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基本要求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辩论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辩论的基本要求

篇1

关键词:学生道德学习

《职业道德与法律》(以下简称《职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它在职业中学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不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和道德的基本规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少,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体验。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过去灌输式的“我讲你听”、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以及调查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使学生乐学、好学,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一、教师指导、让学生自学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教材,联系实际归纳问题,讨论交流,撰写学习体会,弄清疑难,练习巩固,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程序为:“学生课前预习—师生依据实例设疑—学生质疑再阅读—研究讨论—教师点拨答疑—练结—实践养成。”

二、参与讲课,让学生提高

在一些内容较浅的章节,可指导学生钻研教材,独立阅读,找出结构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目,开阔视野,编写提纲,然后选出两名有特色的学生讲述学习心得,再由老师讲评总结。如在学习第五课提升道德境界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职业道德“在职业实践中锤炼”时,学生向榜样学习、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做好每件事谈了自己的体会:作为一名中职学生来讲,应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校学习生活中,要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要重视专业学习中的技能训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生活,加强自我修养,经常进行“内省”,努力做到“慎独”,争取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三、课堂演讲,让学生锻炼

课堂“演讲”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或观点,教师适当辅导,学生自备演讲材料,上课时学生演讲,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评奖鼓励,从而达到明确观点,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目的。例如:职业道德课依据就业形势,结合课本第二课展示职业风采,精心选定了演讲主题:“中职生,路就在脚下”,学生声情并茂,富于激情的演讲使同学们懂得职业礼仪有讲究,礼仪可为职业添彩,任何人只要遵从职场礼仪,努力拼搏,他的人生一样可以辉煌!

演讲需要精心准备,查阅详实资料,客观评分,讲评扼要,要有激励作用。

这种形式可以活跃气氛,有助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进步,鼓励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选题、收集资料、组材到定稿,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才和审美能力。

四、讨论辩论,让学生发展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爱思考,但不善于全面思考;有一定知识,但不善于运用,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讨论辩论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优良作风,如大方、勇敢、自信、以理服人、认真、团结协作、机智等等。

如:在讲授“违法无小事”时,教师给学生布置辩论题目:“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并积极思考,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与辩论,从而使思想受到了净化与洗礼,对如何做人、处世有了科学的看法。

五、采用电教,让学生表现

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职法》的第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自我介绍”一分钟活动;第一单元完后开展了“展礼仪风采,做文明学生”活动;第二单元完后开展了“学有标杆,行有示范”活动等。开展这些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演示,提高了教学实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六、通过表演,让学生展示

展现生活情境,发挥个体创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并把知识点层层落实到情境发展中,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而这一过程的展开,则是靠学生的表演来实现: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留下深刻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复习第一单元时,教师根据求职面试、职场礼仪,让学生进行“招聘情景模拟”。教学时,围绕面试简单编写了4组小品,把学生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推出2~3名同学参加一组小品表演,台词可根据主要内容临场发挥。每组表演完后,可由其他学生质疑、纠错。这样,使德育课成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在体验中提高自我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应聘技巧。

七、收集资料,让学生自悟

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从报纸、杂志、书籍中搜集与本节课紧密联系的典型的人和事。如在学习“见贤思齐,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内容时,学生们收集了雷锋、范玉茹、李四光、蒋筑英、李素丽、航天英雄和奥运冠军以及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在课上交流,学生们印象深刻,易理解和接受,向劳模、标兵学习成了自觉的行动,这样,提高了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也为将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观摩现场,让学生体验

如学习了第三单元后,老师和学校有关领导到县法院取得了联系,让学生参加了一次法院开庭审理“关于村民宅基地纠纷案”的审判,使学生了解了审判程序,强化了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口语表达是人们交际活动中最普遍、最简便、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中国古代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之说,把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据资料统计,当今社会有一半以上的信息仍然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来传递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有口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标把以前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这是教学理念的改变。听说训练是以单向活动为主,而口语交际则是多向互动的,是语言交流和人文素养的统一体。口语交际不仅要训练口语交际的技巧,还要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素养以及言谈举止中传情达意的能力。

现在的职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将面临求职、应聘、公关等各个方面的挑战。而一些学生说话时常常有头无尾、任意粘连、啰嗦、重复、没有重点且语病和口头禅较多,什么中心、条理、语法、逻辑全然不顾,根本无法谈及语言的严密、准确、活泼、言简意赅。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毕业后就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培养学生敏捷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职校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当前职校口语教学的现状

教师的认识误区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需教好课文,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就行了,因此,“读”和“写”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们认为教学生“说话”太简单,或者没有必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职校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职校学生大多在考取普通高中无望时才不得不选择了职校。他们在语文方面见识少、阅读量小、词汇积累少,因而口语表达也受阻碍。另外,在一些地方受方言影响,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直接影响了表达效果。同时职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趋于成熟,在情感上出现了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公众场合“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职校学生在需要表达自己意见的场合,较为普遍地表现为“口讷”,甚至被人认为是“木讷”,从而影响了他们走入社会后的发展。因而,职校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普通话训练以《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口语教程》为依据,为学生设计训练作业,让学生逐字逐词标声调,个别字还要加拼音,此后重点放在读上,或默读,或自由读,或齐读,或分角色读,或教师范读;然后,让2~3名学生面向全班同学逐个读自己的作业,要求声音洪亮,音准、调准、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倒字。读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议,肯定优点,纠正错误,从而使全班学生共同提高。同时还要求学生在一切公共场合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表达,以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

朗读训练朗读是练习口语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练习说普通话,也可以加强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使口语更加规范化。同时,朗读还可以增加词汇和句式的储备,培养敏锐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过:“至于文学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学。”可见朗读的重要作用。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多范读、多评读,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同时,可开展课外朗读活动(如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训练的范围。

复述训练复述有利于培养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在复述过程中,可以从文章中学习词汇、语句,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复述时,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基本正确,不歪曲原意,不遗漏关键,恰当取舍,详略得当。还应鼓励学生在复述时根据复述的内容适当地注入情感。转贴于

对话训练对话是直接进行说话练习的方法之一,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才,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它要求快速分析理解问题,快速提取和组织材料,准确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通过教材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对话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在选择语气时必须顾及语境和谈话对象。

倾听训练倾听也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必要活动,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总是你说给别人听,也需要你听取别人的话语,这就有必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走进一座座知识的殿堂。倾听要注意掌握以下方法:(1)精神专注。一要听,即从说话人话语中掌握关键信息;二要看,察言观色,捕捉有用的非语言信息。(2)勤于思考。不断分析说话人的观点和意图,调整自己的预测,善于听出说话人通过话语、表情等暗示的隐性信息。(3)积极反馈。对说话人的讲话做出适当的反应,要和说话人交流目光,恰当地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判断、认识与评价。

演讲训练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在运用口语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情感、动作,以表达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演讲是一种宣传鼓动的有效形式,也是每位职校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表达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演讲的主要特点:目的性、鼓动性和艺术性;要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语言晓畅生动、感情浓烈真挚、态势自然得体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演讲知识储备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参与演讲的准备,然后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作5分钟演讲。演讲要求可由易到难:第一步,允许学生预先写出演讲搞,上台后照本宣科,但要求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第二步,学生可预先准备好稿子,但必须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姿态相结合;第三步是即兴演讲,这要求就比较高了,演讲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音调既要抑扬顿挫,内容又要有真实感,题材更要符合当时的要求。在这三步中,第一步、第二步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第三步,则需要平时不断积累知识和锻炼口才。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作些适当的辅导,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举行演讲比赛,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辩论训练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协作、仪表仪态为一体,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辩论是检验人的口才,也是检验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是站在对立立场就同一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批驳对方观点的一种论争。它既要有立论,又要有驳论,比一般的演讲要求更高。教师在指导辩论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结合课文对学生讲深讲透辩论的有关知识。如辩论的特点:立场尖锐对立、思维活跃敏捷、用语严谨激烈;辩论的基本要求:论点鲜明、论据真实、听辩认真、应对灵活、逻辑严密;辩论的准备和辩论的技巧等,以便让学生深入领会。(2)让学生分别扮演正反两方,对课文内容进行论辩演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辩论后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3)以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辩论的题目可选择如“青春需要偶像/青春不需要偶像”、“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等有意义的题目,可以安排八人一组,正反方各四人,进行辩论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达到促使学生自觉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当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其他如应答、劝说、讨论等也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良好措施。就这些训练方式来说,都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和心理素质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在信息时代,无论是谁,如果没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琼.中专生的口语交际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2).

[2]江幼华.口语交际的教学方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8).

[3]吕仙娇.口语交际课的误区与对策[A].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获奖作品精选[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 口语表能力 朗读 交谈 辩论 演讲

目前,在大学中,语文教学陷入一相很尴尬的地位,学和不爱学,学校不重视,老师也没地位。特别是在高职教育里,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因为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语文这门基础文化课更是摞在一边,教学课时相对来说少得可怜,有些高里的一些专业甚至不开语文课,这固然与当今社会的那种急功近利的风气有关,但是,高职语文教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学生的专业课紧密联系起来,不能高职教育的目的挂钩,而是单纯的授课与受课的关系,所以高职语文教学必需进行改革,才能与高职教育的目的相适应,才能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为此,我们高职语文教师自己应该重视这门学科,不要认为学生、学样不重视就敷衍了事。相反,我们要了解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专业的特点,然后,我们在教学上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来改变我们教学中的这种被动的局面。

要改变语文教学在高职教学中这种被“漠视”现象,需要对语文教学必要的改革,首要的一点是,要对高职语文的具体教学目的要有深入的认识,再次就是要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

高职语文教学毫无疑问的要配合这个目标,不能像高中那样单纯的授受知识,也不能像本科学院一样作专业性的讲解研究,要体现高职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和知识性、工具性的融合的学科特点。所以,高职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提高同学们的文学欣赏水平和人文精神之外,我认为理主要是要激发同学们的动口的思辩能力和应用能力,还要培养他们有创新的意识。在教学上应该分专业的来设置语文课程课时,而且在具体教学的时候也要分专业来讲授内容重点。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它是我们在学习、生产实践中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基本手段。再结合高职教育的目的,可以发现,培养高职人才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同高职培养目的、语文教学目标一致。高职教育要培养动手、动口能力强实用型人才,语文重视人才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无疑,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应合了两者的要求。但是,在语文实际教学中,这方面的培养却被忽视了。高职语文教材中,许多教材没有编录口语表达训练,少数教材有,却只是零零星星,数量少,也不完整。要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语文教才就应设置适量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材料。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口语训练课时少,教师只重视自己的课堂讲授,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应“动口”的训练。

其次,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市场对人要求的必然选择。众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人才要有基本的或是良好的沟通能力。人才要具备相应的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才、销售人才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毋容置疑,就是一般的技术人才也要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现代企业生产,技术分细,一个技术人才不可能是通才,专业性的语言进行口头交流,没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难以实现团队沟通的。

认识到了口语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还只是口语教学的一个起点,真正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展开口语教学,以下是有关口语教学的几点想法:

朗读朗读训练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准确发音,恰当的停顿,适宜的语速和语气,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清晰、流利能力。教师在这方面的课堂教学中,先要做演示性要求,然后进行个别、分给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性训练,例如,甲同学与乙同学自由组合训练,甲同学先朗读一首诗,乙同学听,听完之后再作点评;乙同学朗读时,甲同学听,且负责对乙同学的朗读效果进行点评。

交谈交谈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相互谈话为基本形式,进行面对面的思想沟通,感流、信息传递、学习讨论或娱乐谈心的一种口语活动。交谈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尽管人人会说话,会交谈,但要达到交谈的理想效果,却不是人人能做得到,有人在交谈时“山穷水尽疑无路”,有人在交谈时“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人在交谈时“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就说明交谈需要一定的交谈艺术。

交谈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谈话内容及技巧,也就是说,怎样做到有话可说,并且能把话说好听,课堂教学训练方式,采取适宜的话题情景训练模式,先把学生分组,每一组学生都有一个话题,拿到话题之后大家可以先准备五分钟,然后展开交谈。话题内容应丰富多彩,可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习、旅游、面试、找工作、社会热点新闻等等。

演讲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主要通过“讲”,辅以表情、手势、姿势的“演”来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传递给听众,说服听众接受你的观点,演讲训练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思维方式。在课堂演讲训练中,教师应让每一个同学至少有二次上台演讲的机会,之后组织一到二次的正规演讲比赛。

辩论辩论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准确性、清晰性和敏捷性,对于开发智力、锻炼口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辩论的训练,先由教师讲述一些辩论技巧如借题发挥、偷梁换柱、欲进先退、归谬反驳等方法之后,再观看几段辩论赛的录相,让学生体会,最后展开实际训练,分组辩论,教师创设一个两难的问题,论辩的正方和反方进行发挥辩论。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立足于培养人才的目标,结合具体专业,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地采取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文霞主编《大学语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刘彦,冷耀军主编《中职语文》中国财富出版社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所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后都编有练习题,课后练习与课文一样都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与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小学语文教材后的练习对学生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后练习来进行学习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后练习的作用和学生做作业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课后练习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其中,教材课文后练习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科书的联系十分紧密,所有的题目都在联系课文的基础上再加以结合课外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课文的内容,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课外作业,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把课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在联系实际中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后练习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范围的基础,它最大的作用在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做教材后的练习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尽快地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语文教科书后的练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会促使学生进行思考,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后的练习也是教师进行教材教学的途径之一。通过对课后练习的检查和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的缺陷,加以纠正,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和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对于一些比较难或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适当的提示学生或者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加深印象。但教师的提示和讲解应该是有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3.语文课后练习也可以用作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主线。语文的课堂教学与许多科目的教学不太一样,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教科书中的内容,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辩论能力,而刚入门的小学生更是需要这方面的培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将颇有价值的课后练习题用作课堂讨论的主题,并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与老师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也要敢于辩论,从中找到最正确的答案。将课后练习用作课堂讨论的题材,整合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把握教材,发挥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

二、学生做课文后练习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审题

审题可以说是做作业十分重要的一步。学生看到一个题目,会先判断这个题目的类型,难易程度如何?与学习的课文有什么联系?该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同时也会让自己顺着题目去思考。通过思考、准确、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清已知条件有哪些,这样才能透彻地了解题目的要求,为后面的正确解题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

(二)寻找解题途径

俗话说:“一个问题有一百种解决的方法”。由此可见,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一条路不通,还有很多条,但是往往问题解决的最快途径只有一个。学生在做课文后的练习时,要努力去寻找最佳的解题途径,这不仅能够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时间,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灵活思维,扩大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正确的解题

经过前面的两个步骤,学生一般已经寻得了解题的途径,判定了解题的方案。但在实施时还要注意解题的保质保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领域,努力积累较多课内的和课外的知识,学生一旦有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就能够更好地做到正确解题,减少出现错误的几率。学生在进行解题时,要结合在课文中所学习的知识,联系题目要求,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样就能基本保证了解题的正确率,避免自己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四)完成后注意检查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完成课后作业后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看看是否题目中所要求解决的问题都做出来了,有没有漏解,一些题目没有明确指出的隐藏性问题有没有发现,自己解答的答案符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没有做错。学生学会在完成作业后检查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在考试中的临时检查能力也很有好处。

(五)主动拿给教师批改

学生在做完课后作业后,应该及时、主动的拿给教师检查和批改。因为即使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了检查,但不能排除还会有错题存在。教师的检查和批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之前没有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加全面地对自己的知识面作出总结,教师在批改后给予的建议也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职高;语文;说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00-01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但是,在日常教学中, "说" 的能力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成为教学中的短板。一堂课,只听见教师宏亮的声音,却很少听到学生清脆的话语。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说话不明确、不连贯、不全面、不深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中,几乎每个单元都含有有关"说"的训练内容,并且"说"常常被列入语文技能大赛项目,可见"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怎样让学生从不敢说、不会说,到想说、说流利、说生动,我在探索中得到一些经验,以供商榷。

1.课后积累素材,让学生有内容"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说出来,得胸中有货--有可说的内容。内容从哪里来?要靠平时的积累。文章阅读多了,自然有话说,遣词造句得心应手。我在班级组织学生订阅《读者》、《青年文摘》、《语文报》、《散文》等报刊,也把自己平时看过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思想教育意义、文笔优美的作品印发给学生,和学生一同走进文中,领略文章之美。另外,动员学生把家中书籍拿出来,开辟"读书角",每人一、二本,合起来就有上百本。清代散文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写道"书非借不能读也"。意思是只有借来的书,才能抓紧时间读完,而不会一拖再拖。读e人的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拓宽了眼界,也准备了充分的可"说"素材。

2.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卸下心中不敢说的包袱,引发出"说"的兴趣,课堂上就会出现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的现象。怎样才能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亲切柔和的话语授课,如同绵绵细雨洒在学生饥渴的求知心田上,学生的思维和言辞就像春风中的野草肆意勃发。反之,冷冰冰的腔调只会让学生望而生畏、避之不及,自然封闭了口舌。在教学中鼓励任何学生发言,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并富有激情的赞美,不要批评、挖苦。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老师的鼓励如同寒冬的阳光,带给学生"说"的勇气。我在教学《项链》时,要求学生谈谈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认识。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她爱慕虚荣,遭遇不值得同情;有的认为她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代表,悲剧命运值得同情;还有的说她丢失项链后历经磨难、还清债务,体现了坚强、担当、正直、善良的品德,值得敬佩!这些观点各有其理,难以用"对"、"错"断论,只要学生能"说"出来,说明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次,老师应该带着微笑上课。板着面孔,显示老师的威严,只会让学生敬而远之。何况,微笑也是一种宽容忍让精神的体现,有老师微笑课堂,学生就会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对知识就会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能够更主动、更高效的"说"。

3.注重课堂"说"的训练,让学生成为"说"的主人

充分利用教材中训练"说"的内容,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语文教材中关于"说"的训练内容有:介绍、交谈、复述、即席发言、讨论、演讲、辩论等。每上到这一章节,我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训练他们。如:上到"介绍"章节时,我让学生走上讲台,作自我介绍,或介绍同桌,或介绍一本读过的难忘的书。更多时候,则是把这些训练内容交错在一起进行。如上课讲到精彩处,让学生复述文中内容;针对有争议问题,让同位之间、同组之间讨论交流,然后选出代表总结发言。总之,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奴隶,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我甚至在课堂上"偷懒",对于内容简单的课文,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去挖掘课文深意。

随着"说"内容不断丰富,"说"能力不断提高,我开始转向演讲与辩论训练。演讲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语言丰富,表达流利;辩论基本要求是紧扣论题,论据充足有力,语言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畅达,反应快速敏捷,说话流利生动。演讲,我要求班级里每位同学轮流上台,提前一天准备,五分钟演讲,话题自备。开始学生讲的断断续续,渐进流畅,仪态由拘泥变得自然大方,时间由二、三分钟延长到五分钟不下台。

4."说"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说"要简明,连贯,得体。简明就是简洁、明了,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且消除歧义,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理解度,不嗦,不重复。连贯就是说话言之有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轻重缓急,详略得当,不磕磕巴巴,不断断续续。得体,就是言辞恰当,表达适宜,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

篇6

关键词:民事诉讼;理论;发展

就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某些局部板块内容或对概念的阐释、组合而言不乏自己的独创,但从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上看,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无疑是对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参照或移植。这种理论体系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意识环境观照,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时代色彩。而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意识、法律观念等等都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理论必须与发展的现实相适应。民事诉讼理论作为对民事诉讼客观规律的阐释,对民事诉讼实务的指导,同样必须与发展的社会整合,否则,不但不能指导民事诉讼的正确运行,反而会成为民事诉讼体制发展的桎梏,妨碍民事纠纷的公正解决以及社会普遍性公正的实现。在这种不断变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彼时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已逐步凸现出与当前民事纷争解决现实不相一致的缺陷。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现实也已经伸出其看不见的手,尽可能地使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从局部开始契合于现实需要。呈现了一种与传统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在基本框架理念上有所差异,且不断发育的新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胚胎。这种发展的逻辑结果必然是一种新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诞生。本文即是对这种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结构逻辑变异的阐述。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体制是我国传统民间纠纷解决方式和原苏联民事诉讼体制的结合及发展的结果。如果单纯探究现行民事诉讼体制雏形的历史源渊的话,一般认为时期的民事诉讼方式和程序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体制的最初发端形态。新民主主义的民事诉讼方式和程序虽然不十分严密,但其近代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框架已经形成。并且初步形成了与当时政府的民事诉讼不同的诉讼方式和程序。如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就地审判和巡回审判制度、人民陪审制度和着重调解的制度等等具有其特色的诉讼制度。[1]这种民事诉讼的结构特色一直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民事诉讼规则以及民事诉讼法(试行)和新民事诉讼法所继受。

解决民事纷争的方式和程序的存在和建立并不意味着就自然相应地形成了一整套有关的理论体系。不能否认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对如何解决民事纠纷已经有了某些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感性认识和诉讼观念。但这些指导思想、感性认识和诉讼观念并没有形成或上升为理论,并一步体系化。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我国逐步引进原苏联的各种法律制度,其中包括诉讼制度。比较典型的是移植原苏联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程序通则(草案)》。该《通则》规定,最高人民检察署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确定判决,确有重大错误时,须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请于再审。随着原苏联诉讼制度的引进,原苏联的诉讼理论亦随之被介绍到我国。50年代中后期一批原苏联法学家的民事诉讼法学著作和民事诉讼法典被翻译介绍给我国。其中作为体系化的民事诉讼理论教科书,当推原苏联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阿·克列曼教授的《苏维埃民事诉讼》。该书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民事诉讼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克列曼教授在该书中的理论阐述和论理方法几乎成了一种“理论范式”1。其结构体系也成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的范本。专题研究方面的专著,无疑应推原苏联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顾尔维奇的名著——《诉权》一书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影响最大,可以说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诉权的研究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准与顾尔维奇的诉权研究成果是不可分的。在原苏联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影响下,我国在50年代的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形成了小小的。当时已有学者论及民事诉讼法学的对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案件的管辖、民事诉讼证据、法院调解和民事执行等等理论与实务问题。

当时的民事诉讼理论研究并非完全是应民事诉讼实践需要而进行的理论探讨,不过是作为原苏联社会科学理论全盘移植过程中,法律领域内侧应性、介绍性研究而已。民事诉讼程序的最简化、柔软化是当时民事诉讼政策的基本要求,因此,粗放、简化的诉讼程序不可能对诉讼理论研究提出较高的要求。更谈不上诉讼理论的体系化研究。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在50年代至70年代的命运与其他法学学科一样,在50年代画出一道不大的抛物线后,便基本消失在地平线上了。

在沉寂几十年后,中国法制的重建使中国民事诉讼法终于以“试行”的面目实施了。《民事诉讼法(试行)》的颁布实施,促进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再生和发育。对民事诉讼法条文的阐释是民事诉讼法实施的直接准备,即使是最简单的平面阐释,也要求在理论上加以说明。由于我国本无现成的理论,此时,阐释者所依据的理论就只能借助于原苏联的民事诉讼理论;而且民事诉讼法立法在基本模式的构架上是以原苏联的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为参照的。因此,运用与该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相适应的理论来加以阐释也是合符逻辑的。为了满足全面阐释的需要,还要求学者们从体系上对整个民事诉讼法的内容和结构进行理论说明。因此,自觉地全盘移植原苏联民事诉讼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成为一种必要的行为。这种移植和接受的结果,表现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继出版的几本具有权威性的民事诉讼法教科书。现在看来也许会觉得它们还显得不那么丰满和厚重,但在民事诉讼法试行的当时亦属不易,对于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无疑是雪中送炭。[3]此时,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已经完成对原苏联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的移植。到目前为止,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从基本体系结构上看并未突破这些教科书所树立的体系结构。

从传统模式而言,无论何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总是希望具有自己的特色,越具有自身的特色,便越显现出该理论体系的价值。然而这常常只是人们的愿望而已,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具备诸多主客观条件,需要相当长的智识积淀,要求具备良好的理性文化环境,经过认知理论的铺垫、融合、借鉴才能够铸造出具有彼此有机内合的理论体系。因此,客观地讲,就我国的理性认知环境和条件下,独立地生成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现代民事诉讼理论体系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认为,我国民事理论尚未体系化,不是没有道理的。[4]不过,所谓尚未体系化,这大概是指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没有建立起完全具有我国特色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二是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还存在不整合、残缺的现象。要说第一种情况,则大概在很长的时期内也无法实现。第二种情况则是在肯定已经存在体系的前提下指出其体系自身的不足,与体系是否建立没有关系。正是因为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已经存在,才使对这种理论体系的评价和对该体系变化发展的论述具有了前提。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化过程已经完成。这一过程是通过对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移植、借鉴的方法予以实现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其理论基础是诉和诉权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架构了原则体系理论、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诉讼主体理论、诉讼行为理论、诉的变化分类和种类、诉的主体和诉的客体合并理论(具体体现为共同诉讼、第三人诉讼、反诉等等具体诉讼形式)、证据理论、判决理论和执行理论,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套理论体系是从原苏联移植而来的,但该理论体系的外壳和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则并不是在原苏联自生的。不过是因自己国家的历史延续,通过俄国对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继受扬弃了的理论体系。原苏联在保留了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结构和若干理论板块的同时,对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进行了形式上和实质上的改造。在形式上的改造性移植方面,对诉和诉权的理论、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诉的变化、分类和种类等等都予以保留,筛掉了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中认为比较晦涩的理论板块,如当事人适格理论、既判力理论等等。尽管按照自己的意志过滤了某些本与其他理论板块协调配套的理论板块,但还没有完全影响其民事诉讼理论的体系化。在质的改造方面,主要是以国家干预为基本指导思想,调整了当事人和裁判者在民事诉讼程序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了法院作为裁判者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作用。在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上,原苏联并没有直接抽掉该体系结构的理论基础,在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基本形式结构上,仍然大致保留了整个体系的完整性。对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质的改造,具体是通过对基本原则的重新解释来实现的。基本原则虽然是一种制度性的规范,但基本原则作为民事诉讼体制中的基本规范,对民事诉讼体制的运行有重大的影响,又由于民事诉讼理论与民事诉讼体制的相互关系。因此,对基本原则的理论阐释也将对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起统合协调作用。

改造是直接针对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两个原则——辩论原则(辩论主义)和处分原则(处分权主义)。改造的结果是完全抽掉了辩论原则的内核,对处分原则予以了实质上的否定。大陆法系民事诉讼辩论原则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约束民事裁判者的基本规范,它至少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必要事实必须在当事人的辩论中出现,法院不能以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事实作为裁判的根据;其二,法院应将当事人没有争执的事实作为裁判的事实根据;其三,法院对证据事实的调查,只限于当事人双方在辩论中所提出的事实,对于当事人没有在辩论中主张的事实,即使法官通过职权调查得到心证,该事实仍然不能作为裁判的基础。”[5]尽管原苏联民事诉讼中也规定了所谓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在理论上也把这两个原则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但原苏联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却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重述的辩论原则。其含义已经完全区别于大陆法系的辩论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当事人有权引证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处分证据;检察长有权证明案件的情况,而法院则有权调查对案件有意义的事实和收集证据,……”。[6]原苏联民事诉讼法学家多勃罗沃里斯基更明确地指出:“苏联诉讼的证明制度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在于,不仅当事人(原告人、被告人,参加案件的检察长或被吸收参加案件的第三人)等有责任向法院提出能够证明自己要求的证据,而且法院也有权自己主动收集证据,以便查明当事人真实的相互关系。”[7]通过重新注释,获得了制度性改造。即重新调整了当事人和裁判者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原来以“亚当事人主义”基本模式为特征的民事诉讼体制改造成为以绝对职权主义基本模式为特征的民事诉讼体制,实现了两种相对基本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原苏联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权利的国家干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法院无论在收集证据,或者在审查双方当事人关于放弃诉讼请求、承认请求以及和解等声明方面,都要进行广泛的干预,目的是要帮助当事人实现他们的权利和合法利益。

国家干预在原苏联不仅成为整个法律体系的原则,具体地贯彻于原苏联的民事诉讼的各项制度中,在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也得到体现,成为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干预的原则化也是对传统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实质性扬弃的必然结果。应当注意,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理论体系所建构的认知基础是与程序规范相对应的实体法关系的性质,这种关系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私法关系。基于这一基本的认识论,原则上自然要排除国家对私权利的干预。但在原苏联的理论范式中,民事法律关系的私法性质是被予以断然否定的。这也是在民事诉讼领域内实施国家干预的理论依据。因此,如果不抽掉原辩论原则的实质内含,将处分原则予以降位,就必然造成原理论体系与现有认知基础的紧张冲突。为了消除这种紧张冲突,同时又要维持理论上和制度上的形式要求,就不得不以原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空洞化和体系内各个理论板块之间的紧张冲突为代价。

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另一个特点是强烈的批判性和预设的优越性。任何理论体系的建立自然都是建立在对过去理论体系的批判之上的。由于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被预设为与原有理论体系的绝对对立面,因而这种批判性就更加尖锐和激烈。几乎在整个民事理论体系和各个具体理论板块中都可以闻到这种批判的火药味。本来理论的批判是对理论的认识和评价,但这种批判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批判自身也构成了一种新的理论的组成部分。理论体系变为批判性的理论体系。同时基于对法律阶级论的固识,新民事诉讼体制的优越性评价也和批判性理论合璧成为新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两点在原苏联民事诉讼法学代表人物克列曼的民事诉讼法著作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我国所移植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是一个被原苏联经过改造和加工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均存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和民事诉讼法中尽管也有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但和原苏联一样,给予了重新注解,实际上是直接引用了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的解释。辩论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的地位是显赫和重要的,民事诉讼中辩论原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民利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辩论原则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体现,这一原则贯穿在民事诉讼的全过程。按照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对辩论原则的一般理解,辩论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辩论权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即当事人(也包括第三人)对诉讼请求有陈述事实和理由的权利。有对对方的陈述和诉讼请求进行反驳和答辩的权利。当事人借此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2.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范围包括对案件的实体方面和诉讼程序方面所争议的问题。3.辩论的形式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4.辩论原则所规定的辩论权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对辩论原则的这种理解和界定,实际上使当事人的辩论行为失去了对裁判者的拘束,必然使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辩论原则非原则化,成为非约束性原则。传统的辩论原则之所以能够在民事诉讼中作为一项基本的原则就在于它能够使当事人的辩论行为真正有效地拘束裁判者,从而实现当事人的辩论权。从实质上看,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的辩论原则和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辩论原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化的抽象原则,而没有具化为诉讼法上的基本原则。

作为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另一个拘束裁判者的基本原则——处分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理论中是受到限制的,其限制的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使裁判者摆脱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拘束。这种限制被同样认为是贯彻国家干预的需要,尽管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没有明确提出国家干预原则,但是,国家干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是被反复强调的。也就是说,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的国家干预理论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同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说明了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模式与原苏联具有同构性。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批判性和预设的优越性虽然没有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那样突出,但这种特点同样实际存在。具体的表现方式是在具体诉讼制度论的比较中展开对他方的批判和对自我的颂扬,其批判的理论范式仍然是原苏联的理论范式。

在具体的诉讼理论方面,我国民事理论对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的移植和吸收也是比较充分的。尤以对诉权理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和判决理论的继受最为典型。原苏联的诉权理论与传统大陆法系的诉权理论相比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其诉权论的特点在于,诉权是表示多种概念的术语。“在苏维埃法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一是指程序意义诉权。它是‘为促成并坚持某一具体民事权利纠纷的法庭审理以及解决的权利,也是要求对具体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权利’。二是实体意义诉权,它是指‘处于能够对义务人强制实现的状态中的主体民事权利’。”[8]把上述观点整理概括就可以明确诉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这种诉权理论被称为“二元诉权说”。由原苏联著名诉讼法学家顾尔维奇所主张的上述诉权学说成了原苏联诉权的定型格局。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可以说是忠实地接受了二元诉权学说。具有权威性的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大都持这种观点②,认为诉权的涵义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程序意义上诉权。它是指民事诉讼法确定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基本权利。(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它是指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实体请求的权利。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板块部分也是全面吸收了原苏联的理论。原本起源于德国民事诉讼理论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在原苏联民事诉讼中也同样被进行了改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提出本来是基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民事实体法律关系的内在联系,在民诉领域对民事法律关系理论模式移植的结果。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中当事人与法院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这也是法律关系理论始创的初衷。然而原苏联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把法院置于民事诉讼领导的地位。按照多勃罗沃里斯基的说法,“法院在诉讼中居于领导的地位,它引导诉讼参加人的诉讼活动,并促使他们行使和履行自己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9]这种变化是很自然的,原苏联民事诉讼中国家干预原则和职权主义的民事诉讼基本模式都要求在实际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诚然,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是对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全面吸收和移植,但亦不能否认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制中继承了我国过去民事纠纷解决的传统,并把对传统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并溶进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之中。最突出的是关于诉讼调解的理论。对诉讼调解制度的理论认知甚至被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上升到对事物矛盾性质分析的高度。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对传统纠纷解决方式的认识,使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具有了中国的特色。这一点大概是不容置疑的。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全方位的嬗变。现在仍然处于这种历史性的转换时期之中。生产力的解放和人的发展成为社会整体变革的基本动力。经济体制的转变可以说是中国社会所有变革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并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进一步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或转换,诸如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观念的转换、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促使了法制的发展和完善。从70年代末开始的最初几年里,中国法制的发展是以恢复法律秩序,重建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框架来加以体现的。这种发展实际上是中国50年代法制模式的延续,是按照那时的所构想的法制蓝图来实施的。具体的法律规定也都反映了当时法律理论的观照。不管是刑法、刑事诉讼法、还是民事诉讼法(试行),都是如此。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法律规范莫过于与经济体制改革联系最紧密的经济民事法规范。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必须由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巩固。法制的积极推动作用使超前性立法大量出台,形成了立法的,大量的经济和社会立法又反过来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但具有所谓超前性的法律毕竟是少数。因为具有超前性的法律要求该法律的制定能符合规制对象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充分预测将来规制过程中出现的基本情况,这就大大增加了超前性立法的难度。超前性立法更多的是在经济立法领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普遍性,使移植性经济法规的制定容易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度里实施。更多的立法属于“滞后性”和“随机性”的。即使如此,仍然有许多法律在制定时具有应时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但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迅速,加之法律理论研究的薄弱,往往使法律在制定后不久就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民事诉讼法的诞生和发展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法律诞生和发展的一般轨迹。1982年颁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试行)是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规范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也是对50年代各个有关民事诉讼规范的总结和发展。民事诉讼法(试行)所确立基本体制模式是以原苏联的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为蓝本的。尽管民事诉讼法(试行)在那个时期所有制定的法律规范文本当中是条文最长内容最多的,但仍然只能说是一部粗线条的法律。不过,在当时纠纷形态、纠纷的质与量、人们的诉讼观念都不能与现在相比,不可能在法制重建的初期就客观要求出台一部非常精细复杂的民事程序法典。那时,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民事诉讼法(试行)的注释。注释包括法条文语的平面展开、适用法条的技术性解释和对法律部分规定的理论说明。正如本文前述的那样,对民事诉讼法(试行)的理论说明所依据的理论范式是原苏联的民事诉讼理论。运用原苏联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来阐释以原苏联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为参照的我国民事诉讼法是最自然和符合逻辑的。职权主义不仅体现在我国民事诉讼体制中,也同样贯穿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同时,当时相对粗放的诉讼操作和粗疏的诉讼规则也不可能强烈要求精细的理论研究与此相适应。

社会发展之快,使民事诉讼法(试行)在颁布后仅仅几年的时间,就凸现了该法与社会发展现实的不适应性,并导致了1991年新民事诉讼法的制定。但新民事诉讼法的制定并没有使这部民事诉讼法彻底摆脱与社会发展和现实的不适应性。在新民事诉讼法颁布后不久,审判实务界就打出了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或改进的旗帜。在来不及作充分理论准备的情况下,便迅速地开始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系列动作。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也成了实务界和理论界最为关注的课题。社会发展变革不仅仅直接冲击了现行的规范和制度,也冲击了原有的理论和理论构成的理念框架体系。社会诸因素尚未有突出或激烈的变异时,原有理论或理论体系的适应性随变是一种局部修正和填补性的,表现为一种非结构性变动的完善。在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的一段时间里,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与民事诉讼实际运行、社会发展现实的不协调并未显现。但最近几年由于民事诉讼体制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不适应,使得依附于既存诉讼体制的理论体系与此的这种不协调亦显突出。

最突出和明显的社会变化莫过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一种变革,标志着我国将彻底摆脱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使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生产者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所有制性质的差异不会使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有所不同,也只有商品生产者相互之间的平等才能保证商品交换的平等和自由竞争。在商品经济社会,大量民事争议是关于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争议,因此争议主体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性也是民事诉讼质的规定性。它决定了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但在过去非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相应的心理场中,这种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是很难被认识的。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体制下,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限制,国家的积极干预上升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基调就是法院的职权至上。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都是为一种职权主义的合理存在提供理性依据。

在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理论方面,以非约束性辩论原则取代约束性辩论原则,当事人的辩论完全不能制约裁判者。把辩论原则仅仅视为一种为裁判者提供争议事实信息的规范。对现行辩论原则的理论阐释虽然要求法院充分保障当事人双方辩论的权利,但辩论权的相对义务只停留在被虚化的保障行为这一层面,必然导致辩论原则的非原则化和辩论程序的空洞化。实际上辩论原则的原则性在于从宏观和整体上界定适合于民事诉讼客观规律的主体结构,即当事人和裁判者在民事诉讼中合理地位和作用。辩论原则的实质应当是通过对裁判者的约束来实现这种作用分配。具体表现为作为裁判所依据的事实应当从当事人双方在辩论程序中出现的事实中提取。否则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和辩论程序的价值无法得到实在的体现。由于辩论程序本身在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核心和中心的地位,因此,辩论程序的空洞化将感染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使民事诉讼程序虚无化。辩论原则的空洞化和非原则化还使其与之血肉相连的处分原则也同样丧失了它作为原则而存在的价值。在我国和原苏联的民事诉讼理论中,对处分原则的认知虽然都已意识和承认当事人对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价值,但这种认识却只停留在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起始、发展和终结的作用以及诉讼法某项具体权利的支配这个方面。而没有意识和承认当事人对作为裁判基础的诉讼事实的处分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重要内容。否定当事人对诉讼事实的处分权,必将否定当事人对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当事人对诉讼事实的处分常常与权利的处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事实的处分表现在当事人没有在辩论程序中提出的事实,裁判者就不能作为判案的依据,以某种绝对理念来看待所谓真实,反而使其走向该理念本质要求的反面。

由于既存民事理论体系中所贯通的绝对职权主义理念,使其理论体系与社会发展的现实不协调,与市场经济环境下民事诉讼的质的规定性相左。这种体系性的不协调不仅表现在民事诉讼理论的原则部分,也突出反映在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板块之中。最典型的是证据理论与现实的不协调和与民事诉讼客观规律的背反。在证据理论中,集中体现当事人和裁判者在民事诉讼中作用的具体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尽管很早就提出了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观点,但由于没有充分认识举证责任制度建立的体制条件,又受理论体系中绝对职权主义的影响,在理论认知上完全误解了举证责任的真实内涵,传统民事诉讼理论对法院独立收集和提出证据的合理性的论证,反而使真正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制度无法建立。由于民诉理论的缠足自缚,以致诉讼实践不得不径自走自己的路,在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引下“摸着石头过河”,在民事审判实务中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就是这种大胆改革的结果。一方面,传统的证据理论因未能真正承认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使传统的证据理论不仅不能指引民事审判改革的进行,反而严重地制约了民事审判改革,民事审判改革的实际需要与民诉理论的脱节和民事审判改革的实效都更加映射出民事诉讼理论的滞后与苍白。在理论界,学者们还在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时,实务界却已经冲破了这种传统观念的羁绊,按照现实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去理解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民事审判改革缺乏理论的指导或清晰、完整的理论指导,改革往往凭审判人员的直感在实践中摸索,就难免使改革不走弯路,逸脱改革的初衷。其实作为民事审判改革的目标、改革的途径、改革的步骤等等问题都是民事诉讼理论上应当首先加以解决的基本问题。然而,遗憾的是,民事诉讼理论界并没有在理论上圆满地回答这些问题,甚至可以说就没有明确提出这些问题。所谓的理论成了对民事审判改革过程的注释,变形为简单的说明。在我国,由于法学理论普遍存在着形而上学的倾向,因而一直为实务界所轻视。民事诉讼理论在民事审判改革过程中的反制约和单纯的追随,更加深和强化了这种心理。

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拓展、社会法治化的推进,人们的法意识和法观念也在不断强化、转化和提升。经济主体的权利和利益意识以及相应的保护意识的加强是这种变化的最突出表现。这种意识的强化是具有普遍性的,不仅在经济主体的经济交往中反映出这种倾向,在经济纠纷解决领域也是如此。而且民事争议的大量增加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主体权利和利益意识的加强还不仅在于实体权利和利益方面;在程序方面,利益主体的程序权利和利益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在这种意识背景下,程序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也相应被强调,并逐步被认识。然而,传统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却具有存在轻视程序的内力。其原因在于,传统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建构就是以批判对立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为前提的,其批判的矛头的主要指向之一就是诉讼程序的“繁琐”和“虚伪”。以意识形态为武器对其他法系诉讼程序的情绪化批判必将导致对诉讼程序独立价值的否定。原苏联民事诉讼体制中的职权主义既是这种批判的结果,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对程序价值的否定。既然程序的独立价值遭到否定,也就谈不上所谓程序性公正。程序性公正所要求的裁判者的中立性、防止突袭性裁判、给予纠纷主体与裁判者的充分对话、尊重当事人的主体权、诉讼程序操作的民主化等等,在传统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都没有真正得到重视和体现。相反,在逐渐被泛化和形而上学化了的哲学观念的影响下,程序性公正被视为实体性公正的“奴隶”和“附庸”。即使在现在,程序性公正的价值仍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识。

上述虽然未必全面和详尽地阐明了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与我国社会发展实况的滞后和不一致,但已足以说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自身应当改革、调整和重构的现实必要性。即使横向地与其他相近学科加以比较,也不难看出民事诉讼法学的落后和缺乏生气。在同为程序法的领域里,刑事诉讼理论界早已对诉讼结构、诉讼模式、诉讼价值等等刑事诉讼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探讨,而民事诉讼学方面却还没有形成对相应基本问题的集中探讨的研究氛围。要使民事诉讼理论能满足转换时期民事纷争解决现实的需要,真正能够对民事诉讼实践予以指导,必须正视传统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实现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结构性转换。

传统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是“苏式”的理论体系,在结构上是以职权主义为理念框架,以国家干预为指导的,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诉讼质的规定性具有“不亲和性”,自然就不能适应逐步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因此,要实现我国传统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转化,首先就要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民事诉讼规定性的当事人主义理念框架取代职权主义的理念框架,使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实现这种转化的具体方法是还原体现当事人主义核质的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而不是仅将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作为空洞的、没有约束力的只有单纯象征意义的规范。明确只有当事人在辩论程序中主张的事实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当事人不仅对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有处分权,对诉讼资料也同样具有处分权。在理论上要意识到,就民事权利的本质而言,民事权利的处分只能由民事权利主体来行使,作为解决民事权利争议的民事诉讼程序也必须充分尊重当事人对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诉讼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决定,诉讼程序的提起由当事人决定,案件的事实材料和证据材料由当事人决定。只有这三者的完整统一,才构成了当事人处分权的最基本内容。

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确立当事人主义的理念框架才能使有实际意义的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得以确立和贯彻。而约束性辩论原则的确立使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相关理论板块之间能实现有机的统合,并具有了原则方面的根据。按照约束性辩论原则的基本要求,才能自然地派生出规范的举证责任制度和举证责任理论。“对于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直接必要的事实由当事人在辩论中提出,实际上就为当事人设定了一种责任——如果当事人没有主张这一事实,则法院不能以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决。其结果就自然是当事人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消极后果。”[10]如果没有约束性辩论原则作为基础,实质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制度和理论是不可能建立的。正是因为过去我国理论界未正确认识辩论原则的应有的内含,没有认识到裁判者在民事诉讼中应有位置,才导致在一段时期里,理论上存在法院也有举证责任的认识误区。现在尽管在理论上已经廓清了这一错误认识,新民事诉讼法也将过去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收集和调查证据的内容(试行第56条第2款)改为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但仍然是不彻底的,这表现在新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还保留了“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这样的内容,为法院依职权主动收集和调查证据留下了自由裁量的余地,不仅使约束性辩论原则不能贯彻,并且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审查核实证据的基本作用相冲突,最终使举证责任制度的运行或理论的整合存在障碍和缺陷(在立法中,过多的为职权行使留有自由裁量余地,以便体现法律规定的灵活性的作法,往往给该规范的实际运用造成困难,这是今后立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在其相应的转化过程中必须注意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内各个理论板块之间的统合和各个理论板块与体系总体理念框架的整合。前者如,诉、诉权理论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诉讼标的理论与当事人适格理论等等理论板块之间的统合与协调。后者指如果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理念框架实行转化,则与此相适应,与原有体系适应的理论也要相应地予以调整,否则将与转化后或转化中的体系理念框架发生冲突,使体系内部发生紊乱无序。如上述所言,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发展逻辑是重塑以当事人主义为基本理念的理论体系,并以约束性辩论原则和真正体现当事人主体地位处分原则为基本指导原则,那么,体系的各个理论板块也应该实行相应的转化和调整。例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诉权理论、程序控制理论、审判监督理论、检察监督理论等等都要进行调整,在原有的这些理论中,职权主义的色彩相当浓厚。如按照现行的审判监督理论,即使当事人没有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提出再审申请,法院或检察院也可以依职权主动提起审判监督程序,这种理论认识显然是以国家干预和传统的绝对理念为指导的,体现了职权主义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要求。但无疑与当事人主义的理念要求相悖。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现存的另一个问题是民事诉讼理论体系整体构造的不完整。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虽然具有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基本外型框架,但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因转移植于原苏联,并因原苏联根据自己理念对原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裁剪,使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先天具有其不完整性。例如,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虽然有当事人的概念,但却没有当事人适格(正当当事人)的理论作为其概念的存在基础,在理论上没有解决判断当事人适格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其实当事人适格理论本来就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欠缺当事人适格理论必然使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出现不完整的现象。再如,判决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应的,有关判决制度的理论也是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板块。但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判决理论无疑是一块空白,尽管亦有关于判决的分类、判决效力的论述,但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尤其不足的是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没有关于判决效力的体系化的理论,又使我国的判决理论严重残缺。例如,由于没有既判力的概念和理论,致使在我国的理论和实务中,无法认识到判决一旦生效,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法院亦不能自行撤消或变更该判决。在我国目前关于判决效力的理论中,仅以判决的排除性、不可争议性和执行性的“三性论”的观点是不足以将既判力理论中的拘束力内容加以包容和取代的。其实在原被移植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既判力理论是判决理论的骨干和核心部分。诚然,既判力理论有人为复杂化的弊端,但对于规范和体系化的民事诉讼理论体系来讲,如果抛弃既判力的概念和理论,无疑等于拆掉了桥的一个桥墩一样,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诉权、诉、诉讼标的、、一事不再理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和上诉等等都与既判力理论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既判力概念和理论,上述制度和理论都是残缺不全的。

在论及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这一问题时,应当注意到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构成框架的法系属类。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类型属于比较典型的大陆法系理论体系,明显区别于以经验实证为特征的英美法系,该体系由一系列彼9体制转型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此相关成逻辑排列的理论矩阵构成,这种诉讼理论体系经过长时期地理性加工,已经自成一个系统。在移植或借鉴该体系的任何理论时,都必须考虑该理论的体系环境和受移植的环境。同时在整个理论体系的移植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轻易或随便裁剪作为体系基础构成的理论板块。今后,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对外国民事诉讼理论的借鉴和吸收都应以其理论体系具有同构性的理论为主,借鉴和吸收这样的理论对我国原有的理论体系具有“亲和性”,而不易产生排斥性。大陆法系各国对英美法系制度和理论的吸纳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异斥性就是实证。

作为民事诉讼理论体系却存在轻视程序和程序性公正的倾向,会令人觉得难以理解,但这却是事实。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实体性公正和程序性公正的关系绝对地视为主从、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与哲学上的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等范畴挂合。使诉讼程序和程序性公正成了单纯的手段,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往往被否定。但实际上诉讼程序和程序性公正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诉讼程序的种种规定以及这些规定的公正性要求并不仅仅是单纯为了达成实体上的公正。对程序性公正的要求是基于“程序主体权”、“听审请求权”、“司法民”“公正程序”等等权利。程序性公正主要体现在不排除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参与、保障当事人对权利和事实的充分陈述、当事人与裁判者的充分对话、不得实施突袭性裁判、裁判者在程序中保持中立性、不得任意支配当事人、裁判所依据的事实从辩论中产生等等。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以及具体制度而言,程序性公正可以说并未予以充分体现。因此,如何在制度构成和运行中加强程序性公正,以及在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上如何贯彻程序性公正的理念,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所面临的新课题。③

注释

:①“范式”(Pardigm)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是指在某一学科内被一批理论家和应用者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共同工具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

②国内有少数学者对原苏联的二元诉权论提出了质疑,指出“由于牵强地对诉权作出这种划分(两种意义上诉权的划分),使许多著作的诉权理论体系陷入无法克服的矛盾,集中反映于:诉权定义中所确定的外延与程序意义诉权和实体意义诉权的外延相去甚远。”(顾培东:《法学与经济学的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197页。)

③虽然若干年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已有关于程序公正的议论,但更多的是外国有关学说和观点的介绍,没有与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没有指出我国民事诉讼实务中和理论上轻视程序性公正的构造性和制度性原因。例如,没有指出传统民事诉讼体制对实现程序性公正的制约。因此,关于程序性公正的讨论未能进一步深化,也未对民事审判改革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2]柴发邦.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2830,33.

[3]文正邦.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法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467.

[4]潘剑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综述(1993年)[J].中外法学,1993,(1).

[5][10]〔日〕高桥宏志.辩论主义[J].法学教室,1990,(9).

[6]〔苏〕克列曼.苏维埃民事诉讼[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7.103.

[7][9]〔苏〕多勃罗沃里斯基.苏维埃民事诉讼[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200201,43

篇7

一、激发差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思想教育

很多差生之所以学习困难,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在行动上缺乏自觉性,所以,我对这些语文差生进行了这样的思想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人必须接受的教育,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一个说起话来头绪不清、写起文章来错别字连篇、读起报来困难重重的人,是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我还讲一些因缺乏语文素养而闹笑话或酿悲剧的事给他们听,使他们在笑声中或深思中提高认识、明确目的。另外,我还利用各种课外活动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如,参观采访、参加比赛、给报刊投稿、社会调查等,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学好其他学科,才能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基础。平时在校应经常把学生叫到身边交谈,在“闲谈”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

二、多鼓励、多表扬。对差生进行赏识教育

不能因为差生暂时成绩差而歧视他们、“抛弃”他们。相反,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表扬。可以从课内外选讲那些天资较差、反应迟钝,但通过勤奋努力照样成为演说家、文学家的生动事例,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课堂提问时,一旦差生举手,便笑脸相迎,并以“好!”“回答得不错!”等话语激发其自信心,差生回答正确,及时表扬,即使回答有错,也可从态度、声音等方面予以肯定,慢慢地他们就会树立起自信心。差生的作文只有一段、哪怕一句写得精彩,就可念给全班同学听。每次小测验,差生成绩稍有进步,就应特意表扬、鼓励,还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如一本练习本)。

三、培养差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差生置于提问对象中,把单独回答问题的机会(包括上黑板书面回答)更多地留给差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从易到难地“逼”他们动脑筋。作文互批时,既有优等生替差生批改、写评语,也让差生为优等生批改、写评语。作文评讲时,既要读优秀生的作文,也要读差生的作文(当然不公布姓名),让大家一起来评议,指出其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有的差生字写得工整,应让这种学生积极参与黑板报、手抄报的编写工作;能说会道的差生,让他当联欢会的主持人、辩论比赛的辩手等;思想品质好的差生,建议班主任让他试着管全班的纪律……由于差生获得了很多的参与机会,看到了自己在语文方面的长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了。

四、实行个体教育,因材施教

语文教师必须经常检查、督促差生的语文学习。譬如,语文课堂记录本定期检查,如有重要内容漏记或书写错误,则督促其及时补充或纠正。阶段性测试后,老师和差生共同细致分析试卷,找出错误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措施。差生的写作,必须达到基本要求,否则重写,直到符合基本要求(如字数方面)为止。差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当,语文老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其正确的学习习惯。差生的作业错误较多,独立订正有困难,语文教师应尽量当面批改,可达到边批边个别辅导的双重目的。另外,对差生的要求在速度上先慢后快,在内容上先易后难,在方法上要先打基础后提高,总之,要做到因材施教。

篇8

【关键词】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教学 有效路径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38-01

在现行高中政治教材中,每一单元均设置了综合探究活动,可分为主题活动体验型、热点理论探究型、价值观引导型等探究活动。这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有关探究素材,依照一定的规律与方法而进行开放性、研究性、自主性学习,以深刻理解与内化单元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升华情感态度,使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主题活动体验型的开展方法

主题活动体验,即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走进哲学,问辩人生》、《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等。其主要环节有:方法指导、资料搜集、实地考查、分析综合、总结归纳、过程反思等,其方式主要如下:

1.社会实践

根据明确的探究主题,指导学生联系原有知识,利用多种资源,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探究,使其通过观察、实践操作、交流讨论,分析探究后,可以自由地表述自己的独特看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记忆知识。

如教学《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时,由于社会中出现的某些不和谐现象,有些学生对政府权威产生质疑,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到当地有关政府部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和有关部门沟通,分组设计调查方案,把握各项注意点,把握所需的知识与资料。然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访谈法、问卷法等,深入至当地各职能部门,以得到有关材料,写好调查报告。在课堂上,小组相互评价、补充,教师点评、引导总结。这样,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政府的公信力与威望,也加深了书本知识的理解。

2.角色模拟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再现或模拟事物或事件所发生的过程、环境,而后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深刻理解书本知识。其方式主要有课堂情景剧、新闻会等。

如教学《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时,教师可提问:我们已学过了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那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哪些基本要求?为何需做到有序政治参与?然后让各组学生表演课堂情景剧:《村委员会主任选举前后》,基于教学情景中进行适当改编,可将民主监督与管理、民主选举与决策等中的相关问题加以组织,然后让小组相互评论,看情景剧中哪些人的做法正确,哪些则是错误的,并让学生分析该如何做。这样,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热点理论探究活动的开展方法

这一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基于概念原理理解上,整合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与深化。如《建立学习型社会》、《中国的和平发展》等综合探究活动都属于热点理论探究型。这一类型的主要实施环节有:情境分析、主题确定、资料搜集与整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评议小结、课外延伸等,其形式主要如下。

1.Web交互式

这主要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自助交互式学习方式,就是师生紧扣拟定的主题或者热点话题利用网络来展开对话交流。在这一交流中,教师可适当点拨、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反思,从而构建知识,体会知识。

如在《中国的和平发展》专题探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专题学习QQ 群,围绕话题“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能做什么?”,师生进行离线或者在线探究,让学生通过交互式综合探究延伸与升华认识,使其认识到中国的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作为学生也可以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还可通过微博形式,来引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专题探究。

2.课题写作式

课题写作式即以单元探究主题,亦或以某一切入点为课题对象,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来展示学习成果。

如教学《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综合探究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围绕“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分组撰写小论文。

三、价值观引导型活动的开展方法

这一探究活动,侧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正确对待金钱》、《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等。在政治综合探究中,一些专题不只是专属一个类型,有时还是综合交叉的。在价值观引导型活动中,其环节主要有:探究激趣、材料思考、提问研究、分析综合、小组合作、评价反馈等。

1.辩论式

在政治教学中,通过辩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内涵。在开展辩论时,师生可确定辩论题目,建立正反两种不同观点,然后双方展开辩论,利用有关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形成思维冲突,点燃智慧火花。

如学习《正确对待金钱》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金钱是否为万恶之源”这一主题辩论比赛。在辩论准备中,学生收集有关具体事例、资料,丰富了学生知识。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辩论,可提高鉴别能力、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2.批判性阅读

篇9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本文总结近十年来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主要的教学与相应成绩考核方式,为研究生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研究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50—02

收稿日期:2014—03—01

作者简介:吴明作(1965— ),男,河南新县人。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生态。

杨喜田(1965— ),男,河南长垣人。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态恢复。

赵勇(1962— ),男,河南商丘人。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生态。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有或没有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文献并总结提交至课堂讨论或辩论的过程。是从本科生“learning”向研究生“study”转变的过程,[1]是为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论文写作与答辩等提供借鉴与支持的过程,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基础。研究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2]其学习已不再是灌输式地汲取知识,而是主动式地钻研与探究,[1]此时若仍采取被动式教学,显然难以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3]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寓教于“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方法与意识,为其未来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4]

一、课堂教学方式探索

(一)互动式教学

研究生课堂教学应着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效运用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形成互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互动式课堂教学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教师讲授过程中根据内容随时提问;学生听讲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应依据内容的层次性、关联性,涉及的学科前沿与热点问题等,按模块组织基础知识与进展性的教学内容。这可以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理解事物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学科基本发展动态。这种方式兼顾了课程知识的衔接性与进展性,可以使课程学习具有连贯性,有利于互动式教学的开展,也为以后的seminar提供支持,避免停留在常识层面。[5]

其次,在模块式教学内容讲授过程中,不能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授时应注意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并鼓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提出的问题包括教师对某个问题的扩展、学科前沿与热点问题、突出地方特色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与课外阅读过程中思考所形成的问题等。

再次,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应说明本课程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对互动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利于学生了解授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准备相应的互动式提问的内容。

最后,授课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观点与看法,保证形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畅所欲言。对问题进行点评时,不是特别评判其答案本身的正确与否,而是注重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是否符合客观逻辑,思路是否开阔。

(二)教学seminar

Seminar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文献阅读与表达能力。[5]这种研讨式教学可在某模块内容讲授完毕后,围绕其中某个主题,或针对某个未讲授过的当前热点或前沿问题,或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和兴趣自选题目展开教学。研讨开始前,师生共同商定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形成素材。研讨时可以参照问题式、案例式、头脑风暴法等方式。对于具体研讨形式一般不宜固定,可以是学术会议形式的演讲,或者围绕主题的自由式发言;材料的组织形式可以是PPT、word形式,黑板板书形式,甚至是即席发言形式。

进行教学seminar时,教师应是平等的参与者与必要时的引导者。教师可与学生一样随时参与研讨,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学生讨论中;同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使讨论不至于变得过于肤浅。[6]研讨结束时,应进行点评与总结,并给出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案。

应注意seminar教学的局限性,即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学科的基本知识与结构,缺乏系统知识为基础的讨论容易变得肤浅或流于形式。有些课程因此提出了“2+1”教学模式。[5]我们的做法通常是:研讨主题主要围绕课程基础内容确定,以巩固讲授内容为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兼顾课程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开设一定比例课外相关内容的主题研讨。

(三)教学辩论

将学生分成正反两组,围绕特定的由师生共同商定的论题进行辩驳问难,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特征,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这种辩论式教学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可使学生通过辩论形成对事物、问题的客观全面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组织课堂辩论,首先是选择辩题。辩题必须和教学内容有一定关联性,并且学生要有一定的认识,或是学生较为关心的问题,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热情,也容易收集素材。辩论小组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甚至可以不刻意去划分辩论小组,根据辩题随机展开辩论,无论何种方式都应强调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全体同学均是辩手,但各方需确定一名同学作为主辩人。辩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进行点评或总结,对于涉及的辩题,也可给出合理解释。

二、考核方式

因为课堂教学模式是综合性的,所以,课程考核方式也应与之相适应。一般地,课程总成绩可按如下比例分配:平时表现占10%~15%,课堂讨论占30%~40%,课程论文或期末考试占45%~60%。

期末考试一般按客观题与主观题各50%组成,也可提高主观题比例,留出学生发挥的空间。课程论文一般按某一指定期刊格式要求,选题只要与本课程相关,或与自己研究方向、课题相关均可。评判可从选题合理性、字数、篇章结构完整性、文字组织流畅性、论点明确性、论据充分性、对论文涉及问题的把握程度、专业术语使用的正确性等考虑相应分数。

在研讨与辩论过程中,考核成绩可参考:参与程度、内容的思路表达与条理性、包括专业术语在内的语言运用能力、对涉及问题的把握程度、研讨过程中对问题的回答与反应、对问题的逻辑思路、一些技巧与方法的运用等。

平时表现除考核出勤外,着重考核其在课堂互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问题回答的积极性、思维方式、提出问题的科学性等。

三、结语

研究生课堂教学需打破固定、先验的框架,营造出一种自由、自主的环境氛围,这不仅需要教师有渊博的学识,熟稔授课内容,对不同教学手段的优劣势心中有数并能熟练掌握,更需要具有感染学生心灵的思想境界。[7]因此,上述各种教学方式只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手段,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状况、课程特点、课程内容、授课时间长度等进行综合运用。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生教学对教师应有较高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国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践和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下旬刊),2013(9).

[2]徐英黔,方志刚,胡君一等.课堂教学中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3(23).

[3]徐静平,刘璐,雷青松.研究生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上旬刊),2013(10).

[4]孙力.寓教于“议”:创造性思维方法与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融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

[5]王本陆,姚相全.提升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2+1”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

篇10

一、开展形式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更加透彻的了解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与内涵,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认识的作用,提高同学们对相关文件学习的积极性。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办公室、院大学生辩论协会在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的基础上,将面向全院学生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

二、学习要求

参赛人员将统一由院大学生辩论协会进行组织,通过定期的集体学习,进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学习了解,以及对相关文件精神的理解与讨论,使参赛大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认识与思考。结合自身情况与周边环境,制定出适合自身的系统的学习方式。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以便在比赛过程中辩之有理,驳之有据。始终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贯穿其中,加强记忆,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思想觉悟。

第二部分:组织策划

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并且更快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由我院党委办公室主办,大学生辩论协会承办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 比赛人员报名

1、报名人员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2、由学生自愿报名。

3、报名人员思想政治过硬,热爱学院文化活动。

4、各系党总支、党支部组织学生进行报名,填写报名表,并由院大学生辩论协会予以配合。

二、 赛题抽取

1、由院大学生辩论协会统一组织参赛队抽取辩题。

2、比赛参赛队为偶数则分成相应的半数组,先抽取组号再进行辩题抽取;比赛参赛队为奇数则有一组在比赛第一场轮空,直接进入第二轮比赛。

3、两支代表队在抽取辩题时,由一支代表队抽取辩题,另一支代表队抽取正反方。

三、 会场纪律

各系必须组织好本系同学文明观看比赛。

如果出现以下行为,立即逐出赛场,并对此人所在系代表队扣除相应分数。

1、 大声喧哗,经过劝阻不改者。

2、 煽动场内同学起哄,闹事者与参与者。

3、 对辩手进行人身攻击,或利用观众提问有意刁难、诽谤、辱骂者。

4、 在场内吸烟、酗酒者。

5、 威胁利用计时人员舞弊者。

6、 其它行为,经由组委会讨论认定不易再留在现场者。

四、大赛组织机构

1、大赛组委会会领导小组:

组长:丁世俊(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严飞(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干事)

成员:张宇晨(博文学院大学生辩论协会理事长)

许轶(博文学院大学生辩论协会理事长)

2、赛场问题处理小组:

组长:白宁

组员:杨青桦

3、活动宣传小组:

组长:张春雨

4、技术中心:

组长:尹相鹏

组员:胡文海

5、比赛协调小组

组长:韩彤晖

组员:蔡子萱

第三部分:宣传策划

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切实增强大学生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学院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希望大学生青年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把自己成长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栋梁之才。

从活动举办的根本目的出发要求我们,要将活动宣传做好,并且丰富、有意义。宣传方式分为宣传条幅宣传、宣传海报宣传、x型展架宣传、宣传栏宣传。具体宣传方式方法如下:

一、宣传条幅:条幅排版印刷主题活动主题,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

二、宣传海报:制作各场比赛宣传海报、比赛公告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广告海报。

三、x型展架:可通过x型展架进行有图片文字的立体化活动宣传,主要可制作以下展架:

1、科学发展观内容简介

2、发展(第一要义)

3、以人文本(核心)

4、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

5、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6、展示党学院委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材料

四、宣传栏:党办宣传栏

科学发展观内容介绍;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介绍;每场比赛,以辩题为主,发表对“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比赛环节中,融入关于科学发展观内容的简单介绍。要求,以当场比赛辩论题目为主。可采取提问现场观众的方式,同时给予回答正确的观众小礼品的方式促进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学习。

x型展架突出对主旋律的图文宣传,要求生动、有内涵,并要契合大学生青年的感受。联系大学生青年实际情况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宣传基调要积极上进,将“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融入大学生青年的学习生活中。

宣传栏宣传内容要严肃、规整。要求大学生青年对“科学发展观”内容有深入、深刻的认识。文字多与图片,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以及校园网、led大屏幕、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院党委对本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重视。各系一定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学习和实践的关系,认真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和学习精神,坚决避免走形式,务必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以实实在在的成绩促进我院又好又快的发展,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学生思想有进步的目标。

第四部分:赛程设置

一、 本次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二、 在初赛中分为a、b、c、d四组,由各队抽签决定。

三、 各队比赛立场由各组抽签决定。

四、 院大学生辩论协会将从公正、有效、简便的原则出 发确定抽签办法。

五、 抽签仪式将于4月10日下午5点30分在教学楼1009教室举行。各参赛队出一名代表参加抽签。辩论赛自2010年4月15日开始,至2010年5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组织学习:

4月10日至4月14日由大学生辩论协会组织参赛人员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为“科学发展观”内容以及辩论赛程序规则。

初 赛:

a组:2010年4月15日(星期三)晚7点30分。

b组:2010年4月16日(星期四)晚7点30分。

c组:2010年4月20日(星期一)晚7点30分。

d组:2010年4月21日(星期二)晚7点30分。

复 赛:

e组:2010年4月22日(星期三)晚7点30分。

f组:2010年4月27日(星期一)晚7点30分。

决 赛:2010年5月初举行 比赛场地(待定)

第五部分:比赛规则及程序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比赛规则及程序

一、赛制

本届比赛共有参赛队伍8支。暨土木系代表队、电信系代表队、机电系代表队、经管系代表队、外语系代表队、信管系代表队、艺术系代表队、成教部代表队。现拟定赛制如下:

1.本次比赛8支代表队分别抽签分为a、b、c、d四组,每组两队。每小组两两对决,获胜的4支队伍进入第二轮。

2、进入第二轮的4支参赛队再次经过抽签两两对决,获胜的2支队伍进入最后一轮决赛。

二、辩论赛程序(由主席执行)

1、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辩题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介绍参赛队员

5、介绍评委及点评嘉宾

6、辩论比赛

7、评委及点评嘉宾评议

8、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9、点评嘉宾评析发言

10、宣布比赛结果

11.辩论赛结束

三、辩论程序(见附表1)

四、辩论赛细则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铃声提示;用时满时,以铃声终止发言。攻辩小结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10秒时,记时员以铃声提醒,用时满时,再次响铃终止发言。其它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剩30秒时,记时员以铃声提醒,用时满时,再次响铃终止发言。再次响铃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开篇立论

开篇立论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无须在理论的层面上过多纠缠。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3、攻辩

(1)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攻辩双方必须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正反方选手站立完成每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5)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6)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