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06-15 17:3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承文化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承文化的途径

篇1

关键词:艺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方式

一、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兴旺的力量之本。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教育,因此,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润物无声的教育熏陶、引导示范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立足中华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营养精华,大力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不断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汇聚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的目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党的十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内涵是要依托于文化。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树人、科研育人的活动中,在教学、科研体系中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课堂中,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相结合。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不仅可以向大学生通过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而且还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共同构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播撒文明的教育体系。

(三)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的根源即是文化,任何对于艺术的教育和创作都是基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剖析。当代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进行文化创作、文化交流、文化思考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中独领,其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我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主要包括琴、棋、书、画、艺等众多文化瑰宝。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艺术教育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到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132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艺术的强大吸引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以艺术教育价值挖掘传统文化的深远价值,进而建设、发展、传承传统文化。

二、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

(一)树立教育目标,坚持正确方向

1.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教育意义。[3]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中华民族逐梦的坚韧顽强,这些都与“中国梦”文化内涵有机契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展示中国梦的内涵与意境,努立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心,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书写精彩人生的无限潜能和奋斗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五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教育和宣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理解。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2.建立一整套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特点,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环节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挖掘文化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精神。[4]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拓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中,应拓展艺术教育范围,将众多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过程中,如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传统民间工艺、地方戏剧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3.坚持艺术教育中技艺与人文并重的方向目前,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即是注重技艺教育,轻视人文内核。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感受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艺术教育中传承优秀文化,首先需要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注重技艺与人文并重。技艺在于科学文化知识、操作技艺的培养,人文注重思想道德、文化品行的塑造,这两者是促进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两翼”。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成立艺术与人文相关的大教研室,专门从事艺术与人文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可成立相关“艺术与人文大讲堂”,聘请相关研究者或艺术名人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还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品社团”建设等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加强一、二、三课堂的联动互促,树立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课外与课内、普及与提高的教学理念,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二)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保障

1.重视传统文化教材编写与审核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教材作为内容支撑。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现国家对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部分已经使用到了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5]作为优秀文化传播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积累丰富经验。但总体来讲,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材还很不规范,有些都是本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缺乏专家指导,加上资金不足,大多教材都比较粗糙,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6]因此,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审查和指导工作,成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门组织和评审机构,应该对中华优秀文化在教材中的使用进行审查和监督,使相关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扬其优秀文化的精华,去其已经过时和不符合时展的部分。同时,还应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规范化的、突出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从源头上解决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问题,逐步将传统文化教学引向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规范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艺术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老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同时也是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取决于传播队伍的实力。一支强大优秀的教育师资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建立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机制,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培训研讨,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发展。[7]另一方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库,包括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研究者等,邀请他们到高校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在高等院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把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管理服务体系之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对广大学生产生影响、示范和教育作用,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3.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教育评定机制作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一种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必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保障作用。[8]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良好的教育评定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成分,从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进步,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机制,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尤其重要。评价机制体系中要包括众多因素,要包括评价机制的执行者,也就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学习者,还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监测评价高校老师教学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大学生德育建设、综合素质考评,以及各项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评价标准,以此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以激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四维教育阵地,扩大传统文化影响

1.紧抓传统课堂教学阵地在艺术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紧抓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放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注重其文化历史、文化根源、发展路径,将之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化的背景意义和作为展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关系。不断探索在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新方式,确保课堂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为。2.营造传统校园文化氛围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历来重视外在环境对人的品性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更为隐形的教育。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体系,并将艺术教育融入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如成立国学、文史等传统领域的学习研究社团,成立书法、国画、传统乐器、戏剧戏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兴趣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在校园相关场所树立先贤雕像,镌刻传统格言,营造带有浓郁的、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风光,将有形与隐形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从课堂上到生活中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之效,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9]3.搭建艺术创作实践平台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为主观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其中体现出创作者的思路、意图和所想要表达的主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应积极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可利用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在众多的平台上来展示和挖掘优秀艺术作品。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与文化艺术产品公司合作,打造实践平台,充分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使之时尚化、现代化,不仅可以产生良好效益,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发扬。在现在众多数字媒体传播的高效高质进程中,众多的网络艺术作品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也不乏传统艺术作品创新,这使得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与现在文化艺术市场得到很好的结合,通过这些文化消费品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4.拓展社会实践艺术渠道社会实践是更为生动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环境、深刻感受、提升领悟,将社会实践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要引导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闻、乐学,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用、乐行。如吸纳大学生自愿参与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传统文化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研讨,对重大历史文化名人及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纪念活动,组织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敬老慈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际践行中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演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成长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创造者,转变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挖掘的推进者。拓展艺术传播渠道,让艺术教育融入于大学校园,在大学生身上真正达到内化于性情,外发为事功。在众多重要场合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11]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高校作为培训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凝聚起“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李燮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

[2]兰心.传统文化缘何进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之旅——解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J].心事,2014(11):10-12.

[3]袁正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强化影视作品的责任担当[J].电视研究,2015(1).

[4]王怡.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83-86.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1.02.017.

[5]康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融入课程教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5).DOI:10.3969/j.issn.1003-8787.2014.05.023.

[6]王立刚.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19):20-23.DOI:10.3969/j.issn.1001-8476.2014.07.005.

[7]路阳.思维之花智慧之果——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C]/“/学习贯彻十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2012.

[8]胡海舟.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3):3-5.DOI:10.3969/j.issn.1002-0845.2013.03.002.

[9]崔利民,王灵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谈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N].学周刊c版,2013(15):22-23.DOI:10.3969/j.issn.1673-9132.2013.05.019.

篇2

关键词:书法教学 书法审美 评价

书法是国粹,是一门艺术,它以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东方艺术之林。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嬗变,至今走向了辉煌。因此应该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感受书法的魅力,把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能在现在的学生身上继续延续下去。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对写字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良好的态度,草草了事。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书法教学,即使有的,也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内容和概念,没有组织和规划,处于零散状态,这是意识和态度的问题。虽然学校的建设重点不是在书法领域上,但是,我觉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习惯和书写水平,也可以作为一项工作,扎实的来做。因为素质教育还在继续,书法文化精神还在延续。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培养,认为在发展学生文化水平培养的基础上,更在乎对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培养。书法教学可以说对学生的各方面也起着极大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价值。鉴于此,谈谈自己对书法教学的认识,让书法这门艺术能够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认可。

首先,谈谈一些有关书法教学的知识。书法教学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书法作品欣赏和书写,这两种形式对培养学生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是书法的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美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书法的美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形象到意象,从具体作品到人生、历史和社会的认知过程,从而对德育教学取到重要的作用。其次是书写的教学,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磨练他们的意志,并养成良好习惯,甚至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它讲究气势、讲究质感、讲究节奏和力度,这些无一不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因民族文化的博大而感到自豪。

书法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一种时尚。学校领导、书法教师、学生都应该把书法摆在正确的位置上,毕竟对学生的品质、毅力、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通过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书法是我国的国粹,从最初的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文字也随着历史发展而日渐成熟。历史不可以忘记,更何况是光辉史。在这悠久的语言文字长河中,不同时期都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各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比如东晋的王羲之学书时把池塘都洗成黑色;欧阳询观碑夜宿;余姚的虞世南习字划破被;唐颜真卿为官刚正不阿、宁死不降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为之倾倒,为之震撼,对中小学生来说是生动的活教材。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渗透,分析、让学生感悟、体会,使他们不但学会了书法中的“书”,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做人——即书法中的“法”。

2、通过书法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现代的书法教学,应打破陈旧的临摹教学方式,即让学生照样画葫芦。而是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他们会自己去分析、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书法。为了开发他们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放手式教学。例如,在进行知识教授时,可以采用“情境——问题式教学”方法,在创设一种和谐温馨的情境后,出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分析、观察、临摹、评价、概括等方面的能力),然后由学生尽可能自主的完成教学目标。这一阶段是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种情境,引入书写的天地。其次,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明确解决教学目标和解决途径;然后,分析内容,即根据合作交流,独立思考,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来领悟学习后的“答案”;接着,第二次情境创设尝试练习,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反复临摹、比较、研究,最后写出自己较完美的作业;第五,评价作品,挑选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展示,接着由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说说作品中的优点与缺点;第六,教师示范,任何练习有了正确的示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七,强化训练,根据评价的作品,学生进一步强化,达到熟练的应用和进一步提高书写水平的目标,使问题得到解决。最后由学生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书法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个人认为,要对学生习练书法的姿势特别讲究,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脚正。在习练时,由写小字到写大字,使人身体的指、腕、肘、肩、臂都随笔画的书写而有节奏的运动,从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大的运动量,让学生寓动于静,刚柔相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常说书法也是一种慢性“气功”,书写时,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静”的效果,匀畅呼吸,最后达到心手相应,益于身体健康。其次,习练书法,除了强身健体外,尤为重要的是使人的心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虽然书法作品的每个字都是用手写的,但实际上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因此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极为有益。

4、通过书法教学,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书法艺术,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这些精辟之论,都充分指明了研究任何学问都需要日积月累,切不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唯有一步一步慢慢的学和练,由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多临摹多创作,多看名家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记于心,熟于手,达到心手相应。

5、通过书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任何艺术,它带给人的都是美的享受,书法艺术更是如此。书法是一种线条的“流淌”美,布局的“黑白”美,字里行间有分有合、若即若离,充分的抒发着人的心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欣赏课,多读帖多欣赏古代名家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理性的观点去认识内容。如用笔的起与收、粗与细、墨色的浓与淡,线条的柔与刚、收与放等等犹如笔墨在纸上翩然起舞,这种艺术上的感情交融,使学生在心态、性情、认知、意趣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

6、通过书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培养学生书写的实践能力是创造能否成功的保障和重要手段。学生在完整、准确的临摹古人碑帖的同时,还要从中汲取古人作品的精华,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要达到创新这一高度,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种字体的临摹为基础;接着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书写风格指明适合他们的字体风格。例如,学生的字较大,较粗重,可以让他向颜体风格发展。反之,学生的字体清秀,可以向柳体发展等。

篇3

关键词:吴文化;传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李映杏(1978-),女,广东湛江人,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助理研究员。(江苏?苏州?21513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吴文化传承与苏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JSW-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148-02

一、吴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文化

文化,《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关于吴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莫衷一是。有人从历史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吴国特色文化;有人从地域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孕育在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上的一种文化。笔者认为,对吴文化概念的界定,不应只从历史的角度来界定,因为在历史上,吴国的版图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也不能单从地域的角度来界定,因为从地域角度,又出现了“宁镇”和“苏锡”两种说法。在此,笔者比较认同吴恩培教授对吴文化的界定:“它泛指吴地区域人群自泰伯勾吴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1]二千多年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一带普通百姓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苏州的评弹、昆曲、建筑、缂丝、刺绣等等都有着自成一帜的特色,因此,本文中关于吴文化涵盖的地域范围主要是以苏州为中心,同时兼顾辐射苏南一带。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其主要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文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和融合作用”,具体表现在“地方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浸润作用,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地域文化催生并凝炼校园文化”。[2]可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目前,苏南地区不少高职院校都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吴文化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承吴文化的同时也应看到,文化的传承不应仅是学生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还应当全方位的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校园文化产生互动并凝练、提升校园文化。

二、构建吴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法

1.把吴地文化物质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高职院校的环境要体现培育人才的目的,就要赋予其灵魂和功能。良好的富有特色的、和谐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学生在求知、求美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把吴地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具体来说:一是有意识地将吴地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布置当中。我们可以将吴地历史故事、吴地优秀人物、吴地风物等展示在学生活动的各个场所,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吴文化的氛围当中,利用校园小景布置、宣传橱窗、楼道走廊等将吴地文化展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二是创造性地发挥吴地文化作用,赋予其时代特色。吴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人需求的变化,赋予静态的校园以生命力,从吴文化当中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精神和教育理念。

2.把吴文化精髓融入到校园规章制度中,做到管理育人

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俗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崇文”、“尚德”、“开拓”、“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吴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在“至德名邦”的光照下,在“泰伯精神”的感召下,吴地人民不断传承“尚德”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这些隐性的德育资源,应当与校园的规章制度相结合,使之制度化、健全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服务。

一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和吴文化结合起来。学校在制订制度时要将吴地文化中的“崇文”、“尚德”、“开拓”、“创新”、“致远”等精神融合进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治学方略当中,结合自身特色,凝炼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规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和具体规定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是提高师生员工的执行力,提升师生的制度意识。学校要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校风校纪的教育,主动营造制度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使师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校纪、校训、办学定位等产生认同感,使制度能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心中,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转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意识。

3.把吴文化的德育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做到教学育人

篇4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很多年来,教师被传统课堂异化为教书匠。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教师都心知肚明,了如指掌。把高考考试内容教给学生,并设法提高他们的成绩,这几乎成了高中教师们共同的追求。长期的灌输、限制,让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不再去读书,不再去关注高考之外的人文素养,当然自己的素养也难以提高。

一个自己都不践行传统文化的人怎么可能在讲台上影响他的学生呢?所以,要想通过高中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第一要事就是要改变语文教师的意识,提高我们本身的人文素养。

二、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

承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当属古诗文。但是中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阅读量却又是最少的。于是,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就成为我们教学的突破口。除了以高中语文课本上出现的古诗文为重点外,我还从语文的基本能力人手,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看,教室里挂置一些古诗文挂图,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两分钟和睡前十分钟进行朗读吟诵,主要是诵读《唐诗鉴赏辞典》和《史记》。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材是传播传统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一旦,每堂语文课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微略景观,那么,学生将会在语文课堂流连忘返,这才是真正的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在语文课堂上弘扬中华文化的第一步。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以背诵多、准者为优胜,并张贴获奖者的名单和照片。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5.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比如:上元节吃汤圆放花灯、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挂香符赛龙舟、清明节前的寒食节、七月七乞巧节、江苏中秋节的摸秋、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九月九重阳节登高……

最后,还可在考试中渗透文化传统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导向,让学生去关注、关心传统文化,这一点在必修教材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优美的汉字》《巧妙的对联》等专题的设置,就可以促使学生关注我国的汉字文化。

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也不只是在古诗文中体现出来,现代文的阅读中,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所以,语文的教学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篇5

[关键词]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

[作者简介]杨桦(1973-),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庆402160)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85-02

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18项中,与音乐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占了一半。这一组数据对全国各地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系)来说,不仅是自身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更是传承和弘扬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不容懈怠的责任与使命。目前,我国除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九大音乐学府以外,还有附属于各级大学的七百多家音乐艺术院校(系),他们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肩负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教育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一、音乐艺术院校在音乐类遗产传承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文化的有效传承途径。虽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通过民间艺人或演出团体、由民间的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进行传承,但都远远满足不了对整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所以教育传承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的最佳形式。

首先,音乐艺术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来说,不仅音乐院校拥有丰富的专业师资力量,而且还有科学的育人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音乐类传统文化“传承人”和“传习人”的匮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其次,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主体。从到抗日运动,从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到目前的“京昆社”,大学生无不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继承要依靠我们的学生来延续,以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既是民族民间音未来的承载者,也是中国音乐得以发展与创新的传播者。

再次,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群体。他们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参与普查、抢救、保护和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可以利用教学或培训班等形式培养音乐类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活动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还可以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非物质文化保护专业并开展相关研究。

最后,课堂教学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方式。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音乐艺术学院(系)的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民族的音乐文化,来实现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唤醒民族主体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行为,教师有意识地把民族音乐文化引进课堂,如中国音乐学院通过对昆曲、说唱、中国戏曲、古诗词吟唱等课程教学入手,让学生领悟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音乐艺术院校在音乐类遗产传承教育中的具体做法

只有了解,才能传承,只有普及,才能弘扬。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正式通过并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宣言》强调:“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这就给大学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指明了道路。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传承理念

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作为高校中富有个性的群体,他们身上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主流,又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技巧、轻理论等现象,加上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原本应该担负传承使命的青年一代审美情趣急速改变,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和民族音乐不感兴趣,这就给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带来挑战。即使音乐艺术院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有很多优势,如果没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传承理念,也不能很好地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在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因材施教”,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例如,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会,这既能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还能增强集体凝聚力;以民族民间音乐为依托,组建各种形式的社团,开辟第二课堂,提供施展自身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学以致用,并能提升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加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社会实践活动,成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展演团,走向社会。

(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引入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各音乐艺术院校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指导作用,应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纳入到音乐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课程进行教学,使之成为普适性的规范以推而广之。经调查,中国音乐学院2008~200年第二学期,就开设了《中国戏曲》《说唱音乐》《昆曲》《传统唱腔艺术》《传统音乐形态分析与研究》《诗经赏析》《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田野考察》《古代乐论导读》《古典诗词歌曲》《律学基础》《民族管弦乐队合奏》《中国民族器乐概论》《中国戏曲文化》等20门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课程。每年除了投资十几万不说,还有组织地带领每一届学生到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田野考察。不仅要让学生学到音乐田野考察技术知识,还要让他们尽可能地接近民间,在传统生活的特定背景中,理解和解读音乐文化。

(三)建立以音响形式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档案

21世纪已成为一个数字化时代,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的技术手段在当下已不成问题。中国音乐学院于2004年4月创建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项目组”,该项目组以北京地区为起点,以华北地区为重点,进而面向全国,广泛采集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资源56次。通过全程拍摄、完整记录的方式,对存活于民间的“活性资源”进行永久有效地“活态保护”。目前这些音乐资料已经存入了该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里为社会所有人享用,从而也配合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笔者所在的重庆文理学院现已经建立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收集了重庆市19区21个县的大量的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10个类别的代表作的音响资料和视频资料,对建立名录体系,保护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四)加强师资的培养,重视传承人队伍的建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也就是说,要加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师资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变目前民族民间艺术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传承人,要尽力保护,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多聘请有关专家和民族民间音乐艺人到校作讲座、授课、学术交流等活动。可以举办面向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社区艺术骨干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骨干师资培训班,向他们提供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知识,以技艺观摩、现场参观等形式增进学员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观感受和理解,从而拓展学员视野。同时,还可以积极引进、吸纳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浓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人员,形成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的人才库。

(五)开辟和建设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研究基地

在开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中,教育传承研究基地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有助于青年学生对音乐类及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了解,有助于满足各少数民族地区对高层次音乐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学校师生赴少数民族地进行民间音乐研究、教学采风活动等提供便利,成为广大学生了解和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以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的认识。在学校传授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活动提供素材,使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又增加了自己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音乐艺术院校必须结合本土实际和学院实际,认真筛选具有特色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作为自己的传承教育研究基地。

(六)营造良好的音乐类非物质传承教育氛围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要提高青年学生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便更好地传承。首先要广泛宣传教育。通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展览展示、论坛讲座等形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二是举办重大文化活动。可以利用文化遗产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传承教育成果展演、知识竞赛及有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三是编印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等。通过宣传展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一项“双赢”的工程。音乐艺术院校(系)具有人才和科研优势,能够解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创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音乐艺术院校(系),有利于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营造学校民族文化研究学术氛围,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以及开拓学生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2007(6).

[3]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J].美术研究,2003(1).

[4]陆文熙.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素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培养[J].教育研究工作,2007(12).

篇6

摘要: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现途径:基础教育从传承民族语言、传承民族艺术、参与民族节庆等方面入手;高等教育从人才培养、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库建设、学术交流开展等方面实施,各司其职为非遗传承发展培养后继者。

关键词:非遗;学校教育;传承;实现途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在各方面的关注和行动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现代化发展、城镇化建设等强势背景下,由于其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等特点及现代化文明对其生存空间的排挤和挤压,使其越来越边缘化、碎片化,更由于其载体的“活态性”不得不面对“人走艺绝”的威胁。现阶段非遗传承主要依靠以传承人为主的传习活动和无意识的集体传承为主,前者以族内血源传承和族外师徒传承为主;而后者则是在非遗生长生存的地域空间中广大民众潜意识的传承。除此之外,政府、研究者、旅游产业等也都从不同角度承担着传承的责任,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其传承途径并不算少,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越发清晰地认识到如果缺少了学校教育参与其中,那么非遗发展因现有传承对象的局限而渐入困境。

青年一代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未来,在呼吁唤起“文化觉醒”、倡导“文化自觉”等背景下,关注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关注随着传承人逝世就面临消亡的非遗就显得非常紧迫。国家政府、社会组织、教育系统也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等文件的出台,都在不断在强调教育系统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系统从中央美院率先在国内成立非遗保护中心之后,各高校也紧随其后成立各类非遗研究中心,培养相关方向的本硕博人才也陆续得以实施。而基础教育阶段则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措施,如福建南音进课堂、云南省的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川剧进课堂等,而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举行更广泛地推进了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传承工作……。但是即便有如此之多的举措仍不能与我国非遗发展的速度相一致,不断探索学校教育在非遗传承中实现的途径,以得到更多青年群体的认可和关注,继而唤起他们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使教育系统成为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遗传承在基础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1.传承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传承思想、交流文化、记忆历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是他们记录历史文化发展的唯一载体。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向农村、偏远山区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孩子接受“外来”文化影响,有的脱离原有的生长环境,能熟练掌握民族语言的青少年队伍在逐渐缩小。如果没有了民族语言的延续,那么民族生存的土壤就没有了,那么他们民族文化发展的血脉也将不复存之。日本著名文化学者岸根卓郎在《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一书中也说到:“放弃母语,是通向文明毁灭的捷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使用本地区的民族语言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民族定位。

2.传承民族艺术

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技艺等民间艺术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内隐与外显,它在民众的生活中起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推进和演变,青年一代对这些经过历史沉淀的民间文化态度越来越淡漠。这些民间艺术是民族记忆延续的载体,是民族历史的记录,是维系族群发展的核心动力。以贵州安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该县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铜鼓十二调,其传承也面临着在青少年一代出现断层的危险。将其尽快地收集、整理,编订相应的教材融入当地基础教育,并以其为非遗教育的切入点进而挖掘其他的民间艺术,将布依族服饰、民歌、舞蹈、戏剧、器乐、蜡染、织锦等内容走进基础教育学校,使当地学生更加熟知自己的民族文化,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找到他们应有的民族归属感。

3.参与民族节庆

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不同性质的节庆活动,如布依族的六月六,苗族的三月三等,它们展示了各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蕴含着五彩斑斓的文化底蕴。鼓励学生、带领学生参与到地区和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中,真实地融入民族生活,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发挥民族节庆的教育传承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对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正确的价值观,教会他们民族语言,带领他们走进、了解、理解非遗,进而传承非遗,使我国非遗发展的链条有效地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延续。

二、非遗传承在高校中的实现途径

“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传承发展基础上的,其实现的主体应当是青年群体的参与,把文化遗产引入大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1]在高校开展非遗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开设相关专业与课程,培养专门人才

“社会呼吁青年群体,尤其是高校学子关注社会公共空间的非物质文化传统,关注本土文化的传承创造与发展。”[2]地方高校将培养专业非遗人才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之中开设相关专业,不仅可以为地域性非遗保护提供人才,还可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外要为非遗传承事业培养广泛的后盾人才,形成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开设非遗相关的公选课、素质拓展课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开拓地域研究视角,丰富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在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建立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地方性、民族性课程(群)的开发,以地方非遗项目为依托,彰显民族地域性为特征,将非遗课程(群)纳入课程建设之中,既开拓了地域文化研究视角,又深化了课程发展的民族特质。

3.建设非遗资源库,深入挖掘非遗项目

除了现有课程资源外,大量的非遗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开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入非遗成长的一线采风、调研,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非遗文化的生存环境中展开调查实践活动,获得一手资料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而且还可以以当地传承人为依托,聘请他们到高校开展学术讲座、实践教学等等,使非遗教学资源生成的途径多样化。这样在不断深挖非遗项目的基础上,地域非遗资源库也得以丰富和充实,为非遗传承发展提供资料支持。

4.创设非遗研究平台,开展学术交流

高校不仅要传播、传承非遗文化还要担当创新非遗文化的任务,高校有着优秀的学术研究人才群体,借学术力量的支点研究、宣传、推广非遗,使更多的人关注非遗、研究非遗;召开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拓展非遗的研究视角;走入社区开展非遗讲座,强化民众对其的认识;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开发、创新非遗。

非遗的“活态性”决定了它会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消失,而通过学校教育途径传承非遗则能从很大程度上保障非遗的持续性发展。普通学校和高校各司其职,努力从多途径、多角度传承非遗,将其传播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心中。只有获得青少年的支持非遗的传承、传播才会有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持。(作者单位:安顺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河西走廊藏区 民族中学优秀学生转校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民族中学是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国家长期团结稳定所采取的特殊教育政策,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实现国家的稳定团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藏族学生的陆续转校已成为河西走廊藏区民族中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该文以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一所民族中学(设有初中、高中部)与一所普通中学(只设有高中部)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一部分优秀的藏族学生从民族中学转校到普通中学的现象,拟从民族中学学生转校的表象探讨藏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

1 调查环境简介

我们知道,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民族教育来实现,而在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则成为传承其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凡是涉及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改善民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程,而很少对民族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进行关注,即使有关注,也只是对其心理适应方面进行研究,没有权衡民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不连贯状态,但现在河西走廊藏区面临的问题是民族中学学生纷纷转入普通中学,导致其生源不足,进而导致其民族文化面临被中断的危机,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从如何改善民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程方面来进行思考是肯定解决不了问题的。

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天祝县民族中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是比较注重学生对于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的,但是在缺少藏族学生这个载体的情况下,藏民族文化之中断就不是没有可能了。

2 藏区民族中学学生陆续转校的原因分析

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民族学生转校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民族中学现有的教育质量、升学率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的需求。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师资水平较低,导致民族中学的教学质量和普通中学相比有了一定差距,因而出于对教育高质量地追求,很多该校学生选择了转校。

3 对策及建议

改善民族中学现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 加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

一个民族其优秀文化传承的根本希望在年轻一代。只有搞好藏族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教育,加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藏族文化的传承才有希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搞好学生热爱自己传统文化的教育。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是要让藏族学生对藏族特有的一切优秀文化有积极的情感。这种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做好对学生的民族文化平等教育工作。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然而由于该地区以藏汉合璧家庭为主,长期以来,在藏汉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汉族思想观念的影响,那种“在普通学校传授的就是主流文化,而民族中学中传授的就是非主流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某种程度上讲,藏族学生的转校之选就是对其淋漓尽致的表现。做好对学生的民族文化平等教育工作,就是要借用博厄斯等一批人类学家所提倡的“文化相对论”观点,使藏族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藏族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使他们认识到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努力拓宽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但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增加学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来传承民族文化仅仅是其中的一条途径。

3.2 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增强民族教育发展的后劲

在做好民族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教育的前提下,民族中学一定要对自身做好定位,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好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利契机,利用好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可操作性的途径和方式传承民族文化。

对民族中学的学生应该采取多元的评价体系。调查表明,藏族学生大多数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的兴趣或特长:如在唐卡艺术、传统体育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和优势,这些都应该作为民族中学评价学生体系中的一些参考元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愿望。学校甚至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为对这些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学习的平台与机会。让其充分发挥或展示出来。如果仅仅考核藏族学生们在文化课程学习方面的表现,那这些有特长的学生就有可能不能从现有的课程、教学及评价机制中获得激励并有成功的体验。总之,民族中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应该与普通中学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否则不仅不能对那些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连民族中学本身而言,都将失去其本有的特色。

4 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衰退有诸多原因,而教育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当前河西走廊藏区民族中学面临的困境,该文提出了做好民族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教育、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等主要对策以供探讨,希望对改善民族中学现状,促进藏民族文化传承有所助益。

注释

唐卡,也叫唐噶、唐喀,系藏语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语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成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天祝县志[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3] 滕星.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贺州民歌;民族文化;音乐艺术;原则;途径;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

Chinese folk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HUANG Yu-ting

关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已有诸多阐述。但是,虽然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同时现实中民歌的生存状态却实在堪忧;民歌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极其深远,吾辈有责任为民族音乐文化呼吁。就贺州地区而言,有汉族的《挖地歌》、《夜光光》,瑶族的《开山歌》(高山瑶)、《蝴蝶歌》与《喇格哩》(平地瑶)、《贺喜歌》与《葬祭歌》(贺州客家),壮族的《嘹歌》、《布洛陀》等。日常劳作、婚嫁或者重大节日之时,他们都要高唱山歌,以歌传情,以歌抒怀。例如汉族,他们在夏夜的晚上外出打鱼,就会唱《渔郎歌》:“河水清清鱼儿肥,我乘船儿打渔归;婆娘问我鱼多少,满仓鱼儿跳微微!”例如富川瑶族,他们去赶歌坡,如果碰上合意的姑娘,他们就会唱《蝴蝶歌》:“采来鲜花铺条街,铺条花街等哥来;十年不来十年等,十年等,再不移花别处栽!”例如壮族,妹子碰上合意的郎哥,她们就会唱:“远看情哥走路来,高大英俊惹人爱;有心和哥对句话,又怕阿哥想歪开!”像上述一样的许多的贺州民歌体现了贺州各民族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非常值得传承和发扬。

一、传承与发展民歌的重大意义

古人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民歌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表达了民族风俗与思想态度。“民歌是民风,是民魂,是民髓,是最原朴、最自然的民心和洞开和拓放,是最挚切、最本真的民族吐纳和呼吸。从文化的意义上说,民歌应该是乳水,是精血,是一个民族的体温和气息。这就是民歌原生态的价值。从严格意义上说,加工与粉饰都有悖它的天性。”①民歌是民族文化与价值体系中重要组成,并鲜明地体现了民族的本质,因此,传承与发展民歌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

(一)传承与发展民歌的文化意义

回眸中华民族的音乐历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民族音乐从“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到“候人兮以”,从五代之乐到《国风》、《楚歌》到近代的学堂乐歌。中国民族音乐经历了绵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民族文化在音乐的长河中不断的吐纳创新、沉淀积累,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面貌。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因而音乐的意义就具有了文化的意义。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它是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的思想与态度、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等内容的总和。民族音乐在人民的生活中产生,在人民的生活中流传,在成百上千年的过程中负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向我们昭示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从山歌、到号子,从信天游到花儿,“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有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 ②笔者认为民歌的当代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传承音乐,更是传承民族文化。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民族永恒的情感,民歌“音乐的民族性是中国音乐生存发展绵延不绝的根本,它的原始基因和历史传承使中国音乐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 贺州地区民族众多,音乐多样,因此,传承与发展贺州民歌具有深远文化意义。

(二)传承与发展民歌的教育意义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的人类活动。我们的教育,进而说我们的音乐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中国的教育当然要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的人的教育。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经济的进入,西方文化的入侵日益严重。因而,传承民歌就具有了重大的教育意义。众所周知,文化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为有效的途径,文化是教育必需依赖的载体。实质教育主义认为,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人类社会活动。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管其形式如何差别,但它们都有相同的功用,亦即传递文化和塑造新人。从人类学角度而言,文化传递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社会现象。本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本土音乐传承是人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应是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维系的必要手段,文化传承负载着将先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化财富和经验,一代代地传递给后人的历史重任。而文化传承只有通过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文化传承又承载着深刻影响下一代身心发展的教育重任。” ④民歌作为民族文化,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传承民歌就是传承民族文化。

贺州地区民歌繁多,民歌是音乐文化非常丰富,传承和发展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时,传承和发展贺州当地的民歌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二、传承与发展民歌的原则与途径

传承与发展贺州民歌重要与迫切,意义深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亲力亲为,并且要做到事半功倍,圆满成功。但是,做事要有方式,更要有方法,否则,盲人瞎马,即使你再努力,也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传承和发展民歌,主要是要传承与发展民歌的精华,剔除、摒弃其落后于民族时代的糟粕部分,让我们时代的精神、时代的责任、时代的义务在民歌的旋律、歌词中重要发展,明确体现。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渴求,也是时代进步发展的需要。

(一)传承与发展民歌的思想原则

1.传承和发展民歌的精华和要义,要将民歌的内涵特质,独特音韵保留传承下来,让壮美的更壮美,亮丽的更亮丽,让人耳熟能详,老少皆能学会唱,达到在新的形势下民歌应该起到的鼓舞、教育人们的社会作用。

2.根据本民歌的实际,再按照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增添新的内容,新的歌词,新的旋律,并且根据这些内容、这些歌词、这些旋律的需要,调整、增添(或删减)、修改民歌的歌谱旋律,歌词诗句,使得这首民歌的旋律与歌词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完美的融洽,完美的结合,以其新的曲谱、歌词、演唱,新的旋律、新的意境、新的气度所产生的气韵、力度和效果,来实现词曲者和演唱者所要表达的心情、神态和语境。

3.扩大、充实我们传承和发展民歌的层面和途径,我们不但要培养自己民歌的搜集、整理队伍,还要培养自己民歌的创作、演唱队伍,出版、发表自己民歌的歌曲,将自己民歌的代表作、搜集整理和创作演唱者的资料归档留存,并且还将那些有一定搜集整理、创作演唱功底的少年、青壮年进行发掘与培养,给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使他们能够成为我们民歌的传承者和代表者。

(二)传承与发展民歌的主要途径

1.寻找贺州民间的老歌手、老歌唱家,记录、整理他们所传、所记、所唱的民歌,将他们所掌握、所擅长的民歌搜集整理、记录归档,然后拜他们为师,请他们演唱,请他们传授,虚心地做他们的学生、弟子,把他们所掌握、擅长演唱的民歌学会唱,将这一民歌的词曲、乐谱、资料录音,记录,并将这些文字、音像资料妥善保存。

2.利用现代先进的录音、摄像手段,将事先做好的民歌的录音、录像、曲谱、歌词等有关资料指派专人管理,或者是归档整理,举办大型的歌咏、演唱会,让他们唱,让他们演,让他们开山收徒,并且出版、发行这些民歌民间老艺人的演唱专辑,出版、发行这些民间老艺人的歌曲、歌词乃至其他专著,让人们认识贺州民歌、理解贺州民歌、学习贺州民歌,并且还将这些资料、专辑、专著存放到一定的图书馆、档案馆及有关的管理机构去,让人们永远记住贺州民歌,并引以为自豪。

3.各级领导机关要关心、重视贺州民歌,要拨给一定的经费指派专人来从事它,经营它,管理它,成立一定的机构,委派一定的人员,并且定期地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以民歌为专题的研讨会,同时组织表演、演唱、演奏贺州民歌,扩大贺州民歌的知名度,宣读、出版有关专家学者的贺州民歌的论文,将贺州民歌的创作研究工作不断地进行下去。

4.加强和重视民歌的发展与传扬,根据有关民歌的曲谱、主要旋律、歌词,组织一定的专业人员对它们进行整理、研究与创作,并且让这些整理、研究、创作的工作系统性,规律化,让他们出作品,出人才,给以一定的演唱、发表、出版空间,逐步开展逐步完善,使我们的民歌能够长传不衰,经久不息;五是要关心有关人才的成长,重视有关人才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发现和培养整理、创作、演唱民歌这方面的各类人才,送他们读书,给他们学识,使他们成才,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八九岁的孩子抓起,在一定的学校开办一定的班级,招收一定的人员,设立一定的课程,派专人教,认真学,让我们民歌的整理、创作、演唱人才能够代代相传,人才辈出,发展壮大。

5.充分利用学校平台传承民歌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最有力的媒介。学校,尤其是高校,有集中的人力和时间,有高效的课程教学,以及众多的传播对象――学生。因而,要充分认识学校的作用和力量。如此既是传承了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是对学校学科教学和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从更广的角度而言,学校的民歌教学既完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目标。

总之,民歌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离不开专家学者与民族民间艺人的积极参与,同时更要利用学校教育平台。因此我们要深入农村,对那些民间歌手进行采访,拜他们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并积极在学校利用这些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民歌,更好的掌握到民族音乐文化,并将它们更好、更全面地传承、发展下去。

三、结语

中国各族民歌博大精深,贺州地区民歌也丰富多彩。贺州各类民歌都鲜明生动的体现了贺州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在当下欧洲现代音乐文化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之今日,教育应该首当其冲地担当承传发扬民族文化,进而说,民歌的重任。贺州民歌是贺州各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传承它们,发展它们。文化的继承离不开政府的支助,社会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更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此外,我们还要改善各民族的精神面貌,为民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各民族歌手的整体素质,为民族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团结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巨大的作用。(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王冼平《原生态民歌集》(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364页。

② 刘丽芳、王琴纳《中国世界音乐文化》,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篇9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19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1

新媒体时代,民族博物馆的功能、价值、服务范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延续传统的陈列、展示、收藏功能,对民族博物馆而言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借助新技术,创新思路,丰富途径,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已然是当前民族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必要选择。

1 突出展示功能,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是展示和陈列,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展出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物件、资料等,能够使广大群众接触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由于部分民族文化具备无形文化属性,因此在展示活动中不应仅展出作品、成果等,而是应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音像、图片、场景的全面展示,使传统艺术、手工艺等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地展现于参观者的眼前。另外,还可定期举办专题表演活动,将每个民族所独有的非遗文化,以民俗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实现直接、生动的非遗文化展示,以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

2 善用官方网站,培育文化自信

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文化部门对民族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均给予了支持,目前,许多民族博物馆已具备相当数量的信息化馆藏资源,已建成或正在筹建官方“网上博物馆”网上博物馆,其较之传统的博物馆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通过网络可以为不能到现场参观的人们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有效扩大受众范围,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地浏览民族文化信息,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的实效性。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将铜鼓的制作过程、侗族芦笙舞蹈的表演等上传到网上博物馆,利用网络向广大群众传播民族文化,借此增进群众对广西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起到宣传文化的作用。借鉴此类做法,利用网络途径开展宣传、推广、文化传播活动,进而唤醒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并吸引不同地域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注意力。

3 关注移动互联,丰富服务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全面兴起,人们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并善于运用微信、QQ、微博等APP进行娱乐、交流,新媒体背景下,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无疑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途径的必然趋势。利用多种常用APP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宣传活动,能够使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的群众主动参与公共文化交流、传播、创新活动中。对此,民族博物馆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推送民族文化常识、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弘扬民族文化。除此之外,民族博物馆还可通过社交软件、官方微博等推送民族博物馆的活动信息,如:民族文化夏令营、主体民族文化展览、民族艺术表演活动等,以提升各年龄、各阶层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博物馆应有的作用。

4 支持非遗保护,传承地域文脉

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在社会中不断碰撞和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靠言传身教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民间艺术不断被淡忘乃至遗失,现代文明的强力冲击使不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绝迹的危险,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而民族博物馆,更是被赋予了明确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研究和展示职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地域文化,完善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对此,民族博物馆应积极承办、组织学术研讨活动,联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高等院校、教育部门等,积极举办非遗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使非遗保护得到学术层面的支持,并组织专家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制订科学的指导计划和方案。此外,民族博物馆可向非遗产业方向拓展业务,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传承、弘扬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研发中,应有意识地突显非遗文化魅力,遵循民族文化传统,以提升利益参与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适应中得到保护与传承。

5 结 语

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全面融入公共文化领域,在大众文化传播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应审时度势,借助新技术创新文化服务途径、服务方式,拓展文化服务内容,以真正承担起现代民族博物馆的文化服务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沫华,陈大元.民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现状、需求及对策研究[J].文化遗产,2015(2).

[2]周婷婷.民族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功能之辨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

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校园 理论依据 实践例证 障碍困难 思路健议

早在2003年,我国便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展开,一批又一批“非遗”项目得到抢救保护与传承。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成效。笔者认为,让“非遗”走进校园,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条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主要依靠口传身授而得以生存与传承,通过人的传承活动得以保护和发展。我们应坚持以传承人为核心的理念,不断发现和保护传承者,尤其注重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与传承群体,从而使“非遗”传承链得到良好的恢复与持续性发展。

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续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与珍贵的民族文化创造。新形势下,应当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观,对存续于“非遗”中的民族精神传承与文化符号传达赋予新的科学认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历史教育、信仰培养、道德渗入、文化认知、技艺传递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播民族基因、培育一代新人的文化效力,从而增强使命感与主动性、积极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让“非遗”在广大校园中得到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实践验证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全国不少地区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笔者调查发现,山东省临朐县文教共同探讨,大胆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成功例证。

临朐县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境内沂山风光旖旎,灵气所钟。自黄帝始先后有16位帝王登封过沂山,留有历代帝王重臣、贤达名士诗词碑碣300余幢。流传下沂山祭仪、沂山庙会、沂山传说等诸多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文化与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和观摩沂山祭仪文化活动,游览沂山历史遗迹,倾听沂山民间传说,增进了青少年地域历史文化知识,引发了其爱家乡、爱祖国、爱历史文化的热情,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临朐历代文化名人辈出,著作颇丰,不少优秀文化创作在民间代代口头流传。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挖掘整理了《昌国》《庄农日用杂字》《蚕丝韵言》等民间传说专集,以作为课外读物提供给当地中小学校,被中小学生广泛传阅。很多学校还将其引入课堂讲说,引发了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了学生对民风民俗民生与民间历史文化的认知。

“周姑子戏”是临朐县独有的传统剧种,曾在当地民间产生过广泛影响。“临朐周姑戏”被审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当地文化部门积极挖掘整理与推介,组织老艺人进校讲教,示范演唱,组织学生开展“周姑戏演唱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戏曲音乐知识,传承了特色地方传统剧种。又如“太乙拳”“抵功拳”是流传数百年的中华传统武术,经文化部门推介,一些学校将其引入校园体育项目,再如“手绘年画”是临朐民间传统美术的特有产物。县二小等学校将其纳入美术教育课目,采用请老艺人授课、举办年画作品展览等方法,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手绘年画青少年传承人。

临朐县文化与教育部门还不断联手开展民间游戏、民间谚语、民间技艺、民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受到学校、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赞赏。社会普遍反映:“非遗”走进校园丰富了学生知识,推进了历史认同,传播了优秀传统价值观,对于培养历史文化传承新人及丰富校园文化均具有很好的教益与作用。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堪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障碍与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仍面临一些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教育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作用意义认识不足,尤其在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机制作用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纳入应试课题,更未编入教育计划,因而无章可循,无的放矢。不少校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元素、内容及保护价值认识不清,导致责任感、主动性普遍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处于缺少计划、缺少组织、缺少机制、缺少管理的松散萎靡状态,号召力保障力明显不足。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内容资料的选择确认整理滞后,“非遗”教材及读物普遍缺失。第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存在重挖掘、轻保护重申报、轻传承;重文化部门单方面保护、轻与社会组织联合保护的弊端,与教育机构及校园尚未形成共识与合力。第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限于兴趣、形式、课余,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掌握不准、元素失真,未达到真正意义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各机构尤其教育系统应当广泛宣传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文化教育工程,是政府及教育文化部门的共同使命。增强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自觉性,为“非遗”走进校园搭建平台,铺平道路,结出硕果。

(二)各级教育机构与校园应主动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部门,选择项目,认定内容,编辑教材读物,出台计划措施,创新科学方法,让“非遗”进校园开展的灵活多样,扎实有效。

(三)各级文化部门应积极与校园合作,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及文化服务,努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深入开展,努力发挥其保护传承作用,积极培养“非遗”保护传承新人。