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音乐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沉浸式音乐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沉浸式音乐教学

篇1

关键词:音乐教育;体验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56-1引言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是:让清泉般的音乐流得更欢,让熔炉般的音乐烧得更旺。我们最大的快乐是让每位音乐学子不断接触音乐、参与音乐,让他们能在音乐的殿堂走得更加辉煌。在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其中体验式教学法最具启发性。

一、 体验式教学法概念

体验式教学法指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内容出发,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而准地理解教学内容,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怎样能让学生主动的、积极地、愉快的融入教学活动中呢?在音乐教学中能让学生的审美价值得到提高?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学习音乐的初始阶段,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能取得不错的成果。

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初学者而言,有这些愉快的情境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音乐教学不仅是局限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演示,还需要有学生的互动与配合,没有学生参与的过程,就难以形成真正的音乐教学。由此可见,音乐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初学者的审美观。

二、 “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情景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演说家的各种演讲,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场景――让大家闭上双眼,听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或是听一段催人泪下的音乐,这些都是情景体验的经典场合,这样的演讲方式常常会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以发挥情景体验教学的作用。

在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儿歌作为引导,例如儿歌中的经典曲子《小红帽》,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太阳下山”“糕点”“和妈妈一同进入甜蜜梦乡”等等场景,将这些图片放入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将图片场景与歌词及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对歌曲中各情节能在脑海里再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极强的感染力,使得一首曲子的人文性得到更好地体现。

(二) 参与体验

参与体验也是常说的互动体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其价值。参与体验,需要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亲身的去体验、领悟、探寻音乐带给人的心灵感受,这样才能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实现对音乐作品的二度欣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上面的情景体验法中也需要参与体验的融入,学生能全身心的参与其中,去体验各音乐作品的场景。

(三) 沉浸体验

这一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对学生的意义也是最大的,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歌曲、选择恰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沉浸体验的教学。沉浸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作品中去感受作曲的灵魂与意境,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与价值。沉浸体验还需要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感情基础与广泛的兴趣爱好,在音乐体验时有较高的领悟能力,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感受到作者作曲时的感情。这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管音乐的忧伤与快乐,都能给学生带来心灵深处的享受,对教师来说这也是成功的教学

(四) 编创体验

学生学习到适当程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创编体验,这一教学方式主要在于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需要有特别高的创作水平或是大量知识。可以采用分层次的进行创编体验,对小学生可以结合游戏法,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开展比赛会“小型音乐会”等形式,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论什么方法,其目的都是调动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在评定时可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一味的都是优秀奖,对需要在某方面改进的学生,用委婉的语气建议。在某方面有特点的同学可以多给予鼓励,多向着这方面发展,并将这一特点发展为自己今后的一大特色。经常性的进行编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体验式教学方式占据核心地位,没有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音乐的强大表现力和今后驾驭音乐的能力。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合理的、适时的运用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音乐方面的技能,本文仅为笔者粗浅研究,希望对各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

篇2

一、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候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也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的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做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地学生占百分之七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媒体欣赏的班级,注意力集中地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 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由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的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部分的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了,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能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学生在欣赏尾声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这一部分音乐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轻柔而舒缓,再次使学生感受到幽静的月色,沉浸在美得遐想中……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的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每段音乐欣赏完以后,学生很容易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合法情绪。学生在完整的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候,可以结合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景致去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力度变化、乐器的音色。自然的产生美好的遐想。

三、 发挥媒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有了美好的视听感受,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乐曲说表达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不少学生所描述的语言比音乐、画面本身还要优美!比如:学生在欣赏完尾声部分音乐之后,是这样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在欣赏过程中思绪很集中,脑海里浮想联翩,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自己好像沉浸在幽静的夜色当中。夜深了,江水平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迷人。此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沉浸在醉人的夜色当中……学生在赏析每段音乐的时候,能很容易地区分每一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由此可见,多媒体的家当运用发挥了他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的去欣赏音乐,从叙述的角度去分析音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的能力。

四、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多元文化的渗透。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他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拿中国民歌来说,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名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受。

五、 多媒体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多媒体的特殊性,教师可以把整堂课的设计存入电脑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使音乐知识更富有趣味性。

篇3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演奏(唱)或放录音等教学模式感到枯燥无味。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欣赏音乐时变得很被动,教师的教学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乐器简介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笔者通过电脑播放每一种音乐的midi音乐片段,然后利用电脑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对每种乐器的音色及形状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从而利于学生更进一步感受音乐中的意境和情绪。同时,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笔者曾经对不同的班级做过以下调查: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有70%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一般;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班级,注意力集中地学生占90%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更感兴趣,多媒体信息的运用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多媒体教学利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很有帮助。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中,欣赏音乐之前,首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乐曲开头部分是由黑管、长笛和大管奏出的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这一部分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学生带入优美的夜色的意境中。乐曲的部分采用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此时学生的情绪高涨、激动。乐曲的尾声部分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轻柔而舒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再次使学生沉浸在幽静的月色中。因此,多媒体创设的生动意境为学生欣赏乐曲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三、发挥媒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多媒体教学下的音乐课堂能够将乐曲中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学生在欣赏完《春江花月夜》尾声部分音乐之后,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我在欣赏过程中思绪很集中,脑海里浮想联翩,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自己好像沉浸在幽静的夜色当中。夜深了,江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此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沉浸在醉人的夜色当中……”学生在赏析每段音乐的时候,能很容易地区分每一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由此可见,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能力。假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学生只是单一地听录音,只凭单一的听觉去感受音乐,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调动了学生的欣赏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多元文化的渗透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拿中国民歌来说,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只通过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教师使用多媒体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更利于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真实与自然,同时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此时的音乐也真正成为了一种易于接受的文化。例如:笔者在初中一年教材《青春舞曲》这首歌时,把新疆维吾尔族的建筑、歌曲形式、风俗、服装做成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这一民族的文化,通过这些,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更加明了。

五、多媒体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篇4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育 游戏 趣味性

幼儿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的,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所富有的情感性、形象性的艺术特征,能在情感上打动幼儿,使幼儿引起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音乐同幼儿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使幼儿接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的情趣。

一、以欣赏、尊重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音乐,使孩子对音乐产生亲近感,从而发现并关注音乐,初步体验成功。

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信任孩子们自己的、内在发展的时间表,抱着“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个孩子的差异,运用支持和充满丰富刺激的环境,让孩子都会依照他们的内在动力渐渐发展和成熟。从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入手,如敲敲、打打、边敲边念,利用说话作为起步进行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这样不需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音乐教学,这也充分体现学习的生活化和游戏性,让孩子在浅显的活动中,体验成功,激发自信,培养尝试和发现的意识,给予自我激励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态度和自信心,使孩子感受到一个充满支持和肯定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二、在日常教学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将音乐融入生活和游戏中,使孩子感受并喜爱音乐。

我们应重视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重视儿童在“做”的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独创性的发挥。因此,要善于启发诱导,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在游戏活动时,通过看图片、听音乐,同时进行体态律动、演奏打击乐、唱歌和即兴表演来训练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再如在《两只老虎》的歌曲中,孩子们是通过做声势掌握节奏的。我们引导幼儿用自己身体各部分做乐器,唱第一句“两只老虎”时,孩子们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拍手的,有拍肩的,还有拍自己小脸蛋的;第二句“跑的快,跑的快”,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跺脚,唱到“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时,孩子们表现的形式更是五花八门,有拍屁股的,有捻指的,还有拍肚子的;结尾一句,孩子们设计了“弹舌”的声音。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节奏,而且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成为了积极主动的参加者,从而在游戏和生活中逐渐喜爱上音乐。

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探索,使他们有机会在游戏中创造与表达,实现快乐与审美的统一。

如何找到生活与音乐的联系点呢?我们可以让幼儿做游戏。如以游戏的方式开一次小小音乐会,幼儿凭票入座,像真的看戏一样轻松愉快,从节目的主持到演的节目全由幼儿自愿表演,寓学习于游戏中。再如请幼儿通过听辨沉重、轻巧的音乐形象,猜一猜搬场车上有什么物件,让幼儿将对音乐的感受与实际的物体相结合,使物体形象和音乐形象产生联系,通过二者的匹配来表现听辨的感受。指导幼儿活动时,要注意音乐的选择、情节角色的选择,把幼儿当做游戏的主人,做什么动作完全让幼儿即兴创编,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活动,对幼儿进行指导,同时较多地运用激发、鼓励、演示等方法,激发和维持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热情,引起幼儿情感共鸣,从而充满快乐并创造性地表现美。

四、将游戏渗透于幼儿音乐教育中,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音乐素质能力和非音乐素质和能力大大得到提高。

2.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日渐浓厚。这种兴趣和自信心,促使幼儿积极地参加音乐活动,大胆地表演与创作。孩子们只要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起来,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享受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3.给幼儿带来快乐和满足,培养了幼儿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情感。

4.幼儿活动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音乐游戏贯穿了各种教育,互相渗透,融合了语言、绘画、常识等教育,加强了品德教育。

5.陶冶了幼儿的情感,促进了良好个性的发展。

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是以说理的方式,而是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陶冶幼儿,使幼儿沉浸在欢乐中,通过美的渗透,潜移默化地、深入浅出地萌发了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凭借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将游戏渗透于音乐教育中,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无论是学习、游戏,还是劳动时,都能够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音乐游戏化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2009,3.

[2]童道锦,孙明珠著.少儿钢琴学习辅导[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篇5

所以,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发孩子的情绪,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

一、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

美术情境教学与讲授式、讨论式等传统美术教学不同就在于情感和情境上。笔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了几个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并结合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为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情境教育使孩子在体验趣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丰富的作品。

(二)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福娃啦啦队》,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孩子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特别关注。教师抓住孩子这个情感,进行活动的创设。在活动中,从开始观看FLASH,了解福娃的由来,到紧张激烈地观看福娃比赛“实况”,到组建福娃拉拉队进行彩绘布置,最后创设游戏情境进行福娃大比拼。孩子们的情绪始终高涨,教师用情感做桥梁,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三)以年龄特征为前提,体现游戏性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加好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美术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美术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语言描绘情境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欣赏米罗的画的时候,就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带着感彩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二)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情境引导幼儿联想森林里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我们小朋友要帮忙森林的小动物一起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三)以游戏展现情境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笔者开始了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组织幼儿绘画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和叶子做朋友》,自始至终孩子都是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和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朋友,做游戏。首先用玩宣纸给叶子拍照的拓印的游戏;然后在印画画找秘密,玩添画的游戏;最后大家都很开心地下雨啦,体验晕染的游戏,每一个环节孩子都在“玩中学习,玩中作画”。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可以更加自如更加愉悦的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情境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激情。

(五)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的师幼合作创作范例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情境这一策略。教师用电脑软件与孩子一起在米罗的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化静态画面为动感画面,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为孩子边看、边听、边动手实践的全新教学情境,当孩子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时,自然会用心灵绘画,释放自己的潜能。

(六)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以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孩子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篇6

关键词: 音乐快乐教学法 器乐教学 巧用多媒体 创设情境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应从实践角度出发,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在快乐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我从事音乐教学已有多年,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的探讨,现撰成此文与同行们探讨。

一、利用器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每次都为学生布置一些常见的练习曲,如“闪烁的小星星”、“我的名字叫中国”、“小白菜”、“小河”等,这些小曲生活气氛浓郁,学生吹起来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我还及时购进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每次上课总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有吹有打,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另外,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梁祝”时,我让学生亲自将这些小曲吹奏一遍,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提高他们的演奏能力,而且促进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尤其当他们演奏成功获得教师的夸赞时,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从而拥有一种成功感、胜利感,增强学习信心。

此外,我还带一些其他乐器进行演示,使他们在实际示范中获取更多器乐知识。如我在讲中国戏曲时,向大家介绍京胡、板胡、二胡、唢呐等乐器,并亲自演奏、演唱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具体环境中体会什么叫“西皮”?什么叫“二黄”?各反映剧中什么人物?什么性格?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枯燥的音乐知识。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手段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兴趣是否让学生只对当时设计的场景或其他形式感兴趣,而没有关注所要学习的内容呢?那么如何使多媒体这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发挥它真正的价值呢?结论是:我们只有合理地、有原则性地加以运用,才能发挥其有效性。就是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地运用,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时,欣赏之前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由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的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部分的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在欣赏尾声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这一部分音乐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轻柔而舒缓,再次使学生感受到幽静的月色,沉浸在美的遐想中……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地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浮想联翩,将自己与画面、音乐融为一体。

三、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任何创造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实践是产生一切创新的基础。所以在音乐课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看到自身的价值,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学完一首维吾尔族民歌后,让学生根据曲目的节奏特点自己编创几个小节的节奏,如2/4(xxxxx|xxxxx)|,然后填上旋律,当一次小作曲家,既是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梭探,又是对其潜能的挖掘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又如让学生为歌曲《采茶舞》创编几个舞蹈动作,我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当一回老师,带领其他学生一起为歌曲出谋划策,比一比哪个组的活动既能体现歌曲的风格又新颖。这样使整个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创新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全面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根据不同课型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将给音乐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整堂课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学得更轻松惬意。课堂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和发展: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插图、观察荧屏自主深入课堂学习。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可以结合表演创作、歌曲创作、节奏创作、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方式表现音乐。

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的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教学语言。整堂课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自然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的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使课堂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新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快乐教育使我们走上了素质教育之路.北京教育.

篇7

关键词:新课程;师生互动;教学开端;教学氛围

音乐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就是互动。但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使学生对知识处于“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之所来,更不知其之所去”的状态。教育内容往往变成了古板僵硬、毫无动人之处的“木乃伊”。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在此理念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变“厌学”为“乐学”,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互动”的原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几年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音乐创新教学的基础和源泉,课堂教学中的愉悦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要求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唱歌曲《青春舞曲》前,可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新疆的风光和景色,为了营造更为强烈的音乐氛围,可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位形式改变成“马蹄形”“圆形”的座位形式,教师则一改以往的教学风格,自己先随着欢快、热烈的新疆音乐跳几个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要求学生踏着音乐的节拍进教室。学生大多对新疆音乐较熟悉,也自然地在“马蹄形”“圆形”的座位边跟着学跳,他们兴趣盎然,自我表现意识强烈。这样做可以消除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大大地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学好歌曲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的和谐发展。

1.巧妙且艺术的课堂提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是一门艺术,要运用得好,让它受益于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灵活运用。我们常说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最常见的方式是用语言来引导学生。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提问要有音乐性。比如,在上《香格里拉并不遥远》前,可微笑着引导学生边听边积极思考会有怎样的情绪、场景,这音乐有怎样的特点等等,学生们想象的空间一下子给打开了,于是,学生们根据各自的想法,想象音乐的画面,在音乐中律动和表演起来,以下的回答就轻松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又了解了音乐的特点,下面的学唱和表演环节就顺理成章了。

2.师生共同参与音乐实践

如:上竖笛课时,当学生学得差不多后,教师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此外,教师还可以让班上的音乐特长生参与进来,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伴奏,其他学生伴唱……师生合作,共同参与,不但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且营造出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学生们得到了乐曲的熏陶,他们沉浸其中,受益匪浅。

篇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也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幼儿园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幼儿学习舞蹈,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信心,还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水平,对幼儿艺术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性,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舞蹈学习的效果。

一、幼儿舞蹈的特点

具体来说,幼儿舞蹈主要具有直观性、模仿性和童趣性。

(一)直观性

舞蹈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对艺术形象的表达,在舞蹈的过程中,人们用视觉来捕捉舞蹈动作和音乐中的含义与审美,而幼儿正处于大脑生长的初级阶段,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善,无法像大人一样进行思考和表达,因此通过舞蹈的方式能让幼儿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感受世界、认识世界。

(二)模仿性

幼儿具有好奇心旺盛、好模仿的特点,他们处于乐于去光注周边事物并积极进行学习的阶段。他们常常模仿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也会学习小鸟、小狗的日常行为等。幼儿舞蹈动作的编排大多是从生活中出发,是对实际社会和生活的模仿,在舞蹈教学中,能够无形为幼儿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使幼儿掌握生活中的知识。

(三)童趣性

在一定程度上,幼儿舞蹈是孩子们的一种游戏,在玩乐的过程中,能够使舞蹈动作与幼儿的情感体验相联系。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体现着幼儿的童趣,给幼儿以快乐,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对舞蹈动作的学习。因此,幼儿舞蹈具有童趣性。

二、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舞蹈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并对其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是帮助幼儿走上人生轨道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主要有如下两点:

首先,幼儿舞蹈教学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发育。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与成人舞蹈所不同的是幼儿舞蹈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幼儿舞蹈教学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三、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方法

舞蹈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友爱、平等、快乐、轻松的氛围,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与积极性。

(一)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

教师的各种行为会对幼儿舞蹈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幼儿心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情绪平稳、态度积极、心情愉快,营造轻松、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对幼儿教学成果的点评应以表扬为主,鼓励幼儿在舞蹈上的进步,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舞蹈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长的精心呵护,在练功的时候很容易忍受不了疼痛,无法坚持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坚持、吃苦能力的指引,当一个幼儿通过努力完成了舞蹈动作时,应给予表扬,并作为示范来指导其他幼儿。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全班幼儿的积极性,使人人争当模范,以获得教师的表扬。

(二)用丰富的情感引导幼儿舞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的情感和行为有着巨大的感染作用,和幼儿在一起的时候,教师应时刻保持笑容,用温柔的话语、积极的行动来化解幼儿的疑惑,使其获得舞蹈的感召,热情投入到舞蹈训练中,体会舞蹈带来的艺术感和美感。例如,在《花仙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丰富的表情、活泼的肢体语言表达出花、仙子、魔幻的感觉,并穿插游戏动作,引导幼儿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舞蹈动作上,教师的动作和语言中情绪的投入,将成为引导幼儿学习兴趣的关键,使幼儿可以随着音乐快快乐乐地变换动作,沉浸在愉快的舞蹈游戏中,从而让幼儿顺利完成舞蹈学习,并积极进行创新和改造,与其他幼儿共同完成《花仙子》的舞蹈学习和表演。

(三)用音乐调动幼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音乐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幼儿刚开始接触舞蹈时,可能受不了练习的苦,还有的孩子肢体不够协调,在学习的时候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起来有一点的痛苦,无法享受舞蹈带来的魅力。而音乐是幼儿们共同喜欢的、也是幼儿们熟悉的内,当幼儿喜欢的音乐响起时,幼儿会积极对其产生反应,并沉浸在欢乐、活泼的音乐海洋中。例如,在舞蹈教学初期,幼儿对舞蹈动作和教学内容没有接触过,不了解其中的乐趣,甚至觉得练功非常苦,难以坚持。教师应努力消除幼儿对舞蹈教学的抵触心理,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随着音乐随意舞动自己的肢体,并随着幼儿一起蹦蹦跳跳起来,让幼儿有一种仿佛身在游乐场的感觉。在音乐的感染下,幼儿会主动挥舞起自己的手脚,虽然不是规定的舞蹈动作,但也是幼儿一种情绪的释放。经过一段时间与音乐的亲密接触后,教师顺应音乐的基本节奏来使幼儿的动作符合音乐的节奏,进而演变成为舞蹈动作,让幼儿很自然地融入到舞蹈教学中,从而顺利完成舞蹈动作的教学。

篇9

【关键词】音乐教育;节奏律动;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51-01

一、设计导入的有效策略

精彩的导入很容易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能够迅速、主动地让幼儿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也是幼儿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环节。

画面导入,直观形象。用生动的视频或图画导入音乐活动,能给幼儿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如学习新歌《我是草原小牧民》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观看蒙古大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草原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孩子们会自然地赞叹蒙古民族精湛的乐器演奏与优美的舞蹈表演,从而产生学唱这首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的新歌的兴趣。

故事导入,妙趣横生。对幼儿来说,故事始终有着很强的“诱惑力”,精彩的故事配以老师丰富的表情、动作,最能吸引幼儿进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活跃幼儿的思维,发展其想像能力。谜语导入,锻炼思维。谜语生动形象,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游戏。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不但有利于引起幼儿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表演导入,感受氛围。利用幼儿好奇爱动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肢体表演动作,让幼儿提前感受所学音乐作品的旋律,往往可以有效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在学习歌曲《粉刷匠》时,教师可以用逼真的动作,伴随活泼的旋律,以哑剧表演的方式,让幼儿猜教师在做什么。如此生动有趣的表演不仅会让幼儿主动为教师喝彩,更会激发起他们跟着老师一起边表演边学唱的兴趣。这样声情并茂的学习会更有效。

谈话导入,贴近生活。教师可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音乐活动,通过提一些幼儿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和求知欲,从而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活动的内容与情境中去。例如为激发幼儿学习歌曲《属相歌》的兴趣,教师可以先问孩子们,什么叫属相?等孩子们五花八门地回答完之后,教师抛出主题,并告诉孩子们属相都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排序的。简短而风趣的对话,总是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新歌的欲望,同时扩大他们的视野,为学习新歌奠定良好的基础。

节奏导入,潜移默化。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以歌曲《小雨点》为例,其最有特点的节奏为切分音,因此在导入这首音乐作品时,可以让幼儿先听辨这一节奏型,并加以拍击。在随着音乐拍一拍的过程中,幼儿会很快掌握这一最典型的节奏,从而不仅增强无意注意的能力,而且增加学习音乐的成就感与自信心。除以上策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更具创意、更精彩的导入,关键是导入方式应始终与主题相得益彰,并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欣赏水平。

二、设计结尾的有效策略

如果说,充满情趣的导入是活动成功的一半,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必将使音乐活动得到美的升华,能够引起幼儿对整个活动的回味和思考,使幼儿百学不厌,其乐无穷。

一是点睛结尾,陶冶情操。在音乐活动中,用点睛式结尾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欣赏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时,幼儿通过层层欣赏已经体会到,歌曲A部曲调优美、宁静,节奏舒展,生动描绘了农村夜景;B部乐曲大起大落,震人心魄,痛述了旧社会的苦难生活。临近结束时,如果教师能用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语言对比我国人民在解放前后的巨大生活差距,必能进一步升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让孩子们体会到只有祖国强大,才能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尊重,老百姓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

二是回味结尾,鼓舞精神。教师在结尾处巧妙引入与音乐作品相同内容或主题的文艺作品,可以使本来趋于平淡的结束部分又掀波澜,让孩子的内心再次被打动。如欣赏音乐作品《野蜂飞舞》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讨论,配着这首《野蜂飞舞》乐曲,可以玩什么游戏。根据音乐性质,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找带头人”的游戏。趁幼儿还沉浸在斗智斗勇的游戏快乐中时,教师要伴随音乐,及时提醒孩子们随音乐变换各种动作,要求其中起带头作用的幼儿更是要思维敏捷、联想丰富,“观察员”的反应则要敏锐、模仿力要强。这就好比蜜蜂,白天采蜜、晚上酿蜜不停地工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十分勤劳。这种回味式的结尾能让幼儿的精神受到鼓舞、思想受到启迪,促进其精神品质的发展。

三是演绎结尾,挖掘潜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自信地演唱、演奏或表演的能力,促使幼儿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同时让幼儿感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演绎式结尾法不仅能很好地实现寓教于乐的理念,而且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天性,可以让幼儿对音乐作品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是悬念结尾,积极探究。章回小说常常在上下回连接中写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提示。这实质是一种设置悬念的方法,如果用在音乐活动结尾处,通常能够给幼儿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大问号,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强烈欲望。

五是拓展结尾,开阔视野。幼儿的音乐学习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学内容上,还应拓展或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音乐活动的结尾环节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拓展来体现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篇10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应该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你如果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你就会快乐地主动地去完成这件事情,并且完成的很好。这表明凡事快乐有趣为先,必能把事情做好。音乐教学也是如此,我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总是把快乐的心情和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把音乐课堂教学的第一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快乐学习及培养音乐兴趣为主。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高其学习兴趣,寓教于趣与乐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下面我浅谈一些我的见解。

一、教学手段新颖而不单调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舍弃单调、枯燥、的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愉悦的学习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音乐教学的教育理念乐学与趣习。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在情绪乐学与趣习中,陶冶情操,感受美。

二、愉快学习音乐之教学法

所谓愉快音乐教学法,就是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习必须符合兴趣,方能乐在其中。课堂上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聆听手脑并用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我们老师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愉快的心情是兴趣的重要因素。

三、艺术形式技巧训练及运用

1.激发学习兴趣表现美

学习音乐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唱会一首歌,应该是如何启发学生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情感去演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才能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训练的方式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

比如: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时,我就让学生先走进傣族家庭,看傣族姑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跳着美丽的孔雀舞,一会儿孔雀鹤立,一会儿孔雀开屏。学生的兴趣被悄然激发后,我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旋律边唱边跳,学生们认真地模仿着各种各样的孔雀的动作,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歌曲的内容。使学生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感染着美的色彩。

2.鼓励学生参与体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