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更新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

篇1

【关键词】现代城市更新;建筑设计逻辑;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章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研究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二、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的定义

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应该如何具体落实其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设计,必须解决的是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经济的要求,然而应该遵循其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在建筑形态的外部形体上,在一定的时代特征风格的前提下,与城市历史文脉、周围环境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所以,建筑设计是在一种空间地域上的微观层次上的建筑规划,其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建筑群落的空间特性或建筑单体室内外。

三、建筑设计中的城市逻辑

1.城市节点中的建筑角色

不同的建筑样式和形态创造了不同的街道景观,反应不同的生活气息。如上海的弄堂,是上海一种特有的居住形式。弄堂与城市街道的衔接口为过街楼形式,过街楼都设在主弄弄口上部。过街楼面向马路的一面,作为弄门,有丰富的装饰和弄名标志。上海老街里还有石库门建筑,公寓弄堂。

与街道并存、对城市公共空间有重要影响的另一构成元素就是城市广场。建筑,作为围合广场的主要界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广场的空间形态和广场特色,为广场的塑造承担着历史的文化的含义。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已经摆脱了古代城市广场的建设模式,已向着广场建构要素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建筑的比例、尺度、围合程度、建筑组合方式、建筑与周围环境处理对于广场空间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轴线设计是建筑师围合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实体的一种手段。自古至今,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途径,它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始终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德方斯处于巴黎的传统轴线,即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丽大街——星形广场轴线的延长线上。为了加强新旧城的联系,在城市传统轴线的末端,德方斯巨门以其巨大的体量、纯净的形式、白色立面、观光电梯、篷状悬索,以及地下立体交叉网创造了城市轴线的连续性和景观的通透性。

2.建筑与城市互动

建筑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互动,一方面是城市系统向建筑的渗透,另一方面,建筑的功能与形态向城市系统辐射,成为城市系统的运作环节。前者体现在交通系统、公共空间与建筑功能与空间的互相整合,后者通过城市空间的组织作用,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城市系统进行作用。

(1)城市交通系统与建筑的互动

城市交通系统分为公共机动交通、步行交通以及静态交通,当其与建筑结合时,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主要功能之外的功能作用,激发了建筑内部职能与外部人流的互动;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介入,为建筑提供了一个在城市动线上的一个“接口”,使功能上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内向性的建筑成为城市网络中一个能动的环节。

(2)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建筑的互动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建筑的互动,可理解为城市中某种空间类型向建筑空间转换,使城市中具有场所特征的广场、街道空间出现在建筑内部,形成中庭空间与室内步行街,构建起内部的步行系统和交往空间。室内外公共空间的互通能够促进城市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的互动,促进高效而有序的城市生活组织。

四、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研究

1.建筑设计要进行关于市场的逻辑思维和判断。

我们应该对建筑设计产品的市场细分类型、相关领域和区域内的潮流和竞争、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综合效益,客户群体的接受程度以及开发时序等方面进行收资、分析和判断。例如我们在接受北京润泽庄苑某地块项目设计的前期工作中,首先对市场、产品类型和定位。经济价值测算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指导设计师有效利用弧形沿河地段安排从叠拼联排、洋房、到中段的台院雅居,再到邻河大宅的三组不同产品。不同产品类型的组合,既充分满足容积率的要求、有明显丰富的规划布局空间和景观;既避免了单一产品市场开发的压力,又通过适当产品比例和价格组合实现较高的销售总价。

2.建筑设计要针对项目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逻辑判断。

建筑基地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水文和植物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在收集资料、踏勘调查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要做出判断:究竟哪些方面的因素是我们可兹利用、可以辅助确定项目定位和营造特色环境、形象的。例如,我们在勘踏天津中北镇华亭佳园现场时,关注到基地中茂盛的原生树林,对其适度的保留和利用,发展成为小区中的自然原生绿化景观。又例如在济南银丰花园项目设计中,我们针对复杂的山地地形高差加以利用治理,营造“城郊山地花园”的特色主题,并以此指导后序的规划、向甲方汇报、规划报审和施工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相近的例子还有北京东坝单店项目、沈阳深航项目等等。

3.建筑设计中对创作手法要进行逻辑性选择和运用。

关于建筑创作手法,因设计面广、流派多、层次深,我们将选取其中的立面风格进行阐述。以居住建筑中的住宅为例,其立面风格的确定往往与甲方领导的喜好、市场的流行趋势、产品的定位和性质、客户群体的认知、既有的现状环境以及规划管理部门的意见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建筑师要结合把握这些因素,选取其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判断。

五、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

1.气候的过渡。进入建筑庭院的气候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庭院中的空气运动与自然界的不同,除非庭院是外部空间。由于受到庭院周围垂直立面的约束,庭院中的空气温度受到空气盆积效应的影响呈垂直分布。冬季、空气温度由下而上升高,而夏季则相反。这样,庭院成为建筑与外间气候之间的缓冲带,建筑室内空间存极端气候以外的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舒适。此外,夏季由于庭院四周的屋檐会形成阴影,阴影会使空气温度降低。

2.可调节的的热缓冲带。通过调整建筑群的关系和建筑立面的设计产生热缓冲层。形成室内环境利自然环境之间的缓冲带。缓冲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极端气候的不利影响,建筑热性能也可以随之得到调控。空气将集中在庭院中,能够减弱外部气流对室内环境的不利影响。空气温度和气流比较稳定,这有利于冬季的热量储存。夏季,庭院的热压能够改善自然通风,有利于建筑的被动冷却。

3.走集约型的设计路线

虽然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从而使资源相对贫乏。设计人员应该在满足使用者的使用与观赏的需求基础之上,采用集约型的设计路线。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要将建筑物的形式当作可以接纳各种设计的容器,不断地对其形式进行调整,让其产生更加完善的功能,从而将建筑的功能与美集约在一起。

4.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正行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就需求现代建筑体系应当作为先进生产技术,重复以往西方走过的道路是不明智的,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设计经验。设计人员可以学习国外的建筑设计,认识其设计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思维和方法对于建设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大,加强建筑设计逻辑思维和方法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唯,袁春学.可持续建筑与设计方法探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篇2

1.国外城市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西方国家近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起源于产业革命。根据不同时期对城市更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以及城市更新动力机制的不同可以将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城市更新初创时期。

对城市更新理论的研究最初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和平改革的道路》一书,在书中详细阐明了他著名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希望通过建立新的、以绿化带限制人口向地区扩散的“乡村”式城市来限制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此后恩威和帕克“卫星城理论”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又对“田园城市”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从本质上而言,这些理论的思想基础仍然是以传统城市规划中的“形体决定论”为基础的,将城市看作一个静止的事物从而寄希望于建筑师和规划师通过形体规划来构建一个希望中的蓝图,从而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但是与之前的研究相比,这一时期的理论摆脱了乌托邦式单纯追求理想化模式的城市规划思想,在理论实现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同时,在更新对象方面并没有局限于居住区而是扩大到城市的空间结构,这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二战末,城市更新发展徘徊不前

本阶段的研究仍然以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问题为主。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城市更新改造的布局、组织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邻里单位”随即出现。这一思想为不断扩张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通过建立基本独立的综合型的城市单元能有秩序的扩大城市,而不是在城市边缘任意建设,无限制地增大城市面积。邻里单位思想可能导致城市的反中心化,但也是用来解决经常被责难的阶层和种族隔离问题的途径之一,以致于它在著名的《雅典》里作为“合理规模的居住单元”被引证。①20世纪40年代,英国土地开发补偿和赔偿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Justice Uthwatt 和他的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过渡性报告”,指出为了适应战后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控制无限制扩大城市建设的行为,并指出政府应该是城市应该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应将城市规划运用到全国的重建工作中去。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为日后城市的城市更新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可持续城市更新

20世纪60年代之后,一大批学者如路易斯・芒福德(Lewis Munford)、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彼得・霍尔(Peter Hall)、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等都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对城市更新更行了研究。到了20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出现在城市更新的思想中,并逐步成为当代城市更新的重要思想基础。1996年6月,联合国在伊斯坦布而召开的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上将“人人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确定具有全球意义的、全人类为之奋斗的两个主题,并将“可持续的人类住区”作为承诺之一。这是新世纪新时期城市更新的主题思想所在。

2.国内城市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对于城市更新的研究一开始不是从理论方面入手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这源起于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如旧城中心区衰败、居住环境恶劣等城市问题。

(1)有机更新理论

1979 年,吴良铺教授在对北京什刹海地区进行规划研究时,深入分析了城市更新的“难处”所在,从如何正确处理好城市更新中继承与改造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论构想。有机更新,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人体一样,城市中承担着不同功能的地区是有机构成人体的细胞,所谓“有机更新”,就是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那部分地区、街区进行改造规划,采用适当规模、适当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品质,争取使每一个片区的发展都达到相对的完整性,使有机更新的部分更能适应城市功能的改造方式。有机更新不是短时间内盲目地改造和乱建,而是将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那部分区域挑出来进行改造设计,这种改造是小规模、阶段式的,但从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又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通过这种有序的持续的更新活动,使城市达到最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状态。

(2)系统更新理论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的特殊背景以及城市更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1999年,吴明伟和阳建强教授提出我国的城市更新应该走一条全面系统的更新道路。 他们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旧城更新具有面广量大、矛盾众多的特点,传统的形体规划难以担当此任,需要建立一套目标更为广泛、内涵更加丰富、执行更加灵活的规划系统。要从总体上对旧城区进行全面的研究,制定一个系统的旧城改造规划。”②吴明伟教授认为,城市更新应该以促进城市功能结构的整体协调为目标,旨在建设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人居环境。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但凡是复杂的问题,必是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这种层次结构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相同,而且多是不能相容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更新建设中学会运用权衡和优化决策,把城市更新中社会、经济、环境等各层次上的目标统一权衡,获取最优方案。吴明伟教授提出了旧城改造的控制观,包括系统观、经济观、文化观三方面。

(3)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规划理论的逐步完善,城市更新理论也在不停在发展之中。此后,也有众多学者基于特定地区城市更新的实践提出过不少更新理论。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成为城市更新的理论焦点。确切地说,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不是国内学者提出来的,但是该理论自提出后对我国城市规划以及城市更新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城市更新的理论基础。1994年,我国制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指导性原则。从城市发展层面上来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它强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城市品质的提高,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的美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结构的完善以及城市精神面貌的改善,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观反映在城市规划上丰富了城市更新的内容,是对过去城市更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对我国以后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小结

从城市更新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国内城市更新启动40年以来,我国的城市更新在实践中曲折的向前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就更新的内容来看,从最初单一的住区更新向街区、商业区方面涵盖;从空间发展模式来看,从建国初期的小范围更新转向大规模、整片区的整体改造,这种更新方式虽然在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在特定时期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城市面貌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体制政策来看,从以政府为主的城市更新逐渐转为多元化主导的模式,房地产商、企业和当地居民逐渐加入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来,成为城市改造名副其实的参与者,使城市更新具有更大范围上的代表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如渊.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研究综述.[J]. 四川: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2004.

[2]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恩宁路 旧城更新 矛盾与调和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城市更新,为通过清除和改造房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衰退的邻里进行改造[ 为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城市更新概念。]。一般情况下,城市更新的目标是振兴大城市中心地区的经济,增强其社会活力,改善其建筑和环境,吸引中、上层居民返回市区,通过低价增值来增加税收,以此达到社会的稳定和环境的改善[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材 园林 城市规划》,P52,城市更新]。

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多年间,广州市城市建设基本以外延式扩张为主,但在进入21世纪后,纯粹摊大饼式发展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弊病。为此,2006年,广州补充“中调”城市发展战略,着重在政府的控制下,通过老城区的更新改造,改善居住条件,解决交通、卫生、公共设施配套等种种问题,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提升的目标。

但理应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的城市更新工作,事实上并非一帆风顺,自2006年开始恩宁路地块改造,为最明显例子之一。

2. 恩宁路地块概述

恩宁路地块位于荔湾旧城区中部,地块面积约11.37公顷,改造前现状建筑量约20.15万平方米,涉及2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有泰华楼、宝庆大押、李小龙故居、恩宁路骑楼等众多历史建筑,保存这完整的广州老西关城市肌理,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传承之地。

与地块丰富历史遗存并存的,是街区内衰败的现状。过高的建筑密度、恶劣的居住环境、随处可见的安全隐患,成为政府对街区开展整体改造工作的原因。

地块改造开始至今已近7年,其中呈现出政府与居民的多次矛盾,改造工作至今仍未完成。

恩宁路地块更新改造历程

3. 政府与居民矛盾所在

在国外相关旧城更新案例中的矛盾,多为公众利益与个人、小团体之间利益的冲突。但自恩宁路地块改造历程中可见,矛盾并不单来源于利益冲突,更多是产生于项目推进的方法与手段,与改造价值观的差异,而且上升为主要冲突:

地块改造程序:政府在改造前期,对于改造信息公开不足,无征询社会与居民意见,无公开改造方案并与答疑,同时多次调整改造方案,并最终仍未形成稳定方案,导致居民质疑改造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并强烈反对改造方案明确前的拆迁行为。

改造模式:居民担心对街区进行整体改造,将导致成为纯粹商业开发,破坏现有历史文化环境与居住氛围,主张自主更新改造;政府则倾向有利于全局统筹的整体改造,容易实现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

历史价值的判断标准:政府改造中对历史建筑的判断依据各类历史保护规划与研究,保护范围并无囊括街区内所有建筑,同时最初的规划中也并未对街区历史环境提出价值评判与保护办法;而居民则出于对街区本身的感情,认为绝大部分建筑以及环境均有较高历史价值,应予以保留。

4. 政府与居民矛盾的调和

在恩宁路地块改造中,所反映出来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建议可从合作机制、改造模式、价值统一等方面进行调和,更好推进项目建设:

(1)政府:

应主动公开改造信息,建立公众咨询、参与、合作机制与平台,而非被动地回应居民上访意见,创造政府与居民之间公平对话的环境,了解居民改造意愿,引导居民认识、理解并积极参与改造,营造良好的合作气氛。

从老城区层面整体研究并确定改造地块及周边功能定位,在下一步建设开展前,先明确地块近、中、远期建设目标,制定长期的实施策略与工作计划,并付之于今后的行动中。

研究居民自主改造或政府居民合作改造等改造模式,着重政府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控制,放宽改造参与机制。

进一步研究街区内部历史文化遗存,明确历史价值判别方法,对于历史街区建筑与环境应提出详尽确切的保护、修缮与利用措施,并听取居民意见,邀请居民代表全程参与其中,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提出复兴的方法。

提高工程建设队伍的管理水平与素质,避免历史街区内因错误施工而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进一步邀请非官方机构对项目开展进行监督。

(2)居民:

应主动提高规划知识与意识,了解城市更新的整体目标与策略,理解历史价值的判断方法与历史遗存的保护要点,而并非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去提出判断。

成立改造居民委员会,成为居民的改造意见出口,积极并长期地与政府人员对话与合作,衔接政府与居民。

5. 结语

城市更新,本身是城市内部活化的必然途径,为老城区带来产业与环境提升,对于政府与居民来说都是双赢之举,在统一价值观下的协同合作,才是未来推动地块改造的唯一出路,也是实现旧城更新的最终途径。

参考文献

[1] 林冬阳 周可斌 王世福. 由“恩宁路事件”看广州旧城更新与公众参与[C],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2

[2] 吴祖泉. 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以广州市恩宁路街区改造为例[C],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2

[3] 黄文炜 魏清泉,香港市区重建政策对广州旧城更新发展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2007

篇4

董昊昱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71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经验方法及教训,分析我国以铁西工业区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宜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弊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铁西工业遗存,改善老工业区生态环境,从长远战略的角度对老工业基地更新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为提出可行的建设策略提供基础。

关键词铁西区;生态安全; 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1.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

在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陆续建立了一批的老工业基地,正是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建立,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为我国工业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这样长期的工业化发展中,随着产业经济衰退,更大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人居环境问题。对于老工业区这一特殊资源,我国在土地空间规划、宜居建设等方面都缺乏系统和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体系,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结合当前形式需求,急需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促进特大工业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建设,保障老工业区居民健康,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更新城市旧工业区,使其可持续发展?初期的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多会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没有意识到工业遗产、遗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使用价值,造成了城市旧工业区历史记忆和城市文脉的割裂。沈阳的铁西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不仅聚集了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也记载着沈阳工业与建筑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历史,并充分的体现了具有丰富特色的沈阳工业文明。将铁西区老工业基地放在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大背景下,进行有机更新,使其既能保证文脉的延续性,又能满足生态安全的要求。

2. 铁西工业区价值分析

(1)铁西工业区承载的历史价值

铁西区不断创造着中国工业的奇迹,无论从物质角度还是精神的层面,铁西的工业文化都是我国无价的人类遗产。尽管这个充满历史痕迹的老城区、废弃的老工厂终将跨入全新的时代,但是作为中国工业的代名词,铁西区给人们留下的是永恒深邃的记忆。铁西区作为城市文脉的情感延续,具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

(2)铁西工业区更新创造新价值

铁西区旧工业厂区区位往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整,工业建筑大都结构坚固,具有大跨度、大空间、高净空等特点,其建筑内部空间具有使用灵活、结构坚固等特点,通过更新可以减少拆迁和建设费用,注入新的产业功能,满足不同需求,如商业、办公、展览、物流、居住等,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利用工业文化背景这一优势,旧工业区可以开发相关业态,例如创意产业,工业旅游,旅游纪念品出售等,不但延续了工业历史文化,还创造了新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带来新的社会价值。

3 .研究基础

(1)城市生态安全

城市生态安全具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城市既不会发生生态风险也不受任何潜在生态风险威胁的状态,即城市实现生态和谐或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化状态。目前比较有研究的现实意义的是狭义城市生态安全,指城市基本不发生人为导致的生态风险事故、在面对无法避免的生态风险事故(如危险品误漏、台风等)时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的状态。狭义城市生态安全承认在现代社会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生态风险事故和威胁,现代人类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重点关注制约城市生存和发展安全的重大生态风险上,从而勾画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生态底线。狭义城市生态安全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重大意义。

(2)景观格局优化

景观格局优化是在景观生态规划、土地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景观尺度层面上,现有研究成果很难定量化反映格局和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格局对功能的影响,使得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的难题。

通过对原有的景观要素进行重新的组合优化或者引入新的元素,进行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这就是景观格局优化。通过景观格局优化可以进行景观的规划设计及管理。通过景观格局优化,可以调整并优化景观的组成、斑块的空间分布布局及数量,达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整齐与和谐,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提高景观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城市布局、产业结构、功能、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整及优化。同时,城市更新也包含了对旧城区的保护及改建,对于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研究方法

(1)老工业区区域空间规划技术研究

根据不同尺度用地结构和交通系统的情况,完善人工绿色廊道,研究城区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分析与廊道规划;优化整合绿地(广场),实现绿地的均匀分布;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容量与空间承载的动态关系;以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园区和工业园区等为对象,制定老工业搬迁区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方案。

(2)城区生态安全网络构建技术研究

以城区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的安全、健康、适宜为目标,采用生态足迹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城区的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在一定时间尺度上评价城区生态安全状况,明晰影响城区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基于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明确微观(搬迁区)、中观(相关社区)和宏观(城区)等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安全节点与生态廊道,构建城区的生态安全网络,制定城区的生态安全战略。

5 .结论

在进行城市宜居建设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策略分析,对于铁西区这种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其已经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发展多年,一些重要的问题已经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在宜居建设方面应针对尚未完全解决或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探析[J].生态经济,2001(8):22~25

篇5

关键词:城市发展;历史街区;保护利用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charter and practice, foreign successful example, exploring a feasible,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 abou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method, the measures.

Keywords: the city developmen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of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发展的现状凸显保护“历史”的必要性

近20年,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带来城市的急剧膨胀, 人口剧增, 用地范围扩大。但是盲目的发展城市, 缺乏对城市历史、城市发展科学的认识与规划,忽视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忽视城市的历史价值、地域特色,致使我国的城市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表现为:

1.1盲目的大拆大建

20 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建设性破坏”始料未及,屡见不鲜。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随之灰飞烟灭,永远的消失了。(北京)

1.2各类历史建筑遭到破坏

在我国多数城市发展与更新过程中,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视为“破烂”,千方百计的侵占、破坏和拆毁的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例如福州发生拆毁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历史街区事件;定海古城被毁事件等大量的例子。

1.3城市的特有风貌正在消失

在城市发展中由于不注重传统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继承,再加上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使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并被一些低级和赶时髦的东西所替代,使人们对所居住的城市和环境产生了一种陌生感,丧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我国的城市在爆炸式的发展中,正在丧失它的形态、地标、识别性、特征。

1.4城市的文脉被切断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的文脉受到破坏和人为的割裂

1.5城市正在走向雷同

目前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使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正在失去灵魂。

2历史街区的独特价值

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就象一个人不能没有记忆一样,城市不能历史的沉淀。城市中传统街区的空间如同活的化石,告诉人们遥远的过去,绵延着割不断的怀旧情愫,缠绵着解不开的历史情结,给城市以深沉厚重感,弥足珍贵。[1 ]

2.1历史街区涵义

“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小地区,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它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地区。”(《华盛顿》,1987年,)

2.2历史街区的价值

“所有历史街区(具有历史积淀的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造的,都蕴含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表现。这些街区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还体现着传统城市文化的价值。这些文化财产无论其等级多低,均构成人类的记忆。” (《华盛顿》,1987年)

2.3历史街区保护意义

1)体现文物建筑的价值

历史街区是文物建筑赖以依存的环境,它与文物建筑一起反映和体现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其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密切相关,失去了这种环境,文物建筑的本身即是“保存完好”,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2)保护文化遗产

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历史街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文化财富,保护历史街区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内罗毕建议》第2条明确指出“历史地段和它们的环境,应该被当作全人类的不可替代的珍贵遗产。保护它们并使它们成为我们时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它们所在地方的国家公民和政府的责任”。

3)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

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少数,许多不够历史文化名城条件的古城中却也存在有不少值得保护的历史街区,同时历史街区反映城市的历史传统风貌,选择一定的历史街区加以重点保护,用这些地段来反映城市的历史传统风貌是较为现实可行的作法。

3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方法性研究

3.1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

1)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不应被理解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确凿有效,原真性的原则性就在于此。所有的文化和社会均扎根于由各种各样的历史遗产所构成的有形或无形的固有表现形式和手法之中,对此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奈良文书》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要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格局,并保护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价值,而不能只保护一两栋建筑或一两个界面。

3)积极保护的原则

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结合

与城市设计相结合

与利用相结合

4)动态保护原则

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问题,使得保护规划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调适空间,可以根据突发或新发现的情况对保护规划做适时调整,可以是历史街区的保护沿着正确有效的方向发展。

5)小规模改造原则

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既要处理继承和保护的问题,也要预测街区的发展,具有综合系统的特点。对于有多方价值的历史街区来说,大规模的保护开发易因调查不细致深入、发展预测有偏差而导致建设性破坏,另外,大规模改造也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所以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谨慎的渐进式保护开发跟具可现实性和实效性。

6)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的概念并非指由公众来引导和决定设计,但是公众应作为提供设计理念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规划者学会的是地域历史文化,而当地民众学到的是专业的更长远的目光,促进了相互间的理解。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多层递进关系:即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文化的可持续性。

3.2保护方法与步骤研究

1)现状调查分析

篇6

摘要:城市建筑 设计 生态补偿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城市发展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自然资源的不断攫取,比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二是对自然生物生境的破坏,比如,城市建成环境主要以钢材、水泥、沥青等材料为主,自然环境中的大部分生物并不适应这种生境;三是废弃物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包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废水、废渣、废气等。

从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来看,主要体现在自然生境的改变影响了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从空间层面进行“生态补偿”,从而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生态学思想结合到城市空间中,学者已对此有广泛研究,可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在宏观城市空间的研究上,McHarg 早在 1969 年就已将宏观生态学思想应用于城市空间优化配置的研究,探讨了基于生态导向的城市与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Julius Gy Fabos 利用生态系统模型对大都市区的景观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进行了实践研究。

Richard T. T. Forman 提出将生态学原理与土地规划相结合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俞孔坚基于景观生态学提出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简称 SP)的概念,并提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可以看出,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城市空间研究当中,从很早就已产生,但是基于“生态补偿思想”的空间研究还有所欠缺,其理论框架、设计方法、技术措施等都尚待进一步完善。尤其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粗犷的空间建设缺乏对自然环境细致的考虑,必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在未来城市空间更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生态补偿思想,从而改善建成区的人居环境,仍然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 “生态补偿”思想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补偿”指的是调节相关方的利益关系,使保护、恢复、维持、改善和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的行为外部效应内部化,是持续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一种手段或制度安排。一般来说,这种手段或制度安排主要通过制定经济制度来实现。2007年 8 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四个领域开展了生态补偿试点,包括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主要是通过经济制度来实现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损失补偿。

笔者认为,“生态补偿”是基于“生态完整”的,即是在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负面影响后,对生态系统进行的修复。通常的“生态补偿”主要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然而,已经被破坏的生态服务功能若通过经济间接补偿,其生态服务功能恢复起来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本文所说的“生态补偿”是通过规划、设计等手段,从改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调节生态系统的循环等方面入手的“补偿”,是直接对城市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补偿”。

一般概念的“生态补偿”是针对生产、消费等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收取费用。然而,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建造过程对自然环境也具有负面影响,只是由于相对生产、消费过程中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规划、建设过程的负面影响更小并更难测量,所以并没有专门针对此类活动进行收费补偿。作为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等,在规划、设计、建造中应当自然而然地考虑“生态补偿”的方法,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生态补偿方法的分类

从现有生态补偿的措施、方法和机制来看,笔者认为,生态补偿方法可分为经济补偿和技术补偿。目前我国已经推行的一些生态补偿机制,是通过经济手段对占用、损坏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进行补偿,是针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进行的终端补偿方式,属于一种经济补偿手段。针对不同建设用地、工业类型、建筑类型、交通方式等类别而提出的空间景观格局优化、循环经济模式、建筑节能、水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利用等措施,是针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过程进行的补偿或调控,属于技术补偿(表 1)。

生态补偿既需要关注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过程,也需要关注影响的结果。因此,生态补偿需要通过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共同展开,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态补偿。但是,考虑建设用地、建筑、道路、绿地、广场等作为城市空间的必要组成要素需要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城镇建设不能仅仅进行经济补偿,更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补偿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就是在城市空间更新过程中,提倡以“生态补偿思想”为指引进行空间更新的出发点。

3 “生态补偿思想”下城市空间更新的内涵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城市更新过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建设用地内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应当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关注。

城市空间更新主要指针对城市建设空间范围进行的更新改造,包括用地性质的调整、建筑空间的改造、建设环境的整治等。体现“生态补偿思想”的城市空间更新,就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在考虑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基础上,贯彻对自然环境的补偿,同时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其核心是通过城市空间的更新,提高不同空间(绿地、广场、道路、建筑、河流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城市的建设在不同程度上减弱甚至消除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在城市空间更新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补偿已经减弱或消失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生态补偿”思想下城市空间更新的方法

笔者认为,“生态补偿”思想下的城市空间更新,其核心是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补偿。在城市空间更新的过程中,可通过完善整体景观格局、改善城市生境、改善生态系统的循环等方面,达到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目的。

完善整体景观格局景观格局可分为不同空间尺度,在城市空间更新过程中,应当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进行景观格局的调整。总的来说,就是要建立由斑块、廊道、基质组成的比较完整的景观格局。在宏观尺度上,首先,需要识别主要的生态斑块,如山体、林地、湖泊、水系等,对生态斑块严格保护,减小人类活动对生态斑块的负面影响。其次,建立不同生态斑块之间的廊道,通过廊道将斑块和基质联系起来。

结语:

现代城市建筑的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即使城市建筑中应用更多更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形成建设之前的自然环境。可以肯定,无论如何,现代城市的建设都会或多或少地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其实是体现对自然环境补偿的城市建设。研究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应当更多地研究如何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补偿措施、方法、技术和制度等,改善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高中华. 生态危机的技术内涵:对技术负面效应的评析

[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 18(5): 3840.

篇7

关键词:城市设计;历史街区;保护;意义;建设

城市设计旨在将人们生活的城市做合理、必要的规划,对已经不能适应人们需求的城市旧址做改建,是一种具有必要性、计划性的改造活动。在整个改造活动中对历史街区的改造最为复杂,最为重要。因为历史街区不仅是该群落实的居住旧址,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财富。城市设计作为城市更新和街区保护的联系方式,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新旧统一、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加强对传统老街区的开发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保护的意义

城市中历史建筑是以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包含着诸多的信息,是传统历史的载体和生动写照,具有考古和历史研究等多重价值。历史建筑能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是鲜活历史载体,在精神文化方面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历史建筑和名胜古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史的重要见证,重要的建筑古迹往往会起到国家或民族象征的作用,对产生具大的凝聚力和精神鼓舞作用。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历史奇观,历史街区对城市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重要的文化价值。街区是人民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是国家、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基础。2)重要的科学考察价值。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是先辈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社会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重要的教育价值。作为传统历史的见证,对后代的园林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有重要的启迪作用。4)重要的美学价值。

二、城市设计与历史街区保护

1、立法建设

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街区的保护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国家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从大局出发、立足长远,可以通过借鉴其他立法完善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城市规划与历史街区保护现状,建立起一套拥有中国特色且合乎我国国情的法律体系。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应该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各个地区的具体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使城市规划设计及街区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城市的开发建设与传统历史建筑的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当下欧洲许多国家对传统文物、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已到达科学化、系统化、法制化,并且已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过程。为了加强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对历史性建筑元素的保护,尽快建立起与现行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历史街区保护法律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还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普法教育,对人们进行常态化的法规、法治教育,既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意识,使管理人员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又要提升人民群众遵法、守法的自觉性,加强法制观念、违法必究。

2、详细的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时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依赖于详细的规划和科学的规划编制,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明确详细的保护内容。一般而言,规划设计时需要保护的具体内容以及保护措施都应当在深入、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以明文规定的方式明确表明,具体的街区空间布局、历史风貌、相关保护方法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都应当以条文、规章的形式注明。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开发商和一些政企负责人往往追求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历史街区的保护,这对历史文物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存在着极大的威胁。为此,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先制定完备详细的保护方案,依次来指导和规范投资商、开发商的行为。对于城市规划与开发中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保护方案中必须要有详细反映历史性建筑的修复和利用措施。在微观方面上更要加强控制,必须按照规划要求贯彻落实。

3、建立健全精干的投资管理队伍

城市设计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技术性强、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工作强度大,在设计与保护过程中投资也与其他投资不同,需要投资者拥有更高的操作技巧、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因此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过高的投资管理人才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具体可以通过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优秀人才、支持国内人员外出深造、邀请有资质的专家协助规划设计等方法,提高我国城市设计与历史街区保护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更是一种动态规划设计的过程。保护,顾名思义就是“保留养护”,意味着继续的坚持,本身具有被动、消极的特点。规划设计则是一种有计划、主动性的筹谋活动,带有积极性和前瞻性。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一种动态、系统性的工作,其涉及的方面广泛,具体包括文物、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因素的影响。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应该发挥其主导型控制作用,将科学的理念贯彻到城市设计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中。

作者:飞新花 单位:红河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俭,陈亚斌.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以上海老城厢方浜中路街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刊,2007,(1).

[2]吴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J].城市规划,2007,(5).

篇8

【摘要】在当前土地紧缺和城市更新背景下,各地政府急于对效率低下的土地进行收储盘活,而其核心是如何进行土地收储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本文运用相关理论和数理模型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提出基于土地收储净收益阶梯分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梯级原产权人分享比例为56.5%,在第二梯级其分享比例为45.6%,符合梯级分配比例设计中政府高梯级价段分享更高比例分配的基本原则,本文提出的阶梯分级方法能够减小增值收益的分配差异,保证了公平性,有助于深化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理理论,并为政府创新土地收储收益分配方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地收储;增值收益;Bootstrap;Elman神经网络

【作者简介】符锦,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金融服务业发展;吴文峻,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房地产发展;徐剑,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一、引言

实施城市土地的收储及招拍挂,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也是实现城市更新①的最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物权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办法》的颁布,通过征收拆迁补偿实施非公共利益的土地收储在制度上已受到制约,土地收储过程越来越呈现为政府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博弈过程。而博弈的核心问题就是政府与原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如何分配。如何进行土地收储增值收益分配是我国土地再利用理论和实践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人们主要关注土地收储增值收益分配的概念界定与定性分析,而对土地收储增值收益分配的定量研究极少。本文将在增值收益分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土地增值净收益角度,运用Bootstrap-Elman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求解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以深化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理理论,为政府创新土地收储收益分配方式提供依据。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土地增值收益是各利益相关者盘活存量土地的根本动因,因此土地收益的分配机制对各利益相关者发挥着关键性的激励作用。解决利益分配机制的关键在于分配原则和依据、分配对象和归属主体以及分配的管控手段。

国外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土地增值的机理和增值收益的征收方式、管控手段等方面,国内学者更关注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土地制度,反思土地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改进思路。对于土地增值收益的归属, 有三种观点: 一是“ 涨价归私”,即主张全部土地的自然增值归原土地所有者所有;二是“涨价归公”,即主张土地自然增值基本归国家所有;三是“涨价公私兼顾”,即主张在充分补偿失地者后剩余部分归国家所有。大部分学者支持依照土地增值的属性来区分利益归属。杜新波、孙习稳(2003) 认为,土地增值分为地租增值和土地资本增加,地租增值部分归国家所有,在土地资本投资收益中,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张俊(2007) 认为,我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本质是权利的界定与分配。并指出,土地人工增值应归土地使用者所有,自然增值应该由地方政府代为社会收回;莫俊文等(2004) 研究了城市土地置换开发收益的构成,认为城市土地在经过置换开发后,产生的投资性增值应归投资者所有,用途性增值归地方政府所有,由客观因素导致的自然增值应归国家所有。

原玉廷(2005) 提出按照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三权分离”体制来分配土地增值收入,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分别归中央和地方政府,平均利润归实际使用者;何芳(1996) 从地价构成角度提出拆迁安置补偿费属于补偿性质,归原土地使用者,市政配套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归地方政府所有,出让金则属中央和市、区、县等各级政府。还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增值利益分配的制度设计。如杨丽丽(2007) 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土地价值增值的原因,并从税费体系建设、土地增值计价及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改进思路;胡士戡等(2009) 指出,我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的实现形式主要包括地租、地税、地费、土地储备、土地规划等;沈守愚(1998) 等学者主张通过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发展权流转价格评估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和土地利用者之间的合理分配,但并没有给出发展权价值的归属。李文斌(2007) 是研究土地重建开发的收益分配的少数学者之一。他针对政府土地收储模式,将土地不同征收补偿形式和出让方式进行组合,归纳出七种不同收益分配模式,并对其市场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出以对土地开发净收益进行分成的模式最有效率的结论,但他并没有研究净收益如何分配。罗丹等(2004) 提出,要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利益分配,必须有客观、可行的利益分配标准,确保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综上研究,本研究将土地收储增值收益分成三个部分:土地的现状价值、土地新规划后价值增值与招拍挂溢价(图1)。

其中,土地收储增值系指因城市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变化、土地供求变化、城市建设发展等系统性变化引起的土地整体性增值,笔者认为应该归原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即用益物权人② 拥有; 土地个体增值系指因调整该地块用途、强度或对地块直接投入而导致的个别地块的非系统性增值,笔者认为由于用途与强度提升而带来的土地增值应由政府、产权人共享,其中的投资性增值则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及级差地租2原理,应该归属投资者及土地所有权人拥有;招拍挂溢价是指在土地招拍挂过程中,由于开发商博弈互相竞争使得最终土地成交价高于底价而导致的土地增值。这一价值是土地储备制度框架下存在的特有价值,是土地一级垄断市场带来的土地再开发价值增值。这部分增值由于有政府公权力的干预影响结果,理论上应归属政府所有。经过以上分析,土地收储增值收益的主要对象为规划后价值增值部分,对于该部分如何分配,不同地区的土地收储中心有着不同的分配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土地收储净收益阶梯分级方法,即从效率与公平角度分配土地收储增值收益。该方法需先计算土地收储的净收益,需要将土地出让金扣除对原土地使用权人的现状补偿(包括原利用条件土地价格、房屋及室外工程现值、设备搬迁损失补偿价格、临时搬迁安置费、部分职工安置补偿费)、土地开发成本(土地整理费、基础设施与公益设施投资开发、环境污染治理费、管理费、利息)、税费、扣除的出让基金等(图2)。

需要注意的是,图2仅为示意图,不同收储案例的各项比例构成可能不一致,可能导致图2的形状发生变化。经过走访与问卷调查,原土地使用权人对土地用途增值分配诉求最低期望为20%。由此,本节模型测算基础是以原产权人享有现状容积率条件下的用途增值为20%。政府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增值利益分享博弈主要存在于对剩余增值的分配(图3)。

三、土地收储利益分配模型构建

(一) Bootstrap算法

早期人们所熟悉的统计方法是参数统计方法,是以大量样本为基础的,在进行计算时,一般假设总体分布呈正态分布。然而在现实中,总体的分布情况往往是未知的,这种假设是为了计算方便,由于当时计算能力有限,此类统计推断方法被广泛应用。后来,在统计分析领域出现了一些高效的统计推断方法,例如小样本的研究和似然(Likelihood) 估计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学从求解复杂的数学难题逐渐转变成基于大量计算的、面向应用的统计思维,即非参数的统计方法。具有更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统计推断方法应运而生,靴带抽样算法(Bootstrap) 就是其中的一种。靴带抽样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令是从分布未知的总体F 中随机抽取的n个随机样本,因此,是独立分布的随机变量。θ 表示来自未知总体F的一个未知参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参数θ? 的分布特性以作为对未知参数θ 的一个估计。c 称之为原始样本,从样本c 中计算要估计的参数θ? ,则要进行靴带重抽样过程。即从原始样本c 中进行n 次有放回的独立抽样,产生一个新的样本,称为靴带重抽样样本(Felsenstein, 1985)。通常做B 次重采样,当重采样的次数B 达到1000时便可获得相当准确的估计。每一个重采样样本是从原样本X中经n 次有放回的随机抽样得到的,样本中每个变量被抽到的概率均为1/n ,对于每一个分别计算待估计参数然后用参数的分布特性逼近的分布。由此可见,靴带抽样算法的核心就在于重抽样技术,这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复杂而大量的数学计算变得简单易行。统计学家先后对这种重抽样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这种利用重抽样过程得到的抽样分布能很好地反映待估计参数的准确度,且比其他统计推断方法具有更好的精度。同时,Bootstrap方法并不需要对总体分布进行假设或事先推导估计量的解析式,它要做的仅仅是重构样本并不断计算估计值,在分布假设太牵强或者解析式太难推导时,Bootstrap也就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路。本书采用MATLAB R2013a软件进行靴带抽样,这样就达到了扩增样本的作用,使得本研究可以在采集少量土地收储案例数据的基础上完成。

(二) Elman神经网络

Elman 网络是一类有局部反馈的神经网络,最初是由Elman在1990年以Jordan 网络为基础提出来的。后来,Pham等人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正的Elman网络(Modified Elman Networks),现在多把这种网络作为标准的Elman网络,其结构如图4所示。Elman 神经网络一般分为四层, 即输入层、隐含层(中间层)、承接层和输出层。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的连接类似于前馈式网络,输入层的单元仅起信号传输作用,输出层单元起线性加权作用。隐含层单元的传递函数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函数,承接层又称为上下文层或者状态层,它用来记忆隐含层单元前一时刻的输出值并返回给网络的输入,可以认为是一个一步延时算子。Elman 神经网络的特点是隐含层的输出通过承接层的延迟与存储,自联到隐含层的输入。这种自联方式使其对历史状态的数据具有敏感性,内部反馈网络的加入增加了网络本身处理动态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动态建模的目的。此外,Elman 神经网络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可以不考虑外部噪声对系统影响的具体形式,如果给出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对,就可以对系统进行建模。

Elman网络的非线性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其中,y、x、u、c x 分别为表示m 维输出结点向量、n维中间层结点单元向量、r维输入向量和n维反馈状态向量。W3,W2,W1分别表示中间层到输出层、输入层到中间层、承接层到中间层的连接权值。g (*) 为输出神经元的传递函数,是中间层输出的线性组合。f (*) 为中间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常采用S函数。Elman神经网络也采用BP 算法进行权值修正,学习指标函数采用误差平方和函数。

(三) Bootstrap-Elman利益分配模型

通过上述理论部分阐述,将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聚焦到土地净收益分配比例问题。按照地域、时间、空间等选择一定量的工业用地收储案例,搜集与计算土地收储过程中地方政府、原土地使用权人双方投入部分、土地用途增值与强度增值、土地的净收益等,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样本扩增,将扩增样本中的政府投入、原土地使用权投入作为输入,将城市政府在除去第一阶梯20%净收益后的收益分配比例R作为输出,构建Elman 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得到符合市场模式下土地增值净收益阶梯分配比例(图5)。

本研究在上海浦东地区收集20个土地收储案例,通过Bootstrap技术扩增样本作为模型的训练数据,建立Bootstrap-Elman神经网络模型,完成土地收储各方对净收益阶梯分配比例研究。土地收储案例基本情况见表1。

利用Bootstrap方法计算政府投入、原土地使用权人投入与R 的相关关系与相关系数置信区间,通过重复再抽样计算,发现政府投入、原土地使用权人投入与R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此种关系并非线性相关,需要使用Elman神经网络建模定量系统地探索这种关系。将20个案例利用Bootstrap 算法扩增1000 份,将其中600 份案例作为训练集合(Train set),200 份案例作为验证集合(Validation set), 200 份案例作为测试集合(Test set),建立Elman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量化分析。

Bootstrap-Elman 神经网络在训练结束后验证集合样本的误差不再下降,此时的误差已经接近零,同时网络梯度等参数在训练过程中逐渐下降,说明神经网络训练可以结束,此时模型已经训练完成,可以应用此模型针对土地收储下的净收益阶梯比例进行定量预测。经计算,R的均值为54.4%,说明收储模式下政府占据了多于1/2的土地收储净收益第二阶梯部分。同时,为了探求政府投入与原土地使用权人投入变化对分配比R的影响,本研究同时进行了模拟实验。采用固定训练数据中的原土地使用权人投入,将政府投入上下变动20% (每次变动1%),即[-20% 20%],观察R值的变化情况;固定训练数据输入中的政府投入,将原土地使用权人投入上下变动20%(每次变动1%),即[-20% ,20%],观察R值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

四、仿真实验

利用建立的Elman 神经网络模型对政府与原土地使用权人投入变化对土地增值分配R的影响进行仿真(图6、图7)。

由图6、图7可知,政府投入与R基本呈现部分规则变动关系,即政府投入越多,其占净收益部分越大;原土地使用权人投入与R关系为R随着其投入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最后逐渐趋于平稳。综上所述,原土地使用权人在土地净收益中获得的部分包括第一阶梯土地用途增值的20%部分与第一阶梯的剩下的51.8%部分,即获20%+80%×45.6%=56.5%的等容积率下用途改变增值,同时获得45.6%的第二阶梯增值。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土地收储案例可能存在着高土地用途增值与高净收益并存的情况,可以将原土地使用权人获得的第一、第二两阶梯部分加和后与土地用途增值比较,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原土地使用权人获得的土地增值净收益部分不会超过土地用途总增值。

五、利益分配结论

(一) 研究结论

综上,通过本节模型的实证研究得出土地利益分享结论如下。

1.出让收入首先将招拍挂溢价、出让金及出让基金(本次实证按照总收入30%计)、税(5.55%) 等归属政府。

2.将归属政府后余额再减去补偿成本之后的土地收储净收益分配设立两个阶梯,第一梯级为土地收储用途增值,该部分将56.5%归属土地使用权人以体现公平原则。按此测算,相当于在第一梯级原产权人分享比例为56.5%,大于第二梯级其分享比例45.6%,符合梯级分配比例设计中政府高梯级阶段分享更高比例分配的基本原则。3.第二梯级中政府分享占比54.4%,大于原产权人的分享比例45.6%。

4.探索政府与原土地使用权人投入变化对分配比R的影响,即政府投入越多,其占净收益第二阶梯部分越大;原土地使用权人投入与R关系为R随着其投入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最后逐渐趋于平稳。

5.将案例按照净收益分级比例分成的方式倒算出原土地使用权人获得净收益,并将其转化为出让金比例分成方式,将模型结果与案例实际数据得到的出让金比例分成方式进行对比。

通过数据分析,如果按照净收益分级比例分成,原土地使用权人将能获得的总收益占土地出让金的比例均值为38.99%,且各案例分配比值波动不大,基本保持平稳;实际案例中原土地使用权人将能获得的总收益占土地出让金的比例均值为37.55%,且其分配比值围绕均值上下浮动。可见,采用净收益分级比例分成的方式能够缩小不同案例的分配差异,保证公平性,并且其分配比例与现行政策中原土地使用权人与政府四六分成的规定相契合,因此能很好地替代传统出让金比例分成的方式,是较为理想的分配模式。

(二) 有待未来完善和深化的方向

本文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有待未来完善和深化。1.虽然Bootstrap 再抽样是在样本总体状况未知下的最佳抽样方式,但其结果仅是对土地收储市场状况的反应,故本文所得的结论都是基于当前土地收储一般状况,而这种状况受着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政策影响,因此使用本研究模型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更新。

2.由于地价水平与区位、用途关系很大,本文建立的模型仿真结果只是针对案例所在区域为工业用途转为住宅用途的特定案例研究,其定量成果的应用普适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论证。未来应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用途转化增值做系列分配比例的比较研究,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城市土地收储增值收益的分配规律。

注释

①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1858 年8 月,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对城市更新做了有关的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

②用益物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的自然人即为用益物权人。

参考文献

[1]杜新波,孙习稳.城市土地增值原理与收益分配分析[J].中国房地产,2003,(8).

[2]张俊.我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与制度架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

[3]莫俊文,赵延龙.城市土地置换开发收益及分配研究——以兰州市南河道周边土地置换开发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

[4]原玉廷.城市土地管理:“三权分离”与收益分配[J].经济问题,2005,(1).

[5]何芳.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土地处置和土地资产显化分配[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6,(3).

[6]杨丽丽.城市土地价值增值的原因及收益分配探微[J].财会月刊,2007,(18).

[7]胡士戡,石来德,胡际峰.城市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研究综述与经验借鉴[J].经济论坛,2009,(4).

[8]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J].中国土地科学,1998,12(1).

[9]李文斌.城市土地出让的收益分配与土地市场效率[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3).

[10]罗丹,严瑞珍.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4,(9).

[11]B.Efron,R.Tibshirani.Bootstrap Methods for Standard Errors,Confidence Intervals,and Other Measures of Statistical Accuracy[J].Statist.sci,2011,(1).

[12]Bradley Efron.Better Bootstrap Confidence Interval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2010,(82).

[13]李栋,何英磊.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6).

篇9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保护 规划

1.斜街形成

什刹海地区位于北京旧城的西北部,由一水相连的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组成。从地理位置看,烟袋斜街位于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属西城区厂桥地界,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鼓楼和什刹海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烟袋斜街东口在鼓楼前大街路西,其走向自东偏向西北,全长近300米,自古以来就是具有明清风貌、京味浓郁的一条步行街。斜街中部与义溜河沿相通,沿义溜河沿南行可达后门桥。斜街中部南口往西即是什刹海东沿,通银锭桥。斜街西口正中与鸦儿胡同东口相对,自鸦儿胡同西北行即可至名刹广化寺,再沿后海北沿可直达德胜门小市。斜街西口西南即为“银锭观山”之银锭桥,过桥南行为什刹海西沿,过桥西行为后海南沿,斜街西口之东北即小石碑胡同南口,可通至大石碑胡同中间。

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在漫长的历史中,什刹海地区的性质和功能几经改变。因此,其周围建筑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特色,且性质和功能及其多样化。烟袋斜街作为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终点地段之一,它集传统居住、风景旅游和特色商业活动于一体,具有鲜明的背景民俗特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征。

2.现状问题综述

2.1文化风貌亟待保护,人居环境亟需改善

烟袋斜街地区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条件,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保护工作的滞后,让这一带建筑风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年久失修,烟袋斜街内陈旧的电线被架在空中,下水道常年堵塞,居住人口密集、房屋修缮工作滞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等原因使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2.2商业条件有待发展,保护意识有望提高

烟袋斜街周围景色秀美,这也促使了商业的发展。来往人群增多,需求随之增加,也促使商业向多样化趋势发展,但却缺少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历史街区保护意识的增强能够很好促进斜街的内涵发展,使之成为北京的一个走向世界的特色古街。

3.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3.1历史街区保护思路

烟袋斜街的保护思想应合理科学,它要尊重历史环境的原生特点,要对历史风貌进行整体保护,对历史街区的环境改善分阶段渐进,并通过规划和实施过程的公众来促进保护地区的社会公平。北京的城市建设实践证明,历史街区的改造需要采取保护和发展这条道路,才能使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取得一定的成绩。所以要保护历史街区,首先要确定整个街区的目标,要根据原有的特点合理的进行引导。

历史街区保护必须建立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小规模渐进式的保护与更新,避免局限于单独研究一个小地区。即使采取小规模改造,也有“遍地开花”的现象,这是大规模改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渐进,意味着分期分批,逐步更新的模式。作为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得到保护,烟袋街发掘了重要的历史和社会价值,让原有的场所精神得以传承,人居环境得以改善,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内涵丰富的多层次保护。

任何历史文化遗产的承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随意扩大,更不能任意附加。丽江古城小而真实自然,平遥城深而从容生动,而什刹海烟袋斜街的古而朴实精致。在历史街区更新保护工作中,对待历史遗存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定位要准确合理,任何一种扩大和高攀都是可怕的,因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是目的,传承和延续才是最主要的。

城市更新保护制度设计一定要创新,目标、原则、更新保护范围固然重要。例如历史街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需要更新必须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更新。老街区的空间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生活环境质量低,改造工作就更加艰难和任重道远。再有历史街区改造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要 “加”与“减”共存,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动态及时地向保护更新地段的进行宣传。 “减”好了就是保护,中国历史街区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商不成街,对历史街区的“商”要有指导。“加”好了就是为历史街区的更新保护添砖加瓦,要学会超越物质层面的更新保护。市场经济重要,景观也很重要,但更要合理共存、共同进退、和谐共生。

3.2可持续性发展

历史街区改造在强调积极保护的同时,还应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品质、振兴街区商业活力、发掘特色所在价值,使得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我们现代人要放下架子,学会尊重,尊重自然、尊重原生态,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文化遗存,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空间。

4.关于保护规划的思考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新保护的问题较为复杂,每个城市都肩负着不同的历史意义。历史街区作为其中一部分,我们更应该学会尊重、学会珍惜、学会发现,让历史从小处深得人心。

一座城市、一栋建筑和一条长河都能记载着历史赋予的容颜与时代气息相伴而过。人们在享受着它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创造的财富时,思考的则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因此综合价值创作的源泉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与利用,而是应将着眼点放得更宽、更高、更远,工作做得更细、更准确,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更加着眼于对待历史城市的态度上。

(1)细致

细致是一种认真的表现,是一种工作态度。人们在感受细致时体会的是周到,也可以这样讲,在心理层面上的细致是周到。在城市更新保护的工作中,我们不时的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做到目标方向不动摇,细致入微的设计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2)准确

准确是对问题完整无误的认识,一针见血。也可以说成是认识的结果或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提倡保护规划决策的准确、科学、民主性,建立起完善的规划决策体系,采取公示制,为公众参与提供多种渠道,以保证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对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让所有的人都能领略,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精神,是科学的精神。

(3)尊重

尊重是一种行为。针对的是人、集体或相关的事物的一种态度,我们现在城市更新改造追求的是本着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真正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科学规划;城市;整合性;思维;理念;可持续发展

0.引言

当前,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影响巨大。改革开放以来,城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在开拓市场、推进工业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近四分之三和第三产业的五分之四都来自城市。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使得城市建设出现一定程度的无序化,也给城市带来诸如建筑密度过大、交通拥挤、公共设施建设不足、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都是城市规划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和应对这些由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得城市发展进程与市民的精神文明、社会文明需求相一致,因而城市规划工作具有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经常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1.城市规划思维

思维是主体发现客体对自己有所影响后,为了获得处置客体的方法,做出的消除客体影响的行为。当发现城市发展所衍生出的不良后果和问题之后,城市规划工作者该如何寻找解决方法来消除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该以何种心态面对其所处的窘境;该以什么样的视角去展望未来社会景象,这就是对城市规划思维的深度探讨和挖掘。

城市规划思维是城市规划工作者操作规划成果的思考过程。因此,这个思考过程必须旨在解决问题,必须迎合规划工作的特点,必须实事求是,必须是理性和感性项目结合的双性思维方式。

1.1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生态城市是人类理想的未来,生态思维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而首当其冲的还是城市这个“龙头”(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所以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也应当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品味。要让人们认识到,不仅要有发展的观念,还要有保护的观念。生态思维的建立并落实到空间上,这将使城市规划工作意义增强。

1.2城市规划的社会思维

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包括:城市社会隔离与整合、社区管理和建设、城市的更新与管治。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评价和综合各功能的作用、要求和实施方式便成为重要工作,也是规划师进行取舍的关键。

1.2.1社会隔离与整合

城市的整合是指将城市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要素联系在一起,使之一体化。规划工作者必须从制度性、功能性及认同性三方面进行考虑,以城市社会整合作为宏观切入点;必须运用国家的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条理化梳理,使其纳入统一控制的轨道;必须通过社会化的学习过程,让人们在互动过程中统一思想,达到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协调一致。

城市规划隔离主要指居住隔离,对于城市中不同的人群,应该居住在不同层次的城市社区中,这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的特点。经过调查证明:城市中不同的群体,他们有各自的价值取向、目标、利益和行为方式,但这其中存在很多矛盾。所以,规划就要根据不同的阶层和社区利益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提供多种选择可能,为各阶层和社区的和谐发展服务。

1.2.2社区管理和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是指在政府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来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发展社区事业。规划工作者应该把社区当做一个有机整体,对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不断优化其内部运营机制,让社区资源、人力、社区成员的自治与互助精神得以充分发挥。

1.2.3城市的更新与管治

城市更新包括:城市开发、旧区改造、旧区更新、旧城整治等方面;城市更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城市发展的整个历程,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城市规划更新观念的转变,目标单一、观念狭隘的规划思路逐渐退化。同时,城市更新也不可能只向物质方面转变,它必须含盖最为广泛的社会改良和经济复兴方案。

在我国探讨城市管治的意义在于:在传统纵向政府单元管理与分散的个体价值取向之间求得平衡,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复杂的调和过程,也充分反映了城市规划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2.城市规划所要秉承的理念

如果说研究城市规划的思维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研究城市规划的理念便是考虑采用的方法能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种理念反过来又指导着规划工作者制定方案和政策的思路。也可以把城市规划理念理解为一种意识,只有意识到了,才能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2.1可持续发展理念

首先,要明确城市的战略目标。城市规划服务于城市定位和战略目标,只有战略目标明确之后,城市规划才能有一个宏观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方向,才能在城市载体和物质空间上相应的做出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安排。

其次,要有更高的参照系和坐标系,坚持高标准、高规格规划。城市的定位决定城市的规划;同样,城市的规划也决定着城市的地位。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纵向比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横向与国外许多著名城市相比,在城市布局、交通设计、市政设施、城市环境等方面仍显落后。其原因就是城市规划的参照标准仅仅放在纵向历史上,没有把眼光放在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因此,城市规划要确定更高的参照系和坐标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用全局思维、开放思维来指导规划工作。

2.2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在新的阶段,规划工作要把人的发展作为推进改革发展的中心。

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集聚和扩大当地优势、倡导城市特色与魅力,坚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仅反映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中,也反映在对城市文化的尊重、保护和挖掘上,对城市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城市特色的彰显更是规划关注的重点,是城市规划关注的目标。

3.结语

为了达到合理的城市布局、美好的城市环境、完善的城市功能、畅通的城市交通等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工作必须不断更新,并保持一定的超前性。然而,理念决定具体的工作、行动和方案,欲使城市规划满足现实的需求,除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在主观方面也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规划工作求真、理性、务实和不断与时俱进的本质,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陈为邦.对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会刊,2004,(6).

[2]马武定.城市规划本质的回归[J].城市规划学刊,2005,(1).

[3]吴良镛.建筑学的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