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带来的世界生产力的质变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产生一系列新特征。信息的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的优先快速增长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增添新动力。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互联网。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日益扩散到全球范围。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瞬间就可以与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鼠标一点,就可获取几千里甚至几万里以外的信息,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地球变成了真正的“环球村”。世界资本市场的资本金借助国际互联网能以“光的速度”从地球的一方转到另一方,国际资本可以迅速流入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迅速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流出,这就加快了国际金融的全球化进程。当前,全球流动资本已达8.2万亿美元,全球证券市值高达29万亿美元。信息传播全球化和金融资本在全球的迅速流动使国际贸易领域掀起了一场新革命,电子商务就是这场新革命的优秀成果。人们坐在电脑屏幕前,就可以进入各种商店,销售或购买商品。经济全球化的主体――跨国公司的领导者坐在办公室里,利用国际互联网管理、组织、协调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小规模厂商也可利用互联网向遥远的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就足以说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2.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使各国各地区各大洲都处于一个联系紧密的生产、商贸、信息和通讯网络之中,迅速消除着经济的区域性,促使资本重新组合,“流动空间”正在取代“地域空间”。换言之,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显得有些不为相适。这种不相适与跨国公司、国际资本、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等日益扩大和强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使各国经济政策和法规越来越受制于外部世界的框架制约,即国际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在新的经济全球化巨大洪流中,经济国际化和企业经营国际化不仅规模迅速扩张,而且质量也日益提高。国际化的内容不仅包括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而且包括信息、知识、技能与制造技术等。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影响越来越大,掀起了大规模资本流动浪潮。
二、生产关系的巨变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主要是美国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向全球经济纵深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表现形式。追根溯源,经济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经济国际化于19世纪产生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无限扩大的生产经营能力,冲破国界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深远地方的民族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也被各方面的互相往来所代替了。他们发挥了自已的智慧生产出各种中国文化。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信息”,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国际化的范围越来越广、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规模越来越大。近40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纷纷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经济国际化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局面早巳被打破,它不再受国家的生产关系、社会形态、政治制度、文化差异、国土面积大小的限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股潮流,即经济国际化已发展为经济全球化。
2.在当今世界,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信息、人才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实现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哪里环境好、回报率高,资源就向哪里流动,谁也阻挡不住。资源的流动要靠市场。市场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和服务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因此,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市场经济,都在开拓国际市场。市场化使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逐步融合,使跨国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形式日趋多样化,使世界各国(地区)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市场化,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三、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篇2
论文摘要: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特征和要求。文章就新经济的持征、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就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论述。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更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先进技术,而不再是由资本规模和劳力数量决定企业竞争的胜负。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转方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认定由于人们能力不同存在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损。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大、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有关”。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成企业的公众形象。良好的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就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力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和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篇3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
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
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最后,从整个世界范围和中长期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化边缘国家”的经济打击将更大于“全球化中心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力量发展差异将在短期内继续扩大。金融危机同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进程。一方面,金融危机标志着美独霸金融体系格局的结束;另一方面,全球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和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三、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变革正在加速
第一,尽管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前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等核心成员的对外政策制定,使政策的内向性有所加强,但主要国家仍表现出强烈的化危机为机遇的意愿,力争以改革国际金融机制为突破口,在国际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变革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再次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全球化时代跨国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性,增加了大国合作的紧迫性和可能性,G7等发达工业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已经难以独自应对,不得不在半年内连续召开两次G20峰会进行全球范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新兴大国不但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架构中崭露头角,而且相互机制化合作意愿明显增强。
篇4
(一)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为进出口贸易物流提供了发展空间
随着国际间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多,各国之间贸易的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强,这表明了国与国之间的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也侧面表明了进出口贸易物流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进出口贸易物流发展提供了新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一体化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卷进了国际贸易中来,各个国家之间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互相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两极配对国际垂直分工体系逐步发生改变。国际间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国际间新的分工、新的布局,不单单导致了国际进出口贸易物流的走向和布局,也决定了进出口贸易物流新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
(三)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进出口贸易物流也有了新的服务要求
近些年来,在国际贸易中零部件贸易以年平均增长率14%的速度向前发展,加工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全球制成品贸易比重来看,从原来的18%增长到了现在的27%。这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体系运作支撑,只有一个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才能帮助完成这个工程。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是大鱼吃小鱼的社会,竞争逐步转变为快鱼吃慢鱼的特点。对于国际进出口贸易的物流系统来说,对它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进出口贸易物流伴随着国际贸易有着越来越为广阔的前景。
(四)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性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物流有了更为稳定的基础
WTO的成立,GATT八轮关税的谈判,对于经济贸易全球化和经济贸易自由化来说,国际间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和区域市场进一步开放,为国际间进出口贸易物流的发展消除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制度。进出口贸易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稳定的平台,为进出口贸易的物流在更大区域、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提供了条件。
二、 对未来进出口贸易物流发展趋势的探讨
(一)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未来进出口贸易物流管理趋向于网络化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化物流过程加强资源配置成为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最本质特征,而随着标准化和信息化在物流整合过程中让物流的信息更加普及、更加趋向于共享,整个物流系统变成了一个阡陌纵横、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物流系统的网络覆盖面更加阔大、物流更加网络化。
(二)从物流系统的角度来看,未来进出口贸易的物流系统更加集成化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物流无国界发展趋势,未来的进出口贸易物流系统逐步集成化,从传统的点到点之间的物流转变为现在乃至于将来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回收一体化的物流,或者是将社会物流、国内物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等各个物流系统,通过统筹规划来合作掌控商品流动,争取做到效益的最大化,让成本最低化,未来的进出口物流竞争,趋向演变成一个物流体系和其他物流体系之间的竞争,物流集成化之间的竞争,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赢”关系。
(三)从物流标准的角度来看,未来进出口贸易物流的标准更加趋向于统一化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特别重视本国物流同世界物流之间的相互衔接,努力在本国物流发展的前期,就力求国际化标准,各国进出口贸易的物流标准化变成了全球性的问题,一些国际上的物流行业协会,已经开始了在技术规格、交易条件、管理手段等方面推行统一的国际标准,物流的国际标准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四)从物流配送的角度来看,进出口贸易物流的配送趋向于精细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各个部门、各个产业之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为紧密,也越来越为复杂,物流行业做为经济社会有机连接的交换纽带,在处理竞争日益激烈且又瞬息万变的市场关系时,必须要求它具有更快的协同配合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在进出口贸易物流的环节上,为了实现无时差、小阻力的协同,各合作部门之间合作更加紧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欧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一场 “物流革命”,其内容是对物流各种要素进行整合,让物流活动专业化、系统化和精细化。
(五)从物流流通性来看,未来进出口贸易的物流将更趋向于便利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为了物流的便捷性,很多国家将物流货舱建立在靠近交通枢纽的地方,形成了一系列依托港口和机场的大型进出口国际贸易的物流中心。通过这些中心的中转,让整个进出口贸易物流变得更加快速、便捷,让整个物流系统的发展更加趋向于便利化。
三、从中国目前的进出口贸易的物流系统发展角度探究其发展策略
(一)加强我国进出口贸易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
从我国目前进出口贸易物流的现状来看,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虽说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物流发展模式。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物流如果要真正地强大起来,适应国际化竞争,打入国际市场,必须提高其信息化和标准化进程。
(二)加强进出口贸易物流中物流园区的建设
从目前来看,我国具有规模化的、专业性强的物流园区已有很多,但是相对分散,园区的集成化优势尚未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必须以国际化标准对物流园区进行合理规划,催进物流管理,加强整体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
(三)利用我国国际贸易中地位,发展进出口贸易物流产业
从我国目前在国际外贸中的地位来说,2008年中国的世界排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第32位上升到了第三位。2007年之后中国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一,面对如此规模的中国外贸地位,中国进出口贸易物流有着强大的靠山。所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物流产业必须要运用好这个优势资源,把握机会、深化改革、提高自身科学发展,紧紧依靠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强大物流资源,让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物流产业得到突出的、稳健的发展。
四、结束语
篇5
张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服务经济、谈判等。
主要著作:《科技兴贸战略:外贸跨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新经济和国际经济贸易》、《知识经济和国际经济贸易》等。
摘要 服务经济是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新的产业革命,是从技术到产业组织、经营管理、商业模式、运行体制、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是一次深刻、全面的经济革命。当前,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随着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引领创新的主导力量。中国经济要崛起于这一轮的全球化,关键是要在尚未定势的全球服务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发展服务经济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的战略抉择。
关键词 服务经济 产业革命 经济全球化 发展现状 基本模式
随着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3/5,服务业占发达国家经济比重超过70%、占发展中国家经济比重约为60%;服务业跨国投资占国际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2/3;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1/5。更重要的是,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引领创新的主导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轮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两次经济危机仅是这大变革、大调整中的波澜。中国经济要崛起于这一轮的全球化,关键是要在尚未定势的全球服务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发展服务经济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的战略抉择。
全球服务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
服务经济是从产业角度对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征的把握,指的是基于服务业的经济发展形态。它在历史逻辑上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在事实范围上包括生产业、生活业和公共服务;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1974)曾提出经济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后工业社会生产与消费都不再以物质产品为主,而是以服务为主,是一个“服务社会”。①对于全球经济经历的这场结构性变革,维克托·R·富克斯(Victor R. Fuchs,1968)在其著作《服务经济学》中称之为“服务经济”(Service Economy),并认为服务经济在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出现。世界服务经济时代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篇6
关键词 组织变革 变革动力 变革阻力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1 组织变革的概述
组织变革就其本质含义来说,就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其组成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整、改变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变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能否取得持续的发展。变革的动力或阻力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变革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及其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量。这不仅与变革目标和内容有关,而且还取决于变革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动力和阻力两者之间的牵制与斗争决定了变革的发展过程、变革成本和最终的结果。
2 组织变革的动力
综合已有理论概述和相关研究,把组织变革的动力加以划分进行分析。
2.1根据存在空间,划分为外部和内部动力
外部动力,也称宏观动力。组织变革常由其外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变化引起。主要有:(1)政治动力,任何企业内部的变革都会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2)经济动力,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各级企业的改革和调整。(3)科技动力。(4)市场动力。(5)自然环境动力。
内部动力是在组织内部起作用,是在管理部门控制之内的要求改革的力量。主要有:(1)组织结构动力。(2)技术动力,某种新技术的采用会导致生产企业的深刻变化、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并影响到企业结构和员工的心理状态。(3)个体动力,企业变革及其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因素。(4)领导动力,领导者是企业变革的中心人物和最终决定变革的人员。(5)文化动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
2.2根据动态环境,划分为经济全球化动力、客户的新需求和知识经济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动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并拟定全球战略远景、调整组织及竞争优势以掌握这个新环境的企业,将可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赢家。
客户的新需求:企业竞争力最主要的是竞争顾客的能力,与客户没有关系的竞争力,不是真正的竞争力。
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特征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重要的差别之一是劳动力结构不一样,如何开发员工能力和心理成为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
3组织变革的阻力
从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碍因素的变化和演进过程看,组织变革的因素划分越来越细和日益复杂,同时也反映了对组织变革的认识日益深入。
3.1根据阻力的主体划分
把变革阻力划分为个体阻力、组织阻力、文化阻力和社会阻力。个体阻力:(1)职业心理定势对变革的障碍,即经常性的工作和长期从事的职业,员工形成心理上的准备状态。(1)保守对变革的障碍。(3)习惯对变革的阻碍。(4)求全责备对变革的障碍,变革是新生事物,存在不足之处,有求全责备心理的人,常用机械主义的观点,对改革百般挑剔,从而否定改革。(5)中庸和中游思想对变革的障碍。(6)心理承受力低对变革担心而形成的障碍。
组织阻力:(1)组织结构的障碍。任何一种新的主意和对资源的新用法,都会触犯组织的某些权力,所以往往会受到抵制。(2)资源的限制。(3)经济亏损造成处境困难。(4)社会经济环境问题造成的阻力。(5)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造成的阻力。
文化阻力:与结构上的惰性完全不同,这种惰性意义更为广泛的,是伴随组织的年龄增长和成功而来的文化的惰性。
社会阻力:企业组织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的企业在进行变革时,必然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制约。
3.2根据阻力存在空间划分
组织变革的阻力从空间上分为外部阻力和内在的阻力。外部阻力是上述的社会阻力,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比、军事等影响因素,而个体阻力、组织阻力、文化阻力等就构成了内在阻力。
3.3根据阻力表现形式划分
变革阻力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是公开的、潜在的、直接的或延后的。
3.4根据阻力本质特征划分
(1)利益方面的阻力,组织的变革意味着权力、利益和资源的调整或再分配,因此会触动人的切身利益,进而形成不满和阻力。(2)素质方面的阻力,组织变革往往会对员工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挑战。(3)观念方面的阻力。(4)个人习惯性方面的阻力。(5)组织惰性方面的阻力。(6)变革不确定性方面的阻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确定性因素使人产生紧张和忧虑。变革是面对不了解和不熟悉的东西,通常会产生程度不同的隐晦的不安全感,从而对变革持一定的观望和保留态度。
4总结
变革中组织的内外环境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一个组织变革的动阻力来源于以上多个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乐于变革的组织总是关注着周围重要环境的变化,并结合组织自身情况从中做出企业必须面对的变革,同时在变革过程中仔细分析动力和阻力产生的表面和深层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使变革按计划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公民文化;市场经济;政治文明
[作者简介]姜淼,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马列部讲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2―0173-04
公民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基础上的现代文化,它标志着人由自在自发的自然状态走向自由自觉的主体存在状态,它的特点是主张自由选择、自主创造和自我负责,力求以理性自律取代外在强制。在经济上,它以市场经济为土壤,进行主体价值的创造和占有,不断提高人自身的全面素质和主体能力,不断走向自为的主体活动,逐渐实现人对自身及对象世界的把握;在政治上,它强调公民通过公共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行使民主表决的权力;在思想上,它主张个人价值和国家社会价值的统一,表现出高度的角色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公民文化特征如下:其一,独立性。它主张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公民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生活,在其中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价值,公民社会和国家都是为了保护和增进个人的权利而存在的。其二,多样性。公民文化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允许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团组织的多样化、思想的多样性。其三,参与性。公民作为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利用公共领域开展对话与交流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制约国家权力。其四,开放性。作为公民社会政治基础的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性是公民进行讨论和参与政治的前提条件。对当代中国而言,公民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多维的、立体的现代化。它的实现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客观历史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实现离不开人的素质、能力和观念的进步与适应,尤其离不开先进文化体系的支持。“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新目标。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建设这样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其中培育、构建一个与之相促进、相互动、相适应的公民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正在经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深刻的社会转型,在此社会转型期间,根据同志描述的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根据中国的现实要求,培育、构建一个主流政治信仰坚定、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民主法治意识明确、平等文明之风盛行的公民文化,对于稳定人们思想、推进民主法治、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驱动公民文化的产生。市场经济确切地说,是指一种经济自由运行的社会性市场机制和以公民个人为主体的大众平等的经济参与过程。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历史发展的逻辑证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民文化形成的基本动力。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强调自由、平等、权利和契约精神。在社会生活中,市场经济及相应经济发展让人们冲破各种束缚,它要求个人以主体姿态参与商品经济生活,反对盲从权威;要求倡导个人奋斗和开拓进取,反对保守、依赖的生活状态,核心就是展示人的主体性和主体价值。随着市场经济在一个社会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其所内蕴的平等、自由、契约精神的公民文化精神也就会内化成为社会成员的精神,公民文化也就产生了。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公民文化。科技作为人类文明最强有力的物质手段,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就创造了此前人类在几千年都远不可及的丰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存状态。现代科技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人们逐步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促进了医学和卫生技术的革新,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加快了信息传播媒介及交通手段的发展,拓宽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世界。但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却给人类带来不同的社会效果。人类在控制自然能力增长的同时,却并未伴随着与之相应的控制人类局势能力的增长。对于21世纪的中国而言,科技的不当应用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诸如能源危机、人口危机、生态危机、失业问题等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地运用科学技术之善的一面为人类造福,需要我们树立以理性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公民文化体系。
最后。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是公民文化产生的持续推动力。自党的所倡导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改革开放之前极其单一的阶级构成转变为高速度、大规模的阶级阶层分化,由此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使得中国在现阶段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当代中国所发生的阶层分化的实质,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就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在社会利益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变化过程中,一方面新生利益群体的出现要求对新生利益的分享,另一方面随着利益竞争的扩大,多年积累下来的社会利益摩擦和利益矛盾逐渐凸显。在这种利益分化和组合的背景下,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改革旧有的各种政治机制,特别是其深层次的文化机制就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主要问题。作为现代化社会价值核心的公民文化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公民文化建设也将继续完善和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界限,信息网络高速公路把整个地球连成了一个地球村,借助科学与信息的翅膀,全球化已经成为席卷世界的浪潮。所谓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从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延伸,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全球化首先形成的是一个以自由竞争为本质特征的世界经济体系,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全球化方向和速度的制定者,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规则的制定方面具有主导权,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进程中,由于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加剧了。同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往往往夹带着各种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强势文化的内容,冲击着这些国家的文化和政治,这种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渗透与被渗透的不平等关系,导致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化被侵蚀与被同化。政治强权、经济霸
权、文化霸权威胁着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的独立性。全球化的本质是如何实现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使任何民族国家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应得权益。而全球化所带来的更多的是国际竞争的加剧,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更加微妙和尖锐,国际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新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依然存在,时刻都在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因此,人们不得不思考人类生存、活动、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的作用。
对于身处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而言,目前正处于一个很特殊的历史现实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以至于显现弊端和危机,并开始受到批评和责难而转向后工业文明;而中国才开始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一方面要完成全球化初始阶段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全球化阶段的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的浪潮与经济转型。处于这种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意味着经济、社会和人极其深刻的变化,规定着当代中国发展的方向、内容、形式和目标。现代化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的规划和展望,也是人们在现实中实践的既定目标,它始终是以人的生存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起点和归宿的。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客观历史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实践的过程,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个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创造主体,只有通过自己日益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创造满足自己需要的历史,而这个过程离不开人类主创精神、理性精神的张扬和发挥,所以现代化的关键就是人的现代化。具体说来,在以现代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全球化时代,面对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所导致的冲突、碰撞、兼并、融合的事实,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要求在立足本民族特定的现实、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寻求一条具有吸收人类文明优势的、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与自我超越之路,这离不开现代公民文化的培育。
三、我国公民文化建设的艰巨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我国的公民文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念改变的过程,而与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制度的完善、公民本身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因素都有着直接而深刻的联系。由于我国历史背景、文化基因和政治体制等原因,公民文化的培育要适应特殊的社会结构,因此其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我国公民文化建设。公民文化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为我国公民文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是我国公民建设的最有利条件。但同时,我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差距还是很大的。例如,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很快,许多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大都市,可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仍有大量经济不发达的省份。由于经济不发达,很多农村地区的人们离现代信息交流很远,如无法阅读报纸、无法上网等,他们既不可能及时了解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更无法及时让外界的人了解他们的心声,这种情况无疑会造成信息封闭、民主发展迟滞。另外,我国的市场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由其培育产生的民主、法治、契约、独立的公民文化精神内化为人的生活方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直接制约和影响我国公民文化的发展。
其次,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别制约我国公民文化建设。公民文化本身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西方几个世纪理性精神发展孕育的结果。西方文明的诞生地是地中海区域,由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相对发达的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以此为基础,西方人较早地形成了对人与自然的区分,把人与自然当作各自独立甚至相互对立的对象加以研究,确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即人可以凭借自身的理性能力去自如地生活。这种以理性原则为基础的个体独立性价值体系成为近代公民文化的核心。而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倡导“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以经验性的思维方式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个人与自然关系中,单方面强调个人必须顺应自然,人在自然面前缺乏自主性,人所能做的就是注重内心感悟,通过严格的自我修养达到身心平衡、内外平衡,以适应外界环境,即把自身言行纳入自然运行的轨迹之中。如此一来,个体在融入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淹没掉自身的创造性,使得人们安于保守、封闭的日常生活,形成中国传统中几千年缺乏活力和动力的生存图景。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发展建设适合我国特色的公民文化,就要一方面弘扬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如整体观念、和谐观念等,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奉行“拿来主义”,注意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最后,教育发展滞后严重影响公民文化建设。完善的公民文化意味着,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应该会逐渐养成自主参与的意识,应该对于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有清醒的认识,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政治作用及政治能力保持较好的信心,对自己的政治责任、政治义务和政治权利有明确的认识,相信自己是政治活动的积极成员,对自己的政治责任、政治义务和政治权利有正确的态度,因而能够自主地参与政治管理。但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实际上,我国现在文化教育水平总体来看还是很低的,一方面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还有大量文盲人员的存在,许多人的政治觉悟、思想素质、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政治方面的自主参与意识还很不够,使得公民文化的建设并不协调。另外,信息化时代,各种文化媒体(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所传播的思想形形,涌现出的社会价值观念多种多样。如果没有正确文化引导,人们的思想就会处于多元化、多样化的状态中,甚至会腐蚀人们的心灵,干扰人们正确的政治观念的树立,严重影响我国公民文化的建设。当然,影响公民文化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这需要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篇8
(1)美国。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发展。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应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涌现出Dell,BIM,CISCO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美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比如,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始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3-1973年);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目前,日本在22个城市,己建立20多个大规模的、布局合理、设施良好的物流基地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多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日本物流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高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②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③厂家物流系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迅速;④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3)欧洲。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具体如下:①工厂物流阶段(20世纪50-60年代);②综合物流阶段(70年代);③供应链物流阶段(80年代);④全球物流阶段(90年代);⑤电子物流阶段(90年代末-21世纪初)。
目前主要欧盟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在运输、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和外部资源的企业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欧洲制造业企业认为物流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业务和市场控制能力方面,而在物流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和技术方面则采取利用外部资源和服务的方式。通过利用外部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这也是企业能够集中资源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保证。
(4)中国。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当前国内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初);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物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物流效率和成本、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②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③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但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物流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日益重视,在加速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中国物流管理软件开发也己经起步;④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中国物流业仍以多元的管理方式为主,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之间分工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
2物流业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是企业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实现这种战略,没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可靠快捷的物流系统是无法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物流的功能也不再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发展成为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当前,物流产业正朝着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国际化与服务优质化的趋势发展。(1)物流绿色化。物流的活动过程对于环境会产生很大影响,例如用于运输的汽车所带来的废气污染,用于包装的包装物、衬垫物所带来的卫生污染以及垃圾污染等等。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提倡的是“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地加强,物流企业也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遵守环保规则,注重社会效益,向“绿色物流”发展。例如,有的国家已经开始考虑限制卡车运输,鼓励铁路运输,以减少噪音和尾气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的国家规定,旧电视机、电冰箱要有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和再生利用,以减少对环境卫生的影响。总之,现代物流要形成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生活同时健康的物流系统,向环保型物流发展。
(2)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在各大物流服务商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先优势的竞争中,现代物流技术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迅速,这一点在横向领域里更为普及。在纵向领域里,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营管理、物流流程设计与控制和物流作业等物流活动中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并且成为物流企业和社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一般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随着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二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促进企业流程改造,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法,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三是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提高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物流的智能化也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目前,除了智能化交通运输外,无人搬运车、机器人堆码、无人叉车、自动分类分拣系统、无纸化办公系统等现代物流技术,都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还出现了虚拟仓库、虚拟银行的供应链管理,这都必将把国际物流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物流产业全球化与国际化。近些年,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走进来”和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推动国内物流产业融入全球经济。在我国承诺国内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全面开放之后,USP、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日本中央仓库等跨国企业不断通过独资形式或控股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已经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域为基地,分别向东北和中西部扩展的态势。同时,伴随新一轮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我国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物资、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的进出口运输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正在发生较大变化。这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促进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物流服务优质化。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使得社会和客户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物流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进而使得物流发展出现服务优质化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优质化努力实现“5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物流服务优质化趋势代表了现代物流向服务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延伸,表明物流服务的质量正在取代物流成本,成为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篇9
关键词:国家利益;法的本质;国际社会;国际法的本质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1]曾令良认为21世纪国际法与国际秩序的主旨是人类共同利益至上。因而国际法的主要目标在于建立一个与其说是合乎正义,不如说是有秩序的国际关系机制。也有人认为,“从利益关系入手,国际法,特别是当前的国际法,毫无疑问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但其本质的方面,却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合称“共同利益”)。而国内法的本质利益关系是国家利益。那么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似乎就可以简化为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2]这是关于国际法的本质问题颇有理想主义的观点。还有人认为国际法的本质从来就是强者的意志,是强与弱之间反复较量的结果。[3]或认为“帝国主义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强盗逻辑,国际法的本质是帝国主义分赃守则而已。”[4]这是关于国际法的本质问题颇有现实主义主义的观点。
从诸多学者的阐述中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国际法本质的看法,但由于国际法本身的复杂性,目前也没有学者对国际法的本质做出全面的概述。而且,学术界大多偏重于对国际社会冲突激烈、亟待解决问题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其本质的探讨,然而,对国际法本质的正确认识对我们认清国际法存在的根源、内在形成机制和驱动力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弄清这一问题,不仅可以提纲挈领地解决一些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还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法的本质的含义
研究国际法的本质需要从法的本质看起。西方的法学家们很少直接阐述法的本质,但在三大主流法学派对法所下的定义中,我们仍能了解他们对法的本质的认识。自然法学派的学者认为在世界自然地存在着一套永恒不变行为规范,这一规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永恒不变的,它体现着自然的理性和正义,只有符合这一标准才能称之为法。分析法学派的法学家们从实际存在的法律规范来讨论法的概念。他们认为“法律是什么”和“法律应该是什么”是两回事,其研究的内容只限于制定法,即纯粹且严格意义上的法。社会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则认为法是作为社会事实的“活法”,社会秩序就是法律,是法律的实质。[5]
我国法学界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次大讨论,已基本上克服了“阶级斗争法学”的偏颇,扬弃了所谓“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性是法的唯一本质”等僵化定义。[6]诸多研究者都对法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有研究者认为“法的本质是整个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任何法学研究都不能也不应该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7]这一观点强调了法的本质问题的重要性。郭道晖认为,自由、权利与权力这三种元素是构成法和法律的本质内容,法是这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三者组成法的三维,缺一不可。还有研究者认为法的本质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确认、分配和维护,该社会的整体利益是由社会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童之伟认为法的本质在今天可以确认为“分配社会权利并规范其运用行为”。在这里,社会权利是社会整体权利的简称。它是一个反映法定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学范畴,以所有权归属已定之财富为本源,表现为法律权利和权力之总和或如某些研究者所说的“广义的权利”。[8]
二、国际法本质的决定因素
国际法的本质应能体现国际法存在的根源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并决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研究国际法的本质首先要对其存在的客观的社会基础和各国际法主体的主观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赖以依存的整个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
1、国际社会的存在是国际法的客观社会基础
国际法的社会基础是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众多主权国家同时并存、且彼此进行交往与协作而形成的各种国际关系和整个国际社会的存在。”[9]现代国际法需要适应一种复杂的世界格局,各国特别是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国,总是谋求参与国际活动而获得利益,而这种利益在不少场合是靠损害别国(尤其是弱小国家)利益而取得的。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现时国际法的本质特征,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也不断推动国际法的演变。同时国际法又是协调各种国家利益一种重要手段。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当代国际社会还是以国际旧秩序为基本特征的。在国际政治领域体现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权力分配不均是国家间关系中一个普遍和主要的因素”[10]各国为了满足对本国利益的追求,可以在国际关系中使用各种政治、经济、外交手段,直至诉诸武力。这种以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本质特征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经济全球化与分工国际化以及各国政治、经济实力发展的不平衡是决定国际经济法本质的客观因素。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掠夺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不合理、不公平国际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制度;以垄断为特征的国际货币基金制度;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决策制度。[11]
2、对国家利益的追求的是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主观条件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也是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根本。国际法是各国国家利益冲突和协调的结果,也是通过原则、规则、制度等形式,通过法律的拘束力对国家关系和国家利益进行调整的规范。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利益已经不可能简单局限于一国国内利益。各国出于对于国家利益的追求参与国际交往。出于各国共同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国家之间相互协商一致,订立契约,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国际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法一经产生就会对国家利益和各国间的共同利益进行调整,并致力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国际法本质的内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际法的本质就是各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基于实力对比对全球利益进行保护、协调与分配。冷战后集中体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相互斗争与妥协。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斗争性是冷战后国际交往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目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遭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和掠夺,而在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从我国在WAPI标准的推出进程中屡屡遭受的歧视和阻挠中可以看到,发达国家更关注的是如何共同瓜分全球经济利益,而不是所谓人类的共同福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WTO框架内的斗争也是十分激烈的。为了维护长期以来在旧的经济秩序下获得的既得利益,发达国家一直试图保持在WTO各回合谈判中的优势地位。从成员国在WTO中的地位来看,发达国家试图占据“掌门人”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决定了它们的标准制订话语权,通过WTO协议允许的原则,它们正利用技术标准保证它们产品优势和竞争力、使技术标准成为贸易保护的隐蔽手段。发展中成员国在多边贸易框架内的地位则显然居于弱势。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虽不是可有可无,也只能充当配角;从规则制订上看,发达国家是WTO规则的制订者,而发展中国家只是规则的接受者。现有WTO环保贸易条款涉及的领域几乎都是发达国家特别关注的领域,而对发展中国家关注的领域,如在国内被禁止或严格限制商品的出口问题,危险废物及垃圾的跨国转移问题,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问题等,则没有作出具体规定。[12]另外,在程序性的问题上,发达国家试图主宰各项议题的制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缺乏民主的谈判方式过去是,将来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这些就是WTO框架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斗争性的一面。
这一矛盾有时甚至会白热化,以至于WTO的协调功能有时会暂时失灵。2006年,由于在农业补贴和农业援助问题上的分歧最终难以弥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们不得不中止已持续5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也表示:“我们陷入了极度困境。”[13]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国际交往中矛盾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任何事物都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在国际社会中,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题。毕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是相互依存的。确立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的首要地位,在国际法的价值取向上使人类共同利益优先于狭隘的民族利益并确保国际秩序的“形式正义”朝着确保国际秩序“实质正义”的方向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14]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是相互依存的,各国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同利益并且共同承担着维系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等涉及全人类共同利益重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相反,我们应该看到,正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一对矛盾的斗争和不断调整推动了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发展。毕竟,各国间的某些共同“国家利益”,是形成国际关系的一根重要纽带,而国际法则是协调各种国家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法框架内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这有利于对全球利益的保护、协调与分配。
参考文献
[1] 梁西. 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
[2] 胡城军. 论国际法所调整的利益关系—兼谈国际法的本质属性及其影响[J].时代法学,,2005,(4):53.
[3] 孙小迎. 主权原则走向何方—写在伊拉克易主之际[J].东南亚纵横, 2003,(5):60.
[4]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讨论—燕园评论学友讨论合集,载于网址:tecn.cn/data/detail.php?id=1635,访问时间:2008年2月13日。
[5] 林柏旬、周雪惠. 法的本质新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9):127.
[6] 郭道晖. 论法的本质内容与本质形式[J].法律科学,2006,(3):3.
[7] 吕世伦主编. 当代西方理论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0.
[8] 童之伟. 当代中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法本质观.载于网址:
202.116.65.197/wlkc/fali/lunwen/02-1.htm,访问时间:2008年2月13日。
[9] 梁西. 国际法[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5.
[10] O.schachter.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ory and Practic[M].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1:5.
[11] 杨泽伟. 新国际经济秩序研究— —政治与法律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3-7.
[12] 李双元、李先波.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问题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305.
篇10
[论文摘要]传统经济理论将垄断与竞争对立起来,把垄断等同于低效率。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为主要载体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垄断效应进行重新认识:垄断推动而不是抑制技术进步,增进而不是损害社会福利,促进而不是阻碍有效竞争。消除竞争崇拜,正视垄断的正效应,需要对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与效率相等同,而将垄断视为低效率的代名词,认为垄断抑制了竞争,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亚当·斯密曾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垄断的低效率性:垄断将导致产量的减少,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资源将被用于获取、维持和扩大垄断,从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垄断在技术上是低效率的,给定相同的投入量,垄断者的产出将少于竞争者的产出。莱宾斯坦则从成本损失的角度,提出了非效率概念,即存在于垄断企业内部的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法则。事实上,并非一切竞争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就是一种降低经济效率的竞争形式。至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全竞争,也难以称得上是高效率的。这是因为,其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性质相同的、为数众多的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以及买者与卖者之间,由于不存在直接的对抗性而不构成竞争之势。既然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缺乏竞争的市场,因而也就不存在得自竞争的效率。就动态而言,完全竞争是不常见均衡时的静态效率,同时也没有一种机制将它转变为动态效率。其二,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近些年来,经济学者的研究表明,垄断与竞争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垄断是市场对竞争成功者的一种奖赏。因此,将垄断一概称之为低效率是武断的。某些高度集中的市场,如计算机、电信和飞机制造业等正是最具有创新效率的。虽然垄断被认为把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这些垄断行业的价格却是下降的,这说明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社会福利并未受到损害。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共同促进了新经济形态的形成,并决定了新经济条件下垄断的现代特征。
经济全球化下的垄断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各国对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激烈。各国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纷纷通过内部扩张、横向并购、强强联合等形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获取市场垄断地位。特别是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使世界市场上许多行业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目前全球10大化学公司、10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行业90%以上的国际市场;l0大轮胎企业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航空制造业,自麦道被波音兼并后,全球只剩下波音和欧洲I空中客车两大公司;在汽车领域,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汽车生产与销售;在钢铁领域,10~12家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2/3;在计算机软件业,仅微软一家就拥有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90%、拥有运用软件80%的市场份额。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各国的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市场国际化,各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市场扩大到全球范围内,企业面临的威胁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国市场范围内,而是常常来自国外企业和全球市场,从而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展开竞争。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体系呈现为一种由“产业内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一企业内分工代替企业间分工一产品内分工”的演变格局。在这样一种国际分工格局下,企业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企业重构成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重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企业边界,主要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分拆、外包、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外部资源的整合。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外包的盛行,企业间业务的互联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运营越来越被横向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运营所代替。因此,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日益深化和细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下,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基本目标,收缩业务范围,集中力量垄断其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而将一些辅工作通过虚拟化交由合作者来完成。
在全球市场上的跨国竞争中,企业面对的竞对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能力上较之过去都大大增加了,而且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加快,使得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赢得已不再仅靠一体化经营的综合规模,更多的是依赖某些特定环节的专业化规模和创新能力。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而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企业与产业价值链上下各环节的有效整合,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绎为企业所有人的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在特定产品市场中能够长期保持的竞争优势,说到底是来源于企业在完整价值链上下某些特定战略环节的垄断。战略环节是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并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附加值的环节,是价值链上的制高点,抓住了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就等于抓住了整个价值链。因此,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应集中力量控制其战略环节,而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一般环节分离出去。在PC市场上,IBM依靠其品牌历史与技术开发实力集成的价值链满足了那些注重品质要求的消费者,而戴尔公司则通过重新定义“服务”这一传统价值活动的角色,把注意力集中于影响买方的更广泛的价值活动,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价值链,同样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尽管IBM和戴尔公司分别在生产技术和营销服务方面占据了垄断地位,赢得了垄断优势,但它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差异化的价值链也是相互竞争的,垄断优势同时成为它们的竞争优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公司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参与竞争,最终能够存活下来、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有3~5家。这3~5家企业控制着本产业60~70%的市场份额,并且这种3~5家企业控制市场的格局不是静态的,由于潜在竞争者的影响,这种格局将不断被新进入企业所打破。目前全球各产业的“链主”已为各领域为数不多的3~5家超级跨国公司所占有。可见,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融合已使得全球市场结构的竞争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被垄断效率所取代。
经济网络化下的垄断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从而昭示了一种新型经济形式一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工业经济相比,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特征及其效应发生了很大变化。
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网结经济下,社会财富的增长主要来自生产和消费的统一过程或直接化过程,这是社会化了的直接经济。对于采取迂回生产方式的工业经济来说,社会化成本就是还回的成本。边际成本递增反映了工业经济的本质特征:其价值创造和价值耗费都处在迂回路径上或者说社会化范围内。超过一定限度,越过一定范围,它所创造的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对于网络经济来说,企业生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这类产品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等特征,这使得信息技术产品存在特殊的成本结构。它们大多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入,初始投入很高,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成本则很低。因此,信息技术产品的边际成本随着生产的进行不断下降,从而其边际收益递增。
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知名度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大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广泛的市场影响来提高知名度,反过来企业利用其较高的知名度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电子商务使规模差距的竞争变得微不足道。中小企业可与大企业在较为公平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在网络这个载体上,企业可以不分大小,用大体相同的费用在网上电子公告,平等地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开展经营活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日趋虚拟化,虚拟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划分不再明显,逐渐趋向“无界”经济。虚拟企业的功台邑和效果远远超过原来单独企.业的机动性和竞争性,它不必像工业经济下的企业那样大而全。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取决于企业的大小,不是取决于某个企业的优势,而是来源于各个相关企业多种不同的生产台邑力、功台邑特长整合在一起的台邑力,取决于能否将参与的企业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市场垄断与市场先入者的领先地位紧密相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市场竞争,强化了企业之间技术竞争的激烈程度,高技术产品的竞争表现为以制定技术和产业标准为主的游戏规则的竞争。这种游戏规则由先进入者制定,后来者只能被动跟随。如果厂商控制的这项技术成为市场或产业的标准,从中可获得巨大利润和市场控制力。这样,标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控制了产业标准,也就确立了自己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产业发展的方向,使潜在进人者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微软的操作系统成为PC产业的标准后利润滚滚而来。19世纪80年代“接触打字法”使,EN的QWER—TY键盘成为产业标准后,一直使,EN至今,成为电脑键盘的标准,而性能更优越的DSK却受到冷落。因此对企言,谁首先掌握了为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谁就占据了在一定时期“赢家通吃”的市场垄断地位。“赢家通吃”成为网络经济有的一种垄断形式。但网络时代的垄断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垄断还有一个很大不同,即垄断企业不能长期垄断市场,在新的动态竞争环境中,大企业的高市场份额是不稳定的,技术标准的改变和技术范式的转换,必然导致企业市场地位的变化。这使得在位厂商常常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并使其市场垄断行为大为收敛。
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呈现出相互强化的趋势。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垄断主要是为获取市场价格的支配地位,牟取高额垄断利润,其实现的前提在于企业生产规模和对潜在进入者的阻止,并且垄断与竞争呈现为一种彼此交替的关系,即垄断越强则竞争越弱,反之亦然。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垄断主要由技术创新特征所决定,技术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的标准化或系统竞争。这样,垄断与竞争呈现出互相强化、相互推动的正向演进关系。由于信息市场的放度较高,只要新产品有一定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就可以占领整个市场。但这种垄断并不意味着竞争的消失或减写马,市目反,它将进一步强化企业为取得在信息技术升级换代方面的优势和获得标准产品地位而进行的竞争。企业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产品差别化特别是信息产品的差别化程度降低,加之金融风险投资机制的健全,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的减弱,弱化了企业在规模经济、必要资本、产品差别化及政策等方面的市场进入壁垒。只要市场前景看好的先进信息技术,基本上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
新经济时代垄断的创新效应
关于垄断在创新方面的效率,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最具解释力。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项不确定的活动,除非有足够实力才敢承担创新风险,则创新是无吸引力的,而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恰好为企业家提供了这种风险担保。大企业所具有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优势,使其可以从事那些技术先进但开发风险大的创新项目。而且垄断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实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动力,因为垄断程度越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越强,企业的新技术被其他企业搭便车的情况越不容易发生,垄断企业因为技术创新所得致的超额利润也就越持久。因此,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往往会具有更持久的意愿和更大的积极性,去不断进行新技术的发明和开发。卡曼和施瓦兹则根据战后经济运行态势指出,决定技术创新的三大因素是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势力。企业规模的大小通过它与技术创新后所取得的市场份额的高相关度而决定着技术创新动力的强弱;垄断势力则使企业能对市场有所控制,从而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加尔布雷斯和阿罗等也先后从竞争市场上小企业在研发投资上的不足、风险负担重和规模经济缺乏等方面反证了垄断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较高效率。
- 上一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
- 下一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