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多元文化视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全民健身视角下湖湘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非物质文化视角下陕北秧歌历史沿革与保护传承研究 基于现代创意视角下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财务视角下我国“景泰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教师视角下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红色旅游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英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与对策研究 海阳市全民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全民健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文化传承视域下山东省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生态视角下壮族道公文化传承与发展 新视角下的篮球文化内涵、现状与趋势的再研究 财务与战略视角下大连港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首都全民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 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传承绩效现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屈明颖. 国民阅读率持续提升 数字阅读愈见青睐[EB/OL]. [2012-05-07]. /2012-04/23/content_241605.htm.
[3] 吴高,韦楠华.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3(2):47-51.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一、天水非遗现状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8字工作原则,2006年开始,天水市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采取分期保护、属地保护的原则,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伏羲祭典、天水雕漆制作技艺等6项进入国家级名录体系,省级名录体系28项;两人进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名录体系,42人进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
二、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保护方式缺乏活力。政府主动进行保护方式的优点是见效快,作用显著,能用最短的时间保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是被动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
(二)传承没能突出系统工程特点。保护仅是对传承人本身而言,对于从事该项文化遗产的其他参与者没有涉及,致使其他参与者积极性不高。目前还有大量的市、县区级传承人没有得到可行有效的保护。
(三)保护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但因地方财政困难,一部分市县级非遗项目投资力度还是不大。由于缺乏资金来源,一些项目仍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如麦积饴糖制作技艺、天水吹糖人技艺等,因缺乏资金来源,加之部分传承人年龄太大,身体不好,技艺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困境。据笔者了解,天水非遗保护所碰到的问题带有普遍意义,各地都有存在。
三、相应对策及建议
(一)激发生存活力,政府主动保护与自身开发保护相结合。在政府继续加大保护力度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以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存价值,使这些项目的传承能够进入活态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如天水武山柳编技艺。武山柳编在保持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笸箩、簸箕、花篮、水果盘等多种工艺制品。除部分产品出口外,主要销售于全国各地及西北地区,不但使本村人致了富,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县上建立的洛门柳编工艺厂,成为政府主动保护与自身开发保护相结合模式的样板,走上了传承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二)稳故纳新,传承人保护重在“新、活”二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血液”,只有“血液”是新鲜的,不断更新的、活态的,非遗项目才能长久传承下去。特别是对许多未列入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来说,必须培养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适应性调适,从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以天水黑社火为例,历史悠久的黑社火在天水流传范围极广,是城乡百姓极为喜爱的一种以唱为主,又兼演各种划旱船、舞狮、舞龙等表演的表演形式。天水黑社火历经千百年传承,几经兴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村由黑社火爱好者组建了黑社火演出队。组建之初,在无任何援助之下,队员们自筹资金、自己编排,并邀请民俗专家悉心指导。演出的同时,他们还非常注重社火曲的搜集以及传承人的培训、培养。随着新人的不断加入,表演队伍渐渐壮大,变成为了十里八乡颇有名气的黑社火演出队。其中7人成为天水社火市级传承人。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盘活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贴近现实生活,传承保护形成动态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传承是关键。不断引导培育人们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情结,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认知传统、回归传统、传承传统,是非遗传承的关键。如传承多年的天水酒歌。天水酒歌是天水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悠久的传唱历史源于天水酒文化的兴起。由于它具有精湛的语言表达技巧,又能井然有序地说理和叙事,把生活丰富化、趣味化,便口耳相传被保存下来。但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和现代饮酒娱乐习惯的改变,天水酒歌发生了许多变化,逐渐成为一种注重传承的文艺表演形式。只要我们进行认真地宣传、推广,就能使人们认同酒歌、热爱酒歌,再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合理调适,强化其自身在社交活动中的功能作用,使传承者和被传承者双向互动,营造新的传承环境,促其活态传承,延续、传承天水酒歌。
(四)整合项目,加强展示展演,提升社会参与度。天水在2006年6月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了“甘肃省陇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共展出来自平凉、陇南等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个种类2582件,观看人数50万人次……2011年举办了关中——天水地区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目前,非遗展演活动已成为天水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城市节日、节庆时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这些启示都告诉我们,虽然集中的展示展演活动不是非遗传承的现实土壤,但是它同样营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环境。今后,还可进一步整合域内许多可观赏性的非遗项目(包括濒危的、失传后根据相关资料挖掘整理复原的),将其组织成为一台或几台非遗精粹节目,长期进行演出展示(如陕西华阴老腔的演出模式),这一做法不仅可以丰富人们业余的文化生活,也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保护传承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现代社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当代老一代人的传统文化记忆。我们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强行保存已经过时的风俗习惯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经营探索[J].商业时代,2008(6).
篇3
关键词:自主创新;文化;对策
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容
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中小企业文化氛围商业银行在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一方面建立了科学的人才观,利用自身的中小企业文化去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合理地储备人才,最大限度地使本中小企业员工各尽其才。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环境,使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与中小企业融为一体。这些措施主要有:一是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政治环境,努力创造民主氛围,使员工真正拥有平等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只要有付出就会有相应的回报;二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不断完善各种文化设施,广泛地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创造一个安全、文明、舒适、清洁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
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战略需要文化传承
(一)中小企业思想文化的传承是影响自主创新的根本因素
思想文化观念决定了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价值观、愿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也不例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思想文化主要来自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管理理论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本身拥有丰富的战略管理思想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如人性、和合精神等,指导着人们战略管理的实践,时常可见其神奇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是西方管理的理论体系。自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管理理论中的名词、观念,在人们的言语、思想中逐步显现,如科学管理、组织管理、行为管理等,在实践中已呈现了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基本上是由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理论在人们思维与实践的不断冲突、融合、取舍形成的。
(二)中小企业的愿景传承是自主创新的主线
中小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共同愿景激励着人们进行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目标引导着人们的活动方向。中小企业管理者首要任务是发现问题、确定中小企业新的战略目标。战略是中小企业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的长期配置纲要。管理者在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总目标下,依次确定自主创新主目标、次目标、分步目标等,在征得相关利益者的认同后实施,再进行实际的资源整合过程。在这自主创新过程中,因管理者在决定目标时有优先权,实施目标有操作权,加上中小企业决策信息的不对称,就出现了中小企业的相关利益者的目标被模糊、缺失的情况。如自主创新在规划时的中小企业愿景是资本利润率的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个愿景过程中,则被“自主创新”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小团体利益最大化等目标,这种自主创新轻则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重则威胁中小企业的生存。因此传承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主目标是自主创新的主线。
三、中小企业战略协调性的传承缺失
自主创新活动是一种“协同作战”。协调性是自主创新活动系统的根本要求。我国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决策机制中的一个缺陷是协调性太差,主要体现在:①自主创新决策过程的单向性。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决策,缺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反复信息交流过程。②决策者与参与者的整合性不强。直接反映在缺乏决策过程中的合作机制。③中小企业在决策过程中,缺乏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与用户、中小企业与政府的协调。在我们国家最缺乏的是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人们更多的是把同行看成是竞争的对手,而没有把它们当作合作的伙伴。事实上,国外许多重大自主创新项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奥秘是从决策过程一开始,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就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协作和相互支持。
四、中小企业文化传承与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文化必须传承,没有传承,割断历史,等于放弃中小企业长期积累的精神文化资产;但是中小企业文化也必须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因循守旧,不能与时俱进。因此,中小企业文化传承与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不能顾此失彼。然而当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中仍然存在重自主创新,轻传承的问题。
(一)重“自主创新”,轻“传承”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与时俱进,开拓自主创新;然而,开拓自主创新不是花样翻新,不能割断对历史的传承。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培育形成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在石油会战过程中创造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对夺取石油会战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大庆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二次创业初,面对干部职工心理失衡和情感不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还要不要?新一代决策层旗帜鲜明地认为,大庆精神不仅不能丢,而且还要赋予更多新时代的特点、新时代的内涵;大庆精神在社会转型时期,不仅需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于是,他们将一次创业中诞生的大庆精神经过提炼升华、传承自主创新,高度概括凝缩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八个字,并赋予与时俱进的新内涵。由于这一中小企业精神深深根植于新老大庆人的内心世界,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沃土,因而在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同中扎实落地生根,在全员自觉践行中自然开花结果。
(二)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承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建议
首先,在团队中,员工最易接受来自同一团队队员的信息,很多员工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都是从同事中“道听途说”来的,包括趣闻逸事、历史变迁等等。其次,员工间形成的团队氛围对员工做出决策和其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影响员工离职的诸多因素中,排在首位的不是薪酬和待遇,而是本人工作的环境氛围。第三,个人行为决策理论告诉我们,环境影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体现文化,所以员工间有效、积极的沟通是员工具有良好工作环境的保证,是中小企业文化有效传承的主要通道和方式。
参考文献:
[1]胡,杨淼.技术自主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J].成都高等纺织专科学校学报,2002,(1).
篇4
>>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辽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乡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治理转型 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治理策论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路径探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11-28.
[8]刘松柏.第三方治理还需跨越多道坎[N].经济日报,2015-01-20.
[9]洪大用.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14,(7).
[10]王尔德.“十二五”环境服务业增速达40%左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4-10.
[11]张红兵,王开广.我国将建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N].法制日报,2015-08-07.
篇5
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调整规划不合理,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地农村的地理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等实际情况并未做审慎的实地调研,制定的布局规划不合理,部分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被盲目撤并,导致边远地区和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上学难”“上学远”。由于上学远,很多学生需要寄宿,家长需要额外支出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以及家长陪读的租房费等相关费用,农民的经济负担加重。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失学率、辍学率上升,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校际间教育差距大
布局调整过程中,由于教育经费短缺等原因,很多地方政府采用“效率优先”的教育资源配置原则,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先投入到了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学校,同时偏重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大量兴办寄宿制学校,忽视了那些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造成校际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寄宿制学校条件差,管理不完善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食宿卫生条件差,营养健康问题也堪忧,厕所不足、澡堂缺乏、床铺紧张、食堂膳食标准过低、学生营养摄入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学生文娱活动少,承受着超负荷的学习压力,心理状况不良。同时学校管理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普遍缺乏专职生活教师,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既要完成教学工作,又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负担沉重。
(四)农村学校撤并,造成农村文化断裂和民族文化危机
学校是农村的文化中心,和村民、当地文化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群落。布局调整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大量撤并村校,割断了农村文化传承的根基,导致了农村文化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乡村文化日趋式微。同时合并后的学校忽视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流失,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危机。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改进对策
(一)实地调研、科学预测、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
运用社会学、统计学原理,“对农村现有适龄儿童、留守儿童、外出暂居儿童、在孕婴儿、育龄妇女及夫妇、儿童分布等基本数据进行普查并作动态分析,建立农村地区生源预测机制”,准确预测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审慎地对待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撤留问题。同时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近入学、确保安全的基本原则,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地方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特点和民族状况等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反复比较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切实保障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
(二)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减轻农民教育负担
首先,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贫困生补助梯度与力度。主要资助他们的伙食费、寄宿费、交通费等,特困生可全额补助。其次,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切实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再次,因地制宜推行校车制度,避免学生因路程遥远而失学。最后,积极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和绿色教育通道,援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
(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采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资源配置原则,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缩小校际差距。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等措施加大对农村学校投入,大力改善其办学条件;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或问责制确保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的落实。同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保障及激励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学生食宿卫生条件,配置完善的学习、生活和运动设施,确保寄宿制学校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标准。放宽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编制,配备专业的生活教师和必需的后勤保安人员,强化食堂、卫生与宿舍管理,切实落实学生营养餐计划,保障学生饮食营养和生活安全。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54-02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些地方因保护理念错位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保护性”破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它是一种无形的,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样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传承人世代相传。可以说,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传承者、创造者,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就是保护传承人。换言之,对传承人的保护就意味着对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忽视对传承人的保护,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失去了根基与价值。所以,弄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而对传承人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就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迫切而重要的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现代化、价值多元化、娱乐多样化的不断演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既迎来了机遇,也遭遇了挑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口耳相传的文化,其技艺的获得是一个长期习得的过程,传承人的成长需要时间的累积。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其本身性质的局限,无法为人们带来直接客观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当今社会转型与经济变革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处境尴尬:一方面,许多年轻人更愿意到大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并不愿意跟随父辈在老家学习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困于传男不传女的旧习,使得愿学的女性却无法获得学习机会,这使得本来就愿学者寥寥的传承活动更是进退维艰,如此一来,许多年事已高的代表性传承人面临着无徒可授的状况,传承人正面临着断代的危险。不仅如此,一部分年富力强的传承人可能因为经济的贫乏与生活的困顿,为了生计不得不“改弦易辙”,这使得传承人又面临着流失的危险。在这种“断代”与“流失”的双重夹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处于青黄不接与后继乏人的境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环境改变的苦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产生与发展依赖一定的文化环境与文化空间,脱离这种环境,其形态就面临改变或消亡的危险。一方面,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非物质文化技艺失去依存的活动空间,逐渐式微,甚至走向消亡。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针指导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传承、利用的辩证关系,没有做到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其赖以生存的活态环境遭到破坏,有的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这样一来,或者因为传承环境的改变使得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目全非,或者因为传承空间的改变使得原有的观赏对象流失,或者因为生活方式改变使得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难以存续,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保障不力的困境
不可否认,各级政府部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中,都下了很大的功夫,然而现存的认定与保障制度却存在着保障不力的困境。比如,在对传承人保护过程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对传承人的认定,然而恰恰就是这一基础性的工作,却存在制度的缺陷。现有的认定制度规定传承人只能从众多的艺人中挑选一个或者几个予以认定,这必然使得那些需要团结协作的链状结构的传统技艺会发生“掉链子”的情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技艺需不同的艺人承载不同工序,那些其他关键工序上未能被认定传承人的艺人可能会因经济利益和个人荣誉等原因与获选艺人之间产生矛盾,从而使得传统技艺非但未因认定传承人而获得更好的保护,反而适得其反。与此同时,在争夺有限的传承人指标中,有部分人或许因弄虚作假、迷惑专家而当选,有部分人却可能因交通信息闭塞而错失机会,无论是当选还是落选,都无疑会挫伤那些具有独特技艺却无缘获得传承人的真艺人的积极性。这种缺乏公平公正的认定,其结果往往与初衷相违背。此外,现有的制度在认定过后的保护中也存在各种保障不力的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经济保障不合理性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中问题的成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其由传承人的传习展演、受众的观摩模仿以及传承空间与环境等要素构成,无论哪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会传导到传承人保护这个问题上来。就此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濒危主要有以下成因。
(一)从传承人的角度看,经收入菲薄与社会地位不高导致“无心”传承
目前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各级政府都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但主要用于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其中用于资助传承人的经费却少得可怜,完全不足以让传承人衣食无忧地专注于传承。多数传承人在经济拮据、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只得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存上来,无法潜心从事传承活动以及培养传承人。此外,尽管各级政府每年都要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大型宣传展示活动,但多半是利用多于保护,索取高过给予,对传承人缺少人文关怀,通常授一个牌,发一个证书了事,并没有对他们进行隆重的表彰和奖励。掌握精湛技艺的民间艺人既没有获得经济上的有力资助和支持,也没有获得精神上的荣誉和自豪,这使得不少传承人不但无法潜心从事非遗工作,有的甚至会产生失落或迷茫的情绪。由于传承人地位弱化、经济贫乏、生活困顿,使年轻一代对成为传承人失去兴趣和信心,无法被吸引到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
(二)从传承受众的角度看,生活方式改变与思想观念演化导致“无人”传承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随着文化消费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当今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们的观念意识、生活样式、审美精神和价值导向都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刘锡诚先生所指出的:“正在推进的现代化进程,正在使民众的生活条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由发生和繁荣的农耕文明和宗法社会的土壤逐渐削弱和消失,民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1]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物质生活和现代精神文化生活,年青一代更热衷于现代的生活方式。在当代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冲击下,他们更热衷于运用现代科技产品消遣、娱乐、生活:如玩微博、微信、游戏、网购等,他们对民间传统技艺逐渐失去兴趣,既无心观赏更无心学习。当大多数年轻人被吸引到现代电子传媒上后,传统技艺展演的受众群体不断流失。传统文化在现代物质文明、商业文明及科技文明的裹挟中日渐被蚕食,甚至消亡。如此来看,缺少观赏对象、无人喝彩鼓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自然“曲高和寡”,难以为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然也难逃后继泛人的困境。
(三)从传承空间的视角看,现代文明制度与新型城镇建设导致“无法”传承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l一体化的逐渐推进,大批人口向城镇迁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也纷纷外出谋生,留守乡村的大多数是老幼病残,他们既无精力也无兴趣去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严重的问题是随着人口的迁徙流动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乡土生活体系遭遇侵袭甚至崩溃。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存在着一个以社长、社首或是寨老、巫师等为代表的村落神事管理系统。这套系统主要负责村落的神事活动,祭神、娱神、迎神、赛会等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民俗活动[2]。随着农村社会的逐渐解体,原来很多依赖于传统农耕社会的传统技艺失去了存在的空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了“活态”传承的生活基础,不得不走向博物馆似的展演传承,这无疑会导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走样与异化,可以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旦失去原有的传承空间就无法原汁原味地“活态”存续。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中的对策建议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着眼点放在对“人”选定、保护、传承上,也就是说首先要保证能选出真正的代表性传承人,其次要保证能让传承人安心传承,最后要保证能让传承人在一定的空间中开展传承。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建议有如下几点。
(一)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
选人是用人的基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中,首先要制定传承人的认定标准。要针对不同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制定可操作性标准,确保选出的传承人真正具有代表性。其次要建立传承人的选拔制度。为了提高评选工作的公正性,要坚持民间推荐、政府把关的推荐、认定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世世代代生活在群众中间,要充分相信并利用广大群众特别是民间艺人们的推荐,政府所要做的是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综合考量,在候选人中认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决定性作用的优秀传承人为代表性传承人。再次,建立传承人的技艺档案库,对传承人的技艺进行完整录像归档并制作光盘以备传习之用。最后,要建立传承人的退出机制。这样既可以及时纠正认定工作中出现的极个别滥竽充数的错误,还可以剔除已认定传承人中的个别不负责任、不尽义务的传承人,从而保证传承人队伍的纯洁与活力。
(二)保障传承人身份地位
选出优秀的传承人后,要使其安心于传承,还必须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提高他们的身份地位,使其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保障,社会上受认同。从物质角度看,要让传承人衣食无忧,这就需要对传承人提供充分的经济保障,对技艺精湛或有突出贡献的非遗传承人应可享受相应的政府特殊津贴,同时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效率,给予传承人特殊的“绩效津贴”。同时也要分考虑到其他未当选艺人的经济状况,形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团体的综合保障系统,以免艺人之间相互妒忌、内耗而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除了经济上保障外,还得从精神层面上对传承人进行鼓励,使其安心用心于传承。比如,每年定期组织传承人开展活态展示、定期交流、技艺比赛等活动,让他们获得社会认同与肯定。每年定期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表彰大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非遗传承人或参与支持非遗传承的其他个人进行隆重表彰,颁发荣誉称号。大力推荐非遗传承人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他们参政议政,为非遗保护代言发声。我们在给这些文化传承人以积极的社会地位肯定与社会声望评价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舆论导向,这样就会形成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社会氛围,自然也就更加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3]。
(三)保护传承人传习空间
保持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可持续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核心是传承人的保护,但是单一的以人为中心,并不能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健康发展。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街区与乡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相依相存,并与人们依存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特征迫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注重保障传习场所、文化空间的完整性,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后续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地域性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其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的活态教育培训,让更多的人逐步了解传统技艺,喜欢传统文化。
总之,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日益重视。但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社会发展不够平衡,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4-36.
篇7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10
Abstract College camp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which has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n the teaching level and students' quality and ability. This study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ormulation for solutions that offer a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and provides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actu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high school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0 前言
校园文化是衡量学校建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学校环境不仅通过硬件设施体现出来,更能够从隐性的校园文化中显示出来。当前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设能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教学等。因此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特征
(1)多元化。如今经济组成与经济利益因素逐渐增多导致社会视角更加丰富,并且因为不同高校的文化价值观、文化素质、知识组成、爱好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校园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无论校园文化怎样多元和丰富,高校的办学宗旨皆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思想性。高校具有比较浓厚的科研学习氛围,其校园文化自身即为知识和财富,具有非常浓厚的科学特色。①并且,校园文化具有较好的精神需求和思想,所以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思想性。
(3)可塑性。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与传统的凝练,其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于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校园文化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②
(4)渗透性。校园文化存在于校园的每个角落中,能够影响学生和教师的一言一行、思想意识、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
(5)传承性。每个校园都具备自身的校风、学风、思维方式等等。这些元素应一直传承,不能因时代变化而消失殆尽。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重物质,轻精神
众所周知,从组成角度观察,校园文化主要有3个层面:(1)物质文化。其主要涵盖校园建筑、绿化以及美化、文化设备;(2)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不同的制度要求、道德行为准则等;(3)精神文化。涵盖学生、教师的思想内涵、人生观、人格素质、审美等等。以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而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层表现,精神文化却是其核心组成。目前很多高校在文化建设方面,过多地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而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认识不足,建设力度不强。具体说来,很多高校往往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建筑、设备、花草树木、运动场等方面,而在行为准则、精神世界塑造等方面建设仍有缺失。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构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建设仅仅停留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建设,是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的。③
2.2 校园文化建设有局限性
校园文化是校园发展的产物,其作为学校精神风貌欲文化传统的凝练,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其具有一定的指导、汇集、创新、扬弃作用。如今,部分高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比较重视其引导、凝聚的作用,认为校园文化只是能够优化学生学习环境的工具,仅仅将其当成管理学校的方式,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其他方面的功能和作用。④很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政教育之间划等号,这种思想和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将文化建设和专业设计、教师队伍、课程教学等分开,没有认识到所有在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难以将校园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高校目前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且形势较为严峻。
2.3 校园文化建设目的有失偏颇
校园文化建设历时较长,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然而照当前状况来看,许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的有失偏颇,过于重视实用性、功利性的活动设计与文化建设。高校中社团种类繁多,计算机、英语以及各类职业从业资格考试辅导班也充斥在校园内,许多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往往较为功利,比如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以便能在评优中占得优势,甚至是为日后升学、求职增加筹码。同理,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同样较为功利,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学习,而这一现象容易导致很多学生因为学习负担太重,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很多学生甚至开始逃课。⑤这些问题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加大。有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娱乐性,缺乏必要的深刻内涵。如校园歌手大赛、选美等比赛较多,但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开展较少。
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改进策略
3.1 强化校园文化凝聚力
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不但能够体现校园的美好与追求,同样也是对校园各类文化的统筹管理。面临当今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校园文化的建设难度较大。文化种类愈加繁多,文化形式更加丰富与多元化,面对这种现状,高校应加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规划好高校文化建设的具体宗旨和方向,在坚持“百花齐放”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教育政策,依据自身校园特点,凸显自身特色,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华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等进行有机整合,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中继续发展,在创新中树立自身特色,与当前时展趋势一致,构建校园的校风校训、教学宗旨、办学理念等等,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避免落后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保持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⑥
3.2 强化物质文化建设
高校在精神文化建设前,应强化物质文化建设。加大建设力度和资金投入,遵守相关部门制定的校园管理制度,设立校园物质文化专项建设资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对于校园的自然环境设计,应加强对空间规划的设计,将各种文化要素融入到设计中,把自然美感与文化美感相结合。同时对有关硬件设备加强建设,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并且积极开展和谐校园的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构建校园自身的评价系统,评选先进个人与团体,所有的文化活动都需要经过申报费用方可开展,利用人文、体育、娱乐活动,丰富师生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注重对教师和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加强对高校校园卫生的管理,引导学生定期开展大扫除行动,保证实验楼、体育楼、宿舍等的清洁。同时应建立学校的扶助基金管理小组,构建学校自身网站,鼓励每个班级建立自己的网站,并且每月进行一次评比,选出网站建设最优秀的班集体。高校应优化对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确保其设计理念和校园自然景观相匹配,将校园自身的文化追求、价值观、管理精神等融入到校园设计中,创建独特的文化氛围,以陶冶师生的情操。
3.3 强化制度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不仅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同样应注重精神文化建设与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应加强对校规校纪、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应健全高校职工制度,如校长和院长各自向校教代会进行报告,鼓励教师积极发表文化建设意见,并且赋予其重大事件决策权。创建和谐制度文化,精准掌握师生的诉求,减少矛盾,扩大共识,调整利益结构,保证师生利益和谐。构建现代化大学体制,将办学目的、教学观念、校园文化等体现出来,强化教职人员对学校的认同感。加强师生参与制度建立,凸显师生主体地位,体现高校的民主平等。在资源配置方面,应加强对不同群体需求的了解,确保能够满足其合理需要,避免矛盾的出现和产生。⑦制定教训、教风、校徽,建设自身广播电台,报道先进事迹和传播优秀文化,定期出版校报,成立大学生记者团,精心设计宣传橱窗与条幅,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对学生会、学生团体、学生干部、共青团等队伍的建设,规划其工作内容,并且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关键问题,并制定解决对策,维护校园稳定。
精神文化方面,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品德、思想、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在校园中张贴名人名言,如在墙上放置名人的头像和简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定期开展演讲大赛,如以“阳光青年”为主题的演讲或者小品大赛等。开展不同院校之间的体育比赛,如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等。同样还有主持人大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歌唱比赛等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组织工作中,提高其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
4 结论
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构成,其能够影响校园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等。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到社会环境和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建设成果不尽如人意,仍有很多的不足,其思想认识、建设方法、执行过程等方面都亟待完善。因此通过对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能够增强校园文化凝聚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全人格,提高素质,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构建和谐美丽的校园。
注释
① 杨阳.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120-122.
② 刘新跃,杨丙红,张雷平.试论当前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115-118.
③ 翟福生.浅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138-140.
④ 李新泉,李煜婕.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现状透视及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探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3-16.
⑤ 李炎.新校区条件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10.9:118-120.
篇8
一、对节事活动旅游者的研究
白雪(2016)从游客感知角度对苗族姊妹节提升品质进行一系列策略研究,汤国荣(2014)对传统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旅游者凝视行为进行探析,发现旅游者凝视动机源于日常生活环境和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社??建构的差异性并指出这些差异性的强度是影响旅游者凝视欲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和决定力量。
二、对节庆文化研究
目前国内对节庆文化研究少且不够深入,仅对传统文化价值及传承与品牌建设研究,张要民(2011)在分析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价值基础上,提出了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传承导向。吴晓山(2012)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自身价值,地方社区文化活力及区域旅游业发展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王燕妮(2012)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例对我国地方性传统节庆文化品牌建设探析研究,提出地方政府为文化引导,从文化产品化产业化到文化产业集群化的地方传统品牌建设之路。
三、节庆活动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国内对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比较普遍,在中国知网检索栏内检索到的70条检索结果中,除了黄细嘉(2008)中国节庆旅游研究初探,裴蓓(2004)对我国地方节庆旅游现状与前景分析,孙淑荣(2006)研究我国城市旅游节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外,其余全部搜索结果都是以地方专题性个案旅游节庆为例,个性多于共性研究。众多的学者如朱佩军(1998)、张彬彬(2004)、陈来生(2003)、郭伟(2001)、吴必虎和余青(2005)等以泰山国际登山节,青岛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国内知名重大节庆活动为个例分析。总结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我国国内节庆活动存在数量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主题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个性,政府主导作用明显,节庆内容文化性融合不够以及地区差异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发展对策方面,学者们提议塑造和提升节庆旅游品牌,打造精品节庆;主题定位因地而异,各有特色;提高打造节庆旅游的持续性和空间布局,形成“遍地开发各有不同”的局面;节庆旅游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发展节庆旅游;文化内涵方面,建议融入地方特色和文化要素,文化为根,特色为魂,旅游为本,文化创意开发地方节庆旅游等方面。
四、节庆节事旅游的经济影响分析
石玉凤、李建国(2001)、周玲强、冯晓虹(2002)、李玉新(2003) 兰铁民,何放(2002)普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投入和产出,建立动态模型分析节庆旅游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研究节庆节事活动对旅游的经济影响,曾亚玲(2012)以雾凇冰雪节、长春电影节、查干湖冰雪捕鱼节开湖美食节和民俗旅游节为例,统计分析了以上节庆活动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引擎带动作用。刘亚禄、徐铁夫(2004)建立计数学统计模型模型,以北京大兴西瓜节为例对北京旅游经济的贡献进行价值评价和综合分析。
五、节庆活动的策划及运作机制
戴光全(2005)在《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案例?策划》 一书中以我国尚无系统研究的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为指导,研究了节庆、节事件旅游的学科理论、案例和规划策划等三个方面内容,系统的研究了西方节事以及事件旅游理论、方法和案例。对地方大型节事及事件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有明显的参考意义,对会议会展与会议旅游、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节庆、节事与事件旅游的实际发展和实践操作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辜应康(2005)以上海旅游节为例,对节庆旅游市场化运作进行了研究。杨玲香(2005)指出节庆经济市场化需要翻越期望值超载、群众被遗忘、传播盲区三座大山。
六、节庆节事旅游活动对区域综合效益贡献研究
学者对区域综合效应影响方面,以个例和普遍论述为主。综合效益普遍影响方面,节庆节事活动对地方区域的旅游地形象提升,旅游消费连带效应,旅游带动就业机会和产业发展,塑造地方知名度和品牌,传承弘扬区域文化,促进旅游地环境改善,整合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等方面起到带动作用。在地方旅游节庆开发个案研究以宝音、庄志民(2000)、王子新(2003)等对贵州民俗文化节、那达慕大会、妈祖文化节等地方节庆进行研究为代表。陈丽军(2012)以黄冈大别山文化旅游节为例分析了黄冈大别山文化旅游节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指出节庆旅游活动的举办塑造和推广了黄冈大别山的品牌形象,但亦表现出热潮型产品生命周期的迹象。并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发挥节庆旅游的正效应,有效规避负效应,实现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节前慎重考量,节中有效控制,节后系统反思。
七、节庆营销管理、社区参与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此外,不少学者从节庆营销管理、社区参与、节庆文化商品开发、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研究。刘太萍 (2004)从角度,分析了节事旅游营销管理存在的缺陷与原因。倪晶晶(2016),提出充分利用媒介的作用。建立媒介营销网站,开展现代节庆旅游的媒介营销。陈文君(2002)对节庆文化旅游商品开发进行了研究。李桂英(2007)运用节庆活动管理模型,提出举办泉水节开发济南泉文化旅游。王宇(2007)对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马凌(2010)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分析节庆旅游中的阈限体验问题。
篇9
[关键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66 ― 02
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传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群众保护意识不足、品牌发展程度低、法治建设滞后以及传承人匮乏等等。面对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已经迫在眉睫。
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首先,赫哲族非物质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指的是发源于松花江与乌苏里江流域的由赫哲族人民所创造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音乐、手工艺以及舞蹈等非物质文化形式。其次,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与多元性等鲜明的特征。尽管赫哲族并没有独立的文字体系,但依托赫哲族语言的文学、音乐等多种文化形式依然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历史上的赫哲族人以渔猎为生,质朴的人们在劳动时用歌声和语言传递情感,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口承文学艺术。赫哲族人民多数能歌善舞,口弦琴与鼓是赫哲族人民常用的乐器,“伊玛堪”、“嫁令阔”以及“萨满舞”是赫哲族人民最喜爱的音乐和舞蹈类型。其中,“伊玛堪”更被列为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的传统手工艺,有着独特的实用与审美价值。”〔1〕其中桦树皮、鱼皮制作工艺精良,同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文学、音乐或者是手工艺、舞蹈,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高度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文化传承意识的淡薄、文化品牌化发展不足以及传承人的紧缺等等。
(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丰富和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很少的民族之一,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更迭,赫哲族已经积淀了独树一帜的文化资源,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黑龙江省地方性特色传统文化品牌。第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濒危文化”,正在遭遇失传危机,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挽救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成果,延续和增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地方性政策和法治建设滞后。目前来看,黑龙江省关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地方性政策、法律法规还并不健全,使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和发展实践缺少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同时也存在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基层执行不力的问题。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民政部门、旅游部门、文化部门等等,各部门的权责缺少严谨的法律规范,相应的奖惩机制不够完善。立法的滞后以及执法的不力,直接造成了相关保护工作效率的低下。
第二,缺少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多年来,随着赫哲族人民的不断汉化,时至今日赫哲族人已经较少接触赫哲文化,因而缺少对本民族经典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尽管多年来政府十分看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但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所受到的实惠较少,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支持。与此同时,社会其他成员对赫哲族文化的了解匮乏,尽管目前赫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已经完全实现了地域融合,但绝大多数汉族居民对本地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由于社会成员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意识的不足,导致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机。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发展不足。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缺少完整的体系以及多元化的宣传渠道。除鱼皮和桦树皮手工艺制品外,其他文化形式的传播形式单一,地方政府与本民族群众的文化品牌意识十分薄弱。同时,掌握精湛手工艺的民间艺人则往往局限于个人作品创作中,缺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经营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传承和发展赫哲族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例如某乡建立的赫哲族风情园,为了增加噱头开设了鸵鸟园,饲养着澳洲和非洲的鸵鸟,使游客对赫哲族文化产生了认知的困惑,此种做法并不利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稀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赫哲族人口总数为5354人。这也意味着本就人口较少的赫哲族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正在面临着文化传承人不足的危机。多年来,许多掌握手工艺技术和文学、音乐等形式的老艺人不断寻找传承者,但诸如伊玛堪等艺术形式只能靠口头传承,因而在推广起来存在一定的y度。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青年一代的赫哲族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
三、黑龙江省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对策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面对当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尤为迫切。
(一)健全相关地方性政策与法律法规
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地方性政策与法律法规。依法明确民政、文化、林业、牧业、旅游等各部门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法律责任,完善相关法律运行机制与奖惩机制。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为根本,重点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完善相关立法,遵循严格执法的原则和要求,对那些破坏和销毁文化遗产、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人与行为进行依法管理和惩处,从而在法律制度上还原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社会地位,为具体的保护和传承实践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塑造社会成员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观念
首先,政府部门应积极带头借助大众传媒以及新媒体平台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促使赫哲族人民和同地域的汉族人民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不断建立精神共识,为相关保护与传承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其次,政府应联合民间组织以及科研机构等多元力量,发展高质量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进一步丰富展出的形式,增加与游客的互动缓解,使游客能够真正参与到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当中,加强对鱼皮、桦树皮制作工艺的了解,或在文学和舞蹈中得到感悟,使每一位游客都能够成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最后,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应注重对承载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标性建筑加以保护,从而不断提示社会成员要注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社会成员对赫哲族文化的爱惜意识,调动人们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三)实现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发展
首先,应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品牌化发展体系,依托社会文化企业的具体实践,丰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创新工艺品、音像制品、出版物等产品的研发,使这些非物质文化以物质的形式传播出去,不断打造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民族性品牌。其次,应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品牌战略宣传。“人们通过新媒体传播途径,不必亲自到赫哲族地区,也可了解、认识其民族文化的具体事项。”〔2〕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依托微博、微信等知名新媒体平台加强信息传播,与各地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爱好者进行亲密沟通。同时应将“鹿神节”、“乌日贡”以及“河灯节”等重要的赫哲族节日与旅游经济融合起来,进一步丰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传播渠道。
(四)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育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3〕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紧急培育新一代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重点传承人”保护机制,为现有传承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物质和精神奖励,在政策福利上予以倾斜。政府可出资建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定期举办技艺培训讲堂,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培训走进中小学和高校,引导高校大学生组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研究性社团,吸引新一代的青年人加入到志愿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在青年一代中增强赫哲族非物|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应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吸纳人才,不断壮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人才队伍。
总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经典传统文化的存世瑰宝,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提升群众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持续推动品牌化战略发展,加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育,从而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心理认同,扩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崔玉范.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3):150.
篇10
[关键词]吴中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0-0047-02
一、苏州市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一)资源丰富
吴中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历史文化名镇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省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10项,其中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组成部分,于2009年被列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拥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4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6人;拥有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4个。吴中区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村落、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库藏文物精品五方面的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除此之外,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锤炼、升华和提高,通过口传身授、典籍记载、制作技艺等形式流传下来,太湖流域以及水文化为特征的民风民俗,共同造就了吴中精彩纷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支持有力
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吴中区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吴中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项目资金、传承人补助经费落实到位;制作了录像、录音资料;抢救性征购了珍贵实物;编辑了普查丛书;对一些没有进入传承人名录,又承载着一定传承技艺的传承者,评定为农村中高级实用人才;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传承、传习活动。这一系列举措对促进非遗活态传承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保护成效显著。
二、相应对策及建议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吴中区做了大量认真而细致的工作,非遗保护工作也走在江苏省的前列。但是,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这也就导致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尽管政府主动进行保护方式的优点是见效快,作用显著,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保留住非物质文化。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是被动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加之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身原因,保护工作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在,就以吴中区的非遗保护工作谈谈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主动保护与自身开发保护相结合,从而激发生存活力
在政府加大保护力度的基础上,应该建立起一种由政府引导、市场化参与的保护机制,以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从而找回自己的生存价值,使这些项目的传承能够进入活态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如流传于吴中区越溪一带的石湖棹歌,本来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现在要找寻一册相关的书籍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如果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下,能够将石湖棹歌进行搜集整理,甚至彩排展演,这必将是石湖文创旅游项目中的一个亮点。所以说,只要进行认真宣传、推广,就能使人们认同棹歌、了解棹歌,再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合理转化,强化其自身在社交活动中的功能作用,使传承者和被传承者双向互动,营造新的传承环境,促其活态传承、延续。
(二)切实做好包括传承人在内的非遗项目推广工作
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血液”,只有“血液”是新鲜的,不断更新的、活态的,非遗项目才能长久传承下去。特别是对许多未列入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来说,必须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适应性调适,从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与此同时,文化管理部门要主动出击,让市民了解非遗、走近非遗,这才是更高级别的保护方式。
2015年6月28日,吴中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为契机,组织部分市民群众代表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体验活动,与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以及传承人进行手与手、手与物、心与心的交流。在这种接地气的活动中,市民参观并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剧装戏剧制作技艺(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工作)、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苏福红木工艺厂)、苏州玉雕(马洪伟玉雕工作室)、光福核雕(许忠英核雕工作室),近距离观察、参与、互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流程,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知识和技艺,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保护。
越溪船拳是吴中区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非遗项目,如果仅靠传承人的发扬光大,显然,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针对这种情况,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将其引入学校的体育课堂,并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合编相关教材,在全校进行推广,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市范围内的展演活动。这种形式,就让非遗项目的传承走向纵深,从而得到了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