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训练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专题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地球周围的空气
(一)典例分析
【例1】(临沂)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 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 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该实验是九年级化学中重要的实验,其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产生的 白色固态的五氧 化二磷,由于消耗了氧气,产物为固体,且能溶于水,使得玻璃钟罩内的气压减小,液面上 升,液面上升的体积即为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测定空气的成分,有多种创新,都是利用 气压原理。在实验中不能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因为它们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 态物质,气压改变不大。
【答案】装置漏气 红磷用量不足 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合理即可)
【点评】有关 空气成分的考试题是中考的重点,该知识点考查的方式有:测定偏低的原因;可燃物用磷, 能否用其他物质;实验装置如何改进和创新。
【举一反三】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 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右图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气体用下图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 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______(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 不科学,原因是____。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状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 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苏州)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 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在光的作用下,在叶绿 体内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淀粉)和氧气,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 现了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答案】C
篇2
摘 要 运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课程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对提高篮球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出色的技能型与创新型篮球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体育专业 篮球课程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研究目的
长久以来,广西高校体育专业的篮球普修课与篮球专项课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自2007年广西实行体育高考改革,取消了各专项技术的考评,体育考生们只需要参加身体素质的测试,造成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好而各专项的技术水平较差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篮球专选学生的专项技、战术水平普遍较低,而体育院系是培养体育专业师资的主要基地,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培养合格、出色、创新型的篮球人才是极其不利的。针对这一矛盾问题,提出:改革现有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建立课内教学+课外篮球俱乐部训练+各形式篮球竞赛一体化的创新篮球课程教学模式。课内按照大纲要求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课外篮球俱乐部训练可以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在篮球技术、专项身体素质、临场裁判能力或临场指挥能力等方面制定训练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各块面的训练内容,并定期考核;篮球竞赛是开展篮球专选班联赛、或与兄弟院校篮球专业学生邀请赛、友谊赛,每周保持2次正规篮球比赛,比赛中让学生担任裁判工作与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工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广西民族大学体健学院2010级48名篮球专选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调查访问法
对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高校进行调查走访,同时访谈有关专家及篮球课程任课老师。
2.教学实验法
将体健学院10级(1)的24名篮球专选学生定为实验组,10级(2)班的24名篮球专选学生定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课内教学+课外篮球俱乐部训练+各形式竞赛一体化的创新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前对48名学生的篮球技术及专项身体素质进行第一次教学测试。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进行第一轮教学实验,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进行第二轮教学实验,实验结束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教学测试。
3.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
三、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选取动作速度、移动速度、专项耐力、专项弹跳力、爆发力5个指标作为学生的篮球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动作速度指标通过1分钟内对墙(墙与人的距离为3米)传球完成的次数来反映;移动速度指标通过直线运球往返球场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来反映;专项耐力指标通过3人直线快攻往返5次所需时间来反映;专项弹跳力指标通过助跑摸高的高度来反映;爆发力指标通过跳跃相同高度相同数量障碍物(每次测试要求障碍物的总体长度相同)所需的时间来反映。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5项篮球专项身体素质比较显示,教学实验前两组的五个指标差别不具显著性,说明两组学生的篮球专项身体素质在教学实验前处于同一层次水平。
(二)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从表2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篮球专项身体素质的5项指标中,动作速度、移动速度、专项耐力三个指标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两组的差别具高度显著性,可见实验组通过一年的课内教学+课外篮球俱乐部训练+各形式竞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教学,学生在篮球动作速度、有球移动及场上耐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性地提高。
(三)两轮教学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技术指标比较
选取5点投篮重复五次(共投25个篮)的命中个数、2人往返2趟快攻所需时间、全场运球过障碍物所需时间、全场按规定路线脚步移动所需时间4个指标作为反映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指标。
教学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4项篮球技术测试成绩比较显示,两组的4个指标的差别不具显著性,说明两组同学的篮球专项技术水平在实验前处于同一层次水平,技术水平相差不大。
(四)两轮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技术水平指标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4项指标比较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教学试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投篮命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投篮命中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篮球运动员的投篮技术水平;2人全场往返快攻的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学生的行进间传接球能力更加强,传球的准确性更加高,各篮球技术动作的衔接与转换更加的熟练;全场运球过障碍物的速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学生各种运球过人技术运用的更加娴熟自如;脚步移动的测试中,包括有转身、加速跑、侧身跑、后退跑、前滑步、侧滑步、等的脚步动作组合,脚步移动技术是完成篮球各项技术动作的基础,实验组的同学完成规定路线的脚步组合动作的时间更短,说明实验组的脚步移动技术更好,动作的转换与衔接更加的快速、合理,比赛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进攻、防守步伐的能力更强。
四、结论
(一)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实验后5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比较后可知,其中3项指标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实验组学生的3项专项身体素质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实验组学生在课内篮球教学、课下参加每天的篮球俱乐部训练、每周2—3次校内校外的正规篮球竞赛显著提高了实验组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二)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实验后4项篮球技术指标比较后可知,4项指标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实验组的投篮命中率、行进间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脚步移动技术的各项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篮球课程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作用显著。
(三)篮球课程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弥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不同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水平、裁判临场执裁能力、包括临场指挥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得到显著而全面的锻炼与提高。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2JGA130。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 听写训练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06—02
[作者简介]冯媛媛,张洪颖,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北京 102200)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是英语基础薄弱,很多高职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怎样才能让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有限的两三年内掌握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具备英语应用的能力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听写训练是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一、听写训练可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改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思想浮躁、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听写训练是动手与思考紧密结合的语言学习方法,长期听写训练有助于纠正高职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高职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尤其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弱、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听写可以督促他们认真复习课本中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组,激励他们通过多听国外英语电台等英语材料训练自己的听力和听写能力,还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为字母文字,英语发音涉及到失音、弱化、浊化、同化、连读、重音、轻读、缩读等音变形式,因此书面英语的很多单词和发音与口语发音有很大区别。听写可以训练学生的耳朵反应和大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写出正确的英语词句。听写训练涉及到重要词汇和词组、语法和篇章理解、快速记忆和分析能力等,因此能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也可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锤炼学生的语感和英语思维能力,提升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国家非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甚至雅思、托福等语言类考试中都有听写内容。高职英专学生若想在这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就业中获得比较优势,也需要有良好的听写能力,这些都是听写训练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二、听写训练的方法
根据听写的目的,可将听写分为训练式听写和测试性听写。训练式听写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写作水平而进行的听写训练。这种训练由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自己或与其他学生共同完成。而测试性听写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听写和听力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如非英语专业四、六级考试和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教师平时组织的课堂听写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听写等均为测试性听写。
根据听写题型或听写内容的表现形式,听写训练可分为单词或句子听写、段落或短文听写、复合式听写(包括填空听写、句子听写、复述大意等)。单词听写主要检验学生对教材每单元出现的生词的掌握情况;段落听写是从精读等教材里或从课外选取一些英语段落供学生听写,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英语语感;复合式听写是近些年国内英语水平考试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一般包含单词、句子和段落填空听写,主要训练学生的语感和单词掌握程度。每种听写方式对学生英语的提高具有不同的作用。单词听写可促使学生课后认真练习课本上学过的新单词,从而不断扩充他们的单词量;段落和填空听写可以使学生增强语感,督促学生课下多听多练;复述大意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而言,刚入学时,学生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英语基础薄弱,可先做单词和句子听写训练。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适时导入填空听写、复述大意听写,再过一段时间后导人段落听写。
根据听写材料朗读者不同,听写可分为教师朗读、多媒体或录音播放,以及学生朗读等。通常而言,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便是教师朗读听写材料,学生听写。但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不同语境和不同人(特别是母语是英语国度人)的语音和语调,教师有必要选用一些母语是英语国度的人士朗读的材料,来训练学生的听写能力。
三、听写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听写训练须持之以恒。要使学生提高听写水平,教师须常抓不懈,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听写训练的习惯。高职学生刚入学时就要在精读、听说等课程上训练听写,坚持两年左右,学生的听写水平和技巧会有显著的提高。一般而言,高职英语专业前两年重点课程是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两年的时间不失时机地训练。
2.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听写技能,切不可盲目提高听写的难度。实践表明,学生听写词汇完成得越好,他们练习词汇的积极性就越高。段落听写更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选取不同篇幅和难度的段落,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领悟能力,采用合适的语速。要根据学生进步情况逐步提高听写难度,使这项训练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3.让学生充分了解正确的听写方法。听写是一项复杂的脑手相结合的活动,它不仅需要用耳朵去辨别声音信息,而且要对经过耳朵输入大脑的信号进行处理,再通过手迅速准确地记录下来,是一种难度很高的语言学习和训练方式。因此,掌握正确的听写方法,对学生提高英语听写水平至关重要。每次听力练习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文具准备、心理准备等,让学生放松心情,从而在训练和测试中发挥最好状态。
4.听写训练和测试有机结合。不论是单词听写,还是段落、填空等听写,都应以适量比例纳入到学生平时成绩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写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下多练习段落、填空和复述听写,鼓励学生互相练习,相互充当教师(朗读者)和学生(听写者)的角色,这样可以相互检查、相互督促。
5.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在听写训练中,要以表扬等正面激励为主,慎用批评等负面激励,切不可在课堂或其他公开场合点名批评听写表现不佳的学生,而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听写训练带来的乐趣。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质,分析他们听写方面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
6.听写训练要结合其他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听写训练固然重要,但单纯突出听写训练未必能起到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作用。学生扎实的语法功底、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良好的写作能力与听写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此,教学中,还应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法、阅读、听说、写作等多种语言技能,这样英语专业学生才能掌握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为他们全面提升英语水平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篇4
关键词: 中考化学复习 双基 专题
中考化学复习是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让在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好的复习方法会帮助学生较快提高中考成绩,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长期探讨的问题。下面我就复习中的方法与策略谈谈看法。
一、总的指导思想与试卷结构
为了提高复习工作的效率,我在学习重视《考试大纲》的同时,研究历年中化学考题。通过认真查看最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发现试题特点是注重考查基础,与生活联系紧密。试卷结构相对稳定,包括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四大类型,共有18个小题。其中选择题10个小题,11题考查化学用语,13题涉及溶解度曲线,14题是推断题,15题是有关气体制备的常规实验题,16题是实验探究题,17题是根据化学式计算,18题是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分数的综合题。年年如此,结构不变,只是内容稍有调整,这样就能使复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总体思路规划与时间安排
初中化学总复习我采用四轮复习法。第一轮紧扣课本,梳理基础,计划用五周时间;第二轮专题训练,突破重点,计划用三周时间;第三轮综合测试、模拟训练,计划用两周时间;第四轮回归教材,查缺补漏,计划用一周时间。通过四轮复习,使学生的薄弱知识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并让学生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对零星、分散的化学知识归纳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便于理解和记忆。二是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能以良好的心态参加中考,考出最佳成绩。
三、具体实施方法与策略
(一)紧扣课本,梳理基础。
课本是复习之根本,脱离了课本去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在这一阶段要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具体过程如下:
1.复习要全面、系统、细致。凡是《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都要认真全面复习,不能遗漏。否则,会让学生在知识结构留下隐患,因而影响到学生的化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和学生能力培养。
2.重视“双基”,使知识体系化。“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考生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能力的基础和依据。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就不可能有大的进步。复习好“双基”,也不是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而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几年来的中考题中都是考查学生对双基的理解,以及运用“双基”解决相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而要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提炼,寻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网络,将知识系统化。
3.重视课本的阅读,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和规律,深入分析课本中图片及阅读材料的化学内涵,重视具有典型示范性和探索性的课本例题、习题。往往在复习阶段大部分同学忽视了课本知识,眼高手低,不是走马观花便是简单重复,没有静下心认真领会课本中自己还没记住或者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故复习低效。
4.精选单元检测,巩固复习效果。每复习完一单元课本,就立即做本单元的单元检测题,巩固复习效果。单元检测题的选取很关键,我下载了最近几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反复推敲,选择接近本地区的重点、热点题作为单元检测题,不宜太多,要选典型题,要求学生反复研究,做到举一反三。
(二)专题训练,突破重点。
基础知识夯实后,要想有大的突破与进一步提高,就要针对中考的热点和自己较薄弱的环节,进行相关专题的专项训练,旨在巩固必考内容,强化薄弱内容,做好这一轮,对成绩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可以归纳以下一些专题:
1.必考型专题:如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构成、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质量守恒定律、涉及气体制备的基本实验题专题等历年中考是必考的,因此通过专题训练,对这些知识点一定要全面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2.薄弱型专题如推断题、知识归纳性试题、图表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是近几年中考化学的常见题型。对这些题部分同学有惧怕心理,感觉有难度,因此对这些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训练,以便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提高成绩。
3.化学计算类专题:如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题。要选择典型例题,帮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让他们做此类题时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此外,在复习同一个专题时,还应多选几种类型的实验或习题,举一反三,以便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综合测试、模拟训练。
综合模拟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应精选几套试题让学生练习,加强对解题方法、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训练。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强化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求答题规范、用词准确、解题的格式,减少不必要的丢分,也加强对学生应试心理训练。
(四)回归教材,查缺补漏。
篇5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精神。在学校和高中教导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发展需要的人材,面向全体学生,关心体贴、培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调动本组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本组成功经验的好教学模式。
二、工作目标:
1. 每周集体备一次,组员出席率达100%。
2. 切实抓好集体备课这一环节。
3. 切实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加强关键问题、内容的沟通与研究。
5. 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争取讲一节校公开课。
6. 每位组员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7. 加强对教学大纲的学习,使高三教学有的放矢。
8. 平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试题。
9. 进一步加强电化教学的应用比例,为教育教学服务。
10.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展需要。
三、 具体措施
1.分解考点到每节课,将知识复习与专题归纳相结合,复习中重视知识的横向宽与纵向深入;
2.对例题、练习、试题,加强针对性的筛选,特别关注重点知识的落实情况;
3.引导全体同学探究化学复习方法,狠抓听课效率和作业质量两个关键点;
4.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准确性训练和技巧性训练;中等基础的学生紧跟老师,落实好课堂和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进行答疑和辅导,在最基本知识的落实上狠下功夫;
5.认真分析阶段性测试的结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训练内容,辅导范围和方式;
6.精心布置每日作业,做到精讲精练;
7.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感情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8.每周的星期四的坐班时间为集体再备课时间,讨论下周应讲授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研究其学情与教法。
9.同组教师相互听课至少每周一次,听课之后要相互交流意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附:高三化学进度表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周次 时间 课题 内容
一 3.1-3.6 有机化学 烃
二 3.7-3.11 有机化学 烃
三 3.14-3.18 有机化学
烃的衍生物
四 3.21-3.25 有机化学
烃的衍生物
五 3.28-4.1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综合复习
六 4.4-4.8 专题 金属部分、非金属部分
七 4.11-4.15 专题 物质结构部分(二摸)
八 4.18-4.22 专题 化学平衡、电解质部分
九 4.25-4.29 专题
计算、实验部分 共2页,当前第1页1
十 5.2-5.6 综合 查缺补漏、精选信息题 十一 5.9-5.13 综合 查缺补漏、精选信息题
十二 5.16-5.20 综合 查缺补漏、精选信息题
十三 5.23-5.27 综合 查缺补漏、精选信息题
篇6
关键词:高考化学;思维导图;微专题;微技能
思维导图由英国管理学家Dr.Tony Turrill提出并创立的。思维导图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思维逻辑顺序图,将一切能够联想到的或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呈中心辐射状分布。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减轻学生学习化学负担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研究化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到“学会学习”,是教学手段的一大创新性探索和实践。
在高考化学复习中,常采用划分专题的方式来实施教学。该阶段的课型主要有专题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在专题复习课中,我们提倡学生建构开放式的思维导图,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本专题复习的知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准确表达基础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本节知识的重难点,同时也可以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用思维导图建构起知识网络图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笔者将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实例。
笔者的做法是:先让学生通过自己记忆对整专题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依自己的理解画出思维导图;其次,教师在巡堂的时候抽取部分学生作品,通过投影展示该学生的作品,先让作者依图介绍相关的知识,然后师生一起对其在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思维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最后,根据课堂复习情况,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或重新制作,并适当地在图中插入一些事例,以帮助自己加强记忆,从而形成个人的复习资料。
习题讲评课也是高考复习中一种较为重要的课型,习题讲评课能否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应用,以及对解题技能的掌握,是一线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所谓“微专题”,就是从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出发,瞄准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将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的知识以专题训练的方式,从小问题,但针对性较强的角度以分层次、小专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活动。那么,“微专题”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是怎样应用的呢?
全国课标2卷高考化学试题,整体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相对比较稳定,试题贴近生活、注重基础、突出实验、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复习时尽可能选择不同层次的典型的习题,循序渐进地加强训练,既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培养。题目可包括“高考新题”“高考经典”“模拟精华”三个类别,最后以提升技能为主要目标设置“总结提升”环节。以《化学电源》一节为例:
【高考新题】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__极流向______极。(填字母)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高考经典】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故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模拟精华】1.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阴极式,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2-4 +2H+Cr2O2-7 +H2O向右移动;
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 2K2Cr2O7+4KOH+2H2+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d/2)。
篇7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面临新高考,老师们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因此,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宁夏等课改先行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宁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已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是学科知识树的树干部分。由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组成,是支持学科的脉络,约25条
核心知识:考试大纲中对测试内容要求为理解(掌握)层次的知识。《考试大纲》里列出的化学核心知识占39.8%,其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占21.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占6.8%,有机化学基础占3.4%,化学实验占2.5%,化学计算占5.9%。化学计算自起没有单独成大题,而是融入无机、有机、实验三块之中,趋于淡化。
高考无论怎样改,“双基”都是很重要的。加强“双基”教学是我们每年在高考之后都要强调的话题,而且是如何强调也不过分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来看,造成绝大多数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试题的难度,而是学科“双基”上的不足。这就启示我们,高考复习备考时一定要降低重心,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不盲目追求考试“热点”。故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要把落实“双基”放在首位。首先,要认真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依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逐一落实,不留盲点,全方位复习。同时,要注意每年考试说明中的“变化点”,这些“变化点”在高考中一般都有所体现。其次,当学生把课本知识弄懂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学实验等知识分别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但要注意知识的归纳不局限于某一章节,要将整个中学阶段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如复习化学实验有关知识可归纳为:45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4种气体制备与检验;22种离子的检验,只用一种试剂鉴别的20组物质;10类特殊组合实验装置等。
通过归纳、总结、类比、联想,既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
三、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打好基础、落实基础是首轮复习的首要任务。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六个月左右。
第一轮: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任务: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些各种类型的练习。
措施: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采取“查、讲、练、考”四环节进行。全:细致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要联系起来。活: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教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讲: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每考一次,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
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
任务: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
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考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
四、抓落实,向规范化训练要质量
学生的应试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卷面上,在卷面上,不会做和会做做不对及会做做得慢都是等效的,所以,有人提出高考成功的秘诀是:会题做对。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怎样才能做到“会题做对”呢?这些可以通过规范训练、规范讲评,得到较好的解决。
1、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从语言表达到化学用语的书写,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要营造规范训练的氛围,将规范教育寓于常规训练之中。提出“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等标语口号,时刻警示告诫学生。
3、限时限量,对学生进行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规范训练。后期复习,训练很多,但要多搞定时训练,形式可不拘一格,可以是整套摸拟,也可以是专题训练某一题型,时间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一课时,也可以是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等。
4、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针对学生思维上的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辅以跟踪补偿训练,在纠错改错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5、结合高考评分标准及阅卷实际,对学生进行规范书写、规范答题训练。如,(1)化学方程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问题;(2)简答题的规范答法;(3)计算题的格式、步骤、量纲;
6、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审题能力的训练与指导。审题不严谨。最常见表现是:题干中的信息审不全;隐含的信息审不出等。会做的题目不得分或得不全,70%以上的原因是审题造成的。尝试用“读、划、联、挖”四字审题训练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还是很具实效的。
7、积累错题,力求做到“题不二错”。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建好用好错题笔记(或抄或剪或贴),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专题补偿。每次考试或练习后都引导学生反思①错在哪里?②错的原因?③补救措施?④有何启发?
8、规范讲评,讲评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归类讲评,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讲评,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2)重点讲评,精讲不等于少讲,而是针对讲评。针对讲评,从大的方面来说,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3)注重过程评析。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以达到“与其伤其十指,不与断其一指”教学效果。(4)变式讲评。注重变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仅就题论题,更重要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讲评课也不能“满堂灌”,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与反思的余地,一般约10--15分钟,时间长短可根据校情学情而定。(6)跟踪补偿,二次过关。针对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要设置跟踪补偿练习,补偿练习又分当堂补偿和专题补偿,每次讲评,要求学生,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专题补偿,三次过关。无论什么课型,讲与练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重要环节。这更是一轮复习教学中首先要研究好的一对矛盾,讲须练、练必讲,但讲什么、练什么,讲多少、练多少,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是个教学艺术问题,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
五、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注重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具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构思解决问题方案的本领,它是实验的最高层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是学生最感头疼、最难得分的领域。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后难,先常规后创新。如可先将学生熟悉的实验“改头换面”,后做陌生实验的设计,先设计能力要求较低的简单实验,后设计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实验。教师在讲评实验时,应着重突出实验设计的思路,鼓励大胆假设,自主创造,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要组织学生对提出的方案分析评价,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训练学生思维的批评性、深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题海无边,盲从必陷。双基训练,思维首选。纠正对中学实验考查的错误认识。有人认为高考实验题的设计通常不用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而是一些颇具“创新”的新实验。所以,综观近几年部分省市高考题和各地大量的模拟题,似乎很难见到课本中的原有实验。这一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走入歧途。有的教师认为不考课本中的实验,复习时敞开课本中的实验或者对课本中的实验关注程度不高,而是一味搜集大量所谓新颖的实验题,死泡题海。须知,课本中的实验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基础性内容,而且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典型性。化学实验教学应该以课本中的实验为本,而不能离开课本另搞一套。
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篇8
关键词: 高三化学总复习 基础复习 专题复习 模拟训练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知识是构成能力的一种重要因素,知识的积累、深化、扩展、创新对能力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在复习中必须注意把握好能力与知识的相互依赖,互相转化,共同增长。在高考复习时,若能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课本,认真分析学情及历年高考试题,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抓好“基础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等环节,就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提高化学成绩。
一、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工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课程标准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及涉及量的关系的一类离子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钠与某些混合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复习时必须全面地理解基础,善于抓住基础。另外在有机物的学习中,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是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知识。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向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向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在近年的高考中,凡是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答题规范的考生,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复习阶段,务必做到抓标务本,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有序储存,灵活应用,从而使双基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二、深研考题,确立专题,力求各个击破
在基础复习完成后,就应该在深入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打破原教材的编排,选择教材中基础的、核心的知识内容,确立专题,目的在于深化双基,进一步梳理知识结构,强调和突出重点,落实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根据历年高考试题热点及化学教材体系中的重点,可以确立以下专题。
(一)高考热点选择题,主要包括:与NA有关的计算及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不用试剂或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队;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热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溶液PH计算及判断;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晶体结构及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及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电化学知识;计算型选择题。
(二)无机推断。
(三)有机合成及推断。
(四)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方案的选择、评价等。专题确立后,选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所选试题要凸现教材主干知识,精选试题,防止题海战,最好能选择考纲中的题型示例及历年高考试题。训练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体验解题过程,体验双基知识的灵活应用;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尽管高考综合题高于课本,但都源于课本,消除对高考试题的恐惧感。讲评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注重化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借题发挥,多方发散,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训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并要做好分类指导,使学生对错题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整理。总之,通过专题复习,力求使学生做到“五个转化”,即从单一到综合;从分割到整体;从记忆到应用;从慢速模仿到快速灵活;从纵向知识到横向方法。
三、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提高新课程下的高考、复习的有效性呢?无非就是解决两个问题:“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如果对于这两个问题认识不清楚,就无法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有效性。
首先是“复习什么”。复习中对“复习什么”的把握非常重要。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个问题,才能制订好周密的、科学的复习计划,才能避免题海战术,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复习效率。一是研究考试说明,选择复习内容及深广度。二是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对比各种版本的教材。三是研究高考的变化趋势,明确具体知识的价值取向,界定具体知识的整体层次要求。四是选择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例题和练习题。解决好“复习什么”的问题,就可以开始制订周密、科学的复习计划。高三复习要高效地完成,教师在复习前对要复习什么,要多少时间,对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都必须心中有数。
其次是“怎么复习”。不同的授课方式,以问题为授课中心,问题的确定是提高复习有效性的关键,确定问题时要以复习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为依据,把具体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具有明确价值取向、具有层次结构的问题,授课时师生活动围绕问题的发现、展开和解决进行。问题跨度、难度确定后,授课方式也就确定了。不同的问题决定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的课堂效率是不同的。习题如何处理是“怎么复习”的重要组成方面。习题课介于“启发式”和“探究式”之间,它可以延伸至课后完成。在精选习题的基础上,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探究时间,那种以题海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无法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显春.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0).
[2]彭蜀晋,樊敏.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理念与措施.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1).
篇9
关键词:高三化学 复习课 有效教学
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重点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突出解决高考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上,以提高学生化学学科内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了提高高考复习的实效性,本人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实效性
《教学大纲》中体现的教学目标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提出来的,是化学教学的纲领。考前再学《教学大纲》对领会新课程高考会有新收获。并且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的重点,在学习中结合高考试题去感悟高考命题不拘泥于大纲、不拘泥于教材的特点,研究考试大纲的知识能力要求及其变化,及时调整复习的起点和落点。此外,教师还需学习上一年的高考试题评价报告,掌握学生易在哪些环节失分,什么知识点出现了问题,以做到指导复习时有的放矢,提高效率。鉴于高考的导向功能,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新课程理念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应有所反映。教师通过研究学习,将这些体会落实到课堂上,落实到复习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化学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多年来的经验证明,比较可行的方式还是专题复习。在新课程高考形势下,确定高考复习专题须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哪儿?考试大纲的变化在专题中有没有体现?学生的知识体系化、规律化的程度怎样?习题的设计应侧重哪些方面?学生审题的平稳性和答题的规范性如何落实?专题复习时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目标如何展开?综合以上要素,结合学生一轮复习情况,一般将这阶段复习设定为如下专题: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定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电解质溶液及PH、离子共存、电化学与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钠镁铝、铜铁、卤素、氧族、氮族、碳硅、无机推断、有机合成、同分异构问题,物质鉴别分离与提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气体制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化学与STS。对每个专题涉及的目标可以采用“一例”“二练”“三变”来达到设计目的。“一例”就是针对主干知识点设计一个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和规律总结,教师进行审题方面的指导;“二练”就是设计同类习题举一反三;“三变”就是变式训练,适度拓展迁移,同时渗透审题及答题规范化的指导。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高三复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为创造利于自主学习形成的条件,教师除要给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要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促进情感交流,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做到真正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在实施过程中内容要有侧重:一是目标的达成。二轮复习应考虑学生的需求,不做无用功。学生缺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帮助?教师了解了没有?有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高考热点及考纲中新的变化要求达到了没有?二是要侧重习惯的养成。二轮复习应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培养,针对一轮复习中学生出现的“双基”不扎实、简答题表述能力差、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实验设计分析能力薄弱、思维变通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落实。结合平时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组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
专题复习是针对某一主干知识内容的知识能力目标而展开的。课堂教学落实专题复习目标时,一要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适应高考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察要求;二要体现考试大纲主干知识要求,不能偏离命题方向。基于这一考虑,可采用“习题引入规律总结例题拓展习题巩固”的模式。习题的引入目的是引出问题,内容应是学生易出错的典型问题,还应具备思考容量大的特点,属于主干知识范畴。难度中等为好,这样便于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那些眼高手低的学生也起到警示作用。学生发现不足之后,学习的内在动机被调动起来。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规律方法的小结。小结和回顾必须是有机联系为特征的知识整合,而非知识的简单重现,学生可以在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可引导学生使用概括、分析、比较、迁移等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认识理解同一问题,点面结合、纵横交错,以提高思维的灵活度。例题要结合考点,灵活设置,并将规律和方法的分析渗透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讲解时侧重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师生互动,点拨启发为主,以利于学生自主归纳能力形成,有利于反思解题成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才能在复杂多变问题情境面前沉着灵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习题巩固是专题复习过程最后的一环,在选题时应分级设置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内容上针对考点热点,利于巩固本块知识,利于对规律方法的举一反三和拓展延伸。基础题、中档题和能力立意明显的题目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并限定学生在有限时间完成,并适时检测讲评。
总之,高三复习备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教育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化学教师要适应这些变化,不断创新改进高三化学复习策略和方法,为高三化学复习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开创光辉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力,黄都.化学教学研究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魏世宏,刘力.浅谈如何去重视典型习题讲评搞好高三化学复习[J].甘肃教育.2003(12).
[4]吕寅.以学科基础知识为载体培养高三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谈高考改革后高三化学复习[J].化学教育.2000(1).
篇10
一、务实的课堂是提高化学复习效率的根本。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指导的主阵地,如何向课堂要效益,使学生在课堂上锤实基础,掌握解题规律、方法,提高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技能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一定要务实,要立足中考,挑战中考,不能流于形式,追求花架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如何形成一个“务实化”的课堂,我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课堂复习的研讨程度:
选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辨正误,明是非,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或针对不同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让其它学生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评价实验方案优劣的方法,又对学生以后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起到一定的启发、帮助、借鉴作用。
2.加强对《中考指要》中习题研究的深刻度:
扬州市教研室编发的《化学中考指要》紧扣教材,并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为范例,其中有很多习题体现了新课程下中考改革的趋势。因此,要钻研《中考指要》中习题,对部分习题进行挖掘、延伸拓展、变形,举一反三,类比联系,分析其规律性解法。
3.增强复习课的专题突破与信息技术使用的效度与力度:
初中化学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零散,习题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逐条逐个去复习显然费时费力,且事倍功半。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将类似的习题或者类似的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汇总,专题突破。这样,既使学生易于掌握,又能形成一个规律性认识,减轻学习、记忆的负担,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由于复习课的习题容量大,所以我们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且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分析历年中考试题,把握当前中考的脉搏,注重信息采集的敏感度:
尽管每年的中考试题力求稳定,但稳中有变,在往年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所变革。因此我们要通过分析07年中考试题,多方面采集信息,把握08年中考的命题趋势。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选择题中的常规题、基础题、计算型选择题、多向选择题;关注推断题中的数据分析;关注大实验中的数量运用和探究问题;关注计算的变式运用。
二、科学的训练是提高化学复习效率的保证。
在复习工作中,我们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学的重心在训练,而训练的重心在科学,我们要走“向科学要效益”的决胜之路。合理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如何使训练更为科学有效呢,常采用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1.精心选编习题是实现科学训练的基础
选编习题要注意:巩固“双基”和综合应用相结合,难题与易题相结合,陈题与新题相结合。注意习题的 “落脚点”、“结合点”、“测试点”、“给分点”。综合复习阶段应有单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单一题型练习,还要有中考模拟练习 。
训练的内容安排上,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三度”:力求广度(即习题涵盖的知识面广)、挖掘深度(即习题编排时要有层次,进行变式处理,层层深入)、降低难度(即所编习题尽可能侧重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要适当。)
2.精心组织安排是实现科学训练的保证
训练的方式为多种,要精心组织安排。课堂练习力求多样化,如提问、讨论、板演、讲解、复述、抢答、竞赛等。专题复习阶段则以形成性测试为主 ,测试时间控制在一节课之内,试后随即公布正确答案,让学生及时自我诊断,强化正确的思维过程并及时纠正错误,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讲评解决。综合练习阶段可先练选择题,待基本达标后再练非选择题。
训练的组织安排上,也应把握好“三度”,即:控制强度 、保证频度 、提高效度。“双基”部分还应该有特别的训练要求:基础知识反复练、化学用语强化练、化学实验综合练。
3.注重习题讲评是实现科学训练的关键
科学的习题讲评,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讲评习题时要注意精讲、少讲,但必须向学生讲清以下问题:讲化学习题解答的一般思维模式、讲各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 、讲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讲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讲中考命题走向与答题要求。
- 上一篇: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性
- 下一篇:简述财务分析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