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就业情况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就业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就业情况

篇1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业形势更是日趋严峻。这些可以从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一些指标数据上显示出来。2009届全国本科被调查者截至5月底已与雇主签约的占38%,未签约者高达62%;其中2009届本科毕业生未签约者下一步计划中,决定继续求职者占55%,准备自主创业者占18%,准备考研者占10%,准备出国者占2%,其他占15%.从上面的数据,首先最明显的便是38%的低就业率,这也是历年来的最低记录。原因是多方面的,后面会具体分析。其次我们可以看到未签约的62%的毕业生中,仍然有55%的人要继续求职,虽然有10%的打算考研,2%的人打算出国,但两三年后依然要面对找工作的压力。自主创业者和有其他打算者暂且不论,那么未签约中仍有67%的人还要继续找工作,而到了明年2010届毕业生也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新人加旧人,相信就业的竞争局面更加紧张。

二、竞争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的重要原因

说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人会想到金融危机让企业减少招聘,大学扩招导致人才过剩等,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偏差,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等。本文则将以胜任素质理论为基础,具体阐述大学生竞争力不足也是造成这种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1.胜任力素质理论。“胜任力素质”这一概念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归因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麦克兰德20世纪70年代所写的“TestingCompetenceRatherThanIntelligence”.文中强调胜任素质比智商更能影响学生学习的绩效。麦克兰德对业绩优异的工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智力并不是决定工作绩效的唯一因素。他找出一些带来卓越绩效的背后原因,如态度、认知及个人特质,等等,并把它们统一称之为“胜任力素质”。国内学者在仔细分析前人对胜任素质的定义和描述的基础上,给胜任素质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胜任素质是驱动个人产生一系列行为的内驱力、个性、态度、技能和知识等个性特征的集合,这一系列的行为可以使本体能成功地完成某种工作;它不只包含个人目前所具备的各项个性特征,同时还包括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的个性特征;它与工作绩效之间具有正向的因果关系,可以影响并预期一个人的工作行为与绩效表现;能够通过培训和实践得以提高。

2.根据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其所著的《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将素质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和动机等五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素质的冰山模型”。然现实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由于缺少社会实践,对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岗位工作能力,具体包括一些关键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尚不是很清楚;其次对于潜在工作能力,如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等,用人单位由于各自的组织精神,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不同,对这些因素有自己的要求,而且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重视人才的潜在工作能力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却没有意识到内在修为的重要性,现代社会金钱物质的诱惑越来越大,大学生也开始越来越浮躁,很少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知识,提高品德修养,造成了用人单位普遍对大学毕业生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使得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大一新生一进校园就拼命忙着英语考级、计算机考级等等,手里拿着一大摞证书。但在800万左右的大学生同时找工作的今天,这些东西却不那么管用。用人单位好像在追求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素质,这让同学没相当困惑,有人甚至很悲观。

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按照胜任素质的各个基因的稳定性以及测评的难易程度来总结胜任素质的结构,可分为外在胜任素质、外延胜任素质和内涵性胜任素质。外在胜任素质包括人的体形、音容笑貌、举止风度、服饰等。而外延胜任素质则包括人的身体胜任素质、知识胜任素质、技能胜任素质、绩效胜任素质和文化胜任素质(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化程度),它是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不断积淀下来的胜任素质。虽然不像外在胜任素质那样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也是可以非常容易地测评的,并且有非常高的可塑性。内涵胜任素质相对来说难以测评,随着年龄的增长,内涵胜任素质相对来说难以测评,随着年龄的增长,内涵胜任素质越来越难以改变。内涵胜任素质包括政治胜任素质、心理健康胜任素质、智力胜任素质和人格胜任素质。

1.从大学生的角度,首先,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胜任力理论,分析企业对岗位工作能力和潜在能力两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和判断标准,找出差距和提高自己胜任力的途径。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提高就业竞争力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上面对胜任力结构的分类中,外在胜任素质中的很多因素有先天的成分,可以改变的地方不多。但像举止风度、服饰等方面还是需要平时加以注意的,这些细节往往会对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产生较大的影响。第二方面的外延胜任素质对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好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于第三方面来说,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以改变。如果说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具体文化的知识的学习,那么大学阶段,除了对专业课的学习之外,还有一个同等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确立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格品质等内在要素。这些受周围老师、同学的影响较大。

2.从学校角度,分析如何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胜任力综合素质教学模式、培养机制和评价体系;完善和创新面向市场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针对上面划分的三重结构来看,学校对于后两者负担着较大责任。学校应该有合理的课程安排,强大的师资力量,科学的管理流程,努力让学生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下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篇2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

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门,比2012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 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篇3

关键词:经济学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文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以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系2007届毕业生163名同学为调查对象,笔者于2012年5月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对该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分别向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达82%。

本次毕业生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目前的工作情况

1.毕业生工作岗位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因经济学所含内容比较广泛,就业面覆盖较广,涉及到经济行业的各领域,就业岗位对口率比较高,82人中有68人从事经济学及其相关工作,岗位对口率为82.9%,其中绝大多数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岗位比较满意,只有8个同学对自己目前岗位表示不满意,仅占9.76%。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大多数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都能安心本职工作,对所从事的岗位有较客观的认识。

2.毕业生工作单位地点分布情况

在回收的有效调查样本中,在四川地区就业的有38名毕业生,占调查总人数的46.3%;重庆地区7名,占调查总人数的8.53%; 6.1%的毕业生去了北上广,还有39.07%的毕业生选择在其他地区就业(如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地)。在调查样本中,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四川、重庆地区就业,主要因为学校在四川,学校就业在川渝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工作单位地点和我校生源地有一定的重合趋势。

3.用人单位性质

从图3中得知,经济学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私营企业为主,人数比例高达73.9%,而仅有4.3%的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就业,相对来说去外资企业的概率较小,而民营企业在吸纳毕业生的行业中占据相当大的主体,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也是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生力军。

(二) 毕业生对学院的评价

1.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根据网络交流和电话访谈得知,毕业生根据就业经历认为虽然经济专业开设了大量专业课,但总体来说,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精简,缺乏深度,专业内容更新不快,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同时,实践课与职业相关联过少,比如金融教研室没有综合实验室,没有开设金融管理实际操作的课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专业实习流于形式,毕业实习名存实亡,这给他们的就业之路增加了阻碍。

2.毕业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如表2所示,在这5项指标中,毕业生相对最满意的是教学手段,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师能熟练运用电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上课。最不满意的是教学效果这一指标,不满意的毕业生高达20.7%,结合前面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指标的数据,可以看出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毕业生对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不是很满意,无法更好地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因此更谈不上创新了。

3.毕业生对考试管理的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对考试管理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毕业生对教师的考试分数论颇有微词,多数毕业生认为考试内容过于呆板,过于注重简单记忆,没有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还容易导致学生抱有作弊的思想倾向。

4.毕业生对初入职具备基本能力的评价

经过统计,不难看出,大部分毕业生初入职时对专业的理论知识把握还可以,具备开展工作、适应环境的条件,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觉得自身的实践能力不足,未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导致工作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面对的是全新的知识,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具体工作。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分析本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笔者发现我校经济学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整体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如毕业生普遍反映学校的实践教学欠缺,致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进入角色较慢,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影响毕业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根据这次结果,对今后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和教学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 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一方面建议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人文方面的课程,比如管理学、法律、人际关系学以及心理学等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与强化学识,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岗位技能。

(二)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投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而言,经济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就业面较广,人才培养要区别于重点大学研究型培养模式。在今后的学生培养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加大实践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真正在硬件和软件上实现深层次综合教学,着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处理实际案例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弥补教学的不足。在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继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开拓校外资源,与企业一起联合开发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加强同行业更加先进的管理与理论的交流,积极为学生开拓实习和就业场所,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

(三)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应紧密结合学校教学资源优势,依托行业背景,面向市场和需求,以实践、应用能力为基础,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从重实践、重创新能力培养出发,注重创新课程模块建设,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即着重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强化学生的实践,倡导创新文化,包括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建模、设计大赛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河北省,农科院校,经管类,研究生,就业

研究生属于高级专门人才,其就业形势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和企事业发展效果。但近年来一些非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产生了“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农科院校中的经济管理专业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本文对某大学2007-2012届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找出规律,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数据来源

本文将以某大学研究生就业指导部门2007-2012年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等经济管理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统计数据(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对应统计年度的4月30日)为依据,并结合与相关管理教师、用人单位、毕业研究生调查结果。

二、2009-2012年某大学研究生就业情况

2.1某大学2009-2012年毕业生专业分布

2007-2012年,某大学经管类研究生招生专业,在原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学、会计学等新专业开始陆续有研究生毕业,各专业毕业生规模见表。

2.1就业率分析

随着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专业的增多以及各种客观环境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率也有明显的变化,见图。

可见,该校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就业率除2009年有所上升外,总体呈下降趋势。

2.3就业去向分析。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以及研究生就业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需求变化,该校研究生就业去向变化较大。

数据显示,研究生就业重点从原来的主要进入高等教育部门正在向重点企业移动。

三、影响因素分析

3.1 主观因素

3.1.1就业观影响。首先,部分毕业生仍盲目追求高标准。调查显示,有27%的研究生因认为对自己有录用倾向的单位不理想而拒绝被录用。反映出部分研究生盲目考虑就业理想和教育成本,要求用人单位尽如人意却忽略了考虑完美的用人单位能否接纳自己。其次,盲目自负。被调查的研究生有14%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种观念很容易导致毕业生错过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第三,一步到位的心理。有16%被调查追求就业单位一步到位,不考虑自己参与实践、积累经验、提升水平。

3.2客观因素。首先是经济、政治环境因素。研究生就业直接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决定对研究生人才数量及质量的需求。大部分研究生就业的首选目标是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但京、津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且京津两市的支柱产业并不是农业,导致研究生就业出现障碍;其次是研究生扩招影响。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使得人才供应增长明显大于人才需求增长,导致“人才积压”。

四、对策建议

1开展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对研究生就业提供指导。指导研究生对自己所处的就业环境以及自身条件有客观评价,使研究生的择业取向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改变传统的就业观。2 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完善培养方案,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研究,同时,增加研究生参与一线工作,为其提供实际操作平台,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韩惠茹. H省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系统分析和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06

[2]蔡年辉 李会朋 刘 杨. 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 科教文汇,2011,(9)下旬刊:199-200

[3]蔡红霞.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篇5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 择业观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48-02

一、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而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这不仅是该群体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所导致的,更重要的是由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所导致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制度和社会的因素,但很多大学生自身择业观的偏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些大学毕业生对自身的价值估计过高,面对社会上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低不成高不就,时间长了严重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从择业者自身着手,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积极、健康的择业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否则即使社会上提供了足够多的就业岗位,结构上失衡、选择性失业、自愿失业等问题依然会存在。

《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通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很多内容对于大学生培养健康择业观、改善就业状况具有指导意义。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引导,再配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手段,则会对学生健康择业观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这门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实践和经验,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观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择业倾向分析

总体来看,对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讲,目前他们的择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倾向:①选择较好工作环境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大部分大学生都对工作环境存在过高的预期,一方面喜欢去大中城市寻找工作,据统计在大学本科生中,有82.3%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寻找工作,50.5%的人选择在中小城市寻找工作,而只有3.5%的人选择能够接受在乡镇工作。[1]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地区来讲,大部分毕业生也愿意选择整洁、稳定、健康、体面的工作环境。②选择高工资率工作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大部分大学生都对薪资存在过高的预期,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在3000~4000之间,20%的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在4000~6000之间,而只有2%的大学生选择初始月薪可以为0。[2]③择业考虑的因素中功利化趋势较明显。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发展、经济收入等因素,大概占了60.7%和41.5%。而对于像个人爱好、社会责任等方面因素考虑的明显不足。[1]这也导致了尽管政府和社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很多自主创业、服务西部和基层等就业机会和条件,但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收效甚微。④择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强。很多大学毕业生在面临择业的时候无论在心理还是行动上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部分同学是由于对就业存在盲目乐观所导致的,认为就业情况没有那么严峻,凭借自己优良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在社会上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自身处于茫然状态,大学四年并没有认真地进行职业规划,在面临择业的时候很难从容面对。⑤择业观念受家庭和社会影响较大。现在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从事一些稳定的、体面的、待遇好的职业,而对于像自主创业、艰苦偏远地区的工作则被认为是就业失败。种种观念导致了近几年来愈演愈烈的“考公务员热”,同时由于这些所谓“好”职业的职位毕竟有限,因此也导致了“考研热”的出现。

总体看来,种种择业观的偏颇使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如何使学生在择业之前就对就业形势有一个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切合自身实际进行职业规划、树立健康的择业观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予以关注的内容。

三、通过《劳动经济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健康的择业观

1.供需均衡理论:认清就业形势的理论基础

《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便是劳动力的需求、供给以及供需均衡理论,通过这部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原理上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失业和职位空缺的现象,同时供需失衡不仅存在着总量上的失衡,而且也存在着结构性的失衡。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经济增长为社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目前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更是使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需求水平明显下降,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随着连年大规模的扩招,使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据统计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为413万,2009年则达到了610万,[3]这样两种情形的共同作用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必然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更加清晰地了解目前我国所现存的就业形势,有助于提高学生择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我国所出现的劳动力市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现象进行分析,例如我国很多地区所出现的“技工薪酬超大学生”现象、“东部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等,通过与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不仅使学生学会使用所学习的理论对现实现象进行分析,而且也对他们自身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起到很好的引导、促进作用。

2.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

劳动和普通的商品不同,它的价格――工资不仅受市场中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影响,而且还有许多非市场因素在起作用。因此,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一直是一个重点的研究内容。[4]通过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的讲授,可以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工资形式、工资的决定因素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工资差别。劳动力市场的现实是每个劳动者都是不同质的,由于劳动者素质间的差别,必然会导致工资收入的差异。我们每个人总是希望得到收入高、待遇好的职位,因此这些职位便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这种竞争的必然结果便是劳动力素质由低质向高质转变。但同时这种高工资水平也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供求关系的变化会使其增长受到约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这些内容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在面对现存的工资差别时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这是一种必然现象,但这种差距不会长久、无限制地保持下去。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讲,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还要使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断地更新,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职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及现实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对工资差别现象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理智、现实的想法,并有助于学生从自身着手寻找解决的途径。例如,在工资指导线制度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搜索有关地区所公布的工资指导线,既可以使学生对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有更加深刻形象的认识,而且也对这些地区各类职位的大体薪酬水平有所了解,为学生今后择业方向的选择提供指导。

3.就业和失业理论:指导择业行动的指南

就业和失业理论从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层面考察整个社会的就业和失业水平。在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对影响就业情况的因素、就业结构、失业的类型及成因分析使学生对就业和失业的原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例如在大学生失业现象中存在最多的选择性失业、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它不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不足所导致的,而主要是由于学生择业观念偏差、信息渠道不畅通、工作搜寻不充分所导致的。[5]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就形成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今后准备在哪些职业、哪一部门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哪些技能有一个很好的预期,并学会从现在开始就搜寻与理想职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对相关的就业条件、环境、待遇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这样当其大学毕业求职时便会有效地减少选择性失业、自愿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的程度,尽快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学生现在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给学生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的平台及网站,鼓励学生多进行信息搜寻工作,相信通过这些教学及实践活动会对学生今后的择业行动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总 结

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观对其未来形成良好求职行为及提高求职成功率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劳动经济学》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择业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以择业观为联系的纽带,则可以很好地将教学内容的学习与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结合在一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仅以供需均衡理论、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就业和失业理论三部分内容为例对于两者的结合问题进行探讨,另外像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劳动关系等内容也可以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希望得到众多的《劳动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和有志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人士的重视,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贾国栋.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 孙伟丽.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韩宏华.《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8):62~66.

篇6

关键词: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凯恩斯 时间维度

凯恩斯之后,在对凯恩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上,以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剑桥)与以罗宾逊夫人、卡尔多、斯拉法等人为首的新剑桥学派(英国剑桥)就资本理论、分配理论、发展理论等众多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两个剑桥之争的实质是如何发展现代经济学的问题,形式上则表现为作为后凯恩斯主义的两个支派怎样做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问题。在如何继承和发展凯恩斯理论这个问题上,两个剑桥学派之间同样充满了分歧,其中有一个根本性的分歧,就是他们对于凯恩斯如何认识和处理时间的不同解读。

凯恩斯革命以及凯恩斯对时间的处理

在凯恩斯之前,由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所倡导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供给将创造自己的需求”原理以及货币中性原理等早已深入人心。对这些基本原理的信仰使得经济学家们相信:真实工资的迅速调节能带来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因此,充分就业均衡是劳动市场的常态。过去的历史对现在没有什么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对现在也没有什么影响。凯恩斯试图摧毁这些传统,对于时间维度的处理就是他破旧立新的突破口。

凯恩斯认识到“在生产者付出成本到最后的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期间,往往是有一段时间间隔的,有时甚至是很长一段时间”。雇主无法确定产品在未来的销售情况,只能尽量做一个最好的期望值。只要生产需要时间,雇主就只能依靠这些期望值。雇主们脑海中的这些期望值决定了雇主提供的就业量。期望值一旦变化,就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逐步地影响到就业量。任意找出一个时点,这个时点上的就业量不仅取决于现在的预期状态,还取决于过去某段时期中的许多预期状态。但由于过去的预期已为今天的资本设备所包含,所以就业量就可以在参考今天的资本设备的情况下,根据今天对未来的期望值而定。

可见,凯恩斯在发展自己的就业理论的时候,通过使用预期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结在了一起。过去包含在资本存量中,但人们却苦于无法突破对于未来的无知,在动物精神的驱使下,投资量会出现剧烈的变化,就业量也会随之发生剧烈的变化,非自愿的失业将会出现,充分就业不过是一种特殊情况而已。

凯恩斯在其经济理论中,将经济周期归结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的交互作用,但最终还是归结为人们对未来的处理。人们在面对时间的时候,既有理性的一面,又常常受到动物精神的支配。人无法冲破时间的藩篱,最终必被时间戏耍,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化体现的正是时间的力量。

在凯恩斯之后,出现了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所倡导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和以罗宾逊夫人为首的新剑桥学派倡导的后凯恩斯经济学。二者之间都宣称自己才是凯恩斯宏观理论的真正继承人并展开了激烈论战,史称两个剑桥之争。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理论的“均衡式”解读

新古典综合派区分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凯恩斯的理论以及一系列基于凯恩斯理论的新成果被综合在一起形成宏观经济学。这种宏观经济学被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继承了凯恩斯的积极干预的政策主张并保留了凯恩斯总需求-总供给的分析框架。但对凯恩斯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这种修正和发展主要是去掉了凯恩斯分析中的非均衡理论,而使用均衡分析的方法对凯恩斯的理论进行重新梳理和改造。将凯恩斯的理论又带回了瓦尔拉斯的均衡世界。

希克斯于1937年4月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一种建设性的解释”的文章,提出了IS-LM模型的最初形式。此后,用IS-LM模型解读凯恩斯就成了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标准做法。从IS-LM模型中可以方便地推导出总需求曲线AD,总供给曲线可以通过短期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出来,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将凯恩斯理论的要点用四个方程联立的方程组表达:

商品市场均衡,IS方程:i(r)=s(y)

货币市场均衡,LM方程:M/P=L(r,y)

劳动力市场均衡:D(W/P)=S(W/P)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y=y(N,K)

其中,i表示实际投资,s表示实际储蓄,r表示实际利率,y表示实际产出,M表示名义货币供给量,P表示名义价格水平,L表示货币需求,W表示名义工资水平,N表示就业量,K表示短期中固定的资本数量。联立前两个方程可以得到总需求方程,联立后两个方程可以得到总供给方程,联立总需求方程和总供给方程就可以得到均衡产出和均衡价格水平。上述模型可以用图1来表示。在图1中,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E点对应着方程组的解。均衡价格水平为P0,均衡产量为y0。要保证上述模型的成立,三个假设条件是不可缺少的。第一,价格具有完全弹性;第二,价格预期具有单位弹性;第三,不存在货币幻觉。第一个假设条件完全忽略了凯恩斯关于工资和价格刚性的论述,第二个假设条件完全忽略了凯恩斯关于不确定性的论述。因此,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通过去掉凯恩斯理论中的非均衡思想,将凯恩斯的理论又强行纳入了一般均衡的框架之中。

新剑桥学派的历史观

新剑桥学派的后凯恩斯经济学不同意新古典综合派的上述做法。认为这是对凯恩斯理论的刻意歪曲。既忽略了凯恩斯关于价格刚性的论述,也完全没有涉及分配问题。由于储蓄分为资本家储蓄和工人储蓄,简单假定投资等于储蓄就是不合理的。罗宾逊夫人曾指出稳定均衡的实现至少依赖于六个条件:实际工资与人均产量同步增长;工资和利润的分配比例保持恒定;资本存量与人均产量在扩张速率上保持一致;储蓄率恒定;投资能保持必要的速度;稀缺约束能被技术进步所打破。罗宾逊夫人随即论证,这六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在现实中都难以实现。新古典综合派试图将凯恩斯理论拉回一般均衡轨道的做法是太过于天真。

在新剑桥学派看来,凯恩斯革命的真正精髓就在于从均衡观走向了历史观。均衡观认为经济变量在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下可以达致一种均衡状态。无论是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利息率还是就业量等,都会在市场供求的作用下达致各自的均衡状态。不难发现,均衡观在解释经济运行时持一种静止的、永恒的观点。历史观则要通过对时间的引入来打破均衡观的藩篱,采用历史观,就意味着要正视昨天和明天之间的不同,要正视导致经济系统当前状态的历史因素和其面向未来时的不确定性。就像罗宾逊夫人指出的那样:“现在就是介乎已逝的过去和未卜的未来之间的时刻”。罗宾逊夫人强调从均衡观走向历史观是凯恩斯的一个重要贡献,而新古典综合派却将凯恩斯理论置于均衡框架之下,使得凯恩斯的理论与真实的、历史的时间相脱节,变成了纯粹的毫无历史特征的数学模型。

为了表明均衡观和历史观之间的区别,如图2所示,根据均衡观,均衡的物价水平是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处决定的。开始的时候,均衡的物价水平以P0来表示。后来,由于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了AD1,均衡物价水平因此从P0上升到P1。

但这显然不符合凯恩斯本人的观点,凯恩斯认为物价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货币工资率。而一个国家的货币工资率则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并受到近期能够影响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力量对比的那些因素的影响。新剑桥学派认为凯恩斯有关货币工资率决定物价水平的观点是对均衡观的重要否定。另外,新剑桥学派在其价值理论中,突出强调利润加价对于价格的影响。利润加价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独特的历史特征。在分配和增长理论中,他们强调分配状况取决于投资率,投资率的变化受到历史、制度、习俗、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新古典综合派和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那就是通过高度抽象和数学化、形式化来构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可以超越历史、超越国别、超越不同的文化和制度直至超越了时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们的经济理论完全抛弃了对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分析,而局限于人与物的关系的分析。只要一个社会中还在使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他们的理论就是适用的。与之相反,新剑桥学派强调用历史观去替代均衡观,强调过去是不可逆的,未来是不确定的。罗宾逊夫人写道:“时间在两个显著的方面不同于空间。在空间中,物体从A向B的运动可以改变为物体从B向A的运动,但在时间中,可行的总是最为严格的单行线交通规则。在空间中,从A到B的距离与从B到A的距离其长短是一样的,但是在时间中从今天到明天的距离是二十四小时,而从今天到昨天的距离则是无穷远,就像诗人常说的那样”。因此,新剑桥学派强调经济分析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应该与特定的制度、文化相适应。

对两个剑桥之争的评价

在两个剑桥的争论中,以新古典综合派取得完美胜利而告终,新古典综合派被称为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而新剑桥学派则被打上了“异端”的标签。这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首先,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和政策符合西方国家政府的利益。美国这一时期的繁荣和霸主地位的确立也是人们相信新古典综合派所宣扬的混合经济制度的力量。其次,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有效需求管理的思想纳入一般均衡轨道的做法受到了大部分经济学家的欢迎。最后,美国剑桥一直试图塑造“科学化”的经济学,而英国剑桥则坚守了经济学是人文学科的信念。但是,事实上,在对凯恩斯思想的解读上,新剑桥学派的确更加接近凯恩斯的原意。凯恩斯的《通论》中充斥着非均衡的分析,其对于历史和未来不确定性的强调也迥异于后来的新古典学派。

参考文献:

1.凯恩斯著.宋韵声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华夏出版社,2012

2.琼·罗宾逊著.陈彪如译.现代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82

3.汉森.徐宗士译.凯恩斯学说指南[M].商务印书馆,1963

4.邱晖.经济学的力学、生物学隐喻及其对时间维度的处理[J].商业时代,2012(3)

5.邱晖.重新认识凯恩斯革命:基于时间维度的处理[J].商业研究,2011(11)

6.平新乔,刘伟.均衡与非均衡:两个剑桥之争的实质[J].经济科学,1989(3)

篇7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手段,目的是保证劳动者所获工资能满足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最低工资线涉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和统一。大多数情况下,社会上支持最低工资线的呼声要高于反对的呼声。原因很清楚:最低工资线惠及特定群体,短期内他们可以得到具体好处,必然全力支持。即使最低工资线伤害了整体,只要和自己并不直接相关,许多人并不特别在意。

与其他国家比,中国虽然工会的因素不占重要地位,但鼓吹提高最低工资线的呼声似乎最强。最低工资线在城镇民众中最受欢迎。如果谁敢反对最低工资,立刻就会被戴上为富人说话的帽子,好像成了人民公敌。

绝大部分经济学家不支持设置最低工资线。他们的观点是:最低工资制不利于扩大就业。最低工资是政府指定的价格下限。如果一部分工人愿意接受比最低工资线还低的工资,显然企业会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受制于最低工资规定,企业不能雇用他们,反而使他们失去了就业机会。

斯蒂格利茨在他的《经济学》中认为:“美国多数工人的工资比最低工资高得多,最低工资立法对这些工人的失业毫无影响。然而,许多经济学家相信最低工资立法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非熟练工人包括刚进入劳动市场的年轻人的失业。”1996年,有俩经济学者唱反调,说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斜率由负变正,提高最低工资线没准儿还能增加就业。此言一出就激怒了一群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教授投书《华尔街日报》说:“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是经济科学的核心命题,它体现了这种预设,即人类的选择行为足够理性,以至是可以预测的。没有一个物理学家会说水往上流,也没有一个自重的经济学家会说提高最低工资可以增加就业。这种说法若泛滥下去,将无异于全盘否定经济学,使其科学含义荡然无存。”

经济学家米勒说:“经济学家相信世上没有免费午餐。但现在似乎有人发现了一份,即在提高最低工资的建议当中。他们认为,通过法律把最低工资提高到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上,不会给谁带来任何负担。这是不是天花乱坠的神话?可它在民意调查中很管用。我真替的这行寒心。”

劳动力供给曲线有向上的斜率,劳动力需求曲线有向下的负斜率,两者相交决定了劳动工资均衡水平和就业人数。经济学理论反复证明,在市场均衡状况下的整体社会福利最高。如果最低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必然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最低工资线越高,企业对劳动力需求越小,失业问题越重。提高最低工资线后,正在工作的部分工人生活状况会改善,但找不到工作的人也更多。许多经济学家利用各国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提高工资水平后,社会总福利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

篇8

如果将金融类专业与保险行业扯上关系,那可称得上千丝万缕了。如果非得在金融类专业中找出保险行业的近亲不可,恐怕非金融保险专业莫属。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掌握金融保险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适应金融保险岗位群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保险业所青睐,金融保险专业就是顺应保险业的发展孕育而生的。

作为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像金融学和保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经济法概论、货币银行学、保险学原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等学科知识都是必学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合自身实践,才能胜任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咨询公司等各类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

金融保险专业的一些过来人认为,金融保险专业的就业渠道是相当广的,既可以到保险公司就业,也可以去银行、企业等,但是要想拿高工资,干好工作,前提是你必须有良好的工作业绩,而业绩又关涉到你专业知识是否学得精且深。如果你进保险行业工作前有理财规划师、精算师等保险从业资格证书,这些将助你一臂之力。还有,金融保险专业属于越老越值钱的那种,一般都要求有工作年限。刚毕业的学生一般都要从基层做起,慢慢积累经验。

中华英才网猎头在线最新的《金融行业人才研究报告》显示,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这几个省市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金融领域人才的总体供求情况很不平衡,企业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人才的供应量,这个比例接近9比1。从金融行业人才的职业分布情况来看,保险类的供求比例差距比较大,企业对保险类人才的需求较多,而市场上该类人才的供应量相对较少。

家族语录:金融分析师、基金经理、证券经纪人、保险精算师、投资管理人才等六类金融人才目前可谓热得发烫。国际猎头公司德卡咨询的合伙人Tom透露,与两年前相比,他们在金融保险行业的客户数量增长了100%至200%,客户的人才需求量达到之前的3至4倍。当前,金融保险行业的职位需求明显增加,尤其是欧美银行类的职位对人才需求更加激增。熟悉中国市场,并且有外国金融机构的专业知识的人才,是目前高端市场的抢手人才。

家族工资卡:在战略管理、日常运营等领域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在外资银行的平均月薪是2万元人民币,但在国有银行可能只有6000至7000元。而国内外资金融机构中,华人高级职员如总监、副总裁等的年薪普遍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高者甚至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家族近亲: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等。

家族领地: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影像二:保险经济学专业(经济学)

如今,保险行业的业务已走向多元,形成了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随着保险行业的业务不断拓展和延伸,经济学专业由此衍生出保险经济学。

保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运用经济原理来分析、研究关于保险领域问题的一门学科,它分为微观保险经济学和宏观保险经济学。微观保险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保险人、保险中间人、保险监管人怎么样在市场当中做出选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效用最优。宏观保险经济学则主要研究保险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

那么,经济学专业何以能受到保险行业的青睐,并且在众多专业中稳坐第二把交椅呢?我们说这与经济学专业自身的特殊性是分不开的,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是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市场数据收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经济学专业所涉及的这种分析调查市场的能力正迎合了保险业业务开展的需要。保险业中很重要的一项业务就是投资,即信托、证券、资产管理,如何将这些资金投到好处,且又低风险高收益,这是保险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于是经济学专业的人才便成为了保险行业重点引进的人才之一。

保险经济学主要学习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虽然该专业所学的课程知识都比较枯燥深奥,但却很实用。另外,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既可到公司企业做经济预测、分析人员,也可以做对外贸易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虽然前景看好,但是知识学得不扎实不精也是白搭。为此专家建议:要熟练掌握SPSS等经济学专业分析软件。一般而言,大学在大三甚至大四才开设此课程,但学生可从大二开始就自学。同时该专业学生一般要尽量多参加一些公司的市场调查活动。要想掌握吃饭的本领,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基础市场调查工作是非常辛苦而且单调的,但如果不亲自去实践,连数据如何得来的都不知道,人家公司凭什么让你去分析数据?此外,想进外企大公司,那外语至少得过六级,此乃“硬件”。

家族语录:《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蓝皮书显示,2008年本科各专业就业率中,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位居就业率前三名。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表明,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中,9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6%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9.4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家族工资卡:《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蓝皮书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后,月收入经济学大类最高,工资基本上都在3000元以上。

家族近亲: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保险、金融工程、网络经济学、投资学等。

家族领地:中国人民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影像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类保险方向)

从字面上来看,工商管理类专业和保险行业有点八竿子打不着的味道,但如果仔细去了解保险行业,我们可能会禁不住感叹,原来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保险行业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保险行业的发展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专门针对保险行业的资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设置了工商企业管理(保险方向)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保险方向)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系统的保险公司管理基础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持有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保险经纪人、公估人,营销经理、金融理财师、助理理财规划师等资格证),且能适应国有、合资、外资等各类保险公司对基层管理人员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诚信笃行”道德精神和“好学善研”专业品质,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很快融入各类保险企业的高等应用型管理人才。

该专业已毕业且在保险行业工作两年以上的同学普遍认为,做好保险行业的管理工作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一门外语,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还有,此专业刚毕业的同学到保险行业工作一般都是从拉单、学习保险条款、练习算保费等最基层的事情做起。另外,在学校老师会系统地讲授知识,会给时间让你练习提问,可是在公司,没人给你这样的机会,你只能是自己看着听着想着记着学着模仿着,一有时间就抽空练习着。

家族语录: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商管理(保险方向)专业的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将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必须合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企业一般会安排管理专业的新员工下基层接受相应的锻炼,以积累进入管理层所需的经验。目前,工商管理(保险方向)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从数量上来看,在未来20年中,我国预计需要各类管理人才1000万到1300万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家族工资卡:保险行业里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薪酬相对较高,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规模较大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新员工一般每月可以拿到3000元以上,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月收入则大致在1万至2万上下浮动。

家族近亲: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等。

家族领地: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

影像四:医疗保险学专业(医学类)

医疗保险学专业属于新兴专业,但其却因保险行业的发展需求而极具生命力。医疗保险学专业培养的是能在政府部门、社会保险部门、政策研究机构、各类医疗机构、商业保险机构和高等院校胜任医疗保险工作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对同学们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同学们应具有社会科学背景的素质――对医疗保险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作用有深刻的了解;具有自然科学素养――以一名准医务工作者对疾病和病人做出医学分析,具有科学技术手段――把医学、经济学与保险学融合一体,进行医疗保险管理和经营的能力。

由于医疗保险学专业是新兴专业,因此该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都觉得工作不是很好找,他们感叹最多的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既对临床医学知识不是很精通,又不学保险精算,由此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当该专业的毕业生都在呼吁,有那么一天,中国人对于购买保险的意识就像到移动营业厅去充值一样自觉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转变一个观念,随着国家对医疗保险的重视,以及相关保险行业的兴起,医疗保险学专业将会慢慢地迎来自己的春天。还有,其实每个专业都会出现就业瓶颈的时候,关键是,你能否合专业特点,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并且有发展空间的道路!

家族语录:医疗保险、医院管理等专业就业前景日益看好,成为新兴“热门”专业。也许在现在的中国,学医疗保险专业可能在就业上暂时有些茫然,其实这是必然的。现在医疗保险专业就像刚刚出生的婴儿,正处于懵懂和急速发展的时期。而医疗保险事业以后究竟如何发展,究竟以何种速度发展,就取决于我们大家在这个时期所作的努力。

家族工资卡: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的日益富裕,将使医疗卫生成为21世纪初最赚钱的职业之一。医疗保险学专业刚毕业的学生,工资基本上在2000元左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工资也会持续上涨,有的可以达到3000至5000元。

篇9

    九月份,美国新增九万六千个工作岗位,远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十四万八千。美国劳工部还宣布,九月份的失业率与八月份持平,都是百分之五点四。

    就业市场的疲软和同期美国经济复苏形成鲜明对比。经济学家预测,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折合年增长率为百分之四到五。这说明美国企业的增长动力来自提高现有人员生产效率,而非增加人手。

    虽然经济学家看好美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界却对此持怀疑态度。本周,在达拉斯参加企业家论坛的首席执行官中,有百分七十认为,明年美国经济的成长速度大约在百分之二左右,比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要悲观。

    CEO们认为,美国经济仍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包括伊拉克战争、高昂的油价等。但他们对中国的经济状况则普遍看好。他们认为,工作转移到印度、中国这些发展中国家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工作流失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美国媒体评论说,候选人克里肯定会拿这份大选前的最后一份就业市场报告大做文章,向布什政府施压。

    针对就业率数字,克里发表声明说:“布什总统在任期间,私营企业流失了一百六十万个工作岗位。七十二年来,从没有一个美国总统,能在民间工作岗位流失的情况下竞选连任成功。”

    有经济学家认为,飓风四次袭击美国东南部,天灾人祸影响了八、九月份的就业数字。但劳工部认为,飓风导致部分人无法工作,但也为部分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因此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篇10

关键词:BEI,地方特色院校,信息经济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62-02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社会各领域的加速渗透,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组织、政府公共管理和居民日常生活[1],迫切需要一批既有理论经济基础又有互联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信息经济人才。如何培养适应所在地区经济建设急需的经济学人才,如何结合学校行业优势与特色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地方特色高校经济学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以信息经济人才培养为对象,研究与实践了地方特色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其他地方特色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了走差异化人才培养路径,突出特色、突出应用、突出创新创业能力[2],培养一批既懂经济又懂技术的高端信息经济人才,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以下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

1.构建基于BEI的信息经济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把握学生能力培养方向。为了明确信息经济时代下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向,构建了基于BEI(行为事件访谈)的能力素质模型,分析了信息经济领域从业人员能力素|要求,形成了集综合能力素质、信息技术素质和信息经济专业素质于一体的能力素质体系,其中,综合能力素质包括沟通、学习、执行、协调、判断、决策、团队合作能力等,信息经济专业素质以ICT产业组问题解决、时间管理、创新创业等[3],信息技术素质以ICT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应用为核心。

2.优化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实施信息经济特色课程建设。根据能力素质模型,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通信经济学》、《现代生活中的信息经济》、《网络与经济》、《信息产业前沿问题》、《网络金融热点问题》等一批信息经济特色课程,将相应能力素质通过“模块嵌入”方式植入到相关课程教学之中,做到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之间的有效匹配。同时,通过“经管论坛”、“总裁论坛”等活动途径,对信息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经济分析能力。此外,在教学环节,实施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专题汇报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特色课程教学效果。

3.以ICT技术为突破口,夯实学生技术与网络应用技能。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我校行业背景和特色,以ICT技术为突破口,夯实学生技术与网络应用技能。一是,加大《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组织与运营管理》、《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等信息技术类课程,强化学生的ICT技术与计算机操作技能。二是,调整招生类型,将我校经济学专业招生从文理兼收调整为理科招生,以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的特色化培养需要。

4.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改革实践教学,构建包括“特色实验、实践实训、实战演练”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信息经济领域应用实践能力。一是,建设了经济学模拟沙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互联网金融以及电信外部环境模拟、电信企业信息与服务外包等特色实验教学;二是,与政府经济部门,金融机构,ICT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开展ICT企业经济运行、金融机构业务运营等实践实训活动;三是,组织并开展模拟炒股、金融业务创新等各类实战演练等。

5.以特色项目为驱动,创赛结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建立了以本科导师制为支撑,以特色项目为驱动,创赛结合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是,通过任课教师承担的课题,带领学生参与各类信息经济领域课题研究;二是,开展本科导师试点,为学生指定学业辅导、创业导师,畅通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渠道;三是,鼓励学生参与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ERP沙盘模拟对抗大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增强学生对宏观经济分析、市场数据收集、发现问题、寻找创业突破口等能力[3]。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及效果

从2012年开始在我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了应用实践,在专业及特色课程建设、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助推了我校经济学专业及特色课程建设。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建设了一批信息经济特色课程:一是以《通信经济学》、《现代生活中的信息经济》、《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网络与经济》、《网络金融热点问题》、《信息产业热点问题》等特色理论课程;二是与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紧密配合的特色实验课程,如《经济学模拟沙盘》、《CP/SP创业与运营商对抗模拟》、《金融模拟实验》、《创业投资模拟》等。近5年,《通信经济学》获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称号,《现代生活中的信息经济》获重庆市精品视频公开课称号。此外,成果相关内容获重庆市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重庆市发展研究奖2项,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

2.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本文提出的“立体化实践+特色项目+科创竞赛”三位一体的经济学专业学生能力提升途径,有效增强了学生掌握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分析、市场调研、经济数据分析与预测、项目策划、方案设计、创业模拟与实战等各环节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领导、决策、协调、计划、控制等综合能力素质,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近5年,我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参与特色课题30余项,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100余人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50余人次。

3.增强了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有效提升了我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特色,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实力,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学生就业率稳步提升;第二,在信息经济领域就业比例高,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我校经济学专业在通信运营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业各自占比在25―30%,就业层次逐年提高;第三,用人单位反馈良好,根据学校对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认为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达到“很好”和“较好”的比例达到97.65%。

四、结束语

本文依托重庆邮电大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特色与优势,实施信息经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的“构建基于BEI的信息经济高端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探索出的以信息经济、网络金融应用技能培养为重点,以ICT技术为突破口,以特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为抓手的经济学专业特色化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增强了我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行业特色,对于我国其他具有行业背景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立国.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6-15.

[2]钱书法,崔向阳.基于创新教育的地方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3):36-38.

[3]刘丽红.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