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财务分析的局限性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财务分析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篇1

二、现行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简述

(一)会计计量方面的局限性会计的根本属性是计量、记录、报告。现行会计准则的基本计量方法是历史成本法,即资产或负债均以取得时的成本计量,只是在极少数时候,采用公允价值。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和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历史成本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与权益的现值,但进行项目决策的主要出发点是现值,即只有净现值大于0时,项目才是有投资价值的。因此,在财务分析时,强调现有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却往往忽略了当前资产无形贬值,或者是通货膨胀因素,或者是专有设备的特殊评估条件,会计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会受到扭曲,不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导致会计信息误差。

(二)会计报告方面的局限性会计报告是财务分析的直接客体。会计报告体现的信息有可靠性和相关性两个根本属性,前者是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情况,后者是强调会计信息对于决策的有用程度。而事实上,会计报告往往在这两个方面难以得到很好的兼顾,对相关性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可靠性,这就有可能出现为了强调相关性而牺牲可靠性的现象,会计信息误差的可能性也因此加大。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喜好业绩较好的公司,而一般投资者又普遍不具备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鉴别能力。此外,会计报告一般是固定格式的,这对于不同的投资者关心的侧重点不同,也难以兼顾,从而在财务分析上导致了相关性的弱化。

(三)分析指标方面的局限性

1.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着局限性。基本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首先,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无非是取实际数据与历史数据、预算数据、行业平均数据进行对比,而往往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指标或者公式是否合理,是否切合本公司的实际,比对指标是否科学等。其次,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相关资料,忽略了对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人、流出的分析和评价,忽视了企业价值的增加,而片面地沉迷于利润表数字的增大,导致决策者误判形势,错误决策。

2.财务分析个体指标存在着局限性。企业主要的财务分析指标有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等。———就偿债能力指标而言,部分企业考察流动指标,却并未严格区分不同流动资产的差别,或者流动资产(如存货的真正可变现状况);在考察资产负债率时,对于“少数股东权益”现行分析模式也未进行明确,既不属于母公司的负债,也不属于多数股东的权益,如果将其并入负债,则加大了资产负债率,将其并入多数股东权益,则夸大了净资产,违背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就运营能力指标而言,企业主要是通过不同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进行衡量的。但实际上,企业的销售收入往往并不如公式那样理想化,赊销与现销的比例常常发生改变,这样导致计算出来的周转率缺乏实际意义。如企业当年发生赊销收人20万元,年内未收到货款,应收账款年初无余额,则按现行公式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为2次{20/([0+20)/2]}。而实际上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为0,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就盈利能力指标而言,企业往往是考察销售利润率(销售净利率)。但这一指标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一是促进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如寅吃卯粮,不考虑本期利润的代价。二是销售净利润中到底有多少资金回款,导致企业的实际运营能力下降。盈利能力考查的另一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企业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也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呈现出不同水平,这样也会给财务分析带来混淆。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改进对策探讨

(一)改善会计计量基础,合理使用公允价值概念改善会计计量基础与坚持会计的基本假定并不矛盾,这是因为会计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并且会计可以基于不同的会计计量基础,通过减值准备、预计负债等方式对现行的货币计量基础进行补充。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因此,我们可以在准则许可的适当的时候充分利用公允价值、重置成本、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计量模式。此外,在采用货币计量作为会计计量的基本单位的同时,也尽量对于必要的项目用实物进行计量。

(二)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根据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模式,静态指标主要是反映历史成本的财务状况,动态指标主要是反映不能直接体现现金质量的收益成果。因此,企业应考虑完善财务报表体系,一是要重视企业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对一些格式报表上无法反映的情况进行说明。二是要尽量完善表外披露模式,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等。三是考虑增加专用报表,如对于人力资源、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财务状况等进行专项报告。据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信息量自1972年来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附注的增长速度则达7.5%。可见表外揭示信息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更加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财务分析人员也应提高职业判断力,在研究报表时能够判断出报表及附注中对于虚假信息、有效信息、敏感信息的鉴别,提高财务分析的起点。

(三)对财务分析指标进行修正和补充在改革财务指标中应当做到:(1)分析指标架构上,由于现金流量与会计盈余是不同维度的变量,宜采用传统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两条线来设计财务指标,并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2)分析具体指标上,设计更为合理的指标,如对于企业偿债能力指标选用超速动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支付保障率等,而运营能力指标选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按权重进行组合,盈利能力指标应采用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或营业利润的比率、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等,又如,对于净资产收益率,应考虑统一为分配股利前的数据。

篇2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under the ERP strategy the management idea, elaborated that under this idea's financial system establishment principle, proposed finally implements the ERP strategy the limitation and the solution.

关键词:ERP策略 财务管理财务体制设置

Key words:The ERP strategy financial control finance system establishes

作者简介:霍锐景,男(1978-),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会计师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一.ERP策略的起源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种科学管理思想的计算机实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计算机技术产生并用于企业管理,诞生了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source Plan)。经历了物料需求计划时代和制造资源计划 (MRPⅡ)时代后,在20世纪90年代,一种面向企业所有资源管理的思想开始提出,从而管理模式由MRPⅡ(制造资源规划)进入ERP时代。[1]ERP的管理理念是将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投入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投入品、半成品、成品)、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各部分有机地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块。ERP系统不是将各模块机械地适应于企业现有流程,而是要求在模块运行中对企业流程不合理部分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并可能导致组织机构的重新设计和业务流程的重组。

二.财务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在ERP环境下的设置原则

体制从经济学来说是指各种经济关系的构成,从管理学来说是管理格局及其组织设置制度与组织管理制度体制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以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宏观的财务管理体制与微观的财务管理体制。宏观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国家财政主管机关和企业的经营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安排的制度,而微观的财务管理体制指的是企业内部之间的财务关系的制度,涉及到财务责任、财务权限、财务利益等方面。[2]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协调企业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是构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和框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确定过程,是企业财权的分配调整过程,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机制、具体财务制度的构建。[3]所以在实施ERP的过程中要注重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使之与ERP策略相协调。在ERP策略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设置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 更新财务管理体制的理念

ERP是企业信息化的管理,设置的财务管理体制要与之匹配。首先,要树立优化基础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模式。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还要按照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和信息管理的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规范和统一。并以市场链为基础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或再造。

其次,财务管理应树立协同商务集中管理理念。进入ERP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品种、质量、价格、交货时间和客户服

务,因此,财务管理应当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主体的价值链条,通过信息流,协同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商务关系,准确及时地反映各方的动态信息,监控经营成本和资金流向,提

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财务效率,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

此外,还要树立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由于传统的财务会计系统主要是用于事后核算,在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相对较弱,难以满足对企业业务流程的监控和与其他系统的高度集成。ERP系统的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完全集中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将资金流和物流进行高度集成,企业可以将事先制定的内部控制标准录入控制器,嵌入到ERP系统中。进行事前计划。业务发生时进行事中控制,通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对比分析,寻找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时做出决策,实现对整个业务过程的动态监控。

(二)重新设计会计流程

会计流程是连接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流程的桥梁,其设计思想、数据采集效率、数据加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质量和效率。重新设计会计流程是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为导向,以IT环境和ERP战略为基础,对企业会计流程做根本性地再思考和重新设计,使其能为财务管理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完整、快速的信息,以达到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现代化关键业绩指标的巨大提高。

重新设计会计流程应当在以市场链为纽带再造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打破传统会计流程,建立起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新流程。并将其嵌入到ERP环境中将财务人员嵌入到经营活动过程。集成所有数据于数据库,使财务管理的重心由事后核算转向了事前和事中。充分发挥会计实时控制的力度和质量,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重新设计的会计流程简述如下:

1.数据的采集

在业务发生时,所有的原始数据由相关业务人员一次采集录人到ERP相应的业务操作系统,多处共享。具体应包括五方面的业务事件数据:事件内容、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当事人及所在部门和相关事项。涵盖了管理需要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这样做能够将实时信息处理嵌入到业务处理过程中,通过执行业务规则和信息处理规则生成集成信息,从而为真正实现会计实时控制和财务分析提供保证。

2.数据的加工、存储

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标准化、程序化过程。通过ERP系统可以实现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作,加强对业务的监控,堵塞管理中的漏洞。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预算控制标准,并将其嵌入到ERP的标准控制系统中,起到事前计划的作用。其次要设计凭证模板嵌入到系统中。当业务发生时,管理需要的业务事件数据被实时采集到系统中,事件驱动标准控制系统对业务进行分析审核,不符合标准的业务则拒绝办理或根据情况转到有权部门审批,自动进行事中控制;对于符合标准的业务,系统动态会计平台根据业务事件和预先设计的凭证模板自动生成实时会计凭证,联动记账,并将信息储存到ERP系统数据库中达到财务与业务协同。

3.数据的输出

企业要根据各层次管理的需要建立常用报表模板,嵌入到ERP系统中。信息使用者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授权,向报表生成系统输入需求信息,系统从综合信息数据库提取相应数据,根据模板自动生成实时的满足用户需求的多层次、多视角的财务报告信息,并提供给报表使用者。数据出自一门,充分共享,各级管理者可以实时、动态地获取所需信息支持决策。

4.数据的分析

ERP能提供大量数据,但如果没有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那将起不到支持决策的作用。企业要进行数据定量分析,支持决策,需要预先进行业务建模。应根据历史数据及管理需要,利用数学、统计等方法,建立科学、适用的决策模型库,主要包括重新设立分类汇总模型、财务报告模型、财务分析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等。嵌入到ERP分析决策系统中,当管理者需要决策信息时,向决策系统输入需求信息,决策模型系统根据需求信息,从综合信息数据库系统提取相应数据,利用已建立的分析决策模型,自动生成实时定量会计分析决策信息,为管理当局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实施财务信息实时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利润预算、投资预算和资金预算管理三大内容。企业应以目标利润为前提,以现金流为核心,以成本、费用目标的确定与控制为主线,建立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考核体系;将目标按月,按地区、部门、产品等进行分解,并将其嵌入ERP系统的控制器中。通过目标的数字化,来实现管理的数字化。执行过程中对企业资金收支和成本费用实施动态监控,改变事后靠制度和检查进行控制的软控制方式,实施会计实时控制。

(四)重新规划财务人员的角色定位

传统的财务机构重核算,轻管理,很少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ERP战略,重新设置会计体制后,业务与财务已经真正连为一体,信息的来源向业务的源头延伸,特别是涉及物流的信息都要由物流人员在业务处理同时生成信息流,并随时传递到整个系统。反映到决策管理者面前,使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大大减轻。但是,由于财务管理内涵的扩张及在整个管理系统中的中枢地位,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会计的主要职能由核算转为管理。企业应随着业务重心的转移,适时调整财务机构内部设置,压缩会计核算机构设置和人员,增加财务机构中的预算、控制、分析、决策等财务管理分支机构,充实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对汇集到财务中枢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反馈,为管理当局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真正实现由会计核算型向经营决策型的转变。

三.ERP战略的缺点及对策

任何策略都有其自身的不足,ERP策略也不例外。主要原因在于ERP策略根本上是利用电脑技术处理财务信息。然而当ERP面对企业管理决策中不确定的问题时,同样显得苍白无力。这是科学管理的局限在ERP的体现。ERP在承袭科学管理的衣钵的同时,毫无保留的继承了科学管理的局限性。所以为了弥补ERP管理方式的缺点,设置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时还要注意:

(一)实施ERP战略时,要和集团(公司)的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如经济规模,管理模式,技术特点,环境变化,沟通方式以及经营策略。只有这样才能选择适合公司的ERP软件,并使它发挥最大的功能。

(二)在做与财务相关的决策时,除了关注ERP系统积累的数据外。应该全面运用其他风险及决策预测工具,如风险分析,现金流量,线性回归法等,以求作出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柳中冈 漫话ERP[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