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课程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程;潜在课程;特点;德育价值
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课程就其对学生教育影响的表现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门学科,它有教材,有专门的教师,通过固定的教学形式,按照教学计划去教育学生;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它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在潜在课程的价值体系中,最重要、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它的德育价值。正如柯尔伯格所说:“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潜在课程之所以具有显性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德育价值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潜在课程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面的广泛性:在学校教育中,潜在课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显性课程外的所有学校中的其他教育因素都可以包括其中。首先,从学校角度说,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各种图书资料、校风班风、规章制度所承载的精神文化,以及由学校的建筑布局、花草树木所构成的物质文化无不包含潜在课程的教育因素。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说,无论是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态度的形成还是情感兴趣等心理素质的建构都渗透着潜在课程的教育影响。这其中既有静在的,又有动在的;既有有形的体现,也有无形的存在。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内容丰富,涵盖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也涵盖德育目标及要求的大系统。潜在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广泛的,学生只要生活在校园中,就会不自觉地接受来自潜在课程的教育影响。潜在课程全方位、立体的展开形式,使得它的德育价值得以突现。
2.影响方式的自然性:显性课程是以预先思考,精心选取的“外在”方式,借助学生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影响学生的。它的教育痕迹很明显,教与学对师生双方来说是可知可觉的,时间上具有即时性;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确定性。教育过程前和过程中双方都伴有目的性和自我评价、调节行为。潜在课程正好与之相反,它是以内隐的、自然流露的方式,以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为主。它的教育痕迹不外显,无论是教育过程前还是过程中,都缺乏显性课程那种明显的预设性,在空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在时间和效果上有时还具有一定的延迟反应性。正是由于潜在课程的这种“不经意的”表达手法,随意的影响方式,使得它更具有可接受性,学生可以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不知不觉的接受到教育熏陶。
3.影响源的更变性:潜在课程的影响源包括实体性和非实体性两种。实体性影响源指各种图书资料及校园建筑等物质环境。非实体性影响源指校风、班风、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校园人际关系等的内在影响。以上两种影响源都具有变化性特点。学校中的图书资料从数量到内容,校园建筑的整体布局、色彩、内部装饰及物品摆放都体现为一定的时间、空间的变化性和更叠性。另外,随着教师知识及经验的积累,他们的思想观念,对教育内容的把握、挖掘,对教育手段的运用也会不断变化、更新,从而影响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和行为观念的形成,并进一步促动整个学校的校风、班风及规章制度的不断调整变化。这种更变性使潜在课程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使它的德育价值源源不断地得以体现。
潜在课程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独特的德育价值。潜在课程丰富的德育价值具体体现为:
1.潜在课程对学生个体成长的价值:个体成长指个体不断社会化、不断成熟的过程。学校是有组织的社会雏型,反映了社会主流文化及发展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要求,它往往通过规则、规范、规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评价体系、管理结构。这些内容恰恰是潜在课程的内容,也是社会规范的缩影。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从潜在课程的隐含教育影响中不断吸取有关社会生活的营养,习得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社会心理,由适应学校“小社会”逐步过渡到适应社会大环境,从而减少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及行为的不适应,顺利完成社会化。而这些单靠显性课程是无法完全实现的,以潜在课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潜在课程对个性形成的价值:人的个性体现着人在身心、才智、德行等诸方面有别于他人的特性总和,表明了人的个别差异性。潜在课程的教育因素因其内隐性、缄默性,使得人们对它的反应是不需要事先准备的,是处于完全无意识、自由开放的心理状态下的。教育过程中没有外界强制性力量介入,也没有提出任何明显的教育命令和要求。而且,它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不拘一格,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迎合多数学生的不同需求。因而,受教育者往往是自主地去体悟周围的一切,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动。并在“自愿”的心境下主动去实现它所传递出的教育要求。这种教育氛围既易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3.潜在课程对情感陶冶的价值:情感总是需要一定的情境,潜在课程恰好提供了这种现实情境。潜在课程提供的幽雅的学习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等都是内涵丰富、生动具体的最佳培养条件,“以境陶情”“以境育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暗示、感染,产生新的美好情感,使原有情感得以强化和升华,从而增添学习乐趣,增强学习动机,消除学习疲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感到人间的真、善、美,博发热爱生活勇于进取之情。[1]
4.潜在课程对行为的规范、导引价值:潜在课程的许多因素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校规校纪、班风班规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到校园、教室的环境设计都凝聚着一定的价值理念,体现一定的价值倾向,具有一种强烈的同化力,能使每一位成员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归属的心理需求,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规范,使自己的言行趋向教育要求。另外,由于这种规范、导引的力量就来自于学生们朝夕相伴的群体和周围环境,对学生来说亲切、熟悉,它既不是抽象的空洞说教,也不是外在的简单压服。因而,更容易接受,影响也更深刻、更持久。[1]
潜在课程因其独特和丰富的德育价值,更能教人以创新,教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它是“更能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也是我们教育领域中、课程体系建构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它需要我们的重视和不断挖掘,才能使其独特的德育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实现。
篇2
关键词: 语文 生成 特点 管理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它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师生的教学最理想的局面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新课程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教学不再只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性”。“生命观”观照下的教学的内在本质也是生成性,因此,“生成性”也是对教学现实的规律性概括。强调教学的生成性,就是尊重师生的生命意义及价值,培育其生命成长,焕发其生命活力。
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设好的内容,而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这是一种后现代的课程与教学观,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进行“创生”、“动态生成”和“改造”。当前,在判断好的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的任务和目标,而应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个活动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
一、课堂生成的主体
许多人,包括许多专家认为生成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生成的被动接受者。笔者认为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但有学生参与,也有教师的指导,更有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成的主体应是几个,而不单单只是学生一个方面。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课堂生成的主体有学生、教师、环境三个对象。
(一)课堂生成的主力军――学生。
毫无疑问,学生是教育产品的最直接的消费者,课堂教育的目的是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所有的因素、环节都要围绕学生,而不是教师预设的教案。学生是生动的,可变的,以生动的生命应对相对静止的教案,矛盾、磨擦、出轨、火花、奇思妙想,便自然生成。如一位教师在上《藏羚羊跪拜》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如果藏羚羊会说话,在猎人举枪瞄准自己时,羚羊会对猎人说出一些什么话。很多学生都讲出了自己为羚羊设计的语言,可就在这时,一个学生却出其不意地回答:“让它说话,还不如不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一位教师在上《山中访友》这一课时,一学生质疑教材中“雷雨时去古树下避雨”的细节描写,并振振有词地说:“自然科学老师说了,下雷阵雨时是不能在树下避雨的,会被劈死的。”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试想,没有学生,这些没有出现在教案本里甚至教参中的精彩如何生成?灵动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如何产生?
(二)课堂生成的导演――教师。
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他的学识能力、地位决定了他可以生成有效的课堂资源。有一教师夜自修时上一堂作文辅导课,可开讲不久,外面响声四起,烟花四射,学生情不自禁地把头转向窗外,发出了各种各样的赞叹,教师被孤零零地晾在了一边,继续讲,学生心不在焉,效果肯定不好;不讲,教学任务完不成,而且还有纵容学生上课放任自流的嫌疑,教师稍一迟疑,便决定修改教学目标,还用心地记下了学生们看焰火时的各种赞叹,以及他们的神态。焰火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观看感受,重点突出“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如何具体、生动描写的方法。还有一教师在讲授诗歌《夜宿山寺》时,要求学生诗后说出诗中都写了哪些事物,并对这些事物进行适当的描写,大部分学生都开始紧张思考,但老师发现一学生趴在课桌上,手中饶有兴趣地在进行一些动漫人物的创作,根本没有在听。教师并没有批评此学生,而是不动声色地等同学们思考完了后要求这位画画的同学上台把他在诗中看到的景物画出来,其他学生饶有兴趣地关注画出来的诗歌,这位画画的学生也大有露一手的热情,画得格外卖力,还不忘把“危楼”画得稍微倾斜了一些,教师然后组织学生评画,并落实了个别字词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些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室外绚丽的焰花虽然不是教材里的,甚至破坏了课堂教学,但老师可以生成“作文中的描写”这一教学内容;脱离主题讨论学生的一幅画,教师可以生成古代诗歌词语释意的教学内容。谁说生成教师只能被动接受,这几个生成不就是老师主动导演出来的吗?
(三)课堂生成的催化剂――环境。
我们的教学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我们的师生也不是生活在世外的“桃源”里的,我们是在环境中的,如果对环境漠视,甚至忽视,那么环境便会影响甚至阻碍教学,如果正视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便会生成无法预料的精彩。一农村教师在上作文课时,外面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使得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停下来等鞭炮、锣鼓、人声过后再继续上课,学生有探头探脑觉得好玩的、有气愤地加以指责的、有对此无所谓的,本来葬礼的影响过后老师可以继续上课的,但这个教师并没有随便放弃不利环境造成的这场“麻烦”,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对刚才事件的看法,教师也加入其中,顺利完成了“多角度立意”的教学目标。还是在一个农村,老师正在上课,一农妇直接冲到教室里,用方言大声嚷嚷,学生立刻哄堂大声,有骂的、有笑的、有模仿农妇动作做怪相的,一女同学好像认识这位妇女,但不知道她儿子在哪个班级,另一个男同学立即举手说他知道,老师立即让这位男同学和这位农妇对话,看看说的是否是一个人。最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位农妇找到了她儿子的班级。课后,老师对这节课中学生与陌生人交往中语言交际成功的地方加以肯定,不时地加以指导,学生们印象深刻。每个教师都不希望课堂被打扰,都希望教学步骤顺利完成。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都不被打扰,都顺利完成,我们的课堂是不是也就少了很多无法预料的精彩呢?
二、课堂生成的特点
生成既是生动的,精彩的,同时也是复杂的、多样的,它既受科目不同特点的影响,也有学生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特点的影响,更受教师不同个性特点的影响。因为它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所以有人认为生成是不可把握的,进而对课堂生成消极对对待,或压制、扼杀,或漠视、敷衍。如果缺乏对生成特点的正确认识,那么,生成永远不可能成为课堂中精彩的风景,课堂永远无法焕发蓬勃的生命活力。笔者认为,生成是有其内部规律,是有特点可把握的,分述如下:
(一)课堂生成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文艺理论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是一千个林黛玉。”经过我们对大量案例的研究,课堂生成虽然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但绝大部分生成的内容都有一个统一的内核,统一的“场”,不可能是虚无的,绝对的,不可把握的。
(二)课堂生成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
大量课例显示:课堂生成绝大部分出自我们的“没想到”,换句话说,生成绝大部分是我们预设的漏洞,是我们预设中对于学生、环境、教材的忽视及轻视的结果,所以偶然性表面上成为生成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但是,教材是一定的,学生的心理生理是可以把握的,相比较而言,教学环境还是可以掌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成又是必然的,是可以预见的。
(三)课堂生成既是枝蔓,又是目标。
课堂生成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但也良萎不齐,有能深化、优化教学目标的,也有干扰、甚至损害目标的达成的;还有的表面看来是消级的,无价值的,可弃的,但加以引导、点拨却可以成为达成目标精彩的一个环节。大量课例显示,这一特点的生成反占了生成的绝大比例。
三、课堂生成的有效管理
有了对课堂生成特点的把握,当生成来到课堂,怎么办?手足无措?躲避?绕过去?迎接?优化它?如何将面临的问题解决,如何对课堂生成进行有效管理,让生成为我所用、为教学所用、为学生发展所用,以下方法应是有效的,可借鉴的:
(一)用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理念包容生成。
大量案例显示,凡是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理念的老师,当课堂生成来到时,他们都能将生成加以引导、点拨、深化,使之有利于课堂,有利于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发展,使生成得到有效管理。相反的缺乏爱心,教育理念落后的老师必是对生成加以压制、打击,最终扼杀,使许多本来可以生成精彩教学内容的生成归于无效。甚至有些老师把学生富有个性、创见的观点作为“捣乱”“瞎起哄”,从而采取罚站、留校、讽刺等等惩罚性手段对其进行“教育”,这不是在教育,而是在扼杀生命。
(二)用细致完备科学的预设化解生成。
课堂不是一节课的起始点,上好一节课更重要的一点是课前的功夫。施教者对于施教对象的了解、把握,对于课堂中各因素的充分预设是决定这堂课上好还是上坏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能把握初中生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那么,《致女儿的一封信》就不会因为笑场而草草收场,如果对实验过程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因实验失败而狼狈、尴尬。
(三)用渊博的学识,智慧的教学技巧引导生成。
诚如以上生成特点所言,生成既是枝蔓又是目标。当生成出现,教师的学识、智慧、教学技巧便成了其最大的财富。有一教师上《羚羊跪拜》要求学生联想,如果羚羊会说话,他将对猎人说出什么话,一学生回答:“让羚羊说话,还不如不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颇感意外,迟疑了一下,只得仓促应对:“不说是可以,但是教师现在要求他说。”教师没有知识储备,没有智慧的应答,这个生成就自然“香消玉殒”。相反,如果教师才学丰富,反应机敏,一个看似枝蔓的生成便成为达成目标的助推器。一老师讲解《山中访友》时,一学生大叫:“自然老师说过,下雷阵雨时不能在树下避雨,会被劈死的。”教师没有立即驳斥,而是讲了一个神话故事:一个青年爱上一个姑娘,却不知道其为魔鬼所变,姑娘让他带着母亲的心来求爱才嫁给他,青年挖了母亲的心急急忙忙准备献给姑娘,不小心摔倒了。这时,摔到地上的母亲的心关切地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讲完故事,教师顿了顿,接着说:“以前我讲这个故事时,也有个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母亲的心怎么会说话?”教师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问得好不好,最后还讲了文学美和科学美不同的欣赏方法,学生收获颇丰。
(四)用平和的心态,真诚的态度搁置生成。
课堂变化千姿百态,教师能力大小有别,生成已产生,而教师又没有做好准备。这时,不妨搁置,勇敢地承认“没想好”、“不知道”,这比绕过去或不懂装懂更有效。毕竟,教师不是圣人,而且圣人也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古训。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堂涌动着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为了对自己教育的良心负责,也为了对一个生命负责,每个教师都应了解生成,善待生成,让生成的课堂绽放生命的礼花。
参考文献:
[1]孔庆东,摩罗,余杰.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4.
[2]徐吉华.理智对待每一个课堂生成,2005.6.
[3]阿春.谈课堂生成中教师的点拨作用.青田教育,2006.3.
[4]陈杰.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语文学习,2006.2.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计划;灵活性;发展性
一、突出师范性
面向小学,为社会发展服务,是小学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灵魂。小学教育专业是高师本科教育中的一个新系列,其课程计划应充分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和需求。作为师范生应具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各种能力和技能,这些建立于文化知识之上的能力和技能,应当成为教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自如得到运用。作为新型小学教师要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懂得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具有从事多学科教学的知识、技能和基本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等。在课程计划中,第一,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开设《教育基本原理》、《教育科研研究方法》、《现代教学基础理论》、《小学教育管理》《心理学原理》、《小学生心理学》、等课程,而且在选修课里又开设了六门教育理论课程。第二,重视对学生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开设《书法》、《教师口语》、《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在选修课里开设了如《数学思想方法》、《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小学社会教材教法》、《微格教学训练》等十几门与小学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这无疑对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育科研特别是多学科教学有益;第三,为突出课程设置的师范性,各科教学目标中都确立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标准,把这些内容集中到前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每学期按计划和标准严格考核验收,不合格者必须重修,重修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二、加强实践性
面向改革开放,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第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小学校小人少,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更好地为小学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四、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五、确保发展性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出发,借鉴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结合我国现行小学课程的实际,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确保发展性,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保证语文、数学基础科目在课程体系中的优先比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克服中师毕业生文化底蕴过弱的不足。第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增强科技意识的培养。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挑战,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方法日新月异,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课堂上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呈迅猛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比例,同时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教具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小学科技活动指导》等选修课,目的是培养掌握信息教育技术的新型小学教师,使他们提高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会制作教学软件、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第三,加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师范生必须加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在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中一方面提高这部分课程比例,另一方面拓宽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2]陈永明,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吕达.积极进行课程教材改革[J].中国教育报,2000.3.14
[4]钟启泉,崔允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篇4
【关键词】预应力钢结构;网壳结构;工程应用;特点
一、前言
网壳结构是具有曲面形状并具有壳体的结构特征的空间网格结构即为网状的壳体结构,是格构化的壳体。它是由杆件构成的曲面网格结构,可以看作是曲面状的网架结构。
预应力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来源于日常生活,并陆续应用于工程中,预应力网壳结构便是其中之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巴克明斯特·富勒 (C R. Buckminster Fuller),从一些自然现象中得到启迪,发现了自然界的“间断压连续拉”的客观规律,将这种规律命名为张拉整体(Tensegrity )[1,2]。结构中尽量减少受压状态而使结构处于连续的张力状态,从而使压力成为张力海洋中的孤岛。依据对称性法则,既然宇宙中存在着“间断压连续拉”的原理,就应该存在着“间断拉连续压”的原理。实际上确实也广泛存在着“间断拉连续压”的现象。宇宙的星球就是“间断拉连续压”的最好模型,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收缩,又由于内部的相互挤压从而形成稳定的结构形态。
二、预应力网壳结构的发展情况
一种结构型式的产生或者被淘汰都存在一定的条件,而使设计能满足当前应用的需要是主要的。早期网壳结构的雏形是钢筋混凝土薄壳,但是钢筋混凝土薄壳施工时需要架设大量模板,工作量很大,施工速度较慢,工程造价高。因而人们对之逐渐丧失兴趣,开始寻求新的结构构造形式。与其他传统结构相类似,预应力网壳结构的发展首先是依赖于实际应用的需要,在一些大空间、大跨度的应用需求下,促进了预应力网壳结构的发展。譬如,体育建筑、会展中心、交通设施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的需要。
随着研究开发工作的加强,理论上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本上满足了工程设计的需要。尤其近年来,我国陆续建成预应力拉索钢网壳结构十余座,建筑面积达400余万平方米[4],建筑造型和结构形式丰富新颖,预应力工艺和布索方式多种多样,预应力技术高科技含量显著,取得了一些国外没有或罕见的科技成果及技术[5]。目前,预应力钢结构正在快速发展,其主要趋势是:现代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已从平面结构拓展到空间结构;单次预应力迈向多次预应力;对结构施加预应力的布索趋于灵活高效化;设计分析借助新理论和计算机更加深入精确化;构件制作趋于工厂定型化;施工装配趋于大型严密化。这些“标志着中国大型建筑结构的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已大步进入世界先进技术行列,表明我国预应力钢结构学科的研究、设计和实践水平向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三、预应力网壳结构的工程应用
预应力钢结构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50年历程。而在二次大战后经济建设的中空间结构得到很大发展,各种类型的薄壳、折板、悬索、网架、网壳和薄膜等空间结构相继在世界各地问世和兴建。经过20余年的工程实践,各类空间结构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对那些适应工业化批量生产、整体快速施工和经济耐用的结构类型,在工程建设中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德国工程师施威德勒对网壳的诞生与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在钢筋混凝土薄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构造型式,即把弯顶壳面划分为径向的肋和纬向的水平环线,并连接在一起,而且在每个梯形网格内再用斜杆分成两个或四个三角形,这样弯顶表面的内力分布会更加均匀,结构自身重量也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可跨越更大的空间。这样的网壳结构即沿某种曲面有规律的布置大致相同的网格或尺寸较小的单元,从而组成空间杆系结构。1863年施威德勒在德国建造的一个设计的30m直径钢穹顶,是作为贮气罐的顶盖之用,由此命名的这种施威德勒形式(我国规程称为肋环斜杆型)的网壳穹顶,至今仍作为球面网壳的一种重要形式。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使曲面形网壳的设计与制作大为方便,我国也开始了预应力钢结构的研究与发展,兴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工程建筑物。如攀枝花市体育馆多次预应力网壳屋盖,北京华北电力调度塔,四川达竹矿多次预应力输煤栈桥等。这些标志着我国大型建筑结构的设计理论和工程研究已大步进入世界先进技术行列,表明我国预应力钢结构学科的研究、设计和实践水平向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四、预应力网壳结构的特点
预应力网壳结构是把现代预应力技术应用到网壳中,从而形成一类新型的预应力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体系,这一类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自重轻,制作安装也比较方便,在近十多年来得到开发与发展,并受到国内外科技界和工程界的关注和重视,也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充分利用材料的弹性强度潜力以提高承载能力
普通钢结构杆件的受力过程是从零应力开始(不计自重),外部荷载作用后杆件开始受力直至应力达到材料的抗拉或抗压极限。杆件承载力大小取决于杆件截面积A与强度极限f的乘积,即F=A*f。在钢材抗拉与抗压强度相等的条件下,先在受拉杆件中引入最大的预压应力(不计稳定系数时),然后承受荷载,则其抗拉能力可提高一倍。普通拉杆的承载力F1是从零应力状态开始的,当截面应力达到极限值f后就不再受载。而引入预压应力时其承载能力F2是从预应力状态-f开始的。随着荷载的增长首先抵消截面预应力,荷载继续增大至截面应力为极限值f后而不再能受力。显然F2=2F1。换句话说,非预应力钢结构杆件的材料强度最大值只是可以被利用的强度幅值的一半,而预应力杆件在引入与荷载应力符号相反的预应力后,则可提高原强度承载能力一倍。也就是说预应力可以大大提高结构的弹性受力范围。
2、预应力网壳结构可以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节约钢材
在传统网壳结构中,杆件的内力一般为轴力,各杆件的内力分布也比较均匀,但是在杆件内引入预应力后可以改善其受力状态,降低内力峰值,节约用钢量。例如拉索法预应力网壳结构,它是在网壳结构的不同部位布置高强柔性拉索,借助张拉钢索在结构中产生预应力的方法。拉索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施加预应力的手段,可使结构达到较佳的受力状态,而且预应力网壳比非预应力网壳的省钢率一般为3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自重降低,使预应力网壳结构可以跨越更大的空间。
3、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调整其动力性能
预应力能使结构产生与外部荷载作用下位移方向相反或相同的预应力位移v0,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反向预应力位移v0如同结构的起拱,在荷载作用下可先抵消初始挠度,再在水平轴线基础上计算结构实际挠度。同向预应力位移如同预位移,在荷载作用前因预应力作用而产生挠度,待荷载作用时,则不再产生新的挠度。换言之,结构大大提高了刚度。预应力还可以改变基本杆件的动力性能。根据预应力体系的选择与预应力施加力度的大小可以调节基本杆件的振动频率与自振周期,从而调整其动力特性。
五、结论
预应力网壳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预应力和网壳结构技术本身的优点,随着建筑材料、计算机技术和结构理论的进步,预应力网壳结构总的发展趋势是:跨度越来越大,所用材料越来越经济。
参考文献:
[1] Motro A.Tensegrity Systems-Latest Developments and Perspective.In Proceedings of IASS,Madrid,1989:3
[2]Pugh A.An Introduction to Tensegr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1976
[3]陆赐麟.预应力空间钢结构的现况和发展.空间结构,1995,1(1):1~14 .
篇5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与技能,只见知识不见人,很少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折射出的教学理念就是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意,重智能变化、轻心理变化,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知记忆,不知思考;只知接受,不知创新,活脱脱地是一个个盛装知识的容器。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因素的诱发,更使学习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苦恼至极。而语文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中心,师生常常抱着课本,进行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分析与讲解,试图通过这一举措,让学生记住知识、形成能力。殊不知,这样就文论文、不及其余,不仅弱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因为脱离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往往收效甚微,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母语社会背景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走“开放式”语文教学的道路。具体地说,就是以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原有认知结构为出发点,以语文文本为信息之源,纵横延伸,立体展开,引进与课文相关联的信息,为课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构建认知框架,最后达到同化课文、改变并发展学生认知结构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散文《春》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走进春天”、“欣赏春天”、“品味春天”、“拥抱春天”四个教学活动,让学生由现实到文本,再由文本到现实,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词、曲,在比较诵读中深切感悟古人与今人笔下春天内涵的不同。通过这些有机联系,使得语文课由单一转向复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常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运行的是一种师对生的单向传输,即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授、生受,师教什么、生则学什么,不教则不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平等、没有民主,只有权威和专制。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不断被消磨,以致扼杀。而走进语文新课程,扑面而来的是师与生的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在课堂上,不管是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呈现的都是师生双方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着教学内容,获取着新的发现,最终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着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
四、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处在一个视听信息非常丰富的环境里,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这些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确实有点勉为其难。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引进录音、电视、幻灯、投影、计算机及互联网在内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例如,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时,可来一段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边塞雪景之美;在教“核舟记”时可制作苏轼、黄庭坚、佛印坐在船头的动画片,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教宋词时可以播放声、文、图、像为一体的《宋之韵》。通过以上这些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外部刺激,不仅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而且加速了学生的感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五、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往往是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组织形式的弊端。广大语文教师认识到: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在具体问题上却存在很大的互补、互。这些观念上的更新带来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主体上,既有教师讲、学生听,也有学生讲、师生听,既有小组合作探究,也有组间争辩对抗。在座位方式上,既有马蹄式,也有圆圈式;既有秧田式,也有小组式。在学习空间上,既有室内封闭式课堂,也有室外开放式课堂。一切变化都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定。
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篇6
【关键词】小课题;灵活性;互动性;针对性;教师成长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研促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对于学科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教研活动的展开,必须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必须为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打造更丰富的、更合适的平台。而小课题研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研活动,其对教师成长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育人才,其前提是教师应该具有教学的经验以及相当的知识储备,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教学活动推动教师对教学进行相应的研究,小课题研究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是丰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水平的首选。
一、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课题研究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只有将教学和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得教育活动具有更加丰富的魅力。小课题研究是课题研究中的一种特殊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是教学活动中非常普遍的教研活动。其主要特点有:
(1)灵活性。灵活性是小课题研究最重要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或者老师和老师都可以进行小课题研究。比如在课题上,针对某个问题,老师和学生可以临时组成一个小团队,对该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在科研组里面,也可以针对某些教学问题从简单的交换意见、交流心得体会等上升到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就是小课题的灵活性。
(2)针对性。针对性是小课题研究最鲜明的特点。课题研究最忌讳泛泛而谈,既缺乏理论深度又缺乏针对性,这样不但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还会造成大家对问题研究的不严谨。对于教学和科研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小课题本身针对的问题明确,能够集中大家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热烈关注,由此推进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其成果就是具体问题的解答,即作为研究成果具有学理意义,又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对教学有明确的推动。因此,把握小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就显得异常重要。
(3)操作性。课题研究一定要有操作性,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到研究计划,以及具体的形成研究成果的时候,也要体现论证的合理性和严谨的学术性。小课题研究完全符合操作性要求,因为小课题的问题明确,论证不会特别复杂,材料收集准备以及研究过程都比较好控制和操作,因此,小课题研究是最容易出成果的研究方式了,这都得益于其较强的操作性。
(4)互动性。互动性在小课题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相长是一个共识性话题,但是如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对于高中语文老师来讲,不仅仅是一个考验,更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语文课本身的要求,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如果能开展小课题研究,这本身就是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小课题研究对于学生来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参与热情,并在教学中培养了他们对于科学研究的素养,这种互动性一方面体现了小课题研究的优势,另一方面体现了小课题研究的互动特点,是教学相长的集中体现。
二、小课题研究对教师成长的积极推动作用
高中语文的小课题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或者说是检验。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仅仅是传授知识,因为从知识性这个角度来讲,对于高中语文已经不再是主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达到对文学艺术和语言能力的综合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中语文老师本身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理论水平和研究素养,才能将教学推进到更高的层次。而高中语文的小课题研究,就能够积极地推动教师相应的能力提升。
(1)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高中语文老师的理论水平,其实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写作理论、语用学理论和文学理论,高中语文主要涉及的理论问题都来自这些方面。
(2)提升教师的研究素养。很多高中语文老师成为了教书匠,完全失去了研究素养,这是一个可怕的现状。如果加强小课题研究,这样的问题将得到解决。小课题研究虽然在研究规模、难度上比较小,但是一种基本的研究素养却是必不可少的。
(3)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的生命线。教学能力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老师通过研究来不断提升其教学能力。
(4)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推动力,没有创新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如何创新高中语文教学,小课题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比如针对某个古汉字,语文老师从词源学、音韵学、音律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小课题立项研究,就能讲死板的古汉语课程讲解得更加生动、丰富,而且,这也是教学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老师在小课题研究中获得是教学之外的另一种创造,这中创造会促使语文老师在教学上创新方法,在教育理念上不断革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上不断推动教学实验。因此,小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意义也非常重大。把握好小课题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小课题研究对语文老师能力的提升积极作用,是小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篇7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客流量;特点;预测
中图分类号:U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87-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意义日趋明显。而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轨道交通的客流情况,才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中保证不影响人们使用轨道交通的便捷与快速。
一、轨道交通客流量的特点
1.时间分布特点。根据对北京市几条主要轨道交通站点进出站的客流数据分析,得出在时间上的客流分布特点。第一种,是单向峰型。这种情况是出现在站点周围的土地使用功能单一的条件下,对于不同区域的站点时间分布会由站点附近的土地功能影响。以回龙观站为例,周边多为住宅区,因此上班时间为进站高峰,下班时间为出站高峰。第二种,是双向峰型。这种一般出现在站点附近住宅功能与办公功能同时作为主要存在的区域。以地站周边多为住宅办公同时存在的站点为例,在上下班两个时间段内容进站与出站客流均呈现出高峰值。第三种,是全峰型。呈现这种峰值状态的站点多处于商业中心、景点、交通枢纽等附近。第四种为无峰型,主要出现在周边土地功能性不强或者人口密度较小的站点,这种客流分布全天数量均较小,且没有明显的峰值。第五种,为突峰型。这是在一些有特殊功能的区域内出现的,在某一段时间出现客流高峰,例如体育馆的运动会或比赛期间。
2.空间分布特点。根据不同区域的客流量归纳轨道交通的客流量空间分布特点,主要有三种分布类型:第一,均等分布。在轨道线路途经区域土地开发与利用试种比较近似时,在同一时间内客流量呈均等分布。第二,树叶状分布。即在同一条线路途经土地开发利用水平相关较大的区域时线路客流量分布呈阶段性峰值分布,分布状态有如树叶形状。第三,水滴状分布。多出现在轨道线路终端人口集中或者土地功能集中的线路上,客流分布呈现一端流量较大的状态。
二、影响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因素
1.轨道沿线土地使用情况。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轨道交通客流量都与线路或站点附近的土地使用情况直接相关,例如土地功能密集还是稀疏,功能是办公为主还是以住宅为主等,因此调整轨道附近土地功能是控制客流量的有效手段。
2.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轨道站点与所经区域如果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站点集中,必然有着高的客流量,反之交通站点不集中的区域客流量必然会相对较低,所以增加轨道附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程度能够有效增加客流量。
3.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水平。轨道交通线路能够为人们出行提升更为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时,也能增加人们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方式的比例,所以说轨道交通的运营水平和服务水平与轨道客流量直接相关。
4.票价及其他因素。轨道交通的定价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对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选择轨道交通形式的几率,如果票价偏高客流量必然会相应减少。
此外,一些非客观性的自然因素也是决定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之一。例如,一些不利于地面出行的气候变化,人们就会更多地选择轨道出行方式,进而使客流量增加。
三、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的意义
对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实施预测主要是为了能够为城市建设规划以及交通规划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持,同时针对客流量的高峰期通过有效的分流手段,避免某一线路或站点出现客流压力过大的现象,平衡各种交通方式对客流的分流数量。另外,对客流量预测所做出的反应是由客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决定的,如果客流量预测出现较大偏差就会使以预测量为依据进行的相关建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某些线路或站点数据预测过度小于实际客流量就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压力。
四、影响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的因素
1.预测条件无法确定。轨道客流量预测本身就是一种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客流状况的分析,这种未来的交通状态是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下的。因此,客流量必然无法完全与预测的数据相符。另外,轨道交通的环境本身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即同一时间内可能会由于其他的不可控因素造成客流量的显著变化,这个不确定因素地存在使客流量预测无法满足完全确定和准确的要求。同时轨道交通本身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例如技术性的故障造成的时间延后,或者运营规划的管理不当造成的线路拥堵等,都会影响客流量变化。
2.轨道客流量调查数据不足。轨道交通的客流量调查数据也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以此为依据进行预测其结果的误差是必然的。一方面这是由轨道客流量调查工作的困难与复杂决定的,由于轨道交通在流量高峰值期间人数过多,不利于人数的精确统计,因此统计结果存在一定误差;另一方面由于轨道交通的运行特点,客流量调查需要针对每一个区域,不同时间段内的数据进行完整统计,这就使统计工作量极大,同时难度也较高,再加上没有更为便捷高效的统计方法,最终影响数据统计的准确度。
3.城市规划数据不准确。对客流量的调查很大一部分是以城市规划的土地功能为依据的,根据城市规划的数据统计,其中对土地利用率、土地功能分类、分布与比例等数据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这些标准对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进行分类与区域划分是存在误差的。同时由于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区域性的土地功能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会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直接影响。
五、当前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方法及不足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四阶段预测法来实现的,这种预测分析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具体到分析与计算时还需要关注与客流量变化有关的各种因素,以尽量控制预测数据的误差,实现较为客观和准确的客流量预测。这四个步骤分别是交通生成、交通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交通生成数据分析工作集中在对整个地区的进出人数整体分析,对客流的整体规模和变化趋势有基本的掌握;交通分布分析的对象是在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条件下客流量的具体变化,对客流人数的时间、空间分布进行详细的划分;方式划分是以预测对象交通形式为主,对比分析其他交通形式的客流量数据变化,并对形成这一数据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交通分配是客流量预测的最终步骤,根据客流量数据分布规律预测出未来某个时间的客流量分布,并采取措施分配客流压力过大的线路或交通方式,以实现对交通问题的有效控制。
六、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提升策略
1.优化、协调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根据交通客流量的变化特点进行城市规划的优化与协调,将一些集中在某一空间或时间的过多客流量分流至其他的时间或空间。城市的规划应当与交通客流量的变化特点综合设计,科学合理地分配城市土地的功能和利用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因城市规划调整而造成的预测数据误差。交通规划也应当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对于功能比较集中、人口密集的区域加强交通建设,避免出现因交通规划问题造成的交通压力过大。优化的交通规划才能使客流量地变化更加稳定、更有规律性,为预测结果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2.根据轨道交通客流量特点设计预测方法。目前,我国针对交通客流量预测所采用的四阶段法是一个统一性的交通数据预测方法,这种方法与轨道交通的客流量特点存在着许多矛盾点,不利于预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因此,建立起一套能够符合轨道交通运行和客流变化特点的预测方法体系,是提高预测准确度的必然要求。四阶段法是一个综合性数据预测方法,应当以其为基础来调整其中的数据参考比例,并加入轨道交通的影响数据分析,实现针对轨道交通方式的有效客流预测。
3.加强轨道交通的客流量数据调查。轨道交通客流量的预测主要数据依据为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数据调查,可以说调查结果是预测数据准确性的基础。在轨道客流量数据统计的工作中,应当通过科技人数统计手段地加入使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也要规划合理的调查工作方案,以科学分配原则为主考虑各种客流量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数据统计,以确定数据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4.创新多元化的客流量预测方法。通过对轨道交通特点的分析,将与客流量变化有关的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创新出多元化的客流量预测方法,在具体的预测工作中对不同预测方法得来的结果进行再次分析、再次预测,能够使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有效提高。目前已经开始研究的轨道客流量预测方法主要有模糊数学预测法、建模预测法、分步预测法等。在不同的预测方法运用过程中需要关注其对数据量化改变的强弱,根据预测准确度的高低进行综合性分析和预测。
轨道交通作为目前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有着非常高的安全性与快捷性。而为了有效控制客流量变化造成的交通问题就必须要对客流量进行准确预测,目前我国主要运用的预测方法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影响交通调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根据轨道交通特点不断开发新的客流量预测方法,才能实现预测结果准确性的提高,为交通调控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吕高腾.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2]光志瑞.基于土地利用和可达性的城市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量预测[D].北京交通大学,2013.
[3]谢婉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短时预测方法与运营编组优化设计[D].大连交通大学,2013.
篇8
1.创设新情境。
以丰富的史料为试题情境,转变历史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课本出”。试题功能的变化:由引导学生对课本的关注转向对课标的关注;由记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考查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总的来说概括为:①史料的多样性;②突出对材料信息释读、提炼、理解与应)等能力的考查;③关注新课标等。
2.新课程理念与学科特色相结合。
以往的历史试题,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复述、再认等能力)”和“运用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历史研究方法、意识和能力普遍薄弱,造成了中学历史教学与大学教学相脱节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提高。而2008年高考试题历史学科凸显了新课程理念与学科特色相结合。
3.凸显人文性。
试题重视运用鲜活的情景材料,典雅清新。2008年的高考试卷在试题设计方面,过渡性、方向性非常明显。选择题中情境题的材料涉及报纸评论、学者观点、生活场景、历史图片等,非选择题更是选用容量巨大的图表资料、文献资料摘录等。试卷中几乎没有对教材内容直接发问的试题。试题都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回答。这使得广大师生惊呼“变化太大”。在人人惊呼“变化太大”的背后,体现了高考以情境题为主的特点。
4.体现了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教育。
(1)对学生思想和情感、态度的考查成为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历史学科高考命题凸显出了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充分考虑和渗透对学生世界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情感的体验。
(2)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关键词来设问,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试题是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
二、历史命题的趋向
1.高考历史命题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高考历史命题“眼中有学生”,以尊重学生的实际基础和促进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为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了传统命题中那种以命题人的意志和思维为中心的做法。
试题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试题减少了指定必答题的数目,适当增加了选做题的数目,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试题内容具有开放性:试题内容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宽泛、开放史实的不同理解和开放性认识,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试题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实际,呈现出层次性的特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性发展的需求。
2.高考历史命题以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中心。
(1)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高考历史命题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充分考虑和渗透对学生世界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情感的体验。
(2)在考查的内容上坚持基础性和现实性。主要体现在高考历史命题着重选择那些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内容为背景材料,选用那些对所有学生都公平、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最基本的史实进行考查。
三、教学启示与对策
1.要加强教学研究,构建科研的平台,以推进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
2.要增强研究的意识,提高专业研究能力,争做研究型的教师,努力构建新课程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衔接的平台。
3.要多读书,掌握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
篇9
[关键词]慕课;特点;发展趋势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沟通交流、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网络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悄然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改变了教育的模式,特别是“慕课”这一网络课程形式的出现,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关注,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 “慕课”发展概述
“慕课”的出现至今不过十来年的时间,它是依托于互联网产生的新生事物。追溯“慕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连通主义理念中的“慕课”,2005年加拿大曼尼托罗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依托于互联网的连通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静态积累现有知识的活动,而是需要将学习的节点和信息源连接成一个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将自身的节点进行连通,并不断延伸,最终形成动态的网络信息流。在此理论的基础上,2008年,乔治・西蒙斯与斯蒂芬・道恩斯在曼尼托罗大学一起开设了名为连通主义与连通性知识的课程,该门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Facebook、博客等渠道吸引广大学生,并开设论坛与学习者互动交流,最终吸引了2 200多名学习者参与线上学习。随后更多的网络课程被不断推出,随着号称美国“慕课”教育平台“三驾马车”――Coursera、Udacity、edX的推出,“慕课”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像风暴一样席卷全球。
第二阶段是“慕课”的正式提出与蓬勃发展,2012年,纽约时报的记者帕帕诺(Pappano)发表标题为The Year of the MOOC的报道,阐明“慕课”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呈“井喷”式发展。那一年被称为“慕课元年”。随后人们对“慕课”的关注与研究也不断增多。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课程加入了edX平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Coursera平台。同时更多的互联网公司也致力于课程平台的研发,众多学校纷纷加入了“慕课”制作,并形成了校际联盟课程共享,由课程模式引发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我国迅速蔓延。随着“慕课”的不断推广,人们对“慕课”的研究不断深入,掀起了“慕课”研究的。
2 “慕课”的含义与特点
“慕课”是英文字母MOOC的音译,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所以“慕课”的含义也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慕课”具有大规模性,因为课程的学习不再受到场地的限制,所以参加课程学习的人数不会受到限制。很多“慕课”平台,课程注册学习的人数一般在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例如,斯坦福大学赛巴斯蒂安・史朗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就有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人参与学习,这与传统课堂容纳几十上百人相比,学生人数的确令人震撼。
“慕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享受教育公平、机会均等的平台,学员可以自由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地点。“慕课”的开放性吸引了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人参与学习。同时,随着“慕课”课程的不断丰富,学习者的领域得到了拓展,使跨学校、跨学科的学分互认成为可能。
“慕课”是一种在线学习的形式,这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显著特点,其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依托于互联网进行的,教师将教学内容以视频的模式在互联网上呈现,学习者也是通过互联网接受课程信息,参与互动讨论。与传统的课堂的教师、学生“面对面”模式相比,“慕课”学习进行的是“网对网”的交流。
3 “慕课”推行对教育教学发展的意义
第一,“慕课”的推行实现了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网上注册,就能享受到世界顶级学校最优秀的教学资源,这在为学生提供全新、便捷的学习通道的同时,也为教学组织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慕课”“推倒”了学校的“围墙”,将课程以开放性、共享性的模式呈现。学校势必将借助这宝贵的资源,取长补短,大力提升自身的课程水平。
第二,“慕课”实现了把学生的学习自交给学生,“慕课”的学习内容,需要学习者自主在网上进行,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研究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结合自己的时间安排制订学习计划,设定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最切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同时“慕课”课程涵盖的领域广泛,为学习者拓宽知识领域,激发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搭建了有效平台。
篇10
关键词: 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与理念;英语新教材的应该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26-01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英语新教材的使用,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工作者开始注重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他们逐步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到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从应试教育的传统外语教学观转变到了素质教育的外语教学观。面对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改革,如何充分发挥其新课程教材特点,这是每一位英语教学者值得探究的。
1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材的特点
要想充分发挥高中英语新课改教材,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材。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材(贵州版)特色鲜明,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新教材题材和体裁广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话题新鲜时尚,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2). 新教材体现了话题,功能和任务相结合的原则;
(3). 新教材语法学习相对集中,每三个单元为一个小循环,每册书又会对本册书中的语法项目进行回顾,使学生便于复习,巩固和应用;
(4). 新教材的知识点带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
(5). 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
(6). 新教材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度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用语规范;
(7). 新教材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贴近生活化;
(8). 新教材紧跟时代的发展,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扩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材的方法应用
在我们英语教学正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的时期,结合英语新教材诸多特点,我们到底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呢?针对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特点,我有以下的认识和看法:
2.1学习新教材的词汇(Vocabulary)。在学习新教材词汇时,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
①分散学习目标,集中学习单元单词,逐课消化掌握词汇。集中学习单词是"张思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精髓,新教材的单元单词的集中,有助于我们在学习新教材时先集中学习单元词汇。在集中识词时,可采用每生一词试读词汇法引入新词学习目标(完全可行,我们从小学就开设了外语课,音标关应该说问题不大),然后教师纠正并规范读音。
②掌握(Productive)黑体词汇,理解(receptive)常规词汇,了解练习题(Workbook)中出现的词汇。"深挖洞,广集粮",扩充词汇,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新教材词汇量大,只学黑体词汇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全部掌握课本词汇学生会感到困难,所以许多教师抱怨新教材的词汇学习无处择手,不知掌握多少是好。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悉心领会教学大纲要求和为学生全面成长负责的消极表现。
③进行"词句文"教学。即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现代英语教学法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创造学习情景,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是促进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的便捷途径。
2.2学习新教材的课文。新版教材系统性高,所以应提倡整体法,先从课文的整体内容上着手,了解课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逐一学习语法(Grammar)与知识点(knowledge point)。本人认为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遵循短文阅读学习原则,运用问题教学法组织课文教学。问题教学法是快速学习短文的方法之一,它的主旨是用教学知识点或几个概括课文大意关联的问题来唤起学生的认知注意,在教师正确诱导下快速阅读短文课文。
②调整使用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和旧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在使用的过程中,英语教学者应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思想,面对新教材存在的个别不足之处,敢于大刀阔斧地调整、创新。
2.3简化语法教学,突出操作练习,精讲多练。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反复操练是掌握与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具体体现在:①把握基础技能和基础认知的教育培养,进一步加强英语听说写方面的教学,夯实基础。②教师应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阅读、听说技巧,注重学习策略指导。③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式教学。④加大自由会话和信息交流的力度,促使学生从语境中感知信息,学会技能,升华语言交际功能,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新教材的使用,为我国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对广大的英语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与难得的机遇,每一个高中英语教师都应力求在个人修养、业务素质等有所提高,去适应新教材教学,满足学生需要。当然,英语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整个新教材的学习是一个从认识到探究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新。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及新教材的应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也在不断的摸索、改进中提高完善。与此同时,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求新、求异的创造能力,最大限度的推动我们的英语教学,实现我们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1版
[3]杨晓钰 普通高中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第1-2册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