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5 17:4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文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在我国,人民的消费方式经历了生存式消费方式、统一式的消费方式、个性化差异式的消费方式的变迁。基于对于中国现今社会中的不合理的消费文化的初步的思考,我意提出自己对于未来人们消费文化的一些想法。人类一切的消费行为在本质上应追求的是个人生活的最大的幸福。从而能够实现自身的身心的健康的发展,达到自我的实现。即为一种绿色消费的观念——“人本”消费理念。
【关键词】消费;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消费文化;人本消费文化
消费主义在我国大肆的盛行,导致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造成了我国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一、相关概念
(一)消费的概念?消费是指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的来说,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
(二)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消费主义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 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
(三)何为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是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是指后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
二、对于中国消费文化变革的思考
(一)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的变迁及基本特征。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我国的主导的经济形态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始至终中国一直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存在着。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中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剩余产品,所以也就无法产生充分的交换行为。而在中国最为典型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家庭自我满足的封闭式的消费模式。
(二)中国现代以来(1949年-1978年)消费文化的变迁及基本特征。在工业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工具的更新,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生产商品的速度得以大大的提高。20C50年代,在我国经由(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完成初步的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国家基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推行了计划经济,在这一经济体制下,局限于我国的生产能力的限制,全民实行凭票购物的消费方式。在计划的经济时代,我国实现了大规模式的生产,实现了统一式的消费方式。但这时的消费文化是建立在浓厚的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的,是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的消费文化。
(三)1978年以后,中国消费文化实现了新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余额不断增长,个人消费支出稳定增加,社会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中基于人们的不同的需求,先进的社会生产,采取了差异化的流水线生产。消费产品极大地丰裕,产品的种类极大地多样化。这种消费方式的建立是基于满足每一个个体的需求。
三、对于未来消费文化的思考
(一)现象一:我国现存的消费行为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现象,是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对于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原因一般看法认为可归因于: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利益驱动下的欺诈行为 、我国执法机关的执法不严(对市场主体的监督乏力),亦或是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乏力。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地深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不同的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等不断地拉大。消费主义在我国大肆的盛行,导致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的是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有的是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还有的是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
对于假冒产品要想得到彻底的解决就必须做到:(1)我国政府能够切切实实的实行公平的分配政策。只有采取对于全民的公平的政策,解决了人民收入问题,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假冒产品的问题。(2)必须让人民切实的树立起一种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 ,摒弃许多的虚名主义。
(二)现象二:对于中国现存的官僚腐败的问题,这是现今社会中消费主义盛行的结果—导致了中国的一种特有的分配方式。我认为,贿赂品消费、公款挥霍消费、腐败流氓消费等不良消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建立在损害国家,人民利益之上。这些存在的畸形消费的原因是现今的社会中,人们普遍的富裕起来,却没有形成的科学健康的消费文化。
我认为未来人们的消费应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形成绿色消费的行为。而绿色消费,也可称为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这种绿色消费的文化应是一种“人本”的消费文化。要形成这种消费文化,就必须培养“文化人”,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
在我国,必须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的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可以说党的执政的路线经历了,由以“政治为核心”到“以经济为核心”再到“以百姓的幸福为核心—即以人为核心”的转变。这样执政理念的转变将成为未来消费方式向绿色消费方式迈进的一大可能性 。
参考文献
[1] 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篇2
引言
我国虽然还没有真正进入西方学者所说的“消费社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假日经济”的出现、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准的不断提高,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已经呈现出消费社会的特征,大众传媒也渗透到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品消费、大众传媒对视觉形象的助推,已经使视觉文化成为中国社会文化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完全从西方进口的“舶来品”。在此境遇下,近年来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发展迅速。
一批西方视觉文化研究专著被翻译引进,比如阿莱斯·艾尔雅维茨的《图像时代》,w·j·t·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和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等;还涌现了很多翻译和介绍西方有关视觉和视觉文化研究成果的丛书和选本,比如罗岗、顾铮编写的《视觉文化读本》,吴琼主编的《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文化研究》第三辑还推出了“视觉文化研究”专题。
1 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
我国学者在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南京大学中文系周宪教授的《视觉文化的转向》一书就是一部透视了视觉文化方方面面的视觉文化大观。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及其与语言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化的关系。周宪先生将图像转向解释为:从浅层看,它的标志是图像霸权的确立;往深层看,它昭示了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文化向图像主因型文化的转变。[1]在这一转变中作为语言文化之代表的文学受到了冲击,金惠敏教授指出:图像增殖及其对主体的解构对文学而言可能是致命一击,当大众满足于轻松的图像,文学就会因其接受难度而被冷落,更严重的是,图像或拟像解除了语言所造就的深度阅读、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2]也有学者认为,从理想的状态来说,视觉文化是以语言文化为历史起点对以往文化经验的一次扩容和提升,有效地弥补了语言文化的不足,比语言文化的理性模式更人性化。[3]
第二,视觉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演变。有学者从图像的发展角度将人类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概括为三种:图腾、图像和仿像。[4]周宪先生从“看的方式”的变化的角度将视觉文化从传统向当代形态的演变概括为: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从相似性到自指性、从重内容到重形式、从“静观”到“震惊”、从趋近图像到为图像所困。[5]
第三,视觉文化的社会基础和媒介基础。视觉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其中消费社会和电子媒介是被我国学者广泛认可的两个主要因素。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消费社会关系密切,消费社会是视觉文化的温床。有学者指出,中国当代“小康文化”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因此,强调视觉、专注于感性愉悦的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6]当代视觉文化还以电子媒介为依托,在视觉文化时代,媒介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都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有研究者将电子媒介的发展阶段分期为机械复制时代和数字影像时代,认为它们分别对应着视觉文化的复制和虚拟两种形态。[7]
第四,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及批判。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者普遍认为视觉文化消解了传统的审美方式,限制了人的反思能力和想象力,并挤压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有学者将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客体的视觉化、复制性、驳杂性和大众化;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弱化和钝化;审美关系表现为主体对视觉形象的消费和审美判断、审美趣味的趋同。[8]还有学者认为图像时代的审美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虚对真的僭越”,二是“欲望混同为感性”;图像不以与真实存在的联系为最高的美学追求,而是将满足欲望的假象当作其优势,使人的主体性完全建立在虚幻的表面可视的形式上,令人在商业圈套中交出了自己的灵魂。[9]
从以上对中外视觉文化研究的简略介绍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四条最基本的路径:一是图像对语言中心论的反叛与颠覆,以利奥塔、拉什等人的理论为代表,理性与感性、图像与文字是这一路径涉及的主要矛盾;二是消费逻辑与视觉文化的合谋,以居伊·德波、鲍德里亚、詹姆逊等人关于“消费社会”的研究为理论依据,商品、符号价值、时尚、娱乐、身体、权力等是这一研究路径的主题;三是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传播,以本雅明、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的理论为基础,复制、虚拟、超现实、全球化等关键词以及影视研究、影视个案分析常常见于这一路径的研究之中;四是视觉行为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以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w·j·t·米歇尔的图像表征研究和发端于20世纪美国的视觉素养研究为代表。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文化艺术;消费
苏州是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苏州是一座开拓进取的城市,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目前经济发展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而苏州的文化亦是底蕴丰厚,发展迅速,园林、苏绣、评弹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苏州的文化代表。近年来,在苏州政府的支持下,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苏州评弹学校等的创立,更是让苏州人民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学习欲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苏州市人民的艺术消费能力在全国范围内较为领先。然而,由于传统文化遭遇发展瓶颈,外来艺术形式难于推广等问题,苏州人民的艺术素养还有待提升。苏州大学作为苏州最具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学生来源范围广,专业类型齐全,学生数量众多,在全国大学中较为典型,适用于本文研究内容,
一、研究意义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消费文化产品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路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成良好的文化鉴别能力与文化消费习惯是优秀大学生必备的良好素质。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的研究工作,探寻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基本特征与现存问题,才能选择科学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都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大学生又处于脱产阶段,普遍可支配的收入不多。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文化活动,向着高素质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做了有关于大学生文化消费情况的调查,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参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起到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们以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州文化市场为例,以专业种类丰富的苏州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此次调查。
二、消费现状分析
调研小组通过学校偶遇抽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面向苏州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共完成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87.6%。此次,接受我们调查的男性占总人数的49%,女性占总人数的51%,故调查一定程度上兼顾到了男女在选择习惯和思考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有一定的可信度。此次调查中本科生占到了总人数的70%,硕士研究生占18%,博士或以上学历占2%。故所得结论的主体还是本科生。一方面,是因为苏州大学的大学生中本科生处于绝大多数,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中,本科生的人数也是远远多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人。现就调查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消费能力与月生活费相关性大
―分析―在被调查者中,平均每月生活费在800元至1000元人群,大约占被调查总数的50%; 1000-1200元的同学占总数的32%; 1200-1400元的占13%;1400元以上的同学占4%。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月平均消费水平是成正比的。除极少个案存在月消费支出与文化娱乐消费严重失衡之外,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剧院消费情况与月消费总额都在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内。
(二)学生能承受的演出票价水平总体不高
分析调查显示,有67%的人能够承受在41--60元之内的剧院票价,另有19%的人能承受61--100元以内的票价。目前苏州市场内的剧院演出票,学生票价多在30--100之间,但学生票数量有限,而观影效果更佳的其他座位票则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进一步调查显示,在消费能力不高的前提下,学生们多倾向于团体优惠购票,有51%的学生更愿意通过团体优惠(如团购等)购买的方式进行消费,另有29%的学生希望学校集体组织购买。一方面,集体购票能够在价格上占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团体行为也使得学生省去了前往售票现场购票、领票等多重复杂的手续。
(三)学生文化消费内容较为单一
分析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大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剧院相关演出的信息,信息来源渠道广泛。而在“您对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什么演出感兴趣“的调查中,对于戏剧类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占59%,对于音乐和舞蹈类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占31%,而对展示地方特色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偏少,故相对而言,大学生们的文化消费内容较为单一,且偏娱乐化,对于更具文化内涵的讲座类演出兴趣度不高。
(四)学生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分层化
分析我们发现,月消费可支出能力不同,在文化消费的具体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在被调查者中,月可消费总额在元1000元以下的学生文化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几乎没有看过剧院的演出,这一部分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1%; 而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中,娱乐性消费支出大幅提升,每年看过剧院演出一到三场的占29%,四到七场的占42% ,少数月生活费在1400元及以上的人每年观看演出多达八场甚至以上,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学生剧社(如东吴剧社等)的演出。
(五)学生对于演出的质量要求更高
在“对于剧院,你更关心的问题”中,有60%的人选择了“演出剧目是否有新意/舞台效果是否优良”,可见在多数人心中,节目的质量依然是观众选择是否前去观看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这可以促进剧院不断发掘和引进高质量的作品,为剧院的长期持久良性发展助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学生们提高观演效果,好的文化艺术作品能够启迪我们的人生,选择高质量的演出,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价格的低廉,有利于大学生们在观演的时候有所得。此外,依然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演出票价是否在接受范围之内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见,票价依然学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一)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文化艺术消费
一方面,建议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艺术消费观念,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名师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合适的文化消费模式。另一方面,学校可与各大剧院建立合作关系,建设观演信息优先、购票优惠、团体购票、演出进校园、建立实践基地、等多种渠道促进学生的文化消费,通过合作关系,校方应尽力为学生观看演出提供更多机会和票价优惠,以鼓励更多学生走出校园,观看演出,提升文化艺术素养。
(二)学生应增强文化艺术消费意识 ,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观
为解决文化艺术消费意识淡薄,学校应加大促进文化消费的宣传力度,促使学生对文化艺术消费有更明确的认知。与此同时,作为学生自身,也应有意识地增强文化艺术消费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艺术消费观,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完善自我人格。与此同时,学生也应明确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自身实践能力及思维能力的作用、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人生必不可缺的一项课程。
(三)剧院应调整相关经营模式,为学生文化消费提供便利
剧院方面应针对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面向学生,制定更合理的演出营销模式。一方面,在部分适宜学生消费、利于艺术普及的演出售票中,为学生提供优惠票价,同时不降低学生观演质量;另一方面,剧院也应积极与高校达成合作关系,将售票模式丰富化,通过团体优惠售票等方式,既能保证剧院演出上座率,也能为学生群体提供更便捷的渠道观看高品质的演出,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高校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消费的良好习惯和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艺术涵养,促进社会文化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刘燕.浅析艺术素养对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J].高校讲坛,2011(12):204.
篇4
摘 要:近年来,随着旅游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旅游者的消费模式成为旅游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国内外实证研究的文献检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在旅游决策与信息搜集、旅游动机与偏好、客主交往、服务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消费行为与特征进行述评,最后概括我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旅游;消费行为
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旅游学界开始对不同国家游客的旅游活动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旅游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文化差异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澳大利亚学者Yvette Reisinger和Lindsay W. Turner指出,学术界不能仅从社会人口特征、地理学、心理学、营销学等角度研究国际旅游市场问题,必须重视跨文化差异对旅游市场开发的影响,才能对国际游客的决策与消费过程进行准确推断[1]。
跨文化旅游研究不仅包括跨国研究,而且包括对来自同一国家、不同亚文化群体的游客的研究[2]。只是至今为止,旅游学界的跨文化研究还是主要针对跨国旅游进行的。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会表现出不同的消费行为与特征,客源国与东道国在价值观、行为规范、感知、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文化差异都会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偏好产生影响。旅游从业人员根据文化差异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有助于进行准确的旅游市场定位与细分,有助于设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旅游者的需求。
本文通过国内外实证研究文献检索,从旅游决策与信息搜集行为、旅游动机与偏好、客主交往、感知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等方面对跨文化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特征进行述评。
一、旅游研究中关于文化维度的界定与计量
文化是个多维概念,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本文参照Yvette Reisinger和Lindsay W. Turner的观点,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传统、道德、习俗、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1]。根据荷兰著名学者Geert Hofstede的研究成果,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集体主义、男性-女性主义、长期-短期导向[3]。学术界通常认为,东西方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最显著的与西方社会相比较,东方社会在“不确定性回避”和“权力距离”维度上得分较高,在决策过程中更重视“集体主义”和“长期导向”,但在“男性主义-女性主义”这个维度上是不确定的。。
旅游学界的研究成果也支持Geert Hofstede在东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看法。例如,Yvette Reisinger和Lindsay W. Turner对入境游客与澳大利亚本土居民的文化差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4]。他们发现,澳大利亚本土居民与中国游客(包括中国大陆、港台和新加坡华裔等)在以下6个文化特征方面存在差异:自我实现性、礼仪、人际交往、对旅游活动的理解、情感表达、社会义务与责任。通常而言,追求不同的文化体验是吸引旅游者进行跨国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旅游者对东道国的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或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冲突,就很可能使跨国旅游者(或东道国居民)在旅游活动中产生误解和抱怨。在现有的文献中,有些学者根据霍夫斯泰德的划分方法,研究某一文化维度对旅游者消费行为与特征的影响[5,6],更多学者以国籍(或出生地)为分类变量,对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比较研究。
二、跨文化旅游者的旅行决策与信息搜集行为
旅游学界对文化距离、风险回避性对游客出游决策行为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文化距离(Culture Distance)反映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旅游学界对文化距离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 文化背景相似(文化距离小)的旅游者更可能表现出相似的决策与消费特征。例如,与亚洲游客相比较,欧盟各国游客的旅游行为表现出很多相似的特点[7]。(2) 客源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会影响游客的决策行为。例如,美国学者John C. Crotts对第一次出境旅游的302名美国本土居民进行调查发现,客源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越大,旅游者就越可能降低旅游行为中的风险;如果这种文化距离越小,旅游者就更倾向于自由、独立的旅游方式,更长的旅途[8]。
与Geert Hofstede界定的其他4个文化维度相比较,“风险回避性”是预测跨文化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8]。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风险回避型的游客通常会在旅行计划时间、旅游方式、行程安排和旅游信息搜集方式上有不同的特点(见表1)。例如美国学者Bruce R. Money和John C. Crotts于2003年对赴美观光旅游的日本和德国游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日本游客(根据Geert Hofstede的划分属于高风险回避型)更倾向于与更多的成员一起参加已付费的旅行,会计划更短的旅途,游玩更少的地点[5]。美国学Stephen W. Litvin等对来自58个国家的526名赴美观光旅游的游客进行调查,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6]。
在旅行决策行为中,信息搜集是旅游决策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欧美学者对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所偏好的信息收集途径专门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例如,1997年,美国国家旅游局在国际航班上对返程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游客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9]。1997年,英国学者Silvia Sussmann和Catherine A. Rashcovsky对在加拿大同一社区居住的英裔和法裔居民进行调查[2]。2000年,美国学者Dogan Gursoy和Joseph S. Chen调查了德、法、英三国旅游者的不同信息搜集方式[10]。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跨国旅游者通常使用不同的渠道(例如,亲友、宣传册、旅行社、过去的经验、报刊杂志、书籍、旅游局和电视广播等)进行旅游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正在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居民偏爱的信息搜集渠道之一。但学术界对各国旅游者偏爱的信息搜集方式并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有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回避型游客更可能借助亲友、旅游局等非市场化渠道获取信息,低风险回避型游客更可能采取市场化渠道获取信息[6,9]。他们的这一观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三、跨文化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偏好
旅游学界对欧美国家游客的旅游动机进行了较多比较研究,但对亚洲游客(日本游客除外)旅游动机的研究还相对较少[11]。
美国学者Sue Yuan和Cary McDonald设计了29个旅行动机的题目,于1990年对来自英、法、日、德4个国家的游客进行调查。他们发现,逃避现实、追求新奇、声望吸引、爱好/放松、亲情关系这5个因素对这四国游客的推动作用各有不同[12]。
2001年,土耳其学者Metin Kozak的调查表明,赴土耳其和摩洛哥旅游的英国游客和德国游客的旅游动机也有所差异。英国游客更倾向于寻找乐趣,德国游客更希望通过旅游得到身心的放松[13]。
韩国学者对赴韩的国际游客的旅游动机和偏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1,14]。Chulwon Kim和Seokho Lee发现,“旅游地吸引力”和“家庭团聚”这2个因素对日本游客有更强的刺激效果,而“追求新奇”是吸引英美游客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这可以用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在“集体-个人主义”文化导向的区别来解释[14]。Seong-Seop Kim等人发现,美国和澳大利亚游客主要为了体验差异性的文化而到韩国旅游,他们偏好能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而中国大陆和香港游客除了以上原因,还会由于逃避现实生活、享受不同的旅游资源、显示身份地位等原因而选择跨国旅游,而且他们和日本游客都更偏好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11](见表2)。
此外,旅游者的文化背景还会影响他们对服务和产品消费的偏好。美国旅游局的报告指出,英国游客赴美旅行时最偏爱的活动是购物和照像,法国游客最喜欢享用当地的美食和聚餐[11]。而日本游客则是公认的对购物活动具有浓厚兴趣的群体[15]。
综上所述,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通常具有不同的旅行动机与偏好。西方游客可能更希望体验与自己所处文化背景不同的环境与活动[16],追求更多的刺激经历;而东方游客更可能由于家庭团聚、逃避现实等原因而出外旅游,对休闲娱乐活动也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四、跨文化旅游者与东道国居民的交往
跨国游客与东道主居民之间的交往是双向的,他们在种族、文化、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差异既会对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对当地社区产生影响。根据交往假设理论(Contact Hypothesis),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来说,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既可能产生积极的结果,也可能导致消极的结果。这种结果既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背景是社会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两国的文化差异是细微的、互补的,跨文化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就更可能产生积极的交往活动;如果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互不相容的,就会使跨文化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的交往产生困难,甚至出现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现象。也就是说,出现旅游者或东道主无法承受、不能理解的刺激,使他们丧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辨认食物的能力[17]。
旅游学界对跨文化旅游者与东道国居民的交往行为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美国学者Abraham Pizam等人通过调查,分析英、韩、以色列、荷兰等国的导游对国际游客行为的评价[18,19]。他们发现,接待国际游客的导游认为,在日、法、意、美游客的20种行为中,90%的行为特征都有差异,其中日本游客的行为最为独特。英国学者Maree Thyne等于2006年对新西兰的1033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的接受程度。他们发现,本地居民对文化差异较大的游客的接受能力较弱[20]。莱斯格和特纳发现,中国游客与澳大利亚本土居民偏爱的交往方式不同,中国游客更喜欢被邀请到家中,与当地居民建立更紧密的关系[1]。通常而言,亚洲游客与当地居民的接触较少,多数是与旅游服务提供者进行面对面的交往。如果旅游者感到东道主对他们比较关照,就会促进他们的重复游览行为,这一点亚洲游客表现更为明显[4]。
我国学者梁旺兵于2005年在上海对936名旅华外国游客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他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不同文化背景游客与目的地居民的交流愿望和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东南亚游客由于文化相近、语言相通,与我国旅游地居民交往最多,欧美游客性格外向,交往欲望强,与当地居民也有较多接触,而日韩游客由于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与我国旅游地居民的交往较少[16]。
五、跨文化旅游者感知的服务质量与满意度
文化差异会影响跨国游客的旅游体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期望、判断标准都不尽相同,即使他们面对相同的旅游活动与服务,他们感知的服务质量与满意度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例如,Yvette Reisinger和Lindsay W. Turner构建了跨文化旅游者的旅游满意感模型,对澳大利亚居民和亚洲游客(印尼、日、韩、中、泰五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社会行为规范与社会交往这3个变量对旅游者的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4]。
相对于旅游活动的服务质量评估,学术界对跨文化旅游者在住宿业的服务质量评估进行了较多比较研究。1998年,澳大利亚学者Robert W. Armstrong和美国学者Connie Mok在香港酒店对不同国家旅游者感知的服务质量进行调查。他们发现,来自英、美、日、澳、中国台湾的游客对酒店服务质量的评估有显著的差异,日本游客在“物质性”和“移情”这两个维度上的评分显著低于西方游客。而且与英美国家相比,亚洲游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较低[21]。2000年,香港学者Tat Y. Choi和Raymond Chu也在香港酒店进行了类似的调查。他们发现,价值因素是影响亚洲旅游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客房质量是影响西方旅游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旅游者知觉上的差异可以通过文化因素来解释[22]。
还有些学者从Geert Hofstede所划分的民族文化维度出发,研究跨文化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估。2000年,John C. Crotts和Ron Erdmann对从美国返程的国际游客进行抽样调查,选取日本(代表高级别男权社会)、英国和德国(代表中等级男权社会)、巴西和台湾(代表低级别男权社会)的游客作为3类比较对象(注:在Geert Hofstede对53个国家的文化特征的调查中,在“男性主义”这个维度上,日本排名第一,英国和德国分别排名第9和第10,巴西和台湾分别排名27和33。)。他们发现,民族文化对游客对航班和机场的忠诚感有显著的影响,日本游客在服务质量、忠诚感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巴西/台湾游客。他们认为,与女性主义社会相比较,男性主义社会有更高的成就欲望、竞争意识和物质追求,更少关注他人的感受[23]。这可能是男性主义社会成员对服务质量的评估更苛刻、评分较低的主要原因。
六、我国跨文化旅游研究现状与展望
1. 我国跨文化旅游研究现状
与英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政府在入境游客消费特征方面的统计数据还不够完备,我国旅游学界对跨文化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也比较少见。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利用统计年鉴对跨国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点、消费结构、旅游线路选择等进行探讨[24,25],还有些学者对跨文化传播等理论进行阐述[26]。只有以马耀峰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于2004年在全国六大城市对入境游客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对旅华外国游客消费偏好和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16,27-29]。他们在跨文化旅游者消费行为方面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文化差异是吸引国外游客赴华旅游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国外旅游者表现出不同旅游行为的主要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在旅游决策、旅游资源偏好及客主互动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个结论与国际旅游学界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2. 今后研究展望
笔者认为,旅游学界今后应在以下方面加强跨文化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研究:
(1) 旅游学界主要研究了“风险回避性”这个文化因素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今后还应研究“权力距离”、“个人-集体主义”、“男性-女性主义”、“长期-短期导向”等文化维度对旅游者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2) 在现有的文献中,多数研究者主要在西方旅游市场对入境游客的消费行为与偏好进行调查,而对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见。笔者认为,国内外旅游学界今后应加强对中国游客与欧美、日韩、东南亚等文化背景游客消费行为的比较研究。此外,我国旅游学界还应对入境游客的消费行为与偏好进行更深入的市场细分与实证研究。
(3) 在现有的研究中,旅游学界主要根据旅游者的国籍区分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这种方法,还存在争议,因为国籍并不是产生文化差异的唯一原因。例如,有些学者认为,“居住地”或“出生地”能更好地代表旅游者的文化背景[30]。今后,学术界不仅应研究如何更准确地区分旅游者的文化背景,还应研究多维文化、亚文化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4)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探索性的,探讨不同国家旅游者消费行为与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今后旅游学界还应构建跨文化旅游者消费决策、旅游服务满意度和旅游目的地忠诚感等因果关系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更深入地探讨价值观、行为规范、习惯风俗等文化因素对旅游者行为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Reisinger Y,Lindsay T.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mandarin-speaking tourists and australian hosts and their impact on cross-cultural tourist-host interac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8(2):175-187.
[2] Sussmann S,Catherine A R.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french canadians’ vacation travel patter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7(2):191-208.
[3] Hofstede G.Cultural Consequences[M].2nd ed. Thousand Oaks,CA:Sage,2001.
[4] Reisinger Y,Lindsay T.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asian tourist markets and australian hosts:Part 2[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2(4):374-384.
[5] Money R B,John C C.The effect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 on information search,planning,and purchases of international travel vac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3(1):191-202.
[6] Litvin S W,John C C,Frank L H.Cross-cultural tourist behavior: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involving hofstede’s uncertainty avoidance dimen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4(1):29-37.
[7] Laing J H,Geoffrey I C.Extraordinary journeys:an exploratory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ourists on the frontier[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5(3):209-223.
[8] Crotts J C.The effect of cultural distance on overseas travel behavior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4(1):83-88.
[9] Chen J S.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ve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mong tourists from three pacific-rim countries[J].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2000(2):239-251.
[10] Gursoy D,Joseph S petitive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J].Tourism Management,2000(6):583-590.
[11] Kim Seong-Seop,Bruce P.Marketing implications arising fro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leasure tourist motivations and other travel-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visitors to korea[J].Tourism Management,2005(3):347-357.
[12] Yuan S,Cary M.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pleasure tim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0(1):42-44.
[13] Kozak parative analysis of tourist motivations by nationality and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1(3):221-232.
[14] Kim C,Seokho L.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ourist motivation between anglo-american and japanese tourists[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2000(1/2):153-170.
[15] Rosenbaum M S,Daniel L S.Who buys that? Who does what? Analysis of cross-cultural consumption behaviors among tourists in hawaii[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5(3):235-247.
[16] 梁旺兵.上海市外国游客跨文化旅游行为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6):118-121.
[17] Reisinger Y,Lindsay T.Cross-cultural Behavior in Tourism:Concepts and Analysis[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8] Pizam A,Silvia S.Does nationality affect tourist behavior?[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4):901-917.
[19] Pizam A,Jeong G H.Cross-cultural tourist behavior:perceptions of korean tour-guides[J].Tourism Management,1996(4):277-286.
[20] Thyne M,Rob L,Sarah T.The use of conjoint analysi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cross-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hosts and guests[J].Tourism Management,2006(2):201-213.
[21] Armstrong R W,Connie M.Expectations for hotel service quality:do they differ from culture to culture?[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1998(4):381-391.
[22] Choi T Y,Chu R.Determinants of hotel guests’ satisfaction and repeat patronage in the Hong Kong hotel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1(3):277-297.
[23] Crotts J C,Ron E.Does na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consumer’s evaluation of travel services? a test of hofstede’s model of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J].Managing Service Quality,2000(6):410-419.
[24] 赖文凤.台湾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与开发浅谈[J].经济前沿,2003(5):25-27.
[25] 王仕莲.云南省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开发战略[J].经济地理,2000(5):98-102.
[26] 赵飞羽,明庆忠,王波.游客对旅游地的跨文化传播之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2):50-53.
[27] 白凯,马耀峰,周忠学.入境游客消费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5(3):66-71.
[28] 马耀峰,梁旺兵,苏红霞,杨瑾.旅华外国游客消费偏好的实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6):96-99.
[29] 马耀峰,胡晓虹.旅沪外国游客旅游选择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5(1):52-57.
[30] Crotts J C,Stephen W L.Cross-cultural research:are researchers better served by knowing respondents’ country of birth,residence,or citizenship?[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3(2):186-190.
A Review of Cross-cultural Tourists’ Consumer Behaviors
WU Xiaoyi,LIN Derong
(School of Management,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消费 分析
为了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我们在湖北省10所高职院校共发出问卷680份,收回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为86.7%。调查数据的录入和整理使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13版。
一、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内容
1.大众文化消费品需求的比重日益增加。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新异、易接受、浅显和情感释放的功能普遍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在“您喜爱读的书籍”的调查中,消遣类书籍在大学生中普遍受到欢迎,被选率为63.4%,而学术类书籍的被选率仅为8.1%。
2.文化消费的需求心理越来越不成熟。具体表现为对“卡通文化”念念不忘;对“青春偶像文化”独有钟情;三是对鱼龙混杂的大众文化缺乏判别能力,往往是不假思索的吸收。这类学生占69.3%。
3.文化消费注重实用的趋势。虽然大学生文化选择的具体文化消费品各异,但“注重实用”是一个共同趋势。86.4%的学生们期望文化消费能给自己将来就业带来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各种实用技术型文化消费品受到他们的青睐。
二、大学生文化消费方式的特点
1.多样性。受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环境、个性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方式呈多样化,从不同角度可分为理智型、随意型;经济实用型、追求享受型等。
2.功利性。具体表现在对专业和实用技术方面的文化消费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即使要自己付费也十分主动,而对付费较少或无须付费的主导文化消费品等,反应比较淡漠。
3.短期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追求一时的感官刺激,对休闲文化表现出较大兴趣;二是把个人发展简单地理解为拥有当前社会比较实用的专业技术,而没有把它和正确价值观的确立、生存能力的提高、身心的健康等有机结合起来。
三、大学生文化消费结构发展趋势
1.生存、享受、发展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生存文化消费品是大学生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原因主要有是希望满足就业需要,这样使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变得世俗、功利、单调。享受文化消费品在大学生文化消费中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且消费的数量、形式、时间、货币支出都有增加的趋势。但休闲、娱乐层次较多,陶冶、启迪层次较少,比较注重感官刺激,忽视高级情感的培养。发展文化消费品没有引起大学生的足够重视。在他们文化消费的经济压力和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没得到缓解之前,这一倾向不可能有多大改变。
2.文化消费欲望急剧膨胀。(1)学习辅助用品支出的增加。当今的学习越来越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产品。比如收音机、单放机、磁带、计算机等。(2)实用技术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学生不得不关注将来的就业,并凭着自己从市场上获得的就业信息来判断和选择自己文化消费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塑造市场需要的人才素质,以扩大自己将来就业的选择空间。(3)情感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大众文化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据消费者的情感需要的变动和流行趋势而批量生产出来的,易激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因此,情感文化消费成为了学生文化消费实际支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3.文化消费内容丰富,质量不高。从大学生文化消费活动的现实情况来看,他们需求强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从前面所述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特点可看出,他们的消费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只追求一时消费的满足,忽视终极发展即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消费虽然可以给大学生带来一时的方便、舒适,但它是一种“快餐文化”,不能给人带来终极关怀。
4.网络消费发展较快。现在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调查,已有27.8%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经常上网的人数已达到70.8%,许多同学在网上的消费每月已达100多元。但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一是学生对上网聊天、浏览娱乐新闻、电子邮箱、免费下载、游戏、电影的使用最高,学生网络消费主要是满足学习、交友、娱乐生活的需要;二是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意识不强。学生真正将网络用于学习,查找学习资料的并不多。据调查,将查找学习资料列入上网目的前三位之内的学生,只占上网学生总数的15.8%,查找学习资料的上网时间只占学生上网时间的7.6%。
四、加强引导,培养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良好习惯
当前的大学生文化消费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令人担忧的消极现象,应对大学生文化消费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与问题;经济发展;认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94
[中图分类号]F719;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1
我国已经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文化产业等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大,因此,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布局一定要站在战略角度考虑。文化产业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并且文化产业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它与其他细分产业紧密联系,所以联动效应是高效产业化运作的最理想的状态。当前,我国正在处于转型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特别是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逐渐提升,如何平衡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当下最值得思考的课题之一。
1 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其主要特征是为大众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文化产业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主要目标,这是文化产业的广义定义。相应的,狭义的文化产业具体指的是某种艺术创作的行为,比如:音乐创作、舞蹈等。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与我国国情相匹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明,面对科学技术变革对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全世界不同文化思维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冲击。如何引导青少年网民辨伪存真,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现实性背景。
2 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和现状
2.1 文化产业发展政绩化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文化基础产业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政绩化的现象越来越多地被披露出来,一些文化项目没有在群众中引起足够共鸣,文化产业的根据依然不够完善,缺乏对于文化产业的持续性支撑。
2.2 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缺乏资源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同时,现阶段,在文化领域,由于体制原因,还没有完全形成市场化的竞争和淘汰机制。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企业中有90%都是中小企业,他们各自为战,市场化非常低,并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领导者这类型的企业。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氛围虽然已经形成,市场行为和政府引导都还处在一个低水平阶段,并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2.3 互联网环境自律性不够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出互联网文化,这种文化形式和传统文化具有较大差异,且这种互联网文化对大众的影响非常明显。不少企业将文化推广也放在了互联网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产业文化与互联网高度融合为文化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媒介资源,但互联网发展至今,其自律性依然非常弱,相关平台对文化的引导具有滞后性,文化产业在互联网的发展上有一定难度。
3 文化产业消费趋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文化产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现在正在大力发展服务业,拉动内需,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所以,要给文化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环境,改变原有的政绩观,拒绝面子工程,为文化产业规划出一个长远发展的规划纲要。同时,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律,合理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另外,扶持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传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
3.2 文化产业消费趋势的本土化思考
文化产业的本土化思考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一个落实的行为。文化产业本身是非常丰富的,把文化与大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国地域辽阔,一方一俗,要克服文化产品水土不服的尴尬情况,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项目规划,明确消费人群、教育层次、年龄、产品周期等,对消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才能真正做到文化产业本土化。
3.3 创意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年轻一代,具有丰富的创新思维和活力,他们应该是文化传播最直接的推动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化并不是单指传统文化,而是一切精神层面的需求。这些都能够产业化、产品化,在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时,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一样的增长动力,所以创意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4 结 语
文化产业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产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引导,人才培养和互联网思维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具备的,坚持创新,文化产业就能不断向前迈进。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人情文化;消费种类;消费意愿;影响
[中图分类号] F713.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35-02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重人情、讲礼节,可谓是好传统。适当的人情消费无可厚非。然而,随着不良风气的弥漫,讲关系、讲面子的人情消费愈来愈严重,一些人为了充阔气或是获得利益而颠倒了人情消费的本质,甚至让人背上沉重经济负担。“婚丧嫁娶”、“小孩满月”、“金榜题名”这些存在在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人情消费,都是对中国人情社会的充分展现。根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情消费已经占到家庭收入的38%,人情文化对我国居民消费意愿的影日趋明显。
一、人情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出现的人情文化是社会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生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文化理念,分别表现为消费者在购物结构和购物行为等方面的价值理念,是消费者在长此以往的购物行为中所形成的一种逐渐固化的理念,是影响消费者购物行为和购物喜好的一种意识标准,换言之可以称它为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然而从小接受的育和普世价值观,国人在购物行为中也产生了不少礼数共性,比如“礼尚往来”、“人情往来”等。通过观察,“人情消费”在国人的购物生活中占比不小,是我国消费者在消费中表现出的突出现象。人情文化可以合理解释国人诸多行为表现方式,更是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意愿。
人情消费是基于居民自觉情愿的基础上因其人际关系而并非个人所需的非间接给予其他人的支出,民间多用随礼或是随份子来形容。现代社会生活里,人情往来活动越来越多,人情消费可以保持和推动人和人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从维系感情、人情往来的方面来看,人情是居民从情感作为出发点、社会关系作为渠道维系关系平衡的一种行为。人情是一种相对来说脆弱的情感,它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基于彼此互利和有偿交换的,也可以说和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另外的方面可看出,人情并非感性产物,而是综合了利益、资源、关系等多重方面的理性计算,在遵循基础伦理道德的前提下,通过交换礼品实现人情交际的创建和维护。在我们国家,人情是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粘合剂”,具有很大的弹性变化,人情交往对象包括亲戚、好友、同学、同事等等,甚至还存在于不相干的而有利可图的社会对象中。在人际交往中,人情被奉为一种社会潜性规则,也是一项资源互换互利的有效途径。
二、人情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消费意愿的表现方式
消费意愿在某种程度上很大的影响着居民能否实施购买动机以及购买形式。消费意愿体现了购买者个体购买某特定商品的自发性计划的强烈程度,它被看做是购买者能否产生购买动机的主要衡量指标而非间接影响消费行为。消费意愿可被分为四个维度:消费总量、消费种类、消费时间和消费档次。消费总量意愿代表着购买者总消费支出意愿,是花费的所有支出的月均总和。消费种类意愿体现在购买者愿意为某类商品所付出的金额数量。消费时间意愿指的是购买者希望尽早的得到某种商品的强烈度。而消费档次意愿是购买者对购买的商品的档次(低、中、高)的渴望程度。
(二)消费意愿受到人情文化的影响程度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域的文化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作为在独立生活环境中成长的购买者受其生长环境中的习性和文化影响,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购买心态、购买行为。在偏远乡村,“红白喜事”是反映当地人情消费方式的渠道之一。研究表明,村民在红白喜事的随礼时,有他们既定要遵守的“乡土人情”,衡量其在村里的地位和势力,权衡与自己的关系亲疏程度,也结合之前的人情往来具体情况来给出礼金。经济形势的发展、生活层次的提升、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情的表现方式也更加丰富。不单是类别增加,人情交际的金额数目也在不断增加。人情交际的范围也不局限于往常,过去更多的是以血缘、姻缘关系为主要范围,现如今人情交际还向地缘、业缘呈发展态势。在都市中,人情消费比在乡村的同比要更多。无论是参加婚礼、祝贺孩子周岁还是恭喜考入了好学校、搬进了新家等等都会根据自身情况给对方准备一份礼金,礼金数额相对于农村自然会是高很多。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奉行礼尚往来,也就是说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还要求有相对应的回报。那么,我们先收到别人给的人情礼物或是礼金,等到相应合适的时候,再给别人等量对的甚至更多的回礼。如此偿还人情的行为在很大一方面会刺激消费的增长,人情消费已日益成为居民的一项重要支出,而且支出的份额呈增多趋势,支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基于消费者个体之间会存在差异,每个人在维系和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时会权衡自身的实际收入情况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程度。笔者将着重分析研究人情文化对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针对消费意愿,可剖析为以下四个维度:消费总量、消费种类、消费时间和消费档次。其中消费档次划分成低、中、高三档。在我们的研究分析里,消费种类遵照我国统计局规定的消费支出种类为依据,将消费种类归纳为13项:食物、衣服、住宅、保养/保健、通讯、娱乐、医护、其他种类商品与服务、教育培训、旅游、人情支出、数码产品(手机、电脑、相机等)、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我们假设其最初都会产生正相关影响,即人情文化对(a)食物、(b)衣服、(c)住宅、(d)保养/保健、(e)通讯、(f)娱乐、(g)医护、(h)其他消费、(i)教育培训、(j)旅游、(k)人情支出、(l)数码产品、(m)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意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影响。
(三)消费意愿的测量
我们把平均月入额设置为控制变量,从表1可以看出,人情文化对于消费总量(实际)、消费总量(计划)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因此人情文化对于消费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影响,人情文化对于购买者购买高档物品有明显的关系影响,然而对消费者消费中档商品和低档商品没有明显的关系,因此假设只在部分程度上合理成立。把平均月收入设置为控制数量,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食物、衣服、住宅、保养保健、通讯、娱乐、医护、其他消费、旅游、人情支出、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等各自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154、0.155、0.150、0.141、0.177、0.154、0.017、0.197、0.180、0.178、0.094、0.060。D-W值都大于1.6而小于2,即都在2左右。这说明,这些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数值没有严重的序列自相关现象。VIF值都小于1.1,其说明以下模型中各自的自变量彼此没有突出的共线性问题。由此说明,以下回归模型的假设可行,能够成为接下来解析模型中独立变量系数的统计参考值。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人情文化对教育培训的回归模型中,变化后的判定系数是0.004,所以,人情文化对教育培训的解释能力可以忽略。所以,假设不支持。通过表2中的数据能够看出,在0.01的明显标准上,人情文化对于假设4中的(b)衣服、(c)住宅、(d)保养/保健、(e)通讯、(f)娱乐、(k)人情支出等的影响通过了明显性检验,得出假设项成立;不过,人情文化对于假设中的(a)食物、(g)医护、(h)其他购买、(j)旅游、(l)数码产品、(m)家用电器等的影响却没法通过明显性检验。
三、居民消费意愿受人情文化的影响综述
其一,消费总量受人情文化的影响变化。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日增高,人们的观念也与时俱进的发生了很多改变。人情消费被贴上了越来越重的功利标签,更多的时候人们更愿意通过物质赠送的方式来表达和衡量人际关系。因而,人情消费的范畴、种类也不同以往,过去的婚礼、祝寿、得子等送人情礼发展到如今搬家、高就、参军、拜师、就业甚至是求医、职场打点等更多方面,在官员和商人中人情消费则更甚。以上这些人情消费的范畴、种类等的增多直接导致了消费总量的增多。其二,消费档次受人情文化的影响。高档物品的消费受到人情消费的影响更甚。当然这和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友人之间重感情等因素也是息息相关。佳节假日和一些特殊日子被认定为沟通感情、维系人脉的好时机,中国人的理念中,小一辈的为了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孝心,通常会挑选档次高、质量好的礼物作为消费对象。更多体现在职场中职员对领导的礼品选择,朋友之间关系亲密的如此人情往来,自然就会选择以质量更好甚至达到某种虚荣心,以精美的包装的高档次礼物为首选。然而人情文化对于中、低档商品的消费影响不是很大,基于以上的分析,中、低档的礼品不再作为人们人情交往的商品首选,所以没有受到正相关的影响。其三,研究显示,人情文化对居民消费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即可认为,在发生人情消费行为的时候,大家更多会依据送礼对象做出因人而异的挑选,最终决定更为合适的消费内容,而不是一味地贪图潮流和时髦。最后,居民消费类别受人情文化的影响。从数据统计可以得出,人情文化对衣服、保养保健类的消费意愿有着相当明显的关系。在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中,在很多人情交往的社交场合,穿着得体被认为是对他人的尊重、是礼仪的表现。为了出席特定的或是重要的社交场合,购买者会特意定制或购买服装以及做保养保健等来表现场面上的礼节和风光。另外,人情支出、通讯、娱乐受人情文化对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源于我国居民好讲究人情往来,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乔迁新居、孩子满月、生日寿辰、金榜题名等,大家都会相互送礼来表达情感,这些都是人情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代生活中,城市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联络感情、维系人情的方式已经不局限于必须见面,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发达让电话、微信、短信的运用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在如今文化产业逐步兴旺的情况下,社会风气里尤其是年轻人当中更是奉行“娱乐至上”。同学聚会、朋友聚会不再是拘泥于吃饭喝酒聊天这些简单往常的人际交往方式,也会通过在KTV唱歌、玩桌游等娱乐方式沟通感情、加深情感交流,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在信息通讯和娱乐方面的消费。
毋庸置疑,人情文化对于促进我国国民消费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丰富了居民生活的多样化和活力化。不过凡事必有两面性,有积极向上的作用就必然有不利的消O的影响。凡事讲究适量、适度,一旦过了合适的度,积极的人情消费就容易变成攀比消费和不正风气的消费。也有不少死要面子、盲目攀比、穷摆阔气的情况存在,变成了人情消费的负能量。很多家庭因此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债。有的因为不合理的人情消费造成家庭关系不和谐、伤感情,让本该和睦愉快的事情变巧成拙。也有的因不当的人情消费,受贿行贿,最后落得牢狱之灾。
只要积极健康的对待人情消费,其积极作用还是大于消极影响的。人际交往、人情消费,也应该坚持“绿色健康”的概念。遵守“低碳往来”,不讲求盲目物质攀比,讲求心意,既社会风气蒸蒸日上、不浪费资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更近、却又不失礼仪之风。这是“世风日上”,不攀比、不浮夸,社会能更多重视和关注精神的纯洁、情感的细腻、心灵的感知,让崇尚清新成为社会主流,让人情文化成为居民消费、娱乐、教育、社交中给予自己和他人希望的人文文化。
[参 考 文 献]
[1]袁丹洁.消费文化是消费的知识化和理论化形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报,2000(1)
[2]邓向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建设[J].理论月刊,2012,9(12):356-359
篇8
[关键词]惠山古镇;消费偏好;因子分析法
[DOI]10.13939/ki.zgsc.2017.10.114
惠山古镇是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不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江南古镇风貌,还以其丰富的文化风俗,包括祠堂文化、泥人文化、泉茶文化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其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保护阶段,但由于其同时具有商业性与开发性,所以对其游客消费偏好的调查研究是必要的,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性开发,有利于提高惠山古镇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1 研究现状
1.1 游客消费偏好研究分析
随着西方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逐渐兴起,有关消费偏好的概念逐渐与旅游业结合,成为相关学者专家探究旅游业中游客消费行为的理论依据。国外学者相较国内学者,较早地对游客的消费偏好概念做了基于消费行为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宽泛界定。如学者杰弗里・克劳奇和乔丹・J.卢维耶(2000)在其论文著作中,对消费偏好大致定义为“包括游客或居民对旅游目的地、旅行行为模式、旅游产品、接待设施等偏好和选择”[1],将其作为一种类似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感知的概念进行处理。
相比于国外研究界,国内学者的研究虽然对人文理论知识研究较晚,起步不利,但在西方众多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内研究则更加注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如学者赵婷(2015)结合西宁市博物馆旅游的实地情况,调查游客的出游方式、出游动机、媒介选择与消费支出等情况,从而提供对当地博物馆旅游产业产品策略、促销策略和品牌建设策略的意见[2],成为国内学者在游客消费偏好领域内以实践为导向,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探究的范例。但从客观出发,目前国内旅游偏好的研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旅游偏好研究尚处于初级、中级阶段,学者对于旅游偏好的研究仍停留在运用简单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层面。而这种研究层面所反映出的研究水平的不足,还需要时间来进行弥补。[3]
1.2 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分析
西方众多国家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上更偏向于靠近法律层面的保护,在实际的建议上也多与历史街区的维护有关,而有关历史街区旅游业开发与消费方面的问题,并没有随着历史街区被并入旅游业消费热点而逐渐引起关注。近年来,基于我国深厚历史文化背景,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更多将历史文化街区与消费观念、消费偏好等主观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使更好地发展适应游客消费的旅游景区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如暨南大学杨艳荣教授(2015)通过构建数据模型,检测历史文化街区“真实性”感知和具有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间存在的内在联系[4],从而帮助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发展获得游客广泛认可。基于研究兴起时间较短,研究水平尚有不足等客观因素,我国目前在历史文化街区方面的研究,虽然呈现出多样性、创新性的趋势,但总体研究方法与视角尚显单一,深度仍待提升。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稻堇丛
本次调查在无锡市惠山古镇实地发放了205份问卷,剔除了无效问卷1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为94.63%。
2.2 数据处理
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对样本人口特征进行调查,其中男性占43.81%,女性占56.19%;年龄构成上以青、中年为主,18~30岁人数占比最大,达到70.62%;学历构成上,大学本科居多,初中及以下、硕士及以上比例较低;职业构成上学生占比最大,比例为56.30%;在旅游方式上,有50%的选择自助游、有31.96%选择朋友聚会。月收入结构方面,处在 1000元以下、1001~3000元收入水平的人数居多,分别占比为37.63%、24.74%。以上数据说明来惠山古镇旅游的人群主要是学生群体,其中以专、本科大学生群体为主,另外还有较多的收入中等及中等偏上、有一定学历的就业或退休人群,以及以朋友聚会,聊天喝茶为目的的中年人群。
问卷的第二部分主要采取里克特五级量表对23个因素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之前还对部分游客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认为问卷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影响自身在惠山古镇进行消费的因素。
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3.1 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为提高研究效率,利用降维技术,抓住研究分析问题的主要矛盾,忽略无关紧要的部分信息,将众多相关因素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来反映全部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这几个公共因子应尽可能彼此不相关,进而通过方差贡献率判断其重要程度。[5]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
3.2 指标选择
本次指标的选择结合惠山古镇的实际特点,从“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方面展开,提出了包括景区级别、景区规模等23个具体因素,文章将对这些指标按X1、X2、X3……Xn的顺序进行标记,以方便后面的分析。
3.3 因子分析
(1)适宜性检验。根据系统给出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KMO的统计量为0.810>0.8,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证明各因素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综合来看,因子分析的适宜性检验通过。
(2)提取公因子。在本次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特征值大于1作为提取公因子的依据,同时根据方差贡献率确定各公因子的重要程度。根据结果显示,前6个因子可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8.706%,由于本次调查属于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认为前6个因子能够解释大部分的原始信息,作为提取的公因子。
具体来看,第一公因子主要包括就餐价格与服务,住宿价格与服务等因素,命名为价格因子;第二公因子主要包括景区的停车场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内部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命名为基础设施因子;第三公因子主要包括休闲食品与场所提供、旅游纪念品价格与特色等因素,命名为服务因子;第四公因子主要包括景区级别、知名度、面积及规模、建筑维护程度等因素,命名为对外影响力因子;第五公因子主要包括景区古镇风貌、祠堂群及祠堂文化、民俗文化活动等因素,命名为特色文化因子;第六公因子主要包括到达景区距离、到达景区的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命名为外部交通因子。
(3)计算因子得分。由系统给出的系数矩阵可将6个公因子表示为23个因素的线性形式,从而计算6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如对于第一公因子F1,根据得分系数矩阵,其因子得分表达式为:F1=-0.026X1-0.040X2-0.104X3+0.042X4-0.037X5-0.180X6+0.051X7+0.259X8+0.060X9-0.035X10+0.299X11+0.308X12+0.306X13+0.374X14-0.056X15-0.189X16-0.039X17+0.036X18-0.035X19-0.062X20-0.057X21-0.136X22-0.105X23。
同理可得出F2、F3、F4、F5及F6的因子得分表达式。将各个因子的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均值带入因子得分表达式中即可得出结果:
F1=-3.592608 F2=0 F3=-0.148106
F4=-0.005692 F5=-0.15846 F6=0.025098
接下来利用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例作为权重,得出惠山古镇总体影响游客消费偏好的程度,其总程度公式为:
F=0.534 F1+0.124 F2+0.113 F3+0.088
F4+0.073 F5+0.068 F6=-1.945550462≈-1.946
根计算出的总体结果为-1.946,可以得出惠山古镇影响游客消费偏好的程度总体偏低的结论。
4 结论与建议
(1)价格是影响惠山古镇内游客消费偏好的最主要因素。价格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到36.691%,甚至大于其他5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之和,由此可见,价格因子的重要性。对于以惠山古镇为例的诸多历史文化街区景区来说,为了保证本地旅游业能够更好地吸引各方游客,要平衡好当地饮食住宿等服务项目收益与定价的关系,在保证当地商户合理合法取得经营收益基础上,做好对产品售卖与吃住服务定价的规范,尤其要对不合理定价行为予以及时处罚与禁止,保证景区内产品与服务价格水平保持相对平稳,从而赢得游客长期支持。
(2)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惠山古镇内的各项因素总体影响游客消费偏好的程度较小,低于平均水平。这与惠山古镇本身商业开发程度较低,自身原始特色保持较好的情况有关。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惠山古镇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价值,吸引更多游客游览观光,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发是必要的。在进行现代化、商业化开发同时,也要以政策和条例法规等辅助,保证开发过程尽最大可能保留原始文化产品,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人文风貌等。
(3)惠山古镇声名远播,其江南小镇独特的文化产品与自然风貌颇具吸引力,加之坐落于富饶的江苏省境内,外部交通非常便利,因此外部交通因子在调查中对于游客消费偏好影响程度较低。但对于更多位置较为偏僻,或名声不够显著的历史文化街区而言,进一步开发吸引游客的关键,是先解决外部交通环境,保证交通更为便捷,与外部联系更为紧密。同时,将自身品牌特色通过广告等宣传方式宣传出去,扩大客流,提升知名度,以此为进一步发展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持。
参考文献:
[1]Geoffrey L.Crouch,Jordan J.Louviere.A Review Of Choice Modeling Research In Tourism.Hospitality,And Leisure[J].Tourism Analysis,2000,5(5):97-104.
[2]赵婷.基于居民旅游消费偏好的城市博物馆旅游营销策略――以西宁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
[3]王晓庆.国内外旅游偏好研究综述[J].现代研究综述,2014(1).
篇9
关键词厌氧消化有机固体废物两相消化
有机固体废物通常是指含水率低于85%~90%可生化降解的有机废物,它们一般具有可生化降解性。这些废物中蕴含着大量的生物质能,有效利用这类生物质能源,对实现环境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固体废物处理的很多。由于有机固废的可生化降解性高,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废物具有潜在优势。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堆肥法和厌氧消化法。近几年来,欧洲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厌氧消化,兴建有机固废厌氧消化处理厂,日本等国也先后建设了有机固废厌氧消化处理示范工程。但在国内,尽管早有小型沼气池的,高浓度有机污水及污泥处理中也普遍采用厌氧消化的工艺,但应用于固废处理领域的实践很少。因此,很有必要针对国内的实际情况,对有机固废的厌氧消化进行系统研究。
1厌氧消化机理
在研究方面,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厌氧发酵过程中物质的代谢、转化和各种菌群的作用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探讨。对厌氧消化的微生物学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肤浅到逐渐完善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厌氧消化被概括地划分为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即两阶段理论。70年代初Bryantlzgl等人对两阶段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厌氧消化的三阶段理论,突出了产氢产乙酸菌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Zeikuslao等人提出了厌氧消化的四类群理论,反映了同型产乙酸菌的作用。该理论认为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水解阶段):将不溶性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水溶性的低脂肪酸;第二阶段(酸化阶段):发酵细菌将水溶性低脂肪酸转化为H2、CH3000H、CH3CH2OH等,酸化阶段料液pH值迅速下降;第三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专性产氢产乙酸菌对还原性有机物的氧化作用,生成H2、HCO3-、CH3COOH。同型产乙酸细菌将H2、HCO3-转化为CH3COOH,此阶段由于大量有机酸的分解导致pH值上升;第四阶段(甲烷化阶段):产甲烷菌将乙酸转化为CH4和CO2,利用H2还原CO2成CH4,或利用其他细菌产生甲酸形成CH4。无论是三阶段理论,还是四类群理论,实质上都是对两阶段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较好地揭示了厌氧发酵过程中不同代谢菌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阐明了复杂有机物厌氧消化的微生物过程。
2厌氧消化影响因素
2.1底物组成
研究发现不同底物组成,其可生化降解性大不相同(5%~90%)。Borja等研究了不同底物组成和浓度的有机固废的厌氧消化过程,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沼气产量相差很大,甚至达到65%。这个结果与Jokela等的研究所得基本一致。另外,底物组成不同,在发酵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与调控也不同。对于像以秸秆为主的底物,须补充N源的营养,以达到厌氧消化适宜的C/N比。
国内外很多机构开展了生活垃圾、污泥及畜禽粪便联合厌氧消化产沼的研究。联合发酵可以在消化物料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补,从而提高产气量,而且仪器设备的共享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Kayhanian评估了以城市固体垃圾生物可降解部分为底物的高固体厌氧消化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美国典型B/F(可降解垃圾与总物料之比)的垃圾缺乏活跃而又稳定降解所需要的宏量或微量元素,若补充以富含营养的污泥和畜禽粪便,可以提高B/F,大大提高产气率并增加过程的稳定性。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仅限于实验室水平,未见相关工程应用的报道。
2.2温度
有机固废厌氧消化一般在中温或高温下进行,中温的最佳温度为35℃左右,高温为55℃左右。Ghosh等利用厌氧消化处理垃圾衍生燃料(RDF),对比了单相式和两相式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发现在传统单相式反应器中高温(55℃)比常温(35℃)消化的甲烷产量仅提高7%;RDF粒径从2.1mm降至1.1mm在中温消化下对甲烷产量无明显影响,但当反应条件转变为高温消化时甲烷产量可提高14%。高温消化可以比中温消化有更短的固体停留时间和更小的反应器容积。然而高温消化所需热量多,运行也不稳定。最近有研究表明厌氧消化在65℃时水解活性可进一步提高。还有将超高温水解作为一个专门的反应器,对厌氧消化进行处理研究。
高温可以比中温产能多,但高温需要更多的能量,在实际情况中加热所需的能量往往与多产出的能量差不多。虽然沼气产量和生物反应动力学都表明高温消化更有优势,但理想的条件决定于底物类型和使用的系统情况。
2.3pH值
产甲烷菌对pH值的要求非常严格,pH值的微小波动有可能导致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终止。在发酵初期由于产生大量有机酸,若控制不当容易造成局部酸化,延长发酵周期,进而破坏整个反应体系。研究发现pH值为6.6~7.8范围内,水分含量为90%~96%时产甲烷速率较高;pH值低于6.1或高于8.3时,产甲烷菌可能会停止活动。
一般说来酸化相对保持略偏酸性,产甲烷相需要略偏碱性,但没有一个绝对合适的量,只需系统能够保持稳定高效便是最佳状态。pH值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监测指标和控制参数。
2.4抑制
厌氧消化过程中抑制作用非常普遍,包括pH抑制、氢抑制、氨抑制、弱酸弱碱抑制、长链脂肪酸(VFA)抑制等。
许多学者都研究了厌氧消化中氨抑制的问题。当氨氮浓度从740mg/L至3500mg/L时,葡萄糖降解速度急剧下降,可以认为氨积聚对糖酵解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ung等研究了以有机固废为底物的常温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氮浓度对甲烷产气量的影响,常温消化当总氨氮浓度(TAN)从0.40g/L依次升至1.20、3.05、4.92、5.77g/L时,反应器内呈现慢性抑制的现象。TAN为4.92或5.77g/L时,甲烷产量分别降低39%和64%。Fujishima等研究了常温下污泥含水率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发现污泥的含水率低于91%时甲烷产量减少,这主要由于系统中高氨含量对氢营养甲烷菌的抑制作用。
Salminen指出渗滤液回流与pH值调节相结合可以降低酸积累的抑制效应,加速消化降解速率。然而当系统中活性产酸菌和产甲烷菌数量较少时,回流渗滤液会引起VFA积聚。Clarkson和Xiao对废报纸进行厌氧消化的研究发现,水解反应是其中限制性步骤,高浓度的丙酸盐对其具有抑制作用。
2.5搅拌
当消化底物为固态时,水解通常成为整个反应的限制性阶段。很多经典中强调了消化过程中应充分混和搅拌以促进反应器中酶和微生物的均匀分布。然而近年来有试验表明降低搅拌程度可以提高反应器的效率。
VavilinV.A.常温消化下搅拌强度的,试验表明当有机负荷偏高时,搅拌强度加大会导致反应器运行失败,低强度搅拌是消化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当有机负荷偏低时,搅拌强度对反应无明显影响。由此VavilinV.A.提出搅拌阻碍反应器中甲烷区形成的假设,认为甲烷区的形成对抵抗酸化过程中产生的抑制起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均质柱形反应器的二维分布式模型(2Ddistributedmodels),模型基于以下假设:在维持产甲烷菌繁殖代谢处于较优水平的前提下,反应器中甲烷区所占空间存在一个最小值。通过对消化过程的模拟,认为有机负荷高时,反应初始阶段甲烷区与产酸区在空间上分离是固废物转化为甲烷的关键因素,而初始阶段甲烷区中生物量的多少则是这些活性区保留的决定性因素。此时如果高强度搅拌,甲烷区由于VFA的抑制作用会逐渐萎缩直至消失。然而当有机负荷偏低时,大部分甲烷区均能幸存并逐步扩大到整个反应器。
Stroot等学者认为剧烈搅拌会破坏微生物絮团的结构,从而打乱了厌氧体系中有机体间的相互关系。一个连续运转的消化器在启动阶段应逐步增大有机负荷以避免运转失败。当产甲烷阶段是限制性反应时高强度搅拌并不合适,因为产甲烷菌在这种快速水解酸化的环境中很难适应,因此在启动阶段应采取适量搅拌。如果水解阶段为限制性反应,此时反应器内底物浓度较大,高强度搅拌对水解起促进作用。因此为达到有机物厌氧转化的最佳条件,应综合考虑搅拌所带来的积极和负面影响。
2.6预处理
根据现有的研究发现,固体厌氧消化的速度较慢,对固体废物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预处理可以提高甲烷产气量。Liu等人通过对消化底物进行240℃的蒸汽热处理5分钟,使甲烷产气率提高一倍,最终的甲烷产量增加40%。木质素和纤维素由于其本身结构,是公认的难降解物质,也是很多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Clarkson等对废报纸进行厌氧消化研究,发现碱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废纸的可生物降解性,但延长浸泡时间或增大反应温度并不能提高转化率。
Hartmann等在传统的厌氧反应器前端设计了一个生物活性反应器,对厌氧消化进行预处理研究。该反应器用于68℃对底物进行超高温水解,这种反应器分离的设计是为了更大程度降解有机物为VFA,从而获得更高的产气量,同时超高温反应器可以有效去除氨的影响。结果表明VS去除率为78~89%,产气量640~790mL/g。超高温反应器中氨负荷降低7%。
对固态厌氧消化底物的物理和化学预处理研究较多,对生物预处理的研究则较少。Peter等从高温反应器中分离到能分解有机固体废物的嗜温微生物,用该微生物对污水污泥进行预处理,在1~2d内近40%的有机物被分解,而且与没有经过该预处理相比,厌氧消化过程中沼气产量提高50%;Ejlertsson研究表明,在消化开始阶段进行间歇曝气能有效去除易降解的固废,克服高浓度VFA带来的抑制;Mshandete等研究了纸浆厌氧发酵系统中,启动阶段进行9h堆肥预处理后甲烷产量提高26%;Katsura和Hasegawa进行了类似的预处理研究,对污泥进行微好氧热处理后甲烷产量提高50%。研究者认为高温好氧菌分泌的胞外酶比一般蛋白酶在溶解污泥方面更具活性。
3厌氧消化工艺
厌氧消化处理固体废物,通过技术革新逐步形成了以湿式完全混合厌氧消化、厌氧干发酵、两相厌氧消化等为主的工艺形式。
湿式完全混合厌氧消化工艺(即湿式工艺)的最早也最为广泛。此工艺条件下固体浓度维持在15%以下,其液化、酸化和产气3个阶段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投资小、运行和管理方便的优点。这种工艺条件下浆液处于完全混合的状态,容易受到氨氮、盐分等物质的抑制,因此产气率较低。
厌氧干发酵又称高固体厌氧消化,在传统的厌氧消化工艺中固体含量通常较低,而高固体消化中固体含量可达到20%~35%。高固体厌氧消化主要优点是单位容积的产气量高、需水量少、单位容积处理量大、消化后的沼渣不需脱水即可作为肥料或土壤调节剂。随着固体浓度的加大,干发酵工艺中需设计抗酸抗腐蚀性强的反应器,同时还得解决干发酵系统中输送流体粘度大以及高固体浓度带来的抑制问题。
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即创造两个不同的生物和营养环境条件,如温度和pH等。Ghosh最早提出优化各个阶段的反应条件可以提高整体反应效率,增加沼气产量,从而提出了两相厌氧消化。动力学控制是两相系统促进相分离最常用的手段,根据酸化菌和产甲烷菌生长速率的差异来进行相分离。还有一些技术可促进厌氧系统的相分离,如滤床在处理不溶性的有机物时可用来达到相分离。渗析、膜分离和离子交换树脂等也可用于相分离。
大多数观点认为,采用相分离技术创造有利于发酵细菌的生态环境,避免有机酸的大量积累,会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Ghosh等利用厌氧消化处理垃圾衍生燃料(RDF),对比了单相式和两相式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发现两相消化比传统单相式反应器,甲烷产量提高20%左右。Goel等人对茶叶渣进行两相厌氧消化研究,发现每去除1kgCOD,平均产气量为0.48m3,COD去除率93%,甲烷含量73%。
两相厌氧工艺的主要优点不仅是反应效率的提高而且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加强了对进料的缓冲能力。许多在湿式系统中生物降解不稳定的物质在两相系统中的稳定性很好。虽然两相工艺有诸多的优点,但由于过于复杂的设计和运行维护,实际应用中选择的并不多。目前为止,两相消化在应用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投资和维护是其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4结语
Edelmann利用生命周期(LCA)认为,厌氧消化是最适宜的有机固废处理方法。有机固废的厌氧消化技术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它们在消纳大量有机废物的同时,可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和沼气,实现生物质能的多层次循环利用。
我国目前在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很少,厌氧消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处理方面。各种厌氧发酵工艺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规模化运行的自动化程度较低,技术装备差。因此,对厌氧消化的最佳生物转化条件、生态微环境以及设计完善的过程控制系统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文献
1BorjaR,RinconB,RaposoFetal.Kineticsofmesophilicanaerobicdigestionofthetwo-phaseolivemillsolidwaste[J].Bio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003(15)
2Ghosh,S,HenryM.P,SajjadAetal.Pilot-scalegasificationofmunicipalsolidwastesbyhigh-rateandtwo-phaseanaerobicdigestion[J].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2000(3)
3HinrichHartmann,BirgitteK.Ahing.Anovelprocessconfigurationforanaerobicdigestionofthermophilicpost-treatment[J].Biotechnologyandbioengineering,2005(7)
篇10
【关键词】化肥企业;营销渠道;品牌形象
1.如何构筑坚实的销售渠道
在构筑销售渠道中要抓住这样几个原则,即:
1.1建立以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为中心轴的市场渠道原则化肥农资产品由于产品特性及消费对象不同,市场渠道每个参与者均具有某些方面的互补性
因此,市场渠道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充分利用渠道资源和成本最低化原则,在市场开拓的不同阶段根据企业的营销目标,灵活调整。面向经销商的批发、零售是主要物流渠道,但最重要的销售实现场所是遍布县乡团场的农村终端销售网点。因此,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目前市场地位与公司目标,对渠道进行了精心设计,在市场选择上,本着“精耕细作、小市场放大”的原则,借助经销商、批发商渠道,对市场进行全方位操作。渠道长度:采用区域市场总经销—零售商的渠道。渠道宽度:根据每个细分市场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宽度,下设不同的区域市场总经销商,原则上在每一个单独区域市场设置一个经销商,以图覆盖该区域农村的零售终端,使零售终端的达到覆盖率最高化。
1.2以合理价格为基础的利益原则
不同的市场渠道参与者,所求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来自经销产品——化肥的销售数量与价格差。因此理顺渠道中的利益关系的关键即在于理顺价格关系。理顺此关系只有化肥生产企业才具备这一条件与资格。根据渠道中各参与者的资信实力和销售能力以及其在渠道中的地位,结合中心的市场目标销售量,制定出了不同的层面的合理的价格差,协调各级经销商等渠道参与者的利益关系,使之取得相对平衡,以此来维持市场渠道的正常运转。
1.3以渠道各层面为对象的服务原则
在确定了经销商及价格政策后,仅靠渠道内各级经销商的自觉行为是行不通的。向各级经销商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是除利益原则之外,给予渠道的又一动力。在重点区域市场设立“配送服务中心”,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掌握和了解渠道各个组成环节,了解市场信息,监督中心下达的各项销售政策的落实,解决各级经销商各环节销售工作中的问题,协调各个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冲突,保证中心整体营销政策的有效实施。对此我们已经采取的服务措施有:农资信息服务、产品知识及质量指导服务、针对经销商个人的礼仪服务等。
1.4以消费者——农民为对象的产品促销与推广原则
促使市场渠道的高效运转,各方面利益得以保证、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是产品畅销—零售点的旺售,只有零售点的畅销才能形成渠道中的物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动。因此,针对农民消费者的产品推广的加强成为必然,配合各区域市场“配送服务中心”向最终消费者农民进行产品推广与促销工作。根据化肥产品特性及目标消费者,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产品推广策略。其中包括:路牌、墙体广告、年历、年画(宣传画)、台历、宣传册、产品说明书和宣传单、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宣传车在农村赶集日用小喇叭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以培养农民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和亲和力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各种长短期结合的、不间断的宣传推广活动,以培育未来市场,培育农民消费者。
2.如何培育终端网络
通过对全国市场进行认真的评价分析后,选择了几个高效市场,集中精力和资源扩大在高效市场的占有率和市场控制能力。终端网点则可以利用广泛接触基层用户的优势组织直销,节约中间环节费用,并有利于保障和提升中心的效益。因此,需要建立配合销售渠道的服务体系,成立相应的机构,形成与渠道中心轴平行的市场服务、监督管理系统。从渠道环节上杜绝窜货,帮助经销商提高销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终端网点的布局和运作方式
3.1网点布局的原则
在对所要服务的区域市场进行细分后,并根据营销战略对市场进行网点设计和布置,以此形成网络体系,并利用网点之间的呼应、协调和沟通统一渠道运作,从而达到步调一致,合力倍增;与此同时。加强渠道管理和维护,对所建渠道进行投资,并列入正常预算,以建立强大的渠道支持和保障体系,从而避免其脆弱性。
3.2公司网点布局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全国市场进行认真的评价分析,在优化资源和区域战略布局的前提下,选择了几个高效市场,集中精力和资源扩大在高效市场的占有率和市场控制能力。实行区域合同用户和经销部并举,除稳定各区域市场合同用户资源以外,积极支持驻外经销部发展的基层网络用户,要求经销部积极开拓终端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终端赢利能力和渠道控制能力。通过两年的持续规范,经营部的销售渠道不断健全,已初步实现了从辅、调节型的“蓄水池”型销售机构,向市场型、经营型的市场主体转变。
3.化肥营销渠道的管理
渠道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渠道分销的效率,甚至关系到开拓市场的整体营销计划。我们对农资化肥市场营销渠道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销售渠道管理中的价格管理
价格是企业营销的生命线,是影响厂家、经销商、顾客和产品市场前途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构建了差别化的价格体系,即处理好出厂价、一批价、二批价、零售价之间的关系。并按照客户的重要性程度来确定价格。
3.2销售渠道管理中的流程管理
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渠道成员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业务联系,这些业务联系构成了“渠道流程”。正是这些流程,将渠道成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渠道流程一般包括物流、所有权流、资金流、信息流、促销流、谈判流等。
3.3销售渠道中的促销管理
农资化肥的促销形式绝对不能简单地套用其他消费品的模式来对客户进行促销。针对农资化肥产品的特殊性,以及经销商和农民消费者对农资化肥产品的着眼点不同来选择适当的促销形式,我们则是通过运用促销组合策略使多种促销方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整体促销优势。一是对经销商的促销。采取了“拉”与“推”的策略。“推”就是将促销的主要责任赋予经销商;而“拉”则是由我们承担主要的促销责任,较少依赖经销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对经销商的销售奖励、感情投资、广告宣传补助等达到刺激销售的效果。二是对农民消费者的促销。农资化肥产品本身含有一定的知识性、技术性,倘若只是简单地利用广告或展示等形式则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于农资化肥产品的使用方法、使用时机、规律、农作物等方面农技知识欠缺。针对这些特点,对农民的促销,大体上可以采用:以“科技下乡”为主,直接针对农民消费者进行终端促销;利用当地农技部门力量开展农民培训;抓农村示范大户,以点带面,扩大产品的影响力。通过渠道支持、服务零售终端,实行低重心营销,我们达到了“业务做点,宣传做面,中心开花,四方芳香”的经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