人都有一份貌似冷静的姿态?承蒙上天开恩,允我如段誉般稀里糊涂过关斩将、成为复旦辩论队一名正式队员。校园小报上将我那个灵魂出窍的木然,美称为“从容”,曾几次让我心甘情愿地成为这一形容温柔的傀儡。熟悉我的朋友适时对我响起警告:当心瓶子里的水晃光!也是,我自稍有觉醒于作戏之中,开始从每次都希望辩论早些结束的心态里看到自身知识修养的苍白与贫乏。如此下去,只怕那个美丽的“从容”很快就会变成滑稽的“充聋”了。

十几年沉溺于象牙塔书香氛围里面,自觉肚子里的墨水如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大江大河。有衬衫挂笔处一片片青蓝为证。实际,一切据以自傲的知识库存,如已经风化的土坯,一经反驳便支离破硅、尘土飞扬。语言似闸,知识似水。话语越多就越显知识的贫乏。孔子不断告诫君子“讷言敏行”也不无道理。圣人的知识在那个时代因客观条件所限本来就不多,而大到国际战争,小到夫妻吵架都要为数不多的几个圣人去解决。知识用完了、无以补充的,“讷言敏行”就更为重要。现在不同,印刷业出奇发达,信息传播迅速,又有知识爆炸之势,况且辩论之时,开口是金,沉默是土。知识必经受一次次磨练。悟空受炼成器,事先需承受大山的重压,何况如我般的下品凡人呢?

文化历史学者朱维铮教授在对我们的知识观察把脉之后,处方上赫然跃出两字:恶补!英雄所见略同,政治学教授王沪宁先生对我们的思想稍做听诊,二话没说,径直率我们进入图书馆,尝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滋味。每当我沾沾自喜于方才流出的名言佳句时,年轻的哲学教授,我们的俞吾金教练不失时机顺口引经据典直指我引证不当之处,反应之快,引证之准确,古今之贯通,每每令在座的各位辩手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身教重于言教。见识了知识渊博之“庐山真面目”,青年人难免的血性与自尊促我暗下决心,要以练习瑜伽的那种耐性和长性在知识的海洋中风雨飘摇一番。不料,作为青年学者的顾问与教练为我们开出的第一道知识快餐竟是四书五经。试想一下,杰克逊的摇滚还在耳边缭绕却要即刻转听大秦古音会有怎样的心情?这就如同少年听戏,事先就有油然而生的倦意,我称之为思想过敏。在过敏中求耐性与长性几乎成为不可能。在我搔首皱眉之际,反观周围几位伙伴已是尚未开卷却满腹经纶,一触四书有如迷途于沙漠里的牧师发现一本圣经一样欢声雀跃,我立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借此探一探杜维明、刘述先是如何用现代人纤纤之手触动中华文化的键盘,将花果飘零奏成一阳来复,进而响成新的春天的。此时,对知识的欲求似乎已超出辩论输赢之功利需要。这一难得勃然升华之感不失时机地转成催我钻入文化典籍的兴奋剂。虽说人生业已二十多个春秋,心智却仍幼稚,自己的观点见解极易为名人雅士所动,故大谈之乎者也。孔孟之道同时也念念不忘身旁摆上几本萨特与福柯的文章,以求在古今之间求得一个平衡点。学识的中庸绝非由老成练达所铸,是恐为他人左右的堡垒,知识脆弱的屏障。

久而久之,终究也学会了一点中西纵横比较参照,古今上下贯通串联的方法。“唯手熟尔”是卖油老翁谦虚之词,辩论场上的论点应对,引证反驳,词锋相接要做到总体上处于从容自如的境地,在人眼中也算是无他,唯眼熟尔、唯耳熟尔、或唯嘴熟尔!孰不知一个“熟”字该是由多少辛苦酿成!孟子云:“人之有德慧求知者,恒存乎病疾”。

训练场毕竟只是世界小小的一角,推广至社会、国家、国际的空间,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提升发展不正是知识的竞争与撞击的结果吗?适者生存在现代社会中不再体现为用坚强的体魄与寒冷、巨兽、顽石作抗争,而是用智商与知识同外界恶劣的环境作搏斗。丹尼尔的科学技术决定论,托夫勒的信息独霸论,王沪宁先生的智商优势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辩论场不是一般的人际交往场。思想、智慧的撞击与反弹尤为直接、激烈。当对方陈词中所蕴含的种种观点、原理、逻辑推导如排山倒海般向你倾来的时候,当然你可以不理不睬自说自话,此种对对方的攻击毫无反应的做法只能算是下品的辩论技巧。真正果敢勇猛、准确、犀利的应对,才能博得评委的青睐,奠定胜局的基础。他谈甲对乙的决定作用,你必谈乙对甲的反作用;他谈孔子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你必反诘孔子不也曾如痴如醉欣赏南子的美貌吗;他言康德的善良意志,你必云康德对人之恶性、自私性的肯定;他搬韦政通,你必抬杜维明……对方陈词中的观点、立论、逻辑事先皆在暗处,场上不及一秒的反应时间是谈不上同辩友耳语商榷,或做什么翻书看笔记的把戏的。若不是平时知识积累具一定规模,辩论队员必将会在场上王顾左右而言它,甚至到一时语塞、不知所云的境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固然有自命清高的酸味与等级观念的腐气,但辩论立场的依据确不能来自街头巷尾的鸡毛蒜皮之琐谈,或是江湖艺人之谐语,而应出自大家巨匠之鸿篇巨论之中,固要求辩论员具有极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功底,也就是个个要是青年才俊。既是才俊则必也是孔子之“中人以上”者。参加辩论赛的各路辩手大多具有任对方古今中外、东西南北之侃侃引证,自己持机滔滔不绝上下纵横,本末源流作反驳的本领,真可谓是任你如何“语上”,我也能接“上语”。辩论赛实际上是知识的较量,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有不慎,犯了将奥古斯丁等同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错误,将自己归依到“中人以下”,任对方恣意拥“语上”之态做反驳,其结果可想而知:非但轻松地成为输家,且过于潇洒地成为贻笑大方的楷模。

心理素质的好坏是运动竞技取胜的重要一环。辩论场队员的心理素质也是辩论取胜的关键。运动场上心理冷静平稳可只管你沉默地如风驰电掣的奔跑就成。辩论场上的心理冷静平稳绝对不是要求你沉默不语,实践“沉默就是最好的反驳”的格言,而是要求你冷静平稳地调动以往的知识资源做有效的回应。“知识就是力量”,则是辩论场遵循的重要原则。说到底,辩论场上心理素质的好坏取决于知识修养的多少。

辩论场上心理素质好坏不仅体现在刀来剑往的应对上,且体现在唇枪舌剑的反驳中队员的风度气质上。凡在必分输赢的场合,总能看到因赛场争雄,同窗好友一夜之间顿成路人的事例。辩论赛有胜方、败方之分,冠亚军之物质奖励也颇为悬殊,其间火药味不会不浓,但辩论赛毕竟必须贯穿以辩会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境界。常言道:“说时容易,做时难”。倘若对方引证一个几乎可置你方立场于死地的观点,你又想不出妙招挡架,便极可能以为对方丝毫情面不讲,从而自己血压升高,语速加快,苛刻挖苦之辞鱼贯而出,原先那个绅士淑女派头荡然无存,落入了谩骂、无端攻击的窘境。反之,当时若能及时调动知识底蕴,行以毒攻毒之招,用避实就虚之计,言词自然可入情入理。将成稳大度、从容不迫之风度气质昭然于众,必令评委和观众赏心悦目。言之以理,晓之以情,驳之有度,辩之有节才是真正辩论之道,否则辩论与街头巷尾的吵架叫骂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组队辩论不但要求每个队员才高过人,更要求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一个人的文化知识底蕴不可能在短期里为其他队员所了解,其深浅厚薄队员之间只能略知一二。辩论场上你来我往的应答不能单靠个别人独领,得靠四人集体智慧联合出击。一辩谈伯夷、叔齐在饥寒交迫之时仍恪守道德,不失高风亮节之君子风度。二辩便要有伯夷、叔齐曾是王子贵族的知识准备,以防对方攻击。二辩谈孟子也有“形色、天性也”的思想,三辩必即刻反应到孟子是即心说性,荀子是即生说性,两者说性之始发不同,以防对方找岔。三辩巧将“争则乱,乱则穷”改为“争则乱,乱则饱”以归谬对方立论的逻辑。四辩必准备应接出“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饱”之三辩欲置对方立场于死地的潜词。若没有知识结构与内涵的相互配合、对应,他说康德超验的善良意志,你云良知的经验体会;他论恶的进步意义,你谈善的社会历史性……结果,辩论场上展开辩论的不是正反两方,而是矛盾百出的自己。祸起萧墙,矛盾既出,即使你欲竭力弥补,无奈对方并非酒囊饭袋,早就针对你方矛盾穷追猛打,最终只能痛尝败果。

由于辩论赛正反两方命题都已给定,相互之间战略意图昭然若揭,双方的智慧与机敏就体现在确立立场、组织反驳的战术策略之上。如高考前老师绞尽脑汁猜题一般。双方赛前必费尽心思揣度对方可能摆出的招式与机巧,组织反攻的弹药,准备一些维护自方立场的独门暗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辩题涉面辽阔,经济、文化、哲学、传媒、环保、医药、法律等等无所不包,且又是世人关注的焦点,有些辩题可谓是既白了孔子也老了康德,至今仍尚无定论。因此,可供双方参考的观点可谓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纵使赛前相互之间有千千万万个估计也难保全面。这样,辩论场上如何了解对方所持的理据至关重要。“以学心听”是辩论队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辩论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场争夺桂冠的比赛,输赢得失远胜于四位辩手的切身利益,牵涉到所代表学校的荣誉,更何况是区际、乃至国际的大型辩论会,其关联的方方面面就远不止上述了。辩论队员担负的压力不可谓小,又是倍具血性的青年,一俟辩论场上风雨突变,难免情绪激昂,以感情统摄思维与辞令,从而犯下辩论之大忌:冲动与急躁。荀子之“以学心听”言即要以探讨学习的心境去听。对方虽说与自己共为华族,但毕竟所处的文化环境与自己大相径庭,其观点有中西合璧之妙处,有的或许是自己闻所未闻,虽光怪陆离,却又不失理趣的理论。假使让自己开始就处于以“攻”心听的状态,以绝对斗争性的姿态相对立,必导致心情过于紧张、脑力失调、语言的子弹多却乱飞,反而无法击中要害。“以学心听”要求辩论队员以较为宽厚、平和的心态去聆听对方的论证,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对方陈词中何为直持了当的理喻,何为弦外之音、机巧之设,又何为核心概念,何为逻辑线路……在充分了解对方观点之后,才可将其观点与我方的立场参照比较,听听是否有可供我方用来转换立场的方面、是否有明显的矛盾之处、是否有可将其逻辑推导演绎出荒谬结论之所在,甚至弄清其长处如何,以利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以上决非是以一种非常焦虑的心态去听所能成就的。待对方言毕,心明耳聪的结果便是你的言辞犀利而不刻薄、反驳有利而不强词夺理、申辩圆满而不偏狭、攻击勇猛准确而不漫无边际……从而让辩论场真正成为一种“真理的探讨”、“智慧的交流”、“感情的交融”之文化交流场。

言辞表达、思维方式、逻辑路线是辩论之别重要的三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有其不同特点。有的重定量、重事实、重罗列各家观点,有的重定性、重哲理、重独家之说;有的语句深长、意喻复杂,有的简短明了,中心突出;有的持单线决定论,有的持多元发展观;有的抽象深奥,有的平实质朴……总之,各自充分体现以所处的文化背景为依托而展开的辩论风格。尽管风格各异,但各有各的长处。输赢得失并不意味着在风格上有优劣之分。作为代表中国大陆大学出战,辩论队自然要体现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辩论风格。提及中华文化,难免有人会问:在科学与民主的现代社会,以中华文化这一“粗糙”的历史“陈迹”去应对“先进”的西方文化为依托的表达方式,岂不相形见绌?其实不然,操华语辩论本身就无法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华语的结构之丰富、表意之精妙、节奏之优美是其它语言不能比拟的。将语言形式作欧化的转换,无疑是重蹈东施效颦之覆辙,复演若真葬花之笑剧。中华文化培育成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与逻辑线路在塑造民族性格、培养社会心理、规定价值取向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无外乎有这几个特点:整体性思维,对待性思维,辩证性思维,意向性思维,历史性思维,直觉性思维等,而这些思维特点对辩论队员在变幻莫测的辩论场上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大有益处。从几场中国大陆学生参与比赛的辩辞中看,中国学生都能本着对人类整体利益的关切,以对对方立场真理性因素的宽容襟怀,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以恰到好处深入浅出的比附,以对大历史演绎的观照,以简洁自然的喻意来建构自己的立场,申辩自己的观点,赢得大多数评委与观众的认同。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适当用其来表达相当严谨复杂的理论问题有着独特的妙处,非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更有其意境悠长、耐人寻味之美感,其趣其妙不是其它形式所能代替的。

辩论赛不只是辩论队员之间的辩论活动,而是集辩论员、评委、观众于一体的综合行为。辩论赛不同于专业评定职称的答辩,专业性强,高度抽象,且需辅助于各种图表图象来加以说明。辩论赛是借助辩论员娴熟的语言技巧将自身立场、观点充分展示的比赛,它更多的显要在现场来激发评委、观众对某个论点与事实的直觉与联想,以求他们对某个立场的了解,。因辩题涉及面极广,不可能每个评委或观众对某个辩题有其专业性的见解,需要辩论队员一方面要引证各家学者高度抽象严谨的理论证明逻辑过程;另一方面要求辩论队员能够化繁芜为简明,变抽象为具体,以清楚明了的历史事实或日常行为等来阐明原理与观点。古语云:“谈中知真味,常里知识奇。”辩论表达的语言主要不是诉诸专家,而是诉之于评委与观众。尽管可能两队队员都是学富五车,言必称希腊、罗马,语必出老庄、马克思,势必令四周笼罩灰蒙蒙之理论氛围,多数观点及其论证博大精深,却晦涩难懂,曲高和寡,评委与观众木然观赏,即便是有几个附庸风雅者偶发掌声,也难免其音寥落。最终场上队员也因缺乏相应气氛烘托,盛气转为泄气。辩论赛的观众逃之夭夭,不敢附合,辩论赛的命运也算是到了尽头。为此,辩论评判有语言表达和幽默感这两个重要栏目,皆在于让辩论会不仅要展示各路健儿智慧之美,也要让辩论会成为社会上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辩论会表达形式如何、幽默感如何将决定辩论会未来发展的命运。幽默似乎是西方人的专利。其实,孔老夫子就是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师,其一言一语免不了有贯穿历史的沉重感。然而其自身矛盾的种种生活举动则让你忍俊不禁。其实,中国人缺乏的不是幽默,而是没有将幽默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而已。幽默是可以培养的。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及至一个国家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做出令人捧腹的事儿,关键要培养发现幽默眼的才能。通常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一以贯之的生活常识与逻辑往往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稍稍利用理论与逻辑的力量就可归结出一种荒谬绝伦的结论。辩论也是如此。辩论中双方为了深入浅出说明自身的观点,必采用大量的类比、比喻来解释并攻击对方论点,这极可能造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局面。因为所采用的类比与比喻本身较难做到严密与精确。被攻击一方稍加处理便会反驳出一个高人一筹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高招来。所以,辩论场上幽默的运用从来就不是说出去引起评委与观众开怀大笑就了之的事,大多要瞻前顾后,三思而言之。

辩论不应是导致争斗的序曲,而应是逼近真理的前奏。在多元文化、多元社会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社会巨变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如潮水般蜂拥而至,精神世界的不确定性,从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屏障。“以公心辩”,便要求人们有为真知而申辩、而理论的情怀。对事物的认知尽管因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生活形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一旦人类能够通过各种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互换,那就预示着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对话的存在意味着辩论的必然。真知从来就没有打上肤色、语言、国别的烙印。可以说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见解与思考,尽管各自角度不同,立场有异,观点有别,但不失有真理性的因素。民族的未来在于能够走向世界,世界的未来在于能够了解民族。

篇10

【关键词】辩论教学法;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40-02

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较之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有了大幅度删减。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设置的辅课程与时俱进,栏目设置新颖,直面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若想把课上好,使学生乐学,教师就必须吃透教材、研究教材,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辩论教学法”等,均是道德与法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辩论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一、透析辩论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辩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核心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运用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力求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

辩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辩题进行辩驳,各抒己见、相互学习。辩论式教学强调不同观点的碰撞、对话和融合,教师把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萌发疑问,让学生经过思考后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寻找相关资料依据,也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辩论。它的重点不在于输赢,而在于辩驳对方、肯定己方观点的过程。通过辩论,观点越辩越明确,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的和任务在辩论中得以实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二、辩论教学法在“敬畏生命”一课中的实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始终贯穿对生命教育的关切。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在教材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它的单元立意是普及生命意识,表达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呵护,叩问生命的意义。“敬畏生命”在“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中,属于第八课“探问生命”的第二框。它在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基于“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同时生命又是有接续的”的主题,继续培养学生生命至上、敬畏生命的观念。

为了突破该教学重点,笔者尝试把教材中第94页,关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联后,各国花费巨大的人、财、物等资源联合搜救的材料作为背景,设计了一场“马航失联话救援”的辩论会。

首先,选取了2段马航失联后各国联合搜救的视频,视频播放后,学生议论纷纷,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抛出辩题“为救援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值不值”,把学生的观点归纳于正反两方。正方观点为:生命至上,为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是珍爱生命的表现,是应该的;反方观点为:救人希望很渺茫,付出那么高代价,是对活着的人的财产不珍惜,不应该。同时,订立辩论规则:①小组讨论,提出观点。②全班学生按照自己的观点,举手示意其为正方或反正。③正反方各请3位学生在班上阐述观点,最后为自由辩论时间。

辩论一开始,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发言。正方学生1说:“钱可以再挣,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不顾一切救人。”学生2说:“我们要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等待被救的人,或者你的亲人在飞机上,你希望别人放弃救援吗?”反方学生1马上反驳道:“在世界上还有很多饥饿、贫穷的人需要支援,应该把这些资源放在更有需要的地方。”反方学生2补充:“失踪这么久生还机会非常渺茫了,不该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反方学生3认为:“失踪3天的人就可以当他死亡了,所以没必要花费那么大力气救人。”正当反方占优势时,正方的一位学生义正辞严地说:“支持反方的同学都是没有同情心的,你们想过那些等待救援的人的心情吗?”此时,全班热烈的辩论氛围感染了每一个人。最终学生通过辩论,明辨了是非,修正了观点,树立了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观点,有了敬畏生命的人道主x情怀。

三、辩论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以“为救援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值不值”为辩题的辩论环节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均有开展。通过课堂实践与课后反思,辩论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突出效果。

1. 辩论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尽管每个班级学情有所不同,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课堂,愿意接受辩论教学。辩题提出后,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通过小组讨论表明观点,并在班级辩论中想方设法抓住对方观点加以反驳。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辩论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辩论过程是学生唇枪舌剑、明辨是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调动大脑,组织语言,寻找对方存在的种种破绽和漏洞,从而提出问题,展开辩驳。通过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理性质疑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辩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为基础的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公民素养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公民素养有4种关键能力,即思辨力、调适力、信念力和行动力。思想品德学科强调的思辨力,是指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运用知识储备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后得出新结论的一种能力。辩论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对公民素养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辨力”的培养。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发现观点冲突,找到对方漏洞驳倒对方。辩论教学让学生在比较质疑和甄别选择中做出更合理的价值判断。

4. 辩论教学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辩论式教学,教师必须在辩题的选择上、课堂教学组织和课后总结等环节做好充分准备。在备课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准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辩论过程中关注课堂生成,及时纠正和澄清学生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在“敬畏生命”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到“失踪3天的人就可以当他死亡了”,教师应该及时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

四、辩论教学法对教学的挑战

1. 时间难以把控

在课堂中运用辩论教学法,往往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学生在积极争辩时,教师难以把控时间,教学结束前经常出现总结仓促、讨论不深入的问题。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还可能难以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

2. 辩论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辩论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要灵活应对课堂中的突况,当辩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还需及时纠正。这就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