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篇1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 生物 教学方法

新课改中提到,为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新教材更是强调了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方向。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迫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摈弃传统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的独占局面,让学生充分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一、强调“学生要学”,变“要学生学”

教师要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的生物课堂,实施合作教学。创造互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调动学生的情趣,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提出书本上的疑点,根据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也体现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努力的互动过程,既然是“互动”,那就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生物教师,应该积极发现学生在学习生物上面的个体差异,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也可以找到学生物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学习生物的方法。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生物非常重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好像航船找到了方向,可以轻而易举在知识的海洋中进行翱翔。客服思维定势,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以提高自身提高素质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 、讲解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帮学生树立信心

由于受传统环境影响,我国的教师和家长在表扬和鼓励学生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为此我国的很多学生往往因为缺乏鼓励和关注而丧志信心,尤其是一些成绩稍差的学生,更得不到教师应有的关注,为此,在新课改下,我们一定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好生物的信心。

教师在课堂上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的信心,只有帮学生树立信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介绍生物学的概念、生物学事实的发现过程,教师还可以穿插讲解一些生物科学家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钻研精神,改变初中生物课的枯燥乏味,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要学生清楚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比如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那作为生物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所学的生物学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资源、能源土地、粮食、人口 等问题,从这些现实生活的关联中,让学生知道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机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更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保护生态环境,积极主动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规律中来。培养积极、健康的优秀品质,为国家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兴趣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们要把实验课作为生物教学的重点来安排我们的教学时间,因为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只有重视实验教学,学生才能在生物课中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新课改也提出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更是突出了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实验要求多的特点。为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学中的实验课。

上好实验课,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来检验,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爱好,更有利于改变过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和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以便于更好的记忆知识,应对以后的考试。

例如,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课,学生使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可以直观的看到洋葱表皮细胞所有的组成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叶泡、细胞质,观察完显微镜,上完实验课,我们还可以把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的洋葱表皮细胞图像书本上的图一样画出来,通过这一真实的实验感受,学生不但对书本上的洋葱表皮细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还可以对书本的理论知识加深印象,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应该掌握的考试知识点,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

四、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并培养学生在生物课上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认真观察、思考、总结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同学合作动手实验的能力,最后形成统计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生物实验中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的过程。此部分安排了四个实验,其中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为验证性实验,光合产生氧气、光合的原料二氧化碳、光合需要叶绿素为观察(或演示)实验.。我们不要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结果。

光合作用是全书重要的适宜于探究性实验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上述实验改为有关光合作用诸条件的探究性实验,这样既完成了原有实验的教学目标,又巩固和运用了教材中介绍的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探究法,更实现了在实验教学中贯穿科学方法论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生物教育与素质教育》刘恕等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9年

篇2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分析思考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形势要求,需要对生物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解决传统教学方法所产生的弊端。高中生物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大,无论是在课程难度上还是作业任务量上,都是初中阶段无法比拟的。因此,找到一种适合高中学生生物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一、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备课方案的优化分析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细致的摸排工作,能够对学生知识体系中的易错点与疏漏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进行教学的备案工作。教学目标要包含教学内容的难易点、学习方法的使用以及情感的合理表达。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设置,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着重要的保障。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中关于《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这一章的讲解中,在进行备课时,应该树立一个大方向,对每节内容中的难易点进行简单罗列,即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就可以对后面的难点进行简单的提及,以使学生产生初步的印象,尽量消除学生在新知识上的陌生感。

(二)情景的模拟与演练

进行情景化的模拟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模拟将现实生活与教材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加深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情景化的模拟还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在后面的教学中提供借鉴。情景的模拟重点在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推进教学的进行。例如,在进行《免疫调节》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对“艾滋病”的讲解,实现教学活动的完成。在这其中,可以结合新闻报道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免疫调节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提升对理论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结构的优化

高中生物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教学结构,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环节,对教学活动进行精确化控制。让学生在严谨的教学结构中,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选修三关于“基因工程”的讲解活动中,要充分结合“遗传病”相关例题进行讲解,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节点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便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够使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的建设。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解决。

二、采用多种措施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一)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听课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增强教学的感染力。由于生物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注重教学的严谨性。因此,活跃课堂氛围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课程本身有较大难度,尤其是对于逻辑性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未能通过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那么极不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教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在《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中进行讲解。

(二)拓展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容关联性

生物学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学科之一,本身所包含的范围尤为广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生物教材之外的内容教学,会强化学生知识体系的建设,完善知识结构,从而为学生在综合理解力上得以提高。在生物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加强这种连接的可见性,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实现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在整个必修课程中,由细胞、基因到环境,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进行单一必修课程的独立教学。

(三)科学控制教学过程,提升教学的连贯性

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课堂的控制尤为重要。教学课堂科学控制不应该造成教学氛围的僵硬与死板,而是在活跃课堂氛围下,学生的注意力与教师的讲课范围始终在教学要求之下。教学过程尽量避免被其他客观因素所打乱,需要运用教师属于自身特色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教学模式。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需要进行课堂实验时,应该避免课堂氛围过于活跃,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学生在进行学习中,常常会表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从而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结语

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的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是全体高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形成独特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质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92-01

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培育初中的品质课堂,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和验证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不仅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参加各种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一定要上好生物实验课,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下面就实验教学的具体环节谈谈本人的看法。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与求知欲强,这样便会激发他们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究。所以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法人教育方法,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能亲身实践。做实验是他们上生物课最高兴的事了。但是,课本实验虽然数量不少,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需求却有一定的距离,他们感觉好象是木偶一样被牵着走。这样的实验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生物的好奇心。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巡视和具体指导。在发现有共性问题时,可暂停全班实验,进行集体辅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操作有错误或要领没有掌握时,应该诱导启发学生自己纠正,不能包办代替。这样便会加深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化了教学的量和质。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实验情感,从而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2.教师要充分做好实验课准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掌舵者,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为实验课的开端奠定良好的基础,方能是学生在课程中兴趣倍增、注意力集中、效率提高。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呢?首先,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其次,反复演练,做好示范操作。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如何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的实验要求,认真做即便,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练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最后,适时地、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采取替代材料。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初中的生物实验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当地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一些生物材料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不易采集到,这些就需要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避免因个人的时间仓促或精力有限造成实验材料准备不足;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发动学生参与采集和培养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

3.重视学生的课外实验

篇4

关键词:生物科学 健康教育 专业建设方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44-02

生物科学代表着21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是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学科之一。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科学,它以培养基础性,研究性人才为主。海南医学院是一个地方性本科医学院校,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学校本身的发展,我校于2009年开设了生物科学专业,学制四年,同时,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将生物科学专业设定为健康教育方向。

在专业开设之初,我们通过对一些院校的调研后发现,多数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普遍存在着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专业设置雷同,没有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针对性等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以理论课教学为主,缺少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这种不顾自身特色和条件,追求时髦,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的办学,既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扩大不了办学规模,又不能办出其自身特色,也极大的浪费了教育资源。

本文在总结以上专业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国内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与就业市场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我校在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期为医学类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提供发展思路。

1 明确学科定位

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专业主要有三个: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许多学校都设置有其中的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该类专业。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使这三类专业有所区别。生物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科学,它以培养基础性,研究性人才为主;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是侧重理科,理工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而生物工程则是生物技术研究中侧重于后期产品处理的部分,是侧重工科,理工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仍以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主。这一分类特点决定了生物科学是基础性学科,其他两门应用性学科是在其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发展出来的。

生物科学包括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育种技术等几乎所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学科,同时又与化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生物学领域之外的尖端基础学科相结合,从而形成一门多科学互相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因而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经常面临哪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应该优先掌握的困惑;而作为教师也经常需要考虑哪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应该优先重点向学生讲授,如何培养出适应时展,紧随世界潮流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在一般综合性大学中,这个专业的人才是以研究性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的,在一般本科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办学总体思路是:“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立足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办出特色,面向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主战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生物科学人才”。

海南医学院是地方性医学院校,其办学宗旨是为地方培养实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不能像综合性大学一样,而应该从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入手,在专业方向上选择由生物科学衍生的相关实用技术性方向,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技术型人才。从应用的角度来认识,生物科学是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改造并为人类提供服务的一门学科。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科学可行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和管理体系。目前这三个体系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有如下几个方面:(1)生物化工与材料;(2)环境与环境生态;(3)农业生物技术;(4)生物医学医药工程;(5)食品生物技术;(6)能源生物技术;(7)生物制药;(8)基础生物技术;(9)生物工程技术仿生;(10)生物战剂及其防御;(11)生物检测检验技术。从以上专业方向发展分析,适合医学院校生物科学应用技术型的专业方向有生物医学医药工程、生物制药和生物检测检验技术。其中适合我校生物科学发展方向的是生物检验检测。

综合以上分析,我校的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是理工管结合,以理为主的新兴复合型专业。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能在工业,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检验检测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完善课程体系设计

2.1 扩大基础课教学,增加选修课比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调整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优化的前提。基础课程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宽的适应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增强毕业后发展潜力的重要基础。为此要特别注意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同时根据生物科学毕业生去向和我校的学分管理制度,我们在构建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大量增设选修课,主要涉及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化学,生物技术制药,微生物检验等。通过增设选修课,可以增加专业基础知识,加强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2.2 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改革课程结构的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大纲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编好教学大纲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对规范课程教学和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课程内容的改革要从教学大纲着手,通过调查,研究和讨论,对每门课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大纲强调突出重点,难点,加强了实践环节,强调实验,实习基本技能的掌握。细化各章内容,明确课程交叉内容所属,例如基本原理部分前面课程已讲授,后面应用的课程时就不再细讲,确保课程内容不重复,实验内容不雷同。

2.3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教学需要培养和引进理工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经费和学院的支持下,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老师在教学及科研方面能力的提升。对年轻教师特别是非生物背景的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建议全体在岗教师加速知识结构调整和知识更新。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该学科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4 加强实习及毕业环节教学体系的建设

进行素质教育是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观念,提高学生的素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潜能,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其它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习及毕业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制定生产实习的动态监控措施及成绩评定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搞好评价工作的基础,它不仅是对生产实习进行评价的依据,而且会对实习教学环节中的各项工作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因此,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实习教学的水平及其效果,而且还应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上述原则,我们设计了生产实习评价指标体系。修改,制订了详细而具体的生产实纲。摒弃了传统的提纲式指导大纲,改为具体的以车间或工段为单位的实习要求内容和指导,让学生充分明确实习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可起到督促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

(2)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表格形式,要求本科毕业论文之前,充分明确该课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工作进度和技术指标等内容,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公开的,正规的开题报告,给该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一次较好的学术交流机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活跃学术气氛,全面提升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此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批改方案,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蔡婀娜,李夏兰,陈宏文.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教改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0(4):48-50.

[3] 刘斌,吴茜茜,吴克,等.开放实验室培养生物工程学生能力[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4):12-13.

[4] 吴克,蔡敬民,张洁,等.生物工程学科发展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生物学杂志,1999,16(5):35-36.

[5] 赵晴.加强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1(6):75-78.

[6] 周满生.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若干动向和趋势[J].比较教育,1999(6):17-21.

[7] 林连兵,陈朝银,余旭亚,等.把课程教育融于网络教学之中[C]//发展与探索.2001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8] 余旭亚,林连兵,李涛,等.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M]//发展与探索―― 2001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大学生;舞蹈教学;方法;形式;结合方式

大学生舞蹈是在音乐的引导下,结合人体各个环节有节奏的变化,以此创造出不同形式的动作,展现不同音乐的情感和技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引导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工作,可以有效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此实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高校实施的舞蹈教学工作有助于学生在一种欢乐、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对培养大学生优质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一、欣赏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内容

高校在实施舞蹈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依据舞蹈实践进行的,结合芭蕾基础、古典舞身的组合的学习形式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感官。同时,结合教师以往教学的经验,在实施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下内容:第一,一定要进行芭蕾舞训练。第二,依据中国舞蹈为中心,结合戏曲、现代舞、武术、体育舞蹈等特点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第三,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民族舞蹈。第四,引进中国舞蹈、戏曲、芭蕾、体操等训练技巧。第五,有秩序的进行训练,演出以及创新训练。

在实际设计课程的过程中也不会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训练和应用是否能达到一致等。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演技和分析。相信依据教师的坚持不懈可以更好的创造舞蹈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关的舞蹈训练工作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基础的舞蹈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高校大学生在上学之前没有经历过舞蹈训练的,甚至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说,提升对学生的基础训练非常重要。其主要是依据基础训练引导大学生的身体技能和素质得到提升,加大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升学生的控制能力和情感分析。第二,掌控舞蹈需要具备的基本体态、形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方法。基础训练需要从启蒙开始,不断加深舞蹈的动作。不但要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案,还需要划分阶段进行训练。例如劈叉、压腿、蹲、踢腿等都是基础的舞蹈动作。当然,还有一些技术性非常强的动作、难度也较大的舞姿,通常情况下让学生认识,并且了解就可以了。同时,各个方面条件素质非常优秀的学生,基本训练的要求相对要提升一些。第三,将舞蹈组合作作为实际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实施舞蹈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传承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舞蹈,掌控其具备的特点和优质形态,提升四肢的协调性和联系,以此提升大学生对美的认识。

二、课内与课外并举的教学形式

改变以往的舞蹈教学方案,提升实际教学质量。在实施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以往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基础教学内容,但是目前的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氛围不切合以往的教学形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突破这一限制,对实际教学方案进行创新,结合一些新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工作。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依据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其素材和用具就是人的身体。其具备的艺术形象就是依据人体韵律的运动进行展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舞蹈风格、情感表达等都是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述的。若是教师的教学方案不完善,示范动作不明确,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第二,依据电视素材可以更为直观、丰富的进行教学工作。电视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现舞蹈内容,促使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更好的学习舞蹈知识。当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电视素材进行教学工作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为学生自主模仿学习提供了平台和依据。依据电视屏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受到艺术的影响,多重感官受到影响,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学习《维吾尔族民间舞》,学生可以依据电视观看到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人文风俗等,从而更好的认识到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表达更好的维吾尔族民间舞。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和技巧更好的认识,结合丰富的舞姿获取更多的认识,同时对维吾尔族的居住情况和人文特点更好的认识。由此,学生对舞蹈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从而对学习的舞蹈动作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三、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舞蹈欣赏水平的提升。要想提升学生舞蹈欣赏水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舞蹈,促使学生对舞蹈作品产生一定的认知、情感,并且通过对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好的认识到其背后的意义。因此,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知识、欣赏水平以及认识能力,以此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心理认识和情感。第二,提升学生对舞蹈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高校舞蹈教学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提升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舞蹈是肢体语言艺术,一段优质的舞蹈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只有结合优美音乐的舞蹈才能感染观众。第三,引导学生掌控“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例如红色表达激情、冲动,在中国红色也是一种表达喜庆的颜色;绿色是和平、自然的象征,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生命力。第四,引导学生对灯光、舞台、美术、服装等辅助元素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因素都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舞台美术、场景中有大片的椰林,这可以让人很容易了解到故事的发生地是哪里,以此为观众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四、结语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而一直以来,人们都将舞蹈教育放在音乐教育当中,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也未能很好的发现、挖掘它的真正价值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无疑存在一些缺失。而我们的普通高校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普通高校大学生,要将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有机结合,方能培养好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因此,高校的舞蹈教师需要具备开拓的视野、不断研究的精神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实际学生学习需求,有效的创新大学生舞蹈教学,促使教学方法与形式得到有效的结合,从而提升实际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大学生舞蹈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淑萍,任继祖.大学生体育舞蹈课教学方法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12(05).

[2]张成,刘大军.高校体育舞蹈的创编及教学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篇6

关键字:初中物理 学习兴趣 方法探讨

物理是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一门基础课程,学习好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会发现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中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对于物理课程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才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成了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以下结合工作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一、充分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是一门新接触的课程,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抱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如果老师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些学生甚至还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课堂导入的环节,争取一个良好的开端,为课堂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物理教学的课堂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讲一个物理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的听课环节。比如“纸杯烧水”这类比较有趣的实验就能够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观察物理演示,使得自身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得到很好的激发,以激起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制造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通过课堂导入可以使得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但是如果想要很好的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要为学生制造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更加高涨,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对于刚刚接触物理课程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于物理学习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如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多给予他们一些肯定,让学生能够通过点滴进步感触到成功的喜悦,那么他们物理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反之,如果在教学中老师经常他们所犯的错误则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初中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的方式,如在平时的测试过程中注意将题目设置的稍微简单一点,通过在测试之后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多进行表扬与肯定,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制造出一种成功的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信心也会相应的提升。

三、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老师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精心的创设教学情景,不仅有利于直接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在学习“透镜”一节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老师可以提问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凸、凹)透镜方向怎样?通过物理实验之后可以得到答案,然后老师可以继续创设情境,不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又会怎样?然后再通过实验得出答案,通过设疑,实验求解的过程不仅仅可以解答出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对于透镜的认识更加的明确,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重视实验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物理实验的兴趣

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发挥实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作用,符合物理教学中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物理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对提升物理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学生在预习和自学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一些比较新的物理概念也了解的也不够深入,有时候不能很好的理解就会有一些畏惧的情绪,这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做小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有效推动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比如在初中二年级物理课程中“浮沉的条件及应用”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视频展示轮船、潜水艇等上浮下沉实际应用的画面,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快被吸引,这时候老师再进行课堂的讨论,就可以非常轻松的引导学生探究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情景学生会产生更多的感受与启发,同时可以很好的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老师在教学中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到虚拟的物理情景中,让学生能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倍增,学生也从被动变为主动。比如在学习光散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先展示一副美丽的彩虹,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如何才能够造出同样美丽的彩虹,然后再讲解新课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六、小结

兴趣是学生物理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物理的教学老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使用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巨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更好的完成物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玉民.谈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4)

[2] 陈柏海.培养学习物理兴趣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S1)

篇7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顶岗实习 质量监控方法

五年制高职,即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技术和专业人才。其主要针对初中毕业生而设,通过五年较普通高等教育稍短的时间培养具备某一方面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并授予相应学历。

高职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短期职业大学兴起的产物,其主要目的就是迅速培养一批技术性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应用性强是其主要特点,也由于其该特点,其培养方式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是非常注重实践教学。高职学生必须经历的实践教学阶段是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实习。该教育模式来源于2005年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该决定确定了2+1的教育模式,即在学校学习两年,到单位实习1年,考核全部合格,才能够授予学历。其中实习阶段被称为顶岗实习。基于这样的模式,目前江苏的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采用4+1的教育模式。

顶岗实习是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1]如果顶岗实习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必然能够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专业人才,迅速投入到工作一线中,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普通教育理念重教学轻实践的影响,学校与企业双重监管的弱化,顶岗实习并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顶岗实习的质量问题是目前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其不仅需要学校与企业双方给予足够的重视,更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因此,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方法的研究就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一、学校要严格选择实习岗位

五年制高职学生选择实习岗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学校安排,一个是学生自主选择。一般的五年制高职学校都会有定点单位,以便于安排即将毕业的学生实习,学校与定点单位一般都会有长期合作,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了解,单位对于接受高职学生的相关流程也比较标准。对于该类单位,学校应当认真挑选实习岗位,让学生在专业对口的岗位上实习,增强实习的专业性,提高实习效率。

对于学生自主选择的实习单位,学校要严格控制。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和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其自主选择容易上当受骗,轻者导致不能达到实习目的,重者可能会被骗取钱财甚至身体生命健康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即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的实习单位,因为学校与实习单位不熟悉,不便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利于监管实习质量,无法保证实习结果,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

因此,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初期,就要严格把守实习岗位选择这一关,形成严格的实习单位审批手续,降低学生自主选择顶岗实习岗位的比例,只允许特殊情况存在,大多数要服从学校安排。

二、建立学校、学生和顶岗实习单位三重监管体系

一是对于学校来说,要严密组织。为保证定岗实习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必须严密组织,严格把关。在确定了实习岗位之后,要对学生整个实习期间制定详尽的实纲,把顶岗实习的目标、管理、主要内容、需要完成的任务、条件和实施步骤等问题明确告知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要组织实习指导老师定期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面对面的了解和指导,不仅要关心实习学生的生活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实习质量。对于心理存在偏差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以使其适应实习内容,确保实习质量的提高,确保实习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知识问题,要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以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保证实习任务的完成。

二是要把学生力量调动起来,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每个实习小组确定一个负责人,该负责人要定期了解组员的生活情况、心理情况和工作情况,了解之后要定期向实习指导老师汇报,以使实习指导老师对实习情况作全面分析。并且同学相互之间的关心的帮助也能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

三是在实习单位,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实习生管理机制,严格实习纪律,实习生不仅要遵守实习企业的规章,更要遵守关于实习生的纪律要求,杜绝迟到早退,请假要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要获得企业和学校的共同许可,还要严禁换岗,只有通过严格纪律,才能提高学生的工作纪律和岗位职责,以提高实习质量。另一方面应当为顶岗实习学生确立业务指导老师,对于学生业务、技术方面的困难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业务上的伙伴,实习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无论在经历上还是在工作能力上都比学生丰富,尤其是积累了一定的业务经验,对于学生业务上遇到的困难,可以帮助解决。所以,对于接受顶岗实习的单位,应当为学生实习创造完善的实习环境,保障学生的实习质量,以促进实习任务的完成。

三、建立量化考核机制

为保证实习质量,学校和企业必须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综合的测评和考核。考核的内容应当包括实习纪律、业务操作能力、实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每一项都应当给予相应的分数,形成一份详细的量化评分系统,学校要定期对该评分系统进行审查和核实,实习单位要指派专人对实习学生的实行情况进行评分。评分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对于不合格的学生,要利用假期时间重修。该考核情况应当在网上进行,每天都要考核更新,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量化考核机制的形成,能够全方位立体监测学生的实习情况,以避免学校监测出现盲点;能够及时反映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解释解决,及时纠正错误,以达到学校和企业对于学生实习情况的监测和控制。

本机制特别需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其担负着共同教育指导实习学生的重任。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得到企业的积极配合,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之间、教务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之间、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之间要密切配合,形成网络化的管理和协调一致的管理运行机制。[2]只有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才能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监管,对上述量化考核机制进行综合使用,对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达到加强实习监管的目的,以期提高实习质量。

四、激励机制

把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和学生毕业就业、指导老师的薪资联系起来,实行激励机制,加强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监控。就上述量化评分机制而言,把综合评分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于获得合格以上的学生,授予毕业证书,对于优秀的学生,还要授予荣誉称号,并在学生就业的时候,向企业进行推荐;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推迟毕业,激励学生自觉提高实习质量。对于指导老师,同样适用该评分标准,其管理指导的学生获得优秀,该老师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用奖金或者其他福利进行奖励。以该种具有实质内容的激励机制对学生和参与学生实习管理的相关的教务人员进行激励,并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监控。

五年制高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其技术应用水平本是该制度设置的应有之义,但社会情况的纷繁复杂使得该制度脱离了其本质和最终目的,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部分浪费。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一定方式的监管,一定能够提高实习质量,促进实习目的的实现,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学生体质测试 测试方法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67---03

1 研究目的

我国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研究颇为重视,诸多学者也通过历年来我国对学生体质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横向比较与我国同处亚洲东部,在人种条件、生活习俗、教育体制等方面与我国较为接近的日本同年龄段学生体质,找出两国学生体质的差异,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经过翻译和整理发现,中日两国的体质测验方法多样化,其中有五项指标的测试方法雷同,即身高、体重、握力、50m跑、立定跳远。所以关于中日青少年体制对比类的文章中大多以这五项指标的值作为对比数据。

本文通过翻译和对比两国这五项指标,希望更客观的给中外学者研究中日学生体质提供建议和意见。

2 中日两国五项指标的研究方法

2.1身高与体重

身高与体重的测试方法两国基本相同。

2.2握力

2.2.1我国握力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场地器材:电子握力计或合格的弹簧式握力计。

测试方法:被测试者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此时握力计不能接触衣服和身体),记下握力计指针的刻度(或握力器所显示的数字)。用有力(利)手握两次。取最大值,以kg为单位,测试时保留1位小数。

注意事项: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姿势,手心向内,不能触及衣服和身体。

2.2.2日本握力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测量方法:握力计的带有指针的一面向外,如图所示,手指的第二关处保持直角握着握力计的手柄,身体保持直立,双脚开立,胳膊自然放在体侧,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握力计不能接触身体和衣服,在测试过程中手臂不能摆动。

记录:右左手交换做两次。记录以公斤为单位,不足1kg的不予计算。左右手的测量结果求平均值,取较好的一次作为最后结果。

注意事项:测试的顺序按照先右后左的顺序进行;同一受试者只能测两次,结果不好也不能重复测,最好使用儿童专用握力计。

2.350m跑

2.3.1我国50m跑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场地器材:50m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晰。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秒。标准秒表的选定,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

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并记录之。

注意事项: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2.3.2日本50m跑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准备:如图1所示,需要长度为50m直道的场地,发令旗和秒表。

方法:起跑采用站立式起跑,受试者先在起跑位置站好,当听到“预备”口令后发令旗由下至上挥动的同时开始起跑。

记录:从通知开始时到受试者躯干部分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为止,记录时间,(头部,肩部,手脚先到达不算)。记录单位为0.1s,不足0.1s忽略不计。

注意:跑道必须是直道,不能是弯道。受试者不能穿跑鞋,不能用起跑器。受试者必须跑过终点的5m后才能减速停止。

2.4立定跳远

2.4.1我国立定跳远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场地器材:沙坑、丈量尺。沙面应与地面平齐,如无沙坑,可在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cm。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cm为单位,不计小数。

注意事项: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再跳至取得成绩为止。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2.4.2日本立定跳远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准备:如果选择室外场地,则需要准备一块沙坑,卷尺,扫帚,平沙坑道具。距沙坑前沿30cm-100cm处设置起跳线。如选择室内场地则需要将垫子置于墙边,一端紧靠墙壁,另一端30cm-100cm外利用胶带做一条起跳线。

方法:受试者两脚开立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超过起跳线前缘。两脚原地同时起跳。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cm为单位,不计小数。记录:丈量受试者身体最近着地点后缘与起跳时两脚中点的直线距离(参照图2)。记录单位是cm,不足1cm的忽略不计,测试两次,选择最佳成绩记录。

注意:起跳线距离沙坑或垫子的距离视被测者能力决定。起跳时两脚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在室外场地保持沙面平整,室内场地要用胶带固定垫子,尽量选择不滑的垫子。测试前应先确定起跳线中点位置,这样便于测量。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测试两国的测试方法相同,测试仪器原理,记录单位均相同。

测量握力的时候,日本规定测量顺序是右手一左手,求平均值,每个受试者可以测两次,取较好成绩记录;我国是用有力(利)手握两次,取最大值。这样我国的测量结果一定程度上比日本占优势。

比较两国50m跑测量方法发现:我国测试50m跑的场地规定是,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晰。日本测试50m跑的场地规定是,50m直道的终点处延伸5m,受试者必须跑过终点的5m后才能减速停止。日本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受试者提前减速,保证50m测试距离内是全速跑。测试方法细节的不同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日本测试结果必然比我国占优势。

在立定跳远的测试方法比较发现,虽然两国在测试用器材原理上基本相同,但在测量方法这一细节上发现,如图3所示:图中①表示我国测量距离,②表示日本测量距离。日本为了方便测量在起跳线上规定了一个中点,受试者两脚站在中点两边,承预备姿势,受试者跳出后,丈量距起跳线最近落地脚后缘与中点间的距离作为成绩。而我国测量成绩是丈量起跳线至最近落脚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日本的测量方法较为简便,测量结果更客观的反映了受试者跳的能力。这样的测量结果对于测量目的是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项目更有说服力。如国图3是同一受试者用两国不同测量方法测量,众所周知,两点垂线段最短。而日本测量方法上这一细微之处恰恰在测量结果方面较我国占优势。

篇9

关键词:医科研究生;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课程;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91-02

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特点及功能的一门学科,是生物学中研究神经系统组织解剖、生理病理等内容的一个分支,被公认为21世纪的明星学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研强国加快了对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投入。美国于1990年推出“脑的十年计划”,欧洲于1991年开始实施“EC脑十年计划”,随后日本于1996年也正式推出了名为“脑科学时代计划”的跨世纪大型研究计划,计划在未来20年内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1],旨在揭示大脑的工作机制、绘制脑功能图谱,并最终开发出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法。在我国,脑科学研究已被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由复旦大学牵头,并联合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及中科院研究所,成立了“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进脑科学研究和转化应用,极力促进“上海脑计划”的实施。因此,作为医科专业的研究生,有必要学习神经生物学这门课程,了解“脑科学”这一当前热点研究项目。

一、神经生物学是一门重要而又特殊的学科

脑的结构异常复杂,因而脑科学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21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重点为生命科学,而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又是神经生物学,所以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在医学界,神经生物学是一门从多层次、多水平研究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分化、发育、衰老等规律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机制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神经解剖学、发育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分子细胞神经生物学、神经药理学、精神病学、神经系统疾病等。神经生物学涉及内容相当丰富,同时科学研究成果又是日益更新,这就要求作为医科的研究生,不仅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并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更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相关最新研究成果,更新自己的观念。

神经生物学是一支普通又特殊的生命科学学科。其普通性主要体现在,它和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材料一样都是动物,从低等的果蝇、斑马鱼,到高等的小鼠、大鼠、猴子、人。而其特殊性体现在,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器官――脑,是高等生物最复杂的,而且神经元几乎是最难培养的细胞,所以神经生物学研究需要一些特殊而复杂的研究方法,如神经电生理方法、光遗传学方法、转基因方法、系统生物学方法等。神经生物学的最终目的是认识脑、保护脑、开发脑,即认识人类大脑的结构与功能,阐明产生感觉、认知、意识和情感的脑区结构和功能,阐明神经元之间的网络连接和通讯功能;调控脑的发育和衰老过程,促进大脑健康发育,控制衰老及神经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诊疗水平;还要开发脑,即揭示学习和记忆的机制,进一步开发智力。尽管人类关注脑、试图了解脑的结构与功能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并在脑的结构和认知功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人类对脑的认知及脑的高级功能的认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尚有一些重大科学命题亟待进行研究,比如意识的物质定义、智能的产生等,因此培养一批优秀的神经科学工作者,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宁夏医科大学开设研究生神经生物学课程的必要性

(一)本校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的必要性

国际上神经科学作为一门新的专业和课程正式走进高等院校,是在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成立神经科学系之后。而后欧美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在上世纪70年代也相继成立神经生物学专业或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而在我国,一些大学陆续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3年首都医科大学吕国蔚教授率先面向研究生开设了《医学神经生物学》课程,之后上海医科大学为五年制本科生开设了神经生物学的必修课。广州医学院也从1996年始开设此门课程,新乡医学院于1996年开始为精神卫生专业方向本科生开设神经生物学必修课,同时为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神经生物学选修课,1998年以后又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2]。这几年众多高等院校陆续开始给医科研究生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于此同时给本科生开设神经生物学必修课的学校也日渐增多。

神经生物系是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刚刚成立的一个新系,神经生物学课程也刚开始在生物技术和临床心理学本科专业试行,目前尚未在研究生中开设。鉴于神经生物学学科以上所述的特点及医科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强烈建议立即为本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生开设此门课程。

(二)神经生物学的授课内容及方式

篇10

一、合成生物学:新千年的科学技术

新的研究格局在世纪之交已经呈现,其中生物科学的地位日益凸显,数十年前还不敢想象的技术现在似乎可以实现。但是,新世纪面临着新挑战。世界人口日益增加,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需求增加、疾病传播等一系列新的问题随之出现。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认为,可以通过合成生物学这一新兴而又具有变革潜力的学科应对新世纪面临的部分挑战。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将科学和工程方法相结合进行生物学研究和操控的新兴学科。虽然合成生物学还处在“幼年期”――其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局限于寻找和提炼可执行具体基因功能或生物化学功能的生物元件,并改善DNA合成和构建的方法――但目标远大。合成生物学家们希望设计并构建人工合成的生物系统,最终用于工业制造、粮食生产,并提高全球健康水平。

一般而言,合成生物学是指运用工程学原理,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元器件和系统,并重新设计现有的、天然的生物系统,用于有益目的。它源于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一个世纪的研究成果,但离不开工程学、计算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重大突破。

合成生物学具有以下重要特点:(1)它是生物学研究的新颖方法。与传统的生命机制探索方法完全相反,合成生物学注重生产定制化的细胞、有机体和生命体。(2)应用工程学方法生产生命体。合成生物学通常应用工程学原理设计执行特定功能的简化的生物元素。(3)依赖于非等级化的科研和商业化网络。合成生物学向着横向的、全球化的研究方式发展,通过社交网络,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年轻科学家。(4)需要响应社会关切。合成生物学是新兴的学科和技术,需要充分考虑该技术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以及人们对其生物安全、监管和知识产权问题的关切。

二、合成生物学发展战略

1.中国。中国认为合成生物学将带来技术推动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因此努力成为该领域的国际领先者。目前,中国每年对合成生物学的研发投资达到2.6亿元,每年发表合成生物学论文400余篇,约占世界总量的10%,论文被引次数居全球第7。中国已经制订了合成生物学战略路线图,规划了技术、工业应用、医学和农业等方面的中长期目标。未来5年,将建立标准元件数据库,形成设计生物元器件的计算能力;形成化学品和生物材料的模块化设计和生产能力;对可增强植物耐旱性和耐碱性的生物元件进行验证设计。未来10年,将扩大标准元器件数据库,形成设计生物系统的计算能力;商业化生产某些化学品和生物材料;对合成固氮器件进行验证设计。未来20年,将形成生物系统设计、建模和验证一体化平台;商业化生产众多自然化合物、药品、化学品和生物燃料;临床应用生物元件和系统,用于检测、控制和治疗主要疾病;创造人工微生物。

2.英国。英国政府把合成生物学视为非常有商业前景的革命性平台,热切期望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英国政府决定成立合成生物学领导委员会,促进各领域的讨论与公私合作,由部长和资深业界人士担任联合主席。英国计划开展合成生物学投资如下:公共投资5000万英镑,其中多达650万英镑用于鼓励产业投资;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投资600万英镑,鼓励大学探索新产品商业化;将合成生物学研发和相关的伦理、法律及社会影响研究的资助整合起来;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支持16个机构从事5个跨国研究项目;拨款1亿英镑,用于未来3-5年对10万名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3.美国。美国很早就是合成生物学领跑者。美国政府每年向合成生物学研究投入约1.4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入约7200万美元。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入1600万美元资助合成生物学工程研究中心。美国国防部力图将合成生物学提升为一种制造平台,美国能源部也围绕合成生物学启动了一些行动。不过,美国联邦政府还没有制订合成生物学投资或管理的整体规划。本届政府的《国家生物经济蓝图》虽然提到了合成生物学,但没有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指示总统生物伦理问题研究委员会对合成生物学进行评估,并制定伦理指南,意在使风险最小化的同时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三、合成生物学带来的机遇

合成生物学会带来新一轮产业发展浪潮。产业界大量投资合成生物学,认为伴随着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不断进步,合成生物学将通过生物制造给产品和物质开发带来革命性影响。到21世纪头十年的中叶,全球就约有3000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基因合成公司遍及五大洲,每年生产约5万条基因。生物产品在经济上举足轻重。2010年,美国的生物经济(包括转基因作物、生物产品和工业生物技术)产值约为3000多亿美元,超过美国GDP的2% 。据市场研究公司BBC Research估计,2011年合成生物学(包括支撑技术、生物元件及其组合产品)全球市场价值为16亿美元,2016年将达到108亿美元。

企业纷纷投资颇具前景的人工改造的生物产品,包括微生物、植物橡胶、生物基丙烯酸树脂、产于生物废料的绿色化学品、维生素以及用可再生碳水化合物生产的生物柴油。美国安伦捷科技公司副总裁达琳・所罗门认为,合成生物学是产业发展的新一轮浪潮,生物制造将以可持续原料取代传统原料,从而改变所有产品的生产工艺,使全球经济更为可持续。

合成生物学的大规模应用及市场推广要耗费数十年时间,不过DNA测序、计算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齐头并进会缩短这一进程。专家们预计:未来5年,将会形成数个全球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未来10年,合成生物产品产值将达200亿美元,生产细胞以制造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将成为常态;未来20-30年,将理性地合成多细胞组织或器官,细胞计算系统将得到广泛应用,新颖的生物制造工艺将被应用于生产非生物产品。

四、合成生物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要充分释放合成生物学的潜力,需要克服技术、监管、知识产权等诸多挑战。

1.技术挑战。发展合成生物学在元件及应用、互操作、度量、量产成本控制、工具及软件等方面面临挑战。在元件及应用方面,开发一大批标准化、模块化、行为可预测、可广泛应用的生物元器件是近在眼前的挑战。尽管有数以千计的生物元件已编目,但可重复且可靠的生物元件并非广泛可用。在互操作方面,合成生物学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开发出标准化的生物元件,像模块一样可靠地组装,视情调整。为了得到普遍认可和应用,生物器件和系统的每个元件以及数据库、度量单位和可扩充系统在不同尺度和水平上都要兼容。在度量方面,准确度量系统性能是合成生物学面临的迫切挑战,有必要形成能支持多种度量类型的基础设施,而且未来全球统一的度量单位与度量本身一样重要。在量产成本控制方面,经济合算地生产工业化学品需要工程化生产高效微生物株,然而,现在开发含有合成生物元件的可行产品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工具和软件方面,改进数据收集工具、软件和硬件对于合成生物学发展也很重要。除了可降低合成生物元件成本的自动化工艺外,专业化计算工具(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建模工具)的缺乏也阻碍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

2.监管问题。科学进展往往快于政策制定,同时合成生物学的界限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早期就应关注与合成生物学治理和监管相关的问题。

3.知识产权问题。构建新的生物元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生物元件的权利是否应私有?如何进行生物元件登记?是否应对其申请专利?不同的知识产权和分享安排如何影响合成生物学的进步与创新?目前各国专利法规定不一。合成生物学在现有或新的知识产权体系下能否蓬勃发展是研究人员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鉴于已经开发的合成生物元件数量巨大,并且企业对商业化产品开发有浓厚的兴趣,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异常重要。

4.包容问题。合成生物学是交叉性学科,既产生于多个学科,又回馈于这些学科。持续包容对于合成生物学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一方面,要与产业界、监管和政策制定机构交流合作,使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另一方面,还要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合成生物学对话,了解其可能存在的内在风险,讨论有关的生物安全和伦理问题。

(作者:贾 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

刘润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科技参考研究室负责人,主要从事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

链接:

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最初由Hobom B.于1980年提出来表述基因重组技术,随着分子系统生物学的发展,2000年E. Kool在美国化学年会上重新提出来,2003年国际上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合成生物学”更早可追踪到波兰科学家Waclaw Szybalski采用“合成生物学”术语,以及目睹分子生物学进展、限制性内切酶发现等可能导致合成生物体的预测。“系统生物学”则可追踪到贝塔朗菲的“有机生物学”及定义“有机”为“整体或系统”概念,以及阐述采用开放系统论、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方法研究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