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环境保护
1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及具体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1具体施工破坏自然环境
任何项目施工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地区的具体需求,高速公路施工中的选址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征用一些农田、湿地森林等土地,以及民居、工厂等建筑。施工前,不仅要对农田等地面进行处理,还需拆除建筑物,在此施工中不仅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对于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比如,重要路线穿越城镇等行政区域,该行政区域就需要根据高速公路的具体路线,对城镇的区域进行重新规划,不仅改变城镇原本风貌,同时也影响到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
1.2施工导致自然灾害频发
人类活动对于大自然的破坏是非常明显的,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对大自然也会造成伤害,最为明显的则是工程所在地的生态平衡因施工遭到破坏,生态平衡的破坏极易引发自然灾害。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当地生物必然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大而选择迁徙,当地生物圈受到影响,生态环境被间接人为改变。此外,高速公路施工中,不可免地使用大型机械,对土地进行挖掘,破坏当地植被,进而影响当地的水土保持能力,导致夏季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的同时也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
1.3施工导致污染环境严重
施工机械的废气排放等污染都影响着当地的环境,此外,在高速公路正式运营后,随着车流量的加大,噪声污染、尾气排放造成的气体污染等也会更加明显。
2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通常情况下,为了节省工程建设资金,降低工程建设难度,缩短工程建设工期,高速公路的建设一般不会采用高架设计,而是直接在地面上堆砌路基,由此就带来了对于土地的大面积占用问题。而在被征用的土地原址上,很可能就是沿线居民赖以生存的田地、林地或者居民的宅基地等,这些原有建筑的拆除,必然会对原有的局部环境造成影响。而路基的阻隔甚至可能会对当地的行政区划造成影响,对路基两旁的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将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影响。
2.2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会改变地质结构诱发自然灾害
山区高速公路的某些路段在线路设计时会由于某些不可抗力的作用而对原有的地质结构和地表覆盖的植被产生影响,更有甚者,会对某些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破坏,迫使其迁徙至其他地区。所以说,工程建设不但会使自然环境遭受到一定的破坏,同时也会对本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危害。而在季风性气候区,这样的影响很可能就会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产生不利的影响。
2.3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对于自然原生态环境的污染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具有极高的工程难度,需要应对大量的道路建设本身以外的问题,因此,会涉及大量的多种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数量巨大,而这些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直接在工地中居住下来,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工程建设人员数量众多,但是素质却参差不齐,如果不加强相关教育,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除了人员外,工程施工本身也会产生废弃的边角料等大量的建筑垃圾。除此之外,参与施工的机械设备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些影响。
3山区高速公路的线路选择中的环境保护设计
3.1山区高速公路线路选择中水平面与纵向面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线路选址设计之前,我们就需明确设计选址的相关原则。首先,一定要将对环境的保护作为一条根本原则,深入到线路选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线路选择中水平面与纵向面的设计选择同样要以根本原则为准绳。
3.1.1平纵线的线路选择与设计
平纵线路选择时,在保证环境得以保护的大前提下,最重要主要的问题则是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在线路选址前,一定要对目标地区的地质结构进行全面透彻的勘测,而后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在工期与成本等多种制约因素的权衡下,选择合适的路线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选址。3.1.2线路断面的选择与设计线路断面的设计在于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依据当地的现状,以勘探测量数据为支撑,合理的进行线路断面的选择与道路路基设计方案。在需要的地方合理选择桥隧方案。从而尽最大的限度保证生态环境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
3.1.3路线动态化的线路选择与设计
动态化线路的设计主要需考虑工程完成后的日常运行状况。在设计前,要参考当地的气象数据,确保道路在雨天的正常运用,优化道路设计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3.2山区高速公路沿线的景观设计与重塑
项目主体施工基本完成后,即可对道路沿线环境进行重塑,通过道路沿线环境的重塑,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道路沿线原有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我国的道路工程的设计能力。在环境重塑中,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通过不同的植被组合解决不同的问题。如此,不但能够使道路沿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还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而致密的植被还可以阻挡道路上车辆高速运行所产生的噪声,节省了单独设置隔音装置的费用。在通过不同的路段时,要特别注意植被景观的设置工作,将弯道与直道地区的环境塑造区分对待,以追求最佳的重塑效果。
3.3山区高速公路路侧净区的设计原则及目标
对沿线原有生态环境,要从工程的线路选择设计阶段就开始纳入保护,在工程进入尾声后,需做好对道路路基的保护以及路侧安全净区的设计工作,通过道路路基和路侧净区的巧妙设计和合理安排,不但能够强化原有的环境保护措施,还能够对道路本身的安全提供保护。在路基上,我们要通过设置相关排水设施,种植景观植被,这样既可以解决季风气候区的强降雨可能带来的路基水土流失,还可以减缓驾驶员的视觉疲劳,提高驾驶安全度。
4结语
高速公路的广泛运用给我门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方便了大家的日常出行。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过程中,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够在地球上更好的生活。由此可见,高速公路的线路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非常重要,只有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才能够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必须加强环境建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给子孙后代留一片至美的青山绿水。
参考文献
[1]巨能攀,赵建军,邓辉.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设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1:77-79.
[2]许宇明.基于FLAC~(3D)的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支护方案优化设计[J].公路工程,2015,260-261.
[3]李昌贤.浅谈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勘察设计《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7-278.
[4]孙书伟,朱本珍,马惠民.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区域性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铁道学报》.2010,310-311.
篇2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测度;区域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13-04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20多年来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从区域经济增长角度来看,虽然各区域增长方式都有鲜明的差异,但是其内在的区域竞争力却是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各个区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千差万别,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回顾及认识中国区域经济研究情况,将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区域竞争力的演变和发展的脉络。
对区域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1986年世界经济论坛从国家竞争力视角出发,初步形成了独立的理论概念与统计方法体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许多机构和学者从国家、省域、县域、城市和企业视角展开了对竞争力的研究。就省域竞争力研究报告而言,自2004年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系竞争力研究工作室发表了《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1985~2004》以来,还有《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1\]、《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2\]、《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3\]等面世。
从本质上讲,竞争力是竞争主体间竞争实力的表现,竞争力的分析和评价源于竞争主体之间的差距。一般而言,对竞争力的分析和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竞争结果直接表现出来,如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当年新增价值额,其规模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人均GDP可以反映区域的平均收益率(盈利能力);新增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反映了区域对资本的吸引力;GDP增长速度、生产率、出口增长速度、科研经费增长速度反映了区域的竞争潜力。另一方面通过竞争力决定的多因素分析来评价区域的竞争力,本文采用第二种方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分析我国区域竞争力的差距变化。
1.区域竞争力的涵义
区域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区域竞争力的支撑。所谓区域竞争力是指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中,实现经济可持续的、稳定的、协调的、较快的增长,实现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以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系统能力\[4\]。区域竞争力具有系统性、相对性、动态性、均衡性等特征。它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竞争力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对稀缺资源配置和争夺的能力,表现出的是竞争性,是一个序数概念;而综合国力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力规模,是一个基数概念。大致来说,若一区域竞争力强,则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的经济实力强。
对于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国内省、县、城市层面和产业、企业层面,但其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国家层面上它反映的是在自由公平的市场环境下一国能够生产和提供服务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它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5\]。它表征了一国在国际市场上,与其经济发展相似国家相比所处的相对竞争地位\[6\];省域、县域、城市层面的区域竞争力反映了在宏观经济环境相同的国家范围内部,各区域的市场地位与其相同级别区域的比对情况。产业和企业竞争力表征的是企业配置和使用各生产要素的能力。三者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统一联系。在分析区域的竞争力时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一层面,而要通过相关指标的涉入使区域竞争力分析更趋于合理。
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旨在帮助各地区意识到或建立起本地区的动态相对优势,主要从三个领域进行:在假设市场是有效的且制度已给定的情况下,考虑自由市场的要素累积;在假设市场失灵和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倡导进行“功能性”的市场友好性干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也可进行有选择的结构主义方法\[7\]。此外,竞争力包含着非经济因素(如教育、科学、政策稳定性和计算机文化等)所产生的经济结果\[8\]。在对区域进行竞争力分析时,就不得不考虑非经济因素对于区域竞争力的影响。
2.区域竞争力相关理论
区域竞争力体现的是区域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往往受研究背景和研究视角的不同而研究迥异,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
从区域发展定位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理论有助于搞清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定位问题。地域分工的基础并不仅限于生产成本的绝对优势,只要地区内存在着生产产品机会成本的差别,就使地域分工成为可能。进一步而言,各个地区要集中生产并向其他地区输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其他地区输入自身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那么各区域就能从分工中获得比较收益。其核心思想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依据这种“优中选优”、“劣中选优”的思想,各区域可充分挖掘自身在资源、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生产较低机会成本的产品,增强本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从区域竞争力培育的自身条件来分析,经济增长是竞争力强弱辨别的一个显性指标。亚当・斯密认为如果资本量越大,雇用的生产工人占全部劳动中的比例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李嘉图认为经济增长的条件包括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增加。马歇尔强调资本家的投资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熊彼特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从这些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但并不是唯一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正是投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推动了企业竞争的能力乃至区域的竞争力。
从区域竞争力培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基于外部环境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一是源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认为产业发展有两种可能的路径:一种是依靠大企业的产业发展路径,另一种是通过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地方产业集群(局部工业的群集)来实现产业发展的路径。他认为:在地方产业集群中,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成为更新思想的源泉。地方产业集群为拥有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工人提供了一个潜在的人力资源市场。产业集中导致专业人才聚集,企业主可以很容易找到所需的员工,员工也很容易找到雇主。地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协作。二是源于克鲁格曼集群理论。他认为,企业和产业在不同区位空间具有不同分布,不同的产业活动倾向于集中在不同的地方。这种空间产业结构布局和区域专业化的现象是产业集聚报酬递增原则的基础。当企业与劳动力集聚在一起进行经济活动时,规模报酬的递增和交易成本之间构成一种平衡,它可以用来解释现实中观察到的各种等级化的空间产业格局的发展。三是源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有效的制度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形成路径锁定,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自我发展和企业间的协同发展。适宜的外部环境的孕育,促使区域形成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提高了所在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依据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来源与基础是一个国家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些产业,而这又依赖于庞大的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国家通过地区、相关支撑产业、需求、企业环境四个方面,外加机遇与政府行为两个因素形成了一个相互制衡的菱形架构,形成其内在的竞争力\[9\]。他认为资源禀赋在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会随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减小,国际竞争力的获得要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和配套的制度。他强调政府、非价格竞争、创新竞争、相关产业的支柱作用在竞争优势形成中的支撑作用。
3.评价体系及方法
由于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意在采用有限的指标去发现区域动态相对优势。在此,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它是通过降维来简化数据结构,把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而这几个综合指标可以反映原数据所含主要信息。考虑到数据的科学性、可量化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建立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操作时,对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对各一级指标得分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各省的得分后再排序。
4.我国区域竞争力分异测度
通过对区域经济实力、对外开放、产业、政府作用、基础设施、生活水平和人力资源这六项一级指标和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部职工平均货币工资等68个二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可以看出:这段时期,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区域竞争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整体区域竞争力较强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东部。新疆、山西、北京、、陕西等省份的区域竞争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安徽、江西、海南、云南、上海、青海等省份的区域竞争力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5.结论
“七五”以来,我国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采取了由高梯度向低梯度推移的开发建设,区域竞争力布局呈现出自东向西逐级衰减的梯度分布格局。1988年以来,各省域竞争力总体仍保持了新动态发展态势,具体如下所示:
从东部地区来看,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属于竞争力强的省份。北京、上海、广东交替领先,垄断了大部分年份的前3位;天津的排名大体在4~9位之间浮动;江苏、浙江两省的排名均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主要在5~9位之间浮动;河北、辽宁、福建、山东的排名呈现波动的态势,主要在十名左右浮动。通过对东部各省的竞争力评价可以看出:GDP、GDP增长率、人均GDP、商品及服务进口、产业效率、政府效率、技术基础设施、商业基础设施等因子构成了东部地区的绝对竞争优势;商品及服务出口、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因子构成了东部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就业率构成了东部地区的相对竞争弱势。
从中部地区来看,中部地区各省份区域竞争力排名主要分布在11~21位之间,辽宁排名间或出现在前10位中,湖北、黑龙江、陕西、湖南、河南、安徽、吉林等省份的平均排名在全国总排名中位于11~21位之间。通过对中部各省的区域竞争力分析,管理绩效构成了相对竞争优势;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支出、基本基础设施、就业率、教育特征等因子构成了相对竞争弱势;GDP、GDP增长率、人均GDP、投资、最终消费、市场规模、商品及服务出口、商品及服务进口、产出等因子构成了竞争弱势。
从西部地区看,西部地区各省的区域竞争力平均排名在全国总排名中的15~31位之间,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等省份的排名主要分布在第25位之后。通过对西部各省的区域竞争力分析,可以看出:政策支持、投资构成区域竞争相对优势;GDP增加值、最终消费、商品及服务进出口、产业结构等因子构成了西部地区的竞争弱势。
参考文献:
\[ 1\]肖红叶.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5.
\[ 2\]李闽榕.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
\[ 3\]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肖红叶.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1985-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8.
\[ 5\] US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1985.Global competition :The new reality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 6\] Cho, D.S., Moon, H.C., 1998. A Nation'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1 (6), 5-19.
\[ 7\]Sanjaya Lall.2001,Comperitiveness Indic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Economics Evaluation Of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World Development 29(9):1501-1525.
\[ 8\] Garelli, S., 2003. Competitiveness of Nations: The Fundamentals.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Lausanne ,Switzerland.
\[ 9\] Porter, M.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Free Press, MacMillan, New York.
篇3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SSM分析法;灰色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9-0084-05
一、引言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1]。随着海洋经济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已成为近现代经济发展的重点,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18 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海洋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环渤海地区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不断提升自身的海洋经济建设水平,使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 271.76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2 015亿元,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
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存在着直接、具体的联系,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为了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目前,中国的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和总量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13个主要海洋产业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2],为区域海洋经济提供了发展平台。在此,笔者重点研究影响海洋经济的12个海洋产业,通过SSM分析法得出环渤海地区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为更好地发挥海洋经济在环渤海地区经济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二、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概况
(一)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区位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地带,位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协调南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向北与俄罗斯、蒙古相连,向东则与日本、韩国相连,向南与中国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相连,向西是中国亚欧铁路大陆桥的起点地区。环渤海经济圈辐射了大连经济圈、沈阳经济圈、京津唐经济圈、胶济经济走廊和胶东经济圈,并一直延伸到内蒙古和山西等省区,各个区域通过便利的交通网相连接。京津唐地区的高科技人才密集,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渤海、黄海还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环渤海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海洋经济最新隆起地带。环渤海地区凭借着区位优势成为中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又一重要经济发展带,为北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为了全面地了解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概况,笔者应用纵横比较法[3]分别从横向上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与全国海洋经济进行比较,从纵向上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近几年的发展相对比,进而得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特点。
1.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从表1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总产值是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说明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第二产业是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对环渤海产值的贡献最大,第一产业相对第二、第三产业来说产值最低。除了产业贡献之外,在海洋经济中环渤海地区还为全国提供了32.97%的就业率,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2. 环渤海地区历年海洋经济增长情况。图2清晰地表示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2001―2008年的产业发展状况和各年份所占全国海洋产值的比重。总体上看海洋产值不断增加,占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1―2005年海洋第一、二、三产业产值都处于平稳上升阶段,海洋第一产业是支柱产业。2006年以来,海洋产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的产值急速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迅速上升,尤其是第二产业取代了第一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成为三大产业中产值最多的产业。
三、研究过程
研究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应重点研究海洋产业的发展,殷克东[4]应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方法构建了评价海洋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模型。谢奉军[5]和刘克利等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海洋产业,张耀光[6]等将偏离―份额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分析海洋产业。在此,笔者通过SSM分析法分析未来海洋产业的结构优劣和竞争力状况,通过灰色模型预测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未来发展情况,从而为该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一)研究方法
1. SSM研究分析法。SSM(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研究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7]最先提出的。运用该方法将需要分析的区域经济与整个国家的经济作比较,得出份额分量(the national growth effect)、结构偏离分量(the industrial mix effect)和竞争力偏离分量(the shift share effect),可比较准确地对该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该区域将来的经济发展目标。
SSM的数学模型[6]是:假设某个区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区域的经济总规模为b0,末期为bt。同时,依照一定的原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j0,bj,t(t=1,2,...,n)表示研究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和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该区域所参照的上级区域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的总规模,以Bj,0与Bj,t表示在参照区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则有:
(1)区域与参照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段内的变化率分别为:
rj= Rj= (j=1,2,…,n)
(2)以所参照的上级区域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研究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可得:
b′j= (j=1,2,…,n)
这样,在[0,t]时段内研究区域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j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j、结构偏离分量P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j三个分量,表达式依次为:
Gj=Nj+Pj+Dj Nj=b′j×Rj Pj=(bj,0-b′j)Rj
Dj=bj,0×(rj-Rj) Gj=bj,t-bj,0 PDj=Pj+Dj
Gj=bj,t-bj,0=Nj+Pj+Dj
其中,Nj=b′j×Rj Pj=(bj,0-b′j)Rj
Dj=bj,0(rj-Rj)
引入Kj,0= Kj,t= L=/
K为所研究区域j部门在初期与末期占同期所在参照区相应部门的比重,则研究区域对于所在参照区的相对增长率为L。将L分解如下:
L==×
将L分解得到结构效果指数W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且0≤L≤1:
W= u=
L=W×u
2. 灰色预测模型。灰色预测特别适用于因素众多、结构复杂、互补性好、涉及面广、层次较高、综合性强的社会经济系统及其主行为特征量的预测,诸如总人口、总产值、总产量、国民收入、消费水平、生产效率等。GM(Grey Dynamic Model)模型是预测、决策和控制的基础,是灰色系统的心脏,能较真实地描述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预测未来”本质上是个灰色问题,因为一个未出现的、没有诞生的未来系统,既有已知信息又有未知信息,且处于连续发展的动态变化之中。
GM模型的微分方程为:+aX(1)(t)=u,系数向量a=[a,u]T 方程中X(1)(t)为X(0)(t)的依次累加值,求微分方程的解,得到时间函数:(1)(t+1)=(X(1)(0)-)e-at+,再还原便得到:(0)(t)=(0)(t+1)-(0)(t),这两个方程即为GM(1,1)预测的基本计算公式,本文利用SPSS软件中的GM(1,1)对近十年的各海洋产业数据进行预测。
(二)研究结果
1. SSM分析结果。根据SSM分析法可得表2、表3、图2和图3。
(1)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Shift-share分析。根据表2可知:从产业结构来看,滨海旅游、建筑工程、海洋油气、交通等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增长速度,说明这些产业与全国相比具有增长优势。但造船和海盐落后于全国,存在明显不足。Pj的值越大,说明产业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从12个部门结构来看,对环渤海经济总量增长贡献较大的是海洋化工、造船、交通等产业;海水利用占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比重非常小,严重制约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Dj的值越大,说明区域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从表1可知环渤海地区旅游的竞争力最强,海盐和造船与全国相比不具有竞争力。综合分析可得,在增长速度、结构贡献率和竞争力方面均较强的部门是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较弱的海洋产业是海盐产量和海水利用。环渤海地区应根据分析结果深入了解各海洋产业的具体情况,调整产业结构,使海洋产业均衡发展。
(2)总体效果分析。根据shift-share分析表,笔者分别计算出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部门的结构效果指数W、竞争力效果指数U、总的结构偏离分量P以及总的竞争力偏离分量D,借以判断环渤海地区总的结构效果和竞争力(见表3)。
表3数据显示,环渤海地区12个部门的总经济增量(G)很大,且L>1,说明环渤海地区总体海洋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偏离分量(P)较大,且W>1,说明环渤海国民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在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优势;竞争力偏离分量(D)数值很大,且u>1,说明环渤海地区的海洋部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综合来看,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在全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3)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可以使结论清晰直观,环渤海地区各海洋产业部门所属类型显示明确。如图2所示,首先把坐标系平均分为8个扇面,然后标出环渤海地区11个海洋产业部门在坐标系中所处的位置,大多数海洋产业集中在A类地区,属于部门优势增长产业。图3反映了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部门偏离分量情况,从扇面中可以看出:交通、油气位于扇面1,表示环渤海地区这两种产业基础很好,竞争力很强;建筑工程分布在扇面2中,说明该部门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制药和造船位于扇面4中,说明这两个部门是环渤海地区基础差但是发展较快且具有后发优势的部门;海盐位于扇面5中,说明其属于基础较好但竞争力较差的部门,海水利用位于扇面6中,说明该产业是基础很差但发展较快的部门。环渤海地区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扇面位置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2. 灰色预测模型分析结果。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涉及因素多、结构比较复杂、综合性较强,对其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预测方法选择需谨慎。张晋清、张耀光[8]应用灰色关联度对海洋产业进行分析,刘思峰[9]在其著作中详细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笔者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进行预测分析,图4反映了通过灰色预测后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从总体上看趋势是不断上升的,海洋渔业、旅游、交通等仍占主导地位并推动着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构建完整的海洋产业结构
根据以上对环渤海地区海洋各产业部门的具体分析可知: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强势产业,但海盐产量、海水利用等产业仍处于劣势,导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环渤海地区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积极调整海洋第二产业,稳定发展海洋第一产业[10],构建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产业集群,达到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目的,最终使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的“龙头”。
(二)增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
环渤海地区应凭借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加强国内外的经济合作,以中国海洋局、科技部联合的《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2015)》中将环渤海地区定为重点发展区域[11]为契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避免海洋资源的低效率运行,提高海水利用效率,提升环渤海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多层次的科技、信息等人才的培养,建立各个省市之间的海洋信息交流平台[12],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强各省市政府之间的合作
环渤海地区由三省一市构成,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其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各省市之间必须加强联系,突破产业壁垒,打破区域界限,在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各自优势,支持各省市优势海洋产业的联合发展,共同带动劣势产业的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目标,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引进先进的海洋技术,加大海洋产业发展投入力度,共同制定适应区域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协调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将环渤海地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发达的海洋经济发展基地。
参考文献:
[1]曹忠祥,任东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演进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5,(86).
[2]国家海洋局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3],张耀光.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及沿海经济带构建[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4]殷克东,王晓玲.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联合决策测度模型[J].经济研究参考,2010,(28).
[5]谢奉军,王文祥.基于AHP方法的中部地区主导产业选择[J].决策与统计,2006,(17).
[6]张耀光,韩增林.辽宁省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J].资源科学,2009,(12).
[7]CREAMER D.Shifts of Manufactring Industries, in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National Resources[M].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3.
[8]张晋清,张耀光.灰色关联度模型在海洋产业分析中的应用――以辽宁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
[9]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
[10]刘洪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3,(1).
[11]陈小弟.中国海洋工程行业最新发展与规划研究报告[EB/OL].,2009-06-08.
[12]孙加韬.中国海洋区域经济格局亟需深度调整[J].开放导报,2010,(3).
Marine Economic Optimization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Bohai Bay Area
Wang Li, Wei Daiping
(Studies Center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tial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篇4
关键词:郑汴一体化 形成历程 现状 对策建议
1.郑汴一体化形成历程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郑汴一体化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加快郑汴一体化。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 提出阶段
1990年,在研究制定“八五”计划时,提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焦作、新乡、开封等市在内的核心经济区的初步设想。2000年,编制“十五”计划时,形成了中原城市群正式概念。2004年,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报告》建议:“十一五”时期,应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发展”。由此,郑汴一体化正式提出。
1.2 形成阶段
2005年,在《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开封定位问题日益凸显出来。2005年12月,郑开大道开工建设标志着郑汴一体化进入实质阶段。2007年9月,省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标志着郑汴一体化发展获得法律地位。
1.3 深入推进阶段
该阶段经历了郑汴新区的提出、郑汴新区的规划、郑汴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及郑汴都市区的提出三个阶段。2012年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进郑汴都市区和郑汴一体化发展,尽快实现通信、金融同城和资源共享”。正式提出了郑汴都市区的概念,郑汴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
2.郑汴一体化发展现状
自2005年郑汴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郑汴一体化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两市均受惠于该政策,实现了共赢,尤其对开封的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
2.1 开封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近年来,开封市借力郑汴一体化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30.2亿元,年均增长12.9%,比“十五”期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以来,均跃居全省前列。特别是2011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3位。
2.2 两市一体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2.1 完成了相关行政区划调整
为加快两市城区对接,开封市于2005年完成了城市区划调整工作,实现了开封市区直接与郑州市接壤。
2.2.2 商务活动实现联手合作
两市商务部门签署合作协定,共同编制《郑汴一体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共同对外招商项目,共同举办“郑汴一体化项目推介暨招商引资会”,联合推动劳务输出,策划会展活动,并成功举办了“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
2.2.3 强力推进开封新区建设
开封新区科学利用郑州发展的辐射、溢出效应,加快推进两市产业合作,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省级十强开发区”。
2.2.4 两市实现了部分功能对接
2006年郑开大道建成通车,郑开城际公交的开通,为两市居民文化、商贸、旅游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文化旅游产业迅速提升。同时,郑州市民可享受开封市旅游一卡通待遇。2012年1月18日,两市公交卡互相通用。
2.3 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郑汴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郑汴一体化意义的认识有待提高;一些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对一体化如何深层次发展的研讨还需借力更多专家及资深人士,深入研究,寻求对策及突破口。
3.对策措施和建议
3.1 推动通信、交通的一体化进展
尽快使郑州、开封两市本地电话网并网使用统一区号,加快推进郑汴电信同城。
随着郑汴一体化的发展和两市居民交流的深入,目前郑开城际公交的运营理念,已不能满足两市的往来需求,将城际公交向两市市中心延伸,与两市城市公交实行“零”对接,使城际公交城市化,实现郑汴公交一体化。
3.2 加快推进郑汴金融同城
建议建立专门协调机构,负责协调、组织、推动郑汴金融同城进程。实现金融产品、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要素在郑汴两城内的自由流动及优化配置,使郑汴两地金融产业得到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得以共享,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形成郑汴区域金融合作体系,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促进郑汴区域实体经济的共同繁荣。
3.3 提升开封旅游业层次
文化旅游业是开封的特色优势产业,为了在一体化过程中保持开封旅游发展的优势地位,建议制订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文艺院团发展。此外,在融资、人才队伍建设等亦应给予政策支持。
着力打造宋都、菊会、水城三大品牌,抓住历史文化、旅游节会、观赏、休闲娱乐、饮食购物几个方面,促进文化旅游转型升级。逐步改善旅游软环境,秉承真诚、热情、规范的原则对待每一位旅游者,打造开封特色宋都文化旅游名片,实现开封从旅游观光地逐步向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转变。
借助郑开大道,将开封旅游进一步延伸。打造郑开大道两侧景观,让郑开大道之行成为欣赏美景之行。同时,可在大道两侧开展采摘农家乐、体验式农场、有机果蔬菜栽培观赏园等,丰富开封旅游资源,满足不同旅游需求。
2012年4月,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总体规划已通过评审,开封可结合郑汴黄河沿岸生态环境特点,通过郑州黄河滨河公园的开发,做大黄河沿岸旅游业发展,打造沿黄河的郑汴一体。
3.4 推进资源共享
使开封新区与郑州综合保税区实行功能联动,以促进郑汴区域性综合产业增长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两市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科技、信息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4.结语
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起步工程,其发展步伐正不断加快,为实现中部崛起和中原城市群建设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郑汴一体化作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也是做大做强郑州和促进开封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利用好这一战略决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推进郑汴一体化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喻新安.中原经济区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398
[2]卢展工.在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河南日报,2011-10-27(4-14)
[3]郭耕茂.2009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南日报,2009-1-23(2)
[4]郭耕茂.201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南日报,2010-2-2(2)
[5]郭耕茂.201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南日报,2011-1-26(2)
[6]郭耕茂.201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南日报,2012-1-18(2)
篇5
一、中原城市群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突出。该区域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沿海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具有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实现中部崛起的最佳地理位置。在已有陇海、京广、焦枝等铁路构成的铁路交通区位优势基础上,随着国家大通道连霍、京珠等高速公路的贯通,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正在建设中的西气东输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打破制约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2)城镇化进程较快,资源条件良好。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2006年,城镇化水平为4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同时,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超过全省的3/5;粮食、油料、生猪、肉牛、林果、花木、烟叶、中药材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3)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基础。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郑州的汽车、卷烟、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商贸流通等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洛阳的装备制造、铝电、石化、建材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平顶山、焦作是大型能源基地;开封是具有悠久文化底蕴和古都韵味的特色城市;新乡等城市轻纺、电器工业基础较好;漯河的食品工业、许昌的电力装备制造业等全国闻名。各具特色的产业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劣势分析
(1)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各城市之间在经济上分工合作程度较低,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还不很顺畅,产业协作度低,在大规模吸引跨国公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营造金融贸易中心等方面力不从心。城乡差别一直在扩大,都市区与郊县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断增大,郊县的发展跟不上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
(2)总体发展水平不高。2006年,中原城市群的GDP总额达到7116.77亿元,占河南省GDP总额的56.95%,工业增加值达到3701.68亿元,占河南省工业增加值的61.38%;第三产业达到2271.96亿元,占河南省的6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86.51亿元,占河南省的56.35%;年末居民储蓄余额达7366.74亿元,占河南省的64.10%。金融、房地产、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也十分迅速,但整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而且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省内经济发展的突出程度也不够。此外,由于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是按照行政区划来确定的,西部的一些山区县和东部的一些农业县也被划进中原城市群的范围内,这也是中原城市群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政府组织作用明显。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省中部,区内各城市的发展并不具备相似的区位优势和特殊的历史渊源,区内各城市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联系也不够紧密,只是由于空间上的相邻和行政区划的原因才得以划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因而政府组织的作用较为明显,也特别重要。
3.机会分析
(1)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的推动。2008年两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列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部分,这标志着“中部崛起”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为配合“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就“中原城市群”未来15年的发展从2004年8月开始展开专项研究,历时一年多,完成了《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研究报告》并于2006年2月通过专家评审,报告认为,中原城市群应成为中部崛起的增长极和重要支柱,应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同时,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构想,河南省提出了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组织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并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2)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十一五”期间,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郑州市的核心地位显著提升,九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基本明晰,发展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等四大产业带初具雏型,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型核心区,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和谐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而这些的实现需要中原城市群拥有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仅仅依靠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远远不够,必须有强大的金融支持。基于目前中原城市群的金融现状,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正是解决之道。
4.威胁分析
(1)竞争对手的挑战。河南城市首位度不够,无法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缺乏一个辐射力强的中心城市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郑州是虽有良好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条件,从理论上有可能成长为新型的超特大城市,在中部地区独树一帜。但国内外经济竞争的态势严峻,争夺“第四经济圈”的战役已悄然打响,仅靠郑州自身发展,难以与中部“武汉大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相抗衡。另外,西部的“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也都虎视眈眈,无不做着占领“第四经济圈”的美梦。因此,只有在合理发展郑州的同时,加强以郑州为中心的周围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一坚强的大中城市核心区,以“群”的力量开展对外交流,以“群”的力量带动全省发展。
(2)金融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外资金融机构开放的承诺的兑现,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样也加剧了中原城市群内的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中原城市群内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金额相差很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金额自2003年至2006年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城市商业银行原是作为一股打破国有银行垄断的新兴力量出现在市场上,但是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的加快,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挥自身特点,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扩大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现在,城市商业银行在其面前已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同时,外资金融机构入驻郑州,对这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是很大的威胁。随着外资银行涉足更多的国内银行业务,不仅会出现更多的客户分流,还会导致更多的中高级金融人才的流失。
通过上面分析得出,中原城市群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同时还有机不可失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威胁。但总体而言,中原城市群面临的优势和机遇多于劣势和威胁,这就为其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构建模式
1.组建模式
(1)中原城市群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组建方案。基于中原城市群目前的金融现状,可以组建一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该银行实行一级法人模式,采取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模式,即在郑州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联合洛阳、开封、新乡、焦作等地的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开封、洛阳、新乡、焦作及许昌的城市信用社将郑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原银行作为存续公司,采取总分行制,总行设立在郑州市,而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成为分行,各分行下自设支行。合并各方股东持有的股份,根据各自清产核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以及最终确认的折股比例,置换成中原银行的股份。同时,被合并方注销法人资格,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学习其先进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理念、管理体制、公司治理机制、内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等等。
(2)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充实核心资本实力。严格按照新《公司法》的要求,科学合理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责关系。要坚持“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合理划分董事会和管理层经营职责。
(3)积极稳妥的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竞争能力。对于一家银行而言,要保持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除不断提高经营效益,降低不良资产外,增资扩股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快速弥补资本充足率不足更为有效的方法。
(4)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完善管理体系。实现由分散管理转向集中管理,由目标管理转向过程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在集中统一管理上,就是在理顺组织管理体制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一级法人体制要求确定清晰的授权体系,加强对资金调度、财务政策、人力资源和高风险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形成有效的业务操作规范、行员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体系,全面提高业务发展的效率性和合规性。在过程管理上,就是要加强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贯彻落实和执行监督,注重对每一笔业务、每一个操作环节进行分析和监督,建立健全风险保障和检测反馈机制,对银行经营工作实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形成有利的内部控制机制。
2.运营模式
(1)整合银行间的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一体化的服务链条。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要求,区域性商业银行可以在本区域内先行开发侧重于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将已有的业务操作系统整合到大框架下,同时要求未来的业务操作系统开发也必须与之相容,在此基础上,逐步将以成本管理为主的信息系统提升到包含更多信息内容的管理信息系统,最终目标是实现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实时反应。因此,对现有的业务操作系统和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化的技术改造,建立健全一套现代化的银行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体包括柜台业务处理系统、自动服务系统清算转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2)坚持业务创新,提升经营层次。银行只有根据变化了的市场,不断否定自己,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首先,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业务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借鉴国内外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经验和做法,创新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以制度创新催发经营动力,坚持创新与规范并重,抓好自身建设。同时,还应发挥充分依托各级地方政府的天然优势,积极寻求允许范围内的政策扶持。其次是产品创新,要将创新产品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广泛开展票据贴现与承兑业务等,并不断完善出口退税、保兑仓贷款、国内保理等业务,在人无我有中取得竞争优势。第三,进行市场创新。以分析客户需求的具体与细节特征为出发点,为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和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从长远角度把握对市场的分析、定位与控制,不断开发新的客户群体和业务领域,形成市场优势和良好的服务形象。
(3)建立完善的内部考核激励约束体系。首先,建立完善的干部人事制度,建立一支勇于创新,勤勉敬业,作风过硬,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人才队伍,在选用干部上可实行竞聘制、推选制、自荐制,让一批年轻有业绩的能人上来;同时,让工作能力较低,业绩不突出,综合考评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下去,从而彻底改变干部“上”、“下”用人渠道不畅的问题。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要进一步深化薪酬机制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在薪酬方面,将全行人员的绩效工资与工作实绩挂钩,从而拉开系统员工的工资档次。在对经营机构的考核方面,以利润为中心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兼顾在存款、贷款、不良贷款清收等硬指标,同时附之安全保卫、优质服务及有无被诉案件发生等软指标进行考核。
(4)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独立于信贷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该部门集中全行各类相关授信管理和项目贷款审批,但不与客户接触,通过业务部门调查了解客户信息,按照内部贷款评审原则进行审批,业务部门负责贷款的发放和收回等工作,从组织机构上形成业务开拓和风险控制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还应建立全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全行风险情况报告,同时向专管风险控制的行领导负责,这样可以保持该部门的相对独立性,保证其监管的公正合理性。此外,要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银行业务部门的经理和重要岗位的员工,都必须实行强制休假制度。
(5)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提高银行的透明度。健全信息披露机制的实质就是提高银行的透明度建设,规范信息披露的原则、标准、方式、内容和可比性,增加银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相关利益者和社会的监督,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完全负责,从而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篇6
关键词:塞尔指数; PM2.5空气质量指数;税率差异化;公平性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气污染和环境质量已然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北方一些大城市,出现了连续多日空气污染情况超过警戒值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担忧。
(一)PM2.5指数。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2013年2月2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称PM2.5拟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PM2.5空气质量指数的关注度上升,一些主要城市也陆续开始检测并公布PM2.5指数,增强企业和个人对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二)环境税现状。环境税(Environmental Taxation),也有人称之为生态税(Ecological Taxation)、绿色税(Green Tax),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部分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征环境税,如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2011年12月,我国财政部亦同意适时开征环境税。
然而,是否能在较短时间内,依靠环境税的征收缓解大气污染问题,还有很大的难度。由于我国各区域长期发展不均衡,各地环境质量差异较大,尤其是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经济结构和政策均有很大差异,分区实行环境税差异化税率,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三)塞尔指数。塞尔指数作为衡量相对差距的主要指标之一,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分解为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从而便于考察和揭示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各自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以及各自在总差异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鉴于此,本文在进行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四区环境税税率差异化分析时,提出了衡量PM2.5空气质量指数区域差异的塞尔指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各地实行差异化税率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在并提出了四区环境税税率设定的建议,预测了环境税差异化税率实施后达到的效果和潜在影响。
(四)现实情况。在我国,理想的税收政策应该是既能满足国家的财政收入需要,又不对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环境税税率政策,出发点应当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生产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并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国家整体财力的可能,以及纳税企业的纳税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确定一个适度合理的总体税收负担水平。同时,环境税税率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平等竞争环境的形成,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公平竞争和发展,就必须要坚持公平税负的原则。
二、研究区域
(一)区域环境概况。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当地居民对于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程度也不同。为实现社会税收再分配公平,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区域空气状况的税收比率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华南、华东、华北、西北四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同、地形地貌环境不同而导致的空气质量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从地理上看,华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冬季盛行西北风;地形三面环山,复杂多样,主要由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构成。在封闭的山谷盆地中,因四周群山屏障的影响,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华东和华南地区地形以丘陵、盆地、平原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高温高湿的环境同样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而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仅东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
(二)区域经济概况。从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华北地区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长期保持较高的速度。特别地,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能源、钢铁、机械和化工等产业为支柱的完整工业体系。其中,煤炭的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首位,是华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致力于发展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值。近年来,华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它是我国南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总体而言,以传统重工业为经济支柱的华北地区污染物排放较大,以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为经济支柱的华东、华南地区相对排放较少。而西北地区则主要承接了华北地区相关重石化工业的转移。
(三)当前环境问题。从当前环境状况来看,当前华北地区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危机,当属大气污染。冬春季节严重的沙尘暴和雾霾天气,严重威胁了该区域人们的健康状况和人居环境。从全国空气污染指数、PM2.5等指标来看,华北地区的空气质量都远低于华东、华南和其它区域同期数据。根据环境保护部的2013年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来看,华北地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仅为37%,重度污染天数为16.4%,严重污染天数为8.4%;相比较来看,华东和华南地区重度污染天数仅为0.9%和0.4%,且没有严重污染记录。华东和华南地区虽濒临海洋,海洋的湿气凝结成雨,下雨则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空气,使得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华北地区。但是,经济的发展、化石能源的燃烧、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等也使得两个地区的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而西北地区的环境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再加上因华北地区第二产业转移带来的空气质量问题,实施环境税限制污染物的排放迫在眉睫。
(四)样本城市选择。综合以上各点,我们首先筛选出华南、华东、华北三区所辖的有PM2.5值监测的城市
并在各区域中将这些城市按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罗列,从高至低进行排序(统计局官方GDP数据)在各区域中按经济高低划分为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中下水平城市三档,从每个地区的各档城市中各挑选头两个城市作为样本。由于西北地区空气监测平台匮乏,获取PM2.5数据难度大,且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故只挑选西北5个省会城市作为样本。
三、研究方法
(一)塞尔指数。研究过程中,我们运用经济学科中研究区域差异问题的探讨方法,如塞尔指数、方差、调整极差、基尼系数等方法,特别是塞尔指数,研究不同地区资源配置公平的问题,从而探讨税收在再分配中该如何合理配置资源。
分析图表1可知,各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塞尔系数各不相同且差距较大,这反映出各区域间区域内的PM2.5值差异大,相应造成的污染程度就有所差异。区域间差异最大的是西北地区,因为西北地区的GDP仅占四个地区的8.76%(最小),而PM2.5排放占24.5%(第二),而且投入产出比不高,造成公式分子较大,分母较小。而区域内差距,华北地区的塞尔指数是最高的,因为华北地区的PM2.5值排放量最大,但其第二产业的产值又相对较小,投入产出比不高,同样造成公式分子较大,分母较小。相对而言,华东、华南地区的塞尔指数值较低。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西北地区区域间贡献率最大,由此说明西北区域相对另三个区域来说,其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正在进一步扩大。假设不考虑各区域历史环境问题,即在同样的环境因素下,每一单位的第二产业的GDP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西北的贡献较大,因此,这一区域所负担的环境税也应提高。而华北地区区域内差距较大,因此该区域内部环境税要有所区分。
而华东、华南区域间差异为负数,是因为与华北、西北地区相比较,两区域第二产业GDP值较大,分别达到23384亿和15179亿,近似于占了40%和26%。于此同时,两区域的PM2.5分别占23%和16%,所以代入LOG函数后因为二者之比小于1,才产生了负数。但这并不能说明华东、华南环境污染不严重。此外,这两区域的区域内贡献率均较大,因此区域内部也要有所区分。
五、税率差异化与税负公平性分析和影响
(一)区域税率差异化。针对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开征环境税,利用法律规范来控制环境污染,已被认为是改善这一状况的有效措施。由于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以华北地区空气污染尤为严重,因此,我们提出了开征环境税的预测,并基于华北、西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环境污染现状及PM2.5差异塞尔指数分析,提出分区制定差异化税率的设想。
环境税税率的制定,必须体现各区域自然环境、产业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差异,即华北地区税率最高,西北地区次之,华东和华南地区相对较低,四个地区税率呈阶梯递减。
由“拉弗曲线”我们可以知道,税收收入会随着税率的提高呈现“倒U型”结构。因此,环境税税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税率过高会影响经济发展,增加企业的负担;税率过低则不利于税收调控功能的有效发挥。其中,针对西北地区的税率制定,尤其应该体现这一原则。西北地区历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国家都把扶持西部地区发展作为主要的战略,并在该区域投资、税收和企业发展方面给予众多的优惠政策,减税也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即使在未来开征环境税,考虑到西北地区客观条件的特殊性,在环境税的制定上也应当给予一定的优惠,如降低税率、计税时扣除一定比例的税额;等等。
同时,在制定环境税时,实行以PM2.5排放量为标准的累进税率,设置多级累进税率,对污染较高的企业加重税率,污染较少的企业减轻负担,以体现公平效率原则。此外,我们需要强调,环境税是基于不同区域第二产业产值对环境造成伤害所应负担,而征收的环境税也主要用于整治该城市的空气污染,所以环境税真正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潜在影响。环境税的作用并非在于增加政府收入,打压污染企业的发展;而是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刺激企业减排,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也考虑到在开征环境税之后,企业的税负加重,可能会使企业减缓生产,对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征收环境税可以激励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良生产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在减少排放的同时保证经济产值。
在制定区域差异税率的同时,对于区域内污染较少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使环境税的征收更加公平。比如,华北地区的区域内排放差异较大,是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主导产业不同造成的,应当在区域内部也体现税率的差异化,保证企业税负相对公平。在实际征收环境税时,排放较少的企业可以凭企业环境评估报告到地税局申请环境税优惠税率及退税,相关资金从该市环境税收收入中提取,从而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所以,如果企业顺应市场、顺应科学发展、贯彻节能减排,征收环境税不会对企业造成很大负担,而会使企业的产值与环保工作良性发展。
(三)局限性。在我们目前的研究报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我们研究的PM2.5空气质量指数,是一个较新的指标。我国从2013年开始才有官方的检测数据,且目前
PM2.5的城市仍然很少,主要都是各省的部分大城市。
其次,现在公布的PM2.5数据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监测标准也不统一,受到了许多质疑。据报道,有些城市把检测
PM2.5的基站设置在城市中环境较好、离污染源相对很远的地方,以对外隐瞒大气污染的实际状况。若现在开征环境税,则可能导致部分城市为了保护本地企业,虚报PM2.5指数,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另外,我们所采用的主要城市GDP数据,只局限于第二产业产值,这是考虑到第二产业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当然,PM2.5的来源很多,其他产业和居民日常生活也会排放,我们此次的调查数据并没有涉及这些方面。随着我国部分城市逐步公开PM2.5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完善监测机制,这一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经济研究导刊:《四川省区域发展差距的赛尔指数分析》 ,刘素贞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都610031) 2009年第24期 总第62期)
[2] 中国证券报:《环境税预期升温 环境治理再引关注》,魏 静 2013年11月6日
篇7
一、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于2007年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中方代表团长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商务部副部长陈德铭、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等出席。日方代表团长为外务大臣高村正彦,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农林水产大臣若林正俊、环境大臣鸭下一郎、内阁府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大田弘子等出席。
二、12月2日,总理会见了日方与会大臣。
三、鉴于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和两国经济在亚洲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双方就两国宏观经济和贸易投资问题、气候变化等环境和能源问题、地区及国际经济问题等,坦率交换了意见,增进了相互理解。
四、中方对日本政府对华资金合作及中日民间经济交流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日方也高度评价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双方确认中日经济是“双赢”关系。
五、双方一致认为,基于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责任日益增大,应以此次经济高层对话为契机,继续推动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通过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双方认为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是达到以上目的的有益措施,应继续发挥该机制的作用,一致同意于2008年底前在东京举行第二次对话。
六、双方认识到,中日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密不可分,就以下宏观经济政策展开了讨论。
(一)鉴于两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双方确认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推进经济政策的运行。
(二)中方认为,日本走出流动性过剩问题引发的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日方对中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方针表示欢迎。
(三)中国强调促进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平衡稳定发展,并介绍了相关措施,中方认为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双方将继续加强政策交流。
七、双方认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框架下,两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参与构建2012年后框架。该框架应是所有重要经济国家以负责任的态度共同参与的富有成效的框架。日方说明了在印尼巴厘岛COP会议上建立新的谈判场所的重要性,中方表示将研究日方想法。
八、双方确认APP(亚太地区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关系)中各个领域官民合作的有效性。一致认为,从有效实施防止地球变暖措施的角度,在未来框架中加入各领域合作的内容非常重要。同意推进有利于应对公害及地球变暖的协同效益步伐。
九、双方积极评价在扩大循环经济实验示范区、改善长江流域等重点水域水质、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和防止废弃物非法越境转移等领域中迄今所做努力,并愿进一步加强合作。
十、双方就在两国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开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达成一致。中方表示应进一步加强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在中日环保合作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日方表示将尽力给予协助。
十一、双方一致评价政府间合作及中日民间绿化合作委员会在森林、林业方面所开展的务实活动,同意共同致力于可持续森林经营措施。为进一步利用生物质能,将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流。
十二、双方同意,继续推进《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共同声明》中节能等领域具体合作项目,促进两国合作。
(一)中方表明将推进节能事业。日方表明将继续支持开展相关培训研修活动,并提议开展有利于实现多边框架确定的节能目标和行动计划的培训研修活动,中方表示将积极参加。双方认为这将有利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二)双方同意,加强合作以推动“中日节能、环保商务推进示范项目”取得更多成果。
(三)双方将继续加强煤炭清洁使用技术和生产安全技术方面的合作。日方强调两国煤炭贸易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十三、双方同意继续派遣知识产权官民联合访华团,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合作,将在修改主要知识产权法规过程中开展合作,继续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人才培养合作;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方面的合作,同意就提供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相关信息、在中央行政机关指导下推动地方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继续协商;双方确认将积极参与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以协调和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十四、中方希望日方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双方愿继续加强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合作和能力建设。
十五、双方商定在2008年3月底之前通过技术磋商研究解决各自关注的中国南瓜、偶蹄类熟制产品对日出口和日本大米对华出口贸易问题;在OIE公布非疫生产小区标准后研究解决中国冰鲜禽类对日出口问题。双方就今后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交流合作,实现正常贸易达成一致。
十六、为深化中日经贸合作,拓展在技术合作与产品贸易领域的深度,双方将研究制定“中日技术贸易指导方针”;成立“中日技术贸易便利化工作组”;双方将就各自关切的出口管理制度、最终用户名单及法律完善和执行等问题加强交流与合作。
十七、双方同意发表《中日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联合研究报告》;同意继续联合编撰《物流流通报告书》;双方高度评价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将继续促进中小企业合作;双方对农协、农业技术普及等农业领域合作予以评价,就进一步推进合作达成一致。
十八、双方认为,经东亚峰会确认,将共同推动WTO多哈回合谈判尽早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东亚自贸区(EAFTA)、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EA)和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ERIA)等方面推进合作;双方表明进一步加强清迈倡议多边化、培育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等地区财金合作的意愿。
十九、双方确认,加强合作以防止通过洗黑钱、恐怖资金、走私危害社会物品等不法经济行为而滥用国际金融、贸易体系的意义,将继续推进合作。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工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0-0024-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0004
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在为全国经济发展助力、提供资源与能源的同时,也为其尤其是为中东部地区提供了足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2010年是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统计数据表明,2000-2010年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提高了11.78%,工业化率提高了10.84%;至2010年底,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0.48%,工业化率也提升至42.19%。快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必然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压力[1]。这种压力的积蓄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桎梏。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西部地区12省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 862.6×104 hm2,占西部地区国土总面积的5.72%;土地荒漠化面积达26 237×104 hm2,占西部地区国土总面积的38.84%。伴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启动与推进,我国正面临反哺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的时机[2]。只有在快速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同时有效减缓其对西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压力,才能保证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可持续性[3]。因此,对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是极其必要的。
1中国西部城镇化的近期趋势
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按照时间划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西部地区城镇化率(17.28%)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17.92%)大致持平;改革开放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仅提高了11.49个百分点,年均仅提升052个百分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初期,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与中部地区相比也有所不及。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情况有所改善,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8.70%增加至2010年的40.48%,10年间提高了11.78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12个百分点,然而,同期全国平均城镇化率的提升幅度为13.4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提升幅度为18.3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提升幅度为17.9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与全国及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4],其城镇化进程滞后现象非常明显。2010年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内蒙古城镇化率达53.4%,而最低的仅为238%,两者相差29.6个百分点。从各省(区)的城镇化水平来看,内蒙古和青海位于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第一层次,城镇化水平均高于全国49.7%的平均水平,且都超过了50%;广西、陕西、青海和宁夏次之,位于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第二层次,城镇化水平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却高于40.5%的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余下6省(区)位于第三层次,城镇化水平均未达到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甚至连30%都不到,除整体城镇化水平滞后外,西部各省(区)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极不均衡。
邓祥征等:中国西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2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需求2.1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
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间有很大的相关性。通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就越高。相关研究表明,城市增长和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在中国的部分区域有显著的溢出[5]。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城市具有更高的经济水平并在区域中具有更强的溢出效应,即能够更好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近30年来世界25个国家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水平的统计结果显示,当人均GDP低于8 000美元时,城镇化率会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显著提升;而当人均GDP超过8 000美元后,城镇化率提升趋势开始趋缓(见图1)。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仅为3 400美元,处于城镇化发展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加速提升的阶段。基于世界其他国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耦合规律不难预测,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都将是其区域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2.2工业化水平的推动
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提升有助于城镇化推进。世界主要国家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大致呈现出倒“U”型发展趋势(见图2)。在城镇化发展进入稳定阶段以前,工业化率将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而不断提升;而当城镇化发展进入稳定阶段以后(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工业化率开始呈现随城镇化率的提升而稳步下降(从40%-50%的水平下降至30%水平以下)。当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分别为40.48%和42.19%,尚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正相关期,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对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4.2.2尝试采用“公私营合作”(PPP)融资模式
以往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都是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导,以国有企业经营为主体。这使得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金投入不足及低效率、高亏损的现象。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属“准公共产品”,政府对基础设施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控制制约了其收益能力。因此,如果单纯依靠基础设施项目自身经营很难实现盈利,所以一般建议尝试将PPP融资模式[11-12]引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中。作为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PPP融资模式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的基本理念。采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考虑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建议:第一,由政府针对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许新建一家项目公司或挑选现有一家项目公司,并对其提供扶持措施,如税收优惠等;第二,放松价格控制,向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提供及扩大特许经营权,扩大其盈利空间,如:对于高速公路的收费可严格控制,但可允许其经营如休息站等配套辅助项目,通过这些辅助项目的盈利来补偿主营项目的利益损失;第三,对超过项目投资者自身融资能力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由政府提供诸如土地及项目配套设施等实物资助和二级贷款,以减轻项目资本金的开支负担;第四,设立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低营利水平,对于经营收入低于特定最低水平的项目,由政府出资对向其提供现金补偿,以确保其一级贷款能按期偿还。
4.2.3重点推进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
强化快速铁路与公路交通系统建设。以国家“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干线网建设为契机[13],加快推进连接西部地区与中东地区的区际连接通道建设;强化现有线路扩能改造,有序发展快速铁路;加快形成西部地区铁路交通系统主骨架[14],着力提高西部地区铁路复线率和电化率。同时,要完善西部公路交通网络,打通省际“断头路”,加快西部国家级高速公路的建设,基本完成国家高速公路“7918”网络西部路段的建设;加快连接西部地区与相邻东南亚、南亚、中亚及东北亚国家的重要公路运输通道建设,提升口岸公路和国边防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基本实现硬化公路“村村通”。
优化空中快线系统并加快水运网络发展。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且地形地势复杂,陆地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困难,且建造成本与东、中部平原地区相比要高出很多,建议将西部地区航线建设重点放在1 000 km以外的运输线上,并可考虑逐步实现“空铁联运”,防止空中快线与高铁间的过度竞争。此外,加快推进长江干线水富至宜宾段的三级航道工程,促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和地区的港口建设,促进高等级公路、快速铁路与内河港口的无缝衔接;改善澜沧江等国际河流的航运条件,尽快打通通江达海和口岸运输通道。
4.3构建长期稳定的绿色城镇发展战略
绿色城市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绿色城市具体建设目标包括:和谐文明的绿色社会环境、持续高效的绿色经济环境、健康宜人的绿色自然环境、特色舒适的绿色人工环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内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现象严重,在其城镇化建设中更应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15-16]。
4.3.1推进城市绿色文化、建设绿色城市
提倡和推进绿色文化的教育,宣传和普及绿色城市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自我生存发展意识、环境意识,把通过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来求自身的健康发展的意识变成居民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社会对规划和建设绿色城市的支持、保障作用。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把建设绿色城市、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原则,对绿色项目要同时安排或优先实施。强化环境保护执法,使生存环境系统能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要因地制宜制定高标准的城镇建设规划,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的绿色交通系统;要在城镇设计、建设、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切实加强城镇建设的绿色意识,既要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保护和发扬西部城镇原有的民族、地方、文化和宗教等特色,积极开发人文资源,形成各地独特的人文品牌产品,提高城镇文化品位。
4.3.2筹措西部地区绿色城镇发展基金、发展城市绿色产业
进一步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通过资源税改革和ETS机制建立西部地区统一的绿色城镇发展基金,用以进行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区域产业的绿色转型。尤其要以绿色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着力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运用绿色技术,从事绿色产品生产、经营及提供绿色服务活动,并能获取较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综合性产业群体。
西部城镇的绿色产业发展关键在于改变当前过分依赖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采掘业、初级原材料加工业的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大力培育和采用高新技术,使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向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品深加工方向转移,同时制造业应从大型城市转移到中小型城市,大型城市的比较优势和未来增长潜力在于商业和金融服务,推进现有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在新兴城市发展具有高附加值,低环境影响的工业以支持城市功能。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料技术,降低城市资源消费总量,从源头上控制产业污染排放。
4.4立足功能分区并结合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城镇化发展4.4.1依托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
西部地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必须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保护一致,以确保区域城镇化建设不会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造成破坏。西部重点开发区基本位于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对于这些地区,应当以现有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重点培育能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城市群,以期形成“多中心”的西部城镇空间格局。
西部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业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两类,由于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农业和生态产品,城镇化建设方面应当实施“据点”式开发战略和“内聚外迁”的城市发展与人口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上,使之成为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尽量避免城镇扩张。
4.4.2结合“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推进城市群建设
西部重点开发区基本位于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对于这些地区,应当以现有区域中心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等为核心,重点培育能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城市群,如“成渝城市群”、“南北钦防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以期形成“多中心”的西部城镇空间格局。
城市群的建设可以以成渝城市群、南北钦防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兰白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银川平原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等城市群为主,结合这些城市群的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17]。不同城市群建设重点可能各有侧重。如成渝城市群建设重点应在于打破城乡行政体制的分割和市场封锁,努力实现区域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产业重组和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兰白西城市群应当充分结合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与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带领区域资源型产业走向绿色发展道路;而呼包鄂城市群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导现有资源型产业改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变区域经济发展过分依靠重工业生产的格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Jun W. Land Degrad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Karst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South Western China[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3, 18(3): 447-453.
[2]Liu G, Chen Y, et al. China’s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Coing Rural and West[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2012,A 44(7): 1657-1660.
[3]Liu J, Li S, et al.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Effects of China’s Policies for Ecosystem Servic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8, 105 (28): 9477.
[4]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协调发展及综合实力研究报告[R]. 北京, 201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ese Urba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Research Report[R], Beijing. 2011.]
[5]Bai X, Chen J, et al.Landscape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Positive Feedbacks and Sustainability Dilemma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46(1): 132-139.
[6]曾菊新,冯娟,蔡靖方.论西部地区的城镇网络化发展[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22(1):22-25. [Zeng Juxin,Feng Juan, Cai Jingfang. On Urbanrural Networking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J]. Areal Study and Development, 2003, 22(1):22-25.]
[7]刘科伟. 陕西小城镇发展的模式探讨[J]. 经济地理,2001, 12(3):328-331. [Liu Kewei. Discussion on the Modula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Shanxi[J]. Economic Geography, 2001, 12(3): 328-331. ]
[8]Wang Chengxin, Yao Shimou, Wang Gefang. The Urbanization Pattern of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 3(2): 55-63.
[9]白永秀.关于西部大开发中政策支持的几个问题[J]. 经济体制改革,2000,(1):10-16. [Bai Yongxiu. The Problems About Policy Support to Western Development [J]. Economic System Reform, 2000, (1):10-16.]
[10]王延中.基础设施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 经济研究参考,2002,(13):38-48. [Wang Yanzho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western development[J]. Reference In Economic Study, 2002, (13):38-48. ]
[11]王周喜,张勇.PPP融资模式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2): 106-110. [Wang Zhouxi, Zhang Yong.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PPP Financing Pattern in Infrastructure in Western China[J]. Journal of Northwest Sci 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3, 3(2):106-110.]
[12]迟福林. 走入21世纪的中国基础领域改革, 公私合营的基本原理和过程[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Chi Fulin. Into the 21st Century Chinese Foundation Field Reform,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Processe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M]. Beijing: China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2011.]
[13]国务院.国家高速铁路网调整规划. 2008. [State Council. National Highspeed Rail Network Planning Adjustment. 2008.]
[14]李善同,冯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 24 (10): 1-6. [Li Shantong, Feng Jie.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J].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2002, 24 (10): 1-6.]
[15]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年度成果报告[R]. 2010. [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City Demonstration Report for the Annual Evaluation Results[R]. 2010.]
篇9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圈;面板数据;技术创新;FDI
1 引言
当前,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缺乏较短时间内能赶上发达国家所需的财力和更先进的技术。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并举的道路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通过环渤海经济圈中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找出差距,为其今后的创新之路提出一些建议。笔者主要通过研究FDI这一关键因素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来进行面板数据分析。
2 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2.1 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尽管本文考察的是技术创新能力与之间的相关关系,但由于理论模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推导得来的。因此在做实证分析时,其他经济变量不满足模型的隐含前提或重要的解释变量被遗漏,估计的结论就会大受影响。因此,笔者把R&D内部支出和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中进行探讨。
笔者选取环渤海经济圈(北京,辽宁,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2004-2009年共6年的数据来估计FDI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地区专利申请受理数,R&D内部支出和人员全时当量,取自2004-2009各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模型的核心变量FDI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年末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
研究FDI对专利申请数量的影响效应要构造一个与生产函数类似的创新产出函数。再将其取对数,构造得出模型的基本形式表述为:
1ny=c+a1nfdi+β1nrdi+γ1nrdp。
其中,因变量Y分别用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总专利申请受理数,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来表示,作为衡量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替代指标。RDI用于表示R&D内部支出,RDP用于表示R&D人员全时当量。
2.2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经过EVIEWS5.0面板数据模型的操作,模型中F2的估计值32大于显著水平1%下的临界值水平3.78模型中F1的估计值3.52小于临界值水平3.86可见这个模型形式设定检验是拒绝H2,接受H1。并且,经过Hausman检验,伴随概率1.00,模型无法拒绝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影响。综上,需要建立技术创新能力的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同理,三种类型专利申请受理的模型也按这种分析方法进行。
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与FDI的关系模型形式为:
效应随机随机随机随机
2.3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四个模型总体的估计效果较好。对专利申请数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FDI,这种影响的回归结果都显著为正。从表中还可看出,这三个变量中,FDI对专利申请受理数的影响最大,弹性系数高达0.399。R&D内部支出的影响次之,弹性系数位0.164。R&D人员全时当量的影响不显著,未通过t检验,说明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专利申请数量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综上可得,专利申请数量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于来自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
虽然FDI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一定的促发效应,但是FDI的进入并不能带来其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质性提升。从计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FDI对外观设计专利影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每增加1%,外观设计专利数就增加0.817%。外观设计是三种专利中最为简单的创新,体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说明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总体上的技术创新还只处在简单模仿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包装的程度上。FDI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与之差距很大。以上这些说明,环渤海经济圈的各省市往往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只是进行加工生产,难以获得核心技术。
另外,R&D内部支出的增加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最大,每增加1%,发明专利数增加0.351%。其次为对实用新型专利数的影响,每增加1%,实用新型专利数增加0.142%。
而其对外观设计专利数的影响并不显著。R&D人员全时当量对这三种专利申请数的影响都不显著。
模型中,随机影响截距表示的是排除掉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状况,可以理解成封闭环境下的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发现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最高的是山东,远远高于其他省市;最低的是内蒙古。由此看出,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创新能力差距很大。
3 关于环渤海经济圈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第一,通过FDI对专利申请受理的影响模型,二者之间的弹性系数较高。这说明,FDI的进入对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着一定的促发效应。它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知识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发挥积极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发挥FDI的积极作用,通过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与外资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深层次合作,进行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挥其溢出和扩散效应,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二,从FDI对三种类型专利的影响程度,发现其对外观设计专利数的影响最大。这说明FDI不能带来其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质提升。因此,不要一味地认为FDI引入越多越好,应把重点转向国际研发型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走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是大势所趋。
第三,从四个模型看,R&D人员全时当量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这说明河北省科研人员的效率不高,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就应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技开发队伍,并要积极完善人员的激励机制和经费的投入机制。
第四,从模型中的随机影响截距可以看出,各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很大,呈现不平衡发展。一方面,落后城市要向周围的先进城市学习,抓住地理优势,善于吸收先进城市的技术和经验,并善于利用周围城市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另一方面,先进城市可以形成扩散效应,加大对落后城市的土地能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韩忠亮,朱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J].新经济研究,2009,(7):37.
[2]刘星,赵红.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6):70.
篇10
关键词:产业链;林业产业价值链;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与合作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国经济的区域性合作发展思路更加明显,福建省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强同台湾地区的林业合作是实施先行先试政策,推动两岸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发挥独特的地域优势的重要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闽台林业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近几年来我省致力于发展绿色海岸经济,加快林权体制改革,为闽台林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中国经济由单极增长进入更加强调互动协调发展的多轮驱动,然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如地方保护主义、区域统一市场难以建立、商品与要素难以流动或优化组合、地区利益难以协调、产业结构趋同、地区比较优势难以发挥、难以形成企业规模与地区集聚规模经济等。福建将迎来可以预期的新一轮跃升期,大力支持海西经济区的建设目的在于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因此对两岸林业产业链的整合以及林业合作路径的探讨,对两岸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地区性的产业经济、实现林业产业的规模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链及林业产业价值链国内研究现状
(一)产业链的定义
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一是基于微观角度的产业链定义。任保平(2005)认为,产业链从微观上来说是指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是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相关产业中的企业而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蒋国俊等(2004)提出,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二是基于价值网络的概念。哈里森认为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三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定义。郑学益(2000)认为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
(二)产业链整合的研究
刘明宇,翁谨(2007)在《产业链的分工及其知识整合路径》中从知识整合的视角,分析了产业链分工演进的不同阶段对制度需求的差异,认为模块化产业链在对第三方强制履约效率、产业进入自由、知识产权保护、关联产业支持等几个方面对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度环境对产业链知识整合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契约的执行、产权保护和行业进入规制。里昕、揭筱纹(2006)认为纵向战略联盟是产业纵向整合的一种有力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产业链的企业战略联盟也是企业应对产业结构变革、行业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
(三)产业链的形成机制
郭承龙、郭伟伟、郑丽丽(2009)认为林业产业链的形成始于社会分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合适的产业链组织结构,尔后产生新的细致化、更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周而复始,形成蛛网结构的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之后基于蛛网模型3个维度,提出林业产业链形成的价值模型,并举例说明验证了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最后探讨了林业产业链价值实现的4个途径,为积极拓展和完善林业产业链功能和优化结构提供借鉴。
(四)林业产业链拓展
杨加猛、张智光(2008)基于“微笑曲线”的启示,从提升江苏林业产业整体附加价值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林业产业链条中的生产环节、技术环节和营销环节的拓展思路。他们二者还在《论林业产业链的多为拓展思路》中,指出综合供应链、价值链、产业组织、循环经济等相关理论,对林业产业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基于林业产业链涉及的不同层面和多种视角,以系统集成的思路,提出由供需维、空间维、价值维和组织维构成的林业产业链多维静、动态拓展模型,以期为中国各地林业产业链的拓展实践提供理论框架和路径参考。
(五)林业产业链利益均衡问题研究
蒋昌华(2009)认为林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林业产业链的完善及其各环节利益分配的均衡。分析中国林业产业链在营林环节、林产品加工、销售环节。提出通过发展和完善“营业专合组织”和“林业产业协会”,构建完备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协调各环节的利益,使之均衡。
(六)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刘贵福(2006)研究产业链的组建提升和运行机制,提出产业链的组建过程模型,提出产业链的三种修缮方式,提出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的公差带模型。创建了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和运行过程模型图。他还提出产业链功能效应,给出产业链的增加值链、成本链、利润链;提出产业链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张勇、何海燕(2009),基于协同效应理论,通过对林业产业链的系统结构及特征,以及林业产业链系统演化中的各种冲突分析,认为林业产业链协同效应的实现途径是业务多元化、业务单位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不同的企业必须以某种方式连接为一个群体。最后得出林业产业链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联盟机制、经营价值均衡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共同作用来实现协同效应的结论。
(七)中国林业价值链问题的实证研究现状
在Grubel-Lloy指数运用上,曾玉荣2001年用Grubel-Lloyd对台湾近10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表明台湾在林产品方面的需求今后仍将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孔凡斌2006年利用贸易竞争指数,投资利润率指标结合其他因素评价了中国林业产业的竞争环境条件及中国主要林产工业品国际竞争能力。在市场发育程度上,孙顶强等人2005年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测试了中国木材市场发育程度,其研究认为中国木材市场在长期上整合但短期不整合,2006年王怡等人运用协整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中国苹果产量最大的两个省份省内各地市场进行整合程度的分析,其研究表明山东省内各地苹果市场的短期整合程度要高于陕西。
(八)区域林产企业供应链研究
龙勤(2007)提出区域林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林产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培育林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构建高效的供应链平台,同时还应着重培育林产企业供应链的内涵异质性。张智光(2008),将绿色供应链中的“绿色制造”拓展到林业资源培育等环节。研究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内涵、特性、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提出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指出其核心问题是林业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协同共生,即“绿色共生”问题;勾勒出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理论基础――绿色共生理论的基本内涵;并以林-浆-纸产业链为例,对林业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的结构和共生模式研究提出了建议。
(九)林业产业价值链研究
程征(2006)认为从森林资源的角度可以将林业产业分为第一、二、三产业。以林木培育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以林木加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以森林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同时提出林业产业价值链中存在森林资源短缺,林产品加工增值幅度低,林产品深加工和林木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效率低等薄弱环节。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三、国外关于产业链及林业产业价值链的研究现状
价值链概念由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强调每个企业都是进行设计、生产、营销、进货及维护其产品各项活动的集合,且所有这些活动都可用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在林业领域也有广泛的运用,尤其是林产品加工价值链及其升级的研究。
国外学者多从林产品加工业中具体的和相关产品为例,绘制价值链。例如JasonW.Clay,JanisB.Alcorn,JohnR.Butler(2000)为了研究当地中小林业生产者以在林产品加工业市场价值链的地位,以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木材的采伐、运输、加工,以及在荷兰的销售为例,详细绘制分析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木材在其加工业价值链条中的价值增量。也有把某一个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按各个分支产品来进行具体描述的学者,如MartinGreijmans,BoualayOudomvilay,JulioBanzon(2007)对老挝Houaphanh省的竹子加工业的价值链进行细分,涉及到竹笋价值链,传统竹子手工艺品价值链,竹席价值链,竹子半加工品价值链。通过这样细分,可以对复杂的价值链系统进行清晰化和简单化,便于分析。RaphaelKaplinsky,MikeMorris(2001)为了能够更好地介绍和解释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就以家具加工业为例,绘制了林产品加工业的价值链结构,并指出在现实中的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是由多条价值链和多个节点组成的一个价值链系统。但从节点上看,认为一条简单的价值链一般会涉及到四个环节:设计、生产、营销和消费。在林产品加工业中除了木材产品外,其他一些非木材林产品加工业的价值链也倍受学者们的关注,而且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如分析当地人在巴西坚果加工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利益分配(JasonW.Clay,JanisB.Alcorn,JohnR.Butler,2000);强调企业在非木材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中的作用(DirkWillemteVelde,JonathanRushton,KathrinSchreckenberg,2006)等。
CrissJuliard,CharlesBenjamin和Mazia
rSassanpour(2006)在关于马达加斯加香料和药用植物产业的研究报告中运用价值链分析法,详细地绘制了该国香料和药用植物加工业的价值链,并研究了价值链的运行环境、最终市场、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的纽带和关系、自然资源基础和承载能力等问题。在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识别的基础上,学者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升级办法。其中用以森林为基础的家具产业为例,RaphaelKaplinsky(2000)自己就发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利益分配失衡,富于价值的环节是原材料的种子遗传设计,家具设计及其品牌化上,而不是传统认识上的各个农林业、工业或该产业的支流等规模经济部门。同时由于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ICT)的普遍运用,管制的放松,市场的开放和全球贸易的扩大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CohenSJ,BDeLong,JZysman,2000;Dicken,1998)。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RaphaelKaplinsky,MikeMorris和JeffReadman(2001)强调创新是林产品生产商从全球产业整合中获益及其价值链升级的关键。但HovgaardAbra和HansenEric(2004)指出专门针对林产品加工创新的研究还很少,他还表明林产加工业的创新涉及到产品,加工,业务系统,以及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创新能力。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林业产业链条中的营林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仍然相对割裂,上下游产业间还亟待进一步相互延伸,产业链中的企业、消费者、行业中介以及政府等不同主体间缺乏有效协同。尤其是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原料、产品、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原料上的林木资源匮乏与木材加工业高速发展、木材利用率低下之间的矛盾;林产品单一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林业企业的大量技术需求无法满足与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之间的矛盾;以及林业分类经营中商品林建设与现有采伐限额政策、林木产权不明之间的矛盾等,已成为影响中国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研究难点是基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林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模型,提出林业产业链延伸和拓展的相关路径。这对于把握现代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林业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提升中国林业产业在新时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与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研究把产业链管理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重心转向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整合问题,范围扩展到了所有加盟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赵绪福认为产业链优化包括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链的提升和产业链的整合并强调在产业链优化中应特别注重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朱毅华构建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绩效模型验证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核心是产业链环节整合,丁慧媛认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之间的协调程度关系到整个产业链沟通的效率和价值的提升。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农业产业链的管理、组织形式和构建,未来研究的重点:明确政府角色,提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方式,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风险防范。关于闽台林业合作洪志猛等认为两省之间存在区位优势、互补优势和政策优势,蔡新民根据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经验,提出要针对投资环境和林业发展基础的差异来开展林业合作,三明市政府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开展科技交流、对接国际市场”的合作方针,黄森慰从林业生产要素的角度对比分析闽台林业要素差异,指出闽台林业合作是推进两岸林业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
闽台林业合作源远流长并已形成了很强的相融性和互补性,福建在森林资源、劳动力、市场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台湾拥有较雄厚的资金、技术和丰富的林木良种资源、木竹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达,开展闽台林业合作前景广阔。闽台林业合作要在闽台农业合作的总框架下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努力把福建办成林产品加工和引进优良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基地、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示范窗口、林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的交流中心。福建省作为全国率先开展林改和构建现代林业的省份,以花博会、林博会、木洽会为载体,积极引进台湾森林经营先进理念、新品种、新技术和资金,与台湾的林业合作经营组织交流林业管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共同提升海峡两岸的林业发展水平。
全球林业产业新一轮的布局都在调整、优化,针对闽台林业要素差异运用产业链组织整合原理探讨闽台林业合作的核心问题,分析研究创新、整合和协调林业要素资源的决策机制促进闽台林业整体发展的新态势,具有推动闽台林业交流和深度合作的重要作用。但闽台林业交流合作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为自发和零散的,缺乏总体的研究与规划,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网络“点稀、线少、面虚”,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新机制没有有效建立。为此定量分析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的总体水平,找出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关键影响因素,系统分析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演进规律与趋势,总结与选择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模式,提出可操作性的林业产业分工合作路径,可以有效地促进闽台林业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为此从全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眼光来研究推进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及深度合作,闽台林业产业发展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定性和实证研究较多,而针对闽台林业合作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根据闽台林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证研究较缺乏。针对转型时期闽台林业合作发展水平的判定和综合评价,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网络的构建,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的趋势分析,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模式选择展开实证研究与评价是一个新课题。本研究以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为研究主题,从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的分析评价中提出促进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及深度合作的政策制度框架。
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与合作研究的实际价值:
第一,可以摸清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及时掌握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演进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为进行区域森林环境资源的合理规划与林业产业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有助于构建闽台林业经济资源和环境各要素全面发展的机制和框架,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富有活力、高效持续的区域林业经济系统,有效地解决闽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
第三,对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提高政府对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认识并树立新的闽台林业合作发展观,促进有关闽台林业合作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并为各级政府制定闽台林业合作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第四,福建省需要一个超越地方利益的组织,能够对闽台林业合作做出统一协调,研究所建立的闽台林业合作和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化前景。
第五,闽台林业合作发展是一种多赢的发展模式。研究所设计的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及深度合作的政策制度框架,可为福建省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管理、促进海峡两岸和谐社会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森慰,张春霞.闽台林业要素差异比较与合作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5).
2、丁慧媛.中国农业产业链主体协调的现状与整合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3、蔡新民.加快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的问题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06(2).
4、刘明宇,翁谨.产业链的分工结构及其知识整合路径[J].知识管理,2007(7).
5、王云霞,李国平.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10).
6、里昕,揭筱纹.我国产业纵向整合新形式:基于产业链的战略联盟[J].求索,2006(12).
7、杨加猛.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度与拓展模型研究:以江苏林业产业链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2008.
8、杨加猛,张智光.论林业产业链的多为拓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
9、张智光.江苏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体系研究[J].中国林业,2007(1B).
10、施蔚,佘光辉,杨加猛.江苏杨树加工产业规模与发展[J].林业科技开发,2007(4).
11、董磊,张克让.全球产业链中的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