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评价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音乐教学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

篇1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评价 开放 情感 师生互学

小学生天性活泼,禀赋各异,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去教,才能让音乐课堂焕发出新的色彩,才能让学生忘却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领域。

一、音乐课堂需要开放

(一)教学现状要求音乐课堂开放

谈音乐教学,首先得从我国目前整个教学现状谈起。由于天性使然,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欢打闹。可是有部分教师认为,这是一种不求上进的表现,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小学生的这种天性,比如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小学生从此陷入了被动学习的深渊。这样教学目的看似达到,其实不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其实小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小学生很容易感到快乐与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远远超过年龄大的孩子,教师能做的仅仅是成为他们的小伙伴。音乐课堂正恰恰提供了这种氛围和契机,轻放的音乐正好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放松。

(二)实践中的开放让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与能量

本人通过教学发现,音乐教学应当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友谊基础之上。把音乐课堂当成一次游戏,一次开放的游戏,效果会比普通课堂更好。

在课堂实践中,我经常尝试与学生沟通,问他们喜欢何种音乐。学生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环境中,往往会放松自己。比如有的学生会轻松地说他知道贝多芬的故事,还说贝多芬就是专门创作音乐的。没有作业,没有考试,他们的这种内心想法是自主迸发出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提出一起学习音乐的要求,学生的态度还是比较默然的;假如我说是做游戏,他们表示很愿意加入,而且有人还问是不是“我爱记歌词”的环节,我就顺势用力地点头以示肯定。之后的音乐课,除了传授必备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我总会留出大部分时间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比如我播放音乐让学生猜歌名,还让他们说出第一次听这首歌时他们在做什么。我的想法是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音乐融入他们的生活,教他们学会倾听和感受。这种方法带来的效果果然是非常好的,在学生的课外畅谈中,笔者终于听到了“音乐课”三个字;在音乐课堂上,笔者也终于看到了学生们真诚的笑容。我们不需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只是让他们爱上音乐即可。

笔者认为音乐课堂应该为学生而设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释放自我、陶冶自我,真正寻找自身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自我激励,不断前行。

二、音乐课堂需要培养细腻、大气的情感

(一)音乐课堂应培养学生的性情

音乐课堂上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是一定的,但是更多的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陶冶学生的的情操。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同一首歌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胆小不自信的学生,我反复对他说:“大声唱出来,一次就好了,迈开第一步,你就能适应了,就像骑自行车,只要一脚踩下去不落地就行了。”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学生,我会推荐他们听那种振奋人心的音乐,一起去感受演唱者身上的力量。每个演唱者都有一个音乐的梦想,他们勇敢地站在舞台上把梦想唱给台下所有的人听。舞台上闪光灯亮起来的那一刻,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开端。

(二)音乐课堂应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性情

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培养决定着学生今后的性情、成绩、作为等各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我会针对性地对一部分学生渗透细腻的情感培养方法。比如对于怯弱的女生、缺乏自信的学生,以及一些过度自信、张狂的学生,我会着力去培养他们细腻的感情。因为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这种情感因素的熏陶、锤炼。在认识音符的过程中,针对这类学生,我会更侧重于情感的渗透;在播放音乐教学时,我也会有所侧重。同样,本人针对一些缺乏自信的男生,则会侧重培养他们大气的思想情感,这样能够弥补他们性格上的缺陷,从而使其更加健全地发展。

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多元化。当一个羞怯的学生终于学会了开口,哪怕是随时随地的小声哼唱,教师也要觉得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在其心里生根发芽。我曾遇到过很多不幸的小孩,他们时常感到孤独,他们的内心封闭,于是我推荐他们听那种有抚慰人心作用的歌,上音乐课时也经常给机会让他们表现,并给予表扬,说他们具有别人没有的音乐灵感,能听出更特别的东西,并引导他们积极融入班集体中来。其实内向的孩子可能有更加细腻的情感,他们在品析音乐的时候可能有更加独特的想法与发现,但是需要借助音乐课堂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这样才能使他打开心扉。那种比较叛逆的学生对父母有着较强的抵触情趣,对于这类学生,单单让他们听几首歌是不够的。我会隔三岔五让他们看一段有关音乐的小视频,在看和听的同时,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可能会更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理解歌词的意味深长,他们会慢慢懂事,开始懂得他们年少无知。小学生是活蹦乱跳的,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和反思,以培养他们成熟的心智。因为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它需要一种轻松恬淡的氛围。我们如今所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三、音乐课堂需要和谐的师生互学

春风化雨,就是对教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的最好肯定。其实教师不是春蚕,也不是蜡烛,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希望看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融洽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东西,相互补充、相互弥补,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我们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读。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带着最大的热情去体验他们的世界,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向他们学习。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接受你,接受你讲的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应亲近学生,不仅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常和学生们谈心聊天,拉近与学生的感情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笔者认为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十分重要。互动的时间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会给学生一种亲近的体验,使之更加乐意接受音乐的感化,更加富有音乐创造力。除了与学生之间建立感情,教师还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因为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教师的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水平上,更体现在平时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教师凡事要能起到带头作用,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学生共同成长,最终成就他们最真实的自己和最有可能的未来。

四、小结

新课改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仅应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更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情趣,拥有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和变化点。教师对音乐教学做出的评价只是交流教学心得的一种方式,小学音乐教学要跟随新课改的步伐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天其.浅论小学音乐教学方式[J].小作家选刊,2015(03).

篇2

一、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的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的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3.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了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4.静态与动态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二、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

(1)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

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能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能积淀为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2)唱游课的指导思想:

“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

(3)唱游课的相关策略:

a.注重兴趣;b.人人参与;c.创设情境;d.加强表现;e.加入竞赛;f.即兴创作。

(4)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

附图(略)这一模式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儿童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游戏模式既是唱游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唱游教学的过程,这一模式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还可以引伸到中年级。

(5)唱游课教学评估: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观念模式结合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向如何通过音乐课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个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幻想世界的载体,是创造力的“乳汁”,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技能,更主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和创新能力,音乐作品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善于挖掘,巧妙设计,精心构思,才能带领学生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二、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引导发散性思维

“最杰出的艺术木身就是想象”孩子们的最大乐趣也在于幻想以往的音乐教学只限于你教我唱的固定方式,课堂结构显得单调无味,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比如听了《军队进行曲》脑中出现了什么场景?是跑步的镜头,还是游泳的场面?是走路的动作,还是跳舞的身影?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人脑皮层形成立体型网络兴奋区,促进学生的认识从自观上升到抽象思维,再回过来,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层次,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坚持“器乐进课堂”实验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赛尔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在欣赏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用乐器演奏那些动听的旋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乐曲的情感:在进行旋律创作时,乐器无疑又给他们对音乐旋律的感知提供了帮助:在掌握和弦时,学生可以利用器乐去尝试哪些音放在一起是和谐的,哪些音放在一起又是不合谐的通过课堂器乐的帮助,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四、开展音乐活动课,拓展学生视野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地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对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现当代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要善于更新教学观念,以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教师要认清当今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的学生,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向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经济的指引下提高我们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六、教师要善于实现新的教学模式

时代在发展,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和变化。我们都知道生活是一门艺术,现在,音乐的艺术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和现代音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教学模式,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众所周知,以往的音乐课上几乎就是“唱歌课”,也就是教师利用音乐课教会学生唱几支歌就完成了音乐的教学任务。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了音乐,只回唱自己永远都会唱的歌曲。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啊,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实现新的教育模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一堂有实际意义的音乐课,无非是让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也会感到有兴趣听,更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那也就体现了音乐课的生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七、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所谓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进行教学。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于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因特网,我们可以获得更多良好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内容。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接受现代最新的音乐歌曲和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视野,以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利用音乐课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音乐教师只有多为学生创设环境,把音乐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新音乐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清品.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五性”[J].校园歌声,2008,(07) .

[2]蔡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怎样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J].音乐生活,2007,(06).

[3]丁媛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三个方法[J].魅力中国, 2009, (13).

[4]华兴明.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5).

[5]洪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讨[J].新课程(教师),2009,(01).

篇4

关键词:多元评价;小学;音乐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音乐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进步,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学生处于知识启蒙阶段,心理状态较为脆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很多教师在评价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没有较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致使评价效果不高。因此,教师必须对多元评价模式进行有效应用,合理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从而更好地保障评价效果。

一、多元评价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音乐教育属于人文学科的一种,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综合性评价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评价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情绪以及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提高评价质量至关重要。合理的音乐评价要求教师注重分析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强调因材施教,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表现差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保障评价的有效性,而且能够较好地维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往的评价方式更偏重于终结考核,有一定的片面性,评价效果不理想;而多元评价则是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对多元评价进行有效应用,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并有效激发成绩较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保障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他人对比评价与自我对比评价有机结合

他人对比评价与自我对比评价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但是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对比中产生一种动力,能够自我努力,让自身更加优秀,以期取得成就感。因此,合理应用他人对比评价和自我对比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评价中,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习情况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可以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在适当的情况下应用适宜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保障评价的有效性。如果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较优秀,教师则可采用他人对比评价法,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防止其过于骄傲自满。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自尊心较强,教师则可以采用自我评价法,让学生能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音乐天赋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在起点处就存在差异,所以评价效果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难以达到评价的根本目的。多元评价注重因人而异,要求教师在适宜的地方合理应用他人对比评价以及自我对比评价,所以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现状评价与预期评价有机结合

现状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学习动机等内容进行评价,预期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现状对学生的预期发展进行评价。两种评价方式的评价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激励。在对学生的唱歌时的音准、节奏等专业层次的内容进行评价时,可采用现状评价法,让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起到激励的作用;在对学生的音乐情感、联想、实践等内容进行评价时,教师则可采用预期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努力动机,从而达到评价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口哨与小狗》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音准等音乐技术问题进行现状评价,对学生唱歌时的音乐情感以及相应的联想进行预期评价,从而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较差,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度不足,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过度批评和辱骂,将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负面的情绪,严重时可能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损害。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从全面性着手,合理应用多元性评价,对小学生的平时表现、考核成绩等内容进行准确分析,多对学生进行鼓励,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从而更好地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自我评价;有效评价

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激励性评价使课堂评价全程化、全体化,应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评价,进行生生互评、择优评价。课堂评价表的使用将进一步促进评价的长效性,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更多关注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兴趣、情感体验等方面,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身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促进自身发展。评价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采用多元评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手段。评价与教学是相互影响的,新课改中,转变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的评价观念,将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音乐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总评的互动性评价做法,争取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扮演着演员、听众和评委的三重身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激励学生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独立思考之后的交流,可进行个人评价。在音乐教学中,我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如,在讲授音乐家或者音乐作品时,让学生先采取自主学习,课前搜集相关的音乐知识。在音乐课开始后,让学生分组讲,不同组的同学来补充并作出评价。还有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从乐曲的情绪、演唱形式、音乐风格等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听边思考,在回答这些问题答案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个评价实际就是一个质疑的过程,学生可以提出自己难于理解的部分,这样促使每个学生在认真参与的同时,更要用心聆听,才能准确对自己进行评价,找出学习中的疑难。另外在小组合作展示之后,也鼓励小组长及组员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员的参与情况、合作态度、合作效果等,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再邀请其他小组给予补充评价和指正。这种评价方式,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时刻关注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从而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倡导同学之间互评

同伴互评在音乐课堂中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评价方式。针对小组合作之后的展示可进行小组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对其观念的补充修正,也可是对其出色表现的肯定和鼓励,还可以是对其问题的挖掘和纠正。例如,在检测一首歌曲学唱的程度时,我采用小组演唱PK赛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先进行展示,然后由其他同学或小组针对展示效果进行点评,要求小组成员至少能发现表演者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充当“评委”帮其找出演唱中的不足,并通过正确的示范帮其纠正;或是对其表现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向表演者公开挑战,进行再次PK。通过多种形式的同伴互评,形成了学生互帮互学的浓厚氛围,提高了个人或小组之间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实现了共同提高、共同促进的目的。

三、有针对性的教师点评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增进师生情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学生要求在群体范围内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作为一名教师,抓住教学中的每个契机,自然的、及时地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这样的评价在教学中更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委婉、针对性的言辞,激励性的言语、鼓励性的眼神和手势,这样的评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以及自信。不能经常用“你真棒”这样的语言敷衍学生,评价的内容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作出公正的、有针对性的评价。音乐课堂中,我除了采用言语进行评价以外,在讲台前的黑板上还开辟了一块“评价”专栏,上面记录着不同的组别,每个组别后根据不同环节和内容,针对各组的具体表现,用星星、月亮、太阳记录着各组的成绩。如,回答一个问题或者能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展示的、最先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对回答的问题提出质疑的等等,每次记一个星星,累积达到五颗星就升为一个月亮、累积达到三个月亮就升为一个太阳、累积达到三个太阳就奖励一面小红旗。得到红旗最多的小组即为优胜小组,将被优先推荐为学校表彰的优秀互助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采用这种积分评价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的浓厚学习氛围,课堂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许多成功的课例都与教师恰当地运用激励手段分不开。”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有效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简单的考试、单调的测试,无法全面完整体现音乐课程的评价思想。发展性课程评价提倡的是:“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有效评价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慢慢地摸索、探究,在教法上加以创新,勇于探索、实践,寻找出既贯通课改新理念又适应当代教学的新模式,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从而让学生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最终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乐,为切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02.

篇6

论文摘要:音乐是一门独特的学科,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任务,又有演唱、演奏等技能技巧的教学任务。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评价只有适应音乐学科的特殊要求,才能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对评价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

高校音乐教师是音乐院系的主体,其文化素养表现出来的学识水平、教学艺术、创新能力是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普遍需求。要建设一支具有现代音乐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教学评价工作非常必要。一个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师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与进步,促进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化,引导教师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音乐是一门独特的学科,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任务,又有演唱、演奏等技能技巧的教学任务,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评价只有适应音乐学科的特殊要求,才能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

一、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自1999年起,我国普通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8年全国高校招生599万人。在这种形势下,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同其他专业一样面临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加强音乐教师教学评价工作,成为很多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存在一些问题。

1.音乐教师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从理论上讲,作为同一系室的音乐教师,互相了解较为深厚,是最能真实的对同行教师进行评价的,比如同行教师的演唱演奏水平、音乐理论水平、科学研究水平、教育教学水平、认真负责程度等。但是,由于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人际关系,在教师互评时,会存在打人情分的现象,同时有些教师认为,教师只要掌握演唱、演奏等技能技巧的理论,不必给学生示范,诸多因素影响了教师之间不能客观公正地打分,从而使教学评价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2.学生对音乐教师教学评价不够重视

学生是音乐教师教学评价中的评价主体,因为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师的教学,对音乐授课教师的课堂影响力、知识能力、教学手段和水平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一个群体。但学生的的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毕竟有限,部分高校在教师教学评价这一环节的宣传不到位,部分学生对音乐教师教学评价不关心,这就造成了很多在被动的情况下,对自己的音乐教师进行评价,甚至连自己所评价的教师是谁都不知道,存在应付现象,个别学生还存在怕教师报复心理。

3.音乐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片面性

音乐教师评价体系是从教师的音乐理论及技能技巧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构建的,这几个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许多高校都存在单纯注重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学历和教学水平的现象,如高音唱得怎么样,弹奏曲目难度有多大,有没有发表大部头的音乐作品等。对音乐教师的创新能力、价值观和师德水平关注较少。一些高校在对音乐教师评价中,过分注重他们比赛演出获奖,科研成果等,把这些作为音乐教师升职、评职称的依据,使评价功利性过重。这些片面的音乐教师教学评价不利于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4.音乐教师教学评价影响较小

音乐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调动他们教学的积极性,对教师评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评估的结果应对教师具有激励和促进作用,这是教师用来衡量自身的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高校对评估体系的运用,仅仅局限在部分音乐教师的评先评优方面,难以调动全体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不够全面。

二、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有识之士从不同的教学评价角度提出了有效性教学的若十评价标准。有效性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这一与建构主义教学评价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效性学习,从而对知识真正的产生理解和获取学习的积极性是存在相同之处的,这为我们反思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评价应满足教育的多元化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非常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社会的多样化需求。音乐教师教学评价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满足教育多样化的客观要求,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音乐教育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关注的焦点,也是全球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具备理解世界多元化的修养和能力。

2.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评价应培养自我发展意识

培养高校音乐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既是促进音乐教师自我成长的关键要求,也是提高音乐教师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自我意识越强烈,其在自我完善中的自觉性越强,越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自我的审视,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进行不断的揣测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使音乐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提高。高校音乐教师要全面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充分研读音乐作品,更新自身的音乐专业知识结构,提高音乐教学的技能,不断发现音乐教学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3.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评价应关注教师全面素养

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除了要有本专业的演奏、演唱、舞蹈或指挥等技能技巧外,还要具各全面的音乐理论水平,要熟练掌握音乐专业知识,熟悉不同时代的中外音乐作品,同时对于文学、哲学、地理、历史、美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都要有所涉猎。一名出色的高校音乐教师必须博学多才,在音乐教学中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从根本上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音乐教师教学评价中应体现出提升音乐教师自身知识修养的因素。

三、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评价内容的思考

1.音乐教师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

高校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已接近成人,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音乐对人的健康成长又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因此,高校音乐教师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全面的道德修养。常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良好言行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对作品的理解要体现出文化背景,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寓教于乐。教师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在教学中多鼓励和支持学生,为他们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2.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高校音乐教师只有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基础上,才能够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如视唱和视奏能力,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音乐创编能力等。教师应熟练掌握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穿插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体现出音乐中的文化以及文化中的音乐等因素,使学生正确理解音乐意境,全面掌握音乐知识,熟练掌握弹、唱、跳方面的技能技巧。

3.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音乐是一门直观艺术,也是一门表演艺术,它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和联想。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和教学竞赛活动,丰富自身实践经验,在活动中总结得失,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技巧课音乐教师应具备举办师生音乐会和个人专场音乐会的能力,具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演出的能力。据河南省人事厅2009年8月新出台的高校职称评审文件中,把音乐教师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列入评审条件之一。由此可见,技巧课教师举办音乐会的能力也代表着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4.音乐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水平,还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教学科研水平,有些教师只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而忽视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教而不学则浅,研而不教则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篇7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强调:“应在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因此,小学音乐课堂的评价不能仅仅以能看得到的现象作为评价,还要从本质上去考评,这才能有利于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重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1)运用不同形式的音乐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质量评价。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分别施以不同的方法教学。小学生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可塑性很强。有的学生擅长高音,有的学生擅长低音,还有的擅长快节奏摇滚类的音乐等。学生的兴趣不同,天分也不同。不能苛求孩子都在学习的同一个起跑线上。再者教师不能以“差生”和“优等生”来区别对待学生,不然会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推进,倡导学校教育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小学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小学音乐课堂是塑造一个孩子音乐天分的基础,因此应当加强对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评价。笔者从事多年小学音乐教学,在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希望有益于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高。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让学生丧失信心。(2)从教学目标上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切合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3)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音乐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有难点、重点;教学内容是否空洞,容量是否得当,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当场消化,课外还要花费多长的时间去复习掌握。(4)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节流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体现教学思路与学生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音乐结构流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实践,音乐教师的教学节奏是否适当,时空分配得是否合理;再者就是有没有音乐课堂教学的特色。(5)对教学的手段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音乐教师的教法能否注意提示认知规律和学法指导,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激发有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对音乐知识的提问是否设计严谨,是否情知有机交融、和谐。(6)音乐教学调控效果检测。检测内容包括:音乐教师能否对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有效纠正,完成教学任务;能否给学生一定消化思考的余地,课业负担是否合理,是否轻负高效;音乐教师是否精心安排了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的练习活动。

2.对小学生音乐课堂进行质量评价的意义

对音乐课堂的质量评价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激励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也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过程。(1)能够促进音乐课堂的改革。音乐课堂上,对音乐教师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琢磨,进行创新性教学。音乐体现了人文精神,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分清重点与难点,以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够理清思路,进行创新。(2)对音乐课堂进行评价可以促进音乐教师之间的交流。有效地评价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状况和优缺点,让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能知道自己上课的优点与缺点,以便在以后的音乐课堂中找到音乐教学的科学方法。音乐课堂的评价也是音乐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学情况的一条关键途径。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交流,找出音乐课堂有效的教学方法。(3)音乐课堂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音乐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是每一个小学音乐教师的任务。对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3.结束语

篇8

关键词: 新课标 音乐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这个环节既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实践交流、互动过程后的知识技能的反馈,又是个人能力的展现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教学目标的反思过程。因此,评价不能局限于学期末或者考试中,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更多地运用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

一、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都凝聚了对教材教法的组织与创新。评价一堂音乐课,就是要考察教师是否把握好音乐形象与情感,是否有较强的组织、应变与调控能力,以及是否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大胆对教材进行加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教材的科学性、艺术性融为一体。音乐课教学的核心与灵魂是情感,能否让学生融入到音乐的情感之中,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传统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学校领导在评价中占主导地位。由于绝大多数领导都是由语、数、外等主科教师担任,因此在评价时往往忽视中小学音乐学科特点,久而久之就会给教师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有必要改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同时特别强调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由原来单一的学校领导为评价主体改变成由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管理者、学生甚至家长等组成的多种评价主体。

(二)灵活性与开放性评价相结合。在开展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和学校都提出了音乐课堂教学标准,当然也有许多地方直接采用语、数、外等学科课堂评价的标准。但无论是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是语、数、外等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有些过于具体的评价标准,不能体现出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音乐课堂本身就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是生动的,是充满活力的,再加上中小学音乐教师自身固有的特点,这必然要求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是统一、封闭的,而应该根据不同教师、不同学生而灵活变化,它能给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由于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分重视识谱、演唱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导致绝大部分喜欢音乐的学生并不喜欢上音乐课,而非是音乐课堂教学本身没有魅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性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种课程功能上的变化,引发了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与探索,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促进人格发展,从而全面实现和谐的发展。这也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评价内容上,要兼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要关注中小学音乐课堂对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终生发展能力的影响。

(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也要推陈出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听课是最主要的评价方法,是课堂教学评价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评价实践中,尽管许多学校领导随机听课,但毕竟音乐课在中小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听课的次数有限,要对音乐教师作出课堂教学质量的公正判断,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因此,客观评价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评价促进教学的功能,必须在评价与实践中提倡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生学习的评价

考察学生的学习,也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学到什么,而且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是否真正对音乐感兴趣,要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的想象、创新思维是否得到启发和培养,师生情感是否交融,以及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真正体现。总之,不论是从教案上,还是授课过程到授课效果,都可以判断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把握程度。但课堂评价应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教师课堂捕捉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教师的捕捉能力弱,一个个极好的教育契机就会从身边溜走。相反,一个具有较强捕捉能力的教师,则能敏锐地寻找到学生反馈中的教育因素,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评价方式,使教学更为有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反馈很多都是即兴的、不可预测的。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馈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并非易事,这充分显示了教师的应变能力的强弱,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的重要标尺。音乐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水平,首先要提高本学科的专业素养,这是进行音乐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恰当的课堂评价对学生是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鼓励及人文关怀。这种评价既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音乐教学评价不单单是课堂教学评价,应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学会评价。

(一)让学生学会评价。让学生真正学会评价,教师应以自己正确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教师上课评价学生如果语言匮乏、三言两语、不成体系,长此下去,学生评价起来也会语无伦次。评价标准要从单一走向多元化,更加关注学习主动思维的开放与心灵的放飞。学生不必过多顾及统一的答案、僵硬的教条,而要尽情展露自己的才华,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进行创新性求索。这样经过长期的评价模仿,学生就会从教师那里学会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评价方法,就会在教师的熏陶下真正学会评价。

(二)让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就要让学生对评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评价是为了自己的发展,是对自己有益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教师对学生应耐心细致地引导,规范他们的评价方式方法,使学生的评价沿一条正确的艺术道路健康发展。

(三)营造浓厚的评价氛围。怎样营造浓厚的评价氛围呢?第一,要给学生“放权”,学生可就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要打造一种“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氛围。让学生敢说、敢评价,评价没有后顾之忧,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评价。第三,要给予评价者以鼓励,让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达成共识。评价并不仅仅是对立的矛盾关系,而应是相互依存、教学相长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浓厚的评价氛围,学生才能真正地从评价中得到快乐、在评价中成长,才能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多元化的评价,使师生、生生之间增加了亲和力,使教与学之间变得生机盎然,成为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之,音乐教学评价要充分体现课程该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评价,调整教学现状,激发师生创新意识,挖掘师生个人潜能,优化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教师不断提高,使课程不断完善,全面提高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

小学音乐教育是人生音乐教育的起点,是音乐之帆刚刚升起的环节。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课改的实施,如何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加高效更加完善是达到新课改教育目标的热门课题。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不断的积累,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笔者总结了如下几条经验和体会。现呈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获得方家的指正。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充分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小学音乐教材是小学音乐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有效性,小学音乐教师就必须研究教材文本并充分理解,整合教学目标,注重小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确定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每个环节对小学生的学习会构成的挑战和形成的影响, 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挖掘音乐训练的要素,并选取符合小学音乐教材与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的音乐课前准备要将音乐教材分析与音乐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小学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学生需要掌握,才能更好地将教材内容和音乐知识真正完整地诠释给学生,让小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学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并很好地吸收,所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是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前提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现代小学音乐教育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格局,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不再再局限于教师的单向活动方式,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变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小学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作用,让小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小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主动的学的目标,让发挥小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三、让优良的教学方法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

1.创设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

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可以使音乐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小学生喜欢学、勤于学。当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拥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时,小学生也会被深深感染,从而引起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如利用VCD 片、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手段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在地板上画上五条线代表五线谱,让小学生像跳格子一样,在上面边唱边跳,这样识谱既好玩又有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易于接受,识谱能力在玩中得到了提高和巩固。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方法中的重点,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所以,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的创设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和优化。

2.运用灵活的课堂语言

小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小学生身心、年龄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选择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展示个性的特点,在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这样,在整堂音乐课中,教师与学生全身心投入,才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课堂评价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师应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音乐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小学生更准确的学到音乐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小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四、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保障

实践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通过学习音乐,并把音乐融入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音乐教学目标的延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实践是音乐教师在引导小学生通过音乐知识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教给小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并在指导小学生自己模仿、重新编排、自唱旋律等创作过程中,让小学生们在体验美妙音乐的同时,在实践中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体验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竞赛等形式,丰富小学生的音乐实践经验,从而教会小学生将音乐融汇到生活当中,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篇10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1 引言

小学音乐教育是小学阶段基础教育内容之一,也是丰富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只有伟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作为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只有与情感达到完美结合,才能更加突出其教育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升华。然而,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融入时代元素,在音乐课堂中,加强情感渗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音乐教学发展。

2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音乐教学目标不明确

音乐是一门艺术,属于人文学科领域,音乐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学,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学观念影响还很深,教学大纲过多的强调音乐学科的专业性,而且还有一些教师对音乐教学没有足够重视。经过课程改革,音乐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音乐综合教学中,教学目标依然不够清晰,教学目标较为空泛和笼统,难于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而且没有突出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2.2 音乐教学缺乏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化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受魍辰萄Х椒ǖ氖缚,教师经常照本宣科,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在这种固化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不高。同时由于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互动,使学生缺乏情感体验。

2.3 音乐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健全,理解能力还有限,很多知识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建立在情感体验基础上。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模仿及交流,并通过教师的有效点评,能够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并能提高创造力。但是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对学生“唱的好不好,跳的好不好”过分关注,而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实践没有给予评价,降低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能力。

3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路径分析

3.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才会对音乐学习保持较高的热情。自由、快乐及轻松的课堂氛围是促成成功课堂的关键。尤其是对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小学生而言,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意义重大。因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话剧表演、讲故事、情境模拟以及播放视频等方法来创设科学化的教学情境,抓住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平台。例如,在学习到《找春天》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和学生玩一个关于春天的小游戏,让小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花裙子翩翩地飞来了,冬眠的小熊醒来了,小溪的水哗哗地流淌着,同时,播放《找春天》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个春光灿烂、色彩斑斓的美丽景象,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

3.2 情境交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音乐是一门试听结合的艺术,如果离开了倾听,音乐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播放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倾听中领悟意境,情境交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学习《变妈妈》的学习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闭目静静聆听,并要回想自己的妈妈在日常成活中辛勤劳作的情形,回忆一下妈妈在自己成长中所付出的一切……。在音乐优美旋律的熏陶下,学生若有所思。在情境交融中,很多学生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到了妈妈的伟大与辛苦,表示今后要做个懂事的孩子,让妈妈少操心,减轻妈妈的负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向学生讲述太多的人生哲理,而是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投入了全部情感,达到了心与情的融合,在情感体验中,实现了音乐的感恩教育。

3.3 以情动情,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播撒爱心,用真情实感来感染每一位学生,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于小学生自控力较差,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够认真等情况,此时教师不要严厉训斥学生,用眼神或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防止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教师要尽量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情动情,用情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游戏、谈心,在良好的氛围中使学生高手到音乐学习的乐趣。通过情感教学的渗透,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难题,提高音乐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4 以评促情,提高学生创造力

每一个小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表扬,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只是要对音乐知识进行传授,还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注重评价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全面性。通过评价,树立学生音乐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学习《小精灵》《小青蛙》等音乐歌曲学习时,教师让学生根据插图的内容进行即兴表演,小学生因为天生就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对即兴表演充满兴趣,因此,会积极主动积极参与其中。教师还要逐步引导学生对旋律、小节、节拍等的练习与创作,然后,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增进小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其良好的音乐创造力与审美能力,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