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的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的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风险的典型案例

篇1

(一)外生因素

1.市场环境。作为亲周期行业,银行业的信用风险是宏观经济的反映,信贷客户的非系统性信用风险与整个经济系统性风险密不可分,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动态、行业经济趋势会持续影响经营行和信贷客户双方的信贷行为和信贷文化。前几年经济过度刺激和信贷大量投放的后遗症在“新常态”时期逐步显现,随着去杠杆、去产能、去泡沫的进一步推进,大量风险客户出现盲目多元投资、加大杠杆、挪用贷款、民间借贷甚至抽逃资产、与银行内外勾结等行为。扭曲的市场环境和信贷客户行为对商业银行产生倒逼,银行信贷文化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例如福建、浙江等地滋生出大量的钢贸贷款,其中不乏成批的空壳公司和集团内部融资平台,而银行却对这些客户难以割舍,甚至协助策划“抱团取暖”,直至风险集中爆发。这类典型现象深刻反映了市场环境变化对银行信贷文化和信用风险的影响。

2.信用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法律体系及市场环境都不够成熟,也缺乏高效的失信惩戒机制。薄弱的信用环境主要在两个方面通过信贷文化对信用风险产生影响:一是失真的会计环境。信贷客户能够轻易的虚构财务报表申请贷款,高信用等级客户直接违约案例时有发生,过去的“好客户”金玉其外,到风险暴露时才发现败絮其中。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营行面对失真的会计环境,信贷文化发生了畸变,“假报表真分析”,以财务报表为定量评分基础的信用评级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可靠性。二是低效的资产评估、登记和处置环境。一方面,资产评估公司对抵押物评估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难以保障,往往配合信贷客户的资金需求高估抵押物,甚至有的抵押登记部门协助企业重复抵押或虚假抵押。另一方面,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用信担保方式往往表面合规,却普遍存在权责明确却追索困难、胜诉容易却执行困难的现象,源于低效的处置环节导致实际风险缓释效果并不理想。

3.同业竞争。近年来,国内金融业逐渐开放的同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步伐加快和息差水平的收窄,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商业银行同业为了保住和抢占市场份额,纷纷加大竞争力度,甚至采取降低收费标准、放宽贷款审批等恶性竞争手段争抢客户。在同业之间加码式恶性博弈的非理性竞争环境中,信贷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负面冲击,并进而作用于信用风险。

4.政府行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存在行政色彩,信贷决策和信贷文化在特定环境下时常受制于政府行为。劣质的“支柱型企业”在地方政府出手下“大而不倒”的案例比比皆是,如川威集团的司法重整、青海碱业的债务重组等。干扰性的政府行为对银行信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部分经营行和信贷人员对于有政府背景的信贷客户从主观上放松了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从而在主客观两方面都降低了银行及时化解和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是信用风险滋生、蔓延直至更大程度暴发的成因之一。

(二)内生因素

1.信贷管理机制。近年来,信贷客户刻意制造信息不对称、掩盖风险的动机和能力都越来越强,商业银行用传统方式审贷、管贷已经跟不上形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现有信贷管控机制与担保圈贷款、隐蔽性集团贷款风险的管控需求并不匹配,面对错综复杂的隐性关联互保、连环担保及其更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已普遍呈现管控乏力的现象。例如温州不良担保圈事件、青岛“德正系”骗贷案件、浙江“中江系”集团风险事件等。在信贷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的环境里,信贷人员从思想上怠于积极加强管控力度和风险意识,形成消极的信贷文化氛围。通过近年来新增不良贷款进行分析,信贷客户对风险隐蔽性较强的客户,普遍缺乏积极的管控意识,没有真正做到“了解客户、衡量风险”,更无法及时识别和处置风险。

2.信贷激励机制。在同业竞争白热化的外部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考核压力层层加码,“一刀切”的信贷激励机制间接导致部分信贷部门形成“重发展轻风控、重眼前轻长远”的信贷文化。“垒大户”就是一个典型表现,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和风险尚不明确的新增客户,经营行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对于存量大户存在“绩效为先、授权规避”的思想。这种“不舍得”的心理导致经营行即使知晓风险隐患,也缺乏主动退出意愿,甚至为了争夺“优质”大客户,忽视企业本身的风险隐患,逐年加大授信额度。同时,银行“垒大户”的行为还可能造成企业负债大幅度增加,加大资金链脆弱程度,是信用风险积聚和爆发的又一诱因。

3.信贷约束机制。信贷约束机制的缺失集中表现为责任追究的范围和力度不足,信贷部门因此形成责任感淡薄的负面信贷文化,从而疏于信用风险管控。一是责任追究范围不足。商业银行在内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对管理层责任追究范围不足,特别是对信贷决策的追究往往局限于任期之内,导致银行各级管理层存在不同程度的任期短视行为。这种普遍的负面信贷文化现象,驱使管理层对风险贷款产生了“击鼓传花”的侥幸心理和前后任期之间的“博弈心态”。部分管理层对高风险贷款反复还旧借新、以贷还贷、以贷收息,意图将风险“顺利交班”。在任期短视行为影响下,信贷部门不但错失防范和处置信用风险的最佳时机,反而坐视风险进一步发酵和质变。二是责任追究力度不足。与明确涉及员工行为的“显性”道德风险不同,信贷经营管理层过大的决策权力与过小的信贷决策风险严重不匹配,产生了权责倾斜的信贷文化。尽管现代商业银行已经建立起贷审会、合议会、行长负责制等一系列形式上完善的管理层信贷决策机制,但通过大量的信贷风险案例可以发现,鲜有决策层因为信贷决策风险受到与其危害对等的惩戒。必须重视的是,信贷决策层的信贷决策风险对银行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风险隐患往往不亚于“显性”道德风险案件。例如在商贸类风险贷款中较为普遍的“三无”类空壳企业,其造假手段低劣粗暴,银行信贷部门的贷款“三查”却如同摆设,甚至变相协助企业化整为零、大搞制度套利,风险暴露时却仅表现为客户恶意骗贷,相关信贷决策层却未对巨额经济损失承担应有的责任。

二、咨询型审计策略和建议

要把信用风险防范做到“标本兼治”,信贷审计就不能只停留在合规性层面的监督检查,必须向咨询型审计转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不但要强化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咨询型审计理念,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惩戒教育作用,更要从信贷管理机制、信贷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开展建设性的咨询型审计,方能正确引导经营行建设健康可持续的信贷文化基础,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1.强化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咨询型审计理念。审计队伍首先要具备咨询性审计所必需的素质和技能,并强化咨询型审计理念,牢牢把握被审计行信贷文化特点及其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一是要提升科研水平。在宏观经济、行业趋势、财务会计、资产评估、同业竞争、行为金融学等领域具备独立专业的研究能力。二是要加强审计调研。在审计项目实施前开展有针对性的审计调研,凭借充实的信息面压缩与信贷客户、与经营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三是要重视信贷文化。以信贷文化为着力点,对经营行的信贷行为和价值取向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反思信用风险滋生和蔓延的根源,站在咨询型审计的高度,对经营行提供富有建设型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2.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惩戒和沟通作用。一是从严监督,曝光反面典型。通过监督检查,狠抓信贷“防假治假”,对已发生的不良贷款和风险贷款严格认定和追究责任,对违法违纪行为从严处理,曝光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反面典型,强化信贷制度和信贷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挥惩戒警示作用。二是加强沟通,引导文化取向。坚持审计服务理念,通过审计沟通传递正确的风险意识,纠正部分经营行管理宽松、思想放松的扭曲信贷文化,促使经营行树立正确的信贷经营思想与合规理念。

3.评价和促进信贷管理机制建设。审计部门要通过信贷审计发现问题和风险,由外及内找问题,持续评价现有信贷管理机制是否能够有效地识别和防范各类信用风险,更关键的在于研究如何对其进行弥补和改进。审计部门应有针对性的评价和促进经营行改善重点风险领域或环节的管控机制,从而引导经营行从信贷文化层面对重点风险领域提高认识、引起重视、加强管理。例如针对财务分析和抵押物估值调查,可从财务报表真实性验证、资产评估内部确认等方面开展咨询型审计;针对集团客户管控机制,可从经营行管理体制、识别认定、信息调查、整体财务风险预警、风险定量分析等方面开展咨询型审计;针对产业链信贷客户管控机制,可从产业链风险研究、被审计行重点行业研究、行业信息调查和跟踪、风险贷款压缩和退出策略等方面开展咨询型审计等等。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3日

引言

作为市场经济的活力之源,中小企业支撑着国民经济“半壁江山”。随着近年外部市场及金融环境趋紧,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最突出的就是信用风险导致的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信贷是其主要融资渠道,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对中小企业有惜贷趋势。因此,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首先在于完善中小企业各类信用数据库,为银行信贷提供数据支撑;其次要立足国情,学习先进测量技术,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信用风险识别、评估模型,系统评价企业信用风险,改变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共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数据库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人行征信中心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已经逐渐成熟,司法、环保、社保、质检等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已经逐步共享完善。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合理设计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型,为银行信贷提供技术支持,降低信用风险。

一、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分析

传统信用风险分析评估方法已相当成熟,在国内外银行信贷决策中应用较多,主要包含专家制度法、信用评级法、信用评分法。

(一)专家制度法。20世纪70年代前,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主要是银行专家依据品格、资本、偿付能力、抵押品、经济周期等5C要素进行主观判断,后来衍生出5P模型(个人因素、目的因素、偿还因素、保障因素、前景因素)和5W模型(借款人、借款用途、还款期限、担保物、如何还款)。纵观这三种模型,都是定性分析,无法量化风险水平,而且严重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这会造成银行信贷决策作风盛行,降低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同时专家制度在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时,难以确定共同遵循的标准,造成信用评估的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二)信用评级法。信用评级法是美货币监理署开发的,该方法将现有贷款安全级别分为5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来细化为10类:AAA、AA、A、BBB、BB、B、CCC、CC、C、D(标注普尔)。评级后再根据级别提取不同贷款准备金率。

(三)信用评分法。和前两种方法相比,信用评分法是一个量化法,最著名的模型就是Z计分模型(Z-score):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数理统计中的辨别方法分析银行的贷款情况,建立一个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区分信贷风险度的模型,得到最能够反映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的好坏,具有预测和分析价值的比率,从而对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状况评估。模型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变量解释:

X1=流动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收益/总资产;X4=优先股和普通股市值/总负债;X5=销售额/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

判断准则:

Z

Z-score模型主要是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该模型有2大缺陷:①企业财务数据反映的是过去的信息,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风险度量的结果也只是对过去风险水平的测量;②中小企业多半不是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原始数据获得困难。

二、现代判别法

(一)统计模型法。统计模型法是典型的定量评级法,根据中小企业信用数据,统计模型,计算其违约风险的大小常见的有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

1、Logit模型。Logit模型是通过一个取值为0和1之间的 Logistic函数来进行二类模式分类。不要求数据满足正态分布,这是其最大优点;另外,自变量、因变量之间不是线性关系,模型如下:

p=

s=c0+ckxk

xk(k=1,2,…m)为信用风险影响变量(多为企业财务指标),ck(k=0,1,2,…,m)为技术系数,通过回归估计获得。回归值p∈(0,1)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的判别结果。如果p接近于0,则被判定为“差类”企业;若p接近于1,则被判定为 “好类”企业。即p值离0越远,企业违约风险越小;反之,违约风险越大。

2、Probit模型。Probit模型假定误差项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样本企业的债信质量得分也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模型如下:

Yi*=βnχin+εi=XiB+εi

Xi与B分别为解释变量与回归系数构成的向量;Yi*为样本公司有财务危机的倾向。当Yi*>0时,表示样本企业有债务危机倾向;当Yi*

统计模型确实可以凭借统计分析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比较容易在评级效果上取得一致性。但存在两点缺陷:①缺乏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持区别函数中的权重及自变量。在信用评分模型中的权重及自变量通常只能维持短期的稳定状态,特别是当金融市场发生变化时,其他的财务比率也许在解释违约风险概率上容易造成预测模型的不稳定。②模型忽略了难以计量但又重要的因素,如借款人声誉。

(二)人工智能法。人工智能法主要包含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

1、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其实是模拟专家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计算机程序,将专家解决问题的推理过程再现从而成为专家的决策工具或为非专业决策者提供专业性建议。专家系统一般采用归纳推理法,分析一系列案例,发现其规律。归纳推理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大量案例信息来发现规律的信息驱动型;二是利用先验模型指导来发现规律的意识模型驱动型。利用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法大大降低了风险评估的难度,但是专家系统中知识的获取始终是瓶颈,极大地影响着专家系统在信用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2、神经网络(PNN)。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模式识别能力、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特点的计算机制,该方法主要将知识编码用于整个权值网络,具有包容错误的能力,同时对数据的分布没有严格要求,也不必要详细表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该模型原理是通过神经网络的分类功能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的。首先找出影响分类的因素,作为PNN的输入量,然后通过有导师的或无导师的训练形成神经网络的信用风险分析模型,用于新样本的判别。

三、结论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大致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从指标分析到模型分析;从财务指标分析到资产市场价值分析;从只考虑公司这个微观客体到把宏观经济因素考虑在内。考虑到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Z-score模型无法普遍推行使用。另外,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尚不成熟,历史信用数据积累少,质量较差,当前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评估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尚不成熟。但是,目前银行单独使用传统分析法,将大部分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逼迫中小企业求助民间贷款,年利息高达30%。“贷款越来越少,利息越来越高”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罩门。因此,度量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最有效办法是将传统方法与现代判别法相结合,同时载入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然而“是药三分毒”,衍生品带来的一大副作用便是交易对手风险,

这一风险在金融市场深度波动时会成为震荡的放大器,在衍生品盛行的西方市场其破坏力尤其巨大,这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显现。交易对手风险的治理、监控、缓释,

是后危机时代金融业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个从事衍生品业务的金融机构需要正视的挑战。??

2011年10月底,高盛前董事长、新泽西州前州长科尔津(Jon Corzine)经营的知名衍生品经纪商MF Global倒闭,再一次使交易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备受关注。

在衍生品高度繁荣的西方市场,传统债务关系已远非风险扩散的唯一渠道,衍生品交易对手风险就像盘根错节的或然债务之网将金融体系连接起来。从雷曼倒闭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到美国政府救助AIG和各大银行,全球金融危机的跌宕起伏,都与交易对手风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欧债危机中,欧元区机构作为衍生品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陡增,欧元债作为衍生品交易押品的风险缓释作用失效,这些因素与大量持有本国国债的欧元区银行的信用质量恶化发生共振,是交易对手“错向风险”(Wrong Way Risk)的又一典型案例。

那么,交易对手风险有哪些复杂性?其宏观重要性何在?后危机改革在这一领域有哪些举措?这些改革如何影响了金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中国金融机构正在日益活跃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国内衍生品市场也在不断发展,交易对手风险管理将是从事衍生品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无法回避的必修课,在这一领域西方的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无风险”套利的风险

套利是金融衍生品领域的重要交易策略,无风险套利的分析框架也为衍生品的定价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参照。以大家熟知的抛补利息套利为例,利率平价关系将汇率远期价格与汇率现价联系起来,价格关系的偏离将带来套利机会。设想美元对日元的1年期汇率远期价格偏高,就可以结合借入贷出以及远期合约实施套利(图1)。这一套利策略看似天衣无缝―只要布局实施精准到位,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其锁定的利润也不受影响,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无风险套利。但它真的没有风险吗?其实,这一套利策略虽无市场风险,却仍有信用风险:其一是贷出的资金面临债务人的违约风险,其二是远期合约面临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当然,如果债务人和交易对手是实力雄厚的金融巨头,其违约的几率应该较小,但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人们已不敢对此掉以轻心。

合成风险转让的阿喀琉斯之踵

金融衍生品强大的生命力源于人们对于风险转让的需求,借助于金融衍生品实现的“合成风险转让”,可以绕开现货买卖的各种不便,轻松复制现货买卖的功效,为风险管理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设想银行A对客户C发放了一笔1千万美元贷款后,希望将对客户C的风险脱手,最直接的办法是出售债权,比如将这笔贷款卖给券商B,并一次性从券商B收到全款,这一交易可以实现风险的彻底转让。然而有些贷款在合同中约定是不可转让的,另外出售贷款可能会对客户关系、会计、税收等多方面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使现货出售不再可行或过于复杂,一个替代的解决方案是借助衍生品“合成”资产转让的效果,实施方法是通过CDS(信用违约互换)向券商B购买面值为1千万美元的关于客户C的违约保护。这样,CDS解决了风险管理目标与多种其他管理目标相互纠结的问题。

那么购买信用保护是否与出售贷款完全等效呢?其实不然,假如券商B不履行CDS合约的义务,则银行A仍将面临客户C违约的风险。可见,借助衍生品实现的“合成风险转让”并不彻底,它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风险―交易对手风险。与现货转让的干净利落不同,“合成风险转让”后银行与债务人仍藕断丝连,其中的“丝”就是交易对手风险,它是合成风险转让的阿喀琉斯之踵。

“合成风险转让”的方便性促成了金融衍生品的大发展,同时交易对手风险也在金融体系迅速积累起来,而这种新的风险带来了新的难题。对于做市商和衍生品用户而言,这一难题主要限于场外(OTC)衍生品或证券融通交易,场内衍生品的违约几率微乎其微,因为场内衍生品由交易所担保,而交易所一般会掌握充足的保证金和抵押品。

变幻不定的信用风险敞口

简单债权的信用风险敞口是静态的,例如银行A对客户C发放了1千万美元贷款,那么与债务人C相关的风险敞口就是1千万美元,而交易对手风险的敞口则是动态的。在前述抛补利息套利的案例中,设想银行A与交易对手B签订远期合约,约定1年后以A按锁定的执行价以美元与B交换日元。如果在合同到期日B违约,则A可以从现货市场以美元购买日元,如果现货市场的美元价低于远期合约执行价,则B的违约将使A蒙受损失,反之将使A获利,可见交易对手风险虽然给套利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并不一定带来损失。

推而广之,如果B在合约到期前违约,那么A需要结清与B的合约,并与另一交易对手签订新合约以替代结清的合约,这样B违约引起的损失应是新合约的价格,亦称为“替代成本”,这一成本等于合约的市值,它随市场而变化,可正可负。当合约的市值为正时,A担心B违约,而B不担心A违约;当合约的市值为负时,B担心A违约,而A不担心B违约。这一衍生品合约带来了A和B间随机变化的“或然信用敞口”(Contingent Credit Exposure),因而交易对手风险远比传统信用风险复杂。

交易对手风险的双向不对称性也使多笔衍生品交易风险敞口的汇总更为复杂。如果交易双方签署了轧差协议,则可以在汇总多笔衍生品交易风险敞口时将各笔衍生品合约市值正负相抵,使风险敞口对交易双方都得到压缩。例如,A和B 共有三笔交易,包括两笔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简称IRS)和一笔信用违约互换,从A的角度看它们的市值分别是5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在无轧差、单产品轧差、跨产品轧差的情况下,A面临来自B的交易对手风险敞口分别是50万元、20万元、10万元,B面临来自A的交易对手风险敞口分别是40万元、40万元、0元,可见跨产品轧差可以在单产品轧差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交易双方的风险敞口(图2)。

错向风险

交易对手风险不仅依赖于风险敞口,也依赖于交易对手的信用质量,如果两者存在关联并同时恶化,就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错向风险”。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把大规模提供信用保护作为盈利模式的债券担保巨头,它们自身的信用质量与所担保资产紧密相关,全球金融危机中资产质量的深度恶化将债券担保巨头的信用质量拖入泥潭。

对赌协议也常具有错向风险。根据碧桂园财务报告,碧桂园于2008年2月22日发行5亿美元(当时约合35.95亿元人民币)可转债,可转债规模因为超额认购于3月3日增至6亿美元(当时约合43.14亿元人民币)。同时,碧桂园于2008年2月22日与主承销商美林国际签署了2.5亿美元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掉期协议,约定若碧桂园股票最终价格高于锁定价格,则碧桂园将向美林收取款项;若最终价格低于锁定价,则美林国际会收取款项。

这一对赌协议的动机可以从多种角度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合约使碧桂园得以在股价上涨、可转债转股的情况下从掉期协议获利以对冲转股的稀释效应;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实际上是碧桂园举债并“合成”回购本公司股票的投机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合约使美林国际得以为可转债投资者提供对冲股性的中介服务;也有观点认为,这一对赌协议是美林国际的陷阱,碧桂园则是因为资金紧缺而“饮鸩止渴”。撇开动机不谈,从效果看,碧桂园的状况越恶化,美林国际从对赌协议的获利就越丰厚,所以这一对赌协议是错向风险的又一典型案例。

单向信用支持的困扰

无论对于传统债权还是衍生品交易,保证金和抵押品都是一种常用的信用支持手段。在前述碧桂园对赌协议的案例中,美林国际面临严重的错向风险,为缓释这一风险,它要求碧桂园将可转债融得的金额中2.5亿美元缴付为股份掉期协议的押金,从而全额覆盖了掉期协议的风险敞口。这一安排可以说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美林国际在掉期协议上的交易对手风险,却有些“霸王条款”的味道,对碧桂园极为不利。

美林国际与碧桂园之间的合约细节没有公开,但很有可能信用支持仅由碧桂园提供,这种安排被称为“单向信用支持”。如果的确如此,碧桂园将面临美林国际的潜在违约风险:首先,假如美林国际倒闭,碧桂园如何收回其押金?碧桂园是否作为美林国际的无担保债权人排在大批债权人之后?其次,假如未来碧桂园在掉期协议上出现浮盈,碧桂园在美林国际上的风险敞口将进一步增大。2011年1月5日,碧桂园与美林对掉期协议的提前终止条款进行了修订,但这对上述结论并不产生实质影响。

有句话说得好,解决问题无非是把现有问题转化为新问题。从这一角度看,金融衍生品把风险转让问题转化为交易对手风险问题,而保证金和抵押品等信用支持手段则把初始的交易对手风险问题转化为新的违约风险问题。在“单向信用支持”安排下,缴付押品的一方被两大烦恼所困扰,其一是押品的安全,其二是浮盈的信用保障。根据国际掉期交易协会(简称ISDA)2010年保证金调查初步结果,全球场外衍生品交易中78%签署了抵押协议,抵押协议中16%约定单向信用支持,84%约定双向信用支持。

MF Global倒闭

知名衍生品经纪商MF Global最近由于豪赌欧债而倒闭,这是美国1980年以来规模第七大的破产案,也是继雷曼兄弟2008年倒闭后最大的金融公司破产案。与MF Global有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客户会面临交易对手风险,其浮盈很可能因这一倒闭案件蒙受损失,因为按常规,衍生品客户向经纪商提供“单向信用支持”。

另外,MF Global客户面临押品安全问题,客户的隔离账户出现了6亿美元以上的缺口,据称,MF Global违规挪用了客户资产,这可能最终造成客户损失,这一风险通常被称为“客户资金风险”。对于资金缺口的调查给客户资产的归还过程增加了复杂性,MF Global破产10天后仍有40亿美元客户资产被冻结。

欧元区风险恶化

在交易商与部门的衍生品交易中,信用支持附件常常约定交易商提供“单向信用支持”。欧元区债务危机凸显了部门的信用风险,但“单向信用支持”的条款约定部门不缴付押品,这就增加了交易商应用CDS对冲这一交易对手风险的重要性。

另外,交易对手风险所对应的信用估值调整(简称CVA)会随市场而波动,后危机银行资本监管新规《巴塞尔协议3》要求银行为信用估值调整计提资本,这也增加了交易商对CDS的需求(详见本刊2011年9月号《CDS:国家债务风险的解码器》)。当交易商有浮盈时,由于部门不缴纳保证金和抵押品,交易商不仅面临更高的交易对手风险以及相应的信用估值调整损失,也面临更高的资金成本。所以从理论上讲,单向信用支持会推高相应CDS的价格以及债务的融资成本。

宏观重要性

合成风险转让提供了风险分散和风险摊薄的捷径,从而可以熨平市场波动对金融机构个体的冲击,使金融机构获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悠然之态。然而风险可以转让,却不会消失,而交易对手风险更在这一过程中将交易双方绑定。合成风险转让的便捷使金融业陶醉于衍生品的盛宴,交易对手风险延伸为密布于金融体系的或然债务之网。系统风险悄然积聚,风险摊薄逐渐异化,金融体系终于在突发的市场逆转中分崩离析,这是我们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目睹的一幕,而事态的发展路径与《三国演义》中的“连环计”何其相似(图3)。

从上面的讨论看出,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角度看,合成风险转让带来了两种不利的影响,其一是交易对手风险使金融体系的关联度增加,其二是风险转移的便利使金融机构风险意识淡薄。后危机金融改革在消除这两种不利影响方面有诸多举措,如金融审慎监管以及《巴塞尔协议3》在资本计提和资本质量方面的新规都对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作为后危机信用衍生品全面改革新规的“大爆炸”、“小爆炸”协议书,则通过产品结构标准化和市场机制完善降低交易对手风险和强化风险控制(详见本刊2010年10月号《CDS:中国式创新》)。

在市场机制上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引入中央清算机制。根据国际监管机构的计划,在2012年底前所有标准场外衍生品都将实现中央清算。这一改革旨在借助中央清算和多边轧差,提高市场透明度,防止过度杠杆化,降低金融机构的关联,增进金融体系宏观稳定性。当然,关于中央清算机制是否确能增进金融体系宏观稳定性,理论界也多有存疑。比如斯坦福大学的Duffie和Zhu用理论模型研究了轧差效率,并指出从轧差效率看,单一产品的多边轧差并不一定优于跨产品的双边轧差,当同一产品的中央清算机构不止一家时,轧差效率会进一步显著降低。

另外,中央清算机构面临复杂而集中的风险,其安全性并非坚不可摧,但由于其独特地位,其潜在的运转失灵将威胁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可见,中央清算机制在解决现有难题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难题,其利弊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中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不断加快,从走出去的角度看,中国金融机构将日益活跃地参与全球衍生品市场;从国内市场发展的角度看,衍生品创新仍在不断推进,比如近期在资产证券化和外汇期权等领域都有新的进展;从提升管理水平的角度看,对于参与衍生品业务的中国银行业机构,在实施巴塞尔协议的过程中无法回避交易对手风险问题。可见,中国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增加对交易对手风险的关注度和管理水平。

篇4

论文摘要:介绍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和一般的防范措施,并根据实践中的工作经验,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基层商业银行网点所面临的风险点和防范建议。

论文关键词:银行风险内控风险点内控管理商业银行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正视日益增长的风险,改善和加强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已经成为银行生存发展的首要的基础条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人,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和竞争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存在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等多种经营风险,这些风险的产生,无不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密切相关。如何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提高抗御各种经营风险的能力,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1.1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

从单个银行来看,商业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率或可能性。而从整个银行业看,银行间业务活动联系千丝万缕。关系紧密,单个银行的信誉和形象往往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整个银行业的信心,所以银行风险还有另一重含义,就是整个银行系统发生混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风险是风险的一种,具备风险的各种属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风险。商业银行是综合性多功能金融企业,它具有支付中介、信用中介、创造信用和金融服务等四大职能,所以商业银行风险,不仅影响到它本身的经营,而且影响到其他当事人,甚至影响到物价、经济增长、就业等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商业银行风险会直接动摇经济基础,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等。从内涵来说,金融风险的内容要比一般风险的内容丰富得多;从外延来看,银行业风险要比一般风险的范围小得多,银行业的风险主要是伴随着资金运动过程而产生的。同一般风险一样,银行业风险具有双重性,它既有可能给从事金融活动的主体带来收益的机会,也有可能给经济主体带来损失的机会。

1.2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

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9月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有关银行风险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已为各国监管当局所接受,中国人民银行也直接参与了该原则的起草和修改,我国也接受这个分类方法。按照该原则的划分,银行风险包括:

(1)信用风险。贷款是银行的主要活动,贷款活动要求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断,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也可能因各种原因而下降,于是银行总是面临交易对象无法履约而损失贷款的风险,即信用风险。

(2)国家风险和转移风险。银行在进行国际信贷业务时,除一般贷款业务中固有的交易对象的信用风险外,还面临着国家风险。所谓国家风险就是指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当向外国政府或政府机构贷款时,由于这种贷款一般没有担保,国家风险便最明显。国家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转移风险”,即当借款人的债务不是以本币计值时,不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如何,有时借款人都可能无法得到外币。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按照既定会计准则,这类风险在银行的交易活动中最明显。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局面时面对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也影响其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工具的经济价值,其主要形式有: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期权性风险等。重新定价风险——由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头寸到期日(对固定利率而言)的不同及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对浮动利率而言)引起;基准风险——当其他重新定价特点相同时,因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不同而产生的风险;期权性风险(即期权风险)——由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中的或暗含的各种期权风险。尽管这些风险是银行业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但严重的利率风险会给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资本带来巨大的威胁。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银行的交易对象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地管理利率风险,防范这一风险显得十分重要。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在极端情形下,流动性不足会使银行资不抵债,走向破产。

(6)操作风险。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灵。这种失灵状态可能因为失误、舞弊、欺诈,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损失,如银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操作风险的其他方面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诸如火灾和其他灾难等事件。

(7)法律风险。银行要随不同形式的法律产生风险,这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和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同时,现有法律可能无法解决与银行有关的法律问题:有关某一银行的法庭案例可能对整个银行业务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从而增加该行本身乃至所有银行的成本;影响银行和其他商业机构的法律有可能产生变化。在开拓新业务时,或交易对象的法律权力未能界定时,银行尤其容易受法律风险的影响。

(8)声誉风险。声誉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声誉风险对银行损害极大,因为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它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

(9)汇率风险。指因汇率变动而出现的风险,包括买卖风险、交易结算风险、评价风险和库存风险4个方面。

2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2.1落实全员工作责任制

商业银行要在完善内控制度措施基础上落实全员工作责任制。根据会计‘工作可能出现的风险,结合工作实际,把操作程序、业务管理、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工作质量、安全考核、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管理规定汇集成务制度汇编》,用制度指导日常工作。同时制定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成立工作质量考核、案件防范、计算机安全管理等领导小组,逐级签订岗位责任书,建立一个层层负责、相互制约、奖惩分明的全员工作责任制度。

2.2抓好重点环节的监控工作

商业银行要抓业务重点环节监控,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从已发生的金融案件来看,内部控制上存在的漏洞往往是对一个或几个关键环节、关键人员缺乏制约或制约失灵而造成的。因此,业务操作中必须做到: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坚持内外账务按时核对制度,建立账务核对登记簿;坚持会计账务处理的授权分责原则,明确规定一般柜员不得越权处理业务;加强密码管理,确保制约不失控;在保管密押、压数机、编押机重要空白凭证和业务印章上分工要细、要规范;重点加强联行业务管理及时做好查询查复工作,确保联行资金安全。

2.3加强事后监督

事后监督是有效控制各项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差错和违规行为的关键环节,具有杜绝漏洞、消除隐患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应安排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业务监管,以更好地发挥监督制约作用,为会计核算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4强化人本管理

内部控制系统是由人和制度构成的,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一要对员工加强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执行制度、遵守制度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二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增强员工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3基层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点及其防范措施

篇5

然而,尽管卖方获得了保理商的买方信用担保,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安全收汇。他仍然面临着诸多贸易风险的制约,特别是贸易纠纷风险。下文将通过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说明不同情况下贸易纠纷风险的产生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贸易纠纷致使保理商向卖方追索贸易融资款项

案例1:1994年1月3日,云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向北京中国银行申请叙作保理业务。1月7日,美国国民银行致电北京中行,同意为进口商美国哥伦比亚公司提供10万美元的循环额度。2月25日,云纺公司与北京中行签订“出口保理业务协议”,其中规定:“1、当出口商发运货物后至进口商付款到期之前,出口商可向出口保理商申请融通资金,出口保理商视出口商的资金状况和出口销售款额,提供信用额度内发票金额的50%―80%的融资……;2、在出口商信守合同,确保货物质量,严格执行本协议的情况下,出口保理商无权追索出口商得到的信用额度内的融资,若进口商提出质量争议或因出口商责任引起的拒付及拖延付款,出口保理商将有权追索融资款项。”

2月12日、4月5日,云纺公司分别将发票号为INV94YCR001―2、94YCR005的货物发运,并分别将上述两单货物的发票及出口单据提交北京中行,北京中行分别于3月26日、4月18日按发票金额的80%合计提供了81177.6美元的融资。

8月5日,美国国民银行将争议通知传真至北京中行,内容为:“我们已与上述进口商(美国哥伦比亚公司)联系,他们通知我方将拒付赊销(O/A)发票项下货款,进口商称其已对1994年初购买的托收(D/A)项下109把酒吧巾由进行过付款,酒吧巾由含棉量应为45%,但实际到货的含棉量却高达84%,该货物已被美国海关扣留,等待新的配额许可证。进口商指出,他已联系云纺公司,但该公司在此事上不提供任何帮助。请通知你方出口商这些发票之货款已被视为存在争议,同时,请其正视现存问题的事实。”

8月18日,北京中行通知云南中行从云纺公司在该行帐户上扣划83337.9美元给北京中行。96年3月,云纺公司了北京中行、云南中行,请求判令由二被告赔偿因违反合同扣款造成的损失折合人民币717847.67元及利息,并支付余下货款。

96年10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1996)昆法经初字第75号民事判决,判令由北京中行返还云纺公司83337.9美元及利息,并支付云纺公司余下的20%货款20294.4美元。宣判后,北京中行不服,提出上诉。2000年11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北京中行的上诉成立,一审判决不当,应予撤销;同时驳回原告云纺公司的诉讼请求。

案例分析如下:本案例中,由于卖方云纺公司发运的另外两批货物(发票号分别为94YCR001、94YCR006)的含棉量超出合同规定,导致货物被美国海关扣留,进口商支付货款后未能收到货,从而以此为由拒付保理项下94YCR001-2、94YCR005两单货款,事实清楚确凿,责任归属明确。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因销售货物质量不合格、导致进口商反索而引发的贸易纠纷。

《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第14条第1款规定:“如果债务人提出抗辩、反索或抵消(争议)并且如果出口保理商于发生争端的应收帐款所涉及发票得到七日后270天内收到该争议通知,进口保理商不应被要求对由于这种争议而被债务人拒付的金额进行付款。”第3款也规定:“一俟接到这样的争议通知书,该应收帐款即被视为未经核准而无论以前的任何核准。…….进口保理商应有权索回由于争议而被债务人拒付的金额。”因此,发生贸易纠纷后,在云纺公司应收帐款转让有缺陷的情况下,北京中行自然有权向其追索融资款项。

二、虚假贸易纠纷导致卖方应收帐款回收困难

案例2:1996年9月,我国出口商中贸公司签订20万美元信用额度的国际保理协议,向A国甲公司出口一批货物。97年2月货物出运后,保理商预付了16万美元的融资额。

3月15日,应收帐款到期,甲公司未能按期付款,也未提出任何贸易纠纷。中贸公司多次去电催促付款,甲公司均声称资金紧张,无法如期付款,要求展延付款日期。

5月11日,进口保理商通知:甲公司已经正式向其提出贸易纠纷,理由是他过去从中贸公司购进的另一批同规格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因而他据此怀疑此批货物也同样存在质量问题。出口保理商遂立即对其预付的16万美元的融资款进行追索,遭到中贸公司拒绝。

经调查,发现如下事实:因国外最终收货人拖欠银行大量款项,该批出口货物在货到目的港后即被控制在银行手中,甲公司实际上根本无法要回货物,更不可能对货物进行质量检验,亦无法确定货物有质量问题。

6月15日,进口保理商的赔付日期已到,但他仍拒绝承担责任。在多方压力下,进口保理商10月份了甲公司。11月28日,在法院举行的第一次听证会上,仅凭被告律师向法院提交的辩护词,进口保理商就轻易认定此案涉及贸易纠纷而立即撤诉。

98年6月,中贸公司就合同纠纷提出仲裁申请,仲裁裁决结果为中贸公司胜诉。但甲公司并未对仲裁结果予以执行。中贸公司遂依据仲裁结果要求进口保理商赔付。在出口保理商的艰苦交涉下,进口保理商于99年11月对部分保理金额进行了赔付。

案例分析如下:甲公司虚构贸易纠纷,进口保理商则希望通过“贸易纠纷”而置身事外,免除付款责任,结果造成了我国出口商中贸公司的应收帐款利益受损。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买方信用恶劣而引发贸易纠纷,并进而引致保理商信用风险的实例。在这里,如何认定贸易纠纷是解决争议的关键所在。

三、两案例贸易纠纷风险的比较分析

上述案例说明,即使在卖方完全履约的情况下,买方仍然可以主动寻找各种借口、挑起贸易争端、制造贸易纠纷,达到少付款、晚付款或者不付款的目的。买方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根源于保理业务的相关国际惯例比如《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并没有对贸易纠纷的认定做出明确规定,从而使买方有可能滥用“贸易纠纷”。这种保护卖方利益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具体体现为:第一,没有明确界定买方提起贸易纠纷的方式和举证责任,使得买方可以仅凭怀疑、推测或者其他借口就提起假贸易纠纷、拒绝付款;第二,没有明确规定由谁来审核和裁定贸易纠纷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缺陷使得买方可以虚构贸易纠纷,造成保理商暂时免责,侵犯卖方利益。

买方虚构贸易纠纷、贸易纠纷风险发生后,可能直接造成保理商信用风险。因为贸易纠纷一旦发生,买方拒绝对其债务进行付款,出口商则必须委托进口保理商在买方所在地买方。此时,进口保理商拥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出口商应收帐款的委托人,又是买方信用风险的担保人。这就意味着,如果进口保理商事先已经知悉进口商财务困难、缺乏偿付能力,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则他会消极进口商,希望自己和出口商败诉,因为胜诉意味着他自己必须自行承担货款赔付责任。因此,此时所有保理商明哲保身的做法就是认定贸易纠纷的存在而置身事外,从而违背了他原先做出的“买方信用担保”承诺。

总结以上两个案例的经验教训,可以发现:不管在那种情况下发生的何种贸易纠纷,贸易纠纷风险对保理业务下卖方利益的影响是极大的,应该引起卖方的高度重视。

比较上述两个案例,可以发现:不管贸易纠纷产生的原因如何,只要发生了贸易纠纷,总是会给卖方利益带来或轻或重的不利影响。在案例1中,由于卖方向买方销售的另外两批货物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同样构成了卖方的履约瑕疵,导致买方反索、提起贸易纠纷争议,保理商追索已付的贸易融资款项,卖方今后的应收帐款回收显然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在案例2中,尽管我方完全严格履约,但买方甲公司在无力付款的情况下,恶意虚构贸易纠纷,逃避付款责任,而进口保理商也不讲信用而企图置身事外,以免除付款责任,最终造成了我中贸公司的应收帐款利益受到不应有的严重损害。

因此,在保理业务中,卖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避贸易纠纷风险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卖方应与资信状况良好、信用度高的买方进行交易;卖方必须严格履约,按时按质按量交货;卖方必须保证他所出售给保理商的所有应收帐款都是正当的、合法有效的债务求偿权,债务人将不会对此提出任何争议、抗辩或反索。一旦发生贸易纠纷后,卖方则应积极设法在合理期限内从速妥善解决,将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朱海霞 周森彪.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4,(8).

[2]冯莹.保理业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对策[J].上海金融,2006,(10).

篇6

笔者多年来从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结合工作实践及学习思考,对操作风险管理提出探讨。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操作风险,一般意义上指因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系统故障或外来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广泛存在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是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基础风险之一。商业银行日常工作中,典型的操作风险事件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佣合同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或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带来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损失、经营中断或系统出错,以及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等。

巴塞尔委员2003年公布了《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稳健原则》,2004年修订的《新资本协议》中,明确地将操作风险的衡量和管理纳入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框架,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起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并把操作风险明确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二、操作风险的特征

操作风险事件难以在事前充分预期,并往往来源于制度、系统缺陷和人员舞弊行为,具有较强的内生性,即使建立相对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也难以充分预计未来持续期内的所有变动因素并彻底杜绝内部舞弊所造成的违法违规行为,但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存在以下特征:

一是具体性,操作风险因素存在于银行的各项业务中,操作风险事件前后之间有关联,单个的操作风险因素与最终形成的操作性损失之间难以定量分析和界定,不易分散及量化,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具有各自的具体特性,与相对成熟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识别和计量方法不同,操作风险的准确识别和计量手段还需要银行进一步研发和完善。

二是分散性,操作风险管理主要涉及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中各方面的不同风险,包括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相对较低的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错误,以及发生频率低、造成损失相对较高的大规模舞弊、自然灾害等,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多是外生性风险不同。操作风险与各类风险相互交叠,涉及面广,需要建立全面操作风险管理的体系,结合实际采用多种方法来覆盖分散于各项活动中的操作风险。

三是差异性,银行不同业务领域操作风险的表现方式存在差异。业务规模小、交易量小、结构变化不太迅速的业务领域,虽然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不一定低,但是发生操作风险的频率相对较低,而业务规模大、交易量大、结构变化迅速的业务领域,受到操作风险冲击的可能性也较大。从风险与收益的对应关系看,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一般原则是风险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但银行不能保证因承担操作风险而获得收益,而且在大多情况下操作风险损失与收益的产生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复杂性,引起操作风险的因素较复杂,如产品的复杂性、产品营销渠道的拓展、人员流动以及规章制度的变化等都可能引起操作风险。而通常可以监测和识别的操作风险,与由此可能导致的损失的规模、频率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常常带有鲜明的个案特征,与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客户和交易对手方,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上的各种价格波动不同。银行风险管理部门虽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操作风险管理不同时期的重点,但不易确定哪些因素对于操作风险管理来说是最重要的。

三、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新资本协议实施以来,国内商业银行按照相关要求,积极结合自身实际,对操作风险识别、评估、控制、报告等关键程序进行了规范,推进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了操作风险管理的内在机制,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与国外大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操作风险管理未与业务发展同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与经济环境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全球化和综合化经营的趋势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产品、服务的复杂性提高, 各项业务超常规发展,操作风险的类型不断演变, 在认识不到位、风险管理手段不足的情况下,发生操作风险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增加。

二是操作风险管理手段还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偏重信用风险, 未设立独立的专业部门承担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而是由非独立专业部门牵头负责或由各专业条线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统一的政策标准还不完善, 尚未建立起全面、系统地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导致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操作风险管理的手段还显单一,主要采取定性管理、指标考核、质量控制等,在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开展自评估、采用风险缓释工具等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以及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建立银行内部操作风险计量系统、采用定量和定性标准结合的资本计量模型、量化分析等操作风险计量方法方面,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还存在差距。

三是流程化、系统化地操作风险管控还需要改进。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环环相扣,才能取得较好结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以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为例,按照操作风险管理及公司治理等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了包括风险预警、信贷授权、尽职调查、客户评价与项目评估、统一授信及集团风险控制、信贷独立审批、贷后管理、资产质量监测和考核、资产保全、内部审计及检查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信贷风险管控制度,但是因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及损失远大于其他环节的风险及损失,反映出在信贷管理的全流程风险控制中统一、整体化的风险控制还需要改进和加强。

四、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及原因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复杂多样,涉及不同类型的业务操作及各业务环节、产品和经营管理层面,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产生不同的操作风险,按风险成因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

一是内部程序不当导致的操作风险,主要是银行因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制度管理不当、业务政策存在偏差、监督检查不到位,且未及时予以完善等原因,导致实际操作或执行困难,甚至给蓄意不法者留下漏洞而造成的风险及损失,如:贷款业务审贷未分离、会计业务关键岗位长期未轮换、不相容岗位未分离等。这类情况的影响较大,使一些违规行为有可乘之机,容易诱发重大违规事项或案件,危害性较大,需要及时完善内部控制予以防范。

二是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主要是银行员工主观上不遵守职业道德,违法、违规或违章操作,或工作疏忽等行为导致的风险及损失,以及客观上业务岗位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或员工的自身业务能力及素质与岗位要求不符而导致的风险及损失。如:员工从事或参与社会高息融资活动、挪用银行资产或客户资金、发生业务差错等。前一类情况发生不多,一旦发生,后果及影响严重,即小概率大损失事件,需要加强员工行为排查防范于未燃,后一类情况情况较多,风险一般不大,即大概率小损失事件,通过加强业务学习,规范操作及业务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

三是业务系统故障导致的操作风险,主要是银行IT系统、机具设备等因技术故障、设备失灵造成系统服务中断、数据错误等影响业务正常持续运行而导致的风险及损失。如:系统因感染病毒、遭到黑客攻击及软硬件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导致系统瘫痪、崩溃,影响正常对外营业。这类情况发生的概率小,但影响较大,后果严重,损失严重并给银行带来负面声誉风险,需要通过完善应急机制,并加强演练,在故障发生第一时间响应并有效发挥作用。

四是外部事件导致的操作风险,主要是银行因外部不可预见的破坏性因素导致的风险及损失。如:自然环境灾害、社会动乱、暴力行为等。这类情况发生的概率小,其影响及后果事前不易评估,但应建立各类应急预案,并有明确、清晰报告路线,在发生此类事件时使上级管理机构能够及时获得信息,迅速应对,将风险降至最低。

五、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更加难以事先计量和预测,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是过程控制。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强化内部控制,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在操作风险发生之初能够及时、有效地识别和处置风险。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及风险内控管理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银行各级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对业务操作、多岗位轮换,以及公司治理、外部监管标准、职业操守、典型案例等培训学习和监督检查, 提高员工履岗能力和尽职度,将操作风险管理落实在每一个员工的职责及行为中,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培育良好的风险内控管理文化,促进制度执行力的提升。

二是按照公司治理及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明确各部门的定位和职责,合理确定各部门的管理边界,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有效制衡的内部管理架构。针对操作风险易发部位制定有关管理细则,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检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并强化责任约束,提高各层级人员的工作尽职度。

三是结合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的相关要求,研究、完善操作风险识别计量方法和工具,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技术。根据新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计量的要求,结合实际逐步开发适合本行特点的内部风险计量工具及相关的管理办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操作风险历史数据仓库,为按高级法建立计量模型、分析测量风险、分配资本奠定基础。

四是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工具与业务流程的结合。将操作风险管理嵌入业务流程,完善人控、机控手段,并建立完善操作风险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关键风险点的调查分析,建立不同管理层次、不同条线的关键风险指标,并根据业务发展变化及时维护更新,对操作风险实时监控和早期预警;逐步建立主动识别与管理操作风险的内在机制,推动由被动承担风险向主动掌控风险转变,有效识别防范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管理》文件.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

[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篇7

关键词:电商小额贷款;中小企业;信用评价;风险控制

一、引言

由于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有效的担保与抵押,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因为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性、贷款额度小、信用条件不够,对小额贷款发放采取谨慎态度。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电商平台开始瞄准小额贷款这一蓝海。2007年电商小额信贷兴起,2010年阿里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推动了电商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如今,京东、亚马逊、苏宁易购等也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信贷平台。目前,阿里、苏宁采取电自营式,以自有资金提供小贷服务,而京东采取银企合作,可以有效解决资金问题。本文以自营式电商小额贷款为例。电商利用平台交易数据,克服了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难的问题。电商既能实时掌握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又能从交易数量和情况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为贷款的发放和收回提供保障。电商平台通过贷款发放进一步锁定中小企业客户源,增加自身收益,又能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对电商平台和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双赢局面。但是,由于我国的小额贷款制度尚未健全,电商小额贷款模式本身具有无抵押无担保,贷款需求大,机器自动审批放款的特点,因此该模式仍然存在较大风险。

二、电商小额信贷信用评价及风控机制

信用评价和信贷控制是贷款发放的重要条件。银行等金融机构依赖担保和抵押等传统信用保障机制和严格风险把控机制,并不适用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而电商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更准确地为每一个贷款者“画像”,从而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推动小额贷款的进一步发展。自2002年,阿里巴巴陆续推出“诚信通”、淘宝网信用体系、支付宝信用体系和阿里小微信贷等产品,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阿里小贷结合其平台自身建立的信用体系能够大大降低风险。下面,以阿里为例,从贷前、贷中、贷后角度分析其信用评价及风控机制。

(一)贷前

通过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一系列平台,阿里小贷对贷款申请企业定量分析,前期搜集平台认证和注册信息(阿里小贷规定申请人必须为注册时间满6个月的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或中国供应商会员)、平台网络活跃度、历史交易记录和真实性、用户满意度等信息,结合企业提供的销售数据、银行流水、水电缴纳、婚姻状况等信息。阿里还引入心理测试系统,运用心理学知识判断企业主的性格特征。此外,阿里运用网络爬虫技术,结合企业在外部社交网路的信息进行综合信用评价。

(二)贷中

阿里根据获得的数据,引入风控模型,根据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和不同时期的企业经营情况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阿里实时监控企业的金使用用途、销售订单、库存、现金流量、客户的投诉情况等信息,利用监控评分模型持续对贷款申请企业进行信用评价,以及时收回贷款。申请企业如果成功达成交易或者取得货款,其“诚信通指数”会更新,从而影响阿里的后续放贷。面对现金流情况与销售情况不符等情况,平台会采取自动预警机制。

(三)贷后

对于逾期未还贷款,阿里小贷会进行电话催贷。同时,阿里小贷对欠贷企业信息披露,并关闭其在阿里平台上的网店。对于非故意、因自然因素导致贷款逾期企业,阿里还设计了信用恢复机制,帮助其改善经营状况,偿还贷款,恢复信用。

三、电商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电商从事小额贷款业务,面临最主要的风险仍然是用户的信用风险。首先,电商小额信贷的信用评价机制还未完善,单纯依靠网上交易数据进行信用评价存在风险。网上交易量、库存状况、客户评价情况可能存在伪造。其次,电商小额贷款的发放群体主要是在其平台上注册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他们大多信用意识不强,且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信誉不够重视。他们从事的行业竞争激烈,防范风险能力较弱。再次,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商涉足小额贷款领域,许多电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违背“小额、分散”原则,扩大放款额度,加剧了信用风险。最后,由于目前有关小额信贷公司的法律还不够完善,社会的征信体系尚未统一建立,如果用户存在违约拖欠借款现象,现行法律未能有效保障电商小额贷款公司的追偿权利,这不利于降低信用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据央行与银监会共同下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两方面:一是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二是从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0%。小额贷款公司不具有吸纳存款的特点,资金来源与数量受到较大限制。如果多笔借款存在拖欠行为,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周转。

(三)操作风险

电商进入小额贷款领域,虽然具有银行所不具有的优势,但是缺乏银行内部流程管理经验。平台小额贷款操作人员未经历系统金融知识培训,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操作人员也可能存在因对政策理解不够,执行不到位或者为了自身利益弄虚作假的行为。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审核筛选信息,并自动量化放款的方式,也存在网络系统安全的风险。

(四)其他风险

政策规定,只能在“本省(区、市)的县域范围内开展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面对全国范围内具有小额贷款需求的中小企业,无法跨区域经营将大大限制电商小额信贷的发展规模。

四、电商小额信贷的风险控制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电商平台需要加强员工金融知识和风险管控知识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优秀的信贷服务人才,并定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吸取信用风险防范经验。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减少内部腐败行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完善奖惩制度,减少单以业务量为标准的行为,推行保证贷款质量的奖励形式。

(二)完善贷前、贷中、贷后管理

贷前,加强贷款实名认证环节,甄别伪造交易记录与评价信息,引入第三方平台数据和国内外优秀的信用评估方法,对贷款企业进行全方面的信用评价。此外,平台操作人员需要提前对贷款申请企业进行防范风险等知识的线上辅导。贷中,对每一笔贷款需要跟踪其用途,将用户的销售情况与资金流情况进行比对,关注资金流异样变动情况,提醒申贷企业注意,提前做好坏账准备和应对措施。为了减少坏账损失,电商小贷公司还需创新还款方式,加快欠款收回,提高资金流动性。目前,电商小额贷款公司对贷后违约行为主要采取电话催贷、公布不良信用记录,关闭交易店铺等措施。由于社会征信体系尚未统一,用户的违约成本也较低,这种措施无法有效降低信用风险。所以,电商小额贷款公司需要加大对违约客户的惩罚力度,如与银行、其他电商平台等机构合作,共享信用记录,全网通报。

(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拓宽融资渠道

阿里通过资产证券化增强资金流动性,与银行合作推出投资于阿里小贷债券的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公司签订卖出回购协议来获得资金等。目前,阿里小贷的融资渠道遍布证券、基金、信托、保险、银行,涉及全部金融行业。小贷公司融资问题一直受到监管和法律限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才能缓解小贷公司的资金压力。

(四)加强行业自律,完善法律法规

网络信贷服务业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政府对这一行业的监管并不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从事小额信贷的电商仍然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在此阶段,电商应加强行业自律,增强行业间信用记录的共享,并规范从业人员,开展培训与交流,提高行业整体健康发展。随着网贷的不断发展和电商小额贷款业务不断扩大,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出台,规范电商小额贷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科热木.艾尼瓦尔江.电商小额贷款风险研究——以阿里小贷为例[J].商业现代化,2015(29).38-39

[2]谭璇.阿里小贷模式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3]高源宸.电商小额信贷金融模式的优势与风险研究——以阿里金融为例[D].吉林大学.2014

[4]朱永祥.电商加速“圈地”小额信贷[J].上海信息化.2013(04).48-51

[5]蔡恺.阿里小贷大数据精控低成本放贷[N].证券时报,2014.01.30.

[6]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

[7]何佳欢.阿里金融小额贷款模式案例研究[D].辽宁大学.2015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途径;供应链融资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面向民间借贷融资

(1)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根据河南省中小企业局调查,94.1%的企业反映,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仍是贷款难,因流动资金不足而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的中小企业有55%,因资金不足而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或进行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有92%,84.3%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民间融资和自有资金。(2)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相对困难,不得不向民间借贷来筹措资金。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有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融资、政府资金支持等方式。因为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财务制度不健全、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担保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困难。统计资料称,获得金融机构信贷的中小企业只占河南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的0.26%。在新乡获嘉县,被调查的企业中100%的企业反映贷款难,该县各金融机构都未向中小企业放贷,仅仅有新乡市商业银行获嘉县支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300万元。据统计,河南省84%以上的企业发展资金以自有资金和民间融资为支撑。河南省民营经济发达的巩义、长葛等地,民间高息借贷愈演愈烈。股票和债券融资方面,河南省曾拟由9家担保公司联合担保,为20家左右的企业发行10亿元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目前该政策还一直处于计划之中。

二、民间信贷对中小企业融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民间信贷活动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企业以及其他的需求,弥补了资金的不足,充分利用了闲散资金,与此同时它也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企业的正常运作产生消极的影响。民间信贷的大量涌入,会使企业的负担更重,使企业陷入信贷的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高息信贷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民间信贷虽然可以在一时之间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但高利贷影响了企业,企业的效益受到了制约,企业增值有限,最后难以到期偿还债务,只能吸收新的信贷来偿还债务,自此企业陷入了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破产的命运笼罩了他们。所以创新金融产品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成了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适合河南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金融产品——供应链融资。

三、供应链融资是解决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1.供应链融资的模式。中小企业贷款困难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信用,主要的困难在于中小企业信用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措施,传统的审贷标准是按照抵押担保或靠报表分析,这样的话中小企业确实很难符合银行的放贷标准。但是把中小企业放在产业链条上评判,因为供应链上下游有稳定销售渠道和资金往来,供应链金融就突破了商业银行传统评级授信要求,也无需另行提供抵押质押担保,切实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为供应链中除了核心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融资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2.供应链融资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竞争力。首先,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的中小企业由于银行资金的有效注入,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其次,银行信用融入了上下游企业的购销中,商业信用得到了增强,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得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得到提升。

3.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和典型案例分析。案例A:应收账款的供应链融资模型。全球500强企业的家乐福,对上游供应商的付款期限有明确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能按照合同执行。银行把家乐福当作核心企业,为家乐福上游供应商制定供应链融资模型。按照往年的应付款项和合同期限,综合评估后给供应商一个授信额度,这个额度在偿还款项后可以循环使用。家乐福把支付给上游供应商的款项,支付给银行,自此完成一个封闭的资金链循环链。此供应链融资模型不仅缓解了供应商的资金压力,还促使银行获得更多的客户。但是存在三方面的风险:首先是家乐福的风险。因为在贸易公司中,违约支付货款的现象非常常见。一旦出现违约支付款项现象,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家乐福是否会出现人动、经营、税务等风险,一旦出现这种风险,能否按照合同支付供应商货款。其次是上游供应商的风险。上游供应商对家乐福的供货规模是否稳定,产品质量是否稳定,以及经营的规范性能否承受消防、卫生、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的检查风险。上游供应商常常规模较小,经营的稳健性和规范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承受政府的风险往往比较低。所以根据上游供应商和家乐福的交易数据,动态评估上游供应商的风险是必须的。再次是上游供应商和家乐福的合作风险:上游供应商和家乐福的合作是否出现问题。了解家乐福和供应商的交易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很快发现供货规模的波动。

案例B:基于库存的供应链融资模型。1907年成立于美国的一家快递公司——UPS(United Parcel Service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现在已是拥有360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2001年UPS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把这家银行改造为UPS金融部门。UPS可以在沃尔玛和东南亚数以万计的中小供应商之间斡旋,在揽下其出口清关、货运等业务及一笔可观的手续费的前提下,UPS在两周内将货款提前支付给供应商。出口商得到了及时的现金流,UPS则和沃尔玛进行一对一的结算。

UPS依据出口商、UPS、沃尔玛之间的三方协议,货物质量、价格调整等问题的责任划分和相关规则得以明确。将风险分解到合作各方,相比较下能够更有效地承担和消化风险的合作方,承担该风险。UPS连接着沃尔玛和出口商,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于出口商方面,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或者其它问题造成沃尔玛不能或者不愿意及时支付。由于UPS不能代替沃尔玛履行验货的职能,所以提前支付出口商的款项,必然得承受货物验收不通过所带来的风险。虽然可以通过经验来判断哪些产品出现质量的风险较小,或者简单通过“免检”证明来判断,但是依然存在风险。这样的风险必须在三方协议中进行明确,并转嫁给出口商。或者在沃尔玛验收合格后再支付出口商货款。

上面这两个案例是两类最为典型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案例A依托的是应收账款质押,案例B依托的是库存质押。通过这两个案例,看出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来源于三个方面:核心企业风险、合作伙伴风险以及核心企业和合作伙伴的合作风险。

因此,其风险控制策略如下:首先,为了及时调整银行对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信贷应该持续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的经营风险。其次,要持续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源于公司一贯的行为或者资金周转困难及重大项目的产生,一旦核心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银行的信贷风险应该转嫁到上游供应商或下游经销商,他们是信贷的第一承担人。最后,要控制上下游合作伙伴和核心企业的合同风险。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合同在资金结算上必须明确。在监控核心企业的数据的同时,持续监控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销售数据,及时了解核心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变化,及时调整银行的信贷对象和信贷规模。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刘正毓.河南民间融资的发展和政策建议[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篇9

关键词:征信管理;征信系统;操作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7)-0090-03

征信系统作为维系现代社会信用关系的中介服务系统,是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也是容易发生操作风险的业务领域。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金融市场的广泛应用,基层商业银行因操作风险引发的个人异议与风险案件不断增加,暴露出征信操作风险具有向信用风险转嫁与扩散的特点。如何健全基层征信系统防控机制,维护征信系统的稳健运行,引起了各级人民银行的高度重视。

一、基层征信系统操作风险特点及表现形式

征信系统操作风险多发于经营服务主体与使用者在系统操作过程中不健全的内部控制、人员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包括信用信息采集、传输、整理、查询使用等环节。

(一)操作风险特点

可控性强。征信操作风险因素很大比例来源于业务操作,属于可控的内生风险。

覆盖面广。征信系统收录信息广、涉及全社会人数众多,操作风险发生会波及银行经营管理的信贷和信用卡等领域,甚至扰乱社会各行业经济活动秩序。

影响规模大。征信信息与个人借贷活动密切相关,涉及个人隐私保护,操作风险的发生将影响社会各界对征信产品的推广与正确判断,同时容易引发维权争议、法律诉讼以及社会信任危机。

(二)操作风险表现形式

制度风险。征信制度不健全、不合规和执行不到位引发的操作风险。一是用以规范征信系统运行的产品、活动、程序等制度不合规,以及相关信用信息报送、查询、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具体操作规程不健全引发的操作风险。二是制度执行不到位。不稳定的内部程序控制、人员交接导致的制度不能落实到岗、责任不能落实到人,因信息使用、报送等违规操作引发的安全隐患。

信息泄露风险。征信人员受利益驱使、借职务之便,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如:向未经征信主管部门批准建立或变相建立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用信息,以及违反密码管理制度、设置“公共用户”违规查询和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导致的征信信息外泄。

信息失真风险。征信人员违反数据报送制度致使数据失真引发的风险。表现为数据迟报、漏报、错报和非法修改不良信用记录等不合规操作,造成的系统基本信息缺失、不准确、不完整,影响居民信用状况的真实反映与评定的风险。

维权争议风险。由于征信人员不当行为给信息主体造成麻烦与经济损失引发的异议风险。一是违反安全管理与查询管理制度规定,越权查询信用报告、设置公共用户等行为造成的对个人信用权的侵犯。二是部分商业银行对客户逾期还款信息,没有尽到提醒和告知义务,如:银行系统升级、自动扣款账户发生变化、银行加息未及时通知客户而形成的逾期引发的维权。三是信贷人员违规发放贷款、使用个人信用报告,影响信息主体正常借贷,引发的维权争议或法律诉讼的风险。

二、基层征信系统操作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防控意识不强

基层商业银行征信人员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在操作风险防控上,存在重信用风险管理、轻征信操作风险防控的现象,忽视了征信操作失误可能由此造成的系统信息失真等风险隐患。尤其是部分征信人员对征信制度不学习、不执行,凭主观意识随意操作,由此引发信用风险和法律诉讼等不良后果。

(二)内控制度管理不到位

一是内控制度不完善。部分基层商业银行由于未按规定建立错误数据纠错机制、贷后风险管理的内部授权和查询管理程序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导致征信人员对发现的错误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正。二是制度管理不到位。一些基层商业银行无视征信系统制度规定,有章不循,对本机构征信制度疏于对照检查,使征信操作疏于管理。甚至一些基层征信人员缺乏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认识,不了解自己在维护征信系统安全、防范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导致一些风险苗头得不到及时遏制。

(三)征信防控机制不健全

征信操作风险配套制度不完善、滞后性是引发征信系统操作风险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一些商业银行不重视建立操作风险防控机制,使系统操作风险防控制度得不到及时完善,降低了征信系统中对产品、活动、程序中的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揭示力度,增加发生操作风险的概率。

(四)系统设置不完善

征信系统在技术层面上缺少操作性较强的风险防控程序来对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尤其是对商业银行有关的查询窗口设置的钥匙难以进行识别与管理,更多是通过制度层面对操作不当行为进行约束,难以满足不断暴露的风险防控需要,为外部欺诈、内部勾结泄露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等金融犯罪提供了空挡。如,设计系统时,没有建立个人信息识别系统,难以鉴别是否是当事人授权查询征信系统。

(五)征信文化建设滞后

受管理基础薄弱、对征信操作风险的关注时间较短因素制约,基层商业银行现有的征信合规文化建设难以促进操作人员道德、行为习惯、制度体系和合规价值观的形成。一是责任意识不强。表现在征信制度执行上,普遍存在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的现象。二是制度体系缺乏刚性约束。基层制度体系存在制度盲区,缺乏征信奖惩机制来强化对各种不良操作行为的纠正,以促进良好操作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是部分基层征信操作风险管控很大部分停留在检查监督层面上,当发生重大事件时,更显得许多重要的防范制度形同虚设。三是缺乏核心价值观对管理理念的提炼,以影响征信人员的行为准则。表现为:缺乏对核心价值观提炼与价值判断,难以通过制定工作计划、进行业绩考核、评先选优上升到制度层面,促使核心价值观最终成为每个干部职工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也是导致征信操作风险长期存在,征信文化建设滞后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基层征信系统操作风险防控工作的措施

加强操作风险管控是征信系统全面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征信操作风险防控中应坚持“制度先行、规范操作、强化内控、违规问责”的原则,即从制度、系统、内控、合规操作、责任落实与追究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征信风险防控体系,规范征信业务操作。

(一)重视风险管控平台建设

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对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促进系统化的风险度量和管理工具的完善,使制度约束通过系统平台实现“程序化”,做实操作风险管理基础,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实现对操作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及报告,敏锐、准确地发现并防范风险苗头。

(二)强化操作风险的外部控制

一是加强外部监督和引导,通过建立征信操作风险的评价标准体系,强化对商业银行征信人员检查和评估的力度,对包括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在内的各业务及管理层面的操作风险控制的原则、方法、措施等提出明细化要求,切实提升征信人员的操作风险管控意识。二是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及时和经常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可以提高市场约束力,促成更加有效地风险管理。因此,适度的信息披露,允许征信市场参与者评估征信系统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是强化操作风险外部控制,促进征信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

(三)建立有效执行操作风险的内部管理架构

针对当前基层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征信操作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后控制的现状,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结构,制订相关政策、程序和步骤,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有效制衡的内部管理架构,促进银行在征信产品、活动、程序和系统中的操作风险管控。尤其是金融机构管理层应针对已识别出的风险,进一步强化操作风险评价、监督和整改机制,防止因制度设计缺陷而引发的征信操作风险。

(四)推进征信合规文化建设

引导商业银行通过优化结构、强化培训等手段,进行安全视角、典型案例、规章制度教育,通过传播征信操作风险管理的理念,增强征信人员对操作风险的了解、管理和识别能力,明确征信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同时,实施严格问责制度,通过对违反制度的责任人和负有领导责任的管理人员进行刚性约束,进一步督促商业银行自上而下的严格约束决策层与操作人员的行为。

(五)完善操作风险监测系统,增强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

一是提高征信系统用户认证的安全性,降低用户信息被盗用的风险。在系统设置中借鉴商业银行的主管分级授权制度,通过指纹识别技术对业务人员操作进行合规控制,确保基层商业银行征信查询主管授权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日志管理,做到用户操作有据可查。在查询端口中增加日志管理模块,对用户的操作和密码进行记录、识别和提示,补充完善密码提示功能。三是建立征信操作风险评估系统。对操作风险损失的相关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进行记录和存储,支持操作风险和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及时监测关键风险指标,分析预测可能引发操作风险的概率,便于银行及时进行重点防范,降低操作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陈勇,胡改琴,胡雪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2008,(8):87-89。

[2]任征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方法分析[EB/OL],2010-5-31.

[3]王文红,徐饶贵.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讨[J].企业经济,2008,(2):169-171。

篇10

关键词:保证保险 信用风险管理 信贷模式创新

近年来随着市场消费信贷需求和经营性融资需求不断增加,配套的保证保险需求也非常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保险公司基于贷款保证保险进行了多种尝试,并有逐渐扩大之势,但与此同时,对于贷款保证保险应当如何管理,很多业内主体仍然存在相当多的争议。毫无疑问,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育和成熟,贷款保证保险以及相关的其他金融产品必然地重新走到台前,在这种背景下,认真审视保证保险走过的曲折历程,特别是对车贷险经营失败的经典案例再次进行重新反思,对于未来保证保险健康稳步发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此展开,对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些观念进行剖析,对还贷保证类保险在经营管理上急需澄清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历史及现状

在保险史上,可能没有哪一个险种像车贷险一样给财产保险全行业带来过山车式的巨大震荡和冲击。我国车贷险真正开始于199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同年,中国人保推出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即车贷险。车贷险从深圳肇源,迅速普及。

1999年4月,央行配套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相关举措,有效刺激了私人的汽车消费,汽车消费贷款由此急速升温。一时间,车贷险成为了各大保险公司竞相争夺的“蛋糕”,保险公司为了追求保费规模,将经营目标锁定在车贷险及其带动的车险保费上,车贷险市场在不规范的激烈竞争中急速畸形膨胀,以平均每年200%的速度迅猛增长。到2002年下半年该业务发展到鼎盛,但是随车贷险而来的风险也日益凸现,高赔付率、高贷款逾期率、高风险率、低费率和低追偿成功率等都成了车贷险的致命所在,各家保险公司开办的车贷险业务最后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巨大的风险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放弃车贷险。2003 年8 月开始到2004年,全国各家保险公司陆续宣布停办车贷险业务,一度红火的车贷险淡出市场,而由此遗留的各种问题直到2010年才陆续清理完成。此后,有部分保险公司尝试重开车贷险,但大多以冷淡收场告终。

纵观车贷险发展历史,其对于配合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个险种本身的市场价值是得到认可的,但是与此相伴的种种问题和严重后果成为很多公司多年以来沉重的负担,并给银行业和保险业带来深重影响,至今车贷险仍是很多公司的梦魇。

2.车贷险经营失败原因分析

回首车贷险的经营过程,很多业内见仁见智,进行了从内到外的系统性分析,但是分析的最终结论集中在诈骗严重、承保质量低、社会征信体系的缺失、追偿乏力、产品缺陷等等,到今天,很多保险公司对车贷险视为畏途,并因此将还贷保证类保险划入,不敢涉足。阴影深重,可见一斑。

但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上述分析切中了问题的表象,却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车贷险严重亏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最应该吸取的教训,这对于我们重新探索还贷保证保险领域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从更为根源的角度进行分析,车贷险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下述几点。

2.1是经营管理者风险认识不清,缺少对信用风险和信贷流程的深刻认识。从产品的设计、业务流程的设定、实务操作的执行各个方面都要求管理者和经营者对于信贷风险的关键风险节点具有理性而深刻的认识,并与银行的相应流程进行有机的嵌合,否则就会导致在业务管理及实务操作上设计不到位、执行易走形。从最初的产品设计来看,虽然在核保审核和贷后管理的流程仍有明显缺陷,但整体看对于风险是有较为慎重的考虑的,然而在实际开展之中,绝大多数执行者对车贷险业务的风险性认识不足,盲目发展,对风险源控制不力,很多原则性的责任限制、流程要求都放松甚至放弃,导致风险失控。

2.2是大面积推广、一哄而上,导致管理失控。还贷保证保险是对流程要求严格的管理型险种,必须置于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之下,适合专业团队精兵推进,并不适于大面积铺开,车贷险的教训就在于无视险种本身的风险特点,盲目推广,全面开花,管理完全失控。各地保险公司为追求规模,随意删除除外责任,任意扩大承保风险,滥签补充协议,进入一种非理性竞争状态。这对我们的启示是: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当市场主体一哄而上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冷静与清醒,对管理者的智慧是一个重大考验;车贷险的失败给行业树立了一个非常沉重的样本。

2.3是责任分工不清,风险管控落空。由于银行将全部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因此在审贷过程中主观上放松了审贷的责任感,存在明显的心理风险;而保险公司却未承担起审贷职责,相反,仍完全寄希望于银行的审贷流程,完全接受银行的审贷结果。这样权责不对等的状态,使得风险管控落空,甚至于银行为扩大贷款规模,随意放松审贷门槛,造成业务质量低下,更有甚者,“一车多贷”、“空车套贷”、“虚拟贷款人”等恶意骗贷行为畅行无阻。

2.4是保前、保中、保后的风险控制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流程形同虚设。

汽车信贷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可控风险(有意违约) 和非可控风险(被迫违约) 。可控风险主要来自于道德风险、违规操作风险、首付款风险等,虽不能完全消除,但通过对可控因素的调节控制,可以有效地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非可控风险主要来自于突发意外事件导致还贷能力丧失、利率风险、流动风险等等,这些风险是不可控的或控制起来是难度很大的。

良好的保前、保中、保后风险控制,包括核保控制、贷后管理、追偿处理等,就是要控制可控风险,同时最大限度地识别和预见非可控风险,并及早采用对策,以最大可能地降低损失的发生。由于机动车辆的流动性、快速贬值性,车贷业务尤其需要采用严格的全程风险控制。全程风险控制,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有严格的整套控制流程、专业化的后台管理团队、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和灵敏的信息反应速度。遗憾的是,车贷险经营中,在绝大多数基层公司,上述条件并不具备,甚至严重缺乏风险控制意识,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形同虚设,直接导致业务质量低下,同时也刺激了道德风险的发生。

2.5是内外勾结,道德风险加大。在车贷险迷局之中,道德风险导致的损失漏洞非常之巨大。如前所述,由于车贷险经营管理流程风险控制薄弱,因此给部分从业人员以可乘之机。在整个业务链条中,涉及到的具体人包括贷款者、经销商、银行职员、保险公司人员等人员,这些人中的部分人员相互勾结,采用虚拟贷款人、编造手续、一车多贷等手段,直接从银行骗贷,并将风险完全转嫁到保险公司。这种道德风险在狂热的市场氛围和明显的管理缺陷诱惑下得到不断强化,最终给保险公司留下了巨大的窟窿。

2.6是一些客观因素导致车贷险风险扩大。如企业和个人征信制度尚未建立、部分地区车辆抵押登记制度不完善、汽车大幅降价使得车辆贬值速度加快、国家信贷紧缩政策、政府治理违章超载、2003年突然爆发的非典事件等,都对借款人的还款意识和能力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大多属于非可控因素,大大增加了还贷违约行为,而保前风险控制手段难以针对这些因素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车贷险的经营风险。

其实,反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上述结论同样适用,经营者管理失控、风险认识不正确、非理性竞争、市场参与者一哄而上、严重的道德危机等等导致风险迅速累积,直到某一刻客观环境的变化引爆了多米诺骨牌式的连环雪崩。这为所有信用风险市场的参与者敲响警钟,信用风险的特殊性,要求所有参与者保持冷静头脑,张弛有度,进退有据。

3.未来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前景

我国信贷规模逐年扩大,2011年末全国银行贷款余额为55.1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个人消费贷款8.9万亿元。此外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经销商的分期付款方式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实现了贷款发放的功能。这些都为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的,我们以融资租赁公司为例,对其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展望。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租赁立足于“资产信用”,使得一些信用状况一时不易鉴别的新企业或中小客户也可以享受到融资服务。金融租赁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转型升级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0年末,全国融资租赁公司数量达202家,融资租赁交易额约4500亿元,同比增长了60.7%。 2009年我国融资租赁总额位居全球第四,但从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租赁额占厂房及设备所有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来看,我国渗透率仅为3.1%,远低于世界平均渗透率17%,预计到2015年末,融资租赁业在中国将发展成银行信贷和证券融资的重要补充。融资租赁公司需要从银行获取授信,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保险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国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高度关注。自2011年10月以来,中央屡次强调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对商业银行下达了行政命令,要求其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平均水平,近日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获批也可视为政府支持小微企业金融的一个姿态。与此同时,市场也不愿意错过小微企业金融的盛宴,小贷公司在夹缝中顽强生长,近年来实现爆发性增长,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元,全年累计新增贷款1935亿元。贷款保证保险也可以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发挥出积极地作用。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金融市场,一些其他风险转移机构,如融资担保公司这些年也得以迅速发展,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偿付能力及经营稳定性存在令人担忧之处,如最近北京金融局宣布26家不满足条件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过期作废,数量占到北京融资担保公司的25%。与此相对,保险公司在资本金、偿付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则非常明显,因此保险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融资担保公司的有效替代者。

4.保证保险经营管理策略探讨

深入研究保证保险的风险分布,采用强有力的内部管理和资源组织方式,是开展和稳健推进保证保险的关键;因此,重开还贷保证保险,必须从战略和战术上进行科学架构、合理规划。

4.1建立垂直化的组织和人员管理架构

保证险管理要求高,专业技术性强,过程监控要求高,简单地按照一般财产险产品的管控模式,极易出现前述规定动作变形、管理失控的情况。因此应当建立总分支垂直化的组织和人员管理架构,确保总公司对经营团队直接的人权、事权控制,对保证保险实施严格的授权经营,确保各项风控要求能够从始至终贯彻到底。事业部制管理形式是较为可行的组织形式。

总公司保证保险主管部门必须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组织能力,并对金融市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因此,总公司应当设置专岗进行行业发展研究,建立跨行业的沟通机制,以便及时发现行业性的资源动向,实现保证险业务的随时跟进或者转向。

4.2采取专业团队拓展与有限度推广

保证险的前述特点决定了业务的拓展与推广不能简单利用现有队伍,必须结合资源分布,组建专业团队,确保团队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控制能够实现全流程的操作规范到位。

同时保证保险不适于全面铺开,切忌大面积推广,应当从信贷资源丰富的大中型城市进行由点到点地渐次铺开。一旦全面铺开,风险选择标准必然降低,风险管理水平难以保证,这也是车贷险的经营所验证的。盲目的市场拓展以及非理性的市场竞争,必然地导致管理失控。因此,必须将市场的推广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标准之上,符合一点,开展一点,不盲从,不跟风,稳扎稳打,精英化经营。

4.3建立规范完善的承保及保后管理流程

鉴于保证保险风险的特殊型和专业性,必须在承保核保、保后跟踪、理赔、追偿等一系列环节设置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流程,以充分满足保证险的风险管理要求。考虑到不同信贷模式风险状况的差异,必须就具体项目类别对全流程进行充分深入地研究和认识,对于各环节的风险点设置有效的识别和防范方式。结合不同贷款项目,流程会有所差异。关键在与下述重点环节:

保前风险审核。保险公司必须全面介入审贷环节,进行深入的信用风险评估。通过调取信用评估报告、第三方调查、问卷调查、家访等方式,综合判断借款者的还款能力和潜在道德风险状况,做出可靠的信用评价。在此环节,调查问卷、家访流程、文件资料要求等等必须设定严格的标准,并且要求执行者严格执行,所有环节都必须准确到位,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拒保,坚决杜绝“动作变形”,不给管理失控留下隐患。

保后跟踪管理。承保后,应为客户建立完整的信用档案,并采用便捷的电子化管理方式,以便进行高效的保后跟踪。跟踪事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来自银行反馈的财务信息,如银行帐户资金的显著下降,还款逾期等,发生上述情况,必须立即启动客户回访,视需要进行催收;二是检测非正常的环境变化,比如本地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调整等等,根据环境变化对特定客户可能产生的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客户回访;三是客户回访,包括前述有风险预警的回访,和一般性的定期回访,回访应着重调查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现状,了解是否信用风险是否扩大,此环节也必须严格按照一些列规范流程和标准进行严格执行,如果回访给出了明确的预警信号,必须进行二次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止损手段。

追偿与资产处置。追偿及资产处置是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最后环节,也是一个保底的环节。结合不同类的抵押物及业务类别,追偿及资产处置具有不同的要求。在一款保证险产品设计之初,应建立有效的第三方合作渠道,以保证追偿与资产处置的有效实施。

4.4明确定位,价值发展

在银行—保险公司—贷款人的链条中,保险公司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开展信贷保证险,除银行外,还可能涉及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等准金融实体,如何与这些金融市场参与者做好角色分工?保险公司作为一个行业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哪里?这是需要在业务开展中时刻牢牢把握的,唯此,才能在不理性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

保险公司的价值集中体现在通过还贷风险的承担使得贷款者信用升级,从而促成信贷交易的达成;站在放贷者的角度看,保险公司的价值在于有效降低其“或有负债”,美化财务报表,从而使企业在股市有更好的表现。保险公司的特别优势在于资本金雄厚、偿付能力充足、信誉有保证。保险公司具有其他的关联保险产品,能从其他角度降低还贷风险,这是其他公司难以替代的。保险公司具备一定的数据积累及风险管理积累,因此对于特定行业的信用风险识别和判断,保险公司有条件能够具备更为专业的能力。另外,保险公司本身也沉淀大量的资金,可以承担投资者的职能,因此,在特定的时机,保险公司的资金也可纳入整个信贷流程之中,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资源整合。

保险公司的还贷保证保险业务在很多场合,必然面对诸如担保公司等的竞争,保险公司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特定优势,进行错位竞争,如果与担保公司等陷入简单的价格之争,还贷保证业务的亏损指日可待。

4.5积极探索业务创新,实现风险收益平衡

保证保险的经营必须满足市场需求,才能获得生命,如果保险保障责任范围过窄,管理过于简单严格,有可能根本无法满足市场有效需求。前面提到近年来部分保险公司重启车贷险,因为要求过于苛刻,比如要求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绝对免赔率,银行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同,很快便无声无息了。兼之单纯采用传统业务模式,保险公司并不能充分凸显行业性价值,还贷保证保险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业务创新,突破风险控制瓶颈,弹性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保费规模与效益的均衡发展。目前较受关注的业务创新形式包括:

4.5.1引入新的风险承担者,实现风险分散与转移。比如,有些保险公司在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过程中,将工程机械生产商和销售商引入保证保险体系,由其承担10%的初始损失,并承担回购责任,进而用缴纳部分保证金的方式,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责任锁定。这种操作模式就通过引入新的参与者,分担了保险风险,一方面,相当于保险公司首先设置了10%的绝对免赔率,同时确保了抵押物的变现,对全流程风险点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业务合作得以顺利达成。

4.5.2通过供应链融资等手段,整合分散企业,实现风险分散。供应链融资是近年兴起的创新融资形式,指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由于供应链中除核心企业之外,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融资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这种方式将大量分散的中小企业整合到一起,与核心企业的信用绑定,形成了有效的风险分散,使得整体的违约率和信用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风险水平高度依赖核心企业的风险状况,如果核心企业出现严重的经营问题,保险公司将面对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对行业和核心企业进行全面的可行性论证,并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

4.5.3强化保险集团资源整合,实现全流程运作。还贷保证保险存在的前提是融资需求的普遍和旺盛,在与银行、融资企业等市场主体合作过程中,综合调动保险集团的资金、关联金融资源,通过全流程的资源整合,能够通过满足市场主体的其他需求,从而为保证保险的稳健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4.5.4联合政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借助政府力量政府,紧扣经济热点,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探索发展保证保险,可以做为保证保险开办初期的一种有效借力模式。浙江宁波通过“政府+保险+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去年一年向1485户小企业的15.64亿元贷款提供保险支持,为缓解当地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5.5利用互联网经济的高度分散性,实现业务模式创新。互联网经济的力量正在不断释放,其高度分散性的客户分布为很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长尾理论”已被众多实践所证实。保证保险也可以借力互联网,实现销售的创新。可供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是阿里金融,其利用淘宝平台积攒的海量交易数据为信贷决策提供支持。阿里金融开发了贷款团购,正在打造一条信贷流水线,建成真正的信贷工厂,实现贷款的批量化“生产”,据了解,阿里金融总共已为10万户企业提供了贷款,坏账率只有0.9%,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4.5.6利用新型风险转移手段化解保证保险风险。近年来各种新型风险转移手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保险连结证券(ILS)产品包括巨灾债券(CAT Bonds)、行业损失担保(ILW)、Sidecars和债务抵押债券(CDOs)等都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将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这些新形式的证券产品在传统再保险和转分保之外提供了新的巨灾保障的替代手段。车贷险,以及其他的还贷保证保险都可以借助债券形式,向社会进行风险转移,从而为保证保险的经营提供稳定的条件。这是一条可以探索的道路。

4.6逐步积累信用资料

保险公司通过持续的数据积累,可以逐步建立并完善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档案。通过资料积累以及深度挖掘,可以为保证保险的进一步做大,包括为将来信用保险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储备。

参考文献:

1.徐昊逊.基于多方博弈的汽车消费信贷问题研究,《知识经济》2010年第02期

2.宋玮.对车贷险市场风险管控的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06期

3.周万春.工程机械按揭销售的风险特征及控制策略分析, 《企业家天地》2007 年3 月号

4.钱雪亚、邓娜.汽车营销模式的金融创新, 《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0期

5.吕志铭.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金融公司合作的前景,《经济论坛》 2007年24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