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风险评估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变更风险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变更风险评估

篇1

笔者总结,在当前建设监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监理风险来源:(1)监理单位职责与权力不相匹配,导致监理方无法对工程投资、采购、施工等方面进行具体控制,却须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进度等方面付较大责任。(2)建设监理制度、监理人员专业度以及执行力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建设监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监理人员无法胜任庞大的建设工程控制工作,从而造成建设监理形同虚设的后果。(3)建设单位以及各施工单位对建设监理工作的配合度不高,在工程执行过程中出现盲目干涉、随意拖延工期、互相推卸责任等现象。由此可见,要将建设监理的风险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保证工程建设得以高效高质完工的同时,提高建设监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2建设监理的风险管理措施

2.1风险评估

2.1.1针对施工各方的风险评估

针对工程建设各参与方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须做好工程建设开展前施工各方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业主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自身的风险评估;对以上各施工单位的历史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大致调查,对施工事故频发且程度严重的单位进行相对严格的监理和控制,或建议更换合作单位。(2)在施工合同以及监理合同的基础上明确各单位总职责以及职责明细,并对其施工过程中易产生的事故等风险进行评估。(3)明确各单位工程预算,并取得各单位真实的采购流程和采购质量信息,对工程造价方面进行风险评估。(4)在明确工程中各施工单位目标的基础上,监督各单位严格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从而进行工程完成率的风险评估。

2.1.2针对监理单位的风险评估

针对监理单位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对监理单位历史承包项目的执行力调查、业务洽谈的公开合理性评估、监理人员专业能力以及道德水平的调查和评估等。其中,保证监理单位承担职责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降低监理风险的关键,如监理单位须尽量避免承接超出本单位监理能力范围的项目,培养专业、负责的建设监理队伍以及有原则地与业主单位进行业务洽谈等。

2.2风险防范

为了避免监理风险过大而对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造成不良影响,监理单位应于工程实施前做好相关的风险防范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从实际出发,严格制定与业主单位的监理合同细则,细则内容应以双方意愿为基础,从而为工程的高效实施提供规范和保障。(2)与工程建设的各参与方建立友好和谐的合作关系,以工程相关合同为基础对其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提醒;理性解决双方分歧,避免因个人情绪与其发生冲突和矛盾。(3)对监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其培训内容包括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监理专业技巧、工程建设各方相关知识等;并建立健全监理工作制度,制定能有效激励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以提高监理工作效率和质量。(4)对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定期以及不定期监察,并对其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分析,降低因阶段性纰漏造成大事故的风险。总而言之,监理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全方位考虑,制定能有效预防风险发生的防范细则,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2.3风险控制

尽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以及制定全方位风险防范措施,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评估内或评估外的风险。此时,监理单位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例如,业主单位不按时按量下拨工程款项,导致施工方受限于工期进度而垫资采购、施工,从而对工程造价、质量以及进度造成不良影响;此时,监理单位应以合同为约束依据,监督业主单位按合同规定拨放工程资金;若已达成由施工方垫资施工的约定,监理单位应对施工方的采购流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又如,业主单位为降低工程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无视合同,以降低工程标准为代价随意变更工程进度,提高工程安全风险;此时,监理单位应以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工程合同、监理合同为依据,要求业主将变更项目记入补充合同条款,并明确各方职责;同时对工程质量、造价及进度进行严格监督,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总而言之,监理单位在进行风险控制时,应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在明确工程各参与方职责、维护本监理单位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将工程风险降至最低。

3结束语

篇2

Abstract: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project has a number of risk factors, including its stake to the investment of the direct benefits. It is not reasonable if we only look at a non-deterministic number as an indicator of the project cost.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oject cost and characteristics, more reasonable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procedure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chieve a full scientific risk of project cost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nd ensure the ultimate economic benefits.

关键词:风险管理;工程造价;措施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project cos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13-01

1 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发展,我国建设项目事业突飞猛进。虽然各个项目建设速度和建设量十分巨大,在项目管理上也积累了许多未有经验,但在其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建设市场管理不规范、工程质量欠缺等等问题,最让我们重视的,还是工程造价的偏高和风险问题。近年来,许多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预算、决算和概算超支现象,导致许多工程项目投资失控。另外许多项目的投资过大且工期长、质量和工艺需求相对较高,这也就说明了各个风险因素并存的时候,该如何有效的控制不确定的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保证工程的完成的重要性。各个风险因素的之间关系复杂,之间联系呈现多层次性,随着工程的实施,项目的造价所面临的风险也随时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项目工程建设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2 我国工程造价全风险评估分析

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识别仅仅是一个基础工作,重要的还是对于这些风险因素确定以后的评估工作。在确定了具体环境后,每一个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和项目目标的整体风险程度,是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风险分配的控制的,这样才能为下一步风险控制工作做好铺垫。

2.1 风险评估的基本方式 笔者结合实际,对于造价的风险独立和评估方式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分析,目前关于风险评估评估的方式很多,笔者根据造价风险的特性,在实际中分成了以下方式。

2.2 确定风险标准 在造价风险的评估过程中,对于风险度量(子风险因素)的各个组成因素的衡量工作是很重要的,无论从那一个层次关系做衡量,都要建立在有效的风险度标准之上进行。人们对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于风险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要运用效用理论要进行科学的分辨,然后用数学模式对于造价的风险度进行判定和分级。

2.3 各阶段的造价风险评价 在对于各子风险准确的度量后,再次基础上建立风行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对个权重指标和各指标风险度进行模糊矩阵的数学计算,求得数值后,进行各个数值的判定和评估。

3 我国工程造价中主要的风险管理方法

3.1 控制原理 以科学风险分析为基础,根据各个阶段的造价风险目标管理进行工具合理选择后,制定出来的处理造价风险的总体方案,我们称之为工程造价全风险控制。整个过程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或者其最后收益。

3.2 阶段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首先要确定项目的建设标准,一个项目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不仅要分析项目的功能和作用,还要对于其所处地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做衡量分析。在项目实际工作中,拟建项目技术的标注指标不能过高。对于可研报告中过于简单的数据要采用多方案比选。最后要对目标做合理的估算、概算和预算的编制工作。其中对于最后的竣工结算工作中,要做好结算费用,设备、工器具及家具购置、工程建设其他、尾工工程等费用审查的工作。对那些费用额度大的费用项目,要特别加强审查力度。

3.3 传递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首先要做好强化管理的设计工作。从可研报告开始,对于初步设计、施工图等等要要经过国家的相关部门合理的身体之后,在对于不同角色和责任进行不同的划分。并且要加强图纸审核和中途设计的变更监督工作。在项目觉得之后,对于必要的变更要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总体损失就越小。其次,就是要重点注意工程量的变更管理。在一个工程开始后,难免会出现与计划背离的情况,其中工程量变更的比重最大,对于此,一是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及协调工作,二就是要严格工程量变更管理工作。最后,就是要控制好施工材料的涨价风险。对于原材料的价格要合理控制,尽量要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在选择中,要采用招标的竞争机制。开工后,要对于冲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合理且有序,尽量做到不要超标。

4 结语

虽然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是全程的、动态的管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识别、评估、控制等方式,对于造价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体系评估;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体系具体含义

1.1工程造价的特殊职能作用

除了普通商品价格应有的职能作用以外.工程造价还有自身特殊的职能作用。如预测作用,即因为工程项目投资大,变化多.所以投资单位和承包单位在工程投建之前都会作出一个科学实际的预测.不但为投资单位进行项目选择、资金预备和成本控制等工作形成依据.也给承包单位的招投标决策、评估报价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控制作用,工程造价具有有力的控制职能.即对投资主体在工程建设中的全部投资活动及承包单位建设成本起到控制作有:评估职能。工程造价是评估项目总投资、各建设单元投资效能、生产效益和项目还贷的参考依据,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工程造价还有调控的职能作用,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社会资源和分配利益流向有着直接关系。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1.2工程造价的实质

顾名思义,工程造价就是建设工程价格成本,从管理学角度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即投资方在工程某个项目建设中所需要的全部费用。以工程投资活动与管理形式为主.将构成工程造价的所有投资总额转变成相对固定产业和无形资产.换句话说.建设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所用的投资额即为工程造价:还有一方面,就是在社会主义宠观经济环境下,圆满完成工程建设所需的土地、技术、设备、劳动力和承包等市场费用.以及市场经营活动中投入到建筑和安装工程上的费用总和由于建设施工承包企业和投资主体市场角度不同.前者追求最高利润,必然会提高工程造价.而后者则控制建设价格。追求成本最低化。所以说.不同利益主体需要实现的目标不同.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将市场供给作为主体管理目标.并不断建全和完善管理活动中工程造价的管理内容与管理方式。

1.3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要素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采用相应有效的管理形式控制和尽量避免资源损失.分析不同管理形式、投资成本和建设结果得出最合理有效的方法.实现风险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判断.就是产生风险的诱因,风险预计和评估.是指判断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风险出现的后果.还有风险应对。即风险发生后,经过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解除风险,或将风险影响降到最低.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工程造价风险的判断和评价

风险判断和评估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活动中的重点工作.对施工企业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具有极期重要的意义。

2.1风险判断的内容

工程造价风险判断应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始终.具有阶段性.即以不同工作阶段实现目标为基础.对各阶段工作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作出判断。首先是招投标工作期间的风险预测。以分析资讯信信风险、垫付投资风险、勘察设计的不确保因素、施工形式和技术处理有可能造成的风险、招投标价格和决策等潜在风险为途径.为各主体实施有效的针对防止措施建立科学依据。其次。进入施工期后,对投资业主、管理主体,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外界因素和相应的法规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识别判断。包括由施工单位自己导致的风险识别。最后是竣工验收期间的风险识别,包括投资方和工程造价单位压价空间、由资金问题产生的核算风险.施工和设计变化等方面造成的工程造价不确定因素。同时,对工程财务评价的规定和条件变更使得项目利润低于预期效果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

2.2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形式

随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项目工程风险管理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丰富。工程造价风险评估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结合具体实践,现阶段通常采取的评估方法有模糊层次探析方式、概率评价方式等形式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整体工程的各种因素建立相应数据模.以分析和判断影响因素的程度,使风险管理能够明确目标和方向。

3.防范工程造价风险的对策

3.1制定完善合理的应对工程造价风险计划

施工主体在自身经济允许的基本上,采用多种相应控制手段防范风险,以提高风险管理质量。因此,必需要分析每一个策略投入成本和导致的后果,从中总结出最优方案,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制定的全面且不断完善的一系列计划和策略

3.2提高风险意识,认真对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

首先,在招投标期间要慎重应对,因为工程招投标工作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基本前提,建设承包主体要尽可能地提供施工必须的条件和参考依据,如工程清单、施工图、招标条件和法律合同等,促进招投标工作成功实现。在施工单位完全理解招投标文件内容的前提下.对一些可能导致风险的条件提出改进.将风险防范作为工程清单报价的重要内容。结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实力,以工程总价不变为原则,对不平稳报价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变更,这就要求招投标报价必须合理实际,并能游刃有余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发生的风险。在制订合同时,必须严密、规范和谨慎。确定各方职责和利益,将合同带来的风险限制在合理、最低的范围内。同时。要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工作,这是实现风险控制的重要阶段.施工承包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工程质量、资金支付、损失索赔和验收工作的管理,减少风险发生。

3.3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规范主要设备和材料管理

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建立统一的岗位责任制,给予项目经理管理权、人事选择权和业绩考核权。使其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工程所需的主要设备和材料,从采购到购回后验收都要进行严格把关,制定合格报告。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维护和管理,将消耗控制到最低程度,节省使用成本。

3.4强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工程建设是一个易发风险的过程,安全隐患比较多。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项目安全管理体制.以合同和文件的形式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实现人人有责,保证安全管理实现。预防隐患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所在,在施工之前还要制定一系列的风险应对和事故救援预案,以应对威胁安全的隐患,将事故影响最小化,实现顺利安全作业的目标。

4.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变化的不稳定的漫长过程,参与单位较多,各单位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同时,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时常面临风险。而构成工程造风险管理评估的所有要素,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必然会对风险评估造成影响。所以,构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体系,对研究和建立良好解决防止风险对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对整个项目工程意义重大。因为影响工程顺利建设的因素不但多样而且复杂.做好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和评估.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和实施风险防范对策.有利于工程的进展的后期结算.是项目工程商品化并与市场接轨实现效益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佚名.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土木工程[M].2008—02—07.

篇4

关键词:工程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思路;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全新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准则中最为突出的审计准则就是强调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审计中的思想。自此,全国会计师事务所都开始加强了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和审计实务中加强了审计风险的控制和评价。然而,很多业内人士还是对风险导向审计表示出了怀疑与担忧,认为许多审计失败的案例中会计师事务所都采取了风险导向审计,但是还是使得企业面临很大的诚信危机。

1、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和特征

1.1涵义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以被审计对象的风险为导向,采用风险分析工具,利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估影响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各项因素,对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综合治理进行测试和评价,依据风险水平确定的审计范围与重点开展审计工作,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实现审计的价值增值。

1.2特征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传统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它代表了现代审计方法发展的新趋势,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其特点表现为:

1.2.1审计基础不同。传统审计以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对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可行性和效果性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审计范围;而风险导向审计侧重于对影响被审计对象经营活动的内外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基础,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体现了审计重心前移。

1.2.2审计方法不同。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尽管传统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都会运用到抽样技术,但传统审计多采用随机抽样或依据金额大小等简单的指标进行抽样,而风险导向审计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这种风险评估不仅用于确认单个审计项目中的审计重点,还运用风险量化来确定审计项目,使风险评估从零散走向系统化,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并减少效率较低的细节工作。

1.2.3审计重点不同。传统审计的重点是内部控制制度,它仅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风险导向审计除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外,还对影响风险水平的内外因素进行测试,它根据目前市场状况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审计范围更为广泛、全面。

1.2.4更注重效益性。风险导向审计根据对影响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外部风险因素的评估,从被审计对象面临重大风险的宏观角度出发,识别管理中存在的内控薄弱环节,分析其投资决策、经营策略等方面需要关注的高风险领域和重点审计内容,注重被审计对象经营决策的风险性和效益性分析。

2、风险导向审计在工程审计的各个阶段的控制研究

在工程全过程中实现跟踪审计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建设前期进行造价控制有利于发现和挽回不必要的损失,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这就要求在工程的全过程深入实行审计工作,在工程决策、项目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以及竣工阶段全过程的跟踪设计。

2.1工程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的审计是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以前的一系列工作所做的审计,它可以包括对工程前期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投资估算的编制内容等一系列工作的审计。在这个阶段的审计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避免因为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同时可以加强建设单位前期准备工作的质量,为工程建设阶段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建设单位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2.2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是对项目建设中勘察、设计环节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及其效果的审查和评价,项目设计阶段对整个项目建设的成败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做好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预防由于投资失控等问题所带来的项目风险也对整个工程建设审计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从源头上控制项目造价,也是遏制设计浪费的有效手段,项目设计阶段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设计单位的资质和界别、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经济性、设计图纸、设计变更、设计收费等内容。

2.3工程招投标阶段

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审计是指对招投标阶段及其各个环节中各项管理工作及其效果的审查和评价,以往的设计人员往往在投标工作完成后进行事后审计,但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思路应该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设计应该在招投标开标时就介入审计。审计人员的工程招投标的审计它包含招标报告、招标文件、标底、开标过程等方面的审计,它要求审计建设单位招标项目是否办理审批手续,资金来源、招标方式等等一系列工作。

2.4工程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实施的重要阶段,由于施工阶段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群体何相关单位,因此,它也是最难以控制和暴露问题最多的阶段,一旦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投资也面临风险,因此,要顺利实现项目目标,就需要对施工阶段进行审计工作,对施工阶段的审计需要处理好细节问题。施工阶段的审计主要包括对施工单位资质准入审计、工程变更、工程签证、工程进度款审计、索赔费用审计、工程成本分析及审计等内容。

2.5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审计是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它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关,包括审查工程项目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概(预)算在执行中是否超支及其原因,结算资料的有效性和竣工结算的合法性。通过对竣工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更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风险导向审计的注意事项

3.1塑造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文化

要想有效的在企业内实施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企业领导需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由于风险导向的理念可以渗透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组织结构、风险评估系统,这就需要领导学习最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在全企业内倡导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文化,不断改善工作流程,对企业内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将组织内部交流会作为一种制度稳定下来,从制度、理念、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全面实施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才能促使企业内部更好的履行职责,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和结果。

3.2组建能适应风险导向审计的人才队伍

人员素质是制约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瓶颈问题,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审计部门所面临的风险,找到审计中的风险控制点。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想顺利的推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就需要组建能够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企业应该健全内部培训机制,制定远期和近期培训计划,每年定期组织培训和企业内部交流会议,安排审计人员到业务部门轮岗学习,以应对业务快速发展变化。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审计人员从业道德风险。

3.3提高风险评估标准化程度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审计人员对风险的理解各有不同,对期望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还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是审计操作上的失误,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可信性。因此,企业在建立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思路时,需要这些企业今早建立起风险评估信息数据库,加大调研力度,列出影响风险的因素,编制风险原因分析字典,对控制风险的水平进行量化,及时确定风险评估标准,在实践中给审计人员必要的业务指导,同时,在每一次项目完成后可以加强总结,对现有方法和规范体系进行审后评价,以进一步完善现有流程和标准,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主动识别风险、处理风险的行为,它以企业风险为导向,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按照特定条件和预设目标,对审计风险主动施加影响,本文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和内容入手,分析了在工程全过程中实施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思路,并提出实施建议。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也已经发展到了风险导向阶段,传统的审计方法向现代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转变是发展的趋势,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必然会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许佳琪.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审计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1,01:193-195.

[2]郑子远.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背景以及特点分析[J].财会通讯,2011,21:48-50.

[3]徐颖.风险导向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J].财会研究,2011,17:68-71.

篇5

【关键词】房地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的速度逐年加快,房地产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投资数额大、投资周期长、变现能力差的特性决定了房地产一个高风险的事业[1]。投资过程中既有金融财政风险等有形风险,也有如政策变化等无形风险,使投资方案和决策具有相当的潜在风险[2]。目前国内对房地产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定性分析和经验决策仍然是房地产开发经营风险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也很少有系统的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结合了风险管理理论与房地产业的施工建设具体实践,根据房地产风险的特点,以a市天和苑房地产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对本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加强本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概况及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识别

a市天和苑项目定位为cld概念,也就是中央居住区,是复合地产项目,即融合商业、商务、商住和居住为一体的大型地产项目。从项目选址上讲,本项目四面临街,地处城市中心,具备极强的商业辐射能力,且周边已经形成若干有规模的市场,具备成为a市新的商业和居住中心的地位。本项目规模较大,共分五期进行开发,每期开发约15万平米,基本处于市场可消化的范围内。项目建设采用滚动开发模式,以销售资金支持后续开发,保证资金使用的效率。本项目总的销售额是136123万元,其中,住宅销售额99003,底框商业销售额11760万元,商业销售额25360万元。

a市天和苑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施工建设阶段是指开发项目从正式开工到工程竣工验收形成建筑物实体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措施,确保开发项目计划工期、质量、成本和安全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项目能按时、按质地推向市场,保障投资商利益[3]。a市天和苑房地产项目内建筑承包商比较多,他们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引起的风险因素难以预测,主要的风险因素有工期风险、质量风险、管理风险及技术风险等,详见表1。

表1 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因素表

风险因素 类型 风险

管理 管理 项目目标是否清晰

决策是否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是否对经验教训进行分析

技术 施工方法风险 安排施工组织、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合理

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风险 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创新而给投资商带来的工期、成本和质量损失

工期 管理者自身造成的工期延误 未能按时提供图纸;临时增加工程量;未能按时支付工程款,建设管理和质量监督部门拖延审批时间,不可抗力等

项目承包商造成的工期延误 承包商技术水平不够无法完成任务;承包商设备不齐备;原料供应不足等

无法识别的风险 一些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误;意外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延误等

质量 质量 影响工程质量的五个重要因素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

三、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评估

在上述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本文将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项目建设前期阶段中识别出的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价,其具体过程是:(1)讨论专家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权数;(2)确定权重即风险的等级值e,可以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分为五个重要等级,分别为0.2、0.4、0.6、0.8、1;(3)将每风险因素的权数和相应的等级值相乘,求出该项风险因素的得分;(4)将风险得分相加,求出此风险因素的总分,即风险度,它表示一个项目的风险程度。

按照综合评价法的步骤,通过对a市天和苑房地产项目的调查,联系了a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房地产专家、该项目的经理、项目组成人员和工程师,确定在天和苑房地产

目建设阶段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和打出相应的等级值,形成了风险因素评价表,详见表2。

表2 项目风险因素评价表

主要风险因素 权重 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 wc 排

很小0.2 较小0.4 中等0.6 较大

0.8 很大1.0

征地拆迁风险 0.1 √ 0.08 3

突发事故 0.05 √ 0.02 8

安全事故 0.1 √ 0.02 7

质量不达标准 0.15 √ 0.06 5

工期拖延 0.2 √ 0.16 1

施工索赔 0.1 √ 0.06 4

设计变更 0.15 √ 0.09 2

施工方案不合理 0.15 √ 0.03 6

合计 0.52

由风险因素评价表可以看出,该项目建设阶段风险度为0.52,在0.5和0.7之间属于中度风险。通过对上述风险因素排序可知,项目的主要风险为工期拖延风险、设计变更风险;次要风险为征地拆迁风险、施工索赔风险、质量风险;非重要风险为施工方案不合理风险、突发事故风险、安全风险。

四、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a市天和苑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建设阶段的主要风险依次是工期拖延风险、设计变更风险,其主要的应对控制措施如下:

(1)工期拖延风险控制

首先,采用合同手段进行风险转移。即严把合同关,严格制定相关工程工期条款,明确工期拖延所造成的后果及相应承担的责任,将该部分风险转移到主体承包单位;找准专业监理单位,在委托监理合同要明确工期条款,明确监理公司对各施工单位拖延工期也要承担责任[4]。然后,及时有效地与人沟通,督促承包商在非关键路径上的工序同时施工;督促承包商保证资金和材料的充足;找对供货商,保证供货的质量、合格等,要确保供货商提供的产品满足设计文件所确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以及后续服务保障问题;完善风险控制过程;强调供方资源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监控[5]。最后,改进房地产企业的工程进度控制水平,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分析。

(2)设计变更风险控制

主要是通过风险转移的方法加强风险管理,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强建筑设计图的审查和最后的验收制度建设;采用监理制度,并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处理好工程部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关系;严格设计变更审查制度,设计变更必需经过业主和原来的设计单位的共同同意,并且要由原设计单位制作正规的设计变更计划,签字确认[6]。

五、结语

本文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与a市天和苑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密切结合,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对本项目的施工建设阶段进行了深入的风险管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然而,由于房地产项目本身的复杂性,房地产项目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了完善相关的研究分析,并使之指导于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尚庆云.浅谈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j].集团经济研究,2007(1):31-32.

[2]丁烈云.房地产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

[3]骆珣.项目管理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4]董志文.试析房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j].江南论坛,2006,(3):4-6.

[5]胡煜.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及防范[j].现代商业,2009(12):44-45.

篇6

【中图分类号】TU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106-02

公路项目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于其建设阶段工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因此公路项目建设往往面临复杂多变的风险。然而在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风险控制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能够有效规避和减少公路项目建设中的风险损失,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下文拟从业主角度,探讨公路项目建设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和流程等内容。

一、基本概念

1、公路项目建设风险

在众多风险的定义中,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风险暗示着伴随风险而来的既可能是某种机会,也可能是威胁,而狭义的风险则强调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由于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意外损失比对意外收益的关切要强的多,因此人们在研究风险时,侧重于减少损失,主要从不利的方面来考察风险,经常把风险看成是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本文中,对风险作狭义的理解,即认为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或称可能性)”。

2、建设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管理中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等工作,并合理地使用回避、减少、分散或转移等措施控制风险。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便在于保证风险控制措施得以严格执行,以有效减少或规避公路项目的建设风险。

二、建设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

1、组织结构

高效的组织体系是风险应对措施得以执行的基本保障。业主公司成立项目风险管理组,作为项目风险管理领导机构,负责控制项目施工建设的各类风险,做出风险管理决策,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项目风险管理组组长可以由副总经理担任。下设成本/费用控制小组、质量控制小组、进度控制小组、环保/安全小组和新技术跟踪小组等多个风险控制小组。

为准确、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工作,还应该组建由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在项目建设中,对多个合同段建设的风险进行控制管理。

各个风险目标控制小组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制订各自的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管理办法,开展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和收集资料,必要时还要进行实验或试验,同时利用众多管理技术的工具和手段来协助进行风险的分析和评估等。向项目风险管理组汇报各自在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及其备选的应对方案。项目风险管理组在风险管理工作中,针对建设风险控制需要,随时请教专家顾问团。项目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的。

图1项目风险控制体系组织结构图

2、责任划分

为保证公路建设项目风险控制组织体系高效运行,顺利完成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必须明确规定风险控制各小组的责任和职能,才能理顺组织内各小组之间的关系,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以保证风险管理计划和措施的正常执行。

(1)项目风险管理组的职能是对整个项目进行宏观指挥、决策。协调监理、施工单位和地方部门的关系,与地方政府、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立日常工作关系。负责在项目建设中汇总各个风险控制小组提出的风险评估管理和应对措施报告。必要时征求专家顾问团的意见,做出风险决策。牵头和督办各个风险控制小组对风险决策的执行、控制和反馈工作。

(2)专家顾问团的职能是为项目实施风险管理提供专业知识和咨询服务。

(3)管理组长主持项目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工作,是项目风险管理第一责任人。

(4)成本/费用控制小组具体负责第一层次中的成本超支和资金不足风险的应对和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小组是项目成本超支风险的监控部门,负责项目金融财务、建设成本、经营状况的风险控制。

(5)质量控制小组职能是随时监控整个工程的质量。审查、落实各个重点单项工程的建设和质量管理,负责对单项工程的验收,督促缺陷问题的整改。与监理部门紧密合作,确保工程质量。

(6)进度控制小组具体负责第一层次中的工程变更和工期延误风险的应对和控制。在项目风险管理中负责对设计单位、建设方、施工队提出的工程变更进行协商。熟悉工程进度计划,掌握工程施工具体情况,监督实际工程进度,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7)环保/安全小组具体负责第一层次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和交通拥堵风险的应对和控制。

(8)新技术跟踪小组职能是跟踪新技术,以保证项目可以最新的技术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最后由公司项目风险管理各个风险控制小组对各个合同段在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做出分析评估,提出应对方案,负责实施风险控制。

在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各个风险控制小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例如在工程成本和工程进度的控制中,由进度控制小组向成本/费用控制小组提供项目详细的工程进度安排和资金用款计划,以及工程项目各合同段工程进度计划和工程量完成计划表。成本/费用控制小组审查核实计量支付表,同意财务部门进行支付。各合同段每月的计量支付表必须由施工单位、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理部计量工程师、监理部总监、中心试验室和项目风险管理组长签字和审核意见(包括各种附件资料)后,才能送交财务部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进行签字审核,最后进行工程付款。通过这种管理措施随时掌握和控制成本费用超支的风险。

各个风险控制小组对其所展开的每个阶段的各个风险控制情况和过程都要及时记载,整理归入风险评估文档。由各个风险控制小组收集整理和总结在各个合同段开展的风险管理资料,并上报管理组。最后由项目风险管理组负责整理归类存档,积累和保存风险管理资料。

3、风险分级控制与预警机制

对于公路建设项目而言,由于风险因素多,且程度不同,因此在具体风险控制过程中,不能事无巨细而无重点地进行控制。根据矛盾论,在分析和处理矛盾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对公路项目建设风险进行控制时,应该根据风险属性、风险评估所得到的风险度,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重点监控。通过建立风险等级来区分公路建设项目中各类风险的监控重视程度,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三、风险控制体系的流程

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预警措施,采取主动行动,合理地使用回避、减少、分散或转移等方法和技术对活动或事件所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并对风险控制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公路项目建设风险控制体系的流程如图2所示。

1、风险分级与预警

在风险分级阶段,项目风险管理组通过与有关专家进行讨论,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估工作,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考虑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将项目风险进行分级。

根据风险分级的结果,针对风险等级和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建立相应的预警和控制机制。

2、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种类和自身的风险处理能力,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如风险规避、风险化解、风险遏制、风险转移、风险消减、风险分担、风险自留等。

3、风险控制反馈与评价

由于风险具有随机性和不可确定性,因此必须对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要随时关注分析,要力争作到早发现、早控制、并及时反馈风险控制效果和评价,直至风险消失或减小到可控范围内。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改和完善风险管理计划和措施。

四、结语

在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而且对于后续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也能起到积累资料和借鉴作用。风险控制体系在不同项目实践中的运用和不断改进,可以对提高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左美云,周彬.实用项目管理与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化系统 分步验证 风险评估 结构化方法

自动化控制的生产线、实验室分析设备或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平台(如ERP或MES)的引入,用于制药产品的生产、存储和医疗设备的控制,所有这些在医药方面都是GMP相关的,因此必须进行验证。这意味着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相应的附件中陈述的验证原则必须被严格遵守并实施。虽然这将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规模企业的一个巨大挑战,但它还是可以通过分步验证的方法被逐步解决。

1.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方法

如果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一个同样GMP相关的手动操作,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安全都不会降低。大量的信息也不会由于降低人员参与而丢失。 21CFR Part 11中有个非常明确的要求就是对于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的处理,其前瞻性已经超越了其他国家,近年来,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 在其GMP指南内,对于计算机系统的验证,只提供了验证活动的要求,只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而没有详细阐述如何去实施。对于这些要求,制药企业根本不知道采取哪种方法。

然而,关于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方法,反而可以在相关行业协会推荐的指南中找到。例如:GAMP5(优良自动化生产规范),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的“工艺控制系统验证”,以及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 / S)的“GxP环境中的计算机化系统的质量管理规范”。对于计算机化系统的法规要求,这些验证指南为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合规化在第一时间提供了技术的支持。

2.在计算机化系统验证中引入风险评估

为了更好的执行计算机化系统验证,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风险评估,这也是权威机构所要求的。通过所涉及的工艺及其产生的功能,风险评估有识别这些工艺的目的,并在个别的功能模块里,可以生成、显示、删除或修改GMP相关的数据。在大型的计算机化系统如ERP,GMP风险评估被分成两方面。一方面,识别需要验证的系统是否是所谓的遗留系统。另一方面,识别由公司或第三方编写的GMP相关的工艺流程。除借鉴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各类指南以外,工艺顺序方案提供了风险分类的基础,借此,单个的工艺流程可以被描述为功能相关的业务活动的一个工序。最终形成的工艺流程概述描述了如何将工艺单元嵌入期望功能。在这个风险分级的框架内,所有与ERP系统有交接面的第三方系统也必须被识别并分类。

3.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构化方法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于复杂的、整体的ERP系统如SAP、制造执行系统(MES)或文档管理系统的验证基于风险评估,采取分步的结构化方法将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如图1。

第一阶段----起始准备

由于计算机化系统的复杂性,建议制订一个单独的验证总计划(VMP)专门用于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在这个验证总计划中将包括验证的策略、程序、范围、职责等内容。与此同时,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URS)将识别并记录GMP关键工艺参数和其它质量相关的所有要求。因此,URS应当描述所有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不管是在系统的获得上还是在与供应商的一致性及组织配合上,包含的内容越详细越好。其中,以下几点需考虑:VMP关联性 ,相关工艺规则,尽可能考虑实际情况,工艺顺序的描述,新系统的引入及其变更的执行,硬件规格说明书(计算机,服务器,冗余系统等),安全概念(防火墙,病毒扫描等),业务流程的连续性(失效,死机等),退出方案(版本更新或系统出现故障时改进),GMP相关数据的存储概念,编程规则/指南的要求,源代码审核的要求,第三方系统的考虑,供应商评估及审核,供应商列表,维修服务协议,人员培训。

除了验证总计划和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标准操作规程(SOP)也会在第一阶段被考虑。所有必要的操作与维护指令应列在其中。

图1 结构化验证策略

第二阶段----风险分析

所有被划分为GMP相关的工艺模块和工艺流程都要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及评估其潜在风险。然而, 这个步骤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已经把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URS)里面GMP相关的要求转化到供应商的规格说明书里面。因为只有这样,那些模块里的分项功能和程序执行单元的数量才能被精准的确认。风险分析可以基于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FMEA) 的方法进行。

风险分析确认了风险的类别,它为规格说明书的编写提供了基础,这些规格说明书包括测试范围,测试深度和验证文档的水平。至关重要的是,对于每个单独的程序单元,其有效的验证测试记录必须形成文件证明。

此外,在风险分析中,程序单元与第三方系统之间的接口,由于他们的GMP相关性而被评估并检查。如果有必要, 在运行确认(OQ)期间,各个接口的有效性必须通过相应的操作测试而被确立和记录。

第三阶段----验证实施

用户特定的编程、工厂验收测试(FAT)和现场验收测试(SAT),以及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和性能确认(PQ) 等验证活动在产品开发、验证和生产体系中分别进行。其中包括编码审核、模块测试、软硬件的集成测试、验收、放行、投入使用等。当然,在运行阶段还包括变更管理、维护管理和可追溯性管理的支持流程。

4.结语

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构化方法为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其逐步的分阶段的验证策略使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变的不再难以逾越。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2010.

篇8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本原理

风险导向审计突出的特点是考虑到风险因素,是以风险评估为出发点,经过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归集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和检查风险上,最后利用审计风险模型为实施审计提供指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将被审计单位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运用多角度的观察和判断,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制定审计方针和策略、确定进一步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

二、企业内部实旋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一)关注审计风险是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转型的需要

在2006年石油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部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提到经过今后3-5年的努力,石油内部审计基本实现与国际内审的理念和工作标准的接轨与转型,力争达到国际大石油公司内审工作的同步水平。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以财务收支、基建工程及合同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的转变,实现以事后审计为主向以事中、事前审计为主的转变,实现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手段向信息化、科学化的审计方式和手段转变。所以,进行风险评估是石油企业内部审计“一个接轨,三个转变”的需要。

(二)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会计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内部审计对象和内容日益复杂,审计对象逐步发展成为企业集团、专业公司或股份制企业。此时如果内部审计仍然采用传统的审计模式(账表导向或制度导向模式),审计人员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势必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使内部审计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于是,改善审计方法,以风险评估为出发点进行审计成为客观需要。

(三)实施审计风险评估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观需要

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使内部审计人员从主观上呼唤审计方法的改变。随着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审计质量考评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审计责任或审计风险。对待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人员最积极的态度是正视风险,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以达到对审计风险加以防范与控制的目的,这就需要审计模式的根本改变。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以xx施工企业考核审计为例,阐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由于施工企业受结算周期的影响,收入的不确定性相对大,而经营考核审计目的是审查该单位指标的完成情况,确认其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所以,该项目审计风险较大。为了合理分配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审计组从审计风险评估入手做好审前准备。

(一)风险分析

首先,通过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包括企业历史沿革说明、被审单位基本情况表、组织结构图、企业重大改组、购并情况说明、被审计单位重大资本性支出情况说明、对外投资情况表、被审计单位主要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说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重要管理岗位的变动情况、容易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数量、产品的销售情况、单位的销售政策、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通过对调查表的分析汇总,得出该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大小。

其次,与该单位各经营环节的相关部门了解相关信息。基建行业主要经营环节包括招投标、签订合同、施工前准备、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场签证变更、结算等环节,该集团2006年编制修订了经营管理、合同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工程分包管理、外雇工管理等办法。从经营的环节上看,虽然在各个管理环节中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但为了减少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对重要的经营环节的控制流程进行了调查了解,采取的方法是询问业务相关人员,并取得审计证据。在审前调查中,审计人员了解到,为了抢占市场或完成收入指标和外部创收指标,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低价中标的问题,而且在招投标中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对工程的效益论证不足,没有形成项目结束后的单项工程的效益分析,没有从源头做起抓效益。

总结上述的风险分析,该单位各个经营环节有相关的控制制度。但该单位在招投标环节存在低价中标的决策风险;在经营环节存在经营风险,即无合同施工,有可能导致工程款收不回来的风险,在结算环节存在结算不及时,使资金紧张,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财务风险t另外由于基建行业本身业务的特殊性,也存在人为操纵利润的财务信息风险,尤其是面临指标完成压力的情况。

(二)确定审计重点

在确定重点单位和重点事项时充分考虑考棱审计项目本身的特点。对该单位来说,上级考核的指标包括目标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外部创收额,所以收入、成本列为重点事项。

同时,根据审前调查分析及以往对该单位的了解,结合考核指标内容,审计人员对该单位的主要业务板块和其他板块的重要事项确认为高风险,也就是可接受的审计检查风险低。

(三)风险导向审计实施效果

通过审计,发现了该单位存在的影响考核指标和不影响考核指标及与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三方面的问题。其中,重要经营环节的经营风险问题及建议如下:

一是低价中标的效益风险。工程投标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的竞争。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占领市场,完成创收指标,存在低价让利中标问题,影响企业的效益。

二是工程结算不及时产生的诉讼风险。工程完工后,有的建设单位由于投资不足或投资超预算,不履行合同条款,拖延结算时间,使集团的资金非常紧张,由此产生了无法偿还债务而被的诉讼风险。

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大多数是在重点单位审计中发现的,从审计结果看,利用风险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安排审计计划和方案是可行的,说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可以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应用和推广。

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巨和对策

通过审计实践,不难看出: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所涉及的审前调查资料多,而且大多是非财务资料,整个审计过程是风险的分析和判断过程,需要审计人员的敏锐的职业判断,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内部审计人员在应用风险评估模型时,对风险评估还停留在定性的分析判断上,没有掌握风险定量分析模型。一旦判断失误,就会产生审计风险,同时也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

篇9

关键词:工程合同管理 工程造价 风险防范

工程造价风险的有效防范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建筑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风险防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成为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战略和有效手段。

一、工程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概述

工程合同管理是指建筑企业及其他相关主体依据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及监督,贯穿建筑工程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和终止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工程合同的有效管理不仅有利于及时处理工程合同纠纷和防治违法行为的发生,对于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工程合同的贯彻落实也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造价指进行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的投入成本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保证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是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策略。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由于工程价值量大、合同价格高、合同实施时间长和涉及范围广等因素的影响,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等阶段的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工程造价风险防范的重要保证。作为整个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是做好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仍然面对着复杂的经营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为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成为有效策略和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风险控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首先,建筑企业对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了合同管理混乱和工程造价不合理的问题。建筑工程合同是工程当事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主要依据,对于工程合同纠纷的及时解决和违法行为的防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未认识到工程合同对于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对于控制工程造价风险的重要意义,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其次,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的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欠缺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有序运行和顺利开展。最后,由于评估和监督等相关机制不健全,导致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不力,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不到位。

二、工程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风险防范的有效策略

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合同的有效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因此,为推动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应针对具体工程项目中在相关认识、人员素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做好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

首先,为做好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应通过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强化对工程造价变更的控制与管理。工程合同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纠纷解决的有效依据。建筑工程相关方必须签订真实可靠的工程合同,对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变更的内容和范围的资料必须如实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合同的有效管理和策略调整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工程变更情况的数据,才能为工程造价的评估和监督提供客观的资料。同时,工程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工程变更的具体程序和相应环节,并规定必须有工程造价人员的签字的工程变更的资料才有效。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变更和工程造价资料的形式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才能增加工程项目相关资料的可信度。工程项目的变更问题不仅可能影响到其他工程项目的运行,而且可能损害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当事方必须对工程合同对工程变更手续的办理时间和合同资料变更的时效性做出明确的规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录入工程变更资料,而且可以提高工程项目运行效率。

其次,为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和做好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必须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建设素质过高和技术过硬工程队伍。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的直接参与者,施工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不仅影响着工程合同的管理水平和工程造价的控制情况,而且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工程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和做好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必须提高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一方面,为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建筑企业必须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采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引进并留住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高超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具备工程管理和法律等专业知识背景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综合素质较高的造价工程师的引进,并利用薪酬激励或其他方式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必须优化人才的管理体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以建设具备高超业务能力的高素质工程队伍。建筑企业应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和学习等形式丰富人员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和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提高其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只有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为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风险的强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最后,为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和做好工程在建风险防范,必须健全工程管理监督制度和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管理机制。只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评估和监督机制,才能及时检测和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隐患,才能实更好的实现企业运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同时,相关的建设工程监督和管理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对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予以全面的审核、评价和监督。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强化对工程合同管理的监督力度,才能做好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才能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加强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

作为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工程合同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建筑企业的有序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造价风险的有效防范和管理不仅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和做好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工作,必须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工程合同管理强化对工程造价变更的管理,健全工程管理监督制度和工程造价风险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朱忠全.新形势下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4):137.

[2]王岩.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2):116.

[3]涂永金.浅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J].建材发展导向,2014(3):347.

篇10

关键词: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预控措施

Abstract: risk management i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ans and security foundation, through the in recent years practice and summarize unceasingly, the risk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creasingly atten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especially in bad geological tunnel in order to avoid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risk events happen, through to the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tunnel construction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risk response, risk monitoring, and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data and geological forecast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dopt the appropriat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thods for dynamic control, so as to reduce and avoid the risk from the construction.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management; Pre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建设数量也逐年增加。但由于隧道工程具有地质环境复杂、施工周期长、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等特点,这势必造成工程在施工期内的风险数量多、种类复杂,甚至出现事故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隧道事故的频繁发生加大了施工中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造成了工程成本增加、工期延期,而且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及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隧道风险管理是一项动态的、全过程的认知、分析、评估和控制的行为。实施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可以使工程建设风险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实施隧道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程序

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它包含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及评估、风险应对等不断循环的过程。针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可能出现的事故特点,对地铁隧道工程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技术管理人员仔细、全面地研究施工图纸,核对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提出有关风险(特别是安全风险)的质疑,由设计单位在技术交底时解答。

(2)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施工前,结合设计文件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公路、地下管线、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等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核查,形成正式报告,经监理站审核签认后,报监理部审查,并交业主备案。

(4)在设计图中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和地质条件、施工工艺、设备、施工水平、经验和工程特点等,对新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提出风险处理措施供业主决策,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监测。并在洞口显眼位置挂设风险的标示牌,其内容包括风险描述、监测方案、应急预案和责任人等。

(5)建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级调整清单及台帐,每次调整清单要报监理单位审核,总监签字认可后报送业主。由业主负责组织风险分级调整的评审和汇总,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形成评审意见,对极高、高度的风险分级调整报送主管领导。

(6)实施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监测,包括施工监测、工况和环境巡视、作业面状态描述、风险处置过程和发展趋势等,将地质超前预报、监控量测纳入施工的重要工序,按照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监测实施方案,对工程自身结构及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监测,提前识别和预测地质风险因素,保证施工安全。监控量测、巡视、状态描述、风险跟踪及地质超前预报等活动中接受监理的监督和检查。

(7)建立风险预警、响应及信息报送机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工况、环境巡视和作业面异常状态等确定预警级别,形成异常状况报告;对可能发生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预警状态立即启动相关预案,组织处理,同时第一时间报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

二、隧道风险管理研究

(一)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由专家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勘察单位等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风险辨识小组,根据勘察资料和设计数据等相关材料,结合开挖方式的特点,寻找每一标段施工过程中各种可能潜在的风险,并由业主对所寻找的潜在的风险进行归纳整理,确定施工过程中最不利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

1.风险接受准则的确定

风险接受准则表示在规定的时间内或项目某个阶段内可接受或管理的风险等级水平分级,它直接决定了工程中各种风险需采取的管理控制措施。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ALARP原则。

2.风险量化

目前在进行风险事件量化时多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由于隧道领域还没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可以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评价一个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我们采用现在普遍认同的分体系对每个风险事件进行概率评分。

风险事件发生后的损失的衡量指标是从施工过程中每一个风险因素对地面建筑物、交通、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网等四个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去评价。影响指数是由风险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工期指数和成本指数中影响最大为评分依据。

3.风险应对

通过对风险的辨识、评估,可以掌握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以及所能造成的损失。隧道施工过程的风险应对是指对已掌握的风险制定风险预控措施方案,在风险潜在的地段提高作业人员的警惕性,尽可能将风险回避、减少,降低所带来的损失,使得在限定的工期内完成任务。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实施的工程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隧道风险的处理措施和控制

(一)突水涌泥风险的处理控制

隧道突水突泥安全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富水断层破碎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首先必须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准确探测、判断断层的位置以及断层内充填物的特性,然后根据探测成果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报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审查,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1.超前地质预报探测采取TSP203、地质雷达进行长距离预报,采用超前地质钻取芯进行验证。在开挖掌子面距设计推断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和各种接触带50m处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长距离探测,探测深度为170~200m,探测断层的位置及宽度、断层内充填物的特性及含水情况等。当开挖面距已探测的异常带30m时,在掌子面中上部采用超前水平钻孔进行钻探验证,钻探深度需超过异常带10m,钻孔深度不小于60m。根据钻碴、钻速、孔内出水的大小及水压判定断层内的地质状况和含水情况。将探测分析成果及时报监理、业主审查。

2.施工方案制订与实施根据超前预报成果及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并报监理、业主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方案批准后,向项目部技术人员和各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指导操作人员实施。实施过程中记录每道工序的施工情况,由质量检查人员监督、检查,确保按技术交底实施。

3.残留风险评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加强支撑的拱架上安装钢筋计测试拱架支撑内力,在岩壁出水点安装压力计测试水点的水压,在隧道一定位置安装流量计检测隧道涌水量,每隔10(Ⅴ)~20(Ⅳ)m布置测点进行隧道变形监控量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已施工段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若达到接受程度,则说明方案及实施过程达到了预期目的;若检测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提出对策,经审批后进行处理,直至风险因素达到可接受程度。

(二)塌方风险处理控制措施

在断层破碎带、左线进口浅埋段及凝灰质砂岩软岩大变形段等易产生塌方的危险地段施工时,结合相应的超前预报成果按设计采用的加强支护措施严格进行施工管理,按“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安排各工序施工。若出现塌方,首先要组织业主、设计、监理等有关专家正确分析造成塌方的原因,制定处理措施,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报批后组织施工。并对施工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尽可能减小残留风险程度。

(三)注意事项

1.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好围岩大变形段、突水突泥段等不良地质段的动态设计变更等。

2.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超前注浆堵水等,确保安全风险的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结论

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业主及时准确的发现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减缓风险,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陈赤坤,郑长青,曹磊.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和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7(01).

[2]TB10204-200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